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88894B - 螺方箍成形装置及其成形方法 - Google Patents

螺方箍成形装置及其成形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88894B
CN101288894B CN2007100902867A CN200710090286A CN101288894B CN 101288894 B CN101288894 B CN 101288894B CN 2007100902867 A CN2007100902867 A CN 2007100902867A CN 200710090286 A CN200710090286 A CN 200710090286A CN 101288894 B CN101288894 B CN 10128889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uscle
turn portion
axially
center
reinforcing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09028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88894A (zh
Inventor
尹衍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uentex Engineering and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uentex Engineering and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uentex Engineering and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Ruentex Engineering and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71009028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288894B/zh
Publication of CN1012888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888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888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888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inforcement Elements For Buildings (AREA)

Abstract

一种螺方箍成形装置及其成形方法,包含中心旋动部,第一旋动部,复数轴向缠筋部以及弯筋装置。中心旋动部与第一旋动部并列设置,具有入筋侧及复数个轴向缠筋部环绕设置于中心旋动部的周边,其中每一轴向缠筋部与第一旋动部可分离地相连,且第一旋动部可沿轴向相对中心旋动部移动,弯筋装置则设置于入筋侧,包含定位部及压筋部,当钢筋自入筋侧伸入中心旋动部,定位部夹置钢筋且压筋部相对定位部移动压制钢筋形成弯折部,弯折部藉中心旋动部旋转的带动而与轴向缠筋部扣合。

Description

螺方箍成形装置及其成形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螺方箍成形装置及其成形方法;具体而言,本发明关于一种螺方箍生产装置,供有效率地形成螺方箍。
背景技术
随着各式建筑物对结构强度要求的提高,由螺旋钢筋组成的骨架所能提供的设计强度已为现今工程界结构设计所重视。所谓螺旋状箍筋指以弯成连续螺旋体的螺旋钢筋做为与主筋搭配的箍筋,具有固定主筋位置及提供剪力强度的功效。螺旋钢筋的断面形状可视实际设计而调整,较常见的有圆形及矩形。除了广泛的被使用作为梁柱等结构的箍筋外,在某些大型或特殊设计的梁柱结构中,亦会将螺旋钢筋作为骨架主体或与钢骨配合使用;特别是在预铸结构中,螺旋钢筋更是被大量的应用。
传统上螺旋钢筋的制造方式多为使用弯筋器,将直线钢筋渐次弯成没有间距的钢筋螺圈,再由钢筋螺圈的头尾以机具拉开以产生间距。此一生产方式的效率与间距控制均有改善的空间。在使用螺旋钢筋作为骨架主体的设计结构中,则会进一步使用人力绑扎或是点焊的方式设置点筋于螺旋钢筋的侧边,以形成螺旋状钢筋笼,除耗费较多的人力与时间,在螺旋钢筋使用需求日益增加的情况下,亦较不符合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方箍成形装置,供有效率地制成螺方箍。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方箍成形装置,可取代以往将直线钢筋渐次弯成没有间距的钢筋螺圈,再由钢筋螺圈的头尾以机具拉开以产生间距的施作方式。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方箍成形装置,具有节省时间、人力、成本费用的优点,可提高生产力并降低成本。
本发明的螺方箍成形装置包含中心旋动部,第一旋动部,复数个轴向缠筋部以及弯筋装置。中心旋动部与第一旋动部并列设置,具有入筋侧及复数个轴向缠筋部环绕设置于中心旋动部的周边,其中每一轴向缠筋部与第一旋动部可分离地相连,且第一旋动部可沿轴向相对中心旋动部移动,弯筋装置则设置于入筋侧,包含定位部及压筋部,当钢筋自入筋侧伸入中心旋动部,定位部夹置钢筋且压筋部相对定位部移动压制钢筋形成弯折部,弯折部藉中心旋动部旋转的带动而与轴向缠筋部扣合。
本发明同时提供一种螺方箍的成形方法,包含以下步骤:首先伸入一钢筋至一螺方箍成形装置,其中螺方箍成形装置包含一中心旋动部及复数轴向缠筋部,中心旋动部具有一入筋侧供钢筋输入,复数轴向缠筋部环绕设置于中心旋动部的一周边;接着于一特定位置以一弯筋装置弯曲钢筋形成一弯折部;随后藉中心旋动部的转动,带动弯折部扣合轴向缠筋部;最后形成螺方箍并卸载之。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螺方箍成形装置的组合立体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螺方箍成形装置的侧视图;
图3a所示为本发明螺方箍成形装置中心旋动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3b所示为本发明螺方箍成形装置中心旋动部的作动图;
图3c所示为本发明螺方箍成形装置中心旋动部的作动图;
图3d所示为本发明螺方箍成形装置中心旋动部的作动图;
图3e所示为本发明螺方箍成形装置中心旋动部的作动图;
图4a所示为本发明螺方箍成形装置卸载螺方箍的示意图;
图4b所示为本发明螺方箍成形装置卸载螺方箍的作动图;
图4c所示为本发明螺方箍成形装置卸载螺方箍的作动图;
图4d所示为本发明螺方箍成形装置卸载螺方箍的作动图;
图5所示为本发明螺方箍成形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0 螺方箍
101 螺距
200 螺方箍成形装置
210 第一旋动部
211 十字形沟槽
220 第二旋动部
221 十字形沟槽
230 中心旋动部
231 十字形沟槽
232 入筋侧
233 轴向缠筋部
234 中心旋动部周边
240 升降板
300 推进装置
400 弯筋装置
410 定位部
411 伸缩上部
412 底座
420 压筋部
500 钢筋
510 弯折部
600 钢筋输出装置
610 驱动轮盘
700 钢筋整直器
800 推进辅助装置
810 第一推进部
811 入筋部
820 第二推进部
821 纵向滚筒
900 轴向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螺方箍成形装置,供有效率地制成螺方箍。本发明的螺方箍成形装置较佳用于取代以往将直线钢筋渐次弯成没有间距的钢筋螺、圈,再由钢筋螺圈的头尾以机具拉开以产生间距的施作方式。本发明螺方箍成形装置所形成的螺方箍,较佳用于营造业、建筑业、交通道路工程、水产工程等等的钢筋水泥结构。然而在不同实施例中,本发明的螺方箍亦可应用作为建筑物的箍筋结构例如版状楼层结构或螺箍筋复合结构,或是建筑物的其它结构单元之用。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螺方箍成形装置较佳用于生产具有复数个螺距的螺方箍100。如图1的较佳实施例所示,本发明的螺方箍成形装置200包含中心旋动部230,第一旋动部210,复数个轴向缠筋部233以及弯筋装置400,其中第一旋动部210具有入筋侧232,设置有弯筋装置400。当钢筋500自入筋侧232伸入中心旋动部230,弯筋装置400压制钢筋500并藉中心旋动部230旋转的带动而与轴向缠筋部233扣合。如图1所示,在此较佳实施例中,第一旋动部210与中心旋动部230并列设置,且第一旋动部210较佳以可沿轴向900相对中心旋动部230向外位移。在如图1所示的较佳实施例中,复数个轴向缠筋部233环绕设置于中心旋动部230的周边234,且每一轴向缠筋部233与第一旋动部210可分离地相连。然而在不同实施例中,复数个轴向缠筋部233亦可环绕设置于第一旋动部210的周边,且每一轴向缠筋部233与中心旋动部230可分离地相连。
如图1的较佳实施例所示,螺方箍成形装置200较佳另包含第二旋动部220。在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旋动部220较佳相对于中心旋动部230与第一旋动部210设置于中心旋动部230的不同侧,并与每一轴向缠筋部233可分离地相连。在此较佳实施例中,第二旋动部220与中心旋动部230及第一旋动部210以可沿轴向900与第一旋动部210同步位移的方式并列设置,因而在此实施例中,当第二旋动部220与第一旋动部210沿轴向900同步位移,第二旋动部220与中心旋动部230间的距离,将因第一旋动部210的向外位移而缩短。
如图1及图2所示,中心旋动部230较佳具有十字形沟槽231自轴心延伸至周边234,该些轴向缠筋部233可径向移动地设置于十字形沟槽231内。然而在不同实施例中,中心旋动部230亦可包含如放射状沟槽或其它可供轴向缠筋部233径向移动的沟槽型式。如图1及图2的较佳实施例所示,第一旋动部210亦具有十字形沟槽211,夹置轴向缠筋部233与中心旋动部230的十字形沟槽231同步转动。如图1所示,第二旋动部220较佳亦具有十字形沟槽221,与中心旋动部230的十字形沟槽231及第一旋动部210的十字形沟槽211同步旋转。如图1所示,螺方箍成形装置200较佳另包含推进装置300设置于第一旋动部210,并以可沿轴向900位移的方式连动第一旋动部210带动该些轴向缠筋部233沿轴向900位移。如图1及图2所示,推进装置300较佳与第一旋动部210、中心旋动部230及第二旋动部220设置在平行于水平面的同一滑轨(未标示)上,当推进装置300带动第一旋动部210于滑轨(未标示)的轴向900上相对中心旋动部230向外位移,第一旋动部210连动设置于第一旋动部210的轴向缠筋部233穿过中心旋动部230的十字形沟槽231于滑轨(未标示)的轴向900上同步移动。然而在不同实施例中,推进装置300亦可设置于第二旋动部220,推动第二旋动部210连动轴向缠筋部233沿轴向900位移。在如图1所示的较佳实施例中,当第一旋动部210受推进装置300的带动,弯筋装置400渐次压制钢筋500扣合每一轴向缠筋部233以形成具有复数螺距的螺方箍100。
如图1及图2的较佳实施例所示,螺方箍成形装置200另包含钢筋输出装置600,钢筋输出装置600具有驱动轮盘610,供推进钢筋500。如图1及图2所示,螺方箍成形装置200较佳另包含钢筋整直器700与推进辅助装置800设置于钢筋输出装置600与中心旋动部230之间。钢筋整直器700供校直并导引钢筋500输入推进辅助装置800;推进辅助装置800具有第一推进部810与第二推进部820彼此夹置钢筋,避免钢筋因长度过长而产生过大的曲度。如图1及图2的较佳实施例所示,推进辅助装置800设置于钢筋整直器700与中心旋动部230间的间隔位置,第二推进部820具有二个纵向滚筒821夹一可容钢筋500通过的间隙设置于第二推进部820上,第一推进部810具有入筋部811供挟持钢筋500并进一步提供辅助的推进力。
图3a至图3e所示为本发明螺方箍成形装置200的弯筋装置400配合第一旋动部210的轴向位移,渐次压制钢筋500扣合每一轴向缠筋部233以形成螺方箍100的作动图。如图3a的较佳实施例所示,弯筋装置400设置于中心旋动部230的入筋侧232,包含定位部410及压筋部420。如图3a所示,压筋部420较佳与铅直面夹一角度,并可沿此角度移动地设置于入筋侧232以压制钢筋500。在此较佳实施例中,压筋部420相对设置于入筋侧232上方,沿一角度向下压制钢筋500。然而在不同实施例中,当中心旋动部230沿逆时针方向转动,压筋部420亦可相对设置于入筋侧232下方,沿一角度向上压制钢筋500。
如图3b及图3c的较佳实施例所示,当钢筋500自入筋侧232伸入中心旋动部230,定位部410夹置钢筋500且压筋部420相对定位部410移动压制钢筋500形成弯折部510。在图3b所示的较佳实施例中,当钢筋500受压筋部420的压制而产生曲度,第一推进部810底部连结的升降装置同步向下位移以避免钢筋500的曲度过大。如图3b及图3c所示,其中定位部410较佳包含伸缩上部411及底座412共同夹置钢筋500,当压筋部420压制钢筋500形成弯折部510,伸缩上部411向上收缩,同时底座412向内滑移,以释放弯折部510。此时中心旋动部230尚未转动,环绕设置于其上的轴向缠筋部233亦维持于原来的第1、2、3、4号位置,如图3b及图3c所示。在此较佳实施例中,当底座412向内滑移而释放弯折部510,弯折部510藉中心旋动部230旋转的带动而与轴向缠筋部233扣合,此时环绕中心旋动部230设置的轴向缠筋部233则旋转至第4、1、2、3号位置,如图3d及图3e所示。在图3e所示的实施例中,当弯折部510藉中心旋动部230的旋转带动而渐渐扣合至轴向缠筋部233,轴向缠筋部233受第一旋动部210轴向位移的牵引而使弯折部510彼此间形成一螺距101,如此反复施作前述程序将形成具有复数螺距101的螺方箍100。
图4a至图4d所示为本发明螺方箍成形装置200形成的螺方箍100,自螺方箍成形装置200卸载的作动图。如图4a及图4b的较佳实施例所示,当螺方箍100成形后,夹置于中心旋动部230十字型沟槽231的轴向缠筋部233沿径向移动,且夹置于第一旋动部210十字型沟槽211与第二旋动部220十字型沟槽221的轴向缠筋部233沿径向同步位移,以松放螺方箍100。如图4c及图4d的较佳实施例所示,当轴向缠筋部233沿径向位移向内松放螺方箍100,第一旋动部210向外远离中心旋动部230而与轴向缠筋部233分离,同时第二旋动部220夹置轴向缠筋部233远离中心旋动部230以卸载螺方箍100。如图4d所示,螺方箍成形装置200较佳另包含升降板240供承载螺方箍100,当螺方箍100成形至所需的尺寸及长度,现场监工施作人员可截断钢筋500,并控制轴向缠筋部233向内缩放以卸载螺方箍100。当螺方箍100脱离轴向缠筋部233,升降板240上升以承托螺方箍100。
本发明同时提供一种螺方箍成形方法。图5所示为本发明螺方箍成形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如图5所示,首先进行步骤910,伸入一钢筋至螺方箍成形装置,其中螺方箍成形装置包含中心旋动部及复数个轴向缠筋部,中心旋动部具有入筋侧供钢筋输入,复数个轴向缠筋部环绕设置于中心旋动部的周边。接着进行步骤920,于特定位置以弯筋装置弯曲钢筋形成弯折部。此处所言的特定位置,指利用推进装置带动轴向缠筋部远离中心旋动部,同时弯筋装置渐次压制钢筋以形成复数个弯折部。前述的弯折部形成步骤920进一步包含于入筋侧释放弯折部,使弯折部藉中心旋动部的带动,扣合轴向缠筋部。在此较佳实施例中,当弯折部510藉中心旋动部230旋转的带动而与轴向缠筋部233扣合,此时轴向缠筋部233沿中心旋动部的12点钟、3点钟、6点钟、9点钟方向位置渐次转动。
最后则进行步骤930及步骤940,藉中心旋动部的转动,带动弯折部扣合轴向缠筋部,以形成螺方箍并卸载之。前述的弯折部扣合步骤另包含沿一间距产生方向渐次推进轴向缠筋部产生复数螺距,并进一步包含配合钢筋的伸入,同步推进轴向缠筋部。前述的卸载步骤则进一步包含径向移动轴向缠筋部以卸载螺方箍,而后松放并退出轴向缠筋部以卸载螺方箍。
本发明已由上述相关实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实施例仅为实施本发明的范例。必需指出的是,已揭露的实施例并未限制本发明的范围。相反地,包含于申请专利范围的精神及范围的修改及均等设置均包含于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螺方箍成形装置,供生产具有复数个螺距的一螺方箍,包含:
一中心旋动部,具有一入筋侧;
一第一旋动部,与中心旋动部并列设置,可沿轴向相对中心旋动部移动;
复数个轴向缠筋部,环绕设置于中心旋动部的一周边,每一轴向缠筋部与第一旋动部可分离地相连;以及
一弯筋装置,设置于入筋侧,弯筋装置包含一定位部及一压筋部,其中当一钢筋自入筋侧伸入中心旋动部,定位部夹置钢筋且压筋部相对定位部移动压制钢筋形成一弯折部,弯折部藉中心旋动部旋转的带动而与轴向缠筋部扣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方箍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另包含一第二旋动部,第二旋动部相对于中心旋动部与第一旋动部设置于中心旋动部的不同侧,并与每一轴向缠筋部可分离地相连,其中第二旋动部与中心旋动部及第一旋动部并列设置,并与第一旋动部沿轴向同步移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方箍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另包含一推进装置,以可沿一轴向位移的方式设置于第一旋动部,其中推进装置连动第一旋动部带动轴向缠筋部沿轴向位移,弯筋装置渐次压制钢筋形成复数个弯折部扣合每一轴向缠筋部以形成具有复数螺距的螺方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方箍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中心旋动部具有一十字形沟槽自轴心延伸至周边,轴向缠筋部可径向移动地设置于十字形沟槽内。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方箍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中心旋动部具有十字形沟槽,第一旋动部与第二旋动部分别具有一十字形沟槽,与中心旋动部的十字形沟槽同步转动。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螺方箍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螺方箍成形后,轴向缠筋部与第一旋动部分离以卸载螺方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方箍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定位部包含一伸缩上部及一底座共同夹置钢筋,当压筋部压制钢筋形成弯折部,伸缩上部向上收缩,同时底座向内滑移,以释放弯折部与轴向缠筋部扣合。
8.一种螺方箍成形方法,供形成一螺方箍,螺方箍成形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伸入一钢筋至一螺方箍成形装置,其中螺方箍成形装置包含一中心旋动部及复数个轴向缠筋部,中心旋动部具有一入筋侧供钢筋输入,复数个轴向缠筋部环绕设置于中心旋动部的一周边;
于一特定位置以一弯筋装置弯曲钢筋形成一弯折部;
藉中心旋动部的转动,带动弯折部扣合轴向缠筋部;以及
形成螺方箍并卸载之。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成形方法,另包含沿一间距产生方向渐次推进轴向缠筋部产生复数个螺距,并配合钢筋的伸入,同步推进轴向缠筋部。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成形方法,卸载步骤包含:
径向移动轴向缠筋部;以及
松放并退出轴向缠筋部以卸载螺方箍。
CN2007100902867A 2007-04-18 2007-04-18 螺方箍成形装置及其成形方法 Active CN10128889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0902867A CN101288894B (zh) 2007-04-18 2007-04-18 螺方箍成形装置及其成形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0902867A CN101288894B (zh) 2007-04-18 2007-04-18 螺方箍成形装置及其成形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88894A CN101288894A (zh) 2008-10-22
CN101288894B true CN101288894B (zh) 2010-12-08

Family

ID=400334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0902867A Active CN101288894B (zh) 2007-04-18 2007-04-18 螺方箍成形装置及其成形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28889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47615B (zh) * 2010-08-10 2012-05-23 刘国政 建筑用多边螺旋箍筋刚柔挤压缠绕成形装置
CN104998997B (zh) * 2015-07-20 2017-02-01 周口市重力标准厂房制造有限公司 钢筋笼制造设备和方法
CN106001880B (zh) * 2016-06-04 2018-05-08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网状预应力高强混凝土方形管桩网状钢筋笼滚焊系统装置
CN105965141B (zh) * 2016-06-04 2018-05-08 北京工业大学 一种网状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网状钢筋笼滚焊系统装置
CN109500303B (zh) * 2018-11-22 2020-04-07 安徽伟豪预应力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两用式预应力螺旋筋卷绕加工装置
CN115383882B (zh) * 2022-09-26 2023-12-26 南京旭浦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楼梯成型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1586833A1 (ru) * 1988-11-21 1990-08-23 Казахский Химико-Технологиче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Способ навивки квадратных спиралей
EP1535675A1 (en) * 2003-11-26 2005-06-01 Galanos S.A. Machine for straightening, bending and cutting of iron concrete rods
CN2827583Y (zh) * 2005-05-26 2006-10-18 润弘精密工程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螺旋箍筋弯折制造机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1586833A1 (ru) * 1988-11-21 1990-08-23 Казахский Химико-Технологиче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Способ навивки квадратных спиралей
EP1535675A1 (en) * 2003-11-26 2005-06-01 Galanos S.A. Machine for straightening, bending and cutting of iron concrete rods
CN2827583Y (zh) * 2005-05-26 2006-10-18 润弘精密工程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螺旋箍筋弯折制造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88894A (zh) 2008-10-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88894B (zh) 螺方箍成形装置及其成形方法
CN101274406B (zh) 螺旋钢筋轮焊成形装置及其成形方法
CN103787087B (zh) 一种预制桩钢筋笼自动堆放系统
CN102009296A (zh) 一种放丝式自动变径滚焊机
CN205614995U (zh) 一种多工位内肋一体化生产增强玻璃钢筒体的模具设备
CN105600335A (zh) 用于管桩生产线的钢筋笼存放、输送装置
CN201799767U (zh) 螺旋钢筋轮焊成形装置
CN206245231U (zh) 一种箱涵内模支撑装置
CN204657348U (zh) 一种螺方箍成形装置
CN100450661C (zh) 螺旋钢筋成形装置及方法
CN206737414U (zh) 一种可调节间距式模板系统
CN102094417B (zh) 一种利用定型模具制作钢筋笼的方法
CN105414411A (zh) 一种桩基础辅笼加工胎架及桩基础辅笼加工方法
CN201833129U (zh) 放丝式自动变径滚焊机
KR100952954B1 (ko) 이중파형강관 제조장치
CN104853859B (zh) 多层管的高速生产方法
CN202326033U (zh) 风力发电机塔架
CN114101546A (zh) 预制顶管钢筋制安时定位钢筋笼直径间距的装置及方法
CN1478616A (zh) 带状产品导向装置
US1736758A (en) Metal gear rim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RU2748306C1 (ru) Прокатная клеть
CN211803605U (zh) 异形环及其加工设备
CN203197164U (zh) 螺旋筋拉直绕制成型一体机
CN104550575A (zh) 一种钢筋滚笼箍筋工艺及其箍筋装置
KR101862886B1 (ko) 평평한 부분을 포함하는 복합재료를 제조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디바이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