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06387A - 内窥镜 - Google Patents

内窥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06387A
CN101406387A CNA2008101696058A CN200810169605A CN101406387A CN 101406387 A CN101406387 A CN 101406387A CN A2008101696058 A CNA2008101696058 A CN A2008101696058A CN 200810169605 A CN200810169605 A CN 200810169605A CN 101406387 A CN101406387 A CN 1014063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ing surface
plane
main body
crust
l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16960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06387B (zh
Inventor
堤卓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lympu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filed Critical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4063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063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063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063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5Flexible endoscop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06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the endoscope body
    • A61B1/00071Insertion part of the endoscope body
    • A61B1/0008Insertion part of the endoscope body characterised by distal tip featur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窥镜,其包括:具有弯曲部(22)的插入部(3);包覆在包含所述弯曲部的所述插入部上的包覆对象部位的树脂制的管状的包覆部件(62);紧固部件(73),其缠绕在所述包覆部件的至少一个端部(74)的外周上,在所述包覆对象部位紧固所述端部;以及抵接面(77),其设置在所述端部被包覆的所述包覆对象部位侧,与所述包覆部件的端面抵接,并且朝向所述包覆部件侧变细。

Description

内窥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被包覆部件包覆的弯曲部的内窥镜。
背景技术
内窥镜中的弯曲部的外周被称作弯曲橡胶的柔软的包覆部件包覆。弯曲橡胶形成为比较薄的管状。通过从外侧缠绕线,该弯曲橡胶的端部被紧固在弯曲管、前端硬质部和连接管等部件上。图15A示出了通过缠绕线来将弯曲橡胶(外皮)101的前端侧端部102固定在前端硬质部上的情况的例子。弯曲橡胶101的前端104抵接在前端硬质部的盖105的后端面(抵接面)106上。前端硬质部的盖105的后端面106是与前端硬质部的主体103的外周面垂直的端面(与前端硬质部的中心轴正交的面),通过前端硬质部的盖105的后端面106与前端硬质部的主体103的外周面形成阶梯。此外,弯曲橡胶101的前端(切断端面)104紧贴在该后端面106上。
具有这种安装结构的内窥镜例如在US 2002/0040179A1和US2005/0209508A1中也同样。在US 2002/0040179A1和US 2005/0209508A1中,在弯曲橡胶的端部的外侧通过缠绕线而固定的部分被嵌入到环状凹部中,该环状凹部的直径形成为比前端硬质部的盖的外周中盖的最外周的直径要小。弯曲橡胶的前端面抵接在与前端硬质部的主体垂直的端面上,该前端硬质部位于该盖的环状凹部的前端侧。
此外,以图16A~16D所示的顺序进行对弯曲部和前端硬质部包覆弯曲橡胶的作业。首先,如图16A所示,从弯曲部到前端硬质部主体103的前端硬质部盖105的位置处包覆弯曲橡胶101。此处,自由状态下的弯曲橡胶101的内径比前端硬质部主体103的外径小。因此,从前端硬质部盖105的外周到前端硬质部主体103的外周,弯曲橡胶101在大致贴紧的状态下被包覆。
接下来,如图16B所示,在避开了前端硬质部的盖105的与前端硬质部主体103的外周部分对应的弯曲橡胶101的前端部的外周上缠绕线107。
接下来,如图16C所示,在被捆束的弯曲橡胶101上,在位于前端硬质部盖105的后端和前端硬质部主体103之间的阶梯并延伸鼓起的部分上,插入刀具108(例如剃刀)以切落包覆在前端硬质部盖105的外周上的弯曲橡胶101的多余的部分。
于是,如图16D所示,弯曲橡胶101的前端部进入阶梯内,弯曲橡胶101的前端104抵接在前端硬质部的盖105的后端面106上。此后,如图15A所示在缠绕了线107的绕线部的外周上涂布粘着剂109来加固该绕线部。
在结束了弯曲橡胶101对弯曲部和前端硬质部的包覆工序,转到粘着剂109的干燥工序时,如图15B所示,会有以下不良情况发生:粘着剂109在弯曲橡胶101的前端和盖105的后端的边界附近以夹有气泡100的状态固化,或者在粘着剂109刚要完全硬化之前气泡100破裂产生火山口状的凸部。
这种不合格品的产生原因是在弯曲橡胶101上缠绕线的作业和通过刀具108切落弯曲橡胶101的多余部分的作业等的波动,从这种观点出发,对这些作业需要加以细心注意,但是减少这种作业引起的不合格品的产生很困难。此外,不合格品的产生使内窥镜的制造成本大幅上升,这一点是严重的问题。此外,当粘着部中夹有气泡时,该气泡有时会因为使用中的冲击等而破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窥镜,其制造容易,能够通过抑制可能在包覆部件和包覆对象部位之间产生气泡的间隙来减少不合格品数量。
根据第1方面的发明,提供了一种内窥镜,其包括:
插入部,其具有弯曲部;
树脂制的管状的包覆部件,其包覆在包含所述弯曲部的所述插入部中的包覆对象部位上;
紧固部件,其缠绕在所述包覆部件的至少一个端部的外周上,在所述包覆对象部位紧固所述端部;以及
抵接面,其设置在所述端部被包覆的所述包覆对象部位侧,抵接在所述包覆部件的端面上,并且朝向所述包覆部件侧变细。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将在下述的说明中提出,部分发明内容在说明中显而易见,或者可以通过实践本发明而获知。尤其是通过以下指出的手段和组合可以实现和获取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结合在说明书中并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对发明的实施例进行图解,并且结合以上给出的总体说明和以下给出的实施例的具体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内窥镜的概略立体图。
图2是示出沿图3中所示的A-O-A线的内窥镜的插入部的前端硬质部、弯曲部和挠性管的前端部附近的概略纵剖视图。
图3是从图2所示的箭头B方向观察到的内窥镜的插入部的前端部的正视图。
图4是放大了图2中标号C所示的部分的剖视图。
图5是示出前端硬质部的盖的一部分的概略立体图。
图6是示出现有技术所涉及的内窥镜的插入部的前端硬质部的一部分的概略纵剖视图。
图7A是示出放大了图2中标号C所示的部分的其他例子的剖视图。
图7B是示出前端硬质部的盖的一部分的其他例子的概略立体图。
图8A是示出放大了图2中标号C所示的部分的其他例子的剖视图。
图8B是示出前端硬质部的盖的一部分的其他例子的概略立体图。
图9~图12D是示出放大了图2中标号C所示的部分的其他例子的剖视图。
图13A是示出沿图13B所示的D-O-D线的直视型内窥镜的插入部的前端部附近的概略纵剖视图。
图13B是从图13A所示的箭头E方向观察到的内窥镜的插入部的前端部的正视图。
图13C是示出放大了图13A示出的标号F所示的部分的状态的概略纵剖视图。
图14A是示出侧视型内窥镜的插入部的前端部附近的俯视图。
图14B是示出沿图14A中的G-G线的概略纵剖视图。
图15A是示出现有技术所涉及的内窥镜的插入部的前端硬质部的前端部附近的一部分的概略纵剖视图。
图15B是示出现有技术所涉及的内窥镜的插入部的前端硬质部的外周中、从图15A所示的箭头H方向透过粘着剂观察到的前端硬质部的盖和包覆弯曲部的外皮的边界的状态的概略俯视图。
图16A~图16D是依次示出在现有技术所涉及的内窥镜的插入部的前端硬质部的外侧包覆弯曲部的外皮,在前端硬质部主体的外侧缠绕线之后切落外皮的多余部分的作业工序的概略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内窥镜1进行说明。在本说明书和附图中对实质上具有相同结构的要素标以相同标号并省略其重复说明。
图1是概略示出内窥镜1的整体的立体图。此处的内窥镜1如后所述作为通过具有摄像元件的摄像部37对内窥镜1的像进行拍摄的电子式进行说明,但是也可以使用应用了传像光纤的光纤式等形式的内窥镜。
如图1所示,内窥镜1具有操作部2和插入到体腔内的细长的插入部3。插入部3的基端(后端)和操作部2连接。在操作部2上配设有通用塞绳4。在通用塞绳4的延伸的端部上连接有可与未图示的内窥镜用光源装置连接的光导连接器5。在光导连接器5上配设有视频电缆6。在视频电缆6的延伸的端部上配设有视频连接器7。视频连接器7可与未图示的视频处理器连接。
在操作部2上,设有握持部11、角度操作旋钮12、送气送水操作按钮13、吸引操作按钮14、气体供给操作按钮15、开关类16、操作旋钮固定用旋钮17以及操作旋钮固定用把手18等。在握持部11的位置的前端侧(插入部3侧),设有用于将未图示的处置工具等贯穿插入到贯穿插入用通道的插入口19。
插入部3在从操作部2(近前侧(基端侧))到相对于操作部2的远离侧依次具有:挠性管(软性部)21;与该挠性管21的前端连接的弯曲部22;以及与该弯曲部22的前端连接的前端硬质部23。此处,挠性管21具有受到外力时呈柔软弹性而可弯曲的挠性。此外,也可以代替具有挠性的挠性管21,而使用即使受到在体腔内可能产生的外力也不弯曲的硬性管。
通过转动操作角度操作旋钮12,弯曲部22在相对图1所示的大致中立状态的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的4个方向上弯曲。因此,通过弯曲弯曲部22可以改变前端硬质部23的朝向。
如图2所示,前端硬质部23包含:例如金属材制等的硬质的前端硬质部主体(以下,主要称为主体)25;具有绝缘性的树脂材制的前端硬质部盖(以下,主要称为盖)26。盖26用于例如针对高频电流的漏电对策,覆盖金属材制的主体25的外表面。该盖26覆盖主体25的前端部分中的前端面和该前端部分的周面。该盖26针对主体25以气密状态被固定。如图2和图3所示,在前端硬质部23的主体25和盖26的两者的前端面部上,设有观察窗31、照明窗32、通道口33以及喷嘴34等。
如图2所示,在观察窗31的内部,设有物镜等光学系统36以及具有CCD或CMOS等摄像元件的摄像部37。该摄像部37对通过光学系统36而取入的体腔内的病变部位等进行拍摄。由摄像部37拍摄而得的摄像信号通过信号线38被传送到与视频电缆6的视频连接器7连接的视频处理器。信号线38经过插入部3、操作部2、通用塞绳4以及视频电缆6配置在这些部件的内部。照明光从内窥镜用光源装置经过配置在插入部3、操作部2以及通用塞绳4的内部的未图示的光导提供给照明窗32。因此,照明光通过照明窗32照射到体腔内的病变部位等。通道口33与设置在插入部3内的贯穿插入用通道35连接。贯穿插入用通道35的近前端与插入口19连接。
接下来,对弯曲部22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弯曲部22具备具有多个弯曲块(关节块)41、42、…、49的关节弯曲机构40。弯曲块41、42、…、49均由环状的部件形成。各弯曲块41、42、…、49在插入部3的长轴方向(中心轴)L上以一列的方式排列在同轴上。此处,从前端侧向基端侧依次称为第1弯曲块41、第2弯曲块42、…、第9弯曲块49。第1弯曲块41和第2弯曲块42与插入部3的中心轴L正交,并且从基端侧(操作部2侧)观察,通过朝向水平的左右方向(参照图1)具有轴芯的第1转动轴部51,在图1所示的上下方向上可相对转动地被连接。第2弯曲块42和第3弯曲块43与插入部3的长轴方向L正交,并且从基端侧(操作部2侧)观察,通过朝向上下方向具有轴芯的第2转动轴部52,在左右方向上可相对转动地被连接。第3弯曲块43和第4弯曲块44与插入部3的中心轴L正交,并且从基端侧(操作部2侧)观察,通过朝向水平的左右方向具有轴芯的第3转动轴部53,在上下方向上可相对转动地被连接。以下,同样地,后面连续的弯曲块通过由转动轴部54、55的部分构成的关节依次连接成转动轴方向相互偏移90°。由此,关节弯曲机构40每隔一个配设的弯曲块朝向相同方向转动。但是,位于关节弯曲机构40的后端侧的第7~第9弯曲块47、48、49与插入部3的中心轴(长轴)L正交,并且通过朝向水平的左右方向具有轴芯的转动轴部59连接,从基端侧(操作部2侧)观察,仅能在上下方向上转动。关节弯曲机构40的最后端的第9弯曲块49通过后述的连接管65与挠性管21的前端连接。
如图2所示,关节弯曲机构40的第1~第9弯曲块41、42、…、49分别具有从端缘突出的舌片状的连接部56。各转动轴部51~59与第1~第9弯曲块41、42、…、49的连接部56互相重合,并且由贯穿重合了连接部56的部分的铆钉状的轴部件形成。在位于最前端的第1弯曲块41上连接有作为上下组的1对操作丝57和作为左右组的1对操作丝58的4根操作丝的前端。
此处,将被平面分割为左右的第1弯曲块41的右侧一半设为第1弯曲块41的右侧部位(参照图1),同样地将被该平面分割为左右的第1弯曲块41的左侧一半设为左侧部位(参照图1),所述平面通过与插入部3的中心轴L一致的第1弯曲块41的中心轴和与第1转动轴部51的转动中心轴垂直的线这两者。将被平面分割为上下的第1弯曲块41的上侧一半设为第1弯曲块41的上侧部位(参照图1),同样地将被该平面分割为上下的第1弯曲块41的下侧一半设为下侧部位(参照图1),所述平面通过第1弯曲块41的中心轴和第1转动轴部51的中心轴这两者。此外,在第1弯曲块41的上侧部位连接上侧的操作丝57的前端,在第1弯曲块41的下侧部位连接下侧的操作丝57的前端。在第1弯曲块41的右侧部位连接右侧的操作丝58的前端,在第1弯曲块41的左侧部位连接左侧的操作丝58的前端。作为针对第1弯曲块41的操作丝57、58的连接方法,如图2所示,将对应于连接部位的第1弯曲块41的壁部向内侧切起,将操作丝57、58的前端插入该切起片60并通过锡焊等进行固定。
各操作丝57、58由非伸缩性的材料形成。操作丝57、58经过配置在插入部3内的导线护套50并被导到操作部2,与角度操作旋钮12所操作的弯曲操作机构连接。此外,通过角度操作旋钮12驱动弯曲操作机构,弯曲部22通过推拉操作丝57、58朝向牵引了操作丝57、58的方向弯曲。
在弯曲部22的关节弯曲机构40的第1~第9弯曲块41~49的外侧,包覆有编织(braid)管61(参照图2),该编织管61通过组合编织不锈钢材制的单线和芳香族聚酰胺纤维的单线而形成为管状。编织管61的两端通过锡焊等固定在最前端的第1弯曲块41的外周和最后端的第9弯曲块49的外周。编织管61的外周由形成为管状的柔软外皮(包覆部件)62包覆。外皮62由例如PTFE等氟橡胶等的树脂制材料形成。外皮62的两端越过弯曲部22的范围而在前端侧和后端侧两方延伸。外皮62的前端部包覆在前端硬质部23的主体25的外周。外皮62的后端部包覆在连接管65的外周(参照图2)。即,外皮62包覆的对象部位(包覆对象部位)不限于构成弯曲部22的部件(例如关节弯曲机构40(弯曲块41~49)、编织管61)。
外皮62的后端部包覆在将弯曲部22连接到挠性管21的连接管65的外周面(包覆对象部位)上。在外皮62的后端部的外周上,缠绕有作为紧固部件的线66,将外皮62紧固在连接管65上,形成绕线部68。该绕线部68与线66一起缠绕,所述线66用于缠绕固定挠性管21的外皮管67的前端部。绕线部68涂布粘着剂69来进行固定。此处,弯曲部22侧的外皮62的后端和挠性管21侧的外皮管67的前端的抵接部分具有阶梯部,因此在绕线部68的表面上出现与该阶梯部的阶梯的高度部分对应的阶梯。挠性管21的外皮管67包覆在挠性管21的螺旋管71和编织管72的心材的外周上。
如图2所示,包覆在弯曲部22的外侧的外皮62的前端越过弯曲部22的编织管61的前端,进一步越过第1弯曲块41延伸到前端硬质部23的主体25并包覆在主体25的外周面(包覆对象部位)上。在外皮62的前端部74的外周上缠绕有作为紧固部件的例如线73。外皮62的前端部74通过该线73被紧固在主体25的外周(包覆对象部位)上。由此,如图4所示,缠绕有线73的外皮62的前端部(线包覆缠绕部)74的壁厚由于线73的紧固力被朝径向内方挤压,因此比紧固前的厚度薄。此外,缠绕有线73的绕线部73a的外侧通过粘着剂78粘着固定。
此外,位于外皮62的前端的盖26的后端面形成高度为盖26的厚度的阶梯。即,通过主体25的外周面和盖26的后端面形成阶梯。该阶梯形成在主体25的整个外周上。此外,外皮62的前端(切断斜面)76抵接在阶梯的端面(盖26的后端面)上。优选阶梯的高度(盖26的后端面的厚度)相当于缠绕了线73时的外皮62的厚度。此处的阶梯的高度与外皮62的厚度加上线73的缠绕厚度后的高度大体一致。
此外,由盖26的后端面形成的阶梯的端面不是与外皮62的端部包覆的前端硬质部23的主体25的外周面(包覆对象部位)垂直的壁面,而形成斜面77a。此外,该斜面77a成为外皮62的前端面(前端76)抵接的抵接面77。如图4及图5所示,此处的斜面77a(抵接面77)形成为直径朝向外皮62的基端侧逐渐减小的圆锥形状周面。即,盖26的斜面77a直线倾斜,直径减小,该斜面77a的所谓的锥角或倾斜角固定不变。
如图4所示,该盖26的斜面77a以主体25的包覆对象部位的外周面F为基准向盖26的前端侧倾斜。即,该斜面77a形成为盖26的前端侧的直径大,外皮62的基端侧的直径减小的圆锥形状的周面。因此,如图4所示,对纵剖盖26观察时的抵接面77的纵剖面形状标以标号S来作为直线观察。此外,直线S相对于主体25的外周F的倾斜角θ处于大于0°小于90°的范围内。在该范围内,从防止气泡的残留和作业性的方面考虑,更优选角度θ为60°~75°。
如图5所示,在由盖26的后端面形成的抵接面77上,形成有用于树脂成形盖26时的树脂注入门70。该树脂注入门70沿后端面的斜面77a(抵接面77)被平滑(斜面)处理,所以即使碰到外皮62的前端76也不会有障碍。
接下来,对外皮62包覆弯曲部22的作业进行说明。该作业的顺序如上所述,与图16A~图16D所示的顺序同样地进行。首先,与图16A所示的情况相同,从弯曲部22的位置到前端硬质部23的位置处包覆外皮62。自然状态下的外皮62的内径比主体25的外周的外径小,所以外皮62以大致贴紧的状态包覆在主体25到盖26上。
接下来,与图16B所示的情况相同,在外皮62的预定范围的外周部分上缠绕线73而形成绕线部73a。接下来,与图16C所示的情况相同,在因阶梯而延伸鼓起的部分上插入刀具108(例如剃刀),越过阶梯并切落包覆在盖26上的外皮62的前端侧的多余的部分。此时,刀具108沿盖26的斜面77a(抵接面)被引导。因此,外皮62的前端76形成为切断成斜面的切断斜面。
如图16D所示,外皮62的前端部74通过该外皮62自身具有的弹性而进入到由盖26的后端的抵接面77和主体25的外周面形成的阶梯内。此时,外皮62的前端(切断斜面)76抵接在抵接面77的斜面77a上。最后如图4所示,在绕线部73a的外侧涂布粘着剂78来加固绕线部73a,从而实现外皮62的前端76和抵接面77的斜面77a之间的液密,所述绕线部73a在外皮62的前端部74的外周面缠绕了线73。
在如上所述的外皮62的包覆工序中,在通过刀具108切落外皮62的多余的前端侧部分时,外皮62的前端76进入到由盖26的后端和主体25的外周面所形成的阶梯内。因此,外皮62的前端76抵接在抵接面77上。在该抵接面77上形成有斜面77a,所以在外皮62的前端部(突出部分)74进入到阶梯内时,将处于外皮62的内侧的空气压出到外皮62的外侧,同时外皮62的前端(切断斜面)76与抵接面77贴紧。与此同时,即使假设产生了由于抵接面77的斜面77a的倾斜而在外皮62的前端76和与前端76抵接的抵接面77之间容易产生的间隙,间隙也极小,所以残留的空气量(空气的体积)也极少。
可是,如作为现有技术的图6所示,在外皮62的前端76a和不是斜面的盖26的抵接面之间容易产生的楔状的间隙79的存在大多不是用肉眼可以判别的大小的程度,存在用肉眼观察难以判断有无间隙79的情况。即使很小心地进行在外皮62上缠绕线73的作业和通过刀具切落外皮62的前端侧的多余的部分的作业,也很难避免这样的间隙79。因此,在现有技术中,难以有效地防止在事后观察到从盖26的抵接面77b和外皮62的前端76的边界渗出气泡的不合格品的产生。
对此,在该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抵接面77形成为斜面77a,由于在该斜面77a上抵接切断外皮62而形成的切断斜面76,因此可以抑制由这些斜面77a和切断斜面76形成楔状的间隙79,提高外皮62的前端76和抵接面77的贴紧程度,可以抑制间隙79的产生量(体积)。
由此,能够大量减少可从在绕线部73a的外周上涂布粘着剂78以后的干燥工序中开始识别到的、可以看到在前端硬质部23的主体25侧即盖26的后端和外皮62的前端76的边界附近产生图15B所示的气泡100及其阴影的现象的产生。在外皮62的前端部74的外周面上缠绕线73的作业和通过刀具108切落外皮62的多余的前端部分的作业等变得轻松,同时不合格品的产生减少,因此可以实现制造成本的大幅度降低。
根据本实施方式,形成前端硬质部23的盖26的后端面,使得在包覆部件(外皮)62的端面(前端)76抵接的阶梯的抵接面77上形成77a并填埋容易在该抵接面77和包覆部件62的端面76之间产生的间隙79(参照图6),由此可以防止在间隙79中产生易残留的小气泡,同时可以提高包覆部件62的端面76和抵接面77之间的紧贴性。由此,可以减少包覆部件62的端面76和抵接面77之间残留的空气。因此,能够减少可以看到气泡及其阴影的不合格品的产生。此外,在包覆部件62上缠绕线73等的紧固作业和通过刀具切落包覆部件62的前端侧的多余部分的作业等难度减轻,作业变得轻松。由此,在具有这种结构的内窥镜1中,可以防止不合格品的产生,可以实现制造成本的降低。
在上述的例子中,将在盖26的后端处的由阶梯端面构成的抵接面77形成为圆锥形状的斜面77a,但是抵接面77不限于斜而77a,也可以是图7~图11中分别示出的形状的面,所述圆锥形状的斜面77a随着远离盖26的前端,直径线性减小。
图7A及图7B所示的例子是将纵剖了盖26时的抵接面77的纵剖面形状在中途弯曲的凹状斜面77c。即,抵接面77具备具有角度不同的2个圆锥形状斜面部81、82的斜面77c。
此处,将凹状斜面77c的内侧(主体25侧)的斜面部81的纵剖面形状示出的直线S1所成的倾斜角设为θ1,将外侧的斜面部82的纵剖面形状示出的直线S2所成的倾斜角设为θ2。内侧的斜面部81的倾斜角θ1比外侧的斜面部82的倾斜角θ2小。由此,内侧的斜面部81可以强烈抑制上述间隙79(参照图6)的产生,外侧的斜面部82有助于外皮62的前端部74进入到盖26的抵接面77和主体25的外周面之间的阶梯内时的引导及其定位作用。
此外,这种情况下在抵接面77上也形成用于对盖26进行树脂成形时的树脂注入门(门处理部)83,在斜面部81、82和门83之间,如图7B所示部分留有阶梯。该门83的存在不妨碍内侧的斜面部81强烈抑制间隙79(参照图6)的产生,也不妨碍外侧的斜面部82有助于外皮62的前端部74进入到盖26的抵接面77和主体25的外周面之间的阶梯内时的引导及其定位作用。
图8A及图8B所示的例子是在抵接面77上沿斜面方向设有多个阶梯部84。即,纵剖了盖26时的抵接面77具有台阶状的斜面84a。该情况的斜面84a的倾斜角θ可以由通过例如各阶梯部84的顶部或各阶梯部84的中央部分(图8A中的顶部)的直线S测量。各阶梯部84形成在盖26的外周面的周方向的整周上。
这样,在抵接面77上代替斜面77a设置阶梯部84,由此抵接面77形成为随着从盖26的前端朝向外皮62的基端侧逐渐变细。
此外,由于抵接面77形成为台阶状,因此外皮62的前端76难以侵入该阶梯部84而被保持。因此,即使假设在外皮62的内侧残留有稍许的气泡,也可以产生将该稍许气泡关在里面的功能,可以抑制气泡的事后渗出。
此外,这种情况下在抵接面77上也形成用于对盖26进行树脂成形时的树脂注入门(门处理部)85,在阶梯部84和门85之间,如图8B所示部分留有阶梯。该门85的存在不妨碍作为倾斜面84a的阶梯部84强烈抑制间隙79(参照图6)的产生,也不妨碍作为倾斜面84a的阶梯部84有助于外皮62的前端部74进入到盖26的抵接面77和主体25的外周面之间的阶梯内时的引导及其定位作用。另外,越增加阶梯部84的阶梯数,其越接近于上述的平坦的斜面77a(参照图4及图5)的例子。
图9所示的斜面的例子是如标号86所示的那样形成为上述台阶状的阶梯部84(参照图8A及图8B)与主体25形成为一体。即,抵接面77形成在主体25的阶梯部86上。此外,在盖26的后端的与阶梯部86的前表面抵接的抵接面上标以标号26a。该抵接面26a形成为例如与中心轴L正交的面。
形成为台阶状的部分(阶梯部86)可与金属制的主体25形成为一体,所以即使是复杂的台阶状的斜面86a也能够容易地加工。此外,在台阶状的部分上也没有必要形成树脂注入门。
图10所示的斜面87的例子是纵剖了盖26时的抵接面77的纵剖面形状形成为大致圆弧的凹状。该情况的倾斜角θ可以由与例如图10所示的纵剖面中出现的凹状的圆弧的中间部分相切的直线S测量。在该例中,沿大致圆弧状的凹状斜面87将外皮62的前端部74平滑引导到阶梯内的底部(前端硬质部23的主体25的外周面),因此可以提高气泡的排出能力。此外,斜面87进入到外皮62的前端部74的内侧的深处,因此还可以进一步减少关闭气泡的间隙。因此,可以进一步减少外皮62的内侧的空气的残留。
图11所示的斜面88的例子不是将抵接面77的整面设为斜面77a(参照图4),而仅在阶梯端面的底部侧区域部分(与主体25的外周面接近的部分),形成了斜面88。图8A及图9所示的例子也可以看做该方式的一例。此外,图11所示的情况的斜面88形成为在抵接面77的内侧朝向外皮62侧变细的圆锥形状的周面,该斜面88填埋处于阶梯深处的间隙,所以尤其能够防止气泡的残留。由此,可以提高气泡的排除能力,此外,因为关闭气泡的间隙进一步减小,所以可以进一步减少空气的残留。
此外,形成抵接面77的斜面无论是阶梯状和曲面状等,还是组合它们的形状,只要是整体作为斜面发挥功能,也可以为其他的方式。此外,不限于利用盖26形成抵接面77的情况,如图12A~12D所示,也可以是与金属制的主体25形成为一体的情况。在图12A~12D所示的例子中,在主体25上,除了外周面还形成有抵接面77。
此外,如图12A所示,由主体25的外周面和抵接面77形成了阶梯。该抵接面77与图4对应地具有纵剖面形状为直线S的斜面91。
如图12B所示,形成在主体25上的抵接面77与图7A对应地具有纵剖面形状在中途弯曲的凹状的斜面92。
如图12C所示,形成在主体25上的抵接面77与图8A及图9对应地具有形成为台阶状的斜面93。
如图12D所示,形成在主体25上的抵接面77与图10对应地具有大致圆弧状的凹状斜面94。
如图12A~12D所示,通过与金属制的主体25一体地形成斜面91、92、93、94,能够容易地加工该斜面91、92、93、94,且成本低,能够提高加工精度。此外,也可以不在斜面91、92、93、94上形成树脂注入门,因此不需要门处理。
图13A~13C示出没有设置前端部盖的直视型内窥镜。图13A示出前端硬质部23的纵剖视图,图13B示出前端硬质部23的正视图,图13C示出主要部分的放大纵剖视图。
在该例中,因为没有设置盖26(参照图2~图11),所以在主体25的外周上直接形成抵接外皮62的前端面的抵接面77。此外,此处如图13C所示,抵接面77的斜面(延伸斜面部)80形成为:延伸到通过线73的紧固力向内方挤压的外皮62的前端部74的外周的外侧。即,在前端硬质部主体25的外周面上,形成了从外皮62的前端部74的缠绕了线73的部分的外周进一步延伸到外侧的斜面即延伸斜面部80。此外,由于这样形成了延伸斜面部80,所以在针对前端硬质部主体25用线紧固了外皮62的前端部74的外周面之后,切断外皮62的多余的端部时,通过延伸斜面部80将外皮62的前端(切断面)76平滑引导至原来的延伸斜面部80的抵接位置,可以对预定位置可靠地配置外皮62的前端部74。此外,在延伸斜面部80和外皮62的外周面之间可以形成埋入粘着剂78的凹部,可以通过粘着剂78提高固着绕线部73b的强度。
图14A及图14B是在非主体25和盖26的任意一个的部件上设置具有斜面77d的抵接面77的侧视型内窥镜的例子。图14A示出前端硬质部23的纵剖视图,图14B示出前端硬质部23的俯视图。
此处,支撑前端硬质部23的盖26的固定环(适配器)96包覆在主体25上而被固定。此外,在固定环96上,形成有与外皮62的前端76的前端面抵接的抵接面77的斜面77d。在固定环96的后端,形成有沿盖26的后端面朝径向外方立起的环状凸缘部96a。即,在主体25和盖26之间配设有固定环96。
此外,通过固定环96的环状凸缘部96a的后端面形成有抵接面77的斜面77d。这样,通过不在主体25和盖26形成抵接面77,即在非主体25和盖26中的任意一个的部件上形成抵接面77,使抵接面77的形成变得容易,同时可以廉价地制造侧视型内窥镜。
此外,此处的观察窗31和照明窗32配置在长轴L方向上的前后位置上,具有升降台97的通道口33配置在该观察窗31和照明窗32的侧方。
此外,优选抵接面77与图4~图11所示的抵接面77同样地形成。
此外,此处主要对在前端硬质部23上固定外皮62的情况做了说明,但是在将外皮62固定在连接管(包覆对象部位)65和挠性管(包覆对象部位)21上的情况时也同样适用。例如,在通过线等紧固部件将外皮62的后端部紧固的情况下,形成阶梯,该阶梯用于形成使外皮62的后端部所包嵌的包覆对象部位与外皮62的后端抵接的抵接面,该抵接面也可以形成朝向外皮侧变细的圆锥形状的斜面。即,也可以形成与外皮62的后端部抵接的同样的抵接面77。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容易想到其他的优点和变形。因此,本发明的广义方面不限于此处示出和说明的具体细节和代表实施例。由此,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所定义的总体发明概念的主旨或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形。

Claims (9)

1.一种内窥镜,其包括:
插入部,其具有弯曲部;
树脂制的管状的包覆部件,其包覆在包含所述弯曲部的所述插入部的包覆对象部位上;
紧固部件,其缠绕在所述包覆部件的至少一个端部的外周上,在所述包覆对象部位紧固所述端部;以及
抵接面,其设置在所述端部被包覆的所述包覆对象部位侧,与所述包覆部件的端面抵接,并且朝向所述包覆部件侧变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其中,
所述抵接面具备圆锥形状的斜面,该圆锥形状的斜面具有恒定的倾斜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其中,
所述抵接面具有倾斜角不同的多个斜面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其中,
所述抵接面具有多个阶梯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其中,
所述抵接面具有凹状的曲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其中,
所述抵接面在所述抵接面的区域中具有形成在所述抵接面的所述包覆对象部位侧的斜面。
7.根据权利要求1~6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内窥镜,其中,
所述插入部具有前端硬质部,该前端硬质部设置在所述弯曲部的前端,并具有主体和覆盖该主体的前端侧的具有绝缘性的盖,
所述抵接面形成在所述盖的后端,所述盖的后端抵接所述包覆部件的端部中的前端。
8.根据权利要求1~6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内窥镜,其中,
所述插入部具有前端硬质部,该前端硬质部设置在所述弯曲部的前端,并具有主体和覆盖该主体的前端侧的具有绝缘性的盖,
所述抵接面形成在所述主体的外周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1~6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内窥镜,其中,
所述插入部具有前端硬质部,该前端硬质部设置在所述弯曲部的前端,并具有主体和覆盖该主体的前端侧的具有绝缘性的盖。
所述抵接面在配置于所述主体和所述盖之间的适配器上具有斜面。
CN2008101696058A 2007-10-09 2008-10-09 内窥镜 Active CN10140638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263728A JP2009089908A (ja) 2007-10-09 2007-10-09 内視鏡
JP2007-263728 2007-10-09
JP2007263728 2007-10-0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06387A true CN101406387A (zh) 2009-04-15
CN101406387B CN101406387B (zh) 2011-02-02

Family

ID=401398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696058A Active CN101406387B (zh) 2007-10-09 2008-10-09 内窥镜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226547B2 (zh)
EP (1) EP2047789B1 (zh)
JP (1) JP2009089908A (zh)
CN (1) CN101406387B (zh)
AT (1) ATE526864T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24248A (zh) * 2018-11-09 2019-01-18 苏州新光维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输尿管导管结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12010004245T5 (de) * 2009-11-02 2013-08-14 Hoya Corporation Verfahren zum Befestigen einer Schutzhülle für den gebogenen Endoskopabschnitt
KR20110080919A (ko) * 2010-01-07 2011-07-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로봇
BRPI1003817A2 (pt) * 2010-10-19 2013-02-19 G4 Endosolutions Desenvolvimento De Negocios Ltda videoendoscàpio gastrointestinal flexÍvel
US9486605B2 (en) * 2011-07-15 2016-11-08 Cook Medical Technologies Llc Introducer sheath with braided filament securement mechanism
WO2015159619A1 (ja) * 2014-04-15 2015-10-22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内視鏡用湾曲管、内視鏡および内視鏡用湾曲管の製造方法
JP5932180B1 (ja) * 2014-08-29 2016-06-08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挿入装置
CN106999014B (zh) * 2015-06-18 2019-01-11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内窥镜
JP6401429B1 (ja) * 2017-02-13 2018-10-10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内視鏡用湾曲部、内視鏡用湾曲部の湾曲駒、内視鏡、内視鏡用湾曲部の湾曲駒用の射出成形型
US11553831B2 (en) * 2018-10-04 2023-01-17 Biosense Webster (Israel) Ltd. Malleable suction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15190A (en) * 1975-07-28 1977-02-04 Olympus Optical Co Endscope
JPS5644701U (zh) * 1979-09-17 1981-04-22
US4841952A (en) * 1986-11-06 1989-06-27 Olympus Optical Co., Ltd. Endoscope with an optical system
JPS63123011A (ja) * 1986-11-12 1988-05-26 Olympus Optical Co Ltd 内視鏡
JPH0640173B2 (ja) * 1987-02-05 1994-05-25 オリンパス光学工業株式会社 内視鏡
DE3821985C1 (zh) * 1988-06-30 1990-03-01 Metalpraecis Berchem + Schaberg Gesellschaft Fuer Metallformgebung Mbh, 4650 Gelsenkirchen, De
US5281454A (en) * 1991-08-16 1994-01-25 Kaiser Aerospace &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Closed composite sections with bonded scarf joints
JPH06319677A (ja) * 1993-05-11 1994-11-22 Olympus Optical Co Ltd カバー式内視鏡
JP3360452B2 (ja) * 1994-11-25 2002-12-24 富士写真光機株式会社 内視鏡
JP3721882B2 (ja) * 1999-09-14 2005-11-30 フジノン株式会社 内視鏡の挿入部
JP2001252242A (ja) * 2000-03-10 2001-09-18 Olympus Optical Co Ltd 内視鏡
JP3854045B2 (ja) * 2000-07-25 2006-12-06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内視鏡
JP3717777B2 (ja) 2000-09-29 2005-11-16 フジノン株式会社 内視鏡装置
JP4159282B2 (ja) * 2001-12-10 2008-10-01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内視鏡装置
US7833154B2 (en) * 2002-11-18 2010-11-16 Olympus Corporation Autoclave sterilization-compatible endoscope
JP3957288B2 (ja) 2002-11-18 2007-08-15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内視鏡
JP4725162B2 (ja) 2005-03-31 2011-07-13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超音波内視鏡
JP4560455B2 (ja) 2005-08-01 2010-10-13 オリンパス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内視鏡
JP2007159854A (ja) * 2005-12-14 2007-06-28 Pentax Corp 挿入部および内視鏡
JP5244304B2 (ja) * 2006-09-21 2013-07-24 Hoya株式会社 内視鏡の挿入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24248A (zh) * 2018-11-09 2019-01-18 苏州新光维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输尿管导管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9089908A (ja) 2009-04-30
EP2047789A1 (en) 2009-04-15
EP2047789B1 (en) 2011-10-05
US20090093680A1 (en) 2009-04-09
US8226547B2 (en) 2012-07-24
CN101406387B (zh) 2011-02-02
ATE526864T1 (de) 2011-10-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06387B (zh) 内窥镜
CN103501680B (zh) 树脂管
JP4704386B2 (ja) 内視鏡
CN101257837A (zh) 用于内窥镜的一次性帽
CN104602588B (zh) 内窥镜
US20110301413A1 (en) Ultrasonic endoscope
US20210068634A1 (en) Tip part assembly for an endoscope
WO2013093391A1 (en) Imaging and illumination apparatus
JPS63193120A (ja) 内視鏡
JP4402538B2 (ja) 内視鏡とその製造方法、修理方法
US20090281385A1 (en) Endoscope Having Distal End Body Adapted to Plural Types of Light Distribution Lens Units
CN106231982A (zh) 内窥镜
CN112450853A (zh) 用于内窥镜的端头部组件
JP6796215B2 (ja) 内視鏡の先端部および内視鏡
WO2013181337A1 (en) Extended and flush tip laser and illumination probes for retinal surgery
JP3908337B2 (ja) 内視鏡
JP2022520042A (ja) 喉頭マスク
JPH1033461A (ja) 内視鏡
CN101713283A (zh) 筛管
JP2019013665A (ja) 内視鏡及び内視鏡の製造方法
JP6504701B2 (ja) 内視鏡
CN208766354U (zh) 一种地埋式四芯双铠装光缆
KR102468669B1 (ko) 경도 가변형 내시경
JP2013220179A (ja) 内視鏡
KR100668626B1 (ko) 소구경 관로 관측용 카메라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1204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after: Olympus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Olympus Medical Systems Co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