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16089B - 螺旋衬垫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 Google Patents

螺旋衬垫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16089B
CN101416089B CN2006800541006A CN200680054100A CN101416089B CN 101416089 B CN101416089 B CN 101416089B CN 2006800541006 A CN2006800541006 A CN 2006800541006A CN 200680054100 A CN200680054100 A CN 200680054100A CN 101416089 B CN101416089 B CN 10141608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tension line
periphery
smis
cl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8005410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16089A (zh
Inventor
世良正树
平野千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be Exsym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Ube Nitto Kase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be Nitto Kasei Co Ltd filed Critical Ube Nitto Kase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4160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160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160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1608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44Mechanical structures for providing tensile strength and external protection for fibres, e.g. optical transmission cables
    • G02B6/4479Manufacturing methods of optical cables
    • G02B6/4489Manufacturing methods of optical cables of central supporting members of lobe structur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44Mechanical structures for providing tensile strength and external protection for fibres, e.g. optical transmission cabl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Extru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Ropes Or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生产性的提高。制造装置在制造具备被配置在中心的抗张力线、和包覆形成在抗张力线的外周并在外周上形成有多个螺旋槽的衬垫主体部的螺旋衬垫时使用,在将衬垫主体部的形成用熔融树脂挤压在抗张力线(A)的外周上的非旋转模(12)之前,设有把持抗张力线(A)、对其施加扭转的扭转装置(10)。扭转装置(10)具备抗张力线(A)的把持机构部(100)、和把持机构部(100)的扭转机构部(101)。把持机构部(100)具有以抗张力线(A)为中心配设、对置地配置并夹持该抗张力线(A)的一对为组的多个辊(100b),将该辊(100b)的组沿着该抗张力线(A)的延长方向配置多个。在各辊100b的外周面上设有高摩擦部件(100j)。

Description

螺旋衬垫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螺旋衬垫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特别涉及具有SZ螺旋槽的衬垫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背景技术
在具备SZ槽的光纤衬垫的制造装置中,使用往复旋转的旋转模的情况下,如果考虑形成螺旋槽的树脂流路及槽识别用的示踪部的树脂流路等而设置旋转机构,则制造装置变得复杂且大型,并且为了旋转驱动这种构造的旋转模而需要大容量的驱动马达。 
但是,在这种结构的制造装置中,为了提高生产性,驱动马达的高速旋转是必要条件,但由于马达容量的增大并且马达的内部阻力增加,所以实际上在增加生产速度方面具有限度。 
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1、2中提出了以下技术方案,通过使旋转模的上游侧的抗张力体和下游侧的制品向与旋转模的旋转方向相反方向扭转,来抑制旋转模中的扭转角度,降低旋转时的负荷,从而更高速地制造衬垫的方法。 
但是,这些提案都是在使用旋转模时附带地改善产生的不良状况的方法,在使用旋转模本身的情况中并没有变化,生产速度的飞跃性的提高较困难。 
在专利文献3中,提出了通过使抗张力线在模的前方旋转(反转)、不使用旋转模、形成螺旋槽交替地反转的螺旋槽(SZ槽)的衬垫的制造方法。 
根据在该专利文献3中提出的制造方法,由于不使用旋转模,所以能够期待生产速度的大幅提高,但具有以下说明的技术课题。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303408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1-95077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昭61-167522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昭55-597号公报 
即,在专利文献3中提出的制造方法中,在一对带之间把持抗张力线,使抗张力线与带一起扭转,形成SZ状的螺旋槽,但即使例如在把持抗张力线的带中使用摩擦系数足够大的材料,例如树脂橡胶等,也难以充分提高其把持力及摩擦力,难以原样执行高速生产。 
此外,抗张力线为了强化与螺旋包覆部的粘接力,有时在形成螺旋包覆部之前对抗张力线实施预包覆,但在使用这样的包覆抗张力线时,在上述基于带的把持机构中,在把持部分容易发生滑动,不能得到足够的扭转角度,不能实现希望的高速生产。 
另外,在专利文献4中,还提出了在旋转模的下游侧对制品加以扭转的事例,但在该方法中,需要被熔融挤压的制品完全固化,因此,与制造速度成比例,冷却区间变长,可扭转的位置远离,扭转效果变差,高速制造变得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以往的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希望的高速生产的螺旋衬垫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一种螺旋衬垫的制造方法,该螺旋衬垫具备被配置在中心的抗张力线、和包覆形成在上述抗张力线的外周并在外周上形成有多个螺旋槽的衬垫主体部,在制造该螺旋衬垫时,在将用于形成上述衬垫主体部的熔融树脂挤压到上述抗张力线的外周上的非旋转模之前,把持上述抗张力线,并对其施加扭转,上述抗张力线是在由外径为3.0mm以下的单钢丝构成的抗张力体的外周上设有粘接层、并在该粘接层的外周设有中芯包覆层的结构,或者是在GFRP、KFRP的抗张力体的外周上直接设有中芯包覆层的结构;将上述非旋转模与上述抗张力线的把持位置之间的配置间隔设为1000mm以下;上述抗张力线的把持通过以上述抗张力线为中心配设、且对置地配置、并以夹持该抗张力线的一对为组的多个辊进行;上述辊至少在与上述中芯包覆层接触的部分被实施使得与上述中芯包覆层之间的动摩擦系数为0.3以上的处理或者设置有与上述中芯包覆层之间的动摩擦系数为0.3以上的部件。 
根据这样构成的螺旋衬垫的制造方法,抗张力线的把持通过以上述抗张力线为中心配设、且对置地配置、并夹持该抗张力线的一对为组的多个 辊进行,辊对至少与上述抗张力线接触的部分实施高摩擦化处理,或者设置高摩擦部件,所以即使在抗张力线上设有树脂包覆层的情况下也不易发生滑动,能够牢固地把持,能够得到足够的扭转角度,能够实现希望的高速生产。 
可以使上述高摩擦化处理或高摩擦部件具有能够承受在将上述抗张力线预加热后进行冷却时的温度条件的耐热性。 
此外,本发明是一种螺旋衬垫的制造装置,其具备扭转装置,该螺旋衬垫具备被配置在中心的抗张力线、和包覆形成在上述抗张力线的外周并在外周上形成有多个螺旋槽的衬垫主体部,在制造该螺旋衬垫时,该扭转装置在将用于形成上述衬垫主体部的熔融树脂挤压到上述抗张力线的外周上的非旋转模之前,把持上述抗张力线,并对其施加扭转,上述抗张力线是在由外径为3.0mm以下的单钢丝构成的抗张力体的外周上设有粘接层、并在该粘接层的外周设有中芯包覆层的结构,或者是在GFRP、KFRP的抗张力体的外周上直接设有中芯包覆层的结构;上述扭转装置具备上述抗张力线的把持机构部、和上述把持机构部的扭转机构部;将上述非旋转模与上述扭转装置的把持位置之间的配置间隔设为1000mm以下;上述把持机构部具有以上述抗张力线为中心配设、且对置地配置、并以夹持该抗张力线的一对为组的多个辊;上述辊至少在与上述中芯包覆层接触的部分被实施使得与上述中芯包覆层的动摩擦系数为0.3以上的处理或者设置有与上述中芯包覆层的动摩擦系数为0.3以上的部件。 
根据这样构成的螺旋衬垫的制造装置,与上述制造方法同样,能够将张力线不发生滑动而牢固地把持,能够得到足够的扭转角度,并且通过设置在非旋转模的上游侧的扭转装置,能够对抗张力线赋予需要的扭转角度,所以不需要在模下游侧导入扭转机构,能够容易地进行将从模挤压的螺旋衬垫通过风冷、温水冷、水冷的冷却手段逐渐冷却的处理,这样,则能够减轻伴随着包覆树脂的冷却的收缩的影响,能够得到形状稳定的螺旋衬垫。 
上述高摩擦部件可以由硅橡胶构成。 
上述高摩擦化处理可以从对钢制辊的表面进行喷砂加工、或者对钢制辊的表面实施植入硅石的橡胶涂层处理的任一种中选择。 
发明效果: 
根据上述结构的螺旋衬垫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能够将抗张力线不发生滑动地牢固地把持,能够得到足够的扭转角度,能够实现希望的高速生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通过有关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得到的螺旋衬垫的一例的要部立体图。 
图2是表示在有关本发明的螺旋衬垫的制造方法中使用的制造装置的整体配置的侧视图。 
图3是图2的扭转装置的放大侧视图。 
图4是图3的正视图。 
图5是图3的要部放大图。 
图6是图4所示的把持机构部的放大俯视图。 
图7是图4所示的把持机构部的放大侧视图。 
图8是图5所示的把持机构部的辊的放大图。 
符号说明 
S 螺旋衬垫 
A 抗张力线 
B 粘接性树脂层 
C 螺旋槽 
D 衬垫主体部 
T 示踪部 
10 扭转装置 
100 把持机构部 
100b 辊 
100j 高摩擦部件 
101 扭转机构部 
12 非旋转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及具体例更加详细地说明有关本发明的螺旋衬垫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的实施方式。图2~图10表示有关本发明的螺旋衬垫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的一实施例。 
在这些图中表示的实施例是对图1所示的螺旋衬垫S进行制造的实施 例,螺旋衬垫S具备配置在中心的抗张力线A、和包覆在抗张力线A的外周上而形成、在外周上形成有多个螺旋槽C的衬垫主体部D。 
抗张力线A例如在由外径为3.0mm以下的单钢线构成的抗张力体A1的外周上设有粘接层A2,并在粘接层A2的外周上设有中芯包覆层A3。粘接层A2形成为规定厚度,以使其无间隙地包覆抗张力体A1的外周面,改善并加强抗张力体A1与中芯包覆层A3之间的粘接构造。 
设在衬垫主体部D的外周上的螺旋槽C是收容光带心线等的部分,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大致U字型截面的槽以等角度间隔设有5个,但槽的形状及设置数量并不限于图示的状态,可以任意地设定。 
此外,螺旋槽C形成为沿着衬垫S的长度方向、每隔规定的反转角度反复反转的所谓SZ螺旋。此情况下的反转角度也可以对应于螺旋槽C的数量等而任意地设定。 
衬垫主体部D通过合成树脂的挤压而形成,此时,在外周的一部分上设有示踪部T。该示踪部T用于识别螺旋槽D,例如使用与衬垫主体部D不同的着色树脂。另外,本发明作为制造对象的螺旋衬垫并不限于图1所示的截面构造,例如也可以是使用GFRP或KFRP作为抗张力体A1,并在其外周上直接设置中芯包覆层A3的构造。 
图2是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使用的制造装置的整体配置图,制造装置具备扭转装置10、非旋转模12、两台第1~第2挤压机14、16、卷绕抗张力体A1的线轴18、脱脂槽20、抗张力体A1的预加热槽22、粘接层A2及中芯包覆层A3的冷却装置24、第1拉取机26、抗张力线A的预加热槽28及螺旋衬垫S的冷却槽30、第2拉取机32。 
扭转装置10设置在非旋转模12之前的上游侧,并设置支承在支承台34上。图3~图8中表示扭转装置10的详细情况。在这些图中所示的扭转装置10具有抗张力线A的把持机构部100、和该把持机构部100的扭转机构101。 
把持机构部100如图5所示,经由设在立设于支承台34上的一对支柱36上的轴承38被旋转自如地支承,在图6及图7中表示其详细情况。这些图中表示的把持机构部100具有一端开口的大致凹形的框体100a、以一对为组的多个辊100b、和一对中空轴部100c。
框体100a的俯视形状形成为大致长方形,在长度方向的两端上,在同轴上固设有一对中空轴部100c。一对中空轴部100c虽然一个比另一个稍长,但除此以外实质上是相同的结构,固设在框体100a上,以使其长度方向的中心轴成为同轴状。 
在该中空轴部100c内,在中心轴上插通抗张力线A,并且在各中空轴部100c的中间位置的外周上嵌装有安装于支柱34上的轴承36,由此,将框体100c旋转自如地支承在中空轴部100c的中心轴上。 
辊100b通过一对的组,以抗张力线A为中心,从其两侧夹持它而配置,并且,多个组(在本实施例中是3组)沿着抗张力线A的长度方向隔开规定的间隔配置为列状。另外,在图6、图7所示的例子中,将3组辊100b配置为一列状,但该列数可以根据抗张力线A的粗细、性状等而适当选择1组到3组以上。 
配置为3列状的辊100b在图6中上方侧的3个被旋转自如地支承在固定板100d上,下方侧的3个被旋转自如地支承在可动板100e上。 
固定板100d和可动板100e是相同长度的平板,在框体100a的长度方向上延伸设置。这些板100d、100e被支承在沿框体100a的短边方向延伸设置的一对导引杆100f上。 
在该情况下,固定板100d固定在导引杆100f上,可动板100e安装在导引杆100f上,以使其能够相对于固定板100d接近或远离。 
在可动板100e的侧面上,抵接着3个压缩螺旋弹簧100g,在各压缩螺旋弹簧100g上,安装有调节压缩量的调节螺钉100h。调节螺钉100h螺装在贯通形成于框体100a上的螺孔中。通过该结构,如果改变调节螺钉100h的拧入量,则可动板100e与固定板100d的间隔变化,结果能够调节一对辊100b之间的间隔。 
各辊100b如图8所示,在外周面上具有旋绕形成的V字状槽100i。在该V字状槽100i中插通着抗张力线A,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将开放角度设定为90°。 
此外,该V字状槽100i的深度与抗张力线A的半径为同样的深度。如果利用这样构成的V字状槽100i,并用一对辊100b夹持抗张力线A,则抗张力线A与V字状槽100i的触点在4个部位上呈对称,且应力被均匀地分散,变得更不易滑动。另外,V字状槽100i的开放角度并不需要限定为90°,例如可以在90°~120°的范围内任意地设定。 
进而,在各辊100b上,在抗张力线A接触的外周面上设有高摩擦部件100J。该高摩擦部件100j例如由硅橡胶(动摩擦系数0.54)、硅植入聚氨酯橡胶(动摩擦系数0.72)等构成,将这样的部件植入在钢制辊100b的外周面中。 
在高摩擦部件100j中,由预加热槽28所加热的中芯包覆层A3的表面温度为约80℃左右,由于这样的温度被连续地施加,所以优选地具备能够承受该温度的耐热性。 
此外,特别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在抗张力线A中设有中芯包覆层A3,不能通过辊100b施加其压坏强度以上的把持力,所以在辊100b的外周面上设置高摩擦部件100j来防止滑动,但在此情况下,高摩擦部件100j与中芯包覆层A3之间的动摩擦系数为0.3以上,更优选为0.5以上。作为能够得到这样的摩擦系数的部件,不仅是上述高摩擦部件100j,也可以是对与抗张力线A的接触部实施了喷砂加工的钢制辊、以钢制辊为基材、对其表面实施植入硅石的橡胶涂层等,实施高摩擦化处理。 
此外,高摩擦部件100j或高摩擦化处理并不需要设置在辊100b的外周面的整个区域中,例如也可以仅设在抗张力线A接触的V字状槽100i的部分上。 
另一方面,如图4、图5所示,扭转机构部101具备驱动用马达101a、原动及从动滑轮101b、101c、和同步带101d。驱动用马达101a固定设置在支承台34上。 
在驱动马达101a的旋转轴上固设有原动滑轮101b,在把持装置100的一个中空轴部100c的端部上固设有从动滑轮101c,在原动滑轮101b与从动滑轮101c之间卷绕有同步带101d。 
驱动用马达101a被驱动,以使其每隔规定的圈数使旋转方向反转,由此,使经由同步带101d连结的中空轴部100c摆动旋转,结果,使将抗张力线A夹持在辊100b之间的把持机构100的框体100a以规定的周期摆动旋转,由此,对抗张力线A施加规定的扭转。 
在此情况下,对抗张力线A所施加的扭转转矩优选为90°/10m以下, 如果设定为这样的扭转转矩,则可以确认内在于抗张力线A中的扭转转矩不会给螺旋衬垫S的反转间距及反转角带来影响。 
在扭转装置10的下游侧配置有非旋转模12,但在此情况下,如果扭转装置10的抗张力线A的把持位置与非旋转模12的设置间隔过大,则松捻等产生影响,主体树脂难以追随于由扭转装置10施加的扭转,所以通过优选地设为1000mm以下、更优选地设为500mm以下,以使施加在抗张力线A上的扭转角均匀地反映到槽轨迹中。此外,通过将从抗张力线A的把持位置到拉取机32之间的距离优选地设为3000mm以上、更优选地设为10000mm以上,能够通过添加SZ槽的模12使扭转角均匀地反映到槽轨迹中。 
衬垫S的制造如以下这样进行。在线轴18上卷绕有抗张力体A1,将其依次抽出。接着,在将其用脱脂槽20脱脂处理后,通过加热槽22预加热,然后通过第1挤压机14将粘接层A2及中芯包覆层A3的形成用树脂通过双层共挤压而挤压到抗张力体A1的外周上,接着,通过在冷却槽24内冷却,成为抗张力线A。 
接着,从第2挤压机16将衬垫主体部D和示踪部T的形成用树脂包覆形成在插通到非旋转模12中的抗张力线A的外周上。在包覆衬垫主体部D之前,通过预加热槽28对中芯包覆层A3进行预加热处理,然后,通过第2挤压机16,将主体部D和示踪部T的形成用树脂以熔融状态双层挤压。 
在此情况下,在将衬垫主体部D的形成用熔融树脂挤压到抗张力线A的外周上的非旋转模12之前,设置把持抗张力线A并对其施加扭转的扭转装置10。 
在本实施例的情况下,扭转装置10具备抗张力线A的把持机构部100、和把持机构部100的扭转机构部101,把持机构部100具有以抗张力线A为中心配设而对置地配置、夹持该抗张力线A的一对为一组的多个辊100b,将辊100b的组沿着抗张力线A的延长方向配置有多个。 
此外,特别在把持机构部100的辊100b上,在其外周面上设有高摩擦部件100j,所以能够将设有中芯包覆层A3的抗张力线A不发生滑动地牢固地把持,能够得到足够的扭转角度,并且能够设置在非旋转模12的上游侧而通过扭转装置10对抗张力线A施加需要的扭转角度,所以不需要在模 12的下游侧导入扭转机构,能够容易地进行将从模12挤压的螺旋衬垫通过风冷、温水冷、水冷这样的冷却手段逐渐冷却的处理,这样,能够减小伴随着包覆树脂的冷却的收缩的影响,能够得到形状稳定的螺旋衬垫S。 
另外,图2所示的冷却装置30是使从非旋转模12压出的熔融树脂固化的装置,可以采用风冷、温水冷、水冷这样的逐渐冷却。将以规定的速度制造的螺旋衬垫S通过未图示的卷绕机卷绕。 
以下,关于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对更具体的制法实施例与比较例一起进行说明。 
制法实施例1
通过以下的方法制造图1所示形状的螺旋衬垫S。另外,在本制法实施例中,螺旋槽C的数量为5个。作为抗张力体A1,使用外径1.6mm的单钢线,作为粘接层A2的形成用树脂而将马来酸酐改性聚乙烯(Unika Co.,Ltd.制:GA006)、作为中芯包覆层A3的形成用树脂而将直链状低密度聚乙烯混合品(Unika Co.,ltd.制:NUCG7641:NUCG5652=3:2)通过第1挤压机14共挤压后,经过冷却工序,得到外径为2.8mm的抗张力线A。 
接着,将该抗张力线A用预加热槽28预加热,直到表面温度成为60℃,并以线速度15m/min导入到具备衬垫形状的金属模的螺旋包覆模(非旋转模12)中,作为衬垫主体部D的形成用树脂而将高密度聚乙烯(ポライムポリマ—公司制:HI-ZEX6600MA)、作为示踪部T的形成用树脂而将着色高密度聚乙烯(SUMIKA COLOR CO.,LTD.制:PE-8Y1760)用螺旋包覆模共挤压,构成螺旋衬垫S。 
抗张力线A在螺旋包覆模(非旋转模12)的上游侧550mm的位置上,被由硅橡胶(动摩擦系数0.58)构成的一对把持辊100b以把持应力20kgf把持,在扭转装置10的作用下以50圈/min的速度进行360°的往复旋转运转,实施虚拟外径为6.5mm的树脂包覆而得到螺旋包覆。 
被螺旋包覆的成形物被导入到在入口部具备内径10mm的导管、温度调节为60℃的减压循环温水冷却水槽30中,均匀地冷却到肋筋的截面内部。得到的螺旋衬垫S的形状尺寸是肋筋部的外径为6.5mm、槽外宽1.6mm、槽内宽1.5mm、槽深1.6mm的5条“コ”字状截面,具有间距为150mm、反转角为290°的稳定的SZ槽轨迹。螺旋衬垫S的倾斜角度是5.5°。
制法实施例2
除了作为抗张力线A的把持用辊100b而使用1对以SKD51(高速工具钢)为基材并对表面实施了含有硅石粒子的粘结剂涂布的辊(将混合了具有动摩擦系数0.80、60μm左右的粒子直径的硅石粒子、陶瓷粒子的涂合涂料对以钢制辊为基材的把持辊直接进行涂层,通过形成厚度25~45μm左右的膜而具有夹持力。由于硅石粒子、陶瓷粒子咬入到包覆中芯表面中、动摩擦系数提高,所以使钢线扭转装置高速运转时的把持稳定性提高。此外,由于包覆中芯不直接接触在粘结剂部上,并在基材中使用钢制坯材,所以耐久性、耐磨损性良好。通过变更硅石粒子、陶瓷粒子的粒子直径,能够调节动摩擦系数)以外,在与上述实施例1同样的条件下得到具有SZ槽轨迹的螺旋衬垫S。通过配置在把持辊100b的表面上的细微的硅石粒子咬入到中芯包覆层A3的表面中,抑制把持部100中的中芯包覆层A3的滑动,并且耐磨损性也提高。 
得到的螺旋衬垫S的形状尺寸是肋筋部的外径为6.5mm、槽外宽为1.6mm、槽内宽为1.5mm、槽深为1.6mm的5条“コ”字状截面,并具有间距为150mm、反转角为290°的稳定的SZ槽轨迹。螺旋衬垫S的肋筋倾斜角度是5.5°。 
比较例1
关于与实施例1同样构成的螺旋衬垫的制造方法,作为把持设有中芯包覆层A3的抗张力线A而使其往复反转的方式,使用1对钢制辊(动摩擦系数0.12),在以下的条件下尝试制造。 
用设置在螺旋包覆模上游侧550mm位置上的把持辊(高速工具钢制:SKH51)使在预包覆工序中得到的外径为2.8mm的中芯包覆层A3往复反转运转,从而得到具有SZ槽轨迹的螺旋衬垫。这里,为了时限间距为150mm、反转角度为290°的SZ槽轨迹,将钢线扭转装置设定为50圈/min的速度、旋转角度480°、把持应力100kgf时,得到的螺旋衬垫具有间距150mm、反转角260~290°的SZ槽轨迹,但由于通过把持辊使中芯包覆层A3变形,所以槽内尺寸较大地偏离了规格公差。肋筋倾斜角度是14.5°。 
比较例2
关于与实施例1同样构成的螺旋衬垫的制造方法,作为把持设有中芯 包覆层A3的抗张力线A而使其往复反转的方式,使用1对聚氨酯橡胶制辊(动摩擦系数0.72),在以下的条件下尝试制造。 
用设置在螺旋包覆模上游侧550mm的位置上的把持辊(聚氨酯橡胶制)使在预包覆工序中得到的外径2.8mm的中芯包覆层A3往复反转运转,对螺旋衬垫赋予SZ槽轨迹时,从中芯包覆层A3的接触部产生聚氨酯辊的切削气体,并混入到螺旋包覆模内,所以中止了生产。 
比较例3
关于与实施例1同样构成的螺旋衬垫的制造方法,作为把持设有中芯包覆层A3的抗张力线A而使其往复反转的方式,使用3对尼龙制辊(动摩擦系数为0.20),在以下的条件下尝试制造。 
在设置于螺旋包覆模上游侧550mm的位置上的把持辊(尼龙辊制)中用把持应力60kgf把持在预包覆工序中得到的外径为2.8mm的中芯包覆层A3,并通过钢线扭转装置以50圈/min的速度进行720°的往复反转运转,通过螺旋包覆模部对抗张力体实施具有SZ槽轨迹的虚拟外径6.5mm的树脂包覆,以得到螺旋包覆。所得到的螺旋衬垫的SZ槽轨迹,其间距为150mm、反转角为230~290°,由于在中芯包覆层A3的把持部发生了滑动,所以不能得到规定的反转角,值也不稳定。所得到的螺旋衬垫的肋筋倾斜角度是6.0°。 
工业实用性 
根据有关本发明的螺旋衬垫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由于能够以高速生成SZ螺旋衬垫,所以能够在这种领域中有效地利用。

Claims (5)

1.一种螺旋衬垫的制造方法,
该螺旋衬垫具备被配置在中心的抗张力线、和包覆形成在上述抗张力线的外周并在外周上形成有多个螺旋槽的衬垫主体部,在制造该螺旋衬垫时,
在将用于形成上述衬垫主体部的熔融树脂挤压到上述抗张力线的外周上的非旋转模之前,把持上述抗张力线,并对其施加扭转,
其特征在于,
上述抗张力线是在由外径为3.0mm以下的单钢丝构成的抗张力体的外周上设有粘接层、并在该粘接层的外周设有中芯包覆层的结构,或者是在GFRP、KFRP的抗张力体的外周上直接设有中芯包覆层的结构;
将上述非旋转模与上述抗张力线的把持位置之间的配置间隔设为1000mm以下;
上述抗张力线的把持通过以上述抗张力线为中心配设、且对置地配置、并以夹持该抗张力线的一对为组的多个辊进行;
上述辊至少在与上述中芯包覆层接触的部分被实施使得与上述中芯包覆层之间的动摩擦系数为0.3以上的处理或者设置有与上述中芯包覆层之间的动摩擦系数为0.3以上的部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衬垫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处理或部件具有能够承受在将上述抗张力线预加热后进行冷却时的温度条件的耐热性。
3.一种螺旋衬垫的制造装置,其具备扭转装置,
该螺旋衬垫具备被配置在中心的抗张力线、和包覆形成在上述抗张力线的外周并在外周上形成有多个螺旋槽的衬垫主体部,在制造该螺旋衬垫时,该扭转装置在将用于形成上述衬垫主体部的熔融树脂挤压到上述抗张力线的外周上的非旋转模之前,把持上述抗张力线,并对其施加扭转,
其特征在于,
上述抗张力线是在由外径为3.0mm以下的单钢丝构成的抗张力体的外周上设有粘接层、并在该粘接层的外周设有中芯包覆层的结构,或者是在GFRP、KFRP的抗张力体的外周上直接设有中芯包覆层的结构;
上述扭转装置具备上述抗张力线的把持机构部、和上述把持机构部的扭转机构部;
将上述非旋转模与上述扭转装置的把持位置之间的配置间隔设为1000mm以下;
上述把持机构部具有以上述抗张力线为中心配设、且对置地配置、并以夹持该抗张力线的一对为组的多个辊;
上述辊至少在与上述中芯包覆层接触的部分被实施使得与上述中芯包覆层的动摩擦系数为0.3以上的处理或者设置有与上述中芯包覆层的动摩擦系数为0.3以上的部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螺旋衬垫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部件由硅橡胶构成。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螺旋衬垫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处理从对钢制辊的表面进行喷砂加工、或者对钢制辊的表面实施植入硅石的橡胶涂层处理的任一种中选择。
CN2006800541006A 2006-04-04 2006-04-14 螺旋衬垫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1608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03013/2006 2006-04-04
JP2006103013 2006-04-04
PCT/JP2006/307973 WO2007113924A1 (ja) 2006-04-04 2006-04-14 螺旋スペーサ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16089A CN101416089A (zh) 2009-04-22
CN101416089B true CN101416089B (zh) 2012-10-10

Family

ID=385631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80054100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16089B (zh) 2006-04-04 2006-04-14 螺旋衬垫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KR (1) KR101199283B1 (zh)
CN (1) CN101416089B (zh)
WO (1) WO200711392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98971B2 (ja) * 2010-12-28 2015-04-08 宇部エクシモ株式会社 光ケーブル用スペーサの製造方法
JP6708009B2 (ja) * 2016-06-21 2020-06-10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光ケーブル
JP6708008B2 (ja) * 2016-06-21 2020-06-10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光ケーブル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5108647A (zh) * 1984-12-17 1986-07-09 卡维·皮雷利公司 初级光缆用带有明螺纹槽的缆芯之制造方法与设备
CN1212378A (zh) * 1997-09-22 1999-03-31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制造光缆带槽杆芯的设备和方法
CN1360217A (zh) * 2000-12-18 2002-07-24 宇部日东化成株式会社 光缆用隔离物及其制造方法
US6853780B1 (en) * 1999-03-31 2005-02-08 Pirelli Cavi E Sistemi S.P.A. Optical cable for telecommunications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18311A (ja) * 1986-07-10 1988-01-26 Ube Nitto Kasei Kk 光フアイバ担持用スペ−サの製造方法
JPH01177506A (ja) * 1988-01-07 1989-07-13 Fujikura Ltd 耐熱性光ファイバ心線
JP2827183B2 (ja) 1989-05-23 1998-11-18 株式会社フジクラ 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用スペーサ製造方法
JPH1021763A (ja) * 1996-06-28 1998-01-23 Hitachi Cable Ltd 光ファイバ複合架空地線
JP2999765B1 (ja) 1999-02-05 2000-01-17 住友大阪セメント株式会社 紙送りロ―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976404B2 (ja) * 1998-06-30 2007-09-19 宇部日東化成株式会社 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用スペーサ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ES2312336T3 (es) * 1999-03-31 2009-03-01 Prysmian S.P.A. Cable optico para telecomunicaciones.
JP3432494B2 (ja) 2000-11-07 2003-08-04 中部電力株式会社 光ファイバーケーブル通線装置
JP4007827B2 (ja) 2002-03-07 2007-11-14 宇部日東化成株式会社 合成樹脂製棒状物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85108647A (zh) * 1984-12-17 1986-07-09 卡维·皮雷利公司 初级光缆用带有明螺纹槽的缆芯之制造方法与设备
CN1212378A (zh) * 1997-09-22 1999-03-31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制造光缆带槽杆芯的设备和方法
US6853780B1 (en) * 1999-03-31 2005-02-08 Pirelli Cavi E Sistemi S.P.A. Optical cable for telecommunications
CN1360217A (zh) * 2000-12-18 2002-07-24 宇部日东化成株式会社 光缆用隔离物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199283B1 (ko) 2012-11-08
WO2007113924A1 (ja) 2007-10-11
CN101416089A (zh) 2009-04-22
KR20080108508A (ko) 2008-1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014433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duction of fiber-reinforced resin strand
KR100302689B1 (ko) 유선 로프용 고강도 코어
CN1143483A (zh) 模制表面扣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1416089B (zh) 螺旋衬垫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CN106976218A (zh) 一种无熔接痕的小口径管材挤出成型方法及装置
CN109080101B (zh) 一种木塑线材生产设备及生产方法
JP3997252B1 (ja) 長繊維強化樹脂ストランドの製造装置
CN101278221B (zh) 螺旋衬垫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
JP4810174B2 (ja) 螺旋スペーサ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装置
KR100614687B1 (ko) 내 마찰층을 갖는 다공관 제조장치
EP0341033A2 (en) An extrusion process and apparatus therefor
CN112248438A (zh) 一种新型高速柔性材料打印喷头及其3d打印设备
CN2853228Y (zh) 可调式螺旋预绞丝成型设备
CN207207050U (zh) 一种无熔接痕的小口径管材挤出成型装置
JP3860964B2 (ja) 光ファイバケーブル用スペーサの製造方法
CN111438916B (zh) 一种旋转管材定型牵引装置及其方法
CN211683363U (zh) 一种辊筒组合结构
CN217941374U (zh) 一种全自动拉丝机
KR900002032B1 (ko) 비 철금속 피복재의 연속 압출장치
CN117228421A (zh) 一种能够保持张力的绕丝机
CN1864886A (zh) 悬索桥主缆镀锌钢丝制造方法
CN102905875A (zh) 具有微细表面结构的膜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
CN1453116A (zh) 合成树脂制棒状物的制造方法和制造装置
CN87102188A (zh) 玻璃钢锥形管的制作方法和磁力成型装置
CN106696234A (zh) 用于制造塑钢增强管的定型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