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58844A - 钓竿 - Google Patents
钓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258844A CN101258844A CNA2007101946148A CN200710194614A CN101258844A CN 101258844 A CN101258844 A CN 101258844A CN A2007101946148 A CNA2007101946148 A CN A2007101946148A CN 200710194614 A CN200710194614 A CN 200710194614A CN 101258844 A CN101258844 A CN 10125884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ne wheel
- wheel seat
- main body
- threaded portion
- seat mai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shing Ro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钓竿,不用安装线轮利用罩盖就能实现线轮座的位置固定。在线轮座主体(1A)上,在装载线轮支脚部(L)的线轮支脚装载部的左右形成有一对切槽(3、5)。在线轮座主体(1A)的长度方向中间位置,形成由直径比螺纹部(T1)的外径大且受到外力而缩径变形的大径弹性变形部(E3)。在大径弹性变形部(E3)和与移动操作罩盖(10)的操作部(16)旋合的螺纹部(T1)之间形成倾斜引导面(6),当罩盖(10)的基端小径部(13)旋合到大径弹性变形部(E3)时,所述倾斜引导面(6)引导所述旋合。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钓竿,其具有在长度方向上延伸的杆部和在所述杆部的外周上配置的线轮座;所述线轮座包括:线轮座主体,在所述线轮座主体的第1区域的外周面形成的第1螺纹部,具有第1线轮支脚固定部和第1操作部的第1罩盖,具有第2线轮支脚固定部的第2罩盖;所述第1操作部具有与第1螺纹部旋合的第2螺纹部。
背景技术
作为在钓竿任意位置都能安装线轮座的技术,在线轮座主体处的线轮装载面上形成俯视呈U字型的切槽。由切槽围住的部位构成一端固定另一端可弹性变形的弹性部。在线轮装载在该线轮装载面的状态下,推压并固定线轮支脚部的第1罩盖对线轮支脚部的推压力推压所述弹性部。由此,弹性部压接于安装有线轮座的杆部,使线轮座不能移动地被支承在杆部(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PCT/JP2004/012053(〔0034〕段以及图4、图5)
线轮支脚部被装载在含有所述弹性部的线轮装载面上的状态下,罩盖推压线轮支脚部。通过该推压力使弹性部挠曲,一端固定状的弹性部的前端部压接于杆部,由此使线轮座位置固定。
但是,在上述结构中,由于含有线轮装载面的弹性部具有与螺纹部的外径大致相同的外径,所以存在着通过罩盖不能充分推压线轮支脚部的情况,线轮座也会产生松弛。
另外,两轴承线轮的线轮支脚部是通过冲压成型板材而得到的。该情况下,线轮支脚部的厚度比模铸成型的旋转线轮的线轮支脚部薄。于是,如前所述,在线轮支脚装载部的外径形成为与第1螺纹部大致相同的现有机构中,尽管通过线轮支脚部固定线轮座,也不能确保充分的压接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钓竿,通过将重点放在含有线轮装载面的弹性部上,从而能够进行更牢固的线轮座的位置固定。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的特征在于,在线轮座主体上,从装载有线轮支脚部的线轮支脚装载部跨到所述第1螺纹部,形成有一对切槽;在被两切槽包夹的部分,在含有所述线轮支脚装载部的所述线轮座主体的长度方向中间位置,形成有直径比所述第1螺纹部的外径大且受到外力而缩径变形的大径弹性变形部。而且,具有以下作用效果。
线轮被装载在线轮支脚装载部,第1罩盖推压线轮支脚部。此时,装载线轮支脚的表面的直径比第1螺纹部的直径大。于是,正因为大径的部分,大径弹性变形部能够得到比现有的与第1螺纹部外径大致相同的弹性部大的挠曲。
由此,大径弹性变形部牢固地压接在杆部的表面,线轮座被牢固地固定。由于在大径弹性变形部两侧形成的切槽在整个第1螺纹部的范围内形成,所以可以采用较长的切槽长度,这也有助于增大在大径弹性变形部处的挠曲量。
而且,能够将两轴承线轮安装到该线轮座上。即,即使是两轴承线轮的板材冲压成型的线轮支脚部,弹性变形部也形成为大径。由此,直至使线轮支脚部相对于第1罩盖的推压线轮支脚部的抵接部接触,才使线轮支脚部在大径一侧变位,从而可实现利用第1罩盖的固定。
线轮座的含有线轮装载面的弹性变形部的直径比第1螺纹部大,并且在大径弹性变形部形成的切槽形成至第1螺纹部,通过这两个特点共同作用,能够增大大径弹性变形部在受到外力时的挠曲力,由此能够增大线轮座的固定力。
作为能够安装的线轮,两轴承线轮也可以安装。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2的特点在于,在线轮座主体上,从装载有线轮支脚部的线轮支脚装载部跨到所述第1螺纹部,形成有一对切槽,在被两切槽包夹的部分,在含有所述线轮支脚装载部的所述线轮座主体的长度方向中间位置,形成有直径比所述第1螺纹部的外径大且受到外力而缩径变形的大径弹性变形部,在所述第1罩盖的所述线轮支脚固定部的内侧形成基端小径部,在所述大径弹性变形部与所述第1螺纹部之间形成倾斜引导面,当所述基端小径部旋合到大径弹性变形部时,所述倾斜引导面引导所述旋合。并且,具有以下作用效果。
在线轮未装载于线轮支脚装载部的状态下,使第1罩盖移动,则所述第1罩盖的基端小径部从倾斜引导面上进到大径弹性变形部。在该状态下,基端小径部给大径弹性变形部带来了向缩径方向的力。受到该力的大径弹性变形部变形,大径弹性变形部的内周面压接于杆部的表面。由此,线轮座被固定位置。
由于在第1螺纹部也形成切槽,所以在基端小径部一边压接于倾斜引导面一边沿该倾斜面移动时,大径弹性变形部开始变形。由此,基端小径部能够顺畅地越过倾斜引导面。
而且,由于基端小径部的内周面压接于大径的大径弹性变形部,所以基端小径部对大径弹性变形部的全周都给与压力。由此,则有如下内容。即,在以往结构中,罩盖的贴附固定力仅通过线轮支脚部作用于弹性部。这样,推装力仅从线轮支脚装载部产生。
对此,在本发明申请中,基端小径部能够对全周给与压力,因此在全周各部位的贴附力有效地作用,提高了线轮座的固定力。
而且,当将线轮装载于线轮装载面上并且两罩盖固定线轮支脚时,该固定力使含有线轮装载面的大径弹性变形部进一步变形,相对杆部的压接力被进一步强化。
从而,能够提供一种具有线轮座的钓竿,即使在未装载线轮的状态下,也可以实现线轮座的固定,并且,固定线轮时进一步强化了固定力。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3的特征在于,所述切槽形成为与所述线轮座主体的轴线方向平行。并且,具有如下作用效果。
而且,由于基端小径部的内周面压接于大径的大径弹性变形部,所以基端小径部对大径弹性变形部的全周都给与压力。该大径弹性变形部的全周通过一对切槽被划分为多个区域,如图2以及图3所示,整合作用于各个部分的压力后而得的3个力F1、F2、F3,从3个方向作用于大径弹性变形部,从而成为牢固固定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安装了线轮座的钓竿的侧视图;
图2为表示线轮座的分解立体图;
图3为表示线轮座的线轮装载面的俯视图;
图4为表示线轮安装在线轮座上的状态的纵剖侧视图;
图5为沿图2的V-V线的剖视图;
图6为沿图2的VI-VI线的剖视图;
图7中的(A)为表示在未安装线轮状态下固定线轮座前的状态的纵剖侧视图,(B)为表示使第1罩盖旋合于大径弹性变形部而使其缩径变形的状态的纵剖侧视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 线轮座
1a 线轮座主体
3、5 切槽
6 倾斜引导面
10 第1罩盖
11 第1线轮支脚固定部
13 内表面(基端小径部)
16 第1操作部
20 第2罩盖
21 第2线轮支脚固定部
R 杆部
E1、E2、E3 大径弹性变形部
L 线轮的支脚部
T1 第1螺纹部
T2 第2螺纹部
R 杆部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钓竿具有后柄部G1、线轮座1、前柄部G2、由前柄部G2前侧延伸出的钓竿主体2。在本说明书中,将钓竿的前端侧称为前侧,将具有供钓鱼人握持的后柄部G1的端部侧称为后侧,即使涉及到钓竿的各部件也沿用此方式定义前后。
本发明中的线轮座1可以在钓竿外径没有变化的区域中在前后方向(图1箭头所示的长度方向)上滑动。在本说明书中,将钓竿的可用于该线轮座1滑动的部分称为杆部R。在该实施例中,杆部R在其前端和后端之间为连续的一整体。
以下,对线轮座1进行说明。在图2中,左侧为前方向。
如图2所示,线轮座1具有大体上划分成的第1罩盖10、第2罩盖、整体上呈筒状的线轮座主体1A。线轮座主体1A优选由树脂制成。第1罩盖10与第2罩盖20最好由铝合金或钛等金属制成。但也可以用铝合金或钛等金属来制造线轮座主体1A,而且也可以用树脂制造第1罩盖10和第2罩盖20。
对于线轮座主体1A,在其后端区域形成第1螺纹部T1,并在其前端区域形成第3螺纹部T3。
如图2所示,第1罩盖10具有第1线轮支脚固定部11和第1操作部16。如图2以及图4所示,第1线轮支脚固定部11的前方部分具有比其后方部分更向径向外侧扩展的形状,在内侧具有第1抵接面12,第1抵接面12为与在线轮脚部L的后方延伸出的部分L1的上表面抵接的倾斜面。
在第1操作部16的外侧面,为便于手指操作形成有摩擦面,在该磨擦面形成了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多个槽。在第1操作部16的内侧面形成与所述第1螺纹部T1旋合的第2螺纹部T2。从而,可以通过向右旋转第1操作部16而使第1罩盖10朝着线轮座主体1A向前方移动。
如图4所示,在第1线轮支脚固定部11的后端,设置有大径部14和比该大径部14半径小的中径部15。而且,在所述第1操作部16的前端设置有具有与该大径部14和中径部15对应的形状的前端部。通过这样的结构,第1线轮支脚固定部11和第1操作部16可相对旋转地被连接。
如图6所示,在第1线轮支脚固定部11的内表面设置向径向内侧突出的突起11a,该突起11a与图5所示的线轮座主体1A的外表面上设置的沿长度方向延伸的槽1a卡合,由此,第1线轮支脚固定部11可相对线轮座主体1A不旋转地沿长度方向移动。
第1线轮支脚固定部11上形成有筒状的内表面13。该内表面13形成为与杆部10的外径大致相同,或比杆部10的外径稍大。
如图2所示,第2罩盖20具有第2线轮支脚固定部21和第2操作部26。如图4所示,第2线轮支脚固定部21的后方部分具有比其前方部分更向径向外侧扩展的形状,在内侧具有第2抵接面22,第2抵接面22为与在线轮脚部L的前方延伸出的部分L2的上表面抵接的倾斜面。
第2操作部26的外侧面上形成有摩擦面,在该磨擦面形成了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多个槽。第2操作部26的内侧面上形成有与线轮座主体1A上形成的所述第3螺纹部T3旋合的第4螺纹部T4。从而,可以通过旋转第2操作部26而使第2罩盖20朝着线轮座主体1A向后方移动。
第2线轮支脚固定部21和第2操作部26具有与允许第1线轮支脚固定部11和第1操作部16的相对旋转结构相同的结构,由此两者也可相对旋转。而且,在第2线轮支脚固定部21的内表面设置向径向内侧突出的突起21a,该突起21a与在图4所示的线轮座主体1A的外表面上设置的沿长度方向延伸的槽1a卡合,由此,第2线轮支脚固定部21可相对线轮座主体1A不旋转地沿长度方向移动。
第2线轮支脚固定部21上形成有筒状的内表面23。该内表面23形成为与杆部10的外径大致相同,或比杆部10的外径稍大。第1线轮支脚固定部11的内侧形成的第1抵接面12与内表面13之间形成阶梯,并且在该阶梯部分形成1/4圆弧面S。
以下,对与本发明技术方案1对应的结构进行具体说明。如图2所示,在第1螺纹部T1和第3螺纹部T3之间形成大径弹性变形部,该弹性变形部的直径比第1螺纹部T1以及第3螺纹部T3的外径大,并且受到外力而缩小变形。
该大径弹性变形部的形成未作图示,可在卷绕在芯轴上的筒状部件的长度方向中间位置,在外周面再卷绕上预成型片并焙烧。焙烧后进行精加工,从而形成大径弹性变形部。
如图1以及图2所示,在大径弹性变形部处的线轮装载面上形成有平坦的抵接部1b。该抵接部1b与在线轮支脚部L的底面上设置的凹状表面抵接。
如图2以及图3所示,在抵接部1b的两侧,形成与线轮座1的轴线平行的直线状的左右切槽3、5,左右切槽3、5具有延伸到第1螺纹部以及第3螺纹部的长度。在切槽3、5的端部形成只朝向圆周方向的端缘部3a、5a,从而大径弹性变形部的变形程度可以较大。
通过形成所述的左右切槽3、5,受到外力而缩径变形的大径弹性变形部被分为3个区域。即,在含有抵接部1b的部分形成第3大径弹性变形部E3,在该第3大径弹性变形部E3的右侧形成第1大径弹性变形部E1,在左侧形成第2大径弹性变形部E2。
如上所述,通过形成大径弹性变形部、并在深入到第1、第3螺纹部T1、T3的范围设置左右的切槽3、5,能够增大在大径弹性变形部的变形量。即,如图4所示,当以第1罩盖11的第1抵接部12推压线轮支脚部L时,能够使大径鼓出变形部E3部分变形至第1、第3螺纹部T1、T3的外径位置。由此,大径鼓出变形部E3的内周面比螺纹部的内周面向内侧鼓出,其鼓出量为外周面直径的扩大量。这样,在杆部R表面产生的压接力变高,提高了对线轮座1的固定力。
如图4所示,扣板部30的内周面也具有与第1螺纹部T1的外径大致相同的内径,因此,在用第1罩盖10推装线轮支脚部L的最后阶段,对大径鼓出变形部E1、E2产生作用,将其向缩径方向压接。
由该扣板部30的内周面产生的压接力也增大了固定线轮座1的固定力。
〔第2实施例〕
主要说明与第1实施例不同的部分。
第1线轮支脚固定部11上形成有筒状的内表面13。该内表面13形成为与杆部10的外径大致相同,或比杆部10的外径稍大。在此,将该内表面13称为技术方案2中记载的在第1线轮支脚固定部11的内侧形成的基端小径部。
第2线轮支脚固定部21上形成有筒状的内表面23。该内表面23形成为与杆部10的外径大致相同,或比杆部10的外径稍大。在此,将该内表面23称为技术方案1中记载的在第1线轮支脚固定部11的内侧形成的基端小径部。
如图7所示,在第1线轮支脚固定部11的内侧形成的第1抵接面12与内表面13之间形成阶梯,并在该阶梯部分形成1/4圆弧面S。由此,如后所述,内表面13抵接于倾斜引导面6并移动时,可以顺畅的移动。
如图7所示,在各大径弹性变形部E1、E2、E3与第1螺纹部T1之间、在各大径弹性变形部E1、E2、E3与所述第3螺纹部T3之间,形成有倾斜面。从而形成倾斜引导面6,当旋转第1罩盖10使其移动时,所述罩盖10的内表面13一边与倾斜引导面6滑动接触一边移动,在倾斜引导面6的导引下上进到大径弹性变形部E1、E2、E3。
而且,如图7(B)所示,内表面13、23与倾斜引导面6滑动接触并移动时,大径弹性变形部E1、E2、E3受到来自内表面13、23的大致正交的3个外力,且缩径变形程度变大。通过该缩径变形,大径弹性变形部E1、E2、E3压接于杆部R,由此该压接力成为线轮座1的固定力。
如图7所示,杆部R具有以预成型料形成的芯部分R2、和在其径向外侧形成的软木层R1。这样,通过软木层R1与线轮座1抵接,使线轮座1与线轮之间的摩擦力增大,可更牢固地将线轮固定在钓竿上。
在线轮座主体1A由树脂制成的情况下,左右切槽3、5可以以注入成型等一体形成。在线轮座主体1A由树脂或金属制成的情况下,在筒状的线轮座主体1A形成后,可以进行切削处理形成左右切槽3、5。
基于上述结构,对线轮座1的安装固定结构进行说明。
(1)如图7(A)所示,在罩盖10、20位于不保持线轮支脚部L的后退待机位置的情况下,线轮座1可以沿杆部R自由移动。因此,可以使其移动到希望安装的位置。
(2)其次,虽然未进行图示,但在所述位置使第1罩盖10旋进移动,通过所述内表面13使大径弹性变形部E1、E2、E3缩径变形,由此固定线轮座1。
(3)接着,通过旋转第1操作部16,如图7(B)所示,使第1罩盖10向前方移动,从而使第1罩盖10的第1抵接面12与向线轮支脚部L后方延伸的部分L1的上表面抵接。
(4)进一步使第1罩盖10移动来保持线轮支脚部L。由此,利用第1罩盖10、第2罩盖20固定线轮支脚部L,由此对第3大径弹性变形部E1、E2、E3进一步施加缩径变形力,并通过固定线轮强化线轮座1的固定。
(5)根据以上操作,如图2以及图3所示,压缩变形力F1、F2、F3作用到大径弹性变形部E1、E2、E3。
〔其他实施例〕
(1)在上述实施例中,第1罩盖10以及第2罩盖20是沿第1螺纹部T1、第3螺纹部T3移动的移动式罩盖,但其中一个罩盖也可以是固定式罩盖。
(2)作为杆部R其具有软木层R1,但也可以只由预成型料制的部分构成。
(3)作为切槽3、5只要设置在隔着线轮座1轴芯的180°相对侧即可。而且,可以不与线轮座1的轴线平行,也可以是曲折线。
(4)作为基端小径部13、23可以比第1螺纹部T1以及第2螺纹部T3的外径大,比大径弹性变形部E1,E2,E3的外径小。
Claims (3)
1、一种钓竿,其具有在长度方向上延伸的杆部和在所述杆部的外周上配置的线轮座;所述线轮座包括:线轮座主体,在所述线轮座主体的第1区域的外周面形成的第1螺纹部,具有第1线轮支脚固定部和第1操作部的第1罩盖,具有第2线轮支脚固定部的第2罩盖;所述第1操作部具有与第1螺纹部旋合的第2螺纹部,其特征在于,
在线轮座主体上,从装载线轮支脚部的线轮支脚装载部到所述第1螺纹部,形成有一对切槽;在被两切槽包夹的部分,在包括所述线轮支脚装载部的所述线轮座主体的长度方向中间位置,形成有直径比所述第1螺纹部的外径大且受到外力而缩径变形的大径弹性变形部。
2、一种钓竿,其具有在长度方向上延伸的杆部和在所述杆部的外周上配置的线轮座;所述线轮座包括:线轮座主体,在所述线轮座主体的第1区域的外周面形成的第1螺纹部,具有第1线轮支脚固定部和第1操作部的第1罩盖,具有第2线轮支脚固定部的第2罩盖;所述第1操作部具有与第1螺纹部旋合的第2螺纹部,其特征在于,
在线轮座主体上,从装载线轮支脚部的线轮支脚装载部到所述第1螺纹部,形成有一对切槽;在被两切槽包夹的部分,在含有所述线轮支脚装载部的所述线轮座主体的长度方向中间位置,形成有直径比所述第1螺纹部的外径大且受到外力而缩径变形的大径弹性变形部;在所述第1罩盖的所述线轮支脚固定部的内侧形成基端小径部,在所述大径弹性变形部与所述第1螺纹部之间形成倾斜引导面,所述倾斜引导面当所述基端小径部上进到大径弹性变形部时,对其上进进行引导。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钓竿,所述切槽与所述线轮座主体的轴线方向平行。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7-060281 | 2007-03-09 | ||
JP2007060281 | 2007-03-09 | ||
JP2007060281A JP2008220213A (ja) | 2007-03-09 | 2007-03-09 | 釣り竿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258844A true CN101258844A (zh) | 2008-09-10 |
CN101258844B CN101258844B (zh) | 2011-09-21 |
Family
ID=398395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710194614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58844B (zh) | 2007-03-09 | 2007-11-27 | 钓竿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2008220213A (zh) |
CN (1) | CN101258844B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763918A (zh) * | 2011-06-16 | 2014-04-30 | 马特·克里斯多夫·杜塞 | 改进的用于钓鱼杆的切线器 |
CN105517433A (zh) * | 2013-09-10 | 2016-04-20 | 富士工业株式会社 | 用于卷筒座的可动罩、卷筒座和包括两者的钓竿 |
CN106982801A (zh) * | 2015-10-21 | 2017-07-28 | 株式会社岛野 | 长钓竿以及长钓竿用的把手 |
CN108477089A (zh) * | 2018-04-13 | 2018-09-04 | 王能 | 一种钓鱼竿轮座 |
CN110959589A (zh) * | 2018-10-01 | 2020-04-07 | 株式会社岛野 | 钓竿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30000178A1 (en) * | 2011-07-01 | 2013-01-03 | Neeley David A | Fishing Rod Components and Method of Making and Using the Same |
KR101508880B1 (ko) | 2013-09-10 | 2015-04-07 | 후지코교 가부시기가이샤 | 릴 시트용 가동 후드, 릴 시트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낚싯대 |
JP6678414B2 (ja) * | 2015-09-15 | 2020-04-08 | 勇紀 神谷 | リールシート |
JP7080761B2 (ja) * | 2018-07-31 | 2022-06-06 | 株式会社シマノ | 釣竿用リールシート及び釣竿並びに釣竿用リールシートの移動フード |
JP7189102B2 (ja) * | 2019-08-30 | 2022-12-13 | グローブライド株式会社 | 釣竿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4942088A (zh) * | 1972-08-28 | 1974-04-20 | ||
FR2376624A1 (fr) * | 1977-01-10 | 1978-08-04 | Strateurop Sa | Porte-moulinet pour canne a peche |
JPS56160475A (en) * | 1980-05-09 | 1981-12-10 | Toto Ltd | Water and hot water mixing cock |
JPH08170613A (ja) * | 1994-12-19 | 1996-07-02 | Nichikan:Kk | 伸縮パイプ |
CN2398830Y (zh) * | 1999-08-30 | 2000-10-04 | 程玉峰 | 快速出线车钓 |
CN2494120Y (zh) * | 2001-08-04 | 2002-06-05 | 刘�东 | 渔线轮固定座 |
JP4722049B2 (ja) * | 2004-08-23 | 2011-07-13 | 株式会社シマノ | 釣り竿と釣り竿用リールシート |
-
2007
- 2007-03-09 JP JP2007060281A patent/JP2008220213A/ja active Pending
- 2007-11-27 CN CN2007101946148A patent/CN101258844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763918A (zh) * | 2011-06-16 | 2014-04-30 | 马特·克里斯多夫·杜塞 | 改进的用于钓鱼杆的切线器 |
CN105517433A (zh) * | 2013-09-10 | 2016-04-20 | 富士工业株式会社 | 用于卷筒座的可动罩、卷筒座和包括两者的钓竿 |
CN105517433B (zh) * | 2013-09-10 | 2017-06-06 | 富士工业株式会社 | 用于卷筒座的可动罩、卷筒座和包括两者的钓竿 |
US9832981B2 (en) | 2013-09-10 | 2017-12-05 | Fuji Kogyo Co., Ltd. | Movable hood for reel seat, reel seat, and fishing rod including same |
CN106982801A (zh) * | 2015-10-21 | 2017-07-28 | 株式会社岛野 | 长钓竿以及长钓竿用的把手 |
CN108477089A (zh) * | 2018-04-13 | 2018-09-04 | 王能 | 一种钓鱼竿轮座 |
CN108477089B (zh) * | 2018-04-13 | 2024-10-18 | 王能 | 一种钓鱼竿轮座 |
CN110959589A (zh) * | 2018-10-01 | 2020-04-07 | 株式会社岛野 | 钓竿 |
CN110959589B (zh) * | 2018-10-01 | 2023-07-21 | 株式会社岛野 | 钓竿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08220213A (ja) | 2008-09-25 |
CN101258844B (zh) | 2011-09-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258844B (zh) | 钓竿 | |
JP5583822B2 (ja) | 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 |
US9347506B2 (en) | Disc brake | |
US9163684B2 (en) | Disc brake | |
US20080260453A1 (en) | End plug mounting structure for writing instrument | |
US4139313A (en) | Writing element for use in ball point pen | |
CN101486285A (zh) | 涂敷膜转印器 | |
JP2008507437A (ja) | 筆記具のための機構、該機構を含む筆記具、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
CN101178087A (zh) | 可相对移动而不可相对转动的装置 | |
CN101486286B (zh) | 涂敷膜转印器 | |
JP6045651B1 (ja) | 消しゴム付き筆記具 | |
CN1326452C (zh) | 渔线轮座以及钓竿 | |
CN103148071B (zh) | 相对移动时动作顺畅的装置 | |
JP3148376U (ja) | スーツケースに利用されるキャスタ | |
JP2012166692A (ja) | マスタシリンダ | |
JP4432756B2 (ja) | ディスクブレーキ装置用ブレーキパッド及び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ディスクブレーキ装置 | |
CN104842788B (zh) | 弹簧助力器、离合踏板总成和车辆 | |
JP5671913B2 (ja) | シャープペンシル | |
JP5372446B2 (ja) | ボールペンチップ | |
CN110403299A (zh) | 一种前后可调节扩鞋器 | |
JP7479223B2 (ja) | 筆記具 | |
JP2010051260A (ja) | 釣竿 | |
JP2006333810A (ja) | 魚釣用両軸受型リ−ル | |
JP6057045B2 (ja) | メカニカルペンシル | |
JP4879669B2 (ja) | ボールペン用チップ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921 Termination date: 20141127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