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42336A - 外用消炎止痒润肤油药液制剂和内服中药制品胶囊 - Google Patents

外用消炎止痒润肤油药液制剂和内服中药制品胶囊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42336A
CN101342336A CNA2008101441612A CN200810144161A CN101342336A CN 101342336 A CN101342336 A CN 101342336A CN A2008101441612 A CNA2008101441612 A CN A2008101441612A CN 200810144161 A CN200810144161 A CN 200810144161A CN 101342336 A CN101342336 A CN 1013423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inese medicine
liquid
chinese
skin
caps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14416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楚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A20081014416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342336A/zh
Publication of CN1013423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4233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技术提供一种外用消炎止痒润肤油药液和内服中药制品胶囊。本技术涉及一种矿物油、橄榄油等油性药液和中药白鲜皮、麻柳叶、百部等中药乙醇浸渍提取液与水煎液两种药液混合或各单独包装、捆绑组合药物。其特点是浴后涂抹,使用方便,显效率达90%以上。再配白鲜皮、麻柳叶、百部三味,增加了独活、柿叶或柿蒂共五味中药制成的中药胶囊。内服中药制品胶囊以治肺脏热风、毒气攻皮肤瘙痒、以达到根治,不使瘙痒等皮肤病复发,同时也有效地防治了老年斑的生成。且无毒副作用、疗效显著。其特征在于:治疗包括老年斑在内的皮肤瘙痒。

Description

外用消炎止痒润肤油药液制剂和内服中药制品胶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技术涉及一种外用消炎止痒润肤油药液制剂和内服中药制品胶囊。
背景技术:
皮肤瘙痒是一种常见的外科皮肤病,特别是中老年男女干性皮肤患者居多;阵发性皮肤瘙痒,多为皮脂腺分泌功能减退,皮下脂肪减少,皮肤干燥和退行性萎缩性等因此引起,或脂溢性丘疹引起,液下、肢部、背部为多发病处;也是干燥气候或寒冷季节引发的瘙痒较为普遍,常见的一种疾病,有时天热、潮湿也会发作,特别是在夜间睡眠发生瘙痒,严重者白天也会出现奇痒,进而逐渐扩展到全身,常为阵发性,晚间加剧瘙痒程度因人而异,严重时难以忍受,不断搔抓,直至皮肤出现红丘、斑痕、出血、感觉疼痛时才会暂时减轻。瘙痒处往往出现皮囊炎、疖子、出现头晕、情绪烦燥,精神抑郁,神经衰弱,失眠,食欲不振等现象。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分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慢性是对称性,弥漫性,表现为红斑、丘疹、渗液和结痂等,边界不清,炎症反应明显,伴有灼热或瘙痒。本病多发于小腿,脐窝,有反复发作尽至病程可延数月至数年之久。
脂溢性皮炎:是在皮脂溢出发生一种性慢性皮肤炎症,成人患者皮肤多油,皮脂腺口较大。好发于头部、眉部、眼脸、鼻旁沟、耳后、胸骨前,肩胛骨等处。典型损害为和毛囊一致的黄红色丘疹,边缘清楚,表面覆有少量油腻性磷屑,皮疹有时有融合倾向(连成一小片)。婴儿脂溢性皮炎,皮损多在头皮、前额、两颊、和眉间、头皮呈满覆油腻性灰黄色厚的痂皮,为暗红色斑片。本病有不同程度的瘙痒感,成人患者多呈慢性。
接触性皮炎:是皮肤或粘膜接触外界某刺激物如动物性,植物性,化学性等而引发的皮炎,如羽毛、漆、药物、染料、塑料、酸碱化学物、溶剂等。多发于暴露部位,有时如表带、膏皮等也引起丘疹、水泡,自觉瘙痒,有烧灼感。
神经性皮炎:是一种皮肤神经功能障碍性疾病,表现为皮肤成片,明显斑片,常伴有剧烈瘙痒。分局限性,播散性两种,它可能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关如:精神过度兴奋、忧郁、疲劳、惊恐、焦虑、急躁或局部刺激搔抓,衣着摩擦,特别是搔抓而引起皮肤出现奇痒,出现针头大小不规则三角形丘疹,很快融合成片,逐渐加厚,常发生在颈后部及两侧为主,肘窝,股、前臂,小腿、腰部等处,皮肤皮损呈皮肤色、淡红、或淡褐色。属于慢性皮肤病。
稻田农民皮炎。是指农民种植水稻过程中发生的一种皮肤病,有浸渍擦烂皮炎,农民称它为烂手、烂脚、多发生在南方地区。
手足皲裂:冬天一些人的手掌和足底常发生开裂现象,俗称裂拆,医学上称皲裂。表现为深浅不等的线形皮肤裂开,逐渐深入真皮和皮下组织,可分为:皱裂、龟裂、皲裂三种。
疥疮:是由接触疥虫而引发的传染性皮肤病,男女老幼都可能发生,疥很小,寄生于人皮肤上,常发生在手指两侧和指缝间,也有发生在手腕屈面、腋下、下腹部、大腿内侧等,感染时有脓疱,成年男性阴部出现淡红色、黄豆大发硬的半球结节,病人多有奇痒,夜间尤剧,影响睡眠。
治疗上述皮肤瘙痒各种疾病,市场上有激素类药物,如:醋酸地塞米松皮炎平、丙酯氯米松、丁酸氢化可的松,吸湿性软膏如:尿素软膏、曲安缩松——尿素软膏、维生素B6软膏,液体的有炉甘石含酚止痒水,水扬酸甲醋等。这些软膏一般都注明一日3次涂抹,非常麻烦,效果不很理想,也不明显,未见好转,尽至边涂边痒,或者产生抗药性不断涂抹也无济于事。市场上没有既能消炎止痒,又能润肤止痒,既可治干性皮肤瘙痒,也可治脂溢性皮肤瘙痒,既可治细菌性皮炎如疥癣、疥疮、也可治疗或预防老年斑,既可治缺乏维生素引起的皮肤皮,又可治缺乏微量元素引起的皮肤病,多功能、多用途、油润液与药液、药物制剂。还配合内服中药制品胶囊,多方面发挥药物多功能作用,以填市场对此类药物的空白,它具有疗效显著,使用方便,一日一次,浴后涂抹,快则3日即可见效。慢则10天内可以治愈,而很少复发,如个别复发者只需补上1-2次即可。
老年斑:老年班的形成是因为中老年人,特别是40-50岁后的中老年,细胞代谢功能逐渐减弱,抗氧化物的化合物不足,或摄入过多的脂肪,体内容易形成过氧化物,过氧化物在铁、铜元素的催化下,在毛细血管沉积形成褐色斑垢;或因血管纤维化病变,毛细血管通透性障碍;或因毛细血管,血液输送代谢物过程中,在末端栓塞、沉积等因素,在终端转化成脂褐素,沉积在皮肤表面,形成班垢。常见发生于面部、颈部、手背、形成老年性脂溢性角化症,俗称老年斑。也因此被视为是老年组织衰退的表现。
老年斑,不分男女、文化程度、职业、地位,绝大部分人都有可能发生,只是多少而已,少的只有几点斑垢,使人不很在意,后发展成大片,满布脸、颈、手背,并有逐渐增加的趋势。老年斑不是传染病,也不属于细菌感染,也不对人体够成危害性后要,也不妨碍工作与生活,本不算什么疾病,但也有报导称:患有老年斑者人群患皮肤癌的概率比常人高。不管何种议论,它都是直接影响着外观体态,影响着人的精神情绪、外表美观、净洁、社交公共场合又不很得体之感,有难言之隐,忧伤的心情,与老年斑相伴终生,严重产生心理障碍。然苦无良药可治、可防,市场也此类药物可供防治,患者也无可奈何!
老年斑的防治至今无特殊药物可供,似乎也无人去研究开发,研究需长期的经验积累,尚不知结果如何,风险太大,付出的代价得不偿失,所以至今在各医学治疗、临床报导、医疗记录中都是一片空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自的是提供一种能更好地治疗皮肤瘙痒的一种外用消炎止痒润肤油药液制剂和内服中药制品胶囊。
更进一步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分别包装药液与油润液两种两瓶捆绑式包装。或两种混合包装:上层为油润液,下层为药液,用时摇匀涂抹的药液制剂。
本发明技术特征是由矿物油80-90%,橄榄油10-20%,经精制的油润液。由中药白鲜皮、麻柳叶,百部以1∶1∶1等重量组成的由60-75%医用乙醇,优先先用70%医用乙醇,浸渍提取液与中药水煎液两种混合制成药剂。
本发明技术内服中药制品胶囊,其特征在于:中药白鲜皮30克,麻柳叶30克,百部30克,再增加独活30克、柿叶或柿蒂30克等5味合计150克,经酒湿、蒸气蒸熟、晒(烘)干、再炒黄、研磨成粉、过筛成细粉装入胶囊,供内服以增加药物的功能,达到内治肺脏热风、毒气攻皮肤瘙痒,同时达到治疗、预防老年斑的功效。
一、本发明的矿物油、橄榄油制成的油润液、规格、配方:
是从市场购取的30#-50#的机油,即矿物油粗品,经精制取得一种呈中性:无色、透明、无臭、无毒、不发荧光的液体油料,粘度15-30厘沲,着火点130-185℃,也可用于医药泻药、化妆品等用途的矿物油,也称白油。可直接从药材市场购取。
橄榄油即是食用瓶装橄榄油。
本油润液的配方是:
精制医用矿物油80-90%、食用橄榄油10-20%混合搅匀即为油润液。
单独包装:用30ml聚酯塑料瓶包装
混合包装:油润液20-30%、中药消炎止痒液70-80%。
混合拌匀装瓶:用30ml聚酯塑料包装瓶包装,上层为油润液,下层为消炎止痒药液。
二、本发明所用的中药乙醇浸渍提取液与水煎液的药物基原、成分、功用和配方:
白鲜皮为芸香科植物白鲜的根皮。其成份:根含白鲜皮碱、葫芦巴碱、胆碱、茵宇碱、γ-崖椒碱、白鲜明碱等生物碱,还含谷甾醇,黄柏酮酸、菜油甾醇等。具有祛风、燥湿、清热、解毒。治风热疮毒、疥癣、皮肤痒疹,风湿痹痛等功能。
麻柳叶为胡桃植物枫杨的叶。其成分:叶含有水扬酸,内脂酚性成分及有机酸,各种维生素等。具清热、解毒、治疗疥癣、风痒、皮炎、湿疹、疮疽,疖种等功能。
百部为百部科植物蔓生百部、直立百部等块根。其成分含有:百部碱、百部定碱、异百部定碱,原百部碱,百部宁碱,霍多林碱等多种生物碱,尚含有糖、脂类、蛋白质,以及乙酸、甲酸、苹果酸、草酸等。具有治皮肤疥癣、湿疹、杀虫、皮炎、脚癣等功用。
上述三味中药可内服也可外用,无毒、具有良好的各自临床治愈的报导,显效率都在90%以上。组合一起,增加疗效。
本发明中药乙醇浸渍提取液与水煎液的配方:
以上三味中药的配方比是:白鲜皮∶麻柳叶∶百部=1∶1∶1即等重量。
制备具体实施例:
中药乙醇浸渍提取液与水煎液的制备方法:
取白鲜皮、麻柳叶、百部三味中药原材料,分别除去杂质,各取1公斤,共计3公斤,切段片,放入不锈钢锅中稍加水湿后,加入2倍量约6公斤60-75%的医用乙醇,优先选用70%含量的医用乙醇。加热至约50℃±2℃即停止加热,加盖,任其自然冷却浸渍12h后,过滤提取第一次浸渍液。
药渣再一次如上法加乙醇6公斤,浸渍后滤取第二次浸液,合并两次浸渍液,静置12h取上清液。放入加蒸馏器中(锅)中,用常压加热蒸馏回收乙醇,约可回收8公斤左右(待下次配70%乙醇再用)。
蒸馏后取浸渍浓缩液大约4公斤左右。
两次乙醇浸渍后的药物残渣,由于其中几种生物碱难溶于醇,故用热水再煎两次,使能溶于水的化合物再一次充分提取:
残渣药物加水6公斤,用文火加热至沸,煎30min后,过滤,取得水煎液约3公斤左右。药渣再加6公斤,如上法加热煎液后压滤,弃药渣,取得第二次水煎液3公斤左右。
合并两次水煎液共约6公斤左右。
水煎液6公斤和醇浸回收乙醇后的提取液4公斤,合计10公斤,再一次静置沉淀或离心去渣,取上清液,得成品药物浸煎液共约9.5公斤左右。加热蒸发浓缩至6公斤(约6000ml-6300ml),即每ml毫升含原药0.5克,即为成品中药液。
中药消淡止痒液配方:
中药水煎、醇浸混合液即是中药消炎止痒液    6000ml
甘油            2%                       120ml
香精                                      适量
合计                                      6120ml
包装:用30ml装聚酯塑料瓶包装。
混合包装:即是消炎止痒润肤油药液:中药消炎止痒液70%-80%,油润液20-30%混合拌匀瓶装。用30ml装聚酯塑料瓶包装,上层为油润液,下层为消炎止痒药液。
用量用法:睡前浴后,摇匀涂于患处,每日1次。
本技术外用消炎止痒润肤液制剂,对于燥性皮肤起到润肤保护作用,药液可杀菌止痒,对老年性皮肤瘙痒、炎症,恶疮,均有疗效。油润液对脂溢性皮肤是不能使用的,所以分别包装捆绑一起,销售,以便于患者有选择的使用。
本技术外用消炎止痒润肤药液制剂的特点是:涂抹后5分钟后立即止痒,此后连续治疗3-5天,治愈可停药,如发现复发瘙痒再继续涂抹几次即可痊愈。显效率90%以上,且生产工艺简单,价格适中。
本发明技术制备特征是:两次醇浸两次水煎,使中药中各种有效成分生物碱都能得到充分利用。其二醇浸提取液与水煎液混合后,静置沉淀或离心沉淀,再一次除去溶液中的混浊物、不溶物,使药液呈棕色晶萤无杂质的上清液,浓缩至标准药液要求后,使药物达到最佳治疗效果,附合中药制品的清洁卫生要求。
三、本发明的内服中药制品胶囊,其特征是由白鲜皮、麻柳叶、百部、独活,柿叶(蒂)五味各30克共150克中药制成的胶囊。
本发明技术内服中药的基原、成分、功能:
前已列的白鲜皮、麻柳叶、百部外,新增独活,柿叶(柿蒂):
独活:为伞形科植物毛当归、牛尾独活及五加科食用楤木等的根茎。其成分中含有当归酸、当归醇、挥发油、白芷素、东茛菪素、巴豆酸,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麻酸、植物甾醇、葡萄糖和少量挥发油。从药理得知。独活煎剂或流浸膏给大鼠或小鼠口服,均可产生镇静催眠作用,对心、血管系统有不持久的降压作用。性味:辛苦、温入肺、肾、膀胱经。具祛风、胜湿、散寒、止痛。治风寒湿痹、腰膝酸痛、手脚孪痛、慢性气管炎、头痛、治诸风、奔喘逆气、散血、泻肝气等功用。独活气味雄立,芳香四溢故能空通百脉。活动气血,祛散寒邪,故能散脚气,有影响毛细血管通透性的作用。
柿叶或柿蒂,为柿科植物蒂萼。其成分含:黄酮甙,鞣质、酚类、树脂,香豆精类化合物。还原糖、多糖、杨梅树皮甙、维生素、胡萝卜素、蒂萼含羟基三萜酸0.37%,中含有齐墩果酸、白桦脂酸和熊果酸、葡萄糖、果糖、中性酯肪油等。性味:甘、涩、寒。入心、肺、大肠经。具清热润肺止咳,降逆气。治:咳逆、肺气帐、止血,有活血生血抗氧化物等功用。
中药胶囊制备实施例:
本发明技术中药胶囊制备方法:
按处方剂量,取上五味中药,除去杂质,切成小块,加米酒少许湿后,放入蒸锅中用大火气蒸20min,取出晒燥或烘干、再放锅中用文火炒10min。黄熟存性后,各自研磨成细粉过40目筛。混合细粉、机装胶囊、每拉500mg即包装成品,暂称白癣散胶囊。
用量用法,一日3次,每次4-8粒,温开水送服。连服一个疗程15天,见有好转即可停服。防治老年斑用量:一日3次,每次1粒。常年服用。
具体实施病例:
首先是我本人,十七年来皮肤瘙痒日趋严重,特别是干燥的冬季与发病的春季,对于一个干性皮肤的老年人更为严重,经常夜不能安息,半夜起床,热水洗后涂沫止痒药膏,后改用温水洗后涂抹三九皮炎平等类药物都无济于事。几年来找遍了医院医师、专家、市场药物、单方、秘方、特效药及医院常规软膏类、含酚类、激素类、中草药类等都无效果。病情日趋严重,遍体鳞伤,结疤、痂、抓痕遍布全身,真是体无完肤,其他皮肤患也是如此大同小异,因此下定决心寻找资料,各种药物及内服健脾药相结合。在2003年冬,当年就治好瘙痒顽症。久病成医,总结瘙痒症状,当即涂抹见效。另一位是同龄退休医师,也是如此涂沫止痒,效果明显。经有10几位自愿试用者涂抹都很明显,显效率达90%以上。大部分患者经3-5次涂抹后即可痊愈。
本发明技术消炎止痒润肤油药液制剂和内服中药制胶囊的治疗特征在于:
中药物中所含有多种不同功能的各种生物碱,它具有对多种革兰氏阴性菌阳性菌,包括结核杆菌在内都有较好的抗菌作用,对莹色、毛癣菌、同心性毛癣菌,许氏黄癣菌均有一同程度抑制作用,对蚊蝇幼虫、头虱、衣虱、臭虫等有杀灭作用。没有抗药性、蓄积性,这也是中医中药的一大特征,所以在治疗皮肤病上具有消炎止痒功用。
其二:药物成份中含有各种维生素、微量元素,这对因缺管维生素B6产生酯溢性皮炎,缺乏微量碘引起的皮肤瘙痒、疱疹。及胆盐在皮肤中沉积刺激神经末稍所致的各种瘙痒性疾病,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具有疗效持久,不易发作的特别,是西药软膏、乳膏等不可能达到的一药多功能效果的原因。
本品加入脂溶性润肤液采用矿物,以治疗干性皮肤防止脂溢性与脂肪堆积性的痹病。对脂溢性皮肤患者不必使用,所以分别捆绑式包装便于患者选择使用。
本发明技术,内服中药制品胶囊,它的特证是:清除肺藏风热,毒气攻皮肤瘙痒,胸膈不利,时发烦燥。使人体内除缺乏维生素,微量元素引起的皮肤病外的第三个因素,即是中医理论所称的肺藏风热,体内发毒气引起皮肤瘙痒等所选用的白癣散以根治皮肤瘙痒,使不易复发,健脾补脾,以求根治
该中药胶囊,另一个功能是能帮助消化,增进食欲,增加抵抗力,抗氧化物的作用,特别适宜中老年人,在消化功能衰退或障碍时服用效果良好。它集预防与治疗老年斑的双重功能的内服中药胶囊。制备方法简单,价格合理,无任何毒付作用,长期一日3次,每次1-2粒,可防治老年斑的产生。本人就因此而未患一点斑垢的原因所在。

Claims (2)

1、一种用于治疗皮肤瘙痒的外用消炎止痒润肤油药液和内服中药制品胶囊,其特征在于:由矿物油80-90%、橄榄油10-20%混合组成油润液和白鲜皮、麻柳叶、百部以1∶1∶1等重量组成的由60-75%乙醇浸渍提取液与中药水煎液的混合浓缩液。以前者油润液20-30%与后者中药混合浓缩液70-80%比例、混合或单独捆绑组合药包装成品。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服中药制品胶囊其特征在于:由原中药白鲜皮、麻柳叶、百部三味中药再增加了独活、柿叶或柿蒂共五味各30克,共150克,经酒湿、蒸熟、炒黄、研磨成粉,过40目筛等工序,机装胶囊。
CNA2008101441612A 2008-07-23 2008-07-23 外用消炎止痒润肤油药液制剂和内服中药制品胶囊 Pending CN10134233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8101441612A CN101342336A (zh) 2008-07-23 2008-07-23 外用消炎止痒润肤油药液制剂和内服中药制品胶囊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8101441612A CN101342336A (zh) 2008-07-23 2008-07-23 外用消炎止痒润肤油药液制剂和内服中药制品胶囊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42336A true CN101342336A (zh) 2009-01-14

Family

ID=402445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8101441612A Pending CN101342336A (zh) 2008-07-23 2008-07-23 外用消炎止痒润肤油药液制剂和内服中药制品胶囊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34233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77987A (zh) * 2018-08-01 2018-12-25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一种用于预防及治疗新生儿湿疹的药用润肤油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77987A (zh) * 2018-08-01 2018-12-25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一种用于预防及治疗新生儿湿疹的药用润肤油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88638B (zh) 一种青钱柳叶降脂降糖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JP2005501851A (ja) 毒素を除去するための組成物
CN102845571B (zh) 一种桑叶祛斑养颜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24472A (zh) 一种用于女性补气养血的药酒
CN106215012A (zh) 预防和治疗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袋泡茶及加工方法
CN102755596B (zh) 一种治疗痰湿型乳腺增生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CN101543295B (zh) 一种降压降脂保健茶
JP2014522832A (ja) 発毛促進剤及び製造方法
CN106359720A (zh) 一种清咽利喉和润肺清火的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Reid A Handbook of Chinese Healing Herbs: An Easy-to-Use Guide to 108 Chinese Medicinal Herbs and Dozens of Prepared Herba l Formulas
CN102166339B (zh) 一种生发养发的维吾尔族草药制剂
CN103749824A (zh) 一种绞股蓝降糖降压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73683A (zh) 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的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49839A (zh) 一种灵芝万寿果茶
CN106491787A (zh) 一种艾膏灸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28111A (zh) 一种可辅助糖尿病治疗的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2846113A (zh) 一种桑叶保健枕芯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01342A (zh) 一种促进生发中药制剂的配方及制备方法
CN105617268A (zh) 一种治疗鳞屑角化型脚气的药物
CN101342336A (zh) 外用消炎止痒润肤油药液制剂和内服中药制品胶囊
CN103734425B (zh) 一种山楂叶降糖降脂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18049A (zh) 一种玫瑰薰衣草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65457A (zh) 一种减肥保健精华液及制备方法
CN104815045A (zh) 一种用于中医针灸的中药方剂及制备方法
CN103734410A (zh) 一种雷公根生地保健茶饮及其加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9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