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86330A - 自动两轮车的前后连动刹车装置 - Google Patents

自动两轮车的前后连动刹车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86330A
CN101386330A CNA200810146372XA CN200810146372A CN101386330A CN 101386330 A CN101386330 A CN 101386330A CN A200810146372X A CNA200810146372X A CN A200810146372XA CN 200810146372 A CN200810146372 A CN 200810146372A CN 101386330 A CN101386330 A CN 1013863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ke
line
wheel brake
operation element
feed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14637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86330B (zh
Inventor
齐藤聪
田中敬深
筱原敦彦
西本幸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3863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863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863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8633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Of Braking Force In Braking Systems (AREA)
  • Hydraulic Control Valves For Brake Systems (AREA)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在自动两轮车的前后连动刹车装置中,大幅提高操作力分配杆的操作性的技术。在自动两轮车的前后连动刹车装置(40)上具备保持刹车力的刹车力保持构件(51)。刹车力保持构件(51)具备将连动刹车操作元件固定在动作位置的操作元件固定构件(67);通过推压分配刹车操作力的操作力分配杆(48)的一端,将第2前轮刹车拉索(23)处于非动作位置,将后轮刹车拉索(32)处于动作位置的分配杆推入构件。

Description

自动两轮车的前后连动刹车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前轮和后轮连动、对前轮和后轮同时进行制动的自动两轮车的前后连动刹车装置的改良。
背景技术
已知通过连动刹车操作元件的操作使前轮刹车和后轮刹车连动,对前轮和后轮同时进行制动的自动两轮车用前后连动刹车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特许第3754513号说明书(图12)
在专利文献1的图12中,在自动两轮车用前后连动刹车装置上具备壳部57(符号沿用与该公报中相同的符号。下同。),在该壳部57的内方设置有:将刹车杆32的操作力分配到前轮刹车拉索34和后轮刹车拉索35上的操作力配分杆33;将该操作力配分杆33卡止在规定位置的卡合销77。该卡合销77安装在刹车力保持臂71上,通过操作杆72以轴部78为中心可转动地设置该刹车力保持臂71。
当保持前后的刹车中的后刹车时,从壳部57的外方对操作杆72进行操作,使刹车力保持臂71转动,使得安装在该刹车力保持臂71上的卡合销77卡止于形成在操作力配分杆33(以下称为操作力分配杆33)上的卡止部79。当解除包含后刹车在内的前后刹车时,操作操作杆72,将卡合销77从卡止部79移开。
从而,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由于卡止部79和卡合销77设置在壳部57的内方,因此不能视觉确认,从而存在不能目视确认是否卡合之类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在自动两轮车的前后连动刹车装置中,大幅提高操作力分配杆的操作性的技术。
根据技术方案1的发明为自动两轮车的前后连动刹车装置,所述前后连动刹车装置具备:制动前轮的前轮刹车和制动后轮的后轮刹车;与前轮刹车相连接的前轮刹车拉索;与后轮刹车相连接的后轮刹车拉索;与前轮刹车拉索和后轮刹车拉索相连接,分配刹车操作力的操作力分配杆;与该操作力分配杆相连接,施加刹车操作力的连动刹车操作元件;作用于操作力分配杆,保持刹车力的刹车力保持构件;容纳操作力分配杆和刹车力保持构件的壳体,将操作力分配杆的大致中央部可摆动地连接到连动刹车操作元件上,将前轮刹车拉索和后轮刹车拉索连接到操作力分配杆的一端和另一端上,其特征在于,刹车力保持构件具备:在连动刹车操作元件的操作时,将连动刹车操作元件固定在动作位置的操作元件固定构件;通过推压操作力分配杆的一端或者另一端,将前轮刹车拉索或后轮刹车拉索中的一方处于非动作位置,将前轮刹车拉索或后轮刹车拉索中的另一方处于动作位置的分配杆推入构件,在刹车力保持构件上具备防止处于动作位置的连动刹车操作元件复位的锁定杆,锁定杆在壳体的外方被与连动刹车操作元件卡合保持。
根据技术方案2的发明,其特征在于,连动刹车操作元件为手操作的刹车杆。
根据技术方案3的发明,其特征在于,在锁定杆上具备卡止在设置于刹车杆上且从转动中心离开的端部的卡止部,通过该卡止部与刹车杆卡合,从而保持刹车力。
根据技术方案4的发明,其特征在于,锁定杆具备在非操作时沿从连动刹车操作元件离开方向施力的施力构件。
在根据技术方案1的发明中,刹车力保持构件具备通过推压操作力分配杆的一端或另一端,将前轮刹车拉索或后轮刹车拉索中的一方处于非动作位置,将另一方处于动作位置的分配杆推入构件。即,成为通过分配杆推入构件推压操作力分配杆一端或另一端的构造。
借此,能够容易且可靠地进行保持操作力分配杆的操作。从而,可以提高操作力分配杆的操作性。
而且,在刹车力保持构件上具备防止连动刹车操作元件的复位的锁定杆,锁定杆在壳体的外方被与连动刹车操作元件卡合保持。因此,能够目视确认锁定杆是否卡止于连动刹车操作元件。由于能够目视确认锁定杆的连动刹车操作元件的卡止状态,因此,能够容易且可靠地进行将锁定杆保持在连动刹车操作元件上的操作。从而,可以大幅提高操作力分配杆的操作性。
在根据技术方案2的发明中,连动刹车操作元件为手操作的刹车杆,因而,操作者只通过目视刹车杆的位置,就能够容易地判断锁定杆是处于动作位置还是处于待机位置。由于锁定杆的位置确认变得容易,所以能够进一步提高前后连动刹车中的刹车保持的操作性。
在根据技术方案3的发明中,在锁定杆上具备与连动刹车操作元件相卡合的卡止部。当保持刹车力保持构件时,操作锁定杆,使得卡止部能够与连动刹车操作元件卡合。通过组合锁定杆和连动刹车操作元件,不需要保持锁定杆的部件,能够抑制部件数量的增加。
而且,由于设置在锁定杆上的卡止部在设置于刹车杆上且从转动中心离开的端部处卡止,所以能够较小地构成锁定杆保持构件,实现小型化。
进而,通过使得刹车杆转动,能够使得在刹车杆的端部处容易地卡止锁定杆的卡止部,使得卡止部从端部容易地放开。从而,在前后连动刹车中能够容易地进行保持刹车力的操作。
在根据技术方案4的发明中,由于锁定杆具备在非操作时沿从连动刹车操作元件离开的方向施力的施力构件,因此在非操作时,能够使得锁定杆从连动刹车操作元件离开。由于在非操作时,使得锁定杆从连动刹车操作元件离开,因此能够简便地进行解除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自动两轮车的刹车装置的构造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操纵把手左端部的平面图。
图3是从图2的箭头3看的视图。
图4是前后连动刹车装置的作用说明图(拉动左刹车杆时)。
图5是前后连动刹车装置的作用说明图(上拉锁定杆时)。
图6是前后连动刹车装置的作用说明图(使得锁定杆与左刹车杆卡合时)。
图7是安装根据本发明的刹车拉索的前轮的侧视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刹车拉索安装部的侧视图。
图9是从图8的箭头9看的视图。
图10是说明刹车调整螺母和拉索接合件的安装相位关系的透视图。
符号说明
10自动两轮车,12前轮刹车,16后轮刹车,20前轮刹车拉索,23第2前轮刹车拉索,30刹车杆,30a刹车杆的端部,32后轮刹车拉索,35连动刹车操作元件,40前后连动刹车装置,44壳体,48操作力分配杆,51刹车力保持构件,53分配杆推入构件,58锁定杆,61施力构件,64卡止部,67操作元件固定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图说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以从自动两轮车的乘客看的方向示出所记载的各要素的配置关系。另外,图面为在符号的方向上看到的图面。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自动两轮车的刹车装置的构造图,在设置在自动两轮车10的前部的前叉11的下端部配置制动前轮的前轮刹车12,配置作为覆盖该前轮刹车12的侧方的盖部件的前刹车盘13。
而且,在设置在自动两轮车10的后部的后摆臂15的后端部配置制动后轮的后轮刹车16,配置作为覆盖该后轮刹车16的侧方的盖部件的后刹车盘17。
在前刹车盘13上经由前刹车臂支轴18可摆动地设置将制动力施加到前轮刹车12上的前刹车臂21,在该前刹车臂21上分别连接第1前轮刹车拉索22和第2前轮刹车拉索23。
在第1前轮刹车拉索22上连接有设置在操纵把手24的右端部的作为前轮刹车操作元件25的右刹车杆26,通过该右刹车杆26的操作制动前轮。图中27为抓持部。
在后刹车盘17上经由后刹车臂支轴28可摆动地设置将制动力施加到后轮刹车16上的后刹车臂31,在该后刹车臂31上连接后轮刹车拉索32,在该后轮刹车拉索32上连接均衡部34,该均衡部34分配作用在前轮刹车12和后轮刹车16上的力,在该均衡部34上连接设置在操纵把手24的左端部上的作为连动刹车操纵元件35的左刹车杆36,通过该左刹车杆36的操作连动地制动前轮和后轮。下图以后说明右刹车杆26及其周边部的详细构造。
根据本发明的前后连动刹车装置40具备制动前轮38的前轮刹车12和制动后轮39的后轮刹车16、与前轮刹车12相连接的作为前轮刹车拉索20的第2前轮刹车拉索23、与后轮刹车16相连接的后轮刹车拉索32。前后连动刹车装置40为构成自动两轮车的刹车系统的一部分的装置。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操纵把手左端部的平面图,图3是从图2的箭头3观察的视图。以下,参照图2和图3进行说明。
操纵把手24的左端部24L安装有刹车杆托架41,在该刹车杆托架41上经由杆支持轴42可转动地安装左刹车杆36,同时,安装将刹车操作力分配到前后刹车的均衡部34。
均衡部34具备安装在刹车杆托架41上的壳体44,在该壳体44中容纳有:安装在第2前轮刹车拉索23和后轮刹车拉索32的各端部的卡止件45、46;与这些卡止件45、46相连接并分配刹车操作力的操作力分配杆48;将该操作力分配杆48和作为连动刹车操作元件35的左刹车杆36之间连接起来的连接杆49;构成刹车力保持构件51的一部分,并且经由轴部52可转动地设置,推动操作力分配杆48的分配杆推入构件53。连接杆49为将施加到左刹车杆36上的刹车操作力传递给操作力分配杆48的部件。在图中,47为将左刹车杆36和连接杆49之间连接起来的连接销,50为防止水、尘埃等异物侵入壳体44内侧的衬套。
在连动刹车操作元件35上可摆动地连接操作力分配杆48的大致中央部48c,在操作力分配杆48的一端48a和另一端48b上连接第2前轮刹车拉索23和后轮刹车拉索32。
以下,说明保持刹车力的刹车力保持构件51。
刹车力保持构件51为作用于操作力分配杆48的构件,配备在该刹车力保持构件51上的分配杆推入构件53,是通过推压操作力分配杆48的一端48a、使得作为前轮刹车拉索20的第2前轮刹车拉索23处于非动作位置、使得后轮刹车拉索32处于动作位置的构件。
详细地说,在分配杆推入构件53上具备轴部52和凸轮部55,该凸轮部55可转动地设置在该轴部52上,可推压形成在操作力分配杆48的一端48a的凸轮接受部54,以设置在操作力分配杆48的大致中央部48c上的摆动销56为轴可摆动地构成操作力分配杆48。
轴部52延伸设置到壳体44的外方,在该壳体44外方,在轴部52的延伸设置部52e上安装锁定杆58。
该锁定杆58为防止处于动作位置的作为刹车杆30的左刹车杆36复位的部件,配置在刹车力保持构件51上。
也就是说,锁定杆58设置在壳体44的外方,锁定杆58和分配杆推入构件53成一体地设置,在锁定杆58转动的同时,分配杆推入构件53转动。
而且,在该轴部52的周围具备作为施力构件61的弹簧部件62,该施力构件61在非操作时从连动刹车操作元件35(左刹车杆36)沿离开锁定杆58的方向施力。
即,配备在刹车力保持构件51上的分配杆推入构件53,是通过推压操作力分配杆48的一端48a,使得第2前轮刹车拉索23处于非动作位置,使得另一个后轮刹车拉索32处于动作位置的构件。
另外,也可以按照通过推压操作力分配杆48的另一端48b,使得第2前轮刹车拉索23处于动作位置,使得后轮刹车拉索32处于非动作位置的方式,构成分配杆推入构件53。
在锁定杆58的中间部形成作为卡止部64的卡止凸部65,该卡止部64可与在左刹车杆36的端部设置的卡止凹部63相卡合。
在动作位置固定连动刹车操作元件35(左刹车杆36)的操作元件固定构件67,由在左刹车杆36的中间部形成的卡止凸部65和通过与该卡止凸部65相卡合、将锁定杆58保持在操作时的位置的卡止凹部63构成。66为停止灯开关。
结合并参照图1,前后连动刹车装置40具有将前轮刹车12和后轮刹车16连动的构造,并具备操作力分配杆48,该操作力分配杆48通过作为一个刹车操作元件的左刹车杆36的操作,将操作力分配给前轮刹车12和后轮刹车16。而且,分配杆推入构件53和操作元件固定构件67具有解除一方的刹车的动作的功能。
通常,在前轮刹车12和后轮刹车16上同时加力,在停车等时,通过使操作元件固定构件67起作用,使得只是后轮刹车16制动。
即,刹车力保持构件51具备:在连动刹车操作元件35的操作时将连动刹车操作元件35固定在动作位置的操作元件固定构件67;通过推压操作力分配杆48的一端,使第2前轮刹车拉索23处于非动作位置,使后轮刹车拉索32处于动作位置的分配杆推入构件53。
另外,也可以通过由分配杆推入构件53推压操作力分配杆48的另一端,使第2前轮刹车拉索23处于动作位置,使后轮刹车拉索32处于非动作位置。
连动刹车操作元件35为手操作的左刹车杆36。
在刹车力保持构件51上具备防止处于动作位置的连动刹车操作元件35复位的锁定杆58,锁定杆58设置在壳体44的外方。
由于连动刹车操作元件35为手操作的刹车杆,操作者只要通过目视左刹车杆36的位置,就能够容易地判断锁定杆58处于动作位置还是待机位置。由于锁定杆58的位置确认变得容易,所以能够进一步提高前后连动刹车装置40的刹车保持的操作性。
在锁定杆58上具备有卡合在端部69上的作为卡止部64的卡止凸部65,上述端部69设置在左刹车杆36上且从转动中心离开,通过将该卡止凸部65与设置在左刹车杆36的端部69上的卡止凹部63卡合,保持刹车力。
在保持配备在刹车力保持构件51上的操作元件固定构件67时,操作锁定杆58,能够将卡止部64与连动刹车操作元件35(左刹车杆36)卡合。通过组合锁定杆58和左刹车杆36,不需要保持锁定杆58的专用部件,能够抑制部件数量的增加。
另外,由于设置在锁定杆58上的卡止部64在端部69卡止,上述端部69设置在左刹车杆36上且从转动中心离开,因此能够较小地构成锁定杆保持构件71,实现小型化。
进而,通过使左刹车杆36转动,能够使得该卡止部64容易地卡止于端部69,并使卡止部64从端部69容易地解除卡止,能够进一步提高前后连动刹车装置40的刹车保持的操作性。
锁定杆58具备在非操作时沿着从连动刹车操作元件35离开的方向施力的弹簧部件62。
在非操作时,通过使锁定杆58从左刹车杆36离开,对于解除操作,也能够极简便地进行。
下面描述上述自动两轮车的前后连动刹车装置的作用。
在图4-图6中,(a)为安装在操纵把手24上的左刹车杆和均衡部的平面图,(b)为从(a)的箭头b看的视图。
图4是前后连动刹车装置的作用说明图(拉动左刹车杆时)。
在(a)中,拉动左刹车杆36。也就是说沿箭头e方向转动。
在(b)中,当拉动左刹车杆36时,经由连接杆49沿图f方向拉动操作力分配杆48,安装在该操作力分配杆48两端部的前轮和后轮刹车拉索23、32只是沿图f方向拉动、移动相同量。
图5是前后连动刹车装置的作用说明图(上拉锁定杆时)。
在(a)中,将左刹车杆36保持在拉动位置不变,在(b)中,将锁定杆58抵抗弹簧部件62沿箭头g方向转动,使得锁定杆58的作为卡止部64的卡止凸部65的位置与左刹车杆36的卡止凹部63的位置一致。
图6是前后连动刹车装置的作用说明图(使锁定杆与左刹车杆卡合时)。
在(a)中,稍微放松左刹车杆36。即,使之沿箭头i方向稍微转动,在(b)中,将锁定杆58的卡止凸部65与左刹车杆36的卡止凹部63卡合。
在锁定杆58与左刹车杆36的端部卡合时,操作力分配杆48的一端48a被推入,以大致中央部48c为轴摆动,由于借助分配杆推入构件53,后轮刹车拉索32的位置保持不变,第2前轮刹车拉索23沿箭头j方向移动,因此前轮刹车12放松,刹车力只作用在后轮刹车16上。
由于在根据本发明的前后连动刹车装置中,采用通过分配杆推入构件53推压操作力分配杆48的一端48a或另一端48b的构造,因此,例如,若与在操作力分配杆48的一端48a或另一端48b将卡止销卡止并保持操作力分配杆48的构造相比较,则能够在提高保持操作力分配杆48的操作可靠性的同时、提高操作的容易性。
由于防止连动刹车操作元件35复位的锁定杆58设置在壳体44的外方,因此能够目视确认锁定杆58是否卡止在连动刹车操作元件35上。由于能够目视确认锁定杆58可否卡止到连动刹车操作元件35上,因此能够可靠地进行将锁定杆58保持在连动刹车操作元件35上的操作。从而,可以大幅提高操作力分配杆48的操作性。
当解除锁定杆58的卡止时,只是通过使得左刹车杆36沿箭头h方向转动若干量,由弹簧部件62放开锁定杆58。
因此也能够极简便地进行解除操作。
图7是安装根据本发明的刹车拉索的前轮的侧视图,结合并参照图1进行说明。
在前刹车盘13上可摆动地设置经由前刹车臂支轴18将刹车操作力施加到前轮刹车12上的前刹车臂21,在该前刹车臂21上分别连接第1前轮刹车拉索22和与该第1前轮刹车拉索22邻接设置的第2前轮刹车拉索23。
在第1前轮刹车拉索22上连接作为前述前轮刹车操作元件25的右刹车杆26,通过该右刹车杆26的操作制动前轮38。在第2前轮刹车拉索23上经由均衡部34连接作为前述前后轮连动刹车操作元件35的左刹车杆36,通过左刹车杆36的操作制动前轮38和后轮39。在图中,74为保持第1和第2前轮拉索22、23的保持部,75为沿解除刹车的方向对前刹车臂21施力的弹簧,76为速度计用拉索,G为路面,E为与路边石的高度相当的线,前刹车臂21和与该前刹车臂21相连接的拉索的连接部需要配置在比路边石的高度E更上方。另一方面,前刹车臂21的臂长度,为了确保更大的刹车操作力,在没有妨碍的范围内尽可能加长,同时,有必要在前刹车臂21的前端部附近的位置连接刹车拉索22、23。
下图以后对于前刹车臂21的前端部的详细构造进行说明。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刹车拉索安装部的侧视图,图9是从图8的箭头9观察的视图,图10是说明刹车调整螺母和拉索接合件的安装相位关系的透视图。以下,参照图8-图10进行说明。
在前刹车臂21的一端形成作为转动中心的前刹车臂支轴18,在其另一端形成从前刹车臂支轴18观察,在内侧和外侧形成两个孔77b、77a。
在内侧的孔77b中嵌合第2接合件78,在该第2接合件78上,大致水平且沿车辆的纵向配置用于调整第2前轮刹车的行程的第2调整螺栓79,在该第2调整螺栓79上安装第2前轮刹车拉锁23。在该第2调整螺栓79的前端部安装用于固定第2调整螺栓79的第2螺母81。
在外侧的孔77a中嵌合第1接合件82,在该第1接合件82上安装用于调整刹车行程的第1调整螺栓83,在该第1调整螺栓83上安装第1前轮刹车拉索(图7的符号22)。在该第1调整螺栓83的前端部安装用于固定第1调整螺栓83的第1螺母84。
内侧的孔77b为纵向长度为A的长孔,外侧的孔77a为纵向长度为B的长孔。例如,这些长孔77a、77b,在只在第1前轮刹车拉索22上施加刹车操作力的场合下,通过使第2接合件78在长孔77b上移动,能够逃脱在未施加刹车操作力的第2前轮刹车拉索(图7的符号23)上施加的力。另外,长度关系为B<A的关系。
这样,在前刹车臂21的前端部69上安装第1和第2调整螺栓83、79。
通过前述的必要条件,期望将第1和第2调整螺栓83、79配置在前刹车臂21的前端部的有限位置上。
在前刹车臂21的前端部69附近位置,配置第1和第2调整螺栓83、79,同时,优选能够减小第1和第2调整螺栓83、79间的轴间距离P。
此处,由于减小距离P,因此确保了第1和第2调整螺栓83、79间及第1和第2螺母84、81间的距离q。具体地说,以形成六角形的螺栓的头部彼此不易干涉的方式,螺栓的头部和螺母的相位关系为图示那样的规定关系地形成与第2接合件78卡合的第2调整螺栓79的抵接部80的形状。
另外,与第1接合件82卡合的第1调整螺栓83的相位关系也是同样的相位关系。
通过这样的构造,能够使得第1和第2调整螺栓83、79间进一步接近,能够接近第1调整螺栓83地配置第2调整螺栓79。
通过接近第1调整螺栓83地配置第2调整螺栓79,没有必要加长配置在均衡部34上的操作力分配杆48的长度,从而,能够避免均衡部34的大型化。
而且,在技术方案1中,连动刹车操作元件也可以不是手操作的刹车杆。例如,也可以是包含液压缸的刹车致动器。
(产业上的可应用性)
本发明适用于在自动两轮车中使用的前后连动刹车装置。

Claims (4)

1.一种自动两轮车的前后连动刹车装置,具备:制动前轮的前轮刹车和制动后轮的后轮刹车;与所述前轮刹车相连接的前轮刹车拉索;与所述后轮刹车相连接的后轮刹车拉索;与所述前轮刹车拉索和所述后轮刹车拉索相连接,分配刹车操作力的操作力分配杆;与该操作力分配杆相连接,施加刹车操作力的连动刹车操作元件;与所述操作力分配杆作用,保持刹车力的刹车力保持构件;容纳所述操作力分配杆和所述刹车力保持构件的壳体,将所述操作力分配杆的大致中央部可摆动地连接到所述连动刹车操作元件上,将所述前轮刹车拉索和所述后轮刹车拉索连接到所述操作力分配杆的一端和另一端上,
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力保持构件具备:在所述连动刹车操作元件的操作时,将所述连动刹车操作元件固定在动作位置的操作元件固定构件;通过推压所述操作力分配杆的一端或者另一端,使所述前轮刹车拉索或所述后轮刹车拉索中的一方处于非动作位置,使所述前轮刹车拉索或所述后轮刹车拉索中的另一方处于动作位置的分配杆推入构件,
在所述刹车力保持构件上具备防止处于动作位置的所述连动刹车操作元件复位的锁定杆,所述锁定杆,在所述壳体的外方,被与所述连动刹车操作元件卡合保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两轮车的前后连动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动刹车操作元件为手操作的刹车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两轮车的前后连动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锁定杆上具备卡止在设置于所述刹车杆上且从转动中心离开的端部处的卡止部,通过使该卡止部与所述刹车杆卡合,保持刹车力。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自动两轮车的前后连动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杆具备在非操作时沿从所述连动刹车操作元件离开的方向施力的施力构件。
CN200810146372XA 2007-09-12 2008-08-27 自动两轮车的前后连动刹车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8633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236903 2007-09-12
JP2007236903A JP4861275B2 (ja) 2007-09-12 2007-09-12 自動二輪車の前後連動ブレーキ装置
JP2007-236903 2007-09-1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86330A true CN101386330A (zh) 2009-03-18
CN101386330B CN101386330B (zh) 2010-12-08

Family

ID=404760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46372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86330B (zh) 2007-09-12 2008-08-27 自动两轮车的前后连动刹车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4861275B2 (zh)
CN (1) CN101386330B (zh)
BR (1) BRPI0803683A2 (zh)
MY (1) MY146960A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59611A (zh) * 2015-06-03 2015-08-26 辽宁工业大学 一种制动力分配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5270553A (zh) * 2014-06-20 2016-01-27 株式会社岛野 自行车液压操作系统
WO2016119215A1 (zh) * 2015-01-30 2016-08-04 张奉琦 动态式力量分配装置及其在单手刹前后轮装置之应用
CN105882861A (zh) * 2015-02-13 2016-08-2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机动二轮车用联动制动装置
CN106364618A (zh) * 2015-07-21 2017-02-01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适用于全地形车的驻车装置
CN106995030A (zh) * 2015-10-23 2017-08-01 铃木株式会社 联动制动系统
CN108698668A (zh) * 2016-02-29 2018-10-2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连动制动装置
CN114867655A (zh) * 2020-01-05 2022-08-05 Tvs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机动车辆及其制动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68855A (zh) * 2012-11-13 2013-03-13 无锡市永创电控器材有限公司 Atm软拉索开关机构
JP6518753B2 (ja) * 2016-12-09 2019-05-2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鞍乗型車両の連動ブレーキ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532822A1 (de) * 1974-09-04 1976-04-08 Vilumara Luis Nubiola Vorrichtung zum gleichzeitigen abbremsen beider raeder eines zweiradfahrzeuges
JPS5739890A (en) * 1980-08-21 1982-03-0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Hydroextracting washing machine
US4644816A (en) * 1981-02-20 1987-02-24 Acrow Pty. Limited Brake actuator
JPS60104387A (ja) * 1983-11-10 1985-06-08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ポリプロピレン樹脂製ビデオテ−プカセツト用ケ−スへのオフセツト印刷方法
JP2766675B2 (ja) * 1989-06-19 1998-06-18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車両の前後輪連動パーキングブレーキ装置
JP3754513B2 (ja) * 1996-12-12 2006-03-1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用前後連動ブレーキ装置
JP3993261B2 (ja) * 1996-12-12 2007-10-1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二輪車用前後連動ブレーキ装置
JP3811295B2 (ja) * 1998-09-03 2006-08-16 日信工業株式会社 自転車用ブレーキ装置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53698A (zh) * 2014-06-20 2019-07-26 株式会社岛野 致动装置
CN105270553A (zh) * 2014-06-20 2016-01-27 株式会社岛野 自行车液压操作系统
US10940913B2 (en) 2014-06-20 2021-03-09 Shimano Inc. Bicycle hydraulic operating system
US10442495B2 (en) 2014-06-20 2019-10-15 Shimano Inc. Bicycle hydraulic operating system
WO2016119215A1 (zh) * 2015-01-30 2016-08-04 张奉琦 动态式力量分配装置及其在单手刹前后轮装置之应用
CN105882861A (zh) * 2015-02-13 2016-08-24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机动二轮车用联动制动装置
CN105882861B (zh) * 2015-02-13 2018-05-25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机动二轮车用联动制动装置
CN104859611B (zh) * 2015-06-03 2017-05-31 辽宁工业大学 一种制动力分配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4859611A (zh) * 2015-06-03 2015-08-26 辽宁工业大学 一种制动力分配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6364618A (zh) * 2015-07-21 2017-02-01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适用于全地形车的驻车装置
CN106995030A (zh) * 2015-10-23 2017-08-01 铃木株式会社 联动制动系统
CN106995030B (zh) * 2015-10-23 2019-11-26 铃木株式会社 联动制动系统
CN108698668A (zh) * 2016-02-29 2018-10-2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连动制动装置
CN114867655A (zh) * 2020-01-05 2022-08-05 Tvs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机动车辆及其制动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BRPI0803683A2 (pt) 2009-05-05
MY146960A (en) 2012-10-15
JP4861275B2 (ja) 2012-01-25
CN101386330B (zh) 2010-12-08
JP2009067199A (ja) 2009-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86330B (zh) 自动两轮车的前后连动刹车装置
US9567032B2 (en) Brake caliper arrangement structure for motorcycle
CA2728971C (en) Safety brake system for trailers
EP0059067B1 (en) A brake actuator
CN101758891B (zh) 具备联动制动器装置的跨骑型车辆
CA2796370C (en) Trailer tongue connection unit
CN110023184A (zh) 同步制动系统
JP2000128057A (ja) バーハンドル車両用ブレーキ装置
CN107743465B (zh) 包括停置器件的拖车、控制拖车的可逆停置和联接的车辆、以及由这种拖车与这种车辆的联接形成的组装体
CN1676408A (zh) 小型车辆用联动制动装置
US5752587A (en) Auxiliary braking system
JPH0321553A (ja) 車両の前後輪連動パーキングブレーキ装置
DE102020118362A1 (de) Bremsgeberanordnung für ein Bremssystem eines Fahrzeugs, Lenkeranordnung mit der Bremsgeberanordnung und Fahrzeug mit der Lenkeranordnung
US20150075920A1 (en) Brake Release System
KR200334036Y1 (ko) 트레일러의 케이블식 관성브레이크 장치
EP0196248B1 (fr) Timon articulé d&#39;attelage pour une remorque
US9598060B2 (en) Safety brake system for trailers
EP1022165A1 (fr) Timon articulé intégré
JPH09193843A (ja) 被牽引車
CN104802775A (zh) 一种自锁式汽车应急制动系统
DE102022107514A1 (de) Handhebel für eine Betätigungsvorrichtung zur Handbetätigung einer Bremseinrichtung eines Fahrzeugs, Betätigungsvorrichtung mit einem Handhebel und Verfahren zur Montage des Handhebels
DE102021125018A1 (de) Bremshebelanordnung mit arretierbaren Bremshebel sowie Nachrüstsatz für die Bremshebelanordnung
JPS5847676A (ja) 揺動式三輪車のパーキングロック装置
DE102021121905A1 (de) Hydraulische Hinterradbremse für ein lenkergeführtes Fahrzeug sowie Fahrzeug mit der Hinterradbremse
DE102020101633A1 (de) Bremsanordnung für ein Fahrzeug und Fahrzeug mit der Bremsanordnu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208

Termination date: 2020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