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23994B - 络交装置 - Google Patents

络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23994B
CN101423994B CN2008102152272A CN200810215227A CN101423994B CN 101423994 B CN101423994 B CN 101423994B CN 2008102152272 A CN2008102152272 A CN 2008102152272A CN 200810215227 A CN200810215227 A CN 200810215227A CN 101423994 B CN101423994 B CN 10142399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yarn
cross winding
cross
fl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21522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23994A (zh
Inventor
笹川修文
桥本欣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MT Machinery Inc
Original Assignee
TMT Machinery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MT Machinery Inc filed Critical TMT Machinery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4239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239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239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239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2YARNS;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WARPING OR BEAMING
    • D02JFINISHING OR DRESSING OF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CORDS, ROPES OR THE LIKE
    • D02J1/00Modifying the structure or properties resulting from a particular structure; Modifying, retaining, or restoring the physical form or cross-sectional shape, e.g. by use of dies or squeeze rollers
    • D02J1/08Interlacing constituent filaments without breakage thereof, e.g. by use of turbulent air stream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Yarns And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AREA)

Abstract

提供消除了用来将纱线插入纱线移动空间的缝隙所引起的种种问题的络交装置。络交装置(100)具有络交块(2)(第1部件)和络交块(2)(第2部件),所述络交块(第1部件)具有第1面(7)和形成在该第1面上、用来喷射流体的流体喷射孔(10),所述络交块(第2部件)具有第2面(8)和形成在该第2面上的纱线移动槽(11)。通过使第1面和第2面呈相对置的状态,利用纱线移动槽和第1面的组合,与流体喷射孔连通地形成作为络交对象的多纤维人造丝(Y)移动的空间的纱线移动空间(18),并且在其中形成使多纤维人造丝(Y)能够在与纱线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插入的间隙的缝隙(12)。纱线移动槽在与第2面垂直的方向上向内扩宽。

Description

络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对多纤维人造丝实施络交的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这种技术,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3034649号公报)公开了用来使多纤维人造丝互相捆在一起的卷曲装置。该卷曲装置具备喷嘴主体部分1和挡板主体部分2。形成有贯穿喷嘴主体部分1和挡板主体部分2而延伸成直线形状的纱线通道6。设置在喷嘴主体部分1上的测流嘴7和插入缝隙8在该纱线通道6连通。插入缝隙8位于喷嘴主体部分1的平坦表面与挡板主体部分2的平坦表面之间。由设置在喷嘴主体部分1上具备第1凹形壁面11的沟槽和设置在挡板主体部分2上具备第2凹形壁面12的沟槽形成上述纱线通道6。参照专利文献1的第3页第5栏第47~48行、第3页第6栏第2~13行,第4图。
但是,上述专利文献1的结构由于插入缝隙8位于纱线通道6的截面中心附近,因此可以认为会产生各种问题。即,第一,在纱线通道6的截面中心附近移动的纱线容易从插入缝隙8突出。第二,从测流嘴7喷射向纱线的流体容易从插入缝隙8吹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鉴于这些问题的发明,其主要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消除了由用来将纱线插入纱线移动空间内的缝隙引起的各种问题的络交装置。
本发明想要解决的问题如上所述,下面说明用于解决该问题的手段及其效果。
如果采用本发明的第1方案,提供下述结构的络交装置。即,络交装置具备第1部件和第2部件,所述第1部件具有第1面和形成在该第1面上、用来喷射流体的流体喷射孔,所述第2部件具有第2面和形成在该第2面上的沟槽。通过使上述第1面和第2面呈相对置的状态,利用上述沟槽与上述第1面的组合与上述流体喷射孔连通地形成作为络交对象的纱线移动的空间的纱线移动空间,并且在该纱线移动空间中形成作为使上述纱线能够在与该纱线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插入的间隙的纱线插入间隙。上述沟槽在与上述第2面垂直的方向上向内扩宽。上述纱线移动空间包括在上述第2面上开口的开口部和形成于该开口部的内侧的内侧部分,上述内侧部分的截面轮廓为由一对半圆和将该一对半圆互相连接起来的一对直线构成的椭圆形。如果采用上述结构,由于上述间隙配设在向上述沟槽的槽底喷射的上述流体的上游、离开上述沟槽的槽底,因此具有下述(1)~(3)的效果。(1)上述纱线不容易从上述间隙突出。(2)允许喷射到上述纱线移动空间内的上述流体主要存在的区域或流动的区域的、相对于上述流体喷射孔的穿孔的中心线线对称的截面形状。(3)抑制来自上述缝隙的上述流体被吹跑。由于上述沟槽向内扩宽地形成,因此更好地发挥上述(1)和(3)的效果。当采用上述(2)允许的上述截面形状时,实现了可以认为对络交性能有益的上述流体的流动,上述流体的流动在上述区域内是对称的。在上述纱线移动空间由沟槽和面的组合构成这一点上,上述络交装置的制造极其容易。
如果采用本发明的第2方案,提供下述结构的络交装置。即,具有第1面和第2面的络交块以上述第1面和第2面相对置的形态排列设置。在各络交块的第1面上形成用来喷射流体的流体喷射孔。在各络交块的第2面上形成沟槽。通过使上述第1面和第2面呈相对置的状态,利用上述沟槽与上述第1面的组合,与上述流体喷射孔连通地形成作为络交对象的纱线移动的空间的纱线移动空间,并且在该纱线移动空间中形成作为使上述纱线能够在与该纱线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插入的间隙的纱线插入间隙。上述沟槽在与上述第2面垂直的方向上向内扩宽。上述纱线移动空间包括在上述第2面上开口的开口部和形成于该开口部的内侧的内侧部分,上述内侧部分的截面轮廓为由一对半圆和将该一对半圆互相连接起来的一对直线构成的椭圆形。如果采用上述结构,由于上述间隙配设在向上述沟槽的槽底喷射的上述流体的上游、离开上述沟槽的槽底,因此具有下述(1)~(3)的效果。(1)上述纱线不容易从上述间隙突出。(2)允许喷射到上述纱线移动空间内的上述流体主要存在的区域或流动的区域的、相对于上述流体喷射孔的穿孔的中心线线对称的截面形状。(3)抑制来自上述缝隙的上述流体被吹跑。由于上述沟槽向内扩宽地形成,因此更好地发挥上述(1)和(3)的效果。当采用上述(2)允许的上述截面形状时,实现了可以认为对络交性能有益的上述流体的流动,上述流体的流动在上述区域内是对称的。在上述纱线移动空间由沟槽和面组合构成这一点上,上述络交装置的制造极其容易。
上述络交装置还具有以下结构。喷射到上述纱线移动空间内的上述流体主要存在的区域或流动的区域相对于上述流体喷射孔的穿孔的中心线线对称地形成。如果采用以上结构,实现了可以认为对络交性能有益的上述流体的流动,上述流体的流动在上述区域内是对称的。
上述络交装置还具有以下结构。上述流体喷射孔形成为沿上述纱线的移动方向截面扁平。如果采用以上的结构,上述流体长时间地喷射到在上述纱线移动空间内移动的上述纱线上。络交性能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络交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2的3-3线向视剖视图。
图4为图3的A部分的放大图。
图5为类似于图3的图。
图6为类似于图3的图。
图7为类似于图3的图。
图8为类似于图3的图。
图9为类似于图2的图,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图。
图10为类似于图3的图,为图9的10-10线向视剖视图。
图11为类似于图4的图,为图10的A部分的放大图。
图12为表示在确认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络交装置的技术效果的实验中获得的结果的曲线图。
图13为类似于图2的图,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图1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涉及的络交(交絡)装置的立体图。
本图所示的络交装置100用于同时对多组多纤维人造丝Y实施络交。该络交装置100由排列在基体1上的多个络交块2、用来将该络交块2固定到基体1上的安装棒3、以及用来将多纤维人造丝Y适当地引导到各络交块2上的第1导纱器4和第2导纱器5构成。安装棒3成对设置,各络交块2通过一对安装棒3固定在基体1上。箭头D图示多纤维人造丝Y的移动方向。第1导纱器4配设在穿插到各络交块2中的多纤维人造丝Y的上游侧,第2导纱器5配设在穿插到各络交块2中的多纤维人造丝Y的下游侧。第1导纱器4和第2导纱器5用简略表示(略示)的方法支承在基体1上。本图所示的“纱线移动方向”表示多纤维人造丝Y的移动方向。同样,“列方向”表示多个络交块2的排列方向,“缝隙方向”表示与“纱线移动方向”和“列方向”中的任何一个正交的方向。
下面详细说明上述基体1和络交块2的结构。请参照图2。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为了说明上的方便,本图中仅描绘了基体1的一部分和相邻的一对络交块2。
如本图所示,在基体1的内部形成有沿列方向延伸的流路6。
络交块2具有第1面7(第1面)和第2面8(第2面)。多个络交块2以第1面7和第2面8相对置、部分抵接的形态排列设置。在络交块2的根部成对地形成收容安装棒3的一部分的缺口9。通过将安装棒3穿插到该缺口9内,向基体1推该安装棒3,络交块2被固定在基体1上。在络交块2的第1面7上形成有用来喷射流体的流体喷射孔10。在络交块2的第2面8上形成有沟槽(以下称为“纱线移动槽11”)。在络交块2的顶端,形成有用于将多纤维人造丝Y引导向后述的缝隙12(纱线移动间隙)内的第1倾斜面13和第2倾斜面14。第1倾斜面13从络交块2的顶部15向第1面7倾斜。第2倾斜面14从络交块2的顶部15向第2面8倾斜。
接着请参照图3。图3为图2的3-3线向视剖视图。如本图所示,流体喷射孔10与形成在络交块2的内部、向根部开口的流体供给通道16连通。在基体1上开有与流体供给通道16连通的流体供给口17。并且,各络交块2使流体供给通道16与流体供给口17连通地固定在基体1上。在这种结构下,当从图中没有表示的流体供给装置给流路6提供流体时,流体以规定的压力、规定的流量依次通过流体供给口17和流体供给通道16从流体喷射孔10喷射。在本实施方式中,流体喷射孔10如图2所示截面为圆形。
如图1~3所示,纱线移动槽11沿与第2面8垂直的方向向内扩宽(奥広がり)地形成。即,纱线移动槽11沿列方向向内扩宽地形成。纱线移动槽11沿纱线移动方向直线地形成,贯穿络交块2。换言之,纱线移动槽11沿多纤维人造丝Y的纱线通道形成。如图3所示,通过使第1面7与第2面8呈相对置的状态,利用纱线移动槽11与第1面7的组合形成作为络交对象的多纤维人造丝Y移动的空间的纱线移动空间18。在本图中,纱线移动空间18用双点划线简略表示。该纱线移动空间18与相邻的络交块2的流体喷射孔10连通。本图中多纤维人造丝Y的纱线通道设定在用符号S表示的圆形区域内。换言之,使多纤维人造丝Y的纱线通道大致在圆形区域S内地调整图1所示的第1导纱器4和第2导纱器5的安装位置。附带说明一下,纱线移动空间18包含圆形区域S,圆形区域S位于纱线移动槽11的内侧。
如本图所示,第2面8被上述纱线移动槽11分割。即,第2面8由比纱线移动槽11靠近顶端的第2面顶端部8a和比纱线移动槽11靠根部的第2面根部8b构成。第2面顶端部8a和第2面根部8b平行但不在同一个平面内,沿列方向稍微错开。如上所述,多个络交块2以第1面7和第2面8相对置、部分抵接的形态排列。详细为,在多个络交块2排列设置在基体1上的状态下,第1面7与第2面根部8b相抵接,但第1面7不与第2面顶端部8a抵接。于是,通过这样使第1面7与第2面8呈相对置的状态,在第1面7与第2面顶端部8a之间形成厚度大致在0.1mm左右的缝隙12。由于该缝隙12的存在,能够沿与纱线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将多纤维人造丝Y插入纱线移动空间18内。
接着请参照图4。图4为图3的A部分的放大图。如本图所示,纱线移动空间18由在第2面8上开口的开口部18a和形成在该开口部18a内侧的内侧部分18b构成。在本图所示的截面上,纱线移动空间18使内侧部分18b在缝隙方向的宽度比开口部18a宽地形成。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纱线移动空间18内扩宽。纱线移动空间18的内侧部分18b的截面轮廓为由一对半圆19和将这对半圆互相连接起来的一对直线20构成的椭圆形(oval)。一对直线20沿缝隙方向延伸,一对半圆19在缝隙方向上相对置。内侧部分18b在内侧部分18b的缝隙方向的中央与开口部18a连通。本实施方式中,流体喷射孔10的半径与由本图中沿列方向出现的开口部18a的轮廓18c、18d特定的宽度相等。与纱线移动空间18相连的缝隙12不直接与内侧部分18b相连。该缝隙12通过开口部18a与内侧部分18b相连。缝隙12在离内侧部分18b最远的位置上与纱线移动空间18相连。缝隙12在流体喷射孔10与开口部18a的边界上与纱线移动空间18相连。内侧部分18b相对于线C线对称。该线C为与流过流体喷射孔10内的流体的流向平行、与圆形区域S的中心重叠的线。
通过以上结构,当开始给多纤维人造丝Y实施络交时,首先给图2所示的基体1的流路6提供流体。作为流体使用例如压缩空气等。接着,有效地利用图3所示的第1倾斜面13和第2倾斜面14将移动的多纤维人造丝Y插入缝隙12中。由此,多纤维人造丝Y横过图4所示的纱线移动空间18的开口部18a收容到纱线移动空间18的内侧部分18b内。详细为,多纤维人造丝Y被适当调整了位置的第1导纱器4和第2导纱器5引导为贯穿圆形区域S。
提供给基体1的流路6的上述流体通过流体供给通道16等从流体喷射孔10喷出,横过开口部18a被导入内侧部分18b。被导入内侧部分18b内的流体冲击本图中用直线20表示轮廓的纱线移动槽11的槽底P,被分开冲向用一对半圆19表示轮廓的纱线移动槽11的侧面。于是,被分开的流体因与纱线移动槽11的侧面的干涉在纱线移动槽11内呈若干个螺旋形沿纱线通道从纱线移动槽11的两端排出。总之,被导入内侧部分18b内的流体沿缝隙方向和纱线移动方向2次分开。并且,可以认为喷射到纱线移动空间18内的流体主要存在于内侧部分18b内,并且在内侧部分18b内流动。
利用上述流体特异的流动,以规定的间隔对在纱线移动空间18内移动的多纤维人造丝Y实施络交。
如以上说明过的那样,上述实施方式中络交装置100如下所述地构成。即,具有第1面7和第2面8的络交块2以上述第1面7和第2面8相对置的形态排列设置。各络交块2的第1面7上形成用于喷射流体的流体喷射孔10。在各络交块2的第2面8上形成纱线移动槽11。通过使上述第1面7和第2面8呈相对置的状态,利用上述纱线移动槽11和上述第1面7的组合与上述流体喷射孔10连通地形成作为络交对象的多纤维人造丝Y移动的空间的纱线移动空间18,并且在该纱线移动空间18中形成使上述多纤维人造丝Y能够沿与纱线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插入的作为间隙的缝隙12。上述纱线移动槽11在与上述第2面8垂直的方向上向内扩宽。如果采用上述结构,由于上述缝隙12配设在向上述纱线移动槽11的槽底P喷射的上述流体的上游、并离开上述纱线移动槽11的槽底P的位置上,因此具有下述(1)~(3)的效果。(1)上述多纤维人造丝Y不容易从上述缝隙12突出。(2)允许喷射到上述纱线移动空间18内的上述流体主要存在的区域或流动的区域的,相对于上述流体喷射孔10的穿孔的中心线线对称的截面形状。换言之,允许相对于内侧部分18b的线C线对称的截面形状。(3)抑制来自上述缝隙12的上述流体被吹跑(流出)。由于上述纱线移动槽11向内扩宽地形成,因此更好地发挥上述(1)和(3)的效果。当采用上述(2)允许的上述截面形状时,实现了可以认为对络交性能有益的上述流体的流动,上述流体的流动在上述区域(内侧部分18b)内是对称的。在上述缝隙12由沟槽和面组合这一点上,上述络交装置100的制造极其容易。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内侧部分18b相对于线C线对称地形成。由此,纱线移动空间18内流体的流动相对于线C线对称地形成。本申请的发明者们认为,纱线移动空间18内流体的流动相对于线C线对称地形成在技术上有意义。附带说明一下,如果采用上述专利文献1的结构,则不能达到这样的线对称的截面形状。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如下所述地变更实施。
<第一变形例>
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络交装置100采用排列设置多个络交块2以便能够同时对多组多纤维人造丝Y实施络交的结构。取而代之,络交装置100也可以采用仅能对1组多纤维人造丝Y同时进行络交的结构。即,络交装置100可以采用以下结构。
络交装置100具有络交块2(第1部件)和络交块2(第2部件),所述络交块2(第1部件)具有第1面7和形成在该第1面7上、用来喷射流体的流体喷射孔10,所述络交块2(第2部件)具有第2面8和形成在该该第2面8上的纱线移动槽11。通过使上述第1面7和第2面8呈相对置的状态,利用上述纱线移动槽11和上述第1面7的组合与上述流体喷射孔10连通地形成作为络交对象的多纤维人造丝Y移动的空间的纱线移动空间18,并且在该纱线移动空间18中形成使上述多纤维人造丝Y能够在与纱线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插入的作为间隙的缝隙12。上述纱线移动槽11在与上述第2面8垂直的方向上向内扩宽。如果采用上述结构,虽然能够同时处理的多纤维人造丝Y仅限于1组,但能够充分发挥上述种种效果。
另外,在上述第一变形例中,具有形成流体喷射孔10的第1面7的络交块2(第1部件)不需要具有上述第2面8。同样,具有形成纱线移动槽11的第2面8的络交块2(第2部件)不需要具有上述第1面7。
<第二变形例>
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排列设置在基体1上的络交块2的数量没有特别的限制能够自由增减。例如,可以考虑2个或3个、4个以上等。
<第三变形例>
请参照图5。图5为类似于图3的图。如本图所示,纱线移动空间18的内侧部分18b的截面形状也可以是取代相对于第一实施方式的形状即线C线对称的椭圆形,而成为相对于线C线对称的圆形。
<第四变形例>
请参照图6。图6为类似于图3的图。如本图所示,纱线移动空间18的内侧部分18b的截面形状也可以是相对于线C线对称的梯形取代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形状,即相对于线C线对称的椭圆形。本图所示的内侧部分18b为向相邻接的开口部18a变狭窄的形状,但也可以取而代之为向离开开口部18a的方向变狭窄的形状。
<第五变形例>
请参照图7。图7为类似于图3的图。如本图所示,纱线移动空间18的内侧部分18b的截面形状也可以是在第四变形例涉及的形状即相对于线C线对称的梯形的侧边带圆弧的形状。
<第六变形例>
请参照图8。图8为类似于图3的图。如本图所示,纱线移动空间18的内侧部分18b的截面形状也可以是相对于线C线对称的梯形与相对于线C线对称的矩形组合而成的形状取代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形状即相对于线C线对称的椭圆形。本图所示的内侧部分18b的向开口部18a变窄的上述梯形与开口部18a连接,上述矩形位于隔着上述梯形与开口部18a相反的一侧。当然,也可以取而代之为内侧部分18b的上述矩形与开口部18a连接,上述梯形位于隔着上述矩形与开口部18a相反的一侧。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图9为类似于图2的图,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另外,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重复的说明适当割舍。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流体喷射孔10如图2所示截面采用圆形。与之相对,本实施方式中如图9所示,流体喷射孔10的截面为沿纱线移动方向的扁平形。详细为,与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流体喷射孔10相比较,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流体喷射孔10在纱线移动方向宽、在缝隙方向窄。该流体喷射孔10在纱线移动方向的两端部稍微带点圆弧。即,本实施方式涉及的流体喷射孔10的截面为椭圆形。
下面请参照图10。图10为类似于图3的图,为图9的10-10线向视剖视图。在本图的缝隙方向上,特定的流体喷射孔10的宽度h1比纱线移动空间18的开口部18a的宽度h2小。
下面请参照图11。图11为类似于图4的图,为图10的A部分的放大图。如本图所示,从流体喷射孔10喷出的流体在缝隙方向上的宽度窄的状态下冲击纱线移动槽11的槽底P。
如以上说明过的那样,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络交装置100还具有下述结构。即,上述流体喷射孔10形成为沿上述多纤维人造丝Y的移动方向扁平。如果采用以上的结构,上述流体长时间地喷射到在上述纱线移动空间18内移动的上述多纤维人造丝Y上。
下面说明用来确认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络交装置100的技术效果的试验。图12为表示确认上述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络交装置的技术效果的试验获得的结果的曲线图。本确认试验为证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技术比上述第一实施方式有意义的实验。本确认试验尤其着眼于络交性能。
首先说明试验条件。模型1(model1)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络交装置100。模型2(model2)及模型3(model3)为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络交装置100。模型1的流体喷射孔10的截面如上所述为圆形,其直径为1.3mm。模型2的流体喷射孔10的截面如上所述为椭圆形,构成该椭圆形的一对半圆的半径分别为0.4mm,连接这对半圆的直线长度为1.0mm。同样,模型3的流体喷射孔10的截面如上所述也为椭圆形,构成该椭圆形的一对半圆的半径分别为0.3mm,连接这对半圆的直线的长度为1.7mm。总之,为了使技术效果的比较容易,模型1、模型2和模型3设定为相同的截面积。
作为络交对象的多纤维人造丝Y的纱线种类为PET、83分特克斯、36长纤维(filament)。使纱线速度为4700m/min。图12中,纵轴表示多纤维人造丝Y上形成的络交部中作为每米的数目的络交数,横轴表示从流体喷射孔10喷射出的流体的流量。作为流体,采用了压缩空气。在本说明书中,络交性能定义为(络交数/流量)。
从图12可知,如果采用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模型2和模型3,相同的流量能够获得高的络交数,相同的络交数能够用低的流量获得。即,模型2和模型3呈现高的络交性能。由于图1所示的络交装置100在一个工厂中一般同时使用大约10000台左右,因此从给络交装置100提供空气的压缩机的性能的观点来看,能够理解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模型2和模型3是如何有益的。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图13为类似于图2的图,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另外,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重复的说明适当割舍。
如图3所示,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构成第2面8的第2面顶端部8a和第2面根部8b平行但不在同一个平面内。与之相对,如图13所示,本实施方式中构成第2面8的第2面顶端部8a和第2面根部8b平行并且在同一个平面内。换言之,第2面8整体在一个平面内。因此,本实施方式中图4所示的纱线移动空间18相对于线C不是部分而是完全线对称。
并且,如图2所示,对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相对置的第1面7和第2面8来说,不仅在它们之间形成缝隙12,而且彼此处于部分相互抵接的状态。与之相对,如图13所示,本实施方式在第1面7和第2面8之间设置少许间隙g,随之形成缝隙12。该少许间隙g的宽度为例如0.1mm左右。该间隙g例如如下所述地形成。即,当在基体1上排列设置多个络交块2时,将适当的薄板21插入相邻的络交块2之间。换言之,在基体1上交替地排列设置络交块2和薄板21。
如以上说明过的那样,本实施方式中络交装置100如下所述地构成。即,缝隙12通过隔开间隙g配设相邻的络交块2形成。如果采用这种结构,能够同时实现(a)第1面7存在于一个面内、(b)第2面8存在于一个面内、(c)在第1面7与第2面8之间形成缝隙12这样的(a)~(c)的结构上的特征。换言之,如果着眼于同时实现(a)和(b)这一点,与第2面8分开存在于不同的面内的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比较,能够起到可以降低制造成本这样的效果。

Claims (5)

1.一种络交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第1部件和第2部件,所述第1部件具有第1面和形成在该第1面上、用来喷射流体的流体喷射孔,所述第2部件具有第2面和形成在该第2面上的沟槽;
通过使上述第1面和第2面呈相对置的状态,利用上述沟槽与上述第1面的组合,与上述流体喷射孔连通地形成作为络交对象的纱线移动的空间的纱线移动空间,并且在该纱线移动空间中形成作为使上述纱线能够在与该纱线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插入的间隙的纱线插入间隙;
上述沟槽在与上述第2面垂直的方向上向内扩宽;
上述纱线移动空间包括在上述第2面上开口的开口部和形成于该开口部的内侧的内侧部分,上述内侧部分的截面轮廓为由一对半圆和将该一对半圆互相连接起来的一对直线构成的椭圆形。
2.一种络交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第1面和第2面的络交块以上述第1面和第2面相对置的形态排列设置;
在各络交块的第1面上形成用来喷射流体的流体喷射孔;
在各络交块的第2面上形成沟槽;
通过使上述第1面和第2面呈相对置的状态,利用上述沟槽与上述第1面的组合,与上述流体喷射孔连通地形成作为络交对象的纱线移动的空间的纱线移动空间,并且在该纱线移动空间中形成作为使上述纱线能够在与该纱线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插入的间隙的纱线插入间隙;
上述沟槽在与上述第2面垂直的方向上向内扩宽;
上述纱线移动空间包括在上述第2面上开口的开口部和形成于该开口部的内侧的内侧部分,上述内侧部分的截面轮廓为由一对半圆和将该一对半圆互相连接起来的一对直线构成的椭圆形。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络交装置,其特征在于:喷射到上述纱线移动空间内的上述流体主要存在的区域或流动的区域相对于上述流体喷射孔的穿孔的中心线线对称地形成。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络交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流体喷射孔形成为沿上述纱线的移动方向截面扁平。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络交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流体喷射孔形成为沿上述纱线的移动方向截面扁平。
CN2008102152272A 2007-10-30 2008-09-22 络交装置 Active CN10142399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281996A JP4673355B2 (ja) 2007-10-30 2007-10-30 交絡装置
JP281996/2007 2007-10-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23994A CN101423994A (zh) 2009-05-06
CN101423994B true CN101423994B (zh) 2011-12-07

Family

ID=403446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2152272A Active CN101423994B (zh) 2007-10-30 2008-09-22 络交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2055818B1 (zh)
JP (1) JP4673355B2 (zh)
CN (1) CN101423994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77188A (zh) * 2012-06-04 2012-09-19 浙江理工大学 一阶变性偏心圆齿轮和二阶共轭非圆齿轮缫丝机络交机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29117B2 (ja) * 2009-06-08 2013-07-03 東レ株式会社 マルチフィラメント糸の交絡付与装置および交絡付与方法
CN102418185A (zh) * 2011-09-21 2012-04-18 叶旭林 喷嘴
JP6334373B2 (ja) * 2014-11-19 2018-05-30 Tmtマシナリー株式会社 交絡装置
JP6352793B2 (ja) * 2014-12-12 2018-07-04 Tmtマシナリー株式会社 交絡付与機構
JP6495051B2 (ja) * 2015-03-02 2019-04-03 Tmtマシナリー株式会社 交絡装置
JP6981808B2 (ja) * 2017-08-18 2021-12-17 Tmtマシナリー株式会社 交絡装置
JP7128572B2 (ja) * 2017-12-13 2022-08-31 Tmtマシナリー株式会社 交絡装置
DE102019001545A1 (de) * 2019-03-05 2020-09-10 Oerlikon Textile Gmbh & Co. Kg Verwirbelungsvorrichtung zum Verwirbeln eines synthetischen, multifilen Fadens
JP2023012096A (ja) * 2021-07-13 2023-01-25 Tmtマシナリー株式会社 交絡装置、及び糸巻取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904815A1 (de) * 1988-02-25 1989-09-07 Barmag Barmer Maschf Luftduese zum verflechten eines laufenden multifilamentfadens
CN1058434A (zh) * 1990-07-02 1992-02-05 希伯莱因机械股份公司 复丝纱线空气膨化的装置
CN1977075A (zh) * 2004-06-30 2007-06-06 希伯莱因纤维技术公司 用于处理长丝纱线的装置和方法以及雪花纱线、泳移和假捻纱线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43498B2 (ja) * 1976-01-10 1983-09-27 東レ株式会社 交絡処理装置の糸掛方法
JPS5856417A (ja) 1981-09-30 1983-04-04 Toshiba Corp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
JPS6040534B2 (ja) * 1981-10-12 1985-09-11 東レ株式会社 糸条流体処理装置
JPH065431Y2 (ja) * 1986-01-24 1994-02-09 東レ株式会社 流体処理装置
JP3475644B2 (ja) * 1996-03-12 2003-12-08 東レ株式会社 多糸条流体処理装置
JP2005213692A (ja) * 2004-01-30 2005-08-11 Toray Ind Inc 糸条の流体交絡処理装置および交絡糸条の製造方法
TWI313310B (en) * 2005-03-20 2009-08-11 Oerlikon Heberlein Temco Wattwil A Process and entangling nozzle for the production of knotted yarn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904815A1 (de) * 1988-02-25 1989-09-07 Barmag Barmer Maschf Luftduese zum verflechten eines laufenden multifilamentfadens
CN1058434A (zh) * 1990-07-02 1992-02-05 希伯莱因机械股份公司 复丝纱线空气膨化的装置
CN1977075A (zh) * 2004-06-30 2007-06-06 希伯莱因纤维技术公司 用于处理长丝纱线的装置和方法以及雪花纱线、泳移和假捻纱线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5-213692A 2005.08.11
JP特开平9-250043A 1997.09.22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77188A (zh) * 2012-06-04 2012-09-19 浙江理工大学 一阶变性偏心圆齿轮和二阶共轭非圆齿轮缫丝机络交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055818A1 (en) 2009-05-06
EP2055818B1 (en) 2012-02-15
CN101423994A (zh) 2009-05-06
JP4673355B2 (ja) 2011-04-20
JP2009108441A (ja) 2009-05-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23994B (zh) 络交装置
KR900001318B1 (ko) 복합방사용 구금장치
CN101949663B (zh) 制冷剂导管和具有该制冷剂导管的换热器
US8485248B2 (en) Flow distributor for a heat exchanger assembly
CA3040233C (en) Microstructured nozzle
CN102847622B (zh) 实心锥形喷嘴
CN102272524A (zh) 双组分喷嘴、集束喷嘴以及用于使流体雾化的方法
CN101970731B (zh) 用于熔融纺制多组分纤维的装置
EP0716268A2 (de) Gekühltes Wandteil
CN101559410A (zh) 用于分配粘合剂长丝的随机图案的喷嘴和方法
CN115151330B (zh) 用于过滤器清洁系统的脉冲喷口
KR102623646B1 (ko) 오리피스 플레이트 및 밸브
CN107270004A (zh) 流路形成结构体
CN105765193B (zh) 排气流混合器
JP2011147939A (ja) 接着剤塗布ヘッド
CN102068859A (zh) 流体进入装置
US6361736B1 (en) Synthetic fiber forming apparatus for spinning synthetic fibers
JP6142703B2 (ja) メルトブローン用紡糸口金装置
JP2008038275A (ja) 分割型複合繊維の複合紡糸口金
EP1278692A1 (de) Vorrichtung zum führen eines metallbandes auf einem gaskissen
JP6596911B2 (ja) タービン翼
JP2008202163A (ja) 複合繊維紡糸用口金
EP0092002A1 (en) Fuel atomisers for oil burners
CN207079334U (zh) 可提高纱线喷结数量及喷结牢度的喷嘴芯
WO2010095489A1 (ja) 気流紡績ノズル及び微細繊維用気流紡績ノズル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