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74553B - 图像记录装置及图像记录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记录装置及图像记录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74553B
CN101274553B CN200810087637.3A CN200810087637A CN101274553B CN 101274553 B CN101274553 B CN 101274553B CN 200810087637 A CN200810087637 A CN 200810087637A CN 101274553 B CN101274553 B CN 1012745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hole
recording medium
image
z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08763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74553A (zh
Inventor
小林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2745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745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745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7455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38Drives, motors, controls or automatic cut-off devices for the entire printing mechanism
    • B41J29/393Devices for controlling or analysing the entire machine ; Controlling or analysing mechanical parameters involving printing of test patter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8Controlling printhead for accurately positioning print image on printing material, e.g. with the intention to control the width of margi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88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py material, e.g. postcards, large copies, multi-layered materials, coloured sheet material
    • G03G15/6594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py material, e.g. postcards, large copies, multi-layered materials, coloured sheet material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at or the thickness, e.g. endless for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95Detecting means for copy material, e.g. for detecting or sensing presence of copy material or its leading or trailing end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36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ng to the copy medium handling
    • G03G2215/00443Copy medium
    • G03G2215/00523Other special types, e.g. tabbed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k Jet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Handling Of Sheets (AREA)
  • Recor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For Printing (AREA)
  • Fax Reproduc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记录装置以及图像记录方法,使得从记录头喷出的墨水通过记录介质上设置的孔,从而能够不弄脏压板或者记录介质,并且,能够在孔与孔之见的区域记录图像。图像记录装置包括:取得部,取得打印数据;传送部,沿预定的传送路径传送记录介质;第1检测部,检测出上述传送的记录介质上设置的孔;记录部,根据上述打印数据向上述传送的记录介质记录图像;以及控制部,根据由上述第1检测部检测出的至少孔的位置,决定至少包括上述孔的第1区域和其余的第2区域,禁止上述记录部在上述第1区域(65)中进行图像记录,使得该记录部在上述第2区域(68)中进行图像记录。

Description

图像记录装置及图像记录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向沿预定的传送路径传送的记录介质喷出墨水并记录图像的图像记录装置及图像记录方法。
背景技术
在喷墨打印机等图像记录装置中,存在设有孔的纸张用作记录纸张的情况,该孔是为了装订到活页笔记本、系统笔记本而设置的。在现有的喷墨打印机中,存在检测出记录纸张上设置的孔并根据该检测结果进行打印处理的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所述的打印机装置具有光耦合器。该光耦合器中,照射光的发光单元、及检测光的检测单元夹着传送路径而相对配置。对应于发光单元和检测单元之间的光路是否被沿传送路径传送的记录纸张阻挡,从光耦合器输出的检测信号的信号强度变化。因此,根据从光耦合器输出的检测信号的变化,可检测出记录纸张上设置的孔。在该打印机装置中,根据是否检测出记录纸张上设置的孔,记录纸张上记录的图像的上下变更。即,通过检测出预先设定在预定位置上的记录纸张的孔,可判断用户放置的记录纸张的方向。
专利文献2所述的打印系统中,打印机及个人计算机(PC)可通信地连接。PC用户对于打印机驱动器的设定画面可指定记录纸张上设置的孔的位置及大小。PC根据用户指定的信息,生成不向从存在孔的一侧的端部到预定长度的区域记录图像的打印数据,并发送到打印机。由打印机执行基于该打印数据的打印处理时,压板不会污染。
专利文献1:特开平11-91191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2-292949号公报
而在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所述的打印机装置中,预先确定孔的位置,并避开该孔来作成打印数据。因此为了对应各种孔位置的记录纸张,用户需要在打印前进行孔位置、孔的种类等复杂的设定。这成为用户的负担。并且,当用户的孔位置、孔种类等设定与现实的记录纸张的孔不一致时,图像会记录到孔位置,产生记录纸张污染、记录纸张浪费等问题。该课题不仅产生在喷墨方式的记录装置中,而且在电子照相方式等其他记录方式中也是共通的问题。
进一步,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打印机装置中,虽然进行孔检测,但检测孔的传感器的位置是固定的。因此,无法检测出任意位置的孔。并且,因某种原因当记录纸张的位置错位时,无法检测出孔。
发明内容
第1发明涉及的图像记录装置具有:取得部,取得打印数据;传送部,沿预定的传送路径传送记录介质;第1检测部,检测出上述传送的记录介质上设置的孔;记录部,根据上述打印数据向上述传送的记录介质记录图像;以及控制部,根据由上述第1检测部检测出的至少孔的位置,决定至少包括上述孔的第1区域和其余的第2区域,禁止上述记录部在上述第1区域(65)中进行图像记录,使得该记录部在上述第2区域(68)中进行图像记录。
这样一来,即使用户不进行复杂的设定也可进行和用户放置的记录纸张的孔位置、孔种类等对应的所需的图像记录。并且可防止或降低记录纸张污染、记录纸张浪费。
并且,第2发明涉及的图像记录装置具有:传送部,沿预定的传送路径传送记录介质;孔检测传感器,检测出上述传送的记录介质中设置的孔;驱动机构,使上述孔检测传感器在与上述传送方向垂直的方向移动;记录部,将图像记录到上述记录介质上;以及孔检测控制部,进行控制,使传送部传送上述记录介质,通过上述驱动机构使上述孔检测传感器向与上述记录介质的传送方向垂直的方向移动,上述孔检测控制部,通过控制上述传送部和驱动机构,使上述孔检测传感器在上述记录介质上扫描,根据获得的来自上述孔检测传感器的信号检测出孔。
这样一来,可提供一种适用于第1发明的最佳的可进行记录纸张的孔检测的图像记录装置。即,可正确检测出记录纸张上的任意的位置的孔。并且即使纸张位置产生错位也可进行适当的对应。该第2发明对记录纸张的孔的检测结果适用于第1发明,但也可广泛应用于其他用途。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复合机10的外观构成的透视图。
图2是表示打印部11的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记录部24的仰视图。
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复合机10的构成示例的框图。
图5是表示介质传感器47(孔检测传感器)的构成的放大截面图,表示介质传感器47向主扫描方向移动的形态。
图6是用于说明记录纸张50上设置的孔15是圆孔时的孔15的检测处理的示意图。
图7是用于说明记录纸张50上设置的孔15是方孔(四角的孔)时的孔15的检测处理的示意图。
图8是用于说明在设有孔15的记录纸张50上进行无边缘地记录图像的处理的示意图,表示第1区域65及第2区域68。
图9是表示图案表36的说明图。
图10是表示从终端装置70取得打印数据时在复合机10中进行的处理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从终端装置70取得打印数据时在复合机10中进行的处理的步骤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适当的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此外,本实施方式仅是将本发明具体化的一个示例,在不变更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可适当变更实施方式。
首先,说明本发明的图像记录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涉及的复合机10的构成及动作。图1是表示复合机10的外观构成的透视图。
如图1所示,复合机10是横向宽度及纵深大于高度的宽幅薄型的大致长方体形状。复合机10是下部具有打印部11、上部具有扫描部12的多功能设备(MFD:Multi Function Device)。该复合机10具有打印功能、扫描功能、复印功能、传真功能,打印部11相当于本发明的图像记录装置。因此,打印功能以外的功能是任意的,例如本发明也可适用于没有扫描部12、不具有扫描功能、复印功能的单功能的打印机。
复合机10通过LAN(Local Area Network:本地网络)44(参照图4)与终端装置70(参照图4)可通信地连接。复合机10根据从该终端装置70传送(发送)的打印数据,向记录纸张50(本发明中的记录介质的一例,参照图2)记录图像。此外,复合机10具有以下功能:根据打印数据将墨水喷出到记录纸张50的端部53(参照图8),对图像进行无边缘记录(无边缘打印)。并且,复合机10连接到数码相机等,可将从数码相机等输出的图像数据记录到记录纸张50。并且,复合机10也可安装存储卡等各种存储介质,将该记录介质中记录的图像数据等记录到记录纸张50。即,本发明中的打印数据不限定于从终端装置70取得的打印数据。
扫描部12具有平台式扫描仪(FBS:Flat Bed Scanner)及自动原稿传送装置(ADF:Automatic Document Feeder)。如图1所示,作为复合机10的顶板,原稿盖30设置为可自由开关。ADF设置在该原稿盖30上。虽未图示,在原稿盖30的下侧设有压板玻璃及图像传感器。在扫描部12中,放置在压板玻璃上的原稿、或由ADF传送的原稿图像通过图像传感器被读取。本发明中的打印数据也可是根据通过该原稿读取获得的原稿的图像数据而生成的。此外,扫描部12在本实施方式中是任意的构成,因此省略其说明。
复合机10的正面上部设有操作面板40。操作面板40是用于操作打印部11、扫描部12的装置。操作面板40由显示各种信息的液晶显示器、用户输入信息的输入键盘等构成。复合机10根据来自该操作面板40的操作输入而动作。并且,复合机10根据由终端装置70发送的信息动作。
以下说明复合机10的内部构成、尤其是打印部11的构成。
如图1所示,打印部11的正面一侧形成开口13。开口13内配置有送纸盘20及排纸盘21。送纸盘20及排纸盘21以排纸盘21为送纸盘20的上侧,设为上下二段。
图2是表示打印部11的内部构成的示意图。此外在图2中省略了送纸盘20的一部分及排纸盘21。
送纸盘20收容记录纸张50。送纸盘20中收容日本工业规格中预定的各种尺寸的记录纸张50。各种尺寸包括A4尺寸、B5尺寸、A5尺寸、名信片尺寸、照片L尺寸等。此外,送纸盘20中还收容为了装订到活页笔记本、系统笔记本而设有孔15的记录纸张50。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复合机10的特征在于:使用设有孔15(参照图6及图7)的记录纸张50时,避开孔15而从记录头39(相当于本发明中的记录头)排出墨水(参照图8)。对该记录处理稍后详述。
送纸盘20配置在打印部11的底侧(参照图1及图2)。送纸盘20中收容的记录纸张50被提供到打印部11的内部。如图2所示,在送纸盘20的里侧(图2中的右侧)设有倾斜板22。倾斜板22以向装置背面一侧(图2中的右侧)倒下的方式倾斜。倾斜板22从送纸盘20分离记录纸张50并向上方引导。倾斜板22的上方设有传送路径23(本发明中的预定的传送路径的一例)。传送路径23是传送记录纸张50的路径,其一部分弯曲形成。具体而言,传送路径23从倾斜板22朝上后,向复合机10的正面一侧(图2中的左侧)弯曲,并向正面一侧延伸,通过记录部24,通到排纸盘21(参照图1)。
如图2所示,在送纸盘20的上侧设有送纸辊25。送纸辊25与送纸盘20中最上位置的记录纸张50压接,将该记录纸张50提供到传送路径23。送纸辊25由臂26的前端一侧支撑并可旋转。臂26以轴28为旋转中心可向与送纸盘20接近或离开的方向摆动。臂26通过自重或弹簧等向送纸盘20一侧转动施力。通过臂26上设置的驱动传送机构从LF马达85(本发明中的传送部的一部分,参照图4)向送纸辊25传送驱动力。这样一来,记录纸张从送纸盘20传送到传送路径23。
记录部24如图2所示,设置在传送路径23的中途。记录部24用于将图像记录到沿传送路径23传送的记录纸张上。记录部24具有托架38及记录头39。打开盖子87(参照图1)从安装的墨盒(未图示)向记录头39提供预定颜色的墨水。
托架38向与记录纸张50的传送方向17大致垂直的方向(在图2中与纸面垂直的方向:以下称为“主扫描方向”)可往返移动。托架38通过公知的带驱动机构以预定的时序往返移动。该托架38中搭载记录头39及介质传感器47(本发明中的第1检测部的一部分、光传感器的一例、孔检测传感器的一例)。因此,记录头39及介质传感器47与托架38(驱动机构的一部分)一起往返移动。此外,对介质传感器47的构成稍后详述。
(记录头)
图3是记录部24的仰视图。
在托架38向主扫描方向往返移动的期间,记录头39(参照图2及图3)向沿传送路径23传送的记录纸张50喷出墨水并记录图像。如图3所示,记录头39的下表面一侧(图2中的下侧)具有多个喷嘴46。记录部39以喷墨方式从喷嘴46喷出墨水。喷嘴46按照青色(C)、洋红色(M)、黄色(Y)、黑色(Bk)各色墨水在记录纸张50的传送方向17上排列。在附图中没有标示,但从墨盒通过墨管向记录头39提供C、M、Y、Bk各色墨水。提供的各色墨水通过记录头39内形成的流路分配到各喷嘴46。在托架38往返移动的期间,从记录头39向沿传送路径23传送的记录纸张50选择性地排出墨水滴。这样一来,对在压板42上传送的记录纸张50进行图像记录。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图像记录由控制部100(相当于本发明中的取得部、控制部、接收部、第1检测部的一部分)根据从终端装置70取得的打印数据来进行。
(传送部)
本发明中的传送部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传送辊60、夹送辊31、排纸辊62、马刺辊(spurroller)63、LF马达85(参照图4)、及驱动电路81(参照图4)构成。如图2所示,在传送路径23中比记录部24靠近记录纸张50的传送方向17的上游一侧(以下也称为“上游一侧”)设有传送辊60。在夹着传送路径23而与传送辊60相对的位置上设有夹送辊31。夹送辊31被施力,以与传送辊60压接。被提供到传送路径23的记录纸张50进入到传送辊60和夹送辊31之间。传送辊60及夹送辊31通过夹持该记录纸张50并旋转而将记录纸张50传送到压板42上。
传送辊60及夹送辊31重复夹持记录纸张50并传送单位传送量的第1动作,将记录纸张50传送到压板42上。记录纸张50的前端到达传送辊60和夹送辊31之间的夹持点后,控制部100(参照图4)以相当于单位传送量的旋转量间歇使传送辊60旋转。“单位传送量”是指通过记录头39将图像连续记录到记录纸张50时的换行宽度。即,记录纸张50被传送辊60及夹送辊31夹持,按照各换行宽度被传送到记录头39的下方。控制部100对该换行宽度的逐次传送使记录头39向主扫描方向(和图2的纸面垂直的方向)扫描的同时,喷出墨水并记录图像。即,按照各换行宽度交互反复图像记录和单位传送量的传送。这样一来,向记录纸张50的全部区域记录连续的图像。
如图2所示,在传送路径23中比记录部24靠近记录纸张50的传送方向17的下游一侧(以下也称为“下游一侧”)设有排纸辊62。在夹着传送路径23并与排纸辊62相对的位置上,设有马刺辊63。马刺辊63被施力,以与排纸辊62压接。马刺辊63与记录纸张50的记录面压接。马刺辊63的辊面马刺状地凹凸,以使记录纸张50上记录的图像不劣化。排纸辊62及马刺辊63夹持通过了压板42的记录纸张50并旋转。这样一来,记录纸张50从传送路径23排出到排纸盘21。
驱动力从LF马达85(参照图4)传递至传送辊60及排纸辊62使其旋转,沿传送路径23传送记录纸张50。这样一来,传送辊60及排纸辊62以预定的换行宽度间歇驱动。传送辊60及排纸辊62的旋转同步。
如图2所示,在传送路径23中的传送辊60及夹送辊31的上游一侧设有定位传感器71。定位传感器71用于检测有无沿传送路径23传送的记录纸张50。定位传感器71在本实施方式中是机械传感器。该定位传感器71具有光遮断器及可转动地被轴支撑的探针。光遮断器具有向探针射出光线的发光部、及接受来自探针的反射光的受光部。定位传感器71根据由该光遮断器的受光部接收的光的亮度输出传感信号(例如和亮度对应的电信号)。当记录纸张50到达位置P1时,记录纸张50与探针抵接,探针转动。此外,P1是在传送路径23中设有定位传感器71的位置。这样一来,从定位传感器71输出的传感信号变化。控制部100根据从定位传感器71输出的传感信号的变化可检测出记录纸张50。
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复合机10的构成例的框图。
控制部100控制复合机10的全部动作。控制部100如图4所示,作为以CPU(中央处理单元)101、ROM(只读存储器)102、RAM(随机存储器)103、EEPROM(电可擦写可编程只读存储器)为主的微机构成。该控制部100通过总线107与ASIC(专用集成电路)109连接。
ROM 102中存储CPU 101控制复合机10的各种动作的程序等。RAM 103作为暂时存储CPU 101执行上述程序时使用的各种数据的存储区域或作业区域使用。该RAM 103中,暂时存储从终端装置70取得的打印数据等。
该打印数据在本实施方式中是由红(R)、绿(G)、蓝(B)三种颜色成分构成的RGB形式(RGB表色系)的图像数据。打印数据是多值的彩色图像数据,按照RGB的颜色成分例如以8bit(256灰度)表现。RGB形式的打印数据变换为由青(C)、洋红(M)、黄(Y)、黑(Bk)四种颜色成分构成的CMYBk形式的打印数据。记录头39根据变换为CMYBk形式的打印数据进行图像记录。
EEPROM 104(本发明中的存储部的一例)中存储即使电源断开后也应保持的设定、标记等。在本实施方式中,图案图像数据35及图案表36存储在该EEPROM 104中。对图案图像数据35及图案表36稍后详述。
ASIC 109连接到头控制电路33、驱动电路82、驱动电路81、扫描部12(参照图1)、操作面板40(参照图1)、介质检测电路72、旋转编码器83(本发明中的第3检测部的一例)、线性编码器84(本发明中的第2检测部的一例)、及LAN I/F(本地网络接口)86。
LAN I/F 86是可通信地连接LAN 44和复合机10的接口。复合机10通过LAN 44与终端装置70可通信地连接。控制部100通过接收从该终端装置70发送的打印数据取得打印数据。
头控制电路33根据从ASIC 109输入的CMYBk形式的打印数据,驱动控制记录头39。这样一来,从记录头39的喷嘴46(参照图3)以预定的时序选择性地喷出各色墨水,图像记录到记录纸张50。此外,头控制电路33与记录头39、介质传感器47一起搭载到托架38(参照图2)上。
驱动电路82(驱动机构的一部分)根据从ASIC 109输入的相励磁信号等向CR马达80通电驱动信号。接收到该驱动信号的CR马达80(驱动机构的一部分)旋转,从而控制托架38的往返移动。
驱动电路81驱动LF马达85。LF马达85连接到图2所示的送纸辊25、传送辊60、及排纸辊62。驱动电路81接收来自ASIC 109的输出信号并驱动LF马达85。LF马达85的驱动力通过由齿轮、驱动轴等构成的公知的驱动机构选择性地被传送到送纸辊25、传送辊60、排纸辊62。
旋转编码器83用于测定传送辊60的旋转并检测出记录纸张50的传送量。如图2所示,传送辊60上设有编码盘19及光学传感器73。编码盘19是与传送辊60一起旋转的透明的圆盘状部件,以预定间距记录放射状的标记。编码盘19固定在传送辊60的轴上,与传送辊60一起旋转。光学传感器73配置在和传送辊60接近的位置上。配置光学传感器73,使编码盘19的圆周边缘位于发光元件和受光元件之间的空间。
(第3检测部)
旋转编码器83根据光学传感器73的检测结果计数编码盘19的标记,从而检测出编码盘19的旋转。由于传送辊60与编码盘19一起旋转,因此通过检测出该编码盘19的旋转,可检测出传送辊60的旋转、即检测出记录纸张50的传送量。控制部100根据旋转编码器83的检测结果控制使传送辊60旋转的LF马达85。
(第2检测部)
线性编码器84检测出向主扫描方向往返移动的托架38的移动量。由于介质传感器47搭载在托架38上,因此线性编码器84可检测出在主扫描方向上介质传感器47相对于记录纸张50的位置。虽然未图示,但在托架38的往返移动方向上设有编码带。线性编码器84通过托架38上搭载的光遮断器检测出编码带。控制部100根据该线性编码器84的检测结果进行搭载在托架38上的介质传感器47的位置检测、及CR马达80的旋转控制。
(第1检测部)
本发明中的第1检测部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介质传感器47、介质检测电路72、及控制部100构成。
介质传感器47用于光学性地检测出沿传送路径23传送的记录纸张50上设置的孔15。如图2及图3所示,介质传感器47在本实施方式中搭载到托架38。这样一来,介质传感器47可向主扫描方向往返移动。如图2所示,介质传感器47配置在比记录头39靠近传送方向17的上游一侧(图2中的右侧)。介质传感器47检测出压板42上的记录纸张50的前端、左右端,因此也用于记录纸张50上设置的孔15的检测。
介质检测电路72去除来自介质传感器47的检测信号(电信号)中的噪声,输出到预定的输出地。控制部100根据从介质检测电路72输出的检测信号,检测出沿传送路径23传送的记录纸张50到达压板42上,并检测出记录纸张50上设置的孔15。
图5是表示介质传感器47的构成的放大截面图,表示介质传感器47向主扫描方向移动的形态。
如图5所示,介质传感器47具有由发光二极管构成的发光部48、及由光学传感器构成的受光部49。发光部48向大致铅直下方照射光线。受光部49接受由压板42或记录纸张50反射的光。介质传感器47将该受光部49接受的光的亮度所对应的检测信号输出到介质检测电路72(参照图4)。
压板42的上表面的颜色是比记录纸张50的反射率低的暗色。图5(A)表示介质传感器47的下面存在记录纸张50的记录面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受光部49接受来自比压板42的反射率高的记录纸张50的反射光。因此,此时从介质传感器47、即介质检测电路72输出的检测信号变为较高的值。
图5(B)表示托架38在主扫描方向(图5的左右方向)移动、在介质传感器47的下面存在记录纸张50上设置的孔15的状态。在该状态下,来自比记录纸张50的反射率低的压板42的反射光通过孔15由受光部49接受。因此,此时从介质检测电路72输出的检测信号变为较低的值。
图5(C)表示从图5(B)所示的状态托架38进一步移动、在介质传感器47的下面存在记录纸张50的记录面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和图5(A)所示状态一样,受光部49接受来自比压板42反射率高的记录纸张50的反射光。因此,此时从介质检测电路72输出的检测信号变为较高的值。
从该说明可知,根据受光部49接受的光的亮度,从介质检测电路72输出的检测信号的信号强度变化。因此,控制部100根据从介质检测电路72输出的检测信号,可判断记录纸张50中有无孔15。此外,介质传感器47可向主扫描方向往返移动,因此能够对记录纸张50的全部区域进行孔15的检测。
此外,利用介质传感器47可检测出主扫描方向上的记录纸张50的端部53(主扫描方向的端部,参照图8)。并且,可利用介质传感器47检测出记录纸张50的前端(传送方向上为下游一侧的端部)到达压板42。
在介质传感器47、即托架38往返移动的过程中,介质检测电路72将检测信号输出到预定的输出地。控制部100根据该检测信号检测出主扫描方向上的孔15的宽度。
根据上述检测信号检测出孔15时,传送辊60及排纸辊62重复第2动作。第2动作是以少量传送量S(本发明中的预定传送量,参照图7及图8)传送记录纸张50的动作。少量传送量S设定为:即使以预定次数反复第2动作,记录纸张50也不会超过上述单位传送量地传送。因此,在第2动作重复的期间,不会从记录头39排出墨水。
在托架38、即介质传感器47向主扫描方向往返移动的期间介质检测电路72输出检测信号。介质传感器47的下方存在孔15时,如上所述,在介质传感器47在孔15上向主扫描方向移动的过程中,从介质检测电路72输出的检测信号的信号强度变化。介质传感器47从记录纸张50的记录面之上开始向孔15上移动,从而使从介质检测电路72输出的检测信号从高值变化为低值(参照图5(A)及(B))。并且,托架38移动,介质传感器47从孔15上再次向记录纸张的记录面之上移动,从而使从介质检测电路72输出的检测信号从低值变化为高值(参照图5(B)及(C))。控制部100根据从介质检测电路72输出的检测信号变化期间的线性编码器84的检测结果,检测出主扫描方向上的孔15的宽度。即,控制部100在检测出主扫描方向上的孔15的一个端部开始到检测出另一个端部为止的期间,根据线性编码器84的判断结果判断托架38移动的距离,作为孔15的宽度。通过检测孔15的宽度,可判断设置在记录纸张50上的孔15的大小。
以下说明判断检测出的孔15是圆孔还是方孔(正方形或矩形的孔)的处理。
当检测出主扫描方向上的孔15的宽度后,进行第2动作。具体而言,传送辊60及排纸辊62被驱动旋转,记录纸张50以少量传送量S被传送。并且,再次由控制部100进行检测孔15的宽度的处理。即,当检测出孔15后,交互重复检测主扫描方向15中的孔15的宽度的处理、及第2动作。
图6是用于说明记录纸张50上设置的孔15是圆孔时的孔15的检测处理的示意图。图7是用于说明记录纸张50上设置的孔15是方孔(四角的孔)时的孔15的检测处理的示意图。
如图6所示,当记录纸张50上设置的孔15是圆孔时,进行第2动作前检测出的孔15的宽度W1在第2动作后变为比W1宽的W2。即,在第2动作前后,检测出的孔15的宽度变化。如图7所示,当记录纸张50上设置的孔15是方孔时,进行第2动作前检测出的孔15的宽度W3在第2动作后变为和W3基本相同的W4。即,第2动作前后检测出的孔15的宽度基本相等。因此,控制部100根据重复第2动作的期间检测出的主扫描方向的孔15的宽度是否变化,可判断孔15是圆孔还是方孔。此外,本发明中的方孔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四角孔,只要是具有与传送方向17平行的二条边的多角形的孔,不限定为四角。
以下说明确定记录纸张50上设置的孔15的位置的处理。
如上所述,根据线性编码器84的检测结果,可判断主扫描方向中介质传感器47相对记录纸张50的位置。并且,根据旋转编码器83的检测结果可求得记录纸张50的传送量。并且,根据从介质传感器47(介质检测电路72)输出的检测信号,可检测出记录纸张50上设置的孔15。因此,根据检测出孔15时的主扫描方向中的介质传感器47的位置、及通过介质传感器47检测出记录纸张50的前端后的记录纸张50的传送量,可确定记录纸张50的哪个位置上设置了孔15。这样一来,控制部100根据介质传感器47(介质检测电路72)输出的检测信号、线性编码器84的检测结果、及旋转编码器83的检测结果,可检测出记录纸张50中的孔15的位置。
图8是用于说明对设有孔15的记录纸张50无边缘地记录图像的处理的示意图,表示记录纸张50的第1区域65及第2区域68。
例如通过从终端装置70发送打印数据指示开始无边缘记录时,从送纸盘20提供记录纸张50,沿传送路径23传送。记录纸张50的前端到达压板42时,开始托架38的往返移动。控制部100根据在托架38往返移动期间从介质检测电路72输出的检测信号,进行记录纸张50上设置的孔15的检测处理。当检测出记录纸张50上设置的孔15后,控制部100禁止从记录头39向记录纸张50中的第1区域65喷出墨水,且使记录头39向第2区域68喷出墨水。
第1区域65是至少包括孔15的区域,在本实施方式中,是与孔15相似的、比孔15略大的区域(参照图8(A)~(D))。可根据检测出的孔15的宽度判断孔15的大小,因此第1区域65的大小可根据该判断结果确定。第1区域65的大小例如确定为第1区域65的面积是孔15的面积的110%~140%左右。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区域68是除了第1区域65的记录纸张中的记录面的全部区域(参照图8)。即,第2区域68中包括记录纸张50中的中央区域(比孔15靠近内侧的区域)。并且,第2区域68包括第1区域65中包括的孔15与和该孔15相邻的孔15之间的区域。即,第2区域68包括连接相邻的二个孔15的中心的直线的一部分。并且,第2区域68包括与第1区域65最靠近的记录纸张50的端部53与该第1区域65之间的区域。此外,本发明中的端部不限定为记录纸张50的左端的端部53(参照图8)。即,本发明中的第2区域也可以在第1区域65不最靠近端部53、而最靠近记录纸张50的上端或下端时,设定为含有其上端或下端与第1区域65之间的区域。
记录头39不对第1区域65喷出墨水、对第2区域喷出墨水,而将图像无边缘地记录到记录纸张50。为了进行该无边缘记录,控制部100进行以下处理。
控制部100将本来应记录到第1区域65的打印数据置换为预定图案的图像数据(图4所示的图案图像数据35)。如图8所示,图案图像数据35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图案图像数据A、图案图像数据B、图案图像数据C、图案图像数据D的任意一个。图案图像数据A及图案图像数据B表示圆形的图像,大小不同。图案图像数据C及图案图像数据D表示长方形的图像,大小不同。即,图案A的圆形大于图案B的圆形,图案C的长方形大于图案D的长方形。这些图案图像数据35由白像素数据(表示本发明中的空白的图像数据的一例)构成。其中,白像素数据是具有表示白色的预定表色值(例如R,G,B=255,255,255)的像素数据。
如上所述,控制部100可判断记录纸张50上设置的孔15的形状及大小。控制部100根据该判断结果选择图案图像数据A~图案图像数据D的任意一个图案图像数据35。即,控制部100根据由线性编码器84及旋转编码器83的检测结果确定的孔15的位置,决定第1区域。并且,控制部100在RAM 103中存储的打印数据中,判断本来应该记录到第1区域65的打印数据。接着,控制部100将判断的打印数据置换为上述选择的图案图像数据35。记录头39根据本来应该记录到第1区域65的打印数据置换为图案图像数据35的打印数据,进行图像记录。图案图像数据35由白像素数据构成,因此不会从记录头39向记录纸张50的第1区域喷出墨水。这样一来,防止从记录头39喷出的墨水通过孔15。
此外,本发明中表示空白的像素数据只要是不通过记录头39喷出墨水的像素数据即可,不限定为白像素数据。表示空白的像素数据例如也可是不具有表色值的像素数据。
例如用于活页笔记本、系统笔记本的带孔纸使设置的孔15的形状、孔15的大小、及设置孔15的位置规格化。EEPROM 104中,设有图案表36。图案表36至少将预定大小的记录纸张50上设置的孔15的形状、孔15的大小、及设置孔15的位置相关的信息与记录纸张50的预定大小建立对应并存储。
图9是表示图案表36的说明图。
如图9所示,图案表36具有命名为“记录纸张尺寸”域、“位置”域、“形状”域、“大小”域、“孔数”域、“图案”域的六个域。EEPROM 104中,通过该图案表36,各域的信息建立对应并存储。各域中存储的信息如下所示。
“记录纸张尺寸”域中存储设有孔15的记录纸张50的预定尺寸。预定尺寸包括A4尺寸(297mm×210mm)、B5尺寸(257mm×182mm)、A5尺寸(210mm×148mm)、圣经尺寸(171mm×95mm)、mini 6尺寸(126mm×80mm)、nimi 5尺寸(105mm×61mm)。此外,存储在该“记录纸张尺寸”域的尺寸是一般使用的带孔纸的预定尺寸的一例,预定尺寸不限于这些尺寸。因此,图案表36中存储的信息可根据来自操作面板40的预定操作、或从终端装置70发送的信息变更。
“位置”域中存储表示记录纸张50上设置的孔15的位置的信息。根据该“位置”域中存储的信息,可判断在预定尺寸的记录纸张50中设置孔15的位置。此外在图9中,显示用于表示设置了孔15的记录纸张50沿传送路径23传送时由介质传感器47首先检测出的孔15的位置的坐标信息。“形状”域中存储表示记录纸张50上设置的孔15的形状的信息。孔15的形状包括圆孔或方孔(图9中的“四角”)。
“大小”域中存储表示预定尺寸的记录纸张50上设置的孔15的大小的信息。“孔数”域中存储表示预定尺寸的记录纸张50上设置的孔15的个数的信息。“图案”域中存储表示图案图像数据A~图案图像数据D的任意一个的信息。
根据该图案表36进行以下判断。控制部100判断沿传送路径23传送的例如A4尺寸的记录纸张50上在位置(X1,Y1)设有孔15。并且,控制部100判断该记录纸张50上设有二处大尺寸的圆孔、应将包括这二个孔15的第1区域65所对应的打印数据分别置换为图案图像A。
控制部100判断沿传送路径23传送的例如圣经尺寸的记录纸张50上在位置(X5,Y5)设有孔15。并且,控制部100判断该记录纸张50上设有六处小尺寸的圆孔、应将包括这六个孔15的第1区域65所对应的打印数据分别置换为图案图像B。
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100根据对打印数据所指定的记录纸张50的尺寸、图案表36中存储的信息、及介质传感器47的检测结果,判断沿传送路径23传送的记录纸张50上设置的孔15的排列图案,根据该判断结果进行上述打印数据的置换。排列图案是指孔的形状、孔的大小、孔的个数、孔的位置、孔的间距等。
从送纸盘20提供到传送路径23的记录纸张50的尺寸指定在图像记录开始前由控制部100接受。通过介质传感器47检测出孔15后,根据该检测结果、指定的记录纸张50的尺寸、图案表36的信息,由控制部100判断传送中的记录纸张50上设置的孔15的排列图案。根据该判断结果,对认为设置在记录纸张50的所有孔15,控制部100设定第1区域65。并且,按照设定的各第1区域65,进行上述图案图像数据35的置换。因此,可不用检测出记录纸张50上设置的所有孔15就能避开孔15而把墨水喷出到记录纸张50上。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的图像记录方法。
图10及图11是表示从终端装置70取得打印数据时在复合机10中执行的处理的步骤的流程图。此外,根据以下流程图说明的复合机10的处理是根据ROM 102中存储的控制程序、由控制部100发出的命令来进行的。
控制部100判断是否取得了打印数据(S1)。即,控制部100判断是否接受到从终端装置70发送的打印数据。当控制部判断未接受到打印数据时(S1:否),变为待机状态。控制部100判断取得了打印数据时(S1:是),将取得的打印数据存储到RAM 103中(S2,第1步骤)。并且,控制部100根据打印数据中含有的设定信息判断指定的记录纸张50的尺寸,从而取得记录纸张50的尺寸(S3)。这样一来,控制部100从终端装置70取得包括指定记录纸张50的尺寸的信息的打印数据,从而接受沿传送路径23传送的记录纸张50的尺寸。
控制部100驱动送纸辊25使记录纸张50从送纸盘20提供到传送路径23。当记录纸张50的前端到达传送辊60及夹送辊31的夹持点时,控制部100控制传送辊60及排纸辊62的旋转,沿传送路径23以单位传送量逐次传送记录纸张50(S4,第2步骤)。记录纸张50的前端是否到达传送辊62及夹送辊31的夹持点,可在由定位传感器71检测出来记录纸张50的前端后,根据由旋转编码器83检测出的记录纸张50的传送量判断。开始步骤S4的处理后,控制部100开始由旋转编码器83检测记录纸张50的传送量的处理(S5)。并且,控制部100使托架38向主扫描方向往返移动(S6)。
控制部100根据从介质检测电路72输出的检测信号,判断是否检测出在压板42上传送的记录纸张50上设置的孔15(S7,第3步骤)。控制部100在判断未检测出孔15时(S7:否),进行打印处理(S8,第4步骤)。具体而言,控制部100使记录头39一边向主扫描方向扫描一边喷出墨水,从而向主扫描方向将1行图像记录到记录纸张50上。此外,该打印处理中使用的打印数据逐行从RGB形式依次变换为CMYBk形式,并依次传送到头控制电路33。根据该打印数据,头控制电路33控制记录头39,从而将图像记录到记录纸张50。
控制部100根据记录头39是否完成对所有打印数据的图像记录来判断打印处理是否结束(S9)。控制部100判断打印处理结束时(S9:是),将记录纸张50从传送路径23排出到排纸盘21(S10)。控制部100判断打印处理未完成时(S9:否),判断记录纸张50是否一半以上通过了介质传感器47(S11)。该判断处理根据在步骤S3的处理中取得的记录纸张50的尺寸(传送方向17中记录纸张50的长度)、及使用旋转编码器83检测出的记录纸张50的传送量来进行。控制部100判断未检测出孔15并且记录纸张50一半以上通过了介质传感器47时(S11:是),判断记录纸张50上未设置孔15。这种情况下,处理返回到步骤S8。即,控制部100以介质传感器47到传送方向17中记录纸张50的一半的位置为止未检测到孔15为条件,判断记录纸张50上未设置孔15,中止检测孔15的处理(步骤S7的处理)。控制部100判断记录纸张50一半以上未通过介质传感器47时(S11:否),处理返回到步骤S7。即,直到记录纸张50一半以上向介质传感器47下游一侧移动为止,进行检测孔15的处理。这样一来,控制部100直到传送方向17的记录纸张50的大致中间位置(本发明中的预定位置的一例)为止检测孔15。
控制部100判断由介质传感器47检测到孔15时(S7:是),将N设定为“1”且将Nerr设定为“0”(S13)。N是进行了用于检测孔15的处理(在上述第2动作期间进行的检测处理)的次数,Nerr是通过该处理检测出的错误次数。设定的N及Nerr信息暂时存储到RAM103的预定区域。控制部100在介质传感器47(托架38)向主扫描方向移动时,作为第N次(在此为第1次)的数据,检测出孔15的位置、及主扫描方向中孔15的宽度(S14)。该步骤S14的处理如上所述,在介质传感器47往返移动的过程中,根据从介质检测电路72输出的检测信号、及线性编码器84的检测结果进行。
接着,控制部100少量传送记录纸张50(S15)。即,控制部100进行1次上述第2动作。这样一来,记录纸张50仅被传送少量传送量S。当进行步骤S15的处理时,托架38向主扫描方向移动。控制部100在托架38移动的过程中,根据从介质检测电路72输出的检测信号,判断是否检测出孔15(S16)。控制部100判断未检测出孔15时(S16:否),使Nerr增加“1”(S17)。控制部100判断现在的Nerr是否大于NerrMAX(S18)。即,控制部100判断介质传感器47对孔15的检测错误是否超过预定次数(例如3次)。当控制部100判断Nerr小于或等于NerrMAX时(S18:否),处理返回到步骤S15。当控制部100判断Nerr大于NerrMAX时(S18:是),即,判断介质传感器47产生孔15的检测错误时,处理前进到步骤S19。控制部100控制传送辊60及排纸辊62的旋转,以单位传送量逐次传送记录纸张50(S19)。即,控制部100重新进行第1动作。进行步骤S19的处理后,处理返回到步骤S8。
控制部100判断检测出了孔15时(S16:是),使N增加“1”(S20)。并且控制部100判断现在的N是否大于NMAX(2次以上的预定数:例如3次)(S21)。当控制部100判断N小于或等于NMAX时(S21:否),再次进行步骤S14之后的处理。当控制部100判断N超过NMAX时(S21:是),根据进行了N次的步骤S14的处理所获得的信息,确定记录纸张50上设置的孔15的位置(S22)。孔15的位置如上所述,根据为检测出记录纸张50而从介质传感器47(介质检测电路72)输出的检测信号、用于控制托架38的往返移动的线性编码器84的检测结果、及用于控制记录纸张50的传送的旋转编码器83的检测结果来判断。因为无需用于确定孔15的位置的特别的构成,所以确定孔15的位置的处理比较容易。并且,控制部100判断在步骤S14的处理中获得的N次的孔15的宽度是否全部基本一致(S23)。
如上所述,当记录纸张50上设置的孔15是方孔时,在少量传送记录纸张50前后、即进行步骤S15的处理的前后,检测出的孔15的宽度基本相等。当记录纸张50上设置的孔15是圆孔时,进行步骤S15的处理的前后,检测出的孔15的宽度不同。因此,根据少量传送记录纸张50前后的孔15的宽度,易于判断孔15是方孔还是圆孔。
控制部100判断N次的孔15的宽度不同时(S23:否),判断检测出的孔15是圆孔,将步骤S3的处理所取得的记录纸张尺寸对应的圆孔的图像数据(图案图像数据A或图案图像数据B)从EEPROM 104读出(S24)。控制部100判断N次孔15的宽度基本一致时(S23:是),判断检测出的孔15为方孔,将步骤S3的处理所取得的记录纸张尺寸对应的方孔的图像数据(图案图像数据C或图案图像数据D)从EEPROM 104读出(S25)。
控制部100在进行了步骤S25或步骤S26的处理后,判断记录纸张50中的孔15的排列图案,确定全部第1区域65(S26)。即,根据最初检测出的孔15的信息、及图案表36的信息,对假设记录纸张50上设置的所有孔15设定第1区域65。此外,步骤S24和步骤S26的处理、或步骤S25和步骤S26的处理如上所述,参照图案表36来进行。因此,在此省略其详细说明。
控制部100使图案图像数据35合成到未打印数据(S27)。具体而言,控制部100将图案图像数据35合成到未传送到头控制电路33的RGB形式的打印数据。换句话说,控制部100将未传送到头控制电路33的RGB形式的打印数据的一部分置换为通过步骤S24的处理或步骤S25的处理读出的图案图像数据35。通过进行步骤S27的处理,和第1区域65对应的打印数据被置换为图案图像数据35,传送到头控制电路33。
和步骤S19的处理一样,控制部100以单位传送量逐次传送记录纸张50(S28)。并且,和步骤S8的处理一样进行打印处理(S29,第5步骤)。通过进行该步骤S29的处理,禁止记录头39向第1区域65喷出墨水,从记录头39向其余的第2区域68喷出墨水,无边缘地记录图像。
和步骤S9的处理一样,控制部100判断打印是否完成(S30)。当控制部100判断打印未完成时(S30:否),处理返回步骤S29。控制部100判断打印完成时(S30:是),将记录纸张50从传送路径23排出到排纸盘21(S31)。
如上所述,由控制部100取得打印数据后,记录纸张50沿传送路径23传送。在记录纸张50的传送过程中通过介质传感器47检测孔15。并且,通过在传送过程中从记录头39喷出墨水,在记录纸张50上记录基于打印数据的图像。当检测出记录纸张50上设置的孔15时,本来应该记录到第1区域65的打印数据被置换为图案图像数据35(参照图8)。图案图像数据35如上所述由表示空白的像素数据构成。图案图像数据35作为记录到第1区域65的打印数据被传送到记录头39,从而使记录头39不向第1区域65喷出墨水(参照图8)。由于避开了孔15而从记录头39喷出墨水,因此可防止墨水通过孔15污染压板42和记录纸张50。
此外,记录头39向第2区域68喷出墨水。具体而言,向孔15和孔15之间的区域、及孔15和端部53(参照图8)之间的区域喷出墨水。因此,可将图像记录到孔15和与该孔15相邻的孔15之间的区域。并且,可将图像记录到与孔15最接近的记录纸张50的端部53和孔15之间的区域。在本实施方式中,打印部11具有无边缘记录图像的功能,因此可将设置了孔15的记录纸张50的余白设定为0。
并且,介质传感器47搭载在沿主扫描方向往返移动的托架38。因此,可对于记录纸张50的全部区域判断记录纸张50上是否设置孔15。并且,由于介质传感器47设置得比记录头39靠近传送方向17的上游一侧,因此在记录纸张50上设置孔15时,可在图像记录到第1区域65前检测出孔15。因此,不会产生虽然检测出孔15但墨水喷出到该孔15的问题。
并且,判断沿传送路径23传送的记录纸张50中直到传送方向17的预定位置为止是否设有孔15。预定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在传送方向17中记录纸张50的大致中间位置。一般情况下,设置在记录纸张50上的孔15夹着传送方向17中记录纸张50的中间位置并对称设置。因此,到大致中间位置为止未检测出孔15时,判断传送中的记录纸张50中未设置孔15。这样一来,未设置孔15的记录纸张50提供到传送路径23时,可防止进行无用的检测处理。即,与对传送方向17中记录纸张50的全部区域进行介质传感器47的孔检测时相比,可缩短图像记录所需时间。
此外,也可替代将打印数据的一部分置换为图案图像数据35,而控制从记录头39喷出墨水的范围,禁止向第1区域65喷出墨水。具体而言,向头控制电路33上设置的缓存器(未图示)写入设定记录头39向主扫描方向的墨水喷出范围的设定信息。当检测到记录纸张50上设置的孔15时,改写上述设定信息,从墨水喷出范围中除去第1区域65。这样一来,打印数据输入到头控制电路33,可使墨水不从记录头39喷出到孔15。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将图像无边缘记录到记录纸张50的方式,但也可对记录纸张50设定若干(例如1~3mm左右的)余白。即,第2区域68不一定非是记录纸张50的中央一侧开始到端部53为止的区域。
并且,例如当孔15的间距(间隔)较小时,可设定第2区域68不包含孔15和孔15之间。即,本发明的第2区域可以是从本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第2区域68中去除以下区域,即第1区域65中含有的孔15与和该孔15相邻的孔15之间的区域。
并且,例如对记录纸张50设定余白时,本发明的第2区域可以是以下区域。即,本发明的第2区域是从本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第2区域68去除以下区域,即与第1区域65最接近的记录纸张50的端部53与该第1区域65之间的区域。
并且,在本实施例中,根据孔的位置、孔的大小、孔的形状判断孔的排列图案,只要至少可正确识别孔的位置,就可限定孔的排列图案。并且,通过决定与限定的排列图案的任意一个对应的第1区域和第2区域,可进行最佳的打印。
并且,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根据检测出的孔判断孔的排列图案,但也可对所有孔检测孔的位置等,记录避开各个孔的位置的图像。这样一来,即使不注册孔的排列图案,或者对于具有未注册的孔的排列图案的记录纸张,也可进行最佳的图像记录。
并且,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作为孔检测传感器使用了与记录头39一起向与传送方向垂直的方向移动的介质传感器47,从而可通过低成本、小型化的构成实现本发明的孔位置检测等。但是,不限于此,也可采用在与传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移动的独立的孔检测传感器。例如,本发明也可适用于在整个宽度上具有记录元件的记录头的记录装置。
并且,在与传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在整个宽度上配置孔检测传感器,也可检测出孔位置、孔大小、孔形状。这样一来,孔和孔之间、孔和纸张端部之间等可实现和孔对应的所需的打印。
并且,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为了检测出孔的位置使用以下检测单元。即,使用旋转编码器83检测记录纸张50向传送方向的传送量,并且使用线性编码器84检测与传送方向垂直的方向的介质传感器45(孔检测传感器)的移动量。这些也可使用其他方式。例如也可从基准位置开始到检测出孔为止,计数驱动脉冲马达的脉冲数。
并且,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喷墨记录方式,但本发明也可适用于电子照相方式、热敏方式等其他打印方式。

Claims (20)

1.一种图像记录装置,包括:
取得部,取得打印数据;
传送部,沿预定的传送路径传送记录介质;
第1检测部,检测出上述传送的记录介质上设置的孔;
记录部,根据上述打印数据向上述传送的记录介质记录图像,
上述图像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
还包括控制部,根据由上述第1检测部检测出的至少孔的位置,决定至少包括上述孔的第1区域和其余的第2区域,禁止上述记录部在上述第1区域(65)中进行图像记录,使得该记录部在上述第2区域(68)中进行图像记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中,上述第2区域包括上述第1区域中包含的孔与和该孔相邻的孔之间的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中,上述第2区域包括最靠近上述第1区域的上述记录介质的一端与该第1区域之间的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中,上述控制部将本来应该记录到上述第1区域的打印数据置换为由表示空白的像素数据构成的预定图案的图像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中,
包括:存储部,将设置在上述记录介质的孔的形状、孔的大小及与孔设置的位置相关的信息、与记录介质的预定大小建立对应并存储;以及
接收部,接收对于上述传送的记录介质的大小的指定;
上述控制部根据上述接收部接收的指定的记录介质的大小、上述存储部中存储的信息、及上述第1检测部的检测结果,判断上述传送的记录介质上设置的孔的排列图案,根据该判断结果进行上述置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中,
上述第1检测部,在直到上述记录介质的传送方向中的该记录介质的预定位置为止检测孔,
上述控制部,以上述第1检测部直到上述预定位置为止未检测出孔为条件,判断该记录介质上未设置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中,
上述第1检测部包括光学传感器,光学性地检测出上述传送的记录介质上设置的孔,
上述光学传感器配置在上述记录介质的传送方向中比上述记录头更上游的一侧,上述光学传感器能够沿与上述传送方向垂直的方向往返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中,
上述第1检测部,根据上述光学传感器往返移动的过程中从该光学传感器输出的检测信号,检测出与上述与传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中的孔的宽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中,
上述传送部重复以预定的传送量传送记录介质的动作,
上述第1检测部,根据重复上述动作时上述孔的宽度是否变化来判断该孔是圆孔还是方孔。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中,
包括:第2检测部,检测出上述与传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中上述光学传感器相对上述记录介质的位置;
第3检测部,检测出上述记录介质的传送量,
上述第1检测部,根据从上述光学传感器输出的检测信号、上述第2检测部的检测结果、及上述第3检测部的检测结果,检测出上述记录介质中的孔的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中,上述记录头根据上述打印数据进行无边缘记录图像。
12.一种图像记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1步骤,取得打印数据;
第2步骤,沿预定的传送路径传送记录介质;
第3步骤,检测出上述传送的记录介质中设置的孔;
第4步骤,根据上述打印数据在上述传送的记录介质中记录图像,上述图像记录方法的特征在于,
还包括第5步骤,以检测出上述孔为条件,禁止对至少包括孔的第1区域进行图像记录,而对其余的第2区域进行图像记录。
13.一种图像记录装置,
包括:传送部,沿预定的传送路径传送记录介质;
孔检测传感器,检测出上述传送的记录介质中设置的孔;以及
记录部,将图像记录到上述记录介质上,
上述图像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还包括,
驱动机构,使上述孔检测传感器在与上述传送方向垂直的方向移动;
孔检测控制部,进行控制,使传送部传送上述记录介质,通过上述驱动机构使上述孔检测传感器向与上述记录介质的传送方向垂直的方向移动,
上述孔检测控制部,通过控制上述传送部和驱动机构,使上述孔检测传感器在上述记录介质上扫描,根据获得的来自上述孔检测传感器的信号检测出孔。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中,上述孔检测控制部检测出孔的二维位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中,上述孔检测控制部检测出孔的形状。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中,上述孔检测控制部根据孔的检测结果确定上述记录介质上的孔的排列图案。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中,上述孔的检测结果是检测出的孔的二维位置、大小、及孔的形状。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中,上述孔检测控制部通过控制上述传送部和上述驱动机构,使上述孔检测传感器在上述记录介质上扫描,根据获得的来自上述孔检测传感器的信号,进一步检测出与上述记录介质的传送方向垂直的方向的一端。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中,上述孔检测控制部根据孔的检测结果及与上述记录介质的传送方向垂直的方向的一端的检测结果,确定上述记录介质上的孔的排列图案。
20.根据权利要求13至19的任意一项所述的图像记录装置,其中,上述驱动机构使上述记录头与上述孔检测传感器一起向与上述传送方向垂直的方向移动。
CN200810087637.3A 2007-03-30 2008-03-25 图像记录装置及图像记录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7455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095697 2007-03-30
JP2007-095697 2007-03-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74553A CN101274553A (zh) 2008-10-01
CN101274553B true CN101274553B (zh) 2010-06-23

Family

ID=397945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87637.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74553B (zh) 2007-03-30 2008-03-25 图像记录装置及图像记录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8142011B2 (zh)
JP (1) JP5029462B2 (zh)
CN (1) CN10127455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903249B2 (ja) * 2009-09-10 2012-03-28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通帳プリント装置
JP2012000840A (ja) * 2010-06-16 2012-01-05 Canon Inc 印刷装置
JP5131319B2 (ja) * 2010-06-17 2013-01-3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
JP2013103428A (ja) * 2011-11-15 2013-05-30 Seiko Epson Corp インクジェット用連続用紙、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ー、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ーの予備吐出方法
ITBO20120247A1 (it) * 2012-05-07 2013-11-08 Giuseppe Gallucci Metodo per realizzare articoli piani comprendenti immagini
US8752829B1 (en) 2013-01-17 2014-06-17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Rotatable and translatable mechanical flag
JP6151595B2 (ja) * 2013-07-29 2017-06-21 株式会社Screen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インクジェット印刷装置及びその段差ずれ補正方法
JP6575210B2 (ja) * 2014-11-10 2019-09-18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WO2018059721A1 (en) * 2016-09-30 2018-04-05 Hp Indigo B.V. Ink development
WO2018082974A1 (en) * 2016-11-01 2018-05-11 OCE Holding B.V. Printi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inting an image on a printed media piece without using registration marks
EP3372405B1 (en) * 2017-03-10 2022-05-18 Tetra Laval Holdings & Finance S.A. A printing system for packaging material
JP6708155B2 (ja) * 2017-03-28 2020-06-10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7106862B2 (ja) * 2017-12-27 2022-07-2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前処理装置、及び前処理情報設定方法
JP2019117590A (ja) 2017-12-27 2019-07-18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前処理情報作成プログラム、及び前処理情報作成方法
JP6985946B2 (ja) * 2018-01-29 2021-12-22 理想科学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
JP7193776B2 (ja) * 2018-11-02 2022-12-2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印刷装置、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2020144175A (ja) * 2019-03-05 2020-09-10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7325715B2 (ja) * 2019-09-10 2023-08-15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27201A (zh) * 2004-07-26 2006-02-01 佳能株式会社 薄片材料识别装置和具有该装置的成像装置
CN1865004A (zh) * 2005-02-28 2006-11-2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喷射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程序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86576A (ja) 1989-08-29 1991-04-11 Nec Corp プリンタ装置
US5238269A (en) * 1991-05-30 1993-08-24 Levine William A Sheet material incorporating smaller areas defined by elongated slits and means of attachment enabling printing of said small areas while still attached but after slitting
JPH05124183A (ja) * 1991-10-31 1993-05-21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エツト記録装置
JP3332546B2 (ja) 1994-01-31 2002-10-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US6117061A (en) * 1997-07-21 2000-09-12 Avery Dennison Corporation Method for custom printing and forming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s
JPH1191191A (ja) 1997-09-19 1999-04-06 Hitachi Ltd プリンタ装置
US6753975B1 (en) 1999-09-10 2004-06-22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Media mapping for customized imaging in a printer
JP2002292949A (ja) 2001-03-29 2002-10-09 Seiko Epson Corp プリンタ及び印刷システム
US6945645B2 (en) * 2002-05-06 2005-09-20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coring media
US7963201B2 (en) * 2003-08-26 2011-06-21 Concept Medical Technologies, Inc. Medication dispen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JP2005289049A (ja) 2004-03-09 2005-10-20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
US7506947B2 (en) 2004-03-09 2009-03-2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 jet prin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using media shape detection
JP4577037B2 (ja) 2004-03-31 2010-11-1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媒体検出方法および印刷システム
US20050225626A1 (en) 2004-03-31 2005-10-13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Printing method, medium detection metho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and printing apparatus
JP4652929B2 (ja) * 2005-08-18 2011-03-16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
US20080143807A1 (en) * 2006-12-13 2008-06-19 Bartley Russell L Media printing and folding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27201A (zh) * 2004-07-26 2006-02-01 佳能株式会社 薄片材料识别装置和具有该装置的成像装置
CN1865004A (zh) * 2005-02-28 2006-11-2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液体喷射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程序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80240753A1 (en) 2008-10-02
CN101274553A (zh) 2008-10-01
JP2008273191A (ja) 2008-11-13
US8342677B2 (en) 2013-01-01
US8142011B2 (en) 2012-03-27
JP5029462B2 (ja) 2012-09-19
US20120147079A1 (en) 2012-06-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74553B (zh) 图像记录装置及图像记录方法
EP1674276A1 (en)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method
CN1876386B (zh) 喷墨打印设备、喷墨打印方法和喷墨打印系统
US8702194B2 (en) Inkjet printing apparatus
CN101844439B (zh) 印刷装置
CN102211473B (zh) 打印控制设备和方法
US20050007404A1 (en) Printing apparatus comprising scanner and adjustment method therefor
CN102131032B (zh) 光学读取装置、光学读取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JP5754968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その調整方法
CN102189779A (zh) 打印控制方法和打印设备
CN103373068A (zh) 打印设备和定位调整方法
CN1831848B (zh) 记录装置、用于记录装置的数据处理方法以及主装置
US7021734B2 (en) Inkjet printer and printing system thereof and method of compensating for deteriorated nozzle
US20070036596A1 (en) Multifunction machine system and paper feed control method in the multifunction machine system
CN101274542B (zh) 喷墨记录装置
US6302510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ng printing status of print head
JP2007152670A (ja) 記録媒体判別方法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20040212830A1 (en) Printing method and printing apparatus
JP2001058396A (ja) プリンタ
JPH08323992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S62268660A (ja) 記録装置
JP725534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1229730A (zh) 具有记录头的记录装置以及使用记录头的记录方法
JP7056282B2 (ja) ハンディプリンタ、印刷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KR20080069796A (ko) 회전 가능한 스캔모듈을 구비한 복합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