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14228A - 可用于负载药物的水溶性壳聚糖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可用于负载药物的水溶性壳聚糖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214228A
CN101214228A CNA2008100451759A CN200810045175A CN101214228A CN 101214228 A CN101214228 A CN 101214228A CN A2008100451759 A CNA2008100451759 A CN A2008100451759A CN 200810045175 A CN200810045175 A CN 200810045175A CN 101214228 A CN101214228 A CN 1012142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soluble chitosan
microsphere
crosslinking
chitos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81004517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71782C (zh
Inventor
李玉宝
李峻峰
张利
左奕
孙爱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ichu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B20081004517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0571782C/zh
Publication of CN1012142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2142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71782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71782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可用于负载药物的水溶性壳聚糖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微球的结构是在可负载药物的交联态水溶性壳聚糖芯核外依次包裹有交联态水溶性壳聚糖包覆层和交联固化外表层,可用于对药物包载和控制释放。制备方法是先用将混合有水溶性壳聚糖和相应水分散的药物与油性成分形成W/O型混合物,与二醛类交联剂反应得到载药的微球芯核,再用水溶性壳聚糖溶液在其外侧形成交联态包覆层,最后经第二次交联反应形成交联固化表层。该壳聚糖载药微球粒径分布和缓释效果可控,强度显著提高,生物相容性和生物粘附性好,扩大了载药的适用范围,药物包载和控释效果好,可用于皮下、静脉及腹腔注射给药和口服等多种给药方式,且制备方法简单易行,条件温和,生产成本较低。

Description

可用于负载药物的水溶性壳聚糖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用于负载药物的水溶性壳聚糖微球及制备方法。该微球可用于对药物进行包载并控制释放。
背景技术
载药微球一般是指用高分子材料或其单体制备的球型高分子微球,其表面可以携带具有化学反应活性的、pH敏感性的、多孔性的、放射性的或其它功能的基团,从而能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微球能够有效延长药物在人体内的循环半衰期,从而起到延长药效的作用,并通过对药物的缓、控释作用,减少用药频率,降低血药浓度的波动,使血药浓度恒定在治疗窗内,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保持持久、稳定的药效。
壳聚糖(Chitosan),化学名称为β-(1,4)-2-氨基-2-脱氧-D-葡聚糖,是甲壳素脱乙酰基的一种线性聚合产物,也是生物界存在的唯一一种碱性氨基多糖,不溶于水但能溶于低浓度无机酸或有机酸,具有很好的生物降解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粘附性和促进药物吸收的作用。以壳聚糖为原料制备得到的壳聚糖微球因具有控制释药、组织靶向、提高药物稳定性等多方面的优势,是目前实际应用较多的药物缓释形式,已成为近年来新型给药系统研究的热点。
以壳聚糖为原料制备壳聚糖载药微球,通常是先将壳聚糖用低浓度无机酸或有机酸溶解,然后将壳聚糖制成微球再负载药物,或者是在溶解的壳聚糖溶液中添加药物,然后制成载药微球。先将壳聚糖制成微球再载药的方式,一般药物包封量低,而且药物包封效果较差,药物暴释现象明显,使得药物缓释效果差。在溶解的壳聚糖溶液中添加药物然后制成微球的方式,虽然药物包封效果较好,但是由于普通壳聚糖只能溶解于低浓度无机酸或有机酸溶液中,使得一些对酸不稳定的药物(如利福平、红霉素等)难于稳定存在,从而限制了包载药物的种类。
目前壳聚糖微球的制备方法主要有溶剂蒸发法、凝聚法、喷雾干燥法以及乳化交联法等。溶剂蒸发法过程中需要加入一些对人体有害的有机溶剂,有机溶剂的残留会为该方法制备的微球带来使用中的安全问题,且该方法得到的微球强度较低,药物控释效果较差。凝聚法是通过加入三聚磷酸钠、海藻酸钠、硫酸钠或柠檬酸钠等与壳聚糖发生离子凝聚来形成微球,得到的微球强度不高,球径较大且球形度也不好。喷雾干燥法制备的壳聚糖微球强度也较低,药物控释效果不够理想。乳化交联法可以制备包埋多种药物(如亲水性药物、亲脂性药物和固体药物等)的载药微球,微球粒径较小且球形度好,而且制备工艺简单易行,尤其是可希望通过控制交联度来实现控制释放性能。
如果将普通不溶于水的壳聚糖先改性成水溶性的壳聚糖,以这种水溶性壳聚糖的溶液采用乳化交联的方式来制备载药微球,可以拓宽壳聚糖载药微球的应用范围,得到一种生物降解性、生物相容性和生物粘附性好,载药范围广的新型壳聚糖载药微球,尤其可用于对酸不稳定的药物的包载和控释。但由于水溶性壳聚糖的脱乙酰度较低,能参与交联反应的氨基较少,如果按照壳聚糖普通的乳化交联方式制备水溶性壳聚糖微球,得到的微球强度较差,尤其在用于载药时制备过程中药物易被洗脱,药物包封率低且暴释现象严重,严重影响载药效果。
刘自强等在“水溶性壳聚糖及磁性壳聚糖微球的制备”(《日用化学工业》2006,Vol.36(6))中报道了一种水溶性壳聚糖及磁性壳聚糖微球的制备方式,是将高脱乙酰度壳聚糖制备成水溶性壳聚糖后,由其水溶液(及含有分散的纳米铁酸钴)与液体石蜡常温下搅拌呈乳状液体系,再与戊二醛反应可得到相应的磁性壳聚糖微球,并对壳聚糖的质量分数对所成微球的影响、搅拌速度对微球形貌影响等进行了研究探讨。但由于其同样是采用普通的乳化交联方式制备成水溶性壳聚糖微球,因此得到的微球也同样存在强度较差的情况,如果直接将其用于载药,在制备过程中药物易被洗脱,药物包封率低且暴释现象严重,严重影响载药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本发明将提供一种新形式的可用于负载药物的水溶性壳聚糖微球,使其强度能显著提高,对药物的包载和控释效果好。本发明进一步还将提供该负载药物的水溶性壳聚糖微球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可用于负载药物的水溶性壳聚糖微球,其结构形式是在用于负载药物的交联态的水溶性壳聚糖芯核外依次包裹有交联态的水溶性壳聚糖包覆层和交联固化的外表层。特别是,其中所说该交联态的水溶性壳聚糖芯核以采用由水溶性壳聚糖与二醛类化合物反应所形成的交联态结构,并可进一步使所说该交联态的水溶性壳聚糖芯核及其外包裹的交联态水溶性壳聚糖包覆层为由二醛化合物同时分别与水溶性壳聚糖芯核内及包裹于外的水溶性壳聚糖反应所形成的交联态结构。所说的二醛化合物作为交联剂,可以有多种选择,但试验显示,不同二醛化合物在反应活性上是有差异的,例如,戊二醛的活性较理想,也是现有文献中使用最多的,而使用如对苯二甲醛等二醛化合物进行交联时的反应活性则相对都低于戊二醛,因此仍推荐最常用的戊二醛为首选。
由于二醛化合物中具有两个活性反应基团的醛基,因此当其一个醛基与壳聚糖反应并形成具有初步强度的微球芯核,另外一个醛基依然保持活性,能与后续再加入的水溶性壳聚糖与戊二醛活性醛基反应,从而即可进一步方便地在已形成的微球芯核外形成交联态的水溶性壳聚糖包覆层。
在上述可用于负载药物的水溶性壳聚糖微球结构中,所说的该交联固化外表层可通过进一步使上述该交联态的水溶性壳聚糖包覆层与交联剂进行第二次交联反应而在其表面形成一交联固化层,从而成为强度得到显著增加的水溶性壳聚糖微球结构。该微球中用于负载药物的部分为其芯核,所负载的药物可以为任何所希望的水溶性的药物,如蛋白质分子(如胰岛素)、多肽(如促胰液素)、抗癌剂(如顺铂)、抗生素(如红霉素、利福平)等多种药物,其中特别适用于对酸不稳定而不宜用常规的酸溶性壳聚糖微球进行包载的药物,扩大了可适用药物的范围。
本发明上述负载药物的水溶性壳聚糖微球的一种制备方法,可按下述方式进行:
1′将与水不互溶的油性成分与表面活性剂充分搅拌均匀作为油相混合物后,将均匀混合有水溶性壳聚糖和希望负载的水分散的药物的混合溶液加入该油相混合物并充分搅拌,形成油包水(W/O)型混合物,然后在充分搅拌下与加入的二醛类化合物交联剂进行第一次交联反应,得到载药的水溶性壳聚糖微球芯核。二醛类化合物与壳聚糖成分的用量可根据所用二醛类化合物与壳聚糖进行反应所需的活性醛基量决定。如,以含量为2~4wt%的水溶性壳聚糖溶液与常用的15~50wt%的戊二醛交联剂反应为例,水溶性壳聚糖溶液与交联剂的用量比一般在100∶0.5~1(质量)范围内都是允许的;
2′将另一水溶性壳聚糖的水溶液在充分搅拌下加入上步已形成的载药水溶性壳聚糖微球芯核的反应体系中继续进行交联反应,得到在该微球芯核外形成交联态水溶性壳聚糖包覆层的中间产物;
3′充分搅拌下向完成上步反应的体系中加入第二交联剂进行第二次交联反应,在上步中间产物的交联态水溶性壳聚糖包覆层外形成交联固化的外表层,得到所说的负载了药物的水溶性壳聚糖微球目标产物,与反应体系分离后充分洗涤并于燥后,即可得到负载有相应药物的本发明水溶性壳聚糖微球。
上述方法中所说的水溶性壳聚糖,可以由目前已有报道和/或使用的方式得到。例如,可以采用前述文献所提供的方法得到,也可以按下述方式制备:
将脱乙酰度为80~95%的普通壳聚糖配置成浓度为1~3wt%壳聚糖乙酸溶液,加入到甲醇中,搅拌下滴加乙酸酐,静置陈化,500~600转/分钟搅拌下加入到5~15wt%KOH(或NaOH)无水乙醇溶液中,过滤,用无水乙醇多次过滤洗涤至中性,烘干磨细过筛得到水溶性壳聚糖原料。其中壳聚糖溶液与甲醇、乙酸酐、KOH(或NaOH)无水乙醇溶液的质量比一般可以采用壳聚糖溶液∶甲醇∶乙酸酐∶KOH(或NaOH)无水乙醇溶液=100∶200~400∶1.1~1.3∶1000~2000。
制备方法第1′步中所说形成W/O型混合物时所用的与水不互溶的油性成分,一般可以选择在制药中可以接受的烷类碳氢化合物,如液体石蜡、橄榄油、葵花子油等油性成分。所说的表面活性剂一般以选择HLB值为4~7,特别是5~6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好,特别是如Span60、Span65、Span80、Span85、Tween20、Tween40、Tween60、Tween80等Span系列和Tween系列及其相互搭配的混合物等。例如,特别是以采用HLB值分别为4.7、2.1、4.3、1.8的Span60、Span65、Span80或Span85的Span系列,与HLB值分别为16.7、15.6、14.9、15的Tween20、Tween40、Tween60或Tween80的Tween系列间以适当比例相互配合使用,以调整和实现所说HLB值的方式最为方便。
试验结果显示,制备所说的微球时,为获得满意效果,在保证所成微球的均匀性以及所负载药物在壳聚糖中的充分溶解分散以实现满意包封的情况下,搅过速度一般可控制在1200~2000转/分,尤其以1800~2000转/分为优选。搅拌速度过低则需通过延长搅拌时间来弥补,速度过快则可能会影响成球均匀性。
如上述,进行第一次交联反应时的二醛类化合物交联剂,在不排除可选择其它二醛类化合物的情况上,尤推荐使用的是戊二醛。在进行第一次交联反应时,用于形成载药微球芯核与用于形成交联态水溶性壳聚糖包覆层分别使用的水溶性壳聚糖的质量比,一般以1∶0.8~1.2的大致等量为好。用于形成载药微球芯核的壳聚糖过多而用于形成交联态水溶性壳聚糖包覆层的壳聚糖太少,显然会难以形成有效的包覆;反之则包覆层过厚显然也可能会影响对药物的缓释效果。
由于戊二醛有一定的挥发性,较高温度也常易使某些药物和/或壳聚糖受到不利影响,因此使用戊二醛作为交联剂时,反应温度不宜过高,在保证其不致显著挥发、及所负载的药物和/或壳聚糖发生变性的情况下,可适当提高反应温度。例如试验结果显示,加热温度一般在室温~60℃范围内均可采用,其中特别以30℃-40℃为优选。同时,为使交联反应能充分、满意完成,反应温度较高时,所需的反应时间相应较短,反之亦然,具体可根据实际反应温度及检测结果适当调整。
在上述芯核外已形成有交联态水溶性壳聚糖包覆层的中间产物外进一步形成交联固化的外表层的第二次交联反应中使用的第二交联剂,除同样可以使用包括戊二醛在内的二醛类化合物外,还可以使用包括如常用的甲醛、香草醛等醛类化合物在内的化学交联剂,或包括如常用的三聚磷酸钠、硫酸钠、柠檬酸钠等在内的离子型交联剂。仍以使用含量2~4wt%的水溶性壳聚糖水溶液为例,第二交联剂与之前用于形成交联态水溶性壳聚糖包覆层的该壳聚糖水溶液的质量比一般控制在质量比为2~5∶100范围内均是允许的。交联反应可在延续前步反应的条件下进行。根据所用交联剂的不同,完成反应的时间相应有所差别,一般在1.5~4小时内均可满意完成。在保证交联反应充分进行的前提下,过多延长交联反应时间并不会带来更多的积极效果。
对经本发明上述过程制备得到的载药水溶性壳聚糖微球目标产物,可以采用目前已有报道和/或使用的离心、过滤等多种方式进行分离,其中以离心分离方式较好,有利于减少产物的损失量。分离后可采用目前已有报道和/或使用的方式,分别用石油醚(或其它酯性溶剂,以方便破乳化)和异丙醇(或其它醇类溶剂)依次充分洗涤,除尽未参与反应的多余壳聚糖和/或交联剂成分后,一般在室温或不超过50℃的加热时间下真空(如0.05~0.08Mpa)干燥,以防止对所负载的药物和/或壳聚糖造成不利影响,并能加快干燥速度。
试验结果显示,通过本发明上述两次交联方式得到的可载药水溶性壳聚糖微球的球形度好,不仅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粘附性能,而且有效地解决了水溶性壳聚糖微球强度低的问题,使水溶性壳聚糖载药微球的载药量能得以保证,并显著提高了药物的包封率,具有优异的药物控释性能,解决了对酸不稳定的药物难以用只溶解于酸溶液的传统壳聚糖包载的技术障碍,大大拓宽了壳聚糖微球载药的应用范围,以满足作为缓控释药物的载体,可供包括皮下注射、静脉注射、腹腔注射和口服等多种给药方式的药物使用。本发明上述可用于负载药物的水溶性壳聚糖微球的制备方法条件温和,工艺简单易行,生产成本较低。通过对制备过程中反应条件的控制和/或调整,例如对乳液体系的选择、对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和用量的调整、交联剂的种类和/或用量的改变、以及对搅拌速度调整等,可以制备出具有不同粒径分布和不同控释效果的载药微球,以满足不同的实际使用需要。
以下结合由附图所示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技术思想情况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的各种替换或变更,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方法制备的载药水溶性壳聚糖微球的扫描电镜的照片。
图2是本发明方法制备的载药水溶性壳聚糖微球的红外谱图。
图3是本发明方法制备的载药水溶性壳聚糖微球的激光粒度分布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将脱乙酰度为95%的壳聚糖2g,在浓度为2wt%的乙酸溶液中配置成2wt%壳聚糖乙酸溶液100g,加入到100g甲醇中,搅拌下滴加0.64g乙酸酐,静置陈化24小时,600转/分钟搅拌条件下加入到500g浓度10wt%的KOH无水乙醇溶液中,过滤,用无水乙醇洗涤至中性,烘干磨细过200目筛,取筛下物为水溶性壳聚糖原料。
将水溶性壳聚糖2g溶解于48g水中得到50g水溶性壳聚糖溶液,取25g水溶性壳聚糖溶液,将模型药物利福平0.4g均匀分散在其中,作为水相;将100g液体石蜡、1.7gSpan80和0.3g Tween80一起搅拌均匀作为油相;将水相加入到油相中,1800转/分钟搅拌30分钟得到乳液。
在水浴35℃、1800转/分钟搅拌条件下加入浓度为25wt%戊二醛溶液0.18g,继续搅拌30分钟。在45℃、1600转/分钟搅拌条件下,加入水溶性壳聚糖溶液25g,搅拌30分钟后加入浓度为25wt%戊二醛溶液0.7g,继续搅拌反应2小时。加入石油醚100g搅拌10分钟后停止搅拌,离心分离取固体产物,每次用60g异丙醇离心洗涤5次,室温真空干燥12h得成品微球。所得载药微球的扫描电镜(SEM)照片如图1所示,其红外(IR)光谱图如图2所示,其粒径分布如图3所示。
实施例2
将脱乙酰度为90%的壳聚糖2g,在浓度为2wt%的乙酸溶液中配置成1wt%壳聚糖乙酸溶液200g,加入到150g甲醇中,搅拌下滴加0.61g乙酸酐,静置陈化24小时,500转/分钟搅拌条件下加入到700g浓度10wt%的KOH无水乙醇溶液中,过滤,用无水乙醇洗涤至中性,烘干磨细过200目筛,取筛下物为水溶性壳聚糖原料。
将水溶性壳聚糖2g溶解于48g水中得到50g水溶性壳聚糖溶液,取25g水溶性壳聚糖溶液,将模型药物0.2g顺铂均匀分散在其中,作为水相;将120g橄榄油、1.8g Span60和0.2gTween80一起搅拌均匀作为油相;将水相加入到油相中,1500转/分钟搅拌30分钟得到乳液。
在水浴40℃、2000转/分钟搅拌条件下加入浓度为25wt%戊二醛溶液0.25g,继续搅拌25分钟。在50℃、1800转/分钟搅拌条件下,加入水溶性壳聚糖溶液25g,搅拌25分钟后加入浓度为25wt%甲醛水溶液1.2g,继续搅拌反应2小时。加入石油醚100g搅拌10分钟后停止搅拌,离心分离取固体产物,每次用60g异丙醇离心洗涤5次,室温真空干燥12h得成品微球。
实施例3
将脱乙酰度为85%的壳聚糖2g,在浓度为2wt%的乙酸溶液中配置成2wt%壳聚糖乙酸溶液100g,加入到100g甲醇中,搅拌下滴加0.58g乙酸酐,静置陈化24小时,500转/分钟搅拌条件下加入到1000g浓度5wt%的KOH无水乙醇溶液中,过滤,用无水乙醇洗涤至中性,烘干磨细过200目筛,取筛下物为水溶性壳聚糖原料。
将水溶性壳聚糖2g溶解于48g水中得到50g水溶性壳聚糖溶液,取27.8g水溶性壳聚糖溶液,将模型药物0.2g促胰液素均匀分散在其中,作为水相;将150g葵花子油、1.1g Span65和0.4g Tween40一起搅拌均匀作为油相;将水相加入到油相中,1600转/分钟搅拌25分钟得到乳液。
在水浴30℃、1800转/分钟搅拌条件下加入浓度为25wt%戊二醛溶液0.28g,继续搅拌20分钟。在45℃、1600转/分钟搅拌条件下,加入水溶性壳聚糖溶液22.2g,搅拌20分钟后加浓度为25wt%香草醛乙醇溶液0.8g,继续搅拌反应4小时。加入石油醚100g搅拌10分钟后停止搅拌,离心分离取固体产物,每次用60g异丙醇离心洗涤5次,室温真空干燥12h得成品微球。
实施例4
将脱乙酰度为80%的壳聚糖2g,在浓度为2wt%的乙酸溶液中配置成3wt%壳聚糖乙酸溶液66.7g,加入到200g甲醇中,搅拌下滴加0.55g乙酸酐,静置陈化24小时,600转/分钟搅拌条件下加入到700g浓度10wt%的NaOH无水乙醇溶液中,过滤,用无水乙醇洗涤至中性,烘干磨细过200目筛,取筛下物为水溶性壳聚糖原料。
将水溶性壳聚糖2g溶解于48g水中得到50g水溶性壳聚糖溶液,取25g水溶性壳聚糖溶液,将模型药物0.2g胰岛素均匀分散在其中,作为水相;将200g液体石蜡、2.1gSpan85和0.9g Tween60一起搅拌均匀作为油相;将水相加入到油相中,1500转/分钟搅拌30分钟得到乳液。
在水浴35℃、2000转/分钟搅拌条件下加入浓度为25wt%戊二醛溶液0.15g,继续搅拌40分钟。在50℃、1500转/分钟搅拌条件下加入水溶性壳聚糖溶液25g,搅拌40分钟后加入饱和三聚磷酸钠溶液1.2g,继续搅拌反应3小时。加入石油醚100g搅拌10分钟后停止搅拌,离心分离取固体产物,每次用60g异丙醇离心洗涤5次,室温真空干燥12h得成品微球。
实施例5
将脱乙酰度为85%的壳聚糖2g,在浓度为2wt%的乙酸溶液中配置成2wt%壳聚糖乙酸溶液100g,加入到100g甲醇中,搅拌下滴加0.58g乙酸酐,静置陈化24小时,500转/分钟搅拌条件下加入到1000g浓度5wt%的NaOH无水乙醇溶液中,过滤,用无水乙醇洗涤至中性,烘干磨细过200目筛,取筛下物为水溶性壳聚糖原料。
将水溶性壳聚糖2g溶解于48g水中得到50g水溶性壳聚糖溶液,取22.2g水溶性壳聚糖溶液,将模型药物0.4g红霉素均匀分散在其中,作为水相;将150g葵花子油、1.7g Span80和0.3g Tween40一起搅拌均匀作为油相;将水相加入到油相中,1800转/分钟搅拌20分钟得到乳液。
在水浴30℃、2000转/分钟搅拌条件下加入浓度为25wt%戊二醛溶液0.2g,继续搅拌30分钟。在40℃、1600转/分钟搅拌条件下加入水溶性壳聚糖溶液27.8继续搅拌40分钟,加入饱和硫酸钠溶液1.3g,继续搅拌反应4小时。加入石油醚100g搅拌10分钟后停止搅拌,离心分离取固体产物,每次用60g异丙醇离心洗涤5次,室温真空干燥12h得成品微球。
实施例6
将脱乙酰度为95%的壳聚糖2g,在浓度为2wt%的乙酸溶液中配置成3wt%壳聚糖乙酸溶液66.7g,加入到100g甲醇中,搅拌下滴加0.64g乙酸酐,静置陈化24小时,600转/分钟搅拌条件下加入到500g浓度10wt%的KOH无水乙醇溶液中,过滤,用无水乙醇洗涤至中性,烘干磨细过200目筛,取筛下物为水溶性壳聚糖原料。
将水溶性壳聚糖2g溶解于48g水中得到50g水溶性壳聚糖溶液,取24g水溶性壳聚糖溶液,将模型药物0.4g盐酸小檗碱均匀分散在其中,作为水相;将100g液体石蜡、1.4g Span65和0.6g Tween80一起搅拌均匀作为油相;将水相加入到油相中,2000转/分钟搅拌20分钟得到乳液。
在水浴35℃、2000转/分钟搅拌条件下加入浓度为25wt%戊二醛溶液0.2g,继续搅拌30分钟。在45℃、1600转/分钟搅拌条件下加入水溶性壳聚糖溶液26g继续搅拌30分钟,加入饱和柠檬酸钠溶液1.3g,搅拌反应4小时。加入石油醚100g搅拌10分钟后停止搅拌,离心分离取固体产物,每次用60g异丙醇离心洗涤5次,室温真空干燥12h得成品微球。

Claims (10)

1.可用于负载药物的水溶性壳聚糖微球,其特征是在用于负载药物的交联态的水溶性壳聚糖芯核外依次包裹有交联态的水溶性壳聚糖包覆层和交联固化的外表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用于负载药物的水溶性壳聚糖微球,其特征是所说的交联态的水溶性壳聚糖芯核由水溶性壳聚糖与二醛类化合物反应所形成的交联态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用于负载药物的水溶性壳聚糖微球,其特征是所说的交联态的水溶性壳聚糖芯核及其外包裹的交联态水溶性壳聚糖包覆层为由二醛化合物分别与水溶性壳聚糖芯核内及包裹于外的水溶性壳聚糖反应所形成的交联态结构。
4.如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可用于负载药物的水溶性壳聚糖微球,其特征是所说的交联固化外表层为由所说该交联态的水溶性壳聚糖包覆层与交联剂反应所形成的交联固化层。
5.一种负载药物的水溶性壳聚糖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按下述方式进行:
1′将与水不互溶的油性成分与表面活性剂充分搅拌均匀作为油相混合物后,将均匀混合有水溶性壳聚糖和希望负载的水分散的药物的混合溶液加入该油相混合物并充分搅拌,形成油包水型混合物,然后在充分搅拌下与加入的二醛类化合物交联剂进行第一次交联反应,得到载药的水溶性壳聚糖微球芯核;
2′将另一水溶性壳聚糖的水溶液在充分搅拌下加入上步已形成的载药水溶性壳聚糖微球芯核的反应体系中继续进行交联反应,得到在该微球芯核外形成交联态水溶性壳聚糖包覆层的中间产物;
3′充分搅拌下向完成上步反应的体系中加入第二交联剂进行第二次交联反应,在上步中间产物的交联态水溶性壳聚糖包覆层外形成交联固化的外表层,得到所说的负载了药物的水溶性壳聚糖微球目标产物,与反应体系分离后充分洗涤并干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说进行第一次交联反应用的油相混合物为包括液体石蜡、橄榄油、葵花子油在内的烷类碳氢化合物与HLB值为4~7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混合溶液。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说进行第一次交联反应用的二醛类化合物交联剂为戊二醛。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说进行第一次交联反应中用于形成载药微球芯核和形成交联态水溶性壳聚糖包覆层分别使用的水溶性壳聚糖的质量比为1∶0.8~1.2。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用的水溶性壳聚糖为含量2~4wt%的水溶液,形成交联固化的外表层的第二交联剂为包括甲醛、戊二醛、香草醛在内的化学交联剂,或包括三聚磷酸钠、硫酸钠、柠檬酸钠在内的离子交联剂,第二交联剂与用于形成交联态水溶性壳聚糖包覆层的含量2~4wt%的水溶液的质量比为2~5∶100。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说得到的负载了药物的水溶性壳聚糖微球目标产物经离心分离后,分别用石油醚和异丙醇依次充分洗涤,并在室温下真空干燥。
CNB2008100451759A 2008-01-14 2008-01-14 可用于负载药物的水溶性壳聚糖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71782C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8100451759A CN100571782C (zh) 2008-01-14 2008-01-14 可用于负载药物的水溶性壳聚糖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B2008100451759A CN100571782C (zh) 2008-01-14 2008-01-14 可用于负载药物的水溶性壳聚糖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214228A true CN101214228A (zh) 2008-07-09
CN100571782C CN100571782C (zh) 2009-12-23

Family

ID=396207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810045175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71782C (zh) 2008-01-14 2008-01-14 可用于负载药物的水溶性壳聚糖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0571782C (zh)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59104A (zh) * 2009-11-17 2011-05-18 南开大学 表面亲水性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31877A (zh) * 2011-11-29 2012-08-15 南昌航空大学 一种o-羧甲基壳聚糖中空纳米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03169957A (zh) * 2011-12-22 2013-06-26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一种纳米凝血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86134A (zh) * 2013-07-22 2013-11-13 沈阳化工大学 离子交联法制备壳聚糖载药微球的方法
CN103655484A (zh) * 2013-10-17 2014-03-26 南京林业大学 一种利用自组装技术制备紫杉醇缓释微球的方法及其产品
CN104861181A (zh) * 2015-04-15 2015-08-26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州机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一种高强度的壳聚糖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05284894A (zh) * 2015-11-23 2016-02-03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一种微胶囊纳米银杀菌剂的制备方法
CN107814953A (zh) * 2017-11-17 2018-03-20 湖北工程学院 羟丙基壳聚糖微球、其制备方法及其在降低植物油介损中的应用
KR101974373B1 (ko) * 2018-02-05 2019-05-02 주식회사 엔게인 입자상 생분해성 고분자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09700783A (zh) * 2019-03-04 2019-05-03 江西派尼生物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壳聚糖包被替米考星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10952375A (zh) * 2019-11-19 2020-04-03 浙江华丰纸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食品级防油纸及其制备方法
CN110960512A (zh) * 2019-10-28 2020-04-07 武汉弘跃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氨基酸-壳聚糖纳米载药系统、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38905B (zh) * 2011-03-22 2013-09-11 华东理工大学 一种负载rhBMP-2壳聚糖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59104A (zh) * 2009-11-17 2011-05-18 南开大学 表面亲水性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31877A (zh) * 2011-11-29 2012-08-15 南昌航空大学 一种o-羧甲基壳聚糖中空纳米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03169957A (zh) * 2011-12-22 2013-06-26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一种纳米凝血酶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86134A (zh) * 2013-07-22 2013-11-13 沈阳化工大学 离子交联法制备壳聚糖载药微球的方法
CN103386134B (zh) * 2013-07-22 2015-05-20 沈阳化工大学 离子交联法制备壳聚糖载药微球的方法
CN103655484A (zh) * 2013-10-17 2014-03-26 南京林业大学 一种利用自组装技术制备紫杉醇缓释微球的方法及其产品
CN104861181B (zh) * 2015-04-15 2017-08-22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州机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一种高强度的壳聚糖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04861181A (zh) * 2015-04-15 2015-08-26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州机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一种高强度的壳聚糖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05284894A (zh) * 2015-11-23 2016-02-03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一种微胶囊纳米银杀菌剂的制备方法
CN107814953A (zh) * 2017-11-17 2018-03-20 湖北工程学院 羟丙基壳聚糖微球、其制备方法及其在降低植物油介损中的应用
CN107814953B (zh) * 2017-11-17 2020-07-17 湖北工程学院 羟丙基壳聚糖微球、其制备方法及其在降低植物油介损中的应用
KR101974373B1 (ko) * 2018-02-05 2019-05-02 주식회사 엔게인 입자상 생분해성 고분자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09700783A (zh) * 2019-03-04 2019-05-03 江西派尼生物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壳聚糖包被替米考星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10960512A (zh) * 2019-10-28 2020-04-07 武汉弘跃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氨基酸-壳聚糖纳米载药系统、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0960512B (zh) * 2019-10-28 2022-03-22 武汉弘跃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氨基酸-壳聚糖纳米载药系统、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0952375A (zh) * 2019-11-19 2020-04-03 浙江华丰纸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食品级防油纸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0571782C (zh) 2009-1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71782C (zh) 可用于负载药物的水溶性壳聚糖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JP3293862B2 (ja) 薬物学的活性物質の調節的放出のために適した粒状医薬組成物及び上記組成物の製法
DE69928283T2 (de) Herstellung von mikropartikeln mit einem gewählten freisetzungsprofil
US5603961A (en) Sustained release multi-core microsphere preparation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NO333301B1 (no) Farmasoytisk sammensetning som inneholder fenofibrat og fremgangsmate til fremstilling derav
PL212531B1 (pl) Kompozycja o przedluzonym uwalnianiu leuproreliny, sposób wytwarzania kompozycji, srodek farmaceutyczny zawierajacy kompozycje i zastosowanie kompozycji, sposób wytwarzania polimeru kwasu mlekowego i kwasu glikolowego i zastosowanie polimeru
CN101108168B (zh) 一种氟维司群缓释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210065C (zh) 具有改善溶出性能的普仑司特的固体分散体系及其制备方法
DE10044545A1 (de) Retardpartikeldispersion
KR101738127B1 (ko) 약물 함유 서방성 미립자의 제조 방법
JP2003526503A (ja) ナノカプセルの形態にあるコロイド粒子の調製方法
US20020076444A1 (en) Novel method for obtaining microspheres and resulting products
EP3785704B1 (en) Method for preparing biodegradable microsheres using stabilized single-phase mixed solution
CN1771913B (zh) 用乳化溶剂扩散法制备掩味微球的制备方法
US20050142207A1 (en) Method for preparing polymeric microsphere by aqueous two phase emulsion process
CN101549272A (zh) 5-氟尿嘧啶可生物降解高分子微球的s/o/w制备方法
CN1957936A (zh) 水飞蓟宾微丸及其制备方法
JP2804048B2 (ja) 高薬物含量医薬組成物およびその製造法
EP1722761B1 (en) Method of producing microparticles
US20050112192A1 (en) Process for preparing formulations of lipid-regulating drugs
CN105078924B (zh) 一种海藻酸钠基pH响应型药物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CN104523608B (zh) 一种适用于疏水药物的亲水性酰胺类聚合物自组装微粒释药系统及其制备方法
CN1798546A (zh) 微粒的制造方法
CN108379227B (zh) 一种包载芦丁的聚合物胶束及其制备方法
Atyabi et al. Preparation of nimodipine loaded microspheres: evaluation of paramete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223

Termination date: 2014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