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86035B - 处理盒和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处理盒和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86035B
CN101286035B CN200810091935XA CN200810091935A CN101286035B CN 101286035 B CN101286035 B CN 101286035B CN 200810091935X A CN200810091935X A CN 200810091935XA CN 200810091935 A CN200810091935 A CN 200810091935A CN 101286035 B CN101286035 B CN 10128603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developer
handle box
seal element
developing c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09193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86035A (zh
Inventor
新谷进
前岛英树
田邉真人
小石勇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2860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860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860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860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03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process cartridge or parts thereof
    • G03G21/1817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process cartridge or parts thereof having a submodular arrangement
    • G03G21/1821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process cartridge or parts thereof having a submodular arrangement means for connecting the different parts of the process cartridge, e.g. attachment, positioning of parts with each other, pressure/distance regula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77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and dispensing developer from a developer cartridge into the development unit
    • G03G15/0881Sealing of developer cartridges
    • G03G15/0882Sealing of developer cartridges by a peelable sealing film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 G03G2221/163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for the developer uni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一种处理盒,其可分离地安装至电子照相成像装置的主组件,包括:具有电子照相感光鼓的鼓单元;和在旋转中心处与鼓单元可旋转地连接的显影单元,显影单元包括用于用显影剂显影形成于电子照相感光鼓上的静电潜像的显影辊、容纳显影剂的显影剂容纳部分、在显影辊的轴向上延伸的用于将显影剂从显影剂容纳部分供应至显影辊的供应开口;其中旋转轴线处于密封元件从垂直于密封元件表面的方向上看到的宽度内;以及相应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Description

处理盒和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由电子照相复印机、电子照相打印机等所使用的处理盒。其还涉及使用处理盒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背景技术
在使用电子照相成像工艺的成像装置领域中,通常使用处理盒系统,其整体地将电子照相感光鼓(下文中将称为感光鼓)以及用于处理感光鼓的处理装置放置在可移除地安装在成像装置的主组件中的处理盒中。
处理盒系统使得用户自己就能维护成像装置,也就是不依赖于维修人员。因而,这能显著改进成像的可操作性。因此,处理盒系统广泛地用于电子照相成像装置(其在下文中简称为成像装置)领域中。
常规的处理盒(也就是根据现有技术的处理盒)由感光鼓单元和显影单元构成。感光鼓单元具有感光鼓。显影单元具有显影辊和显影叶片。其包含调色剂(即,显影剂)。显影辊是用于显影感光鼓上的潜像的装置。感光鼓单元和显影单元用连接装置以如此的方式彼此相连接以使得允许它们绕着连接装置旋转地运动。处理盒被构造为使得在成像操作中,不仅感光鼓和显影辊能保持为彼此相接触,而且光束能从曝光装置(也就是用于形成静电潜像的装置)投射到感光鼓的周边表面上。而且,为了确保显影辊布置并保持为与感光鼓相接触,处理盒设有将显影辊的周边表面保持为压在感光鼓的周边表面上的施压弹簧。
在各种类型的成像装置中,有一种所谓的联线型成像装置。通常,联线型成像装置采用多个处理盒,它们一一对应地用于形成黄色、品红、青色和黑色的单色图像,并且每个都具有感光鼓和显影单元。其通过将四个颜色不同的单色图像分层放置而形成全色图像。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2006-98772所公开的这种类型成像装置的情况下,其设有用于支撑处理盒的托盘。这个成像装置被构造为使得托盘能从成像装置的主组件中拉出以允许用户更换托盘中的处理盒。
而且,一种处理盒设有将调色剂保持为密封在其调色剂存储腔(显影剂存储腔)中直到处理盒第一次投入使用的密封元件。因而,在处理盒放置在成像装置中以第一次使用时,需要移除密封元件。
密封元件将通过密封元件移除槽从处理盒拉出,移除槽提供于处理盒的显影单元的一个纵向端壁上。对于移除密封元件的操作,用户(操作者)要在保持处理盒的同时拉动密封元件,如同日本专利申请公开2003-241495所公开的那样,以使得密封元件从处理盒中出来。
在一些情况下,在成像装置从装配成像装置的工厂中运出之前,处理盒已经安装在成像装置中。之所以进行这种安排是因为在成像装置运出工厂之前将处理盒预先安装在成像装置中使得用户在设置成像装置时更易于找到安装处理盒的方法。换言之,处理盒的预先安装改进了成像装置的可用性。一些成像装置和处理盒被构造为使得密封元件能在无需将处理盒从成像装置的主组件移除的情况下拉出。
发明内容
一些构造为使得显影单元和感光鼓能相对彼此旋转地运动的常规处理盒存在这样的问题,即,在将密封元件拉出时显影单元不能保持姿势稳定。
因而本发明的主要目标是改进处理盒的可操作性,尤其是就密封元件的移除而言。
本发明的另一目标是提供一种处理盒的结构布置,其使得能在当处理盒没有处于成像装置中的同时移除处理盒的密封元件时保持处理盒的显影单元的姿势稳定,以使得密封元件能正确地移除。
本发明的另一目标是提供一种处理盒的结构布置,其使得即使在处理盒处于成像装置中的时候在移除处理盒的密封元件时也能保持处理盒的显影单元的姿势稳定,以使得密封元件能正确地移除。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处理盒,其可分离地安装至电子照相成像装置的主组件,所述处理盒包括:具有电子照相感光鼓的鼓单元;和在旋转中心处与鼓单元可旋转地连接的显影单元,所述显影单元包括用于用显影剂显影形成于所述电子照相感光鼓上的静电潜像的显影辊、容纳显影剂的显影剂容纳部分、在所述显影辊的轴向上延伸的用于将显影剂从所述显影剂容纳部分供应至所述显影辊的供应开口;其中旋转轴线处于所述密封元件从垂直于所述密封元件表面的方向上看到的宽度内。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所述电子照相成像装置包括:(a)处理盒,其可分离地安装至所述电子照相成像装置的主组件;具有电子照相感光鼓的鼓单元;和在旋转中心处与所述鼓单元可旋转地连接的显影单元,所述显影单元包括用于用显影剂显影形成于所述电子照相感光鼓上的静电潜像的显影辊、容纳显影剂的显影剂容纳部分、在所述显影辊的轴向上延伸的用于将显影剂从所述显影剂容纳部分供应至所述显影辊的供应开口;其中旋转轴线处于所述密封元件从垂直于所述密封元件表面的方向上看到的宽度内;以及(b)用于供给记录材料的装置。
在考虑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描述的情况下,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目标、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电子照相彩色成像装置的示意性剖视图,其中示出了从该装置的左侧看到的该装置的总体结构。
图2是图1的一部分的放大视图。
图3是成像装置的透视图,其门是打开的。
图4是成像装置的示意性剖视图,其门是打开的,其中示出了从该装置的左侧看到的该装置的总体结构。
图5是成像装置的透视图,其托盘处于最外位置。
图6是成像装置的示意性剖视图,其托盘处于最外位置,其中示出了从该装置的左侧看到的该装置的总体结构。
图7是成像装置的示意性剖视图,其托盘处于最外位置,并且处理盒在托盘外面。
图8是全新处理盒的透视图,该处理盒在装运处理盒的箱子、包装等的外面,并且其密封元件还没有移除(在显影剂存储腔开封之前)。
图9是图8所示全新处理盒P的从不由此驱动处理盒的一侧看到的透视图。
图10是图8所示处理盒的从处理盒的左侧看到的示意性横截视图。
图11是图8所示处理盒的从与图8所示处理盒相同的一侧看到的分解透视图。
图12是图8所示处理盒的从与图9所示处理盒相同的一侧看到的分解透视图。
图13是显影装置容器的透视图。
图14是显影装置容器的透视图,其显影剂出口仍然用密封元件密封。
图15是拉动翼片的透视图。
图16是其实际翼片部分处于竖直位置的拉动翼片以及拉动翼片附近的透视图。
图17是已经在其铰接部分处弯曲以使得其实际翼片部分平放在显影单元的顶面上的拉动翼片以及拉动翼片附近的透视图。
图18是处理盒的示意性横截视图,其显影单元已经从用于防止显影单元旋转运动的锁定单元释放,并且其显影辊和感光鼓彼此相接触。
图19是处理盒的透视图,其中示出了如何移除(拉出)密封元件。
图20是处理盒的示意性横截视图,其显影剂出口已经开封。
图21是处理盒的从由此驱动处理盒的一侧看到的透视图,其显影剂存储腔已经开封。
图22是处理盒的从处理盒的左侧看到的示意性横截视图,其正用于成像。
图23是处理盒的从处理盒的左侧看到的示意性横截视图,其没有正用于成像。
图24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的成像装置的透视图。
图25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的成像装置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成像装置的总体结构)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电子照相彩色成像装置的从该装置的左侧看到的示意性剖视图,其中示出了该装置的总体结构。图2是图1的一部分的放大视图。
这个成像装置1是全色激光打印机,更具体地,是一种使用基于四个基色的电子照相成像工艺的成像装置。其在一张记录介质S上形成彩色图像。成像装置1使用处理盒,该处理盒可移除地安装在成像装置1的主组件1A中。
在成像装置1的下面描述中,成像装置1的前侧是门3所定位的一侧。成像装置1的后侧(背侧)是与前侧相对的一侧。成像装置1的纵向指的是从后向前的方向(向前方向)以及与成像装置1的从后向前方向相反的(向后)方向。成像装置1的左侧和右侧是成像装置1从前侧看到的左侧和右侧。左右方向(右左方向)指的是从右向左方向(向左方向)以及与从右向左方向相反的(向右)方向。成像装置1的主组件1A指的是去掉处理盒的成像装置1。而且,就纵向(平行于感光鼓轴线的方向)而言,处理盒的驱动力从装置主组件1A传递到其上的纵向端称之为驱动力传递端(另一侧),而处理盒的驱动力不从装置主组件1A传递到其上的纵向端称之为驱动力传递端的相对端(一侧)。
用参考符号1B标识的是处理盒架,其处于装置主组件1A中。处理盒架1B被构造为使得四个处理盒,也就是第一至第四处理盒P(PY、PM、PC和PK)能水平地平行并列。将处理盒架1B构造为使得多个处理盒P(其每个在下文中简称为盒)如上所述水平地平行并列能减小成像装置1的高度。四个盒P的相同之处在于它们都被构造为使用电子照相成像工艺,尽管它们的显影剂(下文中可称为调色剂)的颜色和其中的调色剂的量不同。来自装置主组件1A的旋转驱动力可传递至处理盒架1B中的盒P。而且来自装置主组件1A的偏压(未示出电荷偏压、显影偏压等)也可供应至处理盒架1B中的盒P。
参照图20,在这个实施例中每个盒P由感光鼓单元8(其在下文中将简称为鼓单元)和显影单元9构成,鼓单元8和显影单元9以如此的方式彼此相连接以使得允许它们相对于彼此旋转运动。鼓单元8具有电子照相感光鼓4(其在下文中简称为感光鼓)以及处理装置(更具体地处理感光鼓4的充电装置5和清洁装置7),而显影单元9具有显影感光鼓4上的静电潜像的显影装置。对于充电装置,采用充电辊5。对于清洁装置,采用清洁刮刀7。对于显影装置,使用显影辊6。后面将描述盒P更详细的结构。
第一盒PY的显影装置容器存储黄色(Y)调色剂,并且在感光鼓4的周边表面上形成黄色调色剂图像。第二盒PM的显影装置容器存储品红色(M)调色剂,并且在感光鼓4的周边表面上形成品红色调色剂图像。第三盒PC的显影装置容器存储青色(C)调色剂,并且在感光鼓4的周边表面上形成青色调色剂图像。第四盒PK的显影装置容器存储黑色(K)调色剂,并且在感光鼓4的周边表面上形成黑色调色剂图像。
装置主组件1A设有激光扫描单元LB,其作为曝光装置布置在放置有盒P(PY、PM、PC和PK)的空间上方的空间中。单元LB响应于反映图像信息的信号输出激光束L。其通过盒P的曝光窗口10以扫描(曝光)感光鼓4周边表面的方式输出激光束。
装置主组件1A还设有中间转印带单元11,其作为转印元件布置在放置有盒P(PY、PM、PC和PK)的空间下方的空间中。这个单元11具有转印带12、驱动辊13、旋转辊14以及张紧辊15。转印带12是环带,并且由三个辊12、13和14所悬挂和伸展。其由驱动辊12环形地驱动。每个盒P中的感光鼓4通过其周边表面的面朝下方的部分与转印带12的顶面相接触。感光鼓4和转印带12之间的接触区域是初次转印区域。而且,装置主组件1A设有初次转印辊16,其布置在转印带12所形成的环路的内侧上。初次转印辊16布置为使得其与感光鼓4相对。还有二次转印辊17,其布置为使得其保持压靠驱动辊14,并且带12出现在两个辊17和14之间。带12和二次转印辊17之间的接触区域是二次转印区域。
在中间转印带单元11的下面,布置记录介质运送单元18,其具有托盘19、供给辊20等。托盘19层状地保持多张记录介质S。
而且,装置主组件1A设有定影单元22和排出单元23,它们处于装置主组件1A的顶面后部中。装置主组件1A的顶壁的一部分构成输送托盘24。
当盒P(PY、PM、PC和PK)处于处理盒架1B中时,它们借助于装置主组件1A的施压机构(未示出)所施加的压力保持为相对于装置主组件1A的盒定位部分(未示出)准确地定位。而且,每个盒P的驱动力输入部分与装置主组件1A的相应驱动力输出部分相连接。此外,每个盒P的电触点与装置主组件1A的供电系统(未示出)的电触点相接触。
由这个实施例中的成像装置所执行的用来形成全色图像的操作如下:第一至第四盒P(PY、PM、PC和PK)中每个的感光鼓4以预定的速度在逆时针方向(用箭头标记表示)上被旋转地驱动。转印带12在顺时针方向(用箭头标记表示)上以与感光鼓4的速度相应的速度被环形地驱动。换言之,转印带12以如此的方向被环形地移动以使得转印带12和感光鼓4的周边表面在第一转印区域中以相同的方向移动。激光扫描单元LB也被驱动。与上述部件的驱动同步地,感光鼓4的周边表面被充电辊5均匀地充电以预设极性和电势。激光扫描单元LB输出激光束L同时用图像信号对其进行调制,所述图像信号对应于原稿的光学图像已经被分离成的单色图像。激光扫描单元以扫描(曝光)感光鼓4周边表面的方式输出激光束,从而在感光鼓4的周边表面上形成反映图像信号的静电潜像。静电潜像由在顺时针方向(用箭头标记表示)上以预定的速度被旋转地驱动的显影辊6所显影。
通过上述电子照相成像工艺,与所需全色图像的黄色分量相对应的黄色(Y)调色剂图像形成在第一盒PY中的感光鼓4上。这个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初次转印)到转印带12上。
通过与用于形成黄色调色剂图像的电子照相成像工艺类似的工艺,与所需全色图像的品红色分量相对应的品红色(M)调色剂图像形成在第二盒PM中的感光鼓4上。这个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初次转印)到转印带12上以使得其层叠在转印带12的黄色(Y)调色剂图像上。
而且通过与用于形成黄色调色剂图像的电子照相成像工艺类似的工艺,与所需全色图像的青色分量相对应的青色(C)调色剂图像形成在第三盒PC中的感光鼓4上。这个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初次转印)到转印带12上以使得其层叠在转印带12的黄色(Y)调色剂图像和品红色(M)调色剂图像上。
最后,通过与用于形成黄色调色剂图像的电子照相成像工艺类似的工艺,与所需全色图像的黑色分量相对应的黑色(K)调色剂图像形成在第四盒PK中的感光鼓4上。这个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初次转印)到转印带12上以使得其层叠在转印带12的黄色(Y)调色剂图像、品红色(M)调色剂图像和青色(C)调色剂图像上。
于是,通过转印带12上的Y、M、C和K颜色的调色剂图像就在转印带12上产生了未定影的全色调色剂图像。
转印残留调色剂(也就是在初次转印之后留在每个盒P的感光鼓4的周边表面上的调色剂)由清洁刮刀7移除。
同时,将记录介质S的片材(其在下文中简称为记录介质S)在一张张分离的同时以预定的控制定时供给入装置主组件1A。然后,将每个记录介质S以预定的控制定时引导入二次转印压合部,也就是二次转印辊17和带12之间的接触区域,并且运送穿过该压合部。在记录介质S被运送穿过压合部时,转印带12上颜色不同的四个层叠调色剂图像一起被转印到记录介质S的表面上,如同它们从转印带12上剥离一样。
此后,记录介质S与转印带12的表面分离,并被引导入定影单元22,记录介质S被运送穿过所述定影单元22。在记录介质S被运送穿过所述定影单元22时,记录介质S和其上的调色剂图像在定影单元22的定影压合部中受到热和压力。于是,将调色剂图像定影至记录介质S。然后,记录介质S从定影单元22出来,并且作为全色拷贝由排出单元23排出到输送托盘24上。
(用于更换处理盒的结构布置)
这个实施例中的成像装置1的装置主组件1A设有盒托盘29,其形式为其中保持盒P(PY、PM、PC和PK)以使得用户更易于操作装置1的抽屉。因而,装置主组件1A中的盒P能易于通过向装置主组件1A的前方拉动盒托盘29(只要允许其拉出,直到其达到最外位置)来更换。也就是,当盒托盘29处于其最外位置(图5和6)时,所有盒P(PY、PM、PC和PK)都在装置主组件1A的外面,这使得用户更易于更换盒托盘29中的任何或所有盒P(PY、PM、PC和PK)。
接着,将描述使得更易于更换装置主组件1A中的盒P(PY、PM、PC和PK)的结构布置。装置主组件1A的前面板设有孔26,盒P能通过所述孔插入装置主组件1A或从其中移走。其还设有门3,门3能绕着其铰接头27旋转地运动以使得门能保持在其保持孔26关闭的关闭位置或者其保持孔26露出的打开位置。
在这个实施例中,门3相对于装置主组件1A绕着处于门3底部边缘处的铰接头27旋转地打开或关闭。通常,门3保持关闭。参照图1,在门3关闭时,孔26被门3盖住,也就是被关闭。
参照图3和4,门能相对于装置主组件1A保持打开。在门3如图3和4所示打开时,孔26完全露出,也就是打开。用参考符号3a标识的是门把手。
接着,参照图1、3和4,装置主组件1A设有一对盒托盘支撑元件28L和28R,它们分别附接至装置主组件1A的主框架1C彼此相对的左和右子框架的内侧。托盘支撑元件28L和28R被构造和定位成将盒托盘29支撑在它们之间,以使得托盘29能在装置主组件1A的向前或向后方向上大致水平地滑动。换言之,盒托盘29能在装置主组件1A中的其预定最内位置和离开装置主组件1A的最外位置之间移动。盒托盘29被构造为使得当盒P(PY、PM、PC和PK)安装在托盘29中的相应预定空间中时,它们变得在与托盘29的移动方向平行的方向上平行地并列。
门3通过门链接30间接地连接至托盘支撑元件28L和28R。因而,在门3打开时,托盘支撑元件28L和28R由门链接30沿着导向元件(未示出)向上移动预定的距离,并且然后向前移动预定的距离;换言之,托盘支撑元件28L和28R从图1中其所处的位置向上和向前斜对地移动。换言之,在门3打开时,托盘支撑元件28L和28R向外移动以使得其前端通过装置主组件1A的前面板的孔26从装置主组件1A向外伸出预定的距离。
而且,支撑元件28L和28R的这个运动使得每个盒P的驱动力输入部分与装置主组件1A的相应驱动输出部分(未示出)脱离(盒与装置主组件1A脱离)。此外,其将由施压机构施加于盒P以保持盒P相对于装置主组件1A的盒定位部分准确地定位的压力移除(压力移除)。因而,盒托盘29随着支撑元件28L和28R在向右和向上的方向上(图4)斜对地移动,从而使得盒托盘29中的每个盒P在仍然处于托盘29中的同时从其由装置主组件1A的盒定位部分(未示出)所保持之处移走。于是,每个盒P中的感光鼓4与转印带12分离;每个处理盒P中的感光鼓4的周边表面的最底部分就与转印带12分离,使得盒托盘29能从装置主组件1A拉出到其最外位置。此后,盒托盘29的允许盒托盘29一直拉出到其最外位置的上述位置可称为过渡位置。
接着,用户将通过抓住从装置主组件1A通过孔26露出的把手29A水平地滑动盒托盘29,直到盒托盘29穿过孔26达到其最外位置(预定位置,将称为“最外位置”),如图5和6所示。
在盒托盘29达到其最外位置时,盒托盘29中的四个盒P(PY、PM、PC和PK),也就是第一至第四盒从装置主组件1A完全露出;就可以将所有盒P向上移动。在盒托盘29达到最外位置时,其由止动件(未示出)停止,防止其被拉得更远。装置主组件1A被构造为使得即使在盒托盘29被拉出到最外位置之后,其也能由支撑元件28L和28R保持稳定。
再参照图5和6,在盒托盘29从上述过渡位置移动到最外位置时,其继续支撑盒P。在盒托盘29处于最外位置时用户才能更换盒托盘29中可能是空的盒。为了将盒从盒托盘29中移除,盒将被直接向上提升。全新盒直接从上方安装入盒托盘29中的指定空间。换言之,仅在盒托盘29处于最外位置时盒能竖直地插入(移动进入)盒托盘29或从其中拉出(移动出来)。
在全新盒P第一次使用之前,必须将盒P的密封元件移除,该密封元件将调色剂(显影剂)出口保持密封,调色剂通过所述调色剂出口从显影单元9的调色剂存储腔供应至显影单元9的显影腔。密封元件的移除将在后面描述。
在更换盒托盘29中的盒之后,用户将相反地执行上述盒更换顺序。也就是,首先,用户将处于最外位置的盒托盘29沿着支撑元件28L和28R水平向后滑动,直到止动件(未示出)阻止盒托盘29进一步推入装置主组件1A,也就是直到盒托盘29移动进入图3和4所示的过渡位置。
然后,门3将关闭。在门3旋转地运动以关闭时,链接30由于门3的旋转运动而移动。因而,支撑元件28L和28R随着导向元件(未示出)由链接30向后推动预定的距离进入装置主组件1A,并且然后由链接30向后和向下都移动预定的距离;盒托盘29如图4所示斜对地移动(在向后移动的同时向下移动)。支撑元件28L和28R的这个向下和向后返回运动使得盒加压机构压在每个盒P上,从而相对于装置主组件1A的盒定位部分准确地定位每个盒,也就是将盒放置在其能形成图像的位置。支撑元件28L和28R的这个向下和向后返回运动还使得每个盒P(PY、PM、PC和PK)的驱动力输入部分与装置主组件1A的相应驱动力输出部分相接合。与此同时,支撑元件28L和28R的这个运动将盒托盘29相对于装置主组件1A准确且不可移动地定位,从而使得每个盒P中的感光鼓4的周边表面的最底部分将被放置成与转印带12相接触。于是,图1和2所示的成像装置1的状态(也就是其中盒P(PY、PM、PC和PK)处于装置主组件1A中相应成像位置的状态)得到恢复。换言之,成像装置1就准备好了成像操作。
(处理盒的总体结构)
就用于执行电子照相处理的处理盒P的结构布置而言,这个实施例中的第一至第四盒P(PY、PM、PC和PK)彼此间类似,不过它们的颜色和所存储的调色剂量不同。
图8是全新盒的透视图,该盒处在装运盒的箱子、包装等的外面,并且其可移除的密封元件还没有移除(在显影剂存储腔开封之前),该密封元件用于保持显影单元9的调色剂出口,调色剂通过所述调色剂出口从显影单元9的调色剂存储腔供应至显影单元9的显影腔。图9是图8所示全新盒P的从不由此驱动处理盒的一侧看到的透视图。图10是图8所示盒的示意性横截视图。图11是图8所示盒的分解透视图。图12是图8所示盒的从与图9所示盒相同的一侧看到的分解透视图。
参照图8和9,每个盒P(PY、PM、PC和PK)是一个组件,其纵向平行于感光鼓4的轴线方向。从装置主组件1A的前侧看,盒P在右侧上的纵向端是由此驱动盒P的纵向端(另一端),并且盒P在左侧上的纵向端是不由此驱动盒P的纵向端(一端)。每个盒P具有鼓单元8、显影单元9、盖31(其在由此驱动盒的一侧上)以及盖32(其在不由此驱动盒的一侧上)。
参照图10,鼓单元8具有清洁装置容器33(其是第一框架),其中布置前述感光鼓4、充电辊5和清洁刮刀7。
感光鼓4由盖32和31可旋转地支撑。更具体地,感光鼓4的不由此驱动感光鼓4的纵向端由如图11所示的盖32的感光鼓支撑部分51L可旋转地支撑,并且感光鼓4的另一纵向端(也就是由此驱动感光鼓4的纵向端)由盖31的感光鼓支撑部分51R可旋转地支撑。感光鼓4设有鼓驱动联接器36(驱动力传递部分),其附接至感光鼓4的纵向端4R(由此驱动感光鼓4),使得鼓驱动联接器36的轴线与感光鼓4的轴线重合。装置主组件1A的联接器(未示出,其是装置主组件1A的驱动力输出部分)与这个鼓驱动联接器36相接合,以将装置主组件1A具有的驱动马达(未示出)的驱动力传递至盒P。在驱动力传递至盒P时,感光鼓4在图1、2和22的逆时针方向上以预定的速度旋转。充电辊5为接触型。其借助于感光鼓4的旋转而旋转。更具体地,充电辊相对于感光鼓4以预定的角度定位,并且布置为与感光鼓4相接触。充电辊由清洁装置容器33的端壁33R和33L可旋转地支撑。更具体地,充电辊5的轴的纵向端(其处在由此驱动盒P的一侧上)以及充电辊5的轴的另一纵向端由一对附接至端壁33R和33L的轴承(未示出)一一对应地可旋转地支撑。
刮刀7由弹性橡胶制成。就感光鼓4的旋转方向而言,刮刀放置为与感光鼓4的周边表面相接触以使得其清洁边缘处于其基部的上游侧。刮刀7移除转印残留调色剂,也就是残留在感光鼓4周边表面上的调色剂。在转印残留调色剂被刮刀7从感光鼓4的周边表面上移除之后,其存储在清洁装置容器33中。
参照图11和12,清洁装置容器33设有一对突起37R和37L,它们分别处在端壁33R和33L的外表面上,端壁33R和33L分别处在由此驱动盒P的一侧和不由此驱动盒P的一侧上。这对突起37R和37L分别与盖31和32相接合。
参照图10,显影单元9由显影装置容器34(第二框架)、显影辊6(显影装置)和显影刮刀38构成。而且,显影装置容器34具有调色剂存储腔39和显影腔40。
参照图10和12,显影辊6处于显影腔40中。其由显影装置容器34的纵向端壁34R和34L可旋转地支撑,端壁33R和33L分别处在由此驱动盒P的一侧和不由此驱动盒P的一侧上。更具体地,显影辊6的轴的纵向端(其处在由此驱动盒P的一侧)和显影辊6的轴的另一纵向端分别由附接至端壁34R和34L的一对轴承41R和41L支撑。
就显影辊6的旋转方向(图1和2中的顺时针方向)而言,显影刮刀38布置为与显影辊6的周边表面相接触以使得其作用边缘处于其基部的上游侧。显影刮刀38起着将显影辊6上的调色剂主体转变成显影辊6的周边表面上具有预定厚度的一均匀薄层调色剂。
调色剂存储腔39和显影腔40之间具有调色剂出口42。调色剂出口42具有调色剂能通过其从调色剂存储器39供应至显影腔的孔,同时通过该孔控制调色剂的供应量。参照图13,就平行于显影辊6旋转轴线(显影辊6的纵向)的方向而言,调色剂出口42从显影辊6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为了更详细地描述调色剂出口42的尺寸和位置,就显影辊6的纵向而言,调色剂出口42的长度小于显影辊6的长度,并且调色剂出口42的位置落在显影范围L1内,这个范围相当于显影辊6上由显影刮刀38在显影辊6的周边表面上形成的调色剂薄层的范围。就垂直于显影辊6的纵向的方向(平行于调色剂出口44的较短边缘的 方向)而言,调色剂出口42的尺寸小于显影装置容器34的宽度L2,如图10所示。参照图10和14,直到全新盒P第一次使用,其调色剂出口42仍然利用通过焊接或类似方法结合至调色剂出口42的边缘的密封元件43(膜片)密封。因而,直到全新盒P第一次使用,调色剂存储腔39和显影腔40仍然由密封元件43彼此间隔开,并且因此仅调色剂存储腔39仍然充满调色剂T。
也就是,为了防止在全新盒P第一次使用之前调色剂T就从调色剂存储腔39移动进入显影腔40的目的,调色剂出口42由可移除的密封元件43保持密封。在这个实施例中,密封元件43由厚度为70-200μm的柔性膜片所构成。其热焊接至调色剂出口的孔处于显影装置容器一侧上的边缘。参照图14,密封元件43从调色剂出口 42的一个纵向端(在不由此驱动盒P的一侧上)向另一纵向端(在由此驱动盒P的一侧上)施加,在另一纵向端处折过来,一直延伸返回到起始点(也就是调色剂出口42的处在不由此驱动盒P的一侧上的纵向端),并且通过密封元件移除槽34a从显影装置容器向外延伸。参考符号43a标识的是密封元件43的重叠(对折)部分,即,从调色剂出口的处在由此驱动盒P的一侧上的纵向端延伸至调色剂出口的处在不由此驱动盒P的一侧上的纵向端的部分。参考符号34b是密封元件43的从显影装置容器34通过密封元件移除槽34a向外延伸的部分。密封元件移除槽34a是提供于显影装置容器34的处在不由此驱动盒P的一侧上的端壁中的槽,以允许密封元件43从显影装置容器34中拉出来从而将调色剂出口42开封。
参照图11,其中有驱动力输入齿轮44,其位置大致与显影装置容器34位于由此驱动盒P的一侧上的端壁34R的外表面的中心相一致。驱动力输入齿轮44由侧盖47(其附接至显影装置容器34的端壁34R)的圆柱形部分47a所支撑。更具体地,驱动力输入齿轮44由圆柱形部分47a所支撑以使得其旋转轴线与圆柱形部分47a的轴线相一致。驱动力输入齿轮44与用来将旋转力从驱动力输入齿轮44传递至显影辊6以驱动显影辊6的齿轮45相接合。侧盖47是用于驱动力输入齿轮44和齿轮45的盖。而且,驱动力输入齿轮44设有显影装置驱动联接器46(驱动力传递元件),用于驱动显影装置的力通过所述联接器46输入。联接器46附接至驱动力输入齿轮44的外表面。装置主组件1A的联接器(未示出,其是显影装置驱动力输出部分)与这个联接器46相接合以将显影装置驱动力传递至显影装置。在传递显影装置驱动力时,显影辊6在图2和22的顺时针方向上被旋转地驱动。而且,轴承41R设有分隔凸棱48,其从轴承41R的周边表面向上突起。分隔凸棱48是轴承41R从装置主组件1A捕获力的部分。在分隔凸棱48从装置主组件1A捕获力时,显影单元9从其中其显影辊6与感光鼓4相接触的位置移动到其中其显影辊6不与感光鼓4相接触的位置。
参照图12,显影装置容器34的端壁34L(也就是显影装置容器34位于不由此驱动盒P的一侧上的端壁)设有圆柱形凸起49,其大致处于端壁34L的外表面的中心处。凸起49的轴线与驱动力输入齿轮44的旋转轴线b相一致。驱动力输入齿轮44的旋转轴线b平行于感光鼓4的旋转轴线。而且,端壁34L设有一对突起50,它们处于端壁34L的面朝上方的表面上。突起50在垂直于盒P纵向的方向上对齐,并且具有预定的间隔。
盖31(也就是位于由此驱动盒P的一侧上的盖)设有凹槽65R和凹陷52R。凹槽65R是位于由此驱动盒P的一侧上的圆形凸棱35R装配在其中的凹槽。圆形凸棱35R是与鼓4的轴的位于由此驱动盒的一侧上的纵向端相接合的圆形凸棱。凹陷52R是突起37R装配在其中的凹陷。盖31还设有圆柱形孔54,显影单元9的侧盖47的圆柱形部分47a装配入其中。而且,盖31的外表面设有用于控制盒P在装置主组件1A中的姿势的凸起55。盖31还设有定位隆起56R,其从盖31的底缘隆起。定位隆起56R用作将盒P位于由此驱动盒P的一侧上的纵向端相对于装置主组件1A的盒定位部分(未示出)准确地定位。
参照图11,盖32(也就是位于不由此驱动盒P的一侧上的盖)设有位于盒P的非驱动侧上的圆形凸棱35L和突起37L分别装配入其中的凹槽65L和凹陷52L。而且,盖32设有槽57,密封元件43能通过所述槽57拉出来。盖32还设有位于盖32内侧上的轴58和凹陷59。轴58装配在显影单元9的位于不由此驱动盒的一侧上的圆柱形凸起49的圆柱形孔中。凹陷59的位置对应于显影单元9的位于不由此驱动盒P的一侧上的前述一对突起50之间的间隙。而且,盖32设有凹槽60,其定位于盖32的外侧上以防止盒P在装置主组件1A中过度倾斜。而且,盖32设有隆起56L,其从盖32的底缘向下隆起。隆起56L用作将盒P相对于装置主组件1A的盒定位部分(未示出)准确地定位。
在由此驱动盒P的一侧上,鼓单元8的纵向端和显影单元9的纵向端由盖31覆盖,而在不由此驱动盒P的一侧上,鼓单元8的纵向端和显影单元9的纵向端由盖32覆盖。在由此驱动盒P的一侧上,鼓单元8的圆形凸棱35R、突起37R以及显影单元9的侧盖47的圆柱形部分47a分别装配在盖31的凹槽65R、凹陷52R和圆柱形孔54中。盖31用螺钉等固定至鼓单元8。在不由此驱动盒P的一侧上,鼓单元8的圆柱形凸棱35L(其与鼓4的轴的纵向端相接合)和突起37L分别装配在盖32的鼓轴接合凹槽65L和凹陷52L中,并且显影单元9的圆柱形凸起49容纳轴58。而且,密封元件43从显影单元9延伸穿过密封元件移除槽34a的部分43b穿过盖32的密封元件移除槽57。盖32用螺钉等固定至鼓单元8。
而且,为了使得用户更易于抓住密封元件43,拉动翼片61(通过焊接或类似方法)附接至密封元件43的延伸穿过盖32的槽57的部分43b的端部。图15是拉动翼片61的放大透视图。拉动翼片61由比如聚丙烯(PP)之类的弹性物质构成。其具有部分61a、部分61b和部分61c。部分61a是基部(锚定部),由此拉动翼片61附接至密封元件43从盒P延伸的部分的端部。部分61b介于部分61a和61c之间并且起着铰接头的作用。部分61c是实际翼片部分。因而,拉动翼片61能在铰接部分61b处弯曲以使得实际翼片部分61c能利用盒P的拉动翼片锁定部分(未示出)锁定。
参照图8,显影单元9由盖31和32以如此的方式支撑于盖31和32之间,以使得其能绕着显影单元9的旋转运动的轴线b旋转地运动,轴线b平行于感光鼓4的轴线a。也就是,显影单元9以如此的方式连接至鼓单元8以使得允许它们相对于彼此旋转地运动。在由此驱动盒P的一侧上,侧盖47的圆柱形部分47a装配在盖31的圆柱形孔54中,而在不由此驱动盒P的一侧上,圆柱形凸起49装配在盖32的轴58周围。因此,显影单元9能以如此的方式旋转地运动以使得其旋转轴线与圆柱形部分47a、圆柱形孔54、凸起49和轴58的轴线相一致。显影单元9的旋转轴线实际上与显影装置驱动力传递联接器46的旋转轴线b相一致。采用上述结构布置使得能允许显影单元9和鼓单元8在用于驱动它们的力从装置主组件1A传递给它们的同时相对于彼此旋转地运动。鼓单元8和显影单元9之间的用参考数字10标识的间隙用作曝光窗口10。
盒P被构造为使得就与仍然用密封元件43密封的调色剂出口42的开口的平面垂直的方向(也就是垂直于密封元件43的方向)而言,显影单元9的旋转摆动的前述轴线落入对应于密封元件43宽度的范围L3内。
而且,盒P设有一对压缩弹簧70(图9),其是用于将显影单元9保持为在方向D(图10、18、20和22)上一直受压的施加装置,该方向D也就是在其中显影单元9将绕着轴线旋转地运动以将显影辊6布置为与鼓4相接触的方向。
当盒P在没有安装于成像装置1的装置主组件1A中的情况下装运时,显影单元9保持在通过使其抵抗压缩弹簧70(图9)的弹性在与方向D相反的方向E(图10)上运动而绕着轴线旋转地运动到其中的位置,以使得显影辊6移动远离鼓4从而在显影辊6和感光鼓4之间提供预定的距离d1(间隙)。因而,当盒P在没有安装于装置主组件1A中的情况下装运时,距离d1(间隙)维持在显影辊6和感光鼓4之间。这个距离d1(间隙)用来防止由于盒P的装运期间出现的震动和撞击导致显影辊6与感光鼓4相接触。
在这个实施例中,拉动翼片61用来在盒P的装运期间保持显影辊6与感光鼓4分开。也就是,在这个实施例中,拉动翼片61的实际翼片部分61c设有突起61d(用于保持显影辊6与感光鼓4分开),其从实际翼片部分61c的一个侧缘突出。突起61d用盒P的拉动翼片锁定部分以下面的方式锁定。也就是,首先,显影单元9抵抗压缩弹簧的弹性在与方向D相反的方向E上绕着显影单元9的旋转运动轴线旋转地运动,以使得处于不由此驱动盒的一侧上的这对突起50之间的间隙与盖32(也就是位于不由此驱动盒P的一侧上的盖)的凹陷59对准,如图16所示。然后,处于如图16所示状态中的拉动翼片61在铰接部分61b处朝着盒P的顶面大致垂直地弯曲,以使得实际翼片部分61c变得大致垂直于基部61a(锚定部分)。于是,实际翼片部分61c的拉动翼片锁定突起61d装配在这对突起50之间的间隙以及凹陷59两者中,如图17所示。拉动翼片锁定突起61d装配在上述间隙以及凹陷中防止了显影单元9相对于盖32旋转,从而保持显影辊6与感光鼓4分离,并且显影辊6和感光鼓4之间出现距离d1(间隙)。换言之,其保持盒P处于图10所示的状态中。
(移除密封元件43的操作)
下面,将描述在全新盒P第一次投入使用时要执行用于移除密封元件43的操作(用于开封调色剂存储腔的操作)。这是用来移除密封元件43的操作,密封元件43保持堵塞调色剂出口42,调色剂T从显影单元9的调色剂存储腔39通过调色剂出口42供应至显影单元9的显影腔40。
首先,用户将全新盒P从装运盒的箱子、包装等中拿出。参照图10,全新盒P的调色剂出口42用密封元件43保持密封直到盒P第一次使用,调色剂T从显影单元9的调色剂存储腔39通过调色剂出口42供应至显影单元9的显影腔40。而且,显影单元9由拉动翼片61的显影单元锁定突起61d保持为相对于鼓单元8不可动,以保持显影辊6与感光鼓4分开预定的距离d1。
首先,用户用其手指勾住拉动翼片的实际翼片部分61c,这个部分61c仍然平放在显影单元9的顶面上(拉动翼片61已经在铰接部分61b处大致垂直地弯曲以将实际翼片部分61c平放在显影单元9的顶面上),如图17所示。接着,用户向上拉动实际翼片部分61c以使其如图16所示那样竖直。在实际翼片部分61c被向上拉动时,实际翼片部分61c的显影单元锁定突起61d离开这对突起50之间的间隙以及盖32的凹陷59,从而就旋转运动而言释放显影单元9。于是,显影单元9由于压缩弹簧70的弹性而绕着显影单元9的旋转运动轴线在图10和18中的逆时针方向D上旋转地运动(图9),从而确保显影辊6如图18所示与感光鼓4相接触并保持接触。
接着,用户执行将密封元件43移除的操作以允许显影单元9的调色剂存储腔39中的调色剂T供应至显影单元9的显影腔40。移除密封元件43的操作如下:首先,用户用其手指勾住或抓紧拉动翼片61的实际翼片部分61c,并且然后,在如图19所示的箭头标记n所表示的方向(密封元件43的纵向)上拉动密封元件43(翼片部分61c)。在密封元件43(翼片部分61c)被拉动时,密封元件43焊接至调色剂出口42的开口边缘的部分逐渐地从调色剂出口42上的纵向端(其处在由此驱动盒P的一侧上)朝着调色剂出口42的相对端(也就是调色剂出口42处于不由此驱动盒P的一侧上的端部)剥离,从而逐渐地从调色剂出口42上的纵向端(其处在由此驱动盒P的一侧上)朝着调色剂出口42的相对端开封调色剂出口42。最终,整个密封元件43将从盒P中出来。于是,整个调色剂出口42就被开封,使得调色剂存储腔39中的调色剂T能供应至显影腔40,如图20所示。图21是盒P的透视图(从由此驱动盒的一侧看到的),其显影剂存储腔已经通过拉出整个密封元件43而开封。
顺便提及,在用户拉动密封元件43以移除密封元件43时,用户保持(抓住)的是鼓单元8。显影单元9和鼓单元8以允许它们相对于彼此旋转地运动的方式彼此相连接。因此,一旦实际翼片部分61c相对于显影单元9的顶面置于竖直位置,并且因此显影单元锁定突起61d脱离,同时鼓单元8由用户保持,那么就允许显影单元9改变其姿势,也就是允许其绕着轴线旋转地运动。图18和19中的箭头标记J示出了允许显影单元9改变其姿势的这个方向。
然而,盒P的结构是如此的以使得就与调色剂出口42(其仍然用密封元件43密封)的开口平面垂直的方向(也就是垂直于密封元件43的方向)而言,显影单元9的旋转摆动的前述轴线落入对应于密封元件43的宽度的范围L3内(图18)。因此,这个实施例中的盒P与根据现有技术的盒相比,当密封元件被拉动时在使显影单元9绕着其旋转运动轴线旋转地运动的方向上产生的力矩明显更小。因此,当密封元件被拉动时出现的姿势改变程度要明显小于根据现有技术的盒。因而,确保了这个实施例中的盒P在用户拉动密封元件43时仍然保持稳定。
在密封元件43如上所述移除之后,盒P放置在处于其最外位置的盒托盘29中。然后,盒托盘29被推入装置主组件1A直到其达到过渡位置。然后,门3被关闭。在门3关闭时,感光鼓4相对于装置主要逐渐1A准确地定位,并且还由凸起55固定姿势。
在成像装置1处于成像操作中时,感光鼓4和显影辊6保持为彼此相接触,并且分别在如图22所示的逆时针和顺时针方向上以预定的速度旋转地驱动。
在成像装置1不处于成像操作中时(在不形成图像时),显影单元9的分隔凸棱48由于装置主组件1A的加压元件64所施加的压力而抵抗压缩弹簧对的弹性绕着显影单元9的旋转运动轴线在顺时针方向(箭头标记E所示)上旋转地运动。因此,显影辊6保持为与感光鼓4分开距离d2。距离d2小于提供于全新盒P的显影辊6和感光鼓4之间的距离d1。只要成像操作开始,加压元件64就移动远离分隔凸棱48,从而允许将显影辊6置于与感光鼓4相接触。换言之,显影单元9移动返回至其中其将显影辊6保持为与感光鼓4相接触的位置。
实施例2
接着,参照图24,将描述在盒P处于成像装置1中的同时移除全新盒P的密封元件43的情况。在此情况下,用户执行下述步骤以移除密封元件43从而使成像装置1准备好成像。
首先,用户打开成像装置1的门3并将盒托盘29拉出至能安装或移除盒P(PY、PM、PC和PK)的位置。
即使盒托盘29处于上述位置,盒P仍然由盒托盘29支撑。密封元件43从每个盒P延伸穿过盒P的端壁中的密封元件移除槽的部分在密封元件移除槽的外边缘处向上弯曲90°,并且向上延伸穿过盒P的处于不由此驱动盒P的一侧上的纵向端壁和盒托盘29之间的间隙。密封元件43的外端如同第一实施例那样附接至拉动翼片61。这个实施例中的拉动翼片61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相同,并且附接至盒P的处于不由此驱动盒P的一侧上的纵向端壁,如同第一实施例中的拉动翼片61。也就是,这个实施例中的拉动翼片61也在铰接部分61b处弯曲大致90°以使得实际翼片部分61c平放在盒P的顶面上。
用户将拉动翼片61的实际翼片部分61c从盒P解锁并在将盒P保持在盒托盘29时向上(箭头标记H所示的方向)拉动密封元件43(翼片部分61c)。也就是,密封元件43在就盒P安装入盒托盘29的方向而言的上游方向上被拉动。而且,为了提供空间G的目的,盒P的盖32设有在与显影辊6的轴线平行的方向上凹进的凹陷32a(图19)。
在拉动翼片61如上所述被拉动时,其在盒P的端壁的外表面上滑动的同时出来。由于显影单元9被保持至鼓单元8以使得允许其相对于鼓单元8旋转地运动,显影单元9就能改变姿势。
然而,也是在这个实施例中,处理盒P的结构是如此的以使得就与调色剂出口42(其仍然用密封元件43密封)的开口平面垂直的方向(也就是垂直于密封元件43的方向)而言,显影单元9的旋转摆动的前述轴线落入对应于密封元件43宽度的范围L3内(图18)。因此,这个实施例中的盒P与根据现有技术的盒相比,当密封元件被拉动时在使显影单元9绕着其旋转运动轴线旋转地运动的方向上产生的力矩明显更小。因此,当密封元件被拉动时出现的姿势改变程度要明显小于根据现有技术的盒。因而,确保了这个实施例中的盒P在用户拉动密封元件43时仍然保持稳定。
实施例3
这个实施例也涉及在盒P处于成像装置1中的同时移除全新盒P的密封元件43的情况,如同第一实施例。
图25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的成像装置的透视图,其盒托盘29相对于装置主组件1A处于最外位置,这是从不由此驱动盒P的一侧看到的。在这个实施例中,盒托盘29的处于不由此驱动盒P的一侧上的端壁设有孔64,其用于露出盒托盘29中第二至第四盒PM、PC和PK中每一个的密封元件移除槽57。盒托盘29的端壁对应于第一盒(PY)的部分没有设置用于露出密封元件移除槽57的孔64,这是因为即使盒托盘29处于最外位置,也有盒支撑元件28L和28R邻近盒托盘29的端壁的对应于第一盒(PY)的部分的外表面。
这个实施例中第二至第四盒PM、PC和PK中的每一个如下构造:密封元件43从盒P延伸的部分延伸至盒托盘29的孔64的外边缘、在孔64的外边缘处方向改变90°(也就是从孔64的外边缘沿着盒托盘29的侧向端壁向上伸展)以使得其能平放在盒托盘29的顶面上。在此情况下,在盒PM、PC和PK安装在盒托盘29中之后,当成像装置1被装运时,密封元件从盒P延伸的部分如上所述那样定位。  第一盒(也就是盒PY)在结构上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的盒P相同。也就是,密封元件43从每个盒P延伸穿过盒P的端壁中的密封元件移除槽的部分在密封元件移除槽的外边缘处向上弯曲90°,并且向上延伸穿过盒P的纵向端壁和盒托盘29之间的间隙。密封元件43的外端附接至拉动翼片61。在这个实施例中,拉动翼片61附接至盒P的纵向端壁,并且放置在盒P的处于不由此驱动盒的一侧上的纵向端壁与盒托盘29之间的空间中。拉动翼片61在铰接部分61b处还被弯曲大致90°以使得实际翼片部分61c平放在盒P的顶面上。
用户要执行下述步骤以移除密封元件43从而使成像装置1准备好成像。
首先,用户打开成像装置1的门3并将盒托盘29拉出至能安装或移除盒P的位置。接着,在第二至第四盒(也就是盒PM、PC和PK)的情况下,用户在保持盒保持在盒托盘29中的同时在密封元件43的纵向(附图中箭头标记q所示的方向)上拉动密封元件43。在第一盒的情况下,用户将拉动翼片61从盒P解锁,并且然后在保持盒P保持在盒托盘29中的同时向上拉动密封元件43,如同第二实施例中盒P的拉动翼片61那样。
由于显影单元9以如此的方式保持至鼓单元8以使得拉动翼片61的实际翼片部分61c的脱离允许显影单元9相对于鼓单元8旋转地运动,只要实际翼片部分61c从盒P解锁,就允许显影单元9改变姿势。
然而,这个实施例中的盒P还构造为使得就与仍然用密封元件43密封的调色剂出口42的开口的平面垂直的方向(也就是垂直于密封元件43的方向)而言,显影单元9的旋转运动的轴线落入密封元件43在宽度方向上的范围L3内(图18)。因此,这个实施例中的盒P与根据现有技术的盒相比,当密封元件被拉动时在使显影单元9绕着其旋转运动轴线旋转地运动的方向上产生的力矩明显更小。因此,当密封元件被拉动时出现的姿势改变程度要明显小于根据现有技术的盒。因而,确保了这个实施例中的盒P在用户拉动密封元件43时仍然保持稳定。
在第一至第三实施例中,成像装置1是采用四个盒P(PY、PM、PC和PK)的成像装置。然而,这些实施例并不是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例如,本发明还能应用于仅使用三种调色剂(例如黄色、品红和青色调色剂)的全色成像装置以及仅使用黑色调色剂的单色成像装置。
(发明效果)
本发明能改进处理盒的可操作性,尤其就移除密封元件的效率而言。也就是,本发明使得在处理盒尚未处于成像装置中的同时当需要移除处理盒的密封元件时能保持处理盒的显影单元姿势稳定。因此,本发明确保了正确地移除密封元件。
而且,本发明使得即使在处理盒处于电子照相成像装置中的同时当需要移除处理盒的密封元件时也能保持处理盒的显影单元姿势稳定。因此,本发明确保了正确地移除密封元件。
虽然本发明已经参照这里所公开的结构进行了描述,但是其并不限制于所述细节,并且本申请应当覆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或其改进目的内的变型或变化。

Claims (14)

1.一种处理盒,其可分离地安装至电子照相成像装置的主组件,所述处理盒包括:
具有电子照相感光鼓的鼓单元;和
在旋转中心处与所述鼓单元可旋转地连接的显影单元,所述显影单元包括:用于用显影剂显影形成于所述电子照相感光鼓上的静电潜像的显影辊;容纳显影剂的显影剂容纳部分;沿所述显影辊的轴向延伸的用于将显影剂从所述显影剂容纳部分供应至所述显影辊的供应开口,所述供应开口设在所述显影剂容纳部分上;以及密封元件,该密封元件密封所述供应开口并且能够通过沿轴向拉动而移除,以开封所述供应开口,
其中从垂直于所述密封元件的表面的方向上看时,所述旋转中心处于所述密封元件的相对于垂直于所述轴向的方向的宽度内。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处理盒,还包括覆盖元件,所述覆盖元件将所述显影单元与所述鼓单元在其相对于所述轴向的两端的每一端处可旋转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的处理盒,还包括使所述显影辊与所述电子照相感光鼓彼此相接触的推压元件。
4.根据权利要求1的处理盒,其中所述显影单元包括设有所述显影辊的显影剂腔,并且其中所述供应开口布置在所述显影剂容纳部分和所述显影剂腔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的处理盒,其中一个所述覆盖元件设有用来供所述密封元件穿过以便移除所述密封元件的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1的处理盒,还包括覆盖元件,所述覆盖元件将将所述显影单元与所述鼓单元在其相对于所述轴向的一端处可旋转地连接,其中所述密封元件在其相对于所述轴向的一端处设有在移除所述密封元件时被抓住的抓住部分,抓住部分包括与所述显影单元和所述覆盖元件相接合的空间保持部分以将所述显影单元保持在间隔开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的处理盒,其中所述密封元件在相对于所述轴
向的另一端处折叠回来以允许其从相对于所述轴向的一端移除。
8.根据权利要求7的处理盒,其中所述密封元件焊接至具有供应开口的显影容器,该焊接在供应开口周围进行。
9.一种用于在记录材料上形成图像的电子照相成像装置,所述电子照相成像装置包括:
(a)处理盒,其可分离地安装至所述电子照相成像装置的主组件;
具有电子照相感光鼓的鼓单元;和
在旋转中心处与所述鼓单元可旋转地连接的显影单元,所述显影单元包括:用于用显影剂显影形成于所述电子照相感光鼓上的静电潜像的显影辊;容纳显影剂的显影剂容纳部分;沿所述显影辊的轴向延伸的用于将显影剂从所述显影剂容纳部分供应至所述显影辊的供应开口,所述供应开口设在所述显影剂容纳部分上;以及密封元件,该密封元件密封所述供应开口并且能够通过沿轴向拉动而移除,以开封所述供应开口,
其中从垂直于所述密封元件的表面的方向上看时,所述旋转中心处于密封元件的相对于垂直于所述轴向的方向的宽度内;以及
(b)用于供给记录材料的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成像装置,还包括可移动地支撑所述处理盒的可移动元件,所述可移动元件能采取安装位置以及撤回位置,所述安装位置位于所述成像装置的所述主组件中,用于将所述处理盒移动至能进行成像操作的位置,所述撤回位置位于所述成像装置的所述主组件外面,用于允许拆卸所述处理盒,其中所述密封元件能在所述可移动元件将所述处理盒支撑在撤回位置中的状态下移除。
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成像装置,其中在所述可移动元件和所述处理盒之间提供间隙以允许所述密封元件在可移动元件支撑所述处理盒的状态下相对于其中所述处理盒安装至所述可移动元件的安装方向朝着上游被拉出和移除。
12.根据权利要求11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处理盒设有在所述轴向上凹进以提供所述间隙的凹陷。
13.根据权利要求10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可移动元件设有开口,用来允许在可移动元件支撑所述处理盒的状态下在所述轴向上移除所述密封元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0的成像装置,其中所述可移动元件支撑多个所述处理盒。
CN200810091935XA 2007-04-10 2008-04-10 处理盒和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Active CN10128603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102602 2007-04-10
JP2007102602A JP5094186B2 (ja) 2007-04-10 2007-04-10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86035A CN101286035A (zh) 2008-10-15
CN101286035B true CN101286035B (zh) 2011-03-30

Family

ID=398538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91935XA Active CN101286035B (zh) 2007-04-10 2008-04-10 处理盒和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813671B2 (zh)
JP (1) JP5094186B2 (zh)
CN (1) CN10128603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633070B1 (ko) * 2004-12-14 2006-10-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현상기
EP2079592B1 (en) * 2007-03-16 2012-01-0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artridge and printer
JP5152556B2 (ja) * 2007-06-18 2013-02-27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636097B2 (ja) 2008-03-07 2011-02-2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ユニット
JP5004870B2 (ja) * 2008-05-23 2012-08-2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4600535B2 (ja) * 2008-06-27 2010-12-1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284152B2 (ja) * 2009-03-19 2013-09-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ラー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4911236B2 (ja) * 2009-08-28 2012-04-0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8422908B2 (en) * 2010-01-21 2013-04-16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evelop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JP2011186447A (ja) * 2010-02-15 2011-09-22 Canon Inc 現像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5106656B2 (ja) 2010-06-22 2012-12-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257417B2 (ja) * 2010-07-23 2013-08-0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N102103354B (zh) * 2011-02-25 2012-09-05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处理盒
JP5857541B2 (ja) * 2011-08-31 2016-02-1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5746956B2 (ja) * 2011-11-30 2015-07-08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TWI489226B (zh) 2011-12-06 2015-06-21 佳能股份有限公司 可裝卸於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本體的卡匣,感光體鼓用驅動傳達裝置的組裝方法及電子照片畫像形成裝置
JP6004717B2 (ja) 2012-04-16 2016-10-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剤収容ユニット、現像剤カートリッジ、現像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6041534B2 (ja) 2012-05-28 2016-12-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928887B2 (ja) * 2012-05-30 2016-06-01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構造体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112783B2 (ja) 2012-06-08 2017-04-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梱包体
JP6108728B2 (ja) 2012-08-31 2017-04-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梱包材及びカートリッジ
JP6202911B2 (ja) 2012-09-07 2017-09-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US9122235B2 (en) 2012-09-11 2015-09-0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means to regulate movement of developing unit with respect to drum unit in axial direction of developing roller
JP5669794B2 (ja) 2012-09-11 2015-02-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184311B2 (ja) 2012-12-14 2017-08-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9696684B2 (en) 2012-12-14 2017-07-0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6242201B2 (ja) 2012-12-14 2017-12-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4119534A (ja) 2012-12-14 2014-06-30 Canon Inc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10025266B2 (en) 2012-12-14 2018-07-1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 cartridge including a coupling member and a sheet that contacts the coupling member
JP6116253B2 (ja) 2013-01-11 2017-04-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剤収納ユニット、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これら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6415198B2 (ja) 2013-09-12 2018-10-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
US9720372B2 (en) 2014-11-28 2017-08-0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10156825B2 (en) 2016-02-29 2018-12-1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ing apparatus with independently rotatable members supporting a developing frame body,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10067461B2 (en) 2016-02-29 2018-09-0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ing cartridge with a restricted portion that contacts a restricting portion of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6465906B2 (ja) * 2016-02-29 2019-02-0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746330B2 (ja) 2016-03-11 2020-08-2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206530B2 (ja) * 2016-03-31 2017-10-0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
AU2016420865B2 (en) 2016-08-26 2020-07-0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rum unit, cartridge,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coupling member
JP6400167B2 (ja) * 2016-10-07 2018-10-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855284B2 (ja) 2017-03-03 2021-04-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297187B2 (ja) * 2017-03-09 2018-03-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梱包材及びカートリッジ
JP7267781B2 (ja) 2019-03-05 2023-05-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の再生産方法およびカートリッジ
JP7259481B2 (ja) * 2019-03-28 2023-04-1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MX2021015277A (es) 2019-06-12 2022-01-18 Canon Kk Cartucho, accesorio y equipo de montaje.
JP7406891B2 (ja) * 2019-09-17 2023-12-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PL3982200T3 (pl) 2019-09-17 2024-01-0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Wkład z tonerem i urządzenie tworzące obraz
CN115836253A (zh) 2020-06-08 2023-03-21 佳能株式会社 调色剂容器和成像系统
CN114077182B (zh) * 2020-08-11 2023-05-05 江西亿铂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盒
JP2022187768A (ja) * 2021-06-08 2022-12-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3043462A (ja) 2021-09-16 2023-03-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保護組立体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743570A2 (en) * 1995-05-16 1996-11-2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Toner container,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173650A (zh) * 1996-07-24 1998-02-18 佳能株式会社 密封件、色粉容器与处置盒
CN1591207A (zh) * 2003-08-29 2005-03-09 佳能株式会社 处理盒,其安装机构,和电子照相成像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34017B2 (ja) * 1992-07-03 2001-02-13 株式会社東芝 電子写真装置
JPH11184320A (ja) * 1997-12-22 1999-07-09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3413173B2 (ja) * 2000-01-05 2003-06-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3720707B2 (ja) * 2000-01-19 2005-11-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3566697B2 (ja) * 2001-02-09 2004-09-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及び、離隔機構
JP2003024195A (ja) 2001-07-13 2003-01-28 Fuji Denki Reiki Co Ltd 商品吊下げ用スライダーの取付装置
JP3634807B2 (ja) * 2002-02-20 2005-03-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011930B2 (ja) * 2002-02-20 2007-11-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剤容器、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658372B2 (ja) * 2002-02-22 2005-06-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用の離間保持部材
JP4164293B2 (ja) * 2002-06-03 2008-10-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7088939B2 (en) * 2003-07-25 2006-08-0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7072603B2 (en) * 2003-08-01 2006-07-0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 cartridge and holding member
JP3970217B2 (ja) * 2003-08-29 2007-09-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3673795B2 (ja) * 2003-10-24 2005-07-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134844A (ja) * 2003-10-31 2005-05-26 Canon Inc シール部材、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782807B2 (ja) * 2003-11-28 2006-06-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感光体ドラムの取り付け方法
JP4086766B2 (ja) * 2003-11-28 2008-05-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組立方法
JP4630615B2 (ja) * 2004-03-30 2011-02-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組立て方法
JP3885062B2 (ja) * 2004-03-30 2007-02-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感光体ドラム、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4110128B2 (ja) * 2004-04-26 2008-07-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及び軸受部材
US7158749B2 (en) * 2004-04-26 2007-01-0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leaning device, process cartridge, cleaning member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3840232B2 (ja) * 2004-05-06 2006-11-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4560354B2 (ja) * 2004-08-27 2010-10-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7778567B2 (en) * 2004-09-29 2010-08-17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unit
JP4161952B2 (ja) * 2004-09-29 2008-10-0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865341B2 (ja) * 2005-02-04 2012-02-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4040636B2 (ja) * 2005-03-24 2008-01-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4280753B2 (ja) * 2005-04-27 2009-06-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4684732B2 (ja) * 2005-04-27 2011-05-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4280770B2 (ja) * 2006-01-11 2009-06-1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4600331B2 (ja) * 2006-03-29 2010-12-1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084257B2 (ja) * 2006-12-28 2012-11-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743570A2 (en) * 1995-05-16 1996-11-20 Canon Kabushiki Kaisha Toner container, process cartridge and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173650A (zh) * 1996-07-24 1998-02-18 佳能株式会社 密封件、色粉容器与处置盒
CN1591207A (zh) * 2003-08-29 2005-03-09 佳能株式会社 处理盒,其安装机构,和电子照相成像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813671B2 (en) 2010-10-12
JP2008261910A (ja) 2008-10-30
JP5094186B2 (ja) 2012-12-12
CN101286035A (zh) 2008-10-15
US20080253803A1 (en) 2008-10-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86035B (zh) 处理盒和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CN101571699B (zh) 电摄影成像设备
US8515306B2 (en)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6453135B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a transfer material carrier unit or an intermediate transfer body unit
US9501031B2 (en) Packaged cartridge, packing material and cartridge
US8824919B2 (en)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rotation-regulated process cartridge
KR100955971B1 (ko) 화상 형성 장치
EP1890199B1 (en) Developing Agent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omprising the same
US8320794B2 (en)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8116660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EP2860588A1 (en)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2262375B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01361025A (zh) 电子照相成像装置
US20100135691A1 (en) Color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3777504A (zh) 成像设备
US20030223772A1 (en)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process cartridge
US8626008B2 (en)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removed developer accommodating container for receiving developer cleaned from an image bearing member
US20120070186A1 (en)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RU2398256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формирования изображений
US20150362869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170176922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202003146U (zh) 电摄影打印设备处理盒的改良结构
JPH0367272A (ja)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JPH0727484Y2 (ja) 画像形成装置
KR100618325B1 (ko) 칼라 화상형성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