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29961B - 带杆的按钮开关装置 - Google Patents

带杆的按钮开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29961B
CN101329961B CN200810125489XA CN200810125489A CN101329961B CN 101329961 B CN101329961 B CN 101329961B CN 200810125489X A CN200810125489X A CN 200810125489XA CN 200810125489 A CN200810125489 A CN 200810125489A CN 101329961 B CN101329961 B CN 10132996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control member
travelling
pair
hou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2548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29961A (zh
Inventor
芳贺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ps Alp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ps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ps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ps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3299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299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299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299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01H13/12Movable parts; Contacts mounted thereon
    • H01H13/14Operating parts, e.g. push-button
    • H01H13/18Operating parts, e.g. push-button adapted for actuation at a limit or other predetermined position in the path of a body, the relative movement of switch and body being primarily for a purpose other than the actuation of the switch, e.g. door switch, limit switch, floor-levelling switch of a lift
    • H01H13/186Operating parts, e.g. push-button adapted for actuation at a limit or other predetermined position in the path of a body, the relative movement of switch and body being primarily for a purpose other than the actuation of the switch, e.g. door switch, limit switch, floor-levelling switch of a lift wherein the pushbutton is rectilinearly actuated by a lever pivoting on the housing of the switch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00Contacts
    • H01H1/12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 H01H1/36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by sliding
    • H01H1/365Bridging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01H13/12Movable parts; Contacts mounted there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00Contacts
    • H01H1/12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 H01H1/36Conta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nner in which co-operating contacts engage by sliding
    • H01H1/42Knife-and-clip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01H13/04Cases; Covers
    • H01H13/06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ings

Landscapes

  • Rotary Switch, Piano Key Switch, And Lever Switch (AREA)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 Switches With Compound Operations (AREA)

Abstract

一种带杆的按钮开关装置,可防止杆被按压操作时操作构件发生倾斜,具有:操作构件(7),其具有被施加杆(3)的按压力的操作部(7a);可动接点(8),其保持在该操作构件(7)上,具有第一弹性臂(8a)及第二弹性臂(8b)、分别形成在这些弹性臂(8a)、(8b)上且夹持第一接点(4)、第二接点(5)、公用接点(6)的第一接点部(8a1)、第二接点部(8b1),可动接点(8)具有连接第一弹性臂(8a)和第二弹性臂(8b)的连接部(8c),将可动接点(8)的第一接点部(8a1)和第二接点部(8b1),隔着对应于操作构件(7)的操作部(7a)的位置分开配置在两侧,在可动接点(8)的连接部(8c)的下表面配置有向操作构件施力的螺旋弹簧(9)。

Description

带杆的按钮开关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杆操作使由操作构件保持的可动接点在固定接点上滑动而接通、断开的带杆的按钮开关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这种现有技术,在专利文献1中有所公开。该现有技术中设置有:壳体,其由形成主体的上壳体及下壳体构成;杆,其转动自如地支承在该壳体上;在壳体内竖立设置的3个固定接点;滑块,即操作构件,其保持在壳体上且能够上下移动,并具有被施加杆的按压力的被按压突起即操作部。并且,还具备可动接点,其保持在该操作构件上,具有3个弹性臂,和分别形成在这些弹性臂上且可分别夹持所述固定接点的接点部,在这些接点部对应的固定接点上滑动来进行接点的切换、即进行接通、断开的切换;以及螺旋弹簧,即施力构件,其对所述操作构件向初始位置方向上施力。
所述的可动接点设置于从对应操作构件的操作部的位置离开的一侧。即,设置于从操作构件的操作部的正下方位置离开的位置。随之,3个固定接点的每一个也设置于从对应操作构件的操作部的位置离开的一侧。
该现有技术中,在杆不被按压操作的初始位置,由操作构件保持的可动接点的3个接点部中的2个接点部与2个固定接点导通,剩下的1个接点部保持在与对应的固定接点远离的状态。由此,对应剩下的1个接点部的固定接点与其他的固定接点之间被遮断,成断开状态。
若从这种状态操作杆,则随之操作构件移动,由操作构件保持的可动接点的上述剩下的1个接点部与对应的固定接点导通,与剩下的1个接点部对应的固定接点和其他的固定接点通过可动接点导通,成接通状态。
[专利文献1]特开2005-294112号公报
所述的现有技术中,距被施加杆的按压力的操作构件的操作部远离的一侧,设置有具有3个接点部的可动接点和3个固定接点;由可动接点的接点部一边夹持固定接点一边滑动进行开关的接通、断开,即在可动接点的3个接点部和3个固定接点之间产生摩擦力,由于上述内容相互之间的影响,有可能在杆被按压操作时保持可动接点的操作构件产生倾斜。在产生这种操作构件的倾斜时,可动接点的接点部接触固定接点的定时产生偏移,接通、断开的定时不稳定,容易导致接通、断开的切换性能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根据以上现有技术的实际情况而产生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杆的按钮开关装置,可防止杆被按压操作时操作构件发生倾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杆的按钮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壳体;杆,其转动自如地支承在该壳体上;在所述壳体内竖立设置的至少一对固定接点;操作构件,其保持在所述壳体上且能够移动,具有被施加所述杆的按压力的操作部;可动接点,其保持在该操作构件上,具有至少一对弹性臂和分别形成在这些弹性臂上且夹持所述固定接点的接点部,这些接点部在所述固定接点上滑动进行接通/断开的切换;以及施力构件,其对所述操作构件向初始位置方向施力,并且,所述可动接点具有连接至少一对所述弹性臂的连接部,将分别形成在所述可动接点的所述弹性臂上的所述接点部,隔着对应于所述操作构件的所述操作部的位置分开配置在两侧,在所述可动接点的所述连接部的下表面配置有所述施力构件。
如上构成的本发明中,例如杆保持在没被按压操作的初始位置时为断开状态,此外,由于杆被按压操作通过操作部操作构件移动,伴随该移动可动接点的接点部接触对应的固定接点并导通,成为接通状态。能够进行如上接通、断开切换的本发明中,将可动接点的接点部隔着对应操作构件的操作部的位置分开配置在两侧,即,将可动接点的接点部配置在操作构件的操作部的近处位置,相对于该操作部的正下方附近分开配置在两侧,因此能够将由于杆的按压操作通过操作部施加给操作构件的力,隔着对应操作构件的操作部的位置在两侧分别分散。另外,也能够将可动接点的接点部和固定接点之间产生的摩擦力隔着对应操作构件的操作部的位置在两侧分别分散。由于所述力分散的相互作用,可防止杆被按压操作时操作构件发生倾斜,可实现可动接点的接点部接触固定接点的定时的稳定化。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发明中,在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沿着所述杆的转动面配置的引导部,在所述操作构件上设置有由所述引导部引导的被引导部,通过所述引导部和所述被引导部引导所述操作构件的移动。
如上构成的本发明中,通过壳体的引导部和操作构件的被引导部,可使操作构件不倾斜而顺利地移动。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发明中,所述操作构件的所述操作部形成所述被引导部,所述引导部由使所述操作部突出的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导向孔构成。
如上构成的本发明中,由于对被施加杆的按压力的操作构件的操作部进行引导的导向孔设置在壳体上,因此可通过壳体抑制操作构件的操作部的倾斜。由此,能可靠地防止操作构件的倾斜。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发明中,所述操作构件具有与所述操作部连接设置且保持所述可动接点的保持部,在所述操作构件的所述保持部上设置有一对所述被引导部,在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一对所述引导部,所述引导部对设置在该保持部上的所述被引导部进行引导。
如上构成的本发明中,通过设置在保持部上的一对被引导部和设置在壳体上的一对引导部,操作构件的保持部的倾斜可由壳体抑制。由此,能可靠地防止操作构件的倾斜。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发明中,所述可动接点形成对称形状,所述操作构件的所述保持部具有相互对置地设置且覆盖所述可动接点的至少所述接点部的一对壁,在该壁上形成所述被引导部,并且,使一对所述引导部对置而设置在所述壳体上。
如上构成的本发明中,由于可动接点为对称形状,操作构件的保持部具有覆盖可动接点的至少接点部的一对壁,即可动接点的接点部不露在外部,因此可动接点向操作构件的安装,以及被安装了可动接点的操作构件向壳体内的安装等变得容易,可提高装配性。另外,由于在一对壁上设置被引导部,所以可动接点不容易倾斜。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发明中,将所述杆的支承部配置在所述壳体的一端侧,将所述操作构件配置在所述壳体的另一端侧,至少一对所述固定接点分别由金属形成,具有相对于与所述操作构件的所述操作部对应的位置、配置在靠近所述壳体的所述一端侧的一侧的切换接点部,以及配置在远离所述壳体的所述一端侧的一侧的公用接点,所述切换接点部由隔着绝缘部沿所述可动接点的滑动方向相互离开配置的第一接点和第二接点构成。
如上构成的本发明中,例如杆保持在没被按压操作的初始位置,可动接点的接点部接触形成切换接点部即固定接点的第一接点,可动接点的其他接点部接触公用接点的状态中,形成固定接点的第一接点和公用接点通过可动接点导通,成为第一接通状态。若从如上状态对杆进行一定量按压操作,则伴随操作构件的移动可动接点滑动,可动接点的接点部离开第一接点,接触绝缘部。可动接点的其他接点部维持接触公用接点的状态。由此,形成固定接点的第一接点及第二接点与公用接点之间被遮断,成为断开状态。上述的杆被进一步按压操作时,接触绝缘部的可动接点的接点部离开绝缘部,接触形成固定接点的第二接点。可动接点的其他接点部维持接触公用接点的状态。由此,形成固定接点的第二接点和公用接点通过可动接点导通,成为第二接通状态。如此根据杆的按压操作进行接通、断开切换的本发明,能够将配置在壳体的一端侧的杆的支承部和配置在可动接点的下表面的施力构件之间形成的壳体内部的死区,作为形成固定接点的第一接点及第二接点的各自端子的迂回区域有效运用。
另外,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所述发明中,所述绝缘部由绝缘树脂构成,以该绝缘部的表面与所述第一接点及所述第二接点各自的表面成为同一面的方式,配置这些绝缘部、第一接点及第二接点。
如上构成的本发明中,在随着杆的按压操作带来的操作构件的移动可动接点滑动时,能够使可动接点的接点部,在形成固定接点的第一接点的表面、绝缘部的表面、及形成固定接点的第二接点的表面的相互之间,以保持一定的接点压的状态顺利地滑动,可确保优越的接通、断开性能。
发明效果
本发明中,由于可动接点具有连接至少一对弹性臂的连接部,且将分别形成在可动接点的弹性臂上的接点部,隔着对应操作构件的操作部的位置分开配置在两侧,在该连接部的下表面配置有施压构件,因此,能够将由杆的按压操作产生的力及可动接点的接点部和固定接点之间产生的摩擦力,隔着对应操作构件的操作部的位置在两侧分别分散,由于所述力的分散的相互作用,可防止杆被按压操作时操作构件发生倾斜。由此,可实现可动接点的接点部接触固定接点的定时的稳定化,接通、断开的定时比现有装置稳定,还可确保比现有装置更高精度的接通、断开的切换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带杆的按钮开关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构成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组装状态的纵向剖视图。
图3是说明本实施方式动作的纵向剖视图。
图4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配备的上壳体的图,(a)图是俯视图,(b)图是从背面侧看的立体图。
图5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配备的操作构件的图,(a)图是主视图,(b)图是从背面侧看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配备的操作构件和施力构件的安装关系的图,是从操作构件背面侧看的图。
图7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配备的可动接点的图,(a)图是主视图,(b)图是从背面侧看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配备的操作构件和可动接点的安装关系的图,是从操作构件背面侧看的图。
图9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配备的固定接点和壳体基部的配置关系的主视图。
图10是图9表示的固定接点和壳体基部的分解图。
图中:1-上壳体(壳体),1a-导向孔(引导部),1b-支承部,1c-环状槽,1d-凹部(引导部),2-壳体基部(壳体),3-杆,3a-翘起部,4-第一接点(切换接点部)【固定接点】,5-第二接点(切换接点部)【固定接点】,6-公用接点【固定接点】,7-操作构件,7a-操作部(被引导部),7b-保持部,7b1-凹部,7b2-突起部,7b3-壁,7b4-凸部(被引导部),8-可动接点,8a-第一弹性臂,8a1-第一接点部,8b-第二弹性臂,8b1-第二接点部,8c-连接部,8c1-大径部,9-螺旋弹簧(施力构件),11-绝缘部,11a-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带杆的按钮开关装置的最佳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构成]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带杆的按钮开关装置的一实施方式的构成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组装状态的纵向剖视图,图3是说明本实施方式动作的纵向剖视图。
如图1、2等所示,本实施方式中,配备有:形成主体的壳体,其由上壳体1及嵌在该上壳体1上的壳体基部2构成;以及杆3,其转动自如地支承在上壳体1上。另外,配备有:在上壳体1内例如竖立设置,构成至少一对固定接点、例如切换接点部的第一接点4及第二接点5、以及公用接点6。所述的第一接点4、第二接点5、及公用接点6在由绝缘树脂构成的壳体基部2上镶嵌成形。另外,第一接点4、第二接点5、及公用接点6的每一个与对应的端子4a、5a、6a连接。
另外,配备有操作构件7,其可在上壳体1内移动,即在图2中可直线地滑动移动,例如可上下移动,且由操作部7a和保持部7b构成,所述操作部7a被施加杆3的按压力,所述保持部7b与该操作部7a连接设置,且保持可动接点8。并且,配备有对该操作构件7向初始位置方向施力的施力构件,例如螺旋弹簧9。而且,在操作构件7的操作部7a的上端部附近卡合有防水、防尘用的橡胶帽10。
图4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配备的上壳体的图,(a)图是俯视图,(b)图是从背面侧看的立体图。
所述的上壳体1,如图4(a)图所示,具有对形成操作构件7的被引导部的操作部7a进行引导的引导部,例如导向孔1a。另外,如图4的(b)图所示,在上壳体1内部,设置有形成针对操作构件7的其他引导部的一对凹部1d。另外,如图2等所示,在上壳体1的一端侧,具有对形成在杆3的下端的翘起部3a进行卡合的支承部1b,并且,在导向孔1a的外侧部分,具有卡合橡胶帽10的环状槽1c。
图5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配备的操作构件的图,(a)图是主视图,(b)图是从背面侧看的立体图。图6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配备的操作构件和施力构件的安装关系的图,是从操作构件背面侧看的图。
所述的操作构件7的操作部7a的基本形状形成为例如圆柱状,在上端附近具有卡合所述橡胶帽10的环状槽7a1。橡胶帽10如图1所示,上端部10a卡合到操作部7a的环状槽7a1,形成下端的凸缘部10b卡合到如图2等所示的上壳体1的环状槽1c。
如图5(b)图所示,操作构件7的保持部7b具有相对地设置,可覆盖保持在该保持部7b的可动接点8整体,例如可遮蔽的一对壁7b3。所述的一对壁7b3沿着杆3的转动面设置。并且,在所述的一对壁7b3的内侧部分设置有形成近似圆形的孔的凹部7b1,该凹部7b1内,如图6所示,形成有可保持上述的螺旋弹簧9的上端部的4个突起部7b2。在一对壁7b3的外侧部分形成有:被上述的上壳体1的引导部即凹部1d分别引导的被引导部,例如一对凸部7b4。
如上所述,由上壳体1的导向孔1a和凹部1d构成沿着杆3的转动面配置的引导部,由操作构件7的操作部7a和凸部7b4构成由上壳体1的引导部引导的被引导部。
图7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配备的可动接点的图,(a)图是主视图,(b)图是从背面侧看的立体图。图8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配备的操作构件和可动接点的安装关系的图,是从操作构件背面侧看的图。
在形成固定接点即切换接点部的第一接点4、第二接点5、及公用接点6上滑动来进行接点的切换的可动接点8,由金属板构成,且折弯形成,如图7(a)等所示,配备至少一对弹性臂,例如第一弹性臂8a和第二弹性臂8b。如图7(b)图等所示,在第一弹性臂8a的内侧部分形成作为接点部相互对置地配置的2个第一接点部8a1,在第二弹性臂8b的内侧部分形成作为接点部相互对置地配置的2个第二接点部8b1。即,该可动接点8设置有例如在一对弹性臂上分别形成的第一接点部8a1和第二接点部8b1。
另外,该可动接点8如图7(b)图所示,具有连接第一弹性臂8a和第二弹性臂8b的平坦状的连接部8c。在该连接部8c的中央部分设置有外伸形成的近似圆形状的大径部8c1。如图6所示,在该可动接点8的连接部8c上形成的大径部8c1与操作构件7的保持部7b上形成的凹部7b1的平坦状的顶面抵接并被收容。并且,连接部8c的外周缘由凹部7b1或壁7b3例如临时铆接,在大径部8c1的下表面抵接螺旋弹簧9的上端,受到该螺旋弹簧9的施加力,并且,可动接点8被保持在操作构件7的保持部7b上。这样,可动接点8的平坦状的大径部8c1受到螺旋弹簧9的施加力,并且抵接到凹部7b1的平坦状的顶面,所以可动接点8很难倾斜。而且,螺旋弹簧9的下端,如图2等所示,保持在壳体基部2上形成的突出部2a上。该螺旋弹簧9与从上壳体1的导向孔1a突出的操作部7a错开保持在靠近上壳体1的一端侧。如此将螺旋弹簧9与操作部7a错开保持,可将操作部7a配置在上壳体1的另一端侧的端部。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螺旋弹簧9的上端抵接在连接部8c的下表面即与操作构件7侧相反侧的面,不过,也可以在连接部8c和螺旋弹簧9的上端之间夹设隔板等,对可动接点8向操作构件7侧施力。
另外,可动接点8如图7(a)图所示,例如将连接部8c的中央作为对称面形成左右对称形状(面对称)。如图2等所示,将该第一弹性臂8a上形成的2个第一接点部8a1和第二弹性臂8b上形成的2个第二接点部8b1,隔着对应操作构件7的操作部7a的位置左右分开配置在两侧,例如将凹部7b1作为中心,即隔着操作部7a的正下方附近的位置左右分开配置。在该可动接点8的第一弹性臂8a上形成的第一接点部8a1,始终与公用接点6导通,夹持该公用接点6且可滑动,在第二弹性臂8b上形成的第二接点部8b1,与构成切换接点部的第一接点4及第二接点5选择性导通,夹持所述的第一接点4或第二接点5且可滑动。
这里,对相对于连接部8c左右对称形成的第一弹性臂8a和第二弹性臂8b作详细叙述。并且,由于第一弹性臂8a和第二弹性臂8b左右对称且为相同形状,因此只针对第一弹性臂8a进行说明,省略关于第二弹性臂8b的说明。
第一弹性臂8a由一对弹性片构成,该一对弹性片如图7(b)所示距从连接部8c向外侧延伸的平坦状的弹性臂连接部8a2具有规定间隔,且板面彼此相对置折弯而成。该第一弹性臂8a为如图7(a)所示的正面看成近似U字状,即如图2、3所示,包括:第一延伸部8a3,其从弹性臂连接部8a2向壳体基部2的内底面侧(在图7(a)中为下方)延伸规定距离;第二延伸部8a4,其从该壳体基部2的内底面侧的端部延伸到和公用接点6相对置的位置;以及第三延伸部8a5,其从该公用接点6侧的端部与第一延伸部8a3大体平行(沿着从壳体基部2的内底面延伸的公用接点6)地延伸到和连接部8c的位置大体相同的位置。
并且,第一弹性臂8a的相对置的一对第三延伸部8a5的前端为自由端,该一对前端部为向公用接点6侧突出的弯曲部。该一对弯曲部构成2个第一接点部8a1。
如上构成的第一、第二弹性臂8a、8b,随着操作构件7的上下移动,将第二延伸部8a4作为壳体基部2的内底面侧,以第一接点部8a1夹持公用接点6,第二接点部8b1夹持第一接点4或第二接点5的状态沿公用接点6、第一接点4或第二接点5移动。
如上所述,由于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第二弹性臂8a、8b在正面看为近似U字状,可采用长的弹簧跨距,所以第一、第二接点部8a1、8b1与对应的固定接点接触的稳定性、可靠性高。另外,第一接点4、第二接点5、及公用接点6在延伸方向,即固定接点在延伸方向上可小型化。
此外,第一、第二弹性臂8a、8b的形状不限于一对正面看为近似U字状,例如从可动接点8的连接部8c向外侧直线状延伸一对弹性片,在其前端部彼此设置接点部的形状也可。
图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配备的固定接点和壳体基部的配置关系的主视图。图10是在图9表示的固定接点和壳体基部的分解图。
所述的图9、10所示,形成固定接点的第一接点4、第二接点5、及公用接点6分别由金属形成,如所述的图2等所示,相对于对应操作构件7的操作部7a的位置,例如相对于凹部7b,即相对于操作部7a的正下方附近,在靠近设置上壳体1的支承部1b的一端侧的一侧配置有构成切换接点部的第一接点4和第二接点5,在远离上壳体1的一端侧的一侧配置有公用接点6。构成切换接点部的第一接点4和第二接点5隔着由绝缘树脂构成的绝缘部11,沿可动接点8的滑动方向,即在图2的上下方向上互相分离地配置。
如图9等所示,以绝缘部11的表面和第一接点4及第二接点5各自的表面成为同一面的方式,配置所述的绝缘部11、第一接点4及第二接点5。另外,如图10等所示,在绝缘部11的表面和背面的例如中央部设置槽11a。
此外,第一接点4及第二接点5的各自的端子4a、5a的迂回区域设定在配置在上壳体1的一端侧的杆3的支承部1b和配置在可动接点8的下表面的螺旋弹簧9之间的上壳体1内的部分。
[本实施方式的开关动作]
基于图2、3等,对如上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开关动作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例如杆3被保持在没被按压操作的初始位置时的状态为:根据螺旋弹簧9的施加力,通过可动接点8推起操作构件7,该操作构件7的保持部7b的上表面被卡合在上壳体1的上部的下表面。在该状态下,成为由可动接点8的第一弹性臂8a上形成的2个第一接点部8a1夹持公用接点6,由第二弹性臂8b上形成的2个第二接点部8b1夹持构成切换接点部的固定接点、即第一接点4的状态。即,公用接点6和第一接点4通过可动接点8导通,形成第一接通状态。
在从这种状态例如将杆3稍微按压操作时,杆3的按压力被施加到操作构件7的操作部7a的头部,通过操作部7a操作构件7移动,随着该移动,可动接点8抵抗螺旋弹簧9的施加力而滑动,可动接点8的第二弹性臂8b的第二接点部8b1从形成固定接点的第一接点4离开,接触绝缘部11。可动接点8的第一弹性臂8a的第一接点部8a1被维持在接触可动接点6的状态。因此,形成固定接点的第一接点4及第二接点5与公用接点6之间被隔断,成为断开状态。在这种动作期间,伴随操作构件7的操作部7a的移动橡胶帽10挠曲。另外,操作构件7的操作部7a由上壳体1的导向孔1a引导,并且,操作构件7的保持部7b的凸部7b4由上壳体1的凹部1d引导。
对所述的杆3进一步按压操作时,如图3所示,与绝缘部11接触的可动接点8的第二弹性臂8b的第二接点部8b1从绝缘部11离开,接触形成固定接点的第二接点5。可动接点8的第一弹性臂8a的第一接点部8a1被维持在接触公用接点6的状态。由此,形成固定接点的第二接点5和公用接点6通过可动接点8导通,成为第二接通状态。在这种动作期间,伴随操作构件7的操作部7a的移动橡胶帽10进一步挠曲。另外,操作构件7的操作部7a由上壳体1的导向孔1a进一步引导,并且,操作构件7的保持部7b的凸部7b4由上壳体1的凹部1d进一步引导。
当除去施加给杆3的按压力时,基于螺旋弹簧9的施加力,通过可动接点8使操作构件7复位到初始位置。成为该状态时,如上所述通过可动接点8,形成固定接点的第一接点4和公用接点6导通,成为第一接通状态。如此,对应杆3的按压操作,可进行接通、断开的切换。
[本实施方式的效果]
如上所述可进行接通、断开的切换的本实施方式,如上述,将可动接点8的至少一对接点部,即在第一弹性臂8a上形成的2个第一接点部8a1和在第二弹性臂8b上形成的2个第二接点部8b1,以操作构件7的操作部7a所对应的位置为中心左右分开配置。即,将可动接点8的第一接点部8a1和第二接点部8b1配置在靠近操作构件7的操作部7a的位置,以该操作部7a的正下方附近的位置为中心左右分开配置。
由此,可将由杆3的按压操作产生的通过操作部7a施加到操作构件7的力,以对应操作构件7的操作部7a的位置作为中心,使其左右分别分散。另外,也可将可动接点8的第一接点部8a1和公用接点6之间产生的摩擦力,以及可动接点8的第二接点部8b1和形成固定接点的第一接点4、第二接点5或绝缘部11之间产生的摩擦力,以对应操作构件7的操作部7a的位置作为中心,使其左右分别分散。由于所述力的分散作用,以及在操作构件7的操作部7a的附近位置配置有可动接点8,可防止杆3被施加按压操作时操作构件7发生倾斜,可实现可动接点8的第二接点部8b1与第一接点4、第二接点5或绝缘部11分别接触的定时的稳定化。因此,接通、断开的定时稳定,可确保高精度的接通、断开切换性能。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在上壳体1上设置有沿杆3的转动面延伸设置的由导向孔1a、以及凹部1d构成的引导部;在操作构件7上设置有形成被这些引导部引导的被引导部的操作部7a及凸部7b4。通过所述的上壳体1的引导部和操作构件7的被引导部,可使操作构件7保持不倾斜且顺利的移动。特别是,由于将引导被施加杆3的按压力的操作构件7的操作部7a的导向孔1a设置在上壳体1上,因此可由上壳体1抑制操作构件7的操作部7a的倾斜。另外,通过设置在操作构件7的保持部7b上的一对被引导部即一对凸部7b4,和设置在上壳体1上的一对引导部即一对凹部1d,可由上壳体1抑制操作构件7的保持部7b的倾斜。因此,可将操作构件的倾斜可靠地防止。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由于可动接点8的形状形成为左右对称,所以可动接点8向操作构件7的安装比较容易。此外,操作构件7的保持部7b具有相对地设置且可遮蔽可动接点8的一对壁7b3,所以保持可动接点8的操作构件7向壳体1内安装比较容易。由此,可提高装配性。
特别是,由于一对壁7b3覆盖包含第一、第二接点部8a1、8b1的第一、第二弹性臂8a、8b,所以安装时第一、第二弹性臂8a、8b由一对臂7b3保护,还可防止变形。并且,尽管一对臂7b3覆盖可动接点8整体,不过,只要至少覆盖第一、第二接点部8a1、8b1即可,由此夹持固定接点的接点部不会露出在外部,可在接点部受保护的状态下组装。
再者,由于在一对壁7b3上设置有作为一对被引导部的一对凸部7b4,所以通过设置在上壳体1上的作为一对引导部的一对凹部1d,可抑制可动接点8的倾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将杆3的支承部配置在上壳体1的一端侧,并且,如图2等所示,将操作构件7配置在上壳体1的另一端侧。由此,可将在上壳体1的一端侧和螺旋弹簧9之间形成的上壳体1内部的死区,作为形成固定接点的第一接点4及第二接点5的各自端子4a、5a的迂回区域有效运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设置在第一接点4和第二接点5之间的绝缘部11由绝缘树脂构成,以该绝缘部11的表面和第一接点4及第二接点5的各自的表面包含在同一面内的方式,配置所述绝缘部11、第一接点4及第二接点5。由此,在杆3的按压操作下伴随操作构件7的移动的可动接点8的滑动时,可使可动接点8的第二接点部8b1在形成固定接点的第一接点4的表面、绝缘部11的表面、及形成固定接点的第二接点5的表面相互之间,以保持一定的接点压的状态顺利地滑动,可确保优越的接通、断开性能。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在绝缘部11的表面设置有槽11a。根据此结构,能够将因可动接点8的第二接点部8b1与形成固定接点的第一接点4及第二接点5的滑动连接、或因可动接点8的第二接点部8b1与由绝缘树脂构成的绝缘部11的滑动连接而产生的金属粉、或树脂粉,随着可动接点8的滑动而收容到绝缘部11的槽11a内。因此,可防止金属粉或树脂粉附着在可动接点8的第二接点部8b1上,或附着在形成固定接点的第一接点4、第二接点5及绝缘部11上,能可靠地确保可动接点8的第二接点部8b1与形成固定接点的第一接点4、第二接点5或绝缘部11之间的接触定时的稳定化。
[其他实施方式]
所述的实施方式中,切换接点部是由隔着绝缘部11上下配置的第一接点4和第二接点5构成的,但本发明不局限于所述构成。例如,也可以从所述构成中除去第一接点4,将该除去第一接点4的位置,形成为与绝缘部11连接设置的绝缘部。如上构成中,在杆3没被按压操作的初始位置,由于可动接点8的第二接点部8b1接触与绝缘部11连接设置的绝缘部,因此公用接点6和第二接点5之间被遮断,成为断开状态。另外,若根据杆3的按压操作,可动接点8的第二接点部8b1接触第二接点5,则公用接点6和第二接点5通过可动接点8导通,成为接通状态。如上构成的结构,也可对应杆3的按压操作,进行接通、断开的切换。
并且,也可将公用接点6做成如前所述与形成有绝缘部的第二接点5同样形状的切换接点部的固定接点。如上构成的结构中,在杆3没被按压操作的初始位置,由于可动接点8的第一、第二接点部8a1、8b1分别接触绝缘部,成为断开状态。另外,若根据杆3的按压操作,可动接点8的第一、第二接点部8a1、8b1分别接触固定接点,则成为接通状态。如上构成的结构,也可对应杆3的按压操作,进行接通、断开的切换。
另外,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是将构成切换接点部的第一接点4及第二接点5和公用接点6设置成在上壳体1内作为一对固定接点在相同的壳体基部2上竖立设置的构成,但不局限于此构成,例如,也可以将一对固定接点中的一侧的固定接点竖立设置于壳体基部2的底壁,另一侧的固定接点竖立设置于上壳体1的一端侧的侧壁,也可以适当变更竖立设置的位置。
再者,也可以在一对固定接点之外,在比该一对固定接点低的位置设置高度不同的另一对固定接点,对应另一对固定接点在可动接点8上设置另一对弹性臂。如上构成的结构中,根据杆3的按压操作,在可动接点8的二对弹性臂上形成的各个接点部接触阶梯性对应的固定接点,可成为阶梯性接通、断开状态。因此,本发明的固定接点、弹性臂不局限于一对,只要根据设计适当设定成对的数即可。
另外,可动接点可以不是左右对称,例如可以将一侧做成具有夹持公用接点的接点部的一个弹性臂,将另一侧做成具有夹持常开接点和常闭接点的多个接点部的多个弹性臂。
此外,在所述的实施方式中,在绝缘部11的中央部形成有可收容金属粉或树脂粉的槽11a,不过,并不局限于如上的将槽11a配置在绝缘部11的中央部的构成。也可以将槽11a设置于在第一接点4和绝缘部11的边界位置的绝缘部11的端部,另外,也可以设置于在第二接点5和绝缘部11的边界位置的绝缘部11的端部。并且,也可以采用不设置槽的构成。

Claims (6)

1.一种带杆的按钮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壳体;
杆,其转动自如地支承在该壳体上;
在所述壳体内竖立设置的至少一对固定接点;
操作构件,其保持在所述壳体上且能够移动,具有被施加所述杆的按压力的操作部;
可动接点,其保持在该操作构件上,具有至少一对弹性臂和分别形成在这些弹性臂上且夹持所述固定接点的接点部,这些接点部在所述固定接点上滑动进行接通/断开的切换;以及
施力构件,其对所述操作构件向初始位置方向施力,并且,
所述可动接点具有连接至少一对所述弹性臂的连接部,
将分别形成在所述可动接点的所述弹性臂上的所述接点部,隔着对应于所述操作构件的所述操作部的位置分开配置在两侧,
在所述可动接点的所述连接部的下表面配置有所述施力构件,
在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沿着所述杆的转动面配置的引导部,在所述操作构件上设置有由所述引导部引导的被引导部,通过所述引导部和所述被引导部引导所述操作构件的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杆的按钮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构件的所述操作部形成所述被引导部,
所述引导部由使所述操作部突出的设置在所述壳体上的导向孔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杆的按钮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构件具有与所述操作部连接设置且保持所述可动接点的保持部,
在所述操作构件的所述保持部上设置有一对所述被引导部,
在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一对所述引导部,所述引导部对设置在该保持部上的所述被引导部进行引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杆的按钮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动接点形成对称形状,
所述操作构件的所述保持部具有相互对置地设置且覆盖所述可动接点的至少所述接点部的一对壁,在该壁上形成所述被引导部,并且,
使一对所述引导部对置而设置在所述壳体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杆的按钮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杆的支承部配置在所述壳体的一端侧,将所述操作构件配置在所述壳体的另一端侧,
至少一对所述固定接点分别由金属形成,具有相对于与所述操作构件的所述操作部对应的位置、配置在靠近所述壳体的所述一端侧的一侧的切换接点部,以及配置在远离所述壳体的所述一端侧的一侧的公用接点,
所述切换接点部由隔着绝缘部沿所述可动接点的滑动方向相互离开配置的第一接点和第二接点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杆的按钮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缘部由绝缘树脂构成,
以该绝缘部的表面与所述第一接点及所述第二接点各自的表面成为同一面的方式,配置这些绝缘部、第一接点及第二接点。
CN200810125489XA 2007-06-20 2008-06-18 带杆的按钮开关装置 Active CN10132996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162807A JP2009004175A (ja) 2007-06-20 2007-06-20 レバー付き押し釦スイッチ装置
JP2007162807 2007-06-20
JP2007-162807 2007-06-2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29961A CN101329961A (zh) 2008-12-24
CN101329961B true CN101329961B (zh) 2011-12-28

Family

ID=397123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25489XA Active CN101329961B (zh) 2007-06-20 2008-06-18 带杆的按钮开关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2006868B1 (zh)
JP (1) JP2009004175A (zh)
CN (1) CN10132996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1404016B1 (it) * 2011-02-04 2013-11-08 Tinti Microinterruttore ad azionamento lineare continuo.
JP5971586B2 (ja) * 2012-04-26 2016-08-17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接点装置
JP6119340B2 (ja) 2013-03-19 2017-04-26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スイッチ
DE102014006943A1 (de) * 2014-02-15 2015-08-20 Johnson Electric Germany GmbH & Co. KG Elektrischer Schalter mit einem eine obere Fläche aufweisenden Gehäuse
CN106128828A (zh) * 2016-08-29 2016-11-16 仝达机电工业(惠州)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开关
JP2019160649A (ja) * 2018-03-14 2019-09-19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マイクロスイッチ、操作装置及びマイクロスイッチの製造方法
CN110189945B (zh) * 2019-06-10 2024-01-16 惠州市弘宝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夹片式微动开关
CN111520837A (zh) * 2020-05-13 2020-08-11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空调器
EP4084031A1 (en) * 2021-04-28 2022-11-02 Zippy Technology Corp. Switch device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77592A (zh) * 2004-04-01 2005-10-05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开关装置
CN2814650Y (zh) * 2005-07-27 2006-09-06 苏州华杰电子有限公司 透光式按钮开关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117729A (en) * 1979-03-05 1980-09-1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Magnetic head
JPS63108129U (zh) * 1986-12-29 1988-07-12
JPH0896657A (ja) * 1994-09-27 1996-04-12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プッシュスイッチ
DE19530209A1 (de) * 1995-08-17 1997-02-20 Abb Patent Gmbh Elektrischer Schalter
JPH1145630A (ja) * 1997-07-28 1999-02-16 Alps Electric Co Ltd 押し釦スイッチ
JP2001256857A (ja) * 2000-03-14 2001-09-21 Toshiba Video Products Japan Co Ltd 磁気記録再生機器の動作モード検出スイッチ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77592A (zh) * 2004-04-01 2005-10-05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开关装置
CN2814650Y (zh) * 2005-07-27 2006-09-06 苏州华杰电子有限公司 透光式按钮开关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29961A (zh) 2008-12-24
JP2009004175A (ja) 2009-01-08
EP2006868A3 (en) 2009-11-11
EP2006868B1 (en) 2015-05-06
EP2006868A2 (en) 2008-1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29961B (zh) 带杆的按钮开关装置
US7385149B2 (en) Pushbutton mechanism for keyboards
CN100440639C (zh) 带切换机构的同轴连接器
US5941373A (en) Integrated keyboard key assembly
US9130296B2 (en) Power jack with a movable socket cover
KR100698250B1 (ko) 슬라이딩 타입 휴대폰용 슬라이더 조립체
CN102262971B (zh) 按钮开关
KR102176433B1 (ko) 키 스위치 장치
KR940027230A (ko) 분로된 콘넥터어셈블리 및 그를 위한 분로어셈블리
CN101620944B (zh) 按钮开关
EP3745436A1 (en) An integrated switch
US6559393B2 (en) Switch having a seesaw type movable contact blade
CN101295849B (zh) 电气器件用插座
CN203387003U (zh) 电连接器
CN109841438B (zh) 一种微动开关的防尘结构
CN219874194U (zh) 用于电连接器模块的活动框架
CN2629189Y (zh) 开关连接器
US8143538B2 (en) Multi-directional operating switch assembly
KR100904222B1 (ko) 슬라이더 모듈 및 힌지 장치
KR200353334Y1 (ko) 휴대단말기용 슬라이드장치
CN221102449U (zh) 一种接线夹
CN104112615A (zh) 按压开关
US6172310B1 (en) Switching device for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14643176U (zh) 一种方便拆卸的限位开关
CN219017502U (zh) 机械轴体及具有该轴体的键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after: Alpine Alpine Company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before: Alps Electric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