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30393B - 可见光反射板和装有该反射板的电气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可见光反射板和装有该反射板的电气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30393B
CN101430393B CN2008101763368A CN200810176336A CN101430393B CN 101430393 B CN101430393 B CN 101430393B CN 2008101763368 A CN2008101763368 A CN 2008101763368A CN 200810176336 A CN200810176336 A CN 200810176336A CN 101430393 B CN101430393 B CN 10143039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et
white resin
resin sheet
resin
reflec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7633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30393A (zh
Inventor
小室笃史
井上郁也
吉田健吾
稻田贤治
西冈良二
植田浩平
金井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ppon Stee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ppon Stee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413435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482369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Nippon Steel Corp filed Critical Nippon Steel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4303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303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303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3039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有效地使由照明器具或能够发射光信号的电气电子设备发出的光更加明亮的新型的可见光反射板和装有该可见光反射板的电气电子设备。本发明的可见光反射板,是在金属板或者镀覆金属板的一面上具有白色树脂片,该白色树脂片的表面的555nm下的可见光的扩散反射率为0.70以上,且在80℃~200℃的规定温度下测定的波数600~3000cm -1的区域中的红外线总辐射率为0.60以上;在上述金属板或镀覆金属板与上述白色树脂片之间具有555nm下的可见光的扩散反射率为0.70以上的白色树脂涂膜。

Description

可见光反射板和装有该反射板的电气电子设备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05年4月25日、申请号为200580013746.5、发明名称为“可见光反射板和装有该反射板的电气电子设备”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见光反射板,还涉及一种具有能发射可见光的功能并具有能反射由其发出的可见光的板的设备,所述的设备是照明器具、AV设备、移动式设备、等离子显示器、液晶电视机等电气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照明器具、AV设备、电子设备、移动式设备、液晶电视机、等离子显示器等,通过发出可见光,具有照亮周围、传送光信号、或者映出光图像等的功能。这些设备中也有的设置有反射板,通过使该反射板反射光,来提高光的亮度、改变光的方向等。为了避免当光被反射板反射时的光量降低,要求反射板表面具有高的可见光反射率。过去,作为提高反射板表面的反射率的方法,有研磨金属使其形成镜面、涂装反射率高的白色系涂料等方法。例如,在新日本制铁(株)产品目录「ビユ—コ—ト」中也记载了预先涂布白色涂料的照明器具反射板用预涂钢板等。
另外,特开2002-90515号公报、特开2002-98808号公报、特开2002-98811号公报、特开2002-120330号公报、特开2001-71441号公报、特开2001-121665号公报、特开2001-226501号公报、特开2001-228313号公报、三井化学(株)产品目录「白色反射板」等中,记载了通过使树脂片中混入微细的气泡来使可见光的扩散反射率提高的反射片的技术。这些反射片,如三井化学(株)产品目录「白色反射板」中记载的那样,一般贴合在铝板、黄铜板、不锈钢板等裸露金属、或者PET薄膜等基板上来使用。
另一方面,伴随着近年来的电气制品的电子化,产生了电气制品的发热问题。据特开2001-297623号公报报导,作为一般光源使用的荧光管的亮度依赖于周围温度,存在亮度达到最大的峰温度。因此,即使增加向光源供应的电力,由于在使用过程中周围温度上升,因此也不能得到与电力增加相应的亮度上升,或者即使亮度暂时上升,也会随着时间的经过而降低,存在上述这些不良情况。作为解决该热问题的方法,特开2001-297623号公报中公开了通过在反射板上设置通气孔来提高散热性的技术。另外,特开平5-93910号公报中公开了通过将导热性高的金属等用作为散热板来提高散热性的技术。此外,特开平10-199320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通过导热性粘合层将散热板粘接在导光板(反射板)下面由此提高散热性的技术。然而,这些技术中,也存在着部件个数增加的问题、外部气体从通气孔进入而使尘埃等附着在设备内部中,从而可能使性能劣化的问题、和即使采用粘贴散热板的方法也不能获得充分的传热性等等的问题。
特开平11-50040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通过使其含有粒子状的辐射材料来提高树脂的热辐射性的技术。但是,该技术没有考虑作为反射板的用途,存在着不能解决与反射率两者兼顾的问题。
发明内容
这样,在具有可见光反射板的照明器具、AV设备、移动式设备、等离子显示器、液晶电视机等电气电子设备中,为了使其亮度在现有产品的亮度以上、或即使消耗较少电力也具有与现有产品同等的亮度等等,就必须做到在不牺牲反射率的条件下,通过提高反射板本身的热吸收性,使多余的热排放到设备外,从而将设备内的温度维持在适当的数值。
本发明就是通过提供一种热吸收性优异的可见光反射板来解决该课题的发明。
本发明是通过开发者们精心研究而完成的热吸收性优异的可见光反射板,本发明的第一发明的要旨如下。
(1)一种热吸收性优异的可见光反射板,其特征在于,在金属板或者镀覆金属板上具有白色树脂片,在该白色树脂片与该金属板或镀覆金属板的界面上存在的气泡的面积率为5%以下。
(2)如上述(1)所述的可见光反射板,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金属板或者镀覆金属板与上述白色树脂片之间,具有555nm下的可见光(即555nm这一波长点的可见光)的扩散反射率为0.70以上的白色树脂涂膜。
(3)如上述(1)或(2)所述的可见光反射板,其特征在于,上述金属板或镀覆金属板在其没有上述白色树脂片的另一面上具有树脂涂膜。
(4)一种电气电子设备,它是加装上述(1)~(3)的任一项所述的可见光反射板而形成的。
本发明的第二发明的要旨如下。
(a)一种热吸收性优异的可见光反射板,其特征在于,在金属板或者镀覆金属板的一面上具有白色树脂片,该白色树脂片的表面的555nm下的可见光的扩散反射率为0.70以上,且在80℃~200℃的规定温度下测定的波数600~3000cm-1的区域中的红外线总辐射率为0.60以上。
(b)如上述(a)所述的可见光反射板,其特征在于,在上述金属板或镀覆金属板与上述白色树脂片之间具有555nm下的可见光的扩散反射率为0.70以上的白色树脂涂膜。
(c)如上述(a)或(b)所述的可见光反射板,其特征在于,上述金属板或镀覆金属板在其没有上述白色树脂片的另一面上具有树脂涂膜。
(d)一种电气电子设备,它是加装上述(a)~(c)的任一项所述的可见光反射板而形成的。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可使从照明器具或发出光信号的电气电子设备中发出的光更明亮的技术。另外,根据本发明,还可以提供一种节能型设备,它不仅可以提高这些设备的性能,而且也可以以比以往少的能耗量确保与以往同等的性能。因此,可以说本发明是在产业上价值极高的发明。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本发明的可见光反射板的一种结构的模式图。
图2是说明本发明的可见光反射板的另一种结构的模式图。
图3是说明本发明的可见光反射板的另一种结构的模式图。
图4是说明用于测定照度的装置的概略图。
实施发明的最佳方案
在第一发明中,本发明的可见光反射板是通过将树脂片层合到金属板或者镀覆金属板(下文有时将“金属板或者镀覆金属板”简单地称为“金属板”)上制成反射板,通过使它们的界面处存在的气泡的面积率为5%以下,从而可以不受导热性低的空气的影响,提高反射板的热吸收性。图1中示出了本发明的可见光反射板1的结构。该反射板1具有在金属板3之上层合的白色树脂片5,由此可以提高反射板的热吸收性,同时还可以提高扩散反射率。如图2所示,如果在被覆金属板3的一面的白色树脂涂膜7之上层合白色树脂片5而构成可见光反射板11,则反射板11的扩散反射率进一步提高。另外,如图3所示,如果反射板21在没有层合白色树脂片5的金属板3的另一面上被覆树脂涂膜9,则反射板的热吸收性进一步提高。
在本发明的可见光反射板中,作为在金属板上层合的白色树脂片,可以使用一般公知的树脂片,例如,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酯、聚丙烯、氯乙烯、氟树脂、丙烯酸树脂、聚乙烯等各种树脂制成的树脂片。这些树脂片可以用一般公知的白色颜料,例如氧化钛、硫酸钡、碳酸钙等进行着色,或者是采用混入大量微细气泡等一般公知的手法使其变成白色。也可以使用市售的白色树脂片。如果这些白色树脂片的表面的555nm下的可见光的扩散反射率为70%以上,则反射板的反射性进一步提高,因此是更优选的。如果扩散反射率低于70%,则根据不同用途,反射板的反射性有时不足。白色树脂片的扩散反射率可以通过改变树脂中的颜料种类、颜料、气泡的浓度、树脂片的厚度等来调整。
在金属板上层合白色树脂片的方法,只要是能够使树脂片与金属板的界面处存在的气泡的面积率在5%以下那样层合的方法,就没有特殊限定。例如,特开平10-244626号公报中公开了这样一种技术:在树脂片的熔融开始温度以上至低于熔融时吸热峰温度下将树脂片热压合后,升温至树脂片的吸热峰温度以上,再进行压合,由此可以减少层压时的气泡卷入。另外,特开平8-174670号公报中公开了这样一种技术:沿着树脂片与金属带之间产生的压合开始部的空隙,从金属带的一方的宽向端部朝向另一方的宽向端部,一边以每秒10m以上至每秒300m以下的流速向金属带的宽度方向喷射气体,一边用压合辊将树脂片层压到金属带上,由此可以抑制气泡卷入。树脂片与金属板的界面处存在的气泡,如后述的试验法所示,可以采用超声波显微镜摄影测定检测出来,这是利用如果在界面处存在空气,则会引起超声波反射的原理。该超声波显微镜拍摄的照片中,存在着超声波反射部分和超声波的非反射部分,因此,对该照片进行图像处理,求出在反射板总面积中的超声波反射部分的面积,由此求出气泡面积率(%)。白色树脂片可以在加工金属板之后重合并粘贴上去,也可以在加工之前预先粘贴到金属板上之后再进行加工。
本发明的可见光反射板的形态,包括以下说明的在白色树脂片与金属板之间存在白色树脂涂膜的形态。在为这种形态的反射板的场合,将表面上具备白色树脂涂膜的金属板看成为一块金属板(具有白色树脂涂膜表面的涂装金属板),界面的气泡面积率就是指在白色树脂片与其下的白色树脂涂膜之间的界面处的气泡面积率。
白色树脂片的厚度没有特殊限定,优选为1~500μm。如果低于1μm,则得不到充分的扩散反射率,而如果超过500μm,则效果饱和、不经济。更优选20~200μm的厚度。
图1~3示出了本发明的第二发明的可见光反射板。
就图1中示出的、通过在金属板或镀覆金属板3之上层合白色树脂片5′而构成的第二发明的可见光反射板1而言,白色树脂片5′的表面的555nm下的可见光的扩散反射率为0.70以上,而且在80℃~200℃的规定温度下测定的在波数600~3000cm-1区域中的红外线总辐射率为0.60以上,由此能使作为反射板的扩散反射率和热吸收性双方得到提高。
另外,如图2所示,通过在金属板或镀覆金属板3的一面上被覆白色树脂涂膜7,再在其上面层合白色树脂片5′,可以进一步地提高反射板11的扩散反射率。另外,如图3所示,当在反射板21的没有层合白色树脂片5′的金属板3的另一面上具有树脂涂膜9时,可以进一步地提高反射板的热吸收性。
在本发明的第二发明的可见光反射板中,在金属板上层合的树脂片,只要表面的555nm下的可见光的扩散反射率为0.70以上,且在80℃~200℃的规定温度下测定的在波数600~3000cm-1的区域中的红外线总辐射率为0.60以上,则可以使用一般公知的树脂片,例如,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酯、聚丙烯、氯乙烯、氟树脂、丙烯酸树脂、聚乙烯等各种树脂制成的树脂片。此处,使红外线总辐射率的测定温度为80℃以上的理由是,温度越高,红外线的绝对量变得越多,只要在80℃以上,就可以得到可信赖的测定结果。另外,规定为200℃以下的理由是,如果超过该温度,则树脂片有可能发生高温老化。使测定区域为600~3000cm-1的理由是,该区域表示近红外区域~远红外区域。树脂片可以用一般公知的白色颜料,例如氧化钛、硫酸钡、碳酸钙等进行着色,或者也可以采用混入大量微细气泡等一般公知的方法使其成为白色。也可以使用市售的白色树脂片。
白色树脂片的扩散反射率,可以通过改变树脂中的颜料种类、颜料、气泡的浓度、树脂片的厚度等来调整。
白色树脂片的红外线总辐射率可以使用一般公知的热吸收性染料或者颜料,例如苯胺黑、聚亚甲基染料、三偶氮染料胺盐、花青染料或其金属配位化合物、蒽醌系颜料、酞菁系颜料、氧化铁、碳等进行调整。在这些一般公知的热吸收性染料或者颜料中,碳由于在宽广的波数区域内辐射红外线,因此是更优选的。例如,作为碳,可以使用炭黑、木炭、石墨等一般公知的碳。例如在使用微粒系碳的场合,其添加量如果低于0.5质量%,则往往对金属板的遮盖效果差,从而热吸收性有时不足,因此是不优选的,而如果在1.0质量%以上,则扩散反射率往往降低,因此不优选。
为了在金属板上层合白色树脂片,可以采用一般公知的方法。白色树脂片可以简单地载置在金属板或镀覆金属板上进行叠合,或者也可以使白色树脂片不从金属板上脱落地将其粘贴到金属板上。作为一般公知的方法,可列举出将粘接剂或粘合剂涂布到金属板或镀覆金属板表面上或者涂布到白色树脂片上然后粘贴的方法;将白色树脂片热融合或者热压合到金属板或镀覆金属板上的方法;夹持固定或螺钉固定等的方法;将金属板折边等的机械接合方法;等等。另外,作为用于粘贴的装置,可以手工粘贴、用辊压合、加压机压合等一般公知的装置进行粘贴。白色树脂片可以在将金属板或镀覆金属板加工后,将二者叠合或粘贴在一起,也可以在加工前预先粘贴到金属板或镀覆金属板上之后,再施行加工。
白色树脂片的厚度没有特殊限定,但优选为1~500μm。如果不足1μm,则得不到充分的扩散反射率,而如果超过500μm,则效果饱和、不经济。更优选的树脂片的厚度为20~200μm。
作为用于本发明的第一和第二发明两方的反射板的金属板,可以使用一般公知的金属板。可列举出例如钢板、铝板、钛板、铜板等。也可以是施加过镀覆的金属板。作为镀层的种类,可列举出锌镀层、铝镀层、铜镀层、镍镀层等,此外也可以是合金镀层。在金属板为钢板的场合,可以使用冷轧钢板、热轧钢板、热浸镀锌钢板、电镀锌钢板、热浸镀锌合金的钢板、镀铝钢板、镀铝-锌合金的钢板、不锈钢钢板等一般公知的钢板和镀覆钢板。也可以使用预涂金属板,在该场合,如果预涂金属板的金属母材为钢板或者镀覆钢板,则由于成形加工性提高,因此是更优选的。
在将白色树脂片层合到金属板上之前,可以对金属板进行热水洗涤、碱脱脂、酸洗等通常的处理,进而,还可以施行以防锈或赋予涂装密合性为目的的磷酸锌处理、铬酸盐处理、无铬酸盐化学转换处理等一般公知的化学转换处理。作为无铬酸盐处理,可以采用在特开平9-241576号公报、特开平10-251509号公报、特开平10-337530号公报、特开2000-17466号公报、特开2000-248385号公报、特开2000-273659号公报、特开2000-282252号公报、特开2000-265282号公报、特开2000-167482号公报、特开2001-89868号公报、特开2001-316845号公报、特开2002-60959号公报、特开2002-266081号公报、特开2002-38280号公报、特开2003-253464号公报等中记载的公知技术,也可以使用日本パ—カライジング社制的无铬酸盐处理剂「CT-E300N」等的市售的处理剂。
作为用于本发明反射板的金属板,如果在其一面上层合555nm下的可见光的扩散反射率为0.70以上的白色树脂涂膜,再在该涂膜之上层合白色树脂片,则反射板对可见光的反射率提高,因此是更优选的。
作为在本发明的金属板上施加的白色树脂涂膜,可以使用一般公知的白色树脂涂膜,例如,可以使用通过将聚酯树脂系涂料、蜜胺树脂系涂料、丙烯酸树脂系涂料、聚氨酯系涂料、环氧系涂料、氟树脂系涂料、氯乙烯树脂系涂料等着色为白色而获得的涂料。也可以使用市售的涂料。
在这些一般公知的涂料中,如果是预涂金属板用的加工性优异的涂料,则更为优选。作为预涂金属板用的涂料,更优选是在聚酯系涂料、氟系涂料中使用蜜胺、异氰酸酯作为固化剂的类型的涂料,因为它们的加工性优异。这些预涂金属板用的涂料中所用的聚酯树脂、氟树脂等树脂的分子量,按数均分子量计,优选为2000~50000。如果数均分子量不足2000,则加工时涂膜容易发生龟裂、剥离,涂膜的加工性往往劣化,而如果超过50000,则难以溶解于有机溶剂等中,往往难以制成用于涂布到金属板上的涂料。数均分子量更优选为10000~30000。另外,这些预涂金属板用的涂料中所使用的树脂,其玻璃化转变点优选为100℃以下。玻璃化转变点超过100℃的该种树脂,所形成的涂膜的加工性往往劣化。玻璃化转变点更优选为0~50℃。如果玻璃化转变点过低,则由于形成的涂膜过软,往往发生被称为疵点、压痕等的涂装缺陷。
本发明反射板上的白色树脂涂膜,可以使用一般公知的白色颜料,例如,氧化钛、硫酸钡、锌华、碳酸钙等。这些白色颜料中,因为氧化钛的折射率非常高,因此其涂膜对可见光的扩散反射率进一步提高,从而反射板对可见光的反射性进一步变高,因此更优选是氧化钛。白色颜料的添加量可以根据需要任意地选定,但相对于涂膜的固形物,更优选为30~60质量%。如果不足30质量%或超过60质量%,则涂膜对可见光的扩散反射率得不到提高。更优选为45质量%~55质量%。白色树脂涂膜的膜厚也可以根据需要任意地选定,但按干燥膜厚计,优选为5~50μm。如果不足5μm,则涂膜对可见光的扩散反射率得不到提高,而如果超过50μm,则效果饱和、不经济。更优选的膜厚为10~40μm。
白色树脂涂膜的扩散反射率,如上所述,可以通过改变涂膜中的颜料种类、颜料浓度、涂膜厚度来调整。另外,还可以根据需要,在白色树脂涂膜之下形成以防锈、赋予涂装密合性为目的的底层涂膜。
用于本发明反射板上的白色树脂涂膜,可以采用一般公知的涂装方法,例如,采用刷涂、喷涂涂装、辊涂机涂装、帘流涂布机涂装、模头涂布机涂装、滚筒式帘涂机涂装、粉末涂装、电沉积涂装等方法来形成涂膜,然后将其干燥烘烤来获得。涂膜的干燥烘烤方法也可以采用一般公知的方法,例如,热风烘箱烘烤、直焰型烘箱烘烤、感应加热炉烘烤、远红外线炉烘烤、UV照射、电子束照射等。这些涂装烘烤方法中,作为涂装装置,使用辊涂机涂装、帘流涂布机涂装、模头涂布机涂装、滚筒式帘涂机涂装等,作为烘烤炉,使用热风烘箱、直焰型烘箱、感应加热炉、远红外线炉等的卷材涂布生产线、片材涂布生产线等进行涂装烘烤时,可以进一步提高作业效率,因此是更优选的。
本发明的反射板,如果将金属板的没有白色树脂片的一面用树脂涂膜被覆,则被反射的可见光变得更加明亮,因此是更优选的。其原因可认为是,由于该树脂涂膜(为了与金属板的相反的一面的白色树脂涂膜相区别,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其称为“背面树脂涂膜”)的表面与金属表面相比,红外线辐射率或者红外线吸收率高,因此从照明器具或发出光信号的设备的光源中发出的热(红外线)被背面树脂涂膜辐射,光源周围的温度降低,因此,被反射板反射的可见光变得更明亮。
背面树脂涂膜可以使用一般公知的树脂,例如,聚酯树脂、蜜胺树脂、丙烯酸树脂、氨基甲酸乙酯树脂、环氧树脂、氟树脂、氯乙烯树脂等。也可以使用市售的树脂。这些一般公知的树脂涂膜中,特别是预涂金属板用的加工性优异的树脂涂膜更为优选。作为预涂金属板用的涂膜,在聚酯树脂、氟系树脂中使用蜜胺、异氰酸酯作为固化剂的类型的涂膜,由于加工性优异,因此是更优选的。在这些预涂金属板用的涂膜中使用的聚酯树脂、氟树脂等树脂的分子量,按数均分子量计,优选为2000~50000。如果数均分子量不足2000,则加工时涂膜容易发生龟裂、剥离,涂膜的加工性往往劣化,而如果超过50000,则难以溶解于有机溶剂等中,往往难以制成用于涂布到金属板上的涂料。数均分子量更优选为10000~30000。另外,这些预涂金属板用的涂料中所使用的树脂,其玻璃化转变点优选为100℃以下。玻璃化转变点超过100℃的该种树脂,所形成的涂膜的加工性往往劣化。玻璃化转变点更优选为0~50℃。如果玻璃化转变点过低,则由于形成的涂膜过软,往往发生被称为疵点或压痕等的涂装缺陷。另外,对膜厚没有特殊限定,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但优选为1~50μm。如果不足1μm,则得不到期待的热吸收效果,而如果超过50μm,则效果饱和、不经济。
在背面树脂涂膜中,可以添加红外线辐射吸收性高的颜料等物质。作为红外线辐射吸收性高的物质,可列举出炭黑、木炭、石墨、苯胺黑、聚亚甲基染料、三偶氮染料胺盐、花青染料或其金属配位化合物、蒽醌系物质、酞菁系物质、氧化铁、硅铁等一般公知的物质。
背面树脂涂膜可以采用与相反表面的白色树脂涂膜的涂装方法相同的方法来形成涂膜,经过干燥烘烤而得到。
具备背面树脂涂膜的反射板21的方案示于图3中。该方案的反射板中,在金属板3的一面上设有白色树脂涂膜7、在相反的表面上设有背面树脂涂膜9的涂装金属板23的白色树脂涂膜7之上,存在白色树脂片5。该方案中,白色树脂涂膜7也可以根据情况而予以省略。
装有本发明反射板的电气电子设备,其照明或光信号变得更加明亮,而且,在设备内设置的控制基板等的电子电路可以高效且稳定地工作。应予说明,作为该电气电子设备,可列举出照明器具、AV设备、移动式设备、等离子显示器、液晶电视机等。
实施例
下面,用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不被这些实施例限定。
例1
制备下面所示的涂料-1~涂料-4。
·涂料-1
将市售的有机溶剂可溶型非晶性聚酯树脂(以下称为“聚酯树脂”)东洋纺绩社制“バイロン(TM)GK140”(数均分子量:13000、Tg:20℃)溶解于有机溶剂(ソルベツソ150与环己酮的质量比1:1的混合溶剂)中。向所获的溶液中,按照相对于聚酯树脂100质量份(按固形物换算),添加市售的作为六甲氧基-甲基化蜜胺的由三井サイテツク社制的“サイメル(商标)303”15质量份(按固形物换算),再添加市售的作为酸性催化剂的由三井サイテツク社制的“キヤタリスト6003B”0.5质量份(按固形物换算),搅拌,由此得到蜜胺固化型聚酯系的透明涂料。进而,向制作的透明涂料中,添加石原产业社制的氧化钛“タイペ-ク(商标)CR95”50质量%(按固形物换算),搅拌,由此得到涂料-1。
此处,称为质量份的术语,表示把在添加添加物之前的状态作为100份时的添加物的比率(单位为份数),称为质量%的术语,表示把添加添加物之后的状态作为100%时的添加物的比率(%)。
·涂料-2
采用与涂料-1同样的方法制作透明涂料,向其中添加石原产业社制的氧化钛“タイペ-クCR95”35质量%(按固形物换算),搅拌,由此得到涂料-2。
·涂料-3
使用日本フアインコ-テイング社制的预涂钢板用涂料即灰色的“FL100HQ”。
·涂料-4
向日本フアインコ-テイング社制的聚酯系底层用涂料即FLC641的透明涂料中,相对于树脂固形物100质量份,添加GRACE社制的无铬酸盐的防锈颜料“シ-ルデクスC303”6质量%(按固形物换算)、和石原产业社制的氧化钛“タイペ-クCR95”26质量%(按固形物换算),搅拌,由此得到底层用涂料。
采用以下所示的方法制作了反射板。
将0.6mm厚的金属板置于将市售的作为碱脱脂剂的由日本パ-カライジング社制的“FC4336”稀释至2质量%浓度的60℃的水溶液中进行碱脱脂,水洗后,干燥。
所使用的金属板如下。
·EG:市售的电镀锌钢板(锌附着量:单面20g/m2、材质:SECE(JISG 3313))
·Al:市售的铝板(材质:1100(JIS H 4000))
白色树脂片按下述方法制作。应予说明,粘贴的树脂片的厚度均为200μm。
(1)白色片PP-1
向市售的作为聚丙烯树脂的由出光石油化学社制的“IDEMITSU PPF-734NP”中,添加由石原产业社制的氧化钛“タイペ-クCR95”30质量%,均匀混合,充分进行真空干燥,将干燥物供给到安装有片成形用的T型模的挤出机中,在树脂熔融的温度以上、树脂分解的温度以下的温度下进行熔融挤出,将其导入到激冷辊、牵引辊上,得到白色片PP-1。
(2)白色片PP-2
向出光石油化学社制“IDEMITSU PPF-734NP”中,添加由石原产业社制的氧化钛“タイペ-クCR95”15质量%,均匀混合,充分进行真空干燥,将干燥物供给到安装有片成形用的T型模的挤出机中,在树脂熔融的温度以上、树脂分解温度以下的温度下进行熔融挤出,导入到激冷辊、牵引辊上,得到白色片PP-2。
预先使用差示扫描热量计(DSC)对供试验用的树脂片进行热分析,结果白色片PP-1、白色片PP-2二者的熔融开始温度均为210℃,熔融中的吸热峰温度为260℃。
根据该树脂的特性温度,使用衬有硅橡胶的热压辊,在210℃下将各树脂热压合到金属板上。然后使用升温装置将其升温至265℃,利用衬有硅橡胶的再压辊在面压力500kgf/cm2(49MPa)的条件下进行再压下,从而制作了反射板。另外,作为比较例,使用上述的金属板和树脂片,按照以往的层压方法,即在树脂熔融中的吸热峰温度以上的温度下进行层压的方法,制作了反射板。
白色涂装预涂金属板和在其一面上贴合有白色树脂片的反射板的制作,按照以下的要领进行。
将0.6mm厚的金属板(上述的电镀锌钢板EG或铝板Al)在将市售的作为碱脱脂剂的由日本パ-カライジング社制的“FC4336”稀释至2质量%浓度的60℃的水溶液中进行碱脱脂,水洗后,干燥。接着,将市售的作为无铬酸盐的化学转换处理剂的由日本パ-カライジング社制的“CT-E300”用辊涂机涂布到金属板的两面上,在到达板温60℃的条件下进行干燥。应予说明,附着量按照总涂膜固形物量计,为150mg/m2。接着,在施行了化学转换处理的金属板上的一面上用辊涂机涂装作为底层用涂料的涂料-4,使其干燥膜厚为10μm,在另一面(以下称为“背面”)上用辊涂机涂装涂料-3,使其干燥膜厚为5μm,使用吹有热风的感应加热炉将其干燥固化。干燥固化条件为,到达板温(PMT)为210℃。在涂装了底层用涂料的面上,用辊涂机涂装涂料-1或者涂料-2,使用吹有热风的感应加热炉将其干燥固化。干燥固化条件为,到达板温(PMT)为230℃。
接着,在制作的预涂金属板上,通过热压合将上述的白色树脂片PP-1或PP-2贴合,制作了反射板。作为比较例,制作了在预涂金属板上未贴合树脂片的反射板。
制作的反射板的详细情况示于表1中。
Figure G2008101763368D00141
Figure G2008101763368D00151
对于制作的各反射板进行以下的评价试验。
1)预涂金属板白色面和白色树脂片的可见光扩散反射率测定
在岛津制作所社制的分光光度计“UV265”上,安装积分球反射附属装置,分别测定预涂金属板的白色面和贴合之前的白色树脂片单体的555nm下的可见光的扩散反射率。测定结果示于表1中。
2)气泡面积率测定
使用奥林巴斯社制的超声波显微镜“ACOUSTIC MICROSCOPE UH3”,在透镜单元:200NHz、ATTENUATION:15db、摄影倍率120倍的条件下,拍摄白色树脂片-金属板界面上的气泡的生成状态,使用图像解析处理装置,确定气泡的面积率。应予说明,测定是在反射板的任意5点上进行,求出平均值。测定结果示于表1中。
3)照明器具的照度测定
图4示出实验装置的概要。在木制的箱41中,安装市售的荧光灯照明器具42,在与荧光灯43相距30cm处设置市售的照度计的传感器45。实验中使用的荧光灯43是16型灯输出功率为16W的荧光灯。测定时,将荧光灯照明器具上附属的反射板(以下称为“原有的反射板”)47取下,使用表1中示出的各种反射板,制作与原有的反射板相同的形状的测定用反射板47’,分别测定在安装了原有的反射板47时的照度和在安装了这些制作的测定用反射板47’时的照度,如下那样进行评价。
照度变化率为110%以上的场合:A
照度变化率为103%以上、不足110%的场合:B
照度变化率不足103%的场合:C
应予说明,照度变化率如以下那样定义。
照度变化率(%)=([使用制作的测定用反射板时的照度]/[使用原有的反射板时的照度])×100
得到的结果示于表2中。
4)反射板的弯曲试验
在20℃气氛中,按照制作的反射板的白色树脂片粘贴面成为外侧的方式进行90°弯曲,目视观察加工部的树脂片的损伤状态和剥离状态,按照下述基准评价加工性。按照试验片的内侧成为0mm(一般被称为0mmR弯曲)的条件加工反射板。
外观完全没有损伤的场合:A
树脂片或涂膜发生部分损伤或剥离的场合:B
树脂片或涂膜发生剧烈损伤或剥离的场合:C
得到的结果示于表2中。
5)反射板的耐蚀性试验
在制作的反射板的白色树脂片粘贴面上划出十字切伤,使其深度达到基底金属,采用JIS K 5400.9.1记载的方法,实施盐水喷雾试验。将盐水向试验片的十字切伤面上喷雾。使试验时间为72小时。测定涂膜从表面侧的切伤部的膨胀宽度,按照下述基准评价耐蚀性:切伤部膨胀宽度单侧为3mm以下的场合记为A;切伤部膨胀宽度单侧超过3mm的场合记为C。得到的结果示于表2中。
6)照明器具附近的温度测定
如图4所示,在荧光灯43的下侧10cm的位置设置热电偶49,向荧光灯43通电后,测定60分钟后的温度。得到的结果示于表2中。
表2
 
反射板No. 照度变化率 加工性 耐蚀性 温度[℃] 备注
1 B A C 44 本发明例
2 C A C 49 比较例
3 B A C 43 本发明例
4 C A C 48 比较例
5 B A C 44 本发明例
6 C A C 49 比较例
7 B A C 43 本发明例
8 C A C 48 比较例
9 A A A 39 本发明例
 
10 C A A 44 比较例
11 B A A 40 本发明例
12 C A A 43 比较例
13 A A A 39 本发明例
14 C A A 44 比较例
15 B A A 40 本发明例
16 C A A 43 比较例
17 B A A 39 本发明例
18 C A A 44 比较例
19 B A A 40 本发明例
20 C A A 43 比较例
21 B A A 39 本发明例
22 C A A 44 比较例
23 B A A 40 本发明例
24 C A A 43 比较例
25 A A B 38 本发明例
26 B A B 38 本发明例
27 B A A 44 本发明例
28 B A A 44 本发明例
29 B A B 44 本发明例
30 B A B 44 本发明例
31 C A A 36 比较例
32 C A A 36 比较例
从表2看出,使用本发明反射板的照明器具,与采用以往的方法粘贴白色树脂片的金属板(气泡面积率不能控制,显示超过5%的气泡面积率)作为反射板的照明器具相比,光源附近的温度降低,照度变化率也变高。另外,本发明的反射板与在金属板上仅施行白色涂装的以往的反射板相比,照度变化率变高,因此是优选的。
例2
使用与例1中所用的相同的涂料和金属板,制作了反射板。
在该例中使用的白色树脂片按如下所述制作。应予说明,贴合的树脂片的厚度均为200μm。
(1)白色片PP-3
向市售的作为聚丙烯树脂的由出光石油化学社制的“IDEMITSU PPF-734NP”中添加29.5质量%由石原产业社制的氧化钛“タイペ-ク(商标)CR95”,进而添加0.5质量%由东海カ-ボン社制的炭黑“ト-カブラツク#7350F”,将其均匀混合并充分地进行真空干燥,将所获干燥物供给到安装有片成型用的T型模的挤出机中,在树脂熔融温度以上、树脂分解的温度以下的温度下进行熔融挤出,将其引导至激冷辊、牵引辊上,获得了白色片PP-3。
(2)白色片PP-4
向由出光石油化学社制的“IDEMITSU PPF-734NP”中添加30质量%由石原产业社制的氧化钛“タイペ-ク(商标)CR95”,将其均匀混合并充分地进行真空干燥,将所获干燥物供给到安装有片成型用的T型模的挤出机中,在树脂熔融温度以上、树脂分解的温度以下的温度下进行熔融挤出,将其引导至激冷辊、牵引辊上,获得了白色片PP-4。
(3)白色片PP-5
向由出光石油化学社制的“IDEMITSU PPF-734NP”中添加27质量%由石原产业社制的氧化钛“タイペ-ク(商标)CR95”,进而添加3质量%由东海カ-ボン社制的炭黑“ト-カブラツク#7350F”,将其均匀混合并充分地进行真空干燥,将所获干燥物供给到安装有片成型用的T型模的挤出机中,在树脂熔融温度以上、树脂分解的温度以下的温度下进行熔融挤出,将其引导至激冷辊、牵引辊上,获得了白色片PP-5。
然后,通过热压合方法把制成的白色树脂片贴合,从而制作了反射板。
按照例1中说明的要领制造由白色涂装预涂金属板、和在其一面上贴合有白色树脂片的反射板。
通过热压合方法将上述的白色树脂片PP-3~PP-5中的一个贴合到制作的预涂金属板上,从而制作了反射板。作为比较例,制作了在预涂金属板上没有贴合树脂片的反射板。
制作的反射板的详细情况示于表3中。
Figure G2008101763368D00211
对于制作的各反射板进行以下的评价试验。
1)预涂金属板白色面和白色树脂片的可见光扩散反射率测定
使用与例1相同的方法。测定结果示于表3中。
2)树脂片的辐射率测定
使用日本分光社制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分光光度计“VALOR-III”,将所用的树脂片的表面温度设定为80℃,测定这时在波数600~3000cm-1区域的红外发射光谱,将其与标准黑体的发射光谱进行比较,据此测定金属板的总辐射率。作为标准黑体,使用通过在铁板上喷涂30±2μm膜厚的由タコスジヤパン社出售(オキツモ社制造)的“THI-1B黑体喷涂料”而制得的标准黑体。测定结果示于表3中。
3)照明器具的照度测定
使用与实例1相同的方法。所获结果示于表4中。
4)反射板的弯曲试验
使用与实例1相同的方法。所获结果示于表4中。
5)反射板的耐蚀性试验
使用与实例1相同的方法。所获结果示于表4中。
6)照明器具附近的温度测定
使用与实例1相同的方法。所获结果示于表4中。
表4
Figure G2008101763368D00241
从表4可以看出,与将过去的贴合了白色树脂片的金属板或者过去的白色涂装金属板作为反射板的照明器具相比,使用本发明的反射板的照明器具其照度变化率变高,因此是优选的。
顺便说明的是,本申请发明中涉及数值范围的“以上”和“以下”包括本数。

Claims (4)

1.一种热吸收性优异的可见光反射板,其特征在于,在金属板的一面上具有白色树脂片,该白色树脂片的表面的555nm下的可见光的扩散反射率为0.70以上,且在80℃~200℃的规定温度下测定的波数600~3000cm-1的区域中的红外线总辐射率为0.60以上;
在上述金属板与上述白色树脂片之间具有555nm下的可见光的扩散反射率为0.70以上的白色树脂涂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见光反射板,其特征在于,上述金属板在其没有上述白色树脂片的另一面上具有树脂涂膜。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见光反射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板为镀覆金属板。
4.一种电气电子设备,它是加装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可见光反射板而形成的。
CN2008101763368A 2004-04-28 2005-04-25 可见光反射板和装有该反射板的电气电子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3039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34298/2004 2004-04-28
JP2004134298A JP4510507B2 (ja) 2004-04-28 2004-04-28 可視光線反射板
JP134354/2004 2004-04-28
JP2004134354A JP4482369B2 (ja) 2004-04-28 2004-04-28 可視光線反射板及びそれを組み込んでなる電気電子機器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800137465A Division CN100483162C (zh) 2004-04-28 2005-04-25 可见光反射板和装有该反射板的电气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30393A CN101430393A (zh) 2009-05-13
CN101430393B true CN101430393B (zh) 2010-12-15

Family

ID=3544365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76336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30393B (zh) 2004-04-28 2005-04-25 可见光反射板和装有该反射板的电气电子设备
CNB200580013746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83162C (zh) 2004-04-28 2005-04-25 可见光反射板和装有该反射板的电气电子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80013746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83162C (zh) 2004-04-28 2005-04-25 可见光反射板和装有该反射板的电气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510507B2 (zh)
CN (2) CN10143039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323520B1 (ko) * 2006-08-23 2013-10-2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액정 표시장치
JP5633972B2 (ja) * 2011-03-31 2014-12-03 三井造船株式会社 クレーン装置
CN110058212A (zh) * 2019-05-15 2019-07-26 上海炬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标靶和tof相机标定集成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14431A (ja) * 2001-10-04 2003-04-1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照明ユニッ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
JP2003242813A (ja) * 2002-02-20 2003-08-29 Ohtsu Tire & Rubber Co Ltd :The 直下型バックライト及び光源ユニッ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50726A (zh) 2007-04-18
CN100483162C (zh) 2009-04-29
JP2005316150A (ja) 2005-11-10
JP4510507B2 (ja) 2010-07-28
CN101430393A (zh) 2009-05-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849729B1 (ko) 가시광선 반사판 및 그것을 구비한 전기·전자기기
JP4971061B2 (ja) 光反射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及び光反射装置
WO2004076172A1 (ja) 反射板用プレコート金属板
TWI438152B (zh) Coated metal material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KR101116973B1 (ko) 도장강판, 이 도장강판제의 텔레비전용 패널 및 도장강판의 제조방법
JP4616651B2 (ja) 高い拡散反射率を有する被覆材料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430393B (zh) 可见光反射板和装有该反射板的电气电子设备
KR20150008878A (ko) 광 확산 반사판
JP4324096B2 (ja) 反射性と成形加工性に優れる塗装金属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683815B2 (ja) 表面処理金属板
JP4482369B2 (ja) 可視光線反射板及びそれを組み込んでなる電気電子機器
JP4394936B2 (ja) 可視光線反射板
JP2014216492A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JP2007030384A (ja) 干渉模様を抑えたクリア塗装ステンレス鋼板
JP4975842B2 (ja) 可視光線反射板及びそれを組み込んでなる電気電子機器
CN100581809C (zh) 用于光反射器的预涂金属片
JP2007275701A (ja) 被覆基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5128452B (zh) 太阳能反光铝镜的制备方法及制备得到的太阳能反光铝镜
JP2007290293A (ja) 高い拡散反射率を有する被覆基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03805436U (zh) 多角反射灯箱衬板
JP2000210620A (ja) 熱反射性に優れたプレコ―ト金属板
JP2004276392A (ja) エンボス成形塗装金属板及びその塗装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NIPPON STEEL + SUMITOMO METAL CORPORATION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SHIN NIPPON STEEL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after: Nippon Steel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before: Nippon Steel Corporation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215

Termination date: 2017042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