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315779A - 光记录方法以及光记录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记录方法以及光记录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315779A CN101315779A CNA2008101088550A CN200810108855A CN101315779A CN 101315779 A CN101315779 A CN 101315779A CN A2008101088550 A CNA2008101088550 A CN A2008101088550A CN 200810108855 A CN200810108855 A CN 200810108855A CN 101315779 A CN101315779 A CN 10131577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rameter
- mentioned
- jitter value
- value
- dat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004—Recording, reproducing or erasing methods; Read, write or erase circuits therefor
- G11B7/006—Overwriting
- G11B7/0062—Overwriting strategies, e.g. recording pulse sequences with erasing level used for phase-change media
-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12—Heads, e.g. forming of the optical beam spot or modulation of the optical beam
- G11B7/125—Optical beam sources therefor, e.g. laser control circuitry specially adapted for optical storage devices; Modulators, e.g.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ize or intensity of optical spots or optical traces
- G11B7/126—Circuits, 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laser control or stabilisation
- G11B7/1267—Power calibra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 Optical Head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记录方法以及光记录装置,该光记录方法以及光记录装置在调整用于对光记录介质进行数据记录的写策略参数时,检测从所记录的数据中获得的再现信号的抖动值。在该抖动值超过了规定阈值的情况下,调整上述写策略中的对抖动值影响程度比较小的参数(S177、S184、S185),使用所调整的参数,对记录介质进行后续数据的写入(S172)。调整的参数以对抖动值影响程度小的次序进行选择(S177、S186)。由此,能够实现数据记录的稳定,而不会招致抖动值的显著恶化。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对光盘进行数据记录的光记录方法和光记录装置,尤其涉及记录时所采用的写策略的调整方法。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蓝光盘(Blu-ray Disc)等大容量的新一代光盘在光记录装置中普及开来。针对这样的光盘,在光盘上或光记录装置等内记录有考虑了每一光盘的特性的、认为最优的记录脉冲参数即写策略参数,由此来实现对每一光盘进行最优的设定,进行稳定的记录。
但在光盘中进行数据记录时,由于温度变化等环境变化、或光盘的记录区域即光盘的半径方向位置变化,使用在上述每个光盘上设定的写策略参数未必能始终进行稳定的记录。
作为该应对措施,例如在日本特开2002-312938号公报(第1-7页、第1-12图)中公开了对通过在光盘中进行数据记录而形成的坑和岸的各自长度进行检测,以此为基础来修正写策略参数,并再次进行数据的记录。另外例如在日本特开2006-302332号公报(第1-23页、第1-16图)中还公开了在光盘中进行数据的记录,以每个记录图形的边缘移动量作为指标,尤其提到了对最短记录标记形状所涉及的写策略的参数进行调整。并且,シヤ一プ技報、第90号2004年12月(夏普技报第90号,2004年12月)(第11-15页)公开了蓝光盘等多脉冲型写策略。
在上述日本特开2002-312938所公开的技术之中,由于坑长度和岸长度受到不是1个而是多个写策略参数的影响,所以具有无法判断应修改的写策略参数的问题点。
另外,在上述日本特开2006-302332所公开的技术之中具有如下的问题点,由于调整对抖动值给予较大影响的、与最短记录标记形状相关的写策略参数,所以在弄错该写策略参数的调整方向时,因为对抖动值的灵敏度较高所以导致抖动值的大幅恶化,由此会招致致命的记录恶化,从而无法稳定地进行记录。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是能够不招致抖动值显著恶化地始终进行稳定的记录。
本发明的光记录方法具有使用上述所调整的参数来对上述记录介质进行写入的步骤。该光记录方法按照与记录数据长度对应的写策略参数,对光记录介质照射激光,由此来记录数据,该光记录方法的特征在于,具有如下步骤:
在记录数据时检测从已记录的数据中获得的再现信号的抖动值、并判断该抖动值是否超过了规定阈值的步骤;
在该抖动值超过了规定阈值的情况下,在记录数据时调整上述写策略中的对抖动值影响程度比较小的参数的步骤;以及
使用上述所调整的参数来再次进行数据的记录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在记录时抖动值超过了可任意设定的阈值的情况下,通过调整对抖动值影响程度小的写策略参数,即使在弄错写策略参数的调整方向时,也能够始终进行稳定的记录,而不会招致抖动值的显著恶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中的光记录再现装置的构成例。
图2(a)~(e)是表示在本发明第1和第2实施方式的光记录再现装置中当对光盘进行记录时所生成的写策略的例子的图。
图3是表示在本发明第1和第2实施方式的光记录再现方法中从光盘插入到进行记录的步骤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在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光记录再现方法中数据记录的步骤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在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抖动值检测部中写策略参数每一步的抖动值变化的图。
图6是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中的光记录再现装置的构成例。
图7是表示在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光记录再现方法中数据记录的步骤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8(a)~(e)是表示在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间隔电平值检测部中后标记长度为3T时所检测出的再现信号的间隔为2T时的间隔电平的图。
图9是表示在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光记录再现装置中标记长度为3T时的先头脉冲起始位置的移动量3dTtop与后标记长度为3T时的2T间隔电平值和目标值之差的关系、以及3dTtop与抖动值的关系的图。
图10是表示在本发明第2实施方式的光记录再现装置中标记长度为3T时的先头脉冲起始位置的移动量3dTtop与前标记长度为3T时的2T间隔电平值和目标值之差的关系、以及3dTtop与抖动值的关系的图。
符号说明
100光记录再现装置;110半导体激光器;120激光器驱动部;130准直透镜;140光束分离器;150物镜;160光盘;170检测透镜;180受光元件;190前置放大器;200预制坑检测部;210不平衡检测部;220均衡器;230数据编码器;240激光波形控制部;250中央控制部;260 PRML信号处理部;270数据解码器;280抖动值检测部;290间隔电平值检测部。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中的光记录方法用于进行标记边缘记录(PWM记录)。而且,根据应记录在光盘上的数据,按照写策略(在记录中采用的激光发光波形规则)使半导体激光器进行多脉冲或者非多脉冲发光来形成记录标记,由此进行信息的记录。在多脉冲型或者非多脉冲型写策略中,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将由记录在光盘上的数据所获得的再现信号的抖动值作为基础,对与写策略的脉冲宽度、先头脉冲起始位置的移动量以及消除脉冲起始位置的移动量相关的参数进行调整。下面叙述对其进行实施的具体方法。
此外,在如下说明的实施方式中,对于标记长度和标记彼此之间的间隔长度,以与该标记和间隔所对应的信号部分的、在记录或再现中采用的信道时钟的周期T为单位来表示,并通过对光盘照射与时钟频率n为2至9的标记对应的图形的光脉冲来进行向光盘的数据记录,该时钟频率n为2至9的标记为以蓝光盘为代表的1-7调制的2T~9T的标记。
下面说明第1实施方式中所参照的附图。图1是表示光记录再现装置的基本结构例的图。图2(a)~(e)是表示在光记录再现装置中当对光盘进行记录时所生成的写策略的例子的图,其参考了シヤ一プ技報、第90号2004年12月(夏普技报第90号,2004年12月)(第11-15页)。
图3是表示在光记录再现方法中从光盘插入到进行记录的步骤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图4是表示在光记录再现方法中数据记录的步骤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图5是表示在抖动值检测部中写策略参数的每一步(最小变化幅度)的抖动值J的变化的图。
图1中,通过激光器驱动部120来驱动控制作为激光光源的半导体激光器110。
在再现数据时,从半导体激光器110射出的、具有再现数据时所需要的输出值(再现能量)的激光通过准直透镜130、光束分离器140和物镜150会聚照射在光盘160上。来自光盘160的反射光在通过物镜150之后利用光束分离器140来与射入光分离,并经由检测透镜170被受光元件180接收。
上述部件中,由半导体激光器110、准直透镜130、光束分离器140、物镜150以及检测透镜170构成光学系统,通过该光学系统、受光元件180和激光器驱动部120来构成光学拾波器PU。
受光元件180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在受光元件180中转换的电信号经由前置放大器190输入到预制坑检测部200、不平衡检测部210和均衡器220中。预制坑检测部200从所输入的电信号中检测预先记录到光盘160的预制坑部内的不平衡α的推荐值等光盘固有的信息。
另外,通过对输入到均衡器220中的来自前置放大器190的电信号进行整形,在PRML(Partial Response Maximum Likelihood,局部响应最大似然)信号处理部260中进行波形均等化和最似然解码来减小信号的错误率,并输入到数据解码器270。另外,向抖动值检测部280输入已通过均衡器220整形的信号。数据解码器270将所输入的电信号2值化,并进行解调和纠错等处理,由此生成(再现)记录在光盘160中的数据。
抖动值检测部280检测抖动值,该抖动值是通过再现信号与未图示的PLL(Phase Locked Loop,锁相环)根据生成时钟之间的相位误差的绝对值来求出的指标。
不平衡检测部210对所输入的电信号进行AC(交流)耦合,检测经过AC耦合的电信号的峰值电平A1和底部电平A2。根据检测出的峰值电平A1和底部电平A2,使用下式(1)来计算不平衡值α。
α=(A1+A2)/2(A1-A2)...(1)
这里,在最长间隔与最长标记交替出现的部分产生峰值电平A1和底部电平A2,将最短间隔与最短标记交替出现的部分的峰值电平和底部电平的平均值作为零电平来表示这些值。
在记录数据时,数据编码器230对于由中央控制部250给予的应记录的原数据赋予纠错代码,并进行数据调制,由此生成作为向半导体激光器110的驱动信号的基础的记录数据。激光波形控制部240根据记录数据生成写策略信号。即,由中央控制部250设定了写策略之后,当由数据编码器230给予了指定时钟周期数n的记录数据、即指定2T至9T中的某个的记录数据时,激光波形控制部240输出与这样的记录数据对应的写策略信号(按照写策略而生成的与发光脉冲串的波形具有大致相同的波形的信号)。
激光器驱动部120通过与所生成的写策略信号对应的驱动电流来驱动半导体激光器110。从半导体激光器110射出的具有数据记录所需的输出值(记录能量)的激光经由准直透镜130、光束分离器140和物镜150来会聚照射到光盘160上。由此,形成标记,形成由标记与位于标记彼此之间的间隔构成的记录部。
图2(a)~(e)表示在光记录再现装置100中通过激光波形控制部240所生成的写策略信号的例子。图2(a)表示用于记录的具有周期T的信道时钟(记录用信道时钟)。图2(b)表示由标记部MA和间隔部SA构成的记录数据的例子。图2(c)表示用于记录图2(b)的记录数据的写策略信号、即发光脉冲图形的例子。发光脉冲图形是具有3值的能量电平、即记录能量电平PW、消除能量电平PE和偏置能量电平PBW并被调制为脉冲状的记录脉冲波形。当将先头脉冲的幅度设为Ttop、将以从图2(b)所示的记录数据的标记部MA的上升位置向右移动1T后的位置为基点时的先头脉冲起始位置的移动量设为dTtop、将中间脉冲M的幅度设为TMP、将以图2(b)所示的记录数据的标记部MA的下降位置为基点时的消除脉冲起始位置的移动量设为dTE。
此外,中间脉冲M在周期数n大于等于3、即记录标记长度大于等于3T的情况下存在,当n大于等于3时,中间脉冲M的数量为n-2。
图2(d)表示通过利用图2(c)的写策略进行记录而形成的光盘上的标记MK和位于标记MK相互之间的间隔SP。图2(d)的横轴为沿着光盘轨道的长度(位置),然而为了方便起见使其与图2(c)的发光脉冲图形对应着进行表示。
图2(e)表示通过读取图2(d)的标记MK和间隔SP而得到的再现信号。该再现信号具有与标记MK对应的部分MB和与间隔SP对应的部分SB。
最短标记具有与周期数n=2即2T对应的长度,最长标记具有与周期数n=9即9T对应的长度。
图2(b)和图2(c)示出记录最短标记、即2T标记,其次记录第2短的标记、即3T标记,接着记录第3短的标记、即4T标记的情况。
图1中的中央控制部250在光记录再现装置100进行再现、写入时控制整个装置,其接收来自预制坑检测部200的预制坑信息、来自不平衡检测部210的不平衡值、来自数据解码器270的再现数据和来自抖动值检测部280的抖动值,并且对数据编码器230、激光波形控制部240和激光器驱动部120赋予控制信号。
中央控制部250还进行后面参照图3来说明的不平衡值的计算、以及使用以此为基础修正的记录能量电平PW和不平衡值来实施的试写控制,在把数据记录在光盘160上的同时,以抖动值为基础来调整与写策略的脉冲幅度、先头脉冲起始位置的移动量以及消除脉冲起始位置的移动量相关的参数中的对抖动值的影响小的参数。
中央控制部250例如具有:CPU250a、存储用于该CPU250a工作的程序的ROM250b以及存储数据的RAM250c。ROM250b还在调整后述的写策略参数时,在后述抖动值的允许范围内进一步存储对后述写策略参数的抖动值的影响程度的次序等各种数据。
通常,在记录信息之前通过进行试写来进行记录能量的最优化和策略最优化。下面对其步骤进行说明。
最初,例如使用由与随机记录数据对应的2T~9T的标记和间隔构成的测试图形使记录能量变化,进行对光盘160的试写,然后再现已记录该测试图形的光盘160上的区域,通过不平衡检测部210来检测不平衡值,在中央控制部250中将检测出的不平衡值与作为目标的不平衡值进行比较,以求出最优的记录能量。
通常,如果增大记录能量则不平衡值变大,减小记录能量则不平衡值变小。
在中央控制部250中,将与彼此不同的多个记录能量对应的不平衡值的检测值与目标值进行比较,把产生最接近目标值的检测值的记录能量设定为最优的记录能量。
此外,也可以取代上述动作,利用一个记录能量对光盘160进行试写之后进行再现,根据再现结果检测不平衡值,将检测出的不平衡值与作为目标的不平衡值进行比较,按照比较结果增减记录能量,求出最优值。
如上所述,对光盘160进行试写,进行最优纪录能量的设定,然后通过相同的试写进行了策略的最优化之后,把数据记录在光盘160的数据区域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记录数据的同时,在已纪录的区域上进行信号的再现,判断求出的抖动值是否处于预先存放在ROM250b中的抖动值的允许范围内,如果抖动值在允许范围之内,则继续进行记录;如果抖动值不在允许范围之内,则同样根据对于预先存放在ROM250b中的写策略参数的抖动值的影响程度,优先调整对抖动值的影响程度小的写策略参数。根据抖动值来逐步(最小变化幅度)地进行该写策略参数的调整。
上述“对抖动值的影响程度”表示在使参数进行了1步变化时的抖动值的变化幅度。所谓参数的1步变化是指例如激光波形控制部240中的最小单位的变化。抖动值的变化幅度既可以是在参数的规定变更范围内的平均值,又可以是参数在规定变更范围内的最大值。这些变化幅度为预先已知的值。
下面参照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光记录方法的步骤。
当把最初用于记录的光盘160插入光记录再现装置100时,则通过未图示的传感器来检测出该情况(步骤S10),并传达给中央控制部250,中央控制部250驱动光学拾波器PU从光盘160中读取预先由盘制造商所记录的写策略推荐值和不平衡值α的推荐值等盘的固有信息(步骤S11)。
然后在步骤S12中,将读取的写策略推荐值作为初始写策略设定在中央控制部250内(例如RAM250c内)。并且,作为初始写策略,也可以不是从光盘160读取的值,而使用预先设定在光记录再现装置100中的特定的写策略。还可以取而代之,使用通过从光盘160读取的值和预先设定在光记录再现装置100中的关系式来确定的写策略作为初始写策略。
然后在步骤S13中,将所设定的不平衡值α的推荐值作为用于记录能量最优化的目标值设定在中央控制部250内(例如RAM250c内)。并且,作为不平衡值α的目标值也可以使用预先设定在光记录再现装置100中的特定值而不是从光盘160中读取的值。或者还可以使用通过从光盘160读取的值和预先设定在光记录再现装置100中的关系式来确定的值作为不平衡值α的目标值。
之后,当通过未图示的单元给予了记录指示时(S14),则在步骤S15中,使用如上设定的初始写策略和不平衡目标值对光盘160进行试写。即,把在步骤S12中设定在中央控制部250内的写策略(对于各nT的写策略)设定在激光波形控制部240中,由此利用激光波形控制部240生成基于测试图形的写策略,使用光学拾波器PU进行对光盘160的试写。然后,通过光学拾波器PU来再现记录了测试图形的光盘160上的区域,利用中央控制部250对由不平衡检测部210检测出的不平衡值和步骤S13中所设定的不平衡目标值进行比较后进行控制,以使两者一致,从而确定最优的记录能量。
然后,在进行该试写并进行了能量调整之后,在步骤S16中同样进行试写并进行策略的最优化。该策略最优化的方法可采用任意的方法,也可以不进行策略的最优化而将步骤S12中所设定的初始策略作为策略的最优值。
接着,在步骤S17中在数据区域内进行数据的记录。
在上述内容中,通过未图示的检测光盘的插入的传感器和中央控制部250来进行步骤S10的处理,通过光学拾波器PU、前置放大器190、预制坑检测部200、均衡器220、PRML信号处理部260、数据解码器270和中央控制部250来进行步骤S11的处理,通过中央控制部250来进行步骤S12和S13的处理,通过未图示的接受记录指示的单元(接口)和中央控制部250来进行步骤S14的处理,通过前置放大器190、不平衡检测部210、中央控制部250、激光波形控制部240和光学拾波器PU来进行步骤S15和S16的处理,通过中央控制部250、数据编码器230、激光波形控制部240和光学拾波器PU来进行步骤S17的处理。
图4是详细表示图3的步骤S17的处理的图。
当开始数据记录(S170)时,在步骤S171中进行对光盘160开始记录时的初始设定。通过该初始设定,m被设定为0,k被设定为1,JB被设定为无限大的值(或者为可取的值的范围内的最大值)。m是在后述的步骤S181中逐次加1的数值,当再现所记录的信号而求出的抖动值不在允许范围内时,m表示抖动值相比于前一(当前记录之前)记录时求出的抖动值发生恶化的次数。K表示分别按照对抖动值的影响程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来标注写策略参数的次序。
通过中央控制部250来进行步骤S171的处理。
接着,在步骤S172中,使用步骤S15中确定的记录能量与步骤S16中经过了最优化的写策略,对光盘160进行记录。当存在于未图示的光记录再现装置100内的、暂时存储写入的数据的缓冲器变空时该记录停止,在缓冲器中存储数据之前的期间内,在此后步骤S174中再现所记录的信号,只要缓冲器中存储了规定量以上的数据就重新开始记录。
通过中央控制部250、数据编码器230、激光波形控制部240和光学拾波器PU来进行步骤S172的处理。
接着,当通过未图示的单元来给予了记录结束的指示时(步骤S173)时,结束对光盘160的数据记录(S199)。
通过未图示的接受记录结束指示的单元(接口)和中央控制部250来进行步骤S173的处理。
步骤S173中,如果没有发出记录结束指示,则进入步骤S174,并再现步骤S172中记录的信号。
通过中央控制部250、光学拾波器PU、前置放大器190和均衡器220来进行步骤S174的处理。
接着在步骤S175中,通过抖动值检测部280来检测在步骤S174中再现的信号的抖动值JA。
然后在步骤S176中判断是否满足在步骤S175中所检测出的抖动值JA位于预先存放在ROM250b内的抖动值的允许范围内这样的条件。
如果满足条件,则在后述的步骤S187的处理之后,在步骤S188中移动了进行记录的区域后,再在步骤S172中对光盘160进行记录。如果没有满足条件,则通过后述的步骤S177~S186,对特定的写策略参数进行调整。
例如,当把存放在ROM250b中的抖动值的允许范围设定为不足10%时,如果在步骤S175中检测出的抖动值为9%,则在后述的步骤S188中移动了进行记录的区域之后,再在步骤S172中对光盘160进行记录。如果在步骤S175中检测出的抖动值为10%,则通过后述的步骤S177~S186,对特定的写策略参数进行调整。
接着,在步骤S177中,选择写策略参数(例如图2(c)中的写策略参数Ttop、dTtop、TMP、dTE)中的次序为k的参数。写策略参数的对抖动值的影响程度的次序k预先存放在ROM250b中。
在图2(c)所示的参数之中,一般情况下先头脉冲F的幅度Ttop和中间脉冲M的幅度TMP对抖动值的影响程度大,起始位置的移动量dTtop和消除脉冲起始位置的移动量dTE对抖动值的影响程度小。
在数据记录开始S170之后最初进行步骤S177的情况下,选择次序k为1的参数、即影响程度最小的参数。
在步骤S179~S186中调整在步骤S177中所选择的写策略参数。
这里,在步骤S177中选择了对抖动值的影响程度小的写策略参数的理由在于,如果在步骤S177中选择了对抖动值影响程度大的写策略参数、例如图2(c)中的先头脉冲F的幅度Ttop或中间脉冲M的幅度TMP,则在弄错了该写策略参数的调整方向的情况下,抖动值相比调整之前会大幅恶化,并对在图1中的光盘160的记录带来不良影响。因此,只要选择了对抖动值的影响程度小的写策略参数、例如图2(c)中所示先头脉冲起始位置的移动量dTtop或消除脉冲起始位置的移动量dTE,则即使在弄错了该写策略参数的调整方向的情况下,也能够使抖动值与调整之前相比恶化减小。
在步骤S178中,进行对步骤S175中检测出的抖动值JA和步骤S171中已初始设定的抖动值或者前一记录时的抖动值(在上次步骤S175的处理中被检测为抖动值JA的抖动值)JB的比较。
如果JA小于JB,则在步骤S179中使在步骤S177所选择的写策略参数的调整方向与其前一记录时的参数的调整方向相同。此时意味着在步骤S177所选择的写策略参数的前一记录时的调整方向是抖动值提高的方向。并且,在第1次调整(基于再现了数据记录开始(S170)后的最初记录(S172)的数据(S174)的结果的调整)时,JB的值为(通过步骤S171的初始化处理)可取得的值范围内的最大值,因此JA必然小于JB。后面,对上述内容的理由进行详细的叙述。
另一方面,如果JA大于JB,则在步骤S180中使步骤S177中选择的写策略参数的调整方向与前一记录时的参数的调整方向相反。此时意味着步骤S177中选择的写策略参数的前一记录时的调整方向不是使抖动值提高的方向。接着,在步骤S181中使m的值加1。
由此,与前一记录时相比抖动值发生恶化的次数m被更新。
这里,在第1次调整写策略参数时,步骤S179和步骤S180中的参数的调整方向既可以是“+”方向也可以是“-”方向,例如可以在初始设定的步骤S171中设定为任意方向,并根据在之前记录时的参数的调整方向(在进行上次步骤S180以下的处理时对相同的参数最后所设定的方向)来进行确定。
在后者的情况下,例如在步骤S177中选择了对抖动值的影响程度最小的写策略参数时,在步骤S179~S186中对所选择的参数进行调整,在下次记录时(即经过步骤S188,在步骤S172中进行记录后,紧接着进行的记录),如果步骤S176中抖动值处于允许范围内,则参照之前记录时的调整方向(相同方向)来确定步骤S177中所选择的对抖动值的影响程度最小的写策略参数的调整方向。
然后,在步骤S182中将步骤S175中检测出的抖动值JA设为前一记录时的抖动值,并对抖动值JB进行更新。
接着,在步骤S183中,如果m的值小于等于1,则在步骤S184中,使步骤S177中所选择的写策略参数进行1步变化。
如果步骤S183中m的值大于1、即m的值为2时,则在步骤S185中变更在步骤S177所选择的写策略参数的调整方向,使其进行1步变化。
这是因为m的值为2表示进行了2次对步骤S177中所选择的写策略参数的调整方向的变更(S180),表示即使再进一步调整所选择的写策略参数、抖动值也不提高。此时,在步骤S185中,变更已选择的写策略参数的调整方向,并使其进行1步变化,由此使所选择的写策略的参数成为最优。此时,在步骤S186中,将m的值设为0,使k的值加1。由此,在对下次记录时的写策略参数进行调整时,在步骤S177中,选择前一记录时所选择的写策略参数的下一个对抖动值的影响程度小的写策略参数。
这里,在第1次对写策略参数进行调整时使JB为无限大的值的理由是,当设JB为小的值时,在步骤S178中JB的值小于JA,在进行第1次写策略参数的调整之前,在步骤S181中m为1,步骤S177中所选择的写策略参数的调整方向成为1个方向,这样不用将所选择的写策略参数调整为最优值就能够转移到下一处理。
当在步骤S176中抖动值处于允许范围内的情况下,在步骤S187中对m和k进行初始化。即,使m的值为0,k的值为1。通过使k的值为1,可以在下次记录时在步骤S176中判定为抖动值不在允许范围内的情况下,在步骤S177中再次选择对抖动值的影响程度最小的写策略参数。
并且,在步骤S176中抖动值处于允许范围内时的k的值不为1,且次序为k的参数变化、次序小于k的所有参数的最优值不变化的情况下,即在次序为k的参数的调整不对次序k之前的所有参数的最优值产生影响的情况下,取代在步骤S187中将k的值设为1,而可以直接使用在步骤S176中被判定为抖动值处于允许范围内时的k的值。
这样,在以后的记录时,在步骤S176中抖动值不在允许范围内的情况下,也能迅速地调整写策略参数。
在步骤S188中,在盘160中进行已记录的区域的移动。
通过中央控制部250进行步骤S176~S188的处理。
图5表示写策略参数对抖动值J的影响程度的次序k的确定方法。
这里,举图2(c)内的写策略参数中的记录标记为3T时的先头脉冲F的幅度(以下称之为3Ttop)为例。此处横轴上,1步为可通过激光波形控制部240进行变更的最小值(最小变化幅度),该最小值例如为T/40=0.025T。如该图所示,在±3步之间的范围内分别求出每步的抖动值J的变化量,并根据它们的平均值来确定对抖动值的影响程度的次序。该图中,6个抖动值J的变化量的平均值为2.92%。此时虽然仅举出了3Ttop的例子,不过即使对于图2(c)中的其他写策略参数(dTtop、TMP、dTE),也是求出抖动值J的变化量的平均值,并确定对抖动值的影响程度的次序。并且,也可以代替上述内容,例如根据该图中的6个抖动值J的变化量的最大值(此时为5.31%)来确定对抖动值的影响程度的次序。
例如,在光盘装置的开发阶段中,通过与图1的光盘装置相同的光盘装置来进行上述写策略参数对抖动值的影响程度的测定,并根据测定结果来确定次序,所确定的次序在各光盘装置的制造时(出厂之前)被存放在ROM250b中。
此外,上述例子在图4的处理步骤中,在开始数据记录(S170)之后最初进行步骤S177的处理时,选择次序k为1的参数,不过也可以选择对抖动值的影响程度为规定阈值以下的参数中的、该影响程度最大的参数。由此能够高效地对写策略参数进行调整。
这种情况下,由于写策略参数对抖动值的影响程度根据图1中的光盘160的种类而不同,所以不用存放在图1的中央控制部250内的ROM250b内,在通过图3的步骤S16的试写而使策略最优化之后,同样通过试写来求出抖动值变化量的平均值或者最大值,将影响程度作为指标存储在中央控制部250内例如存储在RAM250c中。
在如上的本实施方式中,当从所记录的数据中获得的再现信号的抖动值超过可任意设定的阈值时,根据抖动值从对抖动值的影响程度小的写策略参数中顺次选择来进行调整,由此始终进行稳定的记录,而不会招致抖动值的显著恶化。
第2实施方式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根据记录在图1所示的光盘160上的数据而获得的再现信号的抖动值,在图4中的步骤S179和S180中确定所选择的写策略参数的调整方向,不过也可以取代这个,根据从已记录的数据而获得的再现信号的波形来确定所选择的写策略参数的调整方向。
下面参照附图对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第2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也参照图2(a)~(e)和图3。
图6是光记录再现装置的基本构成例的图。图7是表示在使用图6的光记录再现装置来实施的光记录再现方法中数据记录的步骤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图8(a)~(e)是表示在图6的间隔电平值检测部290中后标记长度为3T时所检测出的再现信号的间隔为2T时的间隔电平的图。图9是表示在图6的光记录再现装置中标记长度为3T时的先头脉冲起始位置的移动量3dTtop与后标记长度为3T时的2T间隔电平值和目标值之差的关系、以及3dTtop与抖动值的关系的图。图10是表示在图6的光记录再现装置中标记长度为3T时的先头脉冲起始位置的移动量3dTtop与前标记长度为3T时的2T间隔电平值和目标值之差的关系、以及3dTtop与抖动值的关系的图。
图6中与图1相同的符号表示同一个部件或者同样的部件。
图6的光记录再现装置与图1的光记录再现装置大致相同,不过附加了间隔电平值检测部290。间隔电平值检测部290检测通过均衡器220所整形的电信号、即所再现的信号中的与间隔对应的部分的峰值电平。此时,根据位于紧接该间隔之前或之后的标记的各长度(根据用时钟周期数来表示的标记的各长度)来检测与各个时钟周期数的该间隔部对应的峰值电平。
ROM250b中除了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地存储有抖动值的允许范围、写策略参数对抖动值的影响程度的次序等各种数据之外,还存储有在间隔电平值检测部290中检测出的间隔电平值的目标值。
第2实施方式中的从光盘插入到进行记录的步骤与针对第1实施方式参照图3进行说明的相同。但是,步骤S17的处理内容不同。图7是在第2实施方式中详细表示步骤S17的处理的图。由于步骤S172~S178、S182、S185和S188与图4所示的内容相同,所以省略对其的说明。
在图7中的步骤S189内将k设定为1,将JB设定为无限大的值(可取值的范围内的最大值),但不进行图4的步骤S171中的将m设定为0的处理。
这与图4的处理步骤不同,如下所述,主要是因为当再现所记录的信号而求出的抖动值不在允许范围内时,无须使用表示与前一个求出的抖动值相比产生恶化的次数的m。在步骤S194和S195(分别与图4的步骤S186、S187对应)中也是同样的。
通过中央控制部250来进行步骤S189的处理。
步骤S190中,在图6的间隔电平值检测部290中检测根据步骤S177中选择的写策略参数而变化的间隔电平值IH。所谓“根据所选择的写策略参数而变化的间隔电平值IH”表示“根据紧接在采用所选择的写策略参数进行记录的标记之前或之后的间隔来获得的再现信号的电平值”,后面,参照图8(a)~(e)对其进行说明。
步骤S191中,对在步骤S190中检测出的间隔电平值IH和预先存放在ROM250b中的间隔电平的目标值IT进行比较。如果步骤S190中所检测出的间隔电平值IH大于目标值IT,则在步骤S192中使步骤S177中所选择的写策略参数在“+”方向上进行1步变化。如果在步骤S190中检测出的间隔电平值IH小于目标值IT,则在步骤S193中使步骤S177中选择的写策略参数在“-”方向上进行1步变化。这样,根据抖动值来调整第1实施方式中的写策略参数,根据在图6的间隔电平值检测部中检测出的间隔电平值来调整第2实施方式的写策略参数。
在步骤S178中,对在步骤S175中检测的抖动值JA和在步骤S189中初始设定的抖动值或者前一记录时的抖动值(在上一步骤S175的处理中被检测为抖动值JA的抖动值)JB进行比较。
如果JA小于JB,则在步骤S182中使JB的值等于JA的值,然后返回步骤S188。由此在下次记录时也能够对步骤S177中选择的写策略参数进行调整。
如果JA大于JB,则变更(变为反向)在步骤S185中所选择的参数的调整方向,使该参数的值进行1步变化,在步骤S194中,使k值增加1,之后进入步骤S182。由此判断为在步骤S177中所选择的写策略参数被调整为最优,接着选择对抖动值的影响程度小的写策略参数并进行调整。
当步骤S176中的抖动值处于允许范围内的情况下,在步骤S195中进行k的初始化。即,使k值为1。通过使k值为1,可以在下一次记录时,在步骤S176中判定为抖动值不在允许范围内的情况下,于步骤S177中再次选择对抖动值的影响程度最小的写策略参数。
通过中央控制部250来进行步骤S191~S195的处理。
图8(a)~(e)举例表示在图6所示的光记录再现装置100中在再现了记录到光盘160内的信号时所获得的信号的、2T间隔和紧接着位于该间隔之后的3T标记的组合。这里,作为例子示出从最优点向“+”方向以及“-”方向移动了图2(c)所示的记录标记长度为3T的先头脉冲起始位置的移动量(以下称之为3dTtop)时的再现波形的形状变化。
图8(a)表示由标记部MA和间隔部SA构成的记录数据。图8(b)~(d)表示用于记录图8(a)的记录数据的写策略。这里,图8(b)表示先头脉冲起始位置的移动量3dTtop为最优值3dTtop(1)的情况;图8(c)表示3dTtop为与3dTtop(1)相比向“-”方向发生了移动的值3dTtop(2)的情况;图8(d)表示3dTtop为与3dTtop(1)相比向“+”方向发生了移动的值3dTtop(3)的情况。
图8(e)表示通过读取图6所示的光盘160上的标记、和位于标记相互间的间隔而获得的再现信号,该光盘160上的标记和间隔是通过利用图8(b)~(d)的写策略进行纪录而形成的。
如图8(b)所示,在3dTtop为最优值(3dTtop(1))的情况下,再现信号中的与间隔对应的部分(间隔信号)SB在图8(e)中如曲线RD3(1)所示。
如图8(c)所示,在利用相比于3dTtop(1)向“-”方向发生了移动的移动量3dTtop(2)进行了记录的情况下,如图8(e)中曲线RD3(2)所示再现信号的后标记部分MB与利用3dTtop(1)来记录时相比向后方移动,由于码间干涉的影响,紧前面的2T间隔信号SB的振幅值I2H变大。
反之,如图8(e)中曲线RD3(3)所示的再现信号的后标记部分MB,在如图8(d)所示利用相比于3dTtop(1)向“+”方向发生了移动的移动量3dTtop(3)进行记录的情况下,与利用3dTtop(1)进行记录的情况相比向前方移动,由于码间干涉的影响,紧前面的2T间隔信号SB的振幅值I2H变小。
当设曲线RD3(1)的间隔电平的峰值为I2H(1)、曲线RD3(2)的间隔电平的峰值为I2H(2)、曲线RD3(3)的间隔电平的峰值为I2H(3)时,I2H(3)<I2H(1)<I2H(2)的关系成立。由于在间隔电平的峰值为I2H(1)的情况下3dTtop为最优值,所以当间隔电平的峰值大于I2H(1)时将3dTtop向“+”方向调整;当间隔电平的峰值小于I2H(1)时只要将3dTtop向“-”方向调整既可。此时,预先存放在ROM250b中的间隔电平的目标值为I2H(1)。
图9表示上述3dTtop与上述间隔电平值I2H和目标值I2T之差(I2H-I2T)的关系、以及上述3dTtop与抖动值J的关系。此处横轴的1步为可利用激光波形控制部240进行变更的最小值,该最小值例如为T/40=0.025T。另外,此时I2T的值为0.466。该图中,在仅参照抖动值的情况下最初调整3dTtop时,无法判断向“+”或“-”方向的哪个方向进行调整为宜,不过在根据I2H-I2T的值来调整3dTtop的情况下,就能够判断应向“+”方向还是“-”方向进行调整。即,在如I2H-I2T为a点这样的正值时,如箭头A所示向“+”方向调整3dTtop,在如I2H-I2T为b点这样的负值时,如箭头B所示向“-”方向调整3dTtop。
并且,此处3dTtop是根据其紧后面为3T标记时的2T间隔的电平值来进行调整,不过也可以根据紧前面为3T标记时的2T间隔的电平值来进行调整。图10表示此时的3dTtop与间隔电平值I2H和目标值I2T之差的关系、以及3dTtop与抖动值的关系。此时,I2T的值为0.48。该图中,在如I2H-I2T为c点那样的负值时,如箭头C所示向“+”方向调整3dTtop;在如I2H-I2T为d点那样的正值时,如箭头D所示向“-”方向调整3dTtop。此时,与图9中的调整方向相反,在图7的步骤S192中,变更为如使所选择的参数在“-”方向上进行1步变化那样的处理,另外在步骤S193中,可变更为如使所选择的参数在“+”方向上进行1步变化那样的处理。
这里,对在调整3dTtop时所采用的间隔电平值的种类进行了描述,不过一般在进行与nT标记的信号相对的图2(c)中的写策略参数的调整时,关于先头脉冲起始位置的移动量dTtop以及先头脉冲幅度Ttop,只要是紧后面为nT标记的情况下,就能够根据2T间隔的电平值来进行调整,在紧前面为nT标记的情况下,也能够根据2T间隔的电平值来进行调整。另一方面,关于中间脉冲幅度TMP和消除脉冲起始位置的移动量dTE,只要是紧前面为nT标记的情况下,就能够根据2T间隔的电平值来进行调整。
另外,在利用图3中的步骤S16的试写来使策略最优化之后,可同样通过试写来求出图7的步骤S190中所检测出的间隔电平的目标值,而不必预先存放在ROM250b中。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从所记录的数据中获得的再现信号的间隔电平值来进行对抖动值的影响程度小的写策略参数的调整,从而可以掌握写策略参数的调整方向。
在上述第1和第2实施方式中,对向光盘的信息记录中记录了1-7调制的2T~9T的标记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不过在对DVD等所利用的EFM+(8-16)调制的3T~11T和14T的标记进行记录这样的其他情况下,只要知道各个写策略参数与抖动值的关系、各个写策略参数的变化与间隔电平值的关系,就能够应用与第1和第2实施方式相同的写策略参数的调整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在上述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请求范围内还能够存在其他的变形例。
Claims (20)
1.一种光记录方法,按照与记录数据长度对应的写策略参数,对光记录介质照射激光,由此来记录数据,该光记录方法的特征在于,具有如下步骤:
在记录数据时检测从已记录的数据中获得的再现信号的抖动值、并判断该抖动值是否超过了规定阈值的步骤;
在该抖动值超过了规定阈值的情况下,在记录数据时调整上述写策略中的对抖动值影响程度比较小的参数的步骤;以及
使用上述所调整的参数来再次进行数据的记录的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参数为上述写策略参数中的对抖动值影响程度最小的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参数为每一参数最小变化幅度的抖动值的变化量在规定值以下的参数之中的、对抖动值影响程度最大的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调整上述参数的步骤中,以对上述抖动值的影响程度从小到大的次序来选择参数,并对所选择的各参数进行调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调整上述参数的步骤具有:
确定上述参数的步骤;以及
确定上述参数的调整方向的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上述参数的步骤中,根据预先设定的对抖动值的影响程度的次序来确定上述参数。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上述参数的步骤中,根据由上述写策略的每一参数最小变化幅度的抖动值的变化量来决定的对抖动值的影响程度的次序,确定上述参数。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上述参数的调整方向的步骤中,通过对从上述已记录的数据中获得的再现信号的抖动值、和从上一次记录的数据中获得的再现信号的抖动值进行比较,来确定上述调整方向。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上述参数的调整方向的步骤中,根据从上述已记录的数据中获得的再现信号的间隔的电平值,来确定上述调整方向。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记录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再现信号的间隔的电平值为从使用上述调整的参数进行记录的标记的紧前面或紧后面的间隔中获得的再现信号的电平值。
11.一种光记录装置,按照与记录数据长度对应的写策略参数,对光记录介质照射激光,由此来记录数据,该光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
判定部,其在记录数据时检测从已记录的数据中获得的再现信号的抖动值,并判断该抖动值是否超过了规定阈值;
参数调整部,其在该抖动值超过了规定阈值的情况下,在记录数据时调整上述写策略中的对抖动值的影响程度比较小的参数;以及
写入部,其使用上述所调整的写策略参数,再次进行数据的记录。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参数为上述写策略参数中的对抖动值的影响程度最小的参数。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参数为每一参数最小变化幅度的抖动值的变化量在规定值以下的参数中的、对抖动值的影响程度最大的参数。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参数调整部以对上述抖动值的影响程度从小到大的次序来选择参数。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光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参数调整部具有:
确定上述参数的参数选择部;以及
确定上述参数的调整方向的方向选择部。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光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参数选择部根据预先设定的对抖动值的影响程度的次序来确定上述参数。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光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参数选择部根据由上述写策略的每一参数最小变化幅度的抖动值的变化量所决定的对抖动值的影响程度的次序来确定上述参数。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光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方向选择部通过对从上述已记录的数据中获得的再现信号的抖动值、和从上一次记录的数据中获得的再现信号的抖动值进行比较,来确定上述调整方向。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光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方向选择部根据从上述已记录的数据中获得的再现信号的间隔的电平值来确定上述调整方向。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光记录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再现信号的间隔的电平值为从使用上述调整的参数进行记录的标记的紧前面或紧后面的间隔中获得的再现信号的电平值。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7141594 | 2007-05-29 | ||
JP2007-141594 | 2007-05-29 | ||
JP2007141594A JP5019951B2 (ja) | 2007-05-29 | 2007-05-29 | 光記録方法及び光記録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315779A true CN101315779A (zh) | 2008-12-03 |
CN101315779B CN101315779B (zh) | 2010-10-13 |
Family
ID=400880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10108855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15779B (zh) | 2007-05-29 | 2008-05-29 | 光记录方法以及光记录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125869B2 (zh) |
JP (1) | JP5019951B2 (zh) |
CN (1) | CN101315779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139456B2 (en) | 2007-11-26 | 2012-03-20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 Optical recording method and optical recording device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1505193B1 (ko) * | 2007-06-18 | 2015-03-23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직교주파수분할다중접속방식의 이동 통신시스템에서 심볼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
JP5081737B2 (ja) * | 2008-06-18 | 2012-11-28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光学的情報記録方法、光学的情報再生方法、および光ディスク装置 |
JP5147880B2 (ja) * | 2010-03-05 | 2013-02-20 | 日立コンシューマ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 光ディスク、光ディスク装置、情報記録方法、および情報再生方法 |
US11736405B2 (en) * | 2015-08-31 | 2023-08-22 |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 Network packet latency management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00057408A1 (fr) | 1999-03-19 | 2000-09-28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Procede d'enregistrement optique d'informations et dispositif a cet effet |
JP2001209940A (ja) * | 1999-11-16 | 2001-08-03 | Victor Co Of Japan Ltd | 光ディスク記録再生装置、光ディスク記録再生方法および光ディスク |
JP3962522B2 (ja) * | 2000-02-14 | 2007-08-22 |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 情報記録媒体 |
JP2002025060A (ja) | 2000-07-05 | 2002-01-25 | Sharp Corp | 光記録再生装置およびテストライト方法 |
JP2003030838A (ja) * | 2001-07-16 | 2003-01-31 | Toshiba Corp | 光ディスク装置及び記録条件設定方法 |
CN102810322B (zh) * | 2002-04-03 | 2015-06-17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光盘驱动器、光学存储介质 |
JP2002312938A (ja) | 2002-04-08 | 2002-10-25 | Yamaha Corp | 光ディスク記録装置 |
CN1647168A (zh) * | 2002-04-17 | 2005-07-27 |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光拾取器 |
EP2226797B1 (en) * | 2002-04-19 | 2012-01-25 | Panasonic Corporation |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thod and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 apparatus |
KR20040037894A (ko) | 2002-10-30 | 2004-05-08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광 기록 매체의 자동 기록 최적화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는광 기록/재생 장치 |
JP4334442B2 (ja) * | 2003-08-26 | 2009-09-30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情報記録方法、情報記録装置、光情報記録媒体、情報記録用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
JP2005093017A (ja) * | 2003-09-19 | 2005-04-07 | Ricoh Co Ltd | 光情報記録装置及び光情報記録方法 |
JP2005116005A (ja) * | 2003-10-03 | 2005-04-28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
JP4339075B2 (ja) * | 2003-10-29 | 2009-10-07 | 三星電子株式会社 | 光ディスク装置および光ディスクの記録補正方法 |
US8233367B2 (en) * | 2004-01-09 | 2012-07-31 | Panasonic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optical recording onto optical disc medium |
JP2005322304A (ja) * | 2004-05-07 | 2005-11-17 | Taiyo Yuden Co Ltd | 光情報記録装置 |
JP4176069B2 (ja) | 2004-10-13 | 2008-11-05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光ディスク記録再生装置及びその記録再生方法 |
JP2006302332A (ja) | 2005-04-15 | 2006-11-02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記録再生装置 |
US7864646B2 (en) * | 2005-04-28 | 2011-01-04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optical recording device, and optic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device |
JP2007048412A (ja) | 2005-08-12 | 2007-02-22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記録パルス調整方法、記録パルス調整プログラム、記録パルス調整装置、情報記録装置、情報記録媒体 |
JP4287861B2 (ja) | 2006-01-24 | 2009-07-01 | 東芝サムスン ストレージ・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 光ディスク装置、および記録方法 |
JP2007200435A (ja) | 2006-01-25 | 2007-08-09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光ディスク装置およびその記録方法 |
JP2007294047A (ja) | 2006-04-26 | 2007-11-08 | Victor Co Of Japan Ltd | 光ディスク記録再生装置 |
US7751290B2 (en) * | 2007-10-04 | 2010-07-06 | Lite-On It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write strategy parameter values for writing data on an optical disk |
-
2007
- 2007-05-29 JP JP2007141594A patent/JP5019951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8
- 2008-05-28 US US12/153,965 patent/US8125869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8-05-29 CN CN2008101088550A patent/CN101315779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139456B2 (en) | 2007-11-26 | 2012-03-20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 Optical recording method and optical recording device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08299892A (ja) | 2008-12-11 |
US8125869B2 (en) | 2012-02-28 |
CN101315779B (zh) | 2010-10-13 |
JP5019951B2 (ja) | 2012-09-05 |
US20080298195A1 (en) | 2008-12-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315779B (zh) | 光记录方法以及光记录装置 | |
CN101223601B (zh) | 记录再生装置、记录条件调整装置以及记录再生方法 | |
WO2002097804A1 (en) | Optical recorder and laser power control method | |
US8284648B2 (en) | Optical disk recording apparatus | |
US7154827B2 (en) | Optical disk apparatus | |
US7864646B2 (en) | Optical recording medium, optical recording device, and optic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device | |
KR20070065632A (ko) | 기록 조건 최적화 방법 및 장치 및 광 기록 매체 | |
CN101110230A (zh) | 光盘及光盘装置 | |
US8139456B2 (en) | Optical recording method and optical recording device | |
US20070104058A1 (en) |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information recording device and method, information recording/reproducing device and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 |
JP5322771B2 (ja) | 光記録装置及び方法 | |
CN102473439A (zh) | 信息再生方法、信息记录方法及信息记录介质 | |
JP2009087484A (ja) | 光記録再生方法及び光記録再生装置 | |
JP4421448B2 (ja) | 記録条件の設定方法及び設定装置、記録再生装置、記録条件設定プログラム及び記録媒体 | |
JP4350024B2 (ja) | 記録パワー制御方法、記録方法、記録パワー制御装置、記録装置、及びパワー制御プログラム | |
JP2007280492A (ja) | 記録再生装置、記録再生方法、記録再生プログラム、記録信号調整装置、記録信号調整方法及び記録信号調整プログラム | |
US20090147647A1 (en) |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thod and information recording/reproducing apparatus | |
CN102419986A (zh) | 光盘装置、信息记录方法和光盘 | |
JP2011210371A (ja) | 光ディスク記録装置、および、光ディスク記録方法。 | |
WO2009119632A1 (ja) | 記録ストラテジ調整方法 | |
JP4199227B2 (ja) | 光記録方法及び光記録装置 | |
JP2007294047A (ja) | 光ディスク記録再生装置 | |
JP2008293565A (ja) | 光記録方法及び光記録装置 | |
JP4868172B2 (ja) | 光学的情報記録再生装置、および光学的情報記録再生装置の記録ストラテジ調整方法 | |
JP2008159133A (ja) | 光ディスク装置および光ディスク記録再生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013 Termination date: 201905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