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72599A - 一种碳包覆的磷酸铁锂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碳包覆的磷酸铁锂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72599A
CN101172599A CNA2007101568197A CN200710156819A CN101172599A CN 101172599 A CN101172599 A CN 101172599A CN A2007101568197 A CNA2007101568197 A CN A2007101568197A CN 200710156819 A CN200710156819 A CN 200710156819A CN 101172599 A CN101172599 A CN 1011725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thium
phosphate
mixture
equal
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5681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倪华良
糜裕宏
季振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
Hangzhou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A20071015681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172599A/zh
Publication of CN1011725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7259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碳包覆的磷酸铁锂的制备方法。现有的磷酸铁锂制备技术工艺较为复杂,成本较高。本发明合成过程为:将三氧化二铁、磷酸、简单有机物和掺杂元素化合物混合烘干,磷酸根离子、铁离子和掺杂元素离子的摩尔比为1∶y∶z,0.95≤y≤1,y+z=1;在混合物中加入锂源化合物,加水混合、烘干,锂离子和磷酸根离子的摩尔比为x∶1,0.95≤x≤1.05;将混合物在500~800℃下反应2~20小时,然后随炉冷却。本发明最终生成晶粒极细、混合均匀的前驱体,在后续的高温固相反应中,原子经较短距离扩散即可生成最终产物磷酸铁锂。最终产物纯度高,结晶完好,容量高,循环稳定性好。

Description

一种碳包覆的磷酸铁锂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能源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碳包覆的磷酸铁锂的制备方法。
技术背景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优越的电池体系。它具有能量密度高,无记忆效应、无污染、寿命长等特点。随着锂离子电池技术的进步,它还具有安全性高,可做成任意形状的特点,是一种理想的储能设备。
锂离子电池被广泛地应于作各种电子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手机电池、数码相机、便携式照明设备等。同时,它也被用于电动工具、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汽车。随着世界石油资源的逐渐消耗,以及社会对环境保护的要求逐渐提高,电动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以锂离子电池作为电动车电源,是电动车发展的方向。
在锂离子电池中,正极材料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是当前锂离子电池发展的重点。传统的正极材料是钴酸锂,其优点是能量高、循环性能好、制备简单、技术成熟、工艺适应性好,缺点是价格太高、安全性能差。锰酸锂价格便宜,但是循环性能和高温性能有待改进。以锰和镍部分替代钴的三分之一材料是锰酸锂和钴酸性能和价格折中的材料,其钴含量不能降得很低,而镍的价格也很高,因此其性价比不理想。而磷酸铁锂成本低、资源丰富、循环性能好,是理想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现有的磷酸铁锂制备技术中,有采用二价铁源(如专利申请号为200510132430.X和200510031116.2的发明专利申请),也有采用三价铁源。二价铁源在原料生产、储存、运输过程中,需要采取措施防止其氧化,故成本较高。在三价铁源中,三氧化二铁是理想原料,因为它不引入杂质,来源广泛,制备过程简单、工艺成熟,因此价格很低。而像硫酸铁、氯化铁(如专利号为200410103485.3的发明专利)等会引入杂质,在制备磷酸铁锂过程中,需要除去硫酸根离子和氯离子。当磷酸铁作为铁源时(如专利申请号为200510111791.6的专利申请),虽然不会引入杂质,但磷酸铁制备工艺较为复杂,成本较高。其它三价铁源如硝酸铁(如专利号为200510000167.9的发明专利)、含三价铁的有机物(如专利申请号为200510111791.6的专利申请)虽然也不引入杂质,但其制备成本同样很高。
三氧化二铁的性能稳定,工业化的三氧化二铁原料颗粒较大,如经简单混合后进行固相烧结,原子需经过较长距离扩散才能完全生成磷酸铁锂。在这种情况下,即使经长时间保温,原料也不能完全生成磷酸铁锂。为了将三氧化二铁细化,需要高能量的球磨设备长时间球磨,对设备要求高、能耗高、燥声大。且高能量球磨设备在物料量增大时,效率急剧降低,工业化生产难以实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碳包覆的磷酸铁锂的方法,该方法工艺过程简单、设备要求低、制备成本低。
本发明中碳包覆的磷酸铁锂表示为LixFeyMzPO4/C。其中0.95≤x≤1.05,y+z=1,0.95≤y≤1。M为Cr、Ni、Co和Mn中的一种或其中几种的混合物。
本发明以三氧化二铁、磷酸、锂源化合物、简单有机物和掺杂元素化合物为原料,其合成过程为:
1)将三氧化二铁、磷酸、简单有机物和掺杂元素化合物混合,在80~160℃下烘干。其中,磷酸根离子、铁离子和掺杂元素离子的摩尔比为1∶y∶z。
2)在步骤1)的混合物中加入锂源化合物,加水混合,在50~160℃下烘干。其中锂离子和磷酸根离子的摩尔比为x∶1。
3)将步骤2)的混合物置于气氛保护炉中,在高温500~800℃下反应2~20小时,然后随炉冷却至0~200℃,生成碳包覆的磷酸铁锂。
步骤1)中所述的简单有机物为葡萄糖、蔗糖、糊精和淀粉中的任意一种或其中多种的混合物。
步骤1)中所述的简单有机物的质量为三氧化二铁质量的10~40%。
步骤2)中所述的锂源化合物为氢氧化锂和碳酸锂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
步骤2)中所述的掺杂元素化合物为Cr、Ni、Co和Mn的碳酸盐、磷酸盐、硝酸盐或氧化物。
本发明利用有机物在高温下分解,产生还原性气氛,将Fe和掺杂元素还原为+2价。有机物分解的产物,一部分用于还原Fe和掺杂元素,一部分溢出炉外,剩余部分最终生成单质C,包覆在磷酸铁锂表面,形成碳包覆的磷酸铁锂。
本发明中,在高温下,有机物分解的还原性气体可耗尽气氛保护炉内的氧气,并保持炉内气氛的还原性,故在高温下,+2价Fe和掺杂元素不会被氧化。气氛保护炉采用市场上现有的成熟产品。
磷酸铁锂本身电导率非常低,故采用C包覆的方法,在晶粒表面形成C膜,构成导电网络,增加材料的总体电导率。采用过渡元素掺杂,可增加晶粒内部的电导率,从而进一步增加材料的电导率。
本发明中,三氧化二铁在有机物和磷酸作用下,在烘干过程中,可以发生分解。当锂源化合物加入后,又发生再次分解,最终生成晶粒极细、混合均匀的前驱体。在后续的高温固相反应中,由于前驱体晶粒极细,且混合均匀,原子经较短距离扩散即可生成最终产物磷酸铁锂。因此,最终产物纯度高,结晶完好,容量高,循环稳定性好。
磷酸铁锂的测试方法为:将磷酸铁锂、PVDF和乙炔黑按85∶5∶10的比例混合,加NMP,搅拌制成浆料。将浆料涂于铝片上,在80℃下烘干,作为正极。以锂片为对电极(负极),采用多孔聚丙烯膜为隔膜,其厚度为20μm,孔隙率60%,孔径约30μm。采用LiPF6的有机溶剂溶液为电解液。有机溶剂为DMC∶EC=1∶1。将正极、隔膜、负极冲成适当直径,按正极、隔膜、负极的顺序叠好放入CR2025扣式电池壳中,注入电解液,然后将电池密封。对电池进行充放电循环性能测试。采用先恒流再恒压的方式充电,充电截止电位为4.2V,采用恒流放电,截止电压为2V。电流对时间的积分就是容量。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将磷酸、三氧化二铁和葡萄糖混合,在80℃下烘干。其中Fe和P的摩尔比为1∶1,葡萄糖的质量为三氧化二铁质量的10%。加入氢氧化锂,加水混合,其中Li和P的比例为1∶1。在160℃下将产物烘干,将产物转移到气氛保护炉中。在500℃下保温20小时,然后随炉冷却至200℃。测得其1C的容量为130mAh/g,经50圈循环容量基本没有衰减。
实施例二:
将磷酸、三氧化二铁、碳酸锰和蔗糖混合,在160℃下烘干。其中Fe、Mn和P的摩尔比为0.95∶0.05∶1,蔗糖的质量为三氧化二铁质量的15%。加入碳酸锂,加水混合,其中Li和P的比例为0.95∶1。在100℃下将产物烘干,将产物转移到气氛保护炉中。在600℃下保温10小时,然后随炉冷却至150℃。测得其1C的容量为129mAh/g,经50圈循环容量基本没有衰减。
实施例三:
将磷酸、三氧化二铁、硝酸镍和淀粉混合,在100℃下烘干。其中Fe、Ni和P的摩尔比为0.98∶0.02∶1,淀粉的质量为三氧化二铁质量的20%。加入氢氧化锂和碳酸锂的混合物,加水混合,其中Li和P的比例为1.05∶1,氢氧化锂和碳酸锂的摩尔比为2∶1。在80℃下将产物烘干,将产物转移到气氛保护炉中。在700℃下保温5小时,然后随炉冷却至100℃。测得其1C的容量为127mAh/g,经50圈循环容量基本没有衰减。
实施例四:
将磷酸、三氧化二铁、磷酸铬和糊精混合,在120℃下烘干。其中Fe、Cr和P的摩尔比为0.99∶0.01∶1,糊精的质量为三氧化二铁质量的30%。加入氢氧化锂,加水混合,其中Li和P的比例为1.05∶1。在50℃下将产物烘干,将产物转移到气氛保护炉中。在800℃下保温2小时,然后随炉冷却至50℃。测得其1C的容量为129mAh/g,经50圈循环容量基本没有衰减。
实施例五:
将磷酸、三氧化二铁、三氧化二钴和简单有机物混合,在120℃下烘干。其中Fe、Cr和P的摩尔比为0.99∶0.01∶1,简单有机物为葡萄糖和蔗糖的混合物,其总质量为三氧化二铁质量的40%,葡萄糖和蔗糖的质量比为1∶1。加入氢氧化锂,加水混合,其中Li和P的比例为1.05∶1。在50℃下将产物烘干,将产物转移到气氛保护炉中。在700℃下保温7小时,然后随炉冷却至0℃。测得其1C的容量为128mAh/g,经50圈循环容量基本没有衰减。
实施例六:
将磷酸、三氧化二铁、二氧化锰、碳酸钴和简单有机物混合,在1 20℃下烘干。其中Fe、Mn、Co和P的摩尔比例为0.98∶0.01∶0.01∶1,简单有机物为葡萄糖、蔗糖和糊精的混合物,其总质量为三氧化二铁质量的25%,葡萄糖、蔗糖和糊精的质量比为1∶1∶1。加入氢氧化锂,加水混合,其中Li和P的比例为1.05∶1。在50℃下将产物烘干,将产物转移到气氛保护炉中。在700℃下保温7小时,然后随炉冷却至30℃。测得其1C的容量为128mAh/g,经50圈循环容量基本没有衰减。

Claims (1)

1.一种碳包覆的磷酸铁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以三氧化二铁、磷酸、锂源化合物、简单有机物和掺杂元素化合物为原料,其制备过程为:
(1)将三氧化二铁、磷酸、简单有机物和掺杂元素化合物混合,在80~160℃下烘干,其中磷酸根离子、铁离子和掺杂元素离子的摩尔比为1∶y∶z,0.95≤y≤1,y+z=1;
(2)在步骤(1)的混合物中加入锂源化合物,加水混合,在50~160℃下烘干,其中锂离子和磷酸根离子的摩尔比为x∶1,0.95≤x≤1.05;
(3)将步骤(2)的混合物置于气氛保护炉中,在500~800℃下反应2~20小时,然后随炉冷却至0~200℃,生成碳包覆的磷酸铁锂;
步骤(1)中所述的简单有机物为葡萄糖、蔗糖、糊精和淀粉中的任意一种或其中多种的混合物;
步骤(1)中所述的简单有机物的质量为三氧化二铁质量的10~40%;
步骤(2)中所述的锂源化合物为氢氧化锂和碳酸锂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
步骤(2)中所述的掺杂元素化合物为Cr、Ni、Co和Mn的碳酸盐、磷酸盐、硝酸盐或氧化物。
CNA2007101568197A 2007-11-12 2007-11-12 一种碳包覆的磷酸铁锂的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117259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7101568197A CN101172599A (zh) 2007-11-12 2007-11-12 一种碳包覆的磷酸铁锂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7101568197A CN101172599A (zh) 2007-11-12 2007-11-12 一种碳包覆的磷酸铁锂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72599A true CN101172599A (zh) 2008-05-07

Family

ID=394213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101568197A Pending CN101172599A (zh) 2007-11-12 2007-11-12 一种碳包覆的磷酸铁锂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172599A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30141B (zh) * 2008-07-18 2010-06-02 清华大学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球形LiFePO4/C的制备方法
CN101794881A (zh) * 2010-03-22 2010-08-04 河南联合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步法微波烧结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方法
CN101388454B (zh) * 2008-10-23 2010-09-22 天津斯特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利用超临界流体制备锂离子电池的碳包覆磷酸盐正极材料的方法
WO2010148638A1 (zh) 2009-06-21 2010-12-29 海特电子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磷酸铁锂材料的制造方法及其制造的复合磷酸铁锂材料
CN102227023A (zh) * 2011-05-16 2011-10-26 李朝林 一种磷酸铁锂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80638A (zh) * 2011-07-04 2011-12-14 南陵恒昌铜箔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植物蛋白碳包覆纳米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及其该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2311109A (zh) * 2011-09-07 2012-01-11 河南帝隆科技研发有限公司 连续反应制备LiFePO4/C复合正极材料的方法
CN101645518B (zh) * 2008-08-04 2012-05-09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CN102569795A (zh) * 2012-01-02 2012-07-11 株洲泰和高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磷酸亚铁锂合成的综合改性方法
CN107528061A (zh) * 2017-09-11 2017-12-29 太仓天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高热稳定性能的电子新材料
WO2023023894A1 (zh) * 2021-08-23 2023-03-02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碳包覆的磷酸铁锂正极活性材料、其制备方法、包含其的正极极片以及锂离子电池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30141B (zh) * 2008-07-18 2010-06-02 清华大学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球形LiFePO4/C的制备方法
CN101645518B (zh) * 2008-08-04 2012-05-09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CN101388454B (zh) * 2008-10-23 2010-09-22 天津斯特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利用超临界流体制备锂离子电池的碳包覆磷酸盐正极材料的方法
WO2010148638A1 (zh) 2009-06-21 2010-12-29 海特电子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磷酸铁锂材料的制造方法及其制造的复合磷酸铁锂材料
CN101794881A (zh) * 2010-03-22 2010-08-04 河南联合新能源有限公司 一步法微波烧结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方法
CN102227023A (zh) * 2011-05-16 2011-10-26 李朝林 一种磷酸铁锂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80638A (zh) * 2011-07-04 2011-12-14 南陵恒昌铜箔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植物蛋白碳包覆纳米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及其该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2311109A (zh) * 2011-09-07 2012-01-11 河南帝隆科技研发有限公司 连续反应制备LiFePO4/C复合正极材料的方法
CN102311109B (zh) * 2011-09-07 2013-07-24 河南帝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连续反应制备LiFePO4/C复合正极材料的方法
CN102569795A (zh) * 2012-01-02 2012-07-11 株洲泰和高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磷酸亚铁锂合成的综合改性方法
CN107528061A (zh) * 2017-09-11 2017-12-29 太仓天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高热稳定性能的电子新材料
WO2023023894A1 (zh) * 2021-08-23 2023-03-02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碳包覆的磷酸铁锂正极活性材料、其制备方法、包含其的正极极片以及锂离子电池
US11721804B2 (en) 2021-08-23 2023-08-08 Contemporary Amperex Technology Co., Limited Carbon-coated lithium iron phosphate positive active material, method for preparing same, positive electrode plate containing same, and lithium-ion battery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80219B (zh) 全梯度镍钴锰正极材料、氧化钌包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172599A (zh) 一种碳包覆的磷酸铁锂的制备方法
CN103435105B (zh) 一种铁氧化物/碳复合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943827B (zh)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正硅酸锂的高温固相制备方法
CN100370644C (zh)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86298B (zh) 由层状富锂锰基和尖晶石型锰酸锂构成的核壳异构锂离子电池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11505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石墨烯-三元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1762768B (zh) 尖晶石型锰酸锂-磷酸盐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04144B (zh) 一种制备磷酸铁锂复合正极材料的方法
CN112599749B (zh) 一种具有高导电性的高熵氧化物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10931797A (zh) 一种具有复合包覆层的高镍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0494052C (zh) 基于磷位掺杂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08926B (zh) 正硅酸盐包覆的锂离子电池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Yuan et al. Surfactant-assisted hydrothermal synthesis of V2O5 coated LiNi1/3Co1/3Mn1/3O2 with ideal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CN105185954A (zh) 一种LiAlO2包覆LiNi1-xCoxO2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46831A (zh) 复合xLi2MnO3·(1-x)LiMO2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含该材料的锂离子电池
KR20140119621A (ko) 리튬 과량 양극활물질 제조용 전구체 및 이에 의하여 제조된 리튬 과량 양극활물질
CN102694164A (zh) 表面掺氮或碳的富锂氧化物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38242A (zh) 原位聚合包覆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的方法
CN102315432A (zh) 一种C/Li2MSiO4-xNy/C(M=Fe,Mn,Co)复合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3682251A (zh) 一种多孔三氧化二铁/碳纳米片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在制备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CN101070149B (zh) 一种真空碳还原制备的磷酸铁锂材料及方法
CN115312698A (zh) 一种钠离子电池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WO2019104948A1 (zh) 一种钼掺杂改性的锰酸锂复合材料、其制备方法及锂离子电池
CN107445210B (zh) 一种高容量铁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α-LiFeO2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8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