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58406A - 分析装置及分析方法 - Google Patents

分析装置及分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58406A
CN101258406A CNA2006800329987A CN200680032998A CN101258406A CN 101258406 A CN101258406 A CN 101258406A CN A2006800329987 A CNA2006800329987 A CN A2006800329987A CN 200680032998 A CN200680032998 A CN 200680032998A CN 101258406 A CN101258406 A CN 1012584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amined
liquor sample
algorithm
parameter
measured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8003299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川真田怜子
高桥三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2584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5840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75Systems in which material is subjected to a chemical reaction, the progress or the result of the reaction being investigated
    • G01N21/77Systems in which material is subjected to a chemical reaction, the progress or the result of the reaction being investigated by observing the effect on a chemical indicator
    • G01N21/78Systems in which material is subjected to a chemical reaction, the progress or the result of the reaction being investigated by observing the effect on a chemical indicator producing a change of colou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84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G01N21/8483Investigating reagent band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5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3/54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with an insoluble carrier for immobilising immunochemica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5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3/54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with an insoluble carrier for immobilising immunochemicals
    • G01N33/54366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olid-phase test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01/00Features of devices classified in G01N21/00
    • G01N2201/12Circuits of general importance; Signal processing
    • G01N2201/121Correction signal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Urology & Nephr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在测定液体试样中的被检查物质的分析装置中,由于因该液体试样及分析元件的性状的影响,测定的可靠性降低,所以不能进行高精度的测定。本发明的分析装置具备:信号测定部,测定基于液体试样中被检查物质的反应的信号;参数收集部,从在分析元件上的流路上展开的该液体试样收集表示对测定误差的影响程度的参数;算法保持部,预先保持由所述参数、所述信号和所述被检查物质的真值之间的关系构成的算法;和运算处理部,根据所述参数,从所述信号对所述被检查物质的分析值进行运算处理,所述运算处理部读出所述算法,使用该读出的算法,根据所述参数收集部得到的参数,求出修正了所述被检查物质的测定误差的该被检查物质的分析值。

Description

分析装置及分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测定液体试样中的被检查物质的分析装置,尤其是涉及如下的分析装置及其方法:在液体试样中的被检查物质的检测中,对应于该液体试样及分析元件的性状对测定误差的影响程度,准确地修正该被检查物质的测定误差。
背景技术
近年来,伴随着在家医疗及医院或诊疗所等地域医疗的充实以及早期诊断和紧急性高的临床检查的增加等,迫切期望有即使不是临床检查的专家也可以使用它来简易且迅速地实施高精度的测定的分析装置,因此,不伴随复杂的操作、可在短时间内进行可靠性高的测定的面向POCT(Point of Care Testing)的小型分析装置引人注目。
所谓POCT通常是在开业医生、专业医生的诊察室、病房以及面向外来患者的诊疗所等“患者的近处”进行的检查的总称,是在提高医师立即判断检查结果、实施迅速处置、进行治疗过程或复查的诊疗质量方面发挥很大作用而被关注的方法。利用这种小型分析装置的检查与中央检查室的检查相比,可抑制检查物的移动、设备所需的成本或无用检查所需的费用,可减少总的检查费用,POCT市场在推进医院经营合理化的美国急速地扩大,可以预想以日本为代表,放眼全世界都成为成长市场。
以免疫色谱传感器为代表的干式分析元件不必调整试剂,仅通过在分析元件上滴下成为测定对象的血液或尿液等液体试样等简单的操作,就可分析该液体试样中的被检测物质,非常适用于简单且迅速地分析液体试样中的被检查物质,所以作为POCT的代表,现在多数被实用化。并且,除了无论何时、何地谁都可测定之外,市场还要求更高精度的分析精度。
可是,所述的干式分析元件因液体试样的不同,在粘度、各成分量、夹杂物等的性状中存在个体差,在利用这样的干式分析元件的分析方法中,容易受这些的影响,与可排除这些因素的大型分析装置相比,难以得到高精度的测定结果。因此,目前很多制造商开发了排除上述使测定可靠性降低的因素的分析装置。
例如,在液体试样为血液的情况下,作为代表性的个体差包括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在利用上述干式分析元件分析血液中的被检查物质时,支配性地受到该血液的血细胞比容值的影响。因此,报告了多种通过各种方法求出该血细胞比容值,对应于该值来修正被检查物质浓度的分析装置(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3)。
上述的方法都是可准确地修正在测定全血中的血细胞比容值脱离了正常范围的试样时产生的测定误差的方法,可适用于进行全血中的被检查物质的定量。可是,所述方法都限于修正由血细胞比容值产生的影响,从而存在不能修正由液体试样的粘度或夹杂物等血细胞比容值以外的性状产生的影响的问题。
另一方面,使测定可靠性降低的因素不限于上述血细胞比容值,例如液体试样的粘度等性状、分析环境、反应试剂失活等也成为其因素。还报告了这种不限于血细胞比容值、还考虑了该液体试样的性状、分析环境、反应试剂失活等使测定可靠性降低的因素对分析结果的影响的分析方法。例如是如下方法:在特异结合反应后,在沿流动方向配置的多个检测部中测量将参与特异结合、且产生信号物质的信号物质产生体在流路内扩散后到达检测部而发出的信号,并由各个检测部求出信号调制的差或比,由此进行运算处理,以使液体试样中被检查物质以外的非特异性因素对分析结果的影响最小化(参照专利文献4)。
专利文献1:特许第3586743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0-262298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2001-91512号公报
专利文献4:特开平8-7574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如上所述,所述专利文献1~3中示出的方法可准确地修正在测定全血中的血细胞比容值脱离了正常范围的试样时产生的测定误差,可适用于全血中的被检查物质的定量,但所述专利文献1~3的方法在液体试样为血液的情况下,限于修正血细胞比容值产生的影响,而不能修正成还除去了由液体试样的粘度或试样中的夹杂物等血细胞比容值以外的、源于液体试样的性状产生的影响的结果,所以具有测定精度非常差的问题。
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4中示出的、考虑了液体试样的性状等使测定的可靠性降低的因素产生的影响的分析方法中,以对多个检测部给予同等影响为前提,但由于到达成为用于使对分析结果的影响最小化的指标的信号产生之前经过多阶段的反应,容易产生反应状态的差异,所以难以确实地使所述影响最小化。并且,由于在上述专利文献4的方法中需要多个检测部,必须使分析装置的结构复杂化,所以存在的问题是,该复杂性可能会成为使测定精度恶化的因素,并且成本上也高价。
并且,这些方法在操作性或结构方面,不可能导入要求无论何时、何地谁都可测定的色谱传感器,从而还存在缺乏通用性的问题。
并且,现有方法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自动识别全血、血浆、尿等种类不同的液体试样是哪一种。因此,必须预先指定并明示色谱传感器中使用的液体试样是什么,也曾出现在使用的现场错误使用了不同的液体试样、不能得到正确结果的错误,并且近年来多次发生虽是面向POCT的诊断药、但对现场的处理者的彻底教育必不可少的问题。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作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如下的分析装置及分析方法:可识别液体试样是什么,根据该液体试样的种类所对应的该液体试样及分析元件的性状对测定误差的影响程度,容易地求出修正了该液体试样中的被检查物质的测定值误差后的分析值,从而无论何时、何地谁都可以简易且迅速地进行更高精度的测定。
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分析装置使液体试样在分析元件上的流路中展开,测定该液体试样中的被检查物质,具备:信号测定部,测定基于所述流路上的所述液体试样中的被检查物质的反应的信号;参数收集部,从在所述流路中展开的所述液体试样中收集表示对所述被检查物质的测定误差的影响程度的参数;算法保持部,预先保持由所述参数、所述信号和所述被检查物质的真值的关系构成的算法;和运算处理部,根据所述参数,从所述信号对所述被检查物质的分析值进行运算处理,其中,所述运算处理部从所述算法保持部读出所述算法,使用该读出的算法,根据所述参数收集部得到的参数,求出修正了所述被检查物质的测定误差的该被检查物质的分析值。
由此,可修正由于所述液体试样及分析元件的性状而产生的所述被检查物质的测定误差,可提供简易、迅速、正确性更高的分析装置。
这里示出的测定误差,是基于所述液体试样及分析元件的性状的影响的、所述被检查物质的测定值从该被检查物质的真值的乖离率。并且,算法由所述参数、所述信号和所述被检查物质的真值的关系构成。即,由所述参数和被检查物质的测定误差的关系、或者由可算出根据所述参数修正后的被检查物质的分析值的所述信号和被检查物质的真值的关系构成。例如包括根据该参数进行运算处理的公式、或为了选择基于该参数的修正程度而准备的多个公式,但也可举出其他任意方法。
并且,所谓参数,是使参与液体试样的展开的信息数值化后的值,例如可举出液体试样的展开速度或展开距离、展开时间,但也可以是不参与反应的背景中的吸光度变化等除此以外的信息。
并且,所谓液体试样及分析元件的性状的影响,表示例如在液体试样是全血、血浆、尿、细菌细胞悬浊液之一等情况下不同种类的液体试样或液体试样添加量的多少、在全血或细菌细胞悬浊液为液体试样的情况下液体试样中的细胞含有程度不同或分析元件保存期间的长短或分析元件保存环境的不同引起的性状变化等产生测定误差的任意影响。
并且,在本发明的分析装置中,所述运算处理部具备:测定值算出部,从所述信号测定部得到的信号算出所述液体试样中的被检查物质的测定值;和测定值修正部,修正所述被检查物质的测定值以使所述被检查物质的测定误差极小,来求出该被检查物质的分析值,其中,所述测定值修正部从所述算法保持部读出由所述参数和所述被检查物质的测定误差的关系构成的算法,使用该读出的算法,根据所述参数收集部得到的参数,修正所述测定值算出部得到的所述被检查物质的测定值,求出该被检查物质的分析值。
由此,可修正所述被检查物质的测定值以使所述液体试样及分析元件的性状引起的所述被检查物质的测定误差极小化,并求出该被检查物质的分析值,从而提供简易、迅速、正确性更高的分析装置。
并且,在本发明的分析装置中,所述分析元件具有:用于在所述流路上添加所述液体试样的试样添加部;标识试剂部,通过该液体试样的展开可溶出地保持与所述被检查物质反应的标识试剂;和试剂固定化部,固定并保持把握所述被检查物质与所述标识试剂的反应程度的试剂。
由此,可简易且迅速地得到所述液体试样中被检查物质的正确分析值。
并且,在本发明的分析装置中,所述参数是所述液体试样在所述流路中展开时的展开速度、或展开时间、或展开距离之一。
由此,可更正确且定量地检测被所述液体试样及分析元件的性状差异影响的、该液体试样的展开状况。通过使用其,可得到迅速且简易的正确性、通用性更高的分析装置。
并且,在本发明的分析装置中,所述信号测定部和所述参数收集部中至少一方使用电磁放射线。
由此,可检测所述流路上的信号的微小调制程度,可提供更高精度且正确性高的分析装置。
并且,在本发明的分析装置中,所述分析元件是干式分析元件。
由此,由于整个分析元件是干燥载体,因此不仅容易搬运,而且不必严格地控制保存环境或保存状态,所以容易处理,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提供迅速且简易、正确性更高的分析装置。
并且,在本发明的分析装置中,所述信号测定部测定基于由抗原抗体反应引起的反应的信号。
由此,由于人为作出所述抗体,所以该分析装置可检测的对象多样化,可测定各种被检查物质。并且,产生抗体的特异反应,从而可提供正确性更高的分析装置。
并且,在本发明的分析装置中,所述分析元件是免疫色谱传感器。
由此,可实现使用者不会误判定的高正确性和无论何时何地谁都可使用的简易操作。
并且,在本发明的分析装置中,所述分析元件是单步的免疫色谱传感器。
由此,可提供虽然是免疫测定法,但不必进行前处理或洗净等复杂操作的简易、迅速、正确性更高的分析装置。
并且,在本发明的分析装置中,所述流路由单层或多层的多孔质性材料构成。
由此,可使试剂可靠地保持在所述流路中,展开所述液体试样,从而在液体试样的分析中,可提供简易、迅速、正确性更高的分析装置。
并且,在本发明的分析装置中,所述算法保持部保持用于根据所述参数修正所述被检查物质的测定值的修正式,所述测定值修正部从所述算法保持部读出所述修正式,使用该读出的修正式及所述参数,修正所述被检查物质的测定值,求出该被检查物质的分析值。
由此,可容易地修正所述液体试样及分析元件的性状引起的所述被检查物质的测定误差,可迅速且简便地求出更正确的该被检查物质的分析值。
并且,在本发明的分析装置中,所述算法保持部保持多个所述修正式,并且具备根据所述被检查物质的测定值、选择所述算法保持部中保持的多个修正式中的任意一个的算法选择部,所述测定值修正部使用所述算法选择部选择的修正式以及所述参数修正所述被检查物质的测定值,求出该被检查物质的分析值。
由此,由于使用对应于该被检查物质的测定值从多个修正式中选择出的修正式来修正所述液体试样及分析元件的性状引起的所述被检查物质的测定误差,所以可迅速且简便地求出更正确的该被检查物质的分析值。
并且,在本发明的分析装置中,所述算法保持部保持用于从所述信号测定部得到的信号、求出修正了所述被检查物质的测定误差的该被检查物质的分析值的多个检量线,并且具备根据所述参数选择所述算法保持部中保持的多个检量线中的任意一个的算法选择部,所述运算处理部使用所述算法选择部选择出的检量线以及所述参数,从所述信号求出修正了所述被检查物质的测定误差的该被检查物质的分析值。
由此,由于对于所述液体试样及分析元件的性状引起的所述被检查物质的测定误差,使用根据所述参数从多个检量线中选择的检量线,使假定的测定误差极小化,所以可迅速且简便地得到更正确的该被检查物质的分析值。
并且,在本发明的分析装置中,所述运算处理部求出修正了由所述液体试样的粘度、或所述液体试样的添加量、或所述分析元件制造后的经过时间的影响导致的所述被检查物质的测定误差的该被检查物质的分析值。
由此,无论所述液体试样是任何性状或任何添加量,都可得到该液体试样中被检查物质的正确分析值。另外,可避免该分析元件制造后的经过时间引起的恶化的影响。
并且,本发明的分析方法使液体试样在流路中展开,测定该液体试样中的被检查物质,包括:参数收集步骤,从在所述流路中展开的所述液体试样中收集表示对所述被检查物质的测定误差的影响程度的参数;信号测定步骤,测定基于所述流路上的所述液体试样中的被检查物质的反应的信号;和运算处理步骤,从预先保持由所述参数、所述信号和所述被检查物质的真值的关系构成的算法的算法保持部中读出算法,使用该读出的算法,根据所述参数收集步骤中得到的参数,求出修正了所述被检查物质的测定误差的该被检查物质的分析值。
由此,可容易地修正所述液体试样及分析元件的性状引起的所述被检查物质的测定误差,可得到正确性更高的分析值。
并且,在本发明的分析方法中,所述运算处理步骤包括:测定值算出步骤,从所述信号测定步骤中得到的信号算出所述液体试样中的被检查物质的测定值;和测定值修正步骤,修正所述被检查物质的测定值,求出该被检查物质的分析值。
由此,可修正所述被检查物质的测定值,以除去所述液体试样及分析元件的性状的影响引起的所述被检查物质的测定误差,从而求出更适当的分析值。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液体试样中被检查物质的测定中,从在所述分析元件上的流路中展开的所述液体试样中收集表示该液体试样及分析元件的性状对所述被检查物质的测定误差的影响程度的参数,根据所述参数,修正该液体试样中被检查物质的测定误差,所以可简易且迅速地得到更高精度的该被检查物质的分析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1的分析装置的概念图。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1的利用了色谱分析法的分析元件的分解图。
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1的利用了色谱分析法的分析元件的斜视图。
图4是表示用于测定来自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分析元件上的试剂固定化部中的标识试剂的信号的信号测定部的图。
图5是模式地表示读取由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信号测定部得到的、分析元件上的试剂固定化部I及II中的显色反应的结果的图。
图6是表示从在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分析元件上展开的液体试样中收集参数的参数收集部的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分析元件上的、基于时间经过的液体试样的展开状况的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分析元件上的检测部中液体试样到达前后的光学变化的图。
图9是表示本实施方式1的修正方法的概念图。
图10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中液体试样的展开速度与从真值的乖离率的关系的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中针对血细胞比容值差因素修正前后的CV值的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中针对血细胞比容值差因素修正前后的、从真值的乖离率的分布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2中针对总蛋白质浓度差因素修正前后的、从真值的乖离率的分布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3中针对液体试样添加量不足因素修正前后的、从真值的乖离率的分布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4中针对血细胞比容值及总蛋白质浓度差因素修正前后的、从真值的乖离率的分布图。
图1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5中有使用了多个检量线的修正和无修正的、从真值的乖离率的分布图。
图17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液体试样为全血时、血细胞比容值与液体试样的展开速度的关系的图。
图18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液体试样为血浆时、总蛋白质浓度与液体试样的展开速度的关系的图。
图19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液体试样的添加量与液体试样的展开速度的关系的图。
图20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CRP定量的流程图。
图2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6中的每种液体试样的展开速度的图。
图22(a)是本发明实施例6中的hCG定量的概念图。
图22(b)是本发明实施例6中的hCG定量的概念图。
图22(c)是本发明实施例6中的hCG定量的流程图。
图2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6中的液体试样为尿时、修正前后的从真值的乖离率的分布图。
图2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6中的液体试样为血浆时、修正前后的从真值的乖离率的分布图。
图2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6中的液体试样为血液时、修正前后的从真值的乖离率的分布图。
符号说明
1、展开层(流路)
2、标识试剂部
3、试剂固定化部I
4、试剂固定化部II
5、液体不透过性板材
6、微细空间(试样添加部)
7、开放部
8、基板
9、微细空间形成材
10、细胞成分收缩试剂
13、检测部
14、液体试样
20、信号测定部
21、31、照射部
22、32、受光部
30、参数收集部
40、算法保持部
50、测定值修正部
60、分析装置
70、测定值算出部
80、算法选择部
90、运算处理部
100、分析元件
110、液体试样识别算法
120、测定值修正算法
130、液体试样识别算法选择
140、测定值修正算法选择
150、检量线
160、检量线选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分析装置的实施方式。另外,这里示出的实施方式只是一个例子,不一定限于该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1的分析装置的结构的概念图。本实施方式1的分析装置60具备:信号测定部20,使液体试样在分析元件100上的流路中展开,测定基于该液体试样中的被检查物质在分析元件100上的反应的信号;参数收集部30,从在所述分析元件100上展开的所述液体试样中收集表示该液体试样及分析装置60的性状对该被检查物质的测定误差的影响程度的参数;算法保持部40,预先保持由所述参数、所述信号和所述被检查物质的真值之间的关系构成的算法;和运算处理部90,根据所述参数收集部30取得的所述参数,从所述算法保持部40读出算法,使用该读出的算法,从所述信号测定部20测定的信号,对修正了被检查物质的测定误差的被检查物质的分析值进行运算处理。而且,所述运算处理部90根据需要具备:测定值算出部70,从所述信号测定部20取得的信号,算出所述液体试样中被检查物质的测定值;和测定值修正部50,修正该被检查物质的测定值,以使所述被检查物质的测定误差最小,并且求出被检查物质的分析值。
这里,所谓所述被检查物质的测定误差,表示根据所述信号测定部20测定的信号算出的所述被检查物质的测定值由于所述液体试样及分析元件100的性状的影响而从该被检查物质的真值的乖离率。并且,所述算法由所述参数和所述被检查物质的测定误差的关系、或者所述信号和所述被检查物质的真值的关系构成,根据所述参数可算出修正后的被检查物质的分析值。例如,可例举出根据所述参数进行运算处理的公式、或为了选择基于所述参数的修正程度而准备的多个公式,但也可举出其他任意的方法。并且,所述参数是将参与液体试样展开的信息数值化后的信息,例如,可举出液体试样的展开速度或展开距离、展开时间,但也可以是不参与反应的背景中的吸光度变化等以外的信息。
并且,在图1中,分开表示所述信号测定部20和所述参数收集部30,但也可将同一部件用作所述信号测定部20与参数收集部30。并且,在图1中,分开表示所述算法保持部40和所述运算处理部90,但该算法保持部40也可以存在于该运算处理部90中。
首先,说明本实施方式1中的分析元件100。
图2及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1的利用了色谱分析法的分析元件的图。即,图2是本实施方式1的分析元件100的分解图,图3是本实施方式1的分析元件100的斜视图。
在图2中,1表示成为流路的展开层,由硝化纤维构成。这些用于展开层1的材料不限于硝化纤维,只要是可以形成可由液体试样湿润并且可展开该液体试样的流路的材料,则可以是滤纸、无纺布、膜、布、玻璃纤维等多孔质的任意材料。或者,也可由中空的毛细管形成所述展开层1,这种情况下,材料可由树脂材料构成。并且,所述展开层1只要是由单层或多层的多孔质材料构成即可,本实施方式1中举出单层的情况为例来说明。另外,所谓单层是指由一个层构成,所谓多层是指平行或垂直地配置多个层,添加在该多层的第1层上的液体试样可依次移动至各个层。
2表示标识试剂部,在通过液体试剂的展开可溶出的干燥状态下,保持对液体试样中的被检查物质的金胶体标识抗体。标识试剂在抗体上标识金胶体等标识物,用作检测后述的试剂固定化部3、4中的结合的部件,所述的金胶体只不过是一个例子,金属或非金属胶体粒子、酶、蛋白质、色素、荧光色素、胶乳等着色粒子等,必要时可任意地选择。
而且,3表示试剂固定化部I,4表示试剂固定化部II,是可对液体试样中的被检查物质产生特异反应的抗体,且哪种抗体都通过与所述标识试剂不同的抗原决定基结合,在干燥状态下被固定。并且,用于试剂固定化部I3中的抗体和在试剂固定化部II4中使用的抗体由对液体试样中的被检查物质的亲和性不同的抗体构成。
用于所述试剂固定化部I3及试剂固定化部II4的抗体只要可形成与标识试剂以及被检查物质的复合体即可,因此,对被检查物质的抗原决定基或亲和性无论是相同还是不同均可。并且,虽然2个抗体的亲和性不同,但抗原决定基可以相同。
并且,在图2中示出设置了2处试剂固定化部的例子,但不必一定是2处,只要是1处以上,就可依据其目的自由选择。另外,展开层1上的形状也不必是线状,点形状或者字符形状、键形形状等可自由选择。图2中的试剂固定化部I3和试剂固定化部II4在空间上分离,但两者也不必一定分离,也可以使其接触,从外观看成一条线状。
5表示液体不透过性板材,这里,由透明带构成。该液体不透过性板材5具有如下结构:除了成为试样添加部的、与微细空间6连接的部分以及所述液体试样到达的终端外,都紧贴覆盖展开层1。
这样,通过使液体不透过性板材5覆盖展开层1,不仅可具有遮断保护向试样添加部以外的点焊、并且防止来自外部的污染的作用,还防止在液体试样展开时液体试样一边展开一边蒸发,从而液体试样必定通过作为展开层上的反应部分的试剂固定化部3、4及标识试剂部2,在所述反应部分中可以高效地进行与液体试样中的被检查物质的反应。这里的来自外部的污染是指液体试样不小心接触该展开层上的反应部分、或被验者用手等直接接触展开层等。在覆盖所述展开层1的液体不透过性板5中,最好使用透明的材料,覆盖所述试剂固定化部3、4的部分是测定信号的部分,所以最好至少具有可透过的状态。
并且,在需要更高精度的测定的情况下,还可采取尤其是包含所述标识试剂部2及所述试剂固定化部3、4的部分在内、紧贴密闭展开层1的上部,并且同样地紧贴密闭平行于液体试样展开方向的侧面的结构。
7是展开层1中的开放部,8是保持展开层1的基板。该基板8由PET膜等液体不透过性板材构成,可采用透明、半透明、不透明中的任一种,但最好是在测定透过光时使用透明的材料,在测定反射光时使用不透明的材料。并且,其材质除了ABS、聚苯乙烯、聚氯乙烯等合成树脂材料之外,也可使用金属、玻璃等液体不透过性的材料。
所述基板8具有加固展开层1的作用,并且,在使用血液、唾液、尿等有感染危险性的试样的情况下,还具有遮断其的作用。并且,在展开层1湿润而带有光透过性等情况下,还可使所述基板8具有遮断光的效果。
9是微细空间形成材,具有形成液体试样利用毛细管现象流入的空间的作用,通过层叠透明PET膜来构成。并且,微细空间形成材9在处理液体试样添加后的分析元件时,还具有保护液体试样不对外部污染的作用。在该微细空间形成材9中除了使用ABC、聚苯乙烯、聚氯乙烯等合成树脂材料之外,还可使用金属、玻璃等液体不透过性的材料,并且,最好是透明或半透明,但也可以不透明而是有色,或者在该不透明材料的情况下可由任意材料构成。
6表示微细空间,所述微细空间6由所述微细空间形成材9形成,成为可利用毛细管现象使液体试样流入的试样添加部。并且,该微细空间6与所述展开层1连接,可通过使液体试样流入该微细空间6,开始该液体试样向展开层1的展开。
下面,用图2、图3说明本实施方式1的分析装置60测定液体试样中被检查物质的测定方法。
在使液体试样接触液体添加部6后,利用毛细管现象,不必进行机械操作,液体试样就自然地流入所述微细空间6中,在展开层(流路1)上展开。液体试样的流入量是否足够,可透过微细空间形成9来确认。并且,在必须确保液体试样的添加量为一定量时,可通过使所述微细空间6的体积为恒定体积,来高精度地限制添加量,并且,在需要一定量以上的所述液体试样时,可通过采取保持必需量以上的体积的结构来实现。
在所述微细空间6内保持有细胞成分收缩试剂10。细胞成分收缩试剂10是在所述液体试样中包含细胞成分时应设置的试剂,在使用不包含细胞成分的液体试样时,不特别需要。并且,细胞成分收缩试剂10使用具有使细胞收缩效果的包括氯化钾或氯化钠、磷酸钠盐等的无机化合物、或甘氨酸、谷氨酸等氨基酸、脯氨酸等亚氨酸、葡萄糖、蔗糖、海藻糖等糖类、糖精等糖乙醇等,也可同样地实施。包含这种细胞成分收缩试剂10的系统在使用全血作为液体试样时尤其有效。
流入所述微细空间6的液体试样从所述微细空间6与展开层1的接触部分向展开层1展开。在液体试样到达标识试剂部2时,开始标识试剂的溶出。在液体试样中存在被检查物质时,标识试剂与被检查物质一边反应一边进行展开。液体试样到达试剂固定化部I3。在被检查物质存在于液体试样中时,对应于其量,形成在试剂固定化部I3中被固定的抗体、被检查物质和标识试剂的复合体。
接着,液体试样到达试剂固定化部II4,在该液体试样中存在所述被检查物质时,对应于所述被检查物质的量,形成在试剂固定化部II4中被固定的抗体、被检查物质和标识试剂的复合体。
所述液体试样进一步到达展开层1中的开放部7。开放部7由于没有所述液体不透过性板5而被开放,所以所述液体试样到达后挥发或蒸发,或者一边到达一边挥发或蒸发。并且,所述液体试样渗出开放部7,仅在开放部7中的展开层1的上部,所述液体试样与位于所述微细空间6内的展开层1上部的液体试样达到相同高度,或达到基准的高度。通常,多设置吸水部来替代开放部7,通过使用相对于展开层1中使用的材料保水效果、吸水效果更高的多孔质材料,具有对液体试样进行吸水或吸引、使其通过展开层1上的作用,或者可缩短测定时间的作用。所述开放部7具有与其相同的效果,尤其是使用所述微细空间6或所述开放部7的方法,适用于例如象液体试样是通过指尖穿刺产生的血液等液体试样是微量的情况。
所述液体试样中被检查物质的测定值通过测定来自所述试剂固定化部I3及试剂固定化部II4中的标识试剂的信号而得到。
在图4中示出测定来自分析元件上的试剂固定化部3、4中的标识试剂的信号的信号测定部。21表示用于向所述展开层1照射光的照射部,22表示检测从所述照射部21照射到所述展开层1的光的反射或透过光等光学变化的受光部,所述信号测定部20通过利用这些照射部21及受光部22,测定来自试剂固定化部3、4中的标识试剂的信号。图5模式地表示如图4那样读取了试剂固定化部I3及试剂固定化部II4中的显色反应的结果。在试剂固定化部中,与其他部分相比,信号上升,其强度对应于试剂固定化部的显色程度变化而变化。
另外,作为所述照射部21,最好是可视区域或近可视区域,必要时可选择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或LD(Laser Diode:激光二极管)等。
然后,可通过由测定值算出部70对所述信号测定部20测定的、来自试剂固定化部3、4中的标识试剂的信号进行运算处理,求出被检查物质的测定值。这时得到的被检查物质的测定值是在所述测定值算出部70中从所述信号测定部20得到的来自标识试剂的信号、使用检量线得到的该被检查物质的值。这里所述的检量线是表示由信号测定部20得到的信号与液体试样中被检查物质的值的关系的回归式。在测定包含未知量的被检查物质的液体试样的情况下,可通过代入由信号测定部20得到的信号,算出该未知液体试样中被检查物质的测定值。并且,所述信号测定部20作为测定信号的部件,可以是读取光学变化、电变化或电磁变化,或者是捕捉为图像,可使用任意的部件。
并且,所述反应例记述了利用抗原抗体反应的多层(sandwich)反应,但通过试剂的选择,也可以是利用了竞争反应的反应系统。
并且,在想利用特异反应时,还可通过由形成所述分析元件100上的任意反应的系统的试剂成分构成,来执行基于抗原抗体反应以外的反应的测定。作为进行特异反应的某特定物质和对应其的特异结合物质的组合,可以例示出抗原和对应其的抗体、互补的核酸排列、效应器(effector)分子和受体(receptor)分子、酵素和抑制剂、酵素和余因子、酵素和基质、具有糖链的化合物和植物凝血素、某抗体和对应该抗体的抗体、受体分子和与其相对的抗体、利用化学修饰至特异结合活性未消失程度的物质、或与其他成分结合而形成的复合性物质的反应系统等。可是,如前所述,由所述测定值算出部70得到的所述被检查物质的测定值,受到所述液体试样及分析元件60的性状的影响,难以说是高精度。因此,为了得到更高精度的被检查物质的分析值,需要进行以下示出的测定值的修正。
下面,说明利用所述被检查物质的测定值,求出修正了该被检查物质的测定误差的该被检查物质的分析值的方法。另外,后述的修正方法都只是一个例子,也可以使用其以外的方法。作为表示对所述被检查物质的测定误差的影响程度的参数,使用液体试样的展开速度。另外,即使不算出展开速度,作为参数,也可利用展开任意一定距离所需的展开时间、或任意一定时间内的展开距离、或在除了流路上的试剂固定化部以外的任意位置上的背景的吸光度变化等关于液体试样展开状况的其他信息。
在本实施方式1中,收集所述参数的参数收集部30如图6所示,使用照射部31及受光部32,利用光学变化来检测液体试样的展开状况。此外,可以读取电变化或电磁变化,或者是捕捉为图像,可使用任意方法。另外,所述液体试样的到达时间的检测也可使用多个照射部及受光部同时进行,也可在使用同一照射部及受光部检测到液体试样到达所述始点之后,通过检测该液体试样按顺序向所述终点移动来测量。并且,该参数收集部30的照射部31及受光部32也可使用用于测定来自标识试剂的信号的信号测定部20的照射部21及受光部22。
在图6中,31表示用于向所述展开层照射光的照射部,32表示检测从所述照射部照射到所述展开层的光的反射或透过光等光学变化的受光部。图7及图8是在测定液体试样的展开速度的任意检测区间的始点或终点检测液体试样到达的检测部中的液体试样到达前后的图。另外,在该检测区间中,将液体试样展开的上游侧称为始点,将下游侧称为终点。图7是表示基于时间经过的液体试样的展开状况的图,图8表示所述检测部中液体试样到达前后的光学变化。
在图7中,13表示检测部,14表示在分析元件100的流路上展开的液体试样。如图8所示,若液体试样14到达检测部13,则吸光度上升。在超过规定的吸光度时,受光部检测出液体试样到达检测部,测量液体试样的到达时间。
如图6(a)所示,首先,在流路1上的任意检测区间的始点,使用照射部31及受光部32,根据光学变化检测液体试样的到达。所述流路1上的任意区间是液体试样的展开速度与作为测定误差的、从被检查物质的真值的乖离率的相关关系强的检测区间,这里从由液体不透过性板材5保护的部分选择。接着,如图6(b)所示,将照射部31及受光部32扫描至作为分析元件100上的流路的展开层1的任意区间的终点,检测液体试样的到达时间。通过根据这些结果算出将液体试样在展开层1的任意检测区间展开时花费的展开时间,求出液体试样的展开速度。并且,这里虽然利用根据任意检测区间中的展开时间算出的展开速度作为参数,但所述展开速度也可根据在任意时间内所述液体试样展开的展开距离来算出。
接着,所述运算处理部90从所述算法保持部40读出算法,根据所述参数收集部30得到的参数,求出修正了所述被检查物质的测定误差的被检查物质的分析值。所述被检查物质的分析值是在运算处理部90中根据参数收集部30得到的参数,修正该被检查物质的测定误差,使其与被检查物质的真值之差极小化的被检查物质的值。而且,作为所述算法,可例示出从参数收集部30得到的参数与该被检查物质的测定误差的关系导出的、修正被检查物质的测定值并求出该被检查物质的分析值的公式,或者根据参数从信号测定部20得到的信号与被检查物质的真值的关系导出的修正式。在该算法的导出方法中,可进行各种方法,下面的修正方法作为简便、精度高的方法较为理想,但也可采用其他方法。图9(a)、(b)、(c)分别是表示下面各方法1)、2)、3)的概念图。
方法1):如图9(a)所示,测定值修正部50读出算法保持部40中保持的、从参数与测定误差的相关关系导出的修正式,将所述参数收集部30收集到的参数和测定值算出部70从所述信号测定部20测定出的信号算出的测定值代入该读出的修正式,由此修正该被检查物质的测定值,求出该被检查物质的分析值。例如,设所述被检查物质的测定值为Z,设所述参数为X,则修正后的该被检查物质的分析值Y由以下公式求出:
Y=Z÷{1+aX+b)};(a,b为常数)
所述修正式是预先使用该液体试样的粘性等对测定误差的影响程度不同、包含已知量的被检查物质的液体试样,从参数与测定误差的关系导出的公式。之后,在测定包含未知量的被检查物质的液体试样时,可利用得到的参数修正该被检查物质的测定值,求出该被检查物质的分析值。
方法2):如图9(b)所示,对应于测定值算出部70从所述信号测定部20测定的信号求出的被检查物质的测定值,在算法保持部40中准备多个修正式,由算法选择部80根据所述测定值选择所述修正式之一,将由所述参数收集部30收集到的参数和所述测定值代入该选择出的修正式,由此修正该被检查物质的测定值,求出该被检查物质的分析值。在所述分析元件100上存在多个由所述信号测定部20测定基于反应的信号的部分(试剂固定化部)时,可通过对应于各试剂固定化部、即对应于从各试剂固定化部得到的信号算出的测定值,修正所述测定值,算出更正确的分析值。
方法3):如图9(c)所示,在算法保持部40中准备对应于所述参数收集部30得到的参数的多个检量线,由算法选择部80根据参数选择该检量线之一,在所述运算处理部90中将所述信号测定部20测定的信号代入该选择的检量线,由此得到修正了被检查物质的测定误差的该被检查物质的分析值。根据参数选择的所述检量线通过使用预先包含已知量的被检查物质、在临床上假定的宽范围内调整了对血细胞比容值或总蛋白质浓度等的测定精度及液体试样的展开状况产生影响的成分的液体试样来导出。即,在该方法中,不是将信号测定部20得到的信号代入测定值算出部70来检测被检查物质的测定值,而是将该信号直接代入根据参数选择出的所述检量线,求出修正了所述被检查物质的测定误差的被检查物质的分析值。
并且,作为保持所述运算处理部90在进行修正时读出的算法的算法保持部40,可以例示出作为电路组装在该分析装置60内的方法,或者使用存储媒体等可转换地存储的方法,或者在测定时输入分析装置60中、在测定后进行运算、显示该被检查物质的分析值的方法,但也可使用其他方法。并且,也可以是向预先作为电路装入分析装置60内的相关式,输入分析装置60或分析元件100所固有的常数的方法,该方法在考虑到分析装置60或分析元件100的批次差异方面较为理想。在函数的常数部分的一部分或全部取决于分析装置60或分析元件100的批次时,可通过在开始分析前将这些常数部分设置在装置中,来排除分析装置60或分析元件100的批次差异产生的影响。并且,在图9(b)、(c)中,在所述运算处理部90的外部示出所述算法选择部80,但该算法选择部80也可存在于该运算处理部90中。
作为本发明的分析装置60可修正的主要测定误差因素,示例如下。通过执行考虑了I的测定误差因素的修正,可减少II和III的测定误差因素引起的精度恶化。
I、液体试样的性状
液体试样的种类
例如,全血、血浆、血清、尿、细菌细胞悬浊液等
液体试样特性
例如,液体试样的粘性、有形成分的量、液体试样是全血时血细胞比容值或总蛋白质浓度等
液体试样添加量
例如,添加量的多少、添加量不足等
II、分析元件的性状
例如,参与特异结合的试剂的活性变化、形成流路的展开层等材料的性状变化、流路上的垃圾或污染等引起的液体试样展开不良
III、分析环境
例如,测定时的温度及湿度等
由于这些测定误差因素而使液体试样的流动产生变化,从而反应时间出现差异,所以对被检查物质的测定值的正确性产生影响。例如,作为液体试样的性状对液体试样的测定误差的影响,例如如图17所示,在液体试样为全血时,可看到血细胞比容值越为高值、展开速度越慢的倾向。并且,如图18所示,在液体试样为血浆时,具有总蛋白质浓度越浓、展开速度越慢的倾向。并且,如图19所示,具有液体试样的添加量越少、展开速度越慢的倾向。但是,所述例子只是一部分,其中未明示的测定误差因素也可修正。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分析装置,在液体试样中的被检查物质的测定中,根据该液体试样或分析装置的性状对测定误差的影响程度,容易地修正该被检查物质的测定误差,求出该被检查物质的分析值,所以可提供简易、迅速且高精度的分析装置。
利用下面的实施例,更详细地说明实施本发明的方法。另外,本发明丝毫不被下面的实施例所制约。
实施例1
(修正了血细胞比容的影响的全血CRP的定量)
制造作为分析元件的免疫色谱传感器,该元件包括在硝化纤维膜上固定了抗CRP抗体A的试剂固定化部I和固定了抗CRP抗体B的试剂固定化部II、以及保持了抗CRP抗体C与金胶体的复合体(标识试剂)的标识试剂部。在图2、图3中示出该免疫色谱传感器。在图中,免疫色谱传感器包括固定了抗体的试剂固定化部I3、试剂固定化部I4、以及位于比其更接近添加液体试样的添加部分的部分的、含有抗CRP抗体C与金胶体的复合体的区域、即标识试剂部2和试样添加部6。该免疫色谱传感器如下制造。
a)免疫色谱传感器的制造
准备由磷酸缓冲溶液稀释并进行浓度调整后的抗CRP抗体A溶液。该抗体溶液使用溶液喷出装置涂抹在硝化纤维膜上。由此,在硝化纤维膜上得到作为试剂固定化部的固定化抗体线I3。下面同样地,在从试样添加部向下游侧离开2mm的部分上涂抹抗CRP抗体B溶液。在干燥该硝化纤维膜之后,浸渍在含有1%脱脂乳的Tris-HCl缓冲溶液中并慢缦摆动30分钟。30分钟后,在Tris-HCl缓冲溶液槽中移动膜并慢慢摆动10分钟之后,再在其他Tris-HCl缓冲溶液槽中慢慢摆动10分钟,进行膜清洗。接着,浸渍在含有0.05%蔗糖单月桂酸酯(sucrose monolaurate)的Tris-HCl缓冲溶液中慢慢振动10分钟之后,从液槽中取出膜,在室温下干燥。由此,在硝化纤维膜上得到作为试剂固定化部的固定化抗体线I3及固定化抗体线II4。
金胶体通过在回流中的0.01%氯化金酸100℃溶液中加入1%柠檬酸3钠溶液来调制。在将回流持续15分钟之后,通过室温放置冷却。在用0.2M碳酸钾溶液调制成pH8.9的所述金胶体溶液中加入抗CRP抗体C并搅拌几分钟之后,通过加入pH8.9的10%BSA(牛血清白蛋白)溶液最终达到1%的量并搅拌,调制抗体-金胶体复合体(标识抗体)。通过将所述标识抗体溶液在4℃、20000G下离心分离50分钟,离析标识抗体,将其悬浊在清洗缓冲液(1%BSA5%蔗糖磷酸缓冲液)中之后,进行所述离心分离,清洗并离析标识抗体。在清洗缓冲液中悬浊该标识抗体,由0.8μm的过滤器过滤之后,调制成520nm的吸光度为150,在4℃下贮藏。将所述标识抗体溶液放置在溶液喷出装置中,在涂抹了固定化抗CRP抗体A及固定化抗CRP抗体B的干燥膜上的离开固定化线I及固定化线II的位置上,从液体试样添加开始方向开始,依次涂抹成为标识抗体、固定化线I、固定化线II的位置关系之后,使膜真空冻结干燥。由此,得到具备试剂固定化部及标识试剂部的反应层载体。
接着,将包含调制出的标识试剂的反应层载体粘贴在由厚度0.5mm的白色PET构成的基板8上,从标识试剂部2起至终端部分粘贴透明带。之后,使用激光器,切断成2.0mm的宽度。切断后,在未粘贴透明带的始端部分上,粘贴层叠了厚度100μm的透明PET而作成的微细空间形成材9,形成微细空间(宽度2.0mm×长度7.0mm×高度3.0mm)6。所述空间形成材9在预先添加了10%氯化钾水溶液之后,用液体氮立即冻结,进行冻结干燥,由此,制作出保持在干燥状态下保持了氯化钾的细胞收缩剂的空间形成材。这样,制造出免疫色谱传感器。
b)液体试剂的调制
通过在加入肝素作为抗凝固剂的人的血液中加入已知浓度的CRP溶液,调整CRP浓度0.6mg/dL、5mg/dL的血液。另外,设总蛋白质浓度为7.5g/dL,将血细胞比容值调制成20%、30%、40%、50%。
c)免疫色谱传感器上的显色程度的测定
在所述免疫色谱传感器的试样添加部中添加5μL左右的包含b)中调整的CRP的全血,向开放部方向进行展开处理,进行抗原抗体反应。测量向该免疫色谱传感器进行试样添加开始5分钟后抗体固定化部中的显色情况。图4示出本实施例1中的测定图,在图4中,照射部21表示由635nm的半导体激光器构成的光源,并且,受光部22由受光元件(光电二极管)构成。并且,扫描该免疫色谱传感器侧,对试剂固定化部I3及试剂固定化部II4中的所述标识抗体结合量,通过对来自所述展开层的反射散射光进行运算处理,作为吸光度而得到结果。图5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的测定波形图。这里,试剂固定化部是2处,相对所述试样添加部在上游侧使用亲和力高的抗体。固定光源及受光元件,扫描免疫色谱传感器侧,从得到的波形中读取峰值(反射吸光度)。为得到这样的波形,也可扫描光源侧。
接着,通过将试剂固定化部I3和试剂固定化部II4的反射吸光度代入预先准备的各种检量线中,来知晓CRP浓度。
d)收集参数的检测区间的选出
这里,说明作为参数的展开速度的检测区间的选出。使用图6中示出的参数收集部30的照射部31及受光部32,测定流路上任意检测区间中液体试样的展开速度和试剂固定化部I及II中的反射吸光度,观察展开速度与作为测定误差的从CRP浓度的真值的乖离率的关系。算出乖离率时的CRP浓度的真值通过预先分注b)中调整的全血,并使用市场销售的自动分析装置(日立7020:日立制作所制)来测定。这里,作为参数使用液体试样的展开速度。
首先,将作为参数的展开速度的检测区间变更成0.5、4.0、7.5、20.0mm,算出各个距离中的液体试样的展开速度。接着,将试剂固定化部I及试剂固定化部II中的反射吸光度代入预先准备的检量线,算出预测的CRP浓度的测定值,求出从该测定中使用的血液试样的CPR浓度的真值的乖离率。图10中示出该展开速度和乖离率的关系。根据该结果,在检测区间为4.0、7.5、20.0mm时,可看到非常良好的相关性。具有如下倾向:在展开速度快时,由于反应部分中作为试样中被检查物质的CRP的通过量多,所以测定值与CRP浓度的真值相比为高值,另一方面,在展开速度慢时,由于反应部分中作为试样中被检测物质的CRP的通过量少,所以测定值与CRP浓度的真值相比为低值。所谓测定值,表示通过将吸光度代入预先准备的检量线而得到的CRP浓度。
例如,参数的检测区间为4.0mm时,展开速度x和乖离率y的相关式由下述式1表示。
y=26.258x-2.7281    式1
以该相关式为基础,可导出利用展开速度修正CRP浓度的公式。设CRP浓度的测定值为Z,则求CRP浓度的分析值Y的修正式由下述的式2表示。
Y=Z÷{1+(26.258x-2.7281)}    式2
e)修正血细胞比容值产生的影响的公式的导出
这里,在d)的检测区间的研究中,将从展开速度与乖离率的相关最大的流路的始端至一半的20.0mm为检测区间,使用从该检测区间的液体试样展开速度与从CRP浓度的真值的乖离率的相关关系导出的修正式。所述修正式分成测定值不足1.0mg/dL的情况和1.0mg/dL以上的情况来使用。设CRP浓度的测定值为Z,展开速度为x,则求CRP浓度的分析值Y的修正式由下述的式3及式4表示。
不足1.0mg/dL的情况
Y=Z÷{1+(6.3589x-1.3949)}    式3
1.0mg/dL以上的情况
Y=Z÷{1+(3.8233x-0.61879)}    式4
f)血细胞比容值产生的影响的修正
算法选择部80通过根据CRP浓度的测定值选择所述算法保持部40中保持的修正式之一,由该测定值修正部50将参数和测定值代入该选择出的修正式,来修正CRP浓度的测定值,求出CRP浓度的分析值。该流程图在图20中示出。示出修正前和修正后的CV的是图11。修正前的CV值反映血细胞比容值的影响,要得到更高可靠性的CRP浓度的分析值,必须使CV值优化。对此,在根据来自于液体试样的展开速度的参数修正测定值时,从图11可知测定精度明显提高。并且,在图12中示出修正前和修正后的乖离率的分布。横轴表示CRP浓度的真值,纵轴表示乖离率。修正前,在血细胞比容为低值时大大乖离。而在进行了修正时,乖离率明显减小,显示充分的修正效果。通过使用该修正方法,可进行更正确的测定。
实施例2
(修正了总蛋白产生的影响的全血CRP的定量)
制造作为分析元件的免疫色谱传感器,该分析元件包括在硝化纤维膜上固定了抗CRP抗体A的试剂固定化部I和固定了抗CRP抗体B的试剂固定化部II、以及保持了抗CRP抗体C与金胶体的复合体(标识试剂)的标识试剂部。图2、图3中示出该免疫色谱传感器。该免疫色谱传感器如下制造。
a)免疫色谱传感器的调制
使用与所述实施例1中使用的免疫色谱传感器同一批次的传感器来进行下面的测定。
b)液体试样的调制
通过在加入肝素作为抗凝固剂的人的血液中加入已知浓度的CRP溶液,调整CRP浓度为0.6、5mg/dL的血液。另外,设血细胞比容值为40%,将总蛋白质浓度调制成2.5g/dL、5g/dL、7.5g/dL、10g/dL、12.5g/dL。
c)免疫色谱传感器上的显色程度的测定
在免疫色谱传感器的试样添加部中添加5μL左右的包含b)中调整的CRP的全血,利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来算出GRP浓度的测定值。
d)利用了修正血细胞比容值产生的影响的公式的、总蛋白质浓度的影响的修正
根据在所述实施例1中导出的修正式,进行CRP浓度的测定值的修正,求出CRP浓度的分析值。在图13中示出修正前和修正后的测定结果图。图13的横轴表示CRP浓度的真值,纵轴表示乖离率。修正前,受总蛋白质浓度的影响,大大乖离。而在使用所述修正式进行了修正时,可以明确认识到对液体试样间的总蛋白质浓度差因素的修正效果。这样,在液体试样为全血时,使用与修正血细胞比容值产生的影响时相同的修正式,也可修正总蛋白质浓度产生的影响。
通过使用该修正式,在血细胞比容值为14.9~51%、总蛋白质浓度为4.2~10g/dL、白蛋白浓度为1.4~4.9%的血液试样中,测定精度明显提高,可明确认识到对血液试样的性状产生的影响的修正效果。
实施例3
(修正了液体试样添加量不足产生的影响的全血CRP的定量)
制造作为分析元件的免疫色谱传感器,该分析元件包括在硝化纤维膜上固定了抗CRP抗体A的试剂固定化部I和固定了抗CRP抗体B的试剂固定化部II、以及保持了抗CRP抗体C与金胶体的复合体(标识试剂)的标识试剂部。图2、图3中示出该免疫色谱传感器。该免疫色谱传感器如下制造。
a)免疫色谱传感器的调制
使用与所述实施例1中使用的免疫色谱传感器同一批次的传感器进行下面的测定。
b)液体试样的调制
通过在加入了肝素作为抗凝固剂的人的血液中加入已知浓度的CRP溶液,调整CRP浓度5mg/dL的血液。并且,设总蛋白质浓度为7.5g/dL,将血细胞比容值调制成30%、40%、50%。
c)免疫色谱传感器上的显色程度的测定
在免疫色谱传感器的试样添加部分中,添加液体试样添加量不足的4μL、4.25μL、4.5μL、4.75μL和标准液体试样添加量的5μL左右的包含b)中调整的CRP的全血,利用与所述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算出CRP浓度的测量值。
d)利用了修正血细胞比容值产生的影响的公式的、液体试样添加量不足的影响的修正
根据所述实施例1中导出的修正式,修正CRP浓度的测定值,求出CRP浓度的分析值。图14中示出修正前和修正后的测定结果的乖离率分布图。图14的横轴表示乖离率,纵轴表示检体数。修正前,受液体试样添加量不足的影响,向低值乖离。而在使用所述修正式进行了修正时,可明确认识到对液体试样添加量不足因素的修正效果。
通过使用该修正式,在因液体试样的添加量不足而向低值乖离的测定中,精度明显提高,可明确认识到对液体试样添加量不足的影响的修正效果。通过使用该修正方法,可避免添加量不足引起的灵敏度降低。
实施例4
(修正了血细胞比容及总蛋白质浓度产生的影响的全血CRP的定量)
制造作为分析元件的免疫色谱传感器,该分析元件包括在硝化纤维膜上固定了抗CRP抗体A的试剂固定化部I和固定了抗CRP抗体B的试剂固定化部II、以及保持了抗CRP抗体C与金胶体的复合体(标识试剂)的标识试剂部。图2、图3中示出该免疫色谱传感器。该免疫色谱传感器如下制造。
a)免疫色谱传感器的调制
使用与所述实施例1中使用的免疫色谱传感器同一批次的传感器进行下面的测定。
b)试样的调制
通过在加入肝素作为抗凝固剂的人的血液中加入已知浓度的CRP溶液,调整CRP浓度0.6mg/dL、5mg/dL的血液。并且,将血细胞比容值及总蛋白质浓度调整成20%·4g/dL、30%·5.5g/dL、40%·7g/dL、50%·8.5g/dL、60%·10g/dL、30%·8.5g/dL、50%·5.5g/dL。
c)免疫色谱传感器上的显色程度的测定
在免疫色谱传感器的试样添加部分中添加5μL左右的包含b)中调整的CRP的全血,利用与所述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算出CRP浓度的测定值。
d)修正血细胞比容值及总蛋白质浓度产生的影响的公式的导出
使用图6中示出的、参数收集部30的照射部31及受光部32,测定展开层上的任意区间中的液体试样的展开时间和试剂固定化部I3及II4中的吸光度,识别展开时间与从CRP浓度的真值的乖离率的关系。算出乖离率时的CRP浓度的真值通过预先分注b)中调整的液体试样,并使用市场销售的测定装置(日立7020:日立制作所制)来测定。首先,算出液体试样的展开速度。接着,将试剂固定化部I3及II4中的吸光度代入预先作成的检量线,算出预测的CRP浓度,求出从该测定中使用的血液试样的CRP浓度的真值的乖离率。图10中示出该展开速度和乖离率的关系。具有如下倾向:即,在展开速度快时,由于在反应部中作为试样中被检查物质的CRP的通过量多,所以测定值与CRP浓度的真值相比为高值,另一方面,在展开速度慢时,由于在反应部中作为试样中被检查物质的CRP的通过量少,所以测定值与CRP浓度的真值相比为低值。
以展开速度和乖离率的相关式为基础,导出利用展开速度修正CRP浓度的测定值的公式。设CRP浓度的测定值为Z、展开速度为x,则求CRP浓度的分析值Y的修正式用下述的式5表示。
Y=Z÷{1+(1.2825Ln(x)-2.57000)}    式5
e)血细胞比容值及总蛋白质浓度产生的影响的修正
图15中示出由测定值修正部50修正CRP浓度的测定值,求出CRP浓度的分析值的结果。图15是修正前和修正后的测定结果的乖离率分布图,横轴表示乖离率,纵轴表示检体数。修正前,受液体试样性状的个体差的影响,大大乖离。而在进行了血细胞比容值及总蛋白质浓度的影响的修正时,可明确认识到修正效果。通过使用这种修正方法,可进行更正确的测定。
实施例5
(用基于参数的多个检量线修正后的全血CRP的定量)
制造作为分析元件的免疫色谱传感器,该分析元件包括在硝化纤维膜上固定了抗CRP抗体A的试剂固定化部I和固定了抗CRP抗体B的试剂固定化部II、以及保持了抗CRP抗体C与金胶体的复合体(标识试剂)的标识试剂部。图2、图3中示出该免疫色谱传感器。该免疫色谱传感器如下制造。
a)免疫色谱传感器的调制
使用与所述实施例1中使用的免疫色谱传感器同一批次的传感器进行下面的测定。
b)试样的调制
通过在加入了肝素作为抗凝剂的人的血液中加入已知浓度的CRP溶液,调整CRP浓度0.6mg/dL、5mg/dL的血液。并且,将血细胞比容及总蛋白质浓度调整成20%·4g/dL、30%·5.5g/dL、40%·7g/dL、50%·8.5g/dL、60%·10g/dL、30%·8.5g/dL、50%·5.5g/dL。
c)免疫色谱传感器上的显色程度的测定
在免疫色谱传感器的试样添加部中添加5μL左右的包含b)中调整的CRP的全血,利用与所述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由所述信号测定部20测定试剂固定化部3、4中的反射吸光度。
d)修正血细胞比容值及总蛋白质浓度的影响的公式的导出
使用图6中示出的参数收集部30的照射部31及受光部32,测定展开层上任意区间中的液体试样的展开时间和试剂固定化部I3及II4中的反射吸光度,在每个恒定的展开速度下,观察反射吸光度和CRP浓度的真值的关系。CRP浓度的真值通过预先分注b)中调整的液体试样,并使用市场销售的测定装置(日立7020:日立制作所制)来测定。根据反射吸光度和CRP浓度的真值的关系,针对每个恒定的展开速度准备多个检量线。设反射吸光度为z,则求CRP浓度的分析值Y的试剂固定化部I的检量线针对每个恒定的展开速度用下述的式6~10表示。
展开速度不足0.100mm/s时:
Y=10{(Log(z)-0.1363)/-0.5663}    式6
展开速度为0.100mm/s以上不足0.110mm/s时:
Y=10{(Log(z)-0.2642)/-0.4162}    式7
展开速度为0.110mm/s以上不足0.120mm/s时:
Y=10{(Log(z)-0.3185)/-0.4628}    式8
展开速度为0.120mm/s以上不足0.130mm/s时:
Y=10{(Log(z)-0.3661)/-0.3937}    式9
展开速度为0.130mm/s以上时:
Y=10{(Log(z)-0.4168)/-0.3233}    式10
e)血细胞比容值及总蛋白质浓度的影响的修正
图16中示出通过由算法选择部80根据展开速度选择算法保持部40中保持的多个检量线之一,并由该运算处理部90将信号测定部20得到的信号(反射吸光度)代入该选择出的检量线,求出CRP浓度的分析值的结果。图16示出无修正和有修正的测定结果的乖离率的分布。横轴表示CRP浓度的真值,纵轴表示从CRP浓度的真值的乖离率。在无修正时,受液体试样性状的个体差的影响,大大乖离。相反,在使用了基于参数的多个检量线的有修正的情况下,可明确认识到修正效果。通过使用该修正方法,可进行更正确的测定。
实施例6
(修正了液体试样的种类产生的影响的hCG的定量)
制造作为分析元件的免疫色谱传感器侧,该分析元件包括在硝化纤维膜上固定了抗hCG抗体A的试剂固定化部I和抗hCG抗体B的试剂固定化部II、以及保持了抗hCG抗体C与金胶体的复合体(标识试剂)的标识试剂部。图2、图3中示出该免疫色谱传感器。在图中,免疫色谱传感器包括:固定了抗体的试剂固定化部I3、试剂固定化部II4;位于比其更接近添加液体试样的添加部分的部分的、含有抗hCG抗体C和金胶体的复合体的区域、即标识试剂部2;和试样添加部6。该免疫色谱传感器如下制造。
a)免疫色谱传感器的调制
准备用磷酸缓冲溶液稀释并进行了浓度调整的抗hCG抗体A溶液。该抗体溶液使用溶液喷出装置,涂抹在硝化纤维膜上。由此,在硝化纤维膜上得到作为试剂固定化部的固定化抗体线I3。接着同样地,在从试样添加部向下游侧离开2mm的部分上涂抹抗hCG抗体B溶液。在干燥该硝化纤维膜后,浸渍在含有1%脱脂乳的Tris-HCl缓冲溶液中,缓慢摆动30分钟。30分钟后,在Tris-HCl缓冲溶液槽中移动膜,缓慢摆动10分钟之后,在其他的Tris-HCl缓冲溶液槽中再缓慢摆动10分钟,进行膜的清洗。接着,浸渍在含有0.05%蔗糖单月桂酸酯的Tris-HCl缓冲溶液中缓慢摆动10分钟之后,从液槽中取出膜,在室温下干燥。由此,在硝化纤维膜上得到作为试剂固定化部的固定化抗体线I3及固定化抗体线II4。
金胶体通过在回流中的0.01%氯化金酸100℃溶液中加入1%柠檬酸3钠溶液来调制。在将回流持续15分钟之后,通过室温放置冷却。在用0.2M的碳酸钾溶液调制成pH8.9的所述金胶体溶液中加入抗hCG抗体C并搅拌几分钟之后,通过加入pH8.9的10%BSA(牛血清白蛋白)溶液最终达到1%的量并搅拌,调制出抗体-金胶体复合体(标识抗体)。通过将所述标识抗体溶液在4℃、20000G下离心分离50分钟,离析标识抗体,将其悬浊在清洗缓冲液(1%BSA5%蔗糖磷酸缓冲液)中之后,进行所述离心分离,清洗并离析标识抗体。在清洗缓冲液中悬浊该标识抗体,由0.8μm的过滤器过滤之后,调制成520nm的吸光度为150,在4℃下贮藏。将所述标识抗体溶液放置在溶液喷出装置中,在离开涂抹了固定化抗hCG抗体A及固定化抗hCG抗体B的干燥膜上的固定化线I及固定化线II的液体试样添加开始方向起,依次涂抹成标识抗体、固定化线I、固定化线II的位置关系之后,使膜真空冻结干燥。由此,得到具备试剂固定化部及标识试剂部的反应层载体。
接着,将包含调制出的标识试剂的反应层载体粘贴在由厚度0.5mm的白色PET构成的基板8上,从标识试剂部2起至终端部分粘贴透明带。之后,使用激光器,切断成2.0mm的宽度。切断后,在未粘贴透明带的始端部分上,粘贴层叠厚度100μm的透明PET而作成的微细空间形成材9,形成微细空间(宽度2.0mm×长度7.0mm×高度3.0mm)6。所述空间形成材9在预先添加了10%氯化钾水溶液之后,用液体氮立即冻结,进行冻结干燥,由此,制作出保持在干燥状态下保持了氯化钾的细胞收缩剂的空间形成材。这样,制造出免疫色谱传感器。
b)试剂的调制
通过在加入肝素作为抗凝固剂的人的血液中加入已知浓度的hCG溶液,调整hCG浓度100U/L、1000U/L、10000U/L的血液。设该血液中的总蛋白质浓度为7.5g/dL,将血细胞比容值调制成20%、30%、40%、50%。
另外,通过在人的血浆中加入已知浓度的hCG溶液,调整hCG浓度100U/L、1000U/L、10000U/L的血浆。该总蛋白质浓度调制成2.5g/dL、5g/dL、7.5g/dL、10g/dL、12.5g/dL。
并且,通过在人尿中加入已知浓度的hCG溶液,调整hCG浓度100UL、1000U/L、10000U/L的尿。
以上,调整出各液体试样溶液。
c)免疫色谱传感器上的显色程度的测定
在免疫色谱传感器的试样添加部中添加5μL左右的包含b)中调整出的hCG的各液体试样溶液,利用与所述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由所述信号测定部20测定试剂固定化部3、4中的反射吸光度。
d)识别液体试样种类的算法的导出
在(实施例1)的d)的检测区间的研究中,将从展开速度和乖离率的相关最大的流路的始端起至一半的20.0mm作为检测区间,从由于该检测区间的各液体试样不同而不同的展开速度的关系导出液体试样识别算法。
图21中示出各液体试样中每一种的展开速度。从该图可知,展开速度因尿、血浆、全血而完全不相同。从该图导出若检测区间的展开速度为0.45mm/s以上则识别为尿、若为0.29~0.45mm/s之间则识别为血浆、若不足0.29mm/s则识别为全血的识别液体试样的液体试样识别算法。
e)液体试样识别为尿时尿中hCG浓度的测定
用图22(a)说明尿中hCG浓度的测定。
首先,由算法选择部80选择算法保持部40中的液体试样识别算法,利用液体试样识别算法将液体试样识别为尿。接着,由算法选择部80选择算法保持部40中的尿用检量线,由运算处理部90算出尿中hCG浓度。
接着,算法选择部80根据hCG浓度的测定值选择所述算法保持部40中保持的修正式之一,通过由该测定值修正部50将参数和测定值代入该选择出的修正式,修正hCG浓度的测定值,求出hCG浓度的分析值。该流程图在图22(c)中示出。图23中示出修正前和修正后的乖离率的分布。横轴表示hCG浓度的真值,纵轴表示乖离率。修正前,在尿的展开速度不同时大大乖离。相反,在进行了修正时,乖离率明显减小,显示出充分的修正效果。通过使用该修正方法,可进行更正确的测定。
f)液体试样识别为血浆时总蛋白质浓度产生的影响的修正
用图22(a)说明血浆hCG浓度的测定。
首先,由算法选择部80选择算法保持部40中的液体试样识别算法110,利用液体试样识别算法将液体试样识别为血浆。接着,由算法选择部80选择算法保持部40中的血浆用检量线,由运算处理部90算出血浆中的hCG浓度。
接着,算法选择部80根据hCG浓度的测定值,选择所述算法保持部40中保持的修正式之一,通过由该测定值修正部50将参数和测定值代入该选择出的修正式,修正hCG浓度的测定值,求出hCG浓度的分析值。该流程图在图22(c)中示出。图24中示出修正前和修正后的乖离率的分布。横轴表示hCG浓度的真值,纵轴表示乖离率。修正前,总蛋白质浓度为低值或高值时大大乖离。相反,在进行了修正时,乖离率明显减小,显示出充分的修正效果。通过使用该修正方法,可进行更正确的测定。
g)液体试样识别为血液时血细胞比容值产生的影响的修正
用图22(a)说明血液hCG浓度的测定。
首先,由算法选择部80选择算法保持部40中的液体试样识别算法110,利用液体试样识别算法将液体试样识别为全血。接着,由算法选择部80选择算法保持部40中的全血用检量线,由运算处理部90算出血液中的hCG浓度。
接着,算法选择部80根据hCG浓度的测定值,选择所述算法保持部40中保持的修正式之一,通过由该测定值修正部50将参数和测定值代入该选择出的修正式,修正hCG浓度的测定值,求出hCG浓度的分析值。该流程图在图22(c)中示出。图25中示出修正前和修正后的乖离率的分布。横轴表示hCG浓度的真值,纵轴表示乖离率。修正前,在血细胞比容值为低值时大大乖离。相反,在进行了修正时,乖离率明显减小,显示出充分的修正效果。通过使用该修正方法,可进行更正确的测定。
另外,图22(a)(b)的概念图或图22(c)的流程图不过是一个例子,也可以是其他的概念图或流程图。
如上所述,如果使用本实施例6,则无论液体试样的种类如何,都可进行使用了色谱试验片的定量测定,具备对应于各液体试样的特性的检量线或修正式,使用任一种液体试样,都可自动识别液体试样,实现高精度的定量测定。
另外,在所述实施例1~5中,使用了在同一硝化纤维膜上设置了标识试剂部和试剂固化部的传感器,但也可以是在支撑体上配置在与硝化纤维不同的材质的、例如无纺布等多孔质载体上承载了标识试剂的部件。作为构成标识试剂的标识物,示出使用金胶体的例子,但也可以是着色物质、荧光物质、磷光物质、发光物质、氧化还原物质、酵素、核酸、小胞体,只要在反应的前后产生某种变化,则都可使用。
并且,在所述实施例1~5中,示出标识试剂是1处、试剂固定化部为多个的例子,但标识试剂不必一定是1处,也可由多个试剂固定化部和多个试剂的组合构成。例如,在设置多个试剂固定化部的情况下,也可采取在各试剂固定化部的上游侧具备各个标识试剂部的结构,虽然制造上的工艺变得复杂,但可在任意位置以任意数量设置。
并且,作为被测定的液体试样,例如包括水或水溶液、尿、血浆、血清、唾液等体液、溶解了固体及粉末或气体的溶液等,作为其用途,例如包括血液检查或尿检查、水质检查、便检查、土壤分析、食品分析等。并且,作为被检查物质,以c反应性蛋白质(CRP)为例记述了实施例,但也可例举出抗体、免疫球蛋白、激素、酵素及肽等蛋白质以及蛋白质诱导体、或细菌、病毒、真菌类、支原体、寄生虫及其产物和成分等感染性物质、治疗药及滥用药物等药物及肿瘤标记物。具体地说,例如可以是绒毛性腺刺激激素(hCG)、黄体激素(LH)、甲状腺刺激激素、滤胞形成激素、副甲状腺刺激激素、副肾脂质刺激激素、雌二醇、前列腺特异抗原、B型肝炎表面抗体、肌红蛋白、CRP、心肌肌钙蛋白、HbA1c、白蛋白等。并且,还可在水质检查或土壤分析等环境分析、食品分析等中实施。由于可实现简便且迅速的高灵敏度、高性能的测定,并且,无论何时、何地、谁都能进行测定,所以可用作面向POCT的分析装置。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分析装置例如在根据抗原抗体反应等任意反应,分析检测液体试样中的被检查物质并进行定量或半定量时,可实现简便且迅速的高灵敏度、高性能的测定,并且无论何时、何地、谁都能进行测定,所以适用于面向POCT的分析装置。

Claims (16)

1、一种分析装置,使液体试样在分析元件上的流路中展开,测定该液体试样中的被检查物质,其特征在于,具备:
信号测定部,测定基于所述流路上的所述液体试样中的被检查物质的反应的信号;
参数收集部,从在所述流路中展开的所述液体试样中收集表示对所述被检查物质的测定误差的影响程度的参数;
算法保持部,预先保持由所述参数、所述信号和所述被检查物质的真值的关系构成的算法;和
运算处理部,根据所述参数,从所述信号对所述被检查物质的分析值进行运算处理,
其中,所述运算处理部从所述算法保持部读出所述算法,使用该读出的算法,根据所述参数收集部得到的参数,求出修正了所述被检查物质的测定误差的该被检查物质的分析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运算处理部具备:测定值算出部,从所述信号测定部得到的信号算出所述液体试样中的被检查物质的测定值;和
测定值修正部,修正所述被检查物质的测定值以使所述被检查物质的测定误差极小,来求出该被检查物质的分析值,
其中,所述测定值修正部从所述算法保持部读出由所述参数和所述被检查物质的测定误差的关系构成的算法,使用该读出的算法,根据所述参数收集部得到的参数,修正所述测定值算出部得到的所述被检查物质的测定值,求出该被检查物质的分析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析元件具有:用于在所述流路上添加所述液体试样的试样添加部;
标识试剂部,通过该液体试样的展开可溶出地保持与所述被检查物质反应的标识试剂;和
试剂固定化部,固定并保持把握所述被检查物质与所述标识试剂的反应程度的试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参数是所述液体试样在所述流路中展开时的展开速度、或展开时间、或展开距离中的任意一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号测定部和所述参数收集部中的至少一方使用电磁放射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析元件是干式分析元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号测定部测定基于由抗原抗体反应引起的反应的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析元件是免疫色谱传感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析元件是单步的免疫色谱传感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流路由单层或多层的多孔质性材料构成。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算法保持部保持用于根据所述参数修正所述被检查物质的测定值的修正式,
所述测定值修正部从所述算法保持部读出所述修正式,使用该读出的修正式及所述参数,修正所述被检查物质的测定值,求出该被检查物质的分析值。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算法保持部保持多个所述修正式,并且具备根据所述被检查物质的测定值、选择所述算法保持部中保持的多个修正式中的任意一个的算法选择部,
所述测定值修正部使用所述算法选择部选择的修正式以及所述参数修正所述被检查物质的测定值,求出该被检查物质的分析值。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算法保持部保持用于从所述信号测定部得到的信号、求出修正了所述被检查物质的测定误差的该被检查物质的分析值的多个检量线,并且具备根据所述参数选择所述算法保持部中保持的多个检量线中的任意一个的算法选择部,
所述运算处理部使用所述算法选择部选择出的检量线以及所述参数,从所述信号求出修正了所述被检查物质的测定误差的该被检查物质的分析值。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运算处理部求出修正了由所述液体试样的粘度、或所述液体试样的添加量、或所述分析元件制造后的经过时间的影响导致的所述被检查物质的测定误差的该被检查物质的分析值。
15、一种分析方法,使液体试样在流路中展开,测定该液体试样中的被检查物质,其特征在于,包括:
参数收集步骤,从在所述流路中展开的所述液体试样中收集表示对所述被检查物质的测定误差的影响程度的参数;
信号测定步骤,测定基于所述流路上的所述液体试样中的被检查物质的反应的信号;和
运算处理步骤,从预先保持由所述参数、所述信号和所述被检查物质的真值的关系构成的算法的算法保持部中读出算法,使用该读出的算法,根据所述参数收集步骤中得到的参数,求出修正了所述被检查物质的测定误差的该被检查物质的分析值。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运算处理步骤包括:测定值算出步骤,从所述信号测定步骤中得到的信号算出所述液体试样中的被检查物质的测定值;和
测定值修正步骤,修正所述被检查物质的测定值,求出该被检查物质的分析值。
CNA2006800329987A 2005-07-14 2006-07-13 分析装置及分析方法 Pending CN10125840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5587/2005 2005-07-14
JP2005205587 2005-07-1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58406A true CN101258406A (zh) 2008-09-03

Family

ID=376372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6800329987A Pending CN101258406A (zh) 2005-07-14 2006-07-13 分析装置及分析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090093968A1 (zh)
EP (1) EP1909103A4 (zh)
JP (1) JP5012507B2 (zh)
CN (1) CN101258406A (zh)
WO (1) WO2007007849A1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78519A (zh) * 2007-01-09 2009-11-11 浜松光子学株式会社 免疫色谱试验片的测定装置
CN101583873A (zh) * 2007-01-09 2009-11-18 浜松光子学株式会社 免疫色谱试验片的测定方法
TWI700491B (zh) * 2015-11-20 2020-08-01 日商日立高新技術科學股份有限公司 產生氣體分析裝置的校正方法及產生氣體分析裝置
CN112305244A (zh) * 2019-07-30 2021-02-02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样本分析方法、数据管理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334264A (zh) * 2018-06-22 2021-02-0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激光加工装置
CN113167717A (zh) * 2018-11-26 2021-07-23 国立研究开发法人物质材料研究机构 液体试样分析方法和装置
CN114152758A (zh) * 2022-01-30 2022-03-08 广州华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非疾病诊断目的的c-反应蛋白浓度测试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85611B2 (ja) * 2006-05-11 2011-10-05 アークレイ株式会社 血液試料中の特定成分の濃度測定方法および装置
JP4750052B2 (ja) * 2007-02-07 2011-08-1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バイオセンサを用いた測定方法
JP4360652B2 (ja) 2007-06-08 2009-11-11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イムノクロマト法試薬用標識シリカナノ粒子、イムノクロマト法試薬、それを用いたイムノクロマト法用テストストリップ、及びイムノクロマト法用蛍光検出システム
WO2009054516A1 (ja) * 2007-10-26 2009-04-30 Arkray, Inc. 試料検知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測定装置
JP4850165B2 (ja) * 2007-11-02 2012-01-11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クロマトグラフィー検査装置およびクロマトグラフィー試験片の劣化判定方法
CN102077091B (zh) * 2008-06-30 2016-08-17 积水医疗株式会社 用于结合测定的多孔性固相和使用所述多孔性固相的结合测定法
JP4514824B2 (ja) * 2009-02-23 2010-07-28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イムノクロマト法試薬用標識シリカナノ粒子の製造方法、イムノクロマト法用コンジュゲートパッド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イムノクロマト法用テストストリップの使用方法
US8877034B2 (en) * 2009-12-30 2014-11-04 Lifescan, Inc.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measuring whole blood hematocrit based on initial fill velocity
CN102770751A (zh) * 2010-02-23 2012-11-07 B.R.A.H.M.S有限公司 测定小体积体液样品中的标志物的方法
JP5288634B2 (ja) 2010-03-31 2013-09-1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呈色測定装置および方法
JP5681077B2 (ja) * 2011-09-29 2015-03-0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測定方法および測定装置
JP5917693B2 (ja) 2012-07-09 2016-05-1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呈色測定装置および方法
US10228326B2 (en) 2012-10-03 2019-03-12 Konica Minolta, Inc. Immunoassay method utilizing surface plasmon
US9939438B2 (en) 2012-10-23 2018-04-10 Robert Bosch Gmbh Sensor integration in lateral flow immunoassays and its applications
CA2891509C (en) 2012-11-15 2021-05-11 Ortho-Clinical Diagnostics, Inc. Calibrating assays using reaction time
JP6180761B2 (ja) 2013-03-13 2017-08-16 デンカ生研株式会社 検査キット
JP6105335B2 (ja) * 2013-03-13 2017-03-29 デンカ生研株式会社 検査キット
US11169089B2 (en) * 2016-09-14 2021-11-09 Konica Minolta, Inc.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measurement method for measuring amount of substance in a specimen including whole blood
EP3584579A4 (en) * 2017-02-15 2020-03-18 Fujifilm Corporation IMMUNOASSAY DEVICE AND OPERATING METHOD THEREFOR,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OPERATING METHOD AND OPERATING PROGRAM THEREFOR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WO2021014864A1 (ja) * 2019-07-24 2021-01-28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測定方法および測定装置
CN112305246A (zh) * 2019-07-30 2021-02-02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样本分析方法及样本分析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08942A (ja) * 1982-12-14 1984-06-23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シ−ト状分析要素を用いる定量方法
US5723345A (en) * 1994-06-28 1998-03-03 Mochida Pharmaceutical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specific binding assay
JPH0875748A (ja) 1994-06-28 1996-03-22 Mochida Pharmaceut Co Ltd 特異結合分析方法および装置
JP3586743B2 (ja) 1995-10-09 2004-11-10 アークレイ株式会社 ヘマトクリット値を補正した測定方法
US5948684A (en) * 1997-03-31 1999-09-07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imultaneous analyte determination and reference balancing in reference T-sensor devices
US5972715A (en) * 1996-12-23 1999-10-26 Bayer Corporation Use of thermochromic liquid crystals in reflectometry based diagnostic methods
GB9700759D0 (en) * 1997-01-15 1997-03-05 Carbury Herne Limited Assay device
US7066884B2 (en) * 1998-01-08 2006-06-27 Sontra Medical, Inc. System, method, and device for non-invasive body fluid sampling and analysis
AU3849799A (en) * 1998-05-20 1999-12-06 Arkra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lectrochemical measurement using statistical technique
JP4070050B2 (ja) * 1998-07-24 2008-04-02 テルモ株式会社 血糖値測定方法及び装置
JP2000262298A (ja) 1999-03-15 2000-09-26 Fuji Photo Film Co Ltd 全血中のグルコース濃度もしくはコレステロール濃度の定量方法
JP2001091512A (ja) * 1999-07-16 2001-04-0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血液成分分析装置
IT1311616B1 (it) * 1999-11-08 2002-03-14 Sire Analytical Syst Srl Procedimento per la determinazione della velocita' di sedimentazionedel sangue e di altri parametri ad essa correlati, e relativo
JP4050434B2 (ja) * 1999-11-29 2008-02-20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サンプルの弁別方法
KR100513216B1 (ko) * 2000-06-28 2005-09-07 마츠시타 덴끼 산교 가부시키가이샤 바이오센서
CN102012413B (zh) * 2000-09-25 2012-11-21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色层分析定量测量装置
EP1416276B1 (en) * 2001-08-09 2007-03-0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Biosensors and measurement method
US6678542B2 (en) * 2001-08-16 2004-01-13 Optiscan Biomedical Corp. Calibrator configured for use with noninvasive analyte-concentration monitor and employing traditional measurements
US7054759B2 (en) * 2001-12-27 2006-05-30 Arkray, Inc Concentration measuring method
EP1491891A4 (en) * 2002-03-29 2005-11-0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EATING BLOOD, METHOD AND DEVICE FOR MEASURING HEMOGLOBINS
JPWO2004074827A1 (ja) * 2003-02-21 2006-06-01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バイオセンサ用測定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測定方法
WO2008095940A1 (en) * 2007-02-05 2008-08-14 Dublin City University Flow analysis apparatus and method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78519A (zh) * 2007-01-09 2009-11-11 浜松光子学株式会社 免疫色谱试验片的测定装置
CN101583873A (zh) * 2007-01-09 2009-11-18 浜松光子学株式会社 免疫色谱试验片的测定方法
TWI700491B (zh) * 2015-11-20 2020-08-01 日商日立高新技術科學股份有限公司 產生氣體分析裝置的校正方法及產生氣體分析裝置
CN112334264A (zh) * 2018-06-22 2021-02-0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激光加工装置
CN113167717A (zh) * 2018-11-26 2021-07-23 国立研究开发法人物质材料研究机构 液体试样分析方法和装置
CN112305244A (zh) * 2019-07-30 2021-02-02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样本分析方法、数据管理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152758A (zh) * 2022-01-30 2022-03-08 广州华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非疾病诊断目的的c-反应蛋白浓度测试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7007849A1 (ja) 2007-01-18
EP1909103A4 (en) 2011-05-04
EP1909103A1 (en) 2008-04-09
JP5012507B2 (ja) 2012-08-29
JPWO2007007849A1 (ja) 2009-01-29
US20090093968A1 (en) 2009-04-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58406A (zh) 分析装置及分析方法
CN100492010C (zh) 生物传感器
CN108254562B (zh) 检测myo的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层析试纸条、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CN108254550B (zh) 检测ck-mb的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层析试纸条、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CN1242270C (zh) 生物传感器及测定方法
CN100533147C (zh) 生物传感器
CN108254563B (zh) 检测cTnI的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层析试纸条、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US20080274565A1 (en) Method for the quantitative measurement of analytes in a liquid sample by immunochromatography
CN102016584B (zh) 生物传感器
McDade et al. Whole blood collected on filter paper provides a minimally invasive method for assessing human transferrin receptor level
CN101825640A (zh) 一种胶体金免疫层析定性定量两用检测hcg试纸
CN102087214A (zh) 荧光定量检测仪
CN109142758A (zh) 一种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的免疫层析试纸条、试剂盒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68948A (zh) 一种免疫层析检测装置
JPH0629852B2 (ja) 偏倚乾式分析要素を用いた液体試料中の被検物質の定量分析方法
CN202216908U (zh) 荧光定量检测仪
TW494238B (en) Chromatographic test pieces and chromatographic assay
CN102087215A (zh) 荧光定量检测仪
US20100176279A1 (en) Methods and materials for detecting light released from a labeling material
JPWO2003100425A1 (ja) 免疫学的クロマトグラフ法の試験紙片の読み取り定量装置
JPS63210664A (ja) 酸素要求検出系を用いる装置のための乾燥試験片及び被検流体中の分析成分の検出方法
JP2009294116A (ja) バイオセンサ
Takahashi Biosens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08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