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52233B - 连接器用插座端子、连接器和电连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用插座端子、连接器和电连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52233B
CN101252233B CN2008100079874A CN200810007987A CN101252233B CN 101252233 B CN101252233 B CN 101252233B CN 2008100079874 A CN2008100079874 A CN 2008100079874A CN 200810007987 A CN200810007987 A CN 200810007987A CN 101252233 B CN101252233 B CN 1012522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connector
terminal
periphery wall
female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00798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52233A (zh
Inventor
长田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ST Mf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ST Mf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ST Mf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ST Mf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2522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522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522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5223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10Sockets for co-operation with pins or bla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 H01R13/7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switch
    • H01R13/703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switch operated by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dual-continuity coupling part
    • H01R13/7031Shorting, shunting or bussing of different terminals interrupted or effected on 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 e.g. for ESD protection, line continuit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10Sockets for co-operation with pins or blades
    • H01R13/11Resilient sockets
    • H01R13/111Resilient sockets co-operating with pins having a circular transverse se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Means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upl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1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 H01R4/18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by crimping
    • H01R4/183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by crimping for cylindrical elongated bodies, e.g. cables having circular cross-section
    • H01R4/184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by crimping for cylindrical elongated bodies, e.g. cables having circular cross-section comprising a U-shaped wire-receiving portion
    • H01R4/185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by crimping for cylindrical elongated bodies, e.g. cables having circular cross-section comprising a U-shaped wire-receiving portion combined with a U-shaped insulation-receiving por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201/00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R2201/26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vehicles

Landscapes

  • Air Bags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用插座端子、连接器和电连接装置。连接器用插座端子与引脚电连接,引脚与使气袋点火的小型点火器电连接。连接器用插座端子包括筒状的外周壁部,以及与引脚接触的弹簧部。弹簧部的前端部可一边相对主体部挠曲,一边摆动。外周壁部就径向截面来说,呈下述的形状,其包括按照在外侧凸出的方式沿摆动方向相对地设置的两个弯曲部;呈直线状将弯曲部的端部互相连接的两个连接部,按照弹簧部的摆动方向的外径大于与该摆动方向相垂直的方向的外径的方式形成。

Description

连接器用插座端子、连接器和电连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与和用于对气袋点火的小型点火器电连接的插入端子电连接的连接器用插座端子、具有该连接器用插座端子的连接器、具有该连接器的电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气袋系统包括安装于车辆的驾驶室内的隐藏的分隔部分的气袋装配体以及电动式或电子式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和气袋装配体通过铠装线(加工电线电缆而形成的制品的总称)连接。在这里,在气袋装配体中,包括用于对气袋点火的小型点火器(气袋点火装置)。另外,在分别将控制系统和气袋装配体安装于相应的规定位置之后,在铠装线上设置电连接装置,以便使电连接容易(作为一个实例,参照日本特开2002-324638号文献)。另外,在该电连接装置中,包括插座侧连接器(第2组成元件)和凹座(形成于气袋充气器的外壳上的凹部)。
在上述电连接装置中包括短路元件,在该短路元件中设置所谓的短路接线柱(clip)。该短路接线柱(clip)为按照在连接器和凹座卡合之前,在连接器(或凹座)内部,可将导线相互电短路的方式设置的金属元件。这样的短路接线柱(clip)作为不因在制造中泄漏的电荷和误连接而造成气袋装配件误动作用的安全机构而设置。
另外,在上述这样的连接器中,作为为了电连接而与设置于凹座侧的引脚(插入端子)卡合的电端子(连接器用插座端子),可采用日本实开昭56-57478号文献中记载的那样的,径向截面呈圆形状的端子,(参照日本实开昭56-57478号文献的图4),或日本特开2006-228759号文献中记载的那样的,径向截面为四边形的端子(参照日本特开2006-228759号文献的图1)。
发明内容
在连接器用插座端子的径向截面形状为比如,像日本实开昭56-57478号文献中记载的那样的圆形状的场合,伴随该情况,同样对于包围端子的外周壁部的周围的,作为绝缘件的外壳的端子保护部,为了实现插座端子的浮起,通常在其与连接器用插座端子之间,确保适合的间隙,同时使截面形状呈圆形。另外,伴随该情况,设置于凹座侧的短路元件上的,插入有端子保护部的插入孔的截面形状必须呈圆形。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在连接器用插座端子插入凹座中时,通过相对引脚的轴向,沿倾斜方向插入插座侧连接器,防止引脚的卡阻变形,形成插座侧连接器插入(即,端子保护部插入)的导向通路,以便插座侧连接器沿引脚的轴向插入。
另外,同样在连接器用插座端子的截面形状为四边形状等的其它形状的场合,必须使端子保护部以及短路元件的插入孔的截面形状与连接器用插座端子的截面形状一致。
首先,在连接器用插座端子、端子保护部和插入孔的截面形状呈圆形的场合,在插入孔的中间设置引脚时,从引脚到插入孔的内周面的径向距离是均匀的,考虑连接器用插座端子的板厚等而将插入孔的尺寸设定得较小,由此,即使将插座侧连接器倾斜地插入凹座部的情况下,由于引脚和插入孔的内周面之间的距离均匀而较小,故难以产生引脚的卡阻,可防止引脚的变形。
但是,通常,在用于上述那样的电连接装置的连接器用插座端子中,设置弹簧部,在连接时,通过设置于连接器用插座端子的外周壁部的接触部和弹簧部,弹性地夹持引脚,确保引脚和连接器用插座端子的电连接,由此,确保接触可靠性。另外,为了减少部件数量,简化连接器用插座端子的结构,连接器用插座端子的外周壁部和弹簧部由一块金属板等成一体形成(参照日本特开2006-228759号文献的图2的弹性接触片9。)。
像上述那样,在连接器用插座端子、端子保护部和插入孔的截面形状呈圆形的场合,由于在弹簧部沿径向外侧方向移动时,其与外周壁部接触,限制其移动,难以在设计上增加径向的弹簧部的可弹性摆动的距离(弹性摆动用的富裕距离,可位移量)。于是,为了确保在弹簧部的位移量小的状态下的弹簧部的接触可靠性,通过将独立于外周壁部的板部件安装于弹簧部的主体部分,提高弹簧部的主体部的刚性,必须确保接触可靠性。但是,在该场合,由于必须要求采用单独部件,故端子结构复杂。
另一方面,连接器用插座端子、端子保护部和插入孔的截面形状呈四边形的场合,通过使弹簧部的摆动方向与从截面看的边(长边)方向一致,在弹簧部移动时,外周壁部与弹簧部难以接触,可使弹簧部的可弹性摆动的距离大于截面形状为圆形的场合。由此,即使在弹簧部与连接器用插座端子的外周壁部成一体形成的情况下,仍可不安装单独部件而确保弹簧部的接触可靠性。但是,在该场合,与截面为圆形的场合不同,引脚和插入孔的内周面之间的径向距离不均匀,即使在与圆形的场合的径的尺寸的场合相同,考虑连接器用插座端子的板厚等而将四边形剖面的一条边的尺寸设定得较小的情况下,由于引脚和插入孔内周面之间的对角线方向的距离大于边方向的距离,故在插座侧连接器倾斜地插入时,容易产生引脚的卡阻变形。
于是,在连接器用插座端子、端子保护部和插入孔的截面形状为四边形的场合,为了防止引脚的卡阻变形,考虑相对引脚的高度,尽可能高地设定插入孔的内周壁的高度,避免端子保护部和引脚之间的接触。
但是,相对气袋用充气器的顶面(形成凹座的面)的,从侧面看的短路元件的外壳的突出高度必须尽可能小,以便防止相对充气器顶面突出的前端部的破损、变形等。比如,在VDA规格,将突出高度确定在0.3mm。由于该原因,为了减小相对充气器顶面的短路元件的突出高度,最好尽可能地设定插入孔的内周壁的高度。
由于上述原因,在连接器用插座端子、端子保护部和插入孔的径向截面为圆形的场合,引脚的卡阻变形难以发生,另一方面,难以通过简单的结构,确保成一体形成的弹簧部的接触可靠性。另外,在连接器用插座端子、端子保护部和插入孔的径向截面为四边形的场合,容易确保成一体形成的弹簧部的接触可靠性,另一方面,未增加相对充气器顶面的短路元件的突出高度,难以防止引脚的卡阻变形。
于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通过简单的结构,不增加短路元件的高度,确保弹簧部的接触可靠性,同时可防止插入端子的卡阻的连接器用插座端子、连接器和电连接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连接器用插座端子为下述的连接器用插座端子,其与插入端子电连接,该插入端子与用于使气袋点火的小型点火器电连接,其包括呈筒状而形成的外周壁部和弹簧部,该弹簧部在上述外周壁部的内部与上述外周壁部成一体形成,并且在与上述插入端子连接时,与上述插入端子接触。另外,上述弹簧部具有主体部和前端部,并且在上述主体部,与上述外周壁部连接,上述前端部可一边相对上述主体部挠曲,一边摆动,上述外周壁部就上述外周壁部的径向截面来说,呈下述的形状,其包括按照在外侧凸出的方式沿上述弹簧部的摆动方向相对地设置的两个弯曲部,以及呈直线状将上述两个弯曲部的端部互相连接的两个连接部,并且就上述外周壁部的径向剖面来说,按照上述弹簧部的摆动方向的外径大于与上述摆动方向相垂直的方向的外径的方式形成。
按照该方案,连接器用插座端子的外周壁部的外周面、包围连接器用插座端子的端子保护部的内周面和外周面以及短路元件的插入孔的内周面的径向截面形状呈下述的形状,其包括按照在外侧凸出的方式相对地设置的两个弯曲部;呈直线状将该两个弯曲部的端部互相连接的两个连接部。另外,两个弯曲部沿弹簧部的摆动方向相对地设置。另外,这些部分的摆动方向的径大于与摆动方向相垂直的方向的径。由此,由于弹簧部的可弹性摆动的范围增加,故与外周壁部的截面形状呈圆形的场合相比较,容易确保成一体形成的弹簧部的接触可靠性。由此,不安装单独部件,不增加部件数量,可通过简单的结构,确保接触可靠性。另外,由于与外周壁部的截面形状呈四边形的场合相比较,难以发生引脚的卡阻变形,故不增加相对充气器顶面的短路元件的突出高度,可防止引脚的卡阻变形。根据上面所述,通过简单的结构,不增加短路元件的高度,可在确保弹簧部的接触可靠性的同时,防止插入端子的卡阻。
另外,在本发明的连接器用插座端子中,上述弯曲部也可呈圆弧状。如果采用该方案,则可更加简化连接器用插座端子的结构。
另外,在本发明的连接器用插座端子中,上述弯曲部也可由连接的多个直线部构成。如果采用该方案,则可通过弯曲加工,容易地形成连接器用插座端子。
另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连接器用插座端子与插入端子电连接,该插入端子与用于使气袋点火的小型点火器电连接,其包括呈筒状形成的外周壁部和弹簧部,该弹簧部在上述外周壁部的内部与上述外周壁部成一体形成,并且在与上述插入端子连接时与上述插入端子接触。另外,上述弹簧部具有主体部和前端部,并且在上述主体部,与上述外周壁部连接,上述前端部可一边相对上述主体部挠曲,一边摆动,上述外周壁部就上述外周壁部的径向截面来说,按照以上述弹簧部的摆动方向为长轴方向的椭圆状的方式形成。
如果采用该方案,连接器用插座端子的外周壁部的外周面、包围连接器用插座端子的端子保护部的内周面和外周面以及短路元件的插入孔的内周面的径向截面形状呈椭圆状。另外,就该椭圆状截面来说,弹簧部的摆动方向为长轴方向。由此,由于弹簧部的可弹性摆动的范围增加,故与外周壁部的截面形状呈圆形的场合相比较,容易确保成一体形成的弹簧部的接触可靠性。由此,不安装单独部件,不增加部件数量,可通过简单的方案,确保接触可靠性。另外,由于与外周壁部的截面形状呈四边形的场合相比较,难以发生引脚的卡阻变形,故不增加相对充气器顶面的短路元件的突出高度,可防止引脚的卡阻变形。由于上述原因,可通过简单的方案,不增加短路元件的高度,确保弹簧部的接触可靠性,同时可防止插入端子的卡阻。
另外,也可在上述任意的连接器用插座端子中,上述弹簧部沿上述外周壁部的轴向,呈长板状形成,在上述弹簧部的主体部,形成按照沿上述轴向朝向上述摆动方向突出的方式形成的凸部。如果采用该方案,则为了进一步增加弹簧部的主体部的刚性,通过形成朝向摆动方向突出地形成的凸部,外周壁部的径向剖面的摆动方向的空间可有效使用,并且弹簧部的接触可靠性可进一步提高。
另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连接器包括一对上述任意的连接器用插座端子;插座侧外壳,其安装有上述一对连接器用插座端子,并且将上述一对连接器用插座端子之间绝缘;短路元件,其将与上述一对连接器用插座端子电连接的一对插入端子电短路,并且与设置于气袋用充气器的外壳中的凹部卡合。另外,上述插座侧外壳包括按照包围上述外周壁部的径向的周围的方式呈筒状形成的端子保护部,上述端子保护部就上述端子保护部的径向截面来说,按照其内周面和外周面沿上述外周壁部的外周面的方式形成,在上述短路元件中,形成插入上述端子保护部的一对插入孔,上述插入孔就上述插入孔的径向截面来说,按照其内周面沿上述端子保护部的外周面的方式形成。
如果采用该方案,由于弹簧部的可弹性摆动的范围增加,故与外周壁部、端子保护部和插入孔的截面形状呈圆形的场合相比较,容易确保成一体形成的弹簧部的接触可靠性。由此,不安装单独部件,不增加部件数量,可通过简单的结构,确保接触可靠性。另外,由于与外周壁部、端子保护部和插入孔的截面形状呈四边形的场合相比较,引脚的卡阻变形难以发生,故不增加相对充气器顶面的短路元件的突出高度,可防止引脚的卡阻变形。由于上述原因,故通过简单的结构,可不增加短路元件的高度,确保弹簧部的接触可靠性,同时防止插入端子的卡阻。
此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电连接装置包括上述的连接器;在外面具有凹部的气袋用充气器的外壳;一对插入端子,其与用于使气袋点火的小型点火器电连接,并且按照在上述凹部的中心部,从上述凹部的底面到开口附近立起的方式设置。
如果采用该方案,由于弹簧部的可弹性变形的范围增加,故与外周壁部、端子保护部和插入孔的截面形状呈圆形的场合相比较,容易确保成一体形成的弹簧部的接触可靠性。由此,不安装单独部件,不增加部件数量,可通过简单的结构,确保接触可靠性。另外,由于与外周壁部、端子保护部和插入孔的截面形状呈四边形的场合相比较,引脚的卡阻变形难以发生,故不增加相对充气器顶面的短路元件的突出高度,可防止引脚的卡阻变形。由于上述原因,故可通过简单的结构,不增加短路元件的高度,确保弹簧部的接触可靠性,同时防止插入端子的卡阻。另外,由于插入端子按照从凹部的底面到开口附近立起的方式设置,故与连接器用插座端子的连接容易。
附图说明
根据结合附图的下面的描述,会更加清楚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
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连接装置的外观结构图;
图2为更具体地表示图1的电连接装置的说明外观结构图;
图3为图1的连接器用插座端子的主视外观图;
图4为图1的连接器用插座端子的侧面外观图;
图5为图1的连接器用插座端子的立体剖面外观结构图;
图6为外周壁部的径向剖面外观结构图;
图7为插头处于插入短路元件中之前的状态的,连接器用插座端子、端子保护部、充气器的外壳、短路元件的剖面外观结构图;
图8为图7的顶面看的剖面外观结构图;
图9为表示连接器用插座端子的径向剖面、以外周壁部的外周面的最短径为径的圆、外周壁部的外周面的最短径和最长径分别为短边、长边的四边形的外观结构图;
图10为表示第1变形实例的连接器用插座端子的形状的剖面外观结构图;
图11为表示第2变形实例的连接器周插座端子的形状的剖面外观结构图;
图12为表示第3变形实例的连接器用插座端子的形状的剖面外观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
(整体结构)
首先参照图1,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连接装置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图1为本实施方式的电连接装置的外观结构图。
像图1所示的那样,电连接装置1包括连接器8、一对引脚(插入端子)4p、4p、气袋用充气器的外壳4i。连接器8包括插头2和短路元件6。另外,短路元件6包括短路接线柱6m和外壳6b,安装于外壳4i上。插头2包括连接器用插座端子5、5,在外壳4i上安装引脚4p。
该电连接装置1中的一侧的连接器用插座端子5、5与电线7、7连接,另一侧的引脚4p、4p与电线17、17连接。另外,电线17、17与小型点火器(气袋点火装置)4s连接。小型点火器4s在获得充足电能时,进行点火动作。另外,像图1中的箭头所示的那样,在电连接装置1中,通过插头2与短路元件6连接,即,通过连接连接器用插座端子5、5和引脚4p、4p,形成可进行基于来自图中未示出的气袋控制系统的指令的小型点火器4s的发热的直流电路。另外,通过该发热,对图中未示出的气体发生材料点火,产生气体,将图中未示出的气袋展开。
图2为更具体地表示电连接装置1的结构的说明外观结构图。图2相当于图1的侧视图(A-A’向视图),在图1中,仅仅示出作为一对部件而示出的引脚4p、4p和连接器用插座端子5、5中的一者。在图2中,未在外表面露出的内部结构通过虚线表示,此外,电线17、17和小型点火器4s省略地表示。在下面参照图2,对各部分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
像图2所示的那样,电连接装置1包括在外面具有凹座(凹部)4h的气袋用充气器的外壳4i;设置于凹座4h的中心部的引脚(插入端子)4p;连接器8。
(气袋用充气器的外壳)
首先,对充气器的外壳4i、引脚4p、4p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气袋用充气器的外壳4i呈在顶面部,进行倒角加工的圆柱状,其外面(图2的顶部)具有凹座(凹部)4h。该凹座4h作为凹部而形成于外壳4i上,沿图2的向上方向而开口。另外,在凹座4h中,在外壳4i的顶面部,用于后述的短路元件6的定位的两个部位的凹部4t、4t沿径向外侧突出地设置。
(引脚)
一对引脚4p、4p通过电线17、17(在图2中省略),与用于使气袋点火的小型点火器4s电连接,像上述那样,在凹座4h的径向的中心部,分别按照从凹座4h的底面到开口附近立起的方式设置。
(连接器)
下面对连接器8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连接器8包括插头2和短路元件6。下面对插头2和短路元件6的具体结构进行说明。
(插头)
插头2包括连接器用插座端子5和插座侧外壳2h。
(连接器用插座端子)
参照图3~图5,对连接器用插座端子5进行说明。图3、图4、图5分别表示连接器用插座端子5的主视图、侧视图、立体剖面外观结构图,图3表示在连接器用插座端子5上安装电线7的状态。像上述那样,在连接器8中设置有一对连接器用插座端子5、5,而由于其相应的结构相同,故对一个连接器用插座端子5进行说明。
像上述那样,连接器用插座端子5与引脚4p电连接。像图3、图4、图5所示的那样,连接器用插座端子5包括外周壁部5w、弹簧部5s、弹簧保护部5p、臂部5a。另外,由它们构成的连接器用插座端子5采用一块金属板,经过各种加工而形成,部件数量仅仅为一件。
外周壁部5w呈筒状,采用能接纳引脚4p的结构和尺寸。另外,臂部5a与外周壁部5w基本相垂直,臂部5a和外周壁部5w在连接部5r处连接。像这样,连接器用插座端子5从筒状的外周壁部5w延长,基本呈L形而方向改变,在这里与电线7连接。电线7外设绝缘外套,在该外套部的端部,为了与连接器用插座端子5电连接,内部的导体露出。另外,电线7通过任意的现有方法,借助将比如,连接器用插座端子5的一部分压接于电线7的导体端部周围的方式安装。
弹簧保护部5p用于防止在与引脚4p连接时,弹簧部5s和引脚4p(或导通检查用引脚)(按照比如,相互垂直的角度)接触的弹簧部5s的损伤(故障防止机构),像该图所示的那样,从外周壁部5w的端部,连接到外周壁部4w的径向内侧。
弹簧部5s在外周壁部5w的内部,与外周壁部5w成一体形成,构成在与引脚4p连接时与引脚4p接触的部分。弹簧部5s沿外周壁部5w的轴向(参照图中的箭头方向)呈长板状形成。
另外,弹簧部5s包括主体部5b和前端部5t。在主体部5b上设置连接部5d,弹簧部5s在主体部5b的连接部5d处,与外周壁部5w连接,与外周壁部5w形成一体。前端部5t可一边相对弹簧部5s的主体部5b挠曲,一边摆动。在图5中,摆动方向为纸面的上下方向(参照图5的箭头)。另外,在弹簧部5s的主体部5b上,形成按照沿轴向延伸,并且朝向摆动方向突出的方式形成的凸部5i。在本实施方式中,凸部5i在摆动方向(径向)上按照朝向外侧方向突出的方式设置,也可按照朝向相反的内侧方向突出的方式设置。另外,在外周壁部5w上,在沿径向与设置弹簧部5s的位置相对的位置,突出地形成接触凸部5f。另外,引脚4p与弹簧部5s和接触凸部5f接触,由此,与连接器用插座端子5电连接。
下面通过图6,对外周壁部5w的形状更具体地进行说明。图6为外周壁部5w的径向剖面外观结构图,其相当于沿图4中的B-B’线的剖面外观结构图。就径向截面来说,外周壁部5w呈下述的形状,其包括按照在外侧形成凸部的方式沿弹簧部5s的摆动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个弯曲部5z、5z;将两个弯曲部5z、5z的端部(5e、5e)、(5e、5e)之间呈直线状连接的两个连接部5y、5y。另外,就外周壁部5w的径向截面来说,外周壁部5w按照弹簧部5s的摆动方向的外径Ls大于与摆动方向相垂直的方向的外径Lr的方式形成。另外,外周壁部5w的最长径由Ls表示,最短径由Lr表示。
(插座侧外壳)
下面参照图1、图2,对插座侧外壳2h进行说明。插座侧外壳2h为用于确保插头2的机械、结构强度的结构体,其通过非导电性的塑料成形。在插座侧外壳2h上安装一对连接器用插座端子5、5。
插座侧外壳2h包括插入部2i与箱形的主体部2b,该主体部2b相对插入部2i,基本呈L形而设置。另外,在主体部2b的内部,设置铁氧体14,电线7通过铁氧体14的内部,通到外壳的外部。铁氧体14为为了去除噪音而设置的基本呈箱形的均质体,平行而呈圆筒状的两个通孔贯通,电线7、7通过该通孔。
另外,通过插座侧外壳2h,将一对连接器用插座端子5、5之间绝缘。具体来说,在插座侧外壳2h中,设置一对端子保护部2g、2g,其按照包围连接器用插座端子5的外周壁部5w的径向的周围的方式呈筒状而形成。另外,像后述的那样,端子保护部2g按照在径向截面,沿外周壁部5w延伸的方式形成。
(短路元件)
短路元件6将一对引脚4p、4p电短路,其包括短路接线柱6m和外壳6b。另外,短路元件6的外壳6b按照与设置于气袋用充气器的外壳4i上的凹座4h卡合的方式形成。
在短路元件6中形成供一对端子保护部2g、2g插入的,一对插入孔6h、6h。另外,插入孔6h按照在径向截面上,沿端子保护部2g的方式形成,虽然关于这一点的具体结构将在后面描述。
短路元件6安装于凹座4h中,在插头2插入短路元件6中之前,即,在连接器用插座端子5和引脚4p以机械方式电连接之前,通过引脚4p、4p之间的电连接,它们处于短路状态。
更具体地说,外壳6b由成形塑料制成,为能够紧紧地接纳于凹座4h的内部的尺寸,具有从顶面看具有圆形轮廓的形状。在外壳6b的顶面侧部,设置突出部6t、6t,其为能够接纳于设置在凹座4h中的两个部位的凹部4t、4t中的配置和尺寸,从顶面看,呈半圆柱状而突出。通过突出部6t、6t和凹部4t、4t,短路元件6沿适合的方向设置于外壳4i的凹座4h中。另外,外壳6b的插入孔6h按照沿外壳6b的至少上下方向贯通的方式设置。另外,在将短路元件6插入凹座4h中时,通过设置插入孔6h、6h,短路元件6的插入不因与引脚4p、4p的接触而受到妨碍,另外,在插头2插入短路元件6中时,通过设置插入孔6h、6h,(由于构成插入时的导向件),插头2的插入不因与引脚4p、4p的接触而受到妨碍。
上述短路,具体来说,通过保持于短路元件6的内部的短路接线柱6m而实现。短路接线柱6m由弹簧钢这样的弹性导电性材料形成。这样的短路接线柱6m作为安全机构而设置,该安全机构用于不产生因在制造中泄漏的电荷和误连接,气袋装配体错误运转的情况。该短路接线柱6m的一部分朝向与一对引脚4p、4p接触的方向偏移,在其间,形成电短路电路。短路接线柱6m包括板状基部;在基部上弯曲而向下方延伸的一对脚部;在一对脚部的各自的下方按照90度弯曲的一对接触部6z。各脚部沿离开基部的方向呈台阶状而弯曲,偏向,接触部6z与双方的引脚4p、4p的侧部接触,可实现电连接。另外,如果将插头2完全地插入短路元件6中,则由插座2的插入部2i按压,短路接线柱6m与引脚4p离开,由此,解除短路,这样,按照可进行小型点火器4s的点火动作的方式形成电路。图2表示短路接线柱6m和引脚4p、4p接触的样子。
(连接器用插座端子、端子保护部、插入部)
下面参照图7、8,对连接器用插座端子5、端子保护部2g、供它们插入的短路元件6的插入孔6h进行说明。图7为插头2处于插入短路元件6中之前的状态的,插头2的连接器用插座端子5、端子保护部2g、充气器的外壳4i、短路元件6的剖面外观结构图。该图的中间为这些部分的轴向剖面,该轴向剖面的轴向和径向剖面作为E-E’剖面、H-H’剖面、F-F’剖面而在图7中示出。另外,这些E-E’剖面、H-H’剖面、F-F’剖面表示中间的剖面图不是剖面的场合的,E-E’、H-H’、F-F’的相应位置的向视剖面。另外,在E-E’剖面中,省略地示出端子保护部2g。另外,图8为图7的顶面看的剖面外观结构图,图的中间为轴向剖面,该轴向的剖面的径向剖视图和向视图作为N-N’剖面图、K-K’向视图而在图8中示出。另外,该N-N’剖面图、K-K’向视图表示中间的剖视图不是剖面的场合的,N-N’、K-K’的相应位置的剖视图和向视图。
像上述那样,就径向截面来说,连接器用插座端子5的外周壁部5w呈下述的形状,其包括按照在外侧凸出的方式沿弹簧部5s的摆动方向而相对设置的两个弯曲部5z、5z;两个连接部5y、5y。另外,插座侧外壳2h的端子保护部2g按照包围外周壁部5w的径向周围的方式呈筒状形成,就端子保护部2g的径向截面来说,端子保护部2g按照其内周面2j和外周面2k沿外周壁部5w的外周面5j延伸的方式形成(参照图7的H-H’剖面、图8的N-N’剖面)。端子保护部2g为连接器用插座端子5的绝缘件,其为了连接器用插座端子5的浮动处理,在其与连接器用插座端子5之间,确保适合的间隙,该保护部2g按照内周面2j和外周面2k沿外周壁部5w的外周面5j延伸的方式形成。
另外,就插入孔6h的径向截面来说,形成于短路元件6中的一对插入孔6h、6h按照其内周面沿端子保护部2g的外周面2k延伸的方式形成(参照图7的F-F’向视图、图8的K-K’向视图)。插入孔6h像这样沿外周面2k而形成的目的在于防止在将插头2插入凹座4h中时,在相对引脚4p的轴向沿倾斜方向而倾斜的状态等的异常状态插入而造成的引脚4p的卡阻变形,用于按照连接器用插座端子5沿引脚4p的轴向(即,规定的状态)插入的方式形成连接器用插座端子5和端子保护部2g的导向通路。像上述那样,对于外周壁部5w的径向截面的上述形状,即使在端子保护部2g和插入孔6h中,虽然尺寸不同,但是,是共同的。
(效果)
下面参照图9对本发明的效果进行说明。图9表示电连接装置1的连接器用插座端子5的径向截面、以连接器用插座端子5的外周壁部5w的外周面5j的最短径(Di)为径的圆900c、以外周面5j的最短径(Di)和最长径(Dj)分别为短边、长边的四边形(长方形)900r。
像过去那样,在电连接装置的连接器用插座端子、端子保护部和插入孔的截面形状呈圆形状的场合(参照图9的圆900c),从引脚到插入孔的内周面的径向距离(相当于图7中的距离J)是均匀的,考虑连接器用插座端子的板厚等而将插入孔的尺寸(参照图9中的Di)设定在较小值,由此,引脚和插入孔的内周面之间的距离(相当于图7中的距离J)均匀而较小,这样,可防止引脚的卡阻变形。另一方面,在为了减小部件数量,简化连接器用插座端子的结构,用于相对引脚的接触可靠性确保用的弹簧部与连接器用插座端子的外周壁部一体形成的场合,为了实现在弹簧部沿径向外侧方向移动时与外周壁部接触而限制移动,从设计上难以增加沿径向的弹簧部的可弹性摆动的距离(弹性摆动的富裕距离、可位移的量)。由此,通过将独立于外周壁部的板部件安装于弹簧部的主体部分,提高弹簧部的主体部的刚性,由此,必须确保接触可靠性。由此,在截面形状呈圆形的场合,具有端子结构复杂的问题。
另一方面,在连接器用插座端子、端子保护部和插入孔的截面形状呈四边形的场合(参照图9的四边形900r),通过使弹簧部的摆动方向与剖面看的边(长边)方向一致,在弹簧部移动时,外周壁部与弹簧部难以接触,与截面形状呈圆形的场合相比较,可增加弹簧部的可弹性摆动的距离。由此,即使在弹簧部与连接器用插座端子的外周壁部成一体形成的情况下,仍不通过安装单独部件的方式而形成复杂的结构,可确保弹簧部的接触可靠性。但是,在该场合,与剖面呈圆形的场合不同,引脚和插入孔的内周面之间的径向距离不均匀。具体来说,即使在与圆形状的场合的径的值的场合相同,考虑连接器用插座端子的板厚等,将四边形剖面的短边的值设定在较小值的情况下,由于引脚和插入孔内周面之间的对角线方向的距离(参照图9的长度T)大于短边方向的距离(参照图9的Di),故仍具有容易产生引脚的卡阻的变形的问题。
于是,在截面形状为四边形状的场合,为了防止引脚的卡阻的变形,相对引脚的高度,考虑尽可能高地设定插入孔的内周壁的高度(相当于图7中的高度C),避免端子保护部和引脚的接触,但是,像上述那样,为了防止从短路元件突出的前端部的破损、变形等,必须尽可能减小相对气袋用充气器的顶面(形成凹座的面)的,从侧面看的短路元件的突出高度(相当于图7的高度G))。另外,通常,难以根据连接器用插座端子5的有效接触长度的确保等的理由,较低地设定引脚的高度。由于这样的理由,为了减小短路元件相对充气器顶面的突出高度,最好尽可能低地设定设于短路元件上的插入孔的内周壁的高度。
于是,通过采用本发明的连接器用插座端子5(参照图9的外周面5j),连接器用插座端子5的外周壁部5w的内周面5x和外周面5j、包围连接器用插座端子5的端子保护部2g的内周面2j和外周面2k,以及短路元件6的插入孔6h的内周面6k的径向截面形状呈下述的形状,其包括按照在外侧凸出的方式相对设置的两个弯曲部,以及呈直线状将上述两个弯曲部的端部之间连接的两个连接部。另外,两个弯曲部沿弹簧部5s的摆动方向相对地设置。另外,它们的摆动方向的径(Dj)长于与摆动方向相垂直的方向的径(Di)。由此,由于弹簧部5s的可弹性摆动的范围增加,故与外周壁部5w的截面形状呈圆形状的场合相比较,容易确保一体成形的弹簧部5s的接触可靠性。由此,不安装单独部件,不增加部件数量,可通过简单的结构,确保接触可靠性。
另外,由于外周壁部5w的截面形状与呈四边形状的场合相比较更接近圆形状,故从设置于插入孔6h的中间处的引脚4p到插入孔6h的内周面6k的径向距离(参照图7的距离J)与截面呈四边形的场合相比较,在各方向更加均匀。考虑连接器用插座端子5的板厚、端子保护部2g的板压、引脚4p的径、弹簧部5s的宽度(接触力、引脚4p的接触保证范围的确保)、弹簧部5s的适合的间距等,将插入孔6h的最短径的尺寸(参照图9的Di)在可能的范围内设定得较小,由此,即使在连接器用插座端子5沿相对引脚4p的轴向而倾斜的方向,插入短路元件6中的情况下,由于引脚4p和插入孔6h的内周面之间的距离(参照图7的距离J)更加均匀而较小,故仍难以产生引脚4p的卡阻,可防止引脚4p的变形。像这样,由于引脚4p的卡阻变形难以发生,故可不增加短路元件6相对充气器的外壳4i的顶面的突出高度(参照图7的G),防止引脚4p的卡阻变形。根据上面所述,可通过采用本发明的连接器用插座端子5,借助简单的结构,不增加短路元件6的高度,确保弹簧部5s的接触可靠性,同时防止引脚(插入端子)4p的卡阻。
还有,在连接器用插座端子5的外周壁部5w中,由于两个弯曲部5z呈圆弧状,故可使连接器用插座端子5的结构更加简单。
此外,在连接器用插座端子5中,弹簧部5s沿外周壁部5w的轴向而呈长板状形成,在弹簧部5s的主体部5b中,按照沿轴向延伸,并且朝向摆动方向突出的方式形成凸部5i。由此,为了进一步增加弹簧部5s的主体部5b的刚性,形成朝向摆动方向突出地形成的凸部5i,由此,可有效地使用外周壁部5w的径向剖面的摆动方向的空间,并且弹簧部5s的接触可靠性进一步提高。
再有,本发明的连接器8包括一对连接器用插座端子5、5;上述插座侧外壳2h;上述短路元件6。为此,如果采用连接器8,可通过简单的结构,不增加上述短路元件6的高度,确保弹簧部5s的接触可靠性,同时防止引脚4p的卡阻。
另外,本发明的电连接装置1包括上述连接器8;上述气袋用充气器的外壳4i;一对引脚4p、4p。由此,如果采用电连接装置1,则可通过简单的结构,不增加短路元件6的高度,确保弹簧部5s的接触可靠性,同时防止引脚4p的卡阻。另外,通过引脚4p按照从凹座4h的底面到开口附近而立起的方式设置,这样,与连接器用插座端子5的连接容易。
(变形实例)
下面参照图10~图12,针对上述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用插座端子的第1~第3变形实例,以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部分为中心而进行说明。另外,在图10~图12中,针对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采用同一标号,省略对其的说明。另外,在图10~12中,仅仅示出连接器用插座端子的形状,省略地表示端子保护部和短路元件的插入部的形状,但是,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端子保护部和短路元件的插入部的形状也沿它们的形状延伸。
(第1变形实例)
首先,对第1变形实例进行说明。图10为表示第1变形实例的连接器用插座端子的形状的外观结构剖视图,其相当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图6(即,图4的B-B’线的剖面外观结构图)。
在本变形实例的连接器用端子105中,外周壁部105w的形状像图10所示的那样,外周壁部105w按照径向截面呈椭圆状的方式形成。就该椭圆状的截面来说,长轴相当于图10的Lz,短轴相当于图10的Ly。另外,长轴方向与弹簧部105s的摆动方向基本一致,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弹簧部105s的摆动方向的外径长轴Lz大于与摆动方向相垂直的方向的外径短轴Ly。同样通过这样的方案,可获得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效果。
(第2变形实例)
下面对第2变形实例进行说明。图11为表示第2变形实例的连接器用插座端子的形状的剖面外观结构图,相当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图6(即,图4中的B-B’线的剖面外观结构图)。
对于本实施例的连接器用插座端子205,其不是平滑的椭圆状,在该纸面上下方向的中间附近,呈现具有直线部所连接的角部的形状。同样通过这样的形状,可获得上述实施方式和第1变形实例相同的效果。
(第3变形实例)
下面对第3变形实例进行描述。图12为表示第3变形实例的连接器用插座端子的形状的剖面外观结构图,相当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图6(即,图4的B-B’线的剖面外观结构图)。
在本变形实例的连接器用插座端子305中,外周壁部中的两个弯曲部305z、305z为由多个连接的直线部形成的弓形部。同样由于这样的形状,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可通过简单的结构,不增加短路部件的高度,确保弹簧部305s的接触可靠性,同时可防止引脚的卡阻。另外,可通过弯曲加工,容易形成连接器用插座端子。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限于权利要求的范围内记载,便可按照各种变更方式实施。
比如,也可在插头中,设置确实将插头和短路元件卡合用的搭扣部件。
虽然结合上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明显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替换方案、改进方案和变换方式是显然的,相应地,上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在不脱离在后面的权利要求中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和实质的情况下,可实现各种改变。
标号的说明:
标号305e表示端部;
标号205s表示弹簧部;
标号105t、205t、305t表示前端部;
标号205w、305w表示外周壁部;
标号305y表示直线部。

Claims (10)

1.一种连接器用插座端子,其与插入端子电连接,该插入端子与用于使气袋点火的小型点火器电连接,其特征在于:
呈筒状而形成的外周壁部;
弹簧部,该弹簧部在上述外周壁部的内部,与上述外周壁部成一体形成,并且在与上述插入端子连接时,与上述插入端子接触;
上述弹簧部具有主体部和前端部,并且在上述主体部,与上述外周壁部连接;
上述前端部可一边相对上述主体部挠曲,一边摆动;
上述外周壁部就上述外周壁部的径向截面来说,呈下述的形状,其包括按照在外侧凸出的方式沿上述弹簧部的摆动方向相对地设置的两个弯曲部,以及呈直线状将上述两个弯曲部的端部互相连接的两个连接部,并且就上述外周壁部的径向截面来说,按照上述弹簧部的摆动方向的外径大于与上述摆动方向相垂直的方向的外径的方式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用插座端子,其特征在于上述弯曲部呈圆弧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用插座端子,其特征在于上述弯曲部由连接的多个直线部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用插座端子,其特征在于上述弹簧部沿上述外周壁部的轴向,呈长板状形成;
在上述主体部,形成按照沿上述轴向朝向上述摆动方向突出的方式形成的凸部。
5.一种连接器,其与插入端子电连接,该插入端子与用于使气袋点火的小型点火器电连接,该连接器包括:
一对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用插座端子;
插座侧外壳,其安装有上述一对连接器用插座端子,并且将上述一对连接器用插座端子之间绝缘;
短路元件,其将与上述一对连接器用插座端子电连接的一对插入端子电短路,并且与设置于气袋用充气器的外壳中的凹部卡合,其中,
上述一对插入端子按照在上述凹部的中心部,从上述凹部的底面到开口附近立起的方式设置;
上述插座侧外壳包括端子保护部,其按照包围上述外周壁部的径向的周围的方式呈筒状形成;
上述端子保护部就上述端子保护部的径向截面来说,按照其内周面和外周面沿上述外周壁部的外周面的方式形成;
在上述短路元件中,形成插入上述端子保护部的一对插入孔;
上述插入孔就上述插入孔的径向截面来说,按照其内周面沿上述端子保护部的外周面的方式形成。
6.一种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
在外面具有凹部的气袋用充气器的外壳;
一对插入端子,其与用于使气袋点火的小型点火器电连接,并且按照在上述凹部的中心部,从上述凹部的底面到开口附近立起的方式设置。
7.一种连接器用插座端子,其与插入端子电连接,该插入端子与用于使气袋点火的小型点火器电连接,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呈筒状而形成的外周壁部;
弹簧部,该弹簧部在上述外周壁部的内部,与上述外周壁部成一体形成,并且在与上述插入端子连接时,与上述插入端子接触;
上述弹簧部具有主体部和前端部,并且在上述主体部处,与上述外周壁部连接;
上述前端部可一边相对上述主体部挠曲,一边摆动;
上述外周壁部就上述外周壁部的径向截面来说,按照以上述弹簧部的摆动方向为长轴方向的椭圆状的方式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用插座端子,其特征在于上述弹簧部沿上述外周壁部的轴向,呈长板状而形成;
在上述主体部上,形成按照沿上述轴向朝向上述摆动方向突出的方式形成的凸部。
9.一种连接器,其与插入端子电连接,该插入端子与用于使气袋点火的小型点火器电连接,该连接器包括:
一对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用插座端子;
插座侧外壳,其安装有上述一对连接器用插座端子,并且将上述一对连接器用插座端子之间绝缘;
短路元件,其将与上述一对连接器用插座端子电连接的一对插入端子电短路,并且与设置于气袋用充气器的外壳中的凹部卡合,其中,
上述一对插入端子按照在上述凹部的中心部,从上述凹部的底面到开口附近立起的方式设置;
上述插座侧外壳包括端子保护部,其按照包围上述外周壁部的径向的周围的方式呈筒状而形成;
上述端子保护部就上述端子保护部的径向截面来说,按照其内周面和外周面沿上述外周壁部的外周面的方式形成;
在上述短路元件中,形成插入上述端子保护部的一对插入孔;
上述插入孔就上述插入孔的径向截面来说,按照其内周面沿上述端子保护部的外周面的方式形成。
10.一种电连接装置,其包括:
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
在外面具有凹部的气袋用充气器的外壳;
一对插入端子,其与用于使气袋点火的小型点火器电连接,并且按照在上述凹部的中心部,从上述凹部的底面到开口附近立起的方式设置。
CN2008100079874A 2007-02-23 2008-02-22 连接器用插座端子、连接器和电连接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5223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043255 2007-02-23
JP2007043255 2007-02-23
JP2007043255A JP5148894B2 (ja) 2007-02-23 2007-02-23 コネクタ用雌端子、コネクタ及び電気的接続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52233A CN101252233A (zh) 2008-08-27
CN101252233B true CN101252233B (zh) 2010-09-01

Family

ID=393583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07987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52233B (zh) 2007-02-23 2008-02-22 连接器用插座端子、连接器和电连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591694B2 (zh)
EP (1) EP1962385B1 (zh)
JP (1) JP5148894B2 (zh)
KR (1) KR101399808B1 (zh)
CN (1) CN101252233B (zh)
DE (1) DE602008005356D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851290B2 (ja) * 2006-10-03 2012-01-11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接続端子
US7762856B2 (en) * 2008-10-14 2010-07-27 Amphenol Corporation Push on terminal assembly
JP5631017B2 (ja) 2010-02-04 2014-11-26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用のメス端子
JP5751194B2 (ja) * 2011-09-08 2015-07-22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JP6445270B2 (ja) * 2014-07-17 2018-12-26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端子
JP2016219097A (ja) * 2015-05-14 2016-12-22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接点接続構造
US10079440B1 (en) * 2017-05-05 2018-09-18 Te Connectivity Corporation Electrical terminal having a push surface
JP6730343B2 (ja) * 2018-03-01 2020-07-29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端子接続構造
CN108988287B (zh) * 2018-06-27 2019-10-01 晋西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分装整拆的短路保护装置
JP6802227B2 (ja) * 2018-09-14 2020-12-16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接続端子
JP6568287B1 (ja) * 2018-10-22 2019-08-28 星和電機株式会社 取付部材
JP7014139B2 (ja) * 2018-11-27 2022-02-01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DE102020207331A1 (de) * 2020-06-12 2021-12-16 Aptiv Technologies Limited Verbindergehäuse und verbinderanordnung für abgedichtete ringanschlüsse
DE102021103687A1 (de) 2021-02-17 2022-08-18 Rosenberger Hochfrequenztechnik Gmbh & Co. Kg Innenleiterkontaktelement für Winkelsteckverbinder und zugehöriges Herstellungsverfahren
WO2023208923A1 (de) * 2022-04-26 2023-11-02 Hirschmann Automotive Gmbh Seitlicher abgang eines rundkontaktes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225A (zh) * 1995-03-13 1996-12-18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312600A (zh) * 2000-03-01 2001-09-12 日本压着端子制造株式会社 电气连接系统
CN1340883A (zh) * 2000-08-31 2002-03-20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引爆器之分流器
US6422897B1 (en) * 1999-08-05 2002-07-23 Framatone Connectors International Shorting contact support for a plug-in projection in an igniter receptacle
CN1383236A (zh) * 2001-04-26 2002-12-04 日本压着端子制造株式会社 包含锁定部件的电接插件
US6641424B1 (en) * 1997-07-31 2003-11-04 Amp Of Great Britain Ltd. Squib connector
CN1702924A (zh) * 2004-05-24 2005-11-30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端子及其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94122A (en) * 1916-08-08 Hehby price ball
US3406376A (en) * 1966-09-26 1968-10-15 Itt Socket contac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JPS5936851Y2 (ja) 1979-10-08 1984-10-11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接触子
US5616045A (en) * 1995-07-14 1997-04-01 Augat Inc. Squib connector for automotive air bag assembly
JP3607883B2 (ja) * 2001-06-22 2005-01-05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掛け止めを有する電気的接続装置
JP3864752B2 (ja) * 2001-10-23 2007-01-10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端子金具及びコネクタ
JP4078564B2 (ja) 2006-06-02 2008-04-23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雌側端子金具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225A (zh) * 1995-03-13 1996-12-18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US6641424B1 (en) * 1997-07-31 2003-11-04 Amp Of Great Britain Ltd. Squib connector
US6422897B1 (en) * 1999-08-05 2002-07-23 Framatone Connectors International Shorting contact support for a plug-in projection in an igniter receptacle
CN1312600A (zh) * 2000-03-01 2001-09-12 日本压着端子制造株式会社 电气连接系统
CN1340883A (zh) * 2000-08-31 2002-03-20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引爆器之分流器
CN1383236A (zh) * 2001-04-26 2002-12-04 日本压着端子制造株式会社 包含锁定部件的电接插件
CN1702924A (zh) * 2004-05-24 2005-11-30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端子及其制造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6-108053A 2006.04.20
JP特开2006-228759A 2006.08.31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52233A (zh) 2008-08-27
US20080207009A1 (en) 2008-08-28
EP1962385B1 (en) 2011-03-09
KR101399808B1 (ko) 2014-05-27
DE602008005356D1 (de) 2011-04-21
US7591694B2 (en) 2009-09-22
JP2008207572A (ja) 2008-09-11
KR20080078602A (ko) 2008-08-27
JP5148894B2 (ja) 2013-02-20
EP1962385A3 (en) 2010-01-20
EP1962385A2 (en) 2008-08-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52233B (zh) 连接器用插座端子、连接器和电连接装置
JP6592127B2 (ja) 端子金具
US7578695B2 (en) Plug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cable strain relief
JP4903630B2 (ja) コネクタ及び電気的接続装置
US7985106B2 (en) Female type terminal pin
US20090035975A1 (en)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terminal construction
TWI268021B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two functions of promoting magnetic shielding and ground connection
JP6325505B2 (ja) コネクタ
CN103081258B (zh) 配线装置
US20140038473A1 (en) Terminal fitting
JP2015511379A (ja) 電気コネクタ接触端子
CN102629711A (zh) 用于产生电插塞连接的插座
JP5693720B2 (ja) 絶縁変位端子と係留される絶縁ボディとを含むプラグインコネクタ
KR102226671B1 (ko) 전기 커넥터, 하네스, 및 스퀴브의 접속 장치
CN105990730B (zh) 铜排连接器及端子组件
CN106602290A (zh) 一种接线端子
JP2009123541A (ja) コネクタ
EP1976070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CN212062743U (zh) 连接器端子
CN206098838U (zh) 用于usb连接的母端子以及包括该母端子的充电装置
JP5525151B2 (ja) コネクタ
JP6472337B2 (ja) 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および基板コネクタ
CN117996486A (zh) 一种矮尺寸冠簧电源连接器
JP2015510224A (ja) 細長いc5/c6カプラー
CN117977262A (zh) 连接器端子以及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901

Termination date: 20200222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