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71288A - 调色剂、显影剂、调色剂容器、处理盒、成像装置及成像方法 - Google Patents

调色剂、显影剂、调色剂容器、处理盒、成像装置及成像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71288A
CN101271288A CNA2007101379570A CN200710137957A CN101271288A CN 101271288 A CN101271288 A CN 101271288A CN A2007101379570 A CNA2007101379570 A CN A2007101379570A CN 200710137957 A CN200710137957 A CN 200710137957A CN 101271288 A CN101271288 A CN 1012712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ner
content
polyester
resin
compou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3795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71288B (zh
Inventor
山田雅英
江本茂
渡边真弘
大木正启
齐藤彰法
若松慎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2712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712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712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7128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02Preparation methods
    • G03G9/0804Preparation methods whereby the components are brought together in a liquid dispersing medium
    • G03G9/0806Preparation methods whereby the components are brought together in a liquid dispersing medium whereby chemical synthesis of at least one of the toner components takes plac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19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mensions of the particl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Binders for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42Binders for toner particles compris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G03G9/08755Polyest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Binders for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84Macromolecular material not specially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groups G03G9/08702 - G03G9/08775
    • G03G9/08791Macromolecular material not specially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groups G03G9/08702 - G03G9/08775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ence of specified groups or side chai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9/00Developers
    • G03G9/08Developers with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Binders for toner particles
    • G03G9/08784Macromolecular material not specially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groups G03G9/08702 - G03G9/08775
    • G03G9/08793Crosslinked polym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Developing Agents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一种调色剂,其含有着色剂和粘合剂树脂,其中所述调色剂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将至少着色剂、具有能与含活性氢基的化合物反应的位点的粘合剂树脂的前体、含活性氢基的化合物溶解或分散在有机溶剂中以制备出调色剂组成混合物液体,使调色剂组成混合物液体在水性介质中分散或乳化,同时使前体与含活性氢基的化合物反应以制备出调色剂分散体,并且从调色剂分散体中除去有机溶剂;所述粘合剂树脂含有一种改性的聚酯,所述改性的聚酯具有衍生自异氰酸酯的结合位点;所述调色剂中Sn的含量为800ppm或更少;来自非Sn聚酯化催化剂的金属的含量为10ppm-200ppm;并且来自非Sn异氰酸酯化催化剂的金属的含量为10ppm-200ppm。

Description

调色剂、显影剂、调色剂容器、处理盒、成像装置及成像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电照相、静电记录以及静电打印等中使静电图像显影的调色剂、一种使用该调色剂的显影剂、一种调色剂容器、一种处理盒、一种成像装置以及一种成像方法。
背景技术
在采用电照相的成像中,通常借助各种单元在由光电导材料制成的光电导体上形成静电潜像。接着,利用显影剂生成静电潜像之后,将由显影剂显影的图像转印到纸等上面,然后通过由加热、加压或溶剂蒸气使转印的图像定影来完成成像。
使静电潜像显影的方法粗略地分为利用液体显影剂的液体显影,和利用干显影剂(以下可称为“调色剂”)的干式显影,在液体显影剂中,将各种细粉状的颜料和染料分散在绝缘有机液体中,在干显影剂中,将诸如炭黑的着色剂分散在树脂中。干式显影方法的实例包括串联法、磁刷法和粉末晕色法(powder cloud method)。近年来,已经广泛使用干式显影。
对于基于干式显影的定影法而言,由于加热辊良好的能量效率,因此通常利用加热辊使图像定影。此外,近年来,为了通过在低温下使调色剂定影以节约能量,有这样的趋势:在定影时需要给予至调色剂的热量低。在国际能源组织(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IEA)的DSM(需求侧管理)计划中,有一个用于实现下一代复印机技术的项目,且已经公开其具体规范。对于30cpm(每分钟拷贝数)及以上的复印机,要求实现与常规的打印机相比节约相当多的能量,以使待机时间为10秒或更短,且在待机时间内的能量消耗为10-30瓦(依据复制速度而改变)。达到该要求的一个方法是,通过实现诸如加热辊等低热容量的定影元件提高温度响应的方法。然而,该方法并不十分令人满意。
为了满足要求和使待机时间最短,降低调色剂的定影温度,以及降低使用该机械时的调色剂定影温度被认为是必须要达到的技术项目(技术要求)。为了解决该低温定影,已经试图使用具有优异的低温定影性能和比较有利的耐热存储稳定性的聚酯树脂,代替目前已广泛使用的苯乙烯-丙烯酸类树脂(参见日本专利申请公开文本(JP-A)No.60-90344、JP-A No.64-15755、JP-ANo.2-82267、JP-A No.3-229264、JP-A No.3-41470和JP-A No.11-305486)。此外,针对改善低温定影性能的目的,提议试图在粘合剂中加入特定的非烯烃结晶聚合物(参见JP-A No.62-63940),试图使用一种结晶聚酯(参见日本专利2931899)等。然而,并不能说聚酯树脂的分子结构和分子量已最佳化。
此外,即使通过采用目前公知的技术,也不可能达到DSM计划的规范,且需要建立更优于常规技术领域的先进的低温定影技术。
鉴于这些因素,对于进一步的低温定影,有必要控制树脂的热性能。然而,过分降低玻璃化转变温度(Tg)导致耐热保存性的降低,且当分子量变小(减少)以及树脂的Fl/2温度过分降低时,会出现热反印(hot offset)发生(出现)温度降低的问题。因此,在通过控制树脂的热性能而获得具有高热反印发生(出现)温度和优异的低温定影性能的调色剂中仍没有突破。
其次,用于使静电图像显影的调色剂的制造方法,通常分为研磨法和聚合法。在研磨法中,通过将着色剂、电荷控制剂和抗反印剂等溶解混合在热塑性树脂中使其均匀分散,并通过研磨和分级获得的调色剂组合物来制造调色剂。根据该研磨法,可制造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优异性能的调色剂。然而,在材料选择上具有限制。换言之,通过溶解混合获得的调色剂组合物必须是这样的:它可以通过经济可行的装置加以研磨和分级。由于该要求,溶解混合的调色剂组合物必须足够脆。因此,实践中,在通过研磨调色剂组合物形成颗粒时,容易形成宽范围的粒径分布,且当试图获得具有良好的分辨率和灰度的复制图像时,重均粒径必须小,且必须除去粒径4μm或更小的细颗粒和粒径15μm或更大的粗颗粒,这些颗粒将导致调色剂产率大幅降低的缺陷。此外,在研磨法中,很难将着色剂和电荷控制剂等均匀分散在热塑性树脂中,其结果是,存在对流动性、显影性能、耐久性和图像质量有负面影响的缺陷。
近年来,为了克服研磨法中的问题,已提议并正在实施通过聚合制造调色剂的方法。例如,已通过悬浮聚合法和乳液聚合凝聚法(参见日本专利2537503)获得调色剂颗粒。然而,在这些调色剂制造法中,很难通过利用具有优越低温定影性能的聚酯树脂来制造调色剂。
为了解决该问题,已提出这样的调色剂,诸如其中通过在水中利用溶剂而使由聚合物树脂制成的调色剂制成球形的调色剂(参见JP-A No.9-34167),以及其中使用异氰酸酯反应的调色剂(参见JP-A No.11-49180)。然而,没有一种提议能给出令人满意的低温定影性能和调色剂产率。
因此,仍未获得一种能满足优异的低温定影性能和抗反印性能并形成良好的高分辨率图像的调色剂和调色剂相关技术,且已探索这样的调色剂和调色剂相关技术的现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调色剂,其能满足优异的低温定影性能和抗反印效率,且能形成良好的高分辨率图像;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使用该调色剂的显影剂、一种调色剂容器、一种处理盒、一种成像装置和一种成像方法。
作为本发明的发明人为解决上述问题一再积极进行研究的结果,对于双酚聚酯而言,由于通过利用Sn催化剂而发挥聚合反应(缩聚)和异氰酸酯改性反应的催化剂功能,因此有显著的工业益处:不需要根据精制和反应所消耗的催化剂而实施添加新的催化剂等的过程。然而,双酚聚酯由于分子量大,而导致形成凝胶形式组分的问题,该组分在诸如乙酸乙酯的有机溶剂中基本(几乎)不溶。
另一方面,当使用主要为乙二醇(EG)/聚乙二醇(PG)的脂族多元醇时,即使形成大分子量的组分,该大分子量组分也易于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对于聚酯而言,乙酸乙酯就是该有机溶剂的一个典型实例,且不形成凝胶形式的组分。因此,有可能形成均匀的调色剂组合物。并且,除此之外,对于聚酯合成,出于社会需要正在探寻由其它聚合催化剂代替目前通用的有机Sn催化剂,而考虑到环境和健康方面尤应如此。关于该EG/PG基物质,能够通过利用非Sn聚酯化催化剂(诸如Ti基催化剂等)且不使用Sn基催化剂而发生聚酯化(polyesterization)反应。然而,虽然Sn基催化剂具有聚合反应催化剂的作用和异氰酸酯化(isocyanation)反应催化剂的作用,但Ti基催化剂却难以作为催化剂发挥这种多功能作用,并且异氰酸酯改性反应不能充分发生。
因此,在本发明中,在EG/PG基(物质)中,通过在聚酯化反应之后的异氰酸酯改性反应时采用非Sn异氰酸酯化催化剂(isocyanated catalyst)(诸如Bi基催化剂等),使异氰酸酯改性聚酯的分子量增加而不变成凝胶得以通过在均匀油相中使用成为可能,而这在双酚基情形中是很困难的。
本发明基于本发明的发明人的发现作出,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如下。即,
<1>一种调色剂,其含有着色剂和粘合剂树脂,其中所述调色剂的制备如下:
将至少着色剂、具有能与含活性氢基的化合物反应的位点的粘合剂树脂的前体、含活性氢基的化合物溶解或分散在有机溶剂中以制备调色剂组成混合物液体,
使调色剂组成混合物液体在水性介质中分散或乳化,同时使前体与含活性氢基的化合物反应以制备调色剂分散体,并且
从调色剂分散体中除去有机溶剂以制备调色剂;所述粘合剂树脂至少含有改性的聚酯;
所述改性的聚酯衍生自具有异氰酸酯衍生的官能团的前体;所述调色剂中Sn的含量为800ppm或更少;来自非Sn聚酯化催化剂的金属的含量为10ppm-200ppm;并且来自非Sn异氰酸酯化催化剂的金属的含量为10ppm-200ppm。
<2>根据项目<1>的调色剂,其中调色剂中Sn的含量为0ppm-500ppm,来自非Sn聚酯化催化剂的金属的含量为10-200ppm;并且来自非Sn异氰酸酯化催化剂的金属的含量为10ppm-200ppm。
<3>根据项目<1>的调色剂,其中调色剂中Sn的含量为800ppm或更少,调色剂中Ti的含量为10ppm-200ppm,且Bi的含量为10ppm-200ppm。
<4>根据项目<3>的调色剂,其中调色剂中Sn的含量为0ppm-500ppm,调色剂中Ti的含量为10ppm-200ppm,且调色剂中Bi的含量为10ppm-200ppm。
<5>根据项目<1>的调色剂,其中由异氰酸酯基衍生的结合位点为脲键和尿烷键中的至少任一个。
<6>根据项目<1>的调色剂,其中改性聚酯包括异氰酸酯末端改性的聚酯,并且在非Sn异氰酸酯化催化剂的存在下,通过使未改性的聚酯和二异氰酸酯化合物反应而制备异氰酸酯末端改性的聚酯。
<7>根据项目<1>的调色剂,其中通过采用非Sn聚酯化催化剂而使未改性的聚酯聚合。
<8>根据项目<6>的调色剂,其中未改性的聚酯仅包括不可交联的成分。
<9>根据项目<6>的调色剂,其中异氰酸酯末端改性的聚酯具有的未改性聚酯的OH基数与二异氰酸酯化合物的NCO基团数之比(NCO/OH)为2.0-2.5。
<10>根据项目<1>的调色剂,其中调色剂包括可交联的聚酯。
<11>根据项目<10>的调色剂,其中通过改性聚酯和含活性氢基的化合物之间的反应而形成可交联的聚酯。
<12>根据项目<1>的调色剂,其中调色剂包括与具有至少能与含活性氢基的化合物反应的位点的聚合物不同的粘合剂树脂,且粘合剂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30℃-50℃。
<13>根据项目<12>的调色剂,其中粘合剂树脂具有1mg KOH/g-30mg KOH/g的酸值。
<14>根据项目<1>的调色剂,其中调色剂具有40℃-70℃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15>根据项目<1>的调色剂,其中调色剂的重均粒径为3μm-8μm,且重均粒径/数均粒径的比值为1.25或更少。
<16>一种显影剂,其含有调色剂,其中所述调色剂的制备如下:
使其中将调色剂材料溶解或分散在有机溶剂中的溶液或分散体在水性介质中乳化或分散,所述调色剂材料包括含活性氢基的化合物、具有能与含活性氢基的化合物反应的位点的聚合物以及着色剂,并
在使含有活性氢的化合物与聚合物反应的同时或之后,除去有机溶剂;
该聚合物至少含有改性的聚酯;改性的聚酯衍生自具有异氰酸酯衍生的官能团的前体;该调色剂中Sn的含量为800ppm或更少;来自非Sn聚酯化催化剂的金属的含量为10ppm-200ppm;并且来自非Sn异氰酸酯化催化剂的金属的含量为10ppm-200ppm。
<17>一种填充有调色剂的调色剂容器,其中所述调色剂的制备如下:使其中将调色剂材料溶解或分散在有机溶剂中的溶液或分散体在水性介质中乳化或分散,所述调色剂材料包括含活性氢基的化合物、具有能与含活性氢基的化合物反应的位点的聚合物以及着色剂,并在使含有活性氢的化合物与聚合物反应的同时或之后,除去有机溶剂;该聚合物至少含有改性的聚酯;改性的聚酯衍生自具有异氰酸酯衍生的官能团的前体;该调色剂中Sn的含量为800ppm或更少;来自非Sn聚酯化催化剂的金属的含量为10ppm-200ppm;并且来自非Sn异氰酸酯化催化剂的金属的含量为10ppm-200ppm。
<18>一种处理盒,其包括静电潜像承载元件;和显影单元,所述显影单元被构造成利用调色剂使在静电潜像承载元件上形成的静电潜像显影,以形成可见图像,且其中所述调色剂的制备如下:使其中将调色剂材料溶解或分散在有机溶剂中的溶液或分散体在水性介质中乳化或分散,所述调色剂材料包括含活性氢基的化合物、具有能与含活性氢基的化合物反应的位点的聚合物以及着色剂,并在使含有活性氢的化合物与聚合物反应的同时或之后,除去有机溶剂;该聚合物至少含有改性的聚酯;改性的聚酯衍生自具有异氰酸酯衍生的官能团的前体;该调色剂中Sn的含量为800ppm或更少;来自非Sn聚酯化催化剂的金属的含量为10ppm-200ppm;并且来自非Sn异氰酸酯化催化剂的金属的含量为10ppm-200ppm。
<19>一种成像装置,其包括静电潜像承载元件;被构造成在静电潜像承载元件上形成静电潜像的静电潜像形成单元;被构造成利用调色剂使静电潜像显影以形成可见图像的显影单元;被构造成将可见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的转印单元;以及被构造成将转印图像定影到记录介质上的定影单元,其中所述调色剂的制备如下:使其中将调色剂材料溶解或分散在有机溶剂中的溶液或分散体在水性介质中乳化或分散,所述调色剂材料包括含活性氢基的化合物、具有能与含活性氢基的化合物反应的位点的聚合物以及着色剂,并在使含有活性氢的化合物与聚合物反应的同时或之后,除去有机溶剂;该聚合物至少含有改性的聚酯;改性的聚酯衍生自具有异氰酸酯衍生的官能团的前体;该调色剂中Sn的含量为800ppm或更少;来自非Sn聚酯化催化剂的金属的含量为10ppm-200ppm;并且来自非Sn异氰酸酯化催化剂的金属的含量为10ppm-200ppm。
<20>一种成像方法,其包括在静电潜像承载元件上形成静电潜像,利用调色剂使静电潜像显影以形成可见图像,将可见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并且使转印到记录介质上的图像定影,其中所述调色剂的制备如下:使其中将调色剂材料溶解或分散在有机溶剂中的溶液或分散体在水性介质中乳化或分散,所述调色剂材料包括含活性氢基的化合物、具有能与含活性氢基的化合物反应的位点的聚合物以及着色剂,并在使含有活性氢的化合物与聚合物反应的同时或之后,除去有机溶剂;该聚合物至少含有改性的聚酯;改性的聚酯衍生自具有异氰酸酯衍生的官能团的前体;该调色剂中Sn的含量为800ppm或更少;来自非Sn聚酯化催化剂的金属的含量为10ppm-200ppm;并且来自非Sn异氰酸酯化催化剂的金属的含量为10ppm-200ppm。
优选的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得本发明的调色剂:使其中将调色剂材料溶解或分散在有机溶剂中的溶液或分散体(分散液体)在水性介质中乳化或分散,所述调色剂材料至少包括含活性氢基的化合物、具有能与含活性氢基的化合物反应的位点的聚合物、和着色剂,且在使含活性氢基的化合物与聚合物反应的同时或之后,去除有机溶剂;
聚合物至少含有改性的聚酯,且改性的聚酯具有由异氰酸酯基衍生的结合位点;
调色剂中Sn的含量为800ppm或更少,来自非Sn聚酯化催化剂的金属的含量为10ppm-200ppm,并且来自非Sn异氰酸酯化催化剂的金属的含量为10ppm-200ppm。
在根据本发明的调色剂中,通过提供上述组合物,可能具有优异的低温定影性能和抗反印性能,且可能形成良好的高分辨率图像。
根据本发明的显影剂含有根据本发明的调色剂。因此,当利用显影剂通过电照相完成成像时,可能具有优异的定影性能和抗反印性能,且可能获得高分辨率图像。
根据本发明的调色剂容器在容器中含有根据本发明的调色剂。因此,当利用调色剂容器中含有的调色剂通过电照相完成成像时,可能具有优异的定影性能和抗反印性能,且可能获得良好的高分辨率图像。
根据本发明的处理盒至少包括静电潜像承载元件和显影单元,该显影单元被构造成利用调色剂使在静电潜像承载元件上形成的静电潜像显影,并形成可见图像。处理盒可从成像装置上拆卸,且很方便。此外,由于(在处理盒中)使用根据本发明的调色剂,因此可能具有优异的低温定影性能和抗反印性能,且可能获得高分辨率图像。
根据本发明的成像装置至少包括静电潜像承载元件、静电潜像形成单元、显影单元、转印单元和定影单元。在成像装置中,静电潜像形成单元在静电潜像承载元件上形成静电潜像。显影单元通过利用根据本发明的调色剂使静电潜像显影,并形成可见图像。转印单元将可见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定影单元使转印到记录介质上的图像定影。结果,可能具有优异的低温定影质量和抗反印性能,并形成高分辨率的电照相图像。
根据本发明的成像方法至少包括潜像形成、显影、转印和定影。在成像方法中,在潜像形成中,在静电潜像承载元件上形成静电潜像。在显影中,利用根据本发明的调色剂使静电潜像显影,并形成可见图像。在转印中,将可见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在定影中,将转移到记录介质上的图像定影。结果,可能具有优异的低温定影性能和抗反印性能,并可能形成高分辨率的电照相图像。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处理盒的实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成像装置的实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成像装置的另一个实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成像装置的又一个实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成像装置的又一个实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串联型成像装置的另一个实例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7是图6的部分放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调色剂)
本发明的调色剂制备如下:使其中将调色剂材料溶解或分散在有机溶剂中的溶液或分散体在水性介质中乳化或分散,所述调色剂材料包括含活性氢基的化合物、具有能与含活性氢基的化合物发应的位点的聚合物、与具有能与含活性氢基的化合物反应的位点的聚合物不同的粘合剂树脂,以及着色剂,且在使含活性氢基的化合物与聚合物反应的同时,或在使含活性氢基的化合物与聚合物反应之后,去除有机溶剂。
调色剂中的Sn来自粘合剂树脂的聚合催化剂,该树脂不同于具有能与含活性氢基的化合物反应的位点的聚合物,且Sn的含量为800ppm或更少,且Sn的含量优选在0ppm-500ppm。这样,根据社会需要将Sn含量降低到可能的程度。
来自非Sn聚酯化催化剂的金属的含量为10ppm-200ppm,且优选为100ppm-200ppm。当含量低于10ppm时,聚酯的聚合反应可能不充分,且当含量超过200ppm时,经济上是不利的(经济上不可行)。
非Sn聚酯化催化剂的实例为Ti-基催化剂、Sb-基催化剂和Al-基催化剂等等,且尤其优选Ti-基催化剂。当使用Ti基催化剂时,调色剂中的Ti含量优选为10ppm-200ppm,且Ti含量更优选100ppm-200ppm。
来自非Sn异氰酸酯化催化剂的金属含量为10ppm-200ppm,且优选含量在100ppm-200ppm。当含量低于10ppm时,异氰酸酯加成反应将不充分,当含量超过200ppm时,经济上是不利的(经济上不可行)。
非Sn异氰酸酯化催化剂的实例为Bi-基催化剂和Zr-基催化剂等等,且尤其优选Bi-基催化剂。当使用Bi-基催化剂时调色剂中的Bi含量优选为10ppm-200ppm,且更优选Bi含量在100ppm-200ppm。
可以通过X-射线荧光测量仪测定调色剂中来自催化剂的金属(诸如Sn,Bi,Ti等)的含量。
具体地,采用无机化合物含量已知的调色剂基础颗粒(base particle)、通过X-射线荧光分析仪制作校准曲线;且利用该校准曲线、通过X-射线荧光分析法确定调色剂基础颗粒中无机化合物的含量。可以利用由RigakuCorporation制造的ZSX-100E X-射线荧光分光计作为X-射线荧光分析仪进行测量。此外,当有两种或更多种无机化合物使用时,将无机化合物的分析值之和作为调色剂基础颗粒中无机化合物的含量。
优选的是,具有能与含活性氢基的化合物反应的位点的聚合物至少包括改性的聚酯,该改性聚酯具有衍生自异氰酸酯基的结合位点,且衍生自异氰酸酯基的结合位点为脲键和尿烷键中的至少任一个。因此,改性聚酯与含活性氢基的化合物反应,且形成可交联的聚酯。
在非Sn异氰酸酯化催化剂(诸如Bi-基催化剂)的存在下,通过使未改性聚酯与二异氰酸酯化合物反应来制备异氰酸酯末端改性的聚酯。
例如,NITTO KASEI CO.,LTD制造的NEOSTANN U-600是Bi-基催化剂的一个实例。
不具体限制要使用的Bi-基催化剂的量,且要使用的量可根据目的来选择。然而对于100质量份的未改性聚酯优选0.1质量份-1.0质量份的量。
在非Sn聚酯化催化剂(诸如Ti-基催化剂)的存在下,通过实施酸性成分与选自脂族二醇和脂环二醇的至少一种二醇化合物的缩聚获得未改性聚酯。
二醇化合物的实例为1,4-丁二醇、丙二醇、乙二醇、二甘醇、新戊二醇,1,6-己二醇等等。二醇化合物可单独使用或两种或多种结合使用。
作为酸性成分,对苯二酸和间苯二酸中的至少一种是合适的。
四丁氧基钛是Ti-基催化剂的实例。不具体限制要使用的Ti-基催化剂的量,且可根据目的适当选择要使用的量。
不具体限制实施二醇化合物和酸性成分的缩聚时的混合比,且可根据目的适当地选择混合比。然而,优选的是,通常二醇化合物中的羟基[OH]和酸性成分中的羧基[COOH]的当量比为2/1-1/1。更优选当量比为1.5/1-1/1,且尤其优选当量比为1.3/1-1.02/1。
对于NCO加成反应,优选的是未改性聚酯仅由非交联成分制成。
特别合适的、通过用二异氰酸酯化合物使未改性的聚酯改性而制备的改性聚酯树脂的实例是含有异氰酸酯基的聚酯预聚物(A)。
不具体限制含有异氰酸酯基的聚酯预聚物,且可根据目的适当地选择。一个实例是通过使聚酯树脂与聚异氰酸酯(PIC)反应而获得的化合物,所述聚酯树脂是通过在催化剂的存在下实施酸性成分与选自脂族二醇和脂环二醇的至少一种二醇化合物的缩聚反应而获得的。
不具体限制聚异氰酸酯(PIC),且可根据目的适当地选择。聚异氰酸酯的实例为脂族聚异氰酸酯、脂环族聚异氰酸酯、芳族二异氰酸酯、芳族-脂族二异氰酸酯、异氰脲酸酯、其由酚类、肟、己内酰胺等等封端的化合物。
脂族聚异氰酸酯的实例为四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2,6-二异氰酸酯己酸甲酯、八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十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十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十四亚甲基二异氰酸酯、三甲基己烷二异氰酸酯和四甲基己烷二异氰酸酯。脂环族聚异氰酸酯的实例为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芳族二异氰酸酯的实例为甲苯二异氰酸酯、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1,5-萘二异氰酸酯、4,4′-联苯二异氰酸酯、3,3′-二甲基-4,4′-联苯二异氰酸酯、3-甲基-4,4′-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二苯醚-4,4′-二异氰酸酯等等。芳族-脂族二异氰酸酯的实例为α,α,α′,α′-四甲基二甲苯二异氰酸酯等等。异氰脲酸酯的实例为三异氰酸酯烷基-异氰脲酸酯、三异氰酸酯环烷基异氰脲酸酯等等。这些化合物可单独使用,或两种或更多种结合使用。
对于使聚异氰酸酯(PIC)和未改性的聚酯树脂反应时的混合比(配料比),优选的是聚异氰酸酯(PIC)中的异氰酸酯基[NCO]和聚酯树脂中的羟基[OH]的混合(配料)当量比([NCO]/[OH])通常为2.0-2.5。当此比例([NCO]/[OH])小于2.0时,形成单官能预聚物,且由于缺少伸长反应(extensionreaction),抗反印性能将不充分。当此比例([NCO]/[OH])超过2.5时,NCO单体增加,且调色剂的耐久性可能下降。
不具体限制含有异氰酸酯基的聚酯预聚物(A)中的聚异氰酸酯(PIC)的含量,且可根据目的适当地选择。然而,优选含量在0.5质量%-40质量%。更优选1质量%-30质量%,且进一步优选2质量%-20质量%。
当聚异氰酸酯(PIC)的含量小于0.5质量%时,抗反印性能降低,且可能难以具有耐热存储稳定性和低温定影性能。当聚异氰酸酯(PIC)的含量超过40质量%时,低温定影性能可能降低。
优选的是,根据JIS K1603改性聚酯树脂中异氰酸酯基的百分含量为2.0质量%或更少,且更优选异氰酸酯基的百分含量为1.0质量%-2.0质量%。当游离异氰酸酯基的百分含量超过2.0质量%时,可能不显示低温定影性能。在本发明中,例如可根据JIS K1603的方法测量游离异氰酸酯基的百分含量(NCO%)。
优选的是,改性聚酯树脂的重均分子量为10000-100000,且更优选为10000-50000。当改性聚酯树脂的重均分子量低于10000时,可能不显示低温定影性能,当改性聚酯树脂的重均分子量超过100000时,粘度变得非常高,且粒化(造粒)可能变得困难。
在本发明中,可通过利用四氢呋喃(THF)的可溶部分的GPC(凝胶渗透色谱法)进行分子量分布测定来测定重均分子量,如下所述。
首先,在40℃的加热室中稳定柱子。在该温度下,作为柱溶剂,使四氢呋喃以每分钟1ml的流速流动。注入50μl-200μl树脂的四氢呋喃试样溶液进行测量,在该溶液中试样浓度调节为0.05质量%-0.6质量%。关于试样中分子量的测定,由校准曲线的计数和对数值之间的关系计算试样的分子量分布,校准曲线根据几种单分散的聚苯乙烯标准样品制作。作为制作校准曲线的标准聚苯乙烯试样,优选使用由Pressure Chemical Co.,或Toyo SodaIndustries Ltd.制造的分子量为6×102、2.1×102、4×102、1.75×104、1.1×105、3.9×105、8.6×105、2×106和4.48×106的聚苯乙烯试样,且优选使用至少约10个标准聚苯乙烯试样。作为检测器,可使用RI(折射率)检测器。
优选的是改性聚酯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10℃-50℃,且更优选30℃-50℃。
优选的是改性聚酯树脂的羟基值为30mgKOH/g或更少,且更优选羟基值为10mg KOH/g-25mg KOH/g。
优选的是改性聚酯树脂的酸值为0mg KOH/g-10mg KOH/g,且更优选为0mg KOH/g-5mg KOH/g。
在本发明中,可通过由JIS K0070规定的方法测定酸值和羟基值。
在本发明中,改性聚酯树脂通过以下方法制得:将二醇化合物、酸性成分和非Sn聚酯化催化剂(诸如Ti-基催化剂)放入装有冷却管、搅拌器和氮气供应管的反应容器中,并使其在常压下于230℃反应八小时。接着,使该混合物在10mm Hg-15mm Hg的减压下反应五小时,并进一步在具有异氰酸酯基的化合物和非Sn异氰酸酯化催化剂(诸如Bi-基催化剂)的存在下进行反应。
其次,作为调色剂材料,可使用这样的材料:该材料至少包括通过使改性聚酯树脂与至少一种含活性氢基的化合物反应而获得的粘合基材(adhesive base material),这种改性聚酯树脂是能与含活性氢基的化合物发生反应的聚合物,且该调色剂材料还包括与具有能与含活性氢基的化合物反应的位点的聚合物不同的粘合剂树脂、着色剂,以及进一步包括防粘剂、树脂细颗粒、电荷控制剂和其它成分。
-粘合基材-
优选的是粘合基材表示出对诸如纸的记录介质的粘合性能,且至少包括通过使含活性氢基的化合物和作为能与含活性氢基的化合物反应的聚合物的改性聚酯树脂在水性介质中发生反应而获得的粘合聚合物,且还包括不同于具有能与含活性氢基的化合物反应的位点的聚合物的粘合剂树脂。
不具体限制粘合基材的重均分子量,且可根据目的适当地选择。优选的是粘合基材的重均分子量为1000或更多。更优选的是粘合基材的重均分子量为2000-10,000,000,且尤其优选3000-1,000,000。
当重均分子量小于1000时,抗反印性能将降低。
--具有活性氢基的化合物--
含活性氢基的化合物在改性聚酯树脂的伸长反应和交联反应中用作伸长剂(extension agent)和交联剂,该改性聚酯树脂为能与含活性氢基的化合物反应的聚合物。
不具体限制含活性氢基的化合物,只要含活性氢基的化合物具有活性氢基即可,且可根据目的适当地选择。例如,当作为能与含活性氢基的化合物反应的聚合物的改性聚酯树脂为含异氰酸酯基的聚酯预聚物(A)时,鉴于通过与含有异氰酸酯基的聚酯预聚物(A)发生伸长反应和交联反应而可能具有高分子量(分子量可能增加),胺类(B)是合适的。
不具体限制活性氢基,且可根据目的适当地选择。活性氢基的实例为羟基(醇羟基或酚羟基)、氨基、羧基和巯基。这些可单独使用,或一种以上结合使用。在这些当中,尤其优选醇羟基。
不具体限制胺类(B),且可根据目的适当地选择。胺类(B)的实例为二胺(B1)、三元或三元以上的多胺(B2)、氨基醇(B3)、氨基硫醇(B4)、氨基酸(B5)和上述(B1)到(B5)的氨基被封端的化合物(B6)等。
这些物质可单独或者两种或多种结合使用。这些当中,尤其优选二胺(B1)以及二胺与少量三元或三元以上的多胺(B2)的混合物。
二胺(B1)的实例为芳香二胺、脂环二胺、脂族二胺等等。芳香二胺的实例为苯二胺、二乙基甲苯二胺以及4,4′-二氨基苯甲烷等等。脂环二胺的实例为4,4′-二氨基-3,3′-二甲基二环己基甲烷、二氨基环己烷以及异佛尔酮二胺等等。脂族二胺的实例为乙二胺、丁二胺和己二胺等等。
三元或三元以上的多胺(B2)的实例为二亚乙基三胺、三亚乙基四胺等。
氨基醇(B3)的实例为乙醇胺、羟乙基苯胺等。
氨基硫醇(B4)的实例为氨乙基硫醇、氨丙基硫醇等。
氨基酸(B5)的实例为氨基丙酸、氨基己酸等。
其中上述(B1)到(B5)的氨基被封端的化合物(B6)的实例为由酮(诸如丙酮、甲基乙基酮和甲基异丁酮)与(B1)到(B5)中所述的任一胺所获得的酮亚胺化合物和噁唑啉酮化合物等。
为终止含活性氢基的化合物和作为能与含活性氢基的化合物反应的聚合物的改性聚酯树脂之间的伸长反应和交联反应,可使用反应抑制剂。当使用反应抑制剂时,优选的是考虑可将粘合基材的分子量控制在所需范围内。反应抑制剂的实例为单胺(如二乙胺、二丁胺、丁胺和月桂胺),或其中这些单胺被封端的化合物(酮亚胺化合物)。
对于胺(B)与含有异氰酸酯基的聚酯预聚物(A)的混合比(配料比),优选的是,含有异氰酸酯基的预聚物中的异氰酸酯基[NCO]和胺(B)中的氨基[NHx]的混合(配料)当量比([NCO]/[NHx])为1/3-3/1。更优选该比在1/2-2/1,且尤其更优选该比为1/1.5-1.5/1。
当混合当量比([NCO]/[NHx])小于1/3时,低温定影性能将降低,且当混合当量比([NCO]/[NHx])超过3/1时,脲改性聚酯树脂的分子量变低,且抗反印性能将降低。
--与具有能与含活性氢基的化合物反应的位点的聚合物不同的粘合剂树脂--
不具体限制与具有能与含活性氢的化合物反应的位点的聚合物不同的粘合剂树脂,且可根据目的适当地选择。粘合剂树脂的实例为多元醇(PO)和多元羧酸(PC)的缩聚物。
优选的是,由(根据)四氢呋喃(THF)的可溶部分的GPC的分子量分布(测定)测得的、与具有能与含活性氢基的化合物反应的位点的聚合物不同的粘合剂树脂的重均分子量(Mw)为1000-30000,且更优选1500-15000。当重均分子量低于1000时,耐热存储稳定性将降低。因此,有必要的是,重均分子量(Mw)低于1000的组分含量为8质量%-28质量%。另一方面,当重均分子量(Mw)超过30000时,低温定影性能将降低。
优选的是与具有能与含活性氢基的化合物反应的位点的聚合物不同的粘合剂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30℃-50℃。当玻璃化转变温度低于30℃时,调色剂的耐热存储稳定性降低,且当玻璃化转变温度超过50℃时,低温定影性能将不充分。
优选的是与具有能与含活性氢基的化合物反应的位点的聚合物不同的粘合剂树脂的羟基值为5mg KOH/g或更多。更优选粘合剂树脂的羟基值在10mg KOH/g-120mg KOH/g,且进一步优选20mg KOH/g-80mg KOH/g。当羟基值低于5mg KOH/g时,将难以同时获得耐热存储稳定性和低温定影性能。
优选的是与具有能与含活性氢基的化合物反应的位点的聚合物不同的粘合剂树脂的酸值为1.0mg KOH/g-30.0mg KOH/g。通常,通过让调色剂具有上述酸值,使该调色剂容易具有带负电的能力。
-测量酸值的方法-
基于JIS K0070-1992中描述的测量方法在下述条件下测量酸值。
试样制备:在室温(23℃)下将0.5g的调色剂(0.3g乙酸乙酯的可溶成分(部分))添加到120ml的甲苯中,且通过搅拌约10小时将其溶解。此外,添加30ml乙醇,且该混合物成为试样溶液。
尽管可以由上述仪器进行计算来完成测量,具体地,计算以下面的方式进行。预先用N/10标准化的苛性钾醇溶液进行滴定,且通过下面的计算式(公式)由乙醇钾液体的消耗量确定(计算)酸值。
酸值=KOH(ml数)×N×56.1/试样质量
(其中,N为N/10 KOH的系数)。
-测量羟基值的方法-
在100ml量瓶中准确称重0.5g试样,且将5ml乙酰化试剂准确添加到该试样中。在这之后,将该混合物浸在温度100℃±5℃的浴中,并加热。在一到两小时之后,将该烧瓶从浴中取出。待烧瓶内的混合物冷却之后添加水,且通过摇动使乙酸酐分解。接着,为使分解完全,将该烧瓶在浴中再加热10分钟或更长,且待烧瓶冷却之后,用有机溶剂适当地清洗烧瓶壁。通过利用电极由N/2氢氧化钾乙醇溶液对该液体进行电势滴定,且确定羟基值(根据JIS K0070-1966)。
当调色剂中包括与具有能与含活性氢基的化合物反应的位点的聚合物不同的粘合剂树脂时,优选的是,改性聚酯组分和粘合剂树脂的混合质量比为5/95-25/75,且更优选质量比为10/90-25/75。
当粘合剂树脂的混合质量比超过95时,抗反印性降低,且将变得难以同时具有耐热存储稳定性和低温定影性能。当粘合剂树脂的混合质量比小于25时,光泽性能降低。
-着色剂-
不具体限制着色剂,且可根据目的从目前公知的染料和颜料中适当地选择。着色剂的实例为炭黑、苯胺黑染料、氧化铁黑、萘酚黄S、汉撒黄(hanzayellow)(10G,5G,G)、镉黄、氧化铁黄、赭色(中国黄)、铬黄、钛黄、多偶氮黄、油溶黄、汉撒黄(hanza yellow)(GR,A,RN,R)、颜料黄L、联苯胺黄(G,GR)、永固黄(NCG)、耐硫化坚牢黄(Vulcun Fast Yellow)(5G,R)、酒石黄色淀、喹啉黄色淀、蒽黄(anthrazan yellow)BGL、异二氢吲哚酮黄(isoindolinone yellow)、三氧化二铁(bengala)(印第安红)、红丹(底漆primer)、朱红(vermilion red)、镉红、镉汞红、锑红、永固红4R、对位红、火红、对氯邻硝基苯胺红、立索尔坚牢猩红G(lithol fast scarlet G)、亮坚牢猩红、亮洋红BS、永固红(F2R,F4R,FRL,FRLL和F4RH)、坚牢猩红VD、耐硫化坚牢玉红B、亮猩红G、立索尔玉红GX、永固红F5R、亮洋红6B、颜料猩红3B、枣红5B、甲苯胺栗色、永固枣红F2K、枣红BL(helio bordeauxBL)、枣红10B、BON浅栗色(bon maroon light)、BON中栗色(bon maroonmediμm)、曙红色淀、若丹明色淀B、若丹明色淀Y、茜素色淀、硫靛红B、硫靛栗色、油溶红、喹吖啶酮红、吡唑啉酮红、多偶氮红、铬朱红、联苯胺橙、苝酮(Perynone)橙、油溶橙、钴蓝、青天蓝、碱蓝色淀、孔雀蓝色淀、维多利亚蓝色淀、不含金属的酞菁蓝、酞菁蓝、坚牢天蓝、阴丹士林蓝(RS,BC)、靛蓝、群青蓝、普鲁士蓝、蒽醌蓝、坚牢紫B、甲基紫色淀、钴紫、锰紫、二噁烷紫、蒽醌紫、铬绿、锌绿、氧化铬、翠绿(pyridian)、翡翠绿、颜料绿B、萘酚绿B、绿金、酸性绿色淀、孔雀绿色淀、酞菁绿、蒽醌绿、二氧化钛、中国白(氧化锌)、锌钡白等。这些着色剂可单独使用或多于一种结合使用。
不具体限制调色剂中着色剂的含量,且可根据目的适当地选择。然而,优选的是调色剂中着色剂含量为1质量%-15质量%,且更优选3质量%-10质量%。
当调色剂中着色剂含量小于1质量%时,观察到调色剂着色强度降低,当调色剂中着色剂含量超过15质量%时,调色剂颜料的分散有缺陷,且可能导致调色剂着色强度降低和电性能降低。
着色剂可与树脂结合以用作母料。不具体限制树脂,且可从目前公知的树脂中根据目的适当地选择。树脂的实例为苯乙烯和苯乙烯取代物的聚合物,苯乙烯基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甲基丙烯酸丁酯、聚氯乙烯、聚乙酸乙烯酯、聚乙烯、聚丙烯、聚酯、环氧树脂、环氧多元醇树脂、聚氨酯、聚酰胺、聚乙烯缩丁醛、聚丙烯酸树脂、松香、改性松香、萜烯树脂、脂族烃树脂类、脂环烃树脂类、芳香石油树脂类、氯化石蜡、石蜡等。这些树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两种或更多种组合使用。
苯乙烯或苯乙烯取代物的聚合物的实例为聚酯树脂、聚苯乙烯、聚对氯苯乙烯、聚乙烯基甲苯等。苯乙烯基共聚物的实例为苯乙烯-对氯代苯乙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共聚物、苯乙烯-乙烯基甲苯共聚物、苯乙烯-乙烯基萘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辛酯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乙酯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丁酯共聚物、苯乙烯-α-氯代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苯乙烯-乙烯基甲基酮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苯乙烯-异丙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腈-茚共聚物、苯乙烯-马来酸共聚物、苯乙烯-马来酸酯共聚物等。
母料可通过在高剪切力下混合或捏合母料用树脂和着色剂制备。在制备母料时,优选添加有机溶剂以增加着色剂和树脂间的相互作用。此外,所谓的冲洗法(flushing method)可使用着色剂的湿滤饼本身,并且这是优选的因为不需要进行干燥。冲洗法是一种通过将包括着色剂中的水的水性糊料与树脂和有机溶剂混合或捏合,然后将着色剂转移到树脂侧以去除水(水分)和有机溶剂成分的方法。为了混合和捏合,优选使用诸如三辊式破碎机的高剪切分散装置。
-其它成分-
不具体限制其它成分,且可根据目的适当地选择。其它成分的实例为防粘剂、电荷控制剂、无机细颗粒、流动性改进剂、清洁性改进剂、磁性材料、金属皂等等。
不具体限制防粘剂,且可从目前公知的防粘剂中根据目的适当地选择。防粘剂优选的实例为蜡等。
蜡的实例为含有羰基的蜡、聚烯烃蜡、长链烃蜡等。这些物质可单独使用或两种或多种结合使用。在这些蜡中,优选含羰基的蜡。
含羰基的蜡的实例为多链烷酸(polyalkanoic acid)酯;多链烷醇(polyalkanol)酯;多链烷酰胺(polyalkanoic amide);多烷基酰胺;二烷基酮,等等。多链烷酸酯的实例为巴西棕榈蜡、褐煤蜡、三羟甲基丙烷三山俞酸酯、季戊四醇四山俞酸酯、季戊四醇二乙酸酯二山俞酸酯、甘油三山俞酸酯、1,18-十八烷二醇二硬脂酸酯等。多链烷醇酯的实例为1,2,4-苯三酸三十八烷基酯、马来酸双十八烷基酯等。多链烷酰胺的实例为双二十二烷酰胺等。多烷基酰胺的实例为1,2,4-苯三酸三硬脂酰胺等。二烷基酮的实例为双十八烷基酮等。在这些含羰基的蜡中,优选多链烷酸酯。
聚烯烃蜡的实例为聚乙烯蜡、聚丙烯蜡等等。
长链烃蜡的实例为石蜡、Sazol蜡等。
不具体限制防粘剂的熔点(熔化点),且可根据目的适当地选择。然而,优选的是防粘剂的熔点为40℃-160℃。更优选50-120℃。尤其优选60-90℃。
当熔点低于40℃时,蜡将对耐热存储稳定性产生不利的影响,且当熔点高于160℃时,易于在低温定影时发生冷反印。
作为防粘剂的粘度,在高于蜡的熔点20℃温度下的测量值,优选5cps-1,000cps,且测量值更优选10cps-100cps。
当熔融粘度小于5cps时,防粘性能将降低,且当熔融粘度高于1000cps时,可能无法达到提高抗热反印性能和低温定影性能的效果。
不具体限制调色剂中防粘剂含量,且可根据目的适当地选择。然而,优选的是调色剂中防粘剂含量为0质量%-40质量%,且更优选防粘剂含量3质量%-30质量%。当含量超过40质量%时,调色剂的流动性将降低。
不具体限制电荷控制剂,且可从目前公知的电荷控制剂中根据目的适当地选择。然而,由于使用着色材料时色调发生变化,所以优选为无色或接近白色的材料。这样的电荷控制剂的实例为三苯甲烷颜料、钼酸螯合颜料、若丹明染料、烷氧基胺、季铵盐(包括氟改性季铵盐)、烷基酰胺、磷单质或磷单质的化合物、钨单质或钨单质的化合物、氟基活化剂、水杨酸的金属盐和水杨酸衍生物等。这些化合物可单独或两种或多种结合使用。
可使用市售的电荷控制剂。电荷控制剂的实例为季铵盐BONTRON-51、α-萘酚酸基金属络合物E-82、水杨酸基金属络合物E-84和酚基缩合物E-89(均由Orient Chemical Industries,Ltd.制造);季铵盐的钼络合物TP-302和TP-415(由Hodogaya Chemical Co.,Ltd.制造);季铵盐COPY CHARGE PSYVP2038、三苯甲烷衍生物COPY BLUE PR、季铵盐COPY CHARGENEGVP2036和COPY CHARGE NX VP434(均由Hoechst Co.,Ltd.制造);硼络合物LRA-901和LR-147(由Japan Carlit Co.,Ltd.制造);喹吖啶酮、偶氮颜料和具有诸如磺酸基、羧基、含季胺盐的官能团等其它基团的高分子化合物。
电荷控制剂可与母料熔融捏合之后溶解或分散,或在溶解或分散时与调色剂的各组分一起直接添加到有机溶剂中,或在制备调色剂颗粒之后固定在调色剂的表面上。
调色剂中的电荷控制剂的含量根据诸如粘合剂树脂的种类、添加剂的存在与否以及分散方法之类的因素而改变,且不能断然规定。然而,基于100质量份的粘合剂树脂计,含量优选为0.1质量份-10质量份,且更优选为0.2质量份-5质量份。当电荷控制剂的含量低于0.1质量份时,将不能获得电荷控制性能。当电荷控制剂的含量超过10质量份时,调色剂的荷电能力过度增加,且荷电能力的过度增加会减弱主电荷控制剂的效果。由于此,显影辊的静电引力增加,这导致显影剂的流动性降低和图像密度降低。
-树脂细颗粒-
不具体限制树脂细颗粒,只要细颗粒是可在水性介质中形成水性分散体的树脂即可,且可从目前公知的树脂中根据目的适当地选择。该树脂可以为热塑性树脂或热固性(热固化)树脂。树脂的实例为乙烯基树脂、聚氨脂树脂、环氧树脂、聚酯树脂、聚酰胺树脂、聚酰亚胺树脂、硅树脂、酚醛树脂、密胺树脂、脲树脂、苯胺树脂、离子键聚合物树脂、聚碳酸酯树脂等等。在这些当中,尤其优选乙烯基树脂。
这些可单独使用或多于一种结合使用。在这些树脂中,就容易获得具有细(微观)球形状的树脂颗粒的水性分散体而言,优选的是,该树脂是由选自乙烯基树脂、聚氨脂树脂、环氧树脂和聚酯树脂中的至少一种形成。
乙烯基树脂为其中乙烯基单体均聚或共聚的聚合物。乙烯基树脂的实例为苯乙烯-(甲基)丙烯酸酯树脂、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丙烯酸酯聚合物、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苯乙烯-无水马来酸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等。
此外,也可使用含有具有至少两个不饱和基团的单体的共聚物作为树脂细颗粒。
不具体限制具有至少两个不饱和基团的单体,且可根据目的适当地选择。该单体的实例为甲基丙烯酸酯环氧乙烷加成物硫酸酯(ethylene oxidemethacrylate adduct sulfuric ester)的钠盐(Sanyo Chemical Industries,Ltd.制造的″ELEMINOL RS-30)、二乙烯基苯、1,6-己二醇丙烯酸酯等等。
树脂细颗粒可按照依目的适当选择的目前公知的方法通过聚合而获得。然而,优选获得作为树脂细颗粒的水性分散体的树脂细颗粒。树脂细颗粒水性分散体的制备方法如下。
(1)在乙烯基树脂的情况中,方法为:通过选自悬浮聚合、乳液聚合、种子聚合和分散聚合的任一种聚合反应、利用乙烯基单体作为起始材料直接制备树脂细颗粒水性分散体。
(2)在诸如聚酯树脂、聚氨酯树脂、环氧树脂的加聚树脂或缩聚树脂的情况中,方法为:通过在合适分散剂的存在下使前体(单体、低聚物等等)或前体的溶剂溶液分散之后添加硬化剂(固化剂)或进行加热使其硬化,来制备树脂细颗粒水性分散体。
(3)在诸如聚酯树脂、聚氨酯树脂、环氧树脂的加聚树脂和缩聚树脂的情况中,方法为:通过在前体(单体、低聚物等等)或该前体的溶剂溶液(优选液体。可以通过加热液化)中溶解合适的乳化剂之后添加水而进行相转变乳化。
(4)方法为:将通过聚合反应(诸如加成聚合、开链聚合、加聚、加成缩合、缩聚的任一种聚合反应)预先制备的树脂采用喷射型或机械旋转型粉碎机进行粉碎,随后在通过分级获得树脂细颗粒之后,在合适分散剂的存在下将其分散在水中。
(5)方法为:将通过聚合反应(诸如加成聚合、开链聚合、加聚、加成缩合、缩聚的任一种聚合反应)预先制备的树脂溶解在溶剂中,然后在通过以喷雾形式喷射该树脂溶液而获得树脂细颗粒之后,在合适分散剂的存在下将树脂细颗粒分散在水中。
(6)方法为:将不良溶剂添加到这样的树脂溶液中,在该溶液中将通过聚合反应(诸如加成聚合、开链聚合、加聚、加成缩合、缩聚的任一种聚合反应)预先制备的树脂溶解在溶剂中,或通过冷却预先加热或溶解在溶剂中的树脂溶液来提取(沉淀)树脂细颗粒,然后在通过去除溶剂获得树脂颗粒后,在合适分散剂的存在下将树脂颗粒分散在水中。
(7)方法为:在合适分散剂的存在下将树脂溶液分散在水性介质中之后,通过加热或通过减压(通过降压)去除溶剂,在所述树脂溶液中,将通过聚合反应(可以是诸如加成聚合、开链聚合、加聚、加成缩合、缩聚的任一种聚合反应)预先制备的树脂溶解在溶剂中。
(8)方法为:在树脂溶液中溶解合适的乳化剂之后,通过添加水完成相转变乳化,在所述树脂溶液中,将通过聚合反应(可以是诸如加成聚合、开链聚合、加聚、加成缩合、缩聚的任一种聚合反应)预先制备的树脂溶解在溶剂中。
调色剂的实例为通过目前公知的方法诸如悬浮聚合、乳化-凝聚法和乳化-分散法制备的调色剂。然而,优选实例为通过下述方法制备的调色剂。通过在有机溶剂中溶解调色剂材料来制备调色剂溶液,该调色剂材料包括含活性氢基的化合物和改性聚酯树脂,该改性聚酯树脂为能够与含活性氢基的化合物反应的聚合物。将该调色剂溶液分散在水性介质中,并制备分散体(分散液体)。使含活性氢基的化合物和能够与含活性氢基的化合物发生反应的改性聚酯树脂在水性介质中反应,并形成颗粒形式的粘合基材。去除有机溶剂(从粘合基材中),并获得调色剂。
-调色剂溶液-
通过将调色剂材料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制备调色剂溶液。
--有机溶剂--
不具体限制有机溶剂,只要它是能溶解或分散调色剂材料的溶剂即可,且可根据目的适当地选择。从容易去除方面考虑,优选使用具有低于150℃熔点的挥发性化合物。有机溶剂的实例为甲苯、二甲苯、苯、四氯化碳、二氯甲烷、1,2-二氯乙烷、1,1,2-三氯乙烷、三氯乙烯、氯仿、一氯代苯、二氯乙烷、乙酸甲酯、乙酸乙酯、甲基乙基酮、甲基异丁基酮等等。在这些溶剂中,优选使用甲苯、二甲苯、苯、二氯甲烷、1,2-二氯乙烷、氯仿和四氯化碳,更优选使用乙酸乙酯。这些有机溶剂可单独使用或两种或更多种结合使用。
不具体限制有机溶剂的用量,且可根据目的适当地选择。基于100质量份的调色剂材料,优选的量为40-300质量份。更优选60-140质量份,且进一步优选80-120质量份。
-分散体-
通过将调色剂溶液分散在水性介质中来制备分散体(分散液体)。当将调色剂溶液分散在水性介质中时,在水性介质中形成由调色剂溶液制成的分散成分(油滴)。
--水性介质--
不具体限制水性介质,且可从目前公知的水性介质中适当地选择。水性介质的实例为水、能够与水混合的溶剂、水与这些溶剂的混合物等等。在这些当中,尤其优选水。
不具体限制能够与水混合的溶剂,只要该溶剂可与水混合即可。该溶剂的实例为醇、二甲基甲酰胺、四氢呋喃、溶纤剂、低级酮等。
醇的实例为甲醇、异丙醇、乙二醇等。低级酮的实例为丙酮、甲基乙基酮等。这些物质可单独使用或两种或更多种结合使用。
优选的是,在水性介质中进行搅拌的同时分散调色剂溶液。
不具体限制分散的方法,且可从目前公知的方法(诸如采用分散器)中适当地选择。分散器的实例为低速剪切分散器、高速剪切分散器、摩擦型分散器、高压喷射型分散器、超声波分散器等。在这些分散器中,考虑到可将分散成分(油滴)的粒径控制在2μm-20μm的范围内,优选使用高速剪切分散器。
当使用高速剪切分散器时,不限制诸如旋转数、分散时间和分散温度之类的条件,且可根据目的适当地选择这些条件。然而,优选的是,旋转数为1000rpm-30000rpm,且更优选5000rpm-20000rpm。关于分散时间,在间歇式方法的情况中,优选的是分散时间为0.1分钟-5分钟。优选的是在加压下分散温度为0℃-150℃,且更优选40℃-98℃。通常,当分散温度高时容易分散。
作为调色剂制造方法的一个实例,下面描述一种通过形成颗粒形式的粘合基材而获得调色剂的方法。
在通过形成颗粒形式的粘合基材而获得调色剂的方法中,完成这样的过程,诸如水性介质相的制备、调色剂溶液的制备、分散体(分散液体)的制备、水性介质的添加,和其它过程(诸如能与含活性氢基的化合物反应的改性聚酯树脂(预聚物)的制备、含活性氢基的化合物的制备)。
水性介质相可通过诸如将树脂细颗粒分散在水性介质中来制备。不具体限制添加到水性介质中的树脂细颗粒的量,且可根据目的适当地选择。优选的是,添加到水性介质中的树脂细颗粒的量为0.5质量%-10质量%。
如下制备调色剂:在有机溶剂中溶解或分散调色剂材料,诸如含活性氢基的化合物、作为能与含活性氢基的化合物反应的聚合物的改性聚酯树脂、着色剂、防粘剂、电荷控制剂和可溶于乙酸乙酯的聚酯成分。
在调色剂材料中,在水性介质相的制备过程中,将树脂细颗粒分散在水性介质中时,除了作为能与含活性氢基的化合物反应的聚合物的改性聚酯树脂(预聚物)之外,还可将其他组分添加到水性介质中且与水性介质混合,或可在将调色剂溶液添加到水性介质相的时候与调色剂溶剂一起添加到水性介质相中。
可通过在预先制备的水性介质相中乳化和/或分散预先制备的调色剂溶液来制备分散体(分散液体)。此外,在乳化或分散的时候,当是含活性氢基的化合物和作为能与含活性氢基的化合物反应的聚合物的改性聚酯树脂进行伸长反应和交联反应时,形成粘合基材。
诸如可通过如下方法形成粘合基材(诸如,脲改性聚酯树脂):(1)通过在水性介质相中分散或乳化调色剂溶液形成分散成分,该调色剂溶液含有改性聚酯树脂(诸如,含有异氰酸酯基的聚酯预聚物(A))和含活性氢基的化合物(诸如,胺类(B)),该聚酯树脂为可与含活性氢基的化合物反应的聚合物,并且使改性聚酯树脂与含活性氢基的化合物在水性介质相中进行伸长反应或交联反应,或(2)通过使调色剂溶液在预先添加了含活性氢基的化合物的水性介质中乳化或分散而形成分散成分,并且使这两种物质在水性介质相中进行伸长和/或交联反应,或(3)通过在将调色剂溶液添加到水性介质中并与水性介质混合之后添加含活性氢基的化合物而形成分散成分,并使这两种物质在水性介质相中从颗粒界面进行伸长和/或交联反应。在上述的方法(3)中,改性聚酯树脂可能优先在生成的调色剂表面上形成,且在调色剂颗粒内提供浓度梯度。
不具体限制通过乳化或分散而形成粘合基材的反应条件,且可根据作为能与含活性氢基的化合物反应的聚合物的改性聚酯树脂和含活性氢基的化合物的组合来适当地选择。优选的是反应时间为10分钟-40小时,更优选反应时间为2小时-24小时。反应温度优选为0-150℃,且反应温度更优选为40-98℃。
稳定地形成含有作为能与含活性氢基的化合物反应的聚合物的改性聚酯树脂(诸如含有异氰酸酯基的聚酯预聚物(A))的分散成分的方法实例为:其中将通过在有机溶剂中溶解或分散调色剂材料而制备的调色剂溶液添加到水性介质相中,并通过剪切力进行分散,所述调色剂材料诸如有作为能与含活性氢基的化合物反应的聚合物的改性聚酯树脂(诸如含有异氰酸酯基的聚酯预聚物(A))、着色剂、防粘剂、电荷控制剂以及与具有能与含活性氢基的化合物反应的位点的聚合物不同的粘合剂树脂。分散方法的细节如上所述。
在分散体(分散液体)的制备中,考虑到稳定分散成分(由调色剂溶液制成的油滴)和使颗粒分布陡峭同时获得理想形状,优选根据需要使用分散剂。
不具体限制分散剂,且可根据目的适当地选择。分散剂的实例为表面活性剂、不溶于水的无机化合物分散剂、高分子防护胶体等。这些物质可单独使用或多于一种结合使用。在这些分散剂中,优选表面活性剂。
表面活性剂的实例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两性表面活性剂等。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实例为烷基苯磺酸盐、α-烯基磺酸盐、磷酸酯等,且优选实例为具有氟烷基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氟烷基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实例为具有2-20个碳原子的氟烷基羧酸和它们的金属盐、全氟辛烷磺酰谷氨酸二钠盐、3-[ω-氟烷基(C(碳数)6-C11)氧基]-1-烷基(C3-C4)磺酸钠、3-[ω-氟烷酰基(C6-C8)-N-乙基氨基]-1-丙烷磺酸钠、氟烷基(C11-C20)羧酸和它们的金属盐、全氟烷基羧酸(C7-C13)和它们的金属盐、全氟烷基(C4-C12)磺酸和它们的金属盐、全氟辛烷磺酸二乙醇胺、N-丙基-N-(2-羟乙基)全氟辛烷磺酰胺、全氟烷基(C6-C10)磺酰胺丙基三甲基铵盐、全氟烷基(C6-C10)-N-乙基磺酰甘氨酸盐、单全氟烷基(C6-C16)乙基磷酸酯等。市售的具有氟烷基的表面活性剂的实例为SURFLON S111、S112和S113(ASAHIGLASS CO.,LTD.生产);FLUORAD FC-93、FC-95、FC-98和FC-129(Sumitomo 3M Co.,Ltd.生产);UNIDINE DS-101和DS-102(DaikinIndustries,Ltd.生产);MEGAFACE F-110、F-120、F-113、F-191、F-812和F-833(Dai Nippon Ink & Chemicals,Inc.生产);EKTOP EF-102、103、104、105、112、123A、123B、306A、501、201和204(Tochem Products Co.,Ltd.生产);和FTERGENT F-100和F-150(NEOS Co.,Ltd.生产)。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实例为胺盐表面活性剂和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胺盐表明活性剂的实例为烷基胺盐、氨基醇脂肪酸衍生物、多胺脂肪酸衍生物、咪唑啉等。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实例为烷基三甲基铵盐、二烷基二甲基铵盐、烷基二甲基苯甲基铵盐、吡啶盐、烷基异喹啉盐、苄索氯铵等。在这些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中,实例为具有氟烷基的伯、仲以及叔脂族氨基酸、脂肪季铵盐(诸如全氟烷基(C6-C10)磺酰胺丙基三甲基铵盐等)、苯甲烃铵盐、苄索氯铵、吡啶盐、咪唑啉盐等。市售产品的实例为SURFLONS-121(ASAHI GLASS CO.,LTD.制造);FLUORAD FC-135(Sumitomo 3MCo.,Ltd.制造);UNIDINE DS-202(Daikin Industries,Ltd.制造);MEGAFACEF-150和F-824(Dai Nippon Ink & Chemicals,Inc.制造);EKTOP EF-132(Tochem Products Co.,Ltd.制造);和FTERGENT F-300(NEOS Co.,Ltd.制造)等等。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实例为脂肪酸酰胺衍生物、多元醇衍生物等。
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实例为丙氨酸、十二烷基二(氨乙基))甘氨酸、二(辛基氨乙基)甘氨酸、N-烷基-N,N-二甲基铵甜菜碱等。
不溶于水的无机分散剂的实例为二磷酸三钙、碳酸钙、氧化钛、硅胶、羟磷灰石等。
高分子防护胶体的实例为酸、含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单体、乙烯醇或乙烯醇醚、含乙烯醇或羧基的化合物的酯、酰胺化合物或酰胺化合物的羟甲基化合物、氯化物、具有氮原子或氮原子杂环的化合物的均聚物或共聚物、聚氧化烯、纤维素等。
酸的实例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α-氰基丙烯酸、α-氰基甲基丙烯酸、衣康酸、丁烯酸、富马酸、马来酸、马来酸酐等。具有羟基的(甲基)丙烯酸单体的实例为β-羟乙基丙烯酸酯、β-羟乙基甲基丙烯酸酯、β-羟丙基丙烯酸酯、β-羟丙基甲基丙烯酸酯、γ-羟丙基丙烯酸酯、γ-羟丙基甲基丙烯酸酯、3-氯-2-羟丙基丙烯酸酯、3-氯-2-羟丙基甲基丙烯酸酯、二甘醇单丙烯酸酯、二甘醇单甲基丙烯酸酯、甘油单丙烯酸酯、甘油单甲基丙烯酸酯、N-羟甲基丙烯酰胺、N-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等。乙烯醇或其醚的实例为乙烯基甲基醚、乙烯基乙基醚、乙烯基丙基醚等。含乙烯醇和羧基的化合物的酯的实例为乙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丁酸乙烯酯等。酰胺或酰胺的羟甲基化合物的实例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二丙酮丙烯酰胺或二丙酮丙烯酰胺的羟甲基化合物等。氯化物的实例为丙烯酰氯、甲基丙烯酰氯等。具有氮原子或氮原子杂环的化合物的均聚物或共聚物的实例为乙烯基吡啶、乙烯基吡咯烷、乙烯基咪唑、乙烯亚胺等。聚氧化烯的实例为聚氧化乙烯、聚氧化丙烯、聚氧化乙烯烷基胺、聚氧化丙烯烷基胺、聚氧化乙烯烷基酰胺、聚氧化丙烯烷基酰胺、聚氧化乙烯壬基苯基醚、聚氧化乙烯十二烷基苯基醚、聚氧化乙烯十八烷基苯酯、聚氧化乙烯壬基苯酯等。纤维素的实例为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等。
在分散体(分散液体)的制备中,可根据需要使用分散稳定剂。
分散稳定剂的实例为诸如磷酸钙盐等的酸、可溶于碱的化合物等。
当使用分散稳定剂时,在诸如盐酸的酸中溶解磷酸钙之后,通过清洗的方法或采用酶分解的方法可将磷酸钙盐从细颗粒中去除。
在分散体(分散液体)的制备中,可使用伸长反应和/或交联反应的催化剂。催化剂的实例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二月桂酸二辛基锡等等。
将有机溶剂从分散体(乳浆)中去除。去除有机溶剂的方法实例为诸如:(1)一种方法为:将整个体系逐渐加热,并且将油滴中的有机溶剂通过蒸发完全去除,和(2)一种方法为:使乳化的分散成分在干燥气氛下雾化(喷雾),然后完全去除油滴中不溶于水的有机溶剂,从而形成调色剂细颗粒,并且与此同时通过蒸发完全去除水性分散剂。
当去除有机溶剂时,形成调色剂颗粒。可清洁并干燥这些调色剂颗粒,然后如所需进一步分级。调色剂颗粒可通过在液体中采用旋风分离、滗析器(decanter)、和离心分离去除微粒部分来进行分级。分级操作可在经干燥获得细颗粒之后实施。
通过使以这种方式获得的调色剂颗粒与电荷控制剂、防粘剂和着色剂的颗粒混合,并对其进一步施加机械冲击,可防止防粘剂颗粒等从调色剂颗粒的表面分离。
不具体限制施加机械冲击的方法,其实例为:利用高速旋转刮刀向混合物施加冲击力的方法,和将混合物放入高速气流中并加速以使颗粒或组合颗粒在碰撞板上碰撞的方法。采用这些方法的装置实例为:ONG MILL(由Hosokawa Micron Co.,Ltd.制造)、其中通过改进I-MILL(由Nippon PneumaticMfg.Co.,Ltd.制造)使粉碎气压降低的装置、HYBRIDZATION SYSTEM(由NARA MACHINERY CO.,LTD.制造)、CRYPTRON SYSTEM(由KawasakiHeavy Industries,Ltd.制造)、AUTO MORTAR等。
优选的是调色剂具有下面的重均粒径、重均粒径/数均粒径(Dn)和玻璃化转变温度(Tg)。
优选的是调色剂的重均粒径为3μm-8μm。更优选重均粒径为4μm-7μm,且进一步优选为5μm-6μm。在本说明书中,重均粒径被定义为
重均粒径=[(∑(nD3)/∑n)]1/3
其中,在该表达式中,n为颗粒数且D为粒径。
当重均粒径低于3μm时,对于(具有)双组分的显影剂,调色剂在显影单元中长时间搅拌时于载体表面上熔化,并降低载体的充电能力。此外,对于(具有)单组分的显影剂,由于调色剂在显影辊上成膜且形成调色剂薄层,所以调色剂在诸如刮刀的元件上易于熔化。当重均粒径高于8μm时,很难获得具有高清晰度的高质量图像,且当添加或去除显影剂中的调色剂时,调色剂的粒径可能有很大的变化。
优选的是重均粒径(Dw)和数均粒径(Dn)之比(Dw/Dn)为1.25或更少,且更优选为1.05-1.25。
通常,一般认为调色剂粒径越小,越有利获得具有高分别率的高质量图像,但是对于转印性能和清洁能力却不利。此外,当体均粒径比根据本发明的范围小时,对于双组分显影剂,调色剂在显影单元中长时间搅拌时于载体的表面上熔化,并导致载体的充电能力降低。在使用单组分显影剂的情况中,由于调色剂在显影辊上成膜并形成调色剂薄层,所以调色剂在诸如刮刀的元件上易于熔化。此外,即使对于具有大于根据本发明范围的细颗粒含量的调色剂,这些显影情况也是相似的。而当调色剂的粒径大于根据本发明的范围时,很难获得具有高分辨率的高质量图像,且此外,当添加或去除显影剂中的调色剂时,在很多情况中调色剂的粒径可能具有大的变化。此外,很明显当重均粒径/数均粒径(之比)超过1.25时情况相似。
另一方面,当重均粒径/数均粒径(之比)小于1.05时,就调色剂性能的稳定化和使充电量均匀方面而言是有利的。然而,已发现调色剂的充电不足的情况,此外,很明显清洁能力将降低。
采用具有100μm孔径的粒径测量仪(磨削计)(Beckman-Coulter Inc.制造的″MULTISIZER III)测量调色剂的重均粒径(Dw)和数均粒径(Dn),且通过分析软件(Beckman Coulter Multisizer 3,Version 3.51)进行分析。具体地,将0.5ml、10质量%的表面活性剂(DAI-ICHI KOGYO SEIYAKU CO.,LTD.制造的烷基苯磺酸盐NeoGen SC-A)添加到100ml玻璃烧杯中,然后添加0.5g的每种调色剂,且利用微型刮铲搅拌该混合物。此外,添加80ml离子交换水。在超声分散器(HONDA ELECTRONIC CO.,LTD.制造的W-113MK-II)中对获得的分散体(分散液体)进行10分钟的分散处理。采用MULTISIZER-III、ISOTONE III(Beckman-Coulter Inc.制造)测量该分散体。为了测量,滴入调色剂试样分散体以使装置指示的浓度为8±2%。在该测量方法中,就粒径测量的再现性而言,重要的是使浓度为8±2%。在该浓度范围内,粒径不生成误差。
优选的是调色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40℃-70℃。当玻璃化转变温度低于40℃时,耐热存储稳定性将不充分,当玻璃化转变温度高于70℃时,低温定影性能将受到不利影响。
在本发明中,具体通过以下工序确定玻璃化转变温度(Tg)。将Shimadzu Seisakusho Co.,Ltd制造的TA-60WS和DSC-60用作测量工具,且利用以下示出的测量条件进行测量。
[测量条件]
·试样容器:铝制成的试样盘(有盖)
·试样量:5mg
·参比:铝制成的试样盘(铝10mg)
·气氛:氮气(流速50ml/min)
·温度条件
·起始温度:20℃
·升温速度:10℃/min
·结束温度:150℃
·保持时间:零
·冷却速度:10℃/min
·结束温度:20℃
·保持时间:零
·升温速度:10℃/min
·结束温度:150℃
采用Shimadzu Seisakusho Co.,Ltd.制造的数据分析软件(TA60,Version1.52)分析测量结果。作为分析方法,利用在DrDSC曲线的最低温度一侧上的最高峰值点规定±50℃的范围,该DrDSC曲线是二次升温的DSC微分曲线,且采用分析软件的峰值分析功能确定(计算)峰值温度。其次,利用DSC曲线在峰值温度+5℃和峰值温度-5℃的范围内通过采用分析软件的峰值分析功能确定DSC曲线的最大吸热温度。此时示出的温度即等于玻璃化转变温度(Tg)。
不具体限制调色剂的颜色,且可根据目的适当地选择。调色剂的颜色可为选自黑色调色剂、青色调色剂、品红色调色剂和黄色调色剂中的至少一种。每种颜色的调色剂可通过适当地选择着色剂的类型来获得,且优选的是,调色剂为彩色调色剂。
(显影剂)
按照本发明的显影剂至少包括按照本发明的调色剂,并包括适当选择的其它组分(成分)诸如载体。显影剂可以是单组分显影剂或双组分显影剂,近年来在采用信息处理速度提高的高速打印机的情况中,考虑到寿命的延长优选双组分显影剂。
在使用根据本发明的调色剂的单组分显影剂的情况中,即使当添加或去除显影剂中的调色剂时,调色剂的粒径变化也是小的,且调色剂不会在显影辊上成膜并且不形成调色剂薄层。因此,调色剂不会在诸如刮刀的元件上熔化,且即使长时间使用(搅拌)显影单元时,也可获得良好和稳定的显影性能和图像。此外,在使用根据本发明的调色剂的双组分显影剂的情况中,即使长时间添加或去除显影剂中的调色剂时,调色剂的粒径变化也是小的,且即使在显影单元中长时间搅拌时,也可获得良好和稳定的显影性能。
不具体限制载体,且可根据目的适当地选择。优选的是,载体具有芯材(core material)和覆盖芯材的树脂层。
不具体限制芯材,且可从目前公知的芯材中适当地选择。诸如50-90emu/g的锰-镁(Mn-Mg)基材料和锰-锶(Mn-Sr)基材料的材料作为芯材是优选的,并且就保证图像密度而言,诸如铁粉(100emu/g或更高)和磁铁矿(75-120emu/g)的高磁化材料是优选的。此外,优选低磁化材料例如铜-锌(Cu-Zn)基材料(30-80emu/g),因为弱磁化材料能弱化其上竖立有调色剂(形成刷)的光电导体的接触,且对于具有高图像质量是有利的。这些材料可单独使用或多于一种结合使用。
作为芯材的粒径,优选平均粒径(重均粒径(D50))为10-200μm,更优选平均粒径为40-100μm。
当平均粒径(重均粒径(D50))小于10μm时,在载体颗粒的分布中,细颗粒增加且单位颗粒的磁化强度降低,由此发生载体分散。当平均粒径(重均粒径(D50))大于200μm时,比表面积降低,且可能发生调色剂分散。在具有大量β部分的全色实地图像(solid image)中,尤其可能降低β部分的再现性。
不具体限制树脂层的材料,且可根据目的从目前公知的树脂中适当地选择。树脂层材料的实例为:氨基树脂、聚乙烯基树脂、聚苯乙烯树脂、卤代烯烃树脂、聚酯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乙烯树脂、聚氟乙烯树脂、聚偏二氟乙烯树脂、聚三氟乙烯树脂、聚六氟丙烯树脂、偏二氟乙烯和丙烯酸类单体的共聚物、偏二氟乙烯和氟乙烯的共聚物、含氟三元共聚物(fluoroterpolymer)(如四氟乙烯和偏二氟乙烯以及非氟化物单体的三元共聚物)、以及硅树脂等。这些树脂可单独使用或两种或更多种结合使用。
氨基树脂的的实例为脲-甲醛树脂、密胺树脂、苯并胍胺树脂、脲树脂、聚酰胺树脂、环氧树脂等。聚乙烯基树脂的实例为丙烯酸类树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聚丙烯腈树脂、聚乙酸乙烯酯树脂、聚乙烯醇树脂、聚乙烯醇缩丁醛树脂等。聚苯乙烯树脂的实例为聚苯乙烯树脂、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树脂等。卤代烯烃树脂的实例为聚氯乙烯等。聚酯树脂的实例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树脂等。
根据需要树脂层可包括导电粉末。导电粉末的实例为金属粉末、炭黑、二氧化钛、氧化锡、氧化锌等。优选的是这些导电粉末的平均粒径为1μm或以下。当平均粒径大于1μm时,很难控制电阻。
树脂层可采用以下方法形成:在将诸如硅树脂的树脂溶解在溶剂中而制备涂布溶液(用于涂布的溶液)之后,通过目前公知的涂布方法将涂布溶液均匀涂布到芯材的表面上。涂布方法的实例为浸涂法(浸泡法)、喷涂法、刷涂法等。
不具体限制溶剂,且可根据目的适当地选择。溶剂的实例为甲苯、二甲苯、甲基乙基酮、甲基异丁基酮、溶纤素、乙酸丁酯等。
不具体限制烘烤(方法),且可采用外部加热法或内部加热法。烘烤方法的实例为采用固定电炉、流体式电炉、旋转电路、燃烧炉的方法以及使用微波的方法等。
载体中树脂的量优选0.01-5.0质量%。当树脂量低于0.01质量%时,不能在芯材的表面上均匀形成树脂层,并且当树脂量超过5.0质量%时,树脂层变得太厚,且有载体的聚集,且不能形成均匀的载体颗粒。
当显影剂为双组分显影剂时,不具体限制双组分显影剂中的载体含量,且可根据目的适当地选择。双组分显影剂中的载体含量优选为90-98质量%,且更优选93-97质量%。
对于100质量份的载体,双组分显影剂的载体和调色剂的混合比通常为1-10.0质量份。
由于根据本发明的显影剂含有根据本发明的调色剂,所以可具有优异的低温定影质量和抗反印性,且可形成良好的高分辨率图像。
根据本发明的显影剂可优选用于目前公知的诸如磁性单组分显影方法、非磁性单组分显影方法以及双组分显影方法的各种电照相方法的成像中,且尤其可优选用于调色剂容器、处理盒、成像装置和成像方法中。
(调色剂容器)
根据本发明的调色剂容器是容纳根据本发明的调色剂或显影剂的容器。
不具体限制调色剂容器,且可从目前公知的调色剂容器中适当地选择。调色剂容器的优选实例为具有调色剂容器主体和盖等的容器。
对调色剂容器主体的尺寸、形状、结构和材料不作具体限制,且可根据目的适当地选择。优选的是,例如调色剂容器主体具有圆柱形状。关于调色剂容器的结构,尤其优选的是,在其内圆周面上形成螺旋形突起和凹陷,可通过旋转调色剂容器主体而使调色剂容器主体中含有的调色剂向排出口移动,且部分或全部螺旋部分具有折叠功能。
不具体限制调色剂容器主体的材料,且可根据目的适当地选择。优选具有良好尺寸精度的材料,且材料的优选实例为树脂。在这些树脂中,优选树脂的实例为聚酯树脂、聚乙烯树脂、聚丙烯树脂、聚苯乙烯树脂、聚氯乙烯树脂、聚丙烯酸类树脂、聚碳酸酯树脂、ABS树脂、聚缩醛树脂等。
本发明的调色剂容器容易保存且容易传输,并具有优异的处理性能。因此,根据本发明的调色剂容器通过可拆卸地安装到根据本发明的处理盒和成像装置(随后将描述)上而优选用于补充调色剂。
(处理盒)
根据本发明的处理盒至少包括承载静电潜像的静电潜像承载元件、被构造成利用调色剂使静电潜像承载元件上的静电潜像显影以形成可见图像的显影单元、并且进一步包括根据需要适当选择的其它元件。
该显影单元至少包括容纳根据本发明的调色剂或显影剂的显影剂容器、和承载及传输容纳在显影剂容器中的调色剂和显影剂的显影剂承载元件,并且还包括调节要承载的调色剂层厚度的层厚度调节元件。
优选的是,根据本发明的处理盒可拆卸地连接到每个电照相单元上,且可拆卸地连接到根据本发明的电照相单元上。
在本发明中,如图1所示,处理盒是一个单元(组件),其包括内置的光电导体101,和充电单元102、显影单元104、转印单元108、清洁单元107以及远离光电导体101的放电单元(图中未示出)中的至少一个,且该处理盒可从成像装置主体上拆卸。
在本发明中,对于利用图1所示的处理盒的成像过程而言,在光电导体101以箭头方向旋转的同时,由于充电单元102进行充电以及曝光单元(图中未示出)进行曝光103,在光电导体101的表面上形成对应于曝光图像的静电潜像。该静电潜像利用显影单元中的调色剂显影。通过转印单元108将调色剂显影的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105上,然后打印出来。接着,在转印图像之后光电导体101的表面由清洁单元107清洁,并进一步由放电单元(图中未示出)放电,且再次重复上述操作。
(成像装置和成像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成像装置至少包括静电潜像承载元件、静电潜像形成单元、显影单元、转印单元和定影单元,且还包括根据需要适当选择的其它单元,诸如放电单元、清洁单元、回收单元和控制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成像方法至少包括静电潜像的形成、显影、转印和定影,且还包括根据需要适当选择的其它过程,诸如放电、清洁、回收和控制。
根据本发明的成像方法可优选利用根据本发明的成像装置实施。可利用静电潜像形成单元完成静电潜像的形成,利用显影单元完成显影,利用转印单元完成转印,利用定影单元完成定影,以及利用其它单元完成其它过程。
-静电潜像的形成和静电潜像形成单元-
静电潜像的形成包括在静电潜像承载元件上形成静电潜像。
对静电潜像承载元件(可称为″光电导体绝缘元件″、″电照相用光电导体″和″光电导体″)的尺寸、形状、结构、和材料不作具体限制,且可从目前公知的静电潜像承载元件中适当地选择。静电潜像光电导体优选具有鼓形,且优选材料的实例为用诸如非晶硅、硒等材料制成的无机光电导体、用诸如聚硅烷、酞菁聚甲川等材料制成的有机光电导体。就寿命长而言,在这些材料中,优选非晶硅。
作为非晶硅光电导体,可使用这样的光电导体(以下可称为″a-Si光电导体″):其中将基底加热到50℃-400℃的温度,且通过诸如真空汽相沉积法、溅射法、离子电镀法、热化学汽相沉积法、光化学汽相沉积法和等离子化学汽相沉积法的成膜方法形成由Si制成的光电导层。在这些方法中,等离子CVD方法,即通过由直流电或高频波或微波辉光放电使原料分解而在基底上形成a-Si沉积膜的方法是优选的。
通过对静电潜像承载元件的表面均匀充电、然后利用静电潜像形成单元通过成像式(image-wise)曝光(通过成像性曝光)可形成静电潜像。
该静电潜像形成单元至少包括对静电潜像承载元件的表面均匀充电的充电器,和对静电潜像承载元件的表面进行成像式曝光的曝光单元。
通过利用充电器对静电潜像承载元件的表面施加电压而完成充电。
不具体限制充电器,且可根据目的适当地选择。充电器的实例为目前公知的接触式充电器,其包括导电或半导电的辊、刷、膜和橡胶刮刀,以及采用诸如corotoron放电和scorotoron放电的电晕放电的非接触式充电器。
除了辊之外,还可使用诸如磁刷和毛刷的任何形式的充电元件,且可根据电照相装置的规格和形式进行选择。在使用磁刷的情况中,一种磁刷是这样形成的:将各种诸如Zn-Cu铁氧体的铁氧体颗粒用作充电元件,且磁刷包括用于支撑充电元件的非磁性导电套筒,和在非磁性导电套筒内设置的磁力辊。此外,在使用(毛)刷的情况中,使用通过碳、硫化铜和金属或金属氧化物进行过导电处理的毛,且在经过导电处理的金属或芯金属周围缠绕或粘附此毛,从而让其成为充电器。
充电器不具体限制为接触型充电器,且优选使用接触型充电器,因为可得到其中由充电器生成的臭氧降低的成像装置。
利用曝光单元通过对静电潜像承载元件的表面进行成像式曝光来实施曝光。
不具体限制曝光单元,只要曝光单元能在由充电器充电的静电潜像承载元件表面上进行成像式曝光即可,且可根据目的适当地选择。曝光单元的实例为复制光学系统、棒形透镜阵列系统、激光光学系统、液晶快门光学系统等等的各种曝光单元。
在本发明中,可采用光学背面曝光(back-exposure),其中从静电潜像承载元件的后表面侧实施成像式曝光。
-显影和显影单元-
显影包括利用根据本发明的调色剂或显影剂使静电潜像显影,并形成可见图像。
例如通过显影单元用根据本发明的调色剂或显影剂使静电潜像显影来形成可见图像。
不具体限制显影单元,只要该显影单元能利用根据本发明的调色剂或显影剂进行显影即可,且可从目前公知的显影剂中适当地选择。例如,显影单元的优选实例为这样的显影单元:其至少包括容纳根据本发明的调色剂或显影剂的显影器单元,且能够通过接触或不接触而将调色剂或显影剂施加到静电潜像上,并且包括调色剂容器的显影器单元是更优选的。
显影器单元可以是干式显影用显影器单元或湿式显影用显影器单元,此外,可以是单色显影器单元或多色(彩色)显影器单元。显影器单元的优选实例为这样的显影器单元:其包括通过摩擦搅拌给调色剂或显影剂充电的搅拌器,和可旋转的磁力辊。
在显影器单元中,例如,混合并搅拌调色剂和载体,在搅拌时通过摩擦对调色剂充电,且使调色剂以竖立的形式保持在旋转磁力辊的表面上,由此形成磁刷。因为在静电潜像承载元件(光电导体)的附近设有磁力辊,所以在磁力辊表面上形成磁刷的一部分调色剂由于电引力而移动到(转移到)静电潜像承载元件(光电导体)的表面上。其结果是,由调色剂使静电潜像显影,且在静电潜像承载元件(光电导体)的表面上形成调色剂的可见图像。
容纳在显影器单元中的显影剂为包括根据本发明的调色剂的显影剂,且显影剂可以是单组分显影剂或双组分显影剂。显影剂中包括的调色剂是根据本发明的调色剂。
-转印和转印单元-
转印包括将可见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且优选这样的模式:其中在通过利用中间转印元件将可见图像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元件上之后,将可见图像进行二次转印并转印到记录介质上。一种模式是,其中使用多于一种的调色剂颜色,尤其是全色调色剂,且包括一次转印和二次转印,在一次转印中通过将可见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元件上而形成组合的转印图像,在二次转印中将组合的转印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
例如通过利用充电器对静电潜像承载元件(光电导体)充电并利用转印单元(转印可见图像)来完成转印。作为转印单元,优选的模式为具有一次转印单元和二次转印单元的模式,一次转印单元通过将可见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元件上形成组合的转印图像,二次转印单元将组合的转印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
不具体限制中间转印元件,可根据目的从目前公知的转印元件中适当地选择。中间转印元件的优选实例为传送带。
优选的是中间转印体的静摩擦系数为0.1-0.6,且更优选静摩擦系数为0.3-0.5。优选的是中间转印元件的体积电阻为几Ωcm-103Ωcm。通过使体积电阻为几Ωcm-103Ωcm,由于可抑制中间充电元件的充电,且由电荷施加单元施加的电荷很难保持在中间转印元件上,因此可抑制二次转印时的转印不均匀。此外,可在二次转印时施加转印偏压。
不具体限制中间转印介质的材料,且可根据目的适当地从目前公知的材料中选择。例如,(1)其中具有高杨氏模量(伸长模数)的材料用作单层带的材料,例如,PC(聚碳酸酯)、PVDF(聚偏二氟乙烯)、PAT(聚对苯二甲酸亚烷基酯)、PC(聚碳酸酯)/PAT(聚对苯二甲酸亚烷基酯)的混合材料、ETFE(乙烯-四氟代乙烯共聚物)/PC、ETFE/PAT和PC/PAT的混合材料、炭黑分散的热固性聚酰亚胺(其中分散有炭黑的热固性聚酰亚胺)等等。这些具有高杨氏模量的单层带具有成像时应力引起的变形小的优点,且尤其在形成彩色图像时几乎不会发生套准不重合的错误。(2)二至三层结构的带,其中上述具有高杨氏模量的带作为基层,且在其外周上涂布表面层或中间层,且该二至三层带具有这样的功能,其能抑制由于单层带的硬度而导致的行式图像中的中空缺陷。(3)具有比较低的杨氏模量的带,其中使用橡胶或弹性体,且这些带由于柔性具有这样的优点,在行式图像内几乎不发生中空缺陷。此外,由于通过使带宽度超过驱动辊和张力辊(的宽度)且利用从辊凸出的带-耳部分的弹性(柔性)而抑制误循迹,因此凸缘或误循迹抑制单元是不必要的,且实现低成本。
目前已将诸如氟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酰亚胺树脂等树脂用于中间转印带。然而,近年来,已使用其中带的所有层或带的一部分由弹性元件制成的弹性带。利用树脂带在彩色图像的转印中面临以下的问题。
彩色图像通常由四色着色的调色剂形成。在单色图像中,形成一到四层调色剂层。当通过一次转印(从光电导体转印到中间转印带上)和二次转印(从中间转印带转印到纸张上)时,该调色剂层受到压力,且调色剂的粘合力变高(增加)。当调色剂的粘合力变高时,易出现字符有中空缺陷和β部分图像边缘缺失(边缘缺陷)的现象。树脂带的硬度高,就不会随着调色剂层而变形。因此,可容易压缩调色剂层,且易出现字符有中空缺陷的现象。
此外,目前对于在各种纸,诸如日本纸和故意设置成凹凸不平的纸上形成全色图像的需求增大。然而,在具有低表面平整度的纸中,在转印时在调色剂(和纸表面)之间易出现间隙,并易出现转印的着色剂(空隙)缺陷。当升高(增大)二次转印部分的转印压力以改善粘合时,调色剂层的凝缩力增加(变高),结果导致上述的字符中空缺陷。
将弹性带用于以下目的。弹性带随着转印部分内的调色剂层和具有低表面平整度的纸而发生变形。换言之,由于弹性带随着局部凹凸而发生变形,所以对于调色剂层转印压力不会过分地升高,并可获得具有良好粘合性且字符无中空缺陷的转印图像,且相对于具有低平整度的纸具有优异的均匀性。
作为带树脂,例如,可单独使用或两种或多种结合使用选自以下的树脂:聚碳酸酯、氟树脂(ETFE、PVDF)、聚苯乙烯、氯代聚苯乙烯、聚α-甲基苯乙烯、苯乙烯树脂(含有苯乙烯或苯乙烯取代物的均聚物或共聚物)例如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苯乙烯-氯乙烯共聚物、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苯乙烯-马来酸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如苯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酸辛酯共聚物、和苯乙烯-丙烯酸苯酯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如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乙酯共聚物、苯乙烯-甲基丙烯酸苯酯共聚物)、苯乙烯-α-丙烯酸氯甲酯共聚物、苯乙烯-丙烯腈-丙烯酸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甲基丙烯酸丁酯树脂、丙烯酸乙酯树脂、丙烯酸丁酯树脂、改性丙烯酸类树脂(如硅氧烷-改性的丙烯酸类树脂、氯乙烯-改性的丙烯酸类树脂和丙烯酸类尿烷树脂)、氯乙烯树脂、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松香改性的马来酸树脂、酚树脂、环氧树脂、聚酯树脂、聚乙烯树脂、聚丙烯树脂、聚丁二烯、聚偏二氯乙烯树脂、离子键树脂、聚氨酯树脂、硅树脂、酮树脂、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二甲苯树脂、聚乙烯基缩丁醛树脂、聚酰胺树脂和改性的聚苯醚树脂。然而,弹性带用树脂当然并不限于上述材料。
不具体限制弹性材料橡胶和弹性体,且可根据目的适当地选择。例如,可单独使用或两种或多种结合使用选自以下的弹性材料橡胶或弹性体:丁基橡胶、氟基橡胶、丙烯酸类橡胶、EPDM、NBR、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橡胶、天然橡胶、异戊二烯橡胶、苯乙烯-丁二烯橡胶、丁二烯橡胶、乙烯-丙烯橡胶、乙烯-丙烯三元共聚物、氯丁二烯橡胶、氯磺化聚乙烯、氯化聚乙烯、尿烷橡胶、间规1,2-聚丁二烯、表氯醇基橡胶、硅橡胶、氟橡胶、聚硫橡胶、聚降冰片烯橡胶、氢化丁腈橡胶、热塑性弹性体(如聚苯乙烯基、聚烯烃基、聚氯乙烯基、聚氨酯基、聚酰胺基、聚脲、聚酯基和氟树脂基)。
不具体限制用于调节电阻的导电剂,且可根据目的适当地选择。例如,将以下物质作为调节电阻的导电剂:金属粉末例如炭黑、石墨、铝、镍,导电金属氧化物例如氧化锡、二氧化钛、氧化锑、氧化铟、钛酸钾、氧化锑-氧化锡(ATO)的组合氧化物、氧化铟-氧化锡(ITO)的组合氧化物,或其中诸如硫酸钡、硅酸镁、碳酸钙的化合物的绝缘细颗粒由导电金属氧化物涂敷的化合物。当然,导电剂并不限于上述导电剂。
表面层材料要求为这样一种材料:表面层防止光电导体被弹性材料污染,并通过降低转印带表面上的表面摩擦阻力而降低调色剂的粘合性来提高二次转印性能和清洁性能。例如,可使用一种通过降低表面能提高润滑性能的材料,其中如聚氨酯、聚酯、环氧树脂的树脂可单独使用或两种或更多种结合使用,或可通过分散具有不同粒径的颗粒组合单独使用或两种或两种以上结合使用氟树脂、氟化合物、氟化碳、二氧化钛、碳化硅等的粉末和颗粒。而且,还可使用这样一种材料,其中通过在如氟基橡胶材料中实施热处理形成富含氟的层来降低表面能。
不具体限制制造带的方法,且制造带的方法的实例为离心成形,其中将材料注入旋转的圆筒形模具中以形成带;喷涂方法,其中通过喷涂液体涂料(涂层)以形成膜;浸渍方法,其中将圆筒形模具浸入(浸渍)在材料的溶液中,然后取出;流延法,其中将材料注入内模具和外模具中;一种方法,其中将化合物卷绕到圆筒形模具上并实施加硫研磨(硫化研磨)。然而,制造带的方法不限于此,且通常通过结合多种制造方法来制造带。
作为用于防止弹性带拉伸的方法,存在这样的方法:诸如在具有低拉伸性能的芯体(core member)树脂层上形成橡胶层的方法,和添加防止芯体层拉伸的材料的方法。然而,不将防止弹性带拉伸的方法限制为任何具体的方法。
不具体限制形成芯体层的材料,且可根据目的适当地选择。作为形成芯体层的材料,使用以下材料:天然纤维例如棉、丝;合成纤维例如聚酯纤维、尼龙纤维、丙烯酸类纤维、聚烯烃纤维、聚乙烯醇纤维、聚氯乙烯纤维、聚偏二氯乙烯纤维、聚氨酯纤维、聚缩醛纤维、聚氟乙烯纤维和酚纤维;无机纤维例如碳纤维和玻璃纤维;金属纤维例如铁纤维和铜纤维,并且这些材料还可以是织物或纱线形式的。
纱线可为其中一种长丝或多种长丝捻在一起、具有任何类型加捻的纱线,如单捻线、合股线(合股纱)和两股线(两股纱)。此外,可以将选自上述材料的材料纤维进行混纺(混纺纱)。此外,纱线可在进行过合适的导电处理后使用。然而,可使用通过任何纺织方法,如编织(针织),织成的织品,且也可使用交织品。当然也可对其进行导电处理。
不具体限制提供芯体层的制造方法,且可根据目的适当地选择。提供芯体层的制造方法的实例为:一种方法是,将待织成圆筒形的织物放在染料(金属模具)上,并在该织物上设置覆盖层;另一种方法是,将待织成圆筒形的织物浸入液体橡胶中,使得在其一侧或两侧上形成保护层;又一种方法是,将线(纱线)以任意的间距螺旋(盘旋)卷绕到染料(金属模具)等上,然后在其上形成保护层。
弹性层的厚度取决于弹性层的硬度,当弹性层的厚度太大时,表面的扩张和收缩变得很大,且易于在表面层上引起裂纹。此外,不优选过厚(厚度约1mm或以上)的弹性层,因为图象的扩张和收缩由于表面大的扩张和收缩而变得相当大。
优选的是,转印单元(一次转印单元和二次转印单元)至少包括对在静电潜像承载元件(光电导体)上形成的可见图像朝着记录介质的方向实施剥离充电(peeling charging)的转印器。该转印单元可以是一个或多个。转印器的实例为通过电晕放电的电晕转印器、转印带、转印辊、加压转印辊和粘合转印器等。
普通纸是记录介质的典型实例,不具体限制记录介质,只要未定影的图像一经显影就可转引到记录介质即可,且可根据目的适当地选择。也可使用OHP用PET基。
定影包括通过定影单元使转印到记录介质上的可见图像定影。可针对将各调色剂颜色的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实施定影,也可对各颜色的调色剂以层叠的形式同时(同一时间)实施定影。
不具体限制定影单元,且可根据目的适当地选择。然而,优选的是定影单元为目前公知的加热和加压单元。加热和加压单元的实例为加热辊和加压辊的组合,加热辊、加压辊和环形带的组合。
优选的是通过加热和加压单元加热到80℃-200℃。
在本发明中,根据目的,例如,目前公知的光学定影单元(光学定影器)可与定影和定影单元一起使用,或可代替定影和定影单元使用。
放电包括通过对静电潜像承载元件施加放电偏压进行放电,且优选的是通过放电单元实施放电。
不具体限制放电单元,且可从目前公知的放电器中适当地选择,只要该放电器能对静电潜像承载元件施加放电偏压即可。放电单元的优选实例为放电灯等等。
清洁包括去除残留在静电潜像承载元件上的电照相调色剂,且可优选通过清洁单元实施。
不具体限制清洁单元,且从目前公知的清洁器中适当地选择,只要该清洁单元能去除残留在静电潜像承载元件上的电照相调色剂即可。清洁单元合适的实例为磁刷清洁器、静电刷清洁器、磁辊清洁器、刮刀清洁器、刷清洁器、网状清洁器等等。
回收包括在显影单元内回收在清洁过程中去除的电照相调色剂,且可通过回收单元合适地实施。
不具体限制回收单元,且回收单元的实例为目前公知的传输单元等。
控制包括对上述每一过程的控制,且可通过控制单元合适地实施。
不具体限制控制单元,只要该控制单元能控制上述每一单元的操作即可,且可根据目的适当地选择。控制单元的的实例为诸如序列发生器、计算机等等装置。
其次,下面将参见图2描述通过本发明的成像装置实施本发明成像方法的一方面。图2示出的成像装置100包括作为静电潜像承载元件的光电导体鼓10(以下可称为″光电导体10″)、作为充电单元的充电辊20、作为曝光单元的曝光单元30、作为显影单元的显影器单元40、中间转印元件50、作为具有清洁刮刀的清洁单元的清洁单元60,和作为放电单元的放电单元70。
中间转印元件50为环形带,且设置为以箭头方向移动,环形带绕着设置在其中的三个辊51被拉伸(放置)。三个辊51的一部分(一些)也起着能对中间转印元件50施加预定转印偏压(一次偏压)的转印偏压辊的作用。将具有清洁刮刀的清洁单元90设置在中间转印元件50附近。此外,作为转印单元的转印辊80对着中间转印元件50设置,该转印辊80能施加转印偏压以将显影的图像(调色剂图像)转印(二次转印)到最终的记录介质转印纸95上。在中间转印元件50周围,在中间转印元件50的旋转方向上,在光电导体10和中间转印元件50的接触部分以及中间转印元件50和转印纸95的接触部分之间设置电晕充电器58,该充电器用于对中间转印元件50上的调色剂图像施加电荷。
显影单元40包括作为显影剂承载元件的显影带41、在显影带41周围设置的黑色显影单元45K、黄色显影单元45Y、品红色显影单元45M和青色显影单元45C。黑色显影单元45K包括显影剂容纳部分42K、显影剂供应辊43K和显影辊44K。黄色显影单元45Y包括显影剂容纳部分42Y、显影剂供应辊43Y和显影辊44Y。品红色显影单元45M包括显影剂容纳部分42M、显影剂供应辊43M和显影辊44M。青色显影单元45C包括显影剂容纳部分42C、显影剂供应辊43C和显影辊44C。此外,显影带41是环形带,且可围绕多个带辊旋转拉伸。显影带41的一部分与光电导体10接触。
在图2所示的成像装置100中,例如,充电辊20对光电导体鼓10均匀充电。曝光单元31在光电导体鼓10上实施成像式曝光,并形成静电潜像。在光电导体鼓10上形成的静电潜像利用从显影器单元40供应的调色剂显影,并形成调色剂图像。通过辊51施加的压力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元件50上(一次转印),然后再转印到转印纸95上(二次转印)。结果,在转印纸95上形成转印图像。通过清洁单元60去除残留在光电导体10上的调色剂,并且光电导体所带电荷一旦通过放电灯70即被消除。
下面将参照图3描述通过本发明的成像装置实施本发明成像方法的另一方面。图3示出的成像装置100与图2示出的成像装置100的结构相似,不同之处在于未设置显影带41,且在光电导体10周围直接相对设置黑色显影单元45K、黄色显影单元45Y、品红色显影单元45M和青色显影单元45C,且与图2所示的成像装置100具有相似的作用和效果。在图3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的是与图2相似的部件。
通过本发明成像装置实施本发明成像方法的串联型电照相装置有两种,即直接转印串联型电照相装置和间接转印串联型电照相装置,在所述直接转印串联型电照相装置中,将各光电导体10上的图像依次转印到由纸张传送带3传输(运送)的张纸上,如图4所示,而在间接转印串联型电照相装置中,在通过一次转印器2将在各光电导体10上的图像依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元件4上之后,通过二次转印器5将在中间转印元件4上的图像共同转印到纸张上,如图5所示。转印单元(二次转印器)5为转印载体带,其也可以是辊的形式。
当直接转印电照相装置和间接转印电照相装置进行对比时,前者(直接转印电照相装置)具有以下缺陷。送纸单元6设置在串联型成像装置T的上游侧,以及将定影单元7设置在串联型成像装置T的下游侧,这就导致在纸张输送方向上的尺寸增大。而在后者中,可以相对自由地设置二次转印的位置。可以将送纸单元和定影单元7与串联型成像装置T重叠设置,从而有尺寸可能减小的优点。
此外,在前者中,定影单元7要靠近串联型成像装置T设置,以使纸张输送方向上的尺寸不增加。因此,定影单元不能设置成为纸张弯曲留有足够的空间,且由于纸张的前端进入定影单元7时的冲击(对于厚纸张尤其明显),以及通过(穿过)定影单元7时的纸张传输速度和转印载体带的纸张传输速度之间的差别,因此有这样的缺陷(缺点):定影单元7易对上游侧的图像形成有影响。而在后者中,由于定影单元7可能设置成留有足够的空间,使得纸张可弯曲,因此可能以使得定影单元7对图像形成几乎没有影响的方式进行布置。
由于上述原因,串联型电照相装置,尤其是间接转印串联型电照相装置近来受到了关注。
此外,如图5所示,在这种类型的彩色电照相装置中,在一次转印之后通过光电导体清洁单元8去除转印后残留在光电导体1上的调色剂,且清洁光电导体1的表面,为下一次成像过程作准备。此外,在二次转印之后通过中间转印元件清洁单元9去除转印时残留在中间转印元件4上的调色剂,且清洁中间转印元件4的表面,为下一次成像过程作准备。
图6所示的串联型成像装置100为串联型彩色成像装置。串联型成像装置100包括复印机主体150、送纸台(装置)200、扫描仪300和自动文件输送装置(ADF)400。
复印机主体150在中心部分设有环形带形式的中间转印元件50。中间转印元件50在支撑辊14、15和16上拉伸,且以图6中的顺时针方向转动。将去除中间转印元件50上残留的调色剂的中间转印元件的清洁单元17设置在支撑辊15附近。在中间转印元件50上,沿着其传输方向设置其中对着其设有黄色、青色、品红色以及黑色的成像单元18的串联型显影器单元120。曝光单元21设置在串联型显影器单元120的附近。二次转印器22设置在中间转印元件的一侧上,与设置串联型显影器单元120的一侧相对。在二次转印器22中,环形带形式的二次转印带24在一对辊23上拉伸,待在二次转印带24上传输的转印纸和中间转印元件50可相互接触。定影单元25设置在二次转印器22附近。
在串联型成像装置100中,在二次转印器22和定影单元25附近设置纸张换向单元(纸张反向单元)28,用于使转印纸换向(反向),以在转印纸的两面上均进行成像。
其次,下面将解释利用串联型显影器单元120形成全色图像(彩色复印)的过程。首先,将文件放在自动文件输送装置(ADF)400的文件输送盘130上,或在打开自动文件输送装置400后放到扫描仪300的接触玻璃32上,并关闭自动文件输送装置400。
当按下启动开关(图中未示出)时,扫描仪300起动(驱动),且第一扫描元件33和第二扫描元件34运转,这在将文件放在自动文件输送装置400内的情况中,发生在文件传输并移动到接触玻璃32上之后,而在将文件放在接触玻璃32上的情况中,在放好文件之后立即发生。同时,由于第一扫描元件33,来自光源的光进行照射并使从文件表面反射的光在第二扫描元件34内的镜子上反射。在第二扫描元件34处反射的光通过成像透镜35并在读取传感器36处接收。因此,读出彩色文件(彩色图像)且使其成为黑、黄、品红和青(色)的图像信息。
各黑、黄、品红和青色的颜色信息传递到串联显影器单元120内的各成像单元18(黑色成像单元、黄色成像单元、品红色成像单元和青色成像单元),且各黑、黄、品红和青色的调色剂图像在各自的成像单元内形成。换言之,如图7所示,串联显影器单元120内的各成像单元18(黑色成像单元、黄色成像单元、品红色成像单元和青色成像单元)包括光电导体10(黑色光电导体10K、黄色光电导体10Y、品红色光电导体10M和青色光电导体10C);对光电导体均匀充电的充电器160;基于每个颜色信息对应于每个彩色图像对光电导体进行成像式曝光且在光电导体上形成对应于每个彩色图像的静电潜像的曝光单元(图7中L);显影器单元61,其利用每种调色剂(黑色调色剂、黄色调色剂、品红色调色剂和青色调色剂)使静电潜像显影并利用每种颜色调色剂形成调色剂图像;用于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元件50的转印充电器62;光电导体清洁单元63和放电器64,且可基于各自颜色的图像信息形成每种颜色的单色图像(黑色图像、黄色图像、品红色图像和青色图像)。以该方式形成的黑色图像、黄色图像、品红色图像和青色图像,(换言之)在黑色光电导体10K上形成的黑色图像、在黄色光电导体10Y上形成的黄色图像、在品红色光电导体10M上形成的品红色图像和在青色光电导体10C上形成的青色图像依次转印(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元件50上,该中间转印元件50通过支撑辊14、15和16旋转。接着,将黑色图像、黄色图像、品红色图像和青色图像叠加在中间转印元件50上,且形成组合的彩色图像(彩色转印图像)。
另一方面,在送纸台200内,一个送纸辊142选择性转动,且从纸库143中的多级供纸盒142之一供应纸张(记录纸)。每次由分离辊145分离一张纸并送到送纸路径146。然后,这张纸通过传输辊147传输(运送),接着导到复印机主体150中的送纸路径148,且通过靠在阻挡辊(resist roller)49上而停止。或者,送纸辊142转动且纸张(记录纸)从支盘(bypass tray)54排出。每次通过分离辊145分离一张纸且输入(放入)到送纸旁路53中,且通过靠在阻挡辊49上以同样的方式停止。阻挡辊49通常是接地使用的,然而,也可在对其施加偏压的状态下使用以去除纸张上的纸粉。然后,在中间转印元件50上组合成组合彩色图像(彩色转印图像)的同时旋转阻挡辊49,并且将纸张(记录纸)送到中间转印元件50和二次转印装置22之间。通过二次转印器22将组合彩色图像(彩色转印图像)转印(二次转印)到纸张(记录纸)上,将彩色图像转印且在纸张(记录纸)上形成。在转印图像之后通过中间转印元件清洁单元17清洁残留在中间转印元件50上的调色剂。
通过二次转印器22将其上转印并形成有彩色图像的纸张(记录纸)传输且送到定影单元25。在定影单元25中,通过加热和加压,将组合彩色图像(彩色转印图像)定影到纸张(记录纸)上。在将组合彩色图像定影到纸张上之后,通过闸刀55将纸张(记录纸)转向(换向),且通过出纸辊56送出。送出的纸张堆叠在排纸盘57内。纸张在通过闸刀55转向(换向)之后,通过纸张换向单元28换向(反向),且再次引导到转印位置。在反面也记录图像之后,通过出纸辊56将纸张送出,且堆叠在排纸盘57内。
在根据本发明的成像方法和成像装置中,由于根据本发明的调色剂能具有优异(优良)的低温定影性能和抗反印性能,所以可有效地形成高质量图像。
根据本发明,可解决前述问题,并具有优异的低温定影性能和抗反印性能。因此,可提供一种能形成良好的高分辨率图像的调色剂、一种使用该调色剂的显影剂、一种调色剂容器、一种处理盒、一种成像装置和一种成像方法。
实施例
下面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以下实施例中,除特殊限定之外,′份′和′百分数(%)′均基于质量。
此外,在以下实施例和对比例中,如下所述实施′调色剂的重均粒径(Dw)和粒径分布(Dw/Dn)′、′异氰酸酯基的含量(NCO%)′、′酸值和羟基值′、′玻璃化转变温度(Tg)′、′Ti,Bi和Sn的含量′的测量。
<重均粒径(Dw)和粒径分布(Dw/Dn)>
通过采用具有100μm孔径的粒径测量仪(Beckman-Coulter Inc.制造的″MULTISIZER III)测量调色剂的重均粒径(Dw)和数均粒径(Dn),且通过分析软件(Beckman Coulter Multisizer 3,Version 3.51)进行分析。具体地说,将0.5ml、10质量%的表面活性剂(DAI-ICHI KOGYO SEIYAKU CO.,LTD.制造的烷基苯磺酸盐NeoGen SC-A)添加到100ml玻璃烧杯中,然后添加0.5g每种调色剂,且利用微型刮铲搅拌该混合物。此外,添加80ml离子交换水。在超声分散器(HONDA ELECTRONIC CO.,LTD.制造的W-113MK-II)中对获得的分散体(分散液体)进行10分钟分散处理。通过采用MULTISIZER-III、用ISOTONE III(Beckman-Coulter Inc.制造)作为测量溶液来测量该分散体。为了测量,滴入调色剂试样分散体,以使装置指示的浓度为8±2%。在该测量方法中,就粒径测量的再现性而言,重要的是使浓度为8±2%。在该浓度范围内,粒径不生成误差。
<游离异氰酸酯基的百分含量(NCO%)的测量>
利用根据JIS K1603的方法来测量游离异氰酸酯基的百分含量(NCO%)。
<测量酸值和羟基值的方法>
-测量酸值的方法-
基于JIS K0070-1992中描述的测量方法在下述条件下测量酸值。
试样制备:在室温(23℃)下将0.5g(0.3g乙酸乙酯可溶成分(部分))的调色剂添加到120ml甲苯中,且通过搅拌约10小时将其溶解。此外,添加30ml乙醇,且该混合物成为试样溶液。
尽管可以通过利用上述仪器进行计算而完成测量,但是具体地,计算以下面的方式进行。预先用N/10标准化的苛性钾醇溶液进行滴定,且通过下面的计算式(公式)由乙醇钾液体的消耗量确定(计算)酸值。
酸值=KOH(ml数)×N×56.1/试样质量
(其中,N为N/10KOH的系数)。
-测量羟基值的方法-
在100ml量瓶中准确称重0.5g试样,且将5ml乙酰化试剂准确添加到该试样中。在这之后,将该混合物浸在温度100℃±5℃的浴中,且加热。在一到两小时之后,将该烧瓶从浴中取出。待烧瓶内的混合物冷却之后添加水,且通过摇动使乙酸酐分解。接着,为使分解完全,将该烧瓶在浴中再加热10分钟或更长,且待烧瓶冷却之后,用有机溶剂适当地清洗烧瓶壁。通过利用电极由N/2氢氧化钾乙醇溶液对该液体进行电势滴定,且确定羟基值(根据JIS K0070-1966)。
<玻璃化转变温度>
具体通过以下工序确定玻璃化转变温度(Tg)。将Shimadzu SeisakushoCo.,Ltd制造的TA-60WS和DSC-60用作测量工具,且利用下示的测量条件进行测量。
[测量条件]
·试样容器:铝制成的试样盘(有盖)
·试样量:5mg
·参比:铝制成的试样盘(铝10mg)
·气氛:氮气(流速50ml/min)
·温度条件
·起始温度:20℃
·升温速度:10℃/min
·结束温度:150℃
·保持时间:零
·冷却速度:10℃/min
·结束温度:20℃
·保持时间:零
·升温速度:10℃/min
·结束温度:150℃
采用Shimadzu Seisakusho Co.,Ltd.制造的数据分析软件(TA-60,Version1.52)分析测量结果。作为分析方法,利用在DrDSC曲线的最低温度侧上的最高峰值点限定±50℃的范围,该DrDSC曲线为二次升温的DSC微分曲线,且采用分析软件的峰值分析功能确定(计算)峰值温度。其次,利用DSC曲线在峰值温度+5℃和峰值温度-5℃的范围内通过采用分析软件的峰值分析功能确定DSC曲线的最大吸热温度。此时示出的温度即等于调色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
<调色剂中Ti、Bi和Sn的含量的测量>
利用X-射线荧光测量仪(Rigaku Corporation制造的ZSX-100E)测量调色剂中Ti、Bi和Sn的含量。
(实施例1)
-有机细颗粒乳液的制备-
在配有搅拌器和温度计的反应器中,放入683份水、11份甲基丙烯酸环氧乙烷加成物硫酸酯的钠盐(由Sanyo Chemical Industries Ltd.制造的ELEMINOL RS-30)、83份苯乙烯、83份甲基丙烯酸、110份丙稀酸丁酯和1份过硫酸铵,且在400rpm(每分钟转数)下搅拌混合物15分钟得到白色乳液。将乳液加热到系统温度升至75℃,然后反应5小时。接着,向其加入30份的1%过硫酸铵水溶液。使混合物在75℃下固化(老化)5小时,并且得到乙烯基树脂(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环氧乙烷加成物硫酸酯的钠盐的共聚物)的水性分散体。这成为′细颗粒分散体1′。
当通过其中使用了激光散射的粒径分布分析仪(HORIBA,Ltd.制造的′LA-920′)进行测量时,′细颗粒分散体1′内的细颗粒的重均粒径为105nm。此外,将一部分′细颗粒分散体1′干燥,且分离出树脂组分。树脂组分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为59℃,且重均分子量(Mw)为150000。
-水相的制备-
通过将990份水、83份′细颗粒分散体1′、37份48.5%的十二烷基二苯基醚二磺酸钠(由Sanyo Chemical Industries Ltd.制造的″ELEMINOL MON-7)的水溶液和90份乙酸乙酯混合并搅拌,而获得乳白色液体。该乳白色液体为′水相1′。
-低分子量聚酯的制备-
向配有冷凝管、搅拌器和氮气输送管的反应容器中添加以下组分:229份双酚A环氧乙烷二摩尔加成物、529份双酚A环氧丙烷三摩尔加成物、208份对苯二甲酸、46份己二酸和2份氧化二丁基锡,然后将该混合物在常压下在230℃下反应8小时。然后,在使混合物在10-15mmHg的减压下继续反应之后,向反应容器中添加44份偏苯三酸酐,并使其在常压下在180℃反应2小时,以生成′低分子量聚酯1′。
获得的该′低分子量聚酯1′具有43℃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6700的重均分子量(Mw)、2500的数均分子量、25mgKOH/g的酸值。
-预聚物1的制备-
向配有冷凝管、搅拌器和氮气输送管的反应容器中添加以下组分:463份丙二醇、657份对苯二甲酸、96份偏苯三酸酐和2份四丁氧基钛,然后将该混合物在常压下在230℃下反应8小时。其次,使混合物在10-15mmHg的减压下反应5小时,并获得′中间体聚酯1′。
获得的′中间体聚酯1′具有28000的重均分子量、36℃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0.5mg KOH/g的酸值和16.5的羟基值。
接着,在配有冷凝管、搅拌器和氮气输送管的反应容器中,添加250份的′中间体聚酯1′、18份的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250份的乙酸乙酯和2份Bi-基催化剂(NITTO KASEI CO.,LTD制造的NEOSTANN U-600)。将混合物在100℃下反应15小时,且获得′预聚物1′。
在获得的′预聚物1′中异氰酸酯的质量百分数为0.61%。
-酮亚胺的制备-
在配有搅拌器和温度计的反应容器中,添加170份的异佛尔酮二胺和150份甲基乙基酮。将该混合物在50℃下反应5小时,制得′酮亚胺1′。该′酮亚胺1′具有416的胺值。
-MB(母料)的制备-
利用HENSCHEL MIXER(由Mitsui Mining Co.,Ltd.制造)混合以下混合物:1200份水、540份炭黑(Deggsa Co.,Ltd.制造的Printex 35)[42ml/100mg的DBP吸油量,pH为9.5]、1200份聚酯树脂。在150℃下利用双辊研磨机将混合物捏合30分钟后,滚压、冷却该混合物并在粉碎机中粉碎,制得′母料1′。
-油相的制备-
向配有搅拌器和温度计的反应容器中添加以下组分:378份′低分子量聚酯1′、110份巴西棕榈蜡、22份CCA(Orient Chemical Industries,Ltd.制造的水杨酸金属络合物E-84)和947份的乙酸乙酯。将该混合物搅拌的同时将其加热到80℃,在80℃下保持该混合物5小时之后,将混合物用1小时冷却到30℃。然后,向反应容器中加入500份的′母料1′和500份的乙酸乙酯,并搅拌该混合物1小时以产生溶解材料。这成为′原料溶液1′。
接着,将1324份′原料溶液1′转移到反应容器中,并采用球磨机(AimexCo.,Ltd.制造的ULTRAVISCO MILL)将炭黑和蜡在以下条件下分散,即液体(溶液)供给速度:1kg/小时;圆盘的圆周速度:6m/秒;0.5氧化锆珠子的填充量:80体积%;遍数:3。
然后,添加1324份65质量%的′低分子量聚酯1′的乙酸乙酯溶液,并通过采用具有上述相同条件的球磨机分散1遍获得分散体。该分散体成为′颜料和蜡分散体1′。
获得的′颜料和蜡分散体1′的固体浓度(130℃下30分钟)为50重量%。
-乳化-
在容器中放入以下组分:749份′颜料和蜡分散体1′、115份′预聚物1′、2.5份′酮亚胺1′,采用TK HOMO MIXER(Tokushu Kika Kogyo Co.,Ltd.制造)在5,000rpm下将混合物混合一分钟。然后,向反应容器中添加1200份的′水相1′,且采用TK HOMO MIXER在13,000rpm下搅拌该混合物20分钟以生成水性催化剂分散体。该水性催化剂分散体为′乳化的浆料1′。
-有机溶剂的去除-
将′乳化的浆料1′放入到配有搅拌器和温度计的反应容器中。在30℃下去除溶剂八小时之后,将浆料在45℃下固化(老化)4小时,且通过蒸发从其中去除有机溶剂获得分散体。该分散体为′分散的浆料1′。
获得的′分散的浆料1′通过MULTISIZER II(Beckman-Coulter Inc.制造)测量具有4.54μm的数均粒径和5.21μm的重均粒径。
-清洗和干燥-
在减压下过滤100份′分散的浆料1′后,通过以下工序实施清洗和干燥。
(1)将100份离子交换水添加到滤饼中。并利用TK HOMO MIXER(在12000rpm下搅拌10分钟)混合该混合物,随后过滤。
(2)将100份蒸馏水添加到(1)中的滤饼中。并利用TK HOMO MIXER(在12000rpm下搅拌10分钟)混合该混合物,随后过滤。
(3)将100份的10%盐酸添加到(2)中的滤饼中。并利用TK HOMOMIXER(在12000rpm下搅拌10分钟)混合该混合物,随后过滤。
(4)将300份的离子交换水添加到(3)中的滤饼中。并利用TK HOMOMIXER(在12000rpm下搅拌10分钟)混合该混合物。随后实施两次过滤操作并获得滤饼。将获得的滤饼在循环空气干燥器内在45℃下干燥48小时,并通过75μm的筛网筛选以获得调色剂。这成为′调色剂1′。
(实施例2)
-调色剂2的制备-
除了采用通过以下工序制备的′预聚物2′代替实施例1中′预聚物1′,并且采用2.9份而不是实施例1中的2.5份′酮亚胺1′之外,用与实施例1相似的方法制备′调色剂2′。
-预聚物2的制备-
向配有冷凝管、搅拌器和氮气输送管的反应容器中放入以下组分:463份丙二醇、657份对苯二甲酸、96份偏苯三酸酐和2份四丁氧基钛,然后将该混合物在常压下在230℃下反应6小时。然后,使该混合物在10-15mmHg的减压下反应3小时,并获得′中间体聚酯2′。
获得的′中间体聚酯2′具有19000的重均分子量、34℃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0.5mg KOH/g的酸值和19.2的羟基值。
接着,在配有冷凝管、搅拌器和氮气输送管的反应容器中,放入250份的′中间体聚酯2′、21份的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250份的乙酸乙酯和2份Bi-基催化剂(NITTO KASEI CO.,LTD.制造的NEOSTANN U-600)。将混合物在100℃下反应15小时,且获得′预聚物2′。
获得的′预聚物2′中的异氰酸酯的质量百分数为0.72%。
(实施例3)
-调色剂3的制备-
除了采用通过以下工序制备的′预聚物3′代替′实施例1中的′预聚物1′,并且采用3.4份而不是实施例1中的2.5份′酮亚胺1′之外,以与实施例1相似的方法制备′调色剂3′。
-预聚物3的制备-
向配有冷凝管、搅拌器和氮气输送管的反应容器中放入以下组分:463份丙二醇、657份对苯二甲酸、96份偏苯三酸酐和2份四丁氧基钛,然后将该混合物在常压下在230℃反应5小时。然后,使混合物在10-15mmHg的减压下反应3小时,并获得′中间体聚酯3′。
获得的′中间体聚酯3′具有11000的重均分子量、33℃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0.5mg KOH/g的酸值和22.1的羟基值。
接着,在配有冷凝管、搅拌器和氮气输送管的反应容器中,放入250份的′中间体聚酯3′、21份的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250份的乙酸乙酯和2份Bi-基催化剂(NITTO KASEI CO.,LTD.制造的NEOSTANN U-600)。将混合物在100℃下反应15小时,且获得′预聚物3′。
获得的′预聚物3′中的异氰酸酯的质量百分数为0.84%。
(实施例4)
-调色剂4的制备-
除了采用通过以下工序制备的′低分子量聚酯2′代替实施例1中的′低分子量聚酯1′之外,以与实施例1相似的方法制备′调色剂4′。
-低分子量聚酯2的制备-
向配有冷凝管、搅拌器和氮气输送管的反应容器中放入以下组分:229份双酚A环氧乙烷二摩尔加成物、529份双酚A环氧丙烷三摩尔加成物、208份对苯二甲酸、46份己二酸和1份氧化二丁基锡,然后将该混合物在常压下在230℃反应8小时。接着,使该混合物在10-15mmHg的减压下反应之后,向反应容器中添加44份偏苯三酸酐,并使其在常压下在180℃反应2小时,以生成′低分子量聚酯2′。
获得的该′低分子量聚酯2′具有43℃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6700的重均分子量(Mw)、2500的数均分子量、25mgKOH/g的酸值。
(实施例5)
-调色剂5的制备-
除了采用实施例2中制备的′预聚物2′代替′预聚物1′,并且采用2.9份而不是实施例4中的2.5份′酮亚胺1′之外,以与实施例4相似的方法制备′调色剂5′。
(实施例6)
-调色剂6的制备-
除了采用实施例3中制备的′预聚物3′代替′预聚物1′,并且采用3.4份而不是实施例4中的2.5份′酮亚胺1′之外,以与实施例1(4)相似的方法制备′调色剂6′。
(对比例1)
-调色剂7的制备-
除了采用通过以下方式制备的′预聚物4′代替实施例1中的′预聚物1′,并且采用2.6份而不是实施例1中的2.5份′酮亚胺1′之外,以与实施例1相似的方法制备′调色剂7′。
-预聚物4的制备-
向配有冷凝管、搅拌器和氮气输送管的反应容器中放入以下组分:463份丙二醇、657份对苯二甲酸、96份偏苯三酸酐和2份四丁氧基钛,然后将该混合物在常压下在230℃反应6小时。接着,使该混合物在10-15mmHg的减压下反应3小时,并获得′中间体聚酯4′。
获得的′中间体聚酯4′具有19000的重均分子量、34℃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0.5mg KOH/g的酸值和19.2的羟基值。
然后,在配有冷凝管、搅拌器和氮气输送管的反应容器中,放入250份的′中间体聚酯4′、19份的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250份的乙酸乙酯。将该混合物在100℃下反应72小时,且获得′预聚物4′。
获得的′预聚物4′中的异氰酸酯的质量百分数为0.64%。
(对比例2)
-调色剂8的制备-
除了采用通过以下方式制备的′预聚物5′代替实施例1中的′预聚物1′,并且采用2.9份而不是实施例1中的2.5份′酮亚胺1′之外,以与实施例1相似的方法制备′调色剂8′。
-预聚物5的制备-
向配有冷凝管、搅拌器和氮气输送管的反应容器中放入以下组分:463份丙二醇、657份对苯二甲酸、96份偏苯三酸酐和2份四丁氧基钛,然后将该混合物在常压下在230℃反应6小时。接着,使该混合物在10-15mmHg的减压下反应3小时,并获得′中间体聚酯5′。
获得的′中间体聚酯5′具有20000的重均分子量、34℃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0.5mg KOH/g的酸值和19.1的羟基值。
接着,在配有冷凝管、搅拌器和氮气输送管的反应容器中,放入250份的′中间体聚酯5′、21份的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和250份的乙酸乙酯。将混合物在100℃下反应15小时,且获得′预聚物5′。
获得的′预聚物5′中的异氰酸酯的质量%为0.71%。
(对比例3)
-调色剂9的制备-
除了采用对比例1中制备的′预聚物4′代替′预聚物1′,并且采用2.6份而不是实施例4中的2.5份′酮亚胺1′之外,以与实施例4相似的方法制备′调色剂9′。
(对比例4)
-调色剂10的制备-
除了采用对比例2中制备的′预聚物5′代替′预聚物1′,并且采用2.9份而不是实施例4中的2.5份′酮亚胺1′之外,以与实施例4相似的方法制备′调色剂10′。
随后,通过以下工序评估实施例1-6和对比例1-对比例4中获得的每种调色剂的耐热存储稳定性、定影性能和充电能力。结果如表2所示。
<耐热存储稳定性>
对于每种调色剂,在将调色剂在50℃下保持8小时之后,通过42目网筛筛选调色剂2分钟,且用在铁丝网上的残余比表示耐热存储稳定性。残余比越低,调色剂的耐热存储稳定性越好。将调色剂评定为以下四级。
[评定标准]
C:不可接受(不好):30%或更多
B:有疑问的:20%或更多,但低于30%
A:可接受的(好):10%或更多,但低于20%
AA:良好的(很好):低于10%
<定影性能>
作出调节以使1.0±0.1mg/cm2的各调色剂通过成像装置(RICOH CO.,LTD.制造的imagio Neo 450)在下述各种纸上对β图像显影:常规转印纸(普通纸)和厚纸(RICOH CO.,LTD.制造的TYPE 6200和NBS RICOH CO.,LTD.制造的复印用纸<135>)。作出调节以使定影带的温度可变。测量未发生反印时的温度以及用厚纸定影时的下限温度。关于下限温度,在获得的定影图像用墨滚(pad)摩擦之后图像密度的残留比为70%或更多时的定影辊温度即为下限温度。
<充电能力>
(1)15秒搅拌Q/M
将100质量份的硅树脂涂布的铁氧体载体(平均粒径50μm)和4质量份的每种调色剂放入不锈钢坩埚中,有效容积最高为30%。在100rpm的搅拌速度下将该混合物搅拌15分钟,并且通过吹脱法(blow off method)进行测定(计算)。
(2)10分钟搅拌Q/M
当将混合物搅拌10分钟时与上述(1)相似地测定(计算)充电量。
<综合评定>
综合观察上述的评估结果,并根据以下标准评估。
A:良好
C:有缺陷(不可接受)
Figure A20071013795700581
Figure A20071013795700591
根据本发明的调色剂能具有优异的低温定影性能和抗反印性能,且可适用于形成高质量图像。此外,使用本发明调色剂的本发明显影剂、调色剂容器、处理盒、成像装置和成像方法可适用于形成高质量的电照相图像。

Claims (17)

1. 一种调色剂,包括:
着色剂,和
粘合剂树脂
其中所述调色剂的制备如下:
将至少着色剂、具有能与含活性氢基的化合物反应的位点的粘合剂树脂的前体、含活性氢基的化合物溶解或分散在有机溶剂中以制备调色剂组成混合物液体,
使调色剂组成混合物液体在水性介质中分散或乳化,同时使该前体与该含活性氢基的化合物反应以制备调色剂分散体,并且
从调色剂分散体中除去有机溶剂以制备调色剂;
所述粘合剂树脂至少含有改性的聚酯;所述改性的聚酯衍生自具有异氰酸酯衍生的官能团的前体;所述调色剂中Sn的含量为800ppm或更少;来自非Sn聚酯化催化剂的金属的含量为10ppm-200ppm;并且来自非Sn异氰酸酯化催化剂的金属的含量为10ppm-200ppm。
2. 根据权利要求1的调色剂,其中调色剂中Sn的含量为0ppm-500ppm,来自非Sn聚酯化催化剂的金属的含量为10-200ppm;以及来自非Sn异氰酸酯化催化剂的金属的含量为10ppm-200ppm。
3. 根据权利要求1的调色剂,其中调色剂中Sn的含量为800ppm或更少,调色剂中Ti的含量为10ppm-200ppm,且Bi的含量为10ppm-200ppm。
4. 根据权利要求3的调色剂,其中调色剂中Sn的含量为0ppm-500ppm,调色剂中Ti的含量为10ppm-200ppm,且Bi的含量为10ppm-200ppm。
5. 根据权利要求1的调色剂,其中由异氰酸酯基衍生的结合位点为脲键和尿烷键中的至少任一个。
6. 根据权利要求1的调色剂,其中改性聚酯包括异氰酸酯末端改性的聚酯,并且异氰酸酯末端改性的聚酯通过在非Sn异氰酸酯化催化剂的存在下使未改性的聚酯和二异氰酸酯化合物反应而制备。
7. 根据权利要求1的调色剂,其中采用非Sn聚酯化催化剂使未改性聚酯聚合。
8. 根据权利要求6的调色剂,其中未改性聚酯仅包括不可交联的成分。
9. 根据权利要求6的调色剂,其中异氰酸酯末端改性的聚酯中未改性聚酯的OH基数与二异氰酸酯化合物的NCO基数之比(NCO/OH)为2.0-2.5。
10. 根据权利要求1的调色剂,其中调色剂包括可交联聚酯。
11. 根据权利要求10的调色剂,其中可交联聚酯通过改性聚酯和含活性氢基的化合物之间的反应而形成。
12. 根据权利要求1的调色剂,其中调色剂包括粘合剂树脂,所述粘合剂树脂不同于具有至少能与含活性氢基的化合物反应的位点的聚合物,且所述粘合剂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30℃-50℃。
13. 根据权利要求12的调色剂,其中所述粘合剂树脂具有1mgKOH/g-30mg KOH/g的酸值。
14. 根据权利要求1的调色剂,其中调色剂具有40℃-70℃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15. 根据权利要求1的调色剂,其中调色剂的重均粒径为3μm-8μm,且重均粒径/数均粒径之比为1.25或更少。
16. 一种处理盒,包括:
静电潜像承载元件;和
显影单元,所述显影单元被构造成利用调色剂使在静电潜像承载元件上形成的静电潜像显影,以形成可见图像,并且
其中所述调色剂的制备如下:
将至少着色剂、具有能与含活性氢基的化合物反应的位点的粘合剂树脂的前体、含活性氢基的化合物溶解或分散在有机溶剂中以制备调色剂组成混合物液体,
使调色剂组成混合物液体在水性介质中分散或乳化,同时使前体与含活性氢基的化合物反应以制备调色剂分散体,并且
从调色剂分散体中除去有机溶剂以制备调色剂;
所述粘合剂树脂至少含有改性的聚酯;所述改性的聚酯衍生自具有异氰酸酯衍生的官能团的前体;所述调色剂中Sn的含量为800ppm或更少;来自非Sn聚酯化催化剂的金属的含量为10ppm-200ppm;并且来自非Sn异氰酸酯化催化剂的金属的含量为10ppm-200ppm。
17. 一种成像方法,包括:
在静电潜像承载元件上形成静电潜像,
利用调色剂使静电潜像显影以形成可见图像,
将可见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和
使转印到记录介质上的图像定影,
其中所述调色剂的制备如下:
将至少着色剂、具有能与含活性氢基的化合物反应的位点的粘合剂树脂的前体、含活性氢基的化合物溶解或分散在有机溶剂中以制备调色剂组成混合物液体,
使调色剂组成混合物液体在水性介质中分散或乳化,同时使前体与含活性氢基的化合物反应以制备调色剂分散体,并且
从调色剂分散体中除去有机溶剂以制备调色剂;
所述粘合剂树脂至少含有改性的聚酯;所述改性的聚酯衍生自具有异氰酸酯衍生的官能团的前体;所述调色剂中Sn的含量为800ppm或更少;来自非Sn聚酯化催化剂的金属的含量为10ppm-200ppm;并且来自非Sn异氰酸酯化催化剂的金属的含量为10ppm-200ppm。
CN2007101379570A 2006-03-17 2007-03-19 调色剂、显影剂、调色剂容器、处理盒、成像装置及成像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7128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74786/06 2006-03-17
JP2006074786 2006-03-1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71288A true CN101271288A (zh) 2008-09-24
CN101271288B CN101271288B (zh) 2011-06-29

Family

ID=380126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37957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71288B (zh) 2006-03-17 2007-03-19 调色剂、显影剂、调色剂容器、处理盒、成像装置及成像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820350B2 (zh)
EP (1) EP1835352B1 (zh)
CN (1) CN101271288B (zh)
DE (1) DE602007010365D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81371A (zh) * 2011-03-11 2012-09-19 株式会社理光 调色剂、双组分显影剂、和成像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216515A (ja) * 2007-03-02 2008-09-18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に用いるトナー
JP2008262171A (ja) * 2007-03-19 2008-10-30 Ricoh Co Ltd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4886635B2 (ja) * 2007-09-03 2012-02-29 株式会社リコー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
US20090074467A1 (en) * 2007-09-13 2009-03-19 Takuya Seshit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JP2009133959A (ja) * 2007-11-29 2009-06-18 Ricoh Co Ltd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及び該トナーを用いた画像形成方法と装置
US20090142680A1 (en) * 2007-11-29 2009-06-04 Naohito Shimota Full-color image forming method
JP5152638B2 (ja) 2007-11-30 2013-02-27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JP5152646B2 (ja) * 2008-02-27 2013-02-27 株式会社リコー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及び製造方法、該トナーを用いた画像形成方法
JP5526556B2 (ja) * 2008-02-28 2014-06-18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並びに現像剤、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5311282B2 (ja) * 2008-02-29 2013-10-09 株式会社リコー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トナー入り容器、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US8178276B2 (en) * 2008-03-07 2012-05-15 Ricoh Company Limite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oner
JP2009244871A (ja) * 2008-03-14 2009-10-22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用トナー、画像形成用トナーの製造方法、トナー入り容器、二成分現像剤、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09265311A (ja) * 2008-04-24 2009-11-12 Ricoh Co Ltd 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JP5146661B2 (ja) * 2008-05-08 2013-02-20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の製造方法及びトナー
JP5157733B2 (ja) 2008-08-05 2013-03-06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並びに、現像剤、トナー入り容器、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10078683A (ja) * 2008-09-24 2010-04-08 Ricoh Co Ltd 電子写真用トナー、二成分現像剤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5241402B2 (ja) * 2008-09-24 2013-07-17 株式会社リコー 樹脂粒子、トナー並びに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方法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2010078925A (ja) * 2008-09-26 2010-04-08 Ricoh Co Ltd 静電荷像現像用マゼンタトナー
JP2010102117A (ja) * 2008-10-23 2010-05-06 Ricoh Co Ltd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及び二成分系現像剤
JP2010262170A (ja) * 2009-05-08 2010-11-18 Ricoh Co Ltd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及び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JP2012103680A (ja) 2010-10-14 2012-05-31 Ricoh Co Ltd トナ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6024208B2 (ja) 2012-05-25 2016-11-09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セット、現像剤セ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5232696A (ja) 2014-05-12 2015-12-24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現像剤、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EP3243108A4 (en) 2015-01-05 2017-12-06 Ricoh Company, Ltd. Toner, toner stored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6520471B2 (ja) 2015-06-29 2019-05-29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現像剤、現像剤収容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3752B2 (ja) 1983-10-25 1995-02-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電子写真用トナ−
JPS61160759A (ja) 1985-01-09 1986-07-21 Canon Inc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
JPS6263940A (ja) 1985-09-14 1987-03-20 Konishiroku Photo Ind Co Ltd 静電像現像用トナ−
JP2537503B2 (ja) 1987-01-29 1996-09-25 日本カーバイド工業株式会社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
JPS6415755U (zh) 1987-07-17 1989-01-26
JPH0282267A (ja) 1988-09-19 1990-03-22 Arakawa Chem Ind Co Ltd 低温定着性に優れた電子写真用トナー組成物
US4985490A (en) 1989-04-12 1991-01-15 Bayer Aktiengesellschaft Method of direct manufacture of pigmented polyurethane powder
JP2574209B2 (ja) 1989-07-07 1997-01-22 日本合成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静電画像用トナー
JP2769898B2 (ja) 1990-02-02 1998-06-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加熱定着性磁性トナー
US6887640B2 (en) 2002-02-28 2005-05-03 Sukun Zhang Energy activated electrographic printing process
JP3596104B2 (ja) 1995-07-14 2004-12-02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静電荷現像用トナー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5747210A (en) 1995-08-24 1998-05-05 Ricoh Company, Ltd. Electrostatic image developing toner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toner
DE19649296C2 (de) 1996-11-28 2002-01-17 Blue Chip Music Gmbh Verfahren zur Tonhöhenerkennung bei zupf- oder schlagerregten Saiteninstrumenten
JPH1149180A (ja) 1997-08-04 1999-02-23 Banjiyou:Kk 包装用袋
JPH11305486A (ja) 1998-04-27 1999-11-05 Konica Corp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
ES2303365T3 (es) 1998-10-06 2008-08-01 Ricoh Company, Ltd. Metodo electroestatico de formacion de imagenes.
US6395443B2 (en) 1999-11-29 2002-05-28 Ricoh Company, Ltd. Toner for developing electrostatic image and process of preparing same
US6682866B2 (en) 2000-11-08 2004-01-27 Ricoh Company, Ltd. Toner for dry developing
JPWO2002056116A1 (ja) 2001-01-05 2004-05-20 株式会社リコー 電子写真用トナー
EP1239334B1 (en) 2001-03-08 2011-05-11 Ricoh Company, Ltd. Toner composition
EP1686427A3 (en) 2001-03-19 2008-03-19 Ricoh Company, Ltd. Dry toner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JP4284005B2 (ja) 2001-04-02 2009-06-24 株式会社リコー 電子写真トナー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DE10214708A1 (de) * 2001-04-03 2002-11-14 Kao Corp Nichtmagnetischer Schwarztoner für Umkehrentwicklung
EP1273977B1 (en) 2001-07-03 2008-03-26 Ricoh Company, Ltd. Dry toner and method of preparing same
US6756175B2 (en) 2001-07-06 2004-06-29 Ricoh Company, Ltd. Method for fixing toner
DE60233024D1 (de) 2001-09-17 2009-09-03 Ricoh Kk Trockentoner
JP2003091100A (ja) 2001-09-19 2003-03-28 Ricoh Co Ltd 乾式トナー及び該トナー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US20030096185A1 (en) 2001-09-21 2003-05-22 Hiroshi Yamashita Dry toner,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DE60225103T2 (de) 2001-11-02 2009-02-26 Ricoh Co., Ltd. Toner, Verfahren zu dessen Herstellung, sowie sein Bildherstellungsverfahren und Apparat, der den Toner enthält
US6787280B2 (en) 2001-11-02 2004-09-07 Ricoh Company, Ltd. Electrophotographic toner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same
EP1308790B2 (en) 2001-11-02 2015-05-27 Ricoh Company, Ltd. Toner for developing electrostatic image, developer including the toner, container containing the toner, and developing method using the toner
JP4047734B2 (ja) 2002-03-20 2008-02-13 株式会社リコー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
JP3571703B2 (ja) 2002-03-22 2004-09-29 株式会社リコー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及び現像剤並びに画像形成方法と画像形成装置
US7157201B2 (en) 2002-06-28 2007-01-02 Ricoh Company, Ltd. Toner for developing latent electrostatic image, container having the same, developer using the same, process for developing using the same, image-forming process using the same, image-form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and image-forming process cartridge using the same
JP4021380B2 (ja) 2002-07-15 2007-12-12 アクシュネット カンパニー 飽和したポリウレタンを含むゴルフボー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361248B2 (ja) * 2002-07-31 2009-11-11 富士通マイクロ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フォトマスク、そのパターン欠陥検出方法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パターン形成方法
CN100458577C (zh) * 2002-08-01 2009-02-04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调色剂用粘结剂树脂和调色剂
JP4300036B2 (ja) 2002-08-26 2009-07-22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6947692B2 (en) 2002-09-20 2005-09-20 Ricoh Company Limited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7541128B2 (en) 2002-09-26 2009-06-02 Ricoh Company Limited Toner, developer including the toner, and method for fixing toner image
US7056635B2 (en) 2002-11-14 2006-06-06 Ricoh Company, Ltd. Toner, method of producing the toner, developer including the toner,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ing the developer
JP4358574B2 (ja) 2002-11-19 2009-11-04 株式会社リコー 乾式トナー、画像形成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184434A (ja) 2002-11-29 2004-07-02 Ricoh Co Ltd 乾式トナー
JP3984152B2 (ja) 2002-11-29 2007-10-03 株式会社リコー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及び現像剤
JP2004191890A (ja) 2002-12-13 2004-07-08 Ricoh Co Ltd 負帯電性トナー及び現像剤並びに画像形成方法と画像形成装置
US7083890B2 (en) 2003-01-20 2006-08-01 Ricoh Company, Ltd. Ton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the toner
EP1441259B1 (en) 2003-01-21 2007-07-25 Ricoh Company, Ltd. Toner and developer for developing latent electrostatic image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EP1455238B1 (en) 2003-03-07 2009-04-29 Ricoh Company, Ltd. Toner, develop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069007B2 (ja) 2003-03-19 2008-03-26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用トナー
US7163775B2 (en) 2003-03-19 2007-01-16 Ricoh Company Limited Toner for developing electrostatic image,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toner, developer including the toner, container containing the toner, and color image forming method using the toner
US7306887B2 (en) 2003-03-19 2007-12-11 Ricoh Company, Ltd. Toner and developer for electrostatic development, production thereof, image forming process and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US7374848B2 (en) 2003-06-24 2008-05-20 Ricoh Company, Limited Toner and method or preparing the toner
JP2005024775A (ja) 2003-06-30 2005-01-27 Ricoh Co Ltd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画像形成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用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US7348117B2 (en) 2003-08-07 2008-03-25 Ricoh Company Limited Toner,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toner, developer including the toner, toner container containing the toner,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process cartridge using the toner
EP1701220B9 (en) 2003-09-18 2016-09-21 Ricoh Company, Ltd. Toner and developer, toner charged container, process cartridg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image forming
EP1522900B1 (en) 2003-10-08 2008-08-06 Ricoh Company, Ltd. Toner and developer,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ing the developer
US20050164112A1 (en) 2003-12-22 2005-07-28 Masahiro Ohki Toner for forming image, developer including the toner, method for preparing the toner,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process cartridge using the toner
JP4212465B2 (ja) * 2003-12-26 2009-01-21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トナー用バインダー樹脂およびトナー
EP1564604B1 (en) 2004-02-16 2013-06-19 Ricoh Company, Ltd. Fixing device with cleaning memb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the fixing device
JP2005234274A (ja) 2004-02-20 2005-09-02 Ricoh Co Ltd トナー、二成分現像剤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350597A (ja) 2004-06-11 2005-12-22 Mitsui Chemicals Inc トナー用バインダー樹脂及び電子写真用トナー
JP4474211B2 (ja) 2004-06-15 2010-06-02 株式会社リコー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JP4099163B2 (ja) 2004-06-15 2008-06-11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粒子製造方法、画像形成粒子からなるトナー、現像剤、画像形成方法、トナー入り容器、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4557639B2 (ja) 2004-08-27 2010-10-06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用トナ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347174B2 (ja) 2004-09-15 2009-10-21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方法
JP4829489B2 (ja) 2004-09-17 2011-12-07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並びに、現像剤、トナー入り容器、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4541814B2 (ja) 2004-09-17 2010-09-08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画像形成方法
US7932007B2 (en) 2004-09-21 2011-04-26 Ricoh Company, Ltd. Toner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nd image-forming method using the same
US7550245B2 (en) 2004-12-28 2009-06-23 Ricoh Company, Ltd. Toner and production method of the same,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US20060210903A1 (en) 2005-03-16 2006-09-21 Masahiro Ohki Toner, developer, toner container, process cartridg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JP2006313255A (ja) 2005-05-09 2006-11-16 Ricoh Co Ltd 静電荷現像用トナーの製造方法、静電荷現像用トナーおよび該トナーを含む一成分現像剤及び二成分現像剤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81371A (zh) * 2011-03-11 2012-09-19 株式会社理光 调色剂、双组分显影剂、和成像方法
CN102681371B (zh) * 2011-03-11 2014-08-13 株式会社理光 调色剂、双组分显影剂、和成像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835352B1 (en) 2010-11-10
US20070218392A1 (en) 2007-09-20
EP1835352A1 (en) 2007-09-19
US7820350B2 (en) 2010-10-26
CN101271288B (zh) 2011-06-29
DE602007010365D1 (de) 2010-1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71288B (zh) 调色剂、显影剂、调色剂容器、处理盒、成像装置及成像方法
CN101271290B (zh) 显影静电潜像用调色剂、及成像装置和处理盒
CN102262365B (zh) 调色剂
CN102243449B (zh) 调色剂、双组分显影剂、处理盒以及彩色成像装置
JP5042889B2 (ja) トナー及び現像剤、並びに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方法
CN101017336B (zh) 调色剂及制备方法和显影剂、成像方法和装置、处理盒
CN102804077B (zh) 调色剂、显影剂、处理盒、成像方法和成像设备
US6947692B2 (en) Image form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1520618B (zh) 调色剂、显影剂和成像方法
EP2282235B1 (en) Toner,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nd process cartridge
CN104583875B (zh) 调色剂用树脂组合物、调色剂、显影剂和图像形成设备
JP2006085094A (ja) トナ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画像形成方法
CN103309184A (zh) 调色剂、双组分显影剂、和成像设备
CN101114144B (zh) 图像形成装置和图像形成方法
JP2012194314A (ja) 電子写真用トナー、現像剤、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方法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8163455B2 (en) Toner for image formation, method for producing toner, container containing toner, two-component developer,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JP2015132766A (ja) トナー、トナー容器、現像剤、現像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CN103492954A (zh) 调色剂及使用该调色剂的全色成像方法和全色成像设备
JP2012255930A (ja) トナー、該トナー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該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JP2008233117A (ja) 静電荷像現像用トナー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350319A (ja) トナー、並びに、現像剤、トナー入り容器、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13080096A (ja) トナー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20220057726A1 (en) Toner,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oner, toner storage unit,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forming image
JP4917931B2 (ja) トナーの製造方法
JP4401914B2 (ja) トナー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画像形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629

Termination date: 2020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