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00710A - 一种鸭瘟疫苗及其专用毒株 - Google Patents
一种鸭瘟疫苗及其专用毒株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200710A CN101200710A CNA2007101783719A CN200710178371A CN101200710A CN 101200710 A CN101200710 A CN 101200710A CN A2007101783719 A CNA2007101783719 A CN A2007101783719A CN 200710178371 A CN200710178371 A CN 200710178371A CN 101200710 A CN101200710 A CN 10120071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uck
- duck plague
- embryo
- strain
- viru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Antibodies Or Antigens For Use As Internal Diagnostic Ag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鸭瘟疫苗及其专用毒株。本发明的鸭瘟疫苗,它的活性成分是灭活的鸭瘟疱疹病毒AV1221毒株鸭胚适应毒。本发明的鸭瘟疫苗使用灭活病毒制成,安全性好;保存、运输(2-8℃)和使用方便,免疫效果稳定。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鸭瘟疫苗及其专用毒株。
背景技术
鸭瘟(Duck Plague)又名鸭病毒性肠炎,是危害鸭、鹅及其他雁形目禽类的一种急性、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以血管损伤、消化道出血性坏死、淋巴器官受损和实质性器官退行性变化为主要特征。任何品种、年龄和性别的鸭都能感染,但成年鸭的发病率高于幼鸭,其中以产蛋母鸭的死亡率最高(殷震,刘景华.动物病毒学[M].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1073-1077)。该病由Baudet(BaudetA E R F.mortality in ducks in the Netherlands caused by a filterable virus.Fowl plague[J].Tijdschr Diergeneeskd,1923,50:455-459.)首次报道于荷兰,黄引贤等(黄永贤,欧守抒.拟鸭瘟的研究[J].华南农学院学报,1959,1(1):67-78)于1959年在我国首次发现该病的存在,目前已成为严重威胁养鸭业的主要疫病之一。该病的病原是鸭瘟病毒(Duck Plague Virus,DPV)或称鸭肠炎病毒(DuckEnteritis Virus,DEV),鸭疱疹病毒I型(Duck Herpesvirus Type 1),属疱疹病毒科,未分属。据有关资料报道(殷震,刘景华.动物病毒学[M].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1073-1077),世界各地分离的鸭瘟病毒株,在抗原性上是一致的,即具有共同的免疫原性,均能产生交互免疫。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鸭瘟病毒鸡胚化弱毒疫苗在全世界得到广泛应用。我国也使用鸭瘟鸡胚或鸡胚成纤维细胞弱毒疫苗预防鸭瘟(中国兽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M].二00五年版.三部.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且证明是有效的。
灭活疫苗安全性好,不需低温保存运输,因而更能够保证疫苗的使用效果。现有的鸭瘟弱毒活疫苗,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保藏运输不当,存在免疫失败的可能性(杨待建等.免疫接种失败与鸭瘟的发生[J].中国家禽,1998,20(11):20-21)。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鸭瘟疫苗及其专用毒株。
本发明所提供的鸭瘟病毒是鸭瘟疱疹病毒AV1221毒株经易感鸭胚传代得到的鸭胚适应病毒。
本发明的鸭瘟病毒具体可为鸭瘟疱疹病毒AV1221毒株经易感鸭胚传二至七代得到的鸭胚适应病毒,优选为鸭瘟疱疹病毒AV1221毒株经易感鸭胚传二至四代得到的鸭胚适应病毒。
其中,鸭瘟疱疹病毒AV1221毒株经易感鸭胚传三代得到的鸭胚适应毒-鸭瘟疱疹病毒AV1221 DE3株已于2007年11月27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地址是中国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保藏登记号为CGMCC No.2268。
本发明的鸭瘟病毒可用于制备鸭瘟灭活疫苗。
本发明所提供的鸭瘟疫苗,它的活性成分是灭活的鸭瘟疱疹病毒AV1221毒株经易感鸭胚传代得到的鸭胚适应病毒。
所述疫苗中还含有动物疫苗佐剂。所述佐剂可为注射用白油、司本-80、硬脂酸铝和吐温-80。
所述鸭瘟疫苗中,所述活性成分是用94-96容量份的病毒液灭活得到的,所述病毒液为鸭瘟疱疹病毒AV1221毒株经易感鸭胚传代得到的鸭胚适应病毒接种易感鸭胚后得到的胚液;所述病毒液中鸭瘟疱疹病毒AV1221毒株经易感鸭胚传代得到的鸭胚适应病毒的含量为104.5-105.5ELD50/0.2ml(灭活前);
所述疫苗中含有注射用白油138-288容量份,司本-80 5-24容量份,硬脂酸铝1.5-6重量份,吐温-80 4-8容量份;
所述容量份∶重量份=ml∶g。
所述鸭瘟疱疹病毒AV1221毒株可经鸭胚传二至七代,优选为经鸭胚传二至四代。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鸭瘟疫苗的方法。
本发明所提供的制备鸭瘟疫苗的方法,是将下述油相和水相按照(1-3)∶1的容量比混合制成乳剂;
所述水相可按照如下方法制备:将94-98容量份的病毒液灭活后,加入无菌吐温-80 2-6容量份,混匀得到水相;所述病毒液为鸭瘟疱疹病毒AV1221毒株经易感鸭胚传代得到的鸭胚适应病毒接种易感鸭胚后得到的胚液;所述病毒液中鸭瘟疱疹病毒AV1221毒株经易感鸭胚传代得到的鸭胚适应病毒的含量为104.5-105.5ELD50/0.2ml(灭活前);
所述油相可按照如下方法制备:按注射用白油92-96容量份、司本-80 4-8容量份和硬脂酸铝1-2重量份的比例配制油相;
所述容量份∶重量份=ml∶g。
该方法中,所述鸭瘟疱疹病毒AV1221毒株经鸭胚传二至七代,优选为经鸭胚传二至四代。
实验证明,用鸭瘟疱疹病毒AV1221毒株鸭胚适应毒制备的鸭瘟疫苗不引起产蛋鸭的全身不良反应和明显的局部反应。疫苗在不同品种、年龄(4日龄~12月龄)的鸭上,使用不同的免疫途径,均能诱导产生80%以上保护。疫苗一次免疫鸭后,不同时间诱导产生的中和抗体滴度(GMT)分别是,7天为3.2、10天为4.6、14天为8,21天、30天和60天均为7;免后10天可以产生80%攻毒保护,14天和21天可产生完全保护。疫苗免疫鸭后,尽管诱导产生的中和抗体效价较低,但能够有效地抵抗强毒的攻击。
本发明的鸭瘟疫苗使用灭活病毒制成,安全性好;保存、运输(2-8℃)和使用方便,免疫效果稳定。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利用鸭瘟疱疹病毒AV1221毒株的鸭胚适应毒制备鸭瘟疫苗
一、鸭瘟疱疹病毒AV1221毒株的生产用种毒种子批的建立
通过鸭胚传代,建立了鸭瘟疱疹病毒AV1221毒株的鸭胚适应毒。通过对3株DPV的免疫原性、毒力等特性的比较,选择鸭瘟疱疹病毒AV1221毒株DE2代鸭胚毒作为制苗用种毒,鸭瘟病毒NJ株D5代鸭肝组织毒作为检验用强毒。使用鸭胚对AV1221株DE2毒进行了连续6次传代。对DE2代~DE7代冻干种毒的鉴定结果表明:未发现细菌、霉菌、支原体和外源病毒污染;病毒含量为每0.2mL含104.38~105.25ELD50;能够被DPV抗血清中和;制成灭活疫苗,免疫成鸭后均能够产生完全保护。依据试验结果,建立了生产用种毒的种子批。
下述实验所用的实验材料如下:
A、病毒 鸭瘟疱疹病毒AV1221毒株,鸭肝组织毒,购自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鸭瘟病毒NJ株(DPV NJ株)(购自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鸭肝组织毒。
B、抗血清DPV抗血清(购自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按照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中国兽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M].二00五年版.三部.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规定的中和抗体测定方法进行效价测定,结果表明中和抗体效价为1∶16。
C、鸡胚9-10日龄SPF鸡胚,由北京梅里亚维通实验动物有限公司提供。用于外源病毒污染检验。
D、鸭胚11-12日龄易感鸭胚,来自无禽流感和鸭瘟流行,未注射过鸭瘟疫苗的种鸭群。
E、家鸭2~12月龄易感麻鸭或樱桃谷鸭,来自无禽流感和鸭瘟流行鸭群,未注射过鸭瘟疫苗。
具体实验方法和结果如下:
1、鸭胚适应毒的制备及病毒含量测定
1)病毒传代,得到鸭胚适应毒
鸭瘟疱疹病毒AV1221毒株用易感鸭胚进行传代。使用灭菌生理盐水将病毒进行稀释后,经绒毛尿囊膜接种鸭胚,每胚0.2mL。37℃培养观察6-8天。收集48小时以后死亡胚的胚液和绒毛尿囊膜,匀浆后加入青霉素和链霉素,使青霉素和链霉素的终浓度均为100-400单位/ml,制成胚毒,得到第一代鸭胚适应毒,即鸭瘟疱疹病毒AV1221毒株鸭胚传一代的鸭胚毒(名称为鸭瘟疱疹病毒AV1221 DE1株),用于制备冻干种毒或传代。将鸭瘟疱疹病毒AV1221毒株鸭胚传一代的鸭胚毒再按照上述方法接种易感鸭胚进行传代,得到鸭瘟疱疹病毒AV1221毒株鸭胚传二代的鸭胚毒(第二代鸭胚适应毒,名称为鸭瘟疱疹病毒AV1221 DE2株),依次传代,得到鸭瘟疱疹病毒AV1221毒株鸭胚传三代的鸭胚毒(第三代鸭胚适应毒,名称为鸭瘟疱疹病毒AV1221 DE3株)、鸭瘟疱疹病毒AV1221毒株鸭胚传四代的鸭胚毒(第四代鸭胚适应毒,名称为鸭瘟疱疹病毒AV1221 DE4株)、鸭瘟疱疹病毒AV1221毒株鸭胚传五代的鸭胚毒(第五代鸭胚适应毒,名称为鸭瘟疱疹病毒AV1221 DE5株)、鸭瘟疱疹病毒AV1221毒株鸭胚传六代的鸭胚毒(第六代鸭胚适应毒,名称为鸭瘟疱疹病毒AV1221 DE6株)、鸭瘟疱疹病毒AV1221毒株鸭胚传七代的鸭胚毒(第七代鸭胚适应毒,名称为鸭瘟疱疹病毒AV1221 DE7株)。其中,鸭瘟疱疹病毒AV1221DE3株,已于2007年11月27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登记号为CGMCC No.2268。
DPV NJ株用12月龄易感麻鸭传代。将病毒进行稀释后,肌肉注射成鸭。无菌采集典型发病死亡鸭的肝脏,制成肝组织毒,用于制备冻干种毒或传代。DPV NJ株共传5代,得到鸭瘟病毒NJ株成鸭传5代病毒(名称为NJ D5或NJ株D5毒)
2)病毒含量测定
鸭瘟疱疹病毒AV1221毒株鸭胚适应毒(鸭瘟疱疹病毒AV1221 DE2-DE7株)分别用易感鸭胚进行病毒含量测定。使用灭菌生理盐水将病毒作10倍系列稀释,取稀释液经绒毛尿囊膜8接种鸭胚,每个稀释度接种5枚,每胚0.2mL。37℃培养观察6-8天。记录胚的死亡情况。按照Reed-Muench法计算ELD50(半数致死量)。
结果表明,每0.2mL鸭瘟疱疹病毒AV1221 DE2-DE7株含有104.38-106.18ELD50的病毒。
2、特异性鉴定
使用灭菌生理盐水分别将鸭瘟疱疹病毒AV1221 DE2-DE7株的病毒和鸭瘟病毒NJ D5稀释成200MLD/mL,分别与等量鸭瘟病毒抗血清混合;同时设病毒对照(100ELD50/0.2mL或100 MLD/mL)和生理盐水对照。室温作用1小时。鸭瘟疱疹病毒AV1221 DE2-DE7株和抗血清混合物以及对照各接种易感鸭胚10枚,接种途径为绒毛尿囊膜,每胚0.2mL。37℃培养观察6-8天,记录胚的死亡情况。鸭瘟病毒NJD5和抗血清混合物以及对照各接种12月龄易感麻鸭5只,每只肌肉注射1mL,隔离饲养观察10-14天,记录鸭的死亡情况。
用鸭瘟病毒抗血清对6株病毒进行特异性鉴定的结果(表1)表明,接种鸭瘟疱疹病毒AV1221 DE2株和抗血清混合物的10枚鸭胚全部存活,而作为病毒对照,接种鸭瘟疱疹病毒AV1221 DE2株的10枚鸭胚全部死亡;接种鸭瘟疱疹病毒AV1221DE3株CGMCC No.2268和抗血清混合物的10枚鸭胚全部存活,而作为病毒对照,接种鸭瘟疱疹病毒AV1221 DE3株CGMCC No.2268的10枚鸭胚全部死亡;接种鸭瘟疱疹病毒AV1221 DE4株和抗血清混合物的10枚鸭胚全部存活,而作为病毒对照,接种鸭瘟疱疹病毒AV1221 DE4株的10枚鸭胚全部死亡;接种鸭瘟疱疹病毒AV1221DE5株和抗血清混合物的10枚鸭胚全部存活,而作为病毒对照,接种鸭瘟疱疹病毒AV1221 DE5株的10枚鸭胚全部死亡;接种鸭瘟疱疹病毒AV1221 DE6株和抗血清混合物的10枚鸭胚全部存活,而作为病毒对照,接种鸭瘟疱疹病毒AV1221 DE6株的10枚鸭胚全部死亡;接种鸭瘟疱疹病毒AV1221 DE7株和抗血清混合物的10枚鸭胚全部存活,而作为病毒对照,接种鸭瘟疱疹病毒AV1221 DE7株的10枚鸭胚全部死亡;接种鸭瘟病毒NJ D5和抗血清混合物的5只成鸭全部健活;而作为病毒对照,接种鸭瘟病毒NJ D5的5只成鸭全部死亡。说明鸭瘟疱疹病毒AV1221 DE2-DE7株和NJ D5能够被DPV抗血清中和。
表17株DPV特异性鉴定结果
病毒 | 中和组 | 病毒对照 | 生理盐水对照 | 结论 |
AV1221 DE2AV1221 DE3CGMCC No.2268AV1221 DE4AV1221 DE5AV1221 DE6AV1221 DE7NJ D5 | 10/10胚存活10/10胚存活10/10胚存活10/10胚存活10/10胚存活10/10胚存活5/5鸭健活 | 10/10胚死亡10/10胚死亡10/10胚死亡10/10胚死亡10/10胚死亡10/10胚死亡5/5鸭死亡 | 10/10胚存活10/10胚存活10/10胚存活10/10胚存活10/10胚存活10/10胚存活5/5鸭健活 | 完全中和完全中和完全中和完全中和完全中和完全中和完全中和 |
3、纯净性检验
按照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 (中国兽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M].二00五年版.三部.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规定,对如下种毒进行细菌、霉菌、支原体和外源病毒污染检验(其中外源病毒污染检验采用鸡胚法):鸭瘟疱疹病毒AV1221 DE2-DE7株和鸭瘟病毒NJ D5。检验结果表明,鸭瘟疱疹病毒AV1221 DE2-DE7株和鸭瘟病毒NJ D5种毒中没有发现细菌、霉菌、支原体和外源病毒污染。
4、对本动物致病性试验
使用灭菌生理盐水分别将鸭瘟疱疹病毒AV1221 DE2株和鸭瘟病毒NJ D5作10倍系列稀释,取稀释液接种3月龄易感麻鸭,每个稀释度接种5只,每只肌肉注射1mL。隔离饲养观察10-14天,记录典型发病及死亡情况。以引起全部接种鸭死亡的病毒最高稀释度作为MLD(最小致死量)。
结果如表2所示,表明NJ D5对成鸭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其最小致死剂量为10-8/1g组织毒。而鸭瘟疱疹病毒AV1221 DE2对成鸭的致病性较弱。
表2 3株DPV对成鸭的致病性试验结果
病毒 | 稀释倍数 | 病毒含量(ELD50/0.2mL) | 接种途径及剂量 | 发病及死亡 |
AV1221 DE2NJ D5 | 102108 | 102.38ND | 肌肉注射1mL肌肉注射1mL | 5/5鸭健活5/5鸭死亡 |
注:ND,表示未测定。“发病及死亡”列的分数中,分母表示接种的成鸭总只数,分子表示健活或死亡的只数。
5、免疫原性
将鸭胚培养的鸭瘟疱疹病毒AV1221 DE2-DE7,分别按照下述步骤二中的制备0601的方法制备疫苗,各免疫接种65日龄易感麻鸭5只,每只皮下注射0.5mL。21-28天后,连同条件的对照鸭5只(未免疫),使用鸭瘟病毒NJ D5病毒攻毒,每只鸭肌肉注射1000MLD/1mL。隔离饲养观察10-14天,记录各组鸭的发病死亡情况。以观察期结束鸭健活判定为保护。
结果如表3所示,鸭瘟疱疹病毒AV1221 DE2-DE7制备的疫苗免疫鸭后,4只全部能够抵抗DPV强毒攻击,免疫原性好。
表3 6株病毒免疫原性测定结果
疫苗 | 鸭数(只) | 免疫途径及剂量 | 攻毒毒株 | 攻毒途径及剂量 | 保护结果 |
AV1221 DE2AV1221 DE3CGMCC No.2268AV1221 DE4AV1221 DE5AV1221 DE6AV1221 DE7对照 | 5555555 | 皮下注射0.5mL皮下注射0.5mL皮下注射0.5mL皮下注射0.5mL皮下注射0.5mL皮下注射0.5mLND | NJ D5NJ D5NJ D5NJ D5NJ D5NJ D5NJ D5 | 肌肉注射103MLD/1mL肌肉注射103MLD/1mL肌肉注射103MLD/1mL肌肉注射103MLD/1mL肌肉注射103MLD/1mL肌肉注射103MLD/1mL肌肉注射103MLD/1mL | 5/55/55/55/55/55/50/5 |
注:ND,表示未免疫。“保护结果”列的分数中,分母表示接种的成鸭总只数,分子表示健活的鸭只数。
6、生产用种毒种子批的建立及鉴定
根据上述试验结果,选择鸭瘟疱疹病毒AV1221毒株作为制苗用毒株,鸭瘟病毒NJ株作为检验用强毒株。据此,将鸭瘟疱疹病毒AV1221毒株鸭肝组织毒作为原始种子,从适应鸭胚后的第二代鸭瘟疱疹病毒AV1221 DE2开始建立基础种子和生产种子。使用易感鸭胚对鸭瘟疱疹病毒AV1221 DE2进行了连续传代,得到鸭瘟疱疹病毒AV1221 DE3株CGMCC No.2268、鸭瘟疱疹病毒AV1221 DE4、鸭瘟疱疹病毒AV1221 DE5、鸭瘟疱疹病毒AV1221 DE6和鸭瘟疱疹病毒AV1221 DE7,并制成冻干种毒。按照兽用生物制品试验研究技术指导原则[M](农业部兽药审评中心.二00六年版)的规定,对各代种毒做了全面鉴定。结果如下:
1)病毒含量按照步骤1的方法使用鸭胚对所制备的鸭瘟疱疹病毒AV1221毒株各代次种毒进行了病毒含量测定。结果如表4,表明各代次种毒的病毒含量为每0.2mL含104.38~105.25ELD50,相差不到1个滴度。表明病毒在传代过程中保持稳定。
表4 AV1221种毒病毒含量测定结果
代次 | DE2 | DE3 | DE4 | DE5 | DE6 | DE7 |
病毒含量(ELD50/0.2mL) | 104.38 | 105.18 | 105.25 | 104.63 | 104.83 | 105.18 |
2)对鸭胚的毒力 将各代次的种毒用生理盐水作102倍稀释后,经绒毛尿囊膜接种11日龄易感鸭胚10枚。每胚0.2mL。37℃培养观察6-8天。结果,5个代次的病毒均能够致死9枚以上的鸭胚。
3)纯净性按照步骤3的方法对各代次种毒进行无菌检验、支原体检验和外源病毒检验,结果如表5,表明从5个代次的种毒中未检出细菌、霉菌和支原体污染,从DE2、DE5和DE7代种毒中未检出外源病毒污染。
表5 AV1221种毒纯净性检验结果
代次 | DE2 | DE3 | DE4 | DE5 | DE6 | DE7 |
细菌生长霉菌生长支原体生长外源病毒污染 | ---- | ---ND* | ---ND | ---- | ---ND | ---- |
注:“-”,表示阴性。ND,为未做该项检验。
4)特异性按照步骤2的方法对DE2、DE4、和DE7种毒进行了特异性鉴定。结果表明,3个代次的病毒均能够被DPV抗血清中和。
5)免疫原性 分别用鸭瘟疱疹病毒AV1221 DE2-DE7按照下述步骤二中的制备0601的方法制备疫苗,免疫3月龄易感麻鸭。21-28天后,使用DPV强毒攻击。保护结果见表6,表明6个代次病毒疫苗免疫鸭,在攻毒后均能产生完全保护。表明病毒在鸭胚传代过程中免疫原性保持稳定。
表6 AV1221种毒免疫原性测定结果
疫苗 | 鸭数(只) | 免疫途径及剂量 | 攻毒毒株 | 攻毒途径及剂量 | 保护结果* |
DE2DE3DE4DE5DE6 | 45555 | 皮下注射0.5mL皮下注射0.5mL皮下注射0.5mL皮下注射0.5mL皮下注射0.5mL | NJ D5NJ D5NJ D5NJ D5NJ D5 | 肌肉注射103MLD/1mL肌肉注射103MLD/1mL肌肉注射103MLD/1mL肌肉注射103MLD/1mL肌肉注射103MLD/1mL | 4/45/55/55/55/5 |
DE7对照 | 55 | 皮下注射0.5mLND | NJ D5NJ D5 | 肌肉注射103MLD/1mL肌肉注射103MLD/1mL | 5/50/5 |
注:ND,表示未免疫。“保护结果”列的分数中,分母表示攻毒的成鸭总只数,分子表示健活的鸭只数。
6)种毒使用代次的确定
根据对6个代次种毒的鉴定结果,确定种毒的最高使用代次为第7代,第2-4代为基础种子,生产种子的使用代次不超过3代。
二、鸭瘟疫苗的制备及效力试验和安全试验
本步骤使用已建立的基础种毒和鸭胚制备了3批生产种子,并用这些种子经鸭胚繁殖、收集胚液病毒、0.1-0.2%甲醛溶液灭活后,与矿物油佐剂乳化配制了3批鸭瘟灭活疫苗。使用成鸭测定,疫苗最小免疫剂量为0.12mL,确定使用剂量为每羽份0.5mL。单剂量、单剂量重复和超剂量安全试验结果为,3批疫苗不引起产蛋鸭的全身不良反应和明显的局部反应。3批疫苗的免疫攻毒试验结果表明,疫苗在不同品种、年龄(4日龄~12月龄)的鸭上,使用不同的免疫途径,均能诱导产生80%以上保护。疫苗一次免疫鸭后,不同时间诱导产生的中和抗体滴度(GMT)分别是,7天为3.2、10天为4.6、14天为8,21天、30天和60天均为7;免后10天可以产生80%攻毒保护,14天和21天可产生完全保护。疫苗免疫鸭后,尽管诱导产生的中和抗体效价较低,但能够有效地抵抗强毒的攻击。
下述实验所用的实验材料除A-G外,其它材料来源同步骤一。
A、注射用白油MARCOL 52,购自法国Esso公司,批号VG3288982P。
B、吐温-80 CRILLET 4,购自新加坡CRODA公司,批号15488。
C、司本-80 CRILL 4,购自新加坡CRODA公司,批号15438。
D、硬脂酸铝购自上海裕明实业有限公司,批号070706。
E、鸭胚11-12日龄易感鸭胚,来自无禽流感和鸭瘟流行,未注射过鸭瘟疫苗的种鸭群。用于生产种子、制苗用病毒的制备,病毒含量测定,生产用种子的特异性鉴定等。
F、家鸭4日龄~12月龄易感麻鸭、樱桃谷鸭或金定鸭,来自无禽流感和鸭瘟流行鸭群,未注射过鸭瘟疫苗。用于疫苗的安全性试验和效力试验。
G、病毒 步骤一制备的鸭瘟疱疹病毒AV1221毒株制苗用基础种毒(DE2~DE4代毒),ELD50≥10-4.38/0.2mL,DPVNJ株D5代组织毒,MLD为10-8/g,用于疫苗的检验。
1、疫苗制备
1)生产种子制备与检验
分别将鸭瘟疱疹病毒AV1221 DE2、鸭瘟疱疹病毒AV1221 DE3株CGMCC No.2268和鸭瘟疱疹病毒AV1221 DE4冻干基础种毒复水后,使用灭菌生理盐水进行稀释,经绒毛尿囊膜接种易感鸭胚,每胚0.2mL。37℃培养观察4-6天。收集48小时以后死亡的胚,无菌采集胚液和绒毛尿囊膜,匀浆后加入青霉素和链霉素,使青霉素和链霉素的终浓度均为100-400单位/ml,制成鸭胚毒。作为生产种子。按照步骤一的方法进行病毒含量测定、特异性鉴定和纯净性检验。
分别使用鸭瘟疱疹病毒AV1221 DE2、鸭瘟疱疹病毒AV1221 DE3株CGMCCNo.2268和鸭瘟疱疹病毒AV1221 DE4基础种毒制备了3批生产种子,每批40mL。检验结果为3批均无细菌、霉菌、支原体和外源病毒污染,能够被DPV抗血清中和。鸭瘟疱疹病毒AV1221 DE2、鸭瘟疱疹病毒AV1221 DE3株CGMCC No.2268和鸭瘟疱疹病毒AV1221 DE4种子的病毒含量分别105.38、105.25和10483ELD50/0.2mL。
2)制苗用病毒液制备
使用灭菌生理盐水将步骤1)的生产种子进行稀释,经尿囊腔接种鸭胚,每胚0.2mL。37℃培养观察4-6天。收集48小时以后死亡胚及活胚,无菌采集胚液。作为制苗用病毒液。
结果分别使用3批生产种子制备了3批病毒液,每批200mL:鸭瘟疱疹病毒AV1221 DE2病毒液、鸭瘟疱疹病毒AV1221 DE3株CGMCC No.2268病毒液和鸭瘟疱疹病毒AV1221 DE4病毒液,其病毒含量分别为105.0、104.5和104.83ELD50/0.2mL。
3)病毒灭活及检验
向步骤2)制备的三批病毒液中,加入甲醛溶液,使甲醛的终浓度为0.1-0.2%(体积百分含量),充分混匀后倒瓶;37℃灭活24-36小时,其间每间隔4-8小时振摇1次。灭活完成后,取样做灭活检验。使用11日龄易感鸭胚10枚,每胚经绒毛尿囊膜接种0.2mL原液,37℃培养观察7天。并照此方法,取胚液盲传一代。结果表明3批灭活后的病毒液在鸭胚上连传2代,均不引起胚死亡。表明病毒已被灭活彻底。
4)疫苗配制
用经步骤3)灭活处理的病毒液制备三批疫苗0601、0602和0603。
i)0601的制备
下述容量份∶重量份=ml∶g。
a)油相制备
按注射用白油94容量份、司本-80 6容量份和硬脂酸铝1.5重量份的比例配制油相。
取少量注射用白油与硬脂酸铝混合,加热溶化至半透明状再与全量司本-80及注射用白油混合均匀,经116℃灭菌30分钟,冷至室温备用。得到油相。
b)水相制备
将96重量份步骤2)的病毒含量为105.0ELD50/0.2mL(灭活前)的鸭瘟疱疹病毒AV1221 DE2病毒液,经步骤3)灭活检验合格后,加入灭菌吐温-80 4容量份,充分振摇后,置2-8℃放置过夜,直到吐温-80完全溶解。得到水相。
按照油相和水相1.5∶1的容量比,将油相加入匀浆杯中,低速转动时,缓慢加入水相。加完水相后匀浆2-3分钟,停止乳化前加入乳剂总重量的0.01%的硫柳汞,得到批号为0601的500mL疫苗。
ii)0602的制备
下述容量份∶重量份=ml∶g。
a)油相制备
按注射用白油92容量份、司本-80 8容量份和硬脂酸铝1重量份的比例配制油相。
取少量注射用白油与硬脂酸铝混合,加热溶化至半透明状再与全量司本-80及注射用白油混合均匀,经116℃灭菌30分钟,冷至室温备用。得到油相。
b)水相制备
将94重量份步骤2)的病毒含量为104.5ELD50/0.2mL(灭活前)的鸭瘟疱疹病毒AV1221 DE3株CGMCC No.2268病毒液,经步骤3)灭活检验合格后,加入灭菌吐温-80 4容量份,充分振摇后,置2-8℃放置过夜,直到吐温-80完全溶解。得到水相。
按照油相和水相2∶1的容量比,将油相加入匀浆杯中,低速转动时,缓慢加入水相。加完水相后匀浆2-3分钟,停止乳化前加入乳剂总重量的0.01%的硫柳汞,得到批号为0602的500mL疫苗。
iii)0603的制备
下述容量份∶重量份=ml∶g。
a)油相制备
按注射用白油95容量份、司本-80 5容量份和硬脂酸铝2重量份的比例配制油相。
取少量注射用白油与硬脂酸铝混合,加热溶化至半透明状再与全量司本-80及注射用白油混合均匀,经116℃灭菌30分钟,冷至室温备用。得到油相。
b)水相制备
将96重量份步骤2)的病毒含量为104.83ELD50/0.2mL(灭活前)的鸭瘟疱疹病毒AV1221 DE4病毒液,经步骤3)灭活检验合格后,加入灭菌吐温-80 4重量份,充分振摇后,置2-8℃放置过夜,直到吐温-80完全溶解。得到水相。
按照油相和水相3∶1的重量比,将油相加入匀浆杯中,低速转动时,缓慢加入水相。加完水相后匀浆2-3分钟,停止乳化前加入乳剂总重量的0.01%的硫柳汞,得到批号为0603的500mL疫苗。
将批号分别为0601、0602和0603的500mL疫苗,定量分装,贴签后,2~8℃保存。同时抽样按照规定(中国兽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M].二00五年版.三部.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做无菌检验、物理性状检验、甲醛和硫柳汞含量测定。结果,3批疫苗均无菌生长;物理性状检验、甲醛和硫柳汞含量测定均符合规定。
2、最小免疫剂量测定
使用0601批疫苗,剂量分别为0.5mL/只、0.25mL/只和0.12mL/只。每个剂量注射5只94日龄易感麻鸭,24天后连同条件的5只对照鸭(未进行免疫),用步骤一制备的鸭瘟病毒NJ D5(NJ株D5毒)攻击,每只鸭肌肉注射103MLD/1mL。隔离饲养观察10-14天,记录各组鸭的发病死亡情况。以观察期结束鸭健活判定为保护。结果如表7所示。
表7 鸭瘟灭活疫苗最小免疫剂量测定结果
疫苗剂量(mL/只) | 鸭数量(只) | 免疫途径 | 攻毒毒株 | 攻毒途径及剂量 | 保护* |
0.50.25**0.12对照 | 5455 | 颈背部皮下颈背部皮下颈背部皮下ND | NJ株D5毒NJ株D5毒NJ株D5毒NJ株D5毒 | 胸肌注射103MLD/1mL胸肌注射103MLD/1mL胸肌注射103MLD/1mL胸肌注射103MLD/1mL | 5/54/44/50/5 |
注:*,分子为健活鸭数量,分母为攻毒鸭数量。**,0.25mL组鸭在免疫期间意外死亡1只。ND,表示未免疫。
结果表明,0.25mL疫苗免疫可以产生4/4鸭保护,0.12mL疫苗产生4/5保护。最小免疫剂量为0.12mL。为了留有富余量,采用0.5mL作为疫苗的使用剂量。
3、免疫效力试验使用3批疫苗,分别采用皮下(用4日龄樱桃谷鸭和4月龄金定鸭)或肌肉(用12月龄麻鸭)注射免疫,每批疫苗免疫5只,每只0.5mL(4日龄樱桃谷鸭14天后同剂量加强免疫1次)。21天后连同条件的5只对照鸭(未进行免疫),用步骤一制备的鸭瘟病毒NJ D5(NJ株D5毒)攻击,每只鸭肌肉注射103MLD/1mL。隔离饲养观察10-14天,记录各组鸭的发病死亡情况。以观察期结束鸭健活判定为保护。结果如表8-10所示。
表8 3批鸭瘟灭活疫苗皮下途径的免疫金定鸭攻毒试验结果
疫苗批号 | 鸭 | 免疫途径及剂量 | 攻毒毒株 | 攻毒途径及剂量 | 保护 | ||
数量(只) | 品种 | 年龄 | |||||
060106020603对照 | 5555 | 金定金定金定金定 | 4月龄4月龄4月龄4月龄 | 颈背部皮下0.5mL颈背部皮下0.5mL颈背部皮下0.5mLND | NJ株D5毒NJ株D5毒NJ株D5毒NJ株D5毒 | 胸肌注射103MLD/1mL胸肌注射103MLD/1mL胸肌注射103MLD/1mL胸肌注射103MLD/1mL | 5/55/55/50/5 |
注:ND,表示未免疫。“保护”列的分数中,分母表示攻毒的成鸭总只数,分子表示健活的鸭只数。
表9 3批鸭瘟灭活疫苗肌肉途径的免疫攻毒试验结果
疫苗批号 | 鸭 | 免疫途径及剂量 | 攻毒毒株 | 攻毒途径及剂量 | 保护 | ||
数量(只) | 品种 | 年龄 | |||||
060106020603对照 | 5555 | 麻鸭麻鸭麻鸭麻鸭 | 12月龄12月龄12月龄12月龄 | 胸肌注射0.5mL胸肌注射0.5mL胸肌注射0.5mLND | NJ株D5毒NJ株D5毒NJ株D5毒NJ株D5毒 | 胸肌注射103MLD/1mL胸肌注射103MLD/1mL胸肌注射103MLD/1mL胸肌注射103MLD/1mL | 5/55/55/50/5 |
注:ND,表示未免疫。“保护”列的分数中,分母表示攻毒的成鸭总只数,分子表示健活的鸭只数。
表10 3批鸭瘟灭活疫苗的雏鸭免疫攻毒试验结果
疫苗批号 | 鸭 | 攻毒毒株 | 攻毒途径及剂量 | 保护 | ||
数量(只) | 品种 | 年龄 | ||||
06010602*0603*对照** | 5444 | 樱桃谷樱桃谷樱桃谷樱桃谷 | 4日龄4日龄4日龄4日龄 | NJ株D5毒NJ株D5毒NJ株D5毒NJ株D5毒 | 胸肌注射103MLD/1mL胸肌注射103MLD/1mL胸肌注射103MLD/1mL胸肌注射103MLD/1mL | 4/54/44/40/4 |
注:ND,表示未免疫。“保护”列的分数中,分母表示攻毒的成鸭总只数,分子表示健活的鸭只数。*,免疫期间各有1只翅号脱落。**,攻毒注射时意外死亡1只。
结果表明,3批鸭瘟灭活疫苗对不同品种、不同年龄(4月龄和12月龄)的鸭,采用不同途径免疫,均能产生完全保护。3批疫苗对4日龄樱桃谷鸭,采用二次免疫,1批产生4/5保护,2批产生4/4保护。
依据上述结果确定,采用免疫攻毒试验作为疫苗的效力检验方法。使用2~12月龄鸭5只,每只皮下注射疫苗0.5mL,21~28天后,连同条件的对照鸭(未进行免疫)5只,使用10-3MLD强毒病毒攻击。观察14天,以对照鸭5/5死亡,免疫鸭4/5保护作为效力合格标准。
4、免疫产生期试验
使用0602批疫苗,皮下途径免疫12月龄麻鸭10只,每只0.5mL。另取10只作为对照(未进行免疫)。分别于免后10天和14天各取5只免疫鸭和对照鸭,用步骤一制备的鸭瘟病毒NJ D5(NJ株D5毒)攻击,每只鸭肌肉注射103MLD/1mL。隔离饲养观察14天,记录各组鸭的发病死亡情况。以观察期结束鸭健活判定为保护。结果如表11所示。
表11鸭瘟灭活疫苗免疫产生期试验结果
疫苗批号 | 免疫途径及剂量 | 分组 | 鸭数量(只) | 时间 | 攻毒毒株 | 剂量及途径 | 保护 |
0602060206020602 | 皮下注射0.5mL未免疫皮下注射0.5mL未免疫 | 免疫对照免疫对照 | 5555 | 免疫后10天免疫后10天免疫后14天免疫后14天 | NJ株D5毒NJ株D5毒NJ株D5毒NJ株D5毒 | 肌肉注射103MLD/1mL肌肉注射103MLD/1mL肌肉注射103MLD/1mL肌肉注射103MLD/1mL | 4/50/55/50/5 |
注:“保护”列的分数中,分母表示攻毒的成鸭总只数,分子表示健活的鸭只数。
试验结果表明,1个使用剂量的疫苗,一次免疫后10天可以产生4/5鸭保护,一次免疫后14天和21天(表9)可以产生完全保护。
5、中和抗体产生
使用0602批疫苗,皮下途径免疫12月龄麻鸭15只,每只0.5mL。分别于免疫前、免疫后7、10、14、21、30和60天随机采集5只鸭的血液,分离血清;同时分别于免疫后10和14天各随机抽取5只鸭进行攻毒试验。使用DPV AV1222(购自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株E62代病毒(鸡胚繁殖的第62代毒)和SPF鸡胚测定血清的中和抗体效价,并计算各组的几何平均滴度(GMT)。
结果如表12。
表12鸭瘟灭活疫苗中和抗体产生试验结果
时间 | 免疫前 | 免疫后天数(天) | ||||||
7 | 10 | 14 | 21 | 30 | 60 | |||
中和抗体滴度 | (GMT) | <2 | 3.2 | 4.6 | 8 | 7 | 7 | 7 |
结果显示,免疫后7天开始产生中和抗体,14天明显上升,且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上。抗体产生的情况与攻毒保护结果基本一致。
6、安全试验使用3批疫苗,21日龄金定鸭或12月龄麻鸭进行了单剂量、单剂量重复和超剂量安全性试验。结果如表13~15所示。
表13 3批鸭瘟灭活疫苗单剂量安全试验结果
疫苗批号 | 注射途径及剂量 | 鸭品种及年龄 | 观察14天后结果 | 反应 |
0601 | 颈背部皮下0.5mL/只 | 21日龄金定鸭 | 5/5健活 | 注射后24小时稍有减食,7天内注射局部稍有结节,7天后消失。 |
0601 | 颈背部皮下0.5mL/只 | 12月龄麻鸭 | 5/5健活 | 注射后24小时稍有减食,7天内注射局部稍有结节,7天后消失。 |
0602 | 颈背部皮下0.5mL/只 | 21日龄金定鸭 | 5/5健活 | 注射后24小时稍有减食,7天内注射局部稍有结节,7天后消失。 |
0602 | 颈背部皮下0.5mL/只 | 12月龄麻鸭 | 5/5健活 | 注射后24小时稍有减食,7天内注射局部稍有结节,7天后消失。 |
0603 | 颈背部皮下0.5mL/只 | 21日龄金定鸭 | 5/5健活 | 注射后24小时稍有减食,7天内注射局部稍有结节,7天后消失。 |
0603 | 颈背部皮下0.5mL/只 | 12月龄麻鸭 | 5/5健活 | 注射后24小时稍有减食,7天内注射局部稍有结节,7天后消失。 |
注:“观察14天后结果”列的分数中,分母表示免疫的成鸭总只数,分子表示健活的鸭只数。
表14 3批鸭瘟灭活疫苗单剂量重复安全试验结果
疫苗批号 | 注射途径及剂量 | 鸭品种及年龄 | 观察14天后结果 | 反应 |
0601 | 颈背部皮下0.5mL/只,21天后同途径重复注射该剂量 | 12月龄麻鸭 | 5/5健活 | 注射后24小时稍有减食,7天内注射局部稍有结节,7天后消失。 |
0602 | 颈背部皮下0.5mL/只,21天后同途径重复注射该剂量 | 12月龄麻鸭 | 5/5健活 | 注射后24小时稍有减食,7天内注射局部稍有结节,7天后消失。 |
0603 | 颈背部皮下0.5mL/只,21天后同途径重复注射该剂量 | 12月龄麻鸭 | 5/5健活 | 注射后24小时稍有减食,7天内注射局部稍有结节,7天后消失。 |
注:“观察14天后结果”列的分数中,分母表示免疫的成鸭总只数,分子表示健活的鸭只数。
表15 3批鸭瘟灭活疫苗超剂量重复安全试验结果
疫苗批号 | 注射途径及剂量 | 鸭品种及年龄 | 观察14天后结果 | 反应 |
0601 | 颈背部皮下1mL/只 | 12月龄麻鸭 | 5/5健活 | 注射后24小时稍有减食,7天内注射局部稍有结节,7天后消失。 |
0602 | 颈背部皮下1mL/只 | 12月龄麻鸭 | 5/5健活 | 注射后24小时稍有减食,7天内注射局部稍有结节,7天后消失。 |
0603 | 颈背部皮下1mL/只 | 12月龄麻鸭 | 5/5健活 | 注射后24小时稍有减食,7天内注射局部稍有结节,7天后消失。 |
注:“观察14天后结果”列的分数中,分母表示免疫的成鸭总只数,分子表示健活的鸭只数。
3批疫苗3种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除注射后当天稍有减食,7天内局部稍有结节外,未见全身不良反应。由此确定,使用2~12月龄鸭5只,每只一次皮下注射1mL疫苗。观察10~14天,5只鸭全部健活为疫苗安全检验合格。
Claims (10)
1.一种鸭瘟病毒,是鸭瘟疱疹病毒AV1221毒株经易感鸭胚传代得到的鸭胚适应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鸭瘟病毒,其特征在于:所述鸭瘟病毒为鸭瘟疱疹病毒AV1221毒株经易感鸭胚传二至七代得到的鸭胚适应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鸭瘟病毒,其特征在于:所述鸭瘟病毒为鸭瘟疱疹病毒AV1221毒株经易感鸭胚传二至四代得到的鸭胚适应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鸭瘟病毒,其特征在于:所述鸭瘟病毒为鸭瘟疱疹病毒AV1221毒株经易感鸭胚传三代得到的鸭胚适应毒一鸭瘟疱疹病毒AV1221 DE3株,其保藏登记号为CGMCC No.2268。
5.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所述的鸭瘟病毒在制备鸭瘟疫苗中的应用。
6.一种鸭瘟疫苗,它的活性成分是灭活的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所述的鸭瘟病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疫苗,其特征在于:所述疫苗中还含有佐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疫苗,其特征在于:所述佐剂为注射用白油、司本-80、硬脂酸铝和吐温-8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疫苗,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成分是用94-96容量份的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所述的鸭瘟病毒的病毒液灭活得到的,所述病毒液为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所述的鸭瘟病毒接种易感鸭胚后得到的胚液,所述病毒液中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所述的鸭瘟病毒的含量为104.5-105.5ELD50/0.2ml;
所述疫苗中含有注射用白油138-288容量份,司本-80 5-24容量份,硬脂酸铝1.5-6重量份,吐温-80 4-8容量份;所述容量份∶重量份=ml∶g。
10.一种制备鸭瘟疫苗的方法,是将下述油相和水相按照(1-3)∶1的容量比混合制成乳剂;
所述水相按照如下方法制备:将94-98容量份的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所述的鸭瘟病毒的病毒液灭活后,加入无菌吐温-80 2-6容量份,混匀得到水相;所述病毒液为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所述的鸭瘟病毒接种易感鸭胚后得到的胚液;所述病毒液中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所述的鸭瘟病毒的含量为104.5-105.5ELD50/0.2ml;
所述油相按照如下方法制备:按注射用白油92-96容量份、司本-80 4-8容量份和硬脂酸铝1-2重量份的比例配制油相;
所述容量份∶重量份=ml∶g。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7101783719A CN100572532C (zh) | 2007-11-29 | 2007-11-29 | 一种鸭瘟疫苗及其专用毒株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7101783719A CN100572532C (zh) | 2007-11-29 | 2007-11-29 | 一种鸭瘟疫苗及其专用毒株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200710A true CN101200710A (zh) | 2008-06-18 |
CN100572532C CN100572532C (zh) | 2009-12-23 |
Family
ID=395160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710178371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72532C (zh) | 2007-11-29 | 2007-11-29 | 一种鸭瘟疫苗及其专用毒株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0572532C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74091A (zh) * | 2011-01-25 | 2011-09-07 | 四川农业大学 | 截短表达鸭瘟病毒重组囊膜gI蛋白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CN102643932A (zh) * | 2012-04-20 | 2012-08-22 | 四川农业大学 | 一种鉴别鸭瘟病毒强毒与疫苗毒的pcr检测方法 |
CN102716483A (zh) * | 2012-05-31 | 2012-10-10 | 郑州后羿制药有限公司 | 一种鸭瘟卵黄抗体冻干粉及其制备方法 |
CN103224913A (zh) * | 2013-05-08 | 2013-07-31 | 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 | 一种鸭瘟活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
CN104436186A (zh) * | 2013-09-18 | 2015-03-25 | 普莱柯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疫苗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
2007
- 2007-11-29 CN CNB2007101783719A patent/CN100572532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74091A (zh) * | 2011-01-25 | 2011-09-07 | 四川农业大学 | 截短表达鸭瘟病毒重组囊膜gI蛋白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CN102643932A (zh) * | 2012-04-20 | 2012-08-22 | 四川农业大学 | 一种鉴别鸭瘟病毒强毒与疫苗毒的pcr检测方法 |
CN102716483A (zh) * | 2012-05-31 | 2012-10-10 | 郑州后羿制药有限公司 | 一种鸭瘟卵黄抗体冻干粉及其制备方法 |
CN103224913A (zh) * | 2013-05-08 | 2013-07-31 | 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 | 一种鸭瘟活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
CN103224913B (zh) * | 2013-05-08 | 2014-05-14 | 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 | 一种鸭瘟活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
CN104436186A (zh) * | 2013-09-18 | 2015-03-25 | 普莱柯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疫苗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0572532C (zh) | 2009-12-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430120B (zh) | 增强鱼类疫苗免疫接种效果的佐剂及其应用 | |
CN102492661B (zh) | 防治新型鸭呼肠孤病毒病免疫制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 |
CN100572532C (zh) | 一种鸭瘟疫苗及其专用毒株 | |
CN105688202A (zh) | 一种乙型脑炎疫苗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
Ridpath et al. | Evaluation of three experimental 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 killed vaccines adjuvanted with combinations of Quil A cholesterol and dimethyldioctadecylammonium (DDA) bromide | |
CN103908665A (zh) | 一种疫苗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5920596B (zh) | 一种番鸭细小病毒病、小鹅瘟二联疫苗 | |
CN104774796B (zh) |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灭活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8066758A (zh) | 貉犬瘟热-细小病毒性肠炎二联活疫苗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CN113521261B (zh) | 一种抗冠状病毒和细菌双重纳米免洗消毒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3143010B (zh) | 鸡新城疫、禽流感(h9亚型)、大肠埃希氏菌病三联灭活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288762B (zh) | 一种疫苗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2186498A (zh) | 鱼类的盾纤虫病预防治疗疫苗 | |
CN104195114A (zh) | 一种禽肺病毒及其应用 | |
Aly et al. | Preparation and the assessed efficacy of oral baits for the vaccination of free-roaming dogs against rabies | |
Roshdy et al. | Preparation of a Newly Developed Trivalent Pasteurella multocida, Avibacterium paragallinarum, and Ornithobacterium rhinotracheale Vaccine with an Evaluation of its Protective Efficacy in Chickens | |
CN103007266B (zh) | 鸭大肠杆菌病区域优势血清型疫苗、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
CN107126558B (zh) |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灭活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6075426B (zh) | 一种小鹅瘟病毒疫苗 | |
CN109331178A (zh) | 一种鸭沙门氏菌减毒疫苗的制备方法 | |
CN107881154A (zh) | 貉细小病毒弱毒疫苗株及其在制备貉细小病毒弱毒疫苗中的用途 | |
CN103055310B (zh) | 一种禽流感(h9 亚型)、大肠埃希氏菌病二联灭活疫苗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690951B (zh) | 一种抗水貂绿脓杆菌性肺炎兽药的制备方法 | |
CN108624522A (zh) | 一种副鸡禽杆菌菌株及其应用 | |
TW201800577A (zh) | 禽類vii基因型新城病之疫苗及其製備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223 Termination date: 201311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