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42778B - 接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接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42778B
CN101242778B CN2006800302490A CN200680030249A CN101242778B CN 101242778 B CN101242778 B CN 101242778B CN 2006800302490 A CN2006800302490 A CN 2006800302490A CN 200680030249 A CN200680030249 A CN 200680030249A CN 101242778 B CN101242778 B CN 10124277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tenna
mentioned
warning
receiving system
alarm featur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8003024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42778A (zh
Inventor
木许诚一郎
重盛敏明
藤田学
松井亮
中土一孝
永濑绫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lympu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Olympu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lympus Corp filed Critical Olympu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2427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427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427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427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4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combined with photographic or television applian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002Operational features of endoscopes
    • A61B1/00043Operational features of endoscopes provided with output arrangements
    • A61B1/00055Operational features of endoscopes provided with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alerting the use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4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combined with photographic or television appliances
    • A61B1/041Capsule endoscopes for imag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002Remote monitoring of patients using telemetry, e.g. transmission of vital signals via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 A61B5/0015Remote monitoring of patients using telemetry, e.g. transmission of vital signals via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characterised by features of the telemetry system
    • A61B5/002Monitoring the patient using a local or closed circuit, e.g. in a room or build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7Endoradiosond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7Endoradiosondes
    • A61B5/073Intestinal transmitt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0002Operational features of endoscopes
    • A61B1/00011Operational features of endoscopes characterised by signal transmission
    • A61B1/00016Operational features of endoscopes characterised by signal transmission using wireless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256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operational features of apparatus; Accessories for medical measuring apparatus
    • A61B2560/0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apparatus
    • A61B2560/0475Special features of memory means, e.g. removable memory card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rg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Biophys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Endoscopes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可进行处理使得能够抑制天线脱落的情况下的数据损失尽可能地少的接收装置。在记录动作开始后(步骤S101:“是”),在检测出天线的非连接的情况下(步骤S103:“是”),使警告部件进行动作而对用户发出天线脱落的意思的警告(步骤S105),因此在像检查开始前(步骤S101:“否”)等那样即使天线脱落也在不碍事的情况下不发出警告(步骤S102),在像检查过程中那样必须使用天线的状态下发生了天线脱落的情况下向被检体等用户通知其意思,从而可促使重新连接天线等,可抑制发生了天线脱落的情况下的数据损失尽可能地少。

Description

接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被检体外的天线来接收从被导入被检体内的胶囊型内窥镜等被检体内导入装置发送的无线信号的接收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内窥镜的领域中出现了配备有摄像功能和无线通信功能的胶囊型内窥镜。该胶囊型内窥镜具有如下结构:为了进行观察(检查)而从作为被检体的被检查者的口中吞服该胶囊型内窥镜之后,直到从被检查者的生物体(人体)自然排出为止的观察期间,该胶囊型内窥镜例如在食道、胃、小肠等脏器的内部(体腔内)随着其蠕动运动而进行移动,并使用摄像功能以规定的摄像速率依次进行摄像。
另外,在这些脏器内进行移动的该观察期间,由胶囊型内窥镜在体腔内拍摄得到的图像数据通过无线通信等无线通信功能依次被发送到被检查者的外部,并被存储到设置在外部接收机内的存储器中。通过由被检查者携带具备该无线通信功能和存储功能的接收机,被检查者在吞服胶囊型内窥镜之后到排出为止的观察期间,也不会招致不自由而可自由地行动。观察后可以由医生或护士根据存储在接收机的存储器中的图像数据,使体腔内的图像显示在显示器等显示部件中来进行诊断(参照专利文献1)。
在接收图像数据的情况下,一般在接收机中,将用于接收从胶囊型内窥镜发送的图像信号的多个天线分散配置在被检查者的外部,选择切换进行接收的接收强度较强的一个天线来接收图像信号。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如下的接收机:该接收机进行配置在被检体外部的多个天线的接收切换,根据各天线接收的电场强度来检测作为图像信号发送源的胶囊型内窥镜在被检体内的位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1911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此,由于连接在接收机上的天线具有被配置在被检体外并与接收机连接的较长的线缆,因此在检查时以外的时间例如向被检体安装天线时,为了不使线缆碍事,能够从接收机拆除线缆。更具体地说,利用连接器将连接在多个天线上的各个线缆进行单元化,以与接收机安装和拆卸自如地进行连接,在将天线配置在被检体外之后,将天线的线缆的连接器部分连接到接收机上来开始检查。
然而,在利用胶囊型内窥镜进行的观察期间中,受验者通过携带接收机而可自由地行动,但是在某些时刻有可能会导致天线的线缆的连接器部分从接收机上脱落。在天线脱落的情况下,导致接收机无法接收从胶囊型内窥镜发送的体腔内摄像数据,导致使依次得到的检查用的宝贵的体腔内图像数据丢失。也就是说,导致好不容易进行的胶囊型内窥镜的检查徒劳。以往没有采取针对发生这种情况的有效对策。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进行处理使得能够抑制在天线脱落的情况下的数据损失尽可能地少的接收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一个方面的接收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天线,其装卸自如地连接在接收装置主体上,接收从被检体内导入装置发送的无线信号;动作开始检测部件,其检测伴随接收从上述被检体内导入装置发送的无线信号而进行的记录动作的开始;连接状态检测部件,其检测上述天线相对于上述接收装置主体的连接状态;警告部件,其对用户发出警告;以及控制部件,其在记录动作开始后检测出上述天线的非连接的情况下使上述警告部件进行动作。
本发明另一方面的接收装置的特征在于,还具备测量部件,该测量部件测量记录动作开始后的经过时间,上述控制部件在记录动作开始后经过预先设定的规定时间之前检测出上述天线的非连接的情况下,使上述警告部件进行动作。
本发明另一方面的接收装置的特征在于,还具备外部机连接检测部件,该外部机连接检测部件检测与外部数据处理机之间是否连接,上述控制部件在记录动作开始后没有连接上述外部数据处理机的状态下检测出上述天线的非连接的情况下,使上述警告部件进行动作。
本发明另一方面的接收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警告部件通过显示部的警告显示来发出警告。
本发明另一方面的接收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警告部件通过发光元件的点亮或闪烁来发出警告。
本发明另一方面的接收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警告部件通过警告声来发出警告。
本发明另一方面的接收装置的特征在于,上述警告部件通过上述接收装置主体的振动来发出警告。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接收装置,在记录动作开始后检测出天线的非连接的情况下使警告部件进行动作,从而对用户发出天线脱落的意思的警告,因此在像检查开始前等那样即使天线脱落也不碍事的情况下不发出警告,在像检查过程中那样必须使用天线的状态下发生了天线脱落的情况下向被检体等用户通知其意思,从而起到如下效果:可促使天线的重新连接等,可抑制发生了天线脱落的情况下的数据损失尽可能地少。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无线型被检体内信息获取系统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接收装置的外观的概要的示意图。
图3是表示接收装置的结构例的概要框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天线脱落时的警告控制例的概要流程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天线脱落时的警告控制例的概要流程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天线脱落时的警告控制例的概要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被检体;2:接收装置;2a:天线单元;2b:接收主体单元;3:胶囊型内窥镜;4:显示装置;5:便携式记录介质;15:显示部;22:定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所涉及的接收装置的实施方式。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实施方式,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要旨的范围内进行实施方式的各种变更。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所涉及的接收装置的最佳实施方式的无线型被检体内信息获取系统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该无线型被检体内信息获取系统使用胶囊型内窥镜来作为发送装置即被检体内导入装置的一例。在图1中,无线型被检体内信息获取系统具备:接收装置2,其具有无线接收功能;以及胶囊型内窥镜3,其被导入被检体1内,拍摄体腔内图像并对接收装置2进行影像信号等的数据发送。另外,无线型被检体内信息获取系统具备:显示装置4,其根据接收装置2接收到的影像信号来显示体腔内图像;以及便携式记录介质5,其用于在接收装置2与显示装置4之间进行数据的传送。接收装置2具备天线单元2a和作为接收装置主体的接收主体单元2b,通过连接器等可安装和拆卸地连接这些单元,其中,所述天线单元2a具有附着在被检体1的身体外表面上的多个接收用天线A1~An,所述接收主体单元2b进行通过该接收用天线A1~An接收到的无线信号的处理等。此外,也可以将接收用天线A1~An例如安装在被检体可穿着的接收夹克上,被检体1通过穿上该接收夹克来安装接收用天线A1~An。另外,在这种情况下,接收用天线A1~An也可以相对于夹克可安装和拆卸。
显示装置4是用于显示由胶囊型内窥镜3拍摄的体腔内图像等的装置,具有根据由便携式记录介质5得到的数据来进行图像显示的工作站等那样的结构。具体地说,显示装置4可以是通过CRT显示器、液晶显示器等直接显示图像的结构,也可以是如打印机等那样向其它介质输出图像的结构。
便携式记录介质5使用小型快闪(注册商标)存储器等,具有相对于接收主体单元2b和显示装置4可安装和拆卸、对两者插入安装时可进行信息的输出或记录的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在检查前,将便携式记录介质5插入安装到工作站的显示装置4来存储检查ID等识别信息,并且在即将进行检查之前,将便携式记录介质5插入安装到接收主体单元2b,由该接收主体单元2b读出该识别信息来登记到接收主体单元2b内。另外,当胶囊型内窥镜3在被检体1的体腔内进行移动的期间,将便携式记录介质5插入安装到设置在被检体1上的接收主体单元2b来记录从胶囊型内窥镜3发送的数据。然后,在胶囊型内窥镜3从被检体1中排出之后、也就是说被检体1内部的摄像结束之后,从接收主体单元2b取出便携式记录介质5而插入安装到显示装置4,由该显示装置4读出记录在便携式记录介质5中的数据。例如,通过利用便携式记录介质5来进行接收主体单元2b与显示装置4之间的数据的传送,被检体1在体腔内的摄影过程中能够自由地进行动作,另外也有助于缩短与显示装置4之间的数据传送期间。此外,关于接收主体单元2b与显示装置4之间的数据的传送,也可以在接收主体单元2b中使用内置型的其它记录装置例如硬盘,为了进行与显示装置4之间的数据传送而将两者进行有线或无线连接。
接着,使用图2的示意图和图3的框图来说明接收装置的结构。接收装置2具有接收从胶囊型内窥镜3无线发送的体腔内的图像数据的功能。如图2和图3所示,接收装置2具有能够由被检体1安装携带的形状,由天线单元2a、以及与该天线单元2a可安装和拆卸地连接的接收主体单元2b构成。天线单元2a通过接收用天线A1~An来接收从胶囊型内窥镜3发送的无线信号,并解调为影像信号来输出,接收主体单元2b进行该影像信号的信号处理等。
如图2所示,在接收主体单元2b的外表面上可安装和拆卸地安装有作为容纳电力提供用的电池的电力提供部的电池盒17,当将该电池盒17安装在接收主体单元2b上时,电池与接收主体单元2b的后述的内部设备进行电气连接,从而成为能够向这些内部设备提供电力的状态。在该外表面的正面设置有例如由LCD等液晶显示器构成的作为显示部件和警告部件的显示部15,例如进行上述登记的检查ID等识别信息的显示。另外,在外表面的正面设置有操作开关18,例如可进行显示在显示部15上的信息的选择、显示部15的色调的调整等。另外,在该外表面的侧面设置有便携式记录介质5的未图示的插入部,可安装和拆卸地保持所插入的便携式记录介质5,可进行接收主体单元2b的图像数据的记录。并且,在该外表面的上面设置有用于安装和拆卸自如地连接接收用天线A1~An各自的线缆的连接部19。此外,天线单元2a的壳体部20具有与上述连接部19连接的未图示的连接器。
如图3所示,天线单元2a具备:切换开关SW,其进行选择性地切换接收用天线A1~An的任一个的连接切换处理;以及接收电路11,其连接在该切换开关SW的后级,对来自由切换开关SW切换连接的接收用天线A1~An的无线信号进行放大,并解调为作为发送信息的影像信号。
接收主体单元2b接收由天线单元2a进行解调的影像信号并进行信号处理。如图3所示,接收主体单元2b具备通过连接部19和壳体部20的未图示的连接器而连接在接收电路11后级的信号处理电路13和A/D转换部14、显示部15、存储各种信息的存储部16、便携式记录介质5、对这些各结构部位进行控制的控制部C、以及对接收主体单元2b和天线单元2a进行电力提供的电力提供部17。
信号处理电路13对由天线单元2a的接收电路11进行了解调的影像信号数据进行串行-并行转换、像素插值处理、图像压缩处理等信号处理。控制部C具备:切换控制部C1,其进行天线的切换控制;作为控制部件的警告控制部C2,其控制是否通过显示部15对用户进行天线脱落的警告显示;以及作为连接状态检测部件的连接状态检测部C3,其检测天线单元2a的壳体部20相对于接收主体单元2b的连接部19的连接状态。
接收电路11将对从切换开关SW输出的无线信号进行放大并解调得到的影像信号S1输出到信号处理电路13,并且将表示放大后的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的接收强度信号S2输出到A/D转换部14。将由信号处理电路13进行了处理的图像数据通过控制部C存储到便携式记录介质5中,并且根据需要在显示部15中进行图像显示。由A/D转换部14转换为数字信号的接收强度信号S2被取入到控制部C。切换控制部C1根据依次切换接收用天线A1~An而得到的该接收强度信号S2,将以最大的信号强度接收的接收用天线选择为用于获取图像数据的接收用天线,并且将指示切换到该天线的切换信号S3输出到切换开关SW。另外,控制部C与所选择的接收用天线相对应地将图像数据与通过各接收用天线接收到的信号强度一起存储到便携式记录介质5中。该存储的各接收用天线的信号强度成为用于算出接收到图像数据时的胶囊型内窥镜3在被检体内的位置的信息。
连接状态检测部C3用于检测天线单元2a的壳体部20是否连接在接收主体单元2b的连接部19上,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在天线单元2a的线缆内与影像信号S1、接收强度信号S2用的RF信号线分开地设置断线检测用(天线连接检测用)的信号线21,根据该信号线21的电平状态来检测连接/非连接(天线脱落)。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连接状态检测部C3在信号线21的电平是L电平的情况下检测为连接状态,在H电平的情况下检测为非连接状态(天线脱落)。
在规定的条件下由连接状态检测部C3检测出天线脱落的情况下,警告控制部C2对显示部15进行动作控制使得发出“天线脱落。请重新连接”等利用显示部15进行警告显示的警告。
在此,关于是否发出警告的规定的条件,在利用胶囊型内窥镜3进行的检查的流程中,根据天线A1~An的使用是否为必须的情况来进行判断。首先,在检查开始之前,在接收主体单元2b的存储部16等中设置患者数据,接着将天线A1~An安装设置在被检体1的规定部位上。在该阶段,即使天线A1~An相对于接收主体单元2b是非连接也是正常的状态(反过来说,考虑这种操作时的操作性等而设为相对于接收主体单元2b可卸下天线A1~An)。之后,对接收主体单元2b的连接部19安装天线A1~An的壳体部20来设为连接状态,由此开始检查。在检查开始后,通过天线A1~An来接收从胶囊型内窥镜3无线发送的体腔内摄像数据并依次记录到便携式记录介质5中,在该阶段由于某些原因而发生了天线脱落(壳体部20脱落)的情况为异常。
即,在开始检查(开始获取体腔内图像)之前即使存在天线脱落也最好不要发出警告,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必须使用天线的检查开始后发生了天线脱落的情况下作为异常而发出警告。参照图4所示的概要流程图来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天线脱落时的警告控制例。在接通接收装置2(接收主体单元2b)的电源开关的情况下执行该处理(步骤S100:“是”)。接着,作为是否为检查开始后的判断,判断是否开始了记录动作(步骤S101)。作为该判断处理例,例如在电源接通后,在从胶囊型内窥镜3发送过来的无线信号中没有检测出触发用的同步信号的阶段,判断为记录动作开始前(步骤S101:“否”),一旦检测出同步信号,判断为之后是记录开始后(步骤S101:“是”)。另外,在检查开始前便携式记录介质5被格式初始化,因此也可以通过观察向便携式记录介质5的写入情况,在还没有对便携式记录介质5写入体腔内图像数据的阶段,判断为记录动作开始前。如果是记录动作开始前的情况(步骤S101:“否”),则即使存在天线脱落也是正常的,不需要对用户进行警告,因此进行控制使得不进行显示部15的警告(步骤S102)。
另一方面,如果是记录动作开始后的情况(步骤S101:“是”),则通过参照连接状态检测部C3的检测结果来判断天线A1~An的壳体部20是否成为非连接状态(天线脱落状态)(步骤S103)。在没有发生天线脱落的情况下(步骤S103:“否”)是正常的状态,不需要对用户进行警告,因此进行控制使得不进行显示部15的警告(步骤S104)。在发生了天线脱落的情况下(步骤S103:“是”)是异常的状态,对显示部15进行动作控制使得发出“天线脱落。请重新连接”等利用显示部15进行警告显示的警告(步骤S105)。由此,用户(被检体1、医生或护士等)能够迅速地采取将天线A1~An的壳体部20重新连接到接收主体单元2b的连接部19等上的适当的对策,可抑制发生了天线脱落的情况下的数据损失尽可能地少。
此外,关于记录动作开始的判断(步骤S101)和天线非连接的判断(步骤S103)的顺序,也可以反过来先进行天线非连接的判断。另外,天线非连接的意思的警告不限于显示部15的警告显示,例如可以使用LED等发光元件通过点亮或闪烁来发出警告,或者也可以使用蜂鸣器、扬声器等通过警告声来发出警告,并且也可以在接收主体单元2b中内置振子等,通过使接收主体单元2b振动来发出警告。
(实施方式2)
参照图5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天线脱落时的警告控制例的概要流程图。在实施方式1中,在记录动作开始后检测出天线脱落的情况下发出警告,因此例如即使在从被检体1排出胶囊型内窥镜3之后(在该阶段,处于无法获取体腔内图像的状态),如果是在断开接收主体单元2b的电源开关之前,则当检测出天线脱落时也发出警告。然而,在该阶段,体腔内图像数据的获取已经结束,即使存在天线脱落也不需要发出警告。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了胶囊型内窥镜3的一次检查在记录开始后的固定时间例如8个小时左右结束,并排出到体腔外,因此,使用定时器22(参照图3)来监视记录动作开始后的经过时间,并使得即使是在记录开始后,但只要是经过固定时间后则即使发生天线脱落也不发出警告。
在接通接收装置2(接收主体单元2b)的电源开关的情况下执行该处理(步骤S200:“是”)。接着,作为是否为检查开始后的判断,判断是否开始了记录动作(步骤S201)。如果是记录动作开始前的情况(步骤S201:“否”),则即使存在天线脱落也是正常的,不需要对用户进行警告,因此进行控制使得不进行显示部15的警告(步骤S202)。
另一方面,如果是记录动作开始后的情况(步骤S201:“是”),则在记录动作开始时启动定时器22(步骤S203)。然后,通过参照连接状态检测部C3的检测结果来判断天线A1~An的壳体部20是否成为非连接状态(天线脱落状态)(步骤S204)。在没有发生天线脱落的情况下(步骤S204:“否”),是正常的状态,不需要对用户进行警告,因此进行控制使得不进行显示部15的警告(步骤S205)。在发生了天线脱落的情况下(步骤S204:“是”),参照定时器22的计时时间来判断在记录动作开始后是否经过了规定时间(步骤S206)。如果是经过规定时间之前(步骤S206:“否”),则是在原来的检查中发生了天线脱落的异常的状态,对显示部15进行动作控制使得发出“天线脱落。请重新连接”等利用显示部15进行警告显示的警告(步骤S207)。由此,用户(被检体1、医生或护士等)能够迅速地采取将天线A1~An的壳体部20重新连接到接收主体单元2b的连接部19等上的适当的对策,可抑制发生了天线脱落的情况下的数据损失尽可能地少。
另一方面,即使发生了天线脱落(步骤S204:“是”),但在记录动作开始后经过了规定时间的情况下(步骤S206:“是”),胶囊型内窥镜3已经被排出到体腔外,不需要获取体腔内图像数据,不需要对用户进行警告,因此进行控制使得不进行显示部15的警告(步骤S208)。
(实施方式3)
参照图6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天线脱落时的警告控制例的概要流程图。本实施方式表示对如下形式的应用例:接收主体单元2b具备硬盘等内置型的记录装置来代替便携式记录介质5,通过接收主体单元2b与显示装置4之间的连接来进行与显示装置4之间的数据传送。
在实施方式1中,在记录动作开始后检测出天线脱落的情况下发出警告,因此例如在检查结束后为了传送数据而将接收主体单元2b与显示装置4进行连接的情况下,如果接收主体单元2b的电源开关被接通,则当取下天线时发出警告。然而,在该阶段已经是检查结束后,即使天线脱落也不需要发出警告。相反,需要取下天线A1~An的壳体部20来使接收主体单元2b与显示装置4之间的连接变得容易。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为了进行数据传送而将接收主体单元2b与显示装置4进行连接的情况下,即使发生天线脱落也不发出警告。在接通了接收装置2(接收主体单元2b)的电源开关的情况下执行该处理(步骤S300:“是”)。接着,作为是否为检查开始后的判断,判断是否开始了记录动作(步骤S301)。如果是记录动作开始前的情况(步骤S301:“否”),则即使存在天线脱落也是正常的,不需要对用户进行警告,因此进行控制使得不进行显示部15的警告(步骤S302)。
另一方面,如果是记录动作开始后的情况(步骤S301:“是”),则通过参照连接状态检测部C3的检测结果来判断天线A1~An的壳体部20是否成为非连接状态(天线脱落状态)(步骤S303)。在没有发生天线脱落的情况下(步骤S303:“否”)是正常的状态,不需要对用户进行警告,因此进行控制使得不进行显示部15的警告(步骤S304)。在发生了天线脱落的情况下(步骤S303:“是”)判断接收主体单元2b是否与显示装置4连接(步骤S305)。关于该判断,例如只要以将两者进行连接的USB端子的状态来进行判断即可。如果没有连接显示装置4(步骤S305:“否”),则是在原来的检查中发生了天线脱落的异常状态,对显示部15进行动作控制使得发出“天线脱落。请重新连接”等利用显示部15的警告显示的警告(步骤S306)。由此,用户(被检体1、医生或护士等)能够迅速地采取将天线A1~An的壳体部20重新连接到接收主体单元2b的连接部19等的适当的对策,可抑制发生了天线脱落的情况下的数据损失尽可能地少。
另一方面,即使发生了天线脱落(步骤S303:“是”),但在连接了显示装置4的情况下(步骤S305:“是”),检查已经结束,不需要对用户进行警告,因此进行控制使得不进行显示部15的警告(步骤S307)。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如上所述,本发明所涉及的接收装置用于利用被检体外的天线来接收从被导入被检体内的胶囊型内窥镜等被检体内导入装置发送的无线信号的情况,特别是适用于具备可卸下的天线的情况。

Claims (7)

1.一种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天线,其装卸自如地连接在接收装置主体上,接收从被检体内导入装置发送的无线信号;
动作开始检测部件,其检测伴随接收从上述被检体内导入装置发送的无线信号而进行的记录动作的开始;
连接状态检测部件,其检测上述天线相对于上述接收装置主体的连接状态;
警告部件,其对用户发出警告;以及
控制部件,其在记录动作开始后检测出上述天线的非连接的情况下使上述警告部件进行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测量部件,该测量部件测量记录动作开始后的经过时间,
上述控制部件在记录动作开始后经过预先设定的规定时间之前检测出上述天线的非连接的情况下,使上述警告部件进行动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外部机连接检测部件,该外部机连接检测部件检测上述接收装置与外部数据处理机之间是否连接,
上述控制部件在记录动作开始后没有连接上述外部数据处理机的状态下检测出上述天线的非连接的情况下,使上述警告部件进行动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警告部件通过显示部的警告显示来发出警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警告部件通过发光元件的点亮或闪烁来发出警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警告部件通过警告声来发出警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警告部件通过上述接收装置主体的振动来发出警告。
CN2006800302490A 2005-08-19 2006-08-18 接收装置 Active CN10124277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238657A JP4398414B2 (ja) 2005-08-19 2005-08-19 受信装置
JP238657/2005 2005-08-19
PCT/JP2006/316268 WO2007021009A1 (ja) 2005-08-19 2006-08-18 受信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42778A CN101242778A (zh) 2008-08-13
CN101242778B true CN101242778B (zh) 2010-05-19

Family

ID=377576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800302490A Active CN101242778B (zh) 2005-08-19 2006-08-18 接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7570171B2 (zh)
EP (1) EP1974651B1 (zh)
JP (1) JP4398414B2 (zh)
CN (1) CN101242778B (zh)
AU (1) AU2006280695B2 (zh)
WO (1) WO200702100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642373B2 (ja) * 2009-10-23 2014-12-17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携帯無線端末、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携帯無線端末の無線通信方法
EP2452609B8 (en) * 2010-01-15 2016-10-12 Olympus Corporation In-vivo information acquiring system
JP5143313B2 (ja) * 2010-11-29 2013-02-13 オリンパス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受信装置およびカプセル型内視鏡システム
JP6463171B2 (ja) * 2015-03-04 2019-01-30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装置および位置検出装置
WO2018168037A1 (ja) * 2017-03-16 2018-09-20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位置検出装置、位置検出システム及び位置検出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23964B2 (ja) 1993-10-13 2005-12-07 ソニー株式会社 表示制御装置
US5483969A (en) * 1994-09-21 1996-01-16 Medtronic,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a respiratory effort waveform for the treatment of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US5919141A (en) * 1994-11-15 1999-07-06 Life Sensing Instrument Company, Inc. Vital sign remote monitoring device
US5752917A (en) * 1996-03-19 1998-05-19 Siemens Medical Systems, Inc. Network connectivity for a portable patient monitor
JP3370916B2 (ja) * 1997-12-11 2003-01-27 富士写真光機株式会社 スコープ非接続表示をする電子内視鏡装置
IL143260A (en) 2001-05-20 2006-09-05 Given Imaging Ltd Array and method for locating an intra-body signal source
JP2004167163A (ja) 2002-11-22 2004-06-17 Olympus Corp カプセル型医療システム
JP2005223427A (ja) 2004-02-03 2005-08-18 Olympus Corp 受信装置
WO2005065525A1 (ja) * 2004-01-07 2005-07-21 Olympus Corporation 受信装置、送信装置および送受信システム
JP4734068B2 (ja) * 2005-09-09 2011-07-27 オリンパス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体腔内画像観察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5-223427A 2005.08.18
JP特开平11-169338A 1999.06.29
JP特开平11-239070A 1999.08.31
JP特开平7-160458A 1995.06.23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7050163A (ja) 2007-03-01
WO2007021009A1 (ja) 2007-02-22
AU2006280695A1 (en) 2007-02-22
JP4398414B2 (ja) 2010-01-13
EP1974651A1 (en) 2008-10-01
US7570171B2 (en) 2009-08-04
US20090002177A1 (en) 2009-01-01
EP1974651B1 (en) 2013-02-27
CN101242778A (zh) 2008-08-13
AU2006280695B2 (en) 2009-07-23
EP1974651A4 (en) 2012-03-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12680B (zh) 图像显示系统
CN101242778B (zh) 接收装置
CN101478911B (zh) 被检体内导入装置
CN101252873A (zh) 接收装置
CN101262809A (zh) 接收装置、监视装置及使用它们的被检体内信息获取系统
US8038608B2 (en) Body-cavity image observation apparatus
CN101257834B (zh) 体腔内图像观察装置
JP4610974B2 (ja) 受信装置
CN101252871A (zh) 接收装置
JP4445806B2 (ja) 受信装置
JP4009610B2 (ja) 受信装置
JP2006026299A (ja) 受信装置
JP4418327B2 (ja) 受信装置および医療装置
CN100488439C (zh) 接收装置
JP2005312769A (ja) 受信装置および医療装置
JP2005319095A (ja) 受信装置
JP2005304513A (ja) 受信装置
JP4547192B2 (ja) アンテナ装置
JP2006061470A (ja) 受信装置および医療装置
JP2006075302A (ja) アンテナユニット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受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