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65322A - 排气净化装置、排气净化方法及微粒物质测量方法 - Google Patents

排气净化装置、排气净化方法及微粒物质测量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65322A
CN101165322A CNA2007101616608A CN200710161660A CN101165322A CN 101165322 A CN101165322 A CN 101165322A CN A2007101616608 A CNA2007101616608 A CN A2007101616608A CN 200710161660 A CN200710161660 A CN 200710161660A CN 101165322 A CN101165322 A CN 1011653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sel particulate
particulate filter
filter
particulate matter
exhau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6166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49374C (zh
Inventor
阿萨纳西奥斯·G·坎斯坦多普罗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bid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bid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bid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Ibide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1653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653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49374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49374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34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 B01D53/92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of engine exhaust gas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5/00Investig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06Investigating concentration of particle suspensions
    • G01N15/0606Investigating concentration of particle suspensions by collecting particles on a support
    • G01N15/0618Investigating concentration of particle suspensions by collecting particles on a support of the filter ty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02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adsorption, e.g. preparative gas chromatograph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13/0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or parts thereof, having pertinent characteristic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N1/00 - F01N5/00, F01N9/00, F01N11/00
    • F01N13/011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 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or parts thereof, having pertinent characteristics not provided for in, or of interest apart from, groups F01N1/00 - F01N5/00, F01N9/00, F01N11/00 having two or more purifying devices arranged in paralle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3/0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 F01N3/02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cooling, or for removing solid constituents of, exhaust
    • F01N3/021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cooling, or for removing solid constituents of, exhaust by means of filters
    • F01N3/023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cooling, or for removing solid constituents of, exhaust by means of filters using means for regenerating the filters, e.g. by burning trapped particles
    • F01N3/027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cooling, or for removing solid constituents of, exhaust by means of filters using means for regenerating the filters, e.g. by burning trapped particles using electric or magnetic heating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9/00Electrical control of exhaust gas treating apparatus
    • F01N9/002Electrical control of exhaust gas treating apparatus of filter regeneration, e.g. detection of clogg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2550/00Monitoring or diagnosing the deterioration of exhaust systems
    • F01N2550/04Filtering activity of particulate fil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2560/00Exhaust systems with means for detecting or measuring exhaust gas components or characteristics
    • F01N2560/05Exhaust systems with means for detecting or measuring exhaust gas components or characteristics the means being a particulate sens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2560/00Exhaust systems with means for detecting or measuring exhaust gas components or characteristics
    • F01N2560/06Exhaust systems with means for detecting or measuring exhaust gas components or characteristics the means being a temperature sens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2560/00Exhaust systems with means for detecting or measuring exhaust gas components or characteristics
    • F01N2560/07Exhaust systems with means for detecting or measuring exhaust gas components or characteristics the means being an exhaust gas flow rate or velocity meter or sensor, intake flow meters only when exclusively used to determine exhaust gas parame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2560/00Exhaust systems with means for detecting or measuring exhaust gas components or characteristics
    • F01N2560/08Exhaust systems with means for detecting or measuring exhaust gas components or characteristics the means being a pressure sens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N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GAS-FLOW SILENCERS OR EXHAUST APPARATUS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F01N3/00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 F01N3/02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cooling, or for removing solid constituents of, exhaust
    • F01N3/021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cooling, or for removing solid constituents of, exhaust by means of filters
    • F01N3/022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cooling, or for removing solid constituents of, exhaust by means of filter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ly adapted filtering structure, e.g. honeycomb, mesh or fibrous
    • F01N3/0222Exhaust or silencing apparatus having means for purifying, rendering innocuous, or otherwise treating exhaust for cooling, or for removing solid constituents of, exhaust by means of filter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ly adapted filtering structure, e.g. honeycomb, mesh or fibrous the structure being monolithic, e.g. honeycomb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DCONTROLLING COMBUSTION ENGINES
    • F02D2200/00Input parameters for engine control
    • F02D2200/02Input parameters for engine control the parameters being related to the engine
    • F02D2200/08Exhaust gas treatment apparatus parameters
    • F02D2200/0812Particle filter load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Processes For Solid Components From Exhaust (AREA)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排气净化装置、排气净化方法及微粒物质测量方法。该排气净化装置包括:设置在柴油机的排气管线中的主柴油微粒滤清器;从所述主柴油微粒滤清器的上游侧,从所述排气管线分出的副排气管线;设置在所述副排气管线中的副柴油微粒滤清器,所述副柴油微粒滤清器的烟灰存储容量小于所述主柴油微粒滤清器的烟灰存储容量;以及差压测量部分,用于测量所述副柴油微粒滤清器的入口与出口之间的差压。

Description

排气净化装置、排气净化方法及微粒物质测量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内燃机的排气净化装置、排气净化方法及微粒物质测量方法,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包括柴油微粒滤清器(DPF)并用于去除柴油机的排气中包含的微粒物质(PM)的排气净化装置及其方法,以及用于柴油机排气中包括的微粒物质(PM)的微粒物质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利用多孔陶瓷制成的柴油微粒滤清器来收集从柴油机发出的主要由C(碳)构成的微粒物质。对于这种柴油微粒滤清器而言,随着其不断使用,会出现微粒物质的逐步沉积,因此,在使用柴油微粒滤清器的排气净化装置的现有技术中,实际上是通过在柴油微粒滤清器内周期性地引发燃烧过程,并再生柴油微粒滤清器来去除沉积的微粒物质。如果忽视这种微粒物质的沉积,则排气会在柴油微粒滤清器中引起过压,而这可能导致燃料效率的降低或发动机的损坏。
优选的是,这种对柴油微粒滤清器的再生是在柴油机运转过程中进行的,而不替换或拆卸滤清器,因此在实际技术中,是在燃烧之后活塞在汽缸中向下运动以形成高温气体(后喷射过程)的状态下进行燃料喷射的。由此,沉积的微粒物质由于因此形成的高温气体而被燃烧。
发明内容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现有技术的装备有柴油微粒滤清器的柴油机的排气净化系统的整体构成。
参照图1,柴油机11具有排气管线12,其中排气管线12中设置有柴油微粒滤清器12B,用于收集排气中包含的并从柴油机11发出的微粒物质。
图2A示出了柴油微粒滤清器12B的外形,图2B示出了构成该柴油微粒滤清器的元件。
柴油微粒滤清器12B由多孔陶瓷的过滤单元12A形成,典型地由SiC形成,其中过滤单元12A中从一端延伸到其另一端形成有大量的例如截面为1mm×1mm的气体通道12a。
由此,通过由密封材料(粘附层)粘合多个过滤单元(过滤元件)12A并加工其外周部分,来形成柴油微粒滤清器12B,从而滤清器12B整体上为圆柱形。此外,滤清器12B的外围表面覆盖有密封材料(涂层)。柴油微粒滤清器12B中仅仅使用一个单元12A的情况也是存在的。
图2C示出了柴油微粒滤清器12B的原理。
如图2C示意性所示,所述多个气体通道12a的上游端或下游端相对于来自发动机的排气流的方向交替地闭合,被引入一个这种气体通道12a的排气通过渗透过滤清器12B的多孔部件12b通往相邻的气体通道。由此,当排气渗透过多孔部件12b时,排气中包含的微粒物质被多孔部件12b收集,从而导致微粒物质12c以层的形式沉积在多孔部件12b上,如图2D所示。
因为柴油微粒滤清器12B导致其中的排气中所包含的微粒物质产生沉积,所以,如先前所述,需要通过进行再生过程(使沉积的微粒物质燃烧),适时地再生该滤清器。
对于参照图1所说明的常规排气净化系统来讲,应该注意的是,例如,每当车辆行驶预定里程(如500km)、超过10分钟的持续时间,都要进行这种滤清器的再生。
在公平地通过后喷射进行滤清器再生的情况下,不考虑滤清器中微粒物质的实际收集量来进行再生。因此,为了保证在滤清器中不出现微粒物质的过量沉积,需要将滤清器的再生间隔设置成比为安全起见所需要的实际间隔更短。但是,这种通过后喷射进行的过度滤清器再生增加了燃料消耗,并降低了车辆的燃料效率。
另一方面,有一种通过如图3所示的后喷射进行柴油微粒滤清器12B的再生的已知结构,其中测量柴油微粒滤清器12B的上游侧和下游侧之间的差压ΔP,当上述差压ΔP达到预定值时进行后喷射。可参考美国专利6,952,920。
根据图3的结构,只有当上游侧和下游侧之间的差压达到预定值时,才进行柴油微粒滤清器12B的再生,从而抑制了不必要的后喷射过程。由此,提高了柴油机驱动的车辆的燃料效率。
不幸的是,柴油微粒滤清器12B中的微粒物质的收集不是均匀的。如图4所示,取决于滤清器12B中的位置(A,1)、(B,1)、(C,1)、(A,2)、(B,2)、(C,2)、(A,3)、(B,3)、(C,3),所收集的微粒物质的密度或厚度存在差异。此外,可以看到,在沉积的微粒物质层中形成有空腔,其中微粒物质层中形成的这种空腔用作排气的局部通道。这种空腔的存在表明在收集的微粒物质中发生了不受控制的燃烧,并且还表明在收集的微粒物质中引起了局部燃烧。
此外,如图5所示,即使微粒物质的沉积量相同,所收集的微粒物质的密度也可能取不同的值。图5示出了即使沉积量相同,也会根据厚度的变化而引起差压的大幅变化。在图5的例子中,例如,应当注意,微粒物质的沉积量始终是8g/L。尽管如此,在图5中仍然可以看到,当所收集的微粒物质的厚度从109μm变化到255μm时,差压从15.3kPa变为8.8kPa。因此可以看出,在差压中引起约两倍大的差异。
因此,当图3的结构中所收集的微粒物质12c中引起这种不均匀沉积或形成局部空腔时,对于实际沉积的微粒物质和差压ΔP的估计,相对于理论计算值可能引起高达±50%的误差。这种误差导致实际沉积的微粒量与再生时间之间的关系产生很大的偏差。此外,鉴于排气压力和排气流速随发动机负荷或发动机转数而变化,利用图3的结构很难准确地检测柴油微粒滤清器12B中的微粒物质的沉积量。
此外,美国专利5,651,248描述了一种除柴油微粒滤清器之外还使用检测滤清器并通过测量电阻来估计该检测滤清器中收集的微粒物质量的结构。根据该技术,当所检测的电阻减小至低于预定值时,通过使用加热器,燃烧由柴油微粒滤清器收集的微粒物质和由检测滤清器收集的微粒物质。由此来实现滤清器的再生。
另一方面,除了因为需要在柴油微粒滤清器中设置加热器而使其结构变复杂的问题之外,该现有技术存在这样的缺点,即,在对柴油微粒滤清器进行再生时发生了电能消耗。为了节省滤清器再生时的电能消耗,美国专利5,651,248的技术选择执行滤清器再生的定时,使得当柴油微粒滤清器的温度高于预定温度时才进行再生操作,以下情况除外,即,对于微粒物质的沉积来讲,柴油微粒滤清器处于临界状态,不可避免地要进行再生。结果,该技术对于用于微粒检测的检测滤清器的再生操作的定时施加了限制,并且微粒检测滤清器的再生操作的自由度受到限制。
此外,对于美国专利5,651,248的技术而言,在加热器进行的再生操作过程中,不可以使用柴油微粒滤清器,因此,提供了一种储备柴油微粒滤清器,并在再生过程中切换到该储备柴油微粒滤清器。但是,这种结构需要两个相同的柴油微粒滤清器以及开关阀,这就产生了排气净化装置的结构变庞大的问题。在小型车上安装这种排气净化装置是非常困难的。
此外,对于美国专利5,651,248的技术而言,检测滤清器的再生与柴油微粒滤清器的再生同时进行,或与柴油微粒滤清器的再生连续地进行,而这种结构不能任意地选择检测滤清器的再生定时,从而存在取决于检测滤清器的状态,易于在柴油微粒滤清器的再生定时中引起误差的问题。
当柴油微粒滤清器的再生与检测滤清器的再生独立进行时,会引起再生时检测滤清器中的通气阻力减小,从而排气开始主要通过检测滤清器来流动。由此,在检测柴油微粒滤清器的再生定时的过程中引起了误差。因此,如上所述,美国专利5651,248的技术同步地进行检测滤清器的再生和柴油微粒滤清器的再生。
此外,美国专利5,651,248的技术存在以下不足:(a)灰沉积;和(b)由退化引起的较大估计误差。
此外,对于美国专利5,651,248的技术而言,从其通过测量电极电阻来估计所收集的微粒物质的沉积量的特殊原理,引发出另一个问题。
如图5所示,可能存在即使所收集的微粒物质的沉积量相同,所收集的微粒物质的厚度也会变化的情况。现在,当所收集的微粒物质的厚度不同时,很难准确地测量电阻,往往会导致沉积量的估计误差。
此外,在微粒物质燃烧之后在柴油微粒滤清器或检测滤清器中引起灰沉积的情况下,不再可能进行精确的电阻测量,因而在沉积量的估计中导致较大误差。
此外,利用检测滤清器时,会导致滤清器或电极随着时间或随着在排气环境中使用而劣化。具体来讲,电极(由导电金属形成的端子)是通过浸润诸如Cu、Cr、Ni等的金属而形成的,因此,存在引起物理劣化、氧化劣化和热劣化(如氧化、杂质粘附、断裂、腐蚀等)问题的趋势。
当滤清器或电极中引起了劣化时,不再可能进行精确的电阻测量,因而在微粒物质的沉积量估计中产生误差。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通过一种排气净化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该排气净化装置包括:
设置在柴油机的排气管线中的主柴油微粒滤清器;
从所述主柴油微粒滤清器的上游侧,从所述排气管线分出的副排气管线;
设置在所述副排气管线中的副柴油微粒滤清器,所述副柴油微粒滤清器的烟灰存储容量小于所述主柴油微粒滤清器的烟灰存储容量;以及
差压测量部分,用于测量所述副柴油微粒滤清器的入口与出口之间的差压。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使用排气净化装置的排气净化方法,该排气净化装置包括:设置在柴油机的排气管线中的主柴油微粒滤清器;从所述主柴油微粒滤清器的上游侧,从所述排气管线分出的副排气管线;设置在所述副排气管线中的副柴油微粒滤清器,所述副柴油微粒滤清器的烟灰存储容量小于所述主柴油微粒滤清器的烟灰存储容量;以及差压测量部分,用于测量所述副柴油微粒滤清器的入口与出口之间的差压;所述排气净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测量所述副柴油微粒滤清器两端引起的差压、所述副排气管线中的排气的温度以及所述排气的流速;
(B)从所述步骤(A)中获得的所述排气的所述差压、所述温度和所述流速中计算出每单位时间由所述副柴油微粒滤清器收集的微粒物质的质量;
(C)从所述步骤(B)中获得的每单位时间由所述副柴油微粒滤清器收集的微粒物质的所述质量中计算出所述排气中的所述微粒物质的浓度;
(D)从所述步骤(C)中获得的所述排气中的所述微粒物质的所述浓度,以及发动机运转的状态或到所述主柴油微粒滤清器的气体流速,计算出流入所述主柴油微粒滤清器的所述微粒物质的质量;
(E)通过在所述步骤(D)中获得的由所述主柴油微粒滤清器收集的所述微粒物质的所述质量以及所述主柴油微粒滤清器的收集效率,判断由所述主柴油微粒滤清器收集的所述微粒物质的所述质量是否超过了预定阈值;以及
(F)如果由所述主柴油微粒滤清器收集的所述柴油微粒物质的所述质量超过了所述预定阈值,则执行所述主柴油微粒滤清器的再生。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使用微粒物质传感器的微粒物质测量方法,所述微粒物质传感器包括:从柴油机的排气管线中设置的柴油微粒滤清器的上游侧从所述排气管线分出的气体管线中所设置的PM检测滤清器,所述PM检测滤清器的烟灰存储容量小于所述柴油微粒滤清器的烟灰存储容量;以及差压测量部分,用于测量所述PM检测滤清器的入口与出口之间的差压,所述微粒物质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测量所述PM检测滤清器两端引起的差压、所述气体管线中的排气的温度以及所述气体管线中的所述排气的流速;
(B)从所述步骤(A)中获得的所述排气的所述差压、所述温度和所述流速中计算出每单位时间由所述PM检测滤清器收集的微粒物质的质量;
(C)从所述步骤(B)中获得的每单位时间由所述PM检测滤清器收集的微粒物质的所述质量中计算出所述排气中的所述微粒物质的浓度;
(D)从所述步骤(C)中获得的所述排气中的所述微粒物质的所述浓度,以及发动机运转的状态或到所述主柴油微粒滤清器的气体流速,计算出流入所述主柴油微粒滤清器的所述微粒物质的质量。
根据本发明,通过使用小烟灰存储容量的副柴油微粒滤清器,并因此不易引起微粒物质的不均匀沉积,并且通过测量这种副柴油微粒滤清器中出现的差压以检测微粒物质在主柴油微粒滤清器中的沉积,可以简单和容易地测量主柴油微粒滤清器中的微粒物质的沉积量。由此,可以通过过量的后喷射来抑制燃料效率的降低。此外,利用本发明,可以独立于主柴油微粒滤清器来执行副柴油微粒滤清器的再生,并且通过使用副柴油微粒滤清器,可以恒定且准确地测量主柴油微粒滤清器中的微粒物质的沉积量。此外,可以在消除滤清器或电极的灰沉积或劣化的影响的同时进行精确的测量。
此外,利用本发明,通过在副排气管线中设置阀并将其中的流速控制为恒定,可以避免排气管线21中的排气随着副柴油微粒滤清器的再生而集中到副排气管线21A中,这是副排气管线21A的通气阻力随着副柴油微粒滤清器的再生而减小的结果。因此,使得主柴油微粒滤清器中的微粒物质的收集类似于副柴油微粒滤清器,从而有效地避免了通过测量副柴油微粒滤清器中的差压而进行的主柴油微粒滤清器中的微粒物质的沉积量估计与主柴油微粒滤清器中的微粒物质的实际沉积量之间所引起的偏差。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使用常规排气净化装置的整个发动机系统;
图2A示出了柴油微粒滤清器的示意性构成;
图2B示出了该柴油微粒滤清器的构成元件;
图2C示出了该柴油微粒滤清器的工作原理;
图2D示出了由该柴油微粒滤清器收集的微粒物质的状态;
图3示出了使用根据本发明现有技术的排气净化装置的发动机系统的整体构成;
图4说明了图3的排气净化装置的问题;
图5是说明图3的排气净化装置的问题的另一视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排气净化装置的构成;
图7A示出了图6中使用的副柴油微粒滤清器的构成;
图7B说明了图7A的副柴油微粒滤清器的原理;
图8示出了使用图6的副柴油微粒滤清器的微粒物质(PM)传感器的构成;
图9说明了本发明的效果;
图10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排气净化装置中的柴油微粒滤清器的再生操作的流程图;
图11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排气净化装置的柴油微粒滤清器的另一再生操作的流程图;
图12示出了根据图10的步骤A~D的微粒物质测量方法的流程图;而
图13示出了根据图11的步骤A~D的微粒测量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排气净化装置,该排气净化装置包括:设置在柴油机的排气管线中的主柴油微粒滤清器;在所述主柴油微粒滤清器的上游侧,从所述排气管线分出的副排气管线;设置在所述副排气管线中的副柴油微粒滤清器,所述副柴油微粒滤清器的容量小于所述主柴油微粒滤清器;以及差压测量部分,用于测量所述副柴油微粒滤清器的入口与出口之间的差压。
优选的是,所述副排气管线还包括流量计或者等效仪表(例如,气速计)。
优选的是,所述副排气管线还包括温度测量部分。
优选的是,所述副柴油微粒滤清器包括加热器。
优选的是,所述排气净化装置还包括用于将所述副排气管线中的排气的流速保持在预定值的阀。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使用排气净化装置的排气净化方法,该排气净化装置包括:设置在柴油机的排气管线中的主柴油微粒滤清器;从所述主柴油微粒滤清器的上游侧,从所述排气管线分出的副排气管线;设置在所述副排气管线中的副柴油微粒滤清器,所述副柴油微粒滤清器的烟灰存储容量小于所述主柴油微粒滤清器的烟灰存储容量;以及差压测量部分,用于测量所述副柴油微粒滤清器的入口与出口之间的差压,其中所述排气净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测量所述副柴油微粒滤清器两端引起的差压、所述副排气管线中的排气的温度以及所述排气的流速;(B)从所述步骤(A)中获得的所述排气的所述差压、所述温度和所述流速,计算出每单位时间由所述副柴油微粒滤清器收集的微粒物质的质量;(C)从所述步骤(B)中获得的每单位时间由所述副柴油微粒滤清器收集的微粒物质的所述质量,计算出所述排气中的所述微粒物质的浓度;(D)从所述步骤(C)中获得的所述排气中的所述微粒物质的所述浓度,以及发动机运转的状态或到所述主柴油微粒滤清器的气体流速,计算出流入所述主柴油微粒滤清器的所述微粒物质的质量;(E)通过在所述步骤(D)中获得的由所述主柴油微粒滤清器收集的所述微粒物质的所述质量以及所述主柴油微粒滤清器的收集效率,判断由所述主柴油微粒滤清器收集的所述微粒物质的所述质量是否超过了预定阈值;以及(F)如果由所述主柴油微粒滤清器收集的所述柴油微粒物质的所述质量超过了所述预定阈值,则执行所述主柴油微粒滤清器的再生。
优选的是,所述排气净化方法还包括对所述副柴油微粒滤清器进行再生的步骤,在所述副柴油微粒滤清器中收集的微粒物质的质量超过预定值的情况下,独立于所述主柴油微粒滤清器的再生来执行所述副柴油微粒滤清器的再生。
优选的是,在步骤(A)之后,通过包括步骤(B)的第一处理来执行对所述副柴油微粒滤清器进行再生的步骤,其中在第一处理的步骤(B)之后,通过包括步骤(C)和(D)的第二处理来执行对所述主柴油微粒滤清器进行再生的步骤。
优选的是,在步骤(A)之后,通过包括步骤(B)的第一处理来执行对所述副柴油微粒滤清器进行再生的步骤,其中在步骤(A)之后,通过包括步骤(B)~(D)的第二处理来执行对所述主柴油微粒滤清器进行再生的步骤,其中所述第一处理和所述第二处理并行地执行。
优选的是,步骤(B)根据以下形式的公式来计算所述副柴油微粒滤清器中收集的微粒物质的烟灰负载量:
ΔP=函数(流速,温度,烟灰负载,几何结构)
以下示出了优选实施例(尽管也可以采用其他表达式),根据该优选实施例来计算所述副柴油微粒滤清器中收集的微粒物质层的厚度W[m]
Figure S2007101616608D00101
+ ρQ 2 ( α + Ws ) 4 V trap 2 [ βWs 4 + 2 ζ [ L α ] 2 ]
其中,ΔP表示差压[Pa],μ表示动力粘滞系数,Q表示副柴油微粒滤清器中的排气的流速,以[m3/h]为单位,α表示副柴油微粒滤清器中的单元的边缘长度,ρ表示排气的比重,Vtrap表示副柴油微粒滤清器的滤清器体积,Ws表示副柴油微粒滤清器的壁厚,Kw表示副柴油微粒滤清器的壁渗透率,Ksoot表示副柴油微粒滤清器中收集的所述微粒物质层的渗透率,F是数值系数(=28.454),L表示副柴油微粒滤清器的有效滤清器长度,β表示副柴油微粒滤清器的多孔壁的福希海默尔系数,ζ表示进入和排出副柴油微粒滤清器的排气的内部损失系数,并且,步骤(B)还根据以下公式,获得副柴油微粒滤清器中收集的微粒物质的质量msoot[g]
W = α - α 2 - m soot N cells × L × ρ soot 2
其中,Ncells表示单元的入口侧的孔径数,ρsoot表示所收集的微粒物质的密度。
优选的是,步骤(C)通过以下公式获得排气中的微粒物质的浓度PMconc[g/m3]
PM[g/h]=PMconc[g/m3]×Q2[m3/h]
其中,Q2[m3/h]表示经过副柴油微粒滤清器的排气的流速,PM[g/h]表示每单位时间沉积的微粒物质的质量。
优选的是,步骤(D)通过以下公式获得流入主柴油微粒滤清器的微粒物质的量(PMenter full filter[g/h])
PMenter full filter[g/h]=PMconc[g/m3]×Q1[m3/h]
这里,PMconc[g/m3]表示排气中的微粒物质的浓度。
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使用微粒物质传感器的微粒物质测量方法,该微粒物质传感器包括:在柴油机的排气管线中设置的柴油微粒滤清器的上游侧从所述排气管线分出的气体管线中所设置的PM检测滤清器,所述PM检测滤清器的容量小于所述柴油微粒滤清器的容量;以及差压测量部分,用于测量所述PM检测滤清器的入口与出口之间的差压,所述微粒物质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测量所述PM检测滤清器两端引起的差压、所述气体管线中的排气的温度以及所述气体管线中的排气的流速;(B)从所述步骤(A)中获得的所述排气的所述差压、所述温度和所述流速,计算出每单位时间由所述PM检测滤清器收集的微粒物质的质量;(C)从所述步骤(B)中获得的每单位时间由所述PM检测滤清器收集的微粒物质的所述质量,计算出所述排气中的所述微粒物质的浓度;(D)从所述步骤(C)中获得的所述排气中的所述微粒物质的所述浓度,以及发动机运转的状态或到所述主柴油微粒滤清器的气体流速,计算出流入所述主柴油微粒滤清器的所述微粒物质的质量。
优选的是,在步骤(A)之后,通过包括步骤(B)的第一处理来执行计算由所述PM检测滤清器收集的所述微粒物质的质量的步骤,其中在第一处理的步骤(B)之后,通过包括步骤(C)和(D)的第二处理来执行计算流入所述柴油微粒滤清器中的微粒物质的质量的步骤。
优选的是,在步骤(A)之后,通过包括步骤(B)的第一处理来执行计算由所述PM检测滤清器收集的所述微粒物质的质量的步骤,其中在步骤(A)之后,通过包括步骤(B)~(D)的第二处理来执行计算流入所述柴油微粒滤清器中的微粒物质的质量的步骤,其中所述第一处理和所述第二处理并行地执行。
优选的是,步骤(B)根据以下形式的公式来计算所述副柴油微粒滤清器中收集的微粒物质的烟灰负载量:
ΔP=函数(流速,温度,烟灰负载,几何结构)
以下示出了优选实施例(尽管也可以采用其他表达式),根据该优选实施例来计算所述副柴油微粒滤清器中收集的微粒物质层的厚度W[m]
Figure S2007101616608D00121
+ ρQ 2 ( α + Ws ) 4 V trap 2 [ βWs 4 + 2 ζ [ L α ] 2 ]
其中,AP表示差压[Pa],μ表示动力粘滞系数,Q表示PM检测滤清器中的排气的流速,以[m3/h]为单位,α表示所述PM检测滤清器中的单元的边缘长度,ρ表示排气的比重,Vtrap表示PM检测滤清器的滤清器体积,Ws表示PM检测滤清器的壁厚,Kw表示PM检测滤清器的壁渗透率,Ksoot表示PM检测滤清器中收集的所述微粒物质层的渗透率,F是数值系数(=28.454),L表示PM检测滤清器的有效滤清器长度,β表示PM检测滤清器的多孔壁的福希海默尔系数,ζ表示进入和排出PM检测滤清器的排气的内部损失系数,并且,步骤(B)还根据以下公式,获得PM检测滤清器中收集的微粒物质的质量msoot[g]
W = α - α 2 - m soot N cells × L × ρ soot 2
其中,Ncells表示单元的入口侧的孔径数,ρsoot表示所收集的微粒物质的密度。
优选的是,步骤(C)通过以下公式获得排气中的微粒物质的浓度PMconc[g/m3]
PM[g/h]=PMconc[g/m3]×Q2[m3/h]
其中,Q2[m3/h]表示经过PM检测滤清器的排气的流速,PM[g/h]表示每单位时间沉积的微粒物质的质量。
优选的是,步骤(D)通过以下公式获得流入主柴油微粒滤清器的微粒物质的量(PMenter full filter[g/h])
PMenter full filter[g/h]=PMconc[g/m3]×Q1[m3/h]
这里,PMconc[g/m3]表示排气中的微粒物质的浓度。
[第一实施方式]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排气净化装置20的构成。
参照图6,使来自未示出的柴油机的排气经由排气管线21流入与先前参照图2A所说明的类似的主柴油微粒滤清器(DPF)22,并且如参照图2C和2D所说明的,主柴油微粒滤清器(DPF)22收集排气中的微粒物质。
此外,对于图6的构成,在主柴油微粒滤清器(DPF)22的上游侧,从排气管线21分出副排气管线21A,并且为副排气管线21A设置了体积小于主柴油微粒滤清器(DPF)的副柴油微粒滤清器22A。此外,还设置有差压计22B,用于测量副柴油微粒滤清器22A的入口和出口之间引起的差压ΔP。此外,对于图6的构成,在副柴油微粒滤清器22A的下游侧,在副排气管线21A中设置有流量计24和控制阀23,其中控制阀23用于根据流量计24进行的测量,将副排气管线21A中的排气的流速保持为恒定。应当注意,控制阀23和流量计24可以设置在副排气管线21A上的任何地方。这里应当注意,副柴油微粒滤清器22A、差压表22B和流量计24一起构成了用于测量排气中包含的微粒量的微粒物质(PM)传感器。微粒物质(PM)传感器可以被限定为包括温度测量部分(T1)。此外,还可以在主柴油微粒滤清器(DPF)22中设置温度测量部分T2。
应当注意,排气管线中的温度测量部分可以设置在以下任何地点:(1)主柴油微粒滤清器内部;(2)副柴油微粒滤清器内部;(3)与其连接的导管中;(4)主柴油微粒滤清器外部;或(5)副柴油微粒滤清器外部。从精确测量排气温度的观点来看,(1)或(2)的布置是优选的,其中(2)的布置是更优选的。
图7A示出了包括副柴油微粒滤清器22A的整体构成,图7B示出了副柴油微粒滤清器22A的原理。
应当注意,副柴油微粒滤清器22A可以由类似于主柴油微粒滤清器(DPF)22的多孔陶瓷形成。在副柴油微粒滤清器由多孔陶瓷形成的情况下,优选的是该副柴油微粒滤清器包括矩形形状的单元22b。其中,在主柴油微粒滤清器(DPF)22中,形成有单个气体通道22a,其体积为65ml或更小,如0.05~65ml,或者体积为排气通道(对应于图3的通道12a)总体积的5%或更少,如0.05%~5%。另选的是,气体通道22a可以具有0.1~1000cm2的过滤面积(优选为1~10cm2)。例如,气体通道22a可以具有矩形截面形状,并形成为一端关闭(在单元的情况下,后端关闭)的状态。这里,应当注意,气体通道22a的外部形状或副柴油微粒滤清器22A(单元22b)的外部形状不必与主柴油微粒滤清器(DPF)22的气体通道的截面形状相同,因此,它们可以形成为圆形、正方形、八面体、椭圆等任意形状。此外,还应当注意,构成副柴油微粒滤清器22A(单元22b)的多孔陶瓷不必与形成主柴油微粒滤清器(DPF)22的多孔陶瓷相同。此外,还应当注意,副柴油微粒滤清器22A(单元22b)可以由除陶瓷以外的材料形成。
通过将气体通道22a形成为具有主柴油微粒滤清器(DPF)22中的排气通道(对应于图3的通道12a)的5%或更小的体积,或具有65ml或更小的体积,或具有0.1~1000cm2(优选为1~10cm2)的过滤面积,可以用简单的程序测量出主柴油微粒滤清器(DPF)22中的微粒物质的沉积量。
副柴油微粒滤清器22A(单元22b)设置有用于测量该排气温度T的温度测量部分,并为该温度测量部分设置了热电偶22d。此外,围绕副柴油微粒滤清器(单元22b)缠绕有加热器22h,用于焚化沉积在内壁表面上的烟灰层22c和对副柴油微粒滤清器22A进行再生。此外,单元22b、热电偶22d和加热器22h经由Al2O3等制成的绝缘体22i而被容纳在SiO2-Al2O3等制成的缸体支架22e中,支架22e中设置有用于测量差压ΔP的膜片压力表22B,这样副排气管线21A中的排气就被提供至压力表22B。支架22e容纳在金属壳中并像微粒物质(PM)传感器一样设置在副排气管线上。在容纳在金属壳中的状态下,支架22e也可以设置在副排气管线的导管内或可以设置在副排气管线内。
因此,当副排气管线21A中的排气被引入副柴油微粒滤清器(单元22b)的排气通道22a中时,该排气通过副柴油微粒滤清器(单元22b)的壁面流到该单元的外部,并类似于图2C的情况,收集排气管线中的微粒物质。由此,该微粒物质沉积在单元22b的内表面上,形成了层22c。
对于本实施方式,通过使用下面的公式(1),从由此获得的压差ΔP和排气温度T以及排气流速Q,计算由此收集并沉积在柴油微粒滤清器22的内壁表面上的微粒物质22c的沉积量。
图8示出了图6的副柴油微粒滤清器22A的更详细结构。
参照图8,副排气管线21A中的排气被提供至副柴油微粒滤清器(单元22b)中的气体通道22a,如箭头所示,并且在通过该单元之后,在侧方或后方排出。由此,副柴油微粒滤清器(单元22b)上的加热器22h被驱动线22b1提供的电能所驱动并引起单元22b所收集的微粒物质22c的焚化。此外,膜片压力表22B的输出信号经由信号线22p被提供至控制电路。
利用图7A和7B的副柴油微粒滤清器22A,根据以下形式的公式来计算副柴油微粒滤清器中所收集的微粒物质的烟灰负载量。
Figure S2007101616608D00151
+ ρQ 2 ( α + Ws ) 4 V trap 2 [ βWs 4 + 2 ζ [ L α ] 2 ] - - - ( 1 )
其中,ΔP表示差压[Pa],μ表示动力粘滞系数,Q表示排气的流速,以[m3/h]为单位,α表示单元的边缘长度,ρ表示排气的比重,Vtrap表示滤清器体积,Ws表示壁厚,Kw表示壁气体渗透率,Ksoot表示所收集的微粒物质层的气体渗透率,W表示所收集的微粒物质层的厚度,F是数值系数(=28.454),L表示有效滤清器长度,β表示多孔壁的福希海默尔系数,ζ表示进入和排出滤清器的排气的内部损失系数。
接下来,根据以下公式,获得由副柴油微粒滤清器(单元21b)收集的微粒物质的质量msoot
W = α - α 2 - m soot N cells × L × ρ soot 2 - - - ( 2 )
其中,msoot表示所收集的微粒物质的质量[g],而Ncells表示入口侧的单元的孔径数,而ρsoot表示所收集的微粒物质的密度。
因此,通过用msoot除以从副柴油微粒滤清器22A的先前再生测得的时间[h]获得了每单位时间的收集量PM[g/h]。
一旦获得了单位时间内沉积的微粒物质的质量PM[g/h],就利用穿过副柴油微粒滤清器22A的排气的流速Q2[m3/h]如下来获得排气中的微粒物质的浓度,PMconc[g/m3]。
PM[g/h]=PMconc[g/m3]×Q2[m3/h]    (3)
因为排气中的微粒物质的浓度PMconc的值与副排气管线21A中的相同并且也与排气管线21中的相同,所以通过每单位时间所沉积的微粒物质的质量PM[g/h]如下来获得流入柴油微粒滤清器22的微粒物质的量PMenter full filter[g/h],
PMenter full filter[g/h]=PMconc[g/m3]×Q1[m3/h]    (4)
此外,通过将滤清器的收集效率考虑在内,由此获得沉积在滤清器中的微粒物质的量。在上文中,Q1表示穿过主柴油微粒滤清器(DPF)22的排气的流速。Q1可以通过实际测量获得或从发动机的运转状态估计得出。
图9示出了图6的排气净化装置的主柴油微粒滤清器(DPF)22两端出现的差压与主柴油微粒滤清器(DPF)22中的微粒物质的沉积量之间的关系,其中应当注意,实线表示其中主柴油微粒滤清器22中的微粒物质的沉积量是通过利用副柴油微粒滤清器22A和公式(1)~(4)而获得的情况。另一方面,虚线表示其中主柴油微粒滤清器(DPF)22中的微粒物质的沉积量是直接通过主柴油微粒滤清器(DPF)22两端的差压而获得的情况。
参照图9可以看到,如果在相同的微粒物质沉积量下进行比较,则主柴油微粒滤清器(DPF)两端的差压可能发生变化,由此产生高达±50%的误差。
与此相反,通过获得副柴油微粒滤清器两端的差压ΔP并利用公式(1)~(4),可以在±10%的误差范围内获得由主柴油微粒滤清器(DPF)22收集的微粒物质的沉积量。
因此,根据本发明,通过测量小体积副柴油微粒滤清器22A中形成的差压ΔP,可以准确地估计出图6的排气净化装置中的主柴油微粒滤清器(DPF)中的微粒物质的沉积量,并且通过基于上述结果进行后喷射,可以以最佳定时来进行主柴油微粒滤清器(DPF)22的再生。因此,避免了不必要的后喷射并提高了车辆的燃料效率。
在图6的结构中,可以使用已知的Vencheri流量计、热线流量计等,其中流量计24可以将副排气管线21A中的排气流速控制为大体恒定(例如,50~6000ml/min范围内)。因此,避免了排气一侧流过副排气管线21A,并且可以以更高的精度,从通过使用副柴油微粒滤清器22A而获得的沉积量,获得主柴油微粒滤清器(DPF)22中的微粒物质的沉积量。
这里应当注意,“用于测量所述副柴油微粒滤清器的入口与出口之间的差压的差压测量部分”不仅包括测量副柴油微粒滤清器22A的入口侧与出口侧之间的差压的差压表,而且包括仅仅在柴油微粒滤清器22A的出口侧使用压力表的结构。对于这种结构,对初始状态的压力值(刚再生之后的状态)进行存储,并通过测量其中在副柴油微粒滤清器22A中发生微粒材料的沉积的状态下的压力以及从所存储的初压值中减去由此获得的压力值,来计算差压。
此外,也可以在副柴油微粒滤清器的入口侧和出口侧,或仅仅在出口侧设置流量计、流速计等,来测量差压。对于这种结构,通过设置在副柴油微粒滤清器的入口侧和出口侧的流量计、流速计等的读取值来获得差压。另选的是,通过将初始状态(刚再生之后的状态)的读取值与在副柴油微粒滤清器中引起了微粒物质沉积的状态的读取值进行比较,可以从副柴油微粒滤清器的出口侧的流量计、流速计等的读取值获得差压。
本发明具有通过使用公式(1)~(4)从所获得的副柴油微粒滤清器22A的差压来获得主柴油微粒滤清器(DPF)22中沉积的微粒物质的量的特征,因此,可以使用包括通常用于测量差压的那些元件的任意装置来测量副柴油微粒滤清器的差压。
[第二实施方式]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使用图6的排气净化装置的排气净化方法的流程图。
参照图10,在步骤1,通过流量计24来检测排气流速Q,并通过差压表22B来检测副柴油微粒滤清器22A两端的差压ΔP。此外,利用温度测量部分T1来检测排气的温度。
接下来,在步骤2,根据公式(1),通过步骤1中检测到的差压ΔP获得由副柴油微粒滤清器22A收集的微粒物质的层厚W。这里应当注意,排气的温度T可以利用主柴油微粒滤清器(DPF)22的温度测量部分T2来获得,而不是像目前这种情况一样使用副柴油微粒滤清器22A的温度测量部分T1。此外,温度T可以通过温度测量部分T1和T2的温度而求得(例如,以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的形式)。从更准确地计算微粒物质的量的观点来讲,优选使用副柴油微粒滤清器22A的温度测量部分T1。对于该温度测量部分而言,可以使用热电偶,同时它也可以使用任意物件,只要它可以测量温度即可。尽管优选的是测量排气管内的排气的温度,但是也可以测量滤清器或单元的温度。
此外,在步骤2,利用先前提及的公式(2),通过步骤1检测到的层厚W获得由单元21b收集的微粒物质的质量msoot
此外,在步骤3,判断副柴油微粒滤清器22A的单元22b中沉积的微粒物质层的质量msoot是否超过了预定阈值Th0,如果判断结果为否,则处理返回步骤1。
如果在步骤3副柴油微粒滤清器22A的单元22b中沉积的微粒物质层的质量msoot超过了预定阈值Th0,则在步骤4激活加热器22h,通过燃烧除去微粒物质22c。
同时,在图10的处理中,在步骤11,通过公式(3)同时使用步骤2获得的单元22b中所收集的微粒物质的质量msoot来获得排气中的微粒物质的浓度PM,并且通过公式(4)和主柴油微粒滤清器(DPF)22的收集效率,来获得主柴油微粒滤清器22中沉积的微粒的沉积量PMenter full filter
因此,在步骤12,判断主柴油微粒滤清器(DPF)22中的微粒物质的沉积量PMenter full filter是否超过了预定阈值Th1,如果判断结果为否,则操作返回步骤S11。
如果在步骤12判定主柴油微粒滤清器(DPF)22中的微粒物质的沉积量PMenter full filter超过了预定阈值Th1,则在步骤13中通过控制发动机控制单元(ECU)而进行后喷射,并且通过燃烧除去主柴油微粒滤清器(DPF)22中沉积的微粒物质。由此,实现了滤清器的再生。
利用图10的处理,可以独立地进行副柴油微粒滤清器22A和主柴油微粒滤清器(DPF)22的再生,因此,可以始终将构成副柴油微粒滤清器22A的单元22b中的微粒物质22c的沉积量或烟灰层的量保持为0.5g/l或以下的小值。利用这种结构,可以提高使用副柴油微粒滤清器22A的微粒物质传感器的灵敏度。
对于图6的结构(其中阀23插入在副排气管线21A中),即使独立于主柴油微粒滤清器(DPF)22进行副柴油微粒滤清器22A的再生,也不会导致排气主要流过已经进行了再生的副柴油微粒滤清器的情况,因此在对主柴油微粒滤清器(DPF)22中的微粒物质的沉积量进行估计时不会引起误差。
由此,应当注意,不需要阀门23将副排气管线21A中的排气流速精确地保持在恒定水平,而是只要避免流向副排气管线21A的排气流的极大偏差就足够。
因此,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测量差压ΔP、排气温度T以及排气流速Q(步骤1),利用公式(1)和(2),由上述测量结果获得由副柴油微粒滤清器收集的微粒物质的质量(步骤2),并且利用公式(3)和(4)并且使用主柴油微粒滤清器的收集效率,通过在副柴油微粒滤清器中收集的微粒物质的量,获得由主柴油微粒滤清器收集的微粒物质的量(步骤11)。
在图10中,以及在下面要说明的图11中,将主柴油微粒滤清器(DPF)22指定为DPF,而将副柴油微粒滤清器22A指定为副DPF。此外,将柴油微粒物质的沉积指定为DPM depo。
另一方面,可以如图11所示来改动获得主柴油微粒滤清器中所收集的微粒物质的量的处理。
因此,在图11中,用于获得由主柴油微粒滤清器收集的微粒物质的量的处理(步骤11)是与获得由副柴油微粒滤清器收集的微粒物质的量的处理(步骤2)并行进行的,同时利用了步骤1获得的测量结果。
[第三实施方式]
图1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使用图6的微粒物质传感器PM的微粒物质测量方法的流程图,其中与先前描述的部分相对应的部分由相同的标号来表示,并省略其说明。
参照图12,在与上述步骤S1相对应的步骤21,利用流量计24,或者在某些情况下利用阀23,将副排气管线21A中的流速设为50~6000ml/min的范围内的预定值,并且通过差压表22B检测副柴油微粒滤清器22A两端的差压ΔP。此外,利用温度测量部分T1检测排气的温度。
接下来,在与上述步骤2相对应的步骤22,根据公式(1),通过步骤1中检测到的差压ΔP获得由副柴油微粒滤清器22A收集的微粒物质的层厚W。这里应当注意,排气的温度T可以利用主柴油微粒滤清器(DPF)22的温度测量部分T2来获得,而不是像本例这样利用副柴油微粒滤清器22A的温度测量部分T1来获得。此外,温度T可以通过温度测量部分T1和T2的温度来求得(例如,以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的形式)。从更准确地计算微粒物质的量的观点来讲,优选使用副柴油微粒滤清器22A的温度测量部分T1。对于该温度测量部分,可以使用热电偶,也可以使用任意其他物件,只要它可以测量温度即可。尽管优选地测量排气管内的排气的温度,但是也可以测量滤清器或单元的温度。
此外,在步骤22,利用先前提及的公式(2),通过步骤1中检测到的层厚W获得由单元21b收集的微粒物质的质量msoot
此外,在图12的处理中,在与上述步骤11相对应的步骤31中,通过公式(3),同时利用步骤2中获得的单元22b中收集的微粒物质的质量msoot,获得排气中的微粒物质的浓度PM,并且通过公式(4)和主柴油微粒滤清器(DPF)22的收集效率获得主柴油微粒滤清器22中沉积的微粒的沉积量PMenter full filter
因此,在上述第三实施方式中,测量差压ΔP、排气温度T以及排气流速Q(步骤21),通过上述测量结果,利用公式(1)和(2)获得由副柴油微粒滤清器收集的微粒物质的质量(步骤22),并且利用公式(3)和(4)以及主柴油微粒滤清器的收集效率,通过副柴油微粒滤清器中收集的微粒物质的量获得由主柴油微粒滤清器收集的微粒物质的量(步骤31)。
在图12中,以及在下面要说明的图13中,将主柴油微粒滤清器(DPF)22指定为DPF,而将副柴油微粒滤清器22A指定为副DPF。此外,将柴油微粒物质的沉积指定为DPM depo。
另一方面,可以如图13所示来改动获得主柴油微粒滤清器中所收集的微粒物质的量的处理。
因此,在图13中,用于获得由主柴油微粒滤清器收集的微粒物质的量的处理(步骤31)是与获得由副柴油微粒滤清器收集的微粒物质的量的处理(步骤22)并行进行的,同时利用了步骤21获得的测量结果。
此外,尽管到此为止对于使用SiC的蜂巢(honeycomb)部件作为主柴油微粒滤清器(DPF)22和副柴油微粒滤清器22A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绝不限于这种特定的滤清器部件,还可以使用包含60%或更多碳化硅的复合材料,如碳化硅和金属的复合物(本发明在碳化硅中也包括这种复合物),诸如氮化铝、氮化硅、氮化硼、氮化钨等的氮化物,诸如碳化锆、碳化钛、碳化钽、碳化钨等的碳化物、诸如氧化铝、氧化锆、堇青石、富铝红柱石、硅石、钛酸铝的氧化物或诸如不锈钢的金属多孔体。此外,除蜂窝状结构之外可以使用诸如褶皱的结构体或元件板。
本发明的排气净化装置尺寸紧凑,不仅适用于诸如卡车的大型车辆或工业机器,而且适用于旅行客车。

Claims (18)

1.一种排气净化装置,该排气净化装置包括:
设置在柴油机的排气管线中的主柴油微粒滤清器;
从所述主柴油微粒滤清器的上游侧,从所述排气管线分出的副排气管线;
设置在所述副排气管线中的副柴油微粒滤清器,所述副柴油微粒滤清器的烟灰存储容量小于所述主柴油微粒滤清器的烟灰存储容量;以及
差压测量部分,用于测量所述副柴油微粒滤清器的入口与出口之间的差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净化装置,其中所述副排气管线还包括流量计或等效仪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排气净化装置,其中所述副排气管线还包括温度测量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排气净化装置,其中所述副柴油微粒滤清器包括加热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排气净化装置,该排气净化装置还包括用于将所述副排气管线中的所述排气的流速保持在预定值的阀。
6.一种使用排气净化装置的排气净化方法,该排气净化装置包括:设置在柴油机的排气管线中的主柴油微粒滤清器;从所述主柴油微粒滤清器的上游侧,从所述排气管线分出的副排气管线;设置在所述副排气管线中的副柴油微粒滤清器,所述副柴油微粒滤清器的烟灰存储容量小于所述主柴油微粒滤清器的烟灰存储容量;以及差压测量部分,用于测量所述副柴油微粒滤清器的入口与出口之间的差压;所述排气净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测量所述副柴油微粒滤清器两端引起的差压、所述副排气管线中的排气的温度以及所述排气的流速;
(B)从所述步骤(A)中获得的所述排气的所述差压、所述温度和所述流速中计算出每单位时间由所述副柴油微粒滤清器收集的微粒物质的质量;
(C)从所述步骤(B)中获得的每单位时间由所述副柴油微粒滤清器收集的微粒物质的所述质量中计算出所述排气中的所述微粒物质的浓度;
(D)从所述步骤(C)中获得的所述排气中的所述微粒物质的所述浓度,以及发动机运转的状态或到所述主柴油微粒滤清器的气体流速,计算出流入所述主柴油微粒滤清器的所述微粒物质的质量;
(E)通过在所述步骤(D)中获得的由所述主柴油微粒滤清器收集的所述微粒物质的所述质量以及所述主柴油微粒滤清器的收集效率,判断由所述主柴油微粒滤清器收集的所述微粒物质的所述质量是否超过了预定阈值;以及
(F)如果由所述主柴油微粒滤清器收集的所述柴油微粒物质的所述质量超过了所述预定阈值,则执行所述主柴油微粒滤清器的再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排气净化方法,该排气净化方法还包括对所述副柴油微粒滤清器进行再生的步骤,在所述副柴油微粒滤清器中所收集的微粒物质的质量超过了预定值的情况下,独立于所述主柴油微粒滤清器的再生来执行所述副柴油微粒滤清器的再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排气净化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A)之后,通过包括所述步骤(B)的第一处理来执行对所述副柴油微粒滤清器进行再生的所述步骤,并且其中在第一处理的所述步骤(B)之后,通过包括所述步骤(C)和(D)的第二处理来执行对所述主柴油微粒滤清器进行再生的所述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排气净化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A)之后,通过包括所述步骤(B)的第一处理来执行对所述副柴油微粒滤清器进行再生的所述步骤,并且其中在所述步骤(A)之后,通过包括所述步骤(B)~(D)的第二处理来执行对所述主柴油微粒滤清器进行再生的所述步骤,其中所述第一处理和所述第二处理并行地执行。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排气净化方法,其中所述步骤(B)根据以下公式来计算所述副柴油微粒滤清器中收集的所述微粒物质的层的厚度W[m]
Figure S2007101616608C00031
+ ρ Q 2 ( α + Ws ) 4 V trap 2 [ βWs 4 + 2 ζ [ L α ] 2 ]
其中,ΔP表示所述差压[Pa],μ表示动力粘滞系数,Q表示所述副柴油微粒滤清器中的所述排气的所述流速,以[m3/h]为单位,α表示所述副柴油微粒滤清器中的单元的边缘长度,ρ表示所述排气的比重,Vtrap表示所述副柴油微粒滤清器的滤清器体积,Ws表示所述副柴油微粒滤清器的壁厚,Kw表示副所述柴油微粒滤清器的壁渗透率,Ksoot表示所述副柴油微粒滤清器中收集的所述微粒物质的所述层的渗透率,F是数值系数(=28.454),L表示所述副柴油微粒滤清器的有效滤清器长度,β表示所述副柴油微粒滤清器的多孔壁的福希海默尔系数,ζ表示进入和排出所述副柴油微粒滤清器的所述排气的内部损耗系数,并且,所述步骤(B)还根据以下公式,获得所述副柴油微粒滤清器中收集的所述微粒物质的质量msoot[g]
W = α - α 2 - m soot N cells × L × ρ soot 2
其中,Ncells表示所述单元的入口侧的孔径数,ρsoot表示所收集的所述微粒物质的密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排气净化方法,其中所述步骤(C)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所述排气中的所述微粒物质的浓度PMconc[g/m3]
PM[g/h]=PMconc[g/m3]×Q2[m3/h]
其中,Q2[m3/h]表示经过所述副柴油微粒滤清器的所述排气的流速,PM[g/h]表示每单位时间沉积的微粒物质的质量。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排气净化方法,其中所述步骤(D)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流入所述主柴油微粒滤清器的所述微粒物质的量(PMenter full filter[g/h])
PMenter full filter[g/h]=PMconc[g/m3]×Q1[m3/h]
这里,PMconc[g/m3]表示所述排气中的微粒物质的浓度。
13.一种使用微粒物质传感器的微粒物质测量方法,所述微粒物质传感器包括:从柴油机的排气管线中设置的柴油微粒滤清器的上游侧从所述排气管线分出的气体管线中所设置的PM检测滤清器,所述PM检测滤清器的烟灰存储容量小于所述柴油微粒滤清器的烟灰存储容量;以及差压测量部分,用于测量所述PM检测滤清器的入口与出口之间的差压,所述微粒物质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测量所述PM检测滤清器两端引起的差压、所述气体管线中的排气的温度以及所述气体管线中的所述排气的流速;
(B)从所述步骤(A)中获得的所述排气的所述差压、所述温度和所述流速中计算出每单位时间由所述PM检测滤清器收集的微粒物质的质量;
(C)从所述步骤(B)中获得的每单位时间由所述PM检测滤清器收集的微粒物质的所述质量中计算出所述排气中的所述微粒物质的浓度;
(D)从所述步骤(C)中获得的所述排气中的所述微粒物质的所述浓度,以及发动机运转的状态或到所述主柴油微粒滤清器的气体流速,计算出流入所述主柴油微粒滤清器的所述微粒物质的质量。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微粒物质测量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A)之后,通过包括步骤(B)的第一处理来执行获得由所述PM检测滤清器收集的所述微粒物质的质量的所述步骤,并且其中在所述第一处理的所述步骤(B)之后,通过包括所述步骤(C)和(D)的第二处理来执行获得流入所述柴油微粒滤清器中的微粒物质的质量的所述步骤。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微粒测量方法,其中在所述步骤(A)之后,通过包括所述步骤(B)的第一处理来执行获得由所述PM检测滤清器收集的所述微粒物质的质量的所述步骤,并且其中在所述步骤(A)之后,通过包括所述步骤(B)~(D)的第二处理来执行获得流入所述柴油微粒滤清器中的所述微粒物质的质量的所述步骤,其中所述第一处理和所述第二处理并行地执行。
16.根据权利要求13至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微粒物质测量方法,其中所述步骤(B)根据以下公式来获得所述PM检测滤清器中收集的所述微粒物质的层的厚度W[m]
Figure S2007101616608C00051
+ ρ Q 2 ( α + Ws ) 4 V trap 2 [ βWs 4 + 2 ζ [ L α ] 2 ]
其中,ΔP表示所述差压[Pa],μ表示动力粘滞系数,Q表示所述PM检测滤清器中的所述排气的所述流速,以[m3/h]为单位,α表示所述PM检测滤清器中的单元的边缘长度,ρ表示所述排气的比重,Vtrap表示所述PM检测滤清器的滤清器体积,Ws表示所述PM检测滤清器的壁厚,Kw表示所述PM检测滤清器的壁渗透率,Ksoot表示所述PM检测滤清器中收集的所述微粒物质的所述层的渗透率,F是数值系数(=28.454),L表示所述PM检测滤清器的有效滤清器长度,β表示所述PM检测滤清器的多孔壁的福希海默尔系数,ζ表示进入和排出所述PM检测滤清器的所述排气的内部损失系数,并且,所述步骤(B)还根据以下公式,获得所述PM检测滤清器中收集的所述微粒物质的质量msoot[g]
W = α - α 2 - m soot N cells × L × ρ soot 2
其中,Ncells表示所述单元的入口侧的孔径数,ρsoot表示所收集的所述微粒物质的密度。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微粒物质测量方法,其中所述步骤(C)通过以下公式获得所述排气中的所述微粒物质的浓度PMconc[g/m3]
PM[g/h]=PMconc[g/m3]×Q2[m3/h]
其中,Q2[m3/h]表示经过所述PM检测滤清器的所述排气的流速,PM[g/h]表示每单位时间在所述PM检测滤清器中沉积的微粒物质的质量。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微粒物质测量方法,其中所述步骤(D)通过以下公式获得流入所述主柴油微粒滤清器的所述微粒物质的量(PMenter full filter[g/h])
PMenter full filter[g/h]=PMconc[g/m3]×Q1[m3/h]
这里,PMconc[g/m3]表示所述排气中的微粒物质的浓度。
CNB2007101616608A 2006-10-17 2007-09-27 排气净化装置、排气净化方法及微粒物质测量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49374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06386030.8 2006-10-17
EP06386030A EP1916394B1 (en) 2006-10-17 2006-10-17 Exhaust gas purifying apparatus, exhaust gas purifying method, and particulate matter measuring method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65322A true CN101165322A (zh) 2008-04-23
CN100549374C CN100549374C (zh) 2009-10-14

Family

ID=377752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710161660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49374C (zh) 2006-10-17 2007-09-27 排气净化装置、排气净化方法及微粒物质测量方法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7866146B2 (zh)
EP (1) EP1916394B1 (zh)
JP (2) JP5142624B2 (zh)
KR (1) KR100920150B1 (zh)
CN (1) CN100549374C (zh)
AT (1) ATE426736T1 (zh)
DE (1) DE602006005936D1 (zh)
ES (1) ES2321026T3 (zh)
PL (1) PL1916394T3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12095A (zh) * 2012-06-11 2015-03-11 Avl测试系统公司 用于同步时间对准和膨胀的尾气采样系统和方法
CN105612319A (zh) * 2013-10-08 2016-05-25 五十铃自动车株式会社 排气净化系统
CN107966391A (zh) * 2017-11-23 2018-04-27 常熟理工学院 车载振动条件下柴油颗粒捕集器捕集效率验证方法及装置
CN108915832A (zh) * 2018-06-20 2018-11-30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柴油机dpf清灰控制方法
CN112516704A (zh) * 2019-08-29 2021-03-19 卡尔·弗罗伊登伯格公司 用于提供空气流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914536A1 (en) * 2006-10-17 2008-04-23 Ibiden Co., Ltd. Particulate matter sensor for exhaust gas purifying apparatus
EP1914537A1 (en) * 2006-10-17 2008-04-23 Ibiden Co., Ltd. Particulate matter sensor
EP1914399B8 (en) * 2006-10-17 2010-05-12 Ibiden Co., Ltd. Exhaust gas purifying apparatus
US7658064B2 (en) * 2006-10-17 2010-02-09 Ibiden Co., Ltd. Exhaust gas purifying apparatus
DE102008015256A1 (de) * 2008-03-20 2009-10-01 Continental Automotive Gmbh Diagnoseverfahren und Diagnosesystem für einen Partikelfilter eines Verbrennungsmotors, insbesondere für einen Rußfilter in einem Dieselkraftfahrzeug
DE102008043036B4 (de) * 2008-10-22 2014-01-09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Verbrennungsmotor mit Turboladung und Niederdruck-Abgasrückführung
JP2012062755A (ja) * 2009-03-31 2012-03-29 Ibiden Co Ltd 微粒子濃度測定装置
WO2010113295A1 (ja) 2009-03-31 2010-10-07 イビデン株式会社 微粒子濃度測定装置
WO2010113294A1 (ja) * 2009-03-31 2010-10-07 イビデン株式会社 微粒子濃度測定装置
WO2010113292A1 (ja) * 2009-03-31 2010-10-07 イビデン株式会社 微粒子濃度測定装置
US8490383B2 (en) * 2009-09-14 2013-07-23 Fev Gmbh Exhaust system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WO2011032933A1 (fr) * 2009-09-15 2011-03-24 Zidat Said Dispositif de diagnostic d'un filtre a particules
JP2011179491A (ja) * 2009-09-25 2011-09-15 Ibiden Co Ltd 微粒子センサ及び排ガス浄化装置
WO2011036772A1 (ja) 2009-09-25 2011-03-31 イビデン株式会社 微粒子センサ及び排ガス浄化装置
WO2011114444A1 (ja) * 2010-03-16 2011-09-22 イビデン株式会社 排気浄化用センサ
US8447461B2 (en) * 2010-10-01 2013-05-21 Deere & Company Particulate filter ash loading prediction method and vehicle with same
JP5235229B2 (ja) * 2011-07-04 2013-07-10 株式会社小松製作所 粒子状物質除去フィルタの再生制御装置およびその再生制御方法
AT509667B1 (de) * 2011-07-18 2013-02-15 Avl List Gmbh Verfahren zur ermittlung der partikelanzahl im abgas von verbrennungsmotoren
US10935521B2 (en) 2014-05-30 2021-03-02 Koninklijke Philips N.V. Aerosol particle mass sensor and sensing method
US9551259B1 (en) * 2015-08-26 2017-01-24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Method and system for 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 diagnostics
US9551262B1 (en) * 2015-10-13 2017-01-24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Method and system for particulate filter leakage detection
DE102016211712B4 (de) 2016-06-29 2018-07-26 Continental Automotive Gmbh Verfahren zum Überprüfen der Funktionstüchtigkeit eines Partikelsensors
CN110595974A (zh) * 2019-10-31 2019-12-20 中船动力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颗粒浓度监测装置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19934A (en) * 1978-07-27 1980-02-13 Shimizu Constr Co Ltd Exhaust purifying system in diesel engine
JPS6097240A (ja) * 1983-11-01 1985-05-31 Nippon Soken Inc 車輌用微粒子排出量測定装置
EP0158887B1 (en) * 1984-03-31 1990-11-22 Mitsubishi Jidosha Kogyo Kabushiki Kaisha Diesel particulate oxidizer regeneration system
JPS60242341A (ja) * 1984-05-17 1985-12-02 Nippon Soken Inc 内燃機関排気ガス中の微粒子濃度の測定装置
US4835946A (en) * 1987-01-28 1989-06-06 Hartness International Article transport apparatus
JPH0559932A (ja) * 1991-08-31 1993-03-09 Toyota Motor Corp デユアルフイルタタイプの排気浄化装置
JP2894103B2 (ja) * 1992-09-09 1999-05-24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排気ガス浄化装置
JPH0868313A (ja) * 1994-08-29 1996-03-12 Isuzu Ceramics Kenkyusho:Kk ディーゼルパティキュレートフィルタの制御装置
JPH08232643A (ja) * 1995-02-28 1996-09-1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排ガス浄化方法及び排ガス浄化装置
JP3374077B2 (ja) * 1998-05-12 2003-02-04 株式会社堀場製作所 排気ガスのサンプリング装置
US7021048B2 (en) * 2002-01-25 2006-04-04 Arvin Technologies, Inc. Combination emission abatement assembly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JP3951899B2 (ja) * 2002-11-15 2007-08-01 いすゞ自動車株式会社 ディーゼルエンジンの排気浄化装置
US6779339B1 (en) * 2003-05-02 2004-08-24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Method for NOx adsorber desulfation in a multi-path exhaust system
US7013879B2 (en) * 2003-11-17 2006-03-21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Dual and hybrid EGR systems for use with turbocharged engine
KR100590959B1 (ko) * 2003-12-30 2006-06-19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디젤엔진용 doc/dpf 시스템
JP2005240652A (ja) 2004-02-25 2005-09-08 Ishino Consulting Capital:Kk 安全機能付dpf装置
AT413887B (de) 2004-11-25 2006-07-15 Avl List Gmbh Verfahren zum ermitteln der partikelemissionen
JP4553363B2 (ja) * 2005-02-17 2010-09-29 ボッシュ株式会社 パティキュレート量の測定装置、パティキュレート量の測定方法、及び排気浄化装置
US7484357B2 (en) * 2005-09-15 2009-02-03 Cummins, Inc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nd implementing estimate reliability
US7587892B2 (en) * 2005-12-13 2009-09-15 Cummins Ip, Inc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apting a filter regeneration profile
EP1914537A1 (en) 2006-10-17 2008-04-23 Ibiden Co., Ltd. Particulate matter sensor
US7658064B2 (en) 2006-10-17 2010-02-09 Ibiden Co., Ltd. Exhaust gas purifying apparatus
EP1914536A1 (en) 2006-10-17 2008-04-23 Ibiden Co., Ltd. Particulate matter sensor for exhaust gas purifying apparatus
EP1914399B8 (en) 2006-10-17 2010-05-12 Ibiden Co., Ltd. Exhaust gas purifying apparatus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12095A (zh) * 2012-06-11 2015-03-11 Avl测试系统公司 用于同步时间对准和膨胀的尾气采样系统和方法
CN104412095B (zh) * 2012-06-11 2017-10-10 Avl测试系统公司 用于同步时间对准和膨胀的尾气采样系统和方法
CN105612319A (zh) * 2013-10-08 2016-05-25 五十铃自动车株式会社 排气净化系统
CN105612319B (zh) * 2013-10-08 2018-05-15 五十铃自动车株式会社 排气净化系统
CN107966391A (zh) * 2017-11-23 2018-04-27 常熟理工学院 车载振动条件下柴油颗粒捕集器捕集效率验证方法及装置
CN107966391B (zh) * 2017-11-23 2020-10-16 常熟理工学院 车载振动条件下柴油颗粒捕集器捕集效率验证方法及装置
CN108915832A (zh) * 2018-06-20 2018-11-30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柴油机dpf清灰控制方法
CN112516704A (zh) * 2019-08-29 2021-03-19 卡尔·弗罗伊登伯格公司 用于提供空气流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8101602A (ja) 2008-05-01
US7866146B2 (en) 2011-01-11
US20080087011A1 (en) 2008-04-17
JP2012167672A (ja) 2012-09-06
PL1916394T3 (pl) 2009-08-31
KR100920150B1 (ko) 2009-10-06
JP5142624B2 (ja) 2013-02-13
CN100549374C (zh) 2009-10-14
ES2321026T3 (es) 2009-06-01
EP1916394A1 (en) 2008-04-30
ATE426736T1 (de) 2009-04-15
EP1916394B1 (en) 2009-03-25
KR20080034768A (ko) 2008-04-22
DE602006005936D1 (de) 2009-05-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49374C (zh) 排气净化装置、排气净化方法及微粒物质测量方法
CN101165321B (zh) 微粒物质传感器
CN100549375C (zh) 排气净化装置
CN101225761B (zh) 废气净化装置
CN101165324A (zh) 用于排气净化装置的微粒物质传感器
US7658064B2 (en) Exhaust gas purifying apparatus
JP4042476B2 (ja) 内燃機関の排気ガス浄化装置
JP6197377B2 (ja) 排気浄化装置
CN105556082A (zh) 诊断装置
JP2012184768A (ja) 排ガス浄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014

Termination date: 2017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