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45080A - 含有吡唑并三唑的头孢菌素衍生物 - Google Patents

含有吡唑并三唑的头孢菌素衍生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45080A
CN101245080A CNA2008100053889A CN200810005388A CN101245080A CN 101245080 A CN101245080 A CN 101245080A CN A2008100053889 A CNA2008100053889 A CN A2008100053889A CN 200810005388 A CN200810005388 A CN 200810005388A CN 101245080 A CN101245080 A CN 1012450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ster
salt
hydrate
amino
methy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00538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振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Xuanzhu Pharm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Xuanzhu Pharm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Xuanzhu Pharma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Xuanzhu Pharma Co Ltd
Priority to CNA20081000538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245080A/zh
Publication of CN1012450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45080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50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the production of bulk chemicals
    • Y02P20/55Design of synthesis routes, e.g. reducing the use of auxiliary or protecting groups

Landscapes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涉及通式(1)所示的含有吡唑并三唑的头孢菌素衍生物、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易水解的酯、其水合物以及其盐或酯的水合物,其中R1、R2、R3、X如说明书中所定义;这些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含有这些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以及这些化合物在制备治疗和/或预防感染性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属于医药技术领域。

Description

含有吡唑并三唑的头孢菌素衍生物
1、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含有吡唑并三唑的头孢菌素衍生物、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易水解的酯、其水合物以及其盐或酯的水合物,这些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含有这些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以及这些化合物在用于制备治疗和/或预防感染性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2、背景技术
自1948年Brotsu发现头孢菌素以来,头孢类抗生素发展很快,根据其研发的年代、抗菌谱、抗菌特点、药动学特点和对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以及肾毒性,将其分为一、二、三、四代。
第四代头孢类抗生素在其3位具有季铵阳离子,具有良好的亲水性,药物易透过细菌外膜的膜孔,作用于PBP靶位,但随着临床使用时间的延长,逐渐出现耐药性。目前已上市的四代头孢类抗生素包括头孢吡肟(Cefepime)、头孢噻利(Cefoselis)、头孢唑兰(Cefozopran)、头孢匹罗(Cefpirome),3位侧链均为亚甲基连有含有氮鎓离子的杂环。
专利JP1997100283中公开了ceftaroline acetate,由日本Takeda开发,目前处于II期临床,在7-位具有2-(5-氨基-1,2,4-噻二唑-3-基)-2(Z)-甲氧基-亚氨基乙酰胺基,3-位具有4-(吡啶鎓)噻唑-4-硫基,文献报道它对革兰氏阳性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其结构式如下:
Figure S2008100053889D00011
3、发明内容
本发明人经过大量研究发现,发明了含有吡唑并三唑的头孢菌素衍生物,不同于任何一个现有公开的头孢类化合物,3位为3-[6,7-二氢-5H-吡唑并[1,2-a][1,2,4]三唑-6-基]硫基,如通式(1)所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了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易水解的酯、其水合物以及其盐或酯的水合物:
其中:
R1代表氢原子,C2-6链烯基,C2-6链炔基,被卤素原子、羟基、羧基、氨基、硝基、氰基取代或未被取代的C1-6烷基,被C1-4烷基取代或未被取代的3~6元环烷基、芳基或芳烷基;
R2、R3分别独立的代表氢原子或氨基保护基;
X代表N或CH。
优选的化合物为:
其中:
R1代表氢原子,被卤素原子、羧基取代或未被取代的C1-6烷基,被C1-4烷基取代或未被取代的3~6元环烷基;
R2、R3分别独立的代表氢原子或氨基保护基,
所述的氨基保护基选自重氮基、甲基、乙基、叔丁基、苄基、甲酰基、乙酰基、叔丁氧基羰基、烯丙氧基羰基、对硝基苄氧基羰基、对甲氧基苄氧基羰基、苯甲酰甲基或3-乙酰氧基丙基;
X代表N或CH。
进一步优选的化合物为:
其中:
R1代表氢原子,被羧基取代或未被取代的C1-6烷基;
R2、R3分别独立的代表氢原子或氨基保护基,
所述的氨基保护基,选自重氮基、甲基、乙基、叔丁基、甲酰基、叔丁氧基羰基、烯丙氧基羰基、对硝基苄氧基羰基或对甲氧基苄氧基羰基;
X代表N或CH。
更进一步优选的化合物选自:
其中:
R1代表氢原子,甲基,乙基或异丁酸基;
R2、R3分别独立的代表氢原子或氨基保护基,
所述的氨基保护基,选自甲基、叔丁基或甲酰基;
X代表N或CH。
本发明所述的“卤素原子”包括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
本发明所述的“C1-6烷基”为1-6个碳原子的直链或支链的烷基,包括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丁基、异丁基、叔丁基、仲丁基、戊基、新戊基、己基等。
本发明所述的“C2-6链烯基”为2-6个碳原子的至少含有一个烯属双键的取代或未被取代的链烃基,包括乙烯基、丙烯基、异丙烯基、烯丙基、丁烯-1-基、异丁烯基、戊烯-1-基、异戊烯基、2-甲基丁烯-1-基、3-甲基丁烯-1-基、己烯-1-基等。
本发明所述的“C2-6链炔基”为2-6个碳原子的至少含有一个三键的直链或支链的不饱和的无环烃基。包括乙炔基、丙炔基、丁炔-1-基、丁炔-2-基、戊炔-1-基、戊炔-2-基、3甲基丁炔-1-基、己炔-1-基、己炔-2-基、己炔-3-基、3,3-二甲基丁炔-1-基等。
本发明所述的“被C1-4烷基取代的或未被取代的3~6元环烷基”包括环丙基、环丁基、甲基环丙基、环戊基、2-甲基-环丁基、3-甲基-环丁基、乙基环丙基、环己基、2-甲基-环戊基、3-甲基-环戊基、2-乙基-环丁基、3-乙基-环丁基、环庚基、2-甲基-环己基、3-甲基-环己基、4-甲基-环己基、2-乙基环戊基、3-乙基-环戊基等。
本发明所述的“芳烷基”包括苄基、苯乙基等。
本发明所述“氨基保护基”指常规用于取代氨基酸性质子的保护基团,此类基团的实例包括:重氮基、甲基、环丙甲基、1-甲基-1-环丙甲基、二异丙甲基、9-芴甲基、9-(2-硫代)芴甲基、2-呋喃甲基、2,2,2-三氯甲基、2-卤代甲基、乙基、2-碘乙基、2-三甲基甲硅烷基乙基、2-甲硫基乙基、2-甲磺酰基乙基、2-(对甲苯磺酰基)乙基、2-磷鎓基乙基、1,1-二甲基-3-(N,N-二甲基甲酰氨基)丙基、1,1-二苯基-3-(N,N-二乙氨基)丙基、1-甲基-1-(金刚烷基)乙基、1-甲基-1-苯乙基、1-甲基-1-(3,5-二甲氧苯基)乙基、1-甲基-1-(4-联苯基)乙基、1-甲基-1-(对苯偶氮基苯基)乙基、1,1-二甲基-2,2,2-三氯乙基、1,1-二甲基-2-氰乙基、异丁基、叔丁基、叔戊基、环丁基、1-甲基环丁基、环戊基、环己基、1-甲基环己基、1-金刚烷基、异冰片基、乙烯基、烯丙基、肉桂基、苯基、2,4,6-三叔丁基苯基、间硝基苯基、S-苯基、8-喹啉基、N-羟基哌啶基、4-(1,4-二甲基哌啶基)、4,5-二苯基-3-噁唑啉-2-酮、苄基、2,4,6-三甲基苄基,对甲氧基苄基、3,5-二甲氧基苄基、对癸氧基苄基、对硝基苄基、邻硝基苄基、3,4-二甲氧基-6-硝基苄基、对溴苄基、氯苄基、2,4-二氯苄基、对氰基苄基、邻(N,N-二甲基甲酰氨基)苄基、间-氯-对-酰氧基苄基、对(二羟基硼烷基)苄基、对(苯偶氮基)苄基、对(对甲氧基苯偶氮基)苄基、5-苯并异噁唑基甲基、9-蒽基甲基、二苯甲基、苯基(邻硝基苯基)甲基、二(2-吡啶基)甲基、1-甲基-1-(4-吡啶基)乙基、异烟碱基、S-苄基、N’-哌定基羰基、N’-对甲苯磺酰基氨基羰基及N’-苯氨基硫代羰基的氨基甲酸酯;甲酰基、乙酰基、乙酰基-吡啶鎓、(N’-二硫代苄氧羰基氨基)乙酰基、3-苯基丙酰基、3-(对羟苯基)丙酰基、3-(邻硝基苯基)丙酰基、2-甲基-2-(邻硝基苯氧基)丙酰基、2-甲基-2-(邻苯偶氮基苯氧基)丙酰基、4-氯代丁酰基、异丁酰基、邻硝基肉桂酰基、吡啶甲酰基、N’-乙酰甲硫氨酰基、N’-苯甲酰基-苯基烷基、苯甲酰基、对苯基苯甲酰基、对甲氧基苯甲酰基、邻硝基苯甲酰基、邻(苯甲酰氧基甲基)苯甲酰基和对-p-苯甲酰基的酰胺;邻苯二甲酰基、2,3-二苯基马来酰基和二硫代琥珀酰基的环亚酰胺;烯丙基、烯丙氧基羰基、叔丁氧基羰基、对硝基苄氧基羰基、对甲氧基苄氧基羰基、苯甲酰甲基、3-乙酰氧基丙基、4-硝基-1-环己基-2-氧代-3-吡咯烷-3-基、季铵盐、甲氧基甲基、2-氯乙氧基甲基、苄氧基甲基、新戊酰基甲基、[1-(烷氧羰基氨基)]-2,2,2,三氟乙基、[1-三氟甲基-1-(对氯苯氧基甲氧基)2,2,2,-三氟]乙基、2-四氢吡喃基、2,4-二硝基苯基、苄基、3,4-二甲氧基苄基、邻硝基苄基、二(对甲氧苯基)甲基、三苯甲基、(对甲氧苯基)二苯基甲基、二苯基-4-吡啶基甲基、2-吡啶甲基N’-氧化物、5-二苯丙环庚烷基、(N’,N’-二甲氨基亚甲基)、N,N’-异亚丙基、亚苄基、对甲氧基亚苄基、对硝基亚苄基、亚水杨基、5-氯亚水杨基、二苯亚甲基、(5-氯-2-羟苯基)苯基亚甲基、酰基乙烯基、5,6-二甲基-3-氧代-1-环己烯基、硼烷、[苯基(五羰基铬或钨)]羰基、铜或锌螯合物、硝基、亚硝基、氧化物、二苯基膦基、二甲硫基氧膦基、二苯硫基氧膦基、二乙基膦酰基、二苄基膦酰基、二苯基膦酰基、膦酰基、三甲基甲硅烷基、苯硫基、邻硝基苯硫基、2,4-二硝基苯硫基、2-硝基-4-甲氧基苯硫基、三苯甲硫基、苯磺酰基、对甲氧基苯磺酰基、2,4,6-三甲基苯磺酰基、甲基磺酰基、苯甲磺酰基、对甲苯甲磺酰基、三氟甲基磺酰基、苯甲酰甲基磺酰基等。
特别优选的化合物选自:
化学名称:(6R,7R)-7-[[2-(5-氨基-1,2,4-噻二唑-3-基)-Z-2-甲氧肟基]乙酰胺基]-3-[6,7-二氢-5H-吡唑并[1,2-a][1,2,4]三唑-6-基]硫基]-8-氧代-5-硫杂-1-氮杂二环[4.2.0]辛-2-烯-2-甲酸内盐,以下简称化合物1,化学结构式如下:
Figure S2008100053889D00041
化学名称:(6R,7R)-7-[[2-(2-氨基-噻唑-4-基)-Z-2-甲氧肟基]乙酰胺基]-3-[6,7-二氢-5H-吡唑并[1,2-a][1,2,4]三唑-6-基]硫基]-8-氧代-5-硫杂-1-氮杂二环[4.2.0]辛-2-烯-2-甲酸内盐,以下简称化合物2,化学结构式如下:
Figure S2008100053889D00051
化学名称:(6R,7R)-7-[[2-(5-氨基-1,2,4-噻二唑-3-基)-Z-2-[(异丙氧亚氨基)-2-羧酸]]乙酰胺基]-3-[6,7-二氢-5H-吡唑并[1,2-a][1,2,4]三唑-6-基]硫基]-8-氧代-5-硫杂-1-氮杂二环[4.2.0]辛-2-烯-2-甲酸内盐,以下简称化合物3,化学结构式如下:
Figure S2008100053889D00052
化学名称:(6R,7R)-7-[[2-(2-氨基-噻唑-4-基)-Z-2-[(异丙氧亚氨基)-2-羧酸]]乙酰胺基]-3-[6,7-二氢-5H-吡唑并[1,2-a][1,2,4]三唑-6-基]硫基]-8-氧代-5-硫杂-1-氮杂二环[4.2.0]辛-2-烯-2-甲酸内盐,以下简称化合物4,化学结构式如下:
Figure S2008100053889D00053
化学名称:(6R,7R)-7-[[2-(5-氨基-1,2,4-噻二唑-3-基)-2-肟基]乙酰胺基]-3-[6,7-二氢-5H-吡唑并[1,2-a][1,2,4]三唑-6-基]硫基]-8-氧代-5-硫杂-1-氮杂二环[4.2.0]辛-2-烯-2-甲酸内盐,以下简称化合物5,化学结构式如下:
化学名称:(6R,7R)-7-[[2-(2-氨基-噻唑-4-基)-2-肟基]乙酰胺基]-3-[6,7-二氢-5H-吡唑并[1,2-a][1,2,4]三唑-6-基]硫基]-8-氧代-5-硫杂-1-氮杂二环[4.2.0]辛-2-烯-2-甲酸内盐,以下简称化合物6,化学结构式如下:
Figure S2008100053889D00061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反应方程式:
Figure S2008100053889D00062
反应步骤:
步骤1:中间体I的制备
干燥反应瓶中,将(6R,7R)-7-苯乙酰氨基-3-羟基-8-氧代-5-硫杂-1-氮杂二环[4.2.0]辛-2-烯-2-甲酸二苯甲酯溶于干燥的丙酮中,于低温下滴入二乙丙基乙基胺,然后缓慢滴加甲磺酰氯,该混合物在低温下搅拌反应。反应完毕后,将反应液倒入水中,搅拌后收集沉淀,水洗后减压干燥,直接投入下步使用。
将6-巯基-6,7-二氢-5H-吡唑并[1,2-a][1,2,4]三唑的氯化物投入干燥的反应瓶中,然后加入四氢呋喃溶液中,再加入二异丙基乙基胺,在冰浴搅拌下加入(6R,7R)-7-苯乙酰氨基-3-甲磺酰氧基-8-氧代-5-硫杂-1-氮杂二环[4.2.0]辛-2-烯-2-甲酸二苯甲酯的四氢呋喃溶液,搅拌反应。将反应液减压浓缩,剩余物用乙酸乙酯提取,有机液用水洗涤,干燥。减压浓缩,用甲醇重结晶,冷冻析晶,得中间体I。
步骤2:中间体II的制备
将中间体I加入二氯甲烷,冰盐浴降温,加入五氯化磷和吡啶,保温搅拌,室温搅拌。于冰盐浴下缓慢加入甲醇,在室温搅拌,加入水搅拌,减压回收溶剂。将剩余物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冰盐浴下调pH值。用二氯甲烷提取,合并有机相,水洗,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滤液减压回收溶剂,用甲醇重结晶,得中间体II。
步骤3:中间体III的制备
在反应瓶中加入中间体II和原料I,然后加入二氯甲烷DMA,滴加三乙胺调pH值,搅拌反应。反应完毕后加入蒸馏水搅拌,静置分层。分出水相,水相用二氯甲烷洗涤,合并有机相,并用水洗涤,干燥,减压蒸出有机溶剂,用甲醇与乙酸乙酯混合液重结晶。过滤,滤饼用甲醇洗涤,中间体III。
步骤4:本发明化合物的制备
在干燥反应瓶中加入中间体III,苯甲醚,于搅拌,冰浴冷却下加入三氟乙酸,搅拌。反应毕,将反应液倒入石油醚中,过滤,滤饼溶于无水乙醇中,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调节pH值,过滤,得本发明化合物。
反应方程式中R1、R2、R3如上文所述。
上文所述原料I代表活性酯,包括α-(5-氨基-1,2,4-噻二唑-3-基)-α-(甲氧亚氨基)乙酸巯基苯异噻唑酯、α-(2-氨基-噻唑-4-基)-α-(甲氧亚氨基)乙酸巯基苯异噻唑酯、α-(5-氨基-1,2,4-噻二唑-3-基)-α-[(特-丁氧羰基)异丙氧亚氨基]乙酸巯基苯异噻唑酯、α-(2-氨基-噻唑-4-基)-α-[(特-丁氧羰基)异丙氧亚氨基]乙酸巯基苯异噻唑酯、α-(5-氨基-1,2,4-噻二唑-3-基)-α-(肟基)乙酸巯基苯异噻唑酯或α-(2-氨基-噻唑-4-基)-α-(肟基)乙酸巯基苯异噻唑酯等。
本发明上述任一化合物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为有机酸盐、无机酸盐、有机碱盐或无机碱盐,其中有机酸包括乙酸、三氟乙酸、甲磺酸、甲苯磺酸、马来酸、琥珀酸、酒石酸、柠檬酸、富马酸;无机酸包括盐酸、氢溴酸、硝酸、硫酸、磷酸;有机碱包括葡甲胺、氨基葡萄糖;无机碱包括碱金属钠、钾、锂,碱土金属包括钡、钙、镁、锌。
本发明要求保护的化合物易于水解的酯是其羧基以易于水解的酯基形式存在的化合物。这些酯可以是常规的,例如低级链烷酰氧烷基酯,乙酸基甲基酯、新戊酰氧甲基酯、1-乙酸基乙基酯、1-新戊酰氧乙基酯;低级烷氧羰基烷基酯,甲氧羰基氧甲基酯、1-乙氧羰基氧乙基酯、1-异丙基羰基氧乙基酯;内酯基酯,苯并呋喃酮基酯、硫代苯并呋喃酮基酯;低级烷氧基甲基酯,甲氧基甲基酯;低级链烷酰基氨基甲基酯,乙酰胺基甲基酯。也可以使用其他的酯例如:苄基酯和氰基甲基酯。这些酯的其他实例如下:(2,2-二甲基-1-氧丙氧基)甲基酯;(1RS)-1-乙酰氧基乙酯;2-[(2-甲基丙氧基)羰基]-2-戊烯基酯;1-[[(1-甲基乙氧基)羰基]氧]乙基酯;1-(乙酸基)乙基酯;(5-甲基-2-氧代-1,3-间二氧杂环戊烯-4-基)甲基酯;1-[[(环己氧基)羰基]氧]乙基酯;3,3-二甲基-2-氧代丁基酯。对于本领域专业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化合物的易于水解的酯可以在该化合物的游离羧基处形成,例如在4位的羧基处。
本发明所述的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易水解的酯可以是水合物形式。水合作用可以在制备过程中完成或者可以利用原始无水产物的吸湿性逐渐进行。
本发明包括上面所述的任一化合物、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易水解的酯、其异构体、其水合物以及其盐或酯的水合物与其它药用活性成分的药物组合物,如舒巴坦及其钠盐或舒巴坦匹酯、他唑巴坦及其钠盐、克拉维酸及其钾盐。
本发明进一步要求保护包括上面所述的任一化合物、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易水解的酯、其异构体、其水合物以及其盐或酯的水合物与一种或多种药用载体和/或稀释剂的药物组合物,其中含有按式(1)所述化合物0.01g~5g的活性组分,可以为0.01g、0.025g、0.05g、0.075g、0.1g、0.125g、0.25g、0.5g、0.75g、1g、1.25g、1.5g、1.75g、2g、2.5g、3g、4g、5g等,优选0.25g、0.5g、1g、2g。上述药物组合物可以以口服、肠胃外给药等方式施用于需要治疗的患者,优选口服制剂或注射剂。
用于肠胃外给药时,可制成注射剂。注射剂系指药物制成的供注入体内的溶液、乳液或混悬液及供临用前配制或稀释成溶液或混悬液的粉末或浓溶液的无菌制剂,注射剂可分为注射液、注射用无菌粉末与注射用浓溶液。注射液系指药物制成的供注射入体内用的无菌溶液型注射液、乳液型注射液或混悬型注射液,可用于肌内注射、静脉注射、静脉滴注等;其规格有1ml、2ml、5ml、10ml、20ml、50ml、100ml、200ml、250ml、500ml等,其中供静脉滴注用的大体积(一般不小于100ml)注射液也称静脉输液。注射用无菌粉末系指药物制成的供临用前用适宜的无菌溶液配制成澄清溶液或均匀混悬液的无菌粉末或无菌块状物,可用适宜的注射用溶剂配制后注射,也可用静脉输液配制后静脉滴注;无菌粉末用溶媒结晶法、喷雾干燥法或冷冻干燥法等制得。注射用浓溶液系指药物制成的供临用前稀释供静脉滴注用的无菌浓溶液。
制成注射剂时,可采用现有制药领域中的常规方法生产,可选用水性溶剂或非水性溶剂。最常用的水性溶剂为注射用水,也可用0.9%氯化钠溶液或其他适宜的水溶液;常用的非水性溶剂为植物油,主要为供注射用大豆油,其他还有乙醇、丙二醇、聚乙二醇等的水溶液。配制注射剂时,可根据药物的性质加入适宜的附加剂,如渗透压调节剂、pH值调节剂、增溶剂、填充剂、抗氧剂、抑菌剂、乳化剂、助悬剂等。常用的渗透压调节剂包括氯化钠、葡萄糖、氯化钾、氯化镁、氯化钙、山梨醇等,优选氯化钠或葡萄糖;常用的pH值调节剂包括醋酸-醋酸钠、乳酸、枸橼酸-枸橼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钠等;常用的增溶剂包括聚山梨酯80、丙二醇、卵磷脂、聚氧乙烯蓖麻油等;常用的填充剂包括乳糖、甘露醇、山梨醇、右旋糖酐等;常用的抗氧剂有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焦亚硫酸钠等;常用抑菌剂为苯酚、甲酚、三氯叔丁醇等。注射剂常用容器有玻璃安瓿、玻璃瓶、塑料安瓿、塑料瓶等。
用于口服时,可制成常规的固体制剂,如片剂、胶囊剂、丸剂、颗粒剂等;也可制成口服液体制剂,如口服溶液剂、口服混悬剂、糖浆剂等。片剂系指药物与适宜的辅料混匀压制而成的圆片状或异形片状的固体制剂,以口服普通片为主,另有含片、舌下片、口腔贴片、咀嚼片、分散片、可溶片、泡腾片、缓释片、控释片与肠溶片等。胶囊剂系指药物或加有辅料充填于空心胶囊或密封于软质囊材中的固体制剂,依据其溶解与释放特性,可分为硬胶囊(通称为胶囊)、软胶囊(胶丸)、缓释胶囊、控释胶囊和肠溶胶囊等。丸剂系指药物与适宜的辅料均匀混合,以适当方法制成的球状或类球状固体制剂,包括滴丸、糖丸、小丸等。颗粒剂系指药物与适宜的辅料制成具有一定粒度的干燥颗粒状制剂,可分为可溶颗粒(通称为颗粒)、混悬颗粒、泡腾颗粒、肠溶颗粒、缓释颗粒和控释颗粒等。口服溶液剂系指药物溶解于适宜溶剂中制成供口服的澄清液体制剂。口服混悬剂系指难溶性固体药物,分散在液体介质中,制成供口服的混悬液体制剂,也包括干混悬剂或浓混悬液。糖浆剂系指含有药物的浓蔗糖水溶液。
制成口服制剂时,可以加入适宜的填充剂、粘合剂、崩解剂、润滑剂等。常用填充剂包括淀粉、糖粉、磷酸钙、硫酸钙二水物、糊精、微晶纤维素、乳糖、预胶化淀粉、甘露醇等;常用粘合剂包括羧甲基纤维素钠、PVP-K30、羟丙基纤维素、淀粉浆、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羟丙甲纤维素、胶化淀粉等;常用崩解剂包括干淀粉、交联聚维酮、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羧甲基淀粉钠、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等;常用润滑剂包括硬脂酸镁、滑石粉、十二烷基硫酸钠、微粉硅胶等。
本发明还提供了含有吡唑并三唑的头孢菌素衍生物在制备用于治疗和/或预防感染性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的含有吡唑并三唑的头孢菌素衍生物对革兰氏阳性和阴性、需氧和厌氧菌以及医院临床病原菌如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属细菌均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可用于治疗和/或预防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各种疾病,如呼吸道感染和泌尿道感染。
本发明的含有吡唑并三唑的头孢菌素衍生物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化合物具有优良的抗菌活性并且显示低毒性,能被安全的用于治疗和/或预防各种哺乳动物(包括人类)由敏感菌所引起的各种疾病;
(2)本发明化合物抗菌谱广,对革兰氏阳性和阴性、需氧和厌氧菌以及医院临床病原菌均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并具有较低的耐药性;尤其是对链球菌属、铜绿假单胞菌、MRSA以及MSSA有特别优良的抗菌活性;
(3)本发明化合物的制备工艺简单,药品纯度高、收率高、质量稳定,易于进行大规模工业生产。
以下通过抗菌活性实验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含有吡唑并三唑的头孢菌素衍生物的有益效果,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的含有吡唑并三唑的头孢菌素衍生物仅具有下列有益效果。
实验例1:本发明化合物的抗菌谱及抗菌活性
供试菌种:
革兰阳性菌: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15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17株、肺炎链球菌13株、粪肠球菌18株;
革兰阴性菌:大肠杆菌15株、奇异变形杆菌15株、肺炎克雷伯菌15株、阴沟肠杆菌10株、流感嗜血杆菌15株、铜绿假单胞菌10株。
供试品:
化合物1-6:自制;
对照药A:万古霉素,市购;
对照药B:ceftaroline acetate,(6R,7R)-7-[[2-(5-氨基-1,2,4-噻二唑-3-基)-Z-2-甲氧肟基]乙酰胺基]-3-[[4-(1-甲基-吡啶鎓-4-基)-噻唑-2-基]硫基]-8-氧代-5-硫杂-1-氮杂二环[4.2.0]辛-2-烯-2-甲酸乙酸盐,自制,制备方法参考JP1997100283。
实验方法:
琼脂稀释法:
                                    表1本发明化合物的抗菌谱及抗菌活性
  菌株   MIC90(mg/L)
MRSA MSSA   肺炎链球菌   粪肠球菌   大肠杆菌   奇异变形杆菌   肺炎克雷伯菌   阴沟肠杆菌   流感嗜血杆菌   铜绿假单胞菌
  对照药A   4   2   -   -   -   -   -   -   -   -
  对照药B   16   4   0.5   16   0.25   0.5   0.125   32   1   8
  化合物1化合物2化合物3化合物4化合物5化合物6   444224   0.510.5110.5   0.0320.0320.1250.0630.0630.032   448424   0.0160.0630.1250.0630.0630.032   0.1250.0630.0320.0320.0160.063   0.0320.0320.0630.0320.0160.032   816161684   0.1250.1250.0630.0630.1250.25   444421
实验结果及结论:结果见表1。
由表1可见,本发明化合物1-6对所有供试菌株均有很好的抑菌作用,表明本发明化合物对抗革兰氏阳性、阴性菌均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对临床分离MRSA、MSSA、铜绿假单胞菌等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高的优点,为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潜力的抗生素。
实验例2:本发明化合物的耐药性研究
实验菌株:
实验用菌株主要来源于包括痰、分泌物、咽拭子、血液、尿液、胸腔积液、腹腔积液等。共分离出632株大肠埃希菌,573株肺炎克雷伯菌,398株铜绿假单孢菌三种革兰阴性杆菌。
供试品:
化合物1-6:自制;
头孢他啶:市购。
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Microscam系统的MIC法进行药敏实验,严格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2005年制定的规则进行操作及判读。
质量控制:每批实验同时用标准大肠埃希菌ATCC25922、标准肺炎克雷伯氏菌ATCC700603、标准铜绿假单胞菌ATCC9027测定相对应抗生素纸片。
                        表2本发明化合物的耐药情况
Figure S2008100053889D00111
注:S:敏感;R:耐药。
实验结果及结论:结果见表2。
通过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他啶以及本发明化合物1~6的耐药率表明:大肠埃希菌对头孢他啶的耐药率为36.23%,而对本发明化合物1~6的耐药率在11.39%~13.45%范围内,说明大肠埃希菌对本发明化合物1~6的的抗菌活性高于头孢他啶;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他啶的耐药率为39.96%,而对本发明化合物1~6的耐药率在7.33%~8.55%范围内,说明肺炎克雷伯菌对本发明化合物1~6的抗菌活性均高于头孢他啶;铜绿假单孢菌对头孢他啶的耐药率为43.47%,而对本发明化合物1~6的耐药率在13.82%~15.83%范围内,实验结果表明铜绿假单孢菌对本发明化合物1~6的抗菌活性均高于头孢他啶,表明本发明化合物在抗革兰阴性菌耐药性方面有意想不到的优点。
4、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形式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实施例。凡基于本发明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以下实施例中各剂型的辅料可以用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替换,或者减少、增加。
实施例1(6R,7R)-7-苯乙酰氨基-3-[6,7-二氢-5H-吡唑并[1,2-a][1,2,4]三唑-6-基]硫基]-8- 氧代-5-硫杂-1-氮杂二环[4.2.0]辛-2-烯-2-甲酸二苯甲酯的氯化物制备
干燥反应瓶中,将(6R,7R)-7-苯乙酰氨基-3-羟基-8-氧代-5-硫杂-1-氮杂二环[4.2.0]辛-2-烯-2-甲酸二苯甲酯25g(0.05mol)溶于200ml干燥的丙酮中,于-15℃下滴入二乙丙基乙基胺15ml,然后缓慢滴加甲磺酰氯5ml,该混合物在-20℃下搅拌反应2h。反应完毕后,将反应液倒入水中,搅拌后收集沉淀,水洗后减压干燥,直接投入下步使用。
将6-巯基-6,7-二氢-5H-吡唑并[1,2-a][1,2,4]三唑的氯化物8.9g(0.05mol)投入干燥的反应瓶中,然后加入200ml四氢呋喃溶液中,再加入二异丙基乙基胺10ml,在冰浴搅拌下加入(6R,7R)-7-苯乙酰氨基-3-甲磺酰氧基-8-氧代-5-硫杂-1-氮杂二环[4.2.0]辛-2-烯-2-甲酸二苯甲酯的100ml四氢呋喃溶液,搅拌反应5h。将反应液减压浓缩,剩余物用乙酸乙酯(200ml×2)提取,有机液用水洗涤,干燥。减压浓缩,用甲醇重结晶,冷冻析晶,得(6R,7R)-7-苯乙酰氨基-3-[6,7-二氢-5H-吡唑并[1,2-a][1,2,4]三唑-6-基]硫基]-8-氧代-5-硫杂-1-氮杂二环[4.2.0]辛-2-烯-2-甲酸二苯甲酯的氯化物25g,收率:75.8%。
实施例2(6R,7R)-7-氨基-3-[6,7-二氢-5H-吡唑并[1,2-a][1,2,4]三唑-6-基]硫基]-8-氧代 -5-硫杂-1-氮杂二环[4.2.0]辛-2-烯-2-甲酸二苯甲酯的氯化物制备
将(6R,7R)-7-苯乙酰氨基-3-[6,7-二氢-5H-吡唑并[1,2-a][1,2,4]三唑-6-基]硫基)-8-氧代-5-硫杂-1-氮杂二环[4.2.0]辛-2-烯-2-甲酸二苯甲酯的氯化物23g(35mmol)加入300ml二氯甲烷,冰盐浴降温至-20℃左右,加入五氯化磷20g和吡啶8ml,保温搅拌1h,室温搅拌0.5h。于冰盐浴下缓慢加入甲醇100ml,在室温搅拌0.5h,加入水50ml搅拌0.5小时,减压回收溶剂。将剩余物溶解于50ml去离子水中,冰盐浴下用5%NaHCO3溶液调pH到7。用二氯甲烷提取100ml×3次,合并有机相,水洗,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滤液减压回收溶剂,用甲醇重结晶,得(6R,7R)-7-氨基-3-[6,7-二氢-5H-吡唑并[1,2-a][1,2,4]三唑-6-基]硫基]-8-氧代-5-硫杂-1-氮杂二环[4.2.0]辛-2-烯-2-甲酸二苯甲酯的氯化物11g,收率:57.9%。
实施例3(6R,7R)-7-[[2-(5-氨基-1,2,4-噻二唑-3-基)-Z-2-甲氧肟基]乙酰胺基]-3-[6,7-二氢 -5H-吡唑并[1,2-a][1,2,4]三唑-6-基]硫基]-8-氧代-5-硫杂-1-氮杂二环[4.2.0]辛-2-烯-2-甲酸二苯 甲酯的氯化物制备
在反应瓶中加入(6R,7R)-7-氨基-3-[6,7-二氢-5H-吡唑并[1,2-a][1,2,4]三唑-6-基]硫基]-8-氧代-5-硫杂-1-氮杂二环[4.2.0]辛-2-烯-2-甲酸二苯甲酯的氯化物为10.8g(20mmol)及α-(5-氨基-1,2,4-噻二唑-3-基)-α-(甲氧亚氨基)乙酸巯基苯异噻唑酯7.4g(21mmol),然后加入100ml二氯甲烷及0.31DMA,滴加三乙胺调pH至8左右,搅拌反应12h。反应完毕后加入蒸馏水150ml搅拌5min,静置分层。分出水相,水相用100m二氯甲烷洗涤2次,合并有机相,并用水50ml×2洗涤,干燥,减压蒸出有机溶剂,用甲醇与乙酸乙酯混合液重结晶。过滤,滤饼用甲醇洗涤2次,得(6R,7R)-7-[[2-(5-氨基-1,2,4-噻二唑-3-基)-Z-2-甲氧肟基]乙酰胺基]-3-[6,7-二氢-5H-吡唑并[1,2-a][1,2,4]三唑-6-基]硫基]-8-氧代-5-硫杂-1-氮杂二环[4.2.0]辛-2-烯-2-甲酸二苯甲酯的氯化物11.4g,收率:78.7%。
实施例4(6R,7R)-7-[[2-(2-氨基-噻唑-4-基)-Z-2-甲氧肟基]乙酰胺基]-3-[6,7- 唑并[1,2-a][1,2,4]三唑-6-基]硫基]-8-氧代-5-硫杂-1-氮杂二环[4,2.0]辛-2-烯-2-甲酸二苯甲酯的 氯化物制备
其制备方法参照实施例3,投(6R,7R)-7-氨基-3-[6,7-二氢-5H-吡唑并[1,2-a][1,2,4]三唑-6-基]硫基]-8-氧代-5-硫杂-1-氮杂二环[4.2.0]辛-2-烯-2-甲酸二苯甲酯的氯化物为14.5g,α-(2-氨基-噻唑-4-基)-α-(甲氧亚氨基)乙酸巯基苯异噻唑酯7.4g,得(6R,7R)-7-[[2-(2-氨基-噻唑-4-基)-Z-2-甲氧肟基]乙酰胺基]-3-[6,7-二氢-5H-吡唑并[1,2-a][1,2,4]三唑-6-基]硫基]-8-氧代-5-硫杂-1-氮杂二环[4.2.0]辛-2-烯-2-甲酸二苯甲酯的氯化物11.6g,收率:80.1%。
实施例5(6R,7R)-7-[[2-(5-氨基-1,2,4-噻二唑-3-基)-Z-2-(特-丁氧羰基)异丙氧亚氨基]乙 酰胺基]-3-[6,7-二氢-5H-吡唑并[1,2-a][1,2,4]三唑-6-基]硫基]-8-氧代-5-硫杂-1-氮杂二环[4.2.0] 辛-2-烯-2-甲酸二苯甲酯的氯化物制备
其制备方法参照实施例3,投(6R,7R)-7-氨基-3-[6,7-二氢-5H-吡唑并[1,2-a][1,2,4]三唑-6-基]硫基]-8-氧代-5-硫杂-1-氮杂二环[4.2.0]辛-2-烯-2-甲酸二苯甲酯的氯化物为14.5g,α-(5-氨基-1,2,4-噻二唑-3-基)-α-[(特-丁氧羰基)异丙氧亚氨基]乙酸巯基苯异噻唑酯10.1g,得(6R,7R)-7-[[2-(5-氨基-1,2,4-噻二唑-3-基)-Z-2-(特-丁氧羰基)异丙氧亚氨基]乙酰胺基]-3-[6,7-二氢-5H-吡唑并[1,2-a][1,2,4]三唑-6-基]硫基]-8-氧代-5-硫杂-1-氮杂二环[4.2.0]辛-2-烯-2-甲酸二苯甲酯的氯化物12.2g,收率:71.3%。
实施例6(6R,7R)-7-[[2-(2-氨基-噻唑-4-基)-Z-2-(特-丁氧羰基)异丙氧亚氨基]乙酰胺 基]-3-[6,7-二氢-5H-吡唑并[1,2-a][1,2,4]三唑-6-基]硫基]-8-氧代-5-硫杂-1-氮杂二环[4.2.0]辛-2- 烯-2-甲酸二苯甲酯的氯化物制备
其制备方法参照实施例3,投(6R,7R)-7-氨基-3-[6,7-二氢-5H-吡唑并[1,2-a][1,2,4]三唑-6-基]硫基]-8-氧代-5-硫杂-1-氮杂二环[4.2.0]辛-2-烯-2-甲酸二苯甲酯的氯化物为14.5g,α-(2-氨基-噻唑-4-基)-α-[(特-丁氧羰基)异丙氧亚氨基]乙酸巯基苯异噻唑酯10.1g,得(6R,7R)-7-[[2-(2-氨基-噻唑-4-基)-Z-2-(特-丁氧羰基)异丙氧亚氨基]乙酰胺基]-3-[6,7-二氢-5H-吡唑并[1,2-a][1,2,4]三唑-6-基]硫基]-8-氧代-5-硫杂-1-氮杂二环[4.2.0]辛-2-烯-2-甲酸二苯甲酯的氯化物12.5g,收率:73.2%。
实施例7(6R,7R)-7-[[2-(5-氨基-1,2,4-噻二唑-3-基)-2-肟基]乙酰胺基]-3-[6,7-二氢-5H-吡 唑并[1,2-a][1,2,4]三唑-6-基]硫基]-8-氧代-5-硫杂-1-氮杂二环[4.2.0]辛-2-烯-2-甲酸二苯甲酯的 氯化物制备
其制备方法参照实施例3,投(6R,7R)-7-氨基-3-[6,7-二氢-5H-吡唑并[1,2-a][1,2,4]三唑-6-基]硫基]-8-氧代-5-硫杂-1-氮杂二环[4.2.0]辛-2-烯-2-甲酸二苯甲酯的氯化物为14.5g,α-(5-氨基-1,2,4-噻二唑-3-基)-α-(肟基)乙酸巯基苯异噻唑酯7.1g,得(6R,7R)-7-[[2-(5-氨基-1,2,4-噻二唑-3-基)-2-肟基]乙酰胺基]-3-[6,7-二氢-5H-吡唑并[1,2-a][1,2,4]三唑-6-基]硫基]-8-氧代-5-硫杂-1-氮杂二环[4.2.0]辛-2-烯-2-甲酸二苯甲酯的氯化物9.7g,收率:67.8%。
实施例8(6R,7R)-7-[[2-(2-氨基-噻唑-4-基)-2-肟基]乙酰胺基]-3-[6,7-二氢-5H-吡唑并 [1,2-a][1,2,4]三唑-6-基]硫基]-8-氧代-5-硫杂-1-氮杂二环[4.2.0]辛-2-烯-2-甲酸二苯甲酯的氯化 物制备
其制备方法参照实施例3,投(6R,7R)-7-氨基-3-[6,7-二氢-5H-吡唑并[1,2-a][1,2,4]三唑-6-基]硫基]-8-氧代-5-硫杂-1-氮杂二环[4.2.0]辛-2-烯-2-甲酸二苯甲酯的氯化物为14.5g,α-(2-氨基-噻唑-4-基)-α-(肟基)乙酸巯基苯异噻唑酯7.1g,得(6R,7R)-7-[[2-(2-氨基-噻唑-4-基)-2-肟基]乙酰胺基]-3-[6,7-二氢-5H-吡唑并[1,2-a][1,2,4]三唑-6-基]硫基]-8-氧代-5-硫杂-1-氮杂二环[4.2.0]辛-2-烯-2-甲酸二苯甲酯的氯化物10g,收率:70.5%。
实施例9(6R,7R)-7-[[2-(5-氨基-1,2,4-噻二唑-3-基)-Z-2-甲氧肟基]乙酰胺基]-3-[6,7-二氢 -5H-吡唑并[1,2-a][1,2,4]三唑-6-基]硫基]-8-氧代-5-硫杂-1-氮杂二环[4.2.0]辛-2-烯-2-甲酸内盐 (化合物1)的制备
在干燥反应瓶中加入(6R,7R)-7-[[2-(5-氨基-1,2,4-噻二唑-3-基)-Z-2-甲氧肟基]乙酰胺基]-3-[6,7-二氢-5H-吡唑并[1,2-a][1,2,4]三唑-6-基]硫基]-8-氧代-5-硫杂-1-氮杂二环[4.2.0]辛-2-烯-2-甲酸二苯甲酯的氯化物为7.3g(10mmol),苯甲醚15ml,于搅拌,冰浴冷却下加入三氟乙酸30ml,于10-15℃搅拌1.5h。反应毕,将反应液倒入200ml石油醚中,过滤,滤饼溶于80ml无水乙醇中,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调节pH7,过滤,得(6R,7R)-7-[[2-(5-氨基-1,2,4-噻二唑-3-基)-Z-2-甲氧肟基]乙酰胺基]-3-[6,7-二氢-5H-吡唑并[1,2-a][1,2,4]三唑-6-基]硫基]-8-氧代-5-硫杂-1-氮杂二环[4.2.0]辛-2-烯-2-甲酸内盐3.7g,收率:71.2%。
分子式:C17H17N9O5S3
分子量:523.57
元素分析:
实测值:C,38.82%;H,3.41%;N,24.02%;S,18.25%
理论值:C,39.00%;H,3.27%;N,24.08%;S,18.37%
实施例10(6R,7R)-7-[[2-(2-氨基-噻唑-4-基)-Z-2-甲氧肟基]乙酰胺基]-3-[6,7-二氢-5H-吡 唑并[1,2-a][1,2,4]三唑-6-基]硫基]-8-氧代-5-硫杂-1-氮杂二环[4.2.0]辛-2-烯-2-甲酸内盐(化合 物2)的制备
其制备方法参照实施例9,投(6R,7R)-7-[[2-(2-氨基-噻唑-4-基)-Z-2-甲氧肟基]乙酰胺基]-3-[6,7-二氢-5H-吡唑并[1,2-a][1,2,4]三唑-6-基]硫基]-8-氧代-5-硫杂-1-氮杂二环[4.2.0]辛-2-烯-2-甲酸二苯甲酯的氯化物为7.3g,得(6R,7R)-7-[[2-(2-氨基-噻唑-4-基)-Z-2-甲氧肟基]乙酰胺基]-3-[6,7-二氢-5H-吡唑并[1,2-a][1,2,4]三唑-6-基]硫基]-8-氧代-5-硫杂-1-氮杂二环[4.2.0]辛-2-烯-2-甲酸内盐3.9g,收率:74.6%。
分子式:C18H18N8O5S3
分子量:522.58
元素分析:
实测值:C,41.25%;H,3.64%;N,21.30%;S,18.29%
理论值:C,41.37%;H,3.47%;N,21.44%;S,18.41%
实施例11(6R,7R)-7-[[2-(5-氨基-1,2,4-噻二唑-3-基)-Z-2-[(异丙氧亚氨基)-2-羧酸]]乙酰 胺基]-3-[6,7-二氢-5H-吡唑并[1,2-a][1,2,4]三唑-6-基]硫基]-8-氧代-5-硫杂-1-氮杂二环[4.2.0]辛 -2-烯-2-甲酸内盐(化合物3)的制备
其制备方法参照实施例9,投(6R,7R)-7-[[2-(5-氨基-1,2,4-噻二唑-3-基)-Z-2-(特-丁氧羰基)异丙氧亚氨基]乙酰胺基]-3-[6,7-二氢-5H-吡唑并[1,2-a][1,2,4]三唑-6-基]硫基]-8-氧代-5-硫杂-1-氮杂二环[4.2.0]辛-2-烯-2-甲酸二苯甲酯的氯化物为8.5g,得(6R,7R)-7-[[2-(5-氨基-1,2,4-噻二唑-3-基)-Z-2-[(异丙氧亚氨基)-2-羧酸]]乙酰胺基]-3-[6,7-二氢-5H-吡唑并[1,2-a][1,2,4]三唑-6-基]硫基]-8-氧代-5-硫杂-1-氮杂二环[4.2.0]辛-2-烯-2-甲酸内盐3.9g,收率:65.5%。
分子式:C20H21N9O7S3
分子量:595.63
元素分析:
实测值:C,40.22%;H,3.67%;N,21.02%;S,16.06%
理论值:C,40.33%;H,3.55%;N,21.16%;S,16.15%
实施例12(6R,7R)-7-[[2-(2-氨基-噻唑-4-基)-Z-2-[(异丙氧亚氨基)-2-羧酸]]乙酰胺 基]-3-[6,7-二氢-5H-吡唑并[1,2-a][1,2,4]三唑-6-基]硫基]-8-氧代-5-硫杂-1-氮杂二环[4.2.0]辛-2- 烯-2-甲酸内盐(化合物4)的制备
其制备方法参照实施例9,投(6R,7R)-7-[[2-(2-氨基-噻唑-4-基)-Z-2-(特-丁氧羰基)异丙氧亚氨基]乙酰胺基]-3-[6,7-二氢-5H-吡唑并[1,2-a][1,2,4]三唑-6-基]硫基]-8-氧代-5-硫杂-1-氮杂二环[4.2.0]辛-2-烯-2-甲酸二苯甲酯的氯化物为8.5g,得(6R,7R)-7-[[2-(2-氨基-噻唑-4-基)-Z-2-[(异丙氧亚氨基)-2-羧酸]]乙酰胺基]-3-[6,7-二氢-5H-吡唑并[1,2-a][1,2,4]三唑-6-基]硫基]-8-氧代-5-硫杂-1-氮杂二环[4.2.0]辛-2-烯-2-甲酸内盐4.1g,收率:69.1%。
分子式:C21H22N8O7S3
分子量:594.64
元素分析:
实测值:C,42.31%;H,3.89%;N,18.80%;S,16.22%
理论值:C,42.42%;H,3.73%;N,18.84%;S,16.18%
实施例13(6R,7R)-7-[[2-(5-氨基-1,2,4-噻二唑-3-基)-2-肟基]乙酰胺基]-3-[6,7-二氢-5H- 吡唑并[1,2-a][1,2,4]三唑-6-基]硫基]-8-氧代-5-硫杂-1-氮杂二环[4.2.0]辛-2-烯-2-甲酸内盐(化 合物5)的制备
其制备方法参照实施例9,投(6R,7R)-7-[[2-(5-氨基-1,2,4-噻二唑-3-基)-2-肟基]乙酰胺基]-3-[6,7-二氢-5H-吡唑并[1,2-a][1,2,4]三唑-6-基]硫基]-8-氧代-5-硫杂-1-氮杂二环[4.2.0]辛-2-烯-2-甲酸二苯甲酯的氯化物为7.1g,得(6R,7R)-7-[[2-(5-氨基-1,2,4-噻二唑-3-基)-2-肟基]乙酰胺基]-3-[6,7-二氢-5H-吡唑并[1,2-a][1,2,4]三唑-6-基]硫基]-8-氧代-5-硫杂-1-氮杂二环[4.2.0]辛-2-烯-2-甲酸内盐3.1g,收率:61.2%。
分子式:C16H15N9O5S3
分子量:509.54
元素分析:
实测值:C,37.65%;H,3.11%;N,24.80%;S,18.76%
理论值:C,37.71%;H,2.97%;N,24.74%;S,18.88%
实施例14(6R,7R)-7-[[2-(2-氨基-噻唑-4-基)-2-肟基]乙酰胺基]-3-[6,7-二氢-5H-吡唑并 [1,2-a][1,2,4]三唑-6-基]硫基]-8-氧代-5-硫杂-1-氮杂二环[4.2.0]辛-2-烯-2-甲酸内盐(化合物6) 的制备
其制备方法参照实施例9,投(6R,7R)-7-[[2-(2-氨基-噻唑-4-基)-2-肟基]乙酰胺基]-3-[6,7-二氢-5H-吡唑并[1,2-a][1,2,4]三唑-6-基]硫基]-8-氧代-5-硫杂-1-氮杂二环[4.2.0]辛-2-烯-2-甲酸二苯甲酯的氯化物为7.3g,得(6R,7R)-7-[[2-(2-氨基-噻唑-4-基)-2-肟基]乙酰胺基]-3-[6,7-二氢-5H-吡唑并[1,2-a][1,2,4]三唑-6-基]硫基]-8-氧代-5-硫杂-1-氮杂二环[4.2.0]辛-2-烯-2-甲酸内盐3.3g,收率:64.2%。
分子式:C17H16N8O5S3
分子量:508.55
元素分析:
实测值:C,40.02%;H,3.29%;N,21.97%;S,18.94%
理论值:C,40.15%;H,3.17%;N,22.03%;S,18.92%
实施例15本发明化合物无菌粉针的制备
1、处方:
处方1:
化合物1~6或其衍生物中的任意一种      250g
共制备                                1000支
处方2:
化合物1~6或其衍生物中的任意一种      500g
共制备                                1000支
处方3:
化合物1~6或其衍生物中的任意一种      1000g
共制备                                1000支
处方4:
化合物1~6或其衍生物中的任意一种      2000g
共制备                                1000支
2、制备工艺:
(1)将制备所用的抗生素玻璃瓶、胶塞等进行无菌处理;
(2)按处方称取原料(折算后投料),将无菌粉末置于分装机中分装,随时检测装量;
(3)加塞,压盖,成品全检,包装入库。
实施例16本发明化合物片剂的制备
1、处方:
处方1:
化合物1~6或其衍生物中的任意一种        250g
预胶化淀粉                              50g
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                      40g
微晶纤维素                              40g
2%HPMC水溶液                           适量
微粉硅胶                                4.0g
硬脂酸镁                                4.0g
羧甲淀粉钠                              2.0g
共制备                                  1000片
处方2:
化合物1~6或其衍生物中的任意一种        125g
预胶化淀粉                              50g
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                      40g
微晶纤维素                              40g
2%HPMC水溶液                           适量
微粉硅胶                                4.0g
硬脂酸镁                                4.0g
羧甲淀粉钠                              2.0g
共制备                                  1000片
2、制备工艺:
(1)将原料粉碎过100目筛,其余辅料分别过100目筛,备用。
(2)按照处方量称取原料和辅料。
(3)将羟丙甲纤维素溶于水中制成2%的水溶液备用。
(4)将本发明化合物1~6或其衍生物中的任意一种、预胶化淀粉、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微晶纤维素混合均匀,加入2%HPMC水溶液适量,搅拌均匀,制成适宜软材。
(5)过20目筛制颗粒。
(6)颗粒在60℃的条件下烘干。
(7)干燥好的颗粒加入硬脂酸镁、微粉硅胶和羧甲淀粉钠,过18目筛整粒,混合均匀。
(8)取样,半成品化验。
(9)按照化验确定的片重压片。
(10)成品全检,包装入库。
实施例17本发明化合物胶囊的制备
1、处方:
处方1:
化合物1~6或其衍生物中的任意一种    250g
预胶化淀粉                          适量
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                  适量
微晶纤维素                          适量
2%HPMC水溶液                       适量
微粉硅胶                            适量
硬脂酸镁                            适量
共制备                              1000粒
处方2:
化合物1~6或其衍生物中的任意一种    125g
预胶化淀粉                          适量
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                  适量
微晶纤维素                          适量
2%HPMC水溶液                       适量
微粉硅胶                            适量
硬脂酸镁                            适量
共制备                              1000粒
2、制备工艺:
(1)将原料、辅料分别粉碎过100目筛,备用;
(2)按照处方量称取原料和辅料;
(3)将羟丙甲纤维素溶于水中制成2%的水溶液备用;
(4)将化合物1~6或其衍生物中的任意一种、预胶化淀粉、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微晶纤维素混合均匀,加入2%HPMC水溶液适量,搅拌均匀,制成适宜软材;
(5)过20目筛制颗粒,颗粒在60℃的条件下烘干,干燥好的颗粒加入硬脂酸镁、微粉硅胶,过18目筛整粒,混合均匀;
(6)取样,半成品化验;
(7)按照化验确定的装量装入胶囊;
(8)成品全检,包装入库。

Claims (10)

1、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易水解的酯、其异构体、其水合物以及其盐或酯的水合物:
其中:
R1代表氢原子,C2-6链烯基,C2-6链炔基,被卤素原子、羟基、羧基、氨基、硝基、氰基取代或未被取代的C1-6烷基,被C1-4烷基取代或未被取代的3~6元环烷基、芳基或芳烷基;
R2、R3分别独立的代表氢原子或氨基保护基;
X代表N或CH。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易水解的酯、其异构体、其水合物以及其盐或酯的水合物,
其中:
R1代表氢原子,被卤素原子、羧基取代或未被取代的C1-6烷基,被C1-4烷基取代或未被取代的3~6元环烷基;
R2、R3分别独立的代表氢原子或氨基保护基,
所述的氨基保护基选自重氮基、甲基、乙基、叔丁基、苄基、甲酰基、乙酰基、叔丁氧基羰基、烯丙氧基羰基、对硝基苄氧基羰基、对甲氧基苄氧基羰基、苯甲酰甲基或3-乙酰氧基丙基;
X代表N或CH。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化合物、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易水解的酯、其异构体、其水合物以及其盐或酯的水合物,
其中:
R1代表氢原子,被羧基取代或未被取代的C1-6烷基;
R2、R3分别独立的代表氢原子或氨基保护基,
所述的氨基保护基,选自重氮基、甲基、乙基、叔丁基、甲酰基、叔丁氧基羰基、烯丙氧基羰基、对硝基苄氧基羰基或对甲氧基苄氧基羰基;
X代表N或CH。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化合物、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易水解的酯、其异构体、其水合物以及其盐或酯的水合物,
其中:
R1代表氢原子,甲基,乙基或异丁酸基;
R2、R3分别独立的代表氢原子或氨基保护基,
所述的氨基保护基,选自甲基、叔丁基或甲酰基;
X代表N或CH。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化合物,选自:
(6R,7R)-7-[[2-(5-氨基-1,2,4-噻二唑-3-基)-Z-2-甲氧肟基]乙酰胺基]-3-[6,7-二氢-5H-吡唑并[1,2-a][1,2,4]三唑-6-基]硫基]-8-氧代-5-硫杂-1-氮杂二环[4.2.0]辛-2-烯-2-甲酸内盐;
(6R,7R)-7-[[2-(2-氨基-噻唑-4-基)-Z-2-甲氧肟基]乙酰胺基]-3-[6,7-二氢-5H-吡唑并[1,2-a][1,2,4]三唑-6-基]硫基]-8-氧代-5-硫杂-1-氮杂二环[4.2.0]辛-2-烯-2-甲酸内盐;
(6R,7R)-7-[[2-(5-氨基-1,2,4-噻二唑-3-基)-Z-2-[(异丙氧亚氨基)-2-羧酸]]乙酰胺基]-3-[6,7-二氢-5H-吡唑并[1,2-a][1,2,4]三唑-6-基]硫基]-8-氧代-5-硫杂-1-氮杂二环[4.2.0]辛-2-烯-2-甲酸内盐
(6R,7R)-7-[[2-(2-氨基-噻唑-4-基)-Z-2-[(异丙氧亚氨基)-2-羧酸]]乙酰胺基]-3-[6,7-二氢-5H-吡唑并[1,2-a][1,2,4]三唑-6-基]硫基]-8-氧代-5-硫杂-1-氮杂二环[4.2.0]辛-2-烯-2-甲酸内盐
(6R,7R)-7-[[2-(5-氨基-1,2,4-噻二唑-3-基)-2-肟基]乙酰胺基]-3-[6,7-二氢-5H-吡唑并[1,2-a][1,2,4]三唑-6-基]硫基]-8-氧代-5-硫杂-1-氮杂二环[4.2.0]辛-2-烯-2-甲酸内盐;或
(6R,7R)-7-[[2-(2-氨基-噻唑-4-基)-2-肟基]乙酰胺基]-3-[6,7-二氢-5H-吡唑并[1,2-a][1,2,4]三唑-6-基]硫基]-8-氧代-5-硫杂-1-氮杂二环[4.2.0]辛-2-烯-2-甲酸内盐;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易水解的酯、其水合物以及其盐或酯的水合物。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化合物,其易水解的酯包括烷酰氧烷基酯,烷氧羰氧基烷基酯,烷氧基甲酯,烷酰氨基甲酯,环烷酰氧烷基酯,环烷氧基酰氧烷基酯,(5-甲基-2-氧代-1,3-间二氧杂环戊烯-4-基)甲基酯,2-[(2-甲基丙氧基)羰基]-2-戊烯酯。
7、如权利要求1~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化合物,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包括乙酸盐、甲磺酸盐、马来酸盐、琥珀酸盐、酒石酸盐、柠檬酸盐、富马酸盐,盐酸盐、氢溴酸盐、硝酸盐、硫酸盐、磷酸盐,钠盐、钾盐、钙盐、镁盐、锌盐。
8、如权利要求1~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化合物、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易水解的酯、其异构体、其水合物、或其盐或酯的水合物与一种或多种药用载体和/或稀释剂的药物组合物,为临床上或药学上可接受的任一剂型。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中含有权利要求1~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化合物、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易水解的酯、其异构体、其水合物、或其盐或酯的水合物0.01g~5g的活性组分。
10、权利要求1~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化合物、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易水解的酯、其异构体、其水合物以及其盐或酯的水合物在制备用于治疗和/或预防感染性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CNA2008100053889A 2007-02-14 2008-02-03 含有吡唑并三唑的头孢菌素衍生物 Withdrawn CN10124508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8100053889A CN101245080A (zh) 2007-02-14 2008-02-03 含有吡唑并三唑的头孢菌素衍生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013574 2007-02-14
CN200710013574.2 2007-02-14
CNA2008100053889A CN101245080A (zh) 2007-02-14 2008-02-03 含有吡唑并三唑的头孢菌素衍生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45080A true CN101245080A (zh) 2008-08-20

Family

ID=399457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8100053889A Withdrawn CN101245080A (zh) 2007-02-14 2008-02-03 含有吡唑并三唑的头孢菌素衍生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24508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02203A (zh) * 2013-02-06 2019-10-08 辉瑞抗感染公司 用于治疗医院性肺炎的组合疗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02203A (zh) * 2013-02-06 2019-10-08 辉瑞抗感染公司 用于治疗医院性肺炎的组合疗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30070A (zh) 新型抗感染头孢类化合物
CN101418015B (zh) 头孢曲松磷酰化衍生物
CN101245080A (zh) 含有吡唑并三唑的头孢菌素衍生物
CN101357929B (zh) 含有巯基噻二唑的头孢菌素衍生物
CN101230069B (zh) 新的头孢菌素衍生物
CN101220041B (zh) 头孢衍生物
CN101245081B (zh) 头孢菌素衍生物
CN101210022B (zh) 头孢类抗生素
CN101210023B (zh) 一种头孢菌素衍生物
CN101343281A (zh) 新型脒基吡啶基头孢菌素类化合物
CN101343282B (zh) 含有稠环的头孢菌素衍生物
CN101210020B (zh) 新型头孢菌素化合物
CN101245079B (zh) 头孢抗生素衍生物
CN101323615B (zh) 含有甲酰胺杂环磺酰胺巯基吡咯烷的培南衍生物
CN101298454B (zh) 含有吡唑并三嗪鎓的头孢类衍生物
CN101298456A (zh) 含有吡咯烷并哌嗪鎓的头孢衍生物
CN101289459A (zh) 含有氮鎓离子氮杂骈环的头孢菌素衍生物
CN101190922B (zh) 头孢菌素衍生物
CN101298453A (zh) 含有三唑并嘧啶的头孢菌素衍生物
CN101550154A (zh) 含有吡唑并三唑的头孢菌素衍生物
CN101357919B (zh) 含有巯基吡咯烷甲酰胺苯磺酰基的培南衍生物
CN101153045B (zh) 新型头孢菌素化合物
CN101328179B (zh) 含有氧代氮杂环的巯基吡咯烷培南衍生物
CN101357920B (zh) 含有巯基吡咯烷甲酰胺基三嗪的培南化合物
CN101367812B (zh) 被巯基吡咯烷甲酰胺基环戊烯酸取代的培南衍生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4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