CN101438483A - 紧凑的大功率交流发电机 - Google Patents

紧凑的大功率交流发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38483A
CN101438483A CNA2007800135774A CN200780013577A CN101438483A CN 101438483 A CN101438483 A CN 101438483A CN A2007800135774 A CNA2007800135774 A CN A2007800135774A CN 200780013577 A CN200780013577 A CN 200780013577A CN 101438483 A CN101438483 A CN 1014384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ductor
conducting ring
winding
arc
conduc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8001357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38483B (zh
Inventor
C·Y·拉方丹
H·C·斯科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GNETIC APPLIC Inc
Magnetic Applications Inc
Original Assignee
MAGNETIC APPLIC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GNETIC APPLIC Inc filed Critical MAGNETIC APPLIC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4384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384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384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3848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1/00Synchronous mo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Synchronous genera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 H02K21/12Synchronous mo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Synchronous genera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with stationary armatures and rotating magnets
    • H02K21/22Synchronous mo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Synchronous generators having permanent magnets with stationary armatures and rotating magnets with magnets rotating around the armatures, e.g. flywheel magneto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22Auxiliary parts of casing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2K5/06-H02K5/20, e.g. shaped to form connection boxes or terminal box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7/00Conversion of a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ac power outpu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46Fastening of windings on the stator or rotor structure
    • H02K3/50Fastening of winding heads, equalising 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thereto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9/00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 H02K9/02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by ambient air flowing through the machine
    • H02K9/04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by ambient air flowing through the machine having means for generating a flow of cooling medium
    • H02K9/06Arrangements for cooling or ventilating by ambient air flowing through the machine having means for generating a flow of cooling medium with fans or impellers driven by the machine shaf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2203/00Specific aspect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relating to the windings
    • H02K2203/09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wiring elements other than wires, e.g. bus rings, for connecting the winding termin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22Auxiliary parts of casing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2K5/06-H02K5/20, e.g. shaped to form connection boxes or terminal boxes
    • H02K5/225Terminal boxes or connect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6Means for converting reciprocating motion into rotary motion or vice versa
    • H02K7/061Means for converting reciprocating motion into rotary motion or vice versa using rotary unbalanced masses
    • H02K7/063Means for converting reciprocating motion into rotary motion or vice versa using rotary unbalanced masses integrally combined with motor parts, e.g. motors with eccentric ro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Windings For Motors And Generators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Cooling System (AREA)
  • Insulation, Fastening Of Motor, Generator Windings (AREA)

Abstract

一种紧凑的大功率的功率转换装置,包括转子和定子。转子包括圆柱形壳和布置在壳上的预定数量的永磁体,并且转子适于围绕壳的轴线旋转。定子包括铁芯和多组导电绕组,每组导电绕组包括预定数量的单独导电绕组并与电相位相应。各个收集导体与每组导电绕组相应,每组中的每个单独导电绕组与相应的收集导体电连接。各个收集导体布置在冷却剂流路中,该冷却剂流路引导冷却剂与定子绕组相接触,收集导体彼此电绝缘和彼此隔开并且与绕组电绝缘和隔开。公开了形式为连续环和形式为多个弧的收集导体。

Description

紧凑的大功率交流发电机
相关申请的交叉参考
本申请要求由Charles Y.Lafontaine等于2006年2月22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no.60/775,904的优先权,还要求2006年2月2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no.11/347,777的优先权,并且是该美国专利申请的继续申请,该美国专利申请要求美国临时申请no.60/649,720的优先权,在此为了所有目的将所有上述专利申请全文引入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在机械能和电能之间转换的机械的电压和电流控制系统,例如无刷交流发电机,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紧凑的大功率永磁交流发电机的控制系统,例如适合于车用的紧凑的大功率永磁交流发电机。
背景技术
交流发电机一般包括转子,该转子安装在旋转轴上,并布置成与静止的定子同心。转子通常布置在定子内。然而可替代地,定子可以同心地布置在转子内。外部能源,如电动机或涡轮机,通常直接地或者通过中间系统如传动带驱动旋转元件。定子和转子都具有一系列磁极。转子或定子产生磁场,该磁场与另一结构的磁极上的绕组相互作用。当磁场切割绕组时产生电场,该电场被提供给合适的负载。感应的电场(其一般称为电压源)通常可应用于整流器,有时可被调节,并作为直流输出电源。感应的电流一般可应用于整流器,有时可被调节,并作为直流输出电源。在一些情况中,将调节的直流输出信号施加给直流-交流逆变器,以提供交流输出。
传统上,机动车辆中采用的交流发电机通常包括:安装在发动机外部上的壳;布置在壳内的具有三相绕组的定子;在定子内可旋转地支撑壳内的皮带驱动的爪极式(例如Lundell)转子。然而,为了增大功率输出,必须显著地增大传统交流发电机的尺寸。因此,车辆内的空间限制容易使这种交流发电机难以在高输出(如5KW)应用中使用,例如为了给空调设备、制冷设备或通讯设备提供电力。
此外,承载绕组的爪极式转子相对较重(通常占交流发电机全部重量的多达四分之三),并产生很大的惯性。实际上,每当发动机加速时这种惯性都会给发动机造成负载。这容易降低发动机的效率,导致额外的燃料消耗。此外,这种惯性在诸如电动车或混合动力车辆的应用中存在问题。混合动力车辆利用汽油发动机来以高于预定阀值如30Kph(通常相应于汽油发动机的效率最高的RPM范围)的速度推进车辆。类似地,在所谓的“轻度混合动力车辆”中,利用起动器-发电机来在驾驶员压下油门踏板时提供推进力的初始爆发,从而当车辆在交通中停止时便于关闭车辆发动机,以节省燃料并削减排放。这种轻度混合动力系统通常是预期使用高电压(例如42伏特)的电力系统。这种系统中的交流发电机必须能使电池再充电到足够的水平,以便驱动起动器-发电机,从而在连续的停止之间特别是在停停走走的交通中提供推进力的初始爆发。因而,需要相对大功率的低惯性的交流发电机。
一般地,需要额外的电功率来给车辆中的控制和驱动系统、空调和电器提供电力。对于用于娱乐的、工业运输应用如冷藏、建筑应用以及军事应用的车辆来说特别是这样。
例如,机动车辆领域中的趋势是利用智能的电控制和驱动系统,而不是利用机械的或液压控制和驱动系统,来减小车辆发动机上的动力负载和增大燃料经济性。这种系统例如可以与转向伺服机构(其通常仅在需要转向纠正时才起作用)、减震器(使用反馈来调节减震器对道路和速度状况的刚度)以及空调(以保持恒定温度所需的最小速度运行压缩机)相结合地使用。这种电控制和驱动系统的使用容易增大对车辆的电力系统的要求。
类似地,期望的是移动式制冷系统通过电力驱动。例如,以可变的速度(与车辆发动机的每分钟转数无关)驱动制冷系统可提高效率。此外,利用电驱动的系统,连接各个元件的软管可以用类似于家用冰箱或空调器的电驱动密封系统来代替,所述各个元件例如是压缩机(在发动机上)、冷凝器(布置成暴露在空气中)以及蒸发单元(布置在冷藏室中)。因此,期望的是在这样的应用中的车辆电力系统应该能够为电力驱动的单元提供必需的电力水平。
还特别需要一种“可移除和更换”的大功率交流发电机,以便改造现有的车辆。通常,在车辆的发动机机舱内只有有限的空间来容纳交流发电机。除非更换的交流发电机适合于在该可利用的空间内,否则,如果可能的安装非常复杂,通常需要移除一些主要部件如散热器、保险杠等等以及安装额外的支架、传动带和硬件。因此,期望的是更换的交流发电机适合于在所提供的原始空间内,并与原始硬件接口。
一般地,永磁交流发电机是众所周知的。这种交流发电机使用永磁体来产生必需的磁场。永磁发电机倾向于比传统缠绕的场发电机轻得多、小得多。在以下专利中描述了永磁交流发电机的实例:1997年4月29日授予给Scott等的美国专利5,625,276;1998年1月6日授予给Scott等的美国专利5,705,917;1999年3月23日授予给Scott等的美国专利5,886,504;1999年7月27日授予给Scott等的美国专利5,929,611;2000年3月7日授予给Scott等的美国专利6,034,511;2002年8月27日授予给Scott等的美国专利6,441,522。
特别地,通过采用“外部”永磁转子和“内部”定子可以实现轻的紧凑的永磁发电机。转子包括中空的圆柱形壳,高能永磁体布置在该圆柱形壳的内表面上。定子同心地布置在转子壳内,并且适当地包括软磁铁芯和导电绕组。该铁芯一般为圆柱形,其具有在轴向上成锯齿形的外周表面,即具有预定数量的等间隔的齿和槽。导电绕组(由合适绝缘的导电体构成,如涂有清漆的电动机铜线)通过相应槽沿铁芯的侧面向外围绕预定数量的齿缠绕,然后再通过另一个槽向回缠绕。这里将绕组沿铁芯的侧面在成锯齿形的槽外侧延伸的部分称为端匝。转子围绕定子的旋转从转子磁铁产生磁通量,以和定子绕组相互作用并在其中感应产生电流。例如在上述的1998年1月6日授予给Scott等的美国专利5,705,917和1999年7月27日授予给Scott等的美国专利5,929,611中描述了这种交流发电机的示例。
由永磁发电机供给的电力根据转子的速度显著地变化。在许多应用中,例如由于汽车发动机速度的变化或者负载特性的改变,转子速度的变化是普遍的。因此,通常采用电子控制系统。在上述的1997年4月29日授予给Scott等的美国专利5,625,276中描述了永磁交流发电机和用于其的控制系统的实例。在2000年1月25日授予给Anderson等的美国专利6,018,200中描述了其他控制系统的实例。在2004年6月6日提交的、名称为“用于永磁交流发电机的控制器”(“Controller for Permanent Magnet Alternator”)的、Quazi等共同所有的共同未决的美国专利申请No.10/860,393中以及在2006年2月2日提交的、名称为“用于交流发电机的控制器”(“Controller for ACGenerator”)的、Faber man等(包括本发明人)共同所有的共同未决的美国专利申请No.11/347,777中描述了控制系统的其他实例。在此将上述共同所有的申请引入作为参考,就如其在此被全文地描述一样。
适应宽范围的转子速度的需要在机动车辆应用中是特别迫切的。例如,当发动机用于使卡车的速度减小时,通常大型卡车柴油发动机会从怠速的600RPM运转到高速公路行驶速度的2600RPM,偶尔会达到3000RPM。这样,交流发电机系统的RPM变化为5:1。轻负载柴油机在稍微更宽的范围上运转,例如从600到4000RPM。和汽油车辆发动机一起使用的交流发电机通常必须适应更宽范围的RPM,例如从600至6500RPM。此外,交流发电机必须适应负载的变化,即零负载到全负载。这样,和汽油车辆发动机一起使用的永磁交流发电机的输出电压会经历12:1的变化。因此,如果需要传统的永磁交流发电机在具有给定负载的怠速时提供运转电压(例如12伏特),则在具有该负载的发动机满RPM时其将提供多倍的运转电压,例如上述运转电压的10倍,如120伏特。在怠速电压为120伏特的场合,例如用于电驱动空调或通讯设备,则在发动机满RPM时的电压例如将是1200伏特。这种电压水平很难处理,并且实际上是很危险的。此外,这种电压和电流的极端变化需要更加昂贵的元件;用于在高发动机RPM时(例如高速公路行驶速度)下产生的高电压和电流的元件比用于较为中等电压的元件昂贵得多。
传统的高电流机动车辆交流发电机的定子构造成具有有效串联连接的具有大横截面积的多个导体。更加特别地,传统上是采用线圈组,每个相位(A、B和C相位)与一个组相应。各个相位线圈组(A、B和C)在一个端部以“Y”或“Δ(Delta)”的方式连接起在一起(端接的)。线圈组的相对端部按照相位布置,使得每个相位隔离,然后端接以便集中并交流发电机引出到电压控制系统。在引出的端接端,相似相位的线圈端部成组地焊接到绝缘的电机引线。然后可将这些电机引线成组地焊接到更大规格的引线,以成为对于每个相位A、B和C的三个分离导体。然后通过将导体捆绑在定子的端匝上来将引线固定在定子上。将导体捆绑在端匝上减小了铜暴露在流过交流发电机的冷却流体中的量,从而实际上作为绝缘套并且妨碍了端匝和引线的冷却。这种缠绕方法存在几个额外的问题。例如:由于每个磁极相位线圈的匝数少(在一些情况下仅有一匝),因此很难或者不可能通过改变磁极相位线圈的匝数来使设计输出电压发生微小的变化;大的导体横截面积使定子难以缠绕;以及通常线圈之间的短路将烧坏整个定子,使交流发电机停机,从而可能损坏驱动系统或使车辆发动机过载。
一般地,已知的是这样的永磁发电机,其包括有预定数量的各独立组的绕组,它们通过槽围绕预定数量的齿缠绕,其中由每组绕组提供的功率相对地不受其他组的状态的影响。例如,在1999年5月4日授予给Scott等的美国专利5,900,722中描述了这种交流发电机和用于其的控制器。在专利US5,900,722描述的交流发电机中,绕组的组数等于磁极数量的整分数,控制器电路选择性地完成到达各独立组绕组的电流通路,从而实现期望的输出。
然而,仍然需要一种紧凑的大功率交流发电机,其中通过改变磁极相位线圈的匝数可以实现期望的输出电压,该磁极相位线圈相对容易缠绕,并使短路的后果最小,同时有利于冷却。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定子绕组用预定数量的磁极相位线圈缠绕,优选地等于磁极的数量。每个磁极相位线圈缠绕足够的匝数,以产生所需的交流发电机的输出电压和等于1除以磁极数量的输出电流分数。然后将这些单独的磁极相位线圈并联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相应于每个输出相位的各个导电相位环安装在交流发电机内,每个线圈对应于与导电相位环电连接的相应相位,从而促进冷却和分组以及将输出相位传递给控制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导电相位环由非导电的支撑结构保持定位。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导电相位环布置成通过暴露在冷却流体如空气中来提供有效的冷却,所述冷却流体流过导电相位环和端匝。
附图说明
下文将结合附图描述本发明,其中相同的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除非另外指明)。
图1是用于机械能和电能之间转换的系统的方框图。
图2A是根据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的交流发电机的外部的侧视图。
图2B是沿图2A的交流发电机中的A-A的剖面图。
图2C是沿图2A的交流发电机中的B-B的简化剖面图,其示出了导电相位环在交流发电机内的相对布置。
图2D是图2A的交流发电机中的端子的简化剖面图。
图2E是示出了导电相位环的可替换实施例的视图。
图2F是图2A的交流发电机的定子铁芯以及导电相位环的简化透视图,其示出了导电相位环和各组绕组(省略了绕组端匝)之间的连接。
图2G是采用根据本发明相位环的交流发电机的布线方框图,该交流发电机适于产生DC电压输出。
(图2A-2G共同地称为图2)。
图3A是根据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的可替换实施例的交流发电机的外部的侧视图。
图3B是沿图3A的交流发电机中的C-C的剖面图。
图3C是图3A的交流发电机的定子铁芯以及分段导电相位环的简化透视图,其示出了分段的导电相位环和各组绕组(省略了绕组端匝)之间的连接。
图3D是根据本发明利用分段导电相位环的交流发电机的布线的示意性方框图,该交流发电机适于产生DC电压输出。(图3A-3D共同地称为图3)。
图4A是根据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的可替换实施例的交流发电机的外部的顶视图。
图4B是沿图4A的交流发电机中的D-D的剖面图。
图4C是图3A的交流发电机的定子铁芯以及多段式导电相位环的简化透视图,其示出了多段式导电相位环和各组绕组(省略了绕组端匝)之间的连接。
图4D是根据本发明利用多段式导电相位环的交流发电机的布线的示意性方框图,该交流发电机适于产生DC电压输出。(图4A-4D共同地称为图4)。
图5是示意性的布线方框图,其示出了在本发明的每个实施例中使用的定子的三相磁极组的三个单独绕组。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图1,根据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的功率转换装置如交流发电机102适当地与整流控制系统100和机械能源(例如驱动器)104如发动机或涡轮机、负载106如电动机以及如果需要的话在能量存储装置108中如电池、电容器或飞轮相配合。
整流控制系统可以是适合于将来自交流发电机102的交流信号整流也就是将其变换成直流信号和以预定的电平如28V调节该信号电压的任何系统。在优选的实施例中,该系统100包括控制器110和切换桥接器112,例如在2006年2月2日提交的、名称为“用于交流发电机的控制器”(“Controller for AC generator”)的、Faber man等(包括本发明人)共同所有的美国专利申请No.11/347,777中所描述的部件。如果期望,还可以提供逆变器(有时归类为包括一部分负载106),以便以不变的预定频率和振幅(例如60Hz,120V)产生交流信号。
一般地,交流发电机102响应来自能源104的机械输入产生交流功率。交流发电机102优选提供多相(例如三相、六相等等)交流输出信号,例如相位A(118)、相位B(120)、和相位C(122)。通常这些输出信号未被调节,其可以根据驱动器转速RPM(能源104)显著地变化。
优选地通过输入保险丝128,将来自交流发电机102的AC相位信号施加给系统100。系统100对来自交流发电机102的交流信号进行整流,即将其变换成直流信号,和以预定的电平例如28伏特调节该信号的电压。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切换桥接器112响应来自控制器110的控制信号选择性地在来自交流发电机102的交流信号的各个相位和负载106之间提供传导通路。在2006年2月2日提交的、Faber man等(包括本发明人)共同所有的共同未决的美国专利申请No.11/347,777中示出了示例性的切换桥接器112。控制器110选择性地产生控制信号给切换桥接器112,以便以预定的电压产生调节的输出信号。控制器110在本地在输入114处或者远程地在输入140处合适地对调节的输出取样,并且调整给桥接器112的信号,以便保持合适的输出。此外,在输入116处检测输出电流,以便进一步修改给桥接器112的控制信号。
然后,合适地通过输出保险丝136,将调节的直流信号电压调节输出(VRO)施加给负载106和能量存储装置108。负载106可以是使用功率的任何装置,例如灯、电动机、加热器、电气设备、功率变换器如逆变器或直流-直流转换器。能量存储装置108对控制系统110的输出进行滤波或平滑(尽管在各个实施例中,控制器110本身可以包括或者以另外的方式提供充分的滤波)。
如果期望,其他输出150和160可以由系统100提供。此外,可以提供合适的消弧电路142以用于系统保护。
优选地,交流发电机102通常是在2004年7月12日提交的、名称为“紧凑的大功率交流发电机”(“Compact High Power Alternator”)的、Charles Y.Lafontaine和Harold C.Scott共同所有的共同未决的美国专利申请No.10/889,980中所描述的类型的交流发电机,但是其对于每一个磁极包括相应组的绕组(包括至少一个相应于每个相位的绕组),相应于给定相位的所有绕组并联连接。在此将上述的Lafontaine等的申请引入作为参考,就如其在此被全文地描述一样。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相应于同一相位的线圈之间的并联连接可通过相应的导电相位环138实现,该并联连接包括布置在导电相位环138和交流发电机的输出端子262之间的熔断丝124。每个单独线圈的输出由各自的导电相位环138收集,各导电相位环138与其各自的输出端子126连接。
随着交流发电机102中的总磁极数增多,单独线圈的数量也增多。传统的集中线圈的方法包括将电机电线焊接到通常绝缘的电机引线上。随着交流发电机的额定输出增大,也需要相应地增大电机引线的负载承载能力。通常,通过增大电线的累积规格(cumulative gauge),即或者通过增大单个导线的规格或者通过使用并联的多个电线,可以满足在电机引线上增大的负载要求。其净效果是电机引线的横截面积越来越大。当考虑到线圈及其各自端匝的总数量和导线及其相应的绝缘时,这样所产生的具有结合在一起的导体和电机引线的定子组件使端匝绝缘,这对冷却不利。这样所产生的组件还限制了在端匝上唯一可用的冷却剂流(例如空气流),进一步降低了冷却。
这样,就需要一种紧凑的大功率的交流发电机,其中通过改变相对容易缠绕的磁极相位线圈的匝数,可以实现期望的输出电压,并使短路的后果最小,同时有利于冷却。根据本发明的各个方面,这可以通过利用预定数量的磁极相位线圈实现,优选地该预定数量等于磁极的数量,同时磁极相位线圈缠绕有足以产生所需交流发电机输出电压的(相对小直径线的)的匝,并且输出电流分数等于1除以磁极的数量,然后将这些单独的磁极线圈并联连接,优选地利用导电相位环(集流环)138。使用导电相位环138不仅大大简化了交流发电机102的组装,而且还有利于冷却绕组。
更加特别地,交流发电机102优选地包括:轴202,其优选包括锥形的突出部分204和螺纹部分206;转子208;定子210;前端板212;前轴承214;止动螺母216;后端板218;后轴保持环220;后轴承222;后止动螺母224;外壳226和各自的系杆(tie rod)(未示出)。转子208安装在轴202上,以便和轴一起旋转。定子210紧密地容纳在转子208内,与转子208间隔很小的气隙228。前端板212、前轴承214、后轴承222、后端板218、外壳226和系杆配合作为支撑组件,以使轴202、转子208和定子210保持对齐。轴202由轴承214和222保持,上述轴承分别安装在前端板212和后端板218上,并使轴202可旋转地保持和对齐,该轴与前后端板同心且垂直。转子208安装成在轴202上旋转,其通过与锥形的轴部分204相配合进行强制定位。后端板218上安装和定位定子210,使得其设置在转子208内,该定子合适地与轴202和转子112对齐。外壳226具有垂直于其轴线的端面(优选为圆柱形),并布置在前端板212和后端板218之间。系杆使端板218和212压靠在外壳226上,从而使各元件放正和对齐。
在典型的汽车交流发电机应用中,皮带轮230安装在轴202的端部上。来自发动机(例如104,在图2中未示出)的功率通过合适的皮带驱动器(未示出)传递给皮带轮230,并且因此传递给轴202。轴202使转子208围绕定子210旋转。转子208产生磁场,该磁场与定子210上的绕组相互作用。当磁场切割绕组时,产生电流,该电流被提供给合适的负载。
转子208优选包括端盖232、圆柱形壳234和预定数量(例如16对)的可交替磁极的永磁体236,该永磁体布置在壳234的内部侧壁中。转子端盖232大体上合适地敞开,其包括外周部分238、相应的横臂(未示出)和中心毂240,以便给轴202提供连接。提供穿过端盖234的相应的冷却剂(例如空气)通道242,其由与横臂(未示出)相邻的外周部分238以及中心毂240限定。
定子210适当地包括铁芯244和导电绕组(示意性地示出)280。铁芯244适当地包括软磁材料的薄片的叠合堆叠,如非定向的、低耗损的(无铅的)钢,这些薄片被切割或冲压成期望的形状,然后对齐和接合。铁芯244通常为圆柱形,其具有在轴向上成锯齿形的外周侧表面,也就是说,包括预定数量的齿和槽。铁芯244优选大体上为敞开的,具有中心孔,该铁芯适当地包括具有轴向通孔的横臂,以便易于安装到后端板218上。
前端板212适当地通常为圆柱形,包括:居中布置毂246,该毂包括用于定位前轴承214的同轴的孔;外周部分,其包括与中心孔相隔预定的径向距离布置并且以相同角距离分布的各螺纹孔(未示出),用于容纳系杆(未示出);以及相应的(例如4个)将外周部分248与毂246连接的横臂(未示出),这些横臂限定了各个冷却剂(例如空气)通道250。
后端板218支撑和定位后轴承222,并安装和定位定子铁芯244。后端板218适当地包括阶梯式中心毂252,该毂具有向前减小直径的部分254和穿过毂的中心孔256,并且该后端板通常为圆柱形,优选地具有与前端板212相同的外径,并通过相应的横臂(未示出)连接到毂252。后端板218还适当地包括相应的冷却剂(例如空气)通道258,该通道由相邻的横臂(未示出)、外部部分260和毂252限定。
来自定子绕组280的输出由相位环138集中,并在相应的输出端子262提供。更加特别地,输出端子262(每个相位一个端子)适当地布置在后端板218中。端子262通过熔断丝124适当地电连接到相应的导电相位环(集流环)138。输出端子262和熔断丝124围绕导电相位环138径向地定位。各个相位环138通过例如导体276被例如电连接到具有相应相位的每个单独线圈来集中每个单独线圈。各个单独导电电缆(例如图2G中的294)连接到端子264,以便将相位输出传递给控制系统100。
导电相位环138由合适的导电材料制成,例如电镀的铜。相位环138适当地未被绝缘或者最低限度地绝缘(例如用清漆)以有利于冷却,并且充分地坚硬或刚性,从而一旦被安装和受到环境力/加速度时易于彼此隔离。导电相位环可由线材坯料制成或者由合适材料的薄片冲压而成。在图2的实施例中,每个导电相位环138都是连续的,例如单件式的线材坯料,其端部例如通过软钎焊或硬钎焊连接,以形成连续的导电环。
使用一体的连续的相位环138是特别有利的,因为通向熔断丝124的双电流通路允许使用更低规格的(因此更轻和更便宜)材料来形成相位环138。当使用一体连续的相位环138时,可在与连接熔断丝124的点成180度相对的点处有效地划分电流。由导体276在相位环的一半上产生的流出到熔断丝124的所有电流有效地保持在该一半相位环上,在相对另一半上产生的电流沿着该路径到达熔断丝124。其结果是相位环大约是导体规格的一半,且只有一个通路到达熔断丝124。
各个环138布置在冷却剂流路中,彼此电绝缘和隔开,并与后端板218电绝缘和隔开。使用非导电的导电相位环安装结构264将导电相位环138适当地机械固定于端板218,该安装结构264优选由非常耐冲击的且化学稳定的材料如聚酰胺-酰亚胺制成,使得每个导电相位环(每个相位输出对应一个导电相位环)彼此物理隔开和电绝缘,以及与后端板218物理隔开和电绝缘。导电相位环138定位在冷却剂(例如空气)通道258中,以便最大程度地暴露在交流发电机102产生的冷却剂(例如空气)流中。通过逐渐改变相邻相位环的直径可以进一步使对空气流的暴露最大化。例如,与相位A(端子118)相应的相位环138布置得最靠近端板218的内部,但是其具有相对大的直径(适当地接近端板218中冷却剂(例如空气)通道258的外径)。与相位B(端子120)相应的相位环138适当地同轴布置但是向后偏移,其具有较小的直径(相位B的导电环的外径比相位A的导电环的内径适当地小预定的量)。与相位C(端子122)相应的相位环138同样适当地同轴布置但相对于相位B的导电环138更向后偏移,且具有更小的直径(相位C的导电环的外径比相位B的导电环的内径适当地小预定的量)。这种能够通过相位环安装结构264获得的排列使每个导电环以尽可能接近环境入口温度暴露在冷却空气流中。优选地,最远离环境入口的导电环具有更大的直径。
参考图2D,输出端子组件126适当地包括优选由高导电耐腐蚀材料(例如电镀的铜)构成的导电螺柱266和优选由高耐冲击且化学稳定的材料(例如聚酰胺-酰亚胺)构成的非导电套管268,以便使输出端子与交流发电机的后端板218电绝缘。该优选实施例中的导电螺柱266具有一体的肩270,其用作交流发电机后端板218内部的支座,螺母272可紧固在该后端板上,从而将组件固定在后端板218中。
熔断丝124由合适的材料构成,例如计算直径和长度的丝(优选是电镀的铜),该丝在受到计算出的对交流发电机102、控制系统100或由所述设备提供功率的电气系统具有破坏性的负载时将熔化。在优选的实施例中,熔断丝124软钎焊或硬钎焊在导电螺柱266和导电相位环138上。固定熔断丝的可替换方法是将合适的接线片与熔断丝124的端部连接,然后通过螺母机械地将该端部固定在螺柱266上。
特别地参考图2B和2C,导电相位环138固定在安装结构264上。导电相位环138布置在冷却剂路径中,暴露在冷却剂流(例如空气流)274中,从而冷却导电相位环138和导体276(将线圈绕组连接到相位环138)。导电相位环安装结构264定位成在相位环138和定子端匝(未示出)之间产生间隙。该间隙使后定子端匝暴露在冷却流体中,这在传统方式缠绕的定子中是得不到的。
冷却剂(例如冷却空气)持续通过交流发电机并冲击定子210的绕组端匝280,从而冷却该端匝。然后空气流分开和继续通过定子铁芯244并进入空腔278,在此空气流冷却定子210的远侧端匝。另一分开的空气流在转子壳234和外壳226之间穿过,从而冷却转子壳234和永磁体236。分开的空气流在空气通道250再次汇合,然后离开交流发电机到达离心风扇282。
如下面将要描述的,导体276包括单个三相磁极组的A相位118、B相位120和C相位122部分,该导体离开定子210,并被软钎焊或硬钎焊到其各自相应的导电相位环138。在该优选的实施例中,导体276暴露在空气流274中。在某些情况下,期望的是使用薄壁的电绝缘材料如高熔点芳香族聚酰胺(Nomex)包裹导体276,以便防止接地。
现在参考图2E,通过用矩形原料形成导电相位环使得提供合适的表面来钻出和攻丝孔284,实现制造导电相位环138的可替换方法。在该实施例中,熔断丝124的端部可与合适的接线片286连接,用于通过如带螺纹的紧固件288固定在导电相位环138上。同样地,导体276也可以配设有类似的接线片,并利用紧固件290固定到导电相位环138上。使用类似于安装结构264的合适结构以类似的方式将导电相位环138固定在后端板218上。可替换地,可以在每个相位环中以规则的间隔切割出槽292,在槽292中可以软钎焊离开定子的各单独导体。这种装配方法优于前面描述的将导体276固定在相位环138上的方法之处主要在于,通过改造现有的在电动机制造中端接导体所用的超声焊接设备就可以实现自动装配。
现在参考图2F,其示出了定子210,为了清楚,去除了线圈,并且大大地简略了各单独导体276。在该特殊的实施例中,与三个相位A、B和C的每一个相应的各个相位环138通过软钎焊、硬钎焊、或者由未绝缘的耐腐蚀导电材料如电镀的铜构成的整体材料机械加工而成为连续的。图示的端子126相应于A相位118、B相位120和C相位122。每个磁极组的输出通过相位环138集中在交流发电机内,并通过三个代表连接到控制系统100的所有三个相位的三个导体离开交流发电机。
现在参考图2G,来自相应的A相位、B相位和C相位绕组118、120和122的各单独导体276终止在相应的收集相位环138上端接,接着各收集相位环通过导体294传送到控制系统100。控制系统100的输出产生电压调节输出或VRO,具有特定的应用电压,例如28VDC。
连接在输出端子264和控制系统100之间的导体294适当地具有足够的规格,以便充分地运载电流。随着电线或电缆的规格增大,电缆布线变得越来越难,因为在大规格的电线中弯曲半径更大。因此,在许多应用中难以使用非常大规格的电线或电缆。正如将要讨论的,在非常大的导体可能是不合适的应用场合中,就能将相位环分成多个段,每个相位环的分段分配一个合适尺寸的导体,以便运载该特定分段产生的减小电流。
例如,通过利用被分成多组的相位环可以减少电流要求。现在参考图3A-3D,交流发电机302采用了两组相位环306,具有相应的端子126和熔断丝124,该交流发电机与相应的控制系统308和310配合。相位环310在点312和314处被电气隔离。每组相位环承载相应的A相位、B相位和C相位部分,每个相位部分通向相应的控制系统308和310。后端板304与端板218的各个方面都相似,除了一个特征之外,即该后端板304被机械加工以容纳第二组端子126。
现在参考图3D,每个相位环部分306容纳来自定子210的相应导体276。相位环部分306通过端子126、导体316与控制系统308和310电连接。当端子126连接到相位环部分306的中部时,在连接熔断丝124的位置处将电流有效分开。由导体276在该相位环部分的一半上产生的流出到熔断丝124的所有电流有效地保持在该一半上,在相对的另一半上产生的电流沿着该路径到达熔断丝124。其结果是相位环部分大约是导体规格的一半,且只有一个通路到达熔断丝。导体316的规格可以根据特定的应用要求来确定尺寸。当例如考虑到以28VDC适当地传导600安培的电力所需的导体尺寸时,目前的发动机机舱只能提供非常小的空间。通过在极高的输出应用中将导体316运载的电流二等分,就更容易对电缆进行布线。在控制系统中也有相应的益处。随着安培数增大,元件的尺寸和成本增大,但不是以线性的方式增大。因此通过使导体承载的电流以及控制元件二等分,可以节省空间和成本。
通过将相位环分成多个部分,可以进一步减小电流要求。例如,参考图4A-4D,相位环可以分成在点416、418、420和422处电隔离的四个部分406。为每个相位环的分段提供相应组的端子118、120、122,以与相应的控制系统408、410、412和414连接。对于相位环部分306,端子126连接在相位环部分406的中部,电流在连接熔断丝124的位置处有效地分开。由导体276在相位环一半上产生的流出到熔断丝124的所有电流有效地保持在该一半上,在相对的另一半上产生的电流沿着该路径到达熔断丝124。其结果是相位环大约是导体规格的一半,且只有一个单独的通路到达熔断丝124。控制系统408、410、412和414的输出并联连接,以便提供输出VRO+和VRO-。
如前面所描述的,定子铁芯210通常为圆柱形,其具有在轴向上成锯齿形的外周表面,即具有预定数量的等间隔的齿和槽。导电绕组(由合适绝缘的导电体构成,如涂有清漆的电动机铜线)通过各个槽沿铁芯的侧面向外围绕预定数量的齿缠绕,然后再通过另一个槽向回缠绕。现在参考图5,定子铁芯210包括预定数量的槽,例如36个(在图5中示意性示出,用数字1-36表示)。导电绕组包括相应于转子中的每个磁极的预定数量的各个相位线圈(A相位、B相位和C相位)。三相交流发电机的各个磁极相位线圈包括A磁极相位线圈518、B磁极相位线圈520和C磁极相位线圈522,这些磁极相位线圈共同地构成磁极相位线圈组526。对于在“Y”连接524中相互配合的交流发电机的每个磁极有一个磁极相位线圈组(例如,在12个磁极的交流发电机中的12个磁极相位线圈组)。12个磁极的交流发电机的磁极相位线圈导体526与其相应的导电相位环506、508和510连接。
例如,单独磁极相位线圈522(磁极组1的C相位)缠绕在定子210的#36和#3槽上。包括线圈522的导体526的匝数等于产生交流发电机的一个相位的额定输出电压所需的匝数。单独相位线圈的输出电流部分等于1除以交流发电机的磁极数量。这样,单独磁极相位线圈由匝数相对较多的相对小的线组成。
这种构造在制造交流发电机以及运行交流发电机的过程中都具有许多的优点。
因为每个单独的磁极相位线圈由相对较多的匝组成,因此通过改变匝数可以实现设计电压的微小变化。例如,以传统的方式缠绕的且所有磁极相位线圈串联连接的特定的12磁极交流发电机需要等于线规为6.285的1.0417匝的导体,以便在1940rpm时产生14VDC(在适当整流后)、300安培的功率。匝数和同等的线规都不是用于生产的实际数字。通过构造磁极相位线圈并联连接的示例性交流发电机,每个单独的磁极相位线圈为17线规的12.5匝。(应该注意,通过在定子叠合堆叠的一侧上端接单独磁极相位线圈的一个端部(称为起点)并在定子叠合堆叠的另一侧上端接单独磁极相位线圈的另一端(称为终点)可以构造一半匝。该构造在图18A中示出)。还对于该实例,把初始设计增大到1.0833匝(也不是实际的数字)将使每分钟转数降低到1894。这可以在该可替换的结构中通过将每个并联的磁极相位线圈增大到13匝来实现。导体相对小的横截面积使得可以更容易地缠绕线圈。
单独磁极相位线圈的匝之间的短路使在交流发电机中产生的大部分电力流入短路线圈。由于线圈由相对大量匝数的相对小横截面积的导体构成,因此短路的匝将非常快地熔化,并清除短路。由一个磁极相位线圈断开(opening up)导致的输出功率的下降近似为1/(磁极数+相位数)。例如,在一个磁极相位线圈被短路并然后自清除的情况下,12磁极的、三相交流发电机的功率输出下降近似为3%。
例如,通常将在小于2秒内清除单独磁极相位线圈的匝之间的短路。消除了对交流发电机驱动系统的损害,发动机可以继续运行,且没有附加的负载,交流发电机可以继续产生功率给所连接的负载。导电相位环138分别标识为A环506、B环508和C环510。为了清楚的目的,示意性地示出了三个单独的磁极相位线圈导体,即A相位512、B相位514和C相位516。在该图示中,构成磁极相位线圈组的三个磁极相位线圈中的每一个以“Y”连接524的方式进行连接。如前面所描述的,还可以利用相位集流环实现“Δ(Delta)”连接。
各个单独相位线圈导体以不会妨碍冷却的有效方式集中。通过使相位线圈导体的相位线圈端匝相对于定子210的面成90度,端匝暴露在尽可能最大的空气流中,从而可以给所述端匝提供尽可能最佳的冷却。
尽管已经结合各个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示出的具体形式,可以设想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的条件下创造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如下面的权利要求所表达的,可以根据本发明对元件、材料、数值、结构以及设计和布置的其他方面作出多种变化。

Claims (30)

1.紧凑、大功率的功率转换装置,包括:
转子,该转子包括圆柱形壳和布置在壳上的预定数量的永磁体,该转子适于围绕壳的轴线旋转;
包括铁芯和多组导电绕组的定子,每组导电绕组包括预定数量的单独导电绕组并与电相位相应;
与每组导电绕组相关联的相应收集导体,每组导电绕组中的每个单独导电绕组与相应的收集导体并联电连接;和
引导冷却剂以使其与定子绕组接触的冷却剂流路;各个收集导体布置在冷却剂流路中,收集导体彼此电绝缘和彼此隔开并且与绕组电绝缘和隔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每个收集导体包括连续的导电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还包括与每个导电环相关联的相应输出端子组件,输出端子组件分别在单个点处电连接到导电环,使得从连接到导电环上相对于端子组件连接点而言不同位置处的各单独绕组提供的电流选择由输出端子组件的连接点和导电环上相对于所述输出端子组件的连接点成大约180度的点所限定的两条路径中的一条。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中输出端子组件包括导电柱和电连接在导电柱和相应导电环之间的熔断丝。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各个导电环具有不同的直径,以便促进冷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中各个导电环相对彼此同心且轴向地移位。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还包括非导电的安装结构,该安装结构与导电环相配合以将导电环保持在预定的位置。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导电环由端部相连接的线材坯形成。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导电环通过冲压导电材料片形成。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导电环由矩形料形成。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还包括非导电的安装结构,该安装结构与收集导体相配合以将收集导体保持成预定的布置方式。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收集导体是非绝缘的,以便促进冷却。
13.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中安装结构同心和轴向地保持各组导电环,以便在环境入口温度将导电环暴露于冷却流体。
1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中导电环相对刚性,使得导电环在正常运行时发生的加速过程中保持形状。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对于每个电相位来说,每个收集导体包括相应一组预定数量的电绝缘的且大小相同的导电弧。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还包括与每个导电弧相应的输出端子组件,其在单个点与导电弧电连接。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中端子组件包括导电柱和电连接在导电柱和相应导电弧之间的熔断丝。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中各组导电弧具有不同的半径,以便促进冷却。
19.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中各组导电弧相对彼此同心且轴向地移位。
20.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还包括非导电的安装结构,该安装结构与各组导电弧相配合以将导电弧保持成预定的布置方式。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中安装结构同心且轴向地保持各组导电弧,以便在环境入口温度将导电弧暴露于冷却流体。
22.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中与导电弧连接的单个点大约在导电弧的中点。
23.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中导电弧由线材坯形成。
24.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中导电弧由矩形料形成,并且包括适于接纳各单独绕组的相应槽口。
25.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中收集导体弧相对刚性,使得收集导体弧在正常运行出现的加速过程中保持形状。
2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中与转子中的每个磁极相应的各单独相位线圈均匀地分布在各组导电弧之间。
2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中对于每个电相位来说,每个收集导体包括一组两个电绝缘的且大小相同的导电弧。
2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中对于每个电相位来说,每个收集导体包括一组四个电绝缘的且大小相同的导电弧。
2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冷却剂流路包括穿过定子铁芯的通路和穿过转子的通路。
3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中各单独导电绕组具有相对小的直径,使得单独绕组中的短路状态将导致该单独绕组熔化并清除短路。
CN2007800135774A 2006-02-22 2007-02-22 紧凑的大功率交流发电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3848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77590406P 2006-02-22 2006-02-22
US60/775,904 2006-02-22
PCT/US2007/004651 WO2007100620A1 (en) 2006-02-22 2007-02-22 Compact high power alternator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997288A Division CN102299601A (zh) 2006-02-22 2007-02-22 紧凑的大功率交流发电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38483A true CN101438483A (zh) 2009-05-20
CN101438483B CN101438483B (zh) 2011-09-14

Family

ID=3819526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997288A Pending CN102299601A (zh) 2006-02-22 2007-02-22 紧凑的大功率交流发电机
CN200780013577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38483B (zh) 2006-02-22 2007-02-22 紧凑的大功率交流发电机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1997288A Pending CN102299601A (zh) 2006-02-22 2007-02-22 紧凑的大功率交流发电机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EP (1) EP1994629A1 (zh)
JP (2) JP5128503B2 (zh)
KR (1) KR20080098671A (zh)
CN (2) CN102299601A (zh)
CA (1) CA2647673A1 (zh)
MX (1) MX2008010802A (zh)
WO (1) WO2007100620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70678A (zh) * 2010-11-19 2012-07-11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中间连接部件、定子及马达
CN102647041A (zh) * 2011-02-17 2012-08-22 天津市松正电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出线结构及采用该结构的电机
CN110022020A (zh) * 2014-11-25 2019-07-16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312730A1 (en) * 2009-10-19 2011-04-20 Alstom Technology Ltd Bushing Arrangement of an Electrical Generator
CN204231076U (zh) * 2012-08-09 2015-03-2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动机
JP2014180164A (ja) * 2013-03-15 2014-09-25 Nippon Densan Corp Dc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CN105340158B (zh) * 2013-06-27 2017-10-20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用曳引机
EP3158625B1 (en) 2014-06-18 2018-07-11 Vestas Wind Systems A/S A method for repairing an electric generator
JP6377175B2 (ja) * 2014-11-27 2018-08-2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及び回転電機の製造方法
US10811884B2 (en) * 2018-03-16 2020-10-20 Uop Llc Consolidation and use of power recovered from a turbine in a process unit
US11507031B2 (en) 2018-03-16 2022-11-22 Uop Llc Recovered electric power measur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llecting data from a recovered electric power measuring system
EP3683940A1 (en) * 2019-01-15 2020-07-22 Hamilton Sundstrand Corporation Stator windings for an electric motor or generat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72358A (ja) * 1981-10-23 1983-04-30 Hitachi Ltd 交流発電機
JPH06233483A (ja) * 1993-01-29 1994-08-19 Honda Motor Co Ltd ステータに於けるコイル巻線の結線構造
JPH077902A (ja) * 1993-06-18 1995-01-1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動機
US5900722A (en) 1994-09-14 1999-05-04 Coleman Powermate, Inc. Multimode power converter
DE19544830A1 (de) * 1995-12-01 1997-06-05 Mulfingen Elektrobau Ebm Stator für Elektromotoren
JP3162622B2 (ja) * 1996-02-20 2001-05-08 財団法人鉄道総合技術研究所 車輪一体形電動機
JP2000251837A (ja) * 1999-02-26 2000-09-14 Matsushita Electronics Industry Corp 蛍光ランプ
JP2001339924A (ja) * 2000-05-30 2001-12-07 Honda Motor Co Ltd アウターロータ型モータ・ジェネレータ
JP4108257B2 (ja) * 2000-07-24 2008-06-2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交流発電機
JP3617810B2 (ja) * 2000-08-31 2005-02-0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
US6376947B1 (en) * 2000-09-01 2002-04-23 Art Tateishi Motor mounted switch
JP2002084723A (ja) * 2000-09-01 2002-03-2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車両用交流発電機
DE10048491A1 (de) * 2000-09-29 2002-04-11 Linde Ag Stator für eine elektrische Maschine
GB0109179D0 (en) * 2001-04-12 2001-05-30 Alstom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rotary electrical machines
JP2003123541A (ja) * 2001-10-12 2003-04-25 Toyota Motor Corp バスバー
JP4097968B2 (ja) * 2002-03-25 2008-06-11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の集配電リング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650372B2 (ja) * 2002-05-07 2005-05-1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
JP2004064933A (ja) * 2002-07-30 2004-02-26 Asmo Co Ltd 巻線接続ターミナル、固定子およびブラシレスモータ
JP2004215358A (ja) * 2002-12-27 2004-07-29 Toyota Motor Corp 多相モータ装置
CA2531634A1 (en) * 2003-07-10 2005-01-27 Magnetic Applications Inc. Compact high power alternator
JP3711996B2 (ja) * 2004-02-06 2005-11-02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電動機の固定子
JP4649131B2 (ja) * 2004-06-22 2011-03-09 日本電産シバウラ株式会社 モールドモータ
JP4351592B2 (ja) * 2004-07-15 2009-10-2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一体型回転電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70678A (zh) * 2010-11-19 2012-07-11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中间连接部件、定子及马达
CN102647041A (zh) * 2011-02-17 2012-08-22 天津市松正电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出线结构及采用该结构的电机
CN110022020A (zh) * 2014-11-25 2019-07-16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马达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A2647673A1 (en) 2007-09-07
WO2007100620A1 (en) 2007-09-07
MX2008010802A (es) 2008-10-17
EP1994629A1 (en) 2008-11-26
CN102299601A (zh) 2011-12-28
JP2012213321A (ja) 2012-11-01
JP2009528013A (ja) 2009-07-30
CN101438483B (zh) 2011-09-14
KR20080098671A (ko) 2008-11-11
JP5128503B2 (ja) 2013-0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38483B (zh) 紧凑的大功率交流发电机
US7692341B2 (en) Compact high power alternator
US6703747B2 (en) Generator with diverse power-generation characteristics
US6791227B2 (en) Dynamo electric machin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8203240B2 (en) Liquid cooled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
JP4369377B2 (ja) 回転電機
US6404097B1 (en) Rotary electrical machines
US20090184601A1 (en) Polyphase stator of a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 with claw-pole rotor and alternator or alternator starter comprising same
CN109075637B (zh) 旋转电机
US20020113515A1 (en)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CN101262159A (zh) 横向磁通开关磁阻电机、提供旋转驱动的电机及其操作方法
CN101573853B (zh) 电机
CN101431268A (zh) 车辆用交流发电机及其制造方法、汽车、车辆用旋转电机
CN110771013B (zh) 旋转电机的定子以及旋转电机
EP1233498B1 (en) Permanent-Magnet motor-generator with voltage stabilizer
US20090218906A1 (en)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2010514406A (ja) 多相回転電気機械のステータ、このステータを有する多相回転電気機械、およびこのステータの製造方法
JP2010273482A (ja) 三相磁石発電機
JP2005512496A (ja) オルタネータ、特に自動車用オルタネータ
US9960657B2 (en) Rotary electrical machine for motor vehicle
WO2010122760A1 (ja) 車両用交流発電機
US20200067363A1 (en) Wound stator for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
JP6078305B2 (ja)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
US20230060549A1 (en) Tapped winding method for extended constant horsepower speed range
JP2014100037A (ja)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914

Termination date: 20150222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