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19656B - 转向锁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转向锁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19656B
CN101219656B CN2007103057798A CN200710305779A CN101219656B CN 101219656 B CN101219656 B CN 101219656B CN 2007103057798 A CN2007103057798 A CN 2007103057798A CN 200710305779 A CN200710305779 A CN 200710305779A CN 101219656 B CN101219656 B CN 1012196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
shaft
state
action
lock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30577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219656A (zh
Inventor
塚崎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 Shin Ltd
Original Assignee
U Shi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628609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786497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U Shin Ltd filed Critical U Shin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2196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196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2196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1965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根据锁定部件相对于转向轴的啮合状态,优选锁定部件的动作速度或拉拔力的转向锁定装置。在设有将电动马达(22)的动力传递至与转向轴卡合或解除卡合的锁定轴(30)的传递机构的转向锁定装置(10)中,所述传递机构设有根据电动马达(22)的动作旋转的轴部件(24a)和与轴部件(24a)卡合以将电动马达(22)的动作传递至锁定轴(30)的卷簧器(26)。当解除锁定轴(30)与转向轴的卡合时,在通常状态下,轴部件(24a)与卷簧器(26)一体旋转,另一方面,在锁定轴(30)需要规定量以上的拉拔力的情况下,卷簧器(26)相对于轴部件(24a)沿轴向移动。

Description

转向锁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锁定汽车等的转向盘的转向锁定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为了防止汽车等车辆被盗而使转向盘处于锁定状态,采用了转向锁定装置。通常,转向锁定装置通过使锁定轴进入形成在与转向盘相连的转向轴的外周部上的凹部内而形成锁定状态,另一方面,通过使锁定轴从所述凹部脱离而形成解锁状态。
在以往的电动转向锁定装置中,由于锁定轴的驱动方式只有一种,因此,难以兼顾锁定轴的动作速度和拉拔力。例如,由下面所述的专利文献1中披露的转向锁定装置采用了通过凸轮推杆沿凸轮槽移动而使锁定轴相对于转向轴进退移动的方式,通过使该凸轮槽的倾斜角度产生缓急变化,从而将锁定轴的动作速度分为优先的动作范围以及优先增加锁定轴拉拔力的动作范围。
此外,在下述专利文献2中,披露了一种转向锁定装置,该装置利用2个检测开关分别检测所述锁定轴的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同时,利用阻力变化测定器能够精确地测定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间的中间区域中的锁定轴的正确位置。
[专利文献1]特开2006-15984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4-106750号公报
但是,在所述专利文献1的转向锁定装置中,不管锁定轴与转向轴的啮合状态如何,锁定轴在规定位置处通常进行一定动作,而不能根据啮合状态优选使锁定轴的动作速度及拉拔力中的某一个动作。
在所述专利文献2的转向锁定装置中,通过使用阻力变化测定器进行所述中间区域中锁定轴的正确位置检测,但必须采用阻力变化测定器,并且要相应地在锁定轴的外周面上设置阻力值连续或阶段性变化的特殊编码,因此,存在结构复杂并且成本较高的问题。
此外,由于在所述专利文献2的转向锁定装置中,通过横向突设于锁定轴前端侧侧面的凸起使锁定状态检测开关动作,通过朝纵向(即,锁定轴移动方向)后侧突设于锁定轴后端面上的凸起使解锁状态检测开关动作,因此,必须至少以从所述锁定状态检测开关的位置至锁定轴后端的凸起前端的长度加锁定轴的行程所得的距离以上的方式设置所述2个检测开关,这样会对使转向锁定装置实现小型化时的设计带来障碍。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根据锁定部件相对于可动部件的啮合状态,优先锁定部件的动作速度或拉拔力的转向锁定装置。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通过简单且低成本的结构精确检测转向轴的锁定状态及解锁状态,同时,可实现装置小型化的转向锁定装置。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发明的转向锁定装置设有:
锁定部件,其通过卡合与转向盘操作联动的可动部件或者解除该卡合来锁定或松开所述可动部件;
通过安装在车辆上的电池供给的电能运转的致动器;以及
将该致动器的动力传递至所述锁定部件的传递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递机构设有根据所述致动器的动作旋转的轴部件和与该轴部件卡合以将所述致动器的动作传递至所述锁定部件的凸轮部件,
当解除所述锁定部件与所述可动部件的卡合时,在通常状态下,所述轴部件与所述凸轮部件一体旋转,另一方面,在所述锁定部件需要规定量以上的拉拔力的情况下,所述凸轮部件相对于所述轴部件沿轴向移动。
采用这种结构,作为将动力传递至锁定部件的部件,通过设置可相对于轴部件旋转及直线移动的凸轮部件,锁定部件的驱动可采用二种方式。即,当凸轮部件相对于轴部件直线移动时,锁定部件的动作速度就慢但可获得较大的拉拔力,另一方面,当凸轮部件相对于轴部件旋转时,锁定部件的拉拔力较小但动作速度加快。因此,在锁定部件上未特别施加负荷的通常状态下,通过凸轮部件的旋转优先使锁定部件快速移动,当通过可动部件凹部侧面压迫锁定部件的前端部并解锁时,需对锁定部件施加较大拉拔力时,通过凸轮部件的直线移动可优先用较的大力牵引锁定部件。这样,能够根据锁定部件相对于可动部件的啮合状态,优选锁定部件的动作速度或者拉拔力。
在本发明的转向锁定装置中,所述凸轮部件为与所述锁定部件卡合的圆筒形部件,在其贯通孔中形成内螺纹,所述轴部件在外周部具有与所述凸轮部件的内螺纹对应的外螺纹,所述凸轮部件与所述轴部件相互啮合安装。
在以上结构中,轴部件通过螺纹拧入凸轮部件的贯通孔中,由于所述螺纹的导程一般较小,因此,即使在如锁定部件与可动部件啮合时那样需要较大拉拔力的情况下,仍可以通过所述螺纹使凸轮部件相对于轴部件直线移动,从而能够确保解除锁定部件与可动部件之间的卡合。
此外,由于在凸轮部件的内螺纹与轴部件的外螺纹之间产生摩擦力,因此,应采用的结构为:当解除锁定部件的卡合时必需的拉拔力在规定量以下时,通过所述摩擦力使凸轮部件与轴部件一体旋转(连转)。
此外,在本发明的转向锁定装置中,最好,在所述凸轮部件的外周面上形成所述锁定部件卡合的凸轮槽,在所述凸轮槽的两端设置与所述锁定部件抵接的止动部,所述锁定部件从所述凸轮槽的一个止动部直至与另一止动部抵接为止相对于所述轴部件移动的距离被设定为大于所述螺纹的导程。
根据这种结构,由于将锁定部件从凸轮槽的一个止动部至与另一止动部抵接为止相对于轴部件移动的距离设定为大于螺纹的导程,因此,可以使由凸轮部件的旋转形成的锁定部件在凸轮槽内的直线移动的动作速度大于由所述螺纹驱动形成的凸轮部件及锁定部件的直线移动的动作速度。
并且,在本发明的转向锁定装置中,所述轴部件也可以与所述锁定部件的进退方向并行设置。
根据这种结构,由于能够将由轴部件形成的凸轮部件的直线移动仍传递至锁定部件,因此,可通过最简单的结构有效地进行从凸轮部件向锁定部件的动力传递。
此外,在本发明的转向锁定装置中,也可设置:
检测所述锁定部件动作位置的第一及第二位置检测机构,
根据由这些位置检测机构发出的检测信号,判定所述锁定部件动作位置的判定装置,以及
伴随所述锁定部件向锁定位置或解锁位置的移动而摆动以使所述第一及第二位置检测机构中的某一个工作的摆动部件。
根据这种结构,通过在锁定部件的锁定位置或解锁位置处,摆动部件使第一及第二位置检测机构中的某一个动作,因此,当第一及第二位置检测机构中的某一个动作(例如接通)后,另一个则必然不动作(例如断开),这样就不会出现两个位置检测机构一起动作的状态。因此,采用设有随锁定部件的移动而摆动的摆动部件的简单且低成本的结构,就能够正确地检测出锁定部件的锁定位置及解锁位置,同时,能够检测出位置检测机构的故障。其结果,可确保避免在没有完全解除锁定部件与可动部件的卡合时从位置检测机构输出解锁信号而允许发动机起动或行驶。
此外,由于可以将锁定部件向锁定位置或解锁位置的移动(一般为直线移动)转换为摆动部件的摇摆运动(即,圆周方向角度运动)以接通及断开2个位置检测机构,因此,无论锁定部件的移动方向长度如何并且即使存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比锁定部件的直线移动距离还小的间隔,仍可以设置2个位置检测机构,这样,能够实现电动转向锁定装置的小型化。
在本发明的转向锁定装置中,所述摆动部件与所述第一及第二位置检测机构一起容纳在开关盒中,在所述摆动部件中设置由第一弹性部件向外施力的突出部件,在所述开关盒内可以设置与所述突出部件协动以保持所述摆动部件的动作位置的锁销部。
根据这种结构,通过突出部件与锁销部协动以保持摆动部件的动作位置,从而在锁定部件在规定位置动作时,能够保持第一或第二位置检测机构的动作状态。
此外,在本发明的转向锁定装置中,所述第一位置检测机构为锁定位置检测开关,所述第二位置检测机构为解锁位置检测开关,在所述锁销部中可设置第一锁销凹部,通过所述突出部件嵌入该凹部,第一锁销凹部使所述摆动部件保持在使所述锁定位置检测开关接通的位置处。
根据这种结构,通过形成使锁定位置检测机构保持在接通状态的第一锁销凹部,从而能够在锁定部件从锁定位置向解锁位置移动的途中,在锁定部件尚未完全与可动部件解除卡合的位置(啮合位置)处,持续保持从锁定位置检测机构发送的锁定位置检测信号。总之,在解锁位置检测开关发生故障而始终进行接通动作的情况下,当锁定部件处于啮合位置时,如果断开锁定位置检测开关,则尽管可动部件仍处于锁定状态,也会被判断为解锁状态,从而出现允许发动机起动或行驶的情况,但通过所述结构则能够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并提高安全性。
此外,在本发明的转向锁定装置中,在所述锁销部中也可形成第二锁销凹部,通过所述突出部件嵌入该凹部中,能够将所述摆动部件保持在使所述锁定位置检测开关及所述解锁位置检测开关中的任意一个均不进行接通动作的位置,与所述第二锁销凹部连续形成倾斜面,当所述摆动部件使所述解锁位置检测开关进行接通动作时,从所述第二锁销凹部脱离的所述突出部件压接在所述倾斜面上。
根据这种结构,由于采用了当摆动部件使解锁位置检测开关进行接通动作时,从第二锁销凹部脱离的突出部件压接到倾斜面上的结构,因此,通过第一弹性部件使突出部件压迫倾斜面产生的倾斜面的反作用力将向使突出部件返回第二锁销凹部的方向,即摆动部件返回中立位置的方向作用。这样,当锁定部件从解锁位置开始向锁定位置移动时,解除了锁定部件限制的摆动部件返回中立位置,结果,能够立即切断(断开)解锁位置检测开关的动作。
此外,在本发明的转向锁定装置中也可以设置第二弹性部件,该部件在所述摆动部件使所述解锁位置检测开关进行接通动作的位置处,作用使所述摆动部件返回所述中立位置的弹力。
采用这种结构,通过设置第二弹性部件,能够确保伴随锁定部件开始从解锁位置向锁定位置的移动,立即停止(断开)解锁位置检测开关的动作,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安全性。
发明效果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转向锁定装置可根据锁定部件相对于可动部件的啮合状态,优选锁定部件的动作速度或者拉拔力。
本发明的转向锁定装置可通过简单且低成本的结构,精确检测转向轴的锁定状态及解锁状态,从而可确保防止在可动部件处于锁定状态时允许发动机发动或行驶。此外,还可实现转向锁定装置的小型化。
附图说明
图1为透视图,其以从罩上拆除外壳的状态显示了作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动转向锁定装置。
图2是锁定装置的分解透视图。
图3为局部分解透视图,其在除去开关盒的一部分的状态下,显示了开关盒的内部结构及定位块。
图4阶段性地显示了在通常状态下的解锁动作。
图5阶段性地显示了固定时的解锁动作。
图6阶段性地显示了常规的锁定动作。
图7阶段性地显示了转向轴的凹部的位置与锁定轴的卡合部偏离时的锁定动作。
图8(A)显示了转向轴处于锁定状态时的锁定轴及定位块的状态,图8(B)显示了图8(A)中定位块与锁销部的关系。
图9显示了锁定轴从图8所示的锁定位置朝解锁位置动作途中的状态。
图10显示了锁定位置检测开关断开的状态。
图11显示了锁定轴到达解锁位置的状态。
图12显示了锁定轴从解锁位置开始朝锁定位置方向移动以使解锁位置检测开关断开的状态。
图13显示了锁定动作继续进行,锁定轴的卡合部开始与转向轴的凹部啮合的状态。
图14显示了解锁动作时的各个位置检测开关的开关切换时序图。
图15显示了锁定动作时的各个位置检测开关的开关切换时序图。
图16显示了在锁定动作时,由于转向轴的凹部位置偏离,从而锁定轴的卡合部不能卡合的状态。
图中,1-转向轴;2-凹部;10-电动转向锁定装置;12-外壳;14-罩(lid);20-锁定单元;21-开关盒;22-电动马达;24-蜗轮;24a-轴部(轴部件);26-卷簧器(winder)(凸轮部件);27-凸轮槽;28-滑块;30-锁定轴(锁定部件);53-印刷基板;54-锁定位置检测开关;56-解锁位置检测开关;60-锁销部(detent);64-第一锁销凹部;66-第二锁销凹部;68-倾斜面;72-复位弹簧(return spring);80-定位块(position block);98-锁销弹簧(detent spring);100-钢球(steel ball)。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在以下的说明中,为方便起见,使用了“上”、“下”、“左”、“右”、“前”、“后”、“纵”、“横”等各个用语,但这些用语不应对本发明的结构形成任何限定。
图1以从罩14上拆除外壳12的状态显示了作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电动转向锁定装置10。外壳12可以形成金属或树脂制成的一体成型件,并且,其下端部开口,同时,在内部含有容纳空间。在外壳12的上端部形成大致半圆筒状的曲面部16。另外,在曲面部16的大致中央形成例如由大致矩形开口部形成的锁定轴插孔18。
罩14也可以由金属或树脂制成的一体成型件形成。在罩14上竖立设置多个支承部15(参见图2)。通过这些支承部15支承后面所述的锁定单元20及开关盒21等并使它们与罩14形成一体(模件化)。在将锁定单元20及开关盒21等固定于罩14上以实现模件化之后,在将所述锁定单元20及开关盒21等固定在内部的状态下,例如通过螺钉(未示出)将其固定在罩14上。
图2是所述锁定单元20的分解透视图。参见图1、2,锁定单元20大体由电动马达(致动装置)22、蜗轮24、卷簧器(凸轮部件)26、滑块(锁定部件)28以及锁定轴(锁定部件)30构成。蜗轮24、卷簧器26及与后面所述的电动马达22相连的蜗杆齿轮构成将电动马达22的动力传递至锁定轴30的传动机构。
通过罩14上的支承部15固定电动马达22。电动马达22的端子部22b直接与设置在开关盒21中的端子部32(参见图3)相连,从车载电池(未示出)对电动马达22供电。这样,在将电动马达22固定在罩14后随即完成电连接,从而不需要用于电连接的电气配线,同时,通过方单按式连接易于实现组装作业。
将蜗杆齿轮23固定在电动马达22的轴部22a上。通过竖立设置在罩14上的轴形支承部15a可旋转地支承蜗轮24。蜗轮24具有向上延伸的圆柱形轴部(轴部件)24a。在轴部24a的外周部切制出外螺纹,即梯形螺纹(节距间的导程1)。此外,蜗轮24在轴部24a的下部基端部具有凸起状的限制部24b。电动马达22的蜗杆齿轮23与蜗轮24螺合。因此,通过蜗杆齿轮23,将电动马达22的旋旋转力传递至蜗轮24。另外,轴部24a相对于后面所述的滑块28及锁定轴30的上下直进移动方向或进退方向并行设置。因此,由于能够将轴部24a产生的卷簧器26的直进移动按原样传递至滑块28及锁定轴30,因此,利用最简单的结构就能有效地进行从卷簧器26向锁定轴30的动力传递。
卷簧器26形成具有沿轴向贯穿的孔26a的大致圆筒形,在贯通孔26a的内周面上切制与蜗轮24的轴部24a的螺纹形状相对应的内螺纹。因此,卷簧器26在与蜗轮24的轴部24a螺纹卡合的状态下安装在蜗轮24上,并且,随着蜗轮24的旋转沿轴部24a的轴向、以竖直方向进行直进移动或者与蜗轮24一体旋转。此外,在卷簧器26的外周部形成凸轮槽27。凸轮槽27以沿圆周方向接近大约360度形成,两端分别形成由阶梯部形成的旋转止动部(止动部)27a、27b。另外,凸轮槽27以相对于与卷簧器26的轴向正交的平面形成锐角的倾斜方向延伸,以形成螺旋的一部分。
通过罩14的支承部15、沿竖直方向可滑动地支承滑块28。滑块28具有沿横向突出并一体形成的嵌入部34。该嵌入部34嵌入卷簧器26的凸轮槽27中。因此,当卷簧器26上下移动或者与蜗轮24一体旋转时,通过嵌入部34与卷簧器26一起或沿卷簧器26的凸轮槽27相对移动,滑块28也竖直移动。
在卷簧器26与蜗轮24联动旋转的情况下,将滑块28从嵌入部34接触凸轮槽27的一端27a的位置至沿凸轮槽27相对移动以接触凸轮槽27的另一端27b的移动距离(即,锁定轴30的移动距离)L设定为大于蜗轮24的轴部24a的螺纹节距间的导程1(即,L>1)。
滑块28的中央部形成上方及一侧开口且在下方具有底部的容纳部36。此外,在滑块28中,在与嵌入部34相同的一侧上向上设置圆锥形的弹簧支承部38,同时,在与嵌入部34相反的一侧突设开关动作部40。
使线圈状的解锁弹簧42的下端卡合并紧固在滑块28的弹簧支承部38上。解锁弹簧42上端的钩勾挂在相对于罩14安装的外壳12的内表面。因此,在解锁弹簧42完成组装的状态下,沿解锁方向或牵引方向或向下按压推动滑块28(进而,对安装于滑块28上的锁定轴30)。
锁定轴30可由例如扁平细长的矩形铸造件制成,在其前端或上端具有侧视梯形卡合部44。此外,在锁定轴30上,在纵向中央稍偏下方附近设置沿纵向延伸且沿厚度方向贯穿的长孔46。另外,在锁定轴30的下端部还形成弹簧容纳凹部48。
如后面所述,当锁定轴30处于锁定位置时,从外壳12的插孔18突出的卡合部44与转向轴(可动部件)的凹部卡合以达到锁定状态,另一方面,当锁定轴30处于解锁位置时,卡合部44缩入外壳12中,从而解除与转向轴的卡合并达到解锁状态。
锁定轴30在被布置在滑块28的容纳部36中的状态下,通过穿过锁定轴30的长孔46且两端由滑块28的容纳部36的两侧壁支承的销50被安装在滑块28中。以此方式组装的锁定轴30虽与滑块28一起上下移动,但由于销50可在长孔46内纵向移动,因此,锁定轴30也可相对于滑块28纵向移动。此外,在被夹持于锁定轴30与滑块28的容纳部36的底部之间的状态下,布置容纳在锁定轴30的弹簧容纳凹部48中的锁定弹簧52,以此方式,通过锁定弹簧52,以锁定方向或突出方向或上方按压推动锁定轴30,从而使销50达到与长孔46的下端接触的状态。
图3为局部分解透视图,其在除去开关盒21的一部分的状态下,显示了开关盒2 1的内部结构及定位块80。
在开关盒21的后方下部,一体形成有用于将车载电池的电力供给至电动转向锁定装置10的连接器21a(参见图1)。此外,通过分别设置于开关盒21上部与下部的紧固爪51((仅仅上部的图示),将印刷基板53紧固保持在开关盒21的后面。通过使该印刷基板53与设置在开关盒21中的端子部(未示出)电连接,能够从车载电池供电。此外,印刷基板53还起到位置判断装置的作用,该位置判断装置通过使实际安装的含有例如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等的电路与后面所述的各个位置检测开关电连接来判断锁定轴30的位置。
锁定位置检测开关54与解锁位置检测开关56沿纵向彼此靠近并安装在面向开关盒21内的容纳空间58的印刷基板53上。各位置检测开关54、56例如由具有可摆动的板状开关片54a、54b(参见图8(A))的限位开关构成。
锁销部60相对于各个位置检测开关54、56沿横向邻接布置容纳在开关盒2 1中。虽然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B)所示,锁销部60一体形成开关盒21的一部分,但是,其也可以由固定于开关盒21内壁面或印刷基板53上的其它部件构成。
在所述锁销部60中,在与印刷基板53的相对侧(即,锁定单元20侧)形成具有以大致圆弧状弯曲的底部的凹部62,在该凹部62的底部,在纵向大致中央位置处形成断面呈大致V字形的第一锁销凹部64,同时,与第一锁销凹部64相对在上侧邻接形成断面呈大致V字形的第二锁销凹部66。并且,形成从所述第二锁销凹部66延续向上以大致圆弧状弯曲延伸的倾斜面68。
在锁销部60的下部形成一端以锥形扩张的安装孔70。从印刷基板53侧,插入线圈形的复位弹簧72并使其安装于该安装孔70中。通过将设置在一端的环部压入安装孔70的锥部,即使通过后面所述的定位块80推压从锁销部60突出的另一端部,复位弹簧72也不会从安装孔70中脱出。
而且,第二弹性部件72并不局限于图中所示的螺旋弹簧,只要能够实现对定位块80施力的同样效果,也可使用片簧(leaf spring)、橡胶等其它弹性部件。此外,第二弹性部件72也可采用对定位块80作用拉伸力的部件。
如图3所示,在开关盒21中设置具有朝向锁定单元20的开口部并含有矩形空间的容纳孔74。在容纳孔74的横向两侧壁(开关盒21的一部分)上分别突设有突出量较小且在所述开口部侧具有倾斜面的摆动轴76(图中仅显示了一处)。另一方面,在定位块80中形成横向贯穿并在两侧面分别开口的轴承孔82。因此,若将定位块80从开关盒21的所述开口部压入容纳孔74,则通过使摆动轴76的倾斜面与定位块80的两侧面接触,从而能够分别向横向外侧推开容纳孔74的两侧壁,进而,通过压入定位块80以使摆动轴76嵌入轴承孔82中,从而可以使定位块80在容纳孔74中摆动。以此方式安装的定位块80形成从容纳孔74的开口部向锁定单元21侧突出规定量的状态(参见图1)。
如图3所示,定位块80从侧面所示呈大致Y字形,在夹持轴承孔82并向两侧延伸的两个端部分别向前方(即锁定单元20侧)突出,各个突出部在轴承孔82侧的侧面分别形成锁定侧抵接面84与解锁侧抵接面86,并与后面所述上下移动的滑块28的开关动作部40抵接。此外,在定位块80的两个端部的各个背面分别突设有锁定用突起88及解锁用突起90。在将定位块80安装在开关盒21中时,各个突起88、90分别面对或接触锁定位置检测开关54、56的各个开关片54a、56a。
定位块80具有向后延伸的脚部92。在脚部92的前端形成容纳凹部94,以便在如上所述安装在开关盒21中时,锁销部60进入容纳凹部94中。在定位块80的脚部92中,在容纳凹部94的底部形成弹簧容纳孔96。在使锁销弹簧98及钢球100容纳在设置于脚部92的弹簧容纳孔96内的状态下,将定位块80安装于开关盒21中。这样,通过锁销弹簧98向外推动钢球100并使其从弹簧容纳孔96中部分伸出,以便达到使其压接在锁销部60的凹部的底部的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作为突出部件,虽然使用了钢球100,但所述突出部件并不局限于此,其材质或形状可适当变化。此外,对突出部件施力的第二弹性部件也不局限于图中所示的螺旋弹簧,只要能够实现对突出部件进行施力的同样效果,也可使用片簧、橡胶等其它弹性部件。
下面,对由所述结构构成的转向锁定装置10的锁定单元20中的解锁动作及锁定动作进行说明。
转向锁定装置10通过设置于覆盖在转向轴1(参见图8(A))周围的圆筒形转向柱(未示出)上的开口部,在外壳12的曲面部16与转向柱的外周面接触的状态下,例如通过螺钉固定等方法固定在锁定轴30可进退的位置处。在转向轴的外周,在整个周面的范围内以等距离设置锁定轴30的卡合部44可以卡合的多个凹部2(参见图8(A))。转向轴1位能够与转向盘(未示出)的操作联动旋转的可动部件。
在禁止汽车的发动机启动或运转时(例如,持有正规电子钥匙的用户未上车并且也不在该汽车附近时),锁定轴30处于锁定位置。这时,锁定轴30的卡合部44卡合在转向轴的凹部内,从而锁定转向轴。
图4阶段性地显示了在使锁定轴30从转向轴的凹部后退并解除卡合时,不必对锁定轴30施予较大拉拔力的通常状态下的解锁动作。
在状态A,锁定轴30处于锁定位置,其前端的卡合部44卡合在转向轴的凹部内。这时,由于所述凹部内的侧面没有压接于所述卡合部44的侧面,因此,在解除锁定轴30与转向轴的卡合时,不必较大的拉拔力。此外,当锁定轴30处于锁定位置时,滑块28的嵌入部34位于卷簧器26的凸轮槽27内并与一个旋转止动部27a抵接。
例如,在持有原车电子钥匙的用户上车并按下发动机起动开关时,根据由主ECU(主电子控制装置)发出的开始信号,对电动转向锁定装置10的电动马达22通电并正转工作。这样,通过蜗杆齿轮23传递电动马达22的动力,蜗轮24在上视图中按逆时针方向旋转。
这时,如上所述,在通常状态下,锁定轴30的拉拔力较轻。因此,由于蜗轮24的轴部24a的外螺纹与卷簧器26的内螺纹之间的摩擦力大于滑块28的嵌入部34与卷簧器26的凸轮槽27侧面之间的摩擦力,因此,卷簧器26与蜗轮24一体旋转。这样,当卷簧器26与蜗轮24一起开始旋转时,滑块28的嵌入部34离开卷簧器26的凸轮槽27的旋转阻挡部27a并沿凸轮槽27移动,与此相伴,如状态B所示,锁定轴30从锁定位置朝解锁方向向下方直线移动。因此,锁定轴30的卡合部44从转向轴的凹部脱出以解除卡合(即,解锁)。
若卷簧器26继续旋转,则所述嵌入部34沿所述凸轮槽27移动并且锁定轴30进一步向下移动至状态C,这时,所述嵌入部34与凸轮槽27的另一旋转止动部27b抵接,由此限制卷簧器26的进一步旋转。这时,锁定轴30的卡合部44虽然已从转向轴的凹部脱出,但是,锁定轴30还未到达解锁位置。
在到达状态C之后,电动马达22仍继续正转驱动。这样,蜗轮24也将继续旋转。这时,由于卷簧器26的旋转已被限制,因此,所述嵌入部34仍保持与凸轮槽27的另一旋转止动部27b抵接的状态,卷簧器26通过螺纹驱动相对于轴部24a沿轴向向下移动,与此相伴,滑块28以及锁定轴30也向下方作直线移动,并到达状态D所示的解锁位置。
这时,卷簧器26的下表面接触设置在蜗轮24的轴部24a的基端部的限制部24b,从而限制了进一步向下方的移动并正确停止于解锁位置,同时,电动马达22的动作也停止。
在所述解锁动作中,解锁弹簧42对滑块28推压的施力力在状态A时最大,在状态D时最小。解锁弹簧42能够实现辅助锁定轴30的拉拔力的效果。
下面,参照图5,对固定时(固定状态)的解锁动作进行说明。此处,“固定时(固定状态)”是指当锁定轴30的卡合部44嵌入转向轴的凹部时,通过在转向轴上作用转矩,所述凹部的侧面强压接于所述卡合部44的侧面,拉拔锁定轴30需要规定量以上的较大拉拔力的状态。这时,将作用于锁定轴30上的转矩或负荷称为“固定转矩(固定状态转矩)”。
在状态A,与图4一样,锁定轴30处于锁定位置处,卷簧器26的凸轮槽27的一个旋转止动部27a与滑块28的嵌入部34抵接。从该状态开始,与图4的情况一样,电动马达22开始正向驱动以进行解锁动作。这时,由于固定状转矩作用于锁定轴30上,因此,拉拔力远大于所述通常状态。因此,由于滑块28的嵌入部34与卷簧器26的凸轮槽27侧面之间的摩擦力大于蜗轮24的轴部24a的外螺纹与卷簧器26的内螺纹之间的摩擦力,因此,卷簧器26不会与蜗轮24一同旋转,轴部24相对于卷簧器26在上视图中以逆时针方向旋转。这样,卷簧器26将不旋转而是通过螺纹驱动向下方直线移动。与此相伴,锁定轴30也向下方直线移动,直至卷簧器26的下表面接触限制部24b,进入状态G。这时,锁定轴30的卡合部44已从转向锁定轴的凹部脱离,以进入卡合解除(即,解锁)状态。
这样,由于在施加固定转矩的情况下,锁定轴30通过螺纹驱动向下方移动,因此,与图4中通过凸轮槽27的动作相比动作速度较慢,但却能够获得较大的拉拔力,以确保能够牵引承受固定转矩作用的锁定轴30。
解除与转向轴卡合之后的锁定轴30移动所需的力较小。因此,在状态G之后,由于蜗轮24的轴部24a的外螺纹与卷簧器26的内螺纹之间的摩擦力大于滑块28的嵌入部34与卷簧器26的凸轮槽27侧面间的摩擦力,因此,卷簧器26与蜗轮24一体旋转。这样,当卷簧器26与蜗轮24一起旋转时,滑块28的嵌入部34离开卷簧器26的凸轮槽27的旋转止动部27a并沿凸轮槽27移动,以此相伴,如状态H所示,锁定轴30进一步向下方直线移动。之后,当滑块28的嵌入部34接触凸轮槽27的另一端的旋转止动部27b时,锁定轴30到达状态D所示的解锁位置,同时,使电动马达22的动作停止。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的电动转向锁定装置10,通过将可相对于轴部24a旋转及直线移动的卷簧器26设置作为向锁定轴30传递动力的部件,从而对于锁定轴30的驱动而言,能够采用2种方式。即,当卷簧器26相对于轴部24a作直线移动时,锁定轴30的动作速度虽较慢但可获得较大的拉拔力,另一方面,当卷簧器26相对于轴部24a旋转时,锁定轴30的拉拔力虽较小但能够加快动作速度。因此,在锁定轴30上未特别施加负荷的通常状态下,优先通过卷簧器26的凸轮槽27的旋转使锁定轴30快速移动,由于施加固定转矩,在解锁时需对锁定轴30施加较大拉拔力的情况下,可优先通过卷簧器26的直线移动、以较大的力牵引锁定轴30。这样,根据锁定轴30相对于转向轴的啮合状态,优先选用锁定轴30的动作速度或拉拔力。
此外,由于轴部24a与卷簧器26通过螺纹螺合并且螺纹的导程1一般较小,因此,即使在锁定轴30上作用固定转矩,从而在解锁时需要较大拉拔力的情况下,仍可通过螺纹驱动使卷簧器26相对于轴部24a直线移动,从而能够确保解除锁定轴30与转向轴的卡合。
此外,由于在卷簧器26的内螺纹与轴部24a的外螺纹之间会产生摩擦力,因此,在解除锁定轴30的卡合所需的拉拔力小于规定量的情况下,通过所述摩擦力,卷簧器26能够与轴部24a一体旋转(连转)。
另外,由于将滑块28的嵌入部34从卷簧器26的凸轮槽27的一个旋转止动部27a直至与另一旋转止动部27b抵接为止相对于轴部24a移动的距离L设定为大于螺纹的导程1,因此,锁定轴30通过卷簧器26的旋转而在凸轮槽27中直线移动的动作速度比通过所述螺纹驱动形成的卷簧器26及锁定轴30的直线移动快。
下面,参照图6对电动转向锁定装置10的锁定单元20的锁定动作进行说明。
与图4、5一样,在状态D中,锁定轴30处于解锁位置。
例如,在检测到持有原车电子钥匙的用户停止发动机后或停止发动机并关闭车门后离开汽车达规定距离以上时,主ECU对电动转向锁定装置10发出锁定指令。接收该指令,印刷基板53使电动马达22逆转运动。这样,通过蜗杆齿轮23传递电动马达22的动力,蜗轮24在上视图中作顺时针方向旋转。
这时,可以减小使锁定轴30向上方直线移动的推压力。因此,由于蜗轮24的轴部24a的外螺纹与卷簧器26的内螺纹间的摩擦力大于滑块28的嵌入部34与卷簧器26的凸轮槽27侧面间的摩擦力,所以,卷簧器26与蜗轮24一体旋转。这样,当卷簧器26与蜗轮24一起在上视图中以顺时针方向开始旋转时,滑块28的嵌入部34离开卷簧器26的凸轮槽27的另一旋转止动部27b并沿凸轮槽27移动,与此相伴,如状态E所示,锁定轴30从解锁位置朝锁定位置方向、向上方直线移动。
虽然锁定轴30伴随卷簧器26的继续旋转而向上方作直线移动,但是,当滑块28的嵌入部34达到与凸轮槽27中的一个旋转止动部27a抵接的状态F时,限制卷簧器26的旋转。之后,由于继续电动马达22的逆向驱动,因此,蜗轮24及轴部24a也继续旋转。这样,卷簧器26不旋转而是通过螺纹驱动相对于轴部24a向上作直线移动。与此相伴,锁定轴30也向上作直线移动以到达状态A所示的锁定位置,并使电动马达22的动作停止。这样,锁定轴30的卡合部44嵌入转向轴的凹部,以锁定转向轴(及转向盘)。
可是,图7显示了在锁定动作时,由于转向轴的凹部的位置偏离,因此,锁定轴30的卡合部44不能嵌入所述凹部时的锁定动作状态。在这种情况下的状态D及状态E与图6相同。当达到滑块28的嵌入部34与凸轮槽27中的一个旋转止动部27a抵接的状态F时,限制卷簧器26的旋转。之后,由于使电动马达22的逆向驱动继续,因此,蜗轮24及轴部24a也继续旋转。当锁定轴30从状态E继续向上直线移动时,锁定轴30的卡合部44的前端接触转向轴的凹部间的外周面,从而限制其继续向上方移动。但是,由于使电动马达22的逆向驱动继续,因此,卷簧器26将通过螺纹驱动相对于轴部24a向上移动,与之相伴,滑块28也向上移动。
这时,由于限制了锁定轴30的向上移动,因此,通过销50在锁定轴30的长孔46内移动,从而锁定轴30相对于滑块28相对移动。其相对移动量形成锁定弹簧52的压缩量,从而达到通过锁定弹簧52向锁定方向或向上强迫推动锁定轴52的状态。之后,在通过转向盘的操作使转向轴旋转并且凹部的位置与锁定轴30的卡合部44一致时,锁定轴30通过锁定弹簧52的施力力向上移动,以便卡合部44嵌入所述凹部,从而锁定转向轴。这样,在本实施例的电动转向锁定装置10中,即使在锁定动作时转向轴的凹部的位置偏离的情况下,仍能自动完成锁定状态。
下面,对具有所述结构的转向锁定装置10的锁定状态及解锁状态的检测动作进行说明。
图8(A)显示了转向轴1处于锁定状态时的锁定轴30及定位块80的状态,图8(B)显示了图8(A)中定位块80与锁销部60的关系。
在该锁定状态时,通过滑块28的开关动作部40与定位块80的锁定侧抵接面84抵接,定位块80处于以顺时针方向摆动的位置。这时,通过压入锁定位置检测开关54的开关片54a,使定位块80的锁定用突起88进行接通动作,另一方面,通过使定位块80的解锁用突起90离开,从而使解锁位置检测开关56断开。这样,一方面,印刷基板53检测锁定位置检测开关54的接通信号,另一方面,根据解锁位置检测开关56处于接通状态,判定锁定轴30处于锁定位置。
此外,在处于该锁定状态时,如图8(B)所示,由锁销弹簧98施力的钢球100嵌入锁销部60的第一锁销凹部64中,从而定位块80保持接通锁定位置检测开关54的摆动位置。
图9显示了锁定轴30从锁定位置朝解锁位置动作途中的状态。例如,在持有原车电子钥匙的用户上车并按下发动机起动开关时,根据来自主ECU(主电子控制装置)的开始信号,电动转向锁定装置10的电动马达22被通电并正转运动。这样,通过蜗杆齿轮23传递电动马达22的动力,蜗轮24旋转。若蜗轮24旋转,则与其螺纹部24a啮合的卷簧器26与蜗轮24一起在图1的上视图中沿逆时针方向旋转或向下移动。这样,通过解锁弹簧42对滑块28的施力力,辅助嵌入部34嵌入卷簧器26的凸轮槽27中的滑块28与锁定轴30向下作直线移动。结果,如图9(A)所示,锁定轴30的卡合部44从转向轴1的凹部2脱离以解除卡合,从而转向轴1及转向盘解锁并且可以旋转。
这时,如图9(B)所示,滑块28的开关动作部40离开定位块80的锁定侧抵接面84向下移动,并达到与定位块80的解锁侧抵接面86轻轻接触的状态,但还不能使所述通过嵌入第一锁销凹部64中的钢球100保持摆动位置的定位块80摆动,定位块80保持使锁定位置检测开关54进行接通动作的状态。因此,由于定位块80的摆动位置没有变化,所以,印刷基板53对锁定轴31处于锁定位置的判断也没有变化。
这样,通过钢球100与第一锁销凹部64协动以使定位块80保持在使锁定位置检测开关54进行接通动作的状态,从而在锁定轴30从锁定位置移动至解锁位置的途中,在锁定轴30处于未完全与转向轴1解除卡合的位置(啮合位置)处,能够使来自锁定位置检测开关54的锁定位置检测信号继续。总之,在解锁位置检测开关56发生故障以始终进行接通动作的情况下,当锁定轴30处于啮合位置时,如果使锁定位置检测开关54断开,尽管转向轴1还处于锁定状态,仍判断为解锁状态,从而允许车辆点火或行驶,但是,通过所述结构能够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从而能够提高安全性。
图10显示了锁定位置检测开关54断开的状态。若通过电动马达22的驱动,利用解锁弹簧42的施力力协助滑块28进一步向下作直线移动后,则通过滑块28的开关动作部40按压定位块80的解锁侧抵接面86,定位块80开始以逆时针方向摆动。以此方式,解除定位块80的锁定用突起88对开关片54a的推压,从而使锁定位置检测开关54断开。另一方面,这时定位块80的解锁用突起90没有推压开关片56,从而未使解锁位置检测开关56接通。即,定位块80处于不使锁定位置检测开关54及解锁位置检测开关56中的任意一个进行接通的中立位置。此外,这时,设置在定位块80中的钢球100达到从第一锁销凹部64脱离以嵌入邻接的第二锁销凹部66中的状态,从而使定位块80保持在中立位置。
图11显示了锁定轴30到达解锁位置的状态。电动马达22从旋转开始、以规定量的旋转后,停止动作。在动作停止之前,通过解锁弹簧42的施力力协助滑块28进一步向下移动,以便通过开关动作部40推压定位块80的解锁侧抵接面86。这样,定位块80在抵抗复位弹簧72的施力力的同时,从中立位置沿逆时针方向进一步摆动。其结果,通过定位块80的解锁用突起90推压开关片56a,解锁位置检测开关56进行接通动作。这时,设置在定位块80中的钢球100达到从第二锁销凹部66脱出以通过锁销弹簧98压接于倾斜面68上的状态。
在使解锁位置检测开关56进行接通动作时,印刷基板53根据锁定位置检测开关54断开并使解锁位置检测开关56接通,判定锁定轴30处于解锁位置。这样,电动转向锁定装置10的解锁动作完成。
下面,对电动转向锁定装置10的锁定动作进行说明。
图12显示了锁定轴30从图12所示的解锁位置开始朝锁定位置方向移动以使解锁位置检测开关56断开的状态。
例如,在检测到持有原车电子钥匙的用户使发动机停止后离开汽车达规定距离时,主ECU对电动转向锁定装置10发送锁定指令。接收该指令,印刷基板53使电动马达22逆转运动。这样,通过蜗杆齿轮23传递电动马达22的动力,从而蜗轮24旋转。若蜗轮24旋转,则与其螺纹部24a啮合的卷簧器26与蜗轮24一起在图1的上视图中,沿顺时针方向旋转或向上移动。因此,嵌入部34卡合在卷簧器26的凸轮槽27中的滑块28与锁定轴30在克服解锁弹簧42作用于滑块28的施力力的同时,开始从解锁位置朝锁定位置向上作直线移动。
通过滑块28向上移动,解除开关动作部40对解锁侧抵接面86的推压,因此,如图12(B)所示,定位块80通过来自钢球100压接的倾斜面68的反作用力以及复位弹簧72的施力力,从图11(B)所示的状态朝顺时针方向摆动,以便钢球100达到嵌入第二锁销凹部66中的中立位置。这时,滑块28的开关动作部40形成与定位块80的解锁侧抵接面86轻轻接触的状态。这样,如图12(A)所示,定位块80的解锁用突起90离开开关片56a,从而使解锁位置检测开关56断开。此外,如上所述,在定位块80处于中立位置时,锁定位置检测开关54处于断开状态。即,处于解锁信号及锁定信号均未被输入印刷基板53的状态。
这样,当定位块80使解锁位置检测开关56进行断开动作时,从第二锁销凹部66脱离的钢球100压接在倾斜面68上,通过这种结构,通过锁销弹簧98使钢球100对倾斜面68施力产生的来自倾斜面68的反作用力沿使用钢球100返回第二锁销凹部66的方向,即使定位块80返回中立位置的方向作用。这样,若锁定轴30从解锁位置朝锁定位置开始移动,则解除了由锁定轴30形成的限制的定位块80返回中立位置,结果,能够立即断开解锁位置检测开关56的动作。此外,通过设置复位弹簧72,伴随锁定轴30从解锁位置向锁定位置开始移动,能够确保进行立即使解锁位置检测开关56断开的动作,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安全性。
图13显示了锁定动作继续进行,锁定轴30的卡合部44开始与转向轴1的凹部2啮合的状态。若通过电动马达22的逆向驱动,滑块28及锁定轴30沿直线进一步向上方移动,则滑块28的开关动作部40移动至与定位块80的锁定侧抵接面84轻轻接触的位置。这时,由于开关动作部40未推压锁定侧抵接面84,因此,定位块80依然保持在中立位置。
之后,电动马达22从驱动开始、以规定量被逆向驱动后,动作停止。这样,滑块28及锁定轴30以直线进一步向上移动,结果,如图8所示,锁定轴30到达锁定位置。这时,定位块80沿顺时针方向进一步摆动以形成图8(B)所示的状态,以此方式,使锁定位置检测开关54进行接通动作。结果,印刷基板53根据解锁位置检测开关56断开且锁定位置检测开关54接通,判定锁定轴30处于锁定位置。这样,完成锁定动作。
此处,图14显示了解锁动作时的位置检测开关54、56的开关切换时序图,图15显示了锁定动作时的位置检测开关54、56的开关切换时序图。
在图14中,状态A表示锁定轴30的卡合部44完全嵌入转向轴1的凹部2中的锁定状态,状态B表示所述卡合部44从所述凹部2脱离(卡合解除)后的状态,状态C表示定位块80摆动到中立位置以使锁定位置检测开关54断开的状态,状态D表示定位块80从中立位置摆动以使解锁位置检测开关56接通的状态,状态E表示解锁动作完成时的解锁状态。
在图15中,状态E表示解锁状态(与图14相同),状态F表示定位块80摆动到中立位置以使解锁位置检测开关56断开的状态,状态G表示滑块28及锁定轴30向上方移动但定位块80保持在中立位置的状态,状态H表示定位块80从中立位置沿顺时针方向开始摆动时、锁定轴30的卡合部44开始与转向轴1的凹部2啮合的状态,状态A表示锁定动作完成时的锁定状态(与图14相同)。
可是,图16显示了在锁定动作时,由于转向轴1的凹部2位置偏离,因此,锁定轴30的卡合部44不能卡合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以锁定动作时的规定量,逆向驱动电动马达22并使其停止。这时,滑块28向上移动与电动马达22的逆向驱动相对应的距离,以便通过开关动作部40使锁定位置检测开关54接通,但是,通过卡合部44的前端接触转向轴1中凹部2间的外周面,与滑块28一起向上方移动的锁定轴30不能与滑块28一起向上移动。因此,通过销50在长孔46内移动,锁定轴30相对于滑块28相对移动。其相对移动量形成锁定弹簧52的压缩量,以此方式,锁定轴52处于通过锁定弹簧52向锁定方向或向上被强迫推动的状态。之后,通过转向盘的操作使转向轴1旋转,在凹部2的位置与锁定轴30的卡合部44一致时,锁定轴30通过锁定弹簧52的施力力向上移动,以便卡合部44卡合至所述凹部2中,从而锁定转向轴。这样,本实施例的电动转向锁定装置10在进行锁定动作时,即使在转向轴1的凹部2的位置出现偏离的情况下,仍能够自动完成锁定状态。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的电动转向锁定装置,通过在锁定轴30的锁定位置或者解锁位置处,定位块80使锁定位置检测开关54与解锁位置检测开关56中的任意一个动作,从而在使各个位置检测开关54、56中的任一个接通时,另一个必然断开,因此,不可能获得两个位置检测开关54、56同时接通的状态。因此,可以采用所谓设置随锁定轴30的移动而摆动的定位块80的简单且低成本的结构,并且,能够正确检测出锁定轴30的锁定位置及解锁位置,同时,能够检测出各个位置检测开关54、56的故障。结果,能够确保防止在未完全解除锁定轴30与转向轴1的卡合时从解锁位置检测开关56输出解锁信号而允许发动机起动或行驶。
此外,由于采用了将锁定轴30的直线移动转换为定位块80的摇摆运动(即,圆周方向角度运动)以使2个位置检测开关54、56接通、断开的结构,因此,不受锁定轴30的纵向长度的影响,并且,可在锁定位置与解锁位置之间以比锁定轴30的直线移动距离还小的间隔设置2个位置检测开关54、56,结果,能够实现电动转向锁定装置的小型化。
因此,根据本实施例的电动转向锁定装置10,通过简单且低成本的结构能够精确的检测转向轴1的锁定状态及解锁状态,从而可确保防止在转向轴处于锁定状态时允许发动机起动或行驶。此外,还能够实现电动转向锁定装置10的小型化。
虽然所述实施例对由电动马达进行锁定和解锁动作的电动转向锁定装置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也适用于使用者手动(例如,插入并旋转机械钥匙)进行锁定和解锁操作的转向锁定装置。

Claims (8)

1.一种转向锁定装置,其具备:
锁定部件,其通过与转向盘的操作联动的可动部件卡合或者解除该卡合来锁定或解锁所述可动部件;
致动器,其通过安装在车辆上的电池供给的电力运转;
传递机构,其将该致动器的动力传递至所述锁定部件,
所述转向锁定装置的特征在于,
所述传递机构具备:根据所述致动器的动作旋转的轴部件;和与该轴部件卡合,从而将所述致动器的动作传递至所述锁定部件的凸轮部件,
所述凸轮部件为与所述锁定部件卡合的大致圆筒状的部件,并在所述凸轮部件的贯通孔中形成内螺纹,所述轴部件在外周部具有与所述凸轮部件的内螺纹对应的外螺纹,所述凸轮部件与所述轴部件相互啮合组装,
在所述凸轮部件的外周面上形成所述锁定部件卡合的凸轮槽,
以如下的方式构成,即:当解除所述锁定部件对于所述可动部件的卡合时,在通常状态下,所述轴部件与所述凸轮部件一体地旋转,另一方面,在所述锁定部件需要规定量以上的拉拔力的情况下,所述凸轮部件相对于所述轴部件沿轴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凸轮槽的两端设置与所述锁定部件抵接的止动部,所述锁定部件在从所述凸轮槽的一方的止动部至抵接于另一方的止动部之间相对于所述轴部件移动的距离被设定为大于所述外螺纹的导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转向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部件沿所述锁定部件的进退方向并行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装置还设有:检测所述锁定部件的动作位置的第一及第二位置检测机构;基于来自这些位置检测机构的检测信号,判定所述锁定部件的动作位置的判定机构;以及伴随所述锁定部件向锁定位置或解锁位置的移动而摆动,从而使所述第一及第二位置检测机构的任一个动作的摆动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向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摆动部件与所述第一及第二位置检测机构一起容纳在开关盒中,在所述摆动部件上设置利用第一弹性部件向外方施力的突出部件,在所述开关盒内设置与所述突出部件协动,从而保持所述摆动部件的动作位置的锁销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向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位置检测机构为锁定位置检测开关,所述第二位置检测机构为解锁位置检测开关,在所述锁销部上形成第一锁销凹部,该第一锁销凹部通过使所述突出部件嵌入,使所述摆动部件保持在使所述锁定位置检测开关发生接通动作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向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以如下的方式构成,即:在所述锁销部形成第二锁销凹部,该第二锁销凹部通过使所述突出部件嵌入,使所述摆动部件保持在使所述锁定位置检测开关及所述解锁位置检测开关的任意一个均不发生接通动作的中立位置,与所述第二锁销凹部连续地形成倾斜面,当所述摆动部件使所述解锁位置检测开关发生接通动作时,从所述第二锁销凹部脱离的所述突出部件压接在所述倾斜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转向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置第二弹性部件,该第二弹性部件在所述摆动部件使所述解锁位置检测开关发生接通动作的位置处,作用使所述摆动部件返回到所述中立位置的力。
CN2007103057798A 2006-10-06 2007-09-29 转向锁定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1965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274893 2006-10-06
JP2006274893A JP4786493B2 (ja) 2006-10-06 2006-10-06 ステアリングロック装置
JP2006-274893 2006-10-06
JP2006-286091 2006-10-20
JP2006286091A JP4786497B2 (ja) 2006-10-20 2006-10-20 ステアリングロック装置
JP2006286091 2006-10-2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19656A CN101219656A (zh) 2008-07-16
CN101219656B true CN101219656B (zh) 2011-04-13

Family

ID=393774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305779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219656B (zh) 2006-10-06 2007-09-29 转向锁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786493B2 (zh)
CN (1) CN10121965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66083B2 (ja) * 2009-02-16 2013-08-21 株式会社アルファ ステアリングロック装置
CN101824941B (zh) * 2009-03-06 2014-07-09 株式会社有信 电动转向锁定装置
JP5260359B2 (ja) * 2009-03-06 2013-08-14 株式会社ユーシン 電動ステアリングロック装置
JP5872269B2 (ja) * 2011-12-02 2016-03-01 株式会社マキタ 電動式耕うん機
JP5956780B2 (ja) * 2012-03-01 2016-07-27 株式会社アルファ 電動ステアリングロック装置
JP6075828B2 (ja) * 2012-07-09 2017-02-08 株式会社ユーシン エンジン始動システム
KR101483151B1 (ko) * 2013-07-16 2015-01-16 주식회사 대동 차량의 전동식 스테어링 장치
CN104554139B (zh) * 2014-07-02 2017-10-27 苏州华昌机电有限公司 汽车电动助力转向装置
JP6423255B2 (ja) * 2014-11-27 2018-11-14 株式会社ユーシン ステアリングロック装置
DE102014017828A1 (de) * 2014-12-03 2015-06-18 Daimler Ag Lenkungsverriegelungsvorrichtung für ein Fahrzeug
JP6606360B2 (ja) * 2015-06-23 2019-11-13 株式会社ユーシン 電動ステアリングロック装置
JP6710651B2 (ja) 2017-03-02 2020-06-17 株式会社ホンダロック 鞍乗り型車両用電動ステアリングロック装置
CN108287050B (zh) * 2017-12-27 2020-11-10 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 一种刚性机械锁定机构及锁定或解锁方法
CN109372840A (zh) * 2018-10-18 2019-02-22 九江精密测试技术研究所 一种耐大冲击和振动的高精度锁紧机构
CN110424834A (zh) * 2019-09-03 2019-11-08 中物合集团有限公司 锁具控制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229525A (en) * 1940-05-09 1941-01-21 Houdaille Hershey Corp Automobile lock
US4031345A (en) * 1974-12-18 1977-06-21 Grayhill, Inc. Miniature electrical switch
US6354118B1 (en) * 1999-02-15 2002-03-12 Valeo Gmbh& Co.Scherheitssysteme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ally locking the steering shaft of a motor vehicle steering device
US6539756B2 (en) * 2000-08-10 2003-04-01 Kiekert Ag Steering wheel lock
CN1476031A (zh) * 2002-06-19 2004-02-18 ��ʽ���絺Ұ 自行车电开关装置
CN1706696A (zh) * 2004-06-04 2005-12-14 株式会社有信 电机驱动转向锁紧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72667B2 (ja) * 1995-12-04 2001-06-04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シーソ型スイッチ
JP2005014755A (ja) * 2003-06-26 2005-01-20 Tokai Rika Co Ltd 電動ステアリングロック装置
JP2006067694A (ja) * 2004-08-26 2006-03-09 Jidosha Denki Kogyo Co Ltd アクチュエータ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229525A (en) * 1940-05-09 1941-01-21 Houdaille Hershey Corp Automobile lock
US4031345A (en) * 1974-12-18 1977-06-21 Grayhill, Inc. Miniature electrical switch
US6354118B1 (en) * 1999-02-15 2002-03-12 Valeo Gmbh& Co.Scherheitssysteme Arrangement for electrically locking the steering shaft of a motor vehicle steering device
US6539756B2 (en) * 2000-08-10 2003-04-01 Kiekert Ag Steering wheel lock
CN1476031A (zh) * 2002-06-19 2004-02-18 ��ʽ���絺Ұ 自行车电开关装置
CN1706696A (zh) * 2004-06-04 2005-12-14 株式会社有信 电机驱动转向锁紧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8094138A (ja) 2008-04-24
JP4786493B2 (ja) 2011-10-05
CN101219656A (zh) 2008-07-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19656B (zh) 转向锁定装置
CN102837678B (zh) 车辆用锁定设备
US8229628B2 (en) Electric steering lock device
US7762110B2 (en) Steering lock unit
KR100940728B1 (ko) 서비스 플러그의 부착 구조
CN102741096B (zh) 用于机动车的转向盘锁装置
EP2792519B1 (en) Vehicle door structure
DE60317871T2 (de) Motorstart Steuerung für ein Fahrzeug
EP0300911B1 (en) Steering lock system
KR100884869B1 (ko) 래치 장치
SK50452010A3 (sk) Auto lock mechanism
JP5158531B2 (ja) フューエルリッドロック装置
CN102371969A (zh) 电动转向锁定装置
JP2003063354A (ja) 電子式車両盗難防止装置
CN102050082A (zh) 用于车辆的钥匙互锁设备
EP3162642B1 (en) Steering lock device
CN201898245U (zh) 电源电路连接装置
JP6075828B2 (ja) エンジン始動システム
JP6109624B2 (ja) 電動ステアリングロック装置
JP5283603B2 (ja) 電動ステアリングロック装置
JP2011086586A (ja) イグニッションスイッチ装置
EP3960970B1 (en) Locking device
JP2012149410A (ja) 給油口外蓋施錠装置、給油口外蓋施錠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媒体
JP6056314B2 (ja) 車両のエネルギ供給口装置
JP2514502B2 (ja) 自動車用ドアロックの施解錠操作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413

Termination date: 2016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