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34211B - 部件安装用夹具及部件的安装构造 - Google Patents

部件安装用夹具及部件的安装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34211B
CN101434211B CN200810180908XA CN200810180908A CN101434211B CN 101434211 B CN101434211 B CN 101434211B CN 200810180908X A CN200810180908X A CN 200810180908XA CN 200810180908 A CN200810180908 A CN 200810180908A CN 101434211 B CN101434211 B CN 10143421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forementioned
anchor clamps
fastener
recess
c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8090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34211A (zh
Inventor
户谷千春
佐久间纯行
一濑信之
寺冈寿美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da Gose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yoda Gose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729840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186890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7298427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233252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da Gosei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yoda Gose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4342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342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342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342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ssenger Equipment (AREA)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 Insertion Pins And Rivets (AREA)
  • Clamps And Clips (AREA)
  • Steps, Ramps, And Handrai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部件安装用夹具及部件的安装构造。该夹具(3)具有:一对侧壁(3e),它们的前端部(3g)相互连结;内部空间(3b),其介于一对侧壁之间;以及开口(3c),其在基端部(3d)处与内部空间连通。在一对侧壁上分别配置卡止在安装孔中的弹性卡止部(3a)及保持在辅助扶手上的阶梯部(3f)。弹性卡止部的一端(3s)与侧壁连结,另一端(3q)为自由端。弹性卡止部具有弯折部(3t),其具有:凹部(3k),其相对于端部向内部空间侧凹陷,与安装孔卡止;以及凸出部(3m),其相对于凹部(3k)向外侧凸出。弹性卡止部至少从端部至凹部被分割为多个分割片(3u)。利用这种结构可以防止夹具从安装孔中拔出。

Description

部件安装用夹具及部件的安装构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安装车辆内装部件等部件时使用的夹具及部件的安装构造。
背景技术
辅助扶手是具有下述功能的车辆内装部件,即,在例如上下车辆时或由于在较差路面上行驶而产生振动时,通过用手握持而使乘客身体稳定。辅助扶手安装在车辆的车室内的顶棚侧部。当前,在将辅助扶手等车辆内装用部件向车室内的车体侧面板上安装时,具有例如特开2001—130307号公报、特开2003—226182号公报、及特开2001—277926号公报所公开的构造。
在特开2001—130307号公报的图3等中公开的构造为,在辅助扶手(10)的扶手主体(12)上,一体地设置扩缩部件(16),其具有宽部(26A)及窄部(28A)。将该扩缩部件(16)嵌入形成于顶棚基材(3)上的安装孔(36)中。然后,通过将锁止销(20)插入扩缩部件(16)内的空隙中,从而将辅助扶手(10)固定在顶棚基材(30)上。
在特开2003—226182号公报的图11等中公开的构造为,将辅助扶手(1)的扶手主体(11)可摆动地保持在基台(2)上。在该基台(2)上安装具有卡止爪(31、32)的夹具(3)。将夹具(3)嵌入在车身面板(4)上形成的安装孔(41)中。将夹具(3)的卡止爪(31、32)与安装孔(41)卡止。然后,将按压栓(22)嵌入夹具(3)的内部空间中。
在特开2001—277926号公报的图5、图8、图9等中公开的构造为,在盖部(销钉部件21)的侧面,沿插入方向设置第1、第2凸部(28a、28b)。在形成在基台(11)上的嵌入孔部(13)的侧壁上,沿插入方向设置第1、第2锁止孔(16a、16b)。在将盖部插入嵌入孔部(13)中时,首先通过使第2凸部(28b)与第1锁止孔(16a)卡止,从而将盖部(21)临时固定在基台(11)上,在此状态下进行输送等。此时,可以防止盖部(21)与其它部件碰撞而使盖部(21)从基台(11)脱落。此外,如果沿插入方向推压盖部(21),则解除第2凸部(28b)与第1锁止孔(16a)的卡止。进而,盖部(21)插入嵌入孔部(13)中而嵌入车身面板的安装孔(H)中。另外,第2凸部(28b)及第1凸部(28a)分别与第2锁止孔(16b)及第1锁止孔(16a)卡止。由此,盖部(21)及基台(11)不会从安装孔(H)中脱落,正式固定在安装孔中。
但是,在特开2001—130307号公报中,扩缩部件(16)的插入负载根据扩缩部件(16)的易弯性而增减。因此,如果扩缩部件(16)的宽度宽,则插入负载增大。反之,如果扩缩部件的宽度窄,则插入负载减小。但是,在专利文献1中,因为利用扩缩部件(16)的整个宽度按压安装孔(36)的周缘,所以其按压部分容易弯曲,可能使扩缩部件(16)从安装孔(36)中脱落。另外,对于特开2003—226182号公告的按压栓(22),也存在与专利文献1的扩缩部件(16)的情况相同的问题。
在特开2001—277926号公报中,在辅助扶手输送时、放置时等,会对扶手主体(1)施加较大的外力。盖部(21)的头部(22),有时会由于凹部(2)的内表面而在盖部(21)的插入方向上承受较大负载。在此情况下,基台(11)的侧壁被盖部(21)的第1凸部(28a)及第2凸部(28b)向外侧推压,嵌入孔部(13)扩径,有可能使盖部(21)从临时固定位置沿插入方向更深地进入。此时,如果盖部(21)前进至正式固定位置,则阻止弹性卡止脚部(14)向内侧弯曲。因此,有可能弹性卡止脚部(14)无法穿过安装孔(H),无法将辅助扶手正式固定在安装孔(H)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以上情况而提出的,其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可以防止夹具从安装孔中脱落的部件安装用夹具及部件的安装构造。
本发明的部件安装用夹具,在将部件安装至在安装部件上形成的安装孔中时使用,其特征在于,前述夹具具有:一对侧壁,它们在前端部处相互连结;内部空间,其介于该一对侧壁之间;以及开口,其在基端部处与前述内部空间连通,在前述一对侧壁上,分别设置与前述安装孔卡止的弹性卡止部、及保持在前述基台上的保持部,前述弹性卡止部的一个端部与前述侧壁连结,前述弹性卡止部的另一个端部为自由端,前述弹性卡止部具有弯折部,该弯折部具有:凹部,其相对于另一个端部向前述内部空间侧凹陷,与前述安装孔卡止;以及凸出部,其相对于该凹部向外侧凸出,前述弹性卡止部从前述另一个端部,至少至前述凹部,被分割为多个分割片。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通过将夹具的弹性卡止部的凹部与安装孔的周缘卡止,从而将夹具安装到安装孔中。弹性卡止部至少从自由端的端部至凹部被分割为多个分割片。因此,被分割为多个分割片的弹性卡止部的凹部,与未被分割的弹性卡止部的凹部相比,卡止在安装孔周缘上的卡止宽度较小,刚性降低。因此,夹具插入夹具保持孔中的负载减小。
另外,多个分割片的总卡止宽度,与未被分割的弹性卡止部的卡止宽度相同。因此,在将夹具安装到安装孔中时,多个分割片整体从安装孔的周缘承受的负载,与未被分割的弹性卡止部从安装孔的周缘承受的负载大致相同。另外,从安装孔的周缘朝向凹部的负载被各分割片分散。因此,各分割片承受的负载比多个分割片整体承受的负载小。由此,可以抑制凹部增加弯曲,抑制夹具从安装孔中脱落。
本发明的部件的安装构造的特征在于,具有前述夹具、带有基台的部件、及带有安装孔的安装部件,通过将前述夹具的前述保持部保持在前述基台上,同时将前述夹具嵌入前述安装孔中而将前述弹性卡止部与前述安装孔的周缘卡止,从而将前述部件安装在前述安装部件上。在此情况下,与前述情况相同地,可以防止夹具从安装孔中脱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辅助扶手的安装构造的正视图。
图2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辅助扶手的安装构造的分解斜视图。
图3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辅助扶手的安装构造的要部剖面图。
图4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夹具的斜视图。
图5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盖部的斜视图。
图6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基台的斜视图。
图7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基台的俯视图。
图8是为了说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辅助扶手的安装方法,在将夹具保持在基台上时的安装构造的剖面图。
图9是图8之后将盖部临时插入基台及夹具中时的安装构造的剖面图。
图10是图9的P—P向视剖面图。
图11是图9之后将扶手主体安装在基台上时的安装构造的剖面图。
图12是图11之后将夹具嵌入车辆侧面板的安装孔中而将辅助扶手临时固定在车辆侧面板上时的安装构造的剖面图。
图13是图12之后将盖部的脚部进一步向夹具的内部空间推压,而将辅助扶手正式固定在车辆侧面板上时的安装构造的剖面图。
图14是实施方式2中在用扶手主体的凹部覆盖盖部时的夹具宽度方向的剖面图。
图15是图14的要部放大剖面图。
图16是在实施方式2中,将盖部的脚部进一步向夹具的内部空间推压,而将辅助扶手正式固定在车辆侧面板上时的夹具宽度方向剖面图。
图17是在临时固定卡止部及正式固定卡止部为凸状,被卡止部为凹状的情况下,用于说明尺寸关系的要部放大剖面图。
图18是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夹具的正视图。
图19是实施方式3所涉及的夹具的要部放大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附图对本发明涉及的实施方式1进行说明。图1是将辅助扶手安装到车辆侧面板上的安装构造的正视图。图2是安装构造的分解斜视图。如图1、图2所示,辅助扶手1使用夹具3及盖部4而被安装在车辆侧面板2上。
辅助扶手1具有:扶手主体10;以及基台11,其设置在扶手主体10的两端部,可转动地支撑扶手主体10。扶手主体10的两端部具有收容基台11的凹部10a。在凹部10a的侧壁上使轴孔10b开口。通过将轴12插入轴孔10b及设置在基台11上的轴承部11a的孔中,从而将扶手主体10可旋转地支撑在基台11上。另外,在轴承部11a和轴孔10b之间设置弹簧13。弹簧13将扶手主体10向使凹部10a靠近基台11的方向预紧。弹簧13的一端13a与凹部10a的卡止部10c卡止。弹簧13的另一端13b与轴承部11a的卡止部11n卡止。基台11如后述所示,是利用夹具3及盖部4而固定在车辆侧面板2上的部分。此外,扶手主体10及基台11通过将树脂材料向模具内注塑而成型。
图3是辅助扶手的安装构造的要部剖面图。在图3中,以图面下方向为插入方向,以图面上方向为拔出方向,以纸面左右横向为夹具内部空间的进深方向。另外,将朝向夹具的一对侧壁之间的进深中心的方向称为进深中心方向G,将朝向夹具的侧壁的进深外侧的方向称为进深外侧方向H。夹具侧壁间的内部空间的进深方向的宽度称为进深宽度D。在图8、图9、图11~图13中均相同。
如图3所示,车辆侧面板2具有:表面板件21,其向车室内露出;以及内部板件22,其设置在表面板件21和车体之间。表面板件21是在车辆的顶棚板件上粘贴表皮材料而成的。在表面板件21及内部板件22上,在安装基台11的位置上贯穿形成安装孔2a。安装孔2a的表面板件贯穿部2b比内部板件贯穿部2c的开口直径大。因此,内部板件贯穿部2c的周缘2d向表面板件贯穿部2b露出。
如图3、图4所示,夹具3的剖面呈U字状。夹具3具有一对侧壁3e,它们具有长方形的平面部3h。一对侧壁3e隔着内部空间3b而配置在内部空间3b的两侧。利用夹具3的前端部3g,一对侧壁3e弯曲为U字状而连结。在夹具3的基端部3d处侧壁3e不连结。夹具3的基端部3d具有与内部空间3b连通的开口3c。夹具3沿其长度方向嵌入车辆侧面板2的安装孔2a中。夹具3的侧壁3e,在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即与内部空间3b的进深方向正对的位置上,具有一对弹性卡止部3a。
弹性卡止部3a的一个端部3s固定在夹具3的前端部3g附近的侧壁3e上。弹性卡止部3a的另一个端部3q为自由端。弹性卡止部3a在自由端的端部3q附近具有弯折部3t。弯折部3t具有:凹部3k,其相对于端部3q向内部空间3b侧凹陷,与安装孔3a卡止;以及凸出部3m,其相对于凹部3k向外侧凸出。凹部3k形成在凸出部3m与弹性卡止部3a的端部3q之间。凹部3k弯曲为圆弧状。凹部3k在未施加负载的自由状态下,相对于侧壁3e的平面部3h向进深内侧方向G凹陷。凸出部3m相对于与侧壁3e的长度方向平行的平面部3h,以横V字状向进深外侧方向H凸出。弹性卡止部3a的端部3q弯曲为圆弧状,相对于平面部3h向进深外侧方向H凸出。
在弹性卡止部3a上,沿其长度方向形成狭缝3r。利用该狭缝3r,弹性卡止部3a在横向宽度C的方向上被分割为多个分割片3u、3u。狭缝3r从作为自由端的端部3q,至少形成至凹部3k。优选狭缝3r从端部3q经由凹部3k形成至凸出部3m的凹部3k侧的斜面3z。由此,可以有效减少弹性卡止部3a插入安装孔时的负载。
优选狭缝3r在弹性卡止部3a的横向宽度C的中央形成,从而等宽地分割弹性卡止部3a。由此,弹性卡止部的插入负载可以被均匀地分散至各个分割片3u,抑制插入负载的偏差。另外,狭缝3r也可以沿弹性卡止部3a的长度方向形成大于或等于2个。
在夹具3的侧壁3e上,在比弹性卡止部3a更靠近基端部3d的一侧,形成阶梯部3f。阶梯部3f是保持在基台11上的保持部。阶梯部3f通过使侧壁3e向进深外侧方向H弯折而形成。夹具3通过对金属板实施冲裁弯曲加工而形成。另外,夹具3也可以利用树脂材料注塑成型。
如图3、图5所示,盖部4具有覆盖部4a和脚部4b。覆盖部4a覆盖夹具3的基端部3d、及形成于基台11上的盖部保持壁11c。覆盖部4a弯曲为剖面倒U字状,以覆盖盖部保持壁11c的上表面及侧面。脚部4b从覆盖部4a延伸,沿其延伸方向从夹具3的开口3c插入内部空间3b中。脚部4b具有:4根支柱4c,它们位于矩形的四个角上;以及一对夹持部4d,它们以平面状将相邻的支柱4c之间连结。脚部4b的与夹具3的侧壁3e相对的部分、即脚部4b的外侧面,具有相对于侧壁3e压接的压接部4f。脚部4b的进深方向的厚度为,在插入方向的前端4x附近,朝向插入方向而逐渐减小。此外,如图10所示,在盖部4的覆盖部4a的内侧面形成被卡止凸部4g。盖部4通过将树脂材料向模具内注塑而成型。
如图3、图6、图7所示,辅助扶手1的基台11具有:框部11f;以及盖部保持壁11c,其从框部11f向上方凸出。框部11f具有使夹具3嵌入的四方形的夹具保持孔11b。盖部保持壁11c具有沿盖部4的覆盖部4a的内侧面的形状。盖部保持壁11c通过与覆盖部4a的内侧面抵接而保持盖部4。在盖部保持壁11c的后端部,一体地固定可转动地支撑上述扶手主体10的轴承部11a。
此外,基台11具有向框部11f的下方凸出的抵接肋11d。抵接肋11d是限制部,其在将夹具3嵌入车辆侧面板2的安装孔2a中时,限制夹具3向拔出方向移动。通过将抵接肋11d配置在夹具保持孔11b的中央,从而将夹具保持孔11b分隔为两部分。抵接肋11d呈平滑的板状。抵接肋11d的横向宽度B与夹具3的横向宽度C大致相同(参照图10)。如图3所示,抵接肋11d在内部空间3b的进深方向上的厚度,从基端11v开始,朝向比安装孔2a更靠近插入方向侧的位置11w而逐渐增厚,从该位置11w朝向前端11e而逐渐变薄。如图6所示,抵接肋11d的前端11e被倒圆角,前端11e的横向宽度B缩小。如图10所示,该前端11e插入在夹具3的前端部3g开口的前端保持孔3j中。由此,抵接肋11d被定位在夹具3的内部空间3b的进深宽度D的大致中央。在抵接肋11d的横向宽度方向的两端固定加强部11k。加强部11k从框部11f向下方延伸,在与该横向宽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具有横向宽度J。
在使用夹具3及盖部4而将辅助扶手1安装在车辆侧面板2上时,首先如图8所示,将夹具3的侧壁3e向进深中心方向G压缩。由此,使存在于侧壁3e之间的内部空间3b的横向宽度D变窄。在此状态下,将夹具3从基端部3d侧插入基台11的夹具保持孔11b中。夹具3的侧壁3e,一边与基台11的抵接肋11d滑动接触,一边从夹具保持孔11b的下方侧向上方侧插入。如图4、图10所示,夹具3的横向宽度方向的端部与加强部11k的内侧面滑动接触,夹具3相对于夹具保持孔11b在横向宽度方向上进行位置配合。由此,在将夹具3插入夹具保持孔中11b时,通过使夹具3的侧壁3e与抵接肋11d及加强部11k抵接,朝向夹具保持孔11b侧而滑动接触,从而准确地将夹具3向夹具保持孔11b引导。
并且,将形成在夹具3的基端部3d上的阶梯部3f与夹具保持孔11b的上侧周缘11m卡止。此时,抵接肋11d的前端11e嵌入在夹具3的前端部3g开口的前端保持孔3j中。抵接肋11d的前端11e附近的锥状或阶梯状的卡止部11h,与前端部3j的周缘3n卡止。由此,将夹具3保持在基台11上,同时将抵接肋11d定位于夹具3的内部空间3b的进深宽度D的大致中央。
然后,如图9、图10所示,将盖部4的脚部4从夹具3的开口3c临时插入内部空间3b中。此时,如图10所示,夹具4的向覆盖部4a的内侧面4h凸出的被卡止凸部4g,与基台11的盖部保持壁11c的外周缘11g卡止。在被卡止凸部4g与夹具保持壁11c的外周缘11g卡止的位置上,使盖部4向夹具3的内部空间3b的插入暂时停止。脚部4b插入至夹具3的内部空间3b的弹性卡止部3a所处的位置上,但如图9所示,在弹性卡止部3a所处的位置上的内部空间3b中,在进深方向上存在间隙3p。因此,弹性卡止部3a可以容易地在内部空间3b的进深方向上变形。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脚部4b与夹具3的侧壁3e滑动接触,所以其间隙3p形成在脚部4b与抵接肋11d之间。但是,在脚部4b与抵接肋11d滑动接触的情况下,间隙3p也可以形成在脚部4与夹具3的侧壁3e之间。在脚部4b的外周面及内周面均未与夹具3的侧壁3e、抵接肋11d接触的情况下,在脚部4b的外周面和侧壁3e之间、及在脚部4b的内周面和抵接肋11d之间均形成间隙3p。另外,也可以是脚部4b的前端4x与弹性卡止部3a相比更靠近基端部3d侧,存在与内部空间3b的进深宽度相同宽度的间隙3p。无论哪一种情况,只要是在内部空间3b的弹性卡止部3a的配置部分的进深方向上,存在弹性卡止部3a可以变形的间隙3p即可。
然后,如图11、图2所示,将基台11设置在扶手主体部10的凹部10a中。将轴12插入凹部10a的轴孔10b及基台11的轴承部11a中。将轴12插入圆筒状的轴套14的孔中。另外,在轴承部11a和轴孔10b之间配置弹簧13。弹簧13的一端13a与凹部10a的卡止部10c卡止。弹簧13的另一端13b与轴承部11a的卡止部11n卡止。由此,扶手主体10被安装在基台11上,同时,利用弹簧13将扶手主体10向基台11预紧。并且,使夹具4的覆盖部4a的端部4u,与在凹部10a的内表面10d上形成的小凹部10x抵接。由此,将夹具3、盖部4及扶手主体部10一体地保持在基台11上。
然后,如图12所示,将扶手主体10向车辆侧面板2侧(图12的F1方向)按压。由此,利用在扶手主体10的凹部10a的内表面10d上形成的小凹部10x,按压盖部4的覆盖部4a的端部4u。此外,盖部4利用被卡止凸部4g按压基台11(参照图10)。保持在基台11上的夹具3嵌入车体侧面板2的安装孔2a中。内部板件贯穿部2c的周缘2d向安装孔2a露出。因此,夹具3的弹性卡止部3a与周缘2d弹性接触,使得弹性卡止部3a之间的内部空间3b的进深方向宽度D缩小,使弹性卡止部3a的凸出部3m穿过内部板件贯穿部2c。在穿过内部板件贯穿2c之后,弹性卡止部3a利用弹性卡止部3a的弹簧反作用力使进深方向宽度D接近初始大小。并且,利用该弹簧反作用力使弹性卡止部3a的弯折部3t的凹部3k与内部板件贯穿部2c的周缘2d卡止。由此,辅助扶手1被临时固定在车辆侧面板2上。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夹具的弹性卡止部3a与向安装孔2a露出的内部板件贯穿部2c的周缘2d卡止,但也可以使弹性卡止部3a与安装孔2a的表面板件贯穿部2b的周缘卡止。
然后,如图13所示,将盖部4的覆盖部4a向车辆侧面板2侧、即图13所示的F2方向,以大于图12的临时固定时的力F1的负载按压。由此,使盖部4的被卡止凸部4g与基台11的盖部保持壁11c的外缘11g之间的卡止分离。从而,盖部4沿插入方向正式插入。盖部保持壁11c与覆盖部4a的内侧面抵接,夹具3的基端部3d侧及基台11的上部侧由覆盖部4a覆盖。另外,盖部4的脚部4嵌入夹具3的内部空间3b中。由此,利用形成于脚部4b之间的一对夹持部4d,夹持基台11的抵接肋11d。另外,抵接肋11d的内部空间3b在进深方向上的厚度为,从基端11v开始,朝向比安装孔2a更靠近插入方向侧的位置11w而逐渐增厚。因此,如果脚部4b继续向凸缘3的侧壁3e和抵接肋11d之间插入,则在插入开始位置,脚部4b的内侧面从抵接肋11d分离,但马上与抵接肋11d滑动接触。另外,脚部4b的外侧面与夹具3的侧壁3e的内表面滑动接触。另外,脚部4b的夹持部4d与弹性卡止部3a的凹部3k的内表面压接。即,如图13、图4、图5所示,通过使盖部4的脚部4b的夹持部4d与夹具3的弹性卡止部3a的凹部3k抵接,抑制弹性卡止部3a的变形。另外,盖部4的脚部4b的支柱4c与夹具3的侧壁3e的平面部3h抵接,抑制除了弹性卡止部3a之外的夹具3整体的变形。由此,夹具3的内部空间3在进深方向上的间隙消失,使得弹性卡止部3a难以向内部空间3b的进深中心方向G变形。并且,夹具3的侧壁3e及弹性卡止部3a的凹部3k难以向进深中心方向G弯曲,防止夹具3从安装孔2a中拔出。由此,辅助扶手1正式固定在车辆侧面板2上。
在实施方式1中,如图12所示,在将夹具3嵌入车体侧面板2的安装孔2a中时,存在弹性卡止部3a向使进深方向宽度D减小的方向弹性变形从而夹具3向与插入方向相反侧拔出的情况。此时,如图4所示,弹性卡止部3a至少从作为自由端的端部3q至凹部3k,被分隔为2个分割片3u、3u。因此,被分割的分割片3u与凹部3k未被分割的弹性卡止片相比,与安装孔2a的周缘2d卡止的卡止宽度K减小,刚性降低。因此,可以减小将夹具3插入安装孔2a时的插入负载。
另外,分别形成为多个分割片3u、3u的凹部3k的卡止宽度K的总和,与未被分割的凹部3k的程度相同。因此,在将夹具3安装在安装孔32中后,多个分割片3u、3u整体承受的负载,与凹部3k未被分割的情况相同。另外,凹部3k从安装孔2a的周缘2d承受的负载被分散至各个分割片3u。因此,分散至各个分割片3u的负载小于多个分割片3u、3u整体的负载。由此,可以抑制凹部3k的弯曲增大,抑制夹具3从安装孔2a中拔出。
另外,盖部4的脚部4b从夹具3的开口3c向内部空间3b嵌入,抑制弹性卡止部3a向内部空间3b侧的变形。因此,使得夹具3更加难以从安装孔2a中拔出。
另外,如图3、图5所示,基台11具有插入夹具3的内部空间的抵接肋11d。抵接肋11d在夹具3的内部空间3b中,被盖部4的夹持部4d夹持。另外,夹具3的侧壁3e在被夹持部4d向进深外侧方向H推压的状态下,嵌入安装孔2a中。因此,夹具3的侧壁3e之间在进深方向上的内部空间3b中没有间隙。因此,侧壁3e会不弯曲,而是由夹持部4d稳定地保持。
另外,利用夹持部4d压接一对弹性卡止部3a。因此,在弹性卡止部3a间的内部空间3b中没有间隙。另外,夹持部4d与夹具3的侧壁3e压接。因此,夹具3的侧壁3e之间的内部空间3b的进深方向上没有间隙。因此,侧壁3e不会弯曲,而是由夹持部4d稳定地保持。由此,可以防止夹具的晃动。
另外,如图12所示,在将夹具3嵌入车体侧面板2的安装孔2a中时,存在弹性卡止部3a向进深方向宽度D减小的方向弹性变形而使夹具3向与插入方向相反侧拔出的情况。此时,抵接肋11d与夹具3的插入方向侧的前端部3g抵接。由此,抵接肋11d限制夹具3向拔出方向移动。因此,可以防止夹具3从安装孔2a中拔出。
另外,如图3、图5所示,在将辅助扶手1安装到车辆侧面板2上之后,抵接肋11d由盖部4的夹持部4d夹持。因此,容易地将抵接肋11d保持在夹具3的中心位置上。由此,可以不使夹具3向安装孔2a倾斜而保持在安装孔2a的轴线方向上。
在将夹具3插入安装孔2a中时,弹性卡止部3a在一对侧壁3e之间的内部空间3b的进深方向上弹性变形。在该进深的中心配置基台11的抵接肋11d,利用盖部4的夹持部4d从进深方向的两侧夹持抵接肋11d。由此,在将夹具3安装在安装孔2a中之后,可以有效地抑制弹性卡止部3a弹性变形。另外,可以将抵接肋11d保持在进深中心,抑制夹具3相对于安装孔2a倾斜或晃动。
抵接肋11d的前端嵌入在夹具3上开口的前端保持孔3j中。因此,可以将抵接肋11d定位于夹具3的内部空间3b的中央。另外,可以抑制抵接肋11d相对于夹具3的位置偏移。可以抑制夹具3相对于安装孔2a倾斜或晃动。
在实施方式1中,在将盖部4的脚部4b插入夹具3的内部空间3b中之后,将夹具3嵌入车辆侧面板2的安装孔2a中。这是因为,通过将辅助扶手1的基台11、扶手主体10、夹具3及盖部4集中而一体化,可以易于运输、放置。但是,即使上述顺序反过来,也可以发挥本发明的效果。即,也可以在未将盖部4的脚部4b插入夹具3的内部空间3b中的状态下,首先将夹具3嵌入安装孔2a中,然后,将盖部4的脚部4b插入夹具3的内部空间3b中。在此情况下,盖部4的脚部4b可以通过单一的动作完全插入夹具3的内部空间3b中。
在图14至16中说明实施方式2。在实施方式2中,如图14、图15所示,在基台11的外侧面11p上设置临时固定卡止凹部11q及正式固定卡止凹部11r。临时固定卡止凹部11q及正式固定卡止凹部11r,分别沿盖部4的插入方向,排列在基台11的相对的一对盖部保持壁11c的外侧面11p上。正式固定卡止凹部11r比临时固定卡止凹部11q更靠近插入方向侧。盖部保持壁11c的外侧面11p比框部11f的外廓更靠近内侧。在外侧面11p和框部11f之间形成阶梯部11s。其它结构与实施方式1相同。
在实施方式2中,在将辅助扶手1安装在车体侧面板2上时,与实施方式1相同地,首先将夹具3保持在基台11上,将盖部4的脚部4b临时插入夹具3的内部空间3b中。
然后,如实施方式1的图11、图2所示,将扶手主体10可自由转动地安装在基台11上。并且,将盖部4的覆盖部4a收容在扶手主体10的凹部10a内。此时,盖部4的覆盖部4a的端部4u与在凹部10a的内表面10d上形成的小凹部10x抵接。
在这里,在实施方式2中,如图14、图15所示,覆盖部4a的外周面在与被卡止凸部4g背对的部分上,具有被卡止部背面部4e。该被卡止部背面部4e被凹部10a的内表面10d覆盖。扶手主体10的凹部10a利用弹簧13的预紧力保持,以覆盖基台11。由此,夹具3、盖部4及扶手主体10被一体地保持在基台11上。
如图15所示,从临时固定卡止凸部11q的插入方向侧的外缘部11t至被卡止凸部4g的前端部4k的配置位置为止的宽度L1,大于被卡止部背面部4e与凹部10a的内表面10d之间的间隔L2。在此情况下,即使被卡止背面部4e向外侧变形,也可以利用凹部10a的内表面10d将变形量抑制至最大间隔L2。相对于该被卡止部背面部4e的变形量,从临时固定卡止凹部11q的盖部4插入方向侧的外缘部11t至被卡止凸部4g的前端部4k为止的宽度L1较大。因此,被卡止凸部4g不会从临时固定卡止凹部11q脱离,可以维持其临时固定位置。
另外,临时固定卡止凹部11q的与嵌入方向相反侧的外缘部11u,其距离临时固定卡止凹部11q的底面11z的长度,可以与嵌入方向侧的外缘部11t相同。即,与嵌入方向相反侧的外缘部11u的径向位置,也可以为与嵌入方向侧的外缘部11t相同的位置。另外,与插入方向相反侧的外缘部11u的径向位置,也可以比嵌入方向侧的外缘部11t更靠近径向内侧。在此情况下,与外缘部11t、11u这二者的径向位置相同的情况相比,可以以较小的负载将被卡止凸部4g与临时固定卡止凹部11q卡止。
然后,与实施方式1相同地,将扶手主体10向车辆侧面板2的安装孔2a侧(参照图12)按压,将辅助扶手1临时固定在车辆侧面板2上。然后,抵抗弹簧13的预紧力而使扶手主体10转动,使基台11及盖部4从凹部10露出(参照图13)。以比临时固定时的力更大的负载将盖部4的覆盖部4a向车辆侧面板2侧按压。由此,如图16所示,盖部4的被卡止凸部4g与基台11的临时固定卡止凹部11q之间的卡止脱离,盖部4进一步沿嵌入方向进入。并且,盖部4的被卡止凸部4g,与比临时固定卡止凹部11q更靠近嵌入方向的正式固定卡止凹部11r卡止。
如图15的双点划线所示,从正式固定卡止凹部11r的插入方向侧的外缘部11s至被卡止凸部4g的前端部4k的配置位置为止的宽度L3,优选大于前述从临时固定卡止凹部11q的插入方向侧的外缘部11t至被卡止凸部4g的前端部4k的配置位置为止的宽度L1。在此情况下,即使是在盖部4正式嵌入时等向盖部4施加沿插入方向的较大负载,从而使被卡止部背面部4e向外侧变形的情况下,也可以抑制被卡止凸部4g从正式固定卡止凹部11r中脱离,以变形后的状态保持在比正式固定卡止凹部11r更靠近插入方向侧的外侧面11p或框部11f上。
并且,在被卡止凸部4g被卡止在正式固定卡止凹部11r上时,利用覆盖部4a的内侧面4h覆盖盖部保持壁11c及夹具3的基端部3d。另外,盖部4的脚部4b正式嵌入夹具3的内部空间3b中。由此,使脚部4b嵌入夹具3的弹性卡止部3a所位于的内部空间3b中,防止弹性卡止部3a向内侧变形,抑制其从安装孔2a中脱落。如上所述,辅助扶手1被安装在车体侧面板2上。
根据实施方式2,如图14、15所示,在盖部4的被卡止凸部4g与临时卡止凹部11q卡止时,形成盖部4的被卡止凸部4g的部分的背面侧的被卡止部背面部43,被凹部10a覆盖。因此,即使在向盖部4沿插入方向施加较大负载时,也可以抑制盖部4的被卡止凸部4g变形,防止被卡止凸部4g从临时固定卡止凹部11q脱落。因此,通过利用凹部10的内表面10d覆盖盖部4的被卡止凸部背面部4e,从而即使在承受较大负载的情况下,也可以保持盖部4相对于基台11的临时固定位置。
并且,在将夹具3嵌入安装孔2a中之后,通过使扶手主体10相对于基台11转动,使被卡止部背面部4e从凹部10a露出。在此状态下,盖部4的被卡止部背面部4e容易向外侧变形。因此,通过将盖部4进一步向夹具3的内部空间3b按压,从而被卡止部背面部4e向外侧变形,与临时固定卡止凹部11q之间的卡止脱离。因此,盖部4的脚部4b进一步沿插入方向进入。并且,盖部4的被卡止部4d与正式固定卡止凹部11r卡止,可以抑制盖部4从基台11脱离。
另外,从临时固定卡止凹部11q的插入方向侧的外缘部11t至被卡止凸部4g的前端部4k的配置位置为止的宽度L1,大于被卡止部背面部4e与凹部10a的内表面10d间的间隔L2。在此情况下,因为盖部4的被卡止部背面部4e被凹部10a的内表面10d覆盖,所以即使例如向外侧变形,其变形量也限于其与凹部10a的内表面10d之间的间隔L2。并且,与该间隔L2相比,从临时固定卡止凹部11q的插入方向侧的外缘部11t至被卡止凸部4g的前端部4k的配置位置为止的宽度L1更大。因此,即使盖部4的被卡止部背面部4e向外侧变形,被卡止凸部4g也不会从临时固定卡止凹部11q脱落。所以,通过在临时固定时由凹部10a的内表面10d覆盖盖部4的被卡止部背面部4e,可以可靠地阻止被卡止凸部4g沿嵌入方向进入。
在实施方式2中,在基台11的外侧面11p上形成凹状的临时固定卡止凹部11q及正式固定卡止凹部11r,在盖部4的覆盖部4a的内表面4h上形成凸状的被卡止凸部4g。但是,凹凸关系也可以相反。即,如图17所示,也可以在基台11的外侧面11p上形成凸状的临时固定卡止凸部11q’及正式固定卡止凸部11r’,在盖部4的覆盖部4a的内表面4h上形成凹状的被卡止凹部4g’。在此情况下,从临时固定卡止凸部11q’的前端部11t’至被卡止凹部4g’的插入方向侧的外缘部4k’的配置位置为止的宽度L1’,大于盖部4的被卡止部背面部4e与凹部10a的内表面10d间的间隔L2。由于盖部的被卡止部背面部4e被凹部10a的内表面10d覆盖,所以其变形量限于其与凹部10a的内表面10d的间隔L2。与该间隔L2相比,从临时固定卡止凸部11q’的前端部11t’至被卡止凹部4g’的插入方向侧的外缘部4k’的配置位置为止的宽度L1’更大。因此,即使盖部4的被卡止部背面部4e向外侧变形,被卡止凹部4g’也不会从临时固定卡止凹部11q’脱落。因此,通过在临时固定时利用凹部10的内壁面10d覆盖盖部4的被卡止部背面部4e,可以可靠地阻止被卡止凹部4g’沿嵌入方向进入。
如图17的双点划线所示,从正式固定卡止凸部11r’的嵌入方向侧的框部11f的外缘部11s至被卡止凹部4g’的前端部4k’的配置位置为止的宽度L3’,优选大于前述的从临时固定卡止凸部11q’的前端部11t’至被卡止凹部4g’的插入方向侧的外缘部4k’的配置位置为止的宽度L1’。在此情况下,即使在盖部4正式嵌入时等向盖部4施加沿嵌入方向的较大负载而使被卡止部背面部4e向外侧变形的情况下,也可以抑制被卡止凹部4g’从正式固定卡止凸部11r’中脱离,以变形后的状态保持在比正式固定卡止凸部11r’更靠近插入方向侧的外侧面11p或框部11f上。
图18、图19表示实施方式3。如图18所示,在实施方式3中,夹具3的弹性卡止部3a的凹部3k作为与车体侧面板2的安装孔2a的内部板件贯穿部2c卡止的部分,具有弯曲为横V字状的弯曲部3v。如果夹具3被嵌入安装孔2a中,则利用弯曲部3v与安装孔2a的内部板件贯穿部2c的周缘卡止。如图19所示,内部板件贯穿部2c的上端2e及下端2f,以推开弯曲部3v的方式与弯曲部3v的上部3w及下部3x抵接。因此,可以更加无晃动而稳定地将夹具3安装在安装孔2a中。其它与第1、实施方式2相同。
此外,在前述第1~实施方式3中,作为部件使用作为车辆内装部件之一的辅助扶手,但也可以应用于控制箱、仪表板、遮阳板、挂衣钩、调温器、车厢照明灯等车辆内外部件。
另外,在前述第1~第3实施方式中,保持夹具的部分由扶手主体10和基台11这2个部件构成,但只要是具有本发明的基台的结构,也可以由1个部件构成上述部分。当然,该部分也可以由基台和其它大于或等于2个的部件构成。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当然可以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记载的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

Claims (14)

1.一种部件安装用夹具,其在将部件安装至在安装部件上形成的安装孔中时使用,
其特征在于,
前述夹具具有:一对侧壁,它们在前端部处相互连结;内部空间,其介于该一对侧壁之间;以及开口,其在基端部处与前述内部空间连通,
在前述一对侧壁上,分别设置与前述安装孔卡止的弹性卡止部、及保持在前述部件上的保持部,
前述弹性卡止部的一个端部与前述侧壁连结,前述弹性卡止部的另一个端部为自由端,
前述弹性卡止部具有弯折部,该弯折部具有:凹部,其相对于另一个端部向前述内部空间侧凹陷,与前述安装孔卡止;以及凸出部,其相对于该凹部向外侧凸出,
前述弹性卡止部从前述另一个端部,至少至前述凹部,被分割为多个分割片。
2.一种部件的安装构造,其具有:
部件,其具有基台;
安装部件,其具有安装孔;以及
夹具,其具有在前端部处相互连结的一对侧壁、介于该一对侧壁之间的内部空间、以及在基端部处与前述内部空间连通的开口,上述一对侧壁分别配置有弹性卡止部及保持部,
通过将前述夹具的前述保持部保持在前述基台上,同时将前述夹具嵌入前述安装孔中而使前述弹性卡止部与前述安装孔的周缘卡止,从而将前述部件安装在前述安装部件上,
其特征在于,
前述夹具的前述弹性卡止部的一个端部与前述侧壁连结,前述弹性卡止部的另一个端部为自由端,
前述弹性卡止部具有弯折部,该弯折部具有:凹部,其相对于前述另一个端部向前述内部空间侧凹陷,与前述安装孔卡止;以及凸出部,其相对于该凹部向外侧凸出,
前述弹性卡止部从前述一个端部,至少至前述凹部,被分割为多个分割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部件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该部件的安装构造还具有盖部,其从前述夹具的前述开口嵌入前述内部空间中,
该盖部具有:覆盖部,其覆盖前述夹具的前述基端部;以及脚部,其从前述开口嵌入前述内部空间中,抑制前述弹性卡止部向前述内部空间侧的变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部件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前述基台具有限制部,其在将前述夹具嵌入前述安装孔中时,限制前述夹具向从前述安装孔中拔出的方向移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部件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前述限制部为抵接肋,其被插入前述夹具的前述内部空间中,同时与前述夹具的该插入方向上的前端部抵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部件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前述盖部的前述脚部设置在前述抵接肋与前述弹性卡止部之间,同时前述脚部具有夹持前述抵接肋的一对夹持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部件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前述抵接肋配置在前述一对侧壁之间的前述内部空间的进深方向的中心,同时由前述一对夹持部从前述内部空间的进深方向的两侧夹持。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部件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前述夹持部压接在前述夹具的前述侧壁上。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部件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前述夹持部压接在前述弹性卡止部上。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部件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前述夹具的前述前端部形成前端保持孔,前述抵接肋的插入方向的前端嵌入该前端保持孔中,
形成于前述抵接肋的前述前端附近的卡止部与前述前端保持孔的周缘卡止。
11.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部件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前述部件为辅助扶手。
12.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部件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前述部件为辅助扶手,
前述辅助扶手为长方形,具有两端带有凹部的扶手主体及前述基台,
该基台被可收容在上述凹部中的上述凹部的轴支撑部可旋转地轴支撑,同时具有夹具保持孔,
前述夹具使前端部向上述夹具保持孔突出而插入,基端部保持在前述夹具保持孔的周缘上,
前述盖部的前述覆盖部在与前述基台的外侧面相对的部分上设置被卡止部,
前述基台的外侧面设置有:临时固定卡止部,其将前述盖部保持在临时固定位置上;以及正式固定卡止部,其与该临时固定卡止部相比更朝向前述盖部的嵌入方向侧而配置,将前述盖部保持在与前述临时固定位置相比更靠近前述嵌入方向的位置上,
在前述盖部的前述被卡止部与前述临时固定卡止部卡止时,前述 覆盖部外侧面的与前述被卡止部背对的被卡止部背面部,由前述凹部的内表面覆盖。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部件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前述临时固定卡止部及前述正式固定卡止部,是向前述外侧面凹陷的临时固定卡止凹部及正式固定卡止凹部,
前述被卡止部是从前述覆盖部的内侧面凸出的被卡止凸部,
从前述临时固定卡止凹部的前述嵌入方向侧的外缘部至前述被卡止凸部的前端部的配置位置为止的宽度,大于前述被卡止部背面部与前述凹部的内表面之间的间隔。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部件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
前述临时固定卡止部及前述正式固定卡止部,是从前述基台的前述外侧面凸出的临时固定卡止凸部及正式固定卡止凸部,
前述被卡止部是向前述覆盖部的内侧面凹陷的被卡止凹部,
从前述临时固定卡止凸部的前端部至前述被卡止凹部在前述嵌入方向侧的外缘部的配置位置为止的宽度,大于前述被卡止部背面部与前述凹部的内表面之间的间隔。 
CN200810180908XA 2007-11-16 2008-11-14 部件安装用夹具及部件的安装构造 Active CN10143421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298403A JP5186890B2 (ja) 2007-11-16 2007-11-16 部品の取付構造及び部品の取付方法
JP2007-298442 2007-11-16
JP2007298403 2007-11-16
JP2007298442 2007-11-16
JP2007-298427 2007-11-16
JP2007298427 2007-11-16
JP2007-298403 2007-11-16
JP2007298427A JP5233252B2 (ja) 2007-11-16 2007-11-16 アシストグリップ及びその取付方法
JP2007298442A JP4788706B2 (ja) 2007-11-16 2007-11-16 部品の取付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34211A CN101434211A (zh) 2009-05-20
CN101434211B true CN101434211B (zh) 2010-12-15

Family

ID=407089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80908XA Active CN101434211B (zh) 2007-11-16 2008-11-14 部件安装用夹具及部件的安装构造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788706B2 (zh)
CN (1) CN10143421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65978B2 (ja) 2009-10-19 2014-04-09 豊和化成株式会社 アシストグリップ
JP4774464B1 (ja) * 2010-05-12 2011-09-14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アシストグリップ
JP5851086B2 (ja) * 2010-07-05 2016-02-03 株式会社ニフコ 取付部材
RU2549734C2 (ru) * 2010-10-04 2015-04-27 Хова Пластикс Ко., Лтд. Поручень салона
JP2012218506A (ja) * 2011-04-05 2012-11-12 Howa Kasei Kk アシストグリップ
JP2012250548A (ja) 2011-05-31 2012-12-20 Howa Kasei Kk アシストグリップ
JP5492835B2 (ja) * 2011-07-28 2014-05-14 豊和化成株式会社 アシストグリップ
US9550441B2 (en) 2012-07-24 2017-01-24 Topy Fasteners, Ltd. Clip for mounting component, and component-mounting structure
EP2722534B1 (en) * 2012-07-30 2017-04-12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Securing means, securing means extraction structure and curtain airbag-securing device
JP5822096B2 (ja) 2012-09-28 2015-11-24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部品の取付構造
FR3000771B1 (fr) * 2013-01-10 2015-02-13 Raymond A & Cie Agrafe de fixation d'un panneau sur un support et assemblage obtenu
CN103359008A (zh) * 2013-07-31 2013-10-23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副仪表板扶手铰链及车辆
JP2015058836A (ja) * 2013-09-19 2015-03-30 豊和化成株式会社 アシストグリップ
US10953342B2 (en) * 2018-02-28 2021-03-23 Uop Llc Clip for supporting vessel internals, assembly and method of assembly
FR3081796B1 (fr) * 2018-05-31 2020-07-24 Psa Automobiles Sa Entretoise de fixation d’une poignee de maintient et vehicule automobile comportant une telle entretoise
JP7165544B2 (ja) 2018-09-21 2022-11-04 株式会社イノアック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車両内装部材の取付装置
CN111152704B (zh) * 2020-01-19 2021-01-22 宁波均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保持结构及保持结构的安装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913A (zh) * 1996-06-03 1998-02-11 大和化成工业株式会社 紧固件
US6141837A (en) * 1999-02-26 2000-11-07 Wisniewski; David M. EDIAS clip for securing an interior molding to a vehicle frame
CN1778523A (zh) * 2004-11-25 2006-05-31 百乐仕株式会社 汽车内装部件安装装置
CN1819937A (zh) * 2003-06-03 2006-08-16 丰和纤维工业株式会社 辅助扶手的连接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30503Y2 (ja) * 1990-02-28 1994-08-17 池田物産株式会社 内装部品用スタツド
JP4197437B2 (ja) * 2003-01-23 2008-12-17 河西工業株式会社 ピラートリムの取付構造
JP2006057647A (ja) * 2004-08-17 2006-03-02 Piolax Inc 車両用アクセサリの固定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913A (zh) * 1996-06-03 1998-02-11 大和化成工业株式会社 紧固件
US6141837A (en) * 1999-02-26 2000-11-07 Wisniewski; David M. EDIAS clip for securing an interior molding to a vehicle frame
CN1819937A (zh) * 2003-06-03 2006-08-16 丰和纤维工业株式会社 辅助扶手的连接结构
CN1778523A (zh) * 2004-11-25 2006-05-31 百乐仕株式会社 汽车内装部件安装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9121633A (ja) 2009-06-04
JP4788706B2 (ja) 2011-10-05
CN101434211A (zh) 2009-05-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34211B (zh) 部件安装用夹具及部件的安装构造
CN102656375B (zh) 夹子
US6928705B2 (en) Low insertion effort U-base retainer
US20050246871A1 (en) Low insertion effort fastener with offset for wing
EP1331141B1 (en) Fixing method and structure of inflator, and airbag apparatus
EP2832591B1 (en) Airbag unit, fastening structure, and fastening member
GB2420824A (en) Automobile interior part attachment
KR20080034900A (ko) 바디 쉘 요소에 와이퍼 장치의 구동 기구를 고정하기 위한고정용 수단
JP2009518233A (ja) エアバッグモジュールを取り付けるための取り付け構造
KR20110070923A (ko) 슬라이드 파스너용 슬라이더
EP1911980A1 (en) Clip
US9457757B2 (en) Interlocking structure, mounting member, and airbag device
JP3468363B2 (ja) 盗難防止用リテーナクリップ
US20070099452A1 (en) Apparatus of attaching part
CN201342996Y (zh) 用于车辆内饰件的安装装置
KR101995473B1 (ko) 차량 번호판 장착용 플레이트
US20040183330A1 (en) Assembly unit for insertion into a mounting hole and instrument panel for receiving assembly unit
JP3235959B2 (ja) 自動車用モール
KR20050115486A (ko) 차일드 앵커 베젤 구조
CN101659193A (zh) 内开把手安装结构
JP4736725B2 (ja) サンバイザーホルダー
JP2002308150A (ja) フェンダーライナー取付クリップ及びフェンダーライナー取付構造
EP2493726B1 (en) Buckle for safety belt of vehicle
JP2001008738A (ja) 配線ダクトカバーの外れ止め装置
JP2001336317A (ja) 盗難防止用キーシリンダリテー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