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30898B - 光拾取装置和具备该光拾取装置的光盘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拾取装置和具备该光拾取装置的光盘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30898B
CN101430898B CN2008101755963A CN200810175596A CN101430898B CN 101430898 B CN101430898 B CN 101430898B CN 2008101755963 A CN2008101755963 A CN 2008101755963A CN 200810175596 A CN200810175596 A CN 200810175596A CN 101430898 B CN101430898 B CN 10143089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light
framework
flexible printed
optical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7559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30898A (zh
Inventor
藤森晋也
前田伸幸
伊东彻雄
上田祥二
饭坂信也
大庭昭浩
松本昭二
木村胜彦
柴田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Media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Media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Media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Media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4308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308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308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3089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 G11B7/085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with provision for moving the light beam into, or out of, its operative position or across tracks, otherwise than during the transducing operation, e.g. for adjustment or preliminary positioning or track change or selection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8Disposition or mounting of heads or light sources relatively to record carrier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12Heads, e.g. forming of the optical beam spot or modulation of the optical beam
    • G11B7/135Means for guiding the beam from the source to the record carrier or from the record carrier to the detector
    • G11B7/1372Lenses
    • G11B7/1374Objective lens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00Printed circuits
    • H05K1/18Printed circuit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non-printed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189Printed circuit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non-printed electric compon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flexible or folded printed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printed circuits covered by H05K1/00
    • H05K2201/05Flexible printed circuits [FPCs]
    • H05K2201/056Folded around rigid support or compon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Optical Head (AREA)
  • Moving Of The Head For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拾取装置和具备该光拾取装置的光盘装置。光拾取装置包括:光学系统单元;进行光学系统单元的控制和信号的收发的电路基板;收纳光学系统单元及电路基板的框体;与所述电路基板电连接并从框体向外部伸出,且向外部伸出的部分被折回而改变伸出方向的FPC。FPC以与位于伸出基端的框体的侧面相对置的方式被折回,侧面形成为外表面朝向FPC的折回部分弯曲成凸状。能够不使拾取器装置搭载的光盘装置的尺寸变大变厚,而有效地利用光盘装置的空闲空间,扩展内部空间。

Description

光拾取装置和具备该光拾取装置的光盘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BD(Blue-ray Disc:蓝光光盘)、HD、DVD(HighDefinition Digital Versatile Disc:高清晰数字视盘)、DVD、CD等的光学信息记录介质(以下称作“光盘”)中进行信息的记录和/或者进行再现记录在光盘中的信息的光拾取装置和具备其的光盘装置。
背景技术
在以往技术中,介绍对BD、DVD和CD三种光盘进行信息的记录和/或者再现已记录的信息的光盘装置。这样的光盘装置,伴随着搭载有它们的各种各样的装置,例如个人电脑,尤其是笔记本式电脑等的小型化、薄型化、轻量化等,要求实行光盘装置本身的小型化、薄型化、轻量化。进一步,为了达成该要求,关于光盘装置中搭载的光拾取装置也要求小型化、薄型化、轻量化等。
作为实现上述小型化、薄型化、轻量化等的光拾取装置,例如包括:载置光盘并使其旋转的主轴马达;对所述光盘进行信息的记录或再现的至少一者的光拾取器;具备使所述光拾取器在所述光盘的内周和外周之间移动的进给马达的进给机构;和内周检测传感器,其具备邻接设置于与所述光拾取器相对侧的所述主轴马达,和与所述检测传感器相对设置在所述光拾取器的被检测部,并检测所述光拾取器到达所述光盘的最内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另外,也介绍了通过一个光拾取装置,对BD、DVD和CD三种光盘进行信息的记录和/或者再现已记录的信息,实现光盘装置的小型化、薄型化、轻量化等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和3)。
专利文献1:特开2006-294134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6-120306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2005-327388号公报
发明内容
近年来,也介绍了能够对BD、HD、DVD和CD的4种光盘进行信息的记录和/或者进行已记录的信息的再现的光拾取装置。在这样的光拾取装置中,由于对四种光盘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光学系统变得更加复杂,光学部件的配置数量也增加。因此,为了实现光拾取装置的小型化或薄型化,考虑各种光学系统或部件等的布局等,进行了各种各样的研究。
但是,以往的拾取器装置,虽然已进行了研究各种光学系统或部件等的布局使拾取器装置本身的尺寸小型化、薄型化,但是在拾取器装置搭载的光盘装置的尺寸没有大型化、厚型化的条件下,关于拾取器装置的框体(外壳)的形状进行研究,扩展该框体的内部空间这件事,并没有进行研讨也是实际情况。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其目的是提供能够有效利用光盘装置的空闲空间,能够扩展内部空间的光拾取装置和具备该光拾取装置的光盘装置。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光拾取装置,其进行对光盘的信息记录面记录信息和再现记录在该信息记录面上的信息中的至少之一,该拾取器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光学系统单元;进行所述光学系统单元的控制和信号的收发的电路基板;收纳所述光学系统单元及电路基板的框体;和柔性印刷基板(以下称作“FPC”),其与所述电路基板电连接并从所述框体向外部伸出,该伸出的部分被折回而改变伸出的方向,所述FPC以与位于伸出基端的框体的侧面相对置的方式而折回,所述框体的侧面,外表面朝向所述柔性印刷基板的折回部分弯曲成凸状。
另外,本发明提供一种光盘装置,其利用光拾取装置进行对光盘的信息记录面记录信息和再现记录在该信息记录面上的信息中的至少之一,其包括:本发明的光拾取装置,使所述光拾取装置沿所述光盘的径向移动的光拾取装置移动部;装载光盘并对其进行旋转驱动的盘马达;安装有所述光拾取装置、光拾取装置移动部及盘马达的底盘;和与所述柔性印刷基板连接,并且具有信号处理系统和控制系统的电路基板。
依据本发明,能够不使拾取器装置搭载的光盘装置的尺寸变大、变厚,而有效利用空闲空间,由此可扩展拾取器装置的内部空间。
通过如后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具体说明可以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其他特征、目的和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光拾取装置搭载的光盘装置的概略立体图。
图2是表示从与光盘载置面(光拾取装置的光照射面和受光面)相反侧看图1所示光盘装置上搭载的光拾取装置附近的立体图。
图3是沿移动方向从侧面看图1所示的光拾取装置的的图,表示光拾取装置移动至与光盘的外周部对应的位置后的状态的图。
图4表示图3所示的光拾取装置移动至与光盘的内周方向对应的位置后的状态的图。
图5是简略表示图2所示的光拾取装置的内部结构的平面图。
图6是简略表示图3所示的BD光学系统的结构的侧面图。
图7是简略表示图3所示HD DVD、DVD和CD光学系统的结构的侧面图。
图8是简略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光拾取装置的内部结构的平面图。
图9是简略表示图8所示的光拾取装置的DVD和CD光学系统的结构的侧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拾取器装置和具备该拾取器装置的光盘装置进行说明。此外,以下所述的实施方式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示例,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方式。因此,本发明在不脱离其主要内容的情况下,能够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实施。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光拾取装置搭载的光盘装置的概略立体图,图2是表示从与光盘载置面(光拾取装置的光照射和受光面)相反侧看搭载在图1所示光盘装置中的光拾取装置附近的状态的立体图,图3是沿着移动方向从侧面看图1所示的光拾取装置的图,是表示光拾取装置移动到与光盘的外周部对应的位置的状态的图,图4是图3所示的光拾取装置移动到与光盘的内周方向对应的位置的状态的图,图5是简略表示图2所示的光拾取装置的内部结构的平面图,图6是简略表示图3所示BD光学系统的结构的侧面图,图7是简略表示图3所示的HD DVD、DVD和CD光学系统的结构侧面图。
此外,在上述各图中,为了使说明易于理解,各部件的厚度及尺寸、放大·缩小率等并没有与实际相一致。另外,图5~图7所示X方向表示光盘的切线方向,以箭头方向为+X方向,与此相反的方向为-X方向。另外,图5~图7所示的Y方向表示光盘的径向(光拾取器的移动方向),箭头方向相当于光盘的内周侧,以该箭头方向为+Y方向,与此相反的方向相当于光盘的外周侧,以该方向为-Y方向。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光盘装置500具有框体502和可与框体502插拔而配置的托盘503。框体502具有由底盖521和设置在底盖521上的顶盖522构成的箱型,由框体502的开口将托盘503插入框体502中,且为从框体502内将托盘503抽出的结构。
在底盖521中,配置有搭载有电路的电路基板523,上述电路具有用于驱动光盘装置500的信号处理系统和控制系统。该电路基板503上,通过FPC540和未图示的中继基板连接有后文详细叙述的FPC105。
在托盘503中,配置有光拾取装置100,引导光拾取装置100的移动的两根引导导轨106A及106B、和底盘533,该底盘533安装有装载并旋转驱动光盘1005的主轴马达550。在平面观察下,该底盘533具有大致四边形,在图1中所说的上表面中,装载光盘1005(以下将装载光盘1005的一侧记作“上”),并且设置有开口536,从该开口536露出光拾取装置100的一部分。两根引导导轨106A和106B朝向托盘503的插拔方向的角部537平行地配置,光拾取装置100,能够沿着这些引导导轨106A和106B在光盘1005的径向上移动。主轴马达550设置在与底盘533的大致中心对应的位置上。此外,符号535是将框体502的开口封闭的单元。
如图1~图7所示,光拾取装置100包括:后文详细叙述的BD光学系统单元、HD DVD、DVD和CD光学系统单元、驱动BD光学系统单元和HD DVD、DVD和CD光学系统单元的机构部件、和收纳用于这些单元及部件的控制及进行信号收发的电路基板的框体101。
在与框体101的移动方向平行的各个侧面,分别形成能够可移动地与引导导轨106A和106B卡合的卡合部102A和102B。另外,框体101的侧面104具有以规定的曲率半径(R)弯曲成凸状的形状,该侧面104位于从光盘的中心相外周方向移动时的移动方向的前端,(即,是在配置于托盘503的底盘533上安装光拾取装置100时,与托盘503的角部537相对的侧面)。具体而言,侧面104,其外表面朝向形成角部537的方向弯曲成凸状,表面朝向形成角部537的方向与上述凸状的弯曲相互补地弯曲成凹状。因此,框体101的内部空间增大了与侧面104弯曲成凹状相应的量。
另外,光拾取装置100,从侧面104的上端伸出FPC105。该FPC105的一端与设置在框体101内的未图示的电路基板连接,从框体101伸出到外部的部分,尤其如图3和图4所示,沿着框体101的侧面104,以弯曲的状态折回,经过框体101的下方,经由未图示的中继基板和FPC540,与电路基板523电连接。像这样,FPC105由于是将从框体101伸出的部分折回而使用,因此在框体101的侧面104、和底盘533的侧面104相对的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角部537附近)之间,必须确保用于折回FPC105的空间。
在此,FPC105,其实质上,如图3和图4所示,以向外侧弯曲的状态折回,所以在FPC105的折回部分和框体101的侧面104之间,存在朝向从侧面104离开的方向弯曲成凸状(从外侧看为凸状)的空间(空闲空间),在本申请中,由于侧面104的外表面朝向FPC105的折回部分弯曲成凸状,所以能够使该部分位于在框体101的侧面104和FPC105的折回部分之间形成的空间(空闲空间)。因此,即使框体101的侧面104具有向外部弯曲成凸状的形状,也没有必要变更底盘533的形状或尺寸等。因此,不会对小型化、薄型化造成影响,能够扩展框体的内部空间。
此外,光拾取装置100进行移动,当最接近角部537时,如图3所示,侧面104和FPC105的折回部分接近,但即使这时侧面105和FPC105接触,由于侧面104沿着FPC105的折回形状弯曲,所以能够防止使FPC105疲劳,或者受损。
在该框体101内,如图5~图7所示,收容有后述的BD光学系统部件、HD DVD、DVD和CD光学系统部件,机构部件。此外,BD光学系统部件是用于在BD信息记录面上记录信息和/或者再现记录在BD的信息记录面上的信息的部件,以下说明的蓝紫色激光光源5、偏振光方向变换元件1、偏振光方向分离元件2、镜3和前置监视器4,是在对HD DVD的信息记录面记录信息和/或者再现记录在BD的信息记录面上的信息时使用。
BD光学系统具有蓝紫色激光光源5(第一光源),从该蓝紫色激光光源5射出的光束,用于在BD和HD DVD上记录信息和/或者再现记录在BD中的信息。另外,BD光学系统,以蓝紫色激光光源5为基准朝向+X方向隔开规定的间隔顺次配置偏振光方向变换元件1、偏振光方向分离元件2、镜3、第一准直透镜9、多分割偏振光性光栅21、凹透镜17、凸透镜18和光路变更光学元件19,具有将利用光路变更光学元件19使光路改变为相反方向的光变换为圆偏振光的1/4波长板22。
偏振光方向变换元件1具有,例如由将液晶夹在玻璃板中并设置透明电极的液晶元件构成,当被施加规定的控制电压时,使上述光束的直线偏振光的方向变化为第二方向并透过的未图示的变换部,和在被施加规定的控制电压时,不使所述光束的直线偏振光的方向变换以第一方向原样地透过的非变换部。偏振光方向分离元件2具有使±Y方向的直线偏振光(P偏振光)的光束几乎全部透过,使与±Y方向正交的±Z方向(S偏振光)的光束几乎全部反射的功能。
另外,BD光学系统设置在后文详述的物镜驱动单元50内,还具有将由1/4波长板22变换为圆偏振光的光束聚光在BD(图6和图7所示的光盘105)上的第一物镜7,和改变入射到第一物镜7的光束的光路的立起反射镜35(参照图7)。
另外,BD光学系统,以偏振光方向分离元件2为基准朝向+Y方向隔开规定的间隔顺次配置有,使由偏振光方向分离元件2反射的光束入射的HD辅助棱镜23、和使透过HD辅助棱镜23的光束入射的SD衍射光栅24,以偏振光方向分离元件2为基准在-Y方向上配置有对在BD上反射的光束进行检测的BD用光检测器8。并且另外,以镜3为基准在+Y方向上配置接受由镜3反射的光束,检测该光束的光量的前置监视器4。由前置监视器4检测出的检测光量被反馈到蓝紫色激光光源5的未图示的控制电路,控制电路进行控制使光束的光量成为所希望的值。另外,BD光学系统具备扩展器驱动机构20,其使凹透镜17从基准位置沿±X方向移动,将来自凸透镜18的出射光束从平行光变更为弱发散光或者弱收敛光。此外,由凹透镜17、凸透镜18构成光束扩展器元件31。
在该BD光学系统中,如图5中以一点虚线所示,从蓝紫色激光光源5以波长λ1=405nm带域射出偏振光方向大部分为±Y方向的直线偏振光(P偏振光)的发散光束,入射到偏振光方向变换元件1。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对BD进行信息记录/信息再现时,几乎全透过偏振光方向分离元件2的±Y方向的直线偏振光(P偏振光)的发散光束的大部分,入射到第一准直透镜9。另一方面,发散光束中,未用于对BD进行信息的记录和/或者再现被记录的信息的光束,由镜3向+Y方向反射入射到前置监视器4。
此外,由于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对BD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信息时,由于不对偏振光方向变换元件1施加控制电压,因此保持±Y方向的直线偏振光(P偏振光)的状态从偏振光方向变换元件1射出发散光束,并入射到偏振光方向分离元件2。另一方面,当对HD DVD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信息时,由于对偏振光方向变换元件1施加控制电压,所以入射到偏振光方向变换元件1的变换部的光束的直线偏振光的方向从±Y方向(p偏振光)变换为与±Y方向正交的±Z方向(S偏振光),入射到非变换部的光束保持±Y方向的直线偏振光(P偏振光)的状态透过偏振光方向变换元件1。
入射到第一准直透镜9的光束,在此被变换为平行光束,入射到多分割偏振光光栅21。多分割偏振光光栅21具有使±Y方向的直线偏振光(P偏振光)的光束不发生衍射地透过,使±Z方向(S偏振光)的光束衍射并分支为多个光束的功能。平行光束,由于是±Y方向的直线偏振光(P偏振光),所以不发生衍射地透过多分割偏振光光栅21。
接下来,透过多分割偏振光光栅21的光束利用由凹透镜17和凸透镜18构成的光束扩展器元件31变换为光束直径扩大为1.1~1.5倍左右的平行光束,从凸透镜18射出。该光束扩展器元件31具有通过扩展器驱动机构20对凹透镜17从基准位置沿±X方向进行平移驱动,将从凸透镜18射出的光束从平行光变更为弱发散光或弱收敛光的功能。该扩展器驱动机构20与FPC105电连接,FPC105与未图示的扩展器驱动电路电连接。该扩展器驱动机构20配置在框体101的侧面104附近,从凸透镜18射出的平行光束入射到光路变更光学元件19。
在此,如前所述,框体101的侧面104,由于具有向外侧弯曲成凸状的形状,所以框体101的内部空间在侧面104附近被扩张。因此,能够将扩展器驱动机构20配置在侧面104附近。
光路变更光学元件19由梯形状的一体棱镜形成,具有两个内部反射面32和33,它们以大致正交的方式形成。从凸透镜18射出的平行光束利用内部反射面32光路曲折90度,再利用内部反射面33使光路曲折90度。由内部反射面33反射的平行光束由1/4波长板22变换为圆偏振光,从+X方向向-X方向前进,进入到后文详述的物镜驱动单元50。
物镜驱动单元50具备将第一物镜7和作为后述的HD DVD、DVD和CD光学系统部件的第二物镜6并列配置在光盘的切线方向(±X方向)上的共同的保持器301。在保持器301中设置有未图示的聚焦驱动线圈、跟踪驱动线圈、倾斜(tilt)驱动线圈,利用多个悬浮体(suspension)与基板、悬浮体保持器结合。基板,例如与安装在光盘装置500上的FPC105电连接,该FPC105与未图示的物镜驱动单元驱动电路电连接。第一物镜7和第二物镜6通过对未图示的聚焦驱动线圈通电而在±Z方向上平移驱动(聚焦动作),通过对未图示的跟踪驱动线圈通电在±Y方向上进行平移驱动(跟踪动作),通过对未图示的倾斜驱动线圈通电绕图中的X轴进行转动驱动(倾斜动作)。
由1/4波长板22变换为圆偏振光,从+X轴方向向-X轴方向前进,入射到物镜驱动单元50的光束,由立起反射镜35使光路向+Z方向弯曲,入射到第一物镜7并被聚光,在BD的信息记录面的轨道上照射光斑。由信息记录面的轨道反射的光束透过第一物镜7成为平行光束,由立起反射镜35反射,由1/4波长板22变换为±Z方向的直线偏振光(S偏振光),入射到光路变更光学元件19。
入射到光路变更光学元件19的光束,由内部反射面33和32使光路曲折180度,向-X方向前进。之后,透过凸透镜18、凹透镜17,入射到多分割偏振光性光栅21。透过多分割偏振光性光栅21的光束,进一步透过第一准直透镜9成为收敛光,由偏振光方向分离元件2几乎全部反射,入射到BD用光检测器8。
另一方面,HD DVD、DVD和CD光学系统具有2波长多激光光源25(第二光源),从2波长多激光光源25射出的光束用于在DVD和CD的信息记录面记录信息和/或者对记录在DVD和CD的信息记录面的信息进行再现。另外,HD DVD、DVD和CD光学系统以2波长多激光光源25为基准朝向-Y方向隔开规定的间隔顺次设置有镜12、DVD/CD衍射光栅36、和第一3波长棱镜13。并且另外,以第一3波长棱镜13为基准朝向+X方向隔开规定的间隔顺次配置第二3波长棱镜10、第二准直透镜11、3波长液晶象差修正元件37、3波长1/4波长板16和使光束聚光在HD DVD、DVD和CD上的第二物镜6。第二物镜6的-Z方向上,如图3所示,还具有变更入射到第二物镜6的光束的光路的立起反射镜38。
并且,HD DVD、DVD和CD光学系统以第一3波长棱镜13为基准朝向-X方向隔开规定的间隔顺次配置有检测透镜39、和对由HDDVD、DVD和CD反射的光束进行检测的HD DVD/DVD/CD光检测器14。另外,以镜12为基准在-X方向上具备,接受由镜12反射的光束,检测该光束的光量的前置监视器15。由前置监视器15检测出的检测光量反馈到2波长多激光光源25的未图示的控制电路,光束的光量被控制为所希望的值。
在对HD DVD的信息记录面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的情况下,从蓝紫色激光光源5射出的光中,入射到偏振光变换元件1的变换部的光束,其直线偏振光的方向被变换为±Z方向方向(S偏振光)并入射到偏振光方向分离元件2,在偏振光方向分离元件2中光束几乎全部被反射到+Y方向,如图5中一点虚线所示入射到HD辅助棱镜23中。另一方面,入射到偏振光方向变换元件1的非变换部的光束,由于保持±Y方向的直线偏振光(P)偏振光的状态,所以几乎全部透过偏振光方向分离元件2入射到镜3,在此被反射到+Y方向,入射到前置监视器4。
入射到HD辅助棱镜23的光束入射到HD衍射光栅24并分支为1根主光束和2根子光束,由第二3波长棱镜10几乎全部反射,透过第二准直透镜11被变换为平行光束。从第二准直透镜11射出的平行光束入射到3波长液晶象差修正元件37,由3波长1/4波长板16变换为圆偏振光,沿+X方向前进入射到物镜驱动单元50内。此外,该3波长1/4波长板16对于照射到HD DVD的光束、照射到DVD的光束、照射到CD的光束的任一种都作为1/4波长板发挥功能。
入射到物镜驱动单元50内的入射光束,由3波长立起反射镜38使光路曲折到+Z方向,入射到第二物镜6并被聚光,而对HD DVD的信息记录面的轨道照射光斑。此外,3波长立起反射镜38,除了照射到HD DVD的光束以外,对后文详述的照射到DVD的光束和照射到CD的光束具有几乎全反射的功能。另外,第二物镜6是对于HD DVD、DVD和CD的任一种都能够使光束聚光的兼容物镜。
由HD DVD的信息记录面的轨道反射的光束透过第二物镜6成为平行光束,由3波长立起反射镜38反射在光束通过空间308内沿-X方向通过。该平行光束通过3波长1/4波长板16变换为±Y方向的直线偏振光(P偏振光),透过3波长液晶象差修正元件37,并透过第二准直透镜11成为收敛光束,入射到第二3波长棱镜10,透过第二3波长棱镜10、第一3波长棱镜13、检测透镜39被聚光并入射到HDDVD/DVD/CD光检测器14。
此外,在HD DVD/DVD/CD光检测器14中,由于接受所述3根光束的光,3个田字型的光检测面在±Z方向(上下方向)上并列配置。在本实施方式的HD DVD光学系统中,作为伺服信号的检测方式在聚焦误差信号的检测中能够使用象散法或者差动象散法,在跟踪误差信号的检测中能够使用DPP法、DPD法。
当在DVD和CD的信息记录面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时,从2波长多激光光源25射出光束。该2波长多激光光源25中,搭载有射出波长λ2=660nm带域的光束的未图示的DVD激光芯片、和射出波长λ2=780nm带域的光束的未图示的CD激光芯片。
首先,当在DVD信息记录面中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时,如图5中一点虚线所示,从2波长多激光光源25的DVD激光芯片射出波长λ2=660nm带域的发散光束。该发散光束中,为了在DVD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没有使用的光束的一部分由镜12被向-Z方向反射,入射到前置监视器15。在前置监视器15中,基于接受的光束,检测从2波长多激光光源25的DVD激光芯片射出的光束的光量。该光量被反馈到2波长多激光光源25的未图示的控制电路,被照射到DVD的光束的光量被控制为所希望的值。
另一方面,未由镜12反射的发散光束,入射到由两枚构成的分别具有波长选择性的元件的DVD/CD衍射光栅36中。当在DVD/CD衍射光栅36中入射波长λ2=660nm带域的DVD光束时,以衍射角度θ1分支为1根主光束和两根子光束。
从DVD/CD衍射光栅36射出的发散光束,由第一3波长棱镜13几乎全部反射,透过第二3波长棱镜10之后,由第二准直透镜11变换为平行光,以与在HD DVD中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的情况相同的光路入射到物镜驱动单元50内,由3波长立起反射镜38将光路弯折到+Z方向,入射到第二物镜6并被聚光,而对DVD的信息记录面的轨道照射光斑。
由DVD的信息记录面的轨道反射的光束,以与由上述HD DVD的轨道反射的光束同样的光路,聚光并入射到HD DVD/DVD/CD光检测器14。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DVD光学系统将DVD用光检测面和上述的HD DVD用光检测面共用。因此,在伺服信号的检测时能够使用与HD DVD光学系统相同的方式。
当在CD的信息记录面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时,从2波长多激光光源25的CD激光芯片射出波长λ3=780nm带域的发散光束。该发散光束中,未用于对CD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没有使用的光束的一部分由镜12反射到-Z方向,并入射到前置监视器15,未被镜12反射的发散光束入射到DVD/CD衍射光栅36。当波长λ3=780nm带域的CD光束入射到DVD/CD衍射光栅36时以与衍射角度θ1不同的衍射角度θ2分支为一根主光束和2根子光束。之后从DVD/CD衍射光栅36射出的发散光束沿与对DVD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时同样的光路行进,入射第二物镜6并被聚光,而对CD的信息记录面的轨道照射光斑。
本发明的光拾取装置100,设置有偏振光方向变换元件1、和具有一体型的具有2个内部反射面的光路变更光学元件19,在BD光学系和HD DVD光学系统中几乎没有共同光路,而为平行、直角的光路。进一步,在不对物镜驱动单元50的性能造成影响的结构部件中设置有可使BD光、HD DVD光两者的平行光束通过的空间,使BD光从-X方向,HD DVD光从+X方向,即,从相互相反方向使两者的光束入射到不同的物镜。本发明的光拾取装置100,由于具备将框体101的侧面104附近的内部空间扩张的结构,因此能够简单地实现采用这样的光路的布局。
另外,通过实现采用上述光路的布局,能够获得以下所示的(1)~(4)的效果。(1)在BD光学系统和HD DVD光学系统中光学设计、安装设计等比较容易,而且在各个光学系统中能够实现最适当的光学设计。(2)由于能够独立地进行BD光学系统和HD DVD光学系统的组成调整,所以能够实现生产性良好的光拾取装置。(3)由于能够使一个成本最高的蓝紫色激光光源与BD和HD DVD两者对应,所以能够抑制光拾取装置的成本上升。(4)由于将物镜驱动单元和光学系统使其在厚度方向上的尺寸不增加地平面地配置,所以能够实现在细长型驱动器上能够搭载的薄型光拾取装置。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BD、HD DVD、DVD、CD,对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的光拾取装置100进行了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本发明的光拾取装置,具备能够对任意的光盘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的结构。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关于对BD、HD DVD、DVD、CD四种光盘1005进行信息的记录/或者以记录的信息的再现的光拾取装置100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光拾取装置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如图8和图9所示,也可以是对BD、DVD、CD三种光盘1005进行信息的记录和/或者再现被记录的信息的装置。
图8和图9所示的光拾取装置200,具备除去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已说明的配置在光拾取装置100的框体101内的偏振光方向变换元件1,HD辅助棱镜23,HD衍射光栅24,第二3波长棱镜10的结构。另外,光拾取装置200是使用2波长棱镜43代替第一3波长棱镜13的结构。此外,作为与BD、DVD和CD的3介质对应的光拾取器的又一例,代替偏振光方向分离元件2配置有使光束的光路变更的半反射镜等,以使由上述光路入射到BD并由该BD的信息记录面的轨道反射的光束,经由第一物镜7、立起反射镜35、1/4波长板22、光路变更光学元件19、凸透镜18、凹透镜17、多分割偏振光性光栅21、第一准直透镜9入射到BD用光检测器8。
另外,在光拾取装置200的DVD和CD光学系统中,从2波长多激光光源25射出并由2波长棱镜43几乎全部反射后的光束,由第二准直透镜11变换为平行光束之后,与光拾取装置100同样地入射第二物镜6并被聚光,而对DVD或者CD的信息记录面的轨道照射光斑。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使框体101在从光盘1005的内周侧向外周侧移动时位于移动方向的前端的侧面104弯曲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局限于此,框体101可以是具备使位于FPC105的伸出基端的侧面弯曲的结构。此外,FPC105可以根据搭载有光拾取装置100的光盘装置500的结构,光拾取装置100的安装位置或移动方向等,从框体101的任意位置伸出。
并且,侧面104的弯曲形状,可以根据搭载有光拾取装置100的光盘装置500的框体的形状、FPC105的折回形状、光拾取装置100的安装位置或移动方向等进行各种选择。
本实施方式的光拾取装置,由于位于FPC的伸出基端位置的侧面的外表面,朝向所述FPC的折回部分弯曲成凸状,内表面朝向该折回部分弯曲成凹状,所以能够使上述弯曲成凸状的部分位于(扩张)确保使FPC折回的空间(空闲空间)中。在此由于该侧面的内表面,朝向所述折回部分弯曲成凹状,框体因内表面弯曲成凹状而能够内部空间变大。其结果是,能够不使搭载有拾取器装置的光盘装置的尺寸变大、变厚而有效地利用空闲空间,从而可扩展拾取器装置的内部空间。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光盘装置,在配置拾取器装置时,能够有效地利用使FPC折回而必需的空间,即预先存在的空闲空间。其结果是,能够实现小型化、薄型化。
以上,结合几个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是可知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基础上可以对上述具体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更。因此,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具体实例和说明,上述变更均在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请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光拾取装置,其进行对光盘的信息记录面记录信息和再现记录在该信息记录面上的信息中的至少之一,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光学系统单元;
电路基板,其进行所述光学系统单元的控制和信号的收发;
框体,其收纳所述光学系统单元及电路基板;和
柔性印刷基板,其与所述电路基板电连接并从所述框体向外部伸出,且该伸出的部分被折回而改变伸出的方向,
所述柔性印刷基板以与位于伸出基端的框体的侧面相对置的方式而折回,并且,所述柔性印刷基板以向外侧弯曲的状态折回,
所述框体的侧面的外表面朝向所述柔性印刷基板的折回部分弯曲成凸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拾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体的侧面沿着所述折回部分的形状而弯曲,以使其可与所述柔性印刷基板的折回部分接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拾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框体的侧面,配置在该框体从所述光盘的中心向外周方向移动时的移动方向前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拾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学系统单元包括:
第一光学系统,其具备:向不同类别的第一光盘和第二光盘照射光的第一光源;将从所述第一光源照射的光聚光在所述第一光盘上的第一物镜;使从所述第一光源照射的光射入所述第一物镜的第一光学元件模块,和
第二光学系统,其具备:所述第一光源;将从所述第一光源照射的光聚光在所述第二光盘上的第二物镜;使从所述第一光源照射的光射入所述第二物镜的第二光学元件模块,
所述第一物镜和所述第二物镜设置在相互共同的物镜驱动单元内,射入所述第一物镜的光和射入第二物镜的光相对于所述物镜驱动单元从相互不同的方向射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拾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光学系统还具备:
向不同类别的第三光盘和第四光盘照射与从所述第一光源照射的光不同波长的光的第二光源;和使从所述第二光源照射的光射入所述第二物镜的第三光学元件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拾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光学元件模块还具备变更元件,所述变更元件将透过偏振光方向分离元件的光的光路变更为相反方向并使其射入所述物镜驱动单元。
7.一种光盘装置,其利用光拾取装置进行对光盘的信息记录面记录信息和再现记录在该信息记录面上的信息中的至少之一,其特征在于,包括:
光拾取装置,其包括:至少一个光学系统单元;第一电路基板,其进行所述光学系统单元的控制和信号的收发;框体,其收纳所述光学系统单元和第一电路基板;柔性印刷基板,其与所述第一电路基板电连接并从所述框体向外部伸出,且该伸出的部分被折回而改变伸出的方向,所述柔性印刷基板以与位于伸出基端的框体的侧面相对置的方式而折回,并且,所述柔性印刷基板以向外侧弯曲的状态折回,所述框体的侧面的外表面朝向所述柔性印刷基板的折回部分弯曲成凸状,
光拾取装置移动部,其使所述光拾取装置沿所述光盘的径向移动;
盘马达,装载光盘并对其进行旋转驱动;
底盘,其安装有所述光拾取装置、光拾取装置移动部及盘马达;和
第二电路基板,其与所述柔性印刷基板连接,并且具有信号处理系统和控制系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盘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平面观察时,所述底盘具有四边形,
所述光拾取装置,配置在该底盘上,以使其沿该底盘的对角线移动,并使位于所述柔性印刷基板的伸出基端的框体的侧面与所述底盘的角部相对置。
CN2008101755963A 2007-11-07 2008-11-07 光拾取装置和具备该光拾取装置的光盘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3089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290057 2007-11-07
JP2007-290057 2007-11-07
JP2007290057A JP5042782B2 (ja) 2007-11-07 2007-11-07 光ピックアップ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光ディスク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30898A CN101430898A (zh) 2009-05-13
CN101430898B true CN101430898B (zh) 2012-12-05

Family

ID=405894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75596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30898B (zh) 2007-11-07 2008-11-07 光拾取装置和具备该光拾取装置的光盘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090119692A1 (zh)
JP (1) JP5042782B2 (zh)
KR (1) KR20090047363A (zh)
CN (1) CN10143089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004797B2 (en) * 2007-04-27 2011-08-23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Tape drive with a clamping mechanism coupled to a flexible circuit
JP4975867B2 (ja) * 2008-07-30 2012-07-1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装置
TWI372387B (en) * 2009-06-23 2012-09-11 A disk lead apparatus of a disk manufacture apparatus
JP5600402B2 (ja) * 2009-06-29 2014-10-01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媒体リーダ
EP2323133B1 (en) * 2009-11-16 2015-10-14 Sony Corporation Disc cartridge
JP2011222072A (ja) * 2010-04-07 2011-11-04 Hitachi-Lg Data Storage Inc 光ディスク装置
JP2013145613A (ja) * 2012-01-13 2013-07-25 Hitachi Media Electoronics Co Ltd 光ディスク装置、および、それに用いる光ピックアップ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01645B1 (en) * 2000-01-13 2002-12-31 Hitachi, Ltd. Magnetic disk drive with unique cable wiring schem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1473335A (zh) * 2001-08-16 2004-02-04 西铁城时计株式会社 磁盘驱动装置
CN1771562A (zh) * 2004-03-31 2006-05-10 索尼株式会社 盘驱动装置及基体单元
CN1801356A (zh) * 2004-09-22 2006-07-12 索尼株式会社 光拾取器和光盘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92005A (ja) * 1996-09-17 1998-04-10 Sony Corp 光学ピックアップ及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JP2000251421A (ja) * 1999-02-26 2000-09-14 Sanyo Electric Co Ltd ヘッド装置のフレキシブル配線板接続方式
JP2003068030A (ja) * 2001-08-29 2003-03-07 Sony Corp 記録媒体駆動装置
JP4356523B2 (ja) * 2004-06-04 2009-11-04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ディスクドライブユニット、光学ピックアップ装置
US7564745B2 (en) * 2004-09-22 2009-07-21 Sony Corporation Optical pickup and optical disk apparatus
JP2007052858A (ja) * 2005-08-18 2007-03-01 Fujitsu Ltd 光ディスク装置
KR20080020901A (ko) * 2006-09-01 2008-03-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픽업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01645B1 (en) * 2000-01-13 2002-12-31 Hitachi, Ltd. Magnetic disk drive with unique cable wiring schem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1473335A (zh) * 2001-08-16 2004-02-04 西铁城时计株式会社 磁盘驱动装置
CN1771562A (zh) * 2004-03-31 2006-05-10 索尼株式会社 盘驱动装置及基体单元
CN1801356A (zh) * 2004-09-22 2006-07-12 索尼株式会社 光拾取器和光盘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平11-195241A 1999.07.21
JP特开平5-28738A 1993.02.05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9116973A (ja) 2009-05-28
KR20090047363A (ko) 2009-05-12
JP5042782B2 (ja) 2012-10-03
CN101430898A (zh) 2009-05-13
US20090119692A1 (en) 2009-05-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30898B (zh) 光拾取装置和具备该光拾取装置的光盘装置
CN100394492C (zh) 光学拾取器以及采用其的光学记录和/或再现设备
CN101165790B (zh) 光拾取器装置和具有它的光盘装置
JP4850703B2 (ja) 共焦点光学系開口位置制御装置、光ヘッド装置および光情報処理装置
CN100447874C (zh) 光学拾取器以及记录和/或再现光学记录介质的设备
CN101471100B (zh) 光拾取器装置和光盘装置
CN101650953A (zh) 光信息检测方法、光拾取器及光信息记录再现装置
CN101853674A (zh) 光拾取器装置和具有它的光盘装置
CN101950569B (zh) 光拾取器及光盘驱动器
CN100433151C (zh) 光信息装置以及光信息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1075449A (zh) 光盘驱动装置
CN101312057B (zh) 光学拾取装置
CN101278345B (zh) 光学头装置
CN100397509C (zh) 光拾取器和光盘装置
EP1826757A2 (en) Optical-pickup head device,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producing optical storage medium
CN100511445C (zh) 兼容的光学拾取器以及光学记录和/或再现设备
CN101203914A (zh) 光学拾取器以及采用该光学拾取器的光学记录和/或再现装置
CN101644790B (zh) 衍射光栅、光拾取器和光盘装置
CN102646429A (zh) 光拾取装置和光盘装置
CN102024474A (zh) 光拾取装置和光盘装置
CN101681642B (zh) 光学头装置以及光盘装置
CN100382169C (zh) 光学拾取器和光盘装置
CN101315785B (zh) 光拾取器及光盘装置
CN103093768A (zh) 光拾取装置
JP2001344803A (ja) 光ヘッド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光情報記録再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205

Termination date: 20141107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