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17427B - 带广播接收功能的便携式通信终端 - Google Patents

带广播接收功能的便携式通信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317427B
CN101317427B CN2006800443111A CN200680044311A CN101317427B CN 101317427 B CN101317427 B CN 101317427B CN 2006800443111 A CN2006800443111 A CN 2006800443111A CN 200680044311 A CN200680044311 A CN 200680044311A CN 101317427 B CN101317427 B CN 1013174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ttern
earphone
quiet
subtitle demonstration
mobile termina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8004431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317427A (zh
Inventor
薮田哲崇
神户雅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yocer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cera Corp filed Critical Kyocer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3174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174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3174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31742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72Mobile telephones; Cordless telephones, i.e. devices for establishing wireless links to base stations without route selection
    • H04M1/724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 H04M1/72403User 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rdless or mobile telephones with means for local support of applications that increase the functiona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1Structure of client; Structure of client peripherals
    • H04N21/414Specialised client platforms, e.g. receiver in car or embedded in a mobile appliance
    • H04N21/41407Specialised client platforms, e.g. receiver in car or embedded in a mobile appliance embedded in a portable device, e.g. video client on a mobile phone, PDA, lapto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9Processing of audio elementary streams
    • H04N21/4396Processing of audio elementary streams by muting the audio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7End-user applications
    • H04N21/478Supplemental services, e.g. displaying phone caller identification, shopping application
    • H04N21/4788Supplemental services, e.g. displaying phone caller identification, shopping application communicating with other users, e.g. chat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44Receiver circuitry for the reception of television signals according to analogue transmission standards
    • H04N5/445Receiver circuitry for the reception of television signals according to analogue transmission standards for display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5/00Details of television systems
    • H04N5/44Receiver circuitry for the reception of television signals according to analogue transmission standards
    • H04N5/60Receiver circuitry for the reception of television signals according to analogue transmission standards for the sound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7/00Televisio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6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including speech amplifiers
    • H04M1/6033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including speech amplifiers for providing handsfree use or a loudspeaker mode in telephone sets
    • H04M1/6041Portable telephones adapted for handsfree use
    • H04M1/6058Portable telephones adapted for handsfree use involving the use of a headset accessory device connected to the portable telephon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可防止产生虽然设置了电话礼貌模式、但因TV功能启动而发出了声音的情形的带广播接收功能的便携式通信终端。CPU(1)在电视收视状态下设置了电话礼貌模式时,判断为是电视礼貌模式。同样,在设置了电话礼貌模式的状态下ON操作了电视功能启动键时,也判断为是电视礼貌模式。CPU(1)在判断为是电视礼貌模式时,静音电视声音。

Description

带广播接收功能的便携式通信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接收电视广播的功能和进行基于无线的通话功能的带广播接收功能的便携式通信终端。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具有电视广播接收功能的移动电话装置中,可舒适地进行电视广播收视(参考日本特开2005-167909号公报)。
但是,在这种具有电视广播接收功能的便携型电话装置中,由于使电视(TV)功能部和移动电话功能部大致无关系地独立进行控制,所以即使例如设置了电话礼貌模式(マナ一モ一ド),使其不发出声音,也会发生因TV功能启动,而发出了声音的情形。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其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止发生虽然设置了电话礼貌模式,但因TV功能启动而发出声音的情形,进一步即使执行了这种防止处理,也可尽量舒适地进行电视收视的带广播接收功能的便携式通信终端。
本发明的带广播接收功能的便携式通信终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带广播接收功能的便携式通信终端中,该便携式通信终端包括:广播接收功能部,其接收电视广播;无线电话功能部,其进行基于无线的通话;和控制器,其控制这些功能部,并且进行显示器的显示控制,其特征在于,所述广播接收功能部具有静音功能;所述无线电话功能部具有礼貌模式功能;所述控制器在所述无线电话功能部执行了礼貌模式时,使所述广播接收功能部执行所述静音(下面,在该项中称作第一结构)。
根据上述第一结构,由于在执行了所述无线电话功能部的礼貌模式功能时,在所述广播接收功能部中执行静音模式,所以可以防止产生虽然设置了电话礼貌模式,但因TV功能启动而发出了声音的情形。
在上述第一结构的带广播接收功能的便携式通信终端中,所述控制器可以在所述无线电话功能部执行了所述礼貌模式时,在所述控制通过用户设置为允许的情况下,进行使所述广播接收功能部执行所述静音的控制(下面,在该项中称作第二结构)。
在上述第一结构和第二结构的带广播接收功能的便携式通信终端中,所述广播接收功能部可以构成为可接收数字广播而进行字幕显示;所述控制器在使所述广播接收功能部执行所述静音时,使所述广播接收功能部执行字幕显示。在该结构中,所述字幕显示可以在通过用户设置为允许时执行该显示。
在上述第一结构或第二结构的带广播接收功能的便携式通信终端中,所述广播接收功能部可以构成为可接收数字广播而进行字幕显示,所述控制器在使所述广播接收功能部执行所述静音时,显示请求允许进行字幕显示的消息,在用户进行了允许的操作时,使所述广播接收功能部执行字幕显示,另一方面,在用户进行了不允许的操作时,不执行字幕显示。
在进行这些字幕显示的各结构中,所述控制器可以进行图标显示或使由所述静音引起的字幕显示与通常的字幕显示中的字幕显示位置的显示形态彼此不同,使得用户可以区分由所述静音引起的字幕显示和通常的字幕显示。
在上述第一结构或第二结构的带广播接收功能的便携式通信终端中,也可进一步具有耳机装载部。并且,所述控制器可以在装载了耳机时、或装载有耳机时并结束所述静音的模式后,从所述耳机中输出声音。
在可进行所述的字幕显示的各结构中,可以进一步具有耳机装载部。并且,所述控制器可以在装载了耳机时、或装载有耳机时并结束所述静音的模式后,从所述耳机中输出声音,并且结束由所述静音而采用的字幕显示模式。
或者,在可进行所述字幕显示的各结构中,也可进一步具有耳机装载部。所述控制器可以在装载了耳机时、或装载有耳机时并结束所述静音的模式后,从所述耳机中输出声音,并且显示请求允许结束因所述静音而采用的字幕显示模式的消息。进一步,所述控制器可以在用户进行了允许的操作时,结束字幕显示模式,另一方面,在用户进行了不允许的操作时,继续进行字幕显示模式。
在由所述静音引起而进行所述区别显示的结构中,也可进一步具有耳机装载部。并且,所述控制器可以在装载了耳机时、或在装载有耳机时并结束所述静音的模式后,从所述耳机中输出声音,并且显示请求允许结束因所述静音而采用的字幕显示模式的消息。并且,所述控制器可以在用户进行了允许的操作时,结束字幕显示模式,另一方面,在用户进行了不允许的操作时,继续进行字幕显示模式,且在继续进行该字幕显示模式时,从产生所述区别的显示返回到不产生所述区别的显示。
在这些结构的带广播接收功能的便携式通信终端中,所述控制器可以在除无线电话功能部的所述礼貌模式的终止之外还执行了独自的静音终止操作的情况下,也结束静音的模式,同时,将由静音引起而产生的状态返回到静音发生前的状态。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实现了防止产生虽然设置了电话礼貌模式、但因TV功能启动而发出了声音的情形,进一步,即使执行了这种防止处理,也可尽量舒适地进行电视收视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带TV功能的移动电话(带广播接收功能的便携式通信终端)的框图;
图2是表示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处理内容的流程图;
图3(a)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是说明通常的字幕显示中的字幕显示区域的框线的说明图;图3(b)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是说明静音时的字幕显示中的字幕显示区域的框线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图1到图3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带广播接收功能的便携式通信终端。这里,作为带广播接收功能的便携式通信终端示例了带TV的移动电话。
图1是表示了带TV的移动电话10的框图。该带TV的移动电话10构成为具有数字广播接收部20和电话功能部30。电话功能部30具有无线处理电路31、信号处理电路32、A/D(模数)·D/A(数模)转换部33、麦克风34和扬声器35。无线处理电路31进行声音和数据的发送接收处理、与基站之间的预定协议处理(发送时处理、接收时处理)。电话处理中所接收的信号经无线处理电路31、信号处理电路32和A/D·D/A转换部33的D/A转换部提供给扬声器35,另一方面,用户所发出的声音通过麦克风34后变为声音信号,该声音信号通过A/D·D/A转换部33的A/D转换部、信号处理电路32和无线处理电路31后发送。
CPU(控制器)1进行电话功能部30和数字广播接收部20两者的控制。具体的,例如在对电话功能部30设置了电话礼貌模式的情况下,执行使被叫音和被叫旋律的输出停止的功能。所谓电话礼貌模式是指停止声音输出的模式,可以执行振动功能也可以不执行振动功能。电话礼貌模式在用户执行并指示时,或在预先设置了时间段,在该时间段到来时等加以执行。另外,CPU1在ON操作了操作键部2的电视功能启动键时,进行对数字广播接收部20提供ON指令的处理。进一步,CPU1在操作了操作键部2的0~9数字键时,进行将该号码作为频道号的选台指令提供给数字广播接收部20等的处理。另外,电源电路5将从电池4得到的功率提供给电话功能部30和数字广播接收部20。
接着,来说明数字广播接收部20。地面天线21将所接收的信号提供给地面波数字调谐器22。各地面波数字调谐器22从包含图像声音数据的高频数字调制信号中取出特定频率的信号。另外,各地面波数字调谐器22具有解调电路、反交织电路和纠错电路等,解调所选择出的数字调制信号,而输出传输流,并将该传输流提供给解多路复用器(DEMUX)23。
解多路复用器(DEMUX)23将所述传输流分离为IEEE中的H.264等的视频流、音频流、字幕关联数据和PSI/SI(节目特定信息/服务信息)等。解多路复用器3将视频流和音频流提供给H.264解码器24,并将PSI/SI(节目信息)提供给CPU1。CPU1将节目信息存储到存储器3中。另外,字幕关联数据由字幕管理数据和字幕(文字)数据构成。ARIB(无线工业和产业协会Association of Radio Industries and Business)TR-B14中,字幕管理数据和字幕数据表示在数据流中存在有字幕。基本上,在接收了字幕管理数据和字幕数据后,进行字幕文字的显示,但是即便没有接收到字幕管理数据,也可在接收到字幕数据的时刻进行字幕的显示。当然,也可采用ARIB标准之外的标准。
H.264解码器24具有对视频流进行解码的视频解码器。视频解码器解码所输入的编码信号后,求出量化系数和运动矢量,进行反DCT(离散余弦变换)和进行基于运动矢量的运动补偿控制等,而生成图像数据。将图像数据提供给显示器(例如液晶面板等)27。将声音数据通过AAC(增强音频编码)解码器28变换为声音信号。将该声音信号提供给扬声器29。
存储器(RAM、ROM、闪存、EEPROM(电可擦除和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等)3中存储了各种动作程序、前述的节目信息和各种设置信息(例如,电话礼貌模式设置时的各种选择信息等)等。
另外,在数字广播接收部20上设置了耳机装载部25。通过在该耳机装载部25上插入耳机的插头,声音信号经耳机装载部25提供给所述耳机。另外,所述耳机装载部25在插入所述耳机的插头时,将装载检测信号(预定的电压值等)提供给CPU1。
接着,来说明与本发明有关的电视礼貌模式。
(1)CPU1在电视收视状态下设置了电话礼貌模式时,判断为是电视礼貌模式。同样,在设置了电话礼貌模式的状态下ON操作了电视功能启动键时,也判断为是电视礼貌模式。当然,即使设置了电话礼貌模式,也可在菜单画面上选择变为电视礼貌模式的设置。所谓电话礼貌模式如前所述,是停止被叫音的输出的模式。
(2)CPU1在判断为是电视礼貌模式时,对数字广播接收部20执行电视的静音处理。CPU1在进行该静音处理时,可以执行在显示器27上显示表示是静音模式的消息或图标(象形图标pictograph)的处理。对于所述消息,可以在进行显示后经过了预定时间时加以删除。另外,消息和图标的显示可以使用图中未示的OSD电路(屏上显示电路)来加以执行。
(3)CPU1除了所述静音处理之外,在接收广播中存在字幕数据时,将字幕数据显示在显示器27上。可以在数字广播接收部20侧的设置中为不显示字幕文字的设置时也强制显示字幕文字。另外,也可以在数字广播接收部20侧的设置中为“不显示字幕文字(电视礼貌模式时也不显示)”的设置时不显示字幕文字。当然,在数字广播接收部20侧的设置中为“不显示字幕文字(电视礼貌模式时显示)”的设置时,使字幕文字自动显示。这些各种设置可以在菜单画面上进行。另外,CPU1可以将询问是否可以显示字幕文字的消息显示在显示器27上,在确认了可以显示字幕文字的用户的意思表示时,显示字幕文字。所述消息作为一例,可以如“显示字幕吗?若是YES,请按‘1’,若为NO,请按‘2’”那样来显示。
(4)在如上那样来显示字幕文字的情况下,存在通常(不是电视礼貌模式情况下)动作下的字幕显示和基于所述电视礼貌模式的字幕显示。为了区别这种情况,即,为了使用户知道是通常的字幕显示还是由静音引起(由电话礼貌模式引起)的字幕显示,也可将区别这些情况的图标显示在显示器27上。或,可以如图3(a)(b)所示,通过使字幕显示区域的边缘颜色和线条的形态等不同,或通过改变字幕区域的背景色和字幕文字颜色来作出所述区别。
(5)CPU1在接收到所述装载检测信号(表示将耳机的插头插入耳机装载部25的信号)后,结束由所述静音引起(由电视礼貌模式引起)的字幕显示的模式(消除字幕显示区域)。进一步,CPU1在结束静音的模式(结束电视礼貌模式)后,将声音信号供给耳机装载部25。另外,若在该状态下用户打开菜单画面而在“字幕显示”的项目上选择了YES,也可重新打开字幕显示。这种情况下的字幕显示为图3(a)所示的通常的字幕显示。另外,在数字广播接收部20侧的设置中为“即使装载了耳机,也继续进行字幕显示的模式”这样的设置时,继续进行字幕显示的模式。当然,也可在数字广播接收部20侧选择了“在耳机装载时停止字幕显示”这样的设置时停止字幕显示。另外,CPU1也可在显示器27上显示询问是否结束字幕显示的模式的消息,在确认了可以结束字幕显示模式的用户意思表示时,结束字幕显示模式。
也可在不结束字幕显示模式的意思表示的情况下,看作作为通常的字幕显示来继续进行。这时,可以将字幕显示的基本设置本身自动改变为“在电视广播中存在字幕时显示字幕”的设置。另外,在显示器27上显示所述区别用的图标的情况下,结束该图标的显示处理。同样,在作为通常的字幕显示来继续进行字幕显示模式来时,若为了进行所述区别,字幕显示区域边缘颜色和线条的形态等不同,则将字幕显示区域的边缘颜色和线条的形态等返回到通常的字幕显示中的边缘颜色和线条形态等。
(6)CPU1在因耳机装载而结束由静音模式引起的字幕显示时,在将所述区别用的图标显示在显示器27上的情况下,使该图标变为不显示。
(7)CPU1在结束电话礼貌模式时也结束电视礼貌模式。当然,还可通过解除电视礼貌模式用的按钮操作等来解除电视礼貌模式本身。CPU1在电视礼貌模式结束时,结束电视的静音模式,而从扬声器29中输出电视的声音,并且将因静音产生的状态(因电视礼貌模式产生的状态)返回到静音执行前的状态。另外,在耳机装载状态下结束了电视礼貌模式的情况下,维持从耳机输出电视的声音的状态。
(8)在因静音而执行了字幕显示的情况下,在结束电视礼貌模式时,CPU1结束字幕显示的模式(使字幕显示区域消失)。在将所述区别用的图标显示在显示器27上的情况下,该图标变为不显示。CPU1可以将请求允许结束字幕显示的模式的消息显示在显示器27上,在用户允许的情况下,结束字幕显示的模式。
图2是表示了电视礼貌模式中的字幕显示控制的一例的流程图。首先,CPU1判断是否设置了电视礼貌模式(步骤S1)。电视礼貌模式如前所述与电话礼貌模式的设置连动设置。若没有设置电视礼貌模式,则CPU1结束该字幕显示控制,若设置了电视礼貌模式,则CPU1判断字幕自动显示设置是否有效(步骤S2)。若字幕自动显示设置无效,则CPU1结束该字幕显示控制。若字幕自动显示设置有效,则CPU1参考PMT(节目映射表)的信息(步骤S3)。接着,CPU1判断PMT中是否存在对字幕的记载(步骤S4)。若所述PMT中不存在对字幕的记载,则CPU1结束该字幕显示控制。
若所述PMT中存在对字幕的记载,则CPU1显示请求用户允许显示字幕的消息(步骤S5),判断用户是否允许(步骤S6)。在用户不允许的情况下,CPU1结束字幕显示控制。在用户允许的情况下,CPU1判断是否装载了所述耳机(步骤S7)。若没有装载所述耳机,则CPU1判断电视礼貌模式是否结束(步骤S8),若没有结束,则CPU1显示字幕(步骤S9)。另外,在该情况下的字幕显示中,CPU1显示表示字幕的自动显示的图标(区别用图标)。另外,也可代替所述图标显示,或与图标显示同时,使字幕显示区域的边缘颜色和线条等变化。
所述步骤S7中,在判断为装载了耳机时,CPU1显示请求用户允许字幕显示模式的结束的消息(步骤S10)。也可在显示所述区别用图标的情况下,在进行了所述结束允许消息的显示时,结束所述区别用图标的显示状态。并且,CPU1判断用户是否允许了字幕显示模式的结束(步骤S11)。
若在用户不允许字幕显示模式的结束,则CPU1判断是否解除了礼貌模式(步骤S12)。若没有解除礼貌模式,则继续进行字幕显示的模式(步骤S13)。这时的字幕显示也可根据与基于电视礼貌模式执行的字幕显示不同的考虑,看作选择了通常的字幕显示模式,并将字幕显示区域的边缘颜色和线条的形态等返回到通常的状态。若步骤S12中判断为解除了礼貌模式,则CPU1判断是否是字幕显示状态(步骤S15)。另外,在步骤S11中用户允许了字幕显示模式的结束时,CPU1结束字幕显示的处理(步骤S19),并判断是否解除了礼貌模式,若解除了礼貌模式,则CPU1判断是否为字幕显示状态(步骤S15)。另外,在步骤S8中判断为解除了礼貌模式时,处理也进入到步骤S15。
步骤S15中,若判断为不是字幕显示状态,则CPU1结束该字幕显示控制。若判断为是字幕显示状态,则CPU1显示请求允许结束字幕显示模式的消息(步骤S16)。也可在显示了所述区别用图标的情况下,在进行所述结束允许消息的显示时,停止所述区别用图标的显示。并且,CPU1判断用户是否允许了字幕显示模式的结束(步骤S17)。在用户不允许字幕显示模式的结束时,CPU1继续显示字幕(步骤S18),而结束该字幕显示控制。这种情况下的字幕显示也可根据与基于电视礼貌模式执行的字幕显示不同的考虑,看作选择了通常的字幕显示模式,而将字幕显示区域的边缘颜色和线条的形态等返回到通常的状态。在用户允许字幕结束的情况下,CPU1结束字幕显示的模式(步骤S20),而结束该字幕显示控制。
上述实施方式中,设接收数字广播,但是也可为接收模拟TV广播或接收两种广播的结构。另外,对于模拟TV广播,除去所述的与字幕显示有关的处理。

Claims (28)

1.一种带广播接收功能的便携式通信终端,其包括:数字广播接收部,其接收电视广播;电话功能部,其进行基于无线的通话;和控制器,其控制所述数字广播接收及所述电话功能部,并且进行显示器的显示控制,
所述数字广播接收部具有静音功能,并且构成为能够接收数字广播并进行字幕显示;
所述电话功能部具有电话礼貌模式功能,其中电话礼貌模式是停止声音的输出的模式;
所述控制器在所述电话功能部执行了所述电话礼貌模式时,使所述数字广播接收部执行所述静音的模式,在执行所述静音的模式之际使所述数字广播接收部执行字幕显示,进而进行用户能够区分由所述静音引起的字幕显示和通常的字幕显示的图标显示或使字幕显示区域的显示形态与通常时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广播接收功能的便携式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器在用户设置为允许的情况下进行以下控制,即在所述电话功能部执行了所述电话礼貌模式时使所述数字广播接收部执行所述静音的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广播接收功能的便携式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
由所述静音引起的字幕显示在根据用户设置为允许的情况下被执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广播接收功能的便携式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
该便携式通信终端进一步具有耳机装载部,
所述控制器在装载了耳机时、或装载有耳机时并结束所述静音的模式后,从所述耳机中输出声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广播接收功能的便携式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 
该便携式通信终端进一步具有耳机装载部,
所述控制器在装载了耳机时、或装载有耳机时并结束所述静音的模式后,从所述耳机中输出声音,并且结束因所述静音而采用的字幕显示模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广播接收功能的便携式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
该便携式通信终端进一步具有耳机装载部,
所述控制器在装载了耳机时、或装载有耳机时并结束所述静音的模式后,从所述耳机中输出声音,并且显示请求允许结束因所述静音而采用的字幕显示模式的消息,在用户进行了允许的操作时,结束字幕显示模式,另一方面,在用户进行了不允许的操作时,继续进行字幕显示模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广播接收功能的便携式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
该便携式通信终端进一步具有耳机装载部,
所述控制器在装载了耳机时、或装载有耳机时并结束所述静音的模式后,从所述耳机中输出声音,并且显示请求允许结束因所述静音而采用的字幕显示模式的消息,在用户进行了允许的操作时,结束因所述静音而采用的字幕显示模式,另一方面,在用户进行了不允许的操作时从因所述静音而采用的字幕显示返回到通常的字幕显示。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带广播接收功能的便携式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控制器除所述电话功能部的所述电话礼貌模式的终止之外还执行了独自的静音终止操作的情况下,也结束静音的模式,并且将由静音而产生的状态返回到静音发生前的状态。
9.一种带广播接收功能的便携式通信终端,其包括:数字广播接收部,其接收电视广播;电话功能部,其进行基于无线的通话;和控制器,其控制所述数字广播接收部和所述电话功能部,并且进行显示器的显示控制,
所述数字广播接收部具有静音功能,并且构成为能够接收数字广播并进行字幕显示;
所述电话功能部具有电话礼貌模式功能,该电话礼貌模式是停止声音 的输出的模式;
所述控制器在所述电话功能部执行了所述电话礼貌模式时,使所述数字广播接收部执行所述静音的模式,显示请求允许在执行所述静音的模式之际进行字幕显示的消息,在用户进行了允许的操作时使所述数字广播接收部执行由所述静音引起的字幕显示,而在用户进行了不允许的操作时不执行由所述静音引起的字幕显示,进而进行用户能够区分由所述静音引起的字幕显示和通常的字幕显示的图标显示或使字幕显示区域的显示形态与通常时不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带广播接收功能的便携式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器在用户设置为允许的情况下进行以下控制,即在所述电话功能部执行了所述电话礼貌模式时使所述数字广播接收部执行所述静音的控制。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带广播接收功能的便携式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
该便携式通信终端进一步具有耳机装载部,
所述控制器在装载了耳机时、或装载有耳机时并结束所述静音的模式后,从所述耳机中输出声音。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带广播接收功能的便携式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
该便携式通信终端进一步具有耳机装载部,
所述控制器在装载了耳机时、或装载有耳机时并结束所述静音的模式后,从所述耳机中输出声音,并且结束因所述静音而采用的字幕显示模式。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带广播接收功能的便携式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
该便携式通信终端进一步具有耳机装载部,
所述控制器在装载了耳机时、或装载有耳机时并结束所述静音的模式后,从所述耳机中输出声音,并且显示请求允许结束因所述静音而采用的字幕显示模式的消息,在用户进行了允许的操作时,结束字幕显示模式,另一方面,在用户进行了不允许的操作时,继续进行字幕显示模式。 
14.根据权利要求9~13中任一项所述的带广播接收功能的便携式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控制器除所述电话功能部的所述电话礼貌模式的终止之外还执行了独自的静音终止操作的情况下,也结束静音的模式,并且将由静音而产生的状态返回到静音发生前的状态。
15.一种带广播接收功能的便携式通信终端,其包括:数字广播接收部,其接收电视广播;电话功能部,其进行基于无线的通话;和控制器,其控制所述数字广播接收部及所述电话功能部,并且进行显示器的显示控制,
所述数字广播接收部具有静音功能,并且构成为能够接收数字广播并进行字幕显示;
所述电话功能部具有电话礼貌模式功能,该电话礼貌模式是停止声音的输出的模式;
所述控制器在所述电话功能部执行了所述电话礼貌模式时,使所述数字广播接收部执行所述静音的模式,在执行所述静音的模式之际使所述数字广播接收部执行字幕显示,进而按照用户能够区分由所述静音引起的字幕显示和通常的字幕显示的方式,改变所述字幕显示的文字颜色。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带广播接收功能的便携式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器在用户设置为允许的情况下进行以下控制,即在所述电话功能部执行了所述电话礼貌模式时使所述数字广播接收部执行所述静音的控制。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带广播接收功能的便携式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
由所述静音引起的字幕显示在根据用户设置为允许的情况下被执行。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带广播接收功能的便携式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
该便携式通信终端进一步具有耳机装载部,
所述控制器在装载了耳机时、或装载有耳机时并结束所述静音的模式后,从所述耳机中输出声音。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带广播接收功能的便携式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
该便携式通信终端进一步具有耳机装载部,
所述控制器在装载了耳机时、或装载有耳机时并结束所述静音的模式后,从所述耳机中输出声音,并且结束因所述静音而采用的字幕显示模式。
2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带广播接收功能的便携式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
该便携式通信终端进一步具有耳机装载部,
所述控制器在装载了耳机时、或装载有耳机时并结束所述静音的模式后,从所述耳机中输出声音,并且显示请求允许结束因所述静音而采用的字幕显示模式的消息,在用户进行了允许的操作时,结束字幕显示模式,另一方面,在用户进行了不允许的操作时,继续进行字幕显示模式。
21.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带广播接收功能的便携式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
该便携式通信终端进一步具有耳机装载部,
所述控制器在装载了耳机时、或装载有耳机时并结束所述静音的模式后,从所述耳机中输出声音,并且显示请求允许结束因所述静音而采用的字幕显示模式的消息,在用户进行了允许的操作时,结束因所述静音而采用的字幕显示模式,另一方面,在用户进行了不允许的操作时从因所述静音而采用的字幕显示返回到通常的字幕显示。
22.根据权利要求15~21中任一项所述的带广播接收功能的便携式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控制器除所述电话功能部的所述礼貌模式的终止之外还执行了独自的静音终止操作的情况下,也结束静音的模式,并且将由静音而产生的状态返回到静音发生前的状态。
23.一种带广播接收功能的便携式通信终端,其包括:数字广播接收部,其接收电视广播;电话功能部,其进行基于无线的通话;和控制器,其控制所述数字广播接收部及所述电话功能部,并且进行显示器的显示控制,
所述数字广播接收部具有静音功能,并且构成为能够接收数字广播并 进行字幕显示;
所述电话功能部具有电话礼貌模式功能,该电话礼貌模式是停止声音的输出的模式;
所述控制器在所述电话功能部执行了所述电话礼貌模式时,使所述数字广播接收部执行所述静音的模式,显示请求允许在执行所述静音的模式之际进行字幕显示的消息,在用户进行了允许的操作时使所述数字广播接收部执行由所述静音引起的字幕显示,而在用户进行了不允许的操作时不执行由所述静音引起的字幕显示,进而按照用户能够区分由所述静音引起的字幕显示和通常的字幕显示的方式,改变所述字幕显示的文字颜色。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带广播接收功能的便携式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器在用户设置为允许的情况下进行以下控制,即在所述电话功能部执行了所述电话礼貌模式时使所述数字广播接收部执行所述静音的控制。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带广播接收功能的便携式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
该便携式通信终端进一步具有耳机装载部,
所述控制器在装载了耳机时、或装载有耳机时并结束所述静音的模式后,从所述耳机中输出声音。
26.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带广播接收功能的便携式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
该便携式通信终端进一步具有耳机装载部,
所述控制器在装载了耳机时、或装载有耳机时并结束所述静音的模式后,从所述耳机中输出声音,并且结束因所述静音而采用的字幕显示模式。
27.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带广播接收功能的便携式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
该便携式通信终端进一步具有耳机装载部,
所述控制器在装载了耳机时、或装载有耳机时并结束所述静音的模式后,从所述耳机中输出声音,并且显示请求允许结束因所述静音而采用的字幕显示模式的消息,在用户进行了允许的操作时,结束字幕显示模式, 另一方面,在用户进行了不允许的操作时,继续进行字幕显示模式。
28.根据权利要求23~27中任一项所述的带广播接收功能的便携式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控制器除所述电话功能部的所述礼貌模式的终止之外还执行了独自的静音终止操作的情况下,也结束静音的模式,并且将由静音而产生的状态返回到静音发生前的状态。 
CN2006800443111A 2005-11-29 2006-11-27 带广播接收功能的便携式通信终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1742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344510/2005 2005-11-29
JP2005344510A JP4486030B2 (ja) 2005-11-29 2005-11-29 放送受信機能付き携帯通信端末
PCT/JP2006/323619 WO2007063810A1 (ja) 2005-11-29 2006-11-27 放送受信機能付き携帯通信端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317427A CN101317427A (zh) 2008-12-03
CN101317427B true CN101317427B (zh) 2013-04-10

Family

ID=380921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80044311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17427B (zh) 2005-11-29 2006-11-27 带广播接收功能的便携式通信终端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024006B2 (zh)
JP (1) JP4486030B2 (zh)
KR (1) KR101016165B1 (zh)
CN (1) CN101317427B (zh)
WO (1) WO200706381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444862B2 (en) * 2012-09-29 2016-09-13 Intel Corporation Dynamic media content output for mobile devices
US9424843B2 (en) * 2013-09-24 2016-08-23 Starkey Laboratorie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ignal sharing to improve speech understanding
CN105553688A (zh) * 2015-10-29 2016-05-04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设置设备工作状态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JP7348957B2 (ja) * 2019-05-02 2023-09-21 グーグル エルエルシー コンピューティングデバイス上でのコンテンツの可聴部分の自動キャプショニング
KR102082733B1 (ko) 2019-07-26 2020-02-28 주식회사 나이콤 다수의 도서 대출을 위한 도서 이동 장치 및 방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10388A (ja) * 2002-09-18 2004-04-08 Sharp Corp タッチパネルを有する装置
CN1638449A (zh) * 2003-12-24 2005-07-13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可接收数字电视广播的电子设备及程序
JP2005203863A (ja) * 2004-01-13 2005-07-28 Casio Comput Co Ltd テレビ放送受信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10338A (ja) 2002-09-18 2004-04-08 Fuji Xerox Co Ltd データ処理方法、画像形成方法、データ処理システム、クライアント端末、データ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
JP4747537B2 (ja) * 2004-09-07 2011-08-17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携帯端末のための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7400364B2 (en) * 2005-04-26 2008-07-1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ub-program avoidance redirection for broadcast receiver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10388A (ja) * 2002-09-18 2004-04-08 Sharp Corp タッチパネルを有する装置
CN1638449A (zh) * 2003-12-24 2005-07-13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可接收数字电视广播的电子设备及程序
JP2005203863A (ja) * 2004-01-13 2005-07-28 Casio Comput Co Ltd テレビ放送受信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The Softbank Mobile Corp..V603T基本操作指南.《V603T基本操作指南》.2005,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80071976A (ko) 2008-08-05
US20090231489A1 (en) 2009-09-17
CN101317427A (zh) 2008-12-03
US8024006B2 (en) 2011-09-20
WO2007063810A1 (ja) 2007-06-07
JP4486030B2 (ja) 2010-06-23
KR101016165B1 (ko) 2011-02-17
JP2007150899A (ja) 2007-06-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17427B (zh) 带广播接收功能的便携式通信终端
JP2006081186A (ja) 端末機のデジタルマルチメディア放送チャンネル情報表示装置及び方法
EP1684493A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reporting a speakerphone call mode of a portable wireless terminal to a calling partner
WO2005055594A1 (ja) 携帯型電話装置
KR100677186B1 (ko) 휴대용 무선단말기에서 멀티미디어 작업중 착신 호를처리하기 위한 방법
JP4458022B2 (ja) 表示制御端末、表示制御方法、及び、表示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05223628A (ja) 携帯端末、遠隔制御方法、及び遠隔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07274406A (ja) 通信端末
KR100594015B1 (ko) 휴대폰의 보조 표시부 구동 제어장치 및 방법
KR20000049864A (ko) 음성 인식 셀룰러폰 및 그 제어방법
KR100713355B1 (ko) 휴대용 전화기의 멀티비젼 표시장치 및 방법
JP2006203398A (ja) 出力先切替方法およびそれを利用した通信装置
JP4640773B2 (ja) ディジタル放送受信装置
JP4799182B2 (ja) 放送受信機能付き携帯通信端末
KR100584362B1 (ko) 무선통신 단말기에서 수신상태 뮤트방법
JP4726473B2 (ja) ディジタル放送受信装置
KR101075589B1 (ko) 라디오 방송 수신이 가능한 이동통신 단말기
KR100455167B1 (ko) 멀티미디어 기능을 구비한 휴대용 단말기의 통화 방법
KR100762658B1 (ko) 휴대단말기에서 볼륨 조절 장치 및 방법
KR100469854B1 (ko) 지역별 채널검색을 통한 tv폰 예약 방송 방법
KR20050014929A (ko) 이동 단말기의 대기 화면 공간 활용 방법 및 장치
JP2006054613A (ja) Tv機能を有する携帯電話機および携帯電話機におけるtv駆動方法
JP5058327B2 (ja) ディジタル放送受信装置
JP2005175925A (ja) 電子機器及びプログラム
KR100584414B1 (ko) 티브이 폰의 배경화면 등록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KYOTO CERAMIC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SANYO ELECTRIC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090717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90717

Address after: Kyoto Japan

Applicant after: KYOCERA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Japan Osaka

Applicant before: Sanyo Electric Co., Ltd.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410

Termination date: 2013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