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78562B - 显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78562B
CN101178562B CN200710170074XA CN200710170074A CN101178562B CN 101178562 B CN101178562 B CN 101178562B CN 200710170074X A CN200710170074X A CN 200710170074XA CN 200710170074 A CN200710170074 A CN 200710170074A CN 101178562 B CN101178562 B CN 10117856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ner
developing
developer
turning axle
developing troug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17007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78562A (zh
Inventor
相本丰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1785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785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785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7856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8Details of powder developing device not concerning the development directly
    • G03G2215/0802Arrangements for agitating or circulating developer material
    • G03G2215/0816Agitator type
    • G03G2215/0819Agitator type two or more agitato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显影装置(10)包括由显影区域槽(12a)和搅拌槽(12b)构成的显影槽(12)、第一搅拌部件(13)、第二搅拌部件(14)、色粉料斗(15)、和色粉储存容器(16)。在该显影装置(10)中,在搅拌槽(12b)上形成有色粉补给口(12e),通过设有第一搅拌叶片(13b)和第二搅拌叶片(13c)的第一搅拌部件(13)旋转,产生从显影槽(12)的长度方向两端部朝向色粉补给口(12e)附近的两个显影剂流,在色粉补给口(12e)附近使该两个显影剂流相遇,产生从色粉补给口(12e)经由色粉料斗(15)到达色粉储存容器(16)内部的显影剂的脉动流(19)。

Description

显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在利用电子照相方式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以下简称“图像形成装置”)中,例如从显影装置向感光体表面的静电潜影供给含有双成分显影剂(以下简称“显影剂”)的色粉,形成色粉图像,进而将该色粉图像转印并定影到记录介质上,从而形成图像。色粉从显影装置供给到静电潜影上,是从作为色粉收容用容器的显影槽经由显影剂承载体而进行的。图像形成装置由于能以简易的操作形成高画质图像,并且也容易进行保养管理,因此常用于复印机、打印机、和传真机等上,得到广泛普及。随之,要求进一步提高图像形成装置的性能。其中,为了提高图像形成速度,增加每单位时间形成的图像张数特别重要。图像形成速度的高速化存在各种课题,例如包括显影剂中包含的载体的长寿命化。显影剂包含色粉和载体。载体在显影装置内得到搅拌,具有与色粉摩擦,使色粉带电的功能。通过使色粉适当带电,从而形成高画质图像。并且,虽然根据消耗状况逐渐补充色粉,但是载体通常到耐用寿命结束为止使用相同的载体。在高速形成图像时,色粉的消耗量增多,因此载体总是与色粉摩擦,施加到载体上的物理、机械应力很大。其结果,无法向色粉提供均匀的电荷量,产生色粉的带电不良,形成的图像的图像浓度不稳定。此外,短时间内载体的耐用寿命结束,产生更换载体的保养管理的频度增大的问题。
为了解决该问题,例如尝试改良显影槽。在一般的显影装置中,显影槽和显影剂承载体以大致相同的长度对齐,平行设置。在改良技术中,提出了如下显影槽:延长显影槽的长度方向上的一个端部,将显影槽的与显影剂承载体相对的部分设为显影区域,将延长部分设为搅拌区域。在显影槽的内部空间,在显影槽的长度方向上平行设置两个作为搅拌传送部件的螺杆部件,从搅拌区域的显影槽壁上形成的色粉补给口向搅拌区域内补给色粉。在该显影槽中,通过螺杆部件的旋转驱动,在搅拌区域内显影剂与新补给的色粉混合后,在显影槽的长度方向上从搅拌区域向显影区域传送。并且,显影剂在显影区域中与显影剂承载体接触后,在显影槽的长度方向上从显影区域向搅拌区域传送。即,形成作为色粉和载体的混合物的显影剂在显影槽的长度方向上往复的传送路径。根据该结构,色粉和载体被均匀地混合。此外,即使在如高速形成图像这种色粉消耗量大的情况下,色粉在比较长的距离上接收载体的摩擦,因此也可以向色粉提供足够的电荷。此外,也可以减轻施加到载体上的物理应力、机械应力等,因此也可以延长载体的更换时间。
在向显影槽补给色粉时,以往采用不管显影槽的结构如何、使色粉从设置在显影槽的垂直方向上方的色粉料斗下落到显影槽内的方式。在下落方式中,块状的色粉被补给到显影槽内的情况较多。但是,显影槽以补给粉末状态的色粉为前提而设计,因此即使实施了如上所述的改良,但如果补给块状的色粉,色粉和显影槽内的显影剂也不能均匀地混合,容易产生混合不均匀。混合不均匀使色粉的带电量不均匀,成为产生各种图像不良的原因。
此外,为了防止载体的劣化引起的色粉的带电不良,提出了滴流方式的显影装置。在滴流方式中,向显影槽补给色粉和载体的混合物,并且在显影槽上形成显影剂排出口,将包含产生了劣化的载体在内的剩余的显影剂从显影剂排出口向显影槽外部排出。由此,劣化的载体逐渐被新载体更换,因此由载体的劣化引起的色粉的带电不良很难产生。作为滴流方式的显影装置的具体例,例如在特开2005-99134号公报中,提出了包括以下部件的显影装置:显影剂承载体;包括由隔壁隔开的显影区域和搅拌区域,并且形成有显影剂排出口的显影槽;和搅拌传送部件。在特开2005-99134号公报的显影装置中,色粉和载体的混合物被补给到显影槽。搅拌传送部件,包括显影剂的传送能力相对较大的第一传送部、和显影剂的传送能力相对较小的第二传送部,并且第二传送部与显影剂排出口相对设置。此外,第一传送部在搅拌区域的循环方向上传送显影剂,第二传送部在搅拌区域的循环方向的相反方向上传送显影剂。根据该结构,第一传送部引起的显影剂流和第二传送部引起的显影剂流在显影剂排出口附近相遇,从而剩余的显影剂稳定地向显影槽外部排出。根据特开2005-99134号公报的技术,解决了在滴流方式的显影装置中显影剂向显影槽外部的排出量不稳定的问题。然而,在这种显影装置中,也采用了使色粉和载体的混合物从设置在显影槽的垂直方向上方的色粉储存容器下落的方式。因此,不能解决成块的色粉和载体下落到显影槽内时产生混合不均匀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影装置及包括该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以下落方式向显影槽供给色粉,可以防止色粉块下落产生混合不均匀,并且有助于形成没有图像不良的高图像浓度及高品质画质的图像。
本发明的一种显影装置,设在包括感光体的图像形成装置上,向感光体上的静电潜影供给色粉,其中,包括:
显影剂承载体,与感光体相对,自由旋转地设置,向感光体上的静电潜影供给色粉;
显影槽,包括:显影区域槽,具有与显影剂承载体的轴线方向的长度大致相等的长度,向显影剂承载体供给显影剂;和搅拌槽,与显影区域槽连接设置,形成有用于接受色粉的补给的色粉补给口;
第一搅拌部件,与显影剂承载体相对,由显影槽自由旋转地支撑,具有超过显影剂承载体的轴线方向长度的长度,一端部达到搅拌槽的长度方向端部附近地设置,从显影槽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部向色粉补给口搅拌传送显影剂;
第二传送部件,隔着第一搅拌部件与显影剂承载体相对,由显影槽自由旋转地支撑,具有超过显影剂承载体的轴线方向长度的长度,一端部达到搅拌槽的长度方向端部附近地设置,将补给的色粉与显影槽内的显影剂搅拌并传送;
色粉储存容器,形成有用于将储存的色粉向外部排出的色粉排出口;以及
色粉料斗,与色粉储存容器及显影槽连接设置,将从色粉储存容器接收的色粉向显影槽供给,具有与色粉储存容器的色粉排出口连通地形成的色粉接收口、和与显影槽的色粉补给口连通地形成的色粉供给口。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显影装置,包括显影剂承载体、显影槽、第一搅拌部件、第二搅拌部件、色粉储存容器、和色粉料斗,设在图像形成装置上,向感光体上的静电潜影供给色粉。在本发明的显影装置中,显影剂承载体,与感光体相对地自由旋转地设置,向感光体上的静电潜影供给色粉。显影槽包括显影区域槽和搅拌槽。在这里,显影区域槽具有与显影剂承载体的轴线方向长度大致相等的长度,向显影剂承载体供给显影剂,搅拌槽与显影区域槽在长度方向上连接设置,形成有用于接受色粉的补给的色粉补给口。第一搅拌部件,与显影剂承载体相对,由显影槽自由旋转地支撑,具有超过显影剂承载体的轴线方向长度的长度,一端部达到搅拌槽的长度方向端部附近地设置,从显影槽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部向色粉补给口搅拌传送显影剂。第二传送部件,隔着第一搅拌部件与显影剂承载体相对,由显影槽自由旋转地支撑,具有超过显影剂承载体的轴线方向长度的长度,一端部达到搅拌槽的长度方向端部附近地设置,将补给的色粉与显影槽内的显影剂搅拌并传送。色粉储存容器在其内部储存色粉,并且具有为了将色粉向外部排出而形成的色粉排出口。色粉料斗具有色粉接收口和色粉供给口,并且与色粉储存容器及显影槽连接设置,将从色粉储存容器接收的色粉向显影槽供给。在这里,色粉接收口与色粉储存容器的色粉排出口连通地形成,色粉供给口与显影槽的色粉补给口连通地形成。
应当注意到本发明的显影装置具有第一搅拌部件。在由显影区域槽和与其连接的搅拌槽构成的显影槽内,第一搅拌部件,通过其旋转驱动,从显影槽的两端部、即从显影区域槽的与搅拌槽连接的一侧的相反侧的端部(以下若没有特别说明则称为“显影区域槽的非连接侧端部”)及搅拌槽的与显影区域槽连接的一侧的相反侧的端部(以下若没有特别说明则称为“搅拌槽的非连接侧端部”),向形成在搅拌槽上的色粉补给口搅拌传送显影剂。另一方面,显影槽被设置成,经由色粉补给口及与色粉补给口连通地形成的色粉供给口与色粉料斗连通。根据该结构,显影剂的相反方向的显影剂流在色粉补给口的周围相遇,产生显影剂经由色粉料斗朝向色粉储存容器的显影剂流。另一方面,第一搅拌部件主要在进行图像形成动作时进行旋转,因此显影槽内的色粉处于被逐渐消耗状态。因此,产生从色粉储存容器经由色粉料斗朝向显影槽的色粉流。因此,显影剂朝向色粉储存容器的显影剂流,在暂时进入色粉储存容器内后,与从色粉储存容器朝向显影槽的色粉的色粉流合流,变成再次朝向显影槽的流动。这样,产生经由色粉补给口及色粉供给口,从显影槽朝向色粉储存容器、并且从色粉储存容器朝向显影槽的显影剂流,即产生显影剂的脉动流。通过该显影剂流,显影剂和色粉的混合效率提高,新供给的色粉与显影槽内的显影剂进一步均匀地混合。此外,通过产生该显影剂流,防止色粉块下落到显影槽内,因此可以防止产生显影剂中的混合不均匀。由此,在显影槽内,色粉和载体被均匀地混合,即使例如在高速形成图像时、长时间形成图像时等,也可以使色粉均匀地带电。因此,本发明的显影装置,在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可以有助于长期且稳定地形成没有图像不良的高图像浓度及高品质画质的图像。此外,根据本发明的显影装置,可以防止由色粉的相反极性带电、带电不良引起的偏移色粉(offset toner)的产生等,因此具有感光体的耐用寿命延长、色粉使用量降低等优点。
进而,在本发明中,优选色粉补给口在显影槽的搅拌槽上的长度方向中央部、并且在第一搅拌部件的垂直方向上方形成。
根据本发明,将色粉补给口形成在显影槽的搅拌槽上的长度方向中央部、并且在第一搅拌部件的垂直方向上方,从而显影剂的脉动流顺利且持续产生,因此显影槽中的色粉和载体的均匀混合性能进一步提高,产生混合不均匀的可能性也进一步减小。特别是,即使在高速、长时间连续形成图像、显影槽内的色粉被快速消耗时,新补给的色粉与显影槽内的显影剂的均匀混合性能也得到保持,色粉带上所设计的带电值及色粉的均匀带电完全可以实现。此外,色粉补给口形成在上述部位上,从而显影装置自身的设计自由度增加,在空间上可以有效设置显影槽、色粉料斗及色粉储存容器,也可以应对显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小型化。
进而,在本发明中,优选第二搅拌部件,在从显影区域槽的长度方向端部到色粉补给口附近为止的区域中,向与第一搅拌部件传送显影剂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传送显影剂,并且在从搅拌槽的长度方向端部到色粉补给口附近为止的区域中,向与第一传送搅拌部件传送显影剂的方向相同的方向传送显影剂。
根据本发明,第二搅拌部件优选构成为,在从显影区域槽的非连接侧端部到色粉补给口附近为止的区域中,向与第一搅拌部件传送显影剂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传送显影剂,并且在从搅拌槽的非连接侧端部到色粉补给口附近为止的区域中,向与第一传送搅拌部件传送显影剂的方向相同的方向传送显影剂。由此,色粉补给口周围的显影剂朝向色粉料斗的脉动流增大,显影槽内的显影剂和色粉料斗内的色粉的混合性能进一步提高,以均匀的混合状态包含色粉和载体的显影剂向显影槽内补给的性能进一步提高。并且,显影槽内的显影剂流稳定,向显影槽供给的色粉被逐渐消耗,显影剂中产生带电不良的劣化的色粉的含量显著减少。此外,显影剂在显影剂承载体表面上的附着效率提高。
进而,在本发明中,优选第一搅拌部件及第二搅拌部件是包括旋转轴和搅拌叶片的螺杆状搅拌部件,其中所述旋转轴由显影槽自由旋转地支撑,所述搅拌叶片在旋转轴的外周面上向旋转轴的轴线方向延伸形成为螺旋状。
根据本发明,作为第一搅拌部件及第二搅拌部件,使用螺杆状搅拌部件,从而在补给口周围切实地产生显影剂的脉动流,可以得到本发明的预期的效果。
进而,在本发明中,优选第一搅拌部件是包括以下部分的螺杆状搅拌部件:
旋转轴,由显影槽自由旋转地支撑;
第一搅拌叶片,旋转轴的外周面上,从显影区域槽的与搅拌槽连接的一侧的相反侧的旋转轴一端部螺旋状延伸形成,通过旋转轴的旋转,从显影区域槽的与搅拌槽连接的一侧的相反侧的端部向朝向色粉补给口的方向传送显影剂;以及
第二搅拌叶片,在旋转轴的外周面上,从搅拌槽的与显影区域槽连接的一侧的相反侧的旋转轴另一端部螺旋状延伸,并且其色粉补给口侧的端部与第一搅拌叶片的色粉补给口侧的端部分离地形成,通过旋转轴的旋转,从搅拌槽的与显影区域槽连接的一侧的相反侧的端部向朝向色粉补给口的方向传送显影剂。
根据本发明,优选第一搅拌部件是包括旋转轴、第一搅拌叶片、和第二搅拌叶片的螺杆状部件。旋转轴由显影槽自由旋转地支撑。第一搅拌叶片,从显影区域槽的与搅拌槽连接的一侧的相反侧的旋转轴一端部,在旋转轴外周面上螺旋状延伸形成,通过旋转轴的旋转,从显影区域槽的非连接侧端部向朝向色粉补给口的方向传送显影剂。第二搅拌叶片,从搅拌槽的与显影区域槽连接的一侧的相反侧的旋转轴另一端部,在旋转轴外周面上螺旋状延伸,并且其色粉补给口侧端部与第一搅拌叶片的色粉补给口侧端部分离地形成,通过旋转轴的旋转,从搅拌槽的非连接侧端部向朝向色粉补给口的方向传送显影剂。色粉补给口位于第一搅拌叶片和第二搅拌叶片的间隙部分附近。由此,更加切实地产生显影剂的脉动流,色粉和载体的混合性能、色粉向显影槽的补给性能等进一步提高。
进而,在本发明中,优选第二搅拌部件是包括以下部分的螺杆状搅拌部件:
旋转轴,由显影槽自由旋转地支撑;
第三搅拌叶片,在旋转轴的外周面上,从显影区域槽的与搅拌槽连接的一侧的相反侧的旋转轴一端部螺旋状延伸形成,通过旋转轴的旋转,从色粉补给口向朝向显影区域槽的与搅拌槽连接的一侧的相反侧的端部的方向传送显影剂;以及
第四搅拌叶片,在旋转轴的外周面上,从搅拌槽的与显影区域槽连接的一侧的相反侧的旋转轴另一端部螺旋状延伸,并且其色粉补给口侧的端部与第三搅拌叶片的色粉补给口侧的端部分离地形成,通过旋转轴的旋转,从色粉补给口向朝向搅拌槽的与显影区域槽连接的一侧的相反侧的端部的方向传送显影剂。
根据本发明,优选第二搅拌部件是包括旋转轴、第三搅拌叶片、和第四搅拌叶片的螺杆状部件。旋转轴由显影槽自由旋转地支撑。第三搅拌叶片,从显影区域槽的与搅拌槽连接的一侧的相反侧的旋转轴一端部,在旋转轴外周面上螺旋状延伸形成,通过旋转轴的旋转,从色粉补给口向朝向显影区域槽的非连接侧端部的方向传送显影剂。第四搅拌叶片,从搅拌槽的与显影区域槽连接的一侧的相反侧的旋转轴另一端部,在旋转轴外周面上螺旋状延伸,并且其色粉补给口侧端部与第三搅拌叶片的色粉补给口侧端部分离地形成,通过旋转轴的旋转,从色粉补给口向朝向搅拌槽的非连接侧端部的方向传送显影剂。由此,由第一搅拌部件引起的显影剂的脉动流顺利且持续产生。此外,显影槽内的显影剂流稳定,并且色粉向显影槽的补给、色粉和载体的混合、和显影剂向显影剂承载体的供给的一系列流动顺利地同时进行。因此,即使在高速形成图像、打印率大的图像长时间连续形成的向显影装置施加过负荷的状况下,也可以稳定地形成图像浓度及画质品质方面维持高水准的图像。
进而,在本发明中,优选显影槽、色粉料斗和色粉储存容器,在垂直方向上以上述顺序连接设置,其中显影槽被设置在垂直方向最下方。
根据本发明,将显影槽、色粉料斗和色粉储存容器在垂直方向上以上述顺序连接设置,将显影槽设置在垂直方向最下方,通过采用上述结构,特别顺利地向显影槽补给色粉。
此外,在本发明中,优选显影槽具有为了将显影剂向显影槽外部排出而形成的显影剂排出口,并且储存在色粉储存容器中的色粉含有载体。
根据本发明,即使在排出显影剂的显影剂排出口形成在显影槽上,储存在色粉储存容器中的色粉含有载体,向显影槽补给色粉和载体的混合物的滴流方式的显影装置中采用本发明的结构,也能得到与上述相同的效果。
此外,本发明的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包括:
在表面形成静电潜影的感光体;
使感光体表面带电的带电部;
在感光体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影的曝光部;
向感光体表面的静电潜影供给色粉,形成色粉图像的上述显影装置;
将感光体表面的色粉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的转印部;
清洁感光体表面的清洁部;以及
使色粉图像定影到记录介质上的定影部。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包括感光体、带电部、曝光部、本发明的显影装置、转印部、清洁部、和定影部的图像形成装置。根据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在其整个耐用寿命中,都可以稳定地形成图像浓度及画质品质方面维持高水准的图像。此外,即使设定为高速形成图像,图像的图像浓度、画质品质等也不会下降。此外,与现有的图像形成装置相比,可以降低色粉消耗量及运转成本,因此在经济方面也有利。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目的、特点、及优点可以根据以下详细说明和附图进一步明确。
图1A及图1B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显影装置的结构的图。图1A是表示显影装置中的显影槽的内部结构的俯视图。图1B是表示显影装置中的搅拌槽的内部结构的、搅拌槽的端部侧的剖视图。
图2是表示第一搅拌部件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侧视图。
图3是从图2所示第一搅拌部件的搅拌叶片的剖面线III-III线观察的剖视图。
图4是从图1A及图1B所示显影装置的长度方向的端部观察的侧视图。
图5是说明图1A及图1B所示显影装置中的显影剂的脉动流的剖视图。
图6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显影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7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图1A及图1B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显影装置10的结构的图。图1A是表示显影装置10中的显影槽12的内部结构的俯视图。图1B是表示显影装置10中的搅拌槽12b的内部结构的、从搅拌槽12b侧的端部观察的剖视图。另外,在图1A中为了清楚地表示显影槽12的内部结构,省略了位于显影槽12的垂直方向上部的显影槽壁的图示。此外,在图1B中为了简化说明而仅图示了色粉储存容器16内的搅拌部件16a,省略了色粉储存容器16及色粉料斗15的图示。图2是表示第一搅拌部件13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侧视图。图3是从第一搅拌部件13的第一搅拌叶片13b的剖面线III-III线观察的剖视图。图4是从显影装置10的长度方向的端部观察的侧视图。图5是说明显影装置10中的显影剂的脉动流(Pulsation flow)19的产生的剖视图。
显影装置10是滴流方式的显影装置,被安装在利用电子照相方式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1上,向显影槽12补给色粉和载体的混合物17,并将剩余的显影剂从显影槽12的显影剂排出口12c向显影槽12的外部排出。显影装置10包括显影剂承载体11、显影槽12、第一搅拌部件13、第二搅拌部件14、色粉料斗15和色粉储存容器16。
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滴流方式的显影装置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仅限于滴流方式的显影装置,即不仅限于具有用于将剩余的显影剂向显影槽12外部排出的显影剂排出口12c的显影装置。
显影剂承载体11是与作为感光体的感光鼓2相对、其轴线与感光鼓2的旋转轴线平行地设置的辊状部件。此外,显影剂承载体11被设置成,由感光鼓2的显影装置10的装置主体自由旋转地支撑,可以通过未图示的驱动机构进行旋转。显影剂承载体11在其表面上承载显影剂。在本实施方式中,显影剂承载体11是如图7所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中所示的包括磁铁部件30和显影套筒31的磁铁辊。磁铁部件30,例如由永久磁铁片构成,在圆周方向上N极和S极大致交替地设置,在整体上形成为圆柱形状。显影套筒31是由合成树脂等非磁性材料构成的圆筒状部件,内包有磁铁部件30,在磁铁部件30的外周面上自由旋转地设置。
承载在显影剂承载体11上的显影剂是包含色粉和载体的双成分显影剂。载体使用铁粉、铁素体等磁性材料。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体积平均粒径为7μm的色粉及体积平均粒径为40μm的色粉。双成分显影剂,在显影剂承载体11及显影槽12内,以色粉附着在载体表面上的状态存在。双成分显影剂通过磁铁部件30的磁力吸附在显影剂承载体11即显影套筒31的表面上,形成双成分显影剂穗状相连的磁刷。这样,双成分显影剂以磁刷形状承载在显影剂承载体11上。形成磁刷的双成分显影剂中所具有电荷的色粉由于显影剂承载体11和感光鼓2的电位差,从显影剂承载体11被供给到感光鼓2上,将静电潜影显影,形成色粉图像。以后,若没有特别的说明,则将双成分显影剂简称为“显影剂”。
显影槽12是形成为其长度方向的长度比显影剂载体11的轴线方向的长度L1长的、具有大致长方体形状的外管的容器状部件。显影槽12包括显影区域槽12a和搅拌槽12b。在本实施方式中,与显影槽12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的宽度W1为38mm。
显影区域槽12a,贯穿显影剂承载体11的全长与显影剂承载体11相对,其长度方向的长度与显影剂承载体11的轴线方向的长度L1大致相等地设置,优选被设置成稍长于L1,从而向显影剂承载体11供给显影剂。另外,显影区域槽12a的长度方向的长度比显影槽12的长度方向的长度短。在搅拌槽12b上形成有显影剂排出口12c。即,显影剂排出口12c,在由后述的第一搅拌部件13搅拌传送显影剂的方向(箭头20的方向)上,形成在比显影剂承载体11靠下游侧并且与第一搅拌部件13相对的显影槽壁12d上。
从显影剂承载体11释放的显影剂,由于刚刚向感光鼓2上的静电潜影供给了色粉,因此色粉浓度低,载体浓度高。此外,该载体由靠近显影剂承载体11表面设置的未图示的限制刮板(显影剂穗立起限制部件)施加外部应力,从而受到压力,因此与新载体相比逐渐劣化。劣化是指,产生载体表面的覆盖层剥离、色粉粘着在载体表面上(失效)等的状态。这种载体无法向色粉提供正常的电荷,因此引起图像的画质下降。
从显影剂承载体11表面释放的、包含高浓度的劣化载体的显影剂,通过第一搅拌部件13向箭头20的方向传送。因此,在箭头20的方向上,通过在显影剂承载体11的下游侧附近形成显影剂排出口12c,可以将产生了劣化的载体大致选择性地向显影槽12的外部排出。如图7所示,从显影剂排出口12c溢出的剩余的显影剂,经由设置在显影槽12的外部的、与显影剂排出口12c连通的未图示的排出路径储存到回收容器34中,从而得以回收。
搅拌槽12b在显影槽12的长度方向上与显影区域槽12a连接,被设置在显影槽12与显影剂承载体11相对的部分以外的部分。即所谓显影槽12的延长部分。显影槽12b,对从色粉储存容器16经由色粉料斗15被补给的色粉和载体的混合物17、与显影槽12内的显影剂18进行搅拌传送,向显影区域槽12a供给,并且从显影区域槽12a回收显影剂。在搅拌槽12b的垂直方向上部的显影槽壁12d上,如图5所示设有色粉补给口12e。色粉补给口12e,优选设置在搅拌槽12b的显影槽12d上的长度方向大致中央部,更优选设置在搅拌槽12b的显影槽壁12d上的长度方向大致中央部、并且在第一搅拌部件13的垂直方向上方。此外,色粉补给口12e形成为,与形成在色粉料斗15的垂直方向下表面上的色粉供给口15a在垂直方向上连通。由此,显影槽12的内部空间与色粉料斗15的内部空间连通。
通过如上所述构成色粉补给口12e,由后述的第一搅拌部件13的旋转驱动引起的箭头20方向的显影剂18的显影剂流、和箭头21方向的显影剂18的显影剂流在色粉补给口12e附近相遇,产生图5所示显影剂18的脉动流19。另一方面,在进行图像形成动作时第一搅拌部件13进行旋转,因此显影槽12内的色粉被逐渐消耗,产生从色粉储存容器16经由色粉料斗15朝向显影槽12的色粉流。因此,显影剂18经由色粉料斗15朝向色粉储存容器16的显影剂流,在暂时进入色粉储存容器16内后,与从色粉储存容器16朝向显影槽12的色粉流合流,变成再次朝向显影槽12的流动。这样,产生经由色粉补给口12e及色粉供给口15a,从显影槽12朝向色粉储存容器16,然后从色粉储存容器16朝向显影槽12的显影剂流,即产生显影剂的脉动流19。通过该脉动流19,显影剂和色粉的混合效率提高,新供给的色粉与显影槽12内的显影剂18进一步均匀地混合。此外,通过产生脉动流19,防止色粉块下落到显影槽12内,因此可以防止产生显影剂18中的混合不均匀。
在本实施方式中,搅拌槽12b的长度方向的长度L2是150mm。在搅拌槽12b或显影槽12的长度方向上,从搅拌槽12b的非连接侧端部(与显影区域槽12a连接的一侧的相反侧的端部)到色粉补给口12e的中心为止的长度L3是80mm。此外,在搅拌槽12b或显影槽12的长度方向上,色粉补给口12e的长度L4是40mm。
第一搅拌部件13是螺杆状部件,与显影剂承载体11相对、其轴线相对显影剂承载体11的轴线平行地设置,由显影槽12自由旋转地支撑,通过未图示的驱动机构进行旋转。此外,第一搅拌部件13被设置成,具有超过显影剂承载体11的轴线方向长度的长度,长度方向的一端部延伸,达到搅拌槽12b的非连接侧端部,并且长度方向的另一端部延伸,达到显影区域槽12a的非连接侧端部(显影区域槽12a的与搅拌槽12b连接的一侧的相反侧的端部)。
如图1A及图2所示,第一搅拌部件13包括旋转轴13a、第一搅拌叶片13b、和第二搅拌叶片13c。旋转轴13a,由显影槽12自由旋转地支撑,通过未图示的驱动机构绕轴线旋转。第一搅拌叶片13b形成为,在旋转轴13a的外周面上,从显影区域槽12a的非连接侧的旋转轴13a的长度方向一端部螺旋状延伸,达到色粉补给口12e附近。第一搅拌叶片13b随着旋转轴13a的旋转驱动而旋转,从显影区域槽12a的非连接侧端部向朝向色粉补给口12e的方向、即向箭头20的方向传送显影剂。第二搅拌叶片13c形成为,在旋转轴13a的外周面上,从搅拌槽12b的非连接侧的旋转轴13a的长度方向另一端部螺旋状延伸,达到色粉补给口12e附近。此外,第二搅拌叶片13c的色粉补给口12e侧的端部与第一搅拌叶片13b的色粉补给口12e侧的端部分离地设置。第二搅拌叶片13c随着旋转轴13a的旋转驱动而旋转,从搅拌槽12b的非连接侧端部向朝向色粉补给口12e的方向、即向箭头21的方向传送显影剂。由此,箭头20方向的显影剂流、和箭头21方向的显影剂流在色粉补给口12e附近相遇,产生显影剂流入色粉储存容器16内并返回显影槽12的脉动流19。
在本实施方式中,旋转轴13a的旋转数即第一搅拌部件13的旋转数是200rpm。旋转轴13a的直径D1是6mm。此外,第一搅拌部件13的直径D2是16mm。第一搅拌叶片13b上的叶片的间距P是22mm。此外,如图3所示,第一搅拌叶片13b的厚度,随着从旋转轴13a外周面向旋转轴13a的外方延伸而逐渐减小地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搅拌叶片13b的旋转轴13a外周面处的厚度T1是4mm,叶片的顶部13x处的厚度T2是1mm。另外,第二搅拌叶片13c,除了与第一搅拌叶片13b的卷绕螺旋的方向不同之外,叶片的间距P、旋转轴13a外周面处的厚度、叶片顶部的厚度等与第一搅拌叶片13b相同。
第二搅拌部件14是螺杆状部件,隔着第一搅拌部件13与显影剂承载体11相对地设置,由显影槽12自由旋转地支撑,通过未图示的驱动机构绕轴线旋转。第二搅拌部件14在长度方向上与第一搅拌部件13及显影剂承载体11分别平行地设置。此外,第二搅拌部件14被设置成,具有超过显影剂承载体11的轴线方向长度的长度,长度方向的一端部延伸,达到搅拌槽12b的非连接侧端部,并且长度方向的另一端部延伸,达到显影区域槽12a的非连接侧端部。此外,第二搅拌部件14包括旋转轴14a、和搅拌叶片14b。旋转轴14a,由显影槽12自由旋转地支撑,可以通过未图示的驱动机构可旋转地设置。搅拌叶片14b形成为,在旋转轴14a的外周面上,从显影区域槽12a的非连接侧端部螺旋状延伸,达到搅拌槽12b的非连接侧端部。搅拌叶片14b随着旋转轴14a的旋转而旋转,从色粉补给口12e附近向朝向显影区域槽12a的非连接侧端部的方向、即向箭头23的方向传送显影剂。此外,在显影区域槽12a的非连接侧端部,第一搅拌部件13和第二搅拌部件14共同作用,从第二搅拌部件14附近向朝向第一搅拌部件13附近的方向、即向箭头24的方向传送显影剂。此外,在搅拌槽12b的非连接侧端部,也是第一搅拌部件13和第二搅拌部件14共同作用,从第二搅拌部件14附近向朝向第一搅拌部件13的方向、即向箭头25的方向传送显影剂。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搅拌部件14的旋转数、第二搅拌部件14及旋转轴14a的直径、搅拌叶片14b上的叶片的间隔、和旋转轴14a外周面处的厚度及叶片顶部的厚度等与第一搅拌部件13相同。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搅拌部件13的轴线与第二搅拌部件14的轴线的间隔W2是19mm。
色粉料斗15是具有内部空间的容器状部件,与搅拌槽12b的垂直方向上部连接设置。在色粉料斗15的内部空间,临时收容有色粉和载体的混合物17。色粉料斗15例如由合成树脂等形成。如图5所示,在色粉料斗15上形成有色粉供给口15a及色粉接收口15b。色粉接收口15b形成为,在色粉料斗15的垂直方向上部,与在后述的色粉储存容器16的垂直方向下部形成的色粉排出口16b在垂直方向上连通。由此,色粉料斗15的内部空间与色粉储存容器16的内部空间连通。色粉供给口15a形成为,在色粉料斗15的垂直方向下部,与形成在显影槽12上的色粉补给口12e在垂直方向上连通。由此,显影槽12的内部空间与色粉料斗15的内部空间连通。色粉料斗15临时收容从色粉储存容器16排出的色粉,并经由色粉供给口15a及色粉补给口12e向显影槽12补给色粉。此时,在色粉料斗15内,色粉供给口15a附近产生显影剂的脉动流19,收容在色粉料斗15内的色粉和载体的混合物17、与构成脉动流19的显影剂均匀地混合,返回显影槽12。
色粉储存容器16是具有内部空间的容器状部件,与色粉料斗15的垂直方向上部连接设置。在色粉储存容器16的内部,储存有色粉和载体的混合物17。在色粉储存容器16的垂直方向下部,形成有色粉排出口16b。此外,色粉储存容器16包括搅拌部件16a。搅拌部件16a是由色粉储存容器16自由旋转地支撑、并且设置在色粉排出口16b的垂直方向上方附近的螺杆状部件。搅拌部件16a被设置为,可以通过未图示的驱动机构与色粉排出口16b摩擦着旋转。在搅拌部件16a旋转时,色粉储存容器16内部的色粉和载体的混合物17从色粉排出口16b向色粉料斗15内下落。通过该下落,从显影槽12的色粉补给口12e附近产生并向色粉储存容器16流动的脉动流19,再次向显影槽12流动。色粉储存容器16可以构成为能够相对后述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主体装卸地设置的盒体方式,或也可以是固定型,构成为在其内部的混合物17消耗完时从外部填充混合物17的方式。
色粉和载体的混合物17的补给,例如通过由在显影区域槽12a上设置的未图示的色粉浓度检测传感器检测显影区域槽12a内的显影剂18中的色粉浓度来进行。色粉浓度检测传感器隔开预定的时间间隔,对显影区域槽12a内的显影剂18中的色粉浓度进行检测。在进行图像形成动作时,也可以缩短色粉浓度检测传感器的色粉浓度检测间隔。色粉浓度检测传感器与安装有显影装置10的图像形成装置1具有的未图示的控制单元电连接,色粉浓度检测部的检测结果被输入到控制单元中。控制单元,根据所输入的检测结果,在显影区域槽12a内的显影剂18中的色粉浓度低于设计装置时设定的浓度时,向使搅拌部件16a旋转的驱动机构发送控制信号,使搅拌部件16a旋转。搅拌部件16a的旋转次数,根据检测到的色粉浓度与设定浓度之差在控制单元中确定。该信息也包含在控制信号中。另外,混合物17的补给,也可以在图像形成动作中持续实施。此外,在这里对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上的控制单元的控制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也可以设置显影装置10专用的控制单元,实施与上述相同的控制。
进而,显影装置10包括未图示的层厚限制部件。层厚限制部件是宽度方向的一端由显影槽12支撑、并且另一端相对显影剂承载体11表面具有预定的间隙地设置的板状部件。层厚限制部件限制承载在显影剂承载体11表面上的显影剂层的层厚。
根据显影装置10,在显影槽12内,第一搅拌部件通过其旋转,从显影区域槽12a的非连接侧端部向色粉补给口12e传送显影剂18,并且从搅拌槽12b的非连接侧端部向色粉补给口12e传送显影剂18,因此在色粉补给口12e附近,相反方向的显影剂18的显影剂流相遇。该相遇经由色粉补给12e,产生从显影槽12向色粉料斗15内进而从色粉料斗15内向显影槽12的显影剂18的脉动流19。由此,显影槽12中的显影剂18、与新供给的色粉和载体的混合物17的混合能力显著提高。因此,即使在如高速形成图像等在短时间内消耗大量色粉的状况下,色粉和载体也总是均匀地混合,因此不产生色粉的带电不良等,可以有助于稳定地形成没有色粉的带电不良引起的各种图像不良的高图像浓度及高画质品质的图像。
图6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显影装置10a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俯视图。另外,在图6中为了清楚地表示显影槽12的内部结构,省略了位于显影槽12的垂直方向上部的显影槽壁的图示。显影装置10a与显影装置10类似,对于对应的部分标以相同的参照标号,省略说明或省略图示。显影装置10a的特征在于具有第二搅拌部件26,以此代替第二搅拌部件14,除此之外的结构与显影装置10相同。
第二搅拌装置26是螺杆状部件,其轴线与第一搅拌部件13的轴线平行地设置,由显影槽12自由旋转地支撑,通过未图示的驱动机构进行旋转。此外,第二搅拌部件26被设置成,具有超过显影剂承载体11的轴线方向长度的长度,长度方向的一端部延伸,达到搅拌槽12b的非连接侧端部,并且长度方向的另一端部延伸,达到显影区域槽12a的非连接侧端部。
第二搅拌部件26包括旋转轴26a、第三搅拌叶片26b、和第四搅拌叶片26c。旋转轴26a,由显影槽12自由旋转地支撑,可以通过未图示的驱动机构绕轴线旋转。第三搅拌叶片26b形成为,在旋转轴26a的外周面上,从显影区域槽12a的非连接侧上的旋转轴26a的长度方向一端部螺旋状延伸,达到色粉补给口12e附近。第三搅拌叶片26b随着旋转轴26a的旋转驱动而旋转,从色粉补给口12e向朝向显影区域槽12a的非连接侧端部方向、即向箭头23的方向传送显影剂。第四搅拌叶片26c形成为,在旋转轴26a的外周面上,从搅拌槽12b的非连接侧上的旋转轴26a的长度方向另一端部螺旋状延伸,达到色粉补给口12e附近。第四搅拌叶片26c随着旋转轴26a的旋转驱动而旋转,从色粉补给口12e向朝向搅拌槽12b的非连接侧端部的方向、即向箭头26的方向传送显影剂。此外,在显影区域槽12a的非连接侧端部,第一搅拌部件13和第二搅拌部件26共同作用,从第二搅拌部件26附近向朝向第一搅拌部件13附近的方向、即向箭头24的方向传送显影剂。此外,在搅拌槽12b的非连接侧端部,也是第一搅拌部件13和第二搅拌部件26共同作用,从第二搅拌部件26附近向朝向第一搅拌部件13的方向、即向箭头25的方向传送显影剂。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搅拌部件26的旋转数、第二搅拌部件26及旋转轴26a的直径、第三搅拌叶片26b及第四搅拌叶片26c上的叶片的间隔、旋转轴26a外周面处的厚度及叶片顶部的厚度、以及第一搅拌部件13的轴线和第二搅拌部件26的轴线的间隔等与显影装置10中的相同。根据显影装置10a,通过第二搅拌部件26具有第三搅拌叶片26b和第四搅拌叶片26c,箭头22、26、25、21方向的显影剂8的显影剂流变强。其结果,脉动流19的流动(流过速度、流过宽度等)进一步增大,新补给的色粉和载体的混合物17、与显影槽12内的显影剂18的搅拌效率进一步提高,可以实现混合物17的补给性能提高、色粉的带电均匀性提高等。
图7是示意性地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结构的剖视图。图像形成装置1,根据来自外部设备的印刷指令中包含的图像信息,在记录纸张等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外部设备使用可以形成或获取图像信息、并且可以与图像形成装置1电连接的电气/电子设备,例如包括计算机、数码相机、电视、录像机、DVD录像机、和传真装置等。图像形成装置1包括感光鼓2、带电部3、曝光部4、显影装置10、转印部5、清洁部6、和定影部7。
感光鼓2是辊状部件,由未图示的驱动机构可以绕轴线旋转地支撑,在其表面上具有形成静电潜影及色粉图像的感光膜。感光鼓2,例如可以使用包括未图示的导电性基体、和在导电性基体表面上形成的未图示的感光膜的部件。导电性基体可以使用圆筒状、圆柱状、和薄片状等导电性基体,其中优选圆筒状导电性基体。作为感光膜,包括有机感光膜、无机感光膜等。作为有机感光膜,包括:作为含有电荷产生物质的树脂层的电荷产生层、与作为含有电荷输送物质的树脂层的电荷输送层的层积体;以及在一个树脂层中含有电荷产生物质和电荷输送物质的树脂层等。作为无机感光膜,包括含有从氧化锌、硒以及非晶硅等中选择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膜。也可以在导电性基体和感光膜之间存在底涂层、也可以在感光膜的表面上设置主要用于保护感光膜的表面膜(保护膜)。
带电部3是辊状部件,可以通过未图示的驱动机构绕轴线旋转、并且与感光鼓2抵接地设置。带电部3与未图示的电源连接,由该电源施加电压,使感光鼓2表面带电为预定的极性及电位。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带电部3使用了与感光鼓2表面接触时提供电荷的带电辊,但并不限于此,例如可以使用电晕带电器、刷型带电器、和充电器型带电器等。
曝光部4,向感光鼓2表面照射与图像信息对应的信号光4a,形成与图像信息对应的静电潜影。图像信息包含输入到图像形成装置1的印刷命令。在本实施方式中,曝光部4使用未图示的激光扫描单元(以下称为“LSU”)。LSU包括激光发射部、和激光反射部。激光发射部射出与图像信息对应的信号光4a。在激光发射部中使用了半导体激光,但并不限于此,可以使用场致发光(EL)元件、发光二极管(LED)元件等。激光反射部对从激光发射部射出的信号光4a进行发射,使其到达感光鼓2表面。由此,在感光鼓2表面形成与图像信息对应的静电潜影。激光反射部可以使用反射镜等。
显影装置10是图1A及图1B所示的本发明的显影装置,向感光鼓2表面的静电潜影供给色粉,形成色粉图像。显影剂承载体11是包括磁铁部件30和显影套筒31的磁铁辊。显影剂承载体11与未图示的电源连接。显影剂承载体11,主要通过磁引力及电引力在其表面上承载显影剂18进行旋转。在最接近感光鼓2的部分(显影辊隙部),在施加未图示的电源的显影偏压电压的状态下,向感光鼓2表面的静电潜影供给色粉。储存显影剂18的显影槽12,可自由旋转地支撑第一搅拌部件13及第二搅拌部件14。此外,从显影槽12的显影剂排出口12c排出的剩余的显影剂18,经由设置在显影槽12外部的、与显影剂排出口12c连通的未图示的排出路径储存到回收容器34中,从而得以回收。
转印部5是辊状部件,由未图示的支撑部自由旋转地支撑、且可以由未图示的驱动机构旋转地设置,并且与感光鼓2表面压接设置。转印部5与感光鼓2的压接部为转印辊隙部。转印部5例如使用包括直径为8~10mm的金属制芯棒、和在金属制芯棒的表面上形成的导电性弹性层的辊状部件。作为形成金属制芯棒的金属,可以使用不锈钢、铝等。作为导电性弹性层,可以使用在乙烯-丙烯橡胶(EPDM)、EPDM泡沫、和聚氨酯泡沫等橡胶材料中配合了碳黑等导电材料的橡胶材料。转印部5与未图示的电源连接,在将感光鼓2表面的色粉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时,向转印部5施加转印偏压电压。转印偏压电压是与构成色粉图像的色粉的带电极性相反极性的电压。通过施加转印偏压电压,顺利向记录介质转印色粉图像。在转印部5,与通过感光鼓2的旋转传送色粉图像同步地,从未图示的供纸盘经由未图示的拾取辊及定位辊,记录介质被一张一张地供给到转印辊隙部。通过记录介质穿过转印辊隙部,感光鼓2表面的色粉图像被转印到记录介质上。通过转印部5,感光鼓2表面的色粉图像被转印到记录介质上。
清洁部6,包括清洁刮板32和色粉储存槽33。清洁刮板32是板状部件,与感光鼓2的长度方向平行地延伸、并且其宽度方向的一端与感光鼓2表面抵接地设置,将向记录介质转印色粉图像后,从感光鼓2表面去除在感光鼓2表面残留的色粉、来自记录介质的纸粉等。色粉储存槽33是具有内部空间的容器状部件,临时储存由清洁刮板32去除的色粉。
定影部7,包括定影辊35和加压辊36。定影辊35是辊状部件,由未图示的支撑部自由旋转地支撑,并且可以通过未图示的驱动机构绕轴线旋转。定影辊35在其内部具有未图示的加热部,对在从转印部传送来的记录介质上承载的、构成未定影的色粉图像的色粉进行加热,使其熔融定影到记录介质上。作为定影辊35,例如使用含有芯棒和弹性层的辊状部件。芯棒由铁、不锈钢、和铝等金属形成。弹性层,例如由硅酮橡胶、氟树脂等弹性材料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定影辊35使用在铝制芯棒的表面形成有硅酮橡胶层的辊状部件。加热部由未图示的电源施加电压,从而发热。加热部可以使用卤素灯、红外线灯等。
加压辊36是辊状部件,被自由旋转地支撑、并且通过未图示的加压部与定影辊35压接设置。加压辊36从动于定影辊35的旋转而旋转。定影辊35和加压辊36的压接部为定影辊隙部。加压辊36,在由定影辊35将色粉图像加热定影到记录介质上时,将熔融状态的色粉向记录介质挤压,从而促进色粉图像定影到记录介质上。也可以在加压辊36的内部设置加热部。加热部可以使用与定影辊35内部的加热部相同的部件。加压辊36可以使用与定影辊35相同构成的辊状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加压辊36,使用在铁制芯棒的表面形成有硅酮橡胶层的辊状部件。
根据定影部7,使转印有色粉图像的记录介质穿过定影辊隙部,使构成色粉图像的色粉熔融,并且向记录介质挤压,从而使色粉图像定影到记录介质上,印刷图像。印刷有图像的记录介质由未图示的传送部排出并放置到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垂直方向上表面或垂直方向侧面的排纸盘。
控制单元,例如被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内部空间中的上部,包括存储部、运算部、和控制部。在存储部写入用于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的动作的各种信息。这种信息,例如有:经由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上表面上的未图示的显示部设定的各种设定值、用于对图像形成装置1的各部件的动作进行控制的设定值、来自在图像形成装置1内部的各处设置的未图示的传感器等的检测结果、来自外部设备的印刷指令中包含的图像信息、和用于对各部件的动作进行控制的程序等。存储部,可以使用该领域常用的部件,例如包括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硬盘驱动器(HDD)等。运算部取出输入到存储部中的各种数据(图像形成命令、检测结果、和图像信息等)及各种程序,进行各种判断。控制部,根据运算部中的判断结果向相应装置发送控制信号,进行动作控制。控制部及运算部,例如是通过具有中央处理装置(CPU)的微型计算机、微处理器等来实现的处理电路。控制单元除了存储部、运算部、和控制部之外,还包括主电源。
使用将市场上销售的设备(商品名:AR450,双成分显影方式,夏普株式会社制造)的显影槽改造成滴流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显影偏压:-300V,在下述表1中作为“比较设备”)、及作为市场上销售的图像形成装置(商品名:MX6200N,双成分显影方式,夏普株式会社制造)的显影装置而安装了显影装置10的改造设备(显影偏压:-300V,在下述表1中作为本发明设备),将打印率改变为10%、20%、50%或75%,在A4版记录纸张上打印黑色实图像。对于得到的黑色实图像,通过肉眼观察由显影槽内的混合不均匀引起的图像上的不均匀,并按照以下基准进行评价。
○:即使非常注意地观察,也未识别出不均匀。
△:若非常注意地观察,则识别出少许不均匀。
×:即使不非常注意地观察,也可以识别出不均匀。
表1表示结果。
表1
Figure G200710170074XD00241
从表1可知,通过使用本发明的显影装置10,防止了混合不均匀的产生。
本发明在不脱离其精神或主要特征的情况下,能以其他各种方式实施。因此,上述实施方式不过是单纯的示例,本发明的范围是权利要求所示的范围,并不受说明书正文的任何约束。进而,属于权利要求范围的变形或变更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显影装置,设在包括感光体的图像形成装置上,向感光体上的静电潜影供给色粉,其中包括:
显影剂承载体,与感光体相对,自由旋转地设置,向感光体上的静电潜影供给色粉;
显影槽,包括:显影区域槽,具有与显影剂承载体的轴线方向的长度大致相等的长度,向显影剂承载体供给显影剂;和搅拌槽,与显影区域槽连接设置,形成有用于接受色粉的补给的色粉补给口;
第一搅拌部件,与显影剂承载体相对,由显影槽自由旋转地支撑,具有超过显影剂承载体的轴线方向长度的长度,一端部达到搅拌槽的长度方向端部附近地设置,从显影槽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部向色粉补给口搅拌传送显影剂;
第二搅拌部件,隔着第一搅拌部件与显影剂承载体相对,由显影槽自由旋转地支撑,具有超过显影剂承载体的轴线方向长度的长度,一端部达到搅拌槽的长度方向端部附近地设置,将补给的色粉向着显影槽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部,与显影槽内的显影剂搅拌并传送;
色粉储存容器,形成有用于将储存的色粉向色粉储存容器外部排出的色粉排出口;以及
色粉料斗,与色粉储存容器及显影槽连接设置,将从色粉储存容器接收的色粉向显影槽供给,具有与色粉储存容器的色粉排出口连通地形成的色粉接收口、和与显影槽的色粉补给口连通地形成的色粉供给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其中,
色粉补给口,在显影槽的搅拌槽上的长度方向中央部、并且在第一搅拌部件的垂直方向上方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其中,
第一搅拌部件及第二搅拌部件是包括旋转轴和搅拌叶片的螺杆状搅拌部件,其中所述旋转轴由显影槽自由旋转地支撑,所述搅拌叶片在旋转轴的外周面上向旋转轴的轴线方向延伸而形成为螺旋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影装置,其中,
第一搅拌部件是包括以下部分的螺杆状搅拌部件:
旋转轴,由显影槽自由旋转地支撑;
第一搅拌叶片,在旋转轴的外周面上,从显影区域槽的与搅拌槽连接的一侧的相反侧的旋转轴一端部螺旋状延伸形成,通过旋转轴的旋转,从显影区域槽的与搅拌槽连接的一侧的相反侧的端部向朝向色粉补给口的方向传送显影剂;以及
第二搅拌叶片,在旋转轴的外周面上,从搅拌槽的与显影区域槽连接的一侧的相反侧的旋转轴另一端部螺旋状延伸,并且其色粉补给口侧的端部与第一搅拌叶片的色粉补给口侧的端部分离地形成,通过旋转轴的旋转,从搅拌槽的与显影区域槽连接的一侧的相反侧的端部向朝向色粉补给口的方向传送显影剂。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影装置,其中,
第二搅拌部件是包括以下部分的螺杆状搅拌部件:
旋转轴,由显影槽自由旋转地支撑;
第三搅拌叶片,在旋转轴的外周面上,从显影区域槽的与搅拌槽连接的一侧的相反侧的旋转轴一端部螺旋状延伸形成,通过旋转轴的旋转,从色粉补给口向朝向显影区域槽的与搅拌槽连接的一侧的相反侧的端部的方向传送显影剂;以及
第四搅拌叶片,在旋转轴的外周面上,从搅拌槽的与显影区域槽连接的一侧的相反侧的旋转轴另一端部螺旋状延伸,并且其色粉补给口侧的端部与第三搅拌叶片的色粉补给口侧的端部分离地形成,通过旋转轴的旋转,从色粉补给口向朝向搅拌槽的与显影区域槽连接的一侧的相反侧的端部的方向传送显影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其中,
显影槽、色粉料斗和色粉储存容器,在垂直方向上以上述顺序连接设置,其中显影槽被设置在垂直方向最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其中,
显影槽具有为了将显影剂向显影槽外部排出而形成的显影剂排出口,并且储存在色粉储存容器中的色粉含有载体。
8.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包括:
在表面形成静电潜影的感光体;
使感光体表面带电的带电部;
在感光体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影的曝光部;
向感光体表面的静电潜影供给色粉而形成色粉图像的、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
将感光体表面的色粉图像转印到记录介质上的转印部;
清洁感光体表面的清洁部;以及
使色粉图像定影到记录介质上的定影部。
CN200710170074XA 2006-11-09 2007-11-09 显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7856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304558 2006-11-09
JP2006304558 2006-11-09
JP2006304558A JP4330608B2 (ja) 2006-11-09 2006-11-09 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78562A CN101178562A (zh) 2008-05-14
CN101178562B true CN101178562B (zh) 2010-06-02

Family

ID=393693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70074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78562B (zh) 2006-11-09 2007-11-09 显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715764B2 (zh)
JP (1) JP4330608B2 (zh)
CN (1) CN10117856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365294B2 (ja) * 2009-03-26 2013-12-11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8238051B2 (en) 2009-12-08 2012-08-07 Hitachi Global Storage Technologies, Netherlands B.V. Real time monitoring inconsistent operations in a hard disk drive
JP5946485B2 (ja) 2014-02-27 2016-07-0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JP6236699B2 (ja) * 2014-09-18 2017-11-2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搬送装置、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953786B2 (ja) * 2017-05-19 2021-10-27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66732A (en) * 1990-09-14 1992-11-24 Mita Industrial Co., Ltd. Developer agitating method and developer agitating apparatus
CN1530762A (zh) * 2003-03-10 2004-09-22 佳能株式会社 显影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28175A (ja) 1997-02-13 1998-08-25 Fuji Xerox Co Ltd 現像装置
JP4192406B2 (ja) 2000-06-20 2008-12-10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
JP4410983B2 (ja) 2002-10-30 2010-02-10 パナソニック 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298329B2 (ja) 2003-03-10 2009-07-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225135B2 (ja) * 2003-06-26 2009-02-18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099134A (ja) 2003-09-22 2005-04-14 Canon Inc 現像装置
JP2006220852A (ja) 2005-02-09 2006-08-24 Fuji Xerox Co Ltd 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166732A (en) * 1990-09-14 1992-11-24 Mita Industrial Co., Ltd. Developer agitating method and developer agitating apparatus
CN1530762A (zh) * 2003-03-10 2004-09-22 佳能株式会社 显影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2-6631A 2002.01.11
JP特开2004-151354A 2004.05.27
JP特开2005-99134A 2005.04.14
JP特开2006-220852A 2006.08.24
JP特开平10-228175A 1998.08.25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8122547A (ja) 2008-05-29
US7715764B2 (en) 2010-05-11
JP4330608B2 (ja) 2009-09-16
US20080112731A1 (en) 2008-05-15
CN101178562A (zh) 2008-05-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87595C (zh) 成像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US8238796B2 (en) Toner supply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7079795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9753401B2 (en) Powder contain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same
CN101620400B (zh) 调色剂盒及使用该调色剂盒的显影装置和成像设备
CN101178562B (zh) 显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JP2005234430A (ja) 液体現像方法、液体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20070025774A1 (en) Filter for replenisher toner particles
US8190040B2 (en) Developing cartridge including shutter maintained in a closed state by an electrically-releasing adhesiv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US8103179B2 (en) Development device that obtains uniform toner density of a two-component developer
US20100054765A1 (en) Developing device
JP370334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現像剤・帯電用磁性粒子補給容器
JP2009008854A (ja)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133589A (ja) 現像剤供給装置
JP4777184B2 (ja) 中間トナー補給装置、これを備えた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122693A (ja) 現像装置
JP2015004849A (ja)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6775501B2 (en) Developing apparatus for liquid type printer
JP2007322707A (ja) 現像装置
JP2010060597A (ja) 現像装置及び該現像装置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JP2017111320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
JP5789550B2 (ja)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KR100534113B1 (ko) 화상형성장치
JP2014115571A (ja) 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330259A (ja) 現像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602

Termination date: 20211109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