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46101A - 血液检查装置 - Google Patents

血液检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46101A
CN101346101A CNA200680049426XA CN200680049426A CN101346101A CN 101346101 A CN101346101 A CN 101346101A CN A200680049426X A CNA200680049426X A CN A200680049426XA CN 200680049426 A CN200680049426 A CN 200680049426A CN 101346101 A CN101346101 A CN 1013461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od
testing device
blood testing
blood taking
storage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8004942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46101B (zh
Inventor
藤原雅树
秋山敏博
天野良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3461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461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461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4610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45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in vivo, e.g. gas concentration, pH value;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fluids or tissues, e.g. interstitial fluid, cerebral tissue
    • A61B5/1468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in vivo, e.g. gas concentration, pH value;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fluids or tissues, e.g. interstitial fluid, cerebral tissue using chemical or electrochemical methods, e.g. by polarographic means
    • A61B5/1473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in vivo, e.g. gas concentration, pH value;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fluids or tissues, e.g. interstitial fluid, cerebral tissue using chemical or electrochemical methods, e.g. by polarographic means invasive, e.g. introduced into the body by a cathet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A61B5/157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integrated means for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45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in vivo, e.g. gas concentration, pH value;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fluids or tissues, e.g. interstitial fluid, cerebral tissue
    • A61B5/14532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in vivo, e.g. gas concentration, pH value;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fluids or tissues, e.g. interstitial fluid, cerebral tissue for measuring glucose, e.g. by tissue impedance measurem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45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in vivo, e.g. gas concentration, pH value;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fluids or tissues, e.g. interstitial fluid, cerebral tissue
    • A61B5/14535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in vivo, e.g. gas concentration, pH value;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fluids or tissues, e.g. interstitial fluid, cerebral tissue for measuring haematocri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45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in vivo, e.g. gas concentration, pH value;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fluids or tissues, e.g. interstitial fluid, cerebral tissue
    • A61B5/1486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in vivo, e.g. gas concentration, pH value; Measuring characteristics of body fluids or tissues, e.g. interstitial fluid, cerebral tissue using enzyme electrodes, e.g. with immobilised oxidas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A61B5/150007Details
    • A61B5/150206Construction or design fea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ackages; sterilisation of piercing element, piercing device or sampling device
    • A61B5/150274Manufacture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or steps for blood sampling devi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A61B5/150007Details
    • A61B5/150358Strips for collecting blood, e.g. absorb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A61B5/150007Details
    • A61B5/150374Details of piercing elements or protective means for preventing accidental injuries by such piercing elements
    • A61B5/150381Design of piercing elements
    • A61B5/150412Pointed piercing elements, e.g. needles, lancets for piercing the sk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A61B5/150007Details
    • A61B5/150374Details of piercing elements or protective means for preventing accidental injuries by such piercing elements
    • A61B5/150381Design of piercing elements
    • A61B5/150503Single-ended needles
    • A61B5/150519Details of construction of hub, i.e. element used to attach the single-ended needle to a piercing device or sampling devic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A61B5/150007Details
    • A61B5/150374Details of piercing elements or protective means for preventing accidental injuries by such piercing elements
    • A61B5/150534Design of protective means for piercing elements for preventing accidental needle sticks, e.g. shields, caps, protectors, axially extensible sleeves, pivotable protective sleeves
    • A61B5/15058Joining techniques used for protective means
    • A61B5/150595Joining techniques used for protective means by snap-lock (i.e. based on axial displacem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A61B5/150007Details
    • A61B5/150374Details of piercing elements or protective means for preventing accidental injuries by such piercing elements
    • A61B5/150534Design of protective means for piercing elements for preventing accidental needle sticks, e.g. shields, caps, protectors, axially extensible sleeves, pivotable protective sleeves
    • A61B5/150633Protective sleeves which are axially extensible, e.g. sleeves connected to, or integrated in, the piercing or driving device; pivotable protective sleeves
    • A61B5/150641Protective sleeves which are axially extensible, e.g. sleeves connected to, or integrated in, the piercing or driving device; pivotable protective sleeves comprising means to impede repositioning of protection sleeve from covering to uncovering posi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A61B5/150007Details
    • A61B5/150374Details of piercing elements or protective means for preventing accidental injuries by such piercing elements
    • A61B5/150534Design of protective means for piercing elements for preventing accidental needle sticks, e.g. shields, caps, protectors, axially extensible sleeves, pivotable protective sleeves
    • A61B5/150694Procedure for removing protection means at the time of piercing
    • A61B5/150702Procedure for removing protection means at the time of piercing fully automatically removed, i.e. the removing does not require any action by the us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A61B5/150007Details
    • A61B5/150374Details of piercing elements or protective means for preventing accidental injuries by such piercing elements
    • A61B5/150534Design of protective means for piercing elements for preventing accidental needle sticks, e.g. shields, caps, protectors, axially extensible sleeves, pivotable protective sleeves
    • A61B5/150694Procedure for removing protection means at the time of piercing
    • A61B5/150717Procedure for removing protection means at the time of piercing manually remove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A61B5/150007Details
    • A61B5/150755Blood sample preparation for further analysis, e.g. by separating blood components or by mix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A61B5/150007Details
    • A61B5/150847Communication to or from blood sampling device
    • A61B5/15087Communication to or from blood sampling device short range, e.g. between console and disposabl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A61B5/151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aking samples of capillary blood, e.g. by lancets, needles or blades
    • A61B5/15101Details
    • A61B5/15115Driving means for propelling the piercing element to pierce the skin, e.g. comprising mechanisms based on shape memory alloys, magnetism, solenoids, piezoelectric effect, biased elements, resilient elements, vacuum or compressed fluids
    • A61B5/15117Driving means for propelling the piercing element to pierce the skin, e.g. comprising mechanisms based on shape memory alloys, magnetism, solenoids, piezoelectric effect, biased elements, resilient elements, vacuum or compressed fluids comprising biased elements, resilient elements or a spring, e.g. a helical spring, leaf spring, or elastic strap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A61B5/151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aking samples of capillary blood, e.g. by lancets, needles or blades
    • A61B5/15101Details
    • A61B5/15126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lancing movement, e.g. 2D- or 3D-shaped elements, tooth-shaped elements or sliding guides
    • A61B5/1513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lancing movement, e.g. 2D- or 3D-shaped elements, tooth-shaped elements or sliding guides comprising linear sliding guid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5Devices for taking samples of blood
    • A61B5/151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aking samples of capillary blood, e.g. by lancets, needles or blades
    • A61B5/15186Devices loaded with a single lancet, i.e. a single lancet with or without a casing is loaded into a reusable drive device and then discarded after use; drive devices reloadable for multiple use
    • A61B5/15188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reusable driving devices
    • A61B5/1519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reusable driving devices comprising driving means, e.g. a spring, for propelling the piercing uni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7/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 G01N27/26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electrochemical variables; by using electrolysis or electrophoresis
    • G01N27/28Electrolytic cell components
    • G01N27/30Electrodes, e.g. test electrodes; Half-cel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7/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 G01N27/26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electric, electrochemical, or magnetic means by investigating electrochemical variables; by using electrolysis or electrophoresis
    • G01N27/416Syste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2562/00Details of sensor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sensor housings or probes; Accessories for sensors
    • A61B2562/02Details of sens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vivo measurements
    • A61B2562/0295Strip shaped analyte sensors for apparatus classified in A61B5/145 or A61B5/15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能够简单装卸采血针和血液传感器的血液检查装置,其能够减轻患者的负担和疼痛。具体而言,该装置为将支架、刺血针、采血针以及血液传感器作为采血管一体化的血液检查装置,该采血管对于装置本体可装卸自如地插拔。当采血管被安装,所述装置本体所包含的活塞把持所述刺血针,而且所述装置本体所包含的连接器与所述血液传感器接触。各个连接器的、与血液传感器的接触点最好是以特定的一点为中心相等角度间隔地配置。

Description

血液检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血液检查装置,特别涉及测量血液中的血糖值的装置。
背景技术
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测量血糖值(葡萄糖值)并基于该血糖值注射胰岛素以将血糖值维持在正常范围。为了将该血糖值维持在正常范围,需要经常测量血糖值,因此使用血液检查装置从患者的指尖等采取少量的血液,并基于该采取了的血液测量血糖值。
图28表示以往的血液检查装置的例子(参照专利文献1)。血液检查装置1包括:圆筒状的仓箱2;在仓箱2的内部往返的活塞3;一端4a被活塞3把持,而另一端4b安装有采血针5的刺血针4;以及安装在仓箱2的一端2a的血液传感器(以下也称为传感器)6。
使血液检查装置1的传感器6与患者的皮肤7紧靠。解除与活塞3连接的手柄(handle)9的闭锁(latch)凸部9a以及形成在仓箱2的闭锁凹部2b之间的接合。由此,由弹簧10附加了势能的活塞3向箭头8的方向发射。被活塞3把持的刺血针4以及安装在该刺血针4的采血针5也向箭头8的方向发射。
被发射的采血针5贯穿传感器6使皮肤7产生微小的损伤。从该损伤流出的血液由传感器6的检测单元检测,被变换成电信号后,由连接电极6a导出。连接电极6a通过连接器11与测量电路12连接。测量电路12计算采取了的血液的血糖值,并将该计算结果显示在显示单元13。
另外,还报告有一种体液测量装置,其具备装置本体以及包括传感器和采血针的安装体(参照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特表2003-52449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申请特开2000-23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作为为了使用的准备阶段,所述血液检查装置1需要将安装了采血针5的刺血针4安装在活塞3,而且需要将传感器6安装在仓箱2的一端2a。该作业很繁杂。
以下进一步说明该准备作业,首先卸下安装在血液检查装置1的使用过的传感器6。接下来,使活塞3前进到仓箱2的一端2a。然后,将安装了新的采血针5的刺血针4安装到活塞3。接下来,使活塞3后退,以使采血针5拉入仓箱2内。在使采血针5拉入仓箱2内的状态下,将新的传感器6安装在仓箱2的一端2a。这样经过较多的操作才完成准备工作。
另外,有关记载于专利文献2的、具备装置本体以及包括传感器和采血针的安装体的体液测量装置,没有充分进行面向实用化的研究。比如,没有研究如何将安装体安装到本体;如何使穿刺体(采血针)稳定地穿刺皮肤;以及将采取了的血液高效地导入传感器的结构等,因此不实用。
本发明提供能够简单装卸采血针和血液传感器的血液检查装置,其能够减轻患者的负担和疼痛。
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血液检查装置具有以下的特征:将支架、刺血针、采血针以及血液传感器作为采血管一体化,其对于装置本体可装卸自如地插拔,当采血管被安装,所述装置本体所包含的活塞把持所述刺血针,而且所述装置本体所包含的各个连接器与所述血液传感器接触。
发明的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因为刺血针、采血针以及血液传感器被一体化而构成采血管,所以能够简单地交换采血针和血液传感器。而且,通过由血液检查装置本体的活塞把持刺血针,在以采血针穿刺皮肤时,采血针不摆动而直进性变得较好,从而采血针能够稳定地穿刺皮肤。而且,在采血后,采血针能够从穿刺部笔直地后退而停止。因此,可将采血时的患者的疼痛减轻到最小限度。也就是说,只要以活塞把持刺血针,即可容易地实现防止采血针对患者皮肤的多次穿刺的结构,以及穿刺深度的调整结构。将这样的防止结构以及调整结构设置在血液检查装置而不是设置在采血管,则能够实现采血管的小型化和低成本化。
另外,在安装采血管时,因为采血针容纳在支架内,所以采血针不会使患者受伤,从而能够安全地交换采血管,并不会给患者带来恐惧感。而且,因为不会直接接触采血针,所以很卫生。进而,在每次检查时都将血液传感器和采血针一起交换,因此不会多次使用采血针,不必担心感染。
附图说明
图1是血液检查装置的断面图。
图2A是构成血液检查装置的采血管的构造图。
图2B是具有第二支架的采血管的构造图。
图2C是具有针帽的采血管的构造图。
图2D是具有第二支架以及针帽的采血管的构造图。
图3A是采血管的斜视图;图3B是具有第二支架的采血管的斜视图。
图4A是具有针帽的采血管的断面图;图4B是具有第二支架以及针帽的采血管的断面图。
图5A是穿刺时的采血管的断面图;图5B是穿刺结束后的采血管的断面图。
图6是用于将采血管插入到安装部的导片的主要结构展开平面图。
图7是插入了采血管的安装部的断面图。
图8A是表示采血管安装在血液检查装置的安装部的状态的断面图。
特别表示采血管的血液传感器与血液检查装置本体的连接器接触的状态;以及采血管的支架与血液检查装置本体的仓箱通过密封材连接的状态。
图8B表示采血管的支架与血液检查装置本体的仓箱之间的接触状态的细节。
图8C表示采血管的支架与血液检查装置本体的仓箱之间的接触状态的细节。
图8D表示采血管的支架与血液检查装置本体的仓箱之间的接触状态的细节。
图8E表示采血管的支架与血液检查装置本体的仓箱之间的接触状态的细节。
图9A是血液传感器的断面图;图9B以及图9C是在基板上设置了堤坝的血液传感器的断面图;图9D是在盖罩上预先设置了用于采血针贯穿的孔的血液传感器的断面图;图9E是使一部分构件透明的血液传感器的断面图。
图10A是血液传感器的盖罩的平面图;图10B是血液传感器的垫圈的平面图;图10C是血液传感器的基板的平面图。
图11A是血液传感器的盖罩的平面图;图11B是血液传感器的垫圈的平面图;图11C是设置了血液传感器的堤坝的基板的平面图。
图12A以及图12B是表示设置了堤坝的基板的制造步骤的图。
图13是表示用于在基板上形成堤坝的环状构件的图。
图14是以透明构件形成基体的一部分的血液传感器的分解平面图。
图14A是以透明构件形成的、血液传感器的盖罩的平面图(形成了成为存储部的孔);图14B是血液传感器的垫圈的平面图;图14C是血液传感器的基板的平面图。
图15是血液传感器的透视平面图,表示电极的配置等。
图16是另一例的血液传感器的透视平面图,表示电极的配置等。
图17是再一例的血液传感器的透视平面图,表示电极的配置等。
图18是表示血液检查装置的血液中的葡萄糖测量的原理的图。
图19是葡萄糖测量的特性图。
图20A是表示血液传感器与采血针的动作的关系的图;图20B是表示设置了堤坝的血液传感器与采血针的动作的关系的图。
图21A是表示在血液检查装置安装了采血管的状态的、穿刺前的刺血针的状态的断面图;图21B是表示采血时的刺血针的状态的断面图;图21C是表示采血结束后的刺血针的状态的断面图。
图22是表示由血液检查装置进行的葡萄糖测量的流程的图。
图23是血液检查装置的方框图。
图24是具有负压装置的血液检查装置的方框图。
图25A是具有负压装置的血液检查装置的断面图。
图25B是具有负压装置的另一血液检查装置的断面图。
图26是具有负压装置的血液检查装置的血液传感器附近的断面图。
图27是表示血液检查装置的使用状态的图。
图28是以往血液检查装置的断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关于血液检查装置整体]
本发明血液检查装置,包括:1)仓箱;2)测量电路,容纳在所述仓箱内;3)两个以上的连接器,与所述测量电路为电连接;4)安装部,形成于所述仓箱的一侧;5)活塞,在所述仓箱内往返;6)刺血针,一端可插拔地被所述活塞把持;7)采血针,安装在所述刺血针的另一端;9)支架,插入并固定在所述安装部,并且所述刺血针在其内部移动;以及10)血液传感器,安装在所述支架的一端,具有两个以上的连接电极。
图1表示本发明的血液检查装置的一例的断面图。图1中的血液检查装置20具有由树脂形成的仓箱21。仓箱21为装置的框体,用于容纳装置的主要构件。
测量电路32容纳在仓箱21中。测量电路是接收在血液传感器(后述)得到的血液成分的检测结果,测量该血液成分的构件。在血液传感器得到的检测信息经过连接器27和接头33等发送到测量电路32。
仓箱21的一方为圆筒状的安装部21a。采血管22从安装部21a的一端21b插入。插入到安装部21a的采血管22通过设置在安装部21a一侧的定位凹部21h与设置在采血管22一侧的支架23的定位凸部23h之间的咬合,固定在安装部21a内的规定位置。
采血管22具有圆筒状的支架23、安装在支架23的一端23a的血液传感器24、能够在支架23的内部自如地滑动的刺血针25、以及安装在刺血针25的另一端25b的采血针26。血液传感器24包括检查电极以及与检查电极连接的连接电极。连接器27与连接电极接触。
被把持部25f被设置在活塞30的一方的把持部30a把持,所述被把持部25f在作为采血管22的一个构件的刺血针25的一端25a附近形成,所述活塞30在安装部21a的内部滑动。在以采血针26穿刺皮肤时,通过由活塞30把持刺血针25,采血针26不摆动而直进性变好,从而采血针26能够稳定地穿刺皮肤。
另一方面,活塞30的另一方30b与呈曲柄(crank)状的手柄31的一方31a连接。在手柄31的另一方31b形成闭锁凸部31c。手柄31穿过在仓箱21形成了的孔21c,通过闭锁凸部31c与闭锁凹部21d的嵌合而闭锁。
在活塞30的驱动机构,比如可以采用日本专利申请特开2006-314718号公报所公开的方法。根据该方法,穿刺针能够在穿刺后笔直地后退而停止,所以可将穿刺时的患者的疼痛减轻到最小限度,并且容易实现防止两三次穿刺患者皮肤的那样的多次穿刺的结构,以及对穿刺深度的调整。将这样的防止结构以及调整结构设置在血液检查装置一侧而不是设置在采血管一侧,则能够实现采血管的小型和低成本。
作为防止多次穿刺的结构的例子,记载于日本专利申请特开2006-314718号公报。将一端被固定的拉簧(pull string)的另一端挂在设置在活塞的、旋转受到一部分限制的撬杆上。活塞由该拉簧的收缩复原力(restoring force)提供向前的势能。根据惯性,活塞比无法再提供向前的势能的位置进一步向前进。此时,撬杆成为杠杆使拉簧再次伸张,而活塞根据该复原力向后端方向附加势能。这样,以一个拉簧构成对活塞向前端方向以及向后端方向附加势能的附加势能构件,实现穿刺工具的制作步骤的简化,并且防止穿刺针的多次穿刺(参照该专利公报)。
作为穿刺深度调整结构的例子,在活塞移动到轴方向上时,使穿刺深度调整旋钮(knob)84可旋转地嵌合(参照图27),所述穿刺深度调整旋钮84具有限制该移动量的承受部。所述穿刺深度调整旋钮84的承受部(未图示)呈螺旋状,能够通过使穿刺深度调整旋钮84相对仓箱21的安装部21a旋转,而改变活塞的轴方向的移动量。
如上所述,在仓箱21的另一方21e一侧的内部容纳着测量电路32。测量电路32与在安装部21a内部形成的接头33连接。进而接头33与连接器27连接。接头33由两个以上(通常为四个或五个)的接头33a至33d(或者33e)构成,分别与所对应的连接器27a至27d(或者27e)连接。如上所述,连接器27分别与所对应的连接电极接触。在仓箱中还容纳供给测量电路32电源的电池34。
如上所述,血液检查装置20具有使安装了采血针26的刺血针25以及血液传感器24内置并一体化的采血管22,该采血管22可装卸于安装部21a。因此,能够以采血管22整体地简单地交换采血针和血液传感器。另外,因为在每次检查时都一并交换血液传感器24和采血针26,所以无需担忧多次使用采血针26,并无需担心感染。
在安装时,采血管22的采血针26容纳在支架23的内部,因此采血针26不会使患者受伤,从而很安全,并不会带来恐惧感。而且,不会直接接触容纳在支架23的采血针26,所以很卫生。
[关于采血管]
图2表示采血管的例子的构造斜视图。如图2A所示的采血管22-1包括支架23、血液传感器24、刺血针25以及采血针26。刺血针25和采血针26虽然被一体形成而难于分离;另一方面,支架23与刺血针25分别制造后既可以进行一体化,也可以互相分离。图2B所示的采血管22-2还具有第二支架38;图2C所示的采血管22-3还具有针帽39;图2D所示的采血管22-4还具有第二支架38以及针帽39。
血液传感器24安装在支架23的一端23a,检查由采血针26的穿刺采取的血液。
支架23的、血液传感器24安装侧的断面呈十字。在十字形的凸部23c之间,导入以导电性的金属形成的连接器27(存在于血液检查装置本体中),每个连接器27与血液传感器24的连接电极接触。支架23的另一端23b一侧具有与凸部23c一体形成的凸部23d。凸部23d设置有孔23e。
刺血针25插入到支架23的内部。刺血针25具有被一体设置的用于防止再使用的导片25c和用于提高直线性的导片25d。在图2A中,导片25c以及导片25d各配置两个,互相离开180度而相对。刺血针25的导片25d设置得可在设置在支架23的凸部23d的孔23e内滑动。在刺血针25的一端25a附近设置凸部25e。在凸部25e与一端25a之间设置有被把持部25f。
图2B所示的采血管22-2的第二支架38具有与患者的皮肤紧靠的圆周状的凸起部38a。凸起部38a的内部直径最好为4至15mm左右(为5至7mm更好)、凸起部的高度最好为0.5至5mm左右(为1至2mm更好)。凸起部38a与皮肤紧靠时,皮肤升高而便于采血。进而,若在凸起部38a的内部供给负压,则可使皮肤与传感器24贴紧,便于调整由采血针26穿刺的深度,而且因为其为圆周状的凸起形状,所以可确实地施加负压,从而穿刺后的向传感器的血液采取很稳定。另外,虽然图2B中,在第二支架设置了圆周状的凸起部38a,但是凸起部为在皮肤与血液传感器24之间形成空间的凹部即可。
图2C所示的采血管22-3的针帽39用于保护血液传感器24,并且用于固定安装前的采血管22-3的刺血针25。也就是说,如图4A所示,针帽39可贯穿传感器24与刺血针25连接。进而,因为针帽39可覆盖安装在刺血针25的采血针26那样地与刺血针25连接,所以能够保持经灭菌的采血针26的卫生。
另外,若针帽39将刺血针25固定,则要将采血管22-3安装到装置本体时,能够确实且简单地将刺血针25安装到活塞30的把持部30a(参照图1)。
图2D所示的采血管22-4具有采血管22-2所包含的第二支架38以及采血管22-3所包含的针帽39,因此可得到它们双方的优点。图4B表示采血管22-4的断面图。
图3表示采血管22的斜视图。图3A所示的采血管22-1的、在支架23的一端23a一侧(血液传感器一侧)形成的十字形的凸部23c的高度比在支架23的另一端23b一侧形成的十字形的凸部23d的高度高。也就是说,支架23的凸部23d一侧比凸部23c一侧细。这样,采血管的支架的插入方向前方部分比后方部分细,则易于将采血管22插入到安装部21a内部。另外,另一端23b一侧的凸部23d的前端部23g(23b一侧)呈锐角凸出。这对于使在安装部21a一侧形成的连接器27与血液传感器24的希望的位置确实地接触很重要。
因为以采血管22-1为单位装卸于安装部21a,所以采血管22-1与采血针26和血液传感器24也一起可对于安装部21a装卸自如。因此,能够简单地安装并交换血液传感器24和采血针26。
图3B所示的采血管22-2除了具有覆盖血液传感器24的第二支架38之外(参照图2B),与图3A所示的采血管22-1同样。
图5A是穿刺时的采血管22的断面图;图5B是穿刺结束后的采血管22的断面图。如图5A所示,在穿刺时采血针26从血液传感器24突出而停止。此时刺血针25的凸部25e闭锁在设置在支架23的另一端23b的闭锁部23f。因此,采血针26不会进一步从血液传感器突出。如图5B所示,在穿刺结束时采血针26被容纳在支架23内而停止。刺血针25的导片25c的根部闭锁在设置在支架23的另一端23b的闭锁部23f。因此,刺血针25不会从支架23脱落。
在图5B表示的状态下,采血管22从安装部21a卸除。在图5B表示的状态下,即使假设不留神将刺血针25沿箭头35的方向推出,导片25c也利用本身的弹性从支架23的孔23e拱上凸部23c。而且,导片25c的根部与孔23e的端接合而停止,因此采血针26不会从血液传感器24再次突出,从而很安全,并不会给患者带来恐惧感。
图6是表示用于将采血管22插入到安装部21a的导片36的主要结构展开平面图。导片36由设置在安装部21a的内壁的凸部21f和设置在支架的外面的凸部23d构成。凸部21f和凸部23d的各自的前端部21g和23g最好呈锐角而形成。
在将采血管22插入到安装部21a内时,凸部21f和凸部23d互相相对,恰当地控制以采血管的插入方向为轴时的旋转角度。也就是说,将采血管22插入到安装部21a的内部时,即使以插入方向为轴的旋转角度从希望的位置偏离,如箭头37所示,采血管22也在修正所述旋转角度的同时沿着导片36被插入。由此,使设置在安装部21a的连接器27确实地与采血管22的血液传感器24的希望的位置(连接电极的接触部位)接触。
图7是表示采血管22安装在安装部21a的内部的状态的断面图。如上所述,采血管22由导片36引导而插入,如图7所示那样,凸部21f与凸部23c相咬合,被规定为规定的角度(与接头33紧靠的角度)而固定在安装部21a内。这对于将血液传感器24的信号确实地传递给测量电路32很重要。
采血管22的外周,或者安装部21a的内周,无需为圆形,既可以为椭圆形也可以为多角形。但是,若为圆形或正多角形,则在插入采血管时,能够以任意的角度插入,因此易于插入,所述角度是以插入方向为轴的旋转角度。
当然,也可以使在采血管22与安装部21a的断面为非对称,只在一定的规定的方向插入。比如,也可以使采血管22的一部分形成凸部,在与该凸部对应的安装部21a形成凹状的沟,并沿着该沟使所述凸部嵌入。
[关于安装到血液检查装置的采血管的安装状态]
图8A表示图4B所示的采血管22-4安装到血液检查装置20的安装部21a的状态的断面图。采血管22-4的第二支架38和血液检查装置20的仓箱21通过密封材55接合。密封材55也可设置在采血管22-4或血液检查装置本体。通过密封材55提高装置内部的密封性。通过提高密封性,在采血时,易于在装置内的穿刺位置附近施加负压(后述),而可迅速而确实地进行穿刺后的血液的采取,从而能够实现测量检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的提高,以及采血量的减少,并且能够大幅度地减轻患者的负担。
另外,在图8A中,血液检查装置一侧的连接器27所接触的血液传感器24由第二支架38支持,因此连接器27与血液传感器24的接触压力很稳定。
在图8A中,密封材55被采血管22-4的第二支架38和血液检查装置20的仓箱21的端部夹持。另一方面,图8B以及图8D表示将采血管22-4锁在仓箱21的结构。也就是说,不只是夹持密封材55,而是通过设置在采血管22-4的支架38的锁爪(可动的一侧)28a与设置在仓箱21的锁爪(固定的一侧)28b之间的嵌合,采血管22-4被锁住。从双方向密封材55施加压力,同时固定采血管22-4的位置,因此装置内部的密封性提高,稳定性大幅度上升。
锁爪的可动的一侧28a或者固定的一侧28b各自设置在采血管22-4的支架38或者装置20的仓箱21即可,也可得到同样的效果。
通过设置在仓箱21一侧的按钮29a(参照图8C)、或滑钮(slide button)(参照图8E)等,可简单地解除锁定,实用性也较高。也可以使用电磁阀(electromagnetic valve)等的电气驱动或气压(pneunatic)驱动来代替按钮。当然,还可以在锁机构周围附加橡胶或者其它密封材29c以维持间隙或可动部分的密封效果。
[关于血液传感器]
如上所述,采血管22具有血液传感器24。血液传感器24包括:基体;设置在基体的存储部;一端与存储部连通的供给路径;设置在所述供给路径的检测单元;以及与所述供给路径连通的空气孔。所述基体的一个面与被穿刺的皮肤紧靠,并且在与皮肤紧靠的基板面形成的孔成为所述存储部的开口部。通过穿刺从皮肤流出的血液被从所述开口部导出到存储部。
图9A表示作为血液传感器的一例的血液传感器24-1的断面图。血液传感器24-1包括:基板41;粘结在基板41的上面的垫圈47;以及粘结在垫圈47的上面的盖罩48。通过设置在基板41的孔41c和设置在垫圈47的孔47c形成血液的存储部49。供给路径47d与存储部49连接。供给路径47d的前端与空气孔48c连接。
试剂50最好载置在检测单元40上。检测单元40将后述,比如存在于基板41上的检测电极42以及44(后述)上。试剂50根据要测量的血液成分的种类适当地选择。在测量葡萄糖值时,在0.01至2.0wt%CMC水溶液中,添加PQQ-GDH(0.1至5.0U/传感器)、铁氰化钾(potassium ferricyanide)(10至200mM)、麦芽糖醇(maltitol)(1至50mM)、以及牛黄酸(taurine)(20至200mM),使它们溶解而调制成试剂溶液,并将试剂溶液滴落在检测单元,使其干燥而得到试剂50。
如图9B以及9C所示的血液传感器24-2以及24-3那样,也可以在基板41的皮肤接触面上,在孔41c附近设置堤坝51。堤坝51既可以通过冲压加工等与基板41一体形成(图9B),也可以以其它构件形成(图9C)。图9C中的堤坝51只要将图13所示的环状构件54粘结在孔41c而形成即可。环状构件54的孔54a粘结得与形成存储部49的基板的孔41c接连。形成存储部49的基板的孔41c的直径与环状构件54的孔54a的直径最好为相同的尺寸。使其它构件与血液传感器24-1同样即可。
在图9B中,通过设置在基板41的升高部41d和孔41c、以及设置在垫圈47的孔47c形成存储部49。
最好使堤坝的高度为0.5至5mm左右(为1至2mm更好)。堤坝51防止采取了的血液未导出到血液传感器的存储部49而流出。
也可以如图9D所示的血液传感器24-4那样在盖罩48设置孔52。采血针26贯穿孔52。若在盖罩48预先设置孔52,则无需通过穿刺针26在盖罩上刺出穿刺孔,因此可减小穿刺时的力量,而且抑制穿刺针26的针尖的损伤。
也可以如图9E所示的血液传感器24-5那样,通过盖罩48和垫圈47形成存储部49,并且在基板41形成空气孔48c。若使血液传感器24-5中的盖罩48为透明构件,则可确认是否血液从外部供给到供给路径47d或者检测单元40。
图10表示血液传感器24的分解平面图。血液传感器24包括图10A所示的盖罩48、图10B所示的垫圈47以及图10C所示的基板41。
图10C表示基板41的平面图。虽然基板41呈八角形,但是基板的形状并无特别的限定。基板41的材料最好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等的树脂。基板41的厚度最好为0.075至0.25mm的范围(为0.188mm更好)。
在基板41的一个面(与垫圈47粘结的面),一体形成检测电极42至45、以及分别与检测电极42至45连接的连接电极42a至45a。以金、白金、钯等作为材料,通过阴极溅镀法或者蒸镀法形成导电层,并对其进行激光加工来形成检测电极42至45以及连接电极42a至45a。在基板41的大约中央设置孔41c,并使该直径为2.0mm左右即可。另外,若使基板41的材料为透明材料,并以薄膜形成检测电极而成为透明电极,则能够简单地观察供给路径47d内的血液。
图10B表示垫圈47的平面图。使垫圈47的厚度为0.05至0.15mm的范围(最好为0.1mm)即可。垫圈47最好为大约呈十字形等的多角形(最好为正多角形)。只是因为十字形的凹处容易配置连接器27(未图示)。在垫圈47的大约中央而且与设置在基板41的孔41c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孔47c。使孔47c的直径与孔41c的直径相同即可(2.0mm)从孔47c向十字形的第一凸部47e方向形成有狭缝(slit)47d,狭缝47d与血液的供给路径对应。通过使狭缝47d的沟的宽度为0.6mm,并且使流路方向的长度为2.4mm,使供给路径47d的容积(cavity)为0.144μL左右即可。这样能够以小容量的血液进行检查,因此患者的负担较少,而且不会带来恐惧感。使垫圈47的材料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的树脂既可。
图10A表示盖罩48的平面图。盖罩48大约呈十字形,空气孔48c设置在十字形的第一凸部48并与供给路径47d的前端部对应地设置。最好将空气孔48c的直径设为50μm左右。
盖罩48的材料为塑料,最好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使盖罩48的厚度为0.05至0.25mm的范围(最好为0.075mm)即可。
图11表示具有堤坝的血液传感器(参照图9B以及图9C)的分解平面图。图11A表示盖罩48;图11B表示垫圈47;图11C表示形成堤坝51的基板41-1。因为除了基板41-1以外,与图10所示的血液传感器24同样,所以说明基板41-1。
图11C为构成血液传感器24的基板41-1的平面图,其呈八角形。基板41-1的材料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其厚度最好为0.075至0.25mm的范围,为0.188mm更好。
与图10C的基板41同样地,在基板41-1的面一体形成检测电极42至45、以及分别从检测电极42至45导出的连接电极42a至45a。在基板41-1的大约中央设置孔41c,并使孔41c的直径为1.5mm即可。
基板41-1的孔41c的周围设有堤坝51。在形成了堤坝51的面的背面,粘结垫圈47,并在垫圈47的上面粘结盖罩48,以制作血液传感器24。
基板41-1通过冲压加工制作(参照图12),或者将环状构件54粘结在基板41而制作(参照图13)。
图12表示将堤坝51被一体形成的基板41-1通过冲压加工而制作的方法。图12A表示形成堤坝51前的状态。在图12A中,凹模90具有圆孔90a。使圆孔90a的直径为1.55mm左右即可。圆孔90a的上方以45度的角度向上方展开而为开口。使开口部的上方的直径为2mm左右即可。
在凹模90的上面载置基板41。而且,在基板41的上方准备凸模91。在凸模91设有向下方突出的圆形的凸部91a。使凸部91a的根部91b的直径为2mm左右,并使前端部91c的直径为1.5mm左右。以45度的锥体91d连接根部91b与前端部91c。锥体91d形成升高部41d和堤坝51。
通过将凸模91的凸部91a向基板41被载置了凹模90的圆孔90a进行冲压(下压)(参照图12B),能够使形成存储部49的一部分的升高部41d和堤坝51一体形成在基板41。
图13表示用于与基板41的下面粘结的环状构件54。孔54a形成在环状构件54。既可以在将环状构件54粘结在基板41而形成堤坝51后,粘结垫圈47和盖罩48,也可以在将基板41、垫圈47和盖罩48粘结后,粘结环状构件54而形成堤坝51。若使环状构件54的材料为与基板41或者垫圈47相同的材料,则便于生产管理。
图14表示基体的一部分以透明构件形成的血液传感器24-5(参照图9E)的分解平面图。图14A表示盖罩48;图14B表示垫圈47;图14C表示基板41。
图9E所示的血液传感器24-5对于图9A所示的血液传感器24-1等,基板41、垫圈47以及盖罩48上下相反地配置。因此,在图14C所示的基板41的、存储部49的顶面一侧形成有检测电极。在基板41设有通孔41e,连接电极43a从检测电极43经过通孔41e被导出到皮肤接触面的相反侧。另外,基板41还设有空气孔48c。
图14B表示垫圈47,与图10B同样。
图14A表示盖罩48,其材料最好为透明材料。若盖罩48透明,则能够通过视觉确认从皮肤接触面采取到供给路径的血液,从而易于判断是否使用过。在盖罩48的中央部形成作为存储部的一部分的孔48f。
[关于基板、垫圈和盖罩的各自厚度]
血液传感器24的基板41、垫圈47和盖罩48的厚度,以及它们的比率对血液的采取而言至关重要。首先,为了在供给路径47d发生毛细管现象,最好使垫圈的厚度为0.05至0.15mm的范围(为0.1mm更好)。
继而在图9A至D所示的血液传感器24-1至24-4中,为了调整存储部49的容积和供给路径47d的容积,需要调整垫圈47的厚度和基板41的厚度。基板的厚度最好与垫圈的厚度相同,或者比其大,最好使“基板41的厚度∶垫圈47的厚度”=1∶1至5∶1的范围(为2.5∶1更好)。另外,最好使盖罩48的厚度小于基板41的厚度,而使血液传感器24的整体厚度变薄。因此,作为基准,使“基板41的厚度∶垫圈47的厚度∶盖罩48的厚度”为2.5∶1.3∶1即可。这里指的“基板41的厚度”与图9E所示的血液传感器24-5的盖罩48的厚度对应,“盖罩48的厚度”与图9E所示的血液传感器24-5的基板41的厚度对应。
[关于血液存储部的容积与血液供给路径的容积的关系]
如上所述血液传感器24虽然包括血液存储部49和血液供给路径47d,但是血液存储部49的容积为血液供给路径47d的容量的1至20倍,最好为4至15倍,为5至7倍则更好。比如,使图9A所示的血液传感器24-1的血液存储部49的容积为0.904μL,血液供给路径47d的容积为0.144μL即可。另外,使图9B所示的血液传感器24-2的血液存储部49的容积为0.766μL左右,血液供给路径47d的容积为0.144μL左右即可。综上所述,通过适当地控制血液存储部49与血液供给路径47d的容积比率,能够将流在供给路径的血液的速度控制为恒定,而且还能够适当地控制流在供给路径的血液的流量,因此血液不会冲走试剂50,与试剂50充分地发生反应,从而能够进行正确的检查。
进而,通过控制血液存储部49与血液供给路径47d的容积比率,能够减小它们的容积。因此,能够抑制用于检查而采取的血液量,从而减轻患者的负担。
[关于空气孔的面积与穿刺孔的面积的关系]
最好将空气孔48c的直径设为50至500μm(比如50μm)。若缩小空气孔48c的直径,则过多采取的血液不易从空气孔48c流出。进而,最好使空气孔48c的面积比由采血针26形成的穿刺孔48e的面积小。如使穿刺孔48e的面积比空气孔48c的面积大,则穿刺孔48e的对于血液13的流出的抵抗比空气孔48c变小。因此,过多采取的血液13的绝大部分从穿刺孔48e流出,而从空气孔48c流出的血液13的量变得极少。因此,即使过多地采取了血液,试剂50也不会被冲走。也就是说,试剂50不会从检测单元40移动,而血液13的成分可正确地检查。另外,最好使空气孔48c的直径比采血针26的直径小,为10%至80%左右,为大约1/2则更好。
另外,如图9D所示的血液传感器24-4那样,孔52预先形成在盖罩48的情况下,也最好使孔52的面积大于空气孔48c的面积。而且,最好使孔52的面积小于在基板41形成的孔41c的面积。
[关于血液传感器的各个部分的防水性·亲水性的关系]
首先,相当于“供给路径47d的内面”的盖罩48的背面(与垫圈粘结的面)最好经过了亲水处理。这是为了通过毛细管现象使血液流畅地流入供给路径47d。另外,相当于“存储部49的顶面”的盖罩48的背面最好具有比相当于供给路径47d的内面的盖罩48的背面弱的亲水性。这是为了使血液流畅地流入供给路径47d。
盖罩48的表面(与垫圈粘结的面的背面)最好进行防水处理。这是为了抑制存储部49的血液从空气孔48c或盖罩48的孔(比如由采血针26穿刺形成的穿刺孔48e)过多地流出。另外,相当于“存储部49的顶面”的盖罩48的背面最好具有比盖罩48的表面弱的防水性。这是为了有效地抑制存储部49的血液的流出。
在基板41的与皮肤紧靠的面中,最好至少孔41c的周围具有防水性,该面整体也可以具有防水性。这里的“防水性”是指表面自由能量最好为43mN/m以下。若基板41的与皮肤紧靠的面具有防水性,则由采血针26穿刺皮肤而采取的血液容易引入到存储部49。
进而,在图9B以及9C所示的血液传感器24-2以及24-3中,孔41c的壁面与升高部41d最好具有比供给路径47d弱的亲水性,而且具有比盖罩48的表面(与垫圈粘结的面的背面)弱的防水性。
亲水性或者防水性的程度通过进行亲水处理或者防水处理来调整。为了提高亲水性或者防水性,将亲水性材料或者防水性材料掺入构成血液传感器的构件的材料,或者涂抹在构件的表面。调整掺入或者涂抹的亲水性材料或者防水性材料的量,则亲水性或者防水性的程度也被调整。另外通过分解或者去除涂抹在疏水性材料(塑料、比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表面上的亲水性材料,能够减弱亲水性。另外,也可以对亲水性材料照射UV(紫外线),以调整该性能。
上述那样的亲水性或防水性经控制的血液传感器24比如通过以下的方法制造。预先在盖罩48的上面进行防水处理,在盖罩48的下面进行亲水处理。另外,也可以预先对基板41的背面(与垫圈粘结的面相反的面)的、整个面或者孔41c的周围进行疏水处理。接下来,将基板41、垫圈47以及盖罩48粘结(将盖罩48的亲水处理面与垫圈47粘结)。
[关于血液传感器的电极配置等]
图15表示血液传感器24的透视平面图。在基板41上,形成有检测电极42、43、44以及45,这些检测电极42至45比如按顺序作为有效极、探测极、对极以及Hct极而发挥作用。“有效极”是指用于测量血液成分的电极,“探测极”是指用于探测血液是否提供给检测单元的电极,“对极”是指与上述有效极成为一对的电极,“Hct极”是指用于测量血液中的血细胞比容值的电极。检测电极42至45分别与所对应的连接电极42a、43a、44a以及45a连接,连接电极42a、43a、44a以及45a配置在基板41的外周侧。
虽然在基板41上包括检测单元40,但是试剂与检测单元40接触。检测单元40最好包含作为有效极发挥作用的检测电极42,以及作为对极发挥作用的检测电极44,另一方面最好不包含作为Hct极发挥作用的检测电极45。
从采血针26所穿刺的皮肤流出的血液引入到存储部49。被引入到存储部49的血液通过毛细管现象流入到供给路径47d,导入到检测单元40,并在检测单元40与试剂50发生反应。反应结果被导入与每个检测电极连接的连接电极42a、43a、44a以及45a。
进而,上述反应结果通过与连接电极42a、43a、44a以及45a接触的连接器27a、27b、27c以及27d,被导入到在安装部21a形成的接头33a、33b、33c以及33d;进而从接头33a至33d导入到测量电路32。
如图15所示,各个连接电极42a至45a包括用于与连接器接触的接触部位42b至45b。连接器27a、27b、27c以及27d分别与接触部位42b、43b、44b以及45b接触。接触部位42b、43b、44b以及45b最好围绕特定的一点配置在其周围,而且以所述特定的一点为中心并以相等角度为间隔地配置。“特定的一点”最好位于基板面中的存储部49的内部(孔41c的内部),处于该中心附近则更好。而且“特定的一点”也可以位于基板面中的、穿刺针26要进行移动的轴上。进而言之,所述特定的一点最好以将所述采血管安装在安装部时的插入方向为轴,并位于所述采血管的轴旋转的中心附近。
而且各个接触部位42b至45b最好配置得与所述特定的一点离开大致相同的距离。
这样,检查装置的连接器27以所述特定的一点为中心并以相等角度为间隔地与血液传感器24接触,因此与采血管的安装的方向无关,连接器与血液传感器可恰当地连接。因此,采血管的安装变得更简单。
如上述图2所示那样,若将连接器27a至27d配置在形成于支架23的外周的十字形的凸部23c或23d之间,则能够将所述接触部位配置得以支架的十字形的重心点为中心并以相等角度为间隔。
若接触部位42b、43b、44b以及45b以所述特定的一点为中心并以相等角度为间隔地配置,则在将采血管22安装到安装部21a并使接触部位与连接器接触时,即使为任意的角度,所有的接触部位也能够与某个连接器接触,所述角度是以采血管的插入方向为轴的旋转角度。另一方面,不清楚哪个接触部位与哪个连接器接触。因此,为了不拘泥角度而随意地插入采血管,最好设置“基准电极”,用于确定哪个连接器与哪个连接电极的接触部位接触,所述角度是以插入方向为轴的旋转角度。
图16表示在血液传感器24设置基准电极的例子。如图16所示的血液传感器24a除了连接电极42a至45a,还具有“基准电极”,作为用于确定各个连接电极的位置为连接电极的哪个的基准。血液传感器24a除了具有基准电极以外与图15所示的血液传感器24相同即可。图16中的基准电极为与连接器接触的位置的基准接触部位43c。基准接触部位43c与接触部位43b一并设置在连接电极43a内,也就是说接触部位43b与基准接触部位43c以导体连接。因此,两者间的电阻为零。当然,基准接触部位43c设置在连接电极42a至45a的任意一个的内部即可,并不限定为连接电极43a。
接触部位42b至45b以及基准接触部位43c最好设置在血液传感器24a的外周附近,分别配置在特定的一点的周围,而且以所述特定的一点为中心并以相等角度为间隔地设置。因此,安装部21a的连接器27也分别与接触部位42b至45b和基准接触部位43c对应,以所述特定的一点为中心并以相等角度为间隔地设置五个。此时的支架的形状,最好不为图2所示那样的十字形,而最好为星型、或五角形,连接器27以相等角度配置在星型或五角形支架的周围。
通过除了接触部位42b至45b还设置基准接触部位43c,即使将采血管22以任意的角度插入安装部21a,所述角度是以插入方向为轴的旋转角度,也能够做到:A)某个的连接器接触某个的接触部位或者基准接触部位,而且B)测量电路32检测电阻为零的相邻的电极,确定包含基准接触部位的连接电极,确定连接电极42a至45a的位置,并且确定与各个连接电极连接的检测电极的功能。
图17表示在血液传感器24设置基准电极的其它的例子。图17所示的血液传感器24b的连接电极42a至45a的每个都具有成对的两个连接器所接触的接触部位。也就是说,连接电极42a具有由部位42d和42e构成的接触部位;连接电极43a具有由部位43d和43e构成的接触部位;连接电极44a具有由部位44d和44e构成的接触部位;以及连接电极45a具有由部位45d和45e构成的接触部位。
只有由部位43d以及43e构成的接触部位中的部位43e在绝缘构件53上形成。因此,部位43d和43e为电绝缘,两者间的电阻为无限大;而另一方面部位42d和42e、部位44d和44e、以及部位45d和45e各自之间的电阻为零。为了使部位43d和43e为电绝缘,既可以将部位43e配置在连接电极43a上设置了的绝缘构件53上,也可以在部位43e的周围设置狭缝而使其绝缘。
这样,能够将与部位43d绝缘的部位43e作为基准电极的基准接触部位来使用。测量各个接触部位的每对之间的电阻,因为只有一对为无限大,所以能够确定基准接触部位43e。将确定出的基准接触位置作为基准,比如能够以顺时针将各个连接电极确定为连接电极43a、连接电极44a、连接电极45a、以及连接电极42a,而且能够确定与各个连接电极连接的检测电极的功能。
即使设置了基准电极的血液传感器(图16以及图17举例示出的)所安装的采血管22以任意的角度插入到血液检查装置的安装部21a,包含在血液传感器的各个连接电极42a至45a也可确定,所述角度是以插入方向为轴的旋转角度。因此,无需通过目视等调整而对准采血管的插入方向,从而可简单地插入。
当然,还可以如下这样使特定的连接器接触特定的接触部位:若不使角度为特定的角度则无法将采血管22插入到安装部21a,所述角度为以插入方向为轴的旋转角度。比如,不将图6所示的导片的凸部21f和凸部23d以相等间隔设置,而以不同间隔设置即可。另外,在安装部21a的内壁设置从前方朝向后方的沟(或者凸部),并且在采血管22的支架的表面设置与所述沟(或者凸部)对应的凸部(或者沟),使采血管22在该沟(或者凸部)内滑动而插入即可。而且,也可以在活塞30的把持部30a设置凹部(或者凸部),并且在刺血针25的被把持部25f形成与所述凹部对应的凸部(或者凹部)。
[关于血糖值的测量原理]
图18表示测量血液的血糖值的血液检查装置20的测量原理图。血液中的葡萄糖101与葡萄糖脱氢酶(GDH)103特异地发生反应并给予生成物102,铁氰化钾104被还原而生成氰亚铁酸钾105。所生成的氰亚铁酸钾105的量与葡萄糖101的浓度成比例。氰亚铁酸钾105在作为有效极的检测电极42(参照图15)上氧化,此时向作为对极的检测电极44流动的氧化响应电流106与葡萄糖101的浓度成比例。因此,基于该氧化响应电流106能够测量血糖值。
图19表示血液检查装置20的测量结果的输出例。横轴表示葡萄糖101的浓度(mg/dL),纵轴表示氧化响应电流106(μA)。这样,氧化响应电流106与葡萄糖101的浓度成比例。
[关于检查过程]
图20表示由血液检查装置进行的采血中的采血针26与血液传感器24的关系。如图20A所示,血液传感器24的基板41与患者的皮肤(手指的皮肤等)紧靠。当将采血针26向箭头方向发射,从血液传感器24突出,并在形成存储部49的顶面的盖罩48没有开口部时,采血针26刺破盖罩48进而穿刺皮肤7。从被穿刺的皮肤7流出血液13,流出的血液13被导入到存储部49。导入到存储部49的血液13流入到供给路径47d,进而通过毛细管现象导入到检测单元40。
若基板41的与皮肤接触的面经防水处理,则从皮肤流出的血液能够高效地导入到存储部49。
血液13容易流入到内面经亲水处理的供给路径47d。若存储部49的内面具有比供给路径47d的内面弱的亲水性,则血液13更容易流入到供给路径47d。另外,若盖罩48的上面经防水处理,则来自穿刺孔52a的血液13的流出被抑制,因此血液13更容易流入到供给路径47d。
图20B表示采血针26与形成了堤坝51的血液传感器24之间的关系。如图19表示那样,使血液传感器24与患者的手指等的皮肤7紧靠,将采血针26向箭头方向发射,则与图20A同样地,皮肤7被穿刺,血液13流出。流出的血液13贮满存储部49。
此时在存储部49的开口附近形成有堤坝51,所以堤坝51与皮肤7之间贴紧。因此,从皮肤7流出的血液13易于导入到存储部49而不易泄漏。
图21表示采血管22以及插入采血管22的血液检查装置20的安装部21a的断面图。如图21所示那样,在圆筒形的安装部21a的内部,活塞30被设置得在前后方向(在图中为左右方向)活动自如。活塞30的把持部30a把持构成采血管22的刺血针25的被把持部25f。另外,采血管22以安装部21a的端21b的弹性被保持。
采血管22的固定在安装部21a的固定位置由设置在安装部21a的圆筒内的定位凹部21h与设置在构成采血管22的支架23的定位凸部23h之间的嵌合规定。由此,采血管22被固定在安装部21a的规定的位置。各个连接器27与血液传感器24的每个接触部位(包含基准接触部位)接触。各个接头33与每个连接器27接触。
图21A表示活塞30被向后方拉入的状态,采血针26存在于采血管22的内部。也就是表示着穿刺前的状态。图21B表示活塞30向前方突出了的状态。采血针26从血液传感器24(血液传感器24a)突出。在该状态下,穿刺患者的皮肤进行采血。图21C表示活塞30被向后方拉入的状态。采血针26容纳在采血管22内。除了活塞30向前方突出了的状态,采血针26容纳在采血管22内,因此不会发生不留神用采血针26刺破皮肤的情况,而很安全。另外,也不会给患者带来恐惧感。进而,不会直接接触采血针26,因此很安全。
图22表示使用了血液检查装置20的检查步骤的例子。在步骤61将采血管22插入安装部21a,并安装到血液检查装置20。通过该插入,支架23被压入安装部21a而闭锁,并且定位凹部21h与定位凸部23h嵌合而被定位。另外,以活塞30的把持部30a把持刺血针25的被把持部25f。
在步骤62,将采血管22的血液传感器24按在患者的皮肤,使它们贴紧。在步骤63,解除活塞30的锁结构,该锁结构由设置在手柄31的闭锁凸部31c与设置在仓箱21的闭锁凹部21d形成。在步骤64,安装在刺血针25的采血针26通过活塞30向皮肤突出,所述活塞以弹簧附加了势能。
在步骤65,在采血针26穿刺了患者的皮肤后,使采血针26立即后退而容纳在采血管22内部。在步骤66使血液流出而采血。流出了的血液引入到血液传感器24,并导入到配置在供给路径47d的内部的检测单元40。然后,作为探测极的检测电极43判断了测量所需的量的血液被导入到检测单元后,结束采血。这样,不会采取所需以上的多余的血液,能够使患者的负担极轻。
在步骤67,测量采取了的血液中的葡萄糖。使血液中的葡萄糖与葡萄糖氧化还原酶反应一定时间后,使检测电极42为有效极,检测电极44为对极,对所述两电极间施加电压。然后,通过酶反应氧化在检测电极42上生成的还原状态的催化剂,并检测该氧化电流。通常,葡萄糖与氧化还原酶之间的反应时间为10秒以下,在步骤67的施加电压为0.2至0.5V,施加时间为5秒以下。该施加时间由计时器79(后述)计量。
在步骤68测量血细胞比容(Hct)值。使检测电极45为有效极,检测电极42为对极,对两电极间施加电压,则可检测依赖于Hct值的电流。基于检测出的电流测量Hct值。测量出的Hct值用于校正葡萄糖的测量结果。也可以预先求出电流与Hct值之间的关系作为标准曲线(calibration curve),还可以直接应用检测出的电流。
通常,在步骤68的施加电压为2至3V左右,施加时间为5秒以下左右。对作为有效极的检测电极45未配置催化剂,而且检测电极45与检测电极42之间有一定间隔,在该间隔只存在血液。因此,在步骤68中,不会受到试剂50的影响,能够检测依赖于Hct值的氧化电流。
然后,在步骤69校正血液成分的测量结果。也就是说,使用在步骤68测量出的Hct值,校正在步骤67所得的葡萄糖量。本校正基于预先制作出的标准曲线(包括标准表格)进行。经校正的葡萄糖量显示于血液检查装置20的显示单元75。
在经过了血糖值测量步骤67、68以及69之后的、使用过的采血管22每次测量后被回收或被废弃。
[关于血液检查装置的方框图]
图23表示血液检查装置20的方框图。对相同的构件附加相同的标号,并简化说明。图23的血液检查装置20具有图16所示的血液传感器24a。血液传感器24a的连接电极42a至45a与接头33a至33e连接。接头33a至33e与切换电路71连接,切换电路71的输出与电流/电压变换器72的输入连接。电流/电压变换器72的输出通过模拟/数字变换器(以后称为A/D变换器)73,与运算单元74的输入连接。运算单元74的输出与显示单元75(比如液晶显示装置)连接,并且与发送单元77的输入连接。另外,切换电路71与基准电压源78连接。基准电压源78也可以为接地电位。控制单元76的输出与切换电路71的控制接头、运算单元74、发送单元77以及计时器79连接。
在使用适用了血液传感器24a的血液检查装置20进行检查的情况下,在测量血液成分之前,需要确定连接电极42a至45a与接头33a至33e的哪个连接着。于是,根据控制单元76的指令,在接头33a至33e中,确定在相邻的接头之间导通的接头。只要确定导通的接头,则可决定与该接头连接的电极为连接电极43a。将与连接电极43a连接的接头作为基准,依序决定与连接电极44a、45a以及42a连接的接头。
这样,在决定了与连接电极42a至45a的每个连接的接头以后,测量血液成分。使用了不存在基准电极的血液传感器24(参照图15)的情况下,因为已经决定了与连接电极42a至45a连接的接头,因此不需要该步骤。
接下来,对切换电路71进行切换,将成为用于测量血液成分的有效极的检测电极42通过接头33与电流/电压变换器72连接。另一方面,将成为用于探测血液的流入的探测极的检测电极43通过接头33与基准电压源78连接。在检测电极42与检测电极43之间施加一定的电压。在该状态下,血液导入到检测单元,则电流在检测电极42与检测电极43之间流动。该电流由电流/电压变换器72变换成电压,该电压值由A/D变换器73变换成数字值。然后,输出到运算单元74。运算单元74基于该数字值探测出有血液流入。
接下来进行血液成分(葡萄糖)量的测量。有关葡萄糖量的测量,首先根据控制单元76的指令,对切换电路71进行切换,将成为用于测量葡萄糖量的有效极的检测电极42通过接头33与电流/电压变换器72连接。另一方面,将成为用于测量葡萄糖量的对极的检测电极44通过接头33与基准电压源78连接。
使血液中的葡萄糖与葡萄糖氧化还原酶反应一定时间的期间,也可以关闭电流/电压变换器72以及基准电压源78。在反应了一定时间(10秒以下)后,若根据控制单元76的指令,对检测电极42与44之间施加一定的电压(0.2至0.5V),则电流在检测电极42与检测电极44之间流动。该电流由电流/电压变换器72变换成电压,该电压值由A/D变换器73变换成数字值并输出到运算单元74。运算单元74基于该数字值换算成葡萄糖量。
在测量了葡萄糖量后,测量Hct值。首先,根据来自控制单元76的指令,对切换电路71进行切换,将成为用于测量Hct值的有效极的检测电极45通过接头33与电流/电压变换器72连接。另一方面,将成为用于测量Hct值的对极的检测电极42与基准电压源78连接。
然后,根据控制单元76的指令,从电流/电压变换器72以及基准电压源78,对检测电极45与检测电极42之间施加一定的电压(2V至3V)。在检测电极45与检测电极42之间流动的电流由电流/电压变换器72变换成电压,该电压值由A/D变换器73变换成数字值并输出到运算单元74。运算单元74基于该数字值测量Hct值。
利用测量出的Hct值和葡萄糖量,参照预先求出的标准曲线或者标准表格,以Hct值校正葡萄糖量。也可以将校正后的结果显示在显示单元75,或者从发送单元77向注射治疗药(比如胰岛素)的注射装置发送。虽然也可以利用电波进行发送,但是最好利用对医疗仪器无妨害的光通信。
若治疗药的注射装置能够基于从发送单元77发送的校正后的结果(测量数据),自动设定治疗药的剂量,则患者无需设定剂量,从而消除设定的麻烦。另外,因为能够不通过人为手段对注射装置设定胰岛素的量,所以能够防止设定的差错。
[关于负压单元]
本发明的血液检查装置也可以具备负压单元。最好通过该负压单元对由采血针26进行穿刺的皮肤的穿刺部的附近提供负压。因此,具有负压单元的血液检查装置20最好具有用于遮围皮肤的穿刺部附近的构件,对由该构件遮围的空间提供负压即可。
图24表示具有负压单元的血液检查装置20-1的方框图。血液检查装置20-1与图23所示的血液检查装置20的不同之处在于具有负压单元,以不同之处为中心进行说明。与血液检查装置20相同的构件附加相同的标号,并简化说明。
在图24中,遮围部81从安装部21a的端21b延伸而设置。控制单元76a与负压单元82(比如真空发生器)连接,负压单元82的输出通过负压通路83与遮围部81的内部连接。因此,通过负压单元82能够对遮围部81的内部提供负压。
负压单元82在使血液传感器24a(也可以为血液传感器24)贴紧在测量部位的步骤62之后发挥作用,并在采血步骤66之后停止即可。在进行采血时,通过使以采血针穿刺的皮肤与血液传感器24a之间的空间产生负压,使皮肤处于紧张状态,从而迅速而确实地采血。
图25A表示血液检查装置20-1的断面图。在图25A中,遮围部81从安装部21a的端21b延伸而设置。与控制单元76a连接的负压单元82(比如真空发生器)的输出,通过负压通路83与遮围部81内连接。因此,以负压单元82能够对遮围部81内提供负压。
图26是表示血液检查装置20-1的遮围部81附近的主要部分的扩大断面图。在图25中,通过负压单元82进行动作,遮围部81的内部81a如箭头83a那样被吸引,皮肤7紧紧地与遮围部81以及血液传感器24贴在一起,从而使皮肤7处于紧张状态。此时,采血管22的内部22a也被吸引。在由采血针26(参照图20)进行穿刺前,最好对存储部49内部从空气孔48c向箭头83b的方向吸引,提供负压以使皮肤7升高。由此,使皮肤7处于紧张状态而易于穿刺。在由采血针26进行穿刺后,最好对存储部49内部除了从空气孔48c还从穿刺孔36如箭头83c所示的方向吸引,进一步提供负压,以进一步使皮肤7升高而促进血液13的采取。
这样,因为将空气孔48c和血液的供给路径47d作为负压供给路径而利用,所以不需另外设置负压供给路径而能够对存储部49的内部提供负压。另外,在穿刺后也能够将穿刺孔52a作为负压供给路径来利用。
还可以将具有图24、图25A或者图26所示的负压单元的血液检查装置20-1中的遮围部81作为上述图2B所示的第二支架38。在利用了第二支架38的情况下,通过负压单元对第二支架38的圆周状的凸起部38a与皮肤形成的空间提供负压即可。图25B表示将具有第二支架38的采血管22-4(采血管22-2的情况也同样)安装在血液检查装置20-2的仓箱21的状态的断面图。所述采血管22-4的、仓箱21的安装部21a的安装状态如图8A至图8E所示。在图25B中,负压通路83在仓箱21内形成,并与上述采血管22-4内连接。由此,能够进行穿刺时的皮肤的吸引或者穿刺后的迅速的血液采取。
图27表示患者要使用血液检查装置20进行血液检查的状态。要从患者的左手食指采取血液,并进行血液成分(比如血糖值)的测量。在血液检查装置20中,在仓箱21的一方具有安装部21a。采血管22插入并固定在安装部21a,采血管22的一端安装有血液传感器24。另外,在仓箱21的另一方设置有显示单元75。作为驱动活塞30的机构,比如可以采用日本专利申请特开2006-314718号公报所公开的方法。由此,能够实现防止多次穿刺的结构和调整穿刺深度的结构。另外,血液检查装置20也可以具有穿刺深度调整结构,作为一例在图27表示穿刺深度调整旋钮84。
本发明的血液检查装置不仅能够用于葡萄糖的测量,而且对乳酸值或者胆固醇的血液成分的测量也很有用。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血液检查装置能够简单装卸包括采血针和血液传感器的采血管,因此可适用于医疗设备等。
本申请主张以下申请的优先权:2006年1月5日提交的、申请号为JP2006-000354的申请;申请号为JP2006-000355的申请;申请号为JP2006-000356的申请;申请号为JP2006-000357的申请;申请号为JP2006-000358的申请;以及2006年1月31日提交的申请号为JP2006-022040的申请。这些申请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记载的内容被全部引用在本发明。

Claims (39)

1.一种血液检查装置,包括:
仓箱;
测量电路,容纳在所述仓箱;
两个以上的连接器,与所述测量电路为电连接;
安装部,形成于所述仓箱的一侧;
活塞,在所述仓箱内往返;
刺血针,一端可插拔地被所述活塞把持;
采血针,安装在所述刺血针的另一端;
支架,可插拔地被所述安装部把持,并且所述活塞在其内部移动;以及
血液传感器,安装在所述支架的一端,具有两个以上的连接电极,
所述刺血针、所述采血针以及所述血液传感器与所述支架成为一体,构成对于所述安装部可装卸自如地插拔的采血管,而且所述两个以上的连接器被配置得与所述血液传感器的所述连接电极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检查装置,其中,所述两个以上的连接器的各自的、与所述血液传感器的连接电极的接触点被配置在特定的一点的周围,而且以所述特定的一点为中心相等角度间隔地配置,所述特定的一点为以将所述采血管安装到所述安装部时的插入方向为轴的、所述采血管的轴旋转的中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检查装置,其中,所述支架的外面以及所述安装部的内面具有用于插拔所述采血管的导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检查装置,其中,所述采血管的支架的、插入方向的前方部比插入方向的后方部细。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检查装置,其中,所述采血管的采血针与刺血针被一体化。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检查装置,其中,所述采血管可分割成一体化了的采血针与刺血针、以及安装了传感器的支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检查装置,其中,所述血液传感器包括:
基体;
存储部,设置在所述基体,用于收集来自所述采血针穿刺了的皮肤的血液;
供给路径,一端与所述存储部连通,所述存储部的血液通过毛细管现象流入;
检测单元,设置在所述供给路径内;以及
空气孔,与所述供给路径连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血液检查装置,其中,设置在所述基体的存储部在与皮肤紧靠的一侧为开口,而且在与皮肤紧靠的一侧的相反侧具有闭口部,所述闭口部由所述采血针穿孔。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血液检查装置,其中,所述空气孔的面积比由所述采血针穿孔的面积小。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血液检查装置,其中,所述空气孔的直径为所述采血针的直径的10%至80%。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血液检查装置,其中,设置在所述基体的存储部在与皮肤紧靠的一侧为开口,而且在与皮肤紧靠的一侧的相反侧具有开口部,所述开口部能够由所述采血针贯穿。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血液检查装置,其中,所述空气孔的面积比能够由所述采血针贯穿的开口部的面积小。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血液检查装置,其中,能够由所述采血针贯穿的开口部的面积比所述空气孔的面积大,而且比所述存储部的、与皮肤紧靠的一侧的开口部的面积小。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血液检查装置,其中,所述采血管具有覆盖所述刺血针的采血针的针帽,所述针帽贯穿所述存储部内。
15.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血液检查装置,其中,所述基体的至少一部分为透明构件,能够通过视觉确认供给到供给路径的内部的血液。
16.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血液检查装置,其中,具有第二支架,覆盖所述基体的、与皮肤紧靠的一侧,而且所述第二支架在与皮肤紧靠的一侧具有直径为4mm至15mm的圆形的凹部。
17.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血液检查装置,其中,所述检测单元包括:
用于检测所采集的血液的成分的两个以上的检测电极;以及
试剂,
所述两个以上的检测电极的每个电极与所述两个以上的连接电极的每个电极连接,而且所述两个以上的连接电极中的一个具有用于确定所述两个以上的连接电极的配置的基准电极。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血液检查装置,其中,所述基准电极通过导体与所述两个以上的连接电极中的一个电极为电连接。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血液检查装置,其中,所述基准电极与所述两个以上的连接电极中的一个电极为电绝缘。
2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血液检查装置,其中,能够通过测量所述两个以上的连接电极的每个电极与所述基准电极之间的电阻值来确定所述基准电极。
2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血液检查装置,其中,负压可通过所述空气孔提供给所述存储部。
2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血液检查装置,其中,所述存储部的容积为所述供给路径的容积的1至20倍。
23.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血液检查装置,其中,所述存储部的容积为所述供给路径的容积的4至15倍。
24.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血液检查装置,其中,所述基体包括:
基板,构成所述存储部的一部分;
垫圈,设置在所述基板上,构成所述供给路径和所述存储部的一部分;以及
盖罩,设置在所述垫圈的上面,形成有所述空气孔,
所述基板的厚度大于等于所述垫圈的厚度。
25.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血液检查装置,其中,所述供给路径的内面经过了亲水处理,而且所述基体的、与皮肤紧靠的一侧的相反侧的面经过了防水处理。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血液检查装置,其中,所述存储部的顶面的亲水性比所述供给路径的内面的亲水性弱。
27.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血液检查装置,其中,所述存储部的顶面的防水性,比所述基体的与皮肤紧靠的一侧的相反侧的面的防水性弱。
2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血液检查装置,其中,所述基体的与皮肤紧靠的一侧的面中的、所述存储部的周围经过了防水处理。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血液检查装置,其中,所述基体的与皮肤紧靠的一侧的面的整体经过了防水处理。
30.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血液检查装置,其中,所述基体的与皮肤紧靠的一侧的相反侧的面经过了防水处理。
3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血液检查装置,其中,所述存储部的顶面的防水性,比所述基体的与皮肤紧靠的一侧的面中的、所述存储部的周围的防水性弱。
3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血液检查装置,其中,在所述基体的与皮肤紧靠的一侧的面的、所述存储部的开口部附近设置有突出的堤坝。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血液检查装置,其中,所述堤坝与所述基体一体成型。
34.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血液检查装置,其中,所述堤坝以与所述基体不同的构件来设置。
35.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血液检查装置,其中,所述基体包括:
基板,构成所述存储部的一部分;
垫圈,设置在所述基板上,构成所述供给路径和所述存储部的一部分;以及
盖罩,配置在所述垫圈的上面,形成有所述空气孔,
所述基体由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制造:
准备在所述存储部的开口部附近形成有堤坝的所述基板;
将所述垫圈粘结在所述基板的未形成堤坝的面上;以及
将所述盖罩粘结在所述垫圈。
3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检查装置,其中,还具有对使用所述采血针穿刺皮肤的穿刺部的附近提供负压的单元。
37.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检查装置,其中,还具有显示由所述测量电路得出的测量结果的显示单元,或者发送所述测量结果的发送单元。
38.一种采血管,可装卸于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检查装置。
39.一种采血管,可装卸于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血液检查装置。
CN200680049426XA 2006-01-05 2006-12-28 血液检查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4610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00355/2006 2006-01-05
JP2006000355 2006-01-05
JP2006000354 2006-01-05
JP2006000357 2006-01-05
JP000357/2006 2006-01-05
JP000356/2006 2006-01-05
JP000354/2006 2006-01-05
JP2006000356 2006-01-05
JP000358/2006 2006-01-05
JP2006000358 2006-01-05
JP022040/2006 2006-01-31
JP2006022040 2006-01-31
PCT/JP2006/326262 WO2007077930A1 (ja) 2006-01-05 2006-12-28 血液検査装置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498516A Division CN102415888A (zh) 2006-01-05 2006-12-28 采血管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46101A true CN101346101A (zh) 2009-01-14
CN101346101B CN101346101B (zh) 2011-11-09

Family

ID=3822827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498516A Pending CN102415888A (zh) 2006-01-05 2006-12-28 采血管
CN200680049426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46101B (zh) 2006-01-05 2006-12-28 血液检查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498516A Pending CN102415888A (zh) 2006-01-05 2006-12-28 采血管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2) US7927290B2 (zh)
EP (1) EP1961382A4 (zh)
JP (1) JP4956443B2 (zh)
KR (1) KR101010797B1 (zh)
CN (2) CN102415888A (zh)
CA (1) CA2635980C (zh)
WO (1) WO2007077930A1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40163A (zh) * 2010-07-08 2013-06-05 赛诺菲-安万特德国有限公司 允许进行血液样本测量
CN103338702A (zh) * 2010-12-15 2013-10-02 爱-森新株式会社 采血针持针器及具有该采血针持针器的采血针装置
CN104042253A (zh) * 2013-03-15 2014-09-17 奥索临床诊断有限公司 可旋转的盘形流体样品收集装置
CN104135928A (zh) * 2012-01-10 2014-11-05 赛诺菲-安万特德国有限公司 用于抽出血液样本的设备
WO2016145672A1 (zh) * 2015-03-14 2016-09-22 深圳市贝沃德克生物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用于血糖仪采血笔的采血针
CN109069080A (zh) * 2016-02-17 2018-12-21 聚合物工艺系统有限公司 利用毛细管技术的用于具有增大体积的血液收集器的系统和方法
CN111419180A (zh) * 2020-03-25 2020-07-17 牡丹江医学院 一种机械测痛仪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640970A1 (en) * 2006-01-31 2007-08-0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Blood test method and blood test apparatus
CN101374458B (zh) 2006-01-31 2012-04-1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血液传感器以及具有其的血液检查装置
JP4979005B2 (ja) * 2007-05-28 2012-07-18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バイオセンサ測定装置
US8657762B2 (en) * 2007-07-18 2014-02-25 Panasonic Corporation Blood test device
WO2009019854A1 (ja) * 2007-08-03 2009-02-12 Panasonic Corporation 血液検査装置及び検査方法
WO2009031313A1 (ja) * 2007-09-04 2009-03-12 Panasonic Corporation 血液分析素子とそれを用いた血液分析装置
WO2009031312A1 (ja) * 2007-09-04 2009-03-12 Panasonic Corporation 血液検査装置
US8395363B2 (en) * 2007-10-11 2013-03-12 Panasonic Corporation High voltage generation circuit, puncture device, and blood test device
KR100918197B1 (ko) 2008-03-07 2009-09-21 이준기 카트리지형 랜싱장치 및 이에 사용되는 란셋카트리지
WO2010041473A1 (ja) * 2008-10-09 2010-04-15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穿刺針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穿刺装置
JP5363124B2 (ja) * 2009-01-15 2013-12-11 テルモ株式会社 収納容器および試験具包装体
JP2010271255A (ja) * 2009-05-22 2010-12-02 Nipro Corp 立体型血液成分測定用センサ
AU2013229776B2 (en) * 2012-03-08 2016-12-15 Medtronic Af Luxembourg S.A.R.L. Biomarker sampling in the context of neuromodulation devices and associated systems
US9204833B2 (en) 2012-03-27 2015-12-08 Phlebotics, Inc. Cartridge for automated blood sampling system
KR101592378B1 (ko) * 2013-04-11 2016-02-05 조선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질병진단장치 및 진단모듈
CN103300868A (zh) * 2013-07-02 2013-09-18 苏州施莱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一种带缓冲装置的采血装置
GB2517694A (en) * 2013-08-27 2015-03-04 Khaldoun F S Al Sahali Integrated lancing device with testing meter
USD746976S1 (en) * 2013-09-08 2016-01-05 Theranos, Inc. Blood collection device
USD745662S1 (en) * 2013-09-08 2015-12-15 Theranos, Inc. Blood collection device
KR101500273B1 (ko) * 2013-10-09 2015-03-06 박성식 채혈장치
MX2016007411A (es) 2013-12-05 2017-01-09 Rfemb Holdings Llc Presentacion de antigeno de cancer mejorado a celulas que presentan por la descomposicion electrica de membrana por radiofrecuencia (rf-rmb) como un mecanismo adyuvante para la inmunoterapia.
JP2015212685A (ja) * 2014-04-15 2015-11-26 アークレイ株式会社 センサおよび測定装置
CA2975123A1 (en) 2015-01-30 2016-08-04 Rfemb Holdings, Llc Radio frequency electrical membrane breakdown for the treatment of high risk and recurrent prostate cancer, unresectable pancreatic cancer, tumors of the breast, melanoma or other skin malignancies, sarcoma, soft tissue tumors, ductal carcinoma, neoplasia, and intra and extra luminal abnormal tissue
CA2975888A1 (en) * 2015-02-06 2016-08-11 Rfemb Holdings, Llc Radio-frequency electrical membrane breakdown for the treatment of cardiac rhythm disorders and for renal neuromodulation
CN104688245A (zh) * 2015-03-23 2015-06-10 上海大城德智能家居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血样采集设备
CA3011460A1 (en) 2016-01-15 2017-07-20 Rfemb Holdings, Llc Immunologic treatment of cancer
TWI778065B (zh) 2017-07-25 2022-09-21 瑞典商艾瑟莉恩公司 吸力施加裝置以及用於取樣體液的裝置
US20220249068A1 (en) * 2019-03-26 2022-08-11 First Screening Co., Ltd. Urinalysis device and health facilitation system
CN113086419B (zh) * 2021-03-17 2021-12-24 安牧乳业(江苏)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性高的乳饮料包装
CN113331835B (zh) * 2021-07-07 2023-06-16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 创伤性休克伤员动静脉采血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27459A (en) 1996-12-06 2000-02-22 Abbott Laboratories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blood for diagnostic tests
US6063039A (en) * 1996-12-06 2000-05-16 Abbott Laboratories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btaining blood for diagnostic tests
US6071294A (en) * 1997-12-04 2000-06-06 Agilent Technologies, Inc. Lancet cartridge for sampling blood
JP3873093B2 (ja) 1998-06-15 2007-01-24 アークレイ株式会社 ランセット一体型体液測定装置およびこの体液測定装置に装着して使用する装着体
JP4166878B2 (ja) * 1998-10-15 2008-10-15 アークレイ株式会社 ランセット一体型体液測定装置に使用するバイオセンサ
JP4457192B2 (ja) 1999-02-15 2010-04-28 アークレイ株式会社 ランセット一体型測定装置
US20060091006A1 (en) * 1999-11-04 2006-05-04 Yi Wang Analyte sensor with insertion monitor, and methods
EP1238632B1 (en) * 1999-12-13 2011-05-11 ARKRAY, Inc. Body fluid measuring apparatus with lancet and lancet holder used for the measuring apparatus
US6706159B2 (en) 2000-03-02 2004-03-16 Diabetes Diagnostics Combined lancet and electrochemical analyte-testing apparatus
JP4186390B2 (ja) 2000-06-26 2008-11-26 株式会社カネカ 畜肉加工品に風味を付与する方法
US7691071B2 (en) * 2001-01-19 2010-04-06 Panasonic Corporation Lancet-integrated sensor, measurer for lancet-integrated sensor, and cartridge
CN100457032C (zh) 2001-08-03 2009-02-04 爱科来株式会社 体液采集装置用安装体及其制造方法
US7771368B2 (en) * 2002-07-01 2010-08-10 Terumo Kabushiki Kaisha Body fluid collecting device
JP2004033376A (ja) 2002-07-01 2004-02-05 Terumo Corp 穿刺針一体型体液採取具
JP4308483B2 (ja) * 2002-07-02 2009-08-05 アークレイ株式会社 穿刺用ユニットおよび穿刺装置
JP4182397B2 (ja) 2002-07-29 2008-11-19 アークレイ株式会社 穿刺用ユニットおよび穿刺装置
WO2004004565A1 (ja) * 2002-07-02 2004-01-15 Arkray, Inc. 穿刺用ユニットおよび穿刺装置
JP4250695B2 (ja) * 2002-07-02 2009-04-08 アークレイ株式会社 穿刺装置への穿刺用部材のセッティング方法、および穿刺装置
JP4250694B2 (ja) * 2002-07-02 2009-04-08 アークレイ株式会社 穿刺装置
JP4257943B2 (ja) 2002-07-29 2009-04-30 アークレイ株式会社 穿刺用ユニット、および穿刺用部材の取り外し具
EP1570783A4 (en) * 2002-12-13 2009-09-09 Arkray Inc NADELEINFÜHRVORRICHTUNG
DE10312357B3 (de) * 2003-03-20 2004-07-08 Roche Diagnostics Gmbh Stechhilfe und Lanzettensystem mit Wiederverwendungsschutz sowie eine Stechhilfe dafür
US20060161077A1 (en) * 2003-06-23 2006-07-20 Masao Takinami Body fluid sampling implement and body fluid sampling method
JP4334969B2 (ja) 2003-10-02 2009-09-30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血液成分分析用センサ
KR100823946B1 (ko) * 2003-10-29 2008-04-22 아크레이 인코퍼레이티드 랜싯 및 천자 장치
EP2314209B1 (en) * 2005-04-28 2017-03-15 Panasonic Healthcare Holdings Co., Ltd. Puncture needle cartridge
JP4536590B2 (ja) 2005-05-16 2010-09-01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穿刺具
US8211036B2 (en) * 2005-05-27 2012-07-03 Stat Medical Devices, Inc. Disposable lancet device cap with integral lancet and/or test strip and testing device utilizing the cap
EP1776925A1 (de) * 2005-10-20 2007-04-25 Roche Diagnostics GmbH Analytisches Hilfsmittel mit einer Lanzette und einer Testkammer
CN101374458B (zh) * 2006-01-31 2012-04-1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血液传感器以及具有其的血液检查装置
CA2640970A1 (en) * 2006-01-31 2007-08-0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Blood test method and blood test apparatus
JP4944803B2 (ja) * 2006-02-09 2012-06-06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血液検査装置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40163A (zh) * 2010-07-08 2013-06-05 赛诺菲-安万特德国有限公司 允许进行血液样本测量
CN103140163B (zh) * 2010-07-08 2016-08-10 赛诺菲-安万特德国有限公司 允许进行血液样本测量
US9351678B2 (en) 2010-12-15 2016-05-31 I-Sen, Inc. Lancet holder and lancet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CN103338702A (zh) * 2010-12-15 2013-10-02 爱-森新株式会社 采血针持针器及具有该采血针持针器的采血针装置
US10258270B2 (en) 2012-01-10 2019-04-16 Sanofi-Aventis Deutschland Gmbh Apparatus for eliciting a blood sample
CN104135928A (zh) * 2012-01-10 2014-11-05 赛诺菲-安万特德国有限公司 用于抽出血液样本的设备
CN104042253B (zh) * 2013-03-15 2019-03-08 奥索临床诊断有限公司 可旋转的盘形流体样品收集装置
CN104042253A (zh) * 2013-03-15 2014-09-17 奥索临床诊断有限公司 可旋转的盘形流体样品收集装置
WO2016145672A1 (zh) * 2015-03-14 2016-09-22 深圳市贝沃德克生物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用于血糖仪采血笔的采血针
CN109069080A (zh) * 2016-02-17 2018-12-21 聚合物工艺系统有限公司 利用毛细管技术的用于具有增大体积的血液收集器的系统和方法
CN109069080B (zh) * 2016-02-17 2022-03-15 聚合物工艺系统有限公司 利用毛细管技术的用于具有增大体积的血液收集器的系统和方法
CN111419180A (zh) * 2020-03-25 2020-07-17 牡丹江医学院 一种机械测痛仪
CN111419180B (zh) * 2020-03-25 2023-05-23 牡丹江医学院 一种机械测痛仪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927290B2 (en) 2011-04-19
KR101010797B1 (ko) 2011-01-25
CA2635980A1 (en) 2007-07-12
JPWO2007077930A1 (ja) 2009-06-11
CN101346101B (zh) 2011-11-09
CA2635980C (en) 2011-09-27
EP1961382A4 (en) 2010-01-20
WO2007077930A1 (ja) 2007-07-12
JP4956443B2 (ja) 2012-06-20
US20090281455A1 (en) 2009-11-12
US20110160614A1 (en) 2011-06-30
EP1961382A1 (en) 2008-08-27
CN102415888A (zh) 2012-04-18
KR20080073782A (ko) 2008-08-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46101B (zh) 血液检查装置
CN101374458B (zh) 血液传感器以及具有其的血液检查装置
CN108697385B (zh) 用于检测体液中的至少一种分析物的医学装置
US8652068B2 (en) Integrated sensor for analyzing biological samples
CA2657265C (en) Portable measuring system having an optimized assembly space
US6783502B2 (en) Integrated lancing and analytic device
JP4982560B2 (ja) センサー較正
CN101374457B (zh) 血液检查装置
US8437828B2 (en) Blood inspection device
EP2446819B1 (en) Electrochemical sensor, lancet, and bodily fluid measuring apparatus
JP4682360B2 (ja) 針一体型バイオセンサー
JP5126756B2 (ja) 穿刺器具一体型バイオセンサーおよびその製造法
JP2006300622A (ja) 針一体型バイオセンサー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1109

Termination date: 2013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