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48132A - 车辆的后部车身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车辆的后部车身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48132A
CN101348132A CNA2008101341455A CN200810134145A CN101348132A CN 101348132 A CN101348132 A CN 101348132A CN A2008101341455 A CNA2008101341455 A CN A2008101341455A CN 200810134145 A CN200810134145 A CN 200810134145A CN 101348132 A CN101348132 A CN 1013481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d shape
combination member
side plate
crossbeam
peristo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13414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48132B (zh
Inventor
池田敏治
枣裕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zd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zd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zd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Mazd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3481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481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481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4813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的车辆的后部车身结构中,后窗台(11)及横梁(12)的车宽方向长度小于左右的侧板(3、3)之间的间隔,后窗台及横梁的左右的端部与左右的侧板之间设置有间隙,在该间隙中设置有将后窗台及横梁的左右的端部与左右的侧板连接的板状的结合构件(21)。在结合构件的下方,设置有从侧视方向看呈大致L字状的L字状构件(22),以将左右的侧板与横梁的左右的端部连接。由L字状构件的下面部(22a)、后面部(22b)以及结合构件形成闭合剖面结构,结合构件上的构成闭合剖面结构的部位(21a)上,形成有安全带用开口部(21e)。在结合构件的安全带用开口部的附近,安装有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加强板(51)。采用本发明,可以抑制车身后部刚性的降低或进一步提高刚性。

Description

车辆的后部车身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车身后部设置有后窗台(rear package tray)的车辆结构,属于车身结构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车身后部左右侧壁的大致中间高度部位之间、且在后座的后方,有时会设置安装有扬声器等的后窗台。例如,如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6-248348号(以下称作“专利文献1”)所示,有时会在上述那样的后窗台上,沿其前缘部设置沿车宽方向延伸的横梁,以提高该后窗台的刚性。
然而,基于车身设计上的要求,有时会使左右的侧壁以越接近上部侧而越往车宽方向内侧的状态倾斜,采用这样的结构时,上述后窗台及横梁的车宽方向长度大于左右的侧壁的内板(侧板)的上端部之间的间隔。因此,存在如下问题,即,对于已组装好车身侧壁与车身下部的结构,无法使后窗台及横梁从侧壁上端的上方下降并安装于左右侧壁的侧板内表面。
为此,可考虑使上述后窗台及横梁的车宽方向长度小于左右的侧板的上端部之间的间隔,以便可以将后窗台及横梁从侧壁上端的上方下降至安装位置。并且,可考虑在上述后窗台及横梁的左右的端部与左右的侧板之间设置间隙,在该间隙中,设置将后窗台及横梁的左右的端部与上述左右的侧板连接的板状的连接部件(结合构件)。
图7表示有关上述结构的一个例的具体结构,在该结构中,后窗台81及横梁82的左右的端部(图7仅显示车宽方向右端部侧,左端部侧是与右端部侧左右对称的)与左右的侧壁的侧板83内表面,经由板状的结合构件84连接。另外,在结合构件84的下方且横梁82的侧方,设置有具有横面部85a和从该横面部85a的后端向上方竖起的纵面部85b的、从侧视方向看呈大致L字状的L字状构件85,由此,将横梁82的左右端部与左右的侧壁的侧板83内表面连接。另外,由L字状构件85的横面部85a、纵面部85b以及结合构件84的前部侧,形成有闭合剖面结构。采用这样的结构,不但后窗台81的刚性提高,而且由于车身后部左右的侧板83、83之间通过横梁82、结合构件84以及L字状构件85连接,从而车身后部的刚性也提高,其结果为,可抑制例如转弯或变道时的车身后部的变形,提高操纵稳定性。
另外,可考虑将后座用安全带装置的安全带卷收器设置于由结合构件84与L字状构件85形成的闭合剖面空间Y内,但在该情况下,必须在结合构件84上设置将安全带引导向外部的开口部84a。
然而,如果在结合构件84上设置这样的开口部84a,则该结合构件84的强度、尤其是该构件84的对车宽方向变形的强度会降低,其结果为,车身后部的刚性降低,从而有可能影响操纵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采用上述那样的结构而在结合构件上设置安全带用开口部的情况下,也可以抑制车身后部刚性的降低,或者可以进一步提高刚性的后部车身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由如下的技术方案作为其特征。
首先,本发明的车辆的后部车身结构的第一技术方案中,在车身后部的左右的侧板之间设置有后窗台,并且沿着该后窗台的前缘部设置有沿车宽方向延伸的横梁,其特征在于,上述后窗台及上述横梁的车宽方向长度,小于上述左右的侧板之间的间隔,上述横梁的左右的端部与上述左右的侧板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间隙中设置有将上述后窗台及上述横梁的左右的端部与上述左右的侧板连接的板状的结合构件,而且,在所述结合构件的下方,设置有从侧视方向看呈大致L字状的、具有下面部和从该下面部的后端向上方竖起的后面部的L字状构件,通过所述L字状构件将上述左右的侧板与所述横梁的左右的端部连接,并且从侧视方向看,上述L字状构件的上述下面部和上述后面部以及上述结合构件,形成闭合剖面结构,上述结合构件上的形成上述闭合剖面结构的部位上,形成有将从收容于上述闭合剖面结构的闭合剖面空间内的安全带卷收器延伸出的安全带引导向外部的安全带用开口部,并且在上述结合构件上的上述安全带用开口部的附近,安装有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加强部件。
采用上述第一技术方案所记载的本发明,由于结合构件上的安全带卷收器用开口部附近,安装有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加强部件,因此,结合构件的强度,尤其是该构件的对车宽方向变形的强度被提高。因此,即使在结合构件上设置安全带用开口部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车身后部刚性的降低,或者可以进一步提高车身后部刚性。即,可以提高操纵稳定性。
此外,到底是抑制刚性的降低还是进一步提高该刚性,将参考所需的刚性,通过选择加强部件的板厚或材料等来确定。
另外,本发明第二技术方案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的车辆的后部车身结构中,上述结合构件上的安全带用开口部的前方部位上,设置有后座固定用开口部,上述加强部件,以在上述后座固定用开口部与上述安全带用开口部之间延伸设置的状态设置。
采用具有上述第二技术方案所记载的特征的本发明,即使在结合构件上进一步设置后座固定用开口部的情况下,也可通过延伸设置在安全带用开口部与后座固定用开口部之间的加强部件,不堵塞这些开口部,而获得上述第一技术方案中记载的发明效果。
另外,本发明第三技术方案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的车辆的后部车身结构中,上述加强部件上,形成有沿着上述结合构件上的上述侧板与上述安全带用开口部之间的部位延伸的延长部。
采用上述第三技术方案所记载的发明,由于在结合构件上的侧板与安全带用开口部之间的部位上设置有加强部件的延长部,因此,可不堵塞安全带用开口部,便进一步提高结合构件的强度。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上述效果。
另外,本发明第四技术方案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的车辆的后部车身结构中,上述结合构件的板厚,薄于上述横梁及L字状构件的板厚。
采用上述第四技术方案所记载的发明,由于结合构件的板厚设定为薄于横梁及L字状构件的板厚,因此,例如与相同板厚时相比,可实现结合构件的轻量化。此时,由于上述加强部件设置于结合构件上需要高刚性的部位,因此也能够确保足够的强度。即,既能够实现结合构件的轻量化,又能够确保足够的强度。
另外,本发明第五技术方案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的车辆的后部车身结构中,轮室罩位于上述L字状构件的下方,上述轮室罩的上部与上述L字状构件通过塔构件连接,并且上述结合构件的前端部结合于该塔构件的上部。
采用上述第五技术方案所记载的发明,由于轮室罩的上部与L字状构件通过塔构件连接,并且结合构件的前部结合于塔构件的上部,因此,横梁与周围接合的结合部周围的结构体整体的刚性提高。即,车身后部的刚性进一步地提高,操纵稳定性也进一步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的后部车身的俯视图(以拆除构成车身顶面的部件(车顶板等)的状态进行表示)。
图2为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图3为从图1的箭头B方向观察的立体图。
图4为沿图1中C-C线的剖视图。
图5为透视结合构件及横梁的上面部的状态的图,与图3相当。
图6为沿图1的D-D线的剖视图。
图7为用于说明本发明所欲解决的课题的图(表示与图3相当的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的后部车身结构进行说明。
图1为以拆除构成该车身顶面的部件(车顶板等)的状态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1的后部车身的俯视图,图2为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图3为从图1的箭头B方向观察的立体图。如上述图所示,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1的车体后部的左右的侧壁部2、2的侧板3、3(内板)的下端部之间,设置有底板4及未图示的横向构件。另外,在侧板3的上端部之间,设置有未图示的车顶板。
在左右的侧板3、3的高度方向中间部之间设置有后窗台11,并且沿着后窗台11的前缘部,沿车宽方向延伸设置有横梁12。
图4表示沿图1中C-C线的剖视图,如该图所示,后窗台11为大致平坦的板状部件。
另一方面,横梁12具有上部横梁13与下部横梁14,其中,上部横梁13具有上面部13a及从该上面部13a的前端向下方延伸的前面部13b;下部横梁14具有下面部14a及从该下面部的后端向上方竖起的后面部14b。上述上部横梁13的前面部13b的下端部与形成在下部横梁14的下面部14a的前端部上的凸缘部14d接合,并且上部横梁13的上面部13a的后端部与形成在下部横梁14的后面部14b的上端部上的凸缘部14c,夹着上述后窗台11的前端部接合,由此,构成沿车宽方向延伸的闭合剖面结构体。此外,上述接合是指由焊接实现的接合(以下相同)。但是,即便是焊接以外的机械接合,也并未脱离本发明的权利范围。
此处,本车辆1中,出于车身设计等方向的原因,左右的侧壁2、2及侧板3、3,以越接近上部侧而越往车宽方向内侧的状态倾斜设置。采用这样的设计时,将会产生在背景技术中所说明的制造上的问题,因此,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2所示,后窗台11及横梁12的车宽方向长度L1(以在车宽方向上长于后窗台11的横梁12的车宽方向长度为代表来表示)设计为小于侧板3、3上端之间的车宽方向间隔L2(在设置有后窗台11及横梁12的车辆前后方向范围内,以左右的侧板3、3上端的车宽方向间隔最小的后窗台11的前端位置处的车宽方向间隔为代表来表示)。横梁12的左右的端部与左右的侧板3、3之间形成有间隙,在该间隙中设置有将后窗台11及横梁12的左右的端部与左右的侧板3、3连接的板状的结合构件21、21。
如图3、图6所示,该结合构件21为具有上面部21a与前面部21b的板状的部件,其中,上面部21a形成与上述后窗台11及上部横梁13的上面部13a连续的面;前面部21b从上面部21a的前端向下方延伸,形成与上述上部横梁13的前面部13b连续的面,这些面部21a、21b的车宽方向外端上形成的凸缘部21c、21d与侧板3接合。此外,上述后窗台11及上部横梁13的上面部13a的车宽方向外端部,从上方重叠接合于这些面部21a、21b的车宽方向内端部。此外,图3表示车身右侧部,由于左侧部是与右侧部左右对称的结构,因此省略说明(以下相同)。
在左右的结合构件21、21的下方设置有将左右的侧板3、3与横梁12的左右的端部连接的L字状构件22。
如图5、图6所示,L字状构件22为具有下面部22a与后面部22b的板状的部件,其中,下面部22a形成与上述下部横梁14的下面部14a连续的面;后面部22b形成与下部横梁14的后面部14b连续的面。下面部22a的前端部上形成的凸缘部22c,与上述结合构件21的前面部21b的下端部一起接合于后述的塔构件31的前面部31a的上端部,后面部22b的上端部上形成的凸缘部22d接合于结合构件21的上面部21a,后面部22b的车宽方向外端上形成的凸缘部22e接合于侧板3。此外,下部横梁14的下面部14a及后面部14b的车宽方向外端部,从上方及前方重叠接合于L字状构件22的下面部22a及后面部22b的车宽方向内端部,由此,与结合构件21的上面部21a的前部侧共同形成与横梁12的闭合剖面结构相连续的闭合剖面结构。
在左右的侧板3、3的下部,形成有呈向车宽方向内侧隆起的形状的后轮室罩部3a、3a,该后轮室罩部3a、3a的上部与L字状构件22通过塔构件31连接。
根据图3、图5以及图6可明确知道,塔构件31具有前面部31a、后面部31b以及连接这些面部31a、31b的车宽方向内侧的端部之间的侧面部31c,前面部31a及后面部31b的下端部上形成的凸缘部31d、31e分别接合于上述后轮室罩部3a的上面部3b,侧面部31c的下部接合于后轮室罩部3a的侧面部3c,前面部31a及后面部31b的车宽方向外端部上形成的凸缘部31f、31g(31g未图示)分别接合于侧板3,由此,与侧板3共同形成沿上下延伸的闭合剖面结构。
另外,L字状构件22的下面部22a的前端部上形成的凸缘部22c,与结合构件21的前面部的下端部一起接合于塔构件31的前面部31a的上端部,L字状构件22的后面部22b的下部接合于塔构件31的后面部31b的上部,L字状构件22的下面部22a接合于塔构件31的侧面部31c的上端部,由此,由结合构件21与L字状构件22所形成的闭合剖面结构,结合于由塔构件31与侧板3所形成的闭合剖面结构。
另外,如图1中的2点画线所示,后座5设置在车身后部的底板4上。并且,如图6所示,该后座5用的安全带装置的卷收器41收容于由结合构件21与L字状构件22所形成的闭合剖面空间X内。卷收器41固定于L字状构件22的下面部22a。
另外,在结合构件21的上面部21a上的上述L字状构件22的下面部22a上方的部位,形成有将从安全带卷收器41延伸出的安全带42引导向外部的安全带用开口部21e(参见图3、图6)。
另外,在结合构件21的前面部21b的上部设置有后座固定用开口部21f,该后座固定用开口部21f与设置在后座5的背面的卡合部件(未图示)卡合。
若在结合构件21上设置上述开口部21e、21f,该结合构件21的强度、尤其是该构件21的对车宽方向变形的强度会降低,其结果为,车身后部的刚性降低,从而有可能对操纵稳定性造成不良影响。对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防止该不良影响,将用于加强结合构件21的加强板51设置于由结合构件21与L字状构件22所形成的上述闭合剖面空间X内。
根据图3以及图5可知,该加强板51具有主体部51a,该主体部51a呈在安全带用开口部21e的前方且后座固定用开口部21f的上方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形状。该主体部51a接合于结合构件21的前面部21b的上部内表面。另外,主体部51a的车宽方向长度,设定为大致等于横梁12与侧板3之间的间隔,即结合构件21的上面部21a的车宽方向宽度。
另外,在加强板51上,形成有沿着主体部51a的上端部及下缘部向后方弯折的弯折部51b、51c。
而且,在加强板51上,形成有从主体部51的车宽方向外端部向后方延伸的后方延长部51d。该后方延长部51d沿着上述结合构件21上的、上述侧板2与上述安全带用开口部21e之间的狭窄部位向后方延伸。
此处,对上述各个部件的板厚加以说明,后窗台11定为0.6mm,上部横梁13以及下部横梁14定为0.9mm,结合构件21定为0.7mm,L字状构件22定为1.2mm,加强板51定为1.2mm。
从上述可知,结合构件21的板厚稍厚于后窗台11,但薄于L字状构件22、上部横梁13以及下部横梁14。
虽然记载了上述尺寸关系,但本发明的权利范围并非解释为限定于上述尺寸关系。
如图1、图3、图4所示,在后窗台11的后部设置有后部横梁61,该后部横梁61的前端部以及后端部接合于后窗台11的后部的上表面,与该后窗台11的后端共同形成沿车宽方向延伸的闭合剖面结构。
另外,如图1、图3、图6所示,在结合构件21的后部设置有后侧部构件62、62,该后侧部构件62、62的前端部以及后端部接合于结合构件21的后部的上表面,与该结合构件21共同形成沿车宽方向延伸的闭合剖面结构,并且将左右的侧板3、3与上述后部横梁61的左右的端部连接。
接着,对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的后部车身结构的制造加以说明。这里,假定侧板3、3与底板4以及塔构件31为已经组装完毕的状态,来进行说明。
首先,将左右L字状构件22设置于安装位置,将后面部22b的侧端部的凸缘部22e接合于侧板3,并且将后面部22b的下部接合于塔构件31的后面部31b的上部。
接着,将下部横梁14从高于侧板3、3上端的位置向下方下降而设置在规定的安装位置,将该下部横梁14的左右端部接合于L字状构件22的车宽方向内端部。此外,下部横梁14的车宽方向长度L1设计为小于左右的侧板3、3上端之间的车宽方向间隔L2,因此,能够将下部横梁14顺利地从上方移动至安装位置。
接着,将预先接合有加强板51的结合构件21设置在规定的安装位置,(i)将结合构件21的前面部21b的下部,与上述L字状构件22的下面部22a的前端部的凸缘22c一起,接合于上述塔构件31的前面部31a的上端部,(ii)将车宽方向外端部的凸缘部21c、21d接合于侧板3,(iii)将结合构件21的上面部21a接合于L字状构件22的后面部22b的上端部的凸缘部22d。
接着,将后窗台11设置于规定的安装位置,将其左右的端部分别接合于结合构件21的车宽方向内端部。另外,由于后窗台11的车宽方向长度(根据图1可明确知道小于上述L1)设定为小于左右的侧板3、3上端之间的车宽方向间隔(同样根据图1可明确知道大于上述L2),因此,能够顺利地从高于侧板3上端的位置下降至安装位置。
接着,将上部横梁13设置于规定的安装位置,将其左右的端部分别接合于结合构件21的车宽方向内端部,将上部横梁13的上面部13a的后端部与下部横梁14的后面部14b的上端部的凸缘部14c一并接合于后窗台11的前端部。
接着,将后侧部构件62设置于规定的安装位置,将其前端部以及后端部接合于结合构件21的后部上表面,将其车宽方向外端部的凸缘部接合于侧板3。
接着,将后部横梁61设置于规定的安装位置,将其前端部以及后端部接合于后窗台11的后部上表面,将其左右端部接合于后侧部构件62的车宽方向内端部。另外,后部横梁61的车宽方向长度(根据图1可明确知道小于上述L1)设定为小于左右侧板3、3上端的车宽方向间隔(同样根据图1可明确知道大于上述L2),因此,能够顺利地从高于侧板3上端的位置下降至安装位置。
如上所述,采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的后部车身结构,由于后窗台11及横梁12的车宽方向长度小于左右的侧板3、3上端之间的车宽方向间隔,因此,可以将后窗台11及横梁12从高于侧板3上端的位置下降以进行安装。
另外,由于车身后部的左右的侧板3、3之间通过横梁12、结合构件21以及L字状构件22连接,因此形成能够提高车身后部刚性的结构。
此时,由于结合构件21上的安全带卷收器用开口部21e的附近,安装有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加强板51,因此,结合构件21的强度,尤其是该构件21的对车宽方向变形的强度被提高。因此,即使在结合构件21上设置有安全带用开口部21e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车身后部刚性的降低,或者可以进一步提高车身后部的刚性。即,可以抑制车身后部的变形,提高例如转弯或变道时的操纵稳定性。此外,到底是抑制刚性的降低还是进一步提高该刚性,将参考所需的刚性,通过选择加强板51的板厚或材料等来确定。
另外,由于主体部51a的车宽方向长度,设定为大致等于横梁12与侧板3之间的间隔,即,结合构件21的上面部21a的车宽方向宽度,因此,能够将结合构件21的车宽方向强度在整个车宽方向范围内切实地提高。
另外,由于在加强板51上,形成有沿着主体部51a的上端部及下缘部向后方弯折的弯折部51b、51c,因此,该加强板51的车宽方向压缩强度被提高。因此,上述的效果可更加切实地实现。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加强板51的左右的端部并未接合于侧部板以及横梁12,但也可以进行接合。由此,可减轻施加于横梁12与结合构件21接合的接合部,以及结合构件21与侧板3接合的接合部的车宽方向负荷的负担。
另外,即使在结合构件21上进一步设置后座固定用开口部21f的情况下,也可通过在安全带用开口部21e与后座固定用开口部21f之间设置加强板51,不堵塞上述开口部21e、21f,便获得上述的效果。
此时,结合构件21上的安全带用开口部21e与后座固定用开口部21f之间的部位,是上面部21a与前面部21b之间的弯折部,是车宽方向压缩强度原本较高的部位,通过使用加强板51来加强该部位,该部位的强度便进一步提高,因此,与将加强部件设置在其他部位时相比,可以更加有效地获得上述的效果。
另外,由于在加强板51上设有沿着结合构件21上的侧板3与安全带用开口部21e之间的部位向后方延伸的后方延长部51d,因此,可不堵塞安全带用开口部21e,便进一步提高结合构件21的强度。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上述的效果。此外,本实施方式中,延长部向后方延伸,不过,例如在结合构件上未设置后座固定用开口部的情况下,也可以将加强板(加强部件)设置于安全带用开口部的后方,使延长部向前方延伸。
另外,由于结合构件21的板厚设定为薄于横梁12(上部横梁13及下部横梁14)及L字状构件22的板厚,因此,例如与相同板厚时相比,可实现结合构件21的轻量化。此时,由于上述加强板51设置于结合构件21上的需要高刚性的部位,因此也能够确保足够的强度。即,既能够实现结合构件21的轻量化,又能够确保足够的强度。
另外,由于后轮室罩部3a的上面部3b与L字状构件22通过塔构件31连接,并且结合构件21的前部结合于塔构件31的上部,因此,横梁21与周围接合的结合部周围的结构体整体的刚性被提高。即,车身后部的刚性进一步提高,操纵稳定性也进一步提高。
而且,由于在后窗台11及结合构件21的后部侧,设置有与这些部件共同形成沿车宽方向延伸的闭合剖面结构的后部横梁61及后侧部构件62,因此,车身后部的刚性进一步提高,操纵稳定性也进一步提高。
以上基于具体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但本发明并非限定、解释于上述记载的实施方式。可以预料,只要是本行业人员,即可以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进行各种变更或改进。但是,本发明的权利范围是由技术方案所限定的范围,只要上述改进及修改不脱离所限定的请求范围,均视为属于本发明的权利范围。

Claims (8)

1.一种车辆的后部车身结构,在车身后部的左右的侧板之间设置有后窗台,并且沿着该后窗台的前缘部设置有沿车宽方向延伸的横梁,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窗台及所述横梁的车宽方向长度,小于所述左右的侧板之间的间隔,
所述横梁的左右的端部与所述左右的侧板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间隙中设置有将所述后窗台及所述横梁的左右的端部与所述左右的侧板连接的板状的结合构件,
而且,在所述结合构件的下方设置有从侧视方向看呈大致L字状的、具有下面部和从该下面部的后端向上方竖起的后面部的L字状构件,通过所述L字状构件将所述左右的侧板与所述横梁的左右的端部连接,
并且从侧视方向看,所述L字状构件的所述下面部和所述后面部以及所述结合构件,形成闭合剖面结构,
所述结合构件上的形成所述闭合剖面结构的部位上,形成有将从收容于所述闭合剖面结构的闭合剖面空间内的安全带卷收器延伸出的安全带引导向外部的安全带用开口部,
并且在所述结合构件上的所述安全带用开口部的附近,安装有沿车宽方向延伸的加强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后部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结合构件上的安全带用开口部的前方部位上,设置有后座固定用开口部,
所述加强部件,以在所述后座固定用开口部与所述安全带用开口部之间延伸设置的状态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的后部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强部件上,形成有沿着所述结合构件上的所述侧板与所述安全带用开口部之间的部位延伸的延长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的后部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结合构件的板厚,薄于所述横梁及L字状构件的板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的后部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结合构件的板厚,薄于所述横梁及L字状构件的板厚。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的后部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轮室罩位于所述L字状构件的下方,所述轮室罩的上部与所述L字状构件通过塔构件连接,
并且所述结合构件的前端部结合于所述塔构件的上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的后部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轮室罩位于所述L字状构件的下方,所述轮室罩的上部与所述L字状构件通过塔构件连接,
并且所述结合构件的前端部结合于所述塔构件的上部。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的后部车身结构,其特征在于:
轮室罩位于所述L字状构件的下方,所述轮室罩的上部与所述L字状构件通过塔构件连接,
并且所述结合构件的前端部结合于所述塔构件的上部。
CN2008101341455A 2007-07-17 2008-07-17 车辆的后部车身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4813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185146 2007-07-17
JP2007185146 2007-07-17
JP2007185146A JP2009023367A (ja) 2007-07-17 2007-07-17 車両の後部車体構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48132A true CN101348132A (zh) 2009-01-21
CN101348132B CN101348132B (zh) 2012-05-30

Family

ID=402671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34145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48132B (zh) 2007-07-17 2008-07-17 车辆的后部车身结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09023367A (zh)
CN (1) CN101348132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70716A (zh) * 2014-01-26 2014-05-07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包裹架及其制造方法
CN110341809A (zh) * 2018-04-03 2019-10-18 铃木株式会社 车身后部构造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143815B1 (ko) * 2009-12-01 2012-05-09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자동차 리어 패키지 트레이의 보강구조
JP5598170B2 (ja) * 2010-08-30 2014-10-01 スズキ株式会社 パーティションサイド部の構造
CN102390325A (zh) * 2011-09-28 2012-03-28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混合动力三厢轿车的置物板总成结构
JP5529225B2 (ja) * 2012-08-31 2014-06-2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後部構造
JP5529226B2 (ja) * 2012-08-31 2014-06-2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後部構造
CN104602993B (zh) * 2012-08-31 2017-03-0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后部结构
FR3000006B1 (fr) * 2012-12-21 2016-07-15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Structure laterale arriere de vehicule deformable
JP6066327B2 (ja) * 2013-10-21 2017-01-2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WO2015076125A1 (ja) * 2013-11-19 2015-05-2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後部構造
CN105745141B (zh) * 2013-11-19 2018-01-02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后部构造
JP6020504B2 (ja) 2014-04-04 2016-11-0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後部構造
JP6517590B2 (ja) * 2015-06-01 2019-05-22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後部構造
DE102022125756A1 (de) 2022-10-06 2024-04-11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Kraftfahrzeugkarosserie eines Kraftfahrzeugs mit Querabstützu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13781U (zh) * 1985-07-11 1987-01-27
JPH0723108B2 (ja) * 1988-03-25 1995-03-15 マツダ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後部車体構造
JPH074998Y2 (ja) * 1988-11-15 1995-02-08 マツダ株式会社 車両用リトラクタの支持構造
JPH0441473U (zh) * 1990-08-09 1992-04-08
JP2990988B2 (ja) * 1993-01-28 1999-12-13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後部車体構造
JP3082602B2 (ja) * 1994-11-18 2000-08-28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リヤパーセルパネルの補強構造
JP3735948B2 (ja) * 1996-06-26 2006-01-18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車体後部構造
JP3457510B2 (ja) * 1997-07-30 2003-10-20 ダイハツ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アッパバック部の構造
JP4575810B2 (ja) * 2005-03-10 2010-11-0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のリアトレイ構造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70716A (zh) * 2014-01-26 2014-05-07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包裹架及其制造方法
CN110341809A (zh) * 2018-04-03 2019-10-18 铃木株式会社 车身后部构造
CN110341809B (zh) * 2018-04-03 2022-07-26 铃木株式会社 车身后部构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48132B (zh) 2012-05-30
JP2009023367A (ja) 2009-02-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48132B (zh) 车辆的后部车身结构
JP4265647B2 (ja) 車体側部構造
CA2864447C (en) Rolling stock
US7631918B2 (en) Rear structure of a vehicular body
KR101716951B1 (ko) 차량 후부 구조
EP3063027B1 (en) Sunroof structure for automobile
CN105752163A (zh) 车辆机舱总成及具有该车辆机舱总成的车辆
CN101391596B (zh) 安全带固定部件安装结构和线束布线方法
CN102476655A (zh) 车身上部构造
US9248846B2 (en) Rolling stock
JP6232453B2 (ja) 車体前部構造
CN109703623B (zh) 车身上部结构
CN102066179B (zh) 铁道车辆结构体的构造
US20220297759A1 (en) Vehicle body lateral section structure
US11285912B2 (en) Vehicle body rear structure
CN102963436A (zh) 车辆用滑柱塔形支承加强结构
CN112046611B (zh) 上部车身构造
JP2012091640A (ja) 自動車の後部車体構造
US20230202582A1 (en) Vehicle body side structure
JP4876801B2 (ja) 車体の後部構造
JP3634302B2 (ja) 自動車運搬船の車両甲板の桁構造
JP5056461B2 (ja) 車両のアンダーボデー構造
JP6862940B2 (ja) バンパビーム構造
JP4577129B2 (ja) スライドドア車の下部車体構造
JP2007203893A (ja) 車体側部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530

Termination date: 2019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