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24234A - 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在治疗或预防血管炎症药物中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在治疗或预防血管炎症药物中的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24234A
CN101224234A CNA2007100173284A CN200710017328A CN101224234A CN 101224234 A CN101224234 A CN 101224234A CN A2007100173284 A CNA2007100173284 A CN A2007100173284A CN 200710017328 A CN200710017328 A CN 200710017328A CN 101224234 A CN101224234 A CN 1012242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x glycyrrhizae
flos carthami
total
flavochromes
pr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01732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振华
朱晔
马成俊
赵文彬
张梅
郑秋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hezi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hihezi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hezi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hihezi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A20071001732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224234A/zh
Publication of CN1012242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2423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红花有效部位红花总黄色素和甘草有效部位甘草总黄酮组合物及其应用,其特点在于它是由红花总黄色素、甘草总黄酮以及合适的药用辅料组成,制备成具有治疗各种血管炎症性疾病作用的药剂学上可以接受的各种制剂,如固体制剂、注射制剂和外用凝胶剂等。该药物组合物制剂中两种有效部位联合应用,具有明显协同效果,对包括静脉穿刺所致静脉炎、血栓性静脉炎和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均有显著效果,安全性高,与市售同类药物比较具有更好的疗效。

Description

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在治疗或预防血管炎症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由红花总黄色素和甘草总黄酮组成的药物组合物,还涉及其有制备治疗或预防各种原因引起的静脉炎症性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红花总黄色素是从红花中提取的有效部位,为混合查尔酮苷类化合物,具有扩张冠状动脉、降压、抗血栓、耐缺氧、免疫抑制等多种药理学功效,见【红花黄色素的现代研究概述,王会玲,中国中医药科技,1998年第5卷第5期】。
甘草总黄酮是甘草中提取的有效部位,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菌、抗病毒、抗心率失常和心肌缺血以及治疗肾炎等作用,见【甘草有效成分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田庆来等,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6年第18卷】。
静脉炎是多种原因引起的发生在静脉的炎症性病变,临床最为常见的为静脉滴注治疗时因反复穿刺静脉或滴注药物刺激所引起的静脉炎症和血栓性静脉炎。有80%接受静脉输液的患者会出现程度不同的静脉炎,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也影响患者的抢救和治疗,尤其肿瘤患者在使用化疗药物时会发生严重静脉炎,甚至导致患者拒绝接受治疗。目前临床上对此类静脉炎均采用热敷或于患处涂摸抗炎药物等,但效果并不理想。血栓性静脉炎是比较常见的外周血管疾病,是下肢静脉曲张常见的并发症,由于浅静脉内血液滞留,血液在静脉血管内发生异常凝固,使静脉阻塞,血液回流障碍,引起早期以肢体突发性肿胀、疼痛为主,后期遗留静脉功能不全的血管疾病。近几年来,本病的发生呈上升趋势,但并未有切实有效的方法治疗。另外下肢深静脉也可因异常血液凝固等原因引起静脉炎,治疗不当时可引发肺栓塞,导致严重后果。
血栓性浅静脉炎属于中医学的“恶脉、赤脉、黄鳅痛、表蛇毒”等范畴,一般认为本病的发生多由湿热蕴结、寒温凝滞、外伤经脉等因素导致气血逆行不畅、血脉滞中造成。田中明等【血栓性静脉炎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液流变学关系研究,毋中明,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年第13卷第12期】通过研究证明各种类型血栓性静脉炎患者血液均呈高凝状态,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缓慢是血栓形成的病理基础。张清和曾采用等量红花、甘草研碎后以50%-70%酒精调匀敷于患处,并包扎,治疗由静滴四环素、红霉素、氨苄青霉素、氯化钾等刺激性药物所致静脉炎,有效率100%【红花甘草散外敷治疗静脉炎,张清和,实用护理杂志,1990年第6卷第7期】。后人也多以此方治疗静滴化疗药物、抗生素或其它多种药物所致静脉炎,有良好疗效【红花甘草湿敷治疗化疗所致静脉炎46例.何书丽,陕西中医,2006年第27卷第11期;红花甘草酊防治静脉炎,贾荣娟等,中国药物与临床,2005年第5卷第5期;甘露醇致静脉损伤的机制与护理,吴晓燕等,中国寄生虫病防治杂志,2004年第17卷第4期;静滴阿昔洛韦致静脉损伤的护理,杨松竹,中国民间疗法,2002年第12卷第4期;β-七叶皂甙钠输液渗漏的护理体会,徐梅笑,黑龙江护理杂志,1999年第5卷第12期;红花甘草散外敷治疗静脉炎,朱万良,北京军区医药,1999年第11卷第1期】。但采用此种治疗方法存在多种缺陷,如:操作方法原始,使用不便,需有专业人员配配制使用,不能满足自己护理的需要;药效作用的活性物质不清楚,没有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不利于产业化推广;使用剂量不确定,有可能导致安全性隐患。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明确了红花和甘草中对静脉炎具有治疗作用的活性部位分别为红花总黄色素和甘草总黄酮,两者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确定了其配比关系;以红花总黄色素和甘草总黄酮组方制成的凝胶剂效果明显优于同等剂量的红花甘草散;红花总黄色素和甘草总黄酮组方而成的制剂不仅对输液所致静脉炎有明确的治疗作用,对其它的自发性静脉炎以及凝血功能异常均有明确的治疗作用。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hromboangitis obliterans)是我国慢性周围血管疾病中最常见的病种。这是一种周围血管的慢性闭塞性炎症疾病,主要发生于四肢的中、小动脉和静脉,以下肢尤为多见。其临床特点为患肢缺血、疼痛、间歇性跛行、受累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伴有游走性血栓性浅表静脉炎,严重者有肢端溃疡或坏死。目前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复发率高,临床上尚未有较好的控制和治疗方法,高位截肢率为28%[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中医药内治法研究进展,郭勇义等,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年第19卷第110期]。
本发明人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提供了一种由红花总黄色素、甘草总黄酮组成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在制备或预防各种原因引起的静脉炎症性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两种有效部位联合应用时具有协同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由红花总黄色素、甘草总黄酮组成的药物组合物,其中红花总黄色素和甘草总黄酮的重量比为1∶9~9∶1,优选为1∶3~3∶1,更优选为1∶1;红花总黄色素中可含有羟其红花黄色素A、红花黄色素、红花黄色素b、红花黄色素c等的一种或几种,根据比色法测定,总黄色素含量在80%以上;甘草总黄酮含甘草苷、异甘草苷、甘草苷元、异甘草苷元、芒柄花苷等的一种或几种。按比色法测定,甘草总黄酮含量≥80%。
本发明提供了由红花总黄色素、甘草总黄酮组成的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或预防各种原因引起的静脉炎症性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该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或预防静脉滴注刺激性药物所致静脉炎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该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或预防血栓性静脉炎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的药物组合物可以根据临床需要,加入相应辅料,以片剂、丸剂、颗粒剂、胶囊、悬浮液、溶液、糖浆、注射剂、霜剂、软膏、凝胶剂、喷雾剂、口嚼剂或贴剂等制剂形式存在。本发明提供的药物组合物在外用时优选为凝胶剂,口服时优选为胶囊剂。
本发明所述的红花总黄色素是从中药红花中提取分离获得的,可采用任何已公开文献或专利方法提取制备,如【不同提取方法对红花黄色素含量的影响,杨志福等,西北药学杂志,2000年第15卷第6期;红花黄色素提取工艺的考察,柳松林等,黑龙江中医药,2006年第1期;大孔树脂柱色谱法制备红花黄色素和羟基红花黄色素A,金鸣等,中草药,2004年第35卷第1期;红花黄、红花红色素提取新技术,张浩勤等,河南化工,2006年第23卷第2期;专利(申请号)200510109598.9,03157479.3,01131268.8】,也可采用自行摸索研究方法制备,或由市场上直接购买。其含量测定按文献【分光光度法测定红花黄色素含量,臧宝霞等,药物分析杂志,2002年第22卷第2期】方法进行测定,含量可达80%以上。
本发明发述甘草总黄酮是从中药甘草中提取分离获得的,可采用任何已公开文献或专利方法提取制备,如【超声时间对甘草黄酮提取率影响的研究,刘红等,黑龙江中医药,2005年第1期;甘草中黄酮的超声提取及含量测定,汪河滨等,时珍国医国药,2004年第15卷第12期;甘草中皂甙和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与测定,高素莲等,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第24卷第4期;甘草总黄酮的微波提取及含量测定,孙萍等,时珍国医国药,2003年第14卷第5期;甘草总黄酮提取的优化条件研究,王晋黄等,化学与生物工程,2005年第11期;专利(申请号)03141529.6,200610018275.3】,也可采用自行摸索研究方法制备,或由市场上直接购买。甘草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按文献【甘草甘作对照品测定乌拉尔甘草中总黄酮的含量,韩博等,石河子大学学报,2006年第24卷第4期】方法进行测定,含量可达80%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实验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受限于该实施例。
实施例1:制备红花总黄色素
红花总黄色素制备按文献【大孔树脂柱色谱法制备红花黄色素和羟基红花黄色素A,金鸣等,中草药,2004年第35卷第1期】进行制备。红花5kg,加水50L,浸泡24小时,并不时搅动,滤出浸液;再加水50L,浸泡24小时,合并浸提液,离心除去药渣。80℃以下减压浓缩至5L。浸提液上D-4020大孔吸附树脂柱(浸提液与大孔树脂体积比为1∶5),先以去离子水洗脱2个柱体积,再以去离子水洗脱5个柱体积,收集后5个柱体积洗脱液,80℃以下减压蒸干,于60℃恒温干燥至恒量,得到黄棕色固体粉末,即为红花总花色素,。其含量测定按文献【分光光度法测定红花黄色素含量,臧宝霞等,药物分析杂志,2002年第22卷第2期】方法进行测定,为87.1%以上。
实施例2:制备甘草总黄酮
甘草总黄酮制备方法按文献【甘草中皂甙和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与测定,高素莲等,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第24卷第4期;】方法制备。取甘草根茎3.0kg经室温干燥后粉碎(60目),用95%乙醇室温浸渍48h,每次1.3L,共2次,合并提取液,过滤,滤液于70℃水浴中减压浓缩成稠膏状,加热水搅拌溶解后,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萃取3次。乙酸乙酯萃取液用5%Na2CO3水溶液萃取,碱水溶液用浓盐酸调至pH 5~6后,再用乙酸乙酯萃取,减压蒸干除去乙酸乙酯,于60℃恒温干燥至恒量,即获得棕黄色的甘草总黄酮类化合物。甘草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按文献【甘草苷作对照品测定乌拉尔甘草中总黄酮的含量,韩博等,石河子大学学报,2006年第24卷第4期】方法进行测定,含量为89.2%。
实施例3:制备红花总黄色素甘草总黄酮凝胶
处方组成:红花总黄色素      20g
          甘草总黄酮        20g
          乙醇              125g
          异丙醇            60g
丙二醇          28g
氮酮            5g
尼泊金乙酯      0.2g
卡波姆          12g
制备方法:称取红花总黄色素20.0g,加水200ml,充分搅拌,溶解。
称取甘草总黄酮20.0g,氮酮5.0g,尼泊金乙酯0.2g,加入125g乙醇、60g异丙醇和28g丙二醇充分溶解。
称取卡波姆12.0g,撒入到580g蒸馏水中,充分溶胀后用三乙醇胺将其pH值调到5.0~8.0,即制成卡波姆凝胶基质。
将上述三种溶液混匀,补充蒸馏水至1000g,搅拌均匀,即和红花总黄色素甘草总黄酮凝胶。分装于50支内涂层封口铝管中,每管20g凝胶含红花总黄色素和甘草总黄酮共0.8g。
实施例4:制备红花总黄色素甘草总黄酮胶囊
序号         组分                用量
1            红花总黄色素        25g
2            甘草总黄酮          25g
3            乳糖USP             122g
4            玉米淀粉,食品级    95g
5            硬脂酸镁            3g
合计:                           300g
制备方法:
将第1、2、3、4项在适当的混合机中混合10~15分钟,加入第5项混合1~3分钟。在适当的包囊机上将该混合物装入适当的胶囊中,每粒300mg,含红花总黄色素和甘草总黄酮50mg。
试验例1:红花总黄色素甘草总黄酮凝胶与红花甘草散抗炎活性比较红花甘草散的制备,参考文献【红花甘草散外敷治疗静脉炎,张清和,实用护理杂志,1990年第6卷第7期】,50g红花,50g甘草粉碎后,加50%乙醇200ml调合均匀备用。红花总黄色素甘草总黄酮凝胶按实施例3制备,每20g凝胶含红花总黄色素和甘草总黄酮共0.8g。用同样方方法制备红花总黄色素凝胶和甘草总黄酮凝胶,规格同样为每20g凝胶含红花总黄色素和甘草总黄酮共0.8g,备用。
大鼠70只,随机分成7组,分别为模型组、红花甘草散组、红花总黄色素凝胶组、甘草总黄酮凝胶组、红花总黄色素甘草总黄酮凝胶高、中、低剂量组。各鼠编号,于右后足足跖部位用记号笔作一标记,并用无弹性软皮尺测定标记处周径。各鼠右后足掌心向踝关节方向皮下注射10%新鲜鸡蛋清生理盐水溶液0.1ml/只致炎。红花甘草散组以折合生药量1g红花甘草散,以纱布包裹于致炎足部,分别于造模后30min、60min和90min以50%乙醇浸湿纱布。红花总黄色素凝胶组、甘草总黄酮凝胶组、红花总黄色素甘草总黄酮凝胶各组于致炎后立即涂摸一层凝胶于足掌部,并于造模后30min、60min和90min再各涂摸一次凝胶剂,剂量按表1所示。造模2小时后,测量各鼠右后标记处足跖周径,并计算各鼠的肿胀度。
Figure A20071001732800101
结果表明(表1),红花甘草散、红花总黄色素凝胶、甘草总黄酮凝胶、均可抑制鸡蛋清所致的大鼠足跖肿胀,红花总黄色素甘草总黄酮凝胶对大鼠足趾肿的抑制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相同剂量下,红花总色素和甘草总黄酮凝胶的作用明显优于红花甘草散、红花总黄色素凝胶和甘草总黄酮凝胶(P<0.05),表明红花总黄色素甘草总黄酮为红花甘草散的有效部位,合适的凝胶制剂增强了红花甘草中活性部位的活性;红花总黄色素与甘草总黄酮联合应用对于大鼠足跖炎症的抑制作用具有协同性。
表1注射用炎可清对鸡蛋清所致大鼠足跖肿胀的影响(n=10,x±s)
Figure A20071001732800111
注:与模型组比较:**:P<0.01;*:P<0.05。与相同剂量红花总黄色素甘草总黄酮凝胶组比较:#:P<0.05。
试验例2:红花总黄色素甘草总黄酮胶囊对大鼠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实验方法参考文献【Fibrinolytic properties and thrombolyticeffect of a novel fibrinolytic enzyme from streptomyces SP.Y405.Wang M et al.Acta Pharm Sin.1998;33(7):481】。动物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红花总黄色素组,甘草总黄酮组,红花总黄色素甘草总黄酮胶囊组,每组10只。禁食12h后,各组动物分别按表2所示灌胃给予相应药物。随即水合氯醛(350mg/kg,ip)麻醉,开腹分离下腔静脉,于左肾静脉下方用粗丝线结扎下腔静脉,缝合腹部。6h后重新开腹,在结扎处下方2cm处夹闭血管,剖开管腔,取出血栓,称重。数据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见表2。
表2红花总黄色素甘草总黄酮胶囊对大鼠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x±s,n=10)
Figure A20071001732800121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1;与红花总黄色素甘草总黄酮胶囊组比较:#,P<0.05。
结果表明,红花总黄色素、甘草总黄酮、红花总黄色素甘草总黄酮胶囊均可明显抑制大鼠体内血栓的形成,相同剂量时,红花总黄色素或甘草总黄酮单独应用的效果不及两者联合应用(P<0.05),表明两者联合应用抗血栓形成具有协同作用。
试验例3:红花总黄色素甘草总黄酮凝胶对化疗药物所致静脉炎的影响
参照文献【玻璃酸酶预防诺维苯所致静脉炎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田同荣,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04年第11卷第3期】复制诺维苯(NVB)所致兔耳缘静脉炎模型。具体方法如下:新西兰白兔24只,雌雄不拘,将其随机分成3组,每组8只,分别为模型组(A)、红花甘草散组(B)、红花总黄色素甘草总黄酮凝胶组(C)。每只兔两耳同时利用,每组可获标本16个。实验方法:采用NVB静脉推注,用药量为0.7mg/kg,溶于20ml生理盐水中,推注时间为10min,用药前后用生理盐水20ml冲管。注射部位为兔耳缘静脉,均定点穿刺,两耳同时利用,用龙胆紫标注,静脉推注时避免药物外渗,有明确外渗时废弃。红花甘草散(2g生药量)于静推后以纱布包敷于注射部位,并于0.5、1、2、3h以50%乙醇浸湿纱布。红花总黄色素甘草总黄酮凝胶于注射NVB后0、0.5、1、2、3h沿静脉走向涂抹,剂量按生药量换算为2g生药量。
组织学观察:各组于注射后24h取标本,分别以静脉穿刺点及距穿刺点2cm为中心,各切下面积为1cm2的耳廓组织,4%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常规病理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病理变化,病理观察者主要由未参加实验的病理科医师进行。观察指标包括:血管壁损害、血管周围出血、血管瘀血、炎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周围组织充血、水肿、灶状坏死程度。病变程度按如下分级计:0级,正常;1级,轻度改变;2级,中度改变;3级,重度改变。采用等级秩和检验法进行统计分析。
表3红花总黄色素甘草总黄酮凝胶对化疗药物NVB致兔耳缘静脉损害的防护作用
Figure A20071001732800141
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与红花总黄色素甘草总黄酮凝胶比较:#,P<0.05。
结果表明(表3),红花甘草散组血管壁损伤、血管周围出血、血管瘀血和炎细胞浸润程度较模型组明显轻(P<0.05),表明红花甘草散对静脉炎有治疗作用。红花总黄色素甘草总黄酮凝胶对血管壁损伤、血管周围出血、血管瘀血、炎细胞浸润和纤维组织增生均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且其对血管壁损伤、血管瘀血、炎细胞浸润的治疗作用明显优于红花甘草散治疗组(P<0.05)。表明相同剂量红花总黄色素甘草总黄酮凝胶的治疗作用明显优于红花甘草散,采用凝胶制剂增强了药物活性。
试验例4:红花总黄色素甘草总黄酮凝胶和胶囊对下肢浅静脉炎治疗作用的临床研究
参考文献[中药口服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136例临床观察,周凤军,中国全科医学,2005年第8卷第20期],发生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一组采用口服爱脉朗治疗,每次250mg,每日两次。一组采用口服红花总黄色素甘草总黄酮胶囊,125mg/次,每日2次,并于患处涂摸红花总黄色素甘草总黄酮凝胶约0.5g,涂摸均匀,每日3~4次。各组均连续治疗8周。疗效判定标准:显效,局部炎症消退,条索状物消失,无任何自觉症状(皮肤可遗留色素沉着),半年内无复发;发转:静脉红肿消失,条索状物明显减轻,或完全消失后一月内复发;无效,治疗2周病情无变化,或治疗期间又出现新的病变。
结果表明,爱脉朗50例中显效11例,好转33例,无效6例。红花总黄色素与甘草总黄酮治疗组显效26例,好转24例。效果明显优于爱脉朗组。两组比较红花总黄色素甘草总黄酮治疗组明显优于爱脉朗组(P<0.01)。
试验例5:红花总黄色素甘草总黄酮胶囊对大鼠脉管炎的影响
参照文献【脉络通冲剂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实验研究,王军等,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年第16卷第7期】方法复制大鼠脉管炎模型。具体方法如下:
大鼠100只,用氯胺酮腹腔注射麻醉(100mg/kg),右下肢股内侧剪毛,75%酒精消毒皮肤,纵行切开约1.5cm长的切口,游离股动脉,用动脉夹阻断血液,在动脉夹下方向股动脉远心端注入0.2ml月桂酸溶液(以蒸馏水配制成10mg/ml溶液,用NaOH溶液调pH值为8.0),用快速医用胶封闭针孔,1min后打开动脉夹,缝合皮肤。另设10只大鼠作为假手术组,由股动脉注入0.2ml生理盐水代替月桂酸溶液。将造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脉络通片组、红花总黄色素组、甘草总黄酮组、红花总黄色素甘草总黄酮胶囊组。药物以1%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混悬,各组按表4所示剂量于造模前1h灌胃给药,模型组和假手术组仅灌胃给予1%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于造模后每日给药一次,连续2周。
2周后,观察大鼠患肢皮肤湿度、颜色、动脉搏动,患肢肿胀、坏疽和木乃伊化的病变程度和范围,并进行分级(0级:正常;I级:病变局限于趾甲部;II级:病变局限于趾部;III级:病变局限于足爪部;IV级:病变局限于膝关节以下;V级:病变发展到膝关节以上)。
截取大鼠整个右下肢,用10%福尔马林固定,3天后用10%硝酸脱钙,在足趾、踝关节上、下及股部4个部位横断切片,HE染色,第个标本分别取4张不同部位切片观察,对动脉血栓进行分级(0级:无血栓;I级:1个血栓;II级:2~3个血栓;III级:4个以上血栓)。用等级秩和检验进行组间比较。
表4黄花总黄色素和甘草总黄酮胶囊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大鼠肢体病变及动脉血栓的影响(只)
Figure A20071001732800161
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与红花总黄色素甘草总黄酮胶囊组比较:#,P<0.05。
结果表明(表4),脉络通、红花总黄色素、甘草总黄酮以及红花总黄色素甘草总黄酮胶囊均可明显抑制大鼠脉管炎模型的病变程度(P<0.05),红花总黄色素甘草总黄酮胶囊效果优于脉络通组(P<0.05),也优于相同剂量红花总黄色素或甘草总黄酮单独应用(P<0.05)。
试验例6:红花总黄色素甘草总黄酮胶囊安全性
急性毒性实验,以最大给药量10g/kg(约为临床用药等效剂量的200倍)一次性灌胃给予小鼠,连续观察14天,未有小鼠死亡及其它任何异常现象。14天后处死小鼠,肉眼观察各脏器未见明显变化。亚急性毒性实验,SD大鼠连续给予红花总黄色素甘草总黄酮胶囊250、500和1000mg/kg体重,连续30天,各组药不同剂量组大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生活状态未见明显异常,大鼠体重增加未受明显影响。30天后处死大鼠,肉眼观察各脏器未见明显异常。
结果表明红花总色素与甘草总黄酮组方应用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Claims (7)

1.一种以红花和甘草的有效部位组成的组合物及其在医药方面的用途。其特征在于:
(1)、红花的有效部位是指红花总黄色素,其质量百分含量为大于等于50%而小于等于100%;
(2)、甘草的有效部位是指甘草总黄色素,其质量百分含量为大于等于50%而小于等于100%;
(3)、组合物的配比:红花总黄色素:1.0%~99.0%;
                   甘草总黄酮:99.0%~1.0%;
(4)、该组合物可用于制备成为医学上可接受的口服及外用制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红花、甘草有效部位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红花总黄色素为含有羟基红花黄色素A、红花黄色素B、红花黄色素C等单一化合物或几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其制备方法可选择常规的红花总黄色素制备方法。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红花、甘草有效部位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甘草总黄酮为含有甘草苷、异甘草苷、甘草苷元、异甘草苷元、芒柄花苷等单一化合物或几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其制备方法可选择常规的甘草总黄酮制备方法。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红花、甘草有效部位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用于临床使用的制剂包括采用常规或特殊制剂工艺制备而成的胶囊剂、片剂、颗粒剂、滴丸剂、凝胶等。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用于制备治疗静脉穿刺所致静脉炎的药物中的应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用于制备治疗浅静脉血栓或深静脉血栓所致静脉炎的治疗药物中的应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用于制备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药物中的应用。
CNA2007100173284A 2007-01-16 2007-01-16 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在治疗或预防血管炎症药物中的应用 Pending CN10122423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7100173284A CN101224234A (zh) 2007-01-16 2007-01-16 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在治疗或预防血管炎症药物中的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7100173284A CN101224234A (zh) 2007-01-16 2007-01-16 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在治疗或预防血管炎症药物中的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24234A true CN101224234A (zh) 2008-07-23

Family

ID=398565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100173284A Pending CN101224234A (zh) 2007-01-16 2007-01-16 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在治疗或预防血管炎症药物中的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224234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24017A (zh) * 2014-12-18 2015-04-22 徐照林 一种治疗脉管炎的中药制剂
CN108402455A (zh) * 2018-02-28 2018-08-17 南京中亮有机蔬果食品有限公司 具有抗血栓作用的黑莓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24017A (zh) * 2014-12-18 2015-04-22 徐照林 一种治疗脉管炎的中药制剂
CN108402455A (zh) * 2018-02-28 2018-08-17 南京中亮有机蔬果食品有限公司 具有抗血栓作用的黑莓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04035C (zh) 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组合物
CN103169928A (zh) 治疗痛经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861287B (zh) 一种治疗湿热下注淤血型糖尿病足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25181B (zh) 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5040602A (zh) 一种改善乳腺增生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72712B (zh) 一种治疗热毒炽盛血瘀型糖尿病足的中药组合物
CN101095923B (zh) 一种治疗宫外孕的中药
CN113209238A (zh) 治疗靶向药物引起的手足综合症的洗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84810B (zh) 一种治疗胃炎、消化性溃疡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24234A (zh) 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在治疗或预防血管炎症药物中的应用
CN105326955B (zh) 一种治疗睑缘炎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93059B (zh) 玫瑰多酚制备方法及其在妇产科应用
CN103845450A (zh) 山楂在制备治疗高尿酸血症、痛风、肾功能不全药物中的应用
CN1961912B (zh) 一种具有镇痛止血作用的中药组合物
CN105147956A (zh) 一种治疗急性消化性溃疡出血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CN105106634A (zh) 一种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应用
CN1582946B (zh) 积雪草酸衍生物在制备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中的用途
CN105056027B (zh) 切面红色土茯苓的有效部位及其应用
CN109602838A (zh) 一种治疗慢性炎症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469014A (zh) 一种治疗女性乳腺增生疾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6942771B (zh) 一种治疗冠心病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AU2020103366A4 (e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position for treating liver cancer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CN106074787A (zh) 治疗女性黄褐斑的药物组合物
CN105998218A (zh) 一种治疗女性黄褐斑的药物组合物
CN106728828A (zh) 一种治疗冠心病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8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