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56109B - 电梯的安全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梯的安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56109B
CN101356109B CN2006800507433A CN200680050743A CN101356109B CN 101356109 B CN101356109 B CN 101356109B CN 2006800507433 A CN2006800507433 A CN 2006800507433A CN 200680050743 A CN200680050743 A CN 200680050743A CN 101356109 B CN101356109 B CN 10135610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rope
car
braking
auxiliary bra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8005074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56109A (zh
Inventor
光井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3561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561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5610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5610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1/00Main component part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11/0065Roping
    • B66B11/008Roping with hoisting rope or cable operated by frictional engagement with a winding drum or sheave
    • B66B11/009Roping with hoisting rope or cable operated by frictional engagement with a winding drum or sheave with separate traction and suspension rop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2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responsive to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 B66B5/16Braking or catch devices operating between cars, cages, or skips and fixed guide elements or surfaces in hoistway or wel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7/00Other common features of elevators
    • B66B7/06Arrangements of ropes or cab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aintenance And Inspection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 Cage And Drive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的安全装置。电梯具有:轿厢,其能够在井道内升降;主绳索,其用于悬吊轿厢;以及曳引机,其包括卷绕有主绳索的驱动绳轮,该曳引机通过驱动绳轮的旋转来使轿厢升降。电梯的安全装置具有:曳引机制动装置,其用于对驱动绳轮的旋转进行制动,对主绳索施加制动力;辅助制动用绳索,其与轿厢连接,上述辅助制动用绳索的一端部和另一端部分别与上述轿厢连接,并且与主绳索是分体的;辅助制动用滑轮,其设置于井道的上部,辅助制动用绳索卷绕于其上;以及辅助制动装置,其用于对辅助制动用绳索施加制动力。通过曳引机制动装置和辅助制动装置各自的动作,轿厢分别从主绳索和辅助制动用绳索承受制动力,并依靠所受到的制动力被制动。

Description

电梯的安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的安全装置,其用于进行例如紧急时的轿厢的制动和轿厢的停止保持等。
背景技术
以往,为了增大悬吊轿厢的主绳索的绳索曳引力,提出了在偏导轮上设置辅助制动器的电梯。辅助制动器与安装在曳引机的驱动绳轮上的制动器联动。(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4-129988号公报
但是,由于主绳索相对于偏导轮的卷绕角比主绳索相对于驱动绳轮的卷绕角要小,所以依靠辅助制动器实现的主绳索的绳索曳引力的增加很小。因此,在使曳引机的制动器和辅助制动器动作使轿厢停止时,由于轿厢的载重量,主绳索相对驱动绳轮或偏导轮打滑,不能将制动力可靠地传递至轿厢。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将制动力更可靠地提供给轿厢的电梯的安全装置。
本发明涉及的电梯的安全装置安装在电梯上,该电梯具有:轿厢,其能够在井道内升降;主绳索,其用于悬吊轿厢;以及曳引机,其包括卷绕有主绳索的驱动绳轮,该曳引机通过驱动绳轮的旋转来使轿厢升降,上述电梯的安全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电梯的安全装置具有:曳引机制动装置,其用于对驱动绳轮的旋转进行制动,对主绳索施加制动力;辅助制动用绳索,其与轿厢连接,上述辅助制动用绳索的一端部和另一端部分别与上述轿厢连接,并且与主绳索是分体的;辅助制动用滑轮,其设置于井道的上部,辅助制动用绳索卷绕于其上;以及辅助制动装置,其用于对辅助制动用绳索施加制动力,通过曳引机制动装置及辅助制动装置各自的动作,轿厢分别从主绳索和辅助制动用绳索承受制动力,并依靠所受到的制动力而被直接制动。
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电梯的安全装置,其设置于电梯,该电梯具有:轿厢,其能够在井道内升降;主绳索,其用于悬吊上述轿厢;以及曳引机,其包括卷绕有上述主绳索的驱动绳轮,该曳引机通过上述驱动绳轮的旋转来使上述轿厢升降,上述电梯的安全装置的特征在于,
上述电梯的安全装置具有:
曳引机制动装置,其用于对上述驱动绳轮的旋转进行制动,对上述主绳索施加制动力;
辅助制动用绳索,其与上述轿厢连接,并且与上述主绳索是分体的;
辅助制动用滑轮,其设置于上述井道的上部,上述辅助制动用绳索卷绕于其上;以及
辅助制动装置,其用于对上述辅助制动用绳索施加制动力,
通过上述曳引机制动装置及上述辅助制动装置各自的动作,上述轿厢分别从上述主绳索和上述辅助制动用绳索承受制动力,并依靠所受到的上述制动力而被直接制动;
在上述轿厢上设置有用于阻止上述轿厢的下落的紧急停止装置,
在上述井道的上部设置有限速器,该限速器在上述轿厢的速度异常时使上述紧急停止装置动作,
上述限速器具有限速器绳轮,与上述紧急停止装置连接的限速器绳索卷绕在该限速器绳轮上,
上述辅助制动用滑轮和上述限速器绳轮同轴地设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依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的侧视图。
图2是表示图1中的辅助制动装置的放大图。
图3是表示依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电梯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依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的侧视图。在图中,在井道1内分别设置有一对轿厢导轨2和一对对重导轨3。轿厢4由各轿厢导轨2引导着在井道1内升降。对重5由各对重导轨3引导着在井道1内升降。
在井道1的上部设有机房6。在机房6内,设有用于使轿厢4和对重5升降的曳引机(驱动装置)7和偏导轮8。曳引机7具有:包括电动机的曳引机主体9、和通过曳引机主体9进行旋转的驱动绳轮10。
多根主绳索11卷绕在驱动绳轮10和偏导轮8上。各主绳索11的一端部与轿厢4连接,各主绳索11的另一端部与对重5连接。轿厢4和对重5由各主绳索悬吊。轿厢4和对重5通过驱动绳轮10的旋转而升降。
在曳引机7上设有用于对驱动绳轮10的旋转进行制动的曳引机制动装置12。曳引机制动装置12具有:旋转体,其与驱动绳轮10一体地旋转;制动体,其能够与旋转体接触、分离;以及制动器驱动部,其使制动体在与旋转体接触、分离的方向上移位(均未图示)。驱动绳轮10的旋转通过制动体与旋转体的接触而被制动。通过对驱动绳轮10的旋转进行制动,制动力施加到主绳索11上。另外,通过制动体与旋转体的分离,通过曳引机制动装置12施加在驱动绳轮10上的制动力被解除。
轿厢4具有:轿厢室14,其设有轿厢出入口13;和轿厢架15,其包围轿厢室14。轿厢架15具有:承载轿厢室14的底架16、配置在轿厢室14上方的顶架17、以及连接底架16和顶架17的两端部之间的一对纵架18。各主绳索11的一端部连接在顶架17上。
在底架16(即轿厢4的下部)上,设有用于阻止轿厢4的下落的紧急停止装置19。紧急停止装置19具有:钳部件,其固定在底架16上;和楔块,其能够相对于钳部件移位(均未图示)。紧急停止装置19通过使楔块啮入到钳部件与轿厢导轨2之间来动作。轿厢4的下落通过紧急停止装置19的动作而被阻止。
在机房6内,设有限速器(未图示),该限速器用于在轿厢4的速度异常时使紧急停止装置19动作。限速器具备卷绕有限速器绳索(未图示)的限速器滑轮(未图示),上述限速器绳索与轿厢4一起移动。限速器滑轮以与轿厢4的移动相对应的速度旋转。
限速器绳索与设置在紧急停止装置19上的操作杆(未图示)相连接。即,限速器绳索经操作杆(未图示)与紧急停止装置19连接。另外,在轿厢4的速度异常时,由限速器来把持限速器绳索。通过限速器对限速器绳索的把持,操作杆被操作,使得紧急停止装置19动作。
另外,在机房6内,设有能够以水平轴为中心旋转的辅助制动用滑轮(上部滑轮)20。偏导轮8、驱动绳轮10以及辅助制动用滑轮20彼此隔开间隔地进行配置。另外,曳引机7、偏导轮8以及辅助制动用滑轮20支撑在共用的机械台21上,上述机械台21固定在机房6内。
与轿厢4一起移动的辅助制动用绳索22卷绕在辅助制动用滑轮20上。由此,辅助制动用滑轮20以与轿厢4的移动相对应的速度旋转。辅助制动用绳索22与各主绳索11是分体的。
在井道1内的下部,设有辅助制动用张紧轮(下部滑轮)23,辅助制动用张紧轮23用于对辅助制动用绳索22施加张力。辅助制动用张紧轮23能够以水平轴为中心旋转。另外,辅助制动用张紧轮23设在转动臂24的前端部,上述转动臂24能够相对于一个轿厢导轨2转动。通过转动臂24相对轿厢导轨2的转动,辅助制动用张紧轮23在上下方向上移位。
辅助制动用绳索22的一端部22a和另一端部22b直接连接在顶架17上。即,辅助制动用绳索22避开紧急停止装置19地与轿厢4连接。辅助制动用绳索22从一端部22a到另一端部22b,依次卷绕在辅助制动用滑轮20和辅助制动用张紧轮23上。
另外,用于对辅助制动用绳索22施加制动力的辅助制动装置25支撑在机械台21上。在本示例中,辅助制动装置25配置在辅助制动用绳索22的辅助制动用滑轮20与一端部22a之间的部分。
另外,电梯的运转由未图示的控制装置控制。曳引机制动装置12和辅助制动装置25,通过控制装置的控制,相互联动地动作。在使轿厢4保持在通常的停止位置(进行轿厢4停止保持)时,或使轿厢4紧急停止(进行紧急时的轿厢4的制动)时,控制装置使曳引机制动装置12和辅助制动装置25动作,来对轿厢4施加制动力。即,通过曳引机制动装置12和辅助制动装置25各自的动作,轿厢4分别从各主绳索11和辅助制动用绳索22承受制动力,并依靠所受到的制动力被直接制动。
图2是表示图1中的辅助制动装置25的放大图。在图中,辅助制动装置25具有:绳索把持部26,其用于把持辅助制动用绳索22;和把持部驱动部27,其使绳索把持部26动作。
绳索把持部26具有:承接部28,其相对机械台21固定;移位部29,其能够相对于承接部28移位。移位部29能够在把持位置和解除位置之间移位,上述把持位置是移位部29在其与承接部28之间把持辅助制动用绳索22的位置,上述解除位置是比把持位置更加远离承接部28的位置。通过移位部29向把持位置的移位,辅助制动用绳索22被施加制动力。另外,施加在辅助制动用绳索22上的制动力,通过移位部29从把持位置的离开而被解除。
移位部29通过转动体30设在把持部驱动部27上。转动体30依靠把持部驱动部27转动。通过把持部驱动部27带动转动体30的转动,移位部29在把持位置和解除位置之间移位。另外,在承接部28上设有限制部31,限制部31用于将移位部29保持在把持位置上。
把持部驱动部27具有:施力弹簧(施力体),其对转动体30向使移位部29从解除位置向把持位置移位的方向施力;以及解除装置,其克服施力弹簧的作用力,使转动体30向将移位部29从把持位置移位向解除位置的方向转动(均未图示)。作为解除装置,采用例如电磁铁或液压装置等。
接着,对动作进行说明。在轿厢4通过电梯正常运转而在井道1内升降时,分别对驱动绳轮10以及辅助制动用绳索22施加的制动力通过控制装置的控制而被解除。
当轿厢4正常停止在楼层地面时,曳引机制动装置12和辅助制动装置25通过控制装置的控制而分别动作,从而分别对主绳索11和辅助制动用绳索22施加制动力。由此,轿厢4停止并且被保持。
当轿厢4开始移动时,通过控制装置对曳引机制动装置12和辅助制动装置25的控制,分别对主绳索11和辅助制动用绳索22施加的制动力被解除。
例如,在由于某些原因使轿厢4的速度发生异常而到达预先设定好的第一设定过速度的情况下,向曳引机7的电力供给被停止,并且,曳引机制动装置12和辅助制动装置25通过控制装置的控制而分别动作。由此,分别从主绳索11和辅助制动用绳索22对轿厢4施加制动力,使得轿厢4紧急停止。
另外,例如如主绳索11断裂等情况那样,在即使曳引机制动装置12和辅助制动装置25动作轿厢4也不停止、轿厢4的速度达到大于第一设定过速度的第二设定过速度的情况下,限速器绳索被限速器把持,使得紧急停止装置19动作。由此,轿厢4被施加制动力,使得轿厢4紧急停止。
在这样的电梯的安全装置中,通过曳引机制动装置12以及辅助制动装置25各自的动作,使轿厢4分别从各主绳索11和辅助制动用绳索22承受制动力,所以,能够由曳引机制动装置12和辅助制动装置25分别分担地对轿厢4施加制动力。另外,由于辅助制动装置25对与主绳索11分体的辅助制动用绳索22进行制动,所以,能够很容易地设置辅助制动装置25,并且,能够各自独立地对主绳索11和辅助制动用绳索22进行制动。因此,与对偏导轮8进行制动的情况相比,能够减轻曳引机制动装置12的负担,并能防止各主绳索11相对驱动绳轮10打滑。由此,能够对轿厢4更可靠地施加制动力。
另外,通过由绳索把持部26对辅助制动用绳索22的把持,辅助制动用绳索22被制动,因此,能够直接对辅助制动用绳索22进行制动,能够对轿厢4进一步可靠地施加制动力。
另外,在上述示例中,通过由辅助制动装置25把持辅助制动用绳索22,来对辅助制动用绳索22进行制动,但也可以通过由辅助制动装置25对辅助制动用滑轮20的旋转进行制动,来对辅助制动用绳索22进行制动。
该情况下,辅助制动装置具有:旋转体,其与辅助制动用滑轮20一体地旋转;和制动体,其能够与旋转体接触、分离。辅助制动用滑轮20的旋转通过制动体与旋转体接触而被制动,另外,施加到辅助制动用滑轮20上的制动力通过制动体与旋转体的分离而被解除。这样,也能够使辅助制动用绳索22相对辅助制动用滑轮20的卷绕角大于主绳索11相对偏导轮8的卷绕角,所以,与对偏导轮8的旋转进行制动的情况相比,能减轻曳引机制动装置12的负担。所以,能够防止各主绳索11相对驱动绳轮10打滑,能够对轿厢4更可靠地施加制动力。另外,为了增大辅助制动用绳索22相对辅助制动用滑轮20的摩擦力,也可以将辅助制动用滑轮20的用于插入辅助制动用绳索22的槽的截面形状设计成V字形(V形槽)。
另外,在上述示例中,曳引机制动装置12和辅助制动装置25分别联动地动作,但是,也可以选择性地进行曳引机制动装置12和辅助制动装置25的各动作。例如,也可以为:在轿厢4的速度异常时,使曳引机制动装置12和辅助制动装置25都动作,在进行轿厢4的停止保持时,只使曳引机制动装置12动作。
实施方式2
图3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电梯的侧视图。在图中,在紧急停止装置19设有操作杆(上拉杆)41。通过操作杆41的操作使紧急停止装置19动作。在机房6内设有限速器42,限速器42用于在轿厢4的速度异常时(在本示例中,轿厢4的速度达到第二设定过速度时)使紧急停止装置19动作。
限速器42包括:限速器主体43;和限速器滑轮44,其能够相对限速器主体43旋转。限速器滑轮44和辅助制动用滑轮20同轴地设置。另外,限速器滑轮44和辅助制动用滑轮20一体地旋转。
与操作杆41连接的限速器绳索45卷绕在限速器滑轮44上。即,在限速器滑轮44上卷绕着限速器绳索45,上述限速器绳索45通过操作杆41与紧急停止装置19连接。由此,限速器滑轮44以与轿厢4的移动相对应的速度旋转。
在井道1内的下部,设有用于对限速器绳索45施加张力的限速器用张紧轮46。限速器用张紧轮46和辅助制动用张紧轮23同轴地设置。所以,通过转动臂24相对于轿厢导轨2的转动,限速器用张紧轮46与辅助制动用张紧轮23一起在上下方向移位。另外,限速器用张紧轮46和辅助制动用张紧轮23一体地旋转。
限速器绳索45的一端部45a和另一端部45b分别连接在操作杆41上。限速器绳索45从一端部45a到另一端部45b,依次卷绕在限速器滑轮44和限速器用张紧轮46上。
在限速器滑轮44的旋转速度达到预定的过速度时,限速器主体43把持限速器绳索45。通过限速器主体43对限速器绳索45的把持,轿厢4相对限速器绳索45移位。由此,操作杆41被操作,使得紧急停止装置19动作。其他的结构和动作与实施方式1相同。
接着,对动作进行说明。在轿厢4通过电梯正常运转而在井道1内升降时,分别对驱动绳轮10和辅助制动用绳索22施加的制动力通过控制装置的控制而被解除。此时,辅助制动用滑轮20和限速器滑轮44一体地旋转。
当轿厢4通过控制装置的控制而正常停止在楼层地面时,曳引机制动装置12和辅助制动装置25通过控制装置的控制分别动作,分别对主绳索11和辅助制动用绳索22施加制动力。由此,轿厢4停止并被保持。
当轿厢4开始移动时,通过控制装置对曳引机制动装置12和辅助制动装置25的控制,分别施加到主绳索11和辅助制动用绳索22上的制动力被解除。
例如,在由于某些原因使轿厢4的速度异常并达到预先设定好的第一设定过速度的情况下,向曳引机7的电力供给被停止,并且,曳引机制动装置12和辅助制动装置25通过控制装置的控制分别动作。由此,从主绳索11和辅助制动用绳索22分别对轿厢4施加制动力,使得轿厢4紧急停止。
另外,例如如主绳索11断裂等情况那样,在即使曳引机制动装置12和辅助制动装置25动作轿厢4也不停止、轿厢4的速度达到大于第一设定过速度的第二设定过速度的情况下,限速器绳索45被限速器主体43把持,使得紧急停止装置19动作。由此,轿厢4被施加制动力,使得轿厢4紧急停止。
在这样的电梯的安全装置中,由于辅助制动用滑轮20和限速器滑轮44同轴地设置,所以,能够使辅助制动用滑轮20和限速器滑轮44以共同的轴为中心旋转,能够使辅助制动用滑轮20和限速器滑轮44的设置空间缩小。
另外,在上述示例中,虽然辅助制动用滑轮20和限速器滑轮44为一体,辅助制动用张紧轮23和限速器用张紧轮46为一体,但是,也可以使辅助制动用滑轮20和限速器滑轮44各自能够相互独立地旋转,使辅助制动用张紧轮23和限速器用张紧轮46各自能够相互独立地旋转。这样可以防止制动力在辅助制动用绳索22和限速器绳索45之间传递。由此,例如,能够防止施加到辅助制动用绳索22上的制动力妨碍限速器滑轮44的旋转,能够更可靠地发挥辅助制动装置25和限速器42各自的功能。
另外,在上述示例中,辅助制动用张紧轮23和限速器用张紧轮46同轴地设置,但是也可以使辅助制动用张紧轮23能够相对于限速器用张紧轮46在上下方向上移位。作为使辅助制动用张紧轮23能够相对于限速器用张紧轮46在上下方向上移位的方法,例如列举有将辅助制动用张紧轮23和限速器用张紧轮46分别设置在可彼此独立地转动的两个转动臂上的方法、相对于限速器用张紧轮46的轴由轨道来引导辅助制动用张紧轮23的轴的方法等。这样即使在辅助制动用绳索22和限速器绳索45各自长期的伸长量不同的情况下,也可以防止分别施加到辅助制动用绳索22和限速器绳索45上的张力的减小。
另外,在上述示例中,辅助制动装置25配置在机房6内,但是也可以将辅助制动装置25配置在井道1的内壁面与轿厢4之间的间隙中。这样能够有效地利用井道1内的空间。

Claims (7)

1.一种电梯的安全装置,其设置于电梯,该电梯具有:轿厢,其能够在井道内升降;主绳索,其用于悬吊上述轿厢;以及曳引机,其包括卷绕有上述主绳索的驱动绳轮,该曳引机通过上述驱动绳轮的旋转来使上述轿厢升降,上述电梯的安全装置的特征在于,
上述电梯的安全装置具有:
曳引机制动装置,其用于对上述驱动绳轮的旋转进行制动,对上述主绳索施加制动力;
辅助制动用绳索,其与上述轿厢连接,上述辅助制动用绳索的一端部和另一端部分别与上述轿厢连接,并且与上述主绳索是分体的;
辅助制动用滑轮,其设置于上述井道的上部,上述辅助制动用绳索卷绕于其上;以及
辅助制动装置,其用于对上述辅助制动用绳索施加制动力,
通过上述曳引机制动装置及上述辅助制动装置各自的动作,上述轿厢分别从上述主绳索和上述辅助制动用绳索承受制动力,并依靠所受到的上述制动力而被直接制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辅助制动装置通过把持上述辅助制动用绳索来对上述辅助制动用绳索施加制动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辅助制动装置通过对上述辅助制动用滑轮的旋转进行制动来对上述辅助制动用绳索施加制动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辅助制动装置配置在上述井道的内壁面和上述轿厢之间的间隙中。
5.一种电梯的安全装置,其设置于电梯,该电梯具有:轿厢,其能够在井道内升降;主绳索,其用于悬吊上述轿厢;以及曳引机,其包括卷绕有上述主绳索的驱动绳轮,该曳引机通过上述驱动绳轮的旋转来使上述轿厢升降,上述电梯的安全装置的特征在于,
上述电梯的安全装置具有:
曳引机制动装置,其用于对上述驱动绳轮的旋转进行制动,对上述主绳索施加制动力;
辅助制动用绳索,其与上述轿厢连接,并且与上述主绳索是分体的;
辅助制动用滑轮,其设置于上述井道的上部,上述辅助制动用绳索卷绕于其上;以及
辅助制动装置,其用于对上述辅助制动用绳索施加制动力,
通过上述曳引机制动装置及上述辅助制动装置各自的动作,上述轿厢分别从上述主绳索和上述辅助制动用绳索承受制动力,并依靠所受到的上述制动力而被直接制动;
在上述轿厢上设置有用于阻止上述轿厢的下落的紧急停止装置,
在上述井道的上部设置有限速器,该限速器在上述轿厢的速度异常时使上述紧急停止装置动作,
上述限速器具有限速器绳轮,与上述紧急停止装置连接的限速器绳索卷绕在该限速器绳轮上,
上述辅助制动用滑轮和上述限速器绳轮同轴地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梯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辅助制动用滑轮和上述限速器绳轮能够相互独立地旋转。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梯的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辅助制动用绳索的一端部和另一端部分别与上述轿厢连接,
上述限速器绳索的一端部和另一端部分别与上述紧急停止装置连接,
在上述井道的下部设置有:限速器用张紧轮,其用于对上述限速器绳索施加张力;和辅助制动用张紧轮,其用于对上述辅助制动用绳索施加张力,
上述辅助制动用张紧轮相对于上述限速器用张紧轮可在上下方向上移位。
CN2006800507433A 2006-05-10 2006-05-10 电梯的安全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5610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06/309393 WO2007129408A1 (ja) 2006-05-10 2006-05-10 エレベータの安全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56109A CN101356109A (zh) 2009-01-28
CN101356109B true CN101356109B (zh) 2012-01-04

Family

ID=386675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80050743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56109B (zh) 2006-05-10 2006-05-10 电梯的安全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2017213B1 (zh)
JP (1) JP5073483B2 (zh)
KR (1) KR101016079B1 (zh)
CN (1) CN101356109B (zh)
WO (1) WO200712940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199046B1 (ko) 2008-04-08 2012-11-07 미쓰비시덴키 가부시키가이샤 엘리베이터장치 및 그 시험방법
JP2010095355A (ja) * 2008-10-17 2010-04-30 Kuma Lift Gijutsu Kenkyusho:Kk エレベータの安全装置
KR100970393B1 (ko) * 2009-07-10 2010-07-15 이현구 풍력발전기용 승하강 엘리베이터 구조
KR101011024B1 (ko) * 2010-08-17 2011-01-26 배후근 로프 제동장치
CN114761344B (zh) * 2019-12-18 2024-02-1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装置
CN114455428A (zh) * 2022-01-27 2022-05-10 西子电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钢索防断裂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29173A (zh) * 2001-03-08 2003-07-0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装置
CN1721310A (zh) * 2004-07-14 2006-01-18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145984A (en) * 1979-04-25 1980-11-13 Hitachi Ltd Drive gear for low floor elevator
JPS5974875A (ja) * 1982-10-15 1984-04-2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トラクシヨン式エレベ−タ
JP3225960B2 (ja) * 1995-11-06 2001-11-0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ベータ用巻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29173A (zh) * 2001-03-08 2003-07-09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装置
CN1721310A (zh) * 2004-07-14 2006-01-18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电梯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016079B1 (ko) 2011-02-17
KR20080064906A (ko) 2008-07-09
EP2017213A1 (en) 2009-01-21
JP5073483B2 (ja) 2012-11-14
JPWO2007129408A1 (ja) 2009-09-17
CN101356109A (zh) 2009-01-28
EP2017213B1 (en) 2014-08-20
WO2007129408A1 (ja) 2007-11-15
EP2017213A4 (en) 2013-10-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56109B (zh) 电梯的安全装置
CN104220355B (zh) 电梯装置
JP2009526723A (ja) エレベータブレーキ状態試験
JP6203427B2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CN104395220B (zh) 电梯装置
CN103459289A (zh) 电梯装置
CN101522553B (zh) 电梯装置
US7428951B2 (en) Brake device for elevator
CN101932520B (zh) 电梯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CN101663223A (zh) 电梯用曳引机的制动装置
JP2012246116A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及びその非常止め試験方法
JP5163455B2 (ja) エレベータの乗客救出装置
KR20140013624A (ko) 양방향 엘리베이터용 점차 작동형 비상정지장치
JP2004238151A (ja) エレベータの据付方法
JP2010024014A (ja) エレベーターの巻上機
US7377363B2 (en) Elevator with variable drag for car and counterweight
JP2004250186A (ja) エレベータ及びその故障時運転方法
JP6610914B2 (ja) エレベータの非常止め装置の検査方法
WO2004076323A1 (en) Elevator with variable drag for car and counterweight
CN103318720A (zh) 电梯设备
JP2012091938A (ja) エレベータの安全装置
WO2017119079A1 (ja) エレベータ巻上機のブレーキ装置
CN101489904B (zh) 电梯用卷扬机
CN102356039B (zh) 电梯机的布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