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74567B - 通水控制装置以及使用该装置的医疗用注入回路 - Google Patents

通水控制装置以及使用该装置的医疗用注入回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74567B
CN101374567B CN2007800032373A CN200780003237A CN101374567B CN 101374567 B CN101374567 B CN 101374567B CN 2007800032373 A CN2007800032373 A CN 2007800032373A CN 200780003237 A CN200780003237 A CN 200780003237A CN 101374567 B CN101374567 B CN 10137456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control device
water passage
driving fit
passage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8000323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74567A (zh
Inventor
藤井亮至
幸毅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M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3745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745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745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7456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5/00Check valves
    • F16K15/14Check valves with flexible valve members
    • F16K15/148Check valves with flexible valve members the closure elements being fixed in their centr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4Infusion devices, e.g. infusing by gravity; Blood infusion;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M5/141Infusion devices, e.g. infusing by gravity; Blood infusion;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capillaries for restricting fluid flow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4Infusion devices, e.g. infusing by gravity; Blood infusion;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M5/168Means for controlling media flow to the body or for metering media to the body, e.g. drip meters, counters ; Monitoring media flow to the body
    • A61M5/16804Flow controllers
    • A61M5/16813Flow controllers by controlling the degree of opening of the flow lin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KVALVES; TAPS; COCKS; ACTUATING-FLOATS; DEVICES FOR VENTING OR AERATING
    • F16K15/00Check valves
    • F16K15/18Check valves with actuating mechanism; Combined check valves and actuated valv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5/00Devices for bringing media into the body in a subcutaneous, intra-vascular or intramuscular way; Accessories therefor, e.g. filling or cleaning devices, arm-rests
    • A61M5/14Infusion devices, e.g. infusing by gravity; Blood infusion;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1M2005/1401Functional features
    • A61M2005/1402Prim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39/00Tubes, tube connectors, tube couplings, valves, access sites or the like,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use
    • A61M39/22Valves or arrangement of valves
    • A61M39/24Check- or non-return valv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137/00Fluid handling
    • Y10T137/7722Line condition change responsive valves
    • Y10T137/7837Direct response valves [i.e., check valve type]
    • Y10T137/7879Resilient material valve
    • Y10T137/7888With valve member flexing about securement
    • Y10T137/789Central mount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Hemat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 Check Valves (AREA)
  • Safety Valves (AREA)

Abstract

使用具有筒状的外侧部件(4)、配置在外侧部件(4)的内部的筒状的内侧部件(10)以及阀部件(20)的通水控制装置。内侧部件(10)在沿着从一方的开口(16)朝向另一方的开口(17)的方向上依次具有:在厚度方向上贯通侧壁的贯通孔(14)和与外侧部件(14)密合的密合部(11)。阀部件(20)设置在内侧部件(10)的开口(17)上。阀部件(20)仅使以设定压力以上的压力从一方的开口(16)向另一方的开口(17)供给的流体通过。外侧部件(4)通过由外力产生的弹性变形,在与密合部(11)之间生成与贯通孔(14)连通的间隙。间隙与贯通孔(14)共同形成流体的流路。

Description

通水控制装置以及使用该装置的医疗用注入回路
技术区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水控制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在向患者注入输液或给予药剂时作为防自由流动机构而发挥作用的通水控制装置以及使用该装置的注入回路。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规定向患者注入的输液的流量而使用输液泵。输液泵安装在连接输液袋和穿刺针的输液回路上,通过对构成输液回路的输液管赋予蠕动运动,将输液以设定的流量送出。并且,一般地,已知的输液泵有指式输液泵和滚轮式输液泵。
指式输液泵具有沿着输液管设置成一列的多个指,通过使多个指分别往复运动,对输液管赋予蠕动运动。并且,滚轮式输液泵具有一对旋转滚轮,通过使这些旋转滚轮进行圆周运动,而对输液管赋予蠕动运动。
但是,在使用这样的输液泵注入输液时,存在自由流动的问题。所谓自由流动是指在输液结束后,在忘记关闭输液管的穿刺针附近设置的夹具的状态下取下输液泵,而将所需量以上的输液注入到患者的体内。
并且,自由流动的问题在通过注射器泵进行药剂给予的情况下也会发生。例如,在患者拉伸药剂管等时注射器从泵主体脱离的情况下,规定量以上的药剂被注入给患者。甚至,在药剂给予时,当给予所需以上的药剂时,存在危及患者生命的情况。因此,在药剂给予时防止自由流动比在输液的情况下更重要。
为了解决这样的自由流动问题,例如提出了一种具有防自由流动机构的输液泵(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该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防自由流动机构由开闭预先安装在输液管上的专用夹具的开闭装置构成。开闭装置被内置在输液泵主体中,当使用者为了取出输液管而打开输液泵的开闭门时,自动地关闭上述专用夹具并弄碎输液管,使输液的注入停止。
因此,如果使用专利文献1公开的输液泵,在忘记关闭夹具的状态下即使要从输液泵取下输液管,也能够通过防自由流动机构防止向患者注入所需量以上的输液。
并且,除此之外,作为用于实现防止自由流动的方法,可以考虑在注入回路中组装阀装置的方法(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该阀装置在没有达到设定压力以上时使流体不能通过。在组装有该阀装置的注入回路中,因为在自由流动发生时的低压力(落差压)下游体不能流动,所以能够防止自由流动。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7382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表2004-501686号公报
但是,因为上述专利文献1公开的防自由流动机构内置于输液泵中,所以存在不能适用于已有的其它输液泵的问题。并且,为了使用上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防自由流动机构,需要预先安装专用夹具的输液管,因此,存在无法利用已有的输液管的问题。
这样,为了使用上述专利文献1公开的防自由流动机构,需要重新购入输液泵和输液管,增加了治疗成本。并且,上述专利文献1公开的防自由流动机构中,存在结构上不能适用于注射器泵的问题。
另一方面,上述专利文献2公开的阀装置能够适用于已有的各种泵,因此能够将治疗成本抑制在最小限度。但是,当将上述专利文献2公开的阀装置组装在注入回路中时,不可能利用落差压进行起动加注。因此,在起动加注结束后需要安装阀装置,使起动加注作业繁杂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通水控制装置以及使用该装置的注入回路,该通水控制装置能够不受泵的种类和结构影响而使用,另外,不会使起动加注作业繁杂化并能够防止自由流动的发生。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通水控制装置,其特征为,具有:筒状的外侧部件、被插入到上述外侧部件内部的筒状的内侧部件、以及阀部件,上述内侧部件,在沿着从上述内侧部件的一方的开口朝向另一方的开口的方向上依次具有:在厚度方向上贯通上述内侧部件的侧壁的贯通孔、和与上述外侧部件密合的密合部,上述阀部件设置在上述内侧部件的上述另一方的开口上,仅使以设定压力以上的压力被供给的流体,从上述内侧部件的上述一方的开口向上述另一方的开口通过,上述外侧部件形成为,能够弹性变形且因而在与上述密合部之间生成与上述贯通孔连通的间隙,上述间隙与上述贯通孔共同形成流体流路。
并且,为了达成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医疗用注入回路,其特征在于:至少具有上述权利要求1~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通水控制装置、第1管和第2管,上述第1管与上述通水控制装置的内侧部件的一方的开口相连接,上述第2管与上述通水控制装置的外侧部件的另一方的开口相连接。
发明效果
通过以上的结构,根据本发明的通水控制装置以及注入回路,例如,通过将阀部件的设定压力设定成比自由流动发生时的通水压力高的值,能够抑制自由流动的发生。并且,根据本发明的通水控制装置以及注入回路,通过使外侧部件发生弹性变形,能够形成不经由阀部件的其它的流路。这样,通过利用其它流路,能够由落差压进行起动加注,也能够防止起动加注作业繁杂化。另外,本发明的通水控制装置能够简单地组装到注入回路中,能够不受泵的种类或结构影响而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通水控制装置的外观的图示,图1A为俯视图、图1B为侧视图。
图2为图1表示的通水控制装置的结构的截面图,图2A为沿着图1A中的剖线A-A′剖开而得到的截面图,图2B为沿着图1B中的剖线B-B′剖开而得到的截面图。
图3为表示构成图1表示的通水控制装置的外侧部件的截面图。
图4为表示构成图1表示的通水控制装置的内侧部件的图,图4A为侧视图,图4B为沿着图4A中的剖线C-C′剖开而得到的截面图。
图5为表示构成图1表示的通水控制装置的阀部件的图,图5A为俯视图,图5B为沿着图5A中的剖线D-D′剖开而得到的截面图,图5C为沿着图5A中的剖线E-E′剖开而得到的截面图。
图6为表示图1表示的通水控制装置中阀部件打开状态的截面图。
图7表示图1表示的通水控制装置中使外侧部件发生弹性变形的状态的截面图。
图8为表示使用本实施方式1的注入回路作为输液回路的例子的图。
图9为表示使用本实施方式1的注入回路作为药剂注入回路的例子的图。
图10为表示使用本实施方式1的注入回路作为采血回路的例子的图示。
图11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通水控制装置的截面结构的截面图,图11A以及图11B分别表示剖开方向不同的截面。
图12为表示构成图11表示的通水控制装置的内侧部件的图,图12A为侧视图,图12B为沿着图12A中的剖线F-F′剖开而得到的截面图。
图13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通水控制装置的外观的图,图13A以及B各自的观察方向不同。并且,图13A的观察方向和图13B的观察方向相互垂直。
图14为表示图13表示的通水控制装置的结构的截面图,图14A为沿着图13B中的剖线G-G′剖开而得到的截面图,图14B为沿着图14A中的剖线H-H′剖开而得到的截面图。
图15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通水控制装置的结构的截面图,图15A以及图15B分别表示剖开方向不同的截面。图15A的剖开方向和图15B的剖开方向相互垂直。
图16为沿着图15A中的剖线I-I′剖开而得到的截面图,图16A表示外侧部件没有发生弹性变形的状态,图16B表示外侧部件发生弹性变形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通水控制装置,其特征为,具有:筒状的外侧部件、被插入到上述外侧部件内部的筒状的内侧部件、以及阀部件,上述内侧部件,在沿着从上述内侧部件的一方的开口朝向另一方的开口的方向上依次具有:在厚度方向上贯通上述内侧部件的侧壁的贯通孔、和与上述外侧部件密合的密合部,上述阀部件设置在上述内侧部件的上述另一方的开口上,仅使以设定压力以上的压力被供给的流体,从上述内侧部件的上述一方的开口向上述另一方的开口通过,上述外侧部件形成为,能够弹性变形且因而在与上述密合部之间生成与上述贯通孔连通的间隙,上述间隙与上述贯通孔共同形成流体流路。
在上述本发明的通水控制装置中,沿着上述内侧部件的外周形成有凸部,上述凸部的顶部成为上述密合部。该情况下,在外侧部件发生弹性变形时,能够简单地形成构成流路的间隙。
并且,优选在上述本发明的通水控制装置中,上述内侧部件在位于上述贯通孔的上述一方侧的部分上,还具有与上述外侧部件密合的第2密合部,上述外侧部件形成为,相比与上述第2密合部密合着的部分,在与上述第2密合部密合着的部分以外的部分上产生更大的弹性变形。根据上述方式,即使使外侧部件发生弹性变形,因为内侧部件通过第2密合部分与外侧部件密合,所以流体很难泄露到通水控制装置之外。
在上述方式中,优选在上述外侧部件的外表面的、上述外侧部件的与上述第2密合部密合着的部分和除其以外的部分之间,沿着上述外侧部件的外周形成有槽。由此,使外侧部件发生弹性变形时,能够使内侧部件的第2密合部分和外侧部件的密合更加牢固。
另外,在上述方式中,优选上述外侧部件的与上述第2密合部密合着的部分以外的部分上具有薄壁部,该薄壁部的厚度相比与上述第2密合部密合着的部分较薄。该情况下,使外侧部件发生弹性变形时,也能够使内侧部件的第2密合部分和外侧部件的密合更加牢固。
并且,在上述方式中,优选在上述外侧部件的与上述第2密合部密合着的部分以外的部分上,设置有从上述外侧部件的外表面突出的部件。该情况下,通水控制装置的使用者使用该突出的部件能够简单地使外侧部件发生弹性变形。
另外,优选上述外侧部件的上述另一方侧的部分形成为前端细的形状,在上述外侧部件的与上述密合部密合着的部分的上述另一方侧的部分上,设置向上述另一方侧突出的一对部件,上述一对部件配置为,其中的一方与另一方隔着上述形成为前端细的形状的部分并相对。该情况下,通水控制装置的使用者使用该突出的一对部件也能够简单地使外侧部件发生弹性变形。
另外,在上述本发明的通水控制装置中,上述阀部件具有:伞状的阀部,该伞状的阀部形成为覆盖上述内侧部件的上述另一方的开口并能够封闭该开口;以及突出部,该突出部从上述阀部突出、且从上述内侧部件的上述另一方的开口插入到上述内侧部件内部,上述突出部形成为,在被插入到上述内侧部件内部时,在该突出部与上述内侧部件的内表面之间存在成为流体流路的间隙,并且,在通过上述阀部使上述内侧部件的上述另一方的开口封闭后的状态下,该突出部被固定在上述内侧部件上,而且,当通过以上述设定压力以上的压力经由上述内侧部件的内表面与上述突出部之间的上述间隙而供给的流体推压上述阀部时,该突出部发生弹性变形并解除由上述阀部进行的封闭。。在该情况下,能够提高设定压力的精度,并能够提高以设定压力供给流体的情况下的动作的可靠性。
并且,本发明的注入回路至少具有上述本发明的通水控制装置、第1管和第2管,上述第1管与上述通水控制装置的内侧部件的一方的开口相连接,上述第2管与上述通水控制装置的外侧部件的另一方的开口相连接。
实施方式1
以下参照图1~图10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通水控制装置以及注入回路进行说明。首先,参照图1~图7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通水控制装置进行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通水控制装置的外观的图,图1A为俯视图,图1B为侧视图。图2为图1表示的通水控制装置的结构的截面图,图2A为沿着图1A中的剖线A-A′剖开而得到的截面图,图2B为沿着图1B中的剖线B-B′剖开而得到的截面图。图1以及图2中箭头(箭头X和Y除外)表示流体的流动方向。
图3为表示构成图1表示的通水控制装置的外侧部件的截面图。图4为表示构成图1表示的通水控制装置的内侧部件的图,图4A为侧视图,图4B为沿着图4A中的剖线C-C′剖开而得到的截面图。
图5为表示构成图1表示的通水控制装置的阀部件的图,图5A为俯视图,图5B为沿着图5A中的剖线D-D′剖开而得到的截面图,图5C为沿着图5A中的剖线E-E′剖开而得到的截面图。
图6为表示图1表示的通水控制装置中阀部件打开的状态的截面图。图7表示图1表示的通水控制装置中使外侧部件发生弹性变形的状态的截面图。另外,图6以及图7与图2A相同,为沿着图1A中的剖线A-A′剖开而得到的截面图。
如图1A以及图1B所示,通水控制装置1上安装有用于供给流体的管2和用于排除流体的管3。通水控制装置1进行对从管2供给的流体的通水控制。本说明书中的「通水控制」是指控制流体的流动情况。
通水控制装置1在不受外力的状态下以以下方式构成:仅使以设定压力以上的压力向箭头方向(参照图1B)供给的流体通过,使以低于设定压力的压力供给的流体不能通过。另一方面,当受到外力并且外侧部件4发生弹性变形时,通水控制装置1使以低于设定压力的压力供给的流体也通过。关于这一点在下面进行具体说明。
如图2A以及图2B所示,通水控制装置1具有外侧部件4、内侧部件10以及阀部件20。外侧部件4呈筒状,具有上游侧的开口5和下游侧的开口6(参照图3)。同样,内侧部件10也呈筒状,具有上游侧的开口16和下游侧的开口17(参照图4)。
并且,内侧部件10被插入外侧部件4的内部。阀部件20设置在内侧部件10的下游侧的开口17上。在本实施方式1中,内侧部件10的上游侧的开口16上连接有管2,外侧部件4的下游侧的开口6上连接有管3。
并且,如图2A和图2B、图4A和图4B所示,内侧部件10在沿着从上游侧的开口16向下游侧的开口17的方向(流体的流动方向)上依次具有贯通孔14和与外侧部件密合的第1密合部11。贯通孔14在厚度方向上贯通内侧部件10的侧壁。另外,图4B中的「L1」表示从贯通孔14到内侧部件10的下游侧的开口17的长度。
在本实施方式1中,沿着内侧部件10的外周形成2个凸部(肋)12。凸部12的截面形成为台形状,凸部12的顶部成为第1密合部11。并且,位于内侧部件10的贯通孔14的上游侧(开口16侧)的部分13以密合在外侧部件的内表面的方式形成。该部分13作为第2密合部发挥作用。在以下的说明中,称作第2密合部13。
通过该结构,在本实施方式1中,当内侧部件10插入外侧部件4的内部时,该内侧部件10通过上述第1密合部11和第2密合部13紧密附着在外侧部件4的内表面。因此,如图2A以及图2B所示,只要外侧部件4不变形,流体不通过外侧部件4和内侧部件10之间。
在本实施方式1中,内侧部件10上形成2个凸部12,但凸部的数量没有限定。凸部12的数量只要对应第1密合部11要求的密闭性设定即可。即,如果要尽可能提高外侧部件4和第1密合部11的密闭性,凸部1 2的数量多较好。另一方面,如果想要容易进行后述第1密合部11和外侧部件4的密合的解除,凸部12的数量少较好。并且,在本实施方式1中,凸部12的截面形成台形状,但凸部12的截面形状并不受特别限定。凸部的截面形状也可以为台形以外的三角形或半圆形。
并且,如图2A和图2B、图5A~图5C所示,阀部件20构成为:仅使以设定压力以上的压力从内侧部件10的上游侧的开口16向下游侧的开口17进行供给的流体通过阀部件20。在本实施方式1中,阀部件20具有伞状的阀部21和突出部22并由这些部件构成。
阀部21和突出部22由各种橡胶材料或各种称为热可塑性弹性聚合物的弹性优良的材料一体地形成。具体为,作为橡胶材料,有例如天然橡胶、异戊二烯橡胶、顺丁橡胶、丁苯橡胶、丁腈橡胶、氯丁橡胶、丁基橡胶、丙烯酸酯橡胶、乙丙橡胶、氯醇橡胶、聚氨酯橡胶、硅橡胶以及氟橡胶等。作为热可塑性弹性聚合物,有例如苯乙烯类、聚烯烃类、聚氯乙烯类、聚氨酯类、聚酯类、聚酰胺类、聚丁二烯类、反式聚异戊二烯类、氟橡胶类、氯化聚乙烯等热可塑性弹性聚合物。另外,在这些材料中,作为最好的材料,有硅橡胶。并且,阀部件20的制作可通过模具成型来进行。
阀部21形成为覆盖内侧部件10的下游侧的开口17,即、伞的直径比开口17的直径大。并且,在阀部21的上游侧(伞的里面)形成环状的接触面25。因此,阀部21与内侧部件10的开口17的周边区域密合,能够封闭开口17。
突出部22以从阀部21的伞的里侧部分突出的方式构成。并且,如图2所示,突出部22从内侧部件10的下游侧的开口17插入到内侧部件10的内部,进而,在通过阀部21封闭下游侧的开口17的状态下,被固定在内侧部件10上。
具体为,在突出部22的表面上形成突起24,通过将该突起24挂在设置于内侧部件10的内部的台阶15上,突出部22被固定在内侧部件10上。并且,在将突起挂在台阶15上时,调整突起24和台阶15的位置,以使阀部21的接触面25与内侧部件10的开口17的周边区域密合。
并且,如图2A、图5A以及图5C所示,突出部形成为,在插入内侧部件10的内部时,在突出部22与内侧部件10的内表面之间存在构成流体的流路的间隙。具体为,突出部22在侧面具有凹部23,通过该凹部23,形成成为流体的流路的间隙。
这样,从管2供给的流体通过凹部23与内侧部件10的内表面之间的间隙,之后,推压阀部21。此时,当以设定压力以上的压力供给该流体时,如图6所示,通过突出部21的弹性变形,由阀部21进行的密封被解除。具体为,当以设定压力以上的压力供给流体时,随着阀部21的接触面25与内侧部件10的开口17的周边区域之间密合的解除,突出部22在伸长方向上发生弹性变形。其结果是,流体流过阀部21的接触面25和内侧部件10的开口17的周边区域之间。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1中,由于阀部件20被安装在内侧部件10上,所以能够仅使以设定压力以上的压力供给的流体通过通水控制装置1,而阻止以比设定压力低的压力供给的流体的通过。并且,在从图2表示的箭头的方向的相反方向供给流体的情况下,阀部20被推压向内侧部件的开口17,使阀部21的接触部25与内侧部件10的开口17的周边区域之间的密合更加牢固。即,阀部件20作为单向阀发挥作用,阻止来自与图2A以及图2B所示箭头方向相反的方向的流体的通过。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1中,上述设定压力的设定能够通过适当选定阀部件20的构成材料或凹部23与内侧部件10的内表面之间出现的间隙的截面积等方式进行。对应通水控制装置1的用途或泵的压力来决定设定压力的大小即可。另外,有时在注入回路的内压为一定值以上的情况下,使输液泵或注射器泵具有发出警报功能。在该情况下,必须调整上述设定压力从而使警报不会发生。
另外,当流体的压力没有达到设定压力以上时,流体不能通过通水控制装置1时,在将通水控制装置1组装到输液回路(参照下述图8)或药剂注入回路(参照下述图9)的情况下,起动加注变得困难。因此,如图7所示,外侧部件4(参照图3)形成为,因受外力而发生弹性变形,由此,在该外侧部件4与第1密合部11之间生成与贯通孔14相连通的间隙18。
此时,由于间隙18与贯通孔14一起形成不经由阀部件20的新流路,所以以比设定压力低的压力供给的流体也能够通过通水控制装置1。因此,在将通水控制装置1组装到输液用或药剂给予用回路中的情况下,由落差压产生的起动加注变为可能。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1中,通过使用者施加使外侧部件4发生弹性变形的外力。在本实施方式1中,假想的外力的大小为一般人能够施加的力的程度。为了提高使用者的操作性,即为了使使用者容易地向外侧部件4施加外力,在外侧部件4的外表面上设置操作部8以及9(参照图1A及图1B)。
具体为,操作部8以及9为从外侧部件4的外表面突出的部件,设置在外侧部件4的与第2密合部13密合的部分4A以外的部分,即部分4b(参照图3)。使用者用手指夹住操作部8和操作部9,只需要将两者分别向图1A所示箭头V以及箭头W的方向移动就能够使外侧部件4发生弹性变形。并且,在本实施方式1中,为了使使用者能够容易地用手指夹住,操作部8以及9形成翼状,并配置为各自的翼面与流体的流动方向平行。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1中,在外侧部件4的外表面上,在部分4a与部分4b之间,沿着外侧部件4的外周形成有槽7。这样,在使用者向操作部8以及9施加外力时,外侧部件4为,以槽7为界,部分4b(参照图3)相比部分4a发生较大的弹性变形。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1,即使在使外侧部件4发生弹性变形时,也能够确保内侧部件的第2密合部13和外侧部件4之间的密合,抑制流体从外侧部件4和内侧部件10之间泄漏。
在本实施方式1中,从上面观察通水控制装置1时的操作部8和操作部9所成的角没有特殊限定。考虑外侧部件4的大小等考虑来适当设定操作部8和操作部9所成的角即可。并且,操作部8以及9的数量没有特殊限定,可以考虑使用者的操作性并适当设定。另外,操作部8以及9的形状也可以为翼状以外的形状。
并且,在外侧部件4发生弹性变形时,从确保第2密合部13和外侧部件4之间的密合的观点出发,优选内侧部件10的构成材料的弹性系数比外侧部件4的构成材料小,且为难以发生弹性变形的材料。在本实施方式1中,作为外侧部件4的构成材料,例如有与上述阀部件20同样的材料,即,各种橡胶材料或各种被称为热可塑性弹性聚合物的弹性优良的材料。并且,作为构成内侧部件10的构成材料,例如有聚丙烯(PP)树脂、聚碳酸酯树脂、ABS树脂、涤纶(PET)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树脂等。
并且,上述材料中,作为外侧部件4的构成材料,优选使用聚氯乙烯类热可塑性弹性聚合材料以及聚氨酯类热可塑性弹性聚合材料,作为内侧部件10的构成材料,优选使用聚碳酸酯树脂。
接下来,使用图8~图10对本实施方式1的注入回路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1的注入回路具有使用图1~图7进行说明的本实施方式1的通水控制装置1。本实施方式1的注入回路可以使用例如输液回路、药剂注入回路、观血式血压测定法中使用的采血回路(A线)等。关于这点在以下进行说明。另外,在图8~图10中,附有图1~图7中使用的符号的装置表示与图1~图7中附有该符号的装置相同的装置。
图8为表示将本实施方式1的注入回路作为输液回路使用的例子的图。如图8所示,输液回路30具有输液袋31、点滴塔32、夹具33、通水控制装置1以及穿刺针34。并且,与通水控制装置1的流入侧相连接的管2与点滴塔32相连接。另外,在管2上沿着输液的流动方向,依次安装有输液泵36和夹具33。并且,与通水控制装置1的排出侧相连接的管3与穿刺针34相连接。另外,管35与点滴塔32和输液袋31相连接。
这样,如果在输液回路30中使用通水控制装置1,即使在忘记关闭夹具33的状态(打开状态)下将输液泵36取出,因为输液不会通过通水控制装置1而进一步向前流动,抑制了自由流动的发生。并且,在通过落差压进行起动加注的情况下,通过如图7所示使外侧部件4发生弹性变形,能够使输液通过通水控制装置1,因此在安装有通水控制装置1的状态下能够完成起动加注。
另外,在图8的例子中,通水控制装置1被设置在夹具33的下游,但不仅限定于该例子的装置。通水控制装置1也可以设置在输液泵和点滴塔32之间的位置上。
图9为表示将本实施方式1的注入回路作为药剂注入回路使用的例子的图。图9所示的注入回路具有药剂注入回路40和输液回路30这两者,药剂注入回路40和输液回路30经由三方活栓41被连接。因此,根据图9所示的注入回路,能够同时进行输液的注入和药剂给予。另外,根据图9所示的注入回路,能够同时进行输液的注入和药剂给予。而且,如图9所示,药剂注入回路40与输液回路30相同,具有本实施方式1的通水控制装置1。另外,在药剂注入回路40中连接有注射器泵45。
具体为,药剂注入回路40具有通水控制装置1、与通水控制装置1的流入侧相连接的管44以及与排出侧相连接的管43。管44上连接有注射器泵45。并且,注射器泵45上组装的注射器中填充有例如被称作抗癌剂、抗生剂、脂肪乳剂、镇静剂的需要微量投放的药剂。管43上安装有用于提高操作性的夹具33。另外,输液回路30为与图8所示回路一样的回路,具有通水控制装置1。
并且,输液回路30的通水控制装置1的排出侧的管3与三方活栓41的相对的端口中的一方相连接,穿刺针34经由管42与相对的端口中的另一方相连接。并且,在三方活栓41的余下的端口上连接有药剂注入回路40的管43。
这样,根据图9所示的注入回路,通过三方活栓41的把手的切换,能够同时进行输液的注入和药剂的给予,并且在进行输液的注入的同时间歇地进行药剂投放。并且,如上述那样,药剂投入回路40具有通水控制装置1。因此,在注射器泵45中,即使将注射器从泵主体上取下等,也能够通过通水控制装置1阻止给予所需量以上的药剂。通过通水控制装置1,也能够抑制使用注射器泵45的药剂投放时的自由流动的发生。
并且,与图8的例子相同,通过使外侧部件4发生弹性变形(参照图7),也能够简单地进行药剂注入回路40的起动加注。另外,在药剂注入回路40中,利用注射器泵45的快速输送功能也能够进行起动加注。
图10为表示使用本实施方式1的注入回路作为采血回路的例子的图。如图10所示,采血回路50为观血式血压测定法中使用的采血回路。采血回路50具有通水控制装置1、血压传感器56、混注端口51和52、以及穿刺针55。穿刺针55被留置在患者的动脉59内。
在采血回路50中,血压传感器56和穿刺针55经由混注端口51、管53、混注端口52以及管54相连接。并且,通水控制装置1的排出侧直接与血压传感器56相连接。与通水控制装置1的流入侧相连接的管2与注射器泵58相连接。在注射器泵58的注射器内,填充有生理盐水。另外,在管2上安装有用于提高操作性的夹具33。
并且,在采血回路50上,在从血压传感器56到穿刺针55的流路内,填充有生理盐水。这样,流过动脉59的血液的血压经由流路内填充的生理盐水被传达到血压传感器56。血压传感器56将对应所传达的血压的大小的电信号输出到计算机57。当血压传感器56输出电信号时,计算机57在画面上显示通过电信号决定的测定值(血压值)。
并且,在血液测定过程中,通过注射器泵58,在从血压传感器56到穿刺针55的流路内,以一定的流量(例如3ml/h)供给生理盐水。另外,注射器泵58的注射器内填充的生理盐水中添加有抗凝固剂。其作用是在血液从动脉59流入穿刺针55内的情况下,防止因流入的血液在穿刺针55内凝固而无法进行血液测定。
作为抗凝固剂,例如有肝磷脂等。在图10的例子中,注射器泵58的注射器中填充的生理盐水为肝磷脂添加生理盐水。在以下的说明中,称为肝磷脂添加生理盐水。
并且,在血液测定开始前,通过注射器泵58,在从血压传感器56到穿刺针55的流路内,预先填充有肝磷脂添加生理盐水。另外,在图10的例子中,向流路内填充肝磷脂添加生理盐水,利用注射器泵58的快速输送功能来进行。
另外,在图10的例子中,当血液测定中注射器泵58的注射器从泵主体取下时,以恒定的流量供给肝磷脂添加生理盐水变得困难。此时,当没有安装通水控制装置1时,肝磷脂添加生理盐水通过落差压被供给。而且,在落差压比血压低的情况下,血液流入流路内。并且,在落差压比血压高的情况下,存在患者的动脉59内被注入多量的抗凝固剂(图10的例子中,肝磷脂)的可能性。另外,在没有安装通水控制装置1的情况下,当注射器从泵主体被取下时,因为传达来的压力向注射器泵58侧转移,血压测定的测定精度降低。
为了回避这样的问题,在本实施方式1中,如图10所示,安装有通水性控制装置1。即,在图10的例子中,在注射器泵从泵主体被取下的情况下,通水控制装置1抑制血液向流路内逆流、抗凝固剂(在图10的例子中,肝磷脂)向人体流入以及测定精度的降低。
在采血回路50中,在血液测定过程中进行采血的情况下利用混注端口51以及52。具体为,首先,通过与位于距穿刺针55较远的位置的混注端口51相连接的注射器(未图示)赋予负压,使血液流入流路内。接下来,通过与位于距穿刺针55较近的位置的混注接口52相连接的注射器(未图示)进行流入的血液的采样。另外,在采样血液后,利用注射器泵58的快速输送功能进行流路内的清洗。
在图10的例子中,可以使用输液袋和输液泵代替注射器泵58。在该情况下,如图7所示使外侧部件4发生弹性变形,通过利用落差压向流路内填充肝磷脂添加生理盐水。
(实施方式2)
接下来,参照图11及图12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通水控制装置以及注入回路进行说明。图11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通水控制装置的截面结构的截面图,图11A以及图11B分别表示剖开方向不同的截面。图12为表示构成图11表示的通水控制装置的内侧部件的图,图12A为侧视图,图12B为沿着图12A中的剖线F-F′剖开而得到的截面图。
另外,本实施方式2的通水控制装置的外观与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1的通水控制装置的外观相同。图11A与图1中的沿着剖线A-A′剖开而得到的截面图相当,图11B与图1B中的沿着图1B中的剖线B-B′剖开而得到的截面图相当。并且,在图11以及图12中,附有与图1~图7中表示的符号相同的符号的部分,表示与图1~图7中附有该符号的部分相同的部分。
如图11A、图11B、图12A以及图12B所示,本实施方式2的通水控制装置与实施方式1的通水控制装置(参照图2)在内侧部件60的结构上不同。除此以外,本实施方式2的通水控制装置具有与实施方式1的通水控制装置相同的结构。并且,本实施方式2的注入回路具有本实施方式2的通水控制装置。本实施方式2的注入回路也可以作为例如输液回路、药剂注入回路、观血式血压测定法中使用的采血回路(A线)等使用。以下,对不同点进行具体的说明。
如图11A以及图11B所示,在本实施方式2中,与实施方式1不同,内侧部件60的贯通孔14形成为,其开口面向安装在内侧部件60上的阀部件20的突出部22的位置上。另外,如图12B所示,本实施方式2中,从内侧部件60的贯通孔14到下游侧的开口17的长L2比从内侧部件10的贯通孔14到下游侧的开口17的长L1(参照图4B)短。并且,突出部22的突起24被挂在贯通孔14的内壁61上并被固定在内侧部件60上。
通过这样的内侧部件60的结构,根据本实施方式2,令在使外侧部件4发生弹性变形并进行起动加注时在突起24附近滞留的空气的量,可以比实施方式1少。因此,在起动加注结束后以设定的压力进行送液的情况下,能够减少管3中混入的气泡的量。其结果,根据使用本实施方式2的通水控制装置构成的输液回路或药剂注入回路,能够进一步提高患者的安全性。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2中,与实施方式1相同,能够仅使以设定压力以上的压力供给的流体通过通水控制装置,阻止以比设定压力低的压力供给的流体的通过。另外,如上所述,通过外侧部件4的弹性变形,形成用于使设定压力以下的流体流过的流路。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2中,如上所述,从内侧部件60的贯通孔14到下游侧的开口17的长L2比实施方式1短,因此如图12A以及图12B所示,凸部12的数量变为1。但是,在本实施方式2中,与实施方式1相同,凸部12的数量没有被限定。并且,作为内侧部件60的构成材料,也可以使用实施方式1中所述的内侧部件10的构成材料。
(实施方式3)
接下来,参照图13以及图14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通水控制装置以及注入回路进行说明。图13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通水控制装置的外观的图示,图13A以及图13B各自的观察方向不同。并且,图13A的观察方向和图13B的观察方向相互垂直。图14为表示图13表示的通水控制装置的结构的截面图,图14A为沿着图13B中的剖线G-G′剖开而得到的截面图,图14B为沿着图14A中的剖线H-H′剖开而得到的截面图。
如图13以及图14所示,本实施方式3的通水控制装置具有阀部件20、内侧部件60以及外侧部件70,外侧部件70与实施方式1和2所示的部件不同。另外,在图13以及图14中,附有与图11以及图12中使用的符号的装置,表示与图11和图12中附有该符号的装置相同的装置。
如图14A以及图14B所示,外侧部件70的下游侧的部分73形成为前端细的形状。管3插入在该前端细的形状的部分(以下称为「嘴部」。)73的内部。并且,在外侧部件70上,在与第1密合部密合的部分的下游侧的部分上,设置有操作部72a以及72b。操作部72a以及72b与实施方式1以及2的操作部8以及9不同,是向下游侧突出的一对部件。另外,操作部72a以及72b被设置成两者隔着喷嘴73并相对的方式。
并且,外侧部件70为,在与第2密合部13密合的部分以外的部分(在本实施方式3中,与第2密合部13密合的部分和操作部72a及72b之间的部分)上,具有薄壁部71。薄壁部71形成为,其厚度比与第2密合部13密合的部分的厚度薄,容易发生弹性变形。另外,内侧部件60以各贯通孔14的位置整合在操作部72a或操作部72b的位置上的方式设置。
通过该结构,使操作部72a以及72b分别向着图13A以及图14A中的箭头X以及Y的方向移动,位于操作部72a以及72b的基端附近的薄壁部71向外侧方向弹性变形。而且,在外侧部件70和第1密合部11之间,形成与实施方式1中图7所示的间隙18相同的间隙。其结果,在本实施方式3中,形成不经由阀部件20的新流路,与实施方式1以及2相同,能够由落差压产生起动加注。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3中,为了在使用者施加外力时外侧部件70简单地发生弹性变形,考虑外侧部件70的构成材料来决定薄肉部71的厚度t1即可。例如,外侧部件70如果由聚氯乙烯类热可塑性弹性聚合材料、聚丁二烯类热可塑性弹性聚合材料、聚乙烯、或者聚丙烯等形成,厚度t1设定为0.1mm~1mm左右即可。
在本实施方式3的通水控制装置中,在外侧部件70不发生弹性变形的情况下,与实施方式1以及2相同,仅使以设定压力以上的压力供给的流体能够通过通水控制装置,阻止以比设定压力低的压力供给的流体的通过。另外,本实施方式3的注入回路具有本实施方式3的通水控制装置。本实施方式3的注入回路也可以作为输液回路、药剂注入回路以及观血式血压测定法中使用的采血回路(A线)等使用。
(实施方式4)
接下来,参照图15以及图16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通水控制装置以及注入回路进行说明。图15为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通水控制装置的结构的截面图,图15A以及图15B分别表示剖开方向不同的截面。图15A的剖开方向和图15B的剖开方向相互垂直。
图16为沿着图15A中的剖线I-I′剖开而得到的截面图,图16A表示外侧部件没有发生弹性变形的状态,图16B表示外侧部件发生弹性变形的状态。
如图15所示,本实施方式4的通水控制装置具有阀部件20、内侧部件60以及外侧部件80,外侧部件80与实施方式1~3所示的部件不同。另外,在图15以及图16中,附有与图11以及图12中使用的符号的装置,表示与图11和图12中附有该符号的装置相同的装置。
如图15A以及图15B所示,在本实施方式4中,与实施方式3相同,外侧部件80的下游侧的部分83形成前端细的形状,管3插入该前端细的形状的部分(嘴部)83的内部。并且,在本实施方式4中,与实施方式3相同,外侧部件80在与第2密合部13密合的部分以外的部分上具有薄壁部81。
但是,在本实施方式4中,与实施方式3不同,在外侧部件80上,和第2密合部13紧密附着的部分与嘴部83之间全部为薄壁部81。并且,在本实施方式4中,与实施方式1~3不同,在外侧部件80上没有设置操作部,因为薄壁部81的面积变广,所以使用者能够简单地使外侧部件80发生弹性变形。
如图16A以及图16B所示,使用者通过在外侧部件80的半径方向上推压与贯通孔14的开口不重合的区域82(参照图15A),能够在外侧部件80和第1密合部11之间形成间隙(参照图7)。其结果,在本实施方式4中,形成不经由阀部件20的新流路,与实施方式1以及2相同,能够由落差压产生起动加注。这样,通过本实施方式4,与实施方式1~3不同,在外侧部件80上不设置操作部,而能够简单地使外侧部件80发生弹性变形。这样,能够实现减低外侧部件80的制造成本。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4中,考虑外侧部件80的构成材料来决定薄壁部81的厚度t2即可。例如,外侧部件80如果由聚氯乙烯类热可塑性弹性聚合材料、聚丁二烯类热可塑性弹性聚合材料、聚乙烯、或者聚丙烯等形成,厚度t2设定为0.1mm~1mm左右即可。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4中,为了确保薄壁部81的面积,优选薄壁部81为满足以下条件的圆柱状或圆锥状。即,当设定:在外侧部件80的中心轴方向(流动方向)上,从薄壁部81的上游侧端部到下游侧端部的长度为M,薄壁部81的最大内径为D时,优选长度M相对最大内径D的比(M/D)为1~5。
本实施方式4的通水控制装置中,在外侧部件80不发生弹性变形的情况下,与实施方式1以及2相同,仅使以设定压力以上的压力供给的流体能够通过通水控制装置,阻止以比设定压力低的压力供给的流体的通过。并且,本实施方式4的注入回路具有本实施方式4的通水控制装置。本实施方式4的注入回路也可以作为输液回路、药剂注入回路以及观血式血压测定法中使用的采血回路(A线)等使用。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如上,本发明的通水控制装置以及注入回路能够作为输液回路或药液注入回路的结构部件而使用,是具有产业上可利用性的装置。

Claims (9)

1.一种通水控制装置,其特征为,
具有:筒状的外侧部件、被插入到上述外侧部件内部的筒状的内侧部件、以及阀部件,
上述内侧部件,在沿着从上述内侧部件的一方的开口朝向另一方的开口的方向上依次具有:在厚度方向上贯通上述内侧部件的侧壁的贯通孔、和与上述外侧部件密合的密合部,
上述阀部件设置在上述内侧部件的上述另一方的开口上,仅使以设定压力以上的压力被供给的流体,从上述内侧部件的上述一方的开口向上述另一方的开口通过,
上述外侧部件形成为,能够受到外力而发生弹性变形且因而在与上述密合部之间生成与上述贯通孔连通的间隙,
上述间隙与上述贯通孔共同形成流体流路,该流体流路使以低于上述设定压力的压力供给的流体通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水控制装置,沿着上述内侧部件的外周形成有凸部,上述凸部的顶部成为上述密合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水控制装置,上述内侧部件在位于上述贯通孔的上述一方侧的部分上,还具有与上述外侧部件密合的第2密合部,
上述外侧部件形成为,相比与上述第2密合部密合着的部分,在与上述第2密合部密合着的部分以外的部分上产生更大的弹性变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水控制装置,在上述外侧部件的外表面的、上述外侧部件的与上述第2密合部密合着的部分和除其以外的部分之间,沿着上述外侧部件的外周形成有槽。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水控制装置,在上述外侧部件的与上述第2密合部密合着的部分以外的部分上,设置有从上述外侧部件的外表面突出的部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水控制装置,上述阀部件具有:伞状的阀部,该伞状的阀部形成为覆盖上述内侧部件的上述另一方的开口并能够封闭该另一方的开口;以及突出部,该突出部从上述阀部突出、且从上述内侧部 件的上述另一方的开口插入到上述内侧部件内部,
上述突出部形成为,在被插入到上述内侧部件内部时,在该突出部与上述内侧部件的内表面之间存在成为第2流体流路的第2间隙,并且,在通过上述阀部使上述内侧部件的上述另一方的开口封闭后的状态下,该突出部被固定在上述内侧部件上,而且,当通过以上述设定压力以上的压力经由上述内侧部件的内表面与上述突出部之间的上述第2间隙而供给的流体推压上述阀部时,该突出部发生弹性变形并解除由上述阀部进行的封闭。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水控制装置,上述外侧部件的与上述第2密合部密合着的部分以外的部分上具有薄壁部,该薄壁部的厚度相比与上述第2密合部密合着的部分较薄。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水控制装置,上述外侧部件的上述另一方侧的部分形成为前端细的形状,
在上述外侧部件的与上述密合部密合着的部分的上述另一方侧的部分上,设置向上述另一方侧突出的一对部件,
上述一对部件配置为,其中的一个部件与另一个部件隔着上述形成为前端细的形状的部分并相对。
9.一种医疗用注入回路,其特征在于:至少具有上述权利要求1~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通水控制装置、第1管和第2管,
上述第1管与上述通水控制装置的内侧部件的一方的开口相连接,
上述第2管与上述通水控制装置的外侧部件的另一方的开口相连接。 
CN2007800032373A 2006-01-17 2007-01-15 通水控制装置以及使用该装置的医疗用注入回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7456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09123/2006 2006-01-17
JP2006009123 2006-01-17
PCT/JP2007/050424 WO2007083599A1 (ja) 2006-01-17 2007-01-15 通水制御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医療用注入回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74567A CN101374567A (zh) 2009-02-25
CN101374567B true CN101374567B (zh) 2011-01-26

Family

ID=382875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03237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74567B (zh) 2006-01-17 2007-01-15 通水控制装置以及使用该装置的医疗用注入回路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186384B2 (zh)
EP (1) EP1980291A1 (zh)
JP (1) JP4735646B2 (zh)
KR (1) KR101045119B1 (zh)
CN (1) CN101374567B (zh)
WO (1) WO200708359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478607B2 (en) 2004-08-09 2019-11-19 Carefusion 303, Inc. Connector for transferring fluid and method of use
US7600530B2 (en) 2004-08-09 2009-10-13 Medegen, Inc. Connector with check valve and method of use
JP5175778B2 (ja) * 2009-03-11 2013-04-03 株式会社東芝 送液装置
WO2012003776A1 (zh) * 2010-07-08 2012-01-12 厦门松霖科技有限公司 节水止逆阀
JP5998499B2 (ja) * 2011-02-14 2016-09-28 株式会社ジェイ・エム・エス 延長チューブ
KR101272789B1 (ko) * 2011-05-23 2013-06-10 주식회사 엠스코 차량용 드레인밸브
TW201305470A (zh) * 2011-07-22 2013-02-01 Techarme Apparel Co Ltd 氣閥裝置
CN102512726B (zh) * 2012-01-17 2013-07-10 南京扬子医用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微量输液泵
JP6069936B2 (ja) 2012-08-01 2017-02-01 株式会社ジェイ・エム・エス 輸液セット
US10441775B2 (en) 2013-05-01 2019-10-15 Bayer Healthcare Llc Fluid path set bolus control device
JP5559396B2 (ja) * 2013-05-24 2014-07-23 日機装株式会社 弁装置、輸液セット及び輸液装置
JP6260776B2 (ja) * 2014-02-14 2018-01-17 Smc株式会社 酸素濃縮器
EP3124071B1 (en) * 2014-03-26 2022-06-22 Terumo Kabushiki Kaisha Connector and infusion set
PL2924285T3 (pl) 2014-03-26 2018-03-30 Erbe Elektromedizin Gmbh Dający się sterylizować zespół pompujący
EP3256763B1 (en) * 2015-02-09 2021-12-01 Vernay Laboratories, Inc. Umbrella check valve with reduced hemolysis
JP6544114B2 (ja) * 2015-07-27 2019-07-17 浜名湖電装株式会社 逆止弁装置及び蒸発燃料供給システム
GB2543645B (en) * 2015-09-17 2019-01-02 Oxular Ltd Ophthalmic Injection device
CN106246975B (zh) * 2016-08-30 2018-09-14 江苏永冠给排水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液体流量恒定控制装置
US11052234B2 (en) * 2017-02-15 2021-07-06 Celeste V. Bonham Connector with integrated non-return check valve for extension tubing and urology collection systems
KR101862201B1 (ko) * 2017-08-31 2018-05-29 제이에스케이바이오메드(주) 역류방지밸브가 구비된 마이크로젯 약물 주사 장치
CN111278502B (zh) * 2017-11-09 2022-07-26 尼普洛株式会社 冲洗设备及灌洗管线
CN108853649B (zh) * 2018-05-10 2021-03-12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医用护理注射器
US11306833B2 (en) * 2018-05-26 2022-04-19 Eos Energy Storage, Llc Pressure relief valve assembly
JP6995150B2 (ja) * 2020-01-15 2022-01-14 株式会社コメッツ 輸液セット
EP4006339A1 (de) 2020-11-27 2022-06-01 Erbe Elektromedizin GmbH Pumpeneinheit für medizinische zwecke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300348A (en) * 1970-03-26 1972-12-20 Philips Nv Valve
CN1674957A (zh) * 2002-08-13 2005-09-28 株式会社Jms 流体控制装置
CN1688353A (zh) * 2002-12-11 2005-10-26 泽维克斯公司 防止输液管线内自由流动的装置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142772A (en) 1974-10-08 1976-04-12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Horiechiren kakyohoriechirenno chakushokuhoho
JPS6110704U (ja) * 1984-06-25 1986-01-22 日本光電工業株式会社 流れ制御装置
JPH0713333B2 (ja) 1984-11-20 1995-02-15 東レ株式会社 交互撚糸の製造方法
JPH024681Y2 (zh) * 1985-01-24 1990-02-05
US4725266A (en) * 1985-03-25 1988-02-16 Siposs George G Left ventricle vacuum control and pressure relief valve
US4642097A (en) * 1985-03-25 1987-02-10 Siposs George G Left ventrical vacuum control and pressure relief valve
JPH0453761Y2 (zh) * 1987-11-27 1992-12-17
JP4010005B2 (ja) * 2000-02-29 2007-11-21 ニプロ株式会社 薬液注入器の注入速度調整装置
EP1166818A1 (en) 2000-06-29 2002-01-02 Societe Des Produits Nestle S.A. Medium cracking pressure valve
JP2002095744A (ja) * 2000-09-26 2002-04-02 Terumo Corp 流量調節器
JP4369139B2 (ja) 2002-06-17 2009-11-18 テルモ株式会社 クランプとこれを用いた輸液装置
US7278445B2 (en) * 2002-07-02 2007-10-09 Reebok International Ltd. Shoe having an inflatable bladder
JP3976142B2 (ja) * 2003-06-25 2007-09-12 日機装株式会社 逆止弁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300348A (en) * 1970-03-26 1972-12-20 Philips Nv Valve
CN1674957A (zh) * 2002-08-13 2005-09-28 株式会社Jms 流体控制装置
CN1688353A (zh) * 2002-12-11 2005-10-26 泽维克斯公司 防止输液管线内自由流动的装置和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昭61-124640U 1986.08.05
JP特开2001-238950A 2001.09.04
JP特开2002-95744A 2002.04.02
JP特开2005-16610A 2005.01.20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186384B2 (en) 2012-05-29
KR20080082685A (ko) 2008-09-11
JP4735646B2 (ja) 2011-07-27
EP1980291A1 (en) 2008-10-15
KR101045119B1 (ko) 2011-06-30
CN101374567A (zh) 2009-02-25
US20090018513A1 (en) 2009-01-15
JPWO2007083599A1 (ja) 2009-06-11
WO2007083599A1 (ja) 2007-07-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74567B (zh) 通水控制装置以及使用该装置的医疗用注入回路
JP5955827B2 (ja) 埋込型薬物送達ポンプを補充する道具
CN1674957B (zh) 流体控制装置
EP2569032B1 (en) Tubing set having an improved gate for the connection of vials
AU2007258013B2 (en) Fluid purge in a medical injection system
CN101119762B (zh) 正排量冲洗注射器
CN109475467A (zh) 药液填充装置以及药液填充方法
JPH0330776A (ja) 漏れ検出装置を備えたポンプ装置
CN103492012A (zh) 导管组装体
CN102227234A (zh) 具有锁定机构的流体连接组件
JP2017516570A (ja) 医療用流体の投与用のドリップチャンバー
JP2009178584A (ja) 薬液注入ポート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薬液容器
CN209809178U (zh) 医用输液管路
CN107126591A (zh) 基于压电的双腔体输液泵及输液装置
WO2001047583A1 (fr) Clapet anti-retour et seringue équipée de ce clapet
WO2010054345A1 (en) Patency check device
WO2003000170A1 (fr) Bouche de recipient destinee a au traitement de melangeage et de remplissage et recipient d'infusion utilisant ladite bouche
JPH10248928A (ja) 薬液供給具およびプライミング装置
JP5057133B2 (ja) 注入回路及びそれに用いられる通水制御用具
JPH07194702A (ja) 薬液流量制御装置
JP4919008B2 (ja) 通水制御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液体注入回路
AU2013200547B2 (en) Fluid purge in a medical injection system
JP2013180032A (ja) コネクタ用弁体及びコネ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126

Termination date: 2018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