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15305B - 副盖打开/关闭结构 - Google Patents

副盖打开/关闭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15305B
CN101415305B CN2008101733678A CN200810173367A CN101415305B CN 101415305 B CN101415305 B CN 101415305B CN 2008101733678 A CN2008101733678 A CN 2008101733678A CN 200810173367 A CN200810173367 A CN 200810173367A CN 101415305 B CN101415305 B CN 10141530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d
equipment body
secondary lid
pair
closed cond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7336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15305A (zh
Inventor
三浦慎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C Platforms Ltd
Original Assignee
NEC Infronti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C Infrontia Corp filed Critical NEC Infronti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4153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153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153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153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Structure Of Telephone Exchanges (AREA)

Abstract

一种副盖打开/关闭结构,能使副盖(15)相对于设备主体(11)打开和关闭,其中:所述副盖打开/关闭结构在所述副盖相对于所述设备主体(11)关闭时,适合于锁定所述副盖(15)的关闭状态而无需使用螺钉,在所述副盖相对于所述设备主体(11)打开时,适合于锁定所述副盖(15)的打开状态而无需使用附加部件,所述副盖打开/关闭结构也可以适合于从所述设备主体(11)中拆卸所述副盖(15)。

Description

副盖打开/关闭结构
本申请为申请号为200510125356.9(名称:设备外壳结构和副盖打开/关闭结构)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例如电子设备之类的设备外壳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打开和关闭副盖的结构,副盖覆盖具有内部工作场地的区域,例如主设备的配线部分。
背景技术
在过去,已经提出各种设备外壳结构。例如,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开文本(JP-A)H8-78861(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外壳结构,其使得容易连接和分离电子设备的盖以便安全快速地执行电子设备的安装和维护。在上述公开文本中公开的外壳结构内,电子设备外壳的盖分成主盖和副盖。副盖通过咬合结构连接到底部,咬合结构包括形成在副盖上的突起和形成在底部上的狭缝。更详细地,盖包括原则上从不拆卸的主盖和如果需要可以拆卸的副盖。通过形成在副盖相对侧面上的突起和形成在底部相对侧面上的狭缝之间的咬合,并且穿过形成在副盖前面上的孔和形成在底部前面上的孔固定螺钉,副盖连接到底部。
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开文本(JP-A)H4-177796(专利文献2)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外壳结构,以便盖可以固定到壳上而无需使用固定螺钉。在上述公开文本中公开的外壳结构内,容纳电子部件单元的外壳包括在一个表面上具有开口的壳、覆盖壳开口的主盖、以及覆盖电池盒的副盖。通过相对于壳滑动主盖,形成在主盖上的肋与形成在壳上的槽进行咬合来锁定主壳的一端。通过将形成在主盖另一端上的锁定部分压配到形成在壳上的切口内,防止主盖滑动。通过相对于壳滑动副盖,形成在副盖上的肋与形成在壳上的槽进行咬合来相对于壳锁定副壳。同时,主盖和副盖相互咬合来防止副盖滑动。
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开文本(JP-A)2003-326805(专利文献3)公开了一种盖连接方法,这种方法用于包括底部和外盖的行式打印机外壳,能提高底部和外盖之间的咬合部分上的隔音效果,并且甚至能容易连接和分离整体结构的相对大尺寸盖。底部配备有形成在其上部左右两侧上的导轨。外盖具有两个能沿着导轨滑动的纵向咬合部分。外盖通过沿着形成在底部左右两侧上的导轨滑动而连接到底部。由于导轨和外盖之间的咬合部分保持气密,提高了隔音效果。此外,通过咬合部分上的螺钉来固定外盖。因此,外盖在连接时不需要定位。从而,容易与导轨组合来操作外盖。
日本未审专利申请公开文本(JP-A)H11-172991(专利文献4)公开了一种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能通过按压操作将受锁部件固定到锁定部件的主体上。上述公开文本内公开的锁定机构包括形成在锁定部件主体上的咬合装置以及锁定装置。当受锁部件的咬合部分设定在预定位置上时,咬合装置能与咬合部分进行咬合,并且通过按压操作与咬合部分进行咬合。当咬合装置与咬合部分咬合时,锁定装置锁定咬合装置。
电子设备可以是按键电话机等的主设备。主设备可以放在屋内的地板上或高位置上。在主设备放在地板上的情况下,优选地,拆卸副盖以便有利于操作员的工作。另一方面,在主设备放在高位置上的情况下,优选地,在打开状态下固定副盖以便有利于操作员的工作。
然而,按照传统,如上述专利文献1内所公开的,当副盖处于关闭状态时,通过使用螺钉将覆盖主设备工作场地的副盖固定到设备主体。
因此,为了在工作时打开副盖,需要工具。此外,必须保持用工具拆卸的螺钉直到工作结束。另外,也必须保持在工作期间拆卸的副盖直到工作结束。因此,如果在高位置上进行工作,操作员必须将副盖拿到另一地点(低位置)以便不妨碍工作。因此,需要额外操作并且削弱了可工作性。
在打开状态下副盖能固定到设备主体上的情况下,通常使用单独部件例如支撑杆来固定副盖。考虑到可工作性、生产率和成本,这导致了缺点。
在专利文献2中,主盖和副盖可以连接到壳上而无需使用固定螺钉。然而,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结构内,只能把副盖连接到壳上和与其分离。副盖在打开状态下不能固定到壳上。
专利文献3只公开了行式打印机外壳,其中外盖能相对于底部滑动。外盖通过固定螺钉连接到底部。因此,关于专利文献3存在的缺点类似于提到的缺点。
专利文献4只公开了能把受锁部件固定到锁定部件主体上的锁定机构。换句话说,专利文献4只公开了用于在相对于锁定部件主体关闭受锁部件时锁定受锁部件关闭状态的锁定机构。专利文献4既没有公开也没有暗示用于在相对于锁定部件主体打开受锁部件时锁定受锁部件打开状态的锁定机构。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备外壳结构,其不但在关闭状态下而且在打开状态下都能锁定副盖。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设备外壳结构,其中副盖是可拆卸的。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设备外壳结构,其中能锁定或拆卸副盖而无需使用例如螺钉或支撑杆之类的单独部件。
本发明的具体目的是提供一种副盖打开/关闭结构,其中通过使用具有简单结构的单个部件,覆盖工作场地的副盖能在副盖的打开状态下固定到主设备上。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设备外壳结构,包括主盖和副盖,所述主盖和所述副盖覆盖设备主体,所述外壳结构包括:能使所述副盖相对于所述设备主体打开和关闭的打开/关闭机构;用于在所述副盖相对于所述设备主体关闭时锁定所述副盖的关闭状态的第一锁定装置;以及用于在所述副盖相对于所述设备主体打开时锁定所述副盖的打开状态的第二锁定装置。
在根据本发明的外壳结构中,第一锁定装置在所述副盖关于所述设备主体关闭时锁定所述副盖的关闭状态,而第二锁定装置在所述副盖相对于所述设备主体打开时锁定所述副盖的打开状态。因此,在关闭状态下,副盖能固定到设备主体而无需使用螺钉。同样在打开状态下,副盖能固定到设备主体而无需使用螺钉。
附图说明
图1是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设备外壳结构在副盖关闭时的透视图;
图2是图1内的外壳结构在副盖打开时的透视图;
图3是图1内的外壳结构在副盖打开时的透视图;
图4是图1内图解的外壳结构的副盖的前透视图;
图5是图1内图解的外壳结构的副盖的后透视图;
图6是形成在图4和5内图解的副盖上的主爪的放大前透视图;
图7是形成在图4和5内图解的副盖上的主爪的放大后透视图;
图8是形成在图4和5内图解的副盖上的第二副爪的放大前透视图;
图9是形成在图4和5内图解的副盖上的右导轨的放大后透视图;
图10是形成在图4和5内图解的副盖上的左导轨的放大后透视图;
图11是用在图1中图解的外壳结构内的设备主体和主盖的前透视图;
图12是表示连接到图11内图解的设备主体的右操作轴周围的区域的放大前透视图;
图13是表示连接到图11内图解的设备主体的左操作轴周围的区域的放大前透视图;
图14是用于描述图1内图解的外壳结构在从前侧推开主爪时的操作的透视图;
图15是用于描述图1内图解的外壳结构在沿着导轨下拉副盖时的操作的透视图;
图16是用于描述图1内图解的外壳结构在从设备主体拆卸副盖时的操作的透视图;
图17是用于描述图1内图解的外壳结构在副盖围绕设备主体的操作轴向前和向右旋转来上升时的操作的透视图;
图18是用于描述图1内图解的外壳结构在副盖推入设备主体内时的操作的透视图,其中主爪插入插孔内并且用副肋锁定副爪;
图19是用于描述图1内图解的外壳结构的操作的放大剖视图,表示当从设备主体拆卸副盖时右操作轴和右导轨之间的位置关系。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参考图1-3,能应用于本发明的设备10是按键电话机等的主设备。主设备10放在屋内的地板上或高位置上。
主设备10包括设备主体11和覆盖设备主体11前侧的盖。盖包括覆盖设备主体11上前侧的主盖13和覆盖设备主体11下前侧的副盖15。
主盖13原则上从不拆卸。副盖15关于设备主体11能打开和能关闭,并且能从设备主体11中拆卸。
在图1中,副盖15相对于设备主体11关闭。在图2和3中,副盖15相对于设备主体11打开。
副盖15覆盖位于设备主体11下部的工作场地17。例如,工作场地17是主设备10的配线部分。在主设备10放在地板上的情况下,优选地,从设备主体11中拆卸副盖15以便有利于操作员在工作场地17上工作。另一方面,在主设备10放在高位置上的情况下,优选地,如图3中所示,副盖15在打开状态下固定到设备主体以便有利于操作员在工作场地17上工作。
参考图4和5,副盖15包括形成在前侧上的前板21、从前板21的右侧端向后延伸的右侧板22、从前板21的左侧端向后延伸的左侧板23、以及从前板21的下端向后延伸的底板24。
前板21具有前表面21a和后表面21b。前板21的后表面21b配备有形成在其上端中心上并向上突出的主爪31。底板24配备有一对形成在其内端(后端)中的两个位置上并向上突出的第一副爪32。第一副爪32用来关闭副盖15。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副爪32的数量是两个。然而,第一副爪32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或三个或多个。
前板21的后表面21b配备有一对形成在相对侧表面附近内的其上端上并向上突出的第二副爪33。第二副爪33用来打开副盖15。此外,前板21的后表面21b配备有从右侧第二副爪33向内形成的右导轨35和从左侧第二副爪33向内形成的左导轨36。
参考图6和7,从前侧观看主爪31。参考图7,从后侧观看主爪31。从图中看出,主爪31具有向前突出的突起311。参考图8,从前侧观看第二副爪33。
参考图9,从后侧观看右导轨35。参考图10,从后侧观看左导轨36。
如图9中所示,右导轨35具有从前板21的后表面21b向后隔开并且平行于后表面21b垂直延伸的导轨部分351。导轨部分351具有一对形成在其中间部分上并且从左右两侧向内切割的切口部分351a。导轨部分351具有倒J形上端部分和J形下端部分。
如图10中所示,左导轨36具有从前板21的后表面21b向后隔开并且平行于后表面21b垂直延伸的导轨部分361。导轨部分361具有一对形成在其中间部分上并且从左右两侧向内切割的切口部分361a。如同导轨部分351,导轨部分361具有倒J形上端部分和J形下端部分。
切口部分351a和361a用来相对于导轨部分351和361插入和拆除操作轴(这将在后面进行描述)。导轨部分351和361在它们的上端具有弯曲部分。弯曲部分用来支撑副盖15以便副盖15能围绕操作轴旋转。
参考图11,主盖13具有形成在其下端中心的主爪插孔41,以便当副盖15关闭时容纳插入其内的主爪31。主盖13具有形成在主爪插孔41内的主肋41a(图1),以便与主爪31的突起部分311进行咬合。
设备主体11配备有一对形成在其后下端中两个位置上的第一副爪插孔42,以便当副盖15关闭时容纳插入其内的第一副爪32。主盖13配备有一对形成在相对侧面附近内的其下端上的第二副爪插孔43,以便当副盖15关闭时容纳插入其内的第二副爪33。
另一方面,设备主体11配备有形成在主爪插孔41下面的主爪插孔45,以便当副盖15打开时容纳插入其内的主爪31。设备主体11配备有形成在右侧第二副爪插孔43下面的右副肋46,以便当副盖15打开时锁定右侧第二副爪33。设备主体11在左侧第二副爪插孔43下面配备有左侧副肋47和第二副爪插孔48,左侧副肋47用于在副盖15打开时锁定左侧第二副爪33,第二副爪插孔48用于在副盖15打开时容纳插入其内的左侧第二副爪33。因此,第二副爪插孔48形成在左侧副肋47的下端。
设备主体11配备有从其附近的右侧副肋46向内形成以便插入右导轨35的右操作轴51。类似地,设备主体11配备有从其附近的左侧副肋47向内形成以便插入左导轨36的左操作轴52。
主盖13配备有从其附近的右侧第二副爪插孔43向内形成的右导轨插孔56,以便容纳插入其内的右导轨35。类似地,主盖13配备有从其附近的左侧第二副爪插孔43向内形成的左导轨插孔57,以便容纳插入其内的左导轨36。
参考图12,右操作轴51包括一对在其之间留有间隙51a的左轴和右轴511。参考图13,左操作轴52包括一对在其之间留有间隙52a的左轴和右轴521。
在上述结构中,右导轨35、左导轨36、右操作轴51和左操作轴52的组合用作打开/关闭机构,能使副盖15相对于设备主体11打开和关闭。在本实施例中,打开/关闭机构包括滑动/旋转机构,副盖15通过滑动/旋转机构能围绕副盖15的上端垂直滑动和旋转。
形成在主爪插孔41内的主爪31和主肋41a的组合用作第一锁定装置,用于在副盖15相对于设备主体11关闭时锁定副盖15的关闭状态。另一方面,形成在设备主体11上的主爪31和主爪插孔45的组合用作第二锁定装置,用于在副盖15相对于设备主体11打开时锁定副盖15的打开状态。
由于第一锁定装置在副盖15相对于设备主体11关闭时锁定副盖15的关闭状态,副盖15能在关闭状态下固定到设备主体11而无需使用螺钉。由于第二锁定装置在副盖15相对于设备主体11打开时锁定副盖15的打开状态,副盖15也能在打开状态下固定到设备主体11而无需使用单独部件,例如螺钉或支撑杆。
第一副爪32和第一副爪插孔42的组合用作关闭状态维持装置,用于和第一锁定装置协作来维持副盖15的关闭状态。第二副爪33、副肋46,47、以及插孔48的组合用作打开状态维持装置,用于和第二锁定装置协作来维持副盖15的打开状态。
由于关闭状态维持装置与第一锁定装置协作来维持副盖15的关闭状态,在副盖15的关闭状态下,相对于设备主体11可靠地固定副盖15而无需使用螺钉成为可能。由于打开状态维持装置与第二锁定装置协作来维持副盖15的打开状态,在副盖15的打开状态下,相对于设备主体11可靠地固定副盖15而无需使用附加部件例如螺钉或支撑杆成为可能。在图解的实例中,打开状态维持装置使用副肋46、47以及插孔48作为用于锁定第二副爪33的锁定装置。然而,锁定装置不局限于此,而是根据设备主体11的结构可以具有任何其他适当结构。例如,锁定装置可以由副肋独自或插孔独自实施。
此外,右导轨35的切口部分351a、左导轨36的切口部分361a、右操作轴51的间隙51a、以及左操作轴52的间隙52a用作连接/分离装置,用于使副盖15能连接到设备主体15并且能与其分离。
由于连接/分离装置使副盖15能连接到设备主体15并且能与其分离,副盖15能从设备主体11中拆卸。
参考图1,将对副盖15的关闭状态进行描述。在这种状态下,副盖15通过主爪31和第一副爪32固定到设备主体11。详细地,主爪31插入形成在主盖13上的主爪插孔41内并且与主肋41a咬合,以便锁定副盖15的关闭状态。另一方面,第一副爪32插入第一副爪插孔42内来维持副盖15的关闭状态。第二副爪33插入形成在主盖13上的第二副爪插孔43内。右操作轴51和左操作轴52分别插入右导轨35和左导轨36内。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使用主爪31、主肋41a、第一副爪32、以及第一副爪插孔41,当副盖15处于关闭状态时,副盖15能可靠地固定到设备主体11而无需使用螺钉。
参考图3,将对副盖15的打开状态进行描述。在这种状态下,副盖15通过主爪31和第二副爪33固定到设备主体11。详细地,主爪31插入形成在设备主体11上的主爪插孔45内来锁定副盖15的打开状态。另一方面,右侧第二副爪33由右侧副肋46来锁定。左侧第二副爪33由左侧副肋47来锁定并且插入第二副爪插孔48内来维持副盖15的打开状态。同样在这种状态下,右操作轴51和左操作轴52分别插入右导轨35和左导轨36内。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使用主爪31、主爪插孔45、第二副爪33、右侧副肋46、左侧副肋47、以及第二副爪插孔48,当副盖15处于打开状态时,副盖15能可靠地固定到设备主体11而无需使用附加部件,例如螺钉或支撑杆。
接着参考图14-19,将对外壳结构的操作进行描述。
首先参考图14-16和19,将对当副盖15在关闭状态下固定到设备主体11时从设备主体11拆卸副盖15的操作进行描述。
参考图14,如同图1中,副盖15处于关闭状态。在这种状态下,通过手指从主盖13的外表面向内推动主爪13的上部分来使主爪31脱离主肋41a,以便解锁由主爪13锁定的副盖15的关闭状态。
接着参考图15,如箭头A所示,使副盖15沿着右导轨35和左导轨36向下滑动。
然后,如图19中所示,使副盖15稍微向上滑动以便右操作轴51和左操作轴52分别位于右导轨35的切口部分35a和左导轨36的切口部分36a。
最后,如图16中所示,分别通过右导轨35的切口部分35a和左导轨36的切口部分36a来拉出右操作轴51和左操作轴52。结果,从设备主体11中拆除副盖15。
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右导轨35、左导轨36、右操作轴51和左操作轴52分别配备有切口部分35a、切口部分36a、间隙51a和间隙52a。由于这种结构,能从设备主体11中拆除副盖15。因此,在主设备10放在地板上的情况下,当从设备主体11中拆除副盖15时,操作员能在工作场地17上进行工作。
为了在从设备主体11中拆除副盖15之后在关闭状态下将副盖15固定到设备主体11,执行上述操作的逆操作。
接着参考图14、15、17和18,将对在关闭状态下把副盖15固定到设备主体11之后,在打开状态下把副盖15固定到设备主体11的操作进行描述。
首先参考图14,副盖15处于关闭状态。通过手指向内推动主爪13的上部分来解锁副盖15的关闭状态。接着参考图15,如箭头A所示,使副盖15沿着右导轨35和左导轨36向下滑动。
接着参考图17,如箭头B所示,副盖15围绕右操作轴51和左操作轴52向前和向上旋转90°来抬起副盖15。
接着参考图18,如箭头C所示,副盖15推入设备主体11内,并且主爪31插入主爪插孔45内。同时,第二副爪33由副肋46和47锁定。此时,左侧第二副爪33插入第二副爪插孔48内。结果,副盖15在打开状态下固定到设备主体11。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当副盖15处于打开状态时,副盖15能可靠地固定到设备主体11而无需使用例如螺钉或支撑杆之类的附加部件。因此,在主设备10放在屋内高位置上的情况下,当副盖15在打开状态下固定到设备主体11时,操作员能在工作场地17上进行工作。因此,可能提高可工作性和生产率以及减少成本。
为了在打开状态下将副盖15固定到设备主体11之后在关闭状态下将副盖15固定到设备主体11,执行上述操作的逆操作。
尽管迄今已经结合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公开了本发明,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很可能用本发明范围内的各种其他方式来实施本发明。例如,根据设备形状,主爪可以形成在副盖的侧面(侧边)上,同时设备主体的侧壁可以配备有用于插入主爪的孔(例如交叉孔)。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水平滑动使副盖进入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在前述实施例中,已经相对于设备是按键电话机的主设备的情况进行了描述。然而,本发明能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例如,通信设备和家用电器的主设备,如空调机,它们各自具有操作员在工作或维护时要打开的副盖。这里应该注意,设备不局限于电子设备。此外,本发明也能应用于家用电器等的电池盒的盖。本发明基本上包括打开/关闭机构、第一锁定装置和第二锁定装置。如果需要可以有选择地提供其他部件,例如连接/分离装置、关闭状态维持装置和打开状态维持装置。

Claims (2)

1.一种副盖打开/关闭结构,能使副盖(15)相对于设备主体(11)打开和关闭,其中:
所述副盖打开/关闭结构在所述副盖相对于所述设备主体(11)关闭时,适合于锁定所述副盖(15)的关闭状态而无需使用螺钉,在所述副盖相对于所述设备主体(11)打开时,适合于锁定所述副盖(15)的打开状态而无需使用附加部件,
且其中:
当所述副盖进入所述关闭状态时,通过使主爪(31)与主肋(41a)咬合来把所述副盖(15)锁定在所述关闭状态下;
在所述关闭状态之后,通过用手指从设备外表面推动所述主爪(31)的上部分以使所述主爪(31)脱离所述主肋(41a),以便解锁所述关闭状态,沿着导轨(35,36)向下滑动所述副盖(15),向上旋转所述副盖(15)以抬高所述副盖(15),将所述副盖(15)朝向所述设备主体推动,将所述主爪推入所述设备主体的插孔(45)内,并且咬合第二爪(33)和所述设备主体的第二肋(46,47)以便锁定所述打开状态。
2.一种副盖打开/关闭结构,能使副盖(15)相对于设备主体(11)打开和关闭,其中:
所述副盖打开/关闭结构在所述副盖相对于所述设备主体(11)关闭时,适合于锁定所述副盖(15)的关闭状态而无需使用螺钉,在所述副盖相对于所述设备主体(11)打开时,适合于锁定所述副盖(15)的打开状态而无需使用附加部件,并且适合于从所述设备主体(11)中拆卸所述副盖(15),
且其中:
当所述副盖进入所述关闭状态时,通过使主爪(31)与主肋(41a)咬合来把所述副盖(15)锁定在所述关闭状态下;
在所述关闭状态之后,通过下述操作步骤将所述副盖(15)锁定在所述打开状态,即用手指从设备外表面推动所述主爪(31)的上部分以使所述主爪(31)脱离所述主肋(41a),以便解锁所述关闭状态,沿着导轨(35,36)向下滑动所述副盖(15),向上旋转所述副盖(15)以抬高所述副盖(15),将所述副盖(15)朝向所述设备主体推动,将所述主爪推入所述设备主体的插孔(45)内,并且咬合第二爪(33)和所述设备主体的第二肋(46,47)以便锁定所述打开状态;
当所述副盖沿着所述导轨滑动时,通过从所述导轨(35,36)的切口部分(351a,361a)中拆卸所述副盖,而从所述设备主体(11)中拆卸所述副盖(15)。
CN2008101733678A 2004-11-17 2005-11-16 副盖打开/关闭结构 Active CN10141530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332717 2004-11-17
JP2004332717 2004-11-17
JP2004332717A JP4438996B2 (ja) 2004-11-17 2004-11-17 装置の筐体構造およびサブカバー開閉構造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1253569A Division CN100493308C (zh) 2004-11-17 2005-11-16 设备外壳结构和副盖打开/关闭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15305A CN101415305A (zh) 2009-04-22
CN101415305B true CN101415305B (zh) 2011-08-10

Family

ID=3660916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1253569A Active CN100493308C (zh) 2004-11-17 2005-11-16 设备外壳结构和副盖打开/关闭结构
CN2008101733678A Active CN101415305B (zh) 2004-11-17 2005-11-16 副盖打开/关闭结构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1253569A Active CN100493308C (zh) 2004-11-17 2005-11-16 设备外壳结构和副盖打开/关闭结构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4438996B2 (zh)
CN (2) CN100493308C (zh)
AU (1) AU2005234657B2 (zh)
HK (2) HK1092997A1 (zh)
MY (1) MY143642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29156B (zh) * 2010-01-14 2012-07-25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壳盖结构及具有该壳盖结构的光学装置
JP5668656B2 (ja) * 2011-09-20 2015-02-1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ウェーブ セキュリティ装置
KR101382416B1 (ko) * 2012-11-08 2014-04-09 박기주 태양전지를 이용한 에너지 저장장치
CN105283012B (zh) * 2014-06-03 2018-05-01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防护盖启闭结构
CN208029239U (zh) * 2018-03-23 2018-10-30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电控盒结构及壁挂式空调器
JP7371435B2 (ja) * 2019-10-15 2023-10-31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蓋の落下防止構造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04871Y (zh) * 2001-09-24 2002-08-07 英业达集团(南京)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易拆卸翻盖的电子装置
CN2632992Y (zh) * 2003-07-03 2004-08-11 微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改进的电子装置门盖的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76993A (ja) * 1990-07-19 1992-03-11 Nippon Philips Kk 電気機器の電源用蓋構造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04871Y (zh) * 2001-09-24 2002-08-07 英业达集团(南京)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易拆卸翻盖的电子装置
CN2632992Y (zh) * 2003-07-03 2004-08-11 微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改进的电子装置门盖的结构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平8-79342A 1996.03.22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HK1127247A1 (en) 2009-09-18
JP4438996B2 (ja) 2010-03-24
AU2005234657A1 (en) 2006-06-01
CN1802075A (zh) 2006-07-12
AU2005234657B2 (en) 2010-03-11
CN100493308C (zh) 2009-05-27
CN101415305A (zh) 2009-04-22
MY143642A (en) 2011-06-15
JP2006147678A (ja) 2006-06-08
HK1092997A1 (en) 2007-0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15305B (zh) 副盖打开/关闭结构
AU672152B2 (en) Computer drive mounting assembly
JP5033646B2 (ja)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用プロテクタ
JP2002291123A (ja) 盤内設置機器の引出し装置
CN211909373U (zh) 一种组合式电气柜
JP5835424B2 (ja) 遊技機
JP3223960B2 (ja) 遠隔操作装置の筐体構造
JP3660960B2 (ja) パネルの連結装置
JP2002219931A (ja) 建設機械用エアコン装置の外気導入口カバーの開閉装置
CN201556763U (zh) 电源插座插孔安全挡板装置
CN205686241U (zh) 可翻转座盆总成
JP2005166575A (ja) コネクタ
CN215837611U (zh) 一种清洗刷
CN217233148U (zh) 一种车辆用车门抓手
CN217205905U (zh) 一种新型锁具
CN218947627U (zh) 工具箱
CN218881893U (zh) 一种汽车内用便于拆卸式儿童防开门锁
CN204906920U (zh) 免锁卡位式门体结构
JP2951200B2 (ja) 機械室の扉開閉装置
CN209983799U (zh) 一种实验柜镶拼式抽屉组件
JP2002246101A (ja) アース・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
CN210977677U (zh) 无人值守发电机组
JP3178234U (ja) スライドレールアセンブリ
JP4573416B2 (ja) 車両用ドアにおけるモジュールパネルの取付方法、及び車両用ドアにおけるモジュールパネル仮止め構造
CN106274730B (zh) 可与内饰板分合接触的盖板组件及包含该盖板组件的内饰板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2724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12724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NEC INFRONTIA CORPORATION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NEC INFOTE CO., 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Kanagawa

Patentee after: NEC INFRONTIA CORP.

Address before: Kanagawa County, Japan

Patentee before: NEC Infrontia Corpo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