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35040A - 纠错装置和纠错方法 - Google Patents

纠错装置和纠错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35040A
CN101335040A CNA200810130279XA CN200810130279A CN101335040A CN 101335040 A CN101335040 A CN 101335040A CN A200810130279X A CNA200810130279X A CN A200810130279XA CN 200810130279 A CN200810130279 A CN 200810130279A CN 101335040 A CN101335040 A CN 1013350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quence
digital information
symbol
illusory
information seque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13027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吉田贤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3350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3504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8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Testing, e.g. of drop-outs
    • G11B20/1803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Testing, e.g. of drop-outs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2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 G11B2020/1264Formatting, e.g. arrangement of data block or words on the record carriers wherein the formatting concerns a specific kind of data
    • G11B2020/1288Formatting by padding empty spaces with dummy data, e.g. writing zeroes or random data when de-icing optical disc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Abstract

对于通过将预定模式(A)的虚设符号增加至数字信息序列所获得的数据序列生成纠错校验位序列,所述数字信息序列被调制以转变成满足再现系统请求的形式。如果校验位序列满足所述再现系统请求,则以所述信息序列和奇偶比特序列彼此对应的方式输出不包括所述虚设符号和所述校验位序列的所调制数字信息序列。如果校验位序列不满足所述再现系统请求,则将另一预定模式(B)的虚设符号增加至所调制数字信息序列,从而生成纠错校验位序列。

Description

纠错装置和纠错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数字信息序列进行纠错编码处理的纠错装置和纠错方法的改进。
背景技术
公知的是,在向信息记录介质(例如,磁盘或磁带)记录和从中再现与例如图片和声音对应的数字信息序列的系统中,将ECC(纠错码)校验位(parity)添加至要记录的数字信息序列,然后执行用于满足记录和再现系统请求的调制处理,例如,防止0游程超过特定长度的处理。
近来,开发出一种编码方式(有时称为逆ECC),其对要记录的数字信息序列进行用于满足记录和再现系统请求的第一调制处理,然后对增加的ECC校验位进行用于满足记录和再现系统请求的第二调制处理。
然而,由于这种编码方式必须对原始数字信息序列进行第一调制处理,然后对其ECC校验位进行第二调制处理,即,必须执行两个调制处理,所以这种方式的缺点在于配置复杂,并且要记录的数据中的位数目增加。
日本公开专利No.2007-141341公开了一种方法,对于被调制的数字信息序列增加虚设位(dummy bit)增加至,以满足记录和再现系统的请求,从而产生纠错校验位序列,并且当所产生的校验位序列不能满足记录和再现系统的请求时,改变虚设位的值,以产生新校验位序列,并且用新序列代替旧序列。
此外,日本经审查公开专利No.3167638公开了一种方法,当将RS(里德所罗门)码用作纠错码时,用伽罗瓦代数体(Galois field)中的项相乘,代替基于调制表转换数据,从而即使调制电路仅具有一个纠错电路,也可以向乘法伽罗瓦代数体信息提供与原始数据类似的纠错能力。
此外,日本经审查公开专利No.3827678公开了一种方法,将包括多元信息的同步码字插入到用多元信息复用的数据流中并调制所得到的数据流,以及从调制的数据流中选择具有最小DC组件的一个。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纠错装置和纠错方法,能够将数字信息序列和增加至信息序列的纠错校验位序列转变成满足记录和再现系统请求的形式,并进一步缩短要记录的数据长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纠错装置,包括:生成单元,被配置为,对于增加有预定模式的虚设符号的数据序列生成纠错校验位序列,将所述虚设符号增加至数字信息序列的特定位置,所述数字信息序列已经经过了转变成满足再现系统请求的形式的调制处理;和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如果在所述生成单元生成的校验位序列不对应于满足所述再现系统请求的形式,则所述控制单元通过将另一预定模式的虚设符号增加至所调制数字信息序列,来生成纠错校验位序列。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纠错方法,包括:对于增加有预定模式的虚设符号的数据序列生成纠错校验位序列,将所述虚设符号增加至数字信息序列的特定位置,所述数字信息序列已经经过了转变成满足再现系统请求的形式的调制处理;和如果所生成校验位序列不对应于满足所述再现系统请求的形式,则通过将另一预定模式的虚设符号增加至所调制数字信息序列,来生成纠错校验位序列。
附图说明
图1是有助于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HDD概况的框图;
图2是有助于给出使用逆ECC的现在公知执行编码方法的具体描述的示图;
图3是有助于说明在实施例的HDD中并入的记录单元的实例的框图;
图4是有助于给出在实施例的HDD中并入的记录单元的处理操作的具体说明的示图;
图5是有助于给出用于简化在实施例的HDD中并入的记录单元的处理操作的装置的具体描述的示图;
图6是有助于说明在实施例的HDD中并入的记录单元的处理操作的流程图;
图7是有助于说明在实施例的HDD中并入的记录单元的处理操作的框图;和
图8是有助于说明在实施例的HDD中并入的再现单元的处理操作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图1示意性示出将在实施例中说明的用作信息记录和再现装置的HDD(硬盘驱动器)11。HDD11包括主机I/F(接口)13,用于与外部主机单元12交换信息。
主机单元12是例如PC(个人计算机)。当执行例如特定应用软件程序时,主机单元12不仅可以使用HDD 11写入和读取信息,而且可以将HDD 11用作目的地保存最终获得的信息。
在这种情况下,主机单元12产生用以请求HDD 11写入和读取信息的命令。这些命令经由主机I/F 13提供至用以分析命令的主控制单元14。包括CPU(中央处理单元)的主控制单元14执行通过HDD 11实现的各种操作的总体控制。
例如,当主机单元12给出写入请求命令时,将写入请求命令经由主机I/F 13提供至用以分析命令的主控制单元14。结果,主控制单元14不仅驱动记录单元15,而且经由盘I/F 16将盘驱动器17转换到写入状态。
此外,要写入的数字信息序列经由主机I/F 13提供至记录单元15。记录单元15将输入的数字信息序列以满足HDD 11的记录和再现系统请求的形式进行调制处理,例如,游程长度调制处理(例如,防止0游程超过特定长度的调制处理),然后基于例如RS码计算ECC校验位序列,并且将ECC校验位序列添加至信息序列。
然后,记录单元15经由盘I/F 16将经过用于记录的必要处理的数字信息序列写到硬盘驱动器17上。这里,基于来自主机单元12的写入请求,记录单元15将数字信息序列写到硬盘17上。
另一方面,当主机单元12给出读取请求命令时,读取请求命令经由主机I/F 13提供至用以分析命令的主控制单元14。结果,主控制单元14不仅驱动再现单元18,还经由盘I/F 16将硬盘17转换到读取状态。
此外,从硬盘17读取的数字信息序列经由盘I/F 16提供至再现单元18。再现单元18对输入的数字信息序列进行与添加至输入序列的ECC校验位序列对应的纠错处理,然后对纠正之后的序列进行对于如游程长度调制的这种调制处理的解调处理,从而恢复原始数字信息序列。
然后,再现单元18经由主机I/F 13将经过用于再现的必要处理的数字信息序列输出到主机单元12。这里,基于来自主机单元12的读取请求,再现单元18从硬盘17读取数字信息序列。
在说明本实施例的主要部件之前,将简单说明使用上述逆ECC的现在公知执行的方法。在逆ECC中,首先,对要记录在信息记录介质中的数字信息序列进行第一调制处理,例如游程长度调制处理(例如,防止0游程超过特定长度的游程长度受限处理),以将信息序列转变成满足记录和再现系统请求的形式。
之后,为经过第一调制处理的数字信息序列产生纠错ECC校验位序列。对所产生的ECC校验位序列进行第二调制处理,以将校验位序列转变成满足记录和再现系统请求的形式。然后,将经过第一调制处理的数字信息序列和经过第二调制处理的ECC校验位序列以彼此它们对应的方式进行记录。
具体地,假设如标号(a)所示有4096个用户数据位作为要写入信息记录介质中的数字信息序列。如果1字节包含8位,则数字信息序列包含512字节。如果1符号包含10位,则数字信息序列包含410符号。
当由图2的标号(a)所示的4096位数字信息序列经过第一调制处理,以将该序列转变成满足记录和再现系统的请求的形式时,例如,游程长度调制处理(例如,防止0游程超过特定长度的游程长度受限处理),数据的量增加至4120位(515字节),如图2的标号(b)所示。
之后,对于经过如图2的标号(b)所示的第一调制处理的4120位数字信息序列,产生纠错ECC校验位序列,如图2的标号(c)所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所产生的ECC校验位序列包含400位,则当对400位ECC校验位序列进行第二调制处理,以将该序列转变成满足记录和再现系统请求的形式时,数据的量增加至420位,如图2的标号(d)所示。
具体地,通过使用逆ECC的公知编码方法,当将图2的标号(a)所示的4096位数字信息序列记录在信息记录介质中时,需要第一和第二调制处理(即,两个调制处理),从而使得处理复杂化。此外,由于必须记录对经过第一调制处理的4120位数字信息序列和经过第二调制处理的420位ECC校验位序列求和所获得的4540数据位,所以要记录的数据长度变得更长。
为了克服这个问题,本实施例使用以下描述的配置和方法,以将转变成满足记录和再现系统的请求的形式的处理数目减少到仅一个处理,并且进一步缩短要记录的数据长度。
图3示出记录单元15的实例。首先,当记录信息时,将经由主机I/F 13从主机单元12提供的数字信息序列(用户数据)经由输入端子19提供至调制单元20。假设,向调制单元20输入的数字信息序列包含4096位(=512字节),如图4的标号(a)所示。
调制单元20对输入的数字信息序列进行其形式满足HDD 11的记录和再现系统请求的调制处理,例如,游程长度编码处理(例如,防止0游程超过特定长度的游程长度受限处理)。游程长度受限的数字信息序列包含4120位(515字节),如图4的标号(b)所示。
然后,将调制单元20的游程长度受限的数字信息序列提供至虚设符号增加单元21。虚设符号增加单元21增加例如1符号(=10位)虚设符号至输入的游程长度受限的数字信息序列的头部,如图4的标号(c)所示。在这种情况下,作为虚设符号,已经准备了多个模式A、B、C、...。首先,预先设置顺序,从而可以增加模式A的虚设符号,如图4的标号(c)所示。
之后,将虚设符号增加单元21增加模式A的虚设符号的数字信息序列提供至编码单元22。编码单元22基于例如对于包括模式A的虚设符号的输入数字信息序列的RS码,计算400位ECC校验位序列,并将校验位序列增加至信息序列,如图4的标号(d)所示。
将虚设符号增加至游程长度受限的数字信息序列的位置不限于数字信息序列的头部。例如,虚设符号可增加至数字信息序列的中部或尾部,如图4的标号(c)所示,假设要增加符号的位置预先确定,并且可以在随后说明的解码过程中找到。
更具体地,当要增加的模式A的虚设符号被设置为全0时,可以认为,所述虚设符号是其度数(degree)等于或大于数字信息序列(用户数据)、ECC码字的最高度数的部分,或者,所述虚设符号已经以所述虚设符号与特定符号异或这样的方式增加至数字信息序列的特定符号。
因此,如果模式A的第一虚设符号是全0,则虚设符号增加单元21可能不实现虚设符号增加处理,然后在假设如上所述已经增加了全0的虚设符号的情况下,编码单元22可计算ECC校验位序列。
然而,即使当首先要增加的模式A的虚设符号设置成全0时,但是如果将数字信息序列分成2部分,并且使得虚设符号插入在它们之间,或者如果将虚设符号增加至数字信息序列的尾部,则虚设符号增加单元21必须执行虚设符号增加处理。
然后,将编码单元22输出的数据序列(模式A的虚设符号+游程长度受限的数字信息序列+ECC校验位序列)提供至确定控制单元23。确定控制单元23确定在输入数据序列中包括的ECC校验位序列是否处于满足HDD 11的记录和再现系统请求的状态,例如,0没有游程超过特定长度的状态。
然后,如果已经确定ECC校验位序列处于满足HDD 11的记录和再现系统请求的形式,则确定控制单元23在输出端子24输出从编码单元22提供的不包括虚设符号的数据序列(例如游程长度受限的数字信息序列+ECC校验位序列),如图4的标号(e)所示。将输出的数据序列记录到硬盘17中。
如果已经确定ECC校验位序列没有处于满足HDD 11的记录和再现系统请求的形式,则确定控制单元23请求虚设符号增加单元21以改变虚设符号模式。结果,虚设符号增加单元21增加与下一个顺序对应的模式B的虚设符号至先前输入的游程长度受限的数字信息序列的头部,如图4的标号(f)所示。
之后,将虚设符号增加单元21增加模式B的虚设符号的数字信息序列提供至编码单元22。编码单元22基于对于包括模式B的虚设符号的输入数字信息序列的RS码,计算400位ECC校验位序列,并将校验位序列增加至信息序列,如图4的标号(g)所示。
然后,将编码单元22输出的数据序列(模式B的虚设符号+游程长度受限的数字信息序列+ECC校验位序列)提供至确定控制单元23。确定控制单元23确定在输入数据序列中包括的ECC校验位序列是否处于满足HDD 11的记录和再现系统请求的状态,例如,0没有游程超过特定长度的状态。
然后,如果已经确定ECC校验位序列处于满足HDD 11的记录和再现系统请求的形式,则确定控制单元23在输出端子24输出从编码单元22提供的不包括虚设符号的数据序列,即,游程长度受限的数字信息序列+ECC校验位序列。然后,将输出的数据序列记录到硬盘17中。
如果已经确定ECC校验位序列没有处于满足HDD 11的记录和再现系统请求的形式,则确定控制单元23请求虚设符号增加单元21以改变虚设符号模式。结果,虚设符号增加单元21增加与下一个顺序对应的模式C的虚设符号至先前输入的游程长度受限的数字信息序列的头部。从而,确定控制单元23重复类似的操作,同时改变虚设符号的模式,直到确定ECC校验位序列变为满足HDD 11的记录和再现系统请求的形式。
记录单元15以满足HDD 11的记录和再现系统请求的形式对从主机单元12提供的4096位数字信息序列(用户数据)进行调制处理,例如,游程长度编码处理(例如,防止0游程超过特定长度的游程长度受限处理),并且不对ECC校验位序列进行用于游程长度受限的调制处理,从而方便了调制处理。
由于将不包括虚设符号的4120位游程长度受限的数字信息序列和没有经过游程长度受限处理的400位ECC校验位序列构成的4520位数字序列记录在硬盘17上,所以与如图2的标号(d)所示的4540位数据相比,记录的数据长度可减少20位。
对于第一模式A的虚设符号+游程长度受限的数字信息序列的由编码单元20计算的ECC校验位序列不处于满足HDD 11的记录和再现系统请求的形式的可能性实际上很低(0.02%)。
因此,当对于第一模式A的虚设符号+游程长度受限的数字信息序列计算的ECC校验位序列不处于满足HDD 11的记录和再现系统请求的形式时,对于下一模式B的虚设符号+游程长度受限的数字信息序列的由确定控制单元23计算的ECC校验位序列不处于满足HDD 11的记录和再现系统请求的形式存在较低的可能性(0.0004%)。
即,根据现实的观点,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的是,改变虚设符号的模式、计算ECC校验位序列和确定ECC校验位序列是否处于满足记录和再现系统请求的形式的处理将重复三次或更多。这样,这些处理可简化。
此外,对ECC校验位序列的数据长度增加要记录数据长度减少的值,从而在不改变在写入操作中的记录密度的情况下能够提高ECC校正能力。例如,假设每次ECC校验位序列增加10位,给出1位校正能力。如图4的标号(e)所示,如果与图2的标号(d)所示的4540位数据相比,要记录的数据长度可减少20位,则ECC校验位序列增加20位,从而使得纠错能力增加2位,具有与使用逆ECC的受限公知执行编码方法所编码的数据序列相同的数据长度。
如果对于第一模式A的虚设符号+游程长度受限的数字信息序列计算ECC校验位序列,则可如下所述简单计算对于下一模式B的虚设符号+游程长度受限的数字信息序列的ECC校验位序列。
假设存在包括有模式A的虚设符号、游程长度受限的数字信息序列(用户数据)和对于虚设符号和游程长度受限的数字信息序列计算的ECC校验位序列[1]的数据序列,如图5的标号(a)所示。
在这种情况下,如图5的标号(b)所示,产生这样的数据序列,其包含有通过模式A的虚设符号与下一模式B的虚设符号异或所获得的模式A+B的虚设符号、具有与游程长度受限的数字信息序列相同位长度的全0数字信息序列、以及对于模式A+B的虚设符号和全0数字信息序列计算的ECC校验位序列。
然后,将如图5的标号(a)所示的数据序列与如图5的标号(b)所示的数据序列异或,从而产生包含有模式B的虚设符号、游程长度受限的数字信息序列(用户数据)、以及对于虚设符号和游程长度受限的数字信息序列计算的ECC校验位序列[1]+[2],如图5的标号(c)所示。即,容易产生对于模式A之后的模式B的虚设符号+游程长度受限的数字信息序列的ECC校验位序列[1]+[2]。
当确定ECC校验位序列不处于满足记录和再现系统请求的形式时,由于已经设置了虚设符号模式A和B,所以如果预先计算用于模式A+B的虚设符号和全0的数字信息序列的ECC校验位序列[2],则虚设符号可容易改变成模式B的虚设符号。
图6是有助于说明记录单元15的主要处理操作的流程图。当向调制单元20提供如图4的标号(a)所示的数字信息序列、用户数据时,开始处理操作(步骤S1)。然后,在步骤S2,调制单元20对输入数字信息序列进行调制处理(例如,防止0游程超过特定长度的游程长度受限处理),以将序列转换到满足HDD 11的记录和再现系统请求的形式,如图4的标号(b)所示。
之后,在步骤S3,虚设符号增加单元21将第一模式A的虚设符号增加至游程长度受限的数字信息序列,如图4的标号(c)所示。然后,在步骤S4,编码单元22基于对于经过游程长度受限处理的虚设符号增加的游程长度受限的数字信息序列的RS码,计算ECC校验位序列,并将校验位序列增加至信息序列,如图4的标号(d)所示。
之后,在步骤S5,确定控制单元23确定所增加的ECC校验位序列是否处于满足HDD 11的记录和再现系统请求的形式,例如,防止0游程超过特定长度的形式。然后,如果已经确定ECC校验位序列没有处于满足HDD 11的记录和再现系统请求的形式(NO),则在步骤S6,确定控制单元23改变虚设符号为下一候选虚设符号,以及返回在步骤S4中的处理。
如果已经确定ECC校验位序列处于满足HDD 11的记录和再现系统请求的形式(YES),则在步骤S7,确定控制单元23输出从编码单元22提供的不包括虚设符号的数据序列(游程长度受限的数字信息序列+ECC校验位序列),如图4的标号(e)所示,并结束该处理(步骤S8)。
接下来,图7示出再现单元18的实例。具体地,当再现信息时,将从硬盘17读取并经由盘I/F 16提供的数据序列(游程长度受限的数字信息序列+ECC校验位序列)经由输入端子25提供至虚设符号增加单元26。虚设符号增加单元26将第一模式A的虚设符号增加至输入数据序列的预设位置。
然后,将虚设符号增加单元26输出的数据序列(模式A的虚设符号+游程长度受限的数字信息序列+ECC校验位序列)提供至解码单元27。解码单元27基于在输入数据序列中包括的ECC校验位序列对模式A的虚设符号+游程长度受限的数字信息序列进行纠错处理。
之后,将经过纠错处理并从解码单元27输出的模式A的虚设符号+游程长度受限的数字信息序列输入至确定控制单元28。确定控制单元28根据纠错后的模式A的虚设符号+游程长度受限的数字信息序列确定在解码单元27的纠错处理是否正确执行。
如果确定在解码单元27的纠错处理正确执行,则确定控制单元28向解调单元29输出通过从解码单元27提供的数据序列去除虚设符号所获得的游程长度受限的数字信息序列。解调单元29解调所输入的游程长度受限的数字信息序列,将其恢复至在游程长度受限处理之前的原始数字信息序列,以及在输出端子30输出原始数字信息序列。在主机单元12使用原始数字信息序列。
如果确定在解码单元27的纠错处理没有正确执行,则确定控制单元28确定在虚设符号增加单元26增加的虚设符号的模式错误并请求虚设符号增加单元26改变虚设符号的模式。结果,虚设符号增加单元26将与下一符号对应的模式B的虚设符号增加至输入数据序列。之后,重复类似的操作,改变虚设符号的模式,直到确定控制单元28确定纠错处理已经正确执行。
图8是有助于说明再现单元18的主要处理操作的流程图。当向虚设符号增加单元26提供如图4的标号(e)所示的数据序列(游程长度受限的数字信息序列+ECC校验位序列)时,开始该操作(步骤S9)。然后,在步骤S10,虚设符号增加单元26将第一模式A的虚设符号增加至输入数据序列的预设位置,如图4的标号(d)所示。
之后,在步骤S11,解码单元27基于在输入数据序列(模式A的虚设符号+游程长度受限的数字信息序列+ECC校验位序列)中包括的ECC校验位序列对模式A的虚设符号+游程长度受限的数字信息序列进行纠错处理,并输出纠错后的数据序列(模式A的虚设符号+游程长度受限的数字信息序列),如图4的标号(c)所示。
接下来,在步骤S12,确定控制单元28根据所输入的纠错后数据序列(模式A的虚设符号+游程长度受限的数字信息序列)确定解码单元27的纠错处理是否正确执行。如果已经确定纠错处理没有正确执行(NO),则确定控制单元28确定在虚设符号增加单元26增加的虚设符号的模式错误,并且在步骤S13,请求虚设符号增加单元26改变虚设符号的模式。结果,虚设符号增加单元26将与下一符号对应的模式B的虚设符号增加至输入数据序列(游程长度受限的数字信息序列+ECC校验位序列),如图4的标号(g)所示。
此外,在步骤S12,如果已经确定纠错处理正确执行(YES),则在步骤S14,确定控制单元28向解调单元29输出通过从解码单元27提供的数据序列去除虚设符号所获得的游程长度受限的数字信息序列,如图4的标号(b)所示。然后,解调单元29解调所输入的游程长度受限的数字信息序列,将其恢复至在游程长度受限处理之前的原始数字信息序列,以及在输出端子30输出原始数字信息序列,完成该处理(步骤S15)。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精神或实质特征的情况下通过以其它方式修改组成元件来实施。此外,可通过适当组合在实施例中公开的多个组成元件来形成多种发明。例如,某些组件可以从构成实施例的所有组成元件中去除。此外,在两个或更多实施例中使用的组成元件可以适当组合。

Claims (11)

1.一种纠错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生成单元(20-22),被配置为,对于增加有预定模式(A)的虚设符号的数据序列生成纠错校验位序列,将所述虚设符号增加至数字信息序列的特定位置,所述数字信息序列已经经过了转变成满足再现系统请求的形式的调制处理;和
控制单元(14,23),被配置为,如果在所述生成单元(20至22)生成的校验位序列不对应于满足所述再现系统请求的形式,则所述控制单元通过将另一预定模式(B)的虚设符号增加至所调制数字信息序列,来生成纠错校验位序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纠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14,23)被配置为,如果在所述生成单元(20-22)生成的校验位序列对应于满足所述再现系统请求的形式,则所述控制单元以所述信息序列和奇偶比特序列彼此对应的方式输出不包括所述虚设符号和所述校验位序列的所调制数字信息序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纠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14,23)被配置为,以预定顺序继续改变向所调制数字信息序列增加的虚设符号的模式,直到在所述生成单元(20-22)生成的校验位序列对应于满足所述再现系统请求的形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纠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14,23)被配置为,将第一校验位序列与第二校验位序列异或,其中所述第一校验位序列是通过将第一模式(A)的虚设符号增加至所调制数字信息序列生成的,所述第二校验位序列是通过将不同于所述第一模式(A)的第二模式(B)的虚设符号增加至数字信息序列生成的,所述数字信息序列具有与所调制数字信息序列对应的同样多的位,所述位全部设置为0,从而对于增加有所述第二模式(B)的虚设符号的所调制数字信息序列生成校验位序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纠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单元(20-22)被配置为,将所述虚设符号增加至所调制数字信息序列的头部、中部、尾部其中之一。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纠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再现单元(16),被配置为向信息记录介质(17)记录或从信息记录介质(17)再现从所述控制单元(14,23)输出的所调制数字信息序列和校验位序列。
7.一种纠错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生成单元(26、27),被配置为,能够输入数字信息序列和对应于所述信息序列的纠错校验位序列,所述数字信息序列已经经过了转变成满足再现系统请求的形式的调制处理,以及基于增加有预定模式(A)的虚设符号的数据序列的校验位序列执行纠错处理,将所述虚设符号增加至经过所述调制处理的数字信息序列的特定位置;和
控制单元(14,23),被配置为,如果在所述生成单元生成的校验位序列不对应于满足所述再现系统请求的形式,则所述控制单元通过将另一预定模式(B)的虚设符号增加至所调制数字信息序列,来生成纠错校验位序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纠错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处理单元(26,27)未能正确执行纠错处理时,所述控制单元(14,28)对于经过所述调制处理的数字信息序列执行解调处理,以再现原始数字信息序列。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纠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改变对经过所述调制处理的所述数字信息序列增加的虚设符号的模式,直到所述处理单元(26,27)正确执行所述纠错处理。
10.一种纠错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对于增加有预定模式(A)的虚设符号的数据序列生成纠错校验位序列,将所述虚设符号增加至数字信息序列的特定位置,所述数字信息序列已经经过了转变成满足再现系统请求的形式的调制处理(S2至S4);和
如果所生成校验位序列不对应于满足所述再现系统请求的形式,则通过将另一预定模式(B)的虚设符号增加至所调制数字信息序列,来生成纠错校验位序列(S5,S6)。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纠错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如果所生成校验位序列对应于满足所述再现系统请求的形式,则以所述信息序列和奇偶比特序列彼此对应的方式输出不包括所述虚设符号和所述校验位序列的所调制数字信息序列(S7)。
CNA200810130279XA 2007-06-29 2008-06-23 纠错装置和纠错方法 Pending CN10133504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173474A JP4909824B2 (ja) 2007-06-29 2007-06-29 誤り訂正処理装置及び誤り訂正処理方法
JP173474/2007 2007-06-2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35040A true CN101335040A (zh) 2008-12-31

Family

ID=401622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810130279XA Pending CN101335040A (zh) 2007-06-29 2008-06-23 纠错装置和纠错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861136B2 (zh)
JP (1) JP4909824B2 (zh)
CN (1) CN10133504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45325A (zh) * 2014-07-04 2016-01-13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用于处理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255754B2 (en) * 2007-05-15 2012-08-28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Range extension and noise mitigatio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links utilizing a CRC based single and multiple bit error correction mechanism
TWI371928B (en) * 2008-12-15 2012-09-01 Inst Information Industry Data correction apparatus, data correction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thereof
JP5446935B2 (ja) * 2010-01-28 2014-03-19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送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画像形成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US8446612B2 (en) * 2010-03-29 2013-05-21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omprising pattern adding function
TW202244732A (zh) * 2021-05-12 2022-11-16 群聯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資料存取方法、記憶體控制電路單元以及記憶體儲存裝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600373B2 (ja) * 1989-05-11 1997-04-16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記録再生装置
US5289501A (en) * 1991-11-26 1994-02-22 At&T Bell Laboratories Coded modulation with unequal error protection for fading channels
DE69315018T2 (de) * 1992-08-21 1998-04-30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Hardware-effizientes Verfahren und Anordnung zur Kodierung von BCH-Kodes und insbesondere Reed-Solomon-Kodes
JPH06139720A (ja) * 1992-10-29 1994-05-2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ディジタル記録再生装置
US5872798A (en) * 1994-02-16 1999-02-16 U.S. Philips Corporation Error correctable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based on semi-cyclic codes
JP3167638B2 (ja) * 1995-08-04 2001-05-21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ディジタル変調方法と復調方法及びディジタル変調回路と復調回路
US6079041A (en) * 1995-08-04 2000-06-20 Sanyo Electric Co., Ltd. Digital modulation circuit and digital demodulation circuit
JP3023310B2 (ja) * 1996-05-31 2000-03-21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光学的情報記録媒体の記録再生方法および記録再生装置
JPH10256921A (ja) * 1997-03-13 1998-09-25 Olympus Optical Co Ltd ディジタルデータの変調及び復調方法並びにディジタルデータの変調及び復調装置
EP0933768A4 (en) * 1997-05-19 2000-10-04 Sanyo Electric Co DIGITAL MODULATION AND DEMODULATION
JPH117736A (ja) 1997-06-16 1999-01-12 Hitachi Ltd 誤り検知方法および装置、復号化装置、ならびに、記録再生装置
US6199190B1 (en) * 1998-02-11 2001-03-06 Conexant Systems, Inc. Convolution decoding terminated by an error detection block code with distributed parity bits
US6445313B2 (en) * 2000-02-07 2002-09-03 Lg Electronics Inc. Data modulating/demodulat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JP4016652B2 (ja) * 2001-12-13 2007-12-05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記録再生装置、再生装置。
JP2003346348A (ja) * 2002-05-29 2003-12-05 Nec Corp 光ディスクおよびその記録再生方法
KR100917884B1 (ko) * 2003-03-13 2009-09-1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동기 코드워드의 패리티 정보를 이용하여 dc 억압이가능한 데이터 변조 방법 및 장치
JP4679345B2 (ja) * 2005-11-17 2011-04-27 株式会社東芝 誤り訂正処理装置及び誤り訂正処理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45325A (zh) * 2014-07-04 2016-01-13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用于处理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CN105245325B (zh) * 2014-07-04 2021-07-02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用于处理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90006922A1 (en) 2009-01-01
US7861136B2 (en) 2010-12-28
JP4909824B2 (ja) 2012-04-04
JP2009015909A (ja) 2009-0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797611B2 (en) Creating an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scheme and reducing data loss
CN102483945B (zh) 信息编码方法、信息解码方法、记录/再现设备和信息存储介质
KR910000349B1 (ko) 인터리이브회로
US8284511B2 (en) Magnetic disk controller to process plural data sets for recording onto a medium
CN101335040A (zh) 纠错装置和纠错方法
CN100587827C (zh) 在数字通用盘上记录数字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US8719685B2 (en) Magnetic disc controller and method
US20100277823A1 (en) Magnetic disc controller and method
US20120303970A1 (en) Data storage apparatus, storage control apparatus and data recovery method
JP2002170333A (ja) 情報記録方法、情報記録装置、情報再生方法及び情報再生装置
US7804919B2 (en) Run length limiting apparatus and run length limiting method
CN100432945C (zh) 数据记录再现装置以及数据记录再现方法
CN101452722B (zh) 错误检测码产生电路和使用该电路的编码电路及相关方法
CN100442354C (zh) 记录伺服帧的方法和设备、存储盘和获取伺服帧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CN110032331A (zh) 用于通过绕过编码和解码来提高备份效率的方法和系统
JP3459609B2 (ja) ライトキャッシュ回路、ライトキャッシュ回路を備えた記録装置、およびライトキャッシュ方法
JP2011233186A (ja) ディスク記憶装置及びデータ復元方法
KR0140382B1 (ko) Dat의 오류정정을 위한 어드레스 발생회로
JP2005209286A (ja) データ記録方法、記録媒体及び再生装置
US7920076B2 (en) Run length limiter and run length limiting method
CN101692344B (zh) 用于光盘机系统的具有检错功能的efm+数据译码方法
Chen et al. Convolutional Codes Based Index-Free Coding Strategy for High-Density DNA Storage
Xie et al. Computer simulation of the preformatted information on 130-mm optical disk cartridges
JP2561236B2 (ja) 誤り訂正装置
KR20040067102A (ko) 고밀도 광디스크의 에러정정 블록 엔코딩 및 디코딩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8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