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71616A - 发声器 - Google Patents

发声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71616A
CN101171616A CNA2005800497117A CN200580049711A CN101171616A CN 101171616 A CN101171616 A CN 101171616A CN A2005800497117 A CNA2005800497117 A CN A2005800497117A CN 200580049711 A CN200580049711 A CN 200580049711A CN 101171616 A CN101171616 A CN 1011716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oustical generator
connector
pedestal
mounting base
al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8004971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山野直人
罗宾·克罗斯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chi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ochi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chiki Corp filed Critical Hochik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1716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716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17/00Fire alarms; Alarms responsive to explosion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3/00Audible signalling systems; Audible personal calling systems
    • G08B3/10Audible signalling systems; Audible personal calling systems using electric transmission; using electromagnetic transmission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17/00Fire alarms; Alarms responsive to explosion
    • G08B17/10Actuation by presence of smoke or gases, e.g. automatic alarm devices for analysing flowing fluid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 G08B17/11Actuation by presence of smoke or gases, e.g. automatic alarm devices for analysing flowing fluid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using an ionisation chamber for detecting smoke or gas
    • G08B17/1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声器,其用来在监视区域内发出预设警报声以通报异常现象的发生。该发声器包含一装置端输出连接头,其设置于该发声器上的面向安装表面的表面上,该装置端输出连接头用来于结构和电性上将该发声器连接于一安装基座的基座端连接头,该安装基座固定于该安装表面上。该基座端连接头和该装置端输出连接头的一连接头具有多个平行于该安装表面的金属片,另一连接头具有一金属片用来被所述多个金属片以夹持的方式互相连接。

Description

发声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置于警报装置上的发声器,当警报装置侦测到异常现象(例如火灾)的产生并输出警示信号时,发声器会根据警报装置输出的警示信号发出警报声响,以通报异常现象的发生。
背景技术
为了让建筑物和人的性命免于火灾的威胁,一种有效的方法就是安装火灾侦测器来感应火势初期的产生,并发出警报。为实现这个目的,当火灾侦测器在安装的监视区域侦测到火势时,火灾侦测器会输出一警示信号以触发警铃或警报扬声器发出警报声响,如此以通报火灾的发生。
然而,在具有高度声音隔绝效果的建筑物中,例如一栋旅馆,即使当安装于通道的警铃响起时,在房间内的客人仍然无法轻易地听到警报声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已经开始实际应用这样一种发声器(基座发声器),其可直接与房间内的火灾侦测器安装在一起并根据火灾侦测器输出的警示信号产生警报声。举例来说,美国6,362,726号专利公开了一种可以与火灾警报系统设置在一起的基座发声器,依照这种基座发声器的设计,警报声会产生于火灾侦测器安装的房间内,因此可实现更安全且明确的火灾警示效果。
上述传统基座发声器的构造如以下说明。图21是安装于天花板表面的传统基座发声器的竖直剖面图。如图21所示,传统基座发声器100通过一安装基座101设置于天花板表面102。而火灾侦测器103连接于基座发声器100的下端。电子组件如电路载板104和压电组件105设置于基座发声器100的内部。基座发声器100利用压电组件105产生出警报声响并播放出来。基座发声器100上具有一穿透的螺纹孔106,而基座发声器100利用一长螺丝107穿过螺纹孔106并锁入安装基座101以固定于安装基座101上。火灾侦测器103通过其上端闩入基座发声器100的下端以固定于基座发声器100上。
线路孔108,109分别穿透并形成于安装基座101和基座发声器100的平面的中心位置附近(平面是指和天花板近乎平行的表面)。导线110从天花板表面102穿出并经由线路孔108,109拉至基座发声器100的下表面。上述导线110的穿法是要用来连接至基座发声器100下表面的螺丝所提供的连接头111。连接头111电连接于电路载板104,以供应电源给基座发声器100的电子组件。火灾侦测器103的连接头112电连接于连接头111,以供应电源给火灾侦测器103的电子组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欲解决的问题
然而,传统基座发声器在固定结构上有许多的不方便性。
举例来说,以传统基座发声器的安装方式而言,安装基座是专门为了安装基座发声器而先固定于天花板或类似的安装表面上,基座发声器再固定于安装基座上。换句话说,若只要单独安装火灾侦测器而不安装基座发声器的话,必须用专门为了安装火灾侦测器的安装基座来取代基座发声器的安装基座,先将火灾侦测器的安装基座固定于安装表面上,再将火灾侦测器固定于其专用的安装基座上。
如上所述,在传统的应用上,专门安装基座发声器的安装基座不同于专门安装火灾侦测器的安装基座。不同的安装方式也导致了复杂的安装程序以及发生错误的可能性。也因为安装结构的不同,当需要额外将基座发声器设置于火灾侦测器已经安装的位置上时,必须先将火灾侦测器的安装基座替换成基座发声器的安装基座,也因此增加了安装基座发声器的困难度。另外,由于基座发声器是用螺丝固定于安装基座,在安装时必须准备螺丝和螺丝起子等工具,相当地复杂且不便。
在传统基座发声器的结构上,供应电源的导线要穿过基座发声器,因此导线的穿孔需要形成在基座发声器的平面的中心位置附近。上述原因使得用来发出声响的压电组件无法设置在基座发声器的平面的中心位置附近,也造成声音无法均匀地从基座发声器发出,增加警报效果改善的困难度。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而做出,并且提供一种发声器用来增加安装程序和警报输出的效率,以解决各种因固定结构所产生的不方便性。
本发明的成效
根据本发明的发声器,装置端输出连接头连接于安装基座的基座端连接头,也使得发声器能于结构和电性上连接于安装基座。因此,安装发声器时不再需要螺丝和螺丝起子等工具。发声器的安装变得更简单。
根据本发明的发声器,第二装置端输出连接头连接于警报装置的侦测器端连接头,也使得警报装置能于结构和电性上连接于发声器。因此,安装警报装置时不再需要螺丝和螺丝起子等工具。警报装置的安装变得更简单。
根据本发明的发声器,连接头通过其金属片互相夹持的方式来连接,而连接头的金属片皆设置于和安装表面平行的方向。因此,即使发声器和警报装置的重量是施加于和安装表面竖直的方向,金属片皆能支撑,进而提供发声器和警报装置于结构和电性上的连接功用。
根据本发明的发声器,发声器的装置端输出连接头的位置和形状是相似于安装基座的基座端连接头的位置和形状。同时,发声器的第二装置端输出连接头的位置和形状是相似于警报装置的侦测器端连接头的位置和形状,因此,发声器对于安装基座的连接方式,警报装置对于安装基座的连接方式,以及警报装置对于发声器的连接方式皆是通用的。换句话说,任何发声器和警报装置皆能轻易地固定于同一个安装基座上。举例来说,当已安装警报装置于安装基座上,而要再安装发声器时,安装程序变得更简单,不需要再更换安装基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基座发声器及火灾侦测器等组件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基座发声器及其它相关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安装基座由下往上看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安装基座由上往下看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基座发声器由下往上看的放大示意图;
图6是基座发声器由上往下看的放大示意图;
图7是基座发声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8是发声器本体由上往下看的放大示意图;
图9是图8所示的发声器本体的分解示意图;
图10是基座发声器、安装基座和火灾侦测器的竖直剖面图;
图11是图7基座盖的仰视图;
图12是火灾侦测器由上往下看的示意图;
图13是连接头相互连接前的放大示意图;
图14是连接头相互连接后的放大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墙面发声器及其它相关组件的示意图;
图16是图15所示的墙面发声器及其它相关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17是墙面发声器由内往外看的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基座指示器及其它相关组件的示意图;
图19是图18所示的基座指示器及其它相关组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20是基座指示器由上往下看的示意图;以及
图21是一安装于天花板表面的传统基座发声器及其它相关组件的竖直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如以下说明,每一实施例均提供一种发声器,且该发声器连接于一用来在监视区域感应异常现象的警报装置。当警报装置侦测到异常现象时,该发声器接收到该警报装置输出的信号,并发出各种预设的警报声。
警报装置可依据不同侦测目的来侦测不同的目标物。举例来说,火灾侦测器用来侦测火源,瓦斯侦测器用来侦测瓦斯漏气,而复合式的火灾与瓦斯侦测器用来同时侦测火源和瓦斯气体两种目标物。
发声器发出的警报也可以有不同的型态,且发声器可以发出警报声或警示显示。在发出警报声的情况中,警报声音的类型和警报声产生的方式也有不同的选择。举例来说,扬声器和压电组件可以用来发出蜂鸣声,而扬声器和语音组合组件则可以发出语音合成信息。在发出警示显示的情况中,警示显示的类型和警示灯光产生的方式也有不同的选择。举例来说,可以用发光二极管(LED,Light Emitting Diode)或半导体雷射发出亮光和闪光。这种发声器可以安装于不同的安装表面,例如天花板或墙面。
每一实施例的发声器在固定结构上皆有一独特的特征用来改善安装效率。大致来说,在安装基座与发声器之间,在发声器与火灾侦测器之间,以及在安装基座与火灾侦测器之间皆有相同构造用来做结构和电气上的连接。因此,火灾侦测器和发声器互相结合的方式与发声器和安装基座互相结合的方式相同。也就是说,火灾侦测器可直接和安装基座结合。安装方式的通用化使得在安装程序上可以单独将火灾侦测器直接安装于安装基座上,也可以依序地将发声器和火灾侦测器安装于安装基座上。
固定结构的改善也进一步增加了发声器输出警报的功效。大致来说,发声器的平面中心位置用来穿过导线的穿孔不再需要了。相对地,音源和光元产生装置可以被放在平面的中心位置,进而改善了警报的功效。在以下每个实施例中将会详细解释其固定结构上的独特特征。
第一实施例:
首先,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将如以下说明。第一实施例的发声器(以下称为基座发声器)连接于用来作为警报装置的火灾侦测器,基座发声器根据火灾侦测器输出的信号产生警报。
首先解释每个组件的配置。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基座发声器及火灾侦测器等组件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基座发声器及其它相关组件的分解示意图。如图所示,一安装基座10被固定于天花板表面1(也就是安装表面)上,而一基座发声器20被安装于安装基座10的下端。一火灾侦测器30则连接于基座发声器20的下端。换句话说,基座发声器20如三明治般被夹在安装基座10与火灾侦测器30之间。在第一实施例中,为了方便解释,朝天花板靠近的方向是往上,朝天花板远离的方向是往下。当其它表面被用来代替天花板当作安装表面时,往上是朝安装表面靠近的方向,往下是朝安装表面远离的方向。
图3是安装基座10由下往上看的放大示意图。图4是安装基座10(省略螺丝和导线等零件)由上往下看的放大示意图。安装基座10是一近乎圆形的碟状物,并包含一对螺丝11a、一线路孔12以及多个基座端连接头13。每一螺纹孔11皆是一穿透孔用来让安装基座10固定于天花板表面1。当螺丝11a被插入螺纹孔11且锁入天花板表面1时,安装基座10会被固定于天花板表面1上。螺纹孔11是一长型的孔,安装基座10可以沿着长型的孔轻易地调整被固定于天花板表面1的位置。线路孔12靠近于安装基座10的平面的中心位置。从天花板表面1穿出的导线2能轻易地穿过线路孔12,并被拉至基座端连接头13。导线2末端的芯线被一螺丝13f固定于安装基座10上,进而电连接于基座端连接头13。
基座端连接头13是一电性连接单元,其用来接收导线2供应的电源,并输入或输出信号至基座发声器20或火灾侦测器30。另外,基座端连接头13也是一结构连接单元,其用来提供安装基座10和基座发声器20之间,或安装基座10和火灾侦测器30之间的结构性连接。特别的是,基座端连接头13具有两个在竖直方向上互相叠放的金属片13a和13b,金属片13a和13b几乎平行于天花板表面1(金属片13a、13b的设置方向几乎垂直于基座发声器20的拆卸方向)。基座端连接头13被螺丝13c固定于安装基座10的下表面。
稍后会讨论的基座发声器20的装置端输出连接头23,其金属片23a可被金属片13a和13b夹持于中间,以使基座发声器20于结构和电性上连接于安装基座10。相似地,利用上述金属片13a、13b的夹持方式,稍后会讨论的火灾侦测器30的警报装置端连接头32,其金属片32a也可被金属片13a和13b夹持于中间,以使火灾侦测器30于结构和电性上连接于安装基座10。值得注意的是,金属片13a的自由端的末端13d被稍微向下折弯,以使金属片23a、32a能平顺地插入金属片13a和13b之间。金属片13b的自由端的末端13e偏向金属片13a,用来提供弹性反作用力,以使金属片13a、13b能和金属片23a、32a牢靠地连接。这种特定的连接方式将会于后续讨论。
接下来将说明基座发声器20。图5是基座发声器由下往上看的放大示意图,图6是基座发声器由上往下看的放大示意图,而图7是基座发声器的分解示意图。如图所示,基座发声器20大致上包含一基座盖21和一发声器本体22。
其中,基座盖21用来遮盖安装基座10,以改善外观和声音特性,并防止灰尘及避免安装基座10曝露于外面。如图6所示,基座盖21是一中空的杯状物,且其直径稍微大于安装基座10,以使安装基座10能完全被基座盖21覆盖在内。
装置端输出连接头23设置于基座盖21上面,每一装置端输出连接头23皆是一电性连接单元,其用来接收来自安装基座10的电源,并用来输出来自安装基座10的信号,和输入信号至安装基座10。装置端输出连接头23也是一结构连接单元,其用来于结构上将基座盖21连接于安装基座10。特别的是,装置端输出连接头23是一几乎平行于天花板表面1的金属片23a。金属片23a稍微高于基座盖21的上表面,并被螺丝24固定于基座盖21上。金属片23a可被图3的基座端连接头13的金属片13a和13b夹持于中间,因此基座发声器20可通过金属片23a于结构和电性上连接于安装基座10。这种特定的连接方式将会于后续讨论。
接下来将说明发声器本体22。图8是发声器本体由上往下看的放大示意图,图9是图8的发声器本体的分解示意图,而图10是基座发声器、安装基座和火灾侦测器的竖直剖面图。发声器本体22包含了基座发声器20的主要的电子和机构组件。值得注意的是,发声器本体22是由上壳体25a和下壳体25b组合成的中空碟形物体,且发声器本体22的直径与火灾侦测器30的直径几乎相同(如图1所示)。电路载板26容置于发声器本体22内。基座发声器20的电子组件,例如中央控制单元和电源控制单元(未图标)设置于电路载板26上。用来发出警报声响的压电组件27设置于发声器本体22上面的平面的中心位置附近。压电组件27电连接于电路载板26。当施加电压于压电组件27时,压电组件27会以膨胀和收缩并进而产生警报声。
请再参考图5和图7,第二装置端输出连接头28位于发声器本体22的下表面。第二装置端输出连接头28是一电性连接单元,其用来供应电源至火灾侦测器30(如图1所示),并用来输出来自火灾侦测器30的信号,和输入信号至火灾侦测器30。第二装置端输出连接头28也是一结构连接单元,其用来于结构上将发声器本体22连接于火灾侦测器30。发声器本体22的第二装置端输出连接头28的位置和形状近似于安装基座10的基座端连接头13的位置和形状。也就是说,第二装置端输出连接头28具有两个在垂直方向上互相叠放的金属片28a和28b,金属片28a、28b几乎平行于天花板表面1。第二装置端输出连接头28被螺丝28c固定于发声器本体22的下表面。稍后会讨论的火灾侦测器30的侦测器端连接头32,其金属片32a可被金属片28a和28b夹持于中间,以使火灾侦测器30于结构和电性上连接于基座发声器20。尤其是,金属片28a的自由端的末端28d被稍微向下折弯,以使金属片32a能平顺地插入金属片28a和28b之间。金属片28b的自由端的末端28e被稍微折弯以位于金属片28a和28b之间。由于金属片28b的末端28e具有弹性反作用力,以使末端28e偏向金属片28a,因此金属片28a、28b能和金属片32a牢靠地连接。这种特定的连接方式将会于后续讨论。
接下来讨论上述基座盖21和发声器本体22之间的锁固机构。图11是图7基座盖的仰视图。如图7至图11所示,多个朝向发声器本体的中空圆柱状的锁固孔21a、21b设置于基座盖21的下表面。部分的锁固孔21a用来于制造时帮助定位,且可以做为抽水孔以将天花板滴下并积于基座盖21的水抽出,以及可以插入用来拆卸安装基座的解除锁固机构。
其它的锁固孔21b位于图6的装置端输出连接头23和图7的第二装置端输出连接头23的相对应位置。另一方面,如图8至图11所示,发声器本体22的螺丝22a电连接于电路载板26,且螺丝22a穿过上壳体25a并向上延伸。螺丝22a可插入图7的锁固孔21b,且每一螺丝22a电连接于相对应的装置端输出连接头23。螺丝28c用来将第二装置端输出连接头28电连接至电路载板26延伸出来的金属片26a。通过上述方式,装置端输出连接头23、螺丝22a以及第二装置端输出连接头28互相电连接。因此,图2和图3中所示的导线2不再需要穿过基座发声器20,且基座发声器20上用来拉线的穿透孔也不再需要了。因此,压电组件27和其它零件的摆放位置的自由度也相对应地增加。
接下来将讨论基座发声器20的音效构造。如图10所示,发声器本体22内有一共鸣空间27a,而压电组件27位于共鸣空间27a内。共鸣空间27a可放大压电组件27所产生的警报声。共鸣空间27a连通于出音孔25c。出音孔25c用来将压电组件27所产生的警报声释放至基座盖21与发声器本体22之间的共鸣空间27b,警报声进而被共鸣空间27b放大。换句话说,共鸣空间27b的截面是由中心逐渐向两旁扩大,而警报声通过这种号角效应而被放大,并从共鸣空间27b发出至基座发声器20外。
基座盖21的外缘21d,其直径朝天花板表面1方向逐渐变大,并形成一平顺的倾斜面直至天花板表面1。外缘21d和天花板表面1之间所形成的角度设计,可以使沿着外缘21d传至天花板表面1的警报声被高效率地反射回监视区域。因此,警报声沿着基座盖21的外表面而到达外缘21d,而平顺地沿着外缘21d被导引至天花板表面1,并被高效率地反射回监视区域。
根据上述结构,基座发声器20不再需要用来穿过导线2的穿透孔。因此,共鸣空间27a、压电组件27和出音孔25c可以设置于基座发声器20的平面的中心区域。共鸣空间27b用来将基座发声器20的平面中心的声音均匀地扩散至外侧。所以警报声可以在二维空间中被均衡地放大且扩散,声音效果也进而被改善。
接下来将说明火灾侦测器30。火灾侦测器30除了少部分组件不同于传统的火灾侦测器外,其余部分大致上相同。因此,与传统火灾侦测器相同的部分将会被省略说明。如图1所示,火灾侦测器30的上壳体31是一中空杯状物,并具有和基座发声器20的发声器本体22相近的直径。在火灾侦测器30固定于基座发声器20上的状态下,火灾侦测器30和基座发声器20的外侧几乎可视为相同的平面,因此在外观上有一致性。
图12是火灾侦测器由上往下看的示意图。如图12所示,侦测器端连接头32设置于火灾侦测器30的上方。侦测器端连接头32是一电性连接单元,其用来供应电源至火灾侦测器30,并用来输出或输入信号至基座发声器20或安装基座10。侦测器端连接头32也是一结构连接单元,其用来于结构上将火灾侦测器30连接于基座发声器20或安装基座10上。因此,火灾侦测器30的侦测器端连接头32的形状和位置近似于图6的基座盖21的装置端输出连接头23的形状和位置。特别的是,侦测器端连接头32由一几乎平行于天花板表面1的金属片32a所形成。金属片32a稍微高于火灾侦测器30的上表面,并被螺丝32b固定于火灾侦测器30上。金属片32a可被图7的第二装置端输出连接头28的金属片28a和28b夹持于中间,因此火灾侦测器30可通过金属片32a于结构和电性上连接于基座发声器20。相似地,金属片32a也可被图3的基座端连接头13的金属片13a和13b夹持于中间,因此火灾侦测器30也可通过金属片32a于结构和电性上连接于安装基座10。这种特定的连接过程将会于后续讨论。
每一零件的安装顺序将如以下说明。首先,如图3所示,安装基座10是由下往上靠向于天花板表面1,而螺丝11a插入螺纹孔11后被锁入天花板表面1以将安装基座10固定于天花板表面1上。从天花板表面1出来的导线2穿过线路孔12,并被螺丝13f固定于安装基座10上。
接下来,将安装基座发声器20。如图2所示,基座盖21和发声器本体22相互结合而成为基座发声器20,而基座发声器20由下往上安装于安装基座10上。图13是连接头相互连接前的放大示意图。如图13所示,基座端连接头13的金属片13a,13b平行于装置端输出连接头23的金属片23a(皆是平行于天花板表面1)。因此,当基座发声器20沿着天花板表面1的方向旋转一特定角度时,金属片23a将会如图14所示地被插入并夹持于金属片13a和13b之间。在夹持状态下,装置端输出连接头23被闩于基座端连接头13。因此,装置端输出连接头23和基座端连接头13可互相导通,以使基座发声器20电连接于安装基座10。同时,因金属片13a,13b和金属片23a皆平行于天花板表面1(水平方向),所以基座端连接头13可于竖直方向上支撑基座发声器20的重量,也就是说安装基座10可以支撑基座发声器20,而不需要使用螺丝等固定组件。当基座发声器20以相反于安装步骤的方向旋转时,基座发声器20能被轻易地从安装基座10上拆下。
同理,图2的火灾侦测器30安装于基座发声器20的方式类似于基座发声器20安装于安装基座10的方式。换句话说,火灾侦测器30由下往上且沿着天花板表面1的方向旋转一特定角度以安装于基座发声器20上。图12的侦测器端连接头32的金属片32a以上述方向旋转以插入并夹持于图7的第二装置端输出连接头28的金属片28a和28b之间。在夹持状态下,侦测器端连接头32被闩于第二装置端输出连接头28。因此,侦测器端连接头32和第二装置端输出连接头28可互相导通,以使火灾侦测器30电连接于基座发声器20。同时,因金属片28a、28b和金属片32a皆平行于天花板表面1(水平方向),所以第二装置端输出连接头28可于竖直方向上支撑火灾侦测器30的重量,也就是说基座发声器20可以支撑火灾侦测器30,而不需要使用螺丝等固定组件。当火灾侦测器30以相反于安装步骤的方向旋转时,火灾侦测器30能被轻易地从基座发声器20上拆下。
另一方面,在只单独将火灾侦测器30安装于安装基座10而省略基座发声器20的情况下,安装方式类似于将火灾侦测器30安装于基座发声器20的方式。换句话说,在将安装基座10安装于天花板表面1后,火灾侦测器30由下往上且沿着天花板表面1的方向旋转一特定角度以安装于安装基座10上。在上述状态下,基座端连接头13的金属片13a、13b和侦测器端连接头32的金属片32a相互平行。因此,当火灾侦测器30沿着天花板表面1的方向旋转一特定角度时,金属片32a将会被插入并夹持于金属片13a和13b之间。在夹持状态下,侦测器端连接头32被闩于基座端连接头13。因此,侦测器端连接头32和基座端连接头13可互相导通,以使火灾侦测器30电连接于安装基座10。同时,因金属片13a、13b和金属片32a皆平行于天花板表面1(水平方向),所以基座端连接头13可于竖直方向上支撑火灾侦测器30的重量,也就是说安装基座10可以支撑火灾侦测器30,而不需要使用螺丝等固定组件。当火灾侦测器30以相反于安装步骤的方向旋转时,火灾侦测器30能被轻易地从安装基座10上拆下。
相似地,火灾侦测器30能先安装于基座发声器20,上述组合之后再安装于安装基座10上。另外,基座发声器20可直接单独安装于安装基座10上,而省略安装火灾侦测器30,在这种情况下,基座发声器20能先安装于安装基座10上,之后再于基座发声器20上盖上盖子(未图示),用来遮盖第二装置端输出连接头28等组件,以实现安全和美观的考虑。当火灾侦测器30单独安装于高处的安装基座10上时,可使用一固定于长竿子上的取汲器来执行安装及拆卸动作。取汲器可用来抓住火灾侦测器30和基座发声器20。通过取汲器,可先将火灾侦测器30拆下,之后再依序将基座发声器20和火灾侦测器30安装上去。如此,每个装置可通过简单的旋转方式来进行安装及拆卸动作,进而使高处的操作更加方便。
如以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每一部分皆能依序地以相似的方式安装上去。因此有共通的安装程序。另外,安装基座10皆能和火灾侦测器30或基座发声器20搭配,增加了安装时的便利性。再者,基座发声器20和火灾侦测器30的安装不需使用螺丝和螺丝起子等工具,更加简化了安装程序。
第二实施例:
接下来,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将如以下说明。第二实施例涉及一安装于墙面的发声器(以下称为墙面发声器),墙面发声器根据接收单元的控制信号产生警报声,而接收单元用来接收位于另一位置的火灾侦测器的输出信号。以下对于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部分将不再特别描述,并且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零件会使用相同的名称及编号,并不再多加解释。
图15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墙面发声器的示意图,而图16是图15墙面发声器的分解示意图。如图所示,安装基座10固定于墙面3的安装表面,而墙面发声器40固定于安装基座10上。在第二实施例中,为了方便解释,朝墙面3靠近的方向是向内,朝墙面3远离的方向是向外。当其它表面被用来代替墙面3当作安装表面时,向内是朝安装表面靠近的方向,向外是朝安装表面远离的方向。
安装基座10与第一实施例的说明相同,而基座端连接头13设置于外表面。从墙面3穿出的导线2连接于基座端连接头13。
墙面发声器40的用来发出警报声的压电组件(未图标)设置于壳体41内,壳体41的外缘能遮盖整个安装基座10。壳体41的外部42具有如扩音器般的外型,其口径越往外越大。压电组件发出的警报声经由开孔(未图标)导向壳体41的外部42,并被放大且播放出来。
图17是墙面发声器由内往外看的示意图。墙面发声器40的装置端输出连接头43的位置和形状类似于第一实施例的基座发声器20的装置端输出连接头23的位置和形状。如图17所示,装置端输出连接头43由一几乎平行于墙面3的金属片43a所形成。因此,当墙面发声器40沿着墙面3的方向旋转一特定角度时,金属片43a将会被插入并夹持于金属片13a和13b之间,进而将墙面发声器40固定于安装基座10上。当墙面发声器40以相反于安装步骤的方向旋转时,墙面发声器40能被轻易地从安装基座10上拆下。
在传统方式上,专门用来安装墙面发声器40的安装基座(未图示)必须先固定于墙面上,再将墙面发声器40固定于其专用的安装基座上。特别的是,从墙面3穿出的导线2通过专用的安装基座,并连接于墙面发声器40的内表面的连接头。然后,一长螺丝从外面插入墙面发声器40,并锁进安装基座以将墙面发声器40固定于安装基座上。另一方面,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在第一实施例中的基座发声器20和火灾侦测器30皆能安装于安装基座10上,且在第二实施例中,墙面发声器40的安装方式也类似于基座发声器20和火灾侦测器30的安装方式。因此,墙面发声器40、基座发声器20以及火灾侦测器30的安装方法是通用的。墙面发声器40、基座发声器20以及火灾侦测器30能轻易地互换。因为墙面发声器40的安装不需使用螺丝和螺丝起子等工具,更加简化了安装程序。
第三实施例:
接下来,本发明第三实施例将如以下说明。在第三实施例中,另一发声器被安装于固定在天花板上的基座发声器。第三实施例涉及一可根据火灾侦测器的输出信号显示警示的发声器(以下称为基座指示器)。以下对于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部分将不再特别描述,且和第一实施例相同的零件会使用相同的名称及编号,并不再多加解释。
请参考图18和图19。图18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基座指示器的示意图,而图19是图18基座指示器的分解示意图。安装基座10先被固定于天花板表面1上,再将基座发声器20安装于安装基座10的下方。基座指示器50安装于基座发声器20的下方。安装基座10、基座发声器20以及火灾侦测器30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相同,因此不再多加说明。
基座指示器50包含一作为光源的发光二极管(未图示),发光二极管位于一圆柱壳体51内。圆柱壳体51和基座发声器20有相近的外径。一透光镜片52环绕于圆柱壳体51的外侧。发光二极管产生的光就是经由透光镜片52所发出。
图20是基座指示器由上往下看的示意图。如图20所示,装置端输出连接头53设置于基座指示器50的上表面,其位置和形状类似于第一实施例的基座发声器20的装置端输出连接头23的位置和形状。装置端输出连接头53具有一金属片53a。金属片53a几乎平行于天花板表面1。装置端输出连接头53由下往上且沿着天花板表面1的方向旋转一特定角度以安装于基座发声器20上。当基座指示器50沿着天花板表面1的方向旋转一特定角度时,每一金属片53a将会被插入并夹持于第二装置端输出连接头28的金属片28a和28b之间,进而将基座指示器50固定于基座发声器20上。基座指示器50也可通过上述安装方式直接安装于安装基座10上,而省略安装基座发声器20,就如同第一实施例中直接将火灾侦测器30安装于安装基座10上一样。当基座指示器50以相反于安装步骤的方向旋转时,基座指示器50能被轻易地从基座发声器20上拆下。
如图19所示,第二装置端输出连接头54设置于基座指示器50的下表面,其位置和形状类似于第一实施例的基座发声器20的第二装置端输出连接头28的位置和形状。第二装置端输出连接头54由金属片54a和54b组成。金属片54a和54b几乎平行于天花板表面1。火灾侦测器30由下往上且沿着天花板表面1的方向旋转一特定角度以安装于基座指示器50上。当火灾侦测器30沿着天花板表面1的方向旋转一特定角度时,每一金属片32a将会被插入并夹持于第二装置端输出连接头54的金属片54a和54b之间,进而将火灾侦测器30于结构和电性上连接于基座指示器50。当火灾侦测器30以相反于安装步骤的方向旋转时,火灾侦测器30能被轻易地从基座指示器50上拆下。
在传统方式上,基座指示器50如火灾侦测器30般直接固定于安装基座10上,因此基座指示器50无法和火灾侦测器30安装在一起。然而,在第三实施例中,火灾侦测器30可安装于基座指示器50的下方,就如第一实施例中的火灾侦测器30安装于基座发声器20上。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在第一实施例中的基座发声器20和火灾侦测器30皆能安装于安装基座10上。相似地,基座指示器50也能安装于安装基座10和基座发声器20上。因此,基座指示器50、基座发声器20以及火灾侦测器30的安装方法是通用的。基座指示器50、基座发声器20以及火灾侦测器30能轻易地互换。另外,因为墙面发声器40的安装不需使用螺丝和螺丝起子等工具,更加简化了安装程序。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本发明可根据上述实施例于结构和方法上做选择性地修改和变更以衍生出其它实施例。修改的范例如以下说明。
每一实施例的结构和方法皆能应用到其它实施例上。举例来说,在第一和第三实施例中,火灾侦测器30设置于最下方以增加感应的能力。为了增加警报发出的效果,可以先将火灾侦测器30固定于安装基座10上,再将基座发声器20和基座指示器50安装于火灾侦测器30的下方。在上述情况下,第二装置端输出连接头28能设置于火灾侦测器30的下表面。本发明实施例的各种连接头可以根据需求应用于不同的侦测器上,例如热度侦测器和瓦斯侦测器,各种不同的功能组合皆可实现。
连接头的位置和形状也可以不同于上述实施例的连接头的形状和位置。举例来说,互相连接的连接头可以有一插入连接头连接至家用电源插头,而有一容置连接头以可分离的方式和插入连接头搭配。在每个实施例中,每一部分皆能利用连接头做结构和电性上的连接。然而,本发明连接方式可以只用来做电性上的连接,而结构上的连接则用传统的锁螺丝方式来实现。
本发明所欲解决的问题和所提供的功效并不限于以上所述的内容。本发明也能解决上述内容没描述到的问题,以及提供上述内容没描述到的功效。本发明也可只解决上述内容描述到的部分问题,以及只提供上述内容描述到的部分功效。举例来说,即使各部分的连接头无法通用,本发明仍能于连接的效率上较传统方式进步。
上述文字及图标中的结构说明、尺寸比例、位置相对关系以及各零件厚度只是用来简单描述本发明,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范围,只要不是特别指定,皆可以选择性地更改。
产业利用性
如以上所述,本发明发声器可以根据警报装置的输出信号产生警报声。尤其是,本发明发声器也显著改善了发声器的安装程序以及输出警报的效率。

Claims (7)

1.一种发声器,用来于一监视区域内发出预设警报声以通报异常现象的发生,该发声器包含:
一装置端输出连接头,其设置于该发声器上的一面向于一安装表面的表面上,该装置端输出连接头用来于结构和电性上将该发声器连接于一安装基座的基座端连接头,该安装基座固定于该安装表面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声器,其中该发声器可用来连接于一警报装置,该警报装置用来在该监视区域内感应异常现象的发生,该发声器包含:
一第二装置端输出连接头,其设置于该发声器上的一面向于该警报装置的表面上,该第二装置端输出连接头用来于结构和电性上将该发声器连接于该警报装置的侦测器端连接头,且该装置端输出连接头电连接于该第二装置端输出连接头。
3.一种发声器,用来根据一警报装置的输出信号发出警报声,该发声器可连接于该警报装置,该警报装置用来在一监视区域内感应异常现象的发生,该发声器包含:
一基座盖,其可固定于一安装基座上,该安装基座设置于该发声器的安装表面上;以及
一输出装置本体,其固定于该基座盖上,该输出装置本体和该基座盖之间的空间具有一声音产生单元,用来发出警报声;其中
一装置端输出连接头,其设置于该基座盖上的一面向于该安装基座的表面上,用来于结构和电性上将该发声器连接于该安装基座的基座端连接头;以及
一第二装置端输出连接头,其设置于该输出装置本体上的一面向于该警报装置的表面上,用来于结构和电性上将该发声器连接于该警报装置的侦测器端连接头。
4.如权利要求1至3所述的发声器,其中该基座端连接头和该装置端输出连接头中的一连接头具有多个平行于该安装表面的金属片,另一连接头具有一金属片用以被所述多个金属片以夹持的方式互相连接。
5.如权利要求2至4所述的发声器,其中该侦测器端连接头和该第二装置端输出连接头中的一连接头具有多个平行于该安装表面的金属片,另一连接头具有一金属片用以被所述多个金属片以夹持的方式互相连接。
6.如权利要求2至5所述的发声器,其中该发声器的装置端输出连接头的位置和形状近似于该安装基座的基座端连接头的位置和形状;以及
该发声器的第二装置端输出连接头的位置和形状近似于该警报装置的侦测器端连接头的位置和形状。
7.如权利要求2至6所述的发声器,其中该发声器用来根据一警报装置的输出信号发出警报声,该发声器可连接于该警报装置,该警报装置用来在一监视区域内感应异常现象的发生,该发声器包含:
一基座盖,其可固定于一安装基座上,该安装基座设置于该发声器的安装表面上;
一输出装置本体,其固定于该基座盖上,该输出装置本体和该基座盖之间的空间具有一声音产生单元,用来发出警报声;以及
一锁固孔,其用来将该基座盖和该输出装置本体固定在一起;其中
该装置端输出连接头设置于该基座盖上的一面向于该安装基座的表面上;
该第二装置端输出连接头设置于该输出装置本体上的一面向于该警报装置的表面上;以及
该装置端输出连接头和该第二装置端输出连接头经由该锁固孔而彼此电连接。
CNA2005800497117A 2005-05-10 2005-05-10 发声器 Pending CN10117161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05/008539 WO2006120731A1 (ja) 2005-05-10 2005-05-10 警報出力器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61104XA Division CN101833837B (zh) 2005-05-10 2005-05-10 火灾警报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71616A true CN101171616A (zh) 2008-04-30

Family

ID=373962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5800497117A Pending CN101171616A (zh) 2005-05-10 2005-05-10 发声器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125320B2 (zh)
EP (4) EP2273463B1 (zh)
JP (1) JP4422765B2 (zh)
CN (1) CN101171616A (zh)
AU (1) AU2005331642A1 (zh)
WO (1) WO200612073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449257B (en) * 2007-05-14 2012-01-04 Fircroft Consulting Ltd Detector
JP5391112B2 (ja) * 2010-03-05 2014-01-15 新コスモス電機株式会社 警報器
GB2478552B (en) * 2010-03-09 2015-08-19 Utc Fire & Security Americas Corp Behind the detector sounder
US20110226774A1 (en) * 2010-03-16 2011-09-22 Trevis Russel Kurz Mountable Enclosure
CN201839429U (zh) * 2010-08-02 2011-05-18 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发声器件
US9179220B2 (en) 2012-07-10 2015-11-03 Google Inc. Life safety device with folded resonant cavity for low frequency alarm tones
US8810426B1 (en) 2013-04-28 2014-08-19 Gary Jay Morris Life safety device with compact circumferential acoustic resonator
US20150130621A1 (en) * 2013-10-21 2015-05-14 Ronald F. Seiler Remotely Installed Fires & Smoke Detector
GB2522418A (en) * 2014-01-22 2015-07-29 Cranford Controls Ltd Fire alarm device
FR3023397B1 (fr) * 2014-08-01 2016-11-18 Philippe Subervie Boitier de gestion d'un dispositif de communication
US10242545B2 (en) 2015-05-19 2019-03-26 Google Llc Adjustable-angle mounting system for hazard detector
US10571312B2 (en) 2017-06-29 2020-02-25 Databuoy Corporation Adjustable mounting system
RU182387U1 (ru) * 2018-02-28 2018-08-15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Группа компаний "РУБЕЖ" Розетка для извещателя пожарного
JP2020115319A (ja) * 2018-12-11 2020-07-30 ホーチキ株式会社 防災装置
US11024143B2 (en) * 2019-07-30 2021-06-01 Ppip, Llc Audio events tracking systems and methods
CN211207451U (zh) * 2020-02-14 2020-08-07 海湾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安装基座、火灾探测器及火灾报警器
US11359941B1 (en) 2021-05-14 2022-06-14 SimpliSafe, Inc. Smoke detector housing and surface mount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876999A (en) * 1973-04-18 1975-04-08 Joo C Lee Unitary combustion detector and fire alarm
GB1520734A (en) * 1974-05-28 1978-08-09 Ashworth & Co Ltd T Electrically powered sirens
US3914616A (en) * 1974-08-05 1975-10-21 Joseph Mooibroek Smoke detector
DE2450975A1 (de) * 1974-10-26 1976-04-29 Preussag Ag Minimax Eigenstaendige meldeeinrichtung fuer den feuer- oder diebstahlschutz
DE2709487A1 (de) * 1976-03-17 1977-09-22 Nohmi Bosai Kogyo Co Ltd Brandmelder
JPS5958895A (ja) 1982-09-29 1984-04-04 株式会社東芝 回路基板の製造方法
JP2976207B2 (ja) 1990-05-25 1999-11-10 株式会社ソフィア 遊技機
JPH0428388U (zh) * 1990-07-02 1992-03-06
ATE139855T1 (de) 1991-04-19 1996-07-15 Fulleon Synchrobell Ltd Schallerzeuger
JP3202800B2 (ja) 1992-07-16 2001-08-27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ファクシミリ装置
GB2281139B (en) 1993-08-19 1996-12-18 Martyn Christopher Hill A detector
JPH08180272A (ja) 1994-12-22 1996-07-12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火災感知器
JP3017269U (ja) 1995-04-20 1995-10-24 光寿 佐脇 簡易火災警報器
US5684467A (en) * 1995-09-07 1997-11-04 Wheelock Inc. Universal mounting plate for audible-visual alarms
JP3680475B2 (ja) * 1997-02-21 2005-08-10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感知器
GB2322727A (en) 1997-02-27 1998-09-02 Fulleon Ltd Sounder device
JP3370032B2 (ja) * 1999-11-01 2003-01-27 ホーチキ株式会社 光電式煙感知器及び検煙部アッセンブリィ
US6166623A (en) * 1999-12-22 2000-12-26 Electronics Controls Company Modular alarm assembly
JP4700170B2 (ja) * 2000-06-16 2011-06-15 ミサワホーム株式会社 火災報知器
JP2003281641A (ja) 2002-03-22 2003-10-03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警報ブザー付埋込型煙感知器
AU2002953417A0 (en) 2002-12-18 2003-01-09 Gerard Industries Pty Ltd Detector assembly suited to smoke alarms
US7965175B2 (en) * 2005-05-10 2011-06-21 Hochiki Corporation Sound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422765B2 (ja) 2010-02-24
EP2273463A1 (en) 2011-01-12
EP1881470A1 (en) 2008-01-23
US20090085727A1 (en) 2009-04-02
EP1881470A4 (en) 2009-03-04
EP2273464B1 (en) 2012-03-07
AU2005331642A1 (en) 2006-11-16
US8125320B2 (en) 2012-02-28
WO2006120731A1 (ja) 2006-11-16
EP2175433A3 (en) 2011-03-30
EP2273464A1 (en) 2011-01-12
EP2175433A2 (en) 2010-04-14
EP2175433B1 (en) 2012-11-21
EP2273463B1 (en) 2012-03-28
JPWO2006120731A1 (ja) 2008-1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71616A (zh) 发声器
CN101833837B (zh) 火灾警报系统
JP2010191987A (ja) 警報出力器
JP2004343255A (ja) スピーカ装置
JP5075220B2 (ja) 警報出力器
JP2009259261A (ja) 火災警報システム
KR100700445B1 (ko) 공동주택의 외벽설치용 경고음발생 방범커버
AU2011203296B2 (en) Sounder
AU2011203307B2 (en) Sounder
AU2011203306B2 (en) Sounder
JP2022153415A (ja) 警報器、及び警報システム
JP2020072440A (ja) スピーカ装置
JP5361473B2 (ja) 警報器
GB2421620A (en) Fire alarm sounder
JP2020198572A (ja) サウンダベース
KR101940752B1 (ko) 스피커장치
JP2020072439A (ja) スピーカ装置
CN214591882U (zh) 手持式麦克风音箱及发音组件
JP2015175869A (ja) 音響出力装置
JP7215337B2 (ja) 端末装置
TWI735109B (zh) 防盜電子設備及保全系統
TWI741456B (zh) 防盜電子設備及保全系統
CN220584739U (zh) 声光报警装置
EP3816954A1 (en) Disaster prevention device
CN106604176A (zh) 一种音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11231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80430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112317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