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83608A - 接触式开关用中间体、模内用金属模及接触式开关用中间体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接触式开关用中间体、模内用金属模及接触式开关用中间体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83608A
CN101383608A CNA2008102158688A CN200810215868A CN101383608A CN 101383608 A CN101383608 A CN 101383608A CN A2008102158688 A CNA2008102158688 A CN A2008102158688A CN 200810215868 A CN200810215868 A CN 200810215868A CN 101383608 A CN101383608 A CN 1013836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matrix part
metal pattern
touch switch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21586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池边优
黑濑茂夫
小野康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D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D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DK Corp filed Critical TDK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3836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8360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17/00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 H03K17/94Electronic switching or gating, i.e. not by contact-making and –break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in which the control signals are generated
    • H03K17/96Touch switches
    • H03K17/962Capacitive touch switch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3Manufacturing, i.e. details related to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suited for touch sensitive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Manufacture Of Switche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可以实现可靠性提高的接触式开关用中间体。其中具有:采用形成有透明导电膜的模内膜,通过模内成型而形成的基体部(2),与通过模内成型在基体部(2)的内面(2a)上粘贴透明导电膜(3);基体部(2)具有板状的第1面板(11)与对第1面板(11)以成规定角度接合的板状的第2面板(12)所构成,同时,使构成内面(2a)的两面板(11、12)的各内面(11a、12a)彼此所成的角度θi1,比两面板(11、12)的各外面(11b、12b)彼此所成的角度θo1大地构成。

Description

接触式开关用中间体、模内用金属模及接触式开关用中间体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基体部与该基体部上粘贴的透明导电膜的静电容量式接触式开关用中间体,以及制造该接触式开关用中间体的模内用金属模及接触式开关用中间体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便携式信息终端或现金自动存取款机等很多电子设备上,设置了可通过指尖接触(触摸)能够进行输入的接触式操作部。该接触式操作部,是在具有光透过性的基体部的一面上设置透明导电膜而构成,在CRT或LCD等显示器上安装了接触式开关(接触式面板)而构成。作为该接触式开关的制造方法,已知有:在通过注射成型等预先制造的基体部的表面上,采用溅射法形成透明导电膜的制造方法,或通过模内成型在基体部成型时粘贴透明导电膜的制造方法(例如,特开2004-152221号公报公开的接触式面板用电极基板的制造方法)。此时,采用通过模内成型的制造方法,在模内用金属模夹住形成于基膜上透明导电膜的模内膜的状态下,往内腔注射树脂,在成型基体部的同时,在基体部上粘贴透明导电膜,来制造接触式开关。因此,在通过模内成型的制造方法中,与对弯曲形状的基体部形成均匀的透明导电膜困难的溅射法的制造方法不同,对弯曲形状的基体部能够粘贴均匀的透明导电膜。
[专利文献1]特开2004-152221号公报(第3~5页,图1)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原来的通过模内成型的制造方法中存在下列问题。即,在该制造方法中,在金属模内夹住模内膜的状态下,往内腔内注射树脂,在基体部上粘贴透明导电膜。另一方面,近几年来,在壳体的角部设置操作部,谋求设计性及功能性提高的电子设备已在开发,希望开发出与这种操作部对应的接触式开关。此时,在制造用于在壳体的角部设置的接触式开关时,在以成规定角度接合2块面板的形状的基体部,必需粘贴透明导电膜。但是,在通过模内成型的制造方法中,在这样形状的基体部上粘贴透明导电膜时,在2块面板的接合部分,模内膜发生折皱。因此,在原来的制造方法中,由于该折皱的发生而使透明导电膜的厚度产生不匀,或透明导电膜有剥落的可能性,由此存在以下问题:难以实现错误动作十分少的、可靠性高的接触式开关。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提出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可以实现可靠性高的接触式开关用中间体、模内用金属模及接触式开关用中间体的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涉及的接触式开关用中间体,该中间体是具有采用形成有透明导电膜的模内膜、通过模内成型而形成的基体部,以及通过该模内成型而在上述基体部的一面上粘贴的该透明导电膜的静电容量式接触式开关用中间体,上述基体部具有板状的第1面板与对该第1面板以成规定角度而接合的第2面板所构成,同时,使构成上述一面的上述两面板的各内面彼此所成的角度,比该两面板的各外面彼此所成的角度大而构成。
此时,上述两面板的各内面彼此所成的角度以成钝角地构成上述基体部。
另外,上述内面及与该内面连接的端面所成的角度以成钝角地构成上述两面板的至少1块。
另外,本发明涉及的模内用金属模,该金属模是:通过夹住形成有透明导电膜的模内用膜而能够互相接合的构成,同时具有以接合状态形成成型接触式开关用中间体的基体部的内腔的第1金属模及第2金属模;对上述内腔注射树脂,成型上述基体部,同时在该基体部的一面上粘贴上述透明导电膜,通过模内成型,可制造上述接触式开关用中间体的模内用金属模;上述第1金属模及第2金属模构成了能够成型上述基体部的上述内腔,而该基体部具有板状的第1面板与对该第1面板以以规定角度接合的板状第2面板;同时,使分别成型构成该内腔的各内腔面中的构成上述一面的上述两面板的各内面的各内腔面彼此所成的角度,比分别成型该两面板的各外面的各内腔面彼此所成的角度大而构成。
另外,本发明涉及的接触式开关用中间体的制造方法,该方法是在夹住形成有透明导电膜的模内用膜的状态下,对模内用金属模的内腔注射树脂,成型接触式开关用中间体的基体部,同时,通过在该基体部的一面上粘贴上述透明导电膜的模内成型,制造上述接触式开关用中间体的制造方法;采用下述构成模内用金属模进行上述模内成型:构成能够成型具有板状的第1面板与对该第1面板以成规定角度接合的板状的第2面板的上述基体部的上述内腔,同时,分别成型构成该内腔的各内腔面中的构成上述一面的该两面板各内面的各内腔面彼此所成的角度,比分别成型该两面板的各外面的各内腔面彼此所成的角度大。
发明效果
按照本发明涉及的接触式开关用中间体,通过构成具有板状的第1面板与对该第1面板以成规定角度接合的板状的第2面板的基体部一面的两面板的各内面彼此所成的角度,比两面板的各外面彼此所成的角度大地构成基体部,与两角度相等的接触式开关用中间体相比,通过模内成型,在基体部一面上粘贴透明导电膜时,在两面板的接合部分,模内膜的弯曲量少的部分,可把模内膜的折皱的发生抑制充分地小。因此,按照该接触式开关用中间体,起因于模内膜折皱发生的透明导电膜的厚度不匀或缺陷可抑制充分地小,结果是可以得到错误动作充分少、可靠性充分高的接触式开关。
另外,按照本发明涉及的接触式开关用中间体,通过使两面板的各内面彼此所成的角度以成钝角地构成基体部,与其角度达到90°或锐角地构成的接触式开关用中间体相比,通过模内成型,在基体部的一面上粘贴透明导电膜时,在两面板的接合部分,模内膜的的折皱的发生可进一步抑制到小。因此,按照接触式开关用中间体,可以得到错误动作更少、可靠性更高的接触式开关。
另外,按照本发明涉及的接触式开关用中间体,通过内面与内面上连接的端面所成的角度以成钝角地构成两面板的至少一块,与其角度达到90°或锐角地构成接触式开关用中间体相比,通过模内成型,在基体部的一面上粘贴透明导电膜时,在内面与端面的边界部分,由于模内膜的折皱的发生可抑制充分地小,故该部分中的透明导电膜的厚度不匀或缺陷可抑制充分地小。但是,按照该接触式开关用中间体,可以得到错误动作更进一步地少、可靠性更进一步地高的接触式开关。
另外,采用本发明涉及的模内用金属模及接触式开关用中间体的制造方法时,以分别成型构成可成型具有第1面板与第2面板的基体部的内腔的各内腔面中的两面板的各内面的各内腔面彼此所成的角度,比分别成型两面板的各外面的各内腔面彼此所成的角度大的方式构成模内用金属模,采用该模内用金属模,进行模内成型,制造接触式开关用中间体。因此,通过模内成型,在基体部一面上粘贴透明导电膜时,与两角度相等的模内金属模相比,在成型两面板的各内面的各内腔面的边界部分,可把模内膜的折皱的发生抑制充分地小。因此,按照该模内用金属模及接触式开关用中间体的制造方法,可以制造两面板的各内面的边界部分(两面板的接合部分)中,起因于模内膜的折皱的发生的透明导电膜的厚度不匀或缺陷充分小的接触式开关用中间体,结果可以得到错误动更进一步地少、可靠性更进一步地高的接触式开关。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接触式开关用中间体1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接触式开关用中间体1的侧面图。
图3是表示制造装置101结构的构成图。
图4是固定侧金属模111的立体图。
图5是移动侧金属模121的立体图。
图6是模内膜30的断面图。
图7是金属模102的断面图。
图8是固定侧金属模111与移动侧金属模121的接合状态断面图。
图9是接触式开关用中间体201的侧面图。
图10是接触式开关用中间体301的立体图。
[符号的说明]
1、201、301  接触式开关用中间体
2、302  基体部
2a、11a、12a  内面
3  透明导电膜
11、311  第1面板
11b、12b  外面
11、311  第2面板
11e、12c  端面
30  模内膜
θi1、θi2、θo1、θo2、θe1~θe3  角度
102  金属模
102a  内腔
102b~102f  内腔面
111  固定侧金属模
121  移动侧金属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涉及的接触式开关用中间体、模内用金属模及接触式开关用中间体的制造方法的最佳方案,参照附图进行说明。
首先,对本发明涉及的接触式开关用中间体之一例的接触式开关用中间体1(下面仅称作“中间体1”)的结构,参照附图加以说明。
图1所示的中间体1,例如,是在电子设备等中,作为接触式操作部发挥功能的静电容量式接触式开关中使用的中间体,如该图所示,具有基体部2及透明导电膜3所构成,采用后述模内金属模102(参照图3,下面仅称作“金属模102”)通过模内成型制造。
基体部2,如图1、2所示,例如,具有第1面板11与第2面板12所构成,向金属模102的内腔102a(参照图8)注射具有透明性的树脂(丙烯酸树脂作为一例)而成型。第1面板11形成平板状,同时,用于安装在作为安装对象体的电气设备等壳体上的段差部11d,是在端部11c上形成而构成。第2面板12形成平板状,同时,对第1面板11以成规定的角度(作为一例,90°左右)进行接合。另外,基体部2为如下构成:如图2所示,使第1面板11的内面11a与第2面板12的内面12a所成的角度θi1,比第1面板11的外面11b与第2面板12的外面12b所成的角度θo1大(此时,90°左右),即,角度θi1成为钝角(作为一例,100°~120°(本实施例中为100°左右))。另外,基体部2为如下构成:使第2面板12的内面12a及与内面12a连续的第2面板12的端面12c所成的角度θe1成为钝角(作为一例,100°~130°(本实施例中为100°左右))。
透明导电膜3,是在下述带状的模内膜30上形成的透明导电层33的一部分所构成,如图1、2所示,基体部2的内面2a(本发明中的一面),即在第1面板11的内面11a、第2面板12的内面12a及端面12c上配置。还有,关于透明导电膜3(即透明导电膜33)的材料及形成方法等在后面详述。
下面,对制造装置101的构成,参照附图进行说明。
制造装置101,如图3所示,具有金属模102、模内膜移动装置103及注射成型机104所构成。金属模102是本发明涉及的模内用金属模之一例,具有固定侧金属模111(本发明中的第1金属模)及移动侧金属模121(本发明中的第2金属模)构成,按照本发明涉及的接触式开关用中间体的制造方法,是能够制造中间体1的构成。另外,金属模102,在夹住通过模内膜移动装置103移动的模内膜30的状态下(参照图8),固定侧金属模111的本体部113与移动侧金属模121的本体部123是能够接合的构成。
固定侧金属模111,如图4所示,具有基体部112及本体部113所构成。基体部112,形成板状,以能够安装在注射成型机104的固定侧安装部(未图示)而构成。本体部113,固定在基体部112上,如图8所示,在夹住模内膜30与移动侧金属模121的本体部123加以接合的状态下,与本体部123一起形成成型基体部2的内腔102a。
此时,内腔102a为如下构成:如图7所示,使构成内腔102a的各内腔面中的成型第1面板11的内面11a的内腔面102b与成型第2面板12的内面12a的内腔面102c所成的角度θi2,比成型第1面板11的外面11b的内腔面102d与成型第2面板12的外面12b的内腔面102e所成的角度θo2大的角度(在该例中,100°左右)。另外,内腔102a为如下构成:各内腔面中的内腔面102c与成型第2面板12的端面12c的内腔面102f所成的角度θe2成钝角(在该例中,100°左右)。
移动侧金属模121,如图5所示,具有基体部122、本体部123、隔离块124及推档板125所构成。基体部122,形成板状,以能够安装在注射成型机104中的移动侧安装部(未图示)而构成。本体部123,通过隔离块124固定在基体部122上,与固定侧金属模111的本体部113一起形成内腔102a。推档板125设置在基体部122与本体部123之间,通过注射成型机104使在基体部122与本体部123之间移动,使图外的推档杆突出在本体部123的前方。
模内膜移动装置103,如图3所示,在固定侧金属模111与移动侧金属模121之间,每次模内成型(1次注射)时,仅以规定长度使模内膜30移动。
在这里,模内膜30,如图6所示,由上述基膜31、固定层32、透明导电膜33及热熔性树脂层34构成。基膜31,是具有透明性及挠性的树脂膜,形成带状。此时,作为基膜31的材料,可以采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聚酯膜、聚乙烯或聚丙烯等聚烯烃膜、聚碳酸酯膜、尼龙膜、丙烯酸膜、玻璃纸膜以及降冰片烯膜(JSR(株)制造的“ア-トン”(注册商标)作为一例)等。另外,基膜31的厚度,优选5~100μm,从操作容易性及成型稳定性考虑,更优选15~75μm。
固定层32,是具有剥离性的层,例如,把硅酮类、丙烯酸类及蜜胺类等各种热固性硬涂剂溶解在溶剂中的液体在基膜31上涂布,通过干燥形成。此时,从得到高硬度的观点看,优选采用硅酮类硬涂剂。另外,也可以采用不饱和聚酯树脂类及丙烯酸类等自由基聚合性硬涂剂、以及环氧类及乙烯基醚类等阳离子聚合性硬涂剂等各种紫外线固化性硬涂剂,来代替热固性硬涂剂。此时,从固化反应性及表面硬度的方面考虑,优选采用优良的丙烯酸类自由基聚合性硬涂剂。
透明导电层33,是具有透明性及导电性的薄膜,在固定层32上形成。此时,作为透明导电膜33的材料,可以采用锡掺杂氧化铟(ITO)、镓掺杂氧化铟及锌掺杂氧化铟等氧化铟微粒子,锑掺杂氧化锡(ATO)及氟掺杂氧化锡(FTO)等氧化锡微粒子,铝掺杂氧化锌(AZO)、镓掺杂氧化锌(GZO)、氟掺杂氧化锌、铟掺杂氧化锌及硼镓掺杂氧化锌等氧化锌微粒子,以及氧化镉等各种导电性无机微粒子。此时,从得到优良的导电性这点考虑,优选使用ITO。或者,把ITO或ATO在硫酸钡等具有透明性的微粒子表面涂布后使用也可以。另外,这些微粒子的粒径,可根据要求的光学特性及电特性任意规定,但为了得到良好的光学特性(光雾值),优选规定在1.0μm以下,更优选规定在1nm~100nm,尤其优选规定在5nm~100nm。
热熔性树脂层34,把在规定温度(例如90℃左右)处于熔融状态的树脂材料,以熔融状态涂布在透明导电膜33上而形成。作为热熔性树脂层34中使用的树脂材料,可以采用聚酯类树脂、丙烯酸类树脂、环氧类树脂、聚碳酸酯类树脂、烯烃类树脂、硝化棉类树脂、聚氨酯类树脂、氯橡胶类树脂、聚酰胺类树脂、以及氯乙烯-醋酸乙烯类共聚物等。还有,这些之中,与构成基体部2的树脂(丙烯酸树脂作为一例)相溶性良好的树脂,用作热熔性树脂层34的树脂是优选的。此时,在热熔性树脂层34的形成过程中,把上述熔融了的热熔性树脂层34用的树脂在透明导电膜33上涂布时,则在构成透明导电膜33的微粒子间的间隙中浸渍了树脂。因此,在该模内膜30中,透明导电膜33由具有柔软性的树脂构成。
注射成型机104,作为一例,为横型的注射成型机,具有固定侧安装部、移动侧安装部、锁型机构、注射机构及推档机构(均未图示)等所构成。
下面,对采用制造装置101(金属模102),按照本发明涉及的接触式开关用中间体的制造方法制造中间体1的工序,参照附图进行说明。
首先,如图3所示,在注射成型机104中,在图外的固定侧安装部及移动侧安装部分别安装金属模102的固定侧金属模111及移动侧金属模121。然后,使基膜31对着移动侧金属模121,把模内膜30定位在模内膜移动装置103上,使模内膜移动装置103动作。此时,模内膜移动装置103,在金属模102的固定侧金属模111与移动侧金属模121之间仅使模内膜30移动规定的长度。接着,使注射成型机104动作。此时,通过注射成型机104的锁型机构使移动侧安装部向固定侧安装部移动,如图8所示,固定侧金属模111与移动侧金属模121以夹住模内膜30的状态互相接合,通过两金属模111、121形成内腔102a。
其次,注射成型机104的注射机构压送流动状态的树脂。此时,从注射成型机104压送的树脂,通过直浇道102g,从浇口102h(均参照图4),向内腔102a内注射。此时,从浇口102h向内腔102a内注射了的树脂,边接压模内膜30至内腔面102b、102c、102f边填充至内腔102a内。另外,通过注射了的树脂的热,模内膜30的热熔性树脂层34发生熔融,树脂之间变成相溶状态。因此,在成型后的基体部2的内面2a上,通过热熔性树脂层34牢固粘贴透明导电膜33。
在这里,该金属模102为如下构成:内腔面102b与内腔面102c所成的角度θi2比内腔面102d与内腔面102c所成的角度θo2大的角度、为100°左右。即,通过该金属模102成型的基体部2为如下构成:构成基体部2的两面板11、12的各内面11a、12a的角度θi1,比两面板11、12的各外面11b、12b所成的角度θo1大的角度、为100°左右。因此,与使两角度θi2、θo2达到相等地构成的金属模相比,内腔面102b、102c的边界部分中的模内膜30的弯曲量少的部分,模内膜30的折皱的发生被抑制充分地小。结果是,由该金属模102制造的中间体1,与基体部中的两角度θi1、θo1相等的中间体相比,在内面11a、12a的边界部分(两面板11、12的接合部分)中的起因于模内膜30的折皱所引起的透明导电膜33的厚度不匀或缺陷被抑制十分小。
另外,该金属模102为如下构成:使内腔面102c与内腔面102f所成的角度θe2成为100°左右的钝角。即,通过该金属模102成型的基体部2为如下构成:构成基体部2的第2面板12的内面12a与端面12c所成的角度θe1成为100°左右的钝角。因此,与角度θe2为90°或成锐角构成的金属模相比,内腔面102c、102f的边界部分中的模内膜30的弯曲量少的部分,使模内膜30的折皱的发生被抑制充分地小。结果是,由该金属模102制造的中间体1,与基体部中的角度θe2为90°或成锐角的中间体相比,在内面12a与端面12c的边界部分的起因于模内膜30的折皱所发生的透明导电膜33的厚度不匀或缺陷被抑制至十分小。
其次,经过规定的冷却时间后,通过注射成型机104的锁型机构向离开固定侧安装部的方向使移动侧安装部移动,从而把固定侧金属模111与移动侧金属模121的接合解除,使移动侧金属模121与固定侧金属模111分开。此时,通过使射出了的树脂固化而成型的基体部2与移动侧金属模121一起从固定侧金属模111牵拉分离。接着,注射成型机104的推档机构使移动侧金属模121的推档板125移动至本体部123侧,由此,使图外的推档杆在本体部123的前方突出,成型了的基体部2与模内膜30一起从移动侧金属模121取出。
其次,模内膜移动装置103,仅使模内膜30移动至规定长度。接着,从基体部2牵拉剥离模内膜30的基膜31。此时,由于在基膜31与透明导电膜33之间形成固定层32,所以在基体部2的内面2a上牢固粘贴透明导电膜33的状态下,基膜31从透明导电膜33被容易牵拉剥离。借此,完成由基体部2与基体部2的内面2a上粘贴透明导电膜33构成的中间体1的制造。接着,实施防止伤害基体部2的外面2b的硬涂层加工及防反射加工。
其次,在透明导电膜33的端部形成金属膜作成电极,把该电极与驱动用的电路连接。通过以上操作,完成接触式开关。此时,如上所述,在中间体1中的内面11a、12a的边界部分以及内面12a与端面12c的边界部分中,起因于模内膜30的折皱所发生的透明导电膜33的厚度不匀或缺陷被抑制至十分小。因此,通过采用该中间体1,可以使实现错误动作充分少而可靠性充分高的接触式开关成为可能。
因此,按照该中间体1,通过如下构成基体部2:具有板状的第1面板11与对第1面板11以成规定角度接合的板状的第2面板12、构成基体部2的内面2a的两面板11、12的各内面11a、12a彼此所成的角度θi1,比两面板11、12的各外面11b、12b彼此所成的角度θo1大;与两角度θi1、θo1达到相等地构成的中间体相比,通过模内成型,在基体部2的内面2a上粘贴透明导电膜33时,在两面板11、12的接合部分的内面2a中,模内膜30上产生折皱的事态可被抑制充分地小。因此,按照该中间体1,在两面板11、12的接合部分中的透明导电膜33的厚度不匀或缺陷被抑制充分地小的结果是,可以实现错误动作充分少而可靠性充分高的接触式开关。
另外,按照该中间体1,通过两面板11、12的各内面11a、12a彼此所成的角度θi1达到钝角地构成基体部2,借此,与角度θi1为90°或锐角地构成的中间体相比,通过模内成型,在基体部2的内面2a上粘贴透明导电膜33时,在两面板11、12的接合部分的内面2a中,模内膜30上产生折皱的事态可被抑制充分地小。因此,按照该中间体1,可以实现错误动作进一步减少而可靠性进一步高的接触式开关。
另外,按照该中间体1,第2面板12的内面12a与端面12c所成的角度θe1达到钝角地构成基体部2,借此,与角度θe1为90°或锐角地构成的中间体相比,通过模内成型,在基体部2的内面2a上粘贴透明导电膜33时,内面12a与端面12c的边界部分,由于模内膜30上产生折皱的事态可被抑制充分地小,该部分的透明导电膜33的厚度不匀或缺陷被抑制充分地小。因此,按照该中间体1,可以实现错误动作更进一步减少而可靠性更进一步高的接触式开关。
另外,采用该金属模102及接触式开关用中间体的制造方法,如下能够分别成构成金属模102:成型具有第1面板11与第2面板12的基体部2的、构成内腔102a的各内腔面中两面板11、12的各内面11a、12a的内腔面102b、102c彼此所成的角度θi2,比分别成型两面板11、12的各内面11b、12b的内腔面102d、102e彼此所成的角度θo2大;采用该金属模102进行模内成型,制造中间体1。因此,采用模内成型,在基体部2的内面2a上粘贴透明导电膜33时,与两角度θi2、θo2相等地构成的金属模相比,在内腔面102b、102c的边界部分,可把模内膜30上产生的折皱抑制充分地小。因此,按照该金属模102及接触式开关用中间体的制造方法,在内面11a、12a的边界部分(两面板11、12的接合部分),起因于模内膜30上产生的折皱的透明导电膜33的厚度不匀或缺陷被抑制充分地小的中间体1被制造出来,结果是可以实现错误动作充分少而可靠性充分高的接触式开关。
还有,本发明不限于上述构成。例如,把两面板11、12的各内面11a、12a所成的角度θi1规定在100°左右,第2面板12的内面12a与端面12c所成的角度θe1规定在100°左右的例子己于上述,但这些角度θi1、θe1可任意规定。例如,如图9所示的接触式开关用中间体201所示,角度θi1及θe1分别规定为180°左右,内面11a、12a及端面12c形成一个平面(或大致一个平面)。
再有,关于使第2面板12的内面12a及端面12c所成的角度为钝角的构成之例已于上述,但如图9所示,也可以使第1面板11的内面11a及端面11e所成的角度θe3为钝角的构成。还有,举例说明了具有平板状的第1面板11及第2面板12的中间体1。但如图10所示,本发明也适用于在长度方向接合三维弯曲的第1面板311及第2面板312作为整体的在长度方向具有三维弯曲的基体部302的接触式并关中间体301。

Claims (6)

1.接触式开关用中间体,该中间体是具有:采用形成有透明导电膜的模内膜通过模内成型而成型的基体部与通过前述模内成型在该基体部一面上粘贴的上述透明导电膜的静电容量式接触式开关用中间体,
上述基体部具有板状的第1面板与对该第1面板以成规定角度接合的板状的第2面板所构成,同时,使构成上述一面的上述两面板的各内面彼此所成的角度比该两面板的各外面彼此所成的角度大地构成。
2.按照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接触式开关用中间体,其中,上述基体部是使上述两面板的各内面彼此所成的角度以成钝角地构成。
3.按照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接触式开关用中间体,其中,上述两面板的至少一块是使上述内面和与该内面连续的端面所成的角度以成钝角地构成。
4.按照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接触式开关用中间体,其中,上述两面板的至少一块是使上述内面和与该内面连续的端面所成的角度以成钝角地构成。
5.模内用金属模,该金属模为如下构成:通过夹住形成有透明导电膜的模内用膜而能够互相接合的构成,同时具有以接合状态形成成型接触式开关用中间体的基体部的内腔的第1金属模及第2金属模,通过对上述内腔注射树脂,成型上述基体部,同时,通过在该基体部的一面上粘贴上述透明导电膜的模内成型而能够制造上述接触式开关用中间体,上述第1金属模及第2金属模构成了能够成型上述基体部的上述内腔,而上述基体部具有板状的第1面板与对该第1面板以成规定角度接合的板状的第2面板,同时,使分别成型构成该内腔的各内腔面中的构成上述一面的上述两面板的各内面的各内腔面彼此所成的角度,比分别成型该两面板各外面的各内腔面彼此所成的角度大而构成。
6.接触式开关用中间体的制造方法,该方法是通过在夹住形成有透明导电膜的模内用膜状态下,对模内用金属模的内腔注射树脂,成型接触式开关用中间体的基体部,同时通过在上述基体部的一面上粘贴上述透明导电膜的模内成型,制造上述接触式开关用中间体的制造方法;
采用下述构成的模内用金属模进行上述模内成型:构成能够成型具有板状的第1面板与对该第1面板以成规定角度接合的板状的第2面板的上述基体部的上述内腔,同时,分别成型构成该内腔的各内腔面中的构成上述一面的该两面板各内面的各内腔面彼此所成的角度,比分别成型该两面板的各外面的各内腔面彼此所成的角度大。
CNA2008102158688A 2007-09-07 2008-09-05 接触式开关用中间体、模内用金属模及接触式开关用中间体的制造方法 Pending CN10138360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232297A JP2009064295A (ja) 2007-09-07 2007-09-07 タッチスイッチ用中間体、インモールド用金型およびタッチスイッチ用中間体製造方法
JP2007232297 2007-09-0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83608A true CN101383608A (zh) 2009-03-11

Family

ID=404632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8102158688A Pending CN101383608A (zh) 2007-09-07 2008-09-05 接触式开关用中间体、模内用金属模及接触式开关用中间体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2009064295A (zh)
KR (1) KR100985252B1 (zh)
CN (1) CN101383608A (zh)
TW (1) TW201007518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209247A (ja) * 2014-04-30 2015-11-24 株式会社吉野工業所 インモールドラベル付きブロー容器、及びインモールドラベル付きブロー容器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94762A (ja) 2002-09-03 2004-03-25 Nec Access Technica Ltd タッチパネル型入力装置
JP4087738B2 (ja) * 2003-04-11 2008-05-21 Smk株式会社 光学式タッチパネル
US8363016B2 (en) * 2003-08-18 2013-01-29 Gunze Limited Transparent touch panel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JP4664824B2 (ja) 2006-01-24 2011-04-06 小島プレス工業株式会社 タッチスイッチ
JP4809681B2 (ja) * 2006-01-26 2011-11-09 日東技研株式会社 静電容量型タッチパネル
KR100751943B1 (ko) 2006-03-28 2007-08-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외장 케이스 및 이를 갖는 휴대 단말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07518A (en) 2010-02-16
KR20090026071A (ko) 2009-03-11
JP2009064295A (ja) 2009-03-26
KR100985252B1 (ko) 2010-10-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906403B1 (de) Durch in-mould-verfahren hergestellter körper und verfahren zu seiner herstellung
US8033014B2 (en) Method of making a molded interconnect device
CN105204695A (zh) 纳米银线导电层叠结构及电容式触控面板
CN103135865A (zh) 触控模组及其制备方法
US20150197075A1 (en) Polymeric article formed by injection compression molding
CN101383608A (zh) 接触式开关用中间体、模内用金属模及接触式开关用中间体的制造方法
CN101383607B (zh) 接触式开关用中间体及接触式开关用中间体的制造方法
CN101414235B (zh) 模内成型触控模组及其生产方法
CN205507720U (zh) 一种带触摸开关的控制面板
CN101324820B (zh) 触摸板用中间体、触摸板、模内用金属模以及触摸板用中间体制造方法
DE112020005042T5 (de) Geformter artikel, elektrisches produkt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geformten artikels
CN101383606B (zh) 接触式开关用中间体的制造方法
KR20080108009A (ko) 인몰드용 금형, 터치패널용 중간체 제조 방법, 터치패널용중간체 및 터치패널
CN105630249A (zh) 触控面板的制造方法
KR101428006B1 (ko) 터치 센서를 구비한 플라스틱 원도우 장치 및 제조 방법
CN109551706A (zh) 用于制造包括至少一个注射成型的加热轨道的塑料车辆零件的方法
CN101447354A (zh) 模内成型触控模组及其生产方法
JPH03183516A (ja) 導電層付き成形体の製造方法
CN101320304A (zh) 模内用薄膜以及触摸板用中间体制造方法
CN218825489U (zh) 一种触控感应装置
DE102018001208B3 (d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funktionsintegrierbaren elektrisch leitenden Kunststoffsubstrat-Struktur
US8973261B2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object having conductive line
KR20190078866A (ko) 인몰드 전자기기 및 그 제조방법
JP2011194706A (ja) インサート成形用金型および加飾成形物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090311

C20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deemed to be abandoned or is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