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72292A - 纸张处理仪器、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系统 - Google Patents

纸张处理仪器、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72292A
CN101372292A CNA2008101308546A CN200810130854A CN101372292A CN 101372292 A CN101372292 A CN 101372292A CN A2008101308546 A CNA2008101308546 A CN A2008101308546A CN 200810130854 A CN200810130854 A CN 200810130854A CN 101372292 A CN101372292 A CN 1013722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per
unit
line
comes
guid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13085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72292B (zh
Inventor
前田启司
田村政博
铃木伸宜
永迫秀也
吉川直宏
小林一启
古桥朋裕
野村知市
日高信
服部仁
土岐田淳一
国枝晶
市桥一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3722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722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722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7229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lding Of Thin Sheet-Like Materials, Special Discharging Devices, And Others (AREA)
  • Paper Feed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Delivering By Means Of Belts And Rollers (AREA)
  • Pile Receivers (AREA)
  • Feeding Of Articles By Means Other Than Belts Or Roll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名称是纸张处理仪器、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系统。纸张处理仪器包括排齐纸张记录介质的纸张排齐单元。所述纸张排齐单元被设置为从所述纸张处理仪器的主体拉出,并且包括用于输送所述纸张记录介质的纸张输送元件。

Description

纸张处理仪器、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系统
相关申请的交叉参考
[0001]本申请要求2007年8月20日在日本提交的日本优先权文件2007-214067和2008年6月13日在日本提交的日本优先权文件2008-155526的优先权,并通过引用并入其全部内容。
技术领域
[0002]本发明涉及纸张处理仪器(sheet processing device)——其包括排齐输送的纸张记录介质(下文简称“纸张”)的纸张排齐单元(sheetaligning unit)、包括该纸张处理仪器的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系统。
背景技术
[0003]在包括纸张排齐单元如整理机(finisher)的典型纸张处理仪器中,作为纸张排齐单元的处理盘(processing tray)被配置为从纸张处理仪器中拉出,使得在处理盘中发生的纸张堵塞能够容易修理。
[0004]这样的机械装置被公开于例如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第H10-129920号和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第2006-273493号。公开于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第H10-129920号的纸张后处理设备(sheet post-processingapparatus)已被开发来提高其包括的订书机(stapler)的操作功效。具体而言,该纸张后处理设备包括纸张-排齐盘元件(sheet-aligning tray member)——在其上纸张叠成纸张被排齐的状态,和装订单元(stapling unit)——其具有用于将纸张-排齐盘元件上堆叠的纸张装订的订书机。置于纸张后处理设备的前侧面板和后侧面板之间的装订单元被设定为在前侧面板前面滑动。装订单元的可滑动距离被设定为大于前侧面板和后侧面板之间的距离。
[0005]此外,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第2006-273493号中公开的纸张后处理设备被开发,以提高用于修理由于订书机的订书钉和将订书钉供应给订书机的过程所引起的纸张堵塞的过程的操作功效,并安全地进行这些过程。具体而言,该纸张后处理设备包括纸张处理盘和具有用于装订纸张处理盘中纸张的订书机的订书机单元。纸张处理盘和订书机单元被分开安装在纸张后处理设备上,并且可以分别从纸张后处理设备中拉出。订书机能与订书机单元一起在与从设备中拉出订书机单元的方向相同的方向上滑动。给订书机单元提供闩锁元件(latchmember),以便防止订书机单元自由地从设备拉入和拉出,因而干扰设备。当订书机向设备外滑动时,通过与订书机接触,闩锁元件被按压。当闩锁元件从与订书机的接触松开时,闩锁元件朝着订书机单元移回。
[0006]此外,在传统的技术中,如在图42中所示,处理盘F具有使用闯纸机和边装订订书机排齐和装订纸张的功能。然而,任何输送元件例如辊或导引板(guide plate)没有被提供给处理盘F的入口部分,即处理盘F不具有输送纸张的功能。另外,在该实例中,将作为输送元件的订书排纸辊(staple discharge roller)提供给整理机的主体。
[0007]按该方式,根据传统技术,将订书排纸辊提供给纸张处理仪器的主体,并将处理盘(纸张排齐单元)配置为可从设备中拉出。因此,由于组件的晃动,位置精确性可能降低。而且,为了从设备中拉出处理盘,必须确保设备和相邻元件之间的足够空间。结果,处理盘和订书排纸辊之间的位置关系变得不稳定。因此,纸张进入处理盘的角度变动,如图42所示虚线箭头所表示,因此其可能引起堵塞或对纸张的损坏。
[0008]而且,这样的纸张处理仪器结构难以修理在纸张处理仪器的主体和处理盘之间的连接部分发生的纸张堵塞。如果处理盘在连接部分发生纸张堵塞的状态下从设备拉出,那么纸张被损坏,因为纸张的两面被把持在纸张输送辊之间。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使用者不得不用手移动纸张至纸张处理仪器主体的侧面或者处理盘侧面。然而,如果没有将输送元件提供给处理盘,那么不可能移动纸张。
发明内容
[0009]本发明的一个目标是至少部分解决传统技术中的问题。
[0010]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纸张处理仪器,其包括排齐纸张记录介质的纸张排齐单元。所述纸张排齐单元包括用于输送纸张记录介质的纸张输送元件,并被设置为从纸张处理仪器的主体拉出。
[0011]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包括纸张处理仪器的图像形成装置,所述纸张处理仪器包括排齐纸张记录介质的纸张排齐单元。所述纸张排齐单元包括用于输送纸张记录介质的纸张输送元件,并被设置为从纸张处理仪器的主体拉出。
[0012]此外,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图像形成系统,该图像形成系统包括:纸张处理仪器,所述纸张处理仪器包括纸张排齐单元,其排齐纸张记录介质、包括用于输送纸张记录介质的纸张输送元件、并被设置为从纸张处理仪器的主体拉出;图像形成装置,其在纸张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和传纸单元,其导引图像形成装置在上面形成有图像的纸张记录介质至纸张处理仪器,并将纸张记录介质排出到外面。
[0012b]通过阅读下面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当与附图结合考虑时,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优势以及技术和工业重要性。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由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纸张后处理设备和图像形成装置构成的系统的系统结构图;
[0014]图2是图1中示出的纸张后处理设备的移位机械装置的透视图;
[0015]图3是用于图1中示出的纸张后处理设备的移位盘(shift tray)的提升机械装置(lifting mechanism)的透视图;
[0016]图4是用于图1中示出的纸张后处理设备的移位排出辊(shiftdischarge roller)和可打开的导引板的机械装置的透视图;
[0017]图5是平面图,其示出边装订(edge-binding)处理盘的结构,在所述处理盘上进行装订过程;
[0018]图6是边装订处理盘的透视图;
[0019]图7是用于按压堆叠在边装订处理盘上的纸叠的后端部分抬起(uplift)的机械装置示意图;
[0020]图8是从图7示出的箭头A1方向观察的机械装置的示意图;
[0021]图9是图8中示出的机械装置的示意图,其用于解释在前缘装订模式中后端按压杆和订书机待机位置(stand-by position)之间的位置关系;
[0022]图10是图8中示出的机械装置的示意图,其用于解释在两点装订模式(two-point binding mode)中后端按压杆和订书机的待机位置之间的位置关系;
[0023]图11是图8中示出的机械装置的示意图,其用于解释在后缘装订模式中后端按压杆和订书机的待机位置之间的位置关系;
[0024]图12用于按压纸叠的排纸传送带和排纸爪(discharge claw)的驱动机械装置的透视图;
[0025]图13是示出边装订订书机构造的透视图;
[0026]图14是用于解释边装订订书机的倾斜装订机械装置(obliquebinding mechanism)的透视图;
[0027]图15是用于解释纸叠(sheet-stack)偏斜机械装置的示意图;
[0028]图16A和16B是纸叠偏斜机械装置的纸叠输送机械装置的实例的示意图;
[0029]图17是纸叠偏斜机械装置的纸叠输送机械装置的另一实例的示意图;
[0030]图18A和18B是示意图,其用于解释在被纸叠偏斜机械装置偏斜和没有被纸叠偏斜机械装置偏斜的情况下向移位盘输送纸张的每一情况下的操作;
[0031]图19是示意图,其示出通过边装订处理单元排齐的纸叠的后端部分被排纸爪按压的状态;
[0032]图20A和20B是示意图,用来解释用于防止当纸叠输送时纸张堵塞的机械装置的操作;
[0033]图21是示意图,用来解释用于当纸叠被偏斜时对该纸叠施加输送力的操作,其中偏斜是以在通过纸叠前缘部分时作为输送单元的辊按压在纸叠表面上的方式进行;
[0034]图22是示意图,用于解释如此操作:转动导引元件,以通过导引元件和导引板形成连接移位盘的输送途径,并且通过排纸爪按压由边装订处理单元排齐的纸叠的后端部分以将纸叠输送到移位盘;
[0035]图23A和23B是用于解释中心折页机械装置(center-foldingmechanism)的操作的示意图;
[0036]图24是边装订处理盘和骑马订处理盘的主视图;
[0037]图25是示出排齐纸张和将其叠在边装订处理盘上的状态的示意图;
[0038]图26是示出图25所示的纸叠被排纸爪按压的状态的示意图;
[0039]图27是示出图26所示的纸叠被引导至纸叠偏斜机械装置的初始状态的示意图;
[0040]图28是示出图27所示的纸叠被输送至中心折页处理盘的状态的示意图;
[0041]图29是示出图28所示的纸叠被输送至中心折页处理盘并在其中排齐的状态的示意图;
[0042]图30是示出在图29中示出的纸叠被按压至中心折页位置的状态的示意图;
[0043]图31是示出在图30中示出的纸叠上开始进行中心折页过程的状态的示意图;
[0044]图32是示出在图31中示出的纸叠的折痕在折页辊的位置被加深的状态的示意图;
[0045]图33是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系统的控制系统结构的框图;
[0046]图34是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边装订处理盘的主视图;
[0047]图35是示出图34所示的边装订处理盘被拉出的状态的平面图;
[0048]图36是示出图34所示的边装订处理盘被拉出的状态的透视图;
[0049]图37是正常(关闭)状态下的导引板的透视图;
[0050]图38是图37中示出的导引板的详细透视图;
[0051]图39是正常(关闭)状态下的导引板的示意图;
[0052]图40是打开状态下的导引板的示意图;
[0053]图41是透视图,显示了给订书排纸驱动辊的驱动轴提供旋钮以修理纸张堵塞的一个实例;和
[0054]图42是根据传统技术的订书处理盘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5]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在下面参考附图详细解释。
[0056]图1是由作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纸张处理仪器的纸张后处理设备PD和图像形成装置PR构成的系统的系统结构图。
[0057]将纸张后处理设备PD连接到图像形成装置PR的侧面。从图像形成装置PR排出的纸张被导引至纸张后处理设备PD。通过分向爪(branch claw)15和16,选择地通过输送途径A、B、C和D的任何一条输送纸张。输送途径A包括后处理单元,其在纸张上一张接一张地进行后处理(在该实施方式中,冲孔单元100作为冲孔单元)。输送途径B被用来导引纸张通过输送途径A到达上盘201。输送途径C被用来导引纸张通过输送途径A到达移位盘202。输送途径D被用来导引纸张通过输送途径A到达处理盘F,纸张在这里例如被排齐和装订(下文称为“边装订处理盘F”)。
[0058]尽管图像形成装置PR在附图中没有完全图解,但是图像形成装置PR至少包括图像处理线路、光写入仪器(optical writing device)、显影单元、转印单元和定影单元。图像处理线路将接受的图像数据转化为可打印的图像数据。光写入仪器基于来自图像处理线路的图像信号输出在光敏元件上进行光写入。显影单元将通过光写入在光敏元件上形成的潜像显影为墨粉图像。转印单元将墨粉图像转印到纸张上。定影单元将转印到纸张上的墨粉图像定影于其上。图像形成装置PR排出于其上形成图像的纸张至纸张后处理设备PD。纸张后处理设备PD在纸张上实施期望的后处理。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装置作为图像形成装置PR。可选地,任何其它类型的常用图像形成装置如喷墨图像形成装置或热转印型图像形成装置,可被用作图像形成装置PR。顺便提及,在本实施方式中,图像形成单元由图像处理线路、光写入仪器、显影单元、转印单元和定影单元组成。
[0059]当纸张通过输送途径A和D被输送到边装订处理盘F时,该纸张例如在边装订处理盘F中被排齐和装订。之后,通过导引元件44导引纸张,以便输送至输送途径C或骑马订/中心折页处理盘G(下文仅称为“骑马订处理盘G”)的任一个,在这里例如纸张被折页。在骑马订处理盘G中将纸张折页后,通过输送途径H将纸张导引至下盘203。在输送途径D上,提供分向爪17。通过低载弹簧(没有示出),分向爪17被保持在图1所示的状态。在通过一对输送辊7输送纸张和纸张后端通过分向爪17离开输送辊对9和10以及订书排纸辊对11之后,反向转动至少输送辊9,以便纸张沿反向导引(turn guide)8送回。结果,将纸张导引至纸张包含单元E,以由纸张后端进入其中,并且纸张被保留(预叠)在纸张包含单元E上。接下来输运的纸张以添加的方式叠在纸张上面,以便将所有输送到一起。通过重复该操作,可将超过两张的纸张输送到一起。顺便提及,参考数字304表示预叠传感器,其用于设定将纸张反向输送以在纸张包含单元E上预叠的时间。
[0060]输送途径A位于输送途径B、C和D的上游,并且其是连接至输送途径B、C和D中每一途径的共同通路。沿输送途径A,入口传感器301、入口辊对1、冲孔单元100、孔屑漏斗(chad hopper)101、输送辊对2、分向爪15和16以此顺序从入口布置。通过弹簧(没有示出),将分向爪15和16保持在图1所示状态。当分别用于驱动分向爪15和16的每一螺线管(没有示出)打开时,螺线管驱动相应的分向爪转动,以便导引纸张至输送途径B、C和D中任一途径。
[0061]当纸张被导引至输送途径B时,螺线管被关闭,即分向爪15和16处于图1所示状态。当纸张被导引至图1所示状态中的输送途径C时,螺线管被打开,从而分向爪15被驱动向上转动,而分向爪16被驱动向下转动。结果,纸张通过穿过输送辊对3和排出辊对4之间,被排出到上盘201。当纸张被导引至图1所示状态中的输送途径D时,即两螺线管都关闭,分向爪15的螺线管当分向爪15处于图1所示状态时被打开,从而分向爪15被驱动向上转动。结果,纸张通过穿过输送辊对5和移位排出辊对6(6a和6b)之间,向移位盘202输送。
[0062]纸张后处理设备PD可进行冲孔(通过冲孔单元100)、纸张排齐和边装订(通过闯纸机挡架(jogger fence)53和边装订订书机S1)、纸张排齐和骑马订装订(通过骑马订上闯纸机挡架250a,骑马订下闯纸机挡架250b和骑马订装订订书机S2)、纸张整理(通过移位盘202)、中心折页(通过折页板(folding plate)74和折页辊对81)等。
[0063]如在图1中所示,位于纸张后处理设备PD最下游的移位盘单元包括移位排出辊6(6a和6b)、返回辊(return roller)13、纸张表面检测传感器330、移位盘202、移位机械装置(shift mechanism)和移位盘提升机械装置。移位机械装置引起移位盘202以往复方式在与纸张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移动(参见图2)。移位盘提升机械装置将移位盘202升高和降低。
[0064]返回辊13由海绵状物制成。返回辊13用于排齐从移位排出辊6排出的纸张,方式是:返回辊13与纸张接触,并且在端挡架(endfence)32(参见图2)上撞击纸张后端。返回辊13与移位排出辊6的转动一致地转动。如在图3中所示,盘提升限制开关333被提供于返回辊13附近。当移位盘202被提升时,返回辊13被压下,以使盘提升限制开关333打开,并且盘提升电动机停止。因此,可防止移位盘202超过。而且,如在图1中所示,纸张表面检测传感器330被安排在返回辊13附近。纸张表面检测传感器330检测待被排出到移位盘202上的纸张或纸张叠的纸张表面的位置。
[0065]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在图3中所示,纸张表面检测传感器(用于装订)330a和纸张表面检测传感器(用于非装订)330b被用作纸张表面检测传感器330。纸张表面检测传感器(用于装订)330a和纸张表面检测传感器(用于非装订)330b被配置为,当纸张表面检测传感器(用于装订)330a和纸张表面检测传感器(用于非装订)330b被遮挡元件(shieldingmember)30b遮挡时打开。因此,当由于移位盘202的上升,纸张表面检测杆30的接触部分30a向上转动时,纸张表面检测传感器(用于装订)330a被关闭。当纸张表面检测杆30的接触部分30a进一步向上转动时,纸张表面检测传感器(用于非装订)330b被打开。当纸张表面检测传感器(用于装订)330a和纸张表面检测传感器(用于非装订)330b检测到堆叠纸张的高度达到预定高度时,通过盘提升电动机168的驱动力,移位盘202被放下预定距离。因此,排出至移位盘202上的纸张(一张或多张)的纸张表面的位置被基本保持一致。
[0066]当通过驱动单元(没有示出)驱动移位盘202的驱动轴21时,移位盘202被升高和降低。同步传送带(timing belt)23经由同步滑轮(timing pulley)(没有示出)通过驱动轴21和从动轴(driven shaft)22形成拉紧状态的环。用于支撑移位盘202的侧板(side plate)24的两端被固定于同步传送带23,以便包括移位盘202的移位盘单元可被升高和降低。
[0067]驱动移位盘202上下移动的驱动源是盘提升电动机168。盘提升电动机168能以向前和向后的任一方向转动。盘提升电动机168产生的动力通过蜗轮25被传输到固定于驱动轴21的齿轮传动链的最末齿轮上。该动力传输通过蜗轮25,以便移位盘202可以不变地保持在预定位置,并且同样地,可防止移位盘202突然下落。
[0068]遮挡板24a被一体地形成在侧板24上。纸张装满检测传感器334和下限位置(lower-limit-position)传感器335被布置于遮挡板24a下方。纸张装满检测传感器334检测移位盘202是否装载堆叠的纸张达到满量。下限位置传感器335检测移位盘202的下限位置。纸张装满检测传感器334和下限位置传感器335由遮挡板24a打开或关闭。具体而言,作为纸张装满检测传感器334和下限位置传感器335,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光传感器。当被遮挡板24a遮挡时,纸张装满检测传感器334和下限位置传感器335的每一个被打开。顺便提及,为了简单,图3中省略了移位排出辊6。
[0069]如在图2中所示,移位盘202的摆动机械装置包括移位电动机169作为驱动源。通过移位电动机169的驱动力,移位凸轮(shiftcam)31转动。在远离其转动中心轴、保持预定距离的位置,销被驱动平直进入移位凸轮31。销用于导引移位盘202上堆叠的纸张后端。在与纸张排出方向垂直的方向,销的自由端自由地安装入在端挡架32上形成的长孔(long hole)中。因此,端挡架32在与纸张排出方向垂直的方向移动,与移位凸轮31的转动方向一致,并且移位盘202也随着端挡架32的移动而移动。移位盘202在前面位置或后面位置停止移动。移位盘202的停止位置通过移位传感器336检测。根据移位传感器336检测的结果,移位电动机169被打开或关闭,以便控制移位盘202在与纸张排出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移动。
[0070]如在图1和4中所示,移位排出辊6由移位排出驱动辊6a和移位排出从动辊6b构成。移位排出从动辊6b由可打开的导引板33的自由端可转动地支撑。纸张排出方向上游一侧上的可打开的导引板33的一端被支撑,并且另一端可上下转动。移位排出从动辊6b通过利用其自己的重量或偏置力(bias force)接触移位排出驱动辊6a,以便在被夹在移位排出驱动辊6a和移位排出从动辊6b之间的同时被排出。当一叠被处理而被装订的纸张被排出时,可打开的导引板33向上转动,然后在预定时间向回转动。预定时间基于来自排出传感器303的检测信号而确定。可打开的导引板33的停止位置基于来自排出导引板(discharge guide-plate)打开/关闭传感器331的检测信号而确定。可打开的导引板33由排出导引板打开/关闭电动机167驱动转动。
[0071]下面,参考图5、6、12和13解释在其中装订纸张的边装订处理盘F的结构。
[0072]通过订书排纸辊11导引至边装订处理盘F的纸张被连续叠在边装订处理盘F上先前堆叠的纸张上。在这种情况中,每次一张纸张叠在边装订处理盘F上其它纸张上,堆叠的纸张通过返回辊12在纵向(纸张输送方向)排齐,然后通过闯纸机挡架53在横向排齐(垂直于纸张输送方向的方向,即,纸张宽度方向)。在这两项工作之间的间隔,即,在当纸叠的最后一张纸张被输送时和当后来纸叠的第一张纸张被输送时之间的间隔,边装订订书机S1被来自控制单元350(参见图33)的装订信号激活,纸叠被边装订订书机S1所装订。之后,纸叠被排纸传送带52快速输送至移位排出辊6——在排纸传送带52上提供有排纸爪52a从其上凸出,并将纸张排出到设置在提取位置的移位盘202。
[0073]如在图12中所示,通过排纸传送带HP传感器311检测排纸爪52a的原位置。排纸传送带HP传感器311由排纸爪52a打开或关闭。实际上,在排纸传送带52的外周提供彼此相对的两种多个排纸爪52a。排纸爪52a交替地输送包含在边装订处理盘F中的纸叠。而且,如果需要,排纸传送带52可以以相反方向旋转,从而处于输送方向的包含在边装订处理盘F中的纸叠前端可被等待用于输送后来纸叠的排纸爪52a的后表面排齐。因此,排纸爪52a也作为排齐单元,用于在纸张输送方向排齐纸叠。
[0074]此外,如在图5中所示,排纸传送带52位于纸张宽度方向的排齐中心。排纸传送带52由主动皮带轮52d和从动皮带轮52e支撑,并且其被排出电动机157经由驱动轴52b和轮52c驱动以转动(参见图12)。多个排出辊56对称分布在排纸传送带52两边。排出辊56由驱动轴52b可转动地支撑,从而用作从动辊。顺便提及,参考数字64a和64b分别指前侧面板和后侧面板,参考数字51a和51b分别指前侧面后端挡架(front-side trailing-end fence)和后侧面后端挡架(back-sidetrailing-end fence)(图1中参考数字51所表示),参考数字53a和53b分别指前侧面闯纸机挡架和后侧面闯纸机挡架。
[0075]如在图6中所示,返回辊12由轻拍螺线管(tap solenoid)170引起绕支撑点12a像钟摆一样摆动,从而被输送到边装订处理盘F的纸张后端被间断地撞击在闯纸机挡架53上。顺便提及,返回辊12逆时针转动。如在图5中所示,闯纸机挡架53包括前侧面闯纸机挡架53a和后侧面闯纸机挡架53b。前侧面闯纸机挡架53a和后侧面闯纸机挡架53b被闯纸机电动机158经由同步传送带驱动,在纸张宽度方向以往复方式移动。闯纸机电动机158可以以向前和向后的任一方向转动。
[0076]如在图13中所示,边装订订书机S1被订书机移动电动机159经由同步传送带驱动,以在纸张宽度方向移动,以使边装订订书机S1可在预定位置装订纸张的边缘部分。订书机移动电动机159可以以向前和向后的任一方向转动。订书机移动HP传感器312被提供在边装订订书机S1的移动范围的一端的侧面上。订书机移动HP传感器312检测边装订订书机S1的原位置。在纸张宽度方向的纸张装订位置通过控制边装订订书机S1从原位置的移动距离而被控制。
[0077]图14是用于解释边装订订书机S1的倾斜装订机械装置的透视图。边装订订书机S1被配置为,能改变其装订角度,与纸张的边缘部分平行或倾斜。而且,边装订订书机S1被配置为,当边装订订书机S1位于原位置时,仅其装订机械装置部分可以预定角度倾斜转动,以便用户可容易给边装订订书机S1提供订书钉。具体而言,通过倾斜电动机(oblique motor)160,边装订订书机S1以预定角度倾斜转动。当订书钉供应位置检测传感器检测到边装订订书机S1以预定角度转动或边装订订书机S1位于订书钉供应位置时,倾斜电动机160停止转动。在倾斜装订或订书钉供应完成后,边装订订书机S1转动回到原位置,以便准备用于接下来的装订过程。顺便提及,在图1和5中示出的参考数字310指检测在边装订处理盘F中是否有任何纸张存在的纸张检测传感器。
[0078]接下来,参考图7到11,在下面解释用于按压纸叠后端部分抬起的机械装置。该机械装置按压叠在边装订处理盘F上的纸叠的后端部分,以防止后端部分的抬起行为。
[0079]排出到边装订处理盘F上的纸张被返回辊12在纵向(纸张输送方向)排齐,如上所述。在这时候,任何纸张的后端可被卷起,或者如果纸张是软的,每一纸张的后端由于其自身的重量倾向变皱。而且,随着堆叠的纸张数量的增加,用于后来堆叠纸张的后端挡架51的空间减少。因此,难以在纵向逐步排齐纸张。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供机械装置以防止纸张的后端部分的抬起行为,从而使后来堆叠的纸张容易被置入后端挡架51。图7是该机械装置的主视图。后端挡架51按压包含在其中的纸叠SB的后端部分。后端部分按压杆110布置在后端挡架51的底部部分附近,并且以往复方式在垂直于边装订处理盘F的方向移动。
[0080]如在图8中所示,后端部分按压杆110包括3个后端部分按压杆110a、110b和110c,它们分别设置在设备的前面、中间和后面。下面解释位于设备前面的后端部分按压杆110a的机械装置。后端部分按压杆110a被固定于同步传送带114a。同步传送带114a通过轮113a被连接到后端部分按压电动机112a,以便同步传送带114与后端部分按压电动机112a的转动一致地移动。当原位传感器(home sensor)111a被在后端部分按压杆110a上形成的凸起遮挡部分(convex shieldingportion)遮挡时,原位传感器111a检测后端部分按压杆110a的原位置。后端部分按压杆110a的原位置被设立在这样的位置——在该位置甚至当边装订订书机S1在如图13所示的箭头方向(纸张宽度方向)移动时,后端部分按压杆110a不干扰边装订订书机S1,以装订纸张的边缘部分。在按压纸叠的后端部分的方向,即图7所示的箭头方向,后端部分按压杆110a的移动距离根据输入到后端部分按压电动机112a的脉冲数量来确定。后端部分按压杆110a移动至这样的位置——在该位置后端部分按压杆110a的尖部当与纸叠SB接触时,按压纸叠后端部分的抬起。纸叠SB厚度的变化被弹簧115a的伸缩运动所消减。后端部分按压杆110b和110c具有与后端部分按压杆110a相同的机械装置,所以省略描述。
[0081]图9、10和11示出在每种装订模式中的后端部分按压杆110a、110b和110c与边装订订书机S1的待机位置之间的位置关系。边装订订书机S1的待机位置在每种装订模式中是不同的。在图9中示出的边装订订书机S1的位置是前缘边装订模式中边装订订书机S1的待机位置。在图10中示出的边装订订书机S1的位置是两点装订模式中边装订订书机S1的待机位置。在图11中示出的边装订订书机S1的位置是后缘边装订模式中边装订订书机S1的待机位置。当边装订订书机S1位于每一待机位置时,如果后端部分按压杆110a、110b和110c的任一个被激活,那么后端部分按压杆需要防止对边装订订书机S1的干扰。在如图9中示出的前缘边装订模式中,后端部分按压杆110b和110c被激活。在如图10中示出的两点装订模式中,后端部分按压杆110a、110b和110c被激活。在如图11中示出的后缘边装订模式中,后端部分按压杆110a和110b被激活。在每种装订模式中后端部分按压杆110a、110b和110c的每一个的激活时间被设定至从排出纸张叠在后端挡架51中的另一张纸上并由闯纸机挡架53在纸张宽度方向排齐时到接下来的纸张被返回辊12排齐时的时间内。
[0082]接下来,下面解释纸叠偏斜机械装置。图15是图解纸叠偏斜机械装置的主要元件的图。
[0083]如在图1和15中所示,用于将纸叠输送至连接边装订处理盘F至骑马订处理盘G的输送途径和连接边装订处理盘F至移位盘202的输送途径的任何一条途径的输送单元由输送机械装置35、排出辊56和导引元件44构成。输送机械装置35对纸叠施加输送动力。排出辊56使纸叠反向。导引元件44导引纸叠至反向输送途径57(参见图18)。如在图15中所示,驱动轴37的驱动力经由同步传送带38被传输至输送机械装置35的辊36。经由臂39,辊36被连接到驱动轴37,并被可摇摆地支撑,以便绕作为支撑轴的驱动轴37摇摆。辊36被凸轮40驱动以摇摆。凸轮40被电动机M1驱动以绕转动轴41转动。引起输送机械装置35转动和平动的凸轮40的原位置由传感器SN1检测。通过另外在图15所示机械装置上安装传感器,可控制从原位置转动的角度,或者可通过电动机M1的脉冲控制可调整该角度。顺便提及,作为输送机械装置35的结构,主要有两种类型的结构,如在图16A和16B中所示。在如图16A中所示的结构中,驱动轴37被布置在纸张输送方向的上游一侧。另一方面,在如图16B中所示的结构中,驱动轴37被布置在纸张输送方向的下游一侧。取决于其它机械装置的布局,可以使用任一种结构。
[0084]在输送机械装置35中,从动辊42被设置与辊36相对。纸叠在这样的状态下输送:纸叠被夹在从动辊42和辊36之间,并且由弹性元件43加压。随着纸叠P的厚度的增加,需要更高的输送动力,即,更高的压力。因此,如在图17中所示,辊36被设置为,经由弹性元件43被按压至凸轮40上。通过改变凸轮40相对于辊36的角度,可调节压力。可选地,如在图18A中所示,代替从动辊42,排出辊56可被布置在辊36的对面。在这种情况中,在辊36和排出辊56之间形成的压区部分(nip portion)的位置优选位于纸叠的轨道D1和排出辊56的同心圆C1之间的接触点附近。
[0085]用于输送纸叠从边装订处理盘F至骑马订处理盘G的反向输送途径57被形成在排出辊56和与排出辊56相对的导引元件44的内表面之间。通过叠分向驱动电动机(stack branching drive motor)161,驱动导引元件44绕支撑点45转动。导引元件44的原位置通过传感器SN2检测。作为用于输送纸叠从边装订处理盘F至移位盘202的输送途径,如在图18B中所示,导引元件44的外表面(与排出辊56相对的导引元件44相反面)和导引板46之间通过导引元件44绕支撑点45顺时针旋转形成的空间被使用。
[0086]图19到22是用于解释纸叠偏斜机械装置基本操作的图。纸叠偏斜机械装置由输送机械装置35、导引元件44和排出辊56构成。
[0087]当纸叠P从边装订处理盘F输送至骑马订处理盘G时,如在图19中所示,排齐在边装订处理盘F的纸叠P的后端部分被排纸爪52a按压,以便纸叠P被夹在辊36和从动辊42之间,并被输送至骑马订处理盘G。在这时候,辊36在辊36不与纸叠P的前端部分碰撞的位置待用。
[0088]如在图20A中所示,辊36和纸叠P在边装订处理盘F中排齐时纸叠P被堆叠在其上的边装订处理盘F表面,或者纸叠P的后端部分被排纸爪52a按压时纸叠P被导引至其上的表面之间的距离L1可被设定为大于从边装订处理盘F输送至骑马订处理盘G的纸叠P的最大厚度,从而防止纸叠P的前端部分与辊36撞击。纸叠P的厚度根据在边装订处理盘F中排齐的纸张数量或者纸张的类型(质量)而变化,以便基本上放置以防止与纸叠P的前端部分撞击的辊36的位置也变化。因此,辊36被设置为基于纸张数量或者纸张类型(质量)的信息而缩回。结果,可最小化辊36用来在待机位置和辊36压在纸叠P上以输送纸叠的位置之间移动的时间,因此,可提高生产率。关于纸张数量或者纸张类型(质量)的这类信息可基于图像形成装置PR的工作信息(jobinformation),或者输送机械装置35可被设置以从纸张后处理设备PD的传感器获得信息。然而,如果排齐在边装订处理盘F中的纸叠P不希望地卷曲,那么当纸叠P由排纸爪52a按压时,纸叠P的前端部分可接触辊36。因此,如在图20B中所示,在辊36前提供导引47,从而纸叠P的前端部分与辊36的接触角度可被减小。导引47可由坚实元件(firm member)或弹性元件(elastic member)构成。在任一种情况下,可获得相同的效果。
[0089]然后,如在图21中所示,在纸叠P的前端部分通过辊36和从动辊42之间后,辊36被压在纸叠P的表面,以便输送纸叠P。在这时候,导引元件44和排出辊56用作导引元件,并且导引纸叠P至下游的骑马订处理盘G。
[0090]当纸叠P从骑马订处理盘G输送至移位盘202时,如在图22中所示,导引元件44进一步从图21所示的状态顺时针旋转,从而导引元件44和导引板46形成连接移位盘202的输送途径。然后,纸叠P被输送至移位盘202,同时排齐在边装订处理盘F中的纸叠P的后端部分被排纸爪52a按压。在这种情况中,辊36不需要对纸叠P施加压力。
[0091]顺便提及,在本实施方式中,排出辊56不被驱动轴52b所限制,其驱动排纸传送带52移动,并且在与输送的纸叠P移动一致的方向转动。可选地,排出辊56可由排出电动机157驱动旋转。在这种情况中,可设定排出辊56的圆周速度高于排纸传送带52的圆周速度。
[0092]接下来,在下面解释骑马订过程和中心折页过程。骑马订过程和中心折页过程在位于边装订处理盘F下游侧的骑马订处理盘G中实施。通过纸叠偏斜机械装置,将纸叠从边装订处理盘F导引至骑马订处理盘G。
[0093]下面解释骑马订处理盘G的结构。如在图1中所示,骑马订处理盘G被布置在纸叠偏斜机械装置的下游侧,所述纸叠偏斜机械装置由输送机械装置35、导引元件44和排出辊56构成。骑马订处理盘G接近于垂直地布置在纸叠偏斜机械装置的下游侧。折页机械装置被布置在骑马订处理盘G中心。纸叠输送上导引板92被布置在折页机械装置上方,纸叠输送下导引板91被布置在折页机械装置下方。一对纸叠输送上辊71被布置在纸叠输送上导引板92上方,一对纸叠输送下辊72被布置在纸叠输送上导引板92下方。骑马订上闯纸机挡架250a被沿纸叠输送上导引板92的两侧表面布置以跨骑在纸叠输送辊71和72上。相似地,骑马订下闯纸机挡架250b被沿纸叠输送下导引板91的两侧表面布置。骑马订装订订书机S2被布置在骑马订下闯纸机挡架250b上。骑马订上闯纸机挡架250a和骑马订下闯纸机挡架250b被驱动机械装置(没有示出)驱动以移动,并且其在垂直于纸张输送方向(纸张宽度方向)上排齐纸叠。骑马订装订订书机S2由两对紧钳单元(clincher unit)和驱动单元构成。该两对紧钳单元和驱动单元在纸张宽度方向布置,并在它们之间保持预定距离。在本实施方式中,两对紧钳单元和驱动单元——其被分别固定在预定位置,被用作骑马订装订订书机S2。可选地,一对紧钳单元和驱动单元可被用作骑马订装订订书机S2。在这种情况中,当纸叠要进行两点装订时,在骑马订装订订书机S2在一点装订纸叠后,骑马订装订订书机S2在纸张宽度方向移动,并且在另一点装订该纸叠。
[0094]布置可移动的后端挡架73跨过纸叠输送下导引板91,并且通过移动机械装置驱动,在纸张输送方向(图1中上下方向)移动。移动机械装置包括同步传送带和用于驱动同步传送带移动的驱动机械装置。移动机械装置进一步包括主动皮带轮、从动皮带轮和步进电动机。同步传送带由主动皮带轮和从动皮带轮支撑。主动皮带轮由步进电动机驱动。后端轻拍爪(tap claw)251和用于驱动后端轻拍爪251的驱动机械装置布置在纸叠输送上导引板92的上游侧。驱动后端轻拍爪251,通过同步传送带252和驱动机械装置(没有示出),以往复方式在移动远离纸叠偏斜机械装置的方向和按压纸叠的后端部分的方向(在纸叠被导引至其上时相应于后端的侧面上)上移动。顺便提及,在图1中,参考数字326指用于检测后端轻拍爪251的原位置的后端轻拍爪HP传感器。
[0095]中心折页机械装置被正好布置在骑马订处理盘G中心附近。中心折页机械装置由折页板74、折页辊81和输送途径H构成,被折页的纸张叠被输送至输送途径H上。
[0096]图23A和23B是用于解释折页板74的移动机械装置操作的图。
[0097]折页板74由两个从前侧和后侧面板伸出的轴以这样的方式可移动地支撑:每一个轴自由地装入在折页板74上形成的相应的长孔74a,以便折页板74可以在长孔74a的纵向移动。而且,折页板74的轴部分74b被装入在连接臂76上形成的长孔76b。当连接臂76绕支撑点76a摆动时,折页板74以往复方式在图23A和23B中从一端到另一端移动。长孔76c形成于连接臂76的另一端侧面,关于支撑点76a与长孔76b对称。折页板驱动凸轮75的轴部分75b可自由装入长孔76c,以便连接臂76在与折页板驱动凸轮75旋转一致的方向摆动。通过折页板驱动电动机166,驱动折页板驱动凸轮75以在图23A和23B中所示的箭头方向旋转。当折页板HP传感器325检测到折页板驱动凸轮75的半圆形遮挡部分75a的两端的任一端时,折页板驱动凸轮75停止旋转。
[0098]在图23A中所示的折页板74位于原位置,在该位置折页板74从骑马订处理盘G的含纸叠区域完全收回。当折页板驱动凸轮75以图23A中所示的箭头方向旋转时,折页板74以图23A中所示的箭头方向移动,并且进入骑马订处理盘G的含纸叠区域。图23B示出当骑马订处理盘G上的纸叠中心被压入折页辊81之间形成的压区部分时,每一元件的状态。当折页板驱动凸轮75以图23B中所示的箭头方向旋转时,折页板74以图23B中所示的箭头方向移动,从而折页板74从骑马订处理盘G的含纸叠区域完全收回。
[0099]在本实施方式中,纸叠被中间折页成骑马订状。然而,本发明可应用于一张纸张被折页的情况中。在这种情况中,纸张不必是骑马订状的,以便当纸张从图像形成装置PR排出时,纸张被输送至骑马订处理盘G,并被折页板74和折页辊81折页,然后通过一对排出辊83被排出到下盘203上。顺便提及,在图1中,参考数字323指用于检测折页纸张是否通过其中的折页单元通过传感器(folding-unit passingsensor),参考数字321指用于检测纸叠是否达到中心折页位置的纸叠检测传感器,参考数字322指用于检测可移动后端挡架73原位置的可移动后端挡架HP传感器。
[0100]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用于检测叠在下盘203上的一叠中间折页纸张的高度的检测杆501可摆动地提供在下盘203上。检测杆501绕支撑点501a摆动。检测杆501的角度通过纸张表面传感器505检测,以便控制下盘203升高和降低并实施溢出检测(overflowdetection)。
[0101]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下面5种后处理模式的任一种排出纸张。后处理模式如下:
[0102]非装订模式A:通过输送途径A和B,将纸张排出到上盘201上。
[0103]非装订模式B:通过输送途径A和C,将纸张排出到移位盘202上。
[0104]整理/堆叠模式(sorting/stacking mode):通过输送途径A和C,将纸张排出到移位盘202上。在接收到连续排出的纸张后,移位盘202通过在纸张排出方向和垂直于纸张排出方向的方向交替地、每次暂停地振荡排出的纸张来整理排出的纸张。
[0105]装订模式:将纸叠通过输送途径A和D输送至边装订处理盘F,在边装订处理盘F中排齐并装订,并通过输送途径C排出到移位盘202上。
[0106]骑马订装订模式:将纸叠通过输送途径A和D输送至边装订处理盘F,在边装订处理盘F中排齐并骑马订,输送至处理盘G,在处理盘G中进行中心折页,并通过输送途径H排出到下盘203上。
[0107]下面解释每一模式中的操作。
[1]在非装订模式A中的操作
[0108]通过分向爪15,将纸张从输送途径A导引至输送途径B,并通过输送辊3和排出辊4将纸张排出到上盘201上。而且,通过位于排出辊4附近的上排出传感器302监控纸张排出的状态。
[2]在非装订模式B中的操作
[0109]通过分向爪15和16,将纸张从输送途径A导引至输送途径C,并通过输送辊5和移位排出辊6将纸张排出到移位盘202上。而且,通过位于移位排出辊6附近的排出传感器303监控纸张排出的状态。
[3]在整理/堆叠模式中的操作
[0110]以与非装订模式B中操作相似的方式输出和排出纸张。在接收到连续排出的纸张后,移位盘202通过在纸张排出方向和垂直于纸张排出方向的方向交替地、每次暂停地振荡排出的纸张来整理排出的纸张。
[4]在装订模式中的操作
[0111]通过分向爪15和16,将纸张从输送途径A导引至输送途径D,并通过输送辊7、输送辊9、输送辊10和订书排纸辊11将纸张排出到边装订处理盘F上。在边装订处理盘F中,排齐由订书排纸辊11连续排出于其上的纸张,并且当堆叠预定数量的纸张时,边装订订书机S1装订纸张的边缘部分。之后,一叠装订的纸张被排纸爪52a输送到下游,并通过移位排出辊6排出到移位盘202上。而且,通过位于移位排出辊6附近的排出传感器303监控纸叠排出的情况。
[4-1]装订纸张后的排出过程
[0112]当选择装订模式时,如图6所示,闯纸机挡架53的每一个从原位置移动,并在宽度方向上位于与被排出到边装订处理盘F上的纸张的每一侧端7毫米(mm)远的待机位置待用。当纸张通过订书排纸辊11输送并且纸张的后端通过订书排纸传感器305时,闯纸机挡架53的每一个从待机位置向内移动5mm,然后停止移动。具体而言,当纸张的后端通过订书排纸传感器305时,订书排纸传感器305检测到纸张的后端通过,并输出检测信号至中央处理单元(CPU)360(参见图33)。在接收到检测信号后,CPU 360开始计算从驱动订书排纸辊11的订书输送电动机(没有示出)输出的脉冲数目。当预定的脉冲数目从订书输送电动机输出时,CPU 360打开轻拍螺线管170。通过轻拍螺线管170的开/关操作,返回辊12像钟摆一样摇摆。当轻拍螺线管170被打开时,轻拍螺线管170轻拍纸张,将纸张向下推回,撞击在后端挡架51上,从而排齐纸张。每一次,包含在边装订处理盘F中的一张纸通过入口传感器或订书排纸传感器305时,检测信号由传感器输出到CPU 360,以便CPU 360可计算在边装订处理盘F上堆叠的纸张数量。
[0113]从轻拍螺线管170关闭时起的一预定时间段后,每一个闯纸机挡架53进一步向内移动另外2.6mm,并暂时停止移动,从而完成纸张的横向排齐。之后,每一个闯纸机挡架53向外移动7.6mm以在原位置待机,用来接下来的纸张。重复这样的操作,直到纸叠上的最后一张纸被输送并排齐。然后,每一个闯纸机挡架53再向内移动7mm,然后停止移动以便按压纸叠的两侧末端部分,以等待用于装订纸叠的过程。一段预定时间后,边装订订书机S1被订书电动机(没有示出)激活,并且对纸叠实施装订过程。在这时候,如果指定在两个或多个点装订纸叠,那么在完成第一点装订过程后,驱动订书机移动电动机159,从而沿纸叠的后端部分移动边装订订书机S1至预定位置,并且实施第二点的装订过程。如果指定在三个或多个点装订纸叠,那么重复上述过程。
[0114]在装订过程完成后,驱动排出电动机157,并从而驱动排纸传送带52移动。同时,纸张排出电动机也被驱动,并且移位排出辊6开始旋转以接收排纸爪52a按压的纸叠。在这时候,根据纸张大小和装订纸张的数量,控制闯纸机挡架53移动。例如,当装订纸叠的数量小于纸张的预设数量或者其纸张大小小于预设值张大小时,纸叠以如此方式输送:当纸叠被闯纸机挡架53按压时,纸叠的后端部分被钩在排纸爪52a上。在纸张检测传感器310或排纸传送带HP传感器311的检测时间输出预定量的脉冲后,闯纸机挡架53的每一个向外移动2mm以将纸叠从闯纸机挡架53的限制下释放。预定量的脉冲被设定包括这样的一段时间:从排纸爪52a与纸叠的后端部分接触时到纸叠的后端部分穿过每一个闯纸机挡架53的前端时。另一方面,当装订纸叠的数量大于纸张的预设数量或者其纸张大小大于预设值张大小时,闯纸机挡架53的每一个预先向外移动2mm,并且排出纸叠。在任一种情况下,当纸叠完全通过闯纸机挡架53时,闯纸机挡架53的每一个又往外移动另外5mm,以位于原位置,并且等待用于待被输送来的后面纸张。顺便提及,施加到纸叠上的闯纸机挡架53的限制力可通过改变闯纸机挡架53的每一个与纸叠的距离来调节。
[5]在骑马订装订模式中的操作
[0115]图24是边装订处理盘F和处理盘G的主视图。图25到32是用于解释在骑马订装订模式中的操作的图。
[0116]通过分向爪15和16,将纸叠从输送途径A导引至输送途径D,并通过输送辊7、输送辊9、输送辊10和订书排纸辊11(参见图1)排出到边装订处理盘F上。如在图24中所示,以与装订模式中操作相同的方式,即,刚巧在纸叠被装订之前操作,通过订书排纸辊11,连续将纸张排出到边装订处理盘F上,并且通过后端挡架51排齐纸叠的后端部分(参见图25)。
[0117]纸叠在边装订处理盘F中被临时排齐后,如在图26中所示,纸叠的前端部分被排纸爪52a按压,并且通过从动辊42和辊36之间,其被向外缩回以便辊36不会干扰纸叠的前端部分。然后,纸叠向导引元件44的内表面与排出辊56的外周表面相对的位置进入。通过电动机M1和凸轮40,辊36被移动靠近从动辊42,以便在预定压力下,纸叠的前端部分被夹在辊36和从动辊42之间。通过从同步传送带38传输的驱动力,辊36开始旋转。结果,如在图27中所示,通过排出辊56旋转,纸叠沿导引至骑马订处理盘G的途径被输送到下游侧。将排出辊56提供在排纸传送带52的驱动轴上,并且被驱动与排纸传送带52同步转动。
[0118]将纸叠从图27中所示的位置输送至图28中所示的位置。当纸叠进入骑马订处理盘G时,通过纸叠输送上辊71和纸叠输送下辊72输送纸张。在这时候,可移动的后端挡架73根据纸叠的大小在输送方向的不同位置处待机。当纸叠的前端部分与可移动的后端挡架73接触并在贴近其中时,纸叠输送下辊72的压力如在图28中所示释放,并且后端轻拍爪251轻拍纸叠的后端部分,如图29中所示,因而在输送方向实施最终的纸叠排齐。这是因为存在纸叠贴近可移动后端挡架73之前临时排齐在边装订处理盘F中的纸叠的任何纸张错位的可能性。因此,纸叠的最终排齐需要通过后端轻拍爪251实施。
[0119]如在图29中所示的可移动的后端挡架73的位置是骑马订位置。可移动的后端挡架73在骑马订位置待机。当纸叠最终在宽度方向排齐时,可移动的后端挡架73被骑马订上闯纸机挡架250a和骑马订下闯纸机挡架250b移动。然后,纸叠的中心部分被骑马订装订订书机S2装订。顺便提及,可移动的后端挡架73的位置由可移动后端挡架HP传感器322的脉冲控制确定,并且后端轻拍爪251的位置由后端轻拍爪HP传感器326的脉冲控制确定。
[0120]如在图30中所示,当纸叠输送下辊72的压力释放时,骑马订纸叠被向上输送,以便其中心折页位置到达与可移动后端挡架73移动相一致的折页板74的相应位置。之后,如在图31中所示,在基本上垂直的方向,纸叠靠近订书钉装订的部分被折页板74按压。将纸叠导引至在折页板74移动方向布置的折页辊81之间形成的压区部分。开始初步旋转的折页辊81保持纸叠于其间,并且通过给纸叠施加压力,输送纸叠,从而纸叠中心部分被折页。按该方式,当骑马订纸叠被向上输送用于中心折页处理时,确定地,纸叠可仅被可移动的后端挡架73的移动所输送。如果纸叠被向下输送以进行折页处理时,仅通过应用可移动的后端挡架73的移动输送纸叠没有足够的确定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提供输送辊等,所以结构变得不利性地复杂化。
[0121]如在图32中所示,折页纸叠的折痕被一对第二折页辊82加深,并且通过排出辊83被排出到下盘203上。在这时候,当纸叠的后端部分被折页单元通过传感器323检测到,以待机用于接下来被输送的纸张时,折页板74和可移动的后端挡架73被分别移回原位置,并且再一次通过纸叠输送下辊72施加压力。顺便提及,如果下一任务的目标是具有相同纸张大小的相同纸张数量的纸叠,那么可移动的后端挡架73可被移动到图24所示的位置,以待机用于下一项任务。在图31和32中所示的第二折页辊82没有在图1中描述。第二折页辊82是否被安装根据设计条件确定。参考数字324指排出纸张传感器。
[0122]图33是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完整系统的控制系统结构的框图。如在图33中所示,纸张后处理设备PD的控制单元350是包括CPU360、输入/输出(I/O)接口370等的微计算机。来自包括在图像形成装置PR主体中的控制面板(没有示出)的每一开关以及每一传感器如纸张表面检测传感器330的信号经由I/O界面370被输入到CPU 360。基于输入信号,CPU 360控制移位盘202的盘提升电动机168的激活、用于打开/关闭可打开导引板33的排出导引板打开/关闭电动机167的激活、用于移动移位盘202的移位电动机169的激活、用于驱动返回辊12的反向辊电动机的激活、每一螺线管如轻拍螺线管170的激活、用于驱动每一输送辊的每一输送电动机的激活、用于驱动每一纸张排出辊的每一纸张排出电动机的激活、用于驱动排纸传送带52的排出电动机157的激活、用于移动边装订订书机S1的订书机移动电动机159的激活、用于倾斜地转动边装订订书机S1的倾斜电动机160的激活、用于移动闯纸机挡架53的闯纸机电动机158的激活、用于反转导引元件44的纸叠分向驱动电动机161的激活、用于驱动输出纸叠的排出辊56的纸叠输送电动机的激活、用于移动可移动后端挡架73的后端挡架移动电动机的激活、用于移动折页板74的折页板驱动电动机166的激活、用于驱动折页辊81的折页辊驱动电动机的激活等。来自驱动订书排纸辊的订书输送电动机(没有示出)的信号被输入到CPU 360,以便CPU360计算脉冲的数量。根据脉冲的数量,CPU 360控制轻拍螺线管170和闯纸机电动机158。
[0123]顺便提及,如下面描述的控制过程基于计算机程序以如此方式实施:CPU 360读出储存在只读存储器(ROM)(没有示出)中的程序代码,并使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没有示出)作为工作区域。
[0124]图34是图1中示出的边装订处理盘F的放大的主视图。边装订处理盘F包括订书排纸驱动辊11a和订书排纸从动辊11b作为纸张输送元件,导引板551和552作为纸张导引元件。如通过箭头A2所示的,纸张沿闯纸机挡架53被输送,同时纸张在边装订处理盘F中保持相对位置固定。顺便提及,导引板551和552分别被固定于边装订处理盘F。
[0125]图35是在边装订处理盘F从纸张处理仪器主体X中拉出的状态下边装订处理盘F的侧视图。如在图35中所示,边装订处理盘F由在纸张处理仪器主体X的前框架402和后框架403之间提供的一对上和下滑动轨(slide rail)404和405可滑动地支撑。如果需要,边装订处理盘F可从纸张处理仪器主体X拉出至前框架402的前端部分(在图35中示出的边装订处理盘F的位置)。顺便提及,前框架402和后框架403被布置从纸张处理仪器主体X的底框架401伸出。边装订处理盘F由上和下滑动轨404和405可缩回地支撑。图36是在图35示出的状态下的边装订处理盘F的透视图。
[0126]图37到40是示出图34所示边装订处理盘F的修改实例的图。图37是示出在正常(关闭)状态下的导引板的透视图。图38是在图37中示出的导引板的详细透视图。图39是用于解释导引板被关闭情况下导引板的示意图。图40是用于解释导引板被打开情况下导引板的示意图。如在图39中所示,在修改的实例中,订书排纸从动辊11b经由支撑点(支撑轴)551a被连接到边装订处理盘F的前侧面板64a和后侧面板64b之间的部分。将订书排纸从动辊11b布置在绕支撑点551a打开/关闭(摇摆)的导引板551的自由端的侧面。导引板551的自由端位于纸张输送方向上后端挡架51的上游侧。因此,当导引板551如在图40中所示被打开时,订书排纸从动辊11b的压力被释放,并且订书排纸从动辊11b移动远离订书排纸驱动辊11a,从而在订书排纸辊11a和11b之间形成空间。在堵塞修理过程中需要该空间。由于这样的结构,甚至当纸张堵塞在订书排纸辊11a和11b安装位置发生时,可容易修理纸张堵塞。
[0127]通过压缩弹簧560作为压力施加单元(参见图38),将预定的压力施加到订书排纸从动辊11b上,并从而对订书排纸辊11a和11b之间部分施加纸张输送力。压缩弹簧560被连接到导引板551的安装部分551c。在本实施方式中,导引板551是整体树脂成型(integral resinmolding)的,以便安装部分551c形成于导引板551上整体成型的肋上。
[0128]顺便提及,将订书排纸从动辊11b连接到导引板551,并且将导引板551连接到边装订处理盘F的前框架402和后框架403之间的部分。因此,当包括后端挡架51的边装订处理盘F被拉出时,订书排纸从动辊11b和导引板551也随着边装订处理盘F被整体拉出。拉边装订处理盘F的方向是导引板551的纵向,所以拉的方向垂直于纸张输送方向。
[0129]图41示出用于修理纸张堵塞的结构的另一个实例。在该实例中,将旋钮553提供到订书排纸驱动辊11a的驱动轴。当纸张堵塞发生时,旋钮553以箭头A3的方向旋转,所以纸张550被以箭头A4的方向输送,以便从纸张处理仪器主体X拉出纸张550。换句话说,旋钮553用作旋转纸张输送元件的手柄。当纸张550被输送进处理盘F时,在处理盘F和纸张处理仪器主体X之间没有纸张。因此,甚至当边装订处理盘F从纸张处理仪器主体X拉出时,如在图35和36中所示,对纸张没有损坏。
[0130]按该方式,根据本实施方式,将订书排纸辊11(11a和11b)提供给边装订处理盘F,使得能够可靠地实施纸张进入边装订处理盘F。具体而言,订书排纸辊11(11a和11b)被提供在边装订处理盘F的上游侧,使得能够可靠实施纸张进入边装订处理盘F。而且,将订书排纸辊11(11a和11b)提供给边装订处理盘F,使得能够稳定实施纸张进入边装订处理盘F。此外,导引板551和552被提供给边装订处理盘F,使得能够可靠地实施纸张输送到边装订处理盘F。另外,导引板551和552被配置为可打开并可关闭,使得能够容易修理纸张堵塞。而且,旋钮553被提供给订书排纸驱动辊11a,使得通过转动旋钮553,可手动实施纸张输送,因此可容易修理纸张堵塞。
[0131]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可以可靠地实施纸张进入纸张排齐单元,并且可以容易地修理在纸张排齐单元中发生的纸张堵塞。
[0132]尽管为了完整和清楚的公开,就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所附的权利要求不因此受到限制,而应该被认为可实施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想到的、完全落入本文提出的基本教导中的所有修改和选择的结构。

Claims (19)

1.纸张处理仪器,其包括排齐纸张记录介质的纸张排齐单元,所述纸张排齐单元包括用于输送所述纸张记录介质的纸张输送元件并且被设置为从所述纸张处理仪器的主体拉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张处理仪器,其中所述纸张输送元件与所述纸张排齐单元相合地从所述主体拉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纸张处理仪器,其中所述纸张排齐单元被布置在与纸张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支撑元件可滑动地支撑,并且在所述与纸张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沿所述支撑元件拉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张处理仪器,其中所述纸张输送元件被布置在纸张输送方向的所述纸张排齐单元的上游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张处理仪器,进一步包括用于手动转动所述纸张输送元件以输送所述纸张记录介质的手柄元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张处理仪器,进一步包括导引所述纸张记录介质至所述纸张排齐单元的导引元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张处理仪器,进一步包括导引所述纸张记录介质至所述纸张排齐单元的导引元件,其中
所述导引元件包括一对第一导引板和第二导引板,所述第一导引板位于所述纸张记录介质上方,并且被设置为对纸张输送途径可打开和可关闭。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张处理仪器,其中
所述纸张输送元件包括一对输送驱动辊和输送从动辊,以及将所述纸张记录介质导引至所述纸张排齐单元的导引元件;
所述导引元件包括一对第一导引板和第二导引板,所述第一导引板位于所述纸张记录介质上方并且固定,而所述第二导引板被设置为对纸张输送途径可打开和可关闭,和
所述输送驱动辊被提供在所述第一导引板上,并且所述输送从动辊被提供在所述第二导引板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张处理仪器,其中
所述纸张输送元件包括一对输送驱动辊和输送从动辊,以及将所述纸张记录介质导引至所述纸张排齐单元的导引元件;
所述导引元件包括一对第一导引板和第二导引板,所述第一导引板位于所述纸张记录介质上方并且固定,而所述第二导引板被设置为对纸张输送途径可打开和可关闭,
所述输送驱动辊被提供在所述第一导引板上,并且所述输送从动辊被提供在所述第二导引板上,和
在纸张输送方向最上游侧上的所述第二导引板的端部分被支撑轴可摇摆地支撑。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张处理仪器,其中所述纸张排齐单元进一步包括装订所述纸张记录介质的边装订单元,所述边装订单元位于所述纸张排齐单元的底部部分。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张处理仪器,进一步包括:
装订所述纸张记录介质的边装订单元,所述边装订单元位于所述纸张排齐单元的底部部分;和
输出单元,其从所述纸张排齐单元输出所述边装订单元装订的一叠纸张记录介质。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张处理仪器,进一步包括:
输出单元,其从所述纸张排齐单元输出所述纸张排齐单元排齐的一叠纸张记录介质;
骑马订装订单元,其装订由所述输出单元输出的所述一叠纸张记录介质的中间部分;和
折页单元,其在所述一叠纸张记录介质的装订部分将由所述骑马订装订单元装订的所述一叠纸张记录介质折叠为二。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张处理仪器,其中
所述纸张输送元件包括一对输送驱动辊和输送从动辊,以及将所述纸张记录介质导引至所述纸张排齐单元的导引元件;
所述导引元件包括一对第一导引板和第二导引板,所述第一导引板位于所述纸张记录介质上方并且固定,而所述第二导引板被设置为对纸张输送途径可打开和可关闭,
所述输送驱动辊被提供在所述第一导引板上,并且所述输送从动辊被提供在所述第二导引板上,
在纸张输送方向最上游侧上的所述第二导引板的端部分被支撑轴可摇摆地支撑,和
所述纸张排齐单元进一步包括装订一叠纸张记录介质的边装订单元,所述边装订单元位于所述纸张排齐单元的底部部分。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张处理仪器,其中
所述纸张输送元件包括一对输送驱动辊和输送从动辊,以及将所述纸张记录介质导引至所述纸张排齐单元的导引元件;
所述导引元件包括一对第一导引板和第二导引板,所述第一导引板位于所述纸张记录介质上方并且固定,而所述第二导引板被设置为对纸张输送途径可打开和可关闭,
所述输送驱动辊被提供在所述第一导引板上,并且所述输送从动辊被提供在所述第二导引板上,
在纸张输送方向最上游侧上的所述第二导引板的端部分被支撑轴可摇摆地支撑,和
所述纸张排齐单元进一步包括
装订一叠纸张记录介质的边装订单元,所述边装订单元位于所述纸张排齐单元的底部部分;和
输出单元,其从所述纸张排齐单元输出所述边装订单元装订的所述一叠纸张记录介质至外部仪器。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张处理仪器,进一步包括:
第一输送途径,其用于将输送的纸张记录介质排出到排出盘上;
第二输送途径,其用于通过在纸张输送方向和与所述纸张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交替改变每一叠纸张记录介质的方向,将输送的纸张记录介质叠排出到移位盘上;和
第三输送途径,其用于将输送的纸张记录介质导引至所述纸张排齐单元。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张处理仪器,进一步包括:
第一输送途径,其用于将输送的纸张记录介质排出到排出盘上;
第二输送途径,其用于通过在纸张输送方向和与所述纸张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交替改变每一叠纸张记录介质的方向,将输送的纸张记录介质叠排出到移位盘上;
第三输送途径,其用于将输送的纸张记录介质导引至所述纸张排齐单元;和
第四输送途径,其用于将由所述纸张排齐单元排齐的一叠纸张记录介质导引至中间折页处理单元。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张处理仪器,进一步包括:
第一输送途径,其用于将输送的纸张记录介质排出到排出盘上;
第二输送途径,其用于通过在纸张输送方向和与所述纸张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交替改变每一叠纸张记录介质的方向,将输送的纸张记录介质叠排出到移位盘上;
第三输送途径,其用于将输送的纸张记录介质导引至所述纸张排齐单元;
第四输送途径,其用于将由所述纸张排齐单元排齐的一叠纸张记录介质导引至中间折页处理单元;和
第五输送途径,其用于将由所述中间折页处理单元中间折页的所述一叠纸张记录介质排出到下排出盘上。
18.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纸张处理仪器,所述纸张处理仪器包括排齐纸张记录介质的纸张排齐单元,其中
所述纸张排齐单元包括用于输送所述纸张记录介质的纸张输送元件,并被设置为从所述纸张处理仪器的主体拉出。
19.图像形成系统,其包括
纸张处理仪器,所述纸张处理仪器包括排齐纸张记录介质的纸张排齐单元,所述纸张排齐单元包括用于输送所述纸张记录介质的纸张输送元件并被设置为从所述纸张处理仪器的主体拉出;
图像形成装置,其在所述纸张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和
传纸单元,其导引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在上面形成有图像的所述纸张记录介质至所述纸张处理仪器,并将所述纸张记录介质排出到外面。
CN2008101308546A 2007-08-20 2008-08-19 纸张处理仪器、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7229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214067 2007-08-20
JP2007-214067 2007-08-20
JP2007214067 2007-08-20
JP2008155526 2008-06-13
JP2008-155526 2008-06-13
JP2008155526A JP5151711B2 (ja) 2007-08-20 2008-06-13 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72292A true CN101372292A (zh) 2009-02-25
CN101372292B CN101372292B (zh) 2011-03-30

Family

ID=404467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30854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72292B (zh) 2007-08-20 2008-08-19 纸张处理仪器、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5151711B2 (zh)
CN (1) CN101372292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42574A (zh) * 2010-09-09 2012-05-09 株式会社理光 纸张后处理设备和成像设备
CN103896095A (zh) * 2012-12-26 2014-07-02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纸张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形成系统
CN104811671A (zh) * 2015-05-19 2015-07-29 国家电网公司 移动式智能视频监控装置
CN108128644A (zh) * 2016-12-01 2018-06-08 纳思达股份有限公司 纸盘、支撑结构、导向机构、卡扣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10342320A (zh) * 2019-08-22 2019-10-18 成都理工大学 多层滚轴式自动装订储存箱
TWI699291B (zh) * 2019-11-08 2020-07-21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紙張處理裝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171815A (ja) * 1992-03-10 1994-06-21 Sharp Corp シート排出装置
JP3734426B2 (ja) * 2001-03-14 2006-01-1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42574A (zh) * 2010-09-09 2012-05-09 株式会社理光 纸张后处理设备和成像设备
CN102442574B (zh) * 2010-09-09 2014-11-12 株式会社理光 纸张后处理设备和成像设备
CN103896095A (zh) * 2012-12-26 2014-07-02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纸张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形成系统
CN103896095B (zh) * 2012-12-26 2016-07-06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纸张处理装置以及图像形成系统
CN104811671A (zh) * 2015-05-19 2015-07-29 国家电网公司 移动式智能视频监控装置
CN108128644A (zh) * 2016-12-01 2018-06-08 纳思达股份有限公司 纸盘、支撑结构、导向机构、卡扣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8128644B (zh) * 2016-12-01 2021-05-07 纳思达股份有限公司 纸盘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10342320A (zh) * 2019-08-22 2019-10-18 成都理工大学 多层滚轴式自动装订储存箱
CN110342320B (zh) * 2019-08-22 2024-05-28 成都理工大学 多层滚轴式自动装订储存箱
TWI699291B (zh) * 2019-11-08 2020-07-21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紙張處理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72292B (zh) 2011-03-30
JP2009067593A (ja) 2009-04-02
JP5151711B2 (ja) 2013-02-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332694B2 (ja) シート処理システム、シート供給制御方法、及びシート供給制御プログラム
US7568688B2 (en) Sheet alignment device, sheet finish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and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including the same
JP4446960B2 (ja) 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620009B2 (ja) シート集積処理装置
CN102556751B (zh) 纸张处理装置、图像形成系统和纸张处理方法
JP5733006B2 (ja) シート処理装置、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及びシート受入制御方法
CN101372292B (zh) 纸张处理仪器、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系统
CN101376471B (zh) 原位置检出方法、纸张处理装置及图像形成设备
JP2904720B2 (ja) シートの反転及びスタッキングシステム
JP2010137977A (ja) シート整合装置、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20080106032A1 (en) Image forming system and intermediate conveyance unit
JP4774345B2 (ja) シート整合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238196B2 (ja) 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065506B2 (ja) 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921051B2 (ja)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444400B2 (ja) 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263404A (ja) 用紙後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444439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3466802B2 (ja) 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該シート処理装置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H03227694A (ja) 紙処理装置
JP2002226129A (ja) 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1026345A (ja) 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JP2001026362A (ja) 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JP2800853B2 (ja) シート後処理装置
JP5880255B2 (ja) 中間搬送ユニット及びこれを備える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330

Termination date: 20150819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