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49884A - 调色剂盒、处理盒以及使得调色剂盒可重复使用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调色剂盒、处理盒以及使得调色剂盒可重复使用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49884A
CN101349884A CNA2008101315183A CN200810131518A CN101349884A CN 101349884 A CN101349884 A CN 101349884A CN A2008101315183 A CNA2008101315183 A CN A2008101315183A CN 200810131518 A CN200810131518 A CN 200810131518A CN 101349884 A CN101349884 A CN 1013498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ner
remaining
remaining toner
exhaust openings
fres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13151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49884B (zh
Inventor
久保田智广
吉田知史
巽谦三
大吉浩文
清水义之
川上善弘
加藤孝二
内藤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3498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498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498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498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Cleaning In Electr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色剂盒、处理盒以及使得调色剂盒可重复使用的方法,其中,该调色剂盒通过一体布置新鲜调色剂存放室和残留调色剂收集室而构成。新鲜调色剂通过新鲜调色剂填充开口填充到所述新鲜调色剂存放室中。残留调色剂通过残留调色剂传送开口被送入残留调色剂收集室中。两个残留调色剂排放开口形成在残留调色剂收集室内,通过该开口排出残留调色剂。

Description

调色剂盒、处理盒以及使得调色剂盒可重复使用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得调色剂盒在成像设备中重复使用的技术。
背景技术
成像设备包括多个可消耗的成像组件,如图像承载元件和显影单元。显影单元包括可旋转组件,如显影辊和搅拌螺杆,它们通过频繁暴露于成像的光线而经历磨损。此外,在显影单元中的显影剂(单组分显影剂或双组分显影剂)的量或者显影剂中的调色剂浓度随着时间而减小。从而,需要频繁填充显影剂或调色剂。为此,已经提出使调色剂填充的过程或者更换调色剂载体的过程自动化。
早期,必须依靠技术工人来从成像设备中更换已经磨损的图像承载元件或显影单元。但是,近年来,图像承载单元和显影单元一体地布置而形成可拆卸地安装到成像设备中的处理盒。结果,在其中的一个或多个成像组件经历磨损时,即使普通用户也可以更换整个处理盒。这提高了普通用户使用成像设备时的工作效率。通常,这种被更换的处理盒被收集,并且仅仅那些经历磨损的成像组件被新的成像组件替代。以这种方式,使得更换的处理盒可重复使用,由此节省了资源。
此外,从节省资源的角度来说,在成像过程后残留的调色剂被从图像承载元件收集并且被再次传送到显影单元,以备再次使用。但是,存在这样的可能性,即:残留的调色剂由于在成像过程中的搅拌、传输或电作用而处于质量恶化的状态。由此,公知的是将残留调色剂作为废调色剂扔弃。通常,可拆卸的调色剂盒用于扔弃废调色剂。这是由于调色剂盒是通过一体地布置废调色剂收集室和新鲜调色剂存放室而构成。由此,通过利用这种调色剂盒,不需要将废调色剂收集室和新鲜调色剂存放室单独地布置在成像设备中。当废调色剂收集室被填充至容量时,容易地更换调色剂盒。
已经披露了各种技术来将新鲜调色剂重新填充到调色剂盒中。例如,日本专利3320191供考虑一种重新填充调色剂盒的方法,其中形成新鲜调色剂填充开口和残留调色剂排放开口。新鲜调色剂填充开口被盖封闭并且通过保持元件覆盖。在这种调色剂盒中,新鲜调色剂可以通过拆下保持元件、去除盖、密封残留调色剂排放开口、通过新鲜调色剂填充开口填充新鲜调色剂、将盖装配到新鲜调色剂填充开口上、以及再次固定保持元件以覆盖新鲜调色剂填充开口来得以填充。类似地,日本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2003-57933披露了一种技术,通过在处理盒壳体上形成开口、在开口内固定管状元件、通过该管状元件重新填充新鲜调色剂以及将盖装配到该管状元件上来将新鲜调色剂重新填充到处理盒中。
但是,随着最近对环境问题的意识,重点已经在于通过重新利用来节省资源。这也有助于降低制造成本。鉴于此,需要构造一种调色剂盒,对于这种调色剂盒,可以相对容易地执行新鲜调色剂的重新填充以及残留调色剂的排放。
同时,从图像质量的角度,也需要在重新填充新鲜调色剂之前从调色剂盒的新鲜调色剂存放室中去除剩余的未使用的调色剂。这是用于留在新鲜调色剂存放室内长时间的未使用调色剂会影响图像浓度或图像的背景浓度,由此恶化图像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至少部分解决传统技术中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调色剂盒,该调色剂盒包括其中存放新鲜调色剂的新鲜调色剂存放室,该新鲜调色剂用于显影图像,该新鲜调色剂存放室具有新鲜调色剂填充开口,通过该开口将新鲜调色剂填充到该新鲜调色剂存放室内;以及其中收集残留调色剂的存留调色剂收集室,该残留调色剂是在利用新鲜调色剂显影图像之后去除下来的调色剂,该残留调色剂收集室具有残留调色剂传送开口,通过该残留调色剂传送开口,残留调色剂被传送到该残留调色剂收集室,还具有两个残留调色剂排放开口,通过所述残留调色剂排放开口,残留调色剂可以从该残留调色剂收集室中排出,所述新鲜调色剂存放室和所述残留调色剂收集室一体布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处理盒,该处理盒通过一体地设置感光鼓、显影单元和上述调色剂盒而构成。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使得上述调色剂盒可重复使用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从每个残留调色剂排放开口上去除密封元件;并且通过任一个残留调色剂排放开口从残留调色剂收集室中吸取残留调色剂。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使得上述调色剂盒可重复使用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从每个残留调色剂排放开口上取下密封元件;通过任一个残留调色剂排放开口间歇地吹空气;以及通过未用于吹气的那个残留调色剂排放开口从残留调色剂收集室中排出残留调色剂。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使得上述调色剂盒可重复使用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拆下与新鲜调色剂存放室相对布置的显影剂传送元件,从而产生一个未使用调色剂排放开口;通过新鲜调色剂填充开口吹入空气;以及通过未使用调色剂排放开口从新鲜调色剂存放室中排出剩余的未使用调色剂。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使得上述调色剂盒可重复使用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拆下与新鲜调色剂存放室相对布置的调色剂供给调节元件,从而产生一个未使用调色剂排放开口;通过新鲜调色剂填充开口吹入空气;以及通过未使用调色剂排放开口从新鲜调色剂存放室中排出剩余的未使用调色剂。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使得上述调色剂盒可重复使用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拆下与新鲜调色剂存放室相对布置的显影剂传送元件和调色剂供给调节元件中的任一个,从而产生一个未使用调色剂排放开口;通过新鲜调色剂填充开口和任一个残留调色剂排放开口同时吹入空气;以及通过未使用调色剂排放开口从新鲜调色剂存放室中排出剩余的未使用调色剂,并且通过未用于吹入空气的那个残留调色剂排放开口从残留调色剂收集室中排出残留调色剂。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使得上述调色剂盒可重复使用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拆下与新鲜调色剂存放室相对布置的显影剂传送元件和调色剂供给调节元件中的任一个,从而产生一个未使用调色剂排放开口;通过新鲜调色剂填充开口和任一个残留调色剂排放开口交替地吹入空气;以及通过未使用调色剂排放开口从新鲜调色剂存放室中排出剩余的未使用调色剂,并且通过未用于吹入空气的那个残留调色剂排放开口从残留调色剂收集室中排出残留调色剂。
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优点和技术及工业重要性可以在通过参照附图阅读下面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时更好地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成像设备的示意图;
图2是成像设备中的成像单元的示意图;
图3是包括成像单元的处理盒的分解透视图;
图4是处理盒的前部透视图;
图5是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处理盒的前部透视图;
图6是在处理盒中的调色剂盒的分解图;
图7是在调色剂盒中的残留调色剂承载室的分解图;
图8是处理盒的透视图,其中分隔元件在与图2中相反的方向上弯曲;
图9是用于解释未使用调色剂排放开口的处理盒的透视图;
图10是用于解释在新鲜调色剂存放室内侧的气流的处理盒的示意图;
图11是用于解释在新鲜调色剂存放室内侧的气流的处理盒的示意图;以及
图12是在处理盒中的示例性的可转动齿轮系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本发明不局限于这些示例性实施例。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成像设备1,如彩色打印机的示意图。成像设备1包括四个成像单元6Y、6M、6C和6K,它们分别形成黄色、洋红色、青色和黑色调色剂图像。曝光单元5设置在成像单元6Y、6M、6C和6K之上。曝光单元5使得每个成像单元6Y、6M、6C和6K中的感光鼓曝光,以在感光鼓上形成静电潜像。中间转印带3围绕多个支撑辊在成像单元6Y、6M、6C和6K之下水平伸展。二次转印单元11和带清洁单元14布置在中间转印带3的右侧,参照图1。废调色剂容器15和供给盒8布置在中间转印带3之下。带清洁单元14从中间转印带3上去除废调色剂。废调色剂然后被收集在废调色剂容器15中。在供给盒8中可以堆放多张记录介质7(以下称为片材7)。供给盒8从叠层中一次供给单张片材7。供给辊9和一对片材传送辊10将所供给的片材7传送到中间转印带3和二次转印单元11之间形成的二次转印辊隙处。在穿过二次转印辊隙时,调色剂图像被二次转印到片材7上。随后,片材7被传送到定影单元12,该定影单元通过施加热量和压力将调色剂图像定影到片材7上。
除了调色剂的颜色外,每个成像单元6Y、6M、6C和6K具有相同的结构。由此,为了简单起见,下面参照单独一个成像单元6来描述成像单元6Y、6M、6C和6K的结构和功能,而不考虑调色剂的颜色。图2是成像单元6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感光鼓61布置在成像单元6的底部,而显影单元16布置在成像单元6的上部。此外,清洁刀片62和充电辊63布置成抵靠感光鼓61。作为图像承载元件的感光鼓61布置成抵靠中间转印带3并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同时,取代感光鼓61,环形带构成的光敏元件也可以用作图像承载元件。显影单元16分成残留调色剂收集室16a和新鲜调色剂存放室16b。新鲜调色剂存放室16b布置在显影单元16的中部,且由分隔元件25与残留调色剂收集室16a分隔开。从而,在残留调色剂收集室16a内的残留调色剂和新鲜调色剂存放室内的新鲜调色剂不会彼此混合。显影辊16c、搅拌齿轮16i、调色剂循环上部搅拌螺杆16j、调色剂循环下部搅拌螺杆16k、调色剂供给辊16g和调色剂供给调节刀片16h布置在新鲜调色剂存放室16b内。预定颜色的粉末状调色剂填充在新鲜调色剂存放室16b内。分隔元件25通过热压例如6毫米厚的发泡聚氨基甲酸乙酯到1毫米的厚度来制造,并具有柔性。此外,分隔元件25跨过显影单元16的壳体而固定成波纹形。显影辊16c要么靠近感光鼓61以非接触方式布置,要么抵靠感光鼓61布置。交变电流(AC)叠加的负偏压从偏压电源(未示出)施加到显影辊16c的芯棒。类似地,直流(DC)负偏压从另一个偏压电源(未示出)施加到充电辊63。当调色剂图像从感光鼓61初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3上时,清洁刀片62从感光鼓61的表面上去除残留调色剂。随后,布置在清洁刀片62附近的调色剂传送螺旋(coil)64将残留调色剂水平传送到调色剂传送带65。调色剂传送带65然后将残留调色剂泵起到残留调色剂收集室16a。残留调色剂经由在显影单元16上形成的残留调色剂传送开口22被传送到残留调色剂收集室16a中。下面将详细给出将残留调色剂泵送到残留调色剂收集室16a内的描述。
当驱动马达(未示出)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感光鼓61时,充电辊63以高电压给感光鼓61的表面均匀充电,随后,基于图像数据,曝光单元5选择性地将感光鼓61的表面曝光。于是,在曝光部分处的电压降低,由此在感光鼓61的表面上形成低电压部分和高电压部分。由于这个不同电压部分,在感光鼓61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象。当静电潜象的低电压部分(或高电压部分)到达显影辊16c时,涂覆在显影辊16c上的调色剂被施加到感光鼓61的表面上。结果,静电潜象被显影成单色调色剂图像。该单色调色剂图像然后被初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3上。随后,清洁刀片62从感光鼓61的表面上去除残留调色剂并且中和单元(未示出)从感光鼓61的表面上去除残留电荷。从而,感光鼓61被中和,以备随后的调色剂成像。
初次转印辊3a布置在中间转印带3的内侧在感光鼓61和中间转印带3的抵靠部分处(见图1)。高电压施加到初次转印辊3a,使得在感光鼓61和中间转印带3之间出现电势差。结果,单色调色剂图像被从感光鼓61初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3上。如上所述,在每个成像单元6Y、6M、6C和6K中的调色剂的颜色相互不同。即,成像单元6Y、6M、6C和6K分别形成黄色、洋红色、青色和黑色调色剂图像。从而,形成在每个成像单元6Y、6M、6C和6K中的单色调色剂图像被依次初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3上,彼此叠加,从而形成全色图像。同时,从供给盒8提供的片材7在适当的时刻被传送,使得全色调色剂图像(或单色调色剂图像)和片材7同时到达二次转印辊隙。高电压施加到二次转印单元11上,使得在中间转印带3和二次转印单元11之间出现电势差。结果,当片材7穿过二次转印辊隙时,全色图像从中间转印带3被二次转印到其上。然后片材7到达定影单元12,该定影单元通过施加热量和压力将全色调色剂图像定影到片材7上。随后,片材7通过一对排出辊13而排出到捕获托盘上。该捕获托盘布置在成像设备1的壳体的顶面上。当全色图像被二次转印到片材7上时,带清洁单元14从中间转印带3上去除废调色剂。废调色剂然后被收集在废调色剂容器15中。以这种方式,中间转印带3可以准备随后的调色剂成像。
同时,包括感光鼓61、显影单元16、清洁刀片62、和排出辊63的成像单元6被构造为可拆卸的处理盒。即,包括成像单元6的处理盒可以以可滑动的方式安装到成像设备1的主体上或从其上拆下。通常,相对于成像设备可拆卸的处理盒是通过一体地布置图像承载元件和至少一个显影单元来构成。但是,根据本实施例的处理盒是通过布置感光鼓和可拆卸的调色剂盒来构成。图3是包括成像单元6的处理盒的透视图。该处理盒是通过布置作为可拆卸调色剂盒(以下称为调色剂盒26)的显影机构26、图像承载单元17、左侧板18和残留调色剂传送单元19来构成。左侧板18和残留调色剂传送单元19通过利用任何传统的夹置技术,如突起-凹陷组件来布置成夹置和支撑调色剂盒26和图像承载单元17。调色剂传送带65布置在残留调色剂传送单元19的调色剂传送壳体80内。调色剂传送带65将残留调色剂从图像承载单元17泵送到调色剂盒26。
在调色剂盒26中,显影辊16c在端部被两个支撑轴承26b和26c支撑,这两个轴承固定到调色剂盒壳体26a的横向侧上。即,两个支撑轴承26b和26c支撑显影辊16c的轴的端部处的预定部分。感光鼓61由固定到图像承载壳体17a的横向侧的两个支撑轴承17b支撑。即,两个支撑轴承17b支撑感光鼓61的轴的端部处的预定部分。为了图形描述方便,在图3中仅仅示出了两个支撑轴承17b中的一个。同时,关于左侧板18和残留调色剂传送单元19的结构的详细描述被省略,这是因为它与本发明不直接相关。
如图2所示,分隔元件25以倾斜的方式布置,以分隔所述残留调色剂收集室16a和新鲜调色剂存放室16b。由于倾斜的分隔元件25,残留调色剂收集室16a的横向侧具有不同的高度。即,更靠近残留调色剂排放开口23的横向侧的高度1比更靠近残留调色剂传送开口22的横向侧的高度L短。这种横向侧上的高度差用来有效地从残留调色剂收集室16a通过残留调色剂排放开口23吸取残留调色剂。更具体地说,在吸取残留调色剂时,显影单元16旋转90度,使得具有高度l的残留调色剂收集室16a的横向侧垂直面向下。于是,在残留调色剂收集室16a内累积的残留调色剂由于重力而积累在该横向侧处。从而,更易于通过残留调色剂排放开口23吸取残留调色剂。
凸台20布置在调色剂盒壳体26a(见图4)的右横向侧的上部,而凸台21布置在调色剂盒壳体26a(见图5)的左横向侧的上部。每个凸台20、21分别装配到残留调色剂传送单元19和左侧板18中形成的细长开口中。结果,调色剂盒26以相对于左侧板18和残留调色剂传送单元19可滑动的方式被支撑。
下面给出对图3所示的处理盒中残留调色剂传输的描述。如上所述,当调色剂图像从感光鼓61首次转印道中间转印带3上时,清洁刀片62从感光鼓61的表面上去除残留调色剂。随后,调色剂传送螺旋64将残留调色剂沿着图7中箭头V所示的方向水平传送到调色剂传送带65。调色剂传送带65然后在图7中箭头W和X所示的方向泵起残留调色剂。随后,残留调色剂传送螺杆66在图6中箭头X或图7中箭头Y所示的方向上水平传送残留调色剂,使得残留调色剂被均匀收集在残留调色剂收集室16a中。此外,通过设定从驱动侧向被驱动侧的方向V,可以将残留调色剂传送部件布置在没有排列驱动部件的空间内,由此简化了处理盒的布局。
如图4所示,新鲜调色剂填充开口27形成在调色剂盒壳体26a的右横向侧、在分隔元件25之下。新鲜调色剂填充开口27由盖29封闭,以防止新鲜调色剂从新鲜调色剂存放室16b中漏出。残留调色剂传送开口22形成在调色剂盒壳体26a的右横向侧、分隔元件25之上。残留调色剂通过该残留调色剂传送开口22被传送到残留调色剂收集室16a中。由于新鲜调色剂填充开口27和残留调色剂传送开口22形成在调色剂盒壳体26a的右横向侧、在分隔元件25的两边,在通过新鲜调色剂填充开口27重新填充新鲜调色剂时,可以防止残留调色剂从残留调色剂收集室16a漏出。此外,由于残留调色剂传送单元19从外侧覆盖调色剂盒壳体26a的右横向侧,在将处理盒安装到成像设备1的主体上时用户不能拆下盖29。从而,防止新鲜调色剂漏出。
残留调色剂排放开口23形成在调色剂盒壳体26a的右横向侧、分隔元件25之上,而残留调色剂排放开口24形成在调色剂盒壳体26a的左横向侧、分隔元件25之上。残留调色剂排放开口23和24具有相同的形状。当处理盒装配在成像设备的主体中时,密封元件30(例如在一侧上具有双面胶带的海绵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片,或树脂帽)密封每个残留调色剂排放开口23和24。从而,防止残留调色剂漏出到残留调色剂收集室16a之外。由于残留调色剂排放开口23和24具有相同的形状,可以使用相同的密封元件30来密封。此外,由于双面胶带,密封元件30易于粘结到残留调色剂排放开口23和24上。每个密封元件30具有装配到残留调色剂开口23和24中的突起。结果,密封元件30可以保持在正确位置。同时,取代单独形成残留调色剂排放开口,通过它调色剂传送带65将残留调色剂传送到残留调色剂传送螺杆66的残留调色剂传送开口22可以用作残留调色剂排放开口。当处理盒装配到成像设备1的主体中时(图1),残留调色剂排放开口23和24处于残留调色剂传送螺杆66和残留调色剂传送开口22之上。结果,在残留调色剂收集室16a内传送的残留调色剂累积在残留调色剂排放开口23和24之下。从而通过密封元件30密封残留调色剂排放开口23和24难于防止调色剂外漏。
如图4所示,肋28布置在新鲜调色剂填充开口27和残留调色剂排放开口23之间。肋28防止新鲜调色剂与残留调色剂混合。即,在将新鲜调色剂填充到新鲜调色剂存放室16b中时,肋28防止新鲜调色剂通过残留调色剂排放开口23进入到残留调色剂收集室16a中。此外,在从残留调色剂收集室16a吸取残留调色剂时,肋28防止残留调色剂通过新鲜调色剂填充开口27进入到新鲜调色剂存放室16b中。
在将新鲜调色剂再次填充到新鲜调色剂存放室16b中时,需要清洁调色剂盒26。即,残留调色剂从残留调色剂收集室16a中排出,同时任何剩余的未使用的新鲜调色剂从新鲜调色剂存放室16b中排出。通过利用吸取设备(未示出)可以将残留调色剂从残留调色剂收集室16a中排出。为此,首先,从残留调色剂排放开口23和24中拆下密封元件30,然后,残留调色剂通过任一个残留调色剂排放开口被吸取。如果残留调色剂通过残留调色剂排放开口23吸取,那么调色剂盒26旋转使得残留调色剂排放开口23面朝下。在这种情况下,空气通过残留调色剂传送开口22或残留调色剂排放开口24流入残留调色剂收集室16a中。由于空气流动,有可能有效地吸取残留调色剂。同时,在从残留调色剂排放开口23和24去除密封元件30之前,可以通过清洁帽(未示出)封闭残留调色剂传送开口22。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残留调色剂排放开口23和24设置成彼此相对,在残留调色剂收集室16a内不会出现空气对流,由此使得残留调色剂能够有效吸取。可以间歇地执行从残留调色剂收集室16a吸取残留调色剂的过程。
取代吸取残留调色剂,还可以用鼓风机(未示出)通过经任一个残留调色剂排放开口23和24吹入空气来将残留调色剂吹出。如果空气吹过残留调色剂排放开口23,那么残留调色剂会从残留调色剂排放开口24被吹出。在这种情况下,调色剂盒26旋转,使得残留调色剂排放开口24面朝下。同时,需要事先用清洁帽(未示出)封闭残留调色剂传送开口22。当空气被吹入到残留调色剂收集室16a时,分隔元件25朝向新鲜调色剂存放室16b弯曲,如图8所示。当鼓风机被停止时,分隔元件25返回到如图2所示的正常位置。由于分隔元件25的上下运动,附着到其上的残留调色剂可以容易地被吹出。此外,通过使得残留调色剂排放开口24面朝下,将由于重力而积累在底部的残留调色剂吹出变得容易。
下面给出对新鲜调色剂存放室16b的清洁的描述。如上所述,通过将帽29设置在新鲜调色剂填充开口27上而保持新鲜调色剂存放室16b处于密封状态。从而,通过去除帽29,新鲜调色剂填充开口27可以用于从新鲜调色剂存放室16b中排出剩余的未使用调色剂。但是,在该状态下,需要确保调色剂填充喷嘴不与分隔元件25接触。此外,需要将分隔元件25固定在这样的位置,即在该位置,调色剂填充喷嘴和分隔元件25不会接触,甚至在空气被吹入残留调色剂收集室16a中时分隔元件25向新鲜调色剂存放室16b完全的情况下(见图8)。
在新鲜调色剂存放室16b中的剩余的未使用调色剂可以通过拆下显影辊16c而予以排出。当显影辊16c被拆下时,在新鲜调色剂存放室16b中形成一个未使用调色剂排放开口。如图5所示,显影辊16c由驱动侧支撑轴承76和被驱动侧支撑轴承77支撑。驱动侧支撑轴承76和被驱动侧支撑轴承77被调色剂盒壳体26a支撑。从而,通过从调色剂盒壳体26a上拆下驱动侧支撑轴承76和被驱动侧支撑轴承77,形成未使用调色剂排放开口75,如图9所示。当空气通过新鲜调色剂填充开口27吹入时,新鲜调色剂存放室16b内的剩余的未使用调色剂从未使用调色剂排放开口75出来。即,如图10所示,当空气通过新鲜调色剂填充开口27吹入时,分隔元件25向残留调色剂收集室16a弯曲。然后,空气围绕搅拌齿轮16i、调色剂循环上部搅拌螺杆16j、调色剂循环下部搅拌螺杆16k、和调色剂供给辊16h循环,并在箭头S的方向上与剩余的未使用调色剂一起出来。由于显影辊16c经常被拆下以用于清洁或更换,这个机会可以用来清洁新鲜调色剂存放室16b,由此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取代拆下显影辊16c,可以拆下调色剂供给调节刀片16h。在这种情况下,同样形成一个未使用调色剂排放开口。当空气通过新鲜调色剂填充开口27吹入时,在新鲜调色剂存放室16b内的剩余未使用新鲜调色剂从所述未使用调色剂排放开口出来。如图11所示,当空气通过新鲜调色剂填充开口27被吹入时,分隔元件25朝向残留调色剂收集室16a弯曲。然后,空气围绕搅拌齿轮16i、调色剂循环上部搅拌螺杆16j、和调色剂循环下部搅拌螺杆16k,并在箭头T所示的方向上与剩余的未使用调色剂一起出来。以这种方式,通过拆下显影辊16c或调色剂供给调节刀片16h,可以有效地清洁新鲜调色剂存放室16b。显影辊16c和调色剂供给调节刀片16h也可以同时拆下。
同时,新鲜调色剂存放室16b也可以利用布置在调色剂盒26中的可转动齿轮系来清洁。图12是可转动齿轮系的示意图。当驱动齿轮79被外部驱动装置(未示出)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时,调色剂循环下部搅拌螺杆16k在顺时针方向转动,使得驱动力被传递到调色剂供给辊16g以及搅拌齿轮16i、惰轮73和调色剂循环上部搅拌螺杆16j。在驱动力被传递的同时,空气被吹过新鲜调色剂填充开口27(见图10和11),使得附着到齿轮系或调色剂盒壳体26a内侧的剩余的未使用调色剂被轻易吹走。从而,总之,可以利用多种方法有效清洁残留调色剂收集室16a和新鲜调色剂存放室16b。以这种方式,处理盒可以再次使用,由此节省资源。此外,由于新鲜调色剂在去除了剩余未使用调色剂之后填充到新鲜调色剂存放室16b内,可以保持随后形成的图像的质量。
同时,为了减少清洁时间,残留调色剂收集室16a和新鲜调色剂存放室16b可以同时清洁。为此,首先,拆下显影辊16c或调色剂供给调节刀片16h,以在新鲜调色剂存放室16b内形成未使用调色剂排放开口。然后,通过残留调色剂排放开口23和新鲜调色剂填充开口27空气分别被同时吹入到残留调色剂收集室16a和新鲜调色剂存放室16b中,结果,在残留调色剂收集室16a中的残留调色剂通过残留调色剂排放开口24被吹走,同时在新鲜调色剂存放室16b中的剩余的未使用调色剂通过调色剂排放开口被吹走。取代同时吹入空气,也可以将空气交替地吹入到残留调色剂收集室16a和新鲜调色剂存放室16b中。当空气被吹入到残留调色剂收集室16a中时,其中的空气压力增加,并且分隔元件25朝向新鲜调色剂存放室16b弯曲(如图8所示)。随后,当空气被吹入新鲜调色剂存放室16b中时,其中的空气压力增加,并且分隔元件25朝向残留调色剂收集室16a弯曲(见图2)。从而,通过迫使分隔元件上下弯曲,附着在分隔元件25表面上或调色剂盒壳体26a内侧的调色剂可以被吹走。以这种方式,有可能快速并有效地情理显影单元16,使得处理盒可以再次使用。
从而,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由于两个残留调色剂排放开口形成在残留调色剂收集室内,在调色剂盒内不会产生负压,由此,实现残留调色剂的有效吸取。
此外,由于两个残留调色剂排放开口设置成沿着残留调色剂收集室的纵向彼此相对,在残留调色剂收集室内不会发生空气对流,由此,实现残留调色剂的有效吸取。此外,由于两个残留调色剂排放开口具有相同的形状,可以使用相同的密封元件来密封它们,由此减少了组件的成本。此外,由于在调色剂盒装配到成像设备中时,两个残留调色剂排放开口由密封元件覆盖,可以防止残留调色剂漏出到残留调色剂收集室之外。此外,由于在调色剂盒装配到成像设备中时两个残留调色剂排放开口位于残留调色剂传送开口之上,在残留调色剂收集室内的残留调色剂累积在残留调色剂排放开口之下。通过,通过密封元件密封残留调色剂排放开口可以有效防止调色剂泄漏。此外,由于在调色剂盒装配到成像设备中时两个残留调色剂排放开口可转动搅拌元件之上,在残留调色剂收集室内收集的残留调色剂累积在残留调色剂排放开口之下。从而,通过密封元件密封残留调色剂排放开口可以有效防止调色剂泄漏。
此外,由于新鲜调色剂存放室和残留调色剂收集室由倾斜的分隔元件分隔,可以有效吸取残留调色剂收集室内的残留调色剂。此外,由于肋以相对于调色剂盒突出的方式布置在新鲜调色剂填充开口和残留调色剂传送开口之间,防止了新鲜调色剂和残留调色剂彼此混合。此外,由于分隔元件是柔性的,附着到分隔元件上的剩余未使用调色剂或残留调色剂可以被有效排出。
此外,在取下密封元件之后,当残留调色剂收集室内的残留调色剂通过任一个残留调色剂排放开口吸取时,空气通过未用于吸取的那个残留调色剂排放开口吹入到残留调色剂收集室内,由此,在调色剂盒中不会产生负压,由此,实现残留调色剂的有效吸取。此外,在去除密封元件之后,当空气通过两个残留调色剂排放开口中的任一个间歇地吹入时,残留调色剂可以通过未用于吹入空气的那个残留调色剂排放开口从残留调色剂收集室内排出。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在残留调色剂收集室内不产生空气对流,可以有效吸取附着到调色剂盒壳体内侧的残留调色剂。此外,由于调色剂盒布置成两个残留调色剂排放开口中的用于吸取或吹入空气的那个开口面朝下,可以有效排出残留调色剂或剩余的未使用调色剂。
此外,当与新鲜调色剂存放室相对布置的显影剂传送元件拆下而形成未使用调色剂排放开口时,可以通过该未使用调色剂排放开口排出新鲜调色剂存放室内的未使用调色剂。从而,不需要形成单独的调色剂排放开口。此外,在该过程中,由于调色剂盒布置成两个残留调色剂排放开口中用于排放的那个开口面朝下,可以有效排出残留调色剂。此外,当空气通过新鲜调色剂填充开口吹入同时旋转可转动搅拌元件时,可以有效排出剩余的未使用调色剂。
此外,当空气被通过或交替地吹过新鲜调色剂填充开口和两个残留调色剂排放开口中的任一个时,剩余的未使用调色剂和残留调色剂分别通过调色剂排放开口和两个残留调色剂排放开口中的未用于吹入空气的那个同时或交替吹走。结果,可以缩短清洁时间。尤其是,当使用柔性分隔元件时,空气可以交替地吹过新鲜调色剂填充开口和两个残留调色剂排放开口中的一个,使得新鲜调色剂存放室和残留调色剂收集室内的空气压力交替变化,结果,附着到分隔元件上的剩余的未使用调色剂或残留调色剂可以被有效吹走。
虽然已经相对于特定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以求完整和清楚地公开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并不局限于此,而是应理解为涵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构想到的所有完全落入在此描述的基本教导中的变型和替代。

Claims (20)

1.一种调色剂盒,包括:
新鲜调色剂存放室,在该新鲜调色剂存放室内存放新鲜调色剂,该新鲜调色剂用于显影图像,该新鲜调色剂存放室具有新鲜调色剂填充开口,而新鲜调色剂通过该新鲜调色剂填充开口填充到该新鲜调色剂存放室中;以及
残留调色剂收集室,在该残留调色剂收集室内收集残留调色剂,该残留调色剂是在利用新鲜调色剂显影图像之后被去除的调色剂,该残留调色剂收集室具有通过它将残留调色剂传送到所述残留调色剂收集室的残留调色剂传送开口,和两个残留调色剂排放开口,残留调色剂通过该残留调色剂排放开口从所述残留调色剂收集室中排出,所述新鲜调色剂存放室和残留调色剂收集室一体地布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色剂盒,其中所述残留调色剂排放开口沿着所述残留调色剂收集室的纵向彼此相对布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色剂盒,其中,所述残留调色剂排放开口具有相同的形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色剂盒,其中,当所述调色剂盒装配到成像设备上时,所述残留调色剂排放开口由密封元件密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调色剂盒,其中,当所述调色剂盒装配到该成像设备上时,所述残留调色剂排放开口位于所述残留调色剂传送开口之上。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调色剂盒,其中:
所述残留调色剂存放室包括传送和搅拌残留调色剂的可转动搅拌元件;以及
当所述调色剂盒装配到该成像设备上时,所述残留调色剂排放开口位于所述搅拌元件之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色剂盒,其中,所述新鲜调色剂存放室和所述残留调色剂收集室由倾斜的分隔元件分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色剂盒,其中,在所述新鲜调色剂填充开口和所述残留调色剂传送开口之间以相对于所述调色剂盒突出的方式设置肋。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色剂盒,其中,所述新鲜调色剂存放室和所述残留调色剂收集室由柔性的分隔元件分隔。
10.一种处理盒,该处理盒通过一体地布置感光鼓、显影单元和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色剂盒而构成。
11.一种使得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调色剂盒可重复使用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从每个残留调色剂排放开口上取下密封元件;以及
通过任一个残留调色剂排放开口从所述残留调色剂收集室中吸取残留调色剂。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调色剂盒布置成使得所述残留调色剂排放开口中的不用于吸取的那个残留调色剂排放开口面朝下。
13.一种使得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调色剂盒可重复使用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从每个残留调色剂排放开口上取下密封元件;
通过任一个残留调色剂排放开口间歇地吹入空气;以及
通过所述残留调色剂排放开口中未用于吹气的那个残留调色剂排放开口,从所述残留调色剂收集室中排出残留调色剂。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调色剂盒布置成使得所述残留调色剂排放开口中的要用于排放的那个残留调色剂排放开口面朝下。
15.一种使得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色剂盒可重复使用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拆下与所述新鲜调色剂存放室相对布置的显影剂传送元件,从而形成未使用调色剂排放开口;
通过所述新鲜调色剂填充开口吹入空气;以及
通过所述未使用调色剂排放开口从所述新鲜调色剂存放室内排出剩余的未使用调色剂。
16.一种使得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色剂盒可重复使用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拆下与所述新鲜调色剂存放室相对布置的调色剂供给调节元件,从而形成未使用调色剂排放开口;
通过所述新鲜调色剂填充开口吹入空气;以及
通过所述未使用调色剂排放开口从所述新鲜调色剂存放室内排出剩余的未使用调色剂。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调色剂盒布置成使得所述未使用调色剂排放开口面朝下。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搅拌元件在吹气时转动。
19.一种使得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色剂盒可重复使用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拆下与所述新鲜调色剂存放室相对布置的显影剂传送元件和调色剂供给调节元件中的任一个,从而形成未使用调色剂排放开口;
通过所述新鲜调色剂填充开口和任一个所述残留调色剂排放开口同时吹入空气;以及
通过所述未使用调色剂排放开口从所述新鲜调色剂存放室内排出剩余的未使用调色剂,并且通过所述残留调色剂排放开口中的未用于吹气的那个残留调色剂排放开口从所述残留调色剂收集室中排出残留调色剂。
20.一种使得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调色剂盒可重复使用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拆下与所述新鲜调色剂存放室相对布置的显影剂传送元件和调色剂供给调节元件中的任一个,从而形成未使用调色剂排放开口;
通过所述新鲜调色剂填充开口和任一个所述残留调色剂排放开口交替地吹入空气;以及
通过所述未使用调色剂排放开口从所述新鲜调色剂存放室内排出剩余的未使用调色剂,并且通过所述残留调色剂排放开口中的未用于吹气的那个残留调色剂排放开口从所述残留调色剂收集室中排出残留调色剂。
CN2008101315183A 2007-07-18 2008-07-16 调色剂盒、处理盒以及使得调色剂盒可重复使用的方法 Active CN10134988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186819 2007-07-18
JP186819/07 2007-07-18
JP2007307227A JP2009042717A (ja) 2007-07-18 2007-11-28 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とその再生方法、並びに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と画像形成装置
JP307227/07 2007-11-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49884A true CN101349884A (zh) 2009-01-21
CN101349884B CN101349884B (zh) 2012-07-18

Family

ID=402687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315183A Active CN101349884B (zh) 2007-07-18 2008-07-16 调色剂盒、处理盒以及使得调色剂盒可重复使用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09042717A (zh)
CN (1) CN101349884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09915A (zh) * 2012-07-27 2012-12-05 富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彩色碳粉盒再生吸余粉的方法
CN108628129A (zh) * 2017-03-16 2018-10-09 株式会社理光 粉体收纳容器、处理卡盒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9791389A (zh) * 2016-12-06 2019-05-21 惠普打印机韩国有限公司 显影单元和使用该显影单元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CN110320784A (zh) * 2018-03-30 2019-10-11 佳能株式会社 制造图像承载单元的方法和制造盒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748093B2 (ja) 2011-01-11 2015-07-15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16877A (en) * 1988-02-25 1989-03-28 Fred Keen Refillable toner cartridg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thereof
JPH04280261A (ja) * 1991-03-08 1992-10-06 Inter Noba Kk 乾式コピー用カートリッジ
JP3078037B2 (ja) * 1991-06-21 2000-08-21 株式会社東芝 画像形成装置
JPH05165326A (ja) * 1991-12-12 1993-07-02 Ricoh Co Ltd クリーナ・トナー・マガジン
JPH0667579A (ja) * 1992-08-21 1994-03-11 Mita Ind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H08305163A (ja) * 1995-05-08 1996-11-22 Canon Inc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シール方法
JP3927767B2 (ja) * 2000-07-12 2007-06-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トナー補給容器及びトナー補給容器の再生方法
JP2003029601A (ja) * 2001-07-13 2003-01-31 Casio Electronics Co Ltd 画像形成ユニットの再生産方法
JP2003295592A (ja) * 2002-04-03 2003-10-15 Fuji Denki Gazo Device Kk 一体型トナー容器
JP2006085124A (ja) * 2004-08-20 2006-03-30 Ricoh Co Ltd 粉体収納容器、粉体収納容器の洗浄方法及び洗浄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09915A (zh) * 2012-07-27 2012-12-05 富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彩色碳粉盒再生吸余粉的方法
CN109791389A (zh) * 2016-12-06 2019-05-21 惠普打印机韩国有限公司 显影单元和使用该显影单元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CN108628129A (zh) * 2017-03-16 2018-10-09 株式会社理光 粉体收纳容器、处理卡盒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8628129B (zh) * 2017-03-16 2021-01-29 株式会社理光 粉体收纳容器、处理卡盒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10320784A (zh) * 2018-03-30 2019-10-11 佳能株式会社 制造图像承载单元的方法和制造盒的方法
CN110320784B (zh) * 2018-03-30 2022-06-10 佳能株式会社 制造图像承载单元的方法和制造盒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49884B (zh) 2012-07-18
JP2009042717A (ja) 2009-02-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60186B2 (en) Toner cartridge with refillable fresh and residual toner chambers, process cartridge, and method of making toner cartridge reusable
CN100368941C (zh) 处理盒的再生产方法
US7917077B2 (en) Waste-toner hous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0454161C (zh) 成像装置及可拆卸地安装在成像装置中的显影剂供应盒
EP0692746B1 (en)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able therewith
US8913926B2 (en) Developer container, developing device, process cartridge, image forming device, and developer refilling method
JP3407797B2 (ja) トナー回収装置
US7636529B2 (en) Package, packing assembly, and packing method for used process cartridge
EP3109707B1 (en) Powder contain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same
CN101349884B (zh) 调色剂盒、处理盒以及使得调色剂盒可重复使用的方法
JP4851823B2 (ja) 現像素材用特殊排出ポートを有する電子写真現像器ユニット
JP2918081B2 (ja) 現像装置及び現像剤カートリッジ
JP2003295592A (ja) 一体型トナー容器
US20100034545A1 (en) Developer supply cartridge,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9846393B2 (en) Waste toner collect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JP2022151941A (ja)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70536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これに用いられる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現像装置
JPH09166912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現像剤容器
US20230168608A1 (en) Developing device,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393196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これに用いられる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現像装置
CN111694247A (zh) 调色剂容器、调色剂补给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US11693332B2 (en) Toner/developer supply device for separate supply of developer and toner
JP2004170747A (ja) 現像装置
CN106597823A (zh) 容纳容器、 清洁装置、 显影装置、 处理盒和成像装置
US20080199220A1 (en) Develop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