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78667A - 害虫防治热蒸发器件 - Google Patents

害虫防治热蒸发器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78667A
CN101278667A CNA2008101003482A CN200810100348A CN101278667A CN 101278667 A CN101278667 A CN 101278667A CN A2008101003482 A CNA2008101003482 A CN A2008101003482A CN 200810100348 A CN200810100348 A CN 200810100348A CN 101278667 A CN101278667 A CN 1012786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ermal evaporation
carrier
evaporation device
pest control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10034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78667B (zh
Inventor
松本修
岩崎智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2786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786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786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7866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13/00Fumigators; Apparatus for distributing ga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1/00Stationary means for catching or killing insects
    • A01M1/20Poisoning, narcotising, or burning insects
    • A01M1/2005Poisoning insects using bait stations
    • A01M1/2016Poisoning insects using bait stations for flying insec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MCATCHING, TRAPPING OR SCARING OF ANIMALS; APPARATUS FOR THE DESTRUCTION OF NOXIOUS ANIMALS OR NOXIOUS PLANTS
    • A01M1/00Stationary means for catching or killing insects
    • A01M1/20Poisoning, narcotising, or burning insects
    • A01M1/2022Poisoning or narcotising insects by vaporising an insecticide
    • A01M1/2061Poisoning or narcotising insects by vaporising an insecticide using a heat source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37/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a carbon atom having three bonds to hetero atoms with at the most two bonds to halogen, e.g. carboxylic acids
    • A01N37/10Aromatic or araliphatic carboxylic acids, or thio analogues thereof; Derivatives thereof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43/00Fishing, trapping, and vermin destroying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Insects & Arthropods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Dentistry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害虫防治热蒸发器件(1),其包括:在平面图中具有近似矩形形状的板式载体(2);和包封载体以从其两面夹住该载体的袋状体(3),害虫防治热蒸发器件(1)的特征在于:载体(2)包含热蒸发害虫防治组分,并具有加热面和蒸发面;袋状体(3)包括不渗透热蒸发害虫防治组分的膜,并具有面向载体(2)的蒸发面的蒸发面面对区域(A);在袋状体(3)的蒸发面面对区域(A)形成有三到十个开口(41);并且所有的开口(41)均存在于偏离载体(2)蒸发面平面图中心位置的位置处。

Description

害虫防治热蒸发器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害虫防治热蒸发器件,该器件中的害虫防治组分受热蒸发。
背景技术
害虫防治热蒸发器件通常称作“电驱蚊器”。例如,专利文献1和2中公开的传统热蒸发器件分别包括:在平面图中具有近似矩形形状的板式载体;和从其两面夹住载体以包封载体的袋状体。载体含有害虫防治组分。在袋状体上,形成一个或多个开口。在传统的热蒸发器件中,加热载体使得载体中的害虫防治组分通过袋状体的开口(一个或多个)蒸发到空气中。换句话说,在传统的热蒸发器件中,害虫防治组分的蒸发范围通过开口(一个或多个)来调节。
[专利文献1]日本未审查的专利申请公开号2003-201205。[专利文献2]日本未审查的专利申请公开号2004-339209。
发明内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传统的热蒸发器件中,在使用期的末期不能获得害虫防治效果,相对,大量的害虫防治组分可能残留在载体中。该器件是不可取的,因为这种情况导致了害虫防治组分的经济损失,并且缩短了使用期。
因此,需要考虑减少使用期末期时害虫防治组分在载体中的残留量。[问题的解决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害虫防治热蒸发器件,其包括:在平面图中具有近似矩形形状的板式载体;和从其两面夹住载体以包封载体的袋状体,该害虫防治热蒸发器件的特征在于:载体含有加热蒸发的害虫防治组分,并且具有一个加热面和一个蒸发面;袋状体包括不能渗透加热蒸发的害虫防治组分的膜;并且具有一个面向载体蒸发面的蒸发面面对区(vaporizing surface facing region);在袋状体的蒸发面面对区中形成有三到十个开口;并且所有的开口都存在于偏离载体蒸发面平面图中心位置的位置处。
本发明还优选具有如下方面。
(I)所有开口的总开口面积占载体蒸发面面积的3%-10%。
(II)所有开口的位置关系在平面图中是平衡的。
(III)当开口的数量是三个时,所有开口各自位于等腰三角形的角的位置,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与蒸发面面对区的一条边平行并且其中的一个开口位于蒸发面面对区的纵向中心处。
(IV)当开口的数量是四个时,所有开口各自位于正方形的角的位置,并且正方形的一条边与蒸发面面对区的一条边平行。
(V)在蒸发面的平面图中心位置,载体具有指示装置,用于指示热蒸发害虫防治组分的消散。
(VI)热蒸发害虫防治组分是下式(1)表示的化合物:
Figure A20081010034800051
其中R1和R2各自表示氢原子、甲基或氯原子,和R3表示氢原子、氟原子、甲基、甲氧基或甲氧基甲基。
(VII)在(VI)中的化合物是:3-(1-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甲酸2,3,5,6-四氟-4-甲氧基甲基苄基酯;3-(1-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甲酸2,3,5,6-四氟-4-甲基苄基酯;3-(2,2-二氯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甲酸2,3,5,6-四氟苄基酯;3-(2-甲基-1-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甲酸2,3,5,6-四氟-4-甲氧基甲基苄基酯;或3-(2,2-二氯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甲酸2,3,4,5,6-五氟苄基酯。
(VIII)作为沸点为200℃或更高的酯基溶剂的溶液,将热蒸发害虫防治组分渗透到载体中。
(IX)在(VIII)中的酯基溶剂为乙酰基柠檬酸酯。
(X)在(IX)中的乙酰基柠檬酸酯是乙酰基柠檬酸三乙基酯和/或乙酰基柠檬酸三丁基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害虫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载体的加热面来加热本发明的害虫防治热蒸发器件。[本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通过加热热蒸发器件的加热面,包含在载体中的害虫防治组分能够通过袋状体的开口蒸发到空气中。换句话说,害虫防治组分可以从蒸发面的偏离位置处积极地蒸发。这样,害虫防治组分就能够在蒸发面的偏离位置处得到积极地消耗,并且按照该消耗,蒸发面中心位置处的害虫防治组分也得到消耗。因此,实质上将没有害虫防治组分残留在蒸发面的偏离位置和中心位置。因此,根据本发明,在使用期末期显著减少害虫防治组分在载体中的残留量是可能的。因此,可以降低害虫防治组分的经济损失。另外,载体中的害虫防治组分也有效地得到消耗使得其能够延长使用时间。
根据前面的方面(I)、(II)、(III)或(IV),本发明的上述效果能够有效实现。
根据上述的方面(V),可以很容易地识别热蒸发器件使用周期的终止。
根据前面的方面(VI)或(VIII),本发明的热蒸发器件的害虫防治效果能够有效地实现。
根据前面的方面(VII)或(IX),本发明的热蒸发器件的害虫防治效果能够更有效地实现。
根据前面的方面(X),本发明的热蒸发器件的害虫防治效果能够进一步有效地实现。
根据另一方面,本发明的热蒸发器件的害虫防治效果能够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根据第一个实施方案的热蒸发器件的透视图。图2是图1中显示的热蒸发器件的载体的透视图。图3是图1中显示的热蒸发器件的平面图。图4是沿图3的箭头IV-IV获得的截面图。图5是沿图3的箭头V-V获得的截面图。图6是显示制造图1所示热蒸发器件的方法的步骤的透视图。图7是显示图6后续步骤的透视图。图8是显示制造热蒸发器件的另一方法的步骤的透视图。图9是显示图8后续步骤的透视图。图10是沿图9的箭头X-X获得的截面图。图11是沿图9的箭头XI-XI获得的截面图。图12是根据第二个实施方案的热蒸发器件的平面图。图13是根据第三个实施方案的热蒸发器件的平面图。图14是根据第四个实施方案的热蒸发器件的平面图。图15是根据第五个实施方案的热蒸发器件的平面图。图16是根据第六个实施方案的热蒸发器件的平面图。图17是根据第七个实施方案的热蒸发器件的平面图。图18是根据第八个实施方案的热蒸发器件的平面图。图19是根据第一到第三个对比例的每个的热蒸发器件的平面图。图20是根据第四个对比例的热蒸发器件的平面图。图21是用于测试1的测试装置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个实施方案]图1是显示根据本实施方案的害虫防治热蒸发器件的透视图。该热蒸发器件1包括:板式载体2;和包封载体2的袋状体3。图2是载体2的透视图。图3是热蒸发器件1的平面图。图4是沿图3的箭头IV-IV获得的截面图,和图5是沿图3的箭头V-V获得的截面图。
(I)基本结构
(I-1)载体2载体2在平面图中为长方形。应该注意的是载体2除了是长方形外可以是矩形或近似矩形。
载体2的尺寸一般如下:10mm-20mm(长)×30mm-40mm(宽)×1mm-2mm(厚)。应该注意的是,载体2的尺寸可以根据使用载体2的加热器件的加热部件的尺寸适当确定。
载体2含有热蒸发害虫防治组分(下文称作“害虫防治组分”)。形成载体2以便其能够保持害虫防治组分,并且通过加热适度地蒸发害虫防治组分。载体2具有加热面(背面)21和蒸发面(正面)22,并且能够通过从加热面21加热使害虫防治组分从蒸发面22蒸发。
在蒸发面22的平面中心位置,载体2提供了一个指示器(指示装置)23。指示器23的功能是指示蒸发面22平面中心部分中包含的害虫防治组分的消散。
(I-2)袋状体3袋状体3包括膜31。如图4和5中所示,袋状体3形成的形状使得载体2被从其两面夹在两片膜31中间,并且如图3中所示,两片膜31被沿着载体2的外围边缘连接在一起(在连接处33的位置)。因此,袋状体3包封住载体2以便能从其两面夹住它。实际上,载体2是不能在袋状体3中在平面图的四个方向上移动的。在载体2的蒸发面22和膜31之间,以及载体2的加热面21和膜31之间都是没有间隙的或者是几乎没有间隙的。应该注意的是间隙可能存在,但是通常间隙的尺寸为5mm或更小,优选是3mm或更小。每片膜31的厚度没有特殊的限制,但通常在0.0001mm-5mm之间,优选在0.001mm-2mm之间。
组成袋状体3的膜31具有不渗透害虫防治组分的能力。也就是说每个膜31具有基本不允许渗透害虫防治组分蒸汽的性能。“基本不允许渗透”是指不允许影响害虫防治效果的量的害虫防治组分的渗入,更具体地是指一种“不渗透性”水平,在该水平下当用膜31覆盖载体2的整个表面并以与下述测试1相同的方式检查害虫防治效果时,甚至在30分钟的观察时间内,都没有发现一只蚊子被击毙。每一片膜31优选具有耐热性以便能够防止破损或熔化,例如,在热蒸发器件1的使用温度(例如在大约50℃到大约200℃之间)下以及在其使用期期间(例如约100小时或更多)所述破损或熔化会导致载体2的暴露。
如图3所示,袋状体3有一个面对载体2的蒸发面22的蒸发面面对区A。而且,在蒸发面面对区A中形成有四个开口41。开口41是穿过膜31的孔。
在蒸发面面对区A中,四个开口41各自位于偏离袋状体3中包封的载体2的蒸发面22的平面图中心位置(以下称“中心位置”)的位置(以下称“偏离位置”)处。换句话说,四个开口41中没有一个面向蒸发面22的中心位置。应该注意的是,如图3所示,蒸发面22的中心位置对应于蒸发面22的两条对角线的交点位置C。
四个开口41的位置关系在平面图中是平衡的。具体地,四个开口41各自位于长方形S的一个角的位置,并且长方形S的一条边与蒸发面面对区A的一条边平行。
四个开口41的总开口面积被设定为占载体2蒸发面22的面积的3%到10%,优选为4.8%到7.9%。
(II)制造方法具有上述结构的热蒸发器件1是如下制造的。首先,制备如图6所示的在一面开口的袋子30。接下来,将载体2通过袋子30的一个开口301插入到袋子30中。然后,如图7所示,随着载体2插入到袋子30一定深度后,沿着X线的指示密封开口301,切除多余的部分302。密封通过例如热封、超声密封、高频密封和/或粘合剂进行。应该注意的是,所要制备的袋子30包括膜31。而且,在袋子30的蒸发面面对区A的预定位置处,形成有四个开口41。而且,袋子30内侧宽度W是允许载体2基本紧紧地插入其中的尺寸。
应该注意的是,热蒸发器件1还可如下制造。首先,制备如图8所示在其两端具有开口301A的圆柱体30A,并且将载体2插入圆柱体30A中。然后密封并闭合两端的开口301A。因此,圆柱体30A就形成了袋状体3从而得到了如图9所示的热蒸发器件1。图10是沿着图9中箭头X-X获得的截面图,图11是沿着图9中箭头X1-X1获得的截面图。应该注意的是,密封是通过例如热封、超声密封、高频密封和/或者粘合剂进行的。而且,所要制备的圆柱体30A包括膜31。此外,开口41可以形成于圆柱体30A中,但也可以选择形成于袋状体3中。
(III)操作效果当使用具有上述结构的热蒸发器件1实施害虫防治时,将热蒸发器件1放置在加热器件(如电驱蚊器)的加热部分处,并且加热到约50℃至约200℃。在通过加热器件从加热面21加热热蒸发器件1时,包含在载体2中的害虫防治组分通过袋状体3的四个开口41蒸发到空气中。换句话说,害虫防治组分从蒸发面22的偏离位置处积极地蒸发。因此,害虫防治组分在蒸发面22的偏离位置处得到积极地消耗,并且与该消耗相对应的是,蒸发面22中心位置的害虫防治组分也消耗掉了。因此,实际上将不会有害虫防治组分残留在蒸发面22的偏离位置和中心位置处。
因此,具有上述结构的热蒸发器件1在使用期的末期能够显著减少载体2中害虫防治组分的残留量。因此,可以降低害虫防治组分的经济损失。另外,载体2中害虫防治组分的有效率消耗使延长使用期成为可能。
而且,如上所提到的,蒸发面22中心位置处的害虫防治组分的消耗慢于偏离位置处的害虫防治组分的消耗,因此指示器23指示了害虫防治组分在消耗缓慢的位置处的消耗。因此,指示器23能够大致精确地指示使用期的结束。
(IV)详细组成作为组成载体2的材料,纤维材料、多孔材料等都可以被使用。具体地,可以用作纤维材料的材料,包括例如如下材料:·天然纤维,如纸浆、纤维素和棉·合成纤维,如聚酯和丙烯酸系纤维·无机纤维,如玻璃纤维和石棉
另一方面,可以用作多孔材料的材料包括例如如下的材料:·多孔无机物质,如硅藻土·多孔磁性物质,如素陶瓷·多孔树脂,如聚氨酯泡沫和聚丙烯泡沫
作为害虫防治组分,可以使用热蒸发的拟除虫菊酯基化合物,并且可以优选使用下面通式(1)表示的四氟苄基酯化合物。
Figure A20081010034800101
其中R1和R2各自表示氢原子、甲基或氯原子,和R3表示氢原子、氟原子、甲基、甲氧基或甲氧基甲基。
可以用作四氟苄基酯化合物的化合物包括例如如下化合物:·3-(1-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甲酸2,3,5,6-四氟-4-甲氧基甲基苄基酯·3-(1-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甲酸2,3,5,6-四氟-4-甲基苄基酯·3-(2,2-二氯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甲酸2,3,5,6-四氟苄基酯·3-(2-甲基-1-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甲酸2,3,5,6-四氟-4-甲氧基甲基苄基酯·3-(1-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甲酸2,3,5,6-四氟-4-甲氧基苄基酯·3-(2-甲基-1-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甲酸2,3,5,6-四氟-4-甲氧基苄基酯
载体2中害虫防治组分的含量通常是约0.001克至约1克每立方厘米载体。应该注意的是,含量可以适当地根据例如组成载体2的材料)、害虫防治效果的期望持续时间和害虫防治组分的类型等确定。
除了害虫防治组分外,当需要时载体2还可以含有例如溶剂、染料、抗氧化剂、增效剂、稳定器和/或芳香剂。
例如,可用的溶剂包括:正链烷烃基溶剂;异链烷烃基溶剂;环烷烃基溶剂;酯基溶剂;酮基溶剂;醚基溶剂;和醇基溶剂。这些溶剂可单独使用或以两种或多种的混合物的形式使用。特别地,可以优选用作酯基溶剂的物质包括:棕榈酸酯如棕榈酸异丙酯;己二酸酯如己二酸二辛酯;癸二酸酯如癸二酸二丁酯;乙酰基柠檬酸酯如乙酰基柠檬酸三丁基酯和乙酰基柠檬酸三乙基酯;马来酸酯例如马来酸二(2-乙基己基)酯;和肉豆蔻酸酯例如肉豆蔻酸异丙酯,并且在它们当中可以特别优选使用乙酰基柠檬酸酯。
作为染料,可以使用蒽醌基蓝染料等。可以用作蒽醌基蓝染料的化合物包括例如以下化合物:·1,4-二丁基氨基蒽醌·1,4-二异丙基氨基蒽醌·1,4-双(2,6-二乙基-4-甲基苯氨基)蒽醌·1-甲氨基-4-邻甲苯基氨基蒽醌·1-甲氨基-4-间甲苯基氨基蒽醌·1-甲氨基-4-对甲苯基氨基蒽醌这些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或以两种或多种的混合物的形式使用,或可以选择性地以与其它具有不同颜色的染料的混合物形式使用。
作为抗氧化剂,可以使用苯酚基抗氧化剂等。可以用作苯酚基抗氧化剂的化合物包括例如以下化合物:·二丁基羟基甲苯·丁基羟基苯甲醚·2,2-亚甲基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4,6-二叔戊基苯基丙烯酸2-[1-(2-羟基-3,5-二叔戊基苯基)乙基]酯·3,9-双[2-3-(3-叔丁基-4-羟基-5-甲基苯基)丙酰氧基-1,1-二甲基]-2,4,8,10-四氧杂螺[5·5]十一碳烷
可以用作增效剂的化合物包括例如如下化合物:·双-(2,3,3,3-四氯丙基)醚(S-421)·N-(2-乙基己基)二环[2.2.1]庚-5-烯-2,3二羧基酰亚胺(MGK264)·α-[2-(2-丁氧基乙氧基)乙氧基]-4,5-亚甲基二氧-2-丙基甲苯(PBO)
可以使用紫外线吸收剂等作为稳定剂。作为紫外线吸收剂,例如可以使用苯并三唑基紫外线吸收剂或二苯甲酮基紫外线吸收剂等。
害虫防治组分本身或作为上述溶剂的溶液能被渗透到载体2中。因此使得载体2含有害虫防治组分。
指示器23可以例如如下形成:·使载体2保持有染料。染料的退色指示了害虫防治组分的消散(作为参考,参见日本已审查的专利申请公开号46-24277)。·使载体2保持有蒸发性酸或碱和pH指示剂。pH指示剂的退色指示了害虫防治组分的消散(作为参考,参见日本未审查的专利申请公开号56-53461)。·使载体2的组成材料保持有蒸发性酸或碱和pH指示剂,并且将所述组成材料施加到载体2的蒸发面22上。pH指示剂的退色指示了害虫防治组分的消散(作为参考,参见日本未审查的专利申请公开号56-53461)。·使载体2保持有给电子的有色有机化合物和显色剂。其退色指示了害虫防治组分的消散(作为参考,参见日本未审查的专利申请公开号63-60901)。·使载体2的组成材料保持有给电子的有色有机化合物和显色剂,并且将所述组成材料施加到载体2的蒸发面22上。其退色指示了害虫防治组分的消散(作为参考,参见日本未审查的专利申请公开号63-60901)。·使用特殊的纸或树脂组成载体2。在所述特殊的纸或树脂的一个表面的部分或全部具有低光折射指数的底色层(ground color layer)。底色层的变色指示了害虫防治组分的消散(作为参考,参见日本未审查的专利申请公开号8-73301)。·用溶剂浸渍特殊的纸或树脂,并将所述特殊的纸或树脂施加到载体2的蒸发面22上。在所述特殊的纸或树脂的一个表面的部分或全部具有低光折射指数的底色层。底色层的变色指示了害虫防治组分的消散(作为参考,参见日本未审查的专利申请公开号8-73301)。
用于组成袋状体3的膜31的材料包括例如以下材料:·金属,例如铁、镍、铬、锌、钼、钛、铜、铝、锡、铅、银、铂和金·聚烯烃,例如聚乙烯和聚丙烯·聚丙烯腈·共聚物,例如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和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聚酰胺,例如尼龙·聚酰亚胺·聚酯,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苯醚·聚醚,例如聚醚砜·塑料,例如包括聚四氟乙烯的氟树脂
膜31可以分别由复合材料形成,其中结合了上述材料,或者膜31可以分别是多层结构,其中堆叠了由上述材料制成的两个或多个层。可选择地,为了提供强度、耐热性和粘结性,例如膜31可以分别是多层结构,其中在由上述材料制成的层上堆叠有由对害虫防治组分具有强渗透性的材料(例如纸)制成的层。此外,就耐热性和可加工性而言,例如优选使用多层结构:由上述金属制成的层;和由上述树脂制成的层。特别地,优选使用铝层和由以下树脂(一种或多种)制成的层的多层结构。可使用的树脂包括:聚烯烃,例如聚乙烯和聚丙烯;聚酰胺,例如尼龙;聚酰亚胺;聚酯,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苯醚;和聚醚,例如聚醚砜。
(V)可改变的结构在用于制造热蒸发器件1的袋子30上,不需要必须形成开口41。换句话说,可以在将载体2包封于袋状体3中之后,再在蒸发面面对区A上形成开口41。
袋状体3可以通过例如以下方法(一个或多个)制造:·将膜31通过热封、超声密封、高频密封和/或粘合剂施加到载体2的两个表面21、22上的方法。·通过使用常规的树脂涂覆方法例如浸涂法、喷涂法或刷涂法在载体2的两个表面上形成由树脂制成的膜31的方法。
替代作为孔的开口41,对应于膜31的开口41的部分可以由对害虫防治组分具有渗透性的材料形成。
(VI)其它操作效果具有上述结构的热蒸发器件1能够防治各种有害的昆虫和节肢动物,如螨类。特别地,可以防治例如以下的飞行害虫:库蚊(Culex)例如淡色库蚊(Culexpipiens pallens)和三带喙库蚊(Culex tritaeniorhynchus);伊蚊(Aedes)例如埃及伊蚊(Aedes aegypti)和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疟蚊(Anopheles)例如中华按蚊(Anopheles sinensis);摇蚊(Chironomidae);蝇(Muscidae)例如家蝇(housefly)、厩腐蝇(Muscina stabulans)和黄腹厕蝇(Fannia canicularis);丽蝇(Calliphoridae);麻蝇(Sarcophagidae);果蝇(Drosophilidae);毛蠓(Psychodidae);蚤蝇(Phoridae);虻(Tabanidae);蚋(Simuliidae);厩螫蝇(Stomoxys calcitrans)和蠓(Ceratopogonidae)。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热蒸发器件1中,载体2包封在袋状体3中,因此在不接触载体2的情况下就可以操作热蒸发器件1。因此,可以消除使用者的手指触摸到害虫防治组分的危险。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热蒸发器件1中,通过密封等方法来封闭袋状体3上的开口41以防止害虫防治组分的渗出,可以获得如下效果:(a)能够停止害虫防治组分的蒸发。因此,能够防止害虫防治组分的不必要的蒸发。(b)能够防止使用者的手指通过开口41触摸到害虫防治组分。应该注意的是,作为密封物,优选在其一面具有粘合层,该粘合层可以很容易施加和剥离。这样的密封物允许重复使用。特别地,具有上述结构的热蒸发器件1优选如下使用:在第一次使用前,用以上提到的密封物等封闭开口41,并且随后在开始使用时除去密封物等。
[其它实施方案]开口41的数量并不局限于四个,只要其是三到十个即可。而且,每个开口41的形状也不局限于圆形,可以是正方形或者三角形或任何其它形状。而且,开口41的位置关系在平面图中也可以是不平衡的。
在下述的实施方案中,只有开口41的数量、形状和位置关系不同于第一个实施方案中开口41的,其它结构与第一个实施方案相同。
(1)第二个实施方案图12是根据本实施方案的热蒸发器件1的平面图。每个开口41都是圆形的,开口41的数量是三个。三个开口41各自位于等腰三角形T的角是位置。此外,其中一个开口41(标注为41a)位于蒸发面面对区A的纵向中心。
还有,在本实施方案中,三个开口41中没有一个面向蒸发面22的中心位置C。因此,可以实现与第一个实施方案的(III)中的效果相似的操作效果。
(2)第三个实施方案图13是根据本实施方案的热蒸发器件1的平面图。每个开口41都是正方形的。除此之外,本实施方案与第二个实施方案相似。
还有,在本实施方案中,三个开口41中没有一个面向蒸发面22的中心位置C。因此,可以实现与第一个实施方案的(III)中的效果相似的操作效果。
(3)第四个实施方案图14是根据本实施方案的热蒸发器件1的平面图。每一个开口41都是圆形的。开口41的数量是六个。四个开口41(41a)各自位于长方形S的角的位置,长方形S的一条边平行于蒸发面面对区A的一条边。其它两个开口41(41b)各自位于长方形S的长边的中心位置。
还有,在本实施方案中,六个开口41中没有一个面向蒸发面22的中心位置C。因此,可以实现与第一个实施方案的(III)中的效果相似的操作效果。
(4)第五个实施方案图15是根据本实施方案的热蒸发器件1的平面图。每个开口41都是圆形的。开口41的数量是八个。四个开口41(41a)各自位于长方形S的角的位置,长方形S的一条边平行于蒸发面面对区A的一条边。其它四个开口41(41b)位于长方形S的长边的三等分点处。
还有,在本实施方案中,八个开口41中没有一个开口面向蒸发面22的中心位置C。因此,可以实现与第一个实施方案的(III)中的效果相似的操作效果。
(5)第六个实施方案图16是根据本实施方案的热蒸发器件1的平面图。每个开口41都是圆形的。开口41的数量是是十个。四个开口41(41a)各自位于长方形S的角的位置,长方形S的一条边平行于蒸发面面对区A的一条边。其它六个开口41(41b)位于长方形S长边的四等分点处。
还有,在本实施方案中,十个开口41中没有一个面向蒸发面22的中心位置C。因此,可以实现与第一个实施方案的(III)中的效果相似的操作效果。
(6)第七个实施方案图17是根据本实施方案的热蒸发器件1的平面图。在本实施方案中,开口41形成不同的尺寸。具体地,形成了大的开口41(41a)和小的开口41(41b)。除此之外,本实施方案与第一个实施方案相似。
还有,在本实施方案中,四个开口41中没有一个面向蒸发面22的中心位置C。因此,可以实现与第一个实施方案的(III)中的效果相似的操作效果。
(7)第八个实施方案图18是根据本实施方案的热蒸发器件1的平面图。在本实施方案中,形成具有不同形状的开口41。具体地,形成了圆形开口41(41a)和正方形开口41(41b)。除此之外,本实施方案与第一个实施方案相似。
还有,在本实施方案中,四个开口41中没有一个面向蒸发面22的中心位置C。因此,可以实现与第一个实施方案的(III)中的效果相似的操作效果。
[实施例]在下文中,具有上述结构的热蒸发器件1的实施例将参考对比例来进行描述。应该注意的是,本发明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第一个实施例]本实施例的热蒸发器件1对应于图12所示的第二个实施方案的热蒸发器件1,并且具有如下特定结构:
(i)袋状体3·尺寸:L1=42mm,W1=18mm·每个开口41的直径:4mm·开口41的位置:E1=21mm,E2=E3=10mm,E4=E5=E6=6mm·所有开口41的总开口面积占载体2的蒸发面22的面积的百分比(即开口百分比):7.7%·每一片膜31都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应该注意的是,在膜的一面堆叠有薄的聚丙烯层以用于热封。
(ii)载体2·尺寸:14mm×35mm×1.6mm·组成材料:包括纸浆和棉短绒的纤维材料·害虫防治组分:1R-反-3-(1-丙烯基(E/Z=1/8)-2,2-二甲基环丙烷甲酸2,3,5,6-四氟-4-甲氧基甲基苄基酯·使载体2包含害虫防治组分的方法如下:将8.4wt%的害虫防治组分溶解在由3.5wt%二丁基羟基甲苯、15.0wt%的乙酰基柠檬酸三丁基酯、73.1wt%乙酰基柠檬酸三乙基酯组成的溶液(200mg)中,然后该溶液渗透到载体2中。·通过在蒸发面22上印刷形成指示器23,其是公开在日本未审查的专利申请公开号2004-339209中的“当含有油类液体时变得透明的层”。
[第二个实施例]本实施例的热蒸发器件1对应于图3所示的第一个实施方案的热蒸发器件1,并且具有如下特定结构:
(i)袋状体3·尺寸:L1=42mm,W1=18mm·每一个开口41的直径:3.5mm·开口41的位置:E1=E2=10mm,E3=E4=5mm·开口百分比:7.9%·其它结构与第一个实施例中的那些相似。
(ii)载体2·与第一个实施例相似。
[第三个实施例]本实施例的热蒸发器件1对应于图13所示的第三个实施方案的热蒸发器件1,并且具有如下特定结构:
(i)袋状体3·尺寸:L1=42mm,W1=20mm·每一个开口41的尺寸:3mm×3mm·开口41的位置:E1=19.5mm,E2=E3=10mm,E4=E5=E6=4mm·开口百分比:4.8%·其它结构与第一个实施例中的那些相似。
(ii)载体2·尺寸:16mm×35mm×1.6mm·使载体2含有害虫防治组分的方法如下:将8.4wt%的害虫防治组分溶解在由3.5wt%二丁基羟基甲苯、10.0wt%的乙酰基柠檬酸三丁基酯和78.1wt%乙酰基柠檬酸三乙基酯组成的溶液(200mg)中,然后将该溶液渗透到载体2中。·其它结构与第一个实施例中的那些相似。
[第四个实施例]本实施例的热蒸发器件1对应于图3所示的第一个实施方案的热蒸发器件1,并且具有如下特定结构:
(i)袋状体3·尺寸:L1=42mm,W1=20mm·每一个开口41的直径:3mm·开口41的位置:E1=E2=10mm,E3=E4=6mm·开口百分比:5.0%·其它结构与第一个实施例中的那些相似。
(ii)载体2·尺寸:16mm×35mm×1.6mm·使载体2含有害虫防治组分的方法如下:将8.4wt%的害虫防治组分溶解在由3.5wt%二丁基羟基甲苯、20.0wt%的乙酰基柠檬酸三丁基酯和68.1wt%乙酰基柠檬酸三乙基酯组成的溶液(200mg)中,然后将该溶液渗透到载体2中。·其它结构与第一个实施例中的那些相似。
[第五个实施例]本实施例的热蒸发器件1与第一个实施例仅有以下一点不同:·使载体2包含害虫防治组分的方法如下:将8.4wt%的害虫防治组分溶解在由3.5wt%二丁基羟基甲苯和88.1wt%乙酰基柠檬酸三丁基酯组成的溶液(200mg)中,然后将该溶液渗透到载体2中。
[第六个实施例]本实施例的热蒸发器件1与第二个实施例仅有以下一点不同:·使载体2包含害虫防治组分的方法如下:将8.4wt%的害虫防治组分溶解在由3.5wt%二丁基羟基甲苯和88.1wt%乙酰基柠檬酸三丁基酯组成的溶液(200mg)中,然后将该溶液渗透到载体2中。
[第一个对比例]本对比例中的热蒸发器件1具有如图19所示的结构。换句话说,本对比例中的热蒸发器件1与第一个实施例仅在以下两点不同:·一个开口41在袋状体3上形成的位置面向于载体2蒸发面22的中心位置C。开口41是圆形的,直径是6.0mm。·开口百分比:5.8%
[第二个对比例]本对比例中的热蒸发器件1具有如图19所示的结构。换句话说,本对比例中的热蒸发器件1与第三个实施例仅仅有以下两点不同:·一个开口41在袋状体3上形成的位置面向于载体2的蒸发面22的中心位置C。开口41是圆形的,直径是6.0mm。·开口百分比:5.0%
[第三个对比例]本对比例中的热蒸发器件1具有如图19所示的结构。换句话说,本对比例中的热蒸发器件1与第四个实施例仅仅有以下两点不同:·一个开口41在袋状体3上形成的位置面向于载体2的蒸发面22的中心位置C。开口41是圆形的,直径6.0mm。·开口百分比:5.0%
[第四个对比例]本对比例中的热蒸发器件1具有如图20所示的结构。换句话说,形成24个开口41是为了使开口近似均匀地分布在袋状体3面向载体2蒸发面22的一面上。具体结构如下:
(i)袋状体3·尺寸:L1=42mm,W1=20mm·每一个开口41的尺寸:直径0.1mm·开口41的位置:E1=3mm,E2=4mm·开口百分比:0.01%·其它结构与第四个实施例中的那些相似。
(ii)载体2·尺寸:16mm×35mm×1.6mm·其它结构与第四个实施例中的那些相似。
[测试]通过使用根据第一个实施例至第六个实施例和第一个对比例至第四个对比例中的热蒸发器件1进行如下测试。
(1)测试1
(测试装置)制备如图21所示的测试装置8。测试装置8包括:直径20cm、高80cm的第一个圆柱81;直径20cm、高30cm的由透明树脂制成的第二个圆柱82;宽7.8cm的金属制成的底座83;内径4cm、高12cm的两根透明玻璃管84;和一个电子驱蚊器85。第一个圆柱81垂直平面摆放。底座83直接摆放在第一个圆柱81的顶部。底座83有两个直径各为4cm的孔(没有显示)。在距离底座83的中心相等的位置形成两个孔。将十只成年雌性淡色库蚊放入两个玻璃管84中,然后用16网孔尼龙网封闭每个玻璃管84的两端。玻璃管84与底座83的孔是垂直的。电子驱蚊器85摆放在第一个圆柱81的底部。
在该测试装置8中,当通过电子驱蚊器85加热热蒸发器件1时,害虫防治组分从热蒸发器件1中蒸发出来,通过第一个圆柱81向上移动流入玻璃管84中,然后向上移动通过第二个圆柱82,接着向外排出。因此,在玻璃管84中的蚊子即淡色库蚊就暴露在害虫防治组分中,因此便可以检验害虫防治组分的效果。
[测试方法]通过使用根据第一个到第四个实施例和第一个到第三对比例的各自的热蒸发器件1进行如下测试。
(a)在把热蒸发器件1安放到测试装置8上之前,先把热蒸发器件1连接到电子驱蚊器上并加热,同时每12小时重复开/关循环六次。加热温度是120℃。接下来在第七次加热开始五小时后,把热蒸发器件1安放在测试装置8中的电子驱蚊器85处,以便在约120℃加热,五分钟之后,计数击倒的成年雌性淡色库蚊的数量。结果如表1所示。
(b)每一次测试之后,测量残留在热蒸发器件1中的害虫防治组分的量。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样品   害虫防治效果   害虫防治组分残留量
  第一个实施例   有效   3.5mg
  第二个实施例   有效   3.9mg
  第三个实施例   有效   5.1mg
  第四个实施例   有效   5.6mg
  第一个对比例   无效   9.8mg
  第二个对比例   无效   9.7mg
  第三个对比例   无效   10.2mg
(结果)根据第一个到第四个实施例的热蒸发器件1甚至在以上提到的固定时间段过后仍具有害虫防治效果;然而,根据第一个到第三个对比例的热蒸发器件1在以上提到的固定时间段过后则不再具有害虫防治效果。尽管如此,根据第一个到第三个对比例的热蒸发器件1中的害虫防治组分的残留量仍多于根据第一个到第四个实施例的热蒸发器件1中的害虫防治组分的残留量。因此,在根据第一个到第三个对比例的热蒸发器件1中,害虫防治组分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
(2)测试2
(测试方法)通过分别使用根据第一个到第四个实施例和第四个对比例的热蒸发器件1进行如下测试。
将每个热蒸发器件1连接到电子驱蚊器上并加热,同时每12小时重复开/关循环七次。加热温度是120℃。在这种情况子下,观察热蒸发器件1的蒸发面22上的指示器23的变化。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样品   指示器发生变化的时间
  第一个实施例   自开始使用72到84小时后
  第二个实施例   自开始使用72到84小时后
  第三个实施例   自开始使用72到84小时后
  第四个实施例   自开始使用72到84小时后
  第四个对比例   自开始使用36到48小时后
(结果)在测试结束后,也就是在84小时之后,根据第四个对比例的热蒸发器件1与根据第一个到第四个实施例的每个的热蒸发器件1的害虫防治效果大致相似。尽管如此,在36到48小时之后,根据第四个对比例的指示器23已经变化指示了害虫防治组分的消散。因此,根据第四个对比例的指示器23没有指示出真实的状态。
本发明的害虫防治热蒸发器件可以有效地利用害虫防治组分,并且因此具有很高的工业实用性。

Claims (12)

1、一种害虫防治热蒸发器件,其包括:在平面图中具有近似矩形形状的板式载体;和包封载体使其从两面夹住载体的袋状体,
该害虫防治热蒸发器件的特征在于:
所述载体含有热蒸发的害虫防治组分,并且具有加热面和蒸发面;
所述袋状体包含不能渗透热蒸发害虫防治组分的膜,并且具有面向载体蒸发面的蒸发面面对区域;
在袋状体的蒸发面面对区中形成有三到十个开口;和
所有的开口均位于偏离载体蒸发面平面图中心位置的位置处。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害虫防治热蒸发器件,其中所有开口的总开口面积占载体蒸发面面积的3%-10%。
3、根据权利要求1的害虫防治热蒸发器件,其中所有开口的位置关系在平面图中是平衡的。
4、根据权利要求1的害虫防治热蒸发器件,其中开口的数量为三个,其中所有的开口各自位于等腰三角形的角的位置处,其中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与蒸发面面对区域的边平行,并且其中一个开口位于蒸发面面对区域的纵向中心处。
5、根据权利要求1的害虫防治热蒸发器件,其中开口的数量为四个,其中所有的开口各自位于正方形的角的位置处,其中正方形的一条边与蒸发面面对区域的边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1的害虫防治热蒸发器件,其中在蒸发面的平面图中心位置,载体具有指示装置以用于指示热蒸发害虫防治组分的消散。
7、根据权利要求1的害虫防治热蒸发器件,其中热蒸发害虫防治组分是由下面式(1)表示的化合物:
Figure A20081010034800021
其中R1和R2各自表示氢原子、甲基或氯原子,和R3表示氢原子、氟原子、甲基、甲氧基或甲氧基甲基。
8、根据权利要求7的害虫防治热蒸发器件,其中所述化合物是:
3-(1-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甲酸2,3,5,6-四氟-4-甲氧基甲基苄基酯;
3-(1-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甲酸2,3,5,6-四氟-4-甲基苄基酯;
3-(2,2-二氯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甲酸2,3,5,6-四氟苄基酯;
3-(2-甲基-1-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甲酸2,3,5,6-四氟-4-甲氧基甲基苄基酯;或
3-(2,2-二氯乙烯基)-2,2-二甲基环丙烷甲酸2,3,4,5,6-五氟苄基酯。
9、根据权利要求1的害虫防治热蒸发器件,其中酯基溶剂的溶液具有200℃或更高的沸点,热蒸发害虫防治组分被渗透到载体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害虫防治热蒸发器件,其中酯基溶剂为乙酰基柠檬酸酯。
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害虫防治热蒸发器件,其中乙酰基柠檬酸酯是乙酰基柠檬酸三乙基酯和/或乙酰基柠檬酸三丁基酯。
12、一种害虫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从载体的加热面加热根据权利要求1-11任一项的害虫防治热蒸发器件。
CN2008101003482A 2007-04-03 2008-04-03 害虫防治热蒸发器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7866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097548A JP2008255039A (ja) 2007-04-03 2007-04-03 害虫防除用加熱蒸散体
JP2007-097548 2007-04-0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78667A true CN101278667A (zh) 2008-10-08
CN101278667B CN101278667B (zh) 2012-02-01

Family

ID=399789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00348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78667B (zh) 2007-04-03 2008-04-03 害虫防治热蒸发器件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JP (1) JP2008255039A (zh)
KR (1) KR101451432B1 (zh)
CN (1) CN101278667B (zh)
AR (1) AR068788A1 (zh)
BR (1) BRPI0803732A2 (zh)
ES (1) ES2320844B1 (zh)
IT (1) ITTO20080255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10507A (zh) * 2011-12-28 2014-08-27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害虫防治组合物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19277B (zh) * 2015-03-26 2017-05-03 天津卫技天马除害处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熏蒸剂的加热及汽化组合装置
KR102535601B1 (ko) * 2022-12-23 2023-05-30 주식회사 탑그라스가드 단열기능을 포함한 조류충돌방지필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7154978U (zh) * 1981-03-19 1982-09-29
JPH05262602A (ja) * 1992-03-21 1993-10-12 Inoue Denki Kk 薬剤気化材および薬剤気化材を収納する容器
EG20223A (en) * 1992-07-17 1997-11-30 Sumitomo Chemical Co Insecticidal composition of 2,3,5,6 tetrafluorbenzyl (+) -1R,trans -2,2- dimethyl -3- (2,2- dichlorovinyl) cyclopropanecarboxylate
CN1186597A (zh) * 1996-12-25 1998-07-08 住友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热薰蒸剂
ITMI20012030A1 (it) * 2000-10-04 2003-03-28 Sumitomo Chemical Co Dispositivo per il controllo di animali nocivi e supporto per sostanze volatili da usare nello stesso
JP2002265304A (ja) * 2001-03-08 2002-09-18 Sumitomo Chem Co Ltd 害虫防除用加熱蒸散体
JP4378929B2 (ja) * 2001-10-23 2009-12-09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害虫防除用加熱蒸散体
BR0204212B1 (pt) * 2001-10-23 2014-08-19 Sumitomo Chemical Co Pastilha pesticida para vaporização com calor e processo para controlar pragas
JP2004339209A (ja) * 2003-04-22 2004-12-02 Sumitomo Chem Co Ltd 害虫防除用加熱蒸散体
MY138871A (en) * 2003-04-22 2009-08-28 Sumitomo Chemical Co Insect pest control heat vaporizing material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10507A (zh) * 2011-12-28 2014-08-27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害虫防治组合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78667B (zh) 2012-02-01
ES2320844A1 (es) 2009-05-28
ES2320844B1 (es) 2010-03-10
JP2008255039A (ja) 2008-10-23
ITTO20080255A1 (it) 2008-10-04
BRPI0803732A2 (pt) 2009-03-31
AR068788A1 (es) 2009-12-09
KR101451432B1 (ko) 2014-10-15
KR20080090332A (ko) 2008-10-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78667A (zh) 害虫防治热蒸发器件
CN102626082B (zh) 热蒸散用杀虫材料和用于通过热蒸散控制害虫的方法
US20060156986A1 (en) Modification method of surface layer of molded resin article, and modification apparatus of surface layer of molded resin article
JP2003154227A (ja) 乾燥剤パッケージ及び乾燥剤
JP4378929B2 (ja) 害虫防除用加熱蒸散体
CN101278668B (zh) 蒸发方法
AU627793B2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insects and/or acarines
BR9902447A (pt) 1r-trans 3- (2,2-diclorovinilo) - 2,2-dimetilciclopropano-carboxilato de 4-metil-2,3,5,6-tetrafluorobenzila,e, composição para controlar artrópodes.
KR100890889B1 (ko) 해충 방제용 가열 증산체
JP2002265304A (ja) 害虫防除用加熱蒸散体
CN1833506B (zh) 杀虫组合物
KR101107973B1 (ko) 해충 방제 가열 기화 재료
KR970007409B1 (ko) 사용완료표시 기능을 갖는 곰팡이 방지 겸용 방충제 조성물 및 제조방법
CN101124910B (zh) 通过加热熏蒸来控制害虫
CN101124909B (zh) 通过加热熏蒸来控制害虫
US20160192644A1 (en) Microcapsules for thermal transpiration
JPS5842317B2 (ja) テンシヤヨウソセイブツ
JPH0393595A (ja) 熱転写用受像紙
JP2001288005A (ja) 加熱蒸散殺虫組成物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る加熱蒸散殺虫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201

Termination date: 20150403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