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64201A - 卡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卡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64201A
CN101164201A CN200680013272.9A CN200680013272A CN101164201A CN 101164201 A CN101164201 A CN 101164201A CN 200680013272 A CN200680013272 A CN 200680013272A CN 101164201 A CN101164201 A CN 1011642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m follower
predetermined
card connector
cam
lea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68001327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64201B (zh
Inventor
本岛让
松永章宏
名取章
铃木敬一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Original Assignee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filed Critical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1642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642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642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64201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3/00Conveying record carriers from one station to another, e.g. from stack to punching mechanism
    • G06K13/02Conveying record carriers from one station to another, e.g. from stack to punching mechanism the record carrier having longitudinal dimension comparable with transverse dimension, e.g. punched card
    • G06K13/08Feeding or discharging car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3/00Conveying record carriers from one station to another, e.g. from stack to punching mechanism
    • G06K13/02Conveying record carriers from one station to another, e.g. from stack to punching mechanism the record carrier having longitudinal dimension comparable with transverse dimension, e.g. punched card
    • G06K13/08Feeding or discharging cards
    • G06K13/0806Feeding or discharging cards using an arrangement for ejection of an inserted car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22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 H01R13/24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33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for disengagement only
    • H01R13/635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for disengagement only by mechanical pressure, e.g. spring forc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披露了一种用于将电子卡与电子装置连接的卡连接器。所述卡连接器包括基体部件和限定用于至少部分容纳电子卡于其中的插孔的金属外壳(10)。所述连接器进一步包括用于将电子卡从所述插孔中部分弹出的弹出机构。所述弹出机构包括:提供凸轮槽的凸轮部分(60);凸轮随动件(50);和用于支撑所述凸轮随动件(50)以便允许凸轮随动件(50)沿凸轮槽移动的弹性支座(40)。所述弹出机构与所述金属外壳(10)形成为一体。但是,所述凸轮部分(60)也可以与所述基体部分形成为一体。

Description

卡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电子卡与电子装置连接在一起的卡连接器。例如,所述电子卡是安全数字卡(Secure Digital Card)或多媒体卡(MultiMedia Card)。例如,电子装置是数码相机、移动电话或便携式数字音乐播放器。
背景技术
JP-A2004-281100披露了此类型的一种连接器。披露的连接器具有例如称为按压一按压型弹出机构、两阶段弹出机构、或双击弹出机构的弹出机构。所述弹出机构包括滑动件、弹簧和凸轮随动件,所述滑动件、弹簧和凸轮随动件是独立的部分。所述滑动件形成具有典型心形的凸轮凹槽。所述弹簧向后推动滑动件,而插入卡向前推动滑动件。凸轮随动件突出到凸轮凹槽内。当滑动件被第一次向前推动时,凸轮随动件与凸轮凹槽结合从而将滑动件锁定在一个向前的位置上。当所述滑动件从其锁定位置被第二次向前推动时,弹出机构通过使用弹簧力释放滑动件并将其向后移动,从而插入卡也向后弹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改进的弹出机构的卡连接器,该改进的弹出机构包括较少部分但是具有等同的弹出功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用于将电子卡与电子装置连接起来的一种卡连接器。所述卡连接器包括基底部件、金属外壳和弹出机构。所述基体部件和金属外壳限定了用于至少部分容纳电子卡于其中的插孔(receptacle)。用于将电子卡至少部分地从插孔中弹出出来的弹出机构包括凸轮部分、凸轮随动件、和弹性支座(supporter)。所述凸轮部分至少部分形成凸轮槽。所述弹性支座与金属外壳形成为一体并且支撑所述凸轮随动件从而允许凸轮随动件沿着凸轮槽移动。
通过研究下面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并参照附图,可以理解本发明的目的并更加完整地理解本发明的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卡连接器的分解透视图;
图2是显示包括在图1中卡连接器内的金属外壳的部分透视图,其中凸轮部分、凸轮随动件、和弹性支座与所述金属外壳形成为一体;
图3是显示通过图2中的弹性支座控制凸轮随动件的位置的示意图;
图4是显示图2中凸轮部分的透视图;
图5是显示图2中凸轮部分的设计要求的示意图;
图6是与图2相似的图,但是其中开始将卡插入时,其中所述凸轮随动件位于其初始位置上;
图7是继图6之后的图,其中使用者第一次将卡向前推动,从而凸轮部分的第一引导部分引导凸轮随动件;
图8是继图7之后的图,其中使用者停止推动所述卡,从而凸轮部分的容纳部分容纳所述卡;
图9是继图8之后的图,其中使用者第二次将卡向前推动;
图10是继图9之后的图,其中所述弹性支座将凸轮随动件向内移动,从而所述凸轮随动件在凸轮部分的第二引导部分的上面或上方:
图11是继图10之后的图,其中所述弹性支座将凸轮随动件向后推动,同时第二引导部分引导所述凸轮随动件;
图12是继图11之后的图,其中当所述卡被弹出的情况下,所述凸轮随动件返回到初始位置上;
图13是与图2相似的图,但是其中还显示了补充弹性部分,其中所述补充弹性部分与所述金属外壳形成为一体;
图14是与图2相似的图,但是其中凸轮部分比图2中的凸轮部分长些;
图15是显示包括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卡连接器内的金属外壳的部分透视图,其中凸轮部分、凸轮随动件和弹性支座与金属外壳形成为一体;
图16是显示图15中凸轮部分的俯视图;
图17是显示包括在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卡连接器内的金属外壳和基体部件的部分透视图,其中为了更好的理解,所述金属外壳被切掉了;凸轮部分与基体部件形成为一体。
图18是显示图17中凸轮部分的俯视图;
图19是显示图17中凸轮部分的左侧视图;
图20是与图17相似的图,但是其中基体部件还容纳(或保持)两个电极,其中所述电极组成用于检测卡插入/弹出操作的检测开关;
图21是与图17相似的图,但是其中基体部分还容纳(或保持)一个电极,其中所述电极和弹性支座组成用于检测卡插入/弹出操作的检测开关。
尽管本发明可以为各种变型和替换形式,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以示例的方式在附图中示出,并将在下面详细描述。但应该理解的是,附图以及对附图的详细描述并不试图将本发明限制在披露的特定形式中,而是相反,本发明包括落入由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保护范围内的全部变型、等价物和替换。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参照图1,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卡连接器100包括金属外壳10和绝缘基体部件20。所述金属外壳10和基体部件20限定了用于至少部分容纳电子卡于其中的插孔。所述基体部件20保持多个电触点30;为简化起见,在图1中仅仅显示了两个电触点30。所述电触点30在插孔内沿着Z方向突出。所述电触点30作为弹簧,从而当卡沿X方向插入到插孔中时,电触点30将所述插入卡沿所述Z方向向上推动到金属外壳10上。
参照图2,此实施例的金属外壳10设置有由弹性支座40、凸轮随动件50和凸轮部分60组成的弹出机构。在此实施例中,所述弹性支座40、凸轮随动件50和凸轮部分60与所述金属外壳10形成为一体。所述金属外壳10包括大体板状的部分11和前端壁12。所述大体板状的部分11位于XY平面上。所述前端壁12从大体板状的部分11的前边缘沿z方向竖立,同时沿Y方向延伸。换句话说,所述前端壁12位于YZ平面上。所述大体板状的部分11设置有凸轮部分60。所述前端壁12设置有弹性支座(supporter;或支撑件)40。所述弹性支座40从前端壁12延伸并且具有自由端。凸轮随动件50由弹性支座40的自由端支撑,同时允许所述凸轮随动件50沿凸轮槽移动。
参照图3,除了上述所用的基于XY(Z)坐标系的表达式之外,也可以使用以极坐标系为基础的表达式来解释弹性支座40和凸轮随动件50,其中X=-r sinθ,Y=r cosθ。在此实施例中,把极坐标平面的原始线L0选为通过将所述前端壁12投射在XY平面上获得的线,而把原点P0选为在其上弹性支座40从前端壁12分出来的点。所述原始线L0不是实线而是仅仅用于描述所述凸轮随动件50和弹性支座40的运动的虚线。所述前端壁12不必限定原始线L0。因此,所述前端壁12不限于具有与此实施例一样的平面,而是可以具有弯曲表面。
所述弹性支座40推进凸轮随动件50以便将其定位在初始位置Pi(ri,θi)上。所述初始位置Pi(ri,θi)是预定的圆Ci与预定的直线Li的交点。
所述弹性支座40包括第一部分41和第二部分42。第一部分41是用于给凸轮随动件50提供将凸轮随动件50推进到预定的线Li上的圆周力。所述第一部分41具有第二部分42连接到其上的端部41a。所述第二部分42用于给凸轮随动件50提供将凸轮随动件50推进到预定的圆Ci上的径向力。所述第二部分42在其自由端支撑凸轮随动件50。所述凸轮随动件50沿Z方向突出。
所述第一部分41包括基体部分43和可移动部分44。所述基体部分43平行于原始线L0延伸。所述可移动部分44在原点P0上与基体部分43连接并且具有端部41a。可移动部分44从原点P0竖直延伸到预定的圆Ci上。端部41a被调整到与预定圆Ci的同心但较小的圆上。
所述第二部分42设置有弯曲部分45。在极坐标平面上,所述弯曲部分45定位成在圆周方向上其远离原始线L0的距离远于第一部分41的端部41a远离原始线L0的距离。所述弯曲部分45用作传递部分,卡插入时,所述传递部分就将电子卡的插入力传递到凸轮随动件50上,同时卡弹出时,就将凸轮随动件50的运动作为弹出力传递到电子卡上。
参照图4,凸轮部分60包括第一引导部分61、容纳部分62、第二引导部分63和补充部分64。如从Z方向上所见,所图示的凸轮部分60在XY平面上限定了凸轮槽。在此实施例中,第一引导部分61、容纳部分62、第二引导部分63和补充部分64彼此形成为一体,从而所述凸轮部分60与所述金属外壳10形成为一体。
通过将所述金属外壳10的母质(mother material)切割掉以形成具有连指手套(mitten-like)的形状、并且从金属外壳10的大体板状的部分11延伸的预定件13,继之将预定件弯曲两次或更多次,从而获得此实施例的凸轮部分60。
在此要注意的是,所图示的实施例通过将甚至死区(dead space)的地方转变为实际可用的地方,从而可以完全有效的使用插孔的内部空间。具有标准切割角部分或斜面角部分的电子卡的主要类型是已知的。当所述电子卡插入到插孔内时,切割角限定了在插孔内的特定的三角形空间。所述特定的三角形空间常常是死区。所图示的凸轮部分60可以放置在该特定的三角形空间内。
参照图5,将详细解释有关所述凸轮部分60应该满足的条件。
所述第一引导部分61构成从第一点P1(r1,θ1)延伸到第二点P2(r2,θ2)的引导线段。所图示的第一引导部分61由连指手套形状的预定件13的一边构成。如果所述引导线段是连续的线,所述引导线段可以是不限于直线段,而可以是曲线段。所述引导线段与所述预定的圆Ci相交在另外的交点上,所述另外的交点由预定半径r1与小于预定角θi的另外的预定角确定。
为满足上述要求,将所述第一点P1定位在相对于预定的圆Ci的内部区域内,同时将第二点P2定位在相对于预定的圆Ci的外部区域内。另外,所述角θ1大于所述角θ2。在此实施例中,所述半径r1小于半径r2,但是也可以大于半径r2。换句话说,可以将第一点P1定位在相对于预定的圆Ci的外部区域内,同时将第二点P2定位在相对于预定的圆Ci的内部区域内。
所述容纳部分62用于容纳所述凸轮随动件50。所图示的容纳部分62由连指手套形状的预定件13的另一边构成。所述容纳部分62形成通过依次第三点P3(r3,θ3)、第四点P4(r4,θ4)、第五点P5(r5,θ5)的V形线。所述第三点到第五点,即P3到P5都定位在相对于预定的圆Ci的外部区域内。第三点到第五点,即P3到P5必须定位在与第二点P2相对于预定的圆Ci相同的区域上。换句话说,如果第二点P2定位在圆Ci的外部区域内,第三点到第五点,即P3到P5也定位在圆Ci的外部区域内。
为了平滑容纳和引导所述凸轮随动件50,第三点到第五点,即P3到P5必须满足以下条件:所述角θ3于所述角θ2;所述第三点P3在极坐标平面上的径向方向上定位在第二点P2与预定的圆Ci之间;所述角θ4大于所述角θ3;所述第四点P4在径向方向上定位在第三点P3与预定的圆Ci之间;所述角θ5小于所述第四角θ4
当电子卡弹出时,所述第二引导部分63用于将凸轮随动件50从第六点P6(ri,θ6)引导到初始位置Pi(ri,θi)上。在此实施例中,第二引导部分63使用弹性支座40的第一部分41的圆周力用于引导所述凸轮随动件50。第六点P6定位在预定的圆Ci上并且与第五点P5对应。在此实施例中,角θ6与角θ5相等。
在此实施例中,第二引导部分63由连指手套形状的预定件13的表面构成并且形成具有凹陷部分66和倾斜部分67。所述凹陷部分66定位在第六点P6上。与容纳部分62的第五点P5相比,凹陷部分66在Z方向上向下凹陷。换句话说,与容纳部分62的第五点P5相比,凹陷部分66向下定位在凸轮随动件50的弹出方位上。凹陷部分66用于在凸轮随动件50通过第五点P5之后,在预定的圆Ci上引导凸轮随动件50。所述倾斜部分67位于预定的圆Ci上。倾斜部分67在Z方向上朝着与凸轮随动件50的突出方位(projection orientation)相反的方位倾斜。在所述凸轮随动件50离开第六点P6之后,倾斜部分67用于引导凸轮随动件50朝向初始位置Pi通过另外的交点。
当卡插入时,在所述凸轮随动件50通过第二点P2之后,所述补充引导部分64引导凸轮随动件50朝向容纳部分63。在此实施例中,所述凸轮部分60进一步包括连接部分65,通过所述连接部分65将补充引导部分64与凹陷部分66连接起来。
所述补充引导部分64构成了从第一补充点P7(r7,θ7)延伸到第二补充点P8(r8,θ8)的补充引导线段。如果补充引导线段是连续的线,所述补充引导线段可以不限于直线段,而可以是曲线段。所述补充引导线段与在第二点P2与第五点P5之间延伸的虚直线相交。所述第一补充角θ7大于第二补充角θ8。第二补充角θ8小于第二角θ2和第五角θ5。所述第二补充点P8在径向方向上定位在第二点P2与预定的圆Ci之间。在此实施例中,第一补充点P7也在径向方向上定位在第三点P3与预定的圆Ci之间。
通过将所述金属外壳10的母质切割掉以形成具有连指手套的形状、并且从金属外壳10的大体板状的部分11延伸的预定件,继之将预定件弯曲两次或更多次,获得此实施例的凸轮部分60。
下面将描述弹出机构的操作。
如图6中所示,在电子卡200接触弹性支座40的第二部分42之前,凸轮随动件50定位在其初始位置Pi上。如图7中所示,当使用者第一次将电子卡200沿X方向向前推进时,将所述凸轮随动件50压在第一引导部分61上并且由第一引导部分61引导凸轮随动件50。当所述凸轮随动件50在第一引导部分61上时,弹性支座40的第二部分42通过使用其径向力在径向方向上将凸轮随动件50向内移动,从而凸轮随动件50与补充引导部分64接触。如图8中所示,补充引导部分64与弹性支座40的第一部分41的圆周力配合引导凸轮随动件50,从而将凸轮随动件50容纳在容纳部分62内。
如图9中所示,当使用者第二次将电子卡向前推进时,所述凸轮随动件50也向前移动。如图10中所示,当凸轮随动件50通过凸轮槽的第五点P5时,弹性支座40的第二部分42将所述凸轮随动件50沿径向方向向内移动,从而所述凸轮随动件50定位在凹陷部分66上面或上方。当使用者释放电子卡200时,弹性支座40将凸轮随动件50向后移动。如图11中所示,所述电子卡向后移动的同时,包括倾斜部分67的第二引导部分63引导凸轮随动件50。接着,在电子卡200弹出出来的情况下,所述凸轮随动件50移动回到初始位置Pi
如图13中所示,所述卡连接器可以进一步包括将补充力供给到弹性支座40的补充弹性部分68,用于补充圆周力。所图示的补充弹性部分68与所述金属外壳10形成为一体。此外,如图14中所示,所述凸轮部分60具有较长的臂部分69。另外,为了确保其引导能力,可以弯曲所述具有连指手套的形状的预定件13的第一引导部分边缘。
(第二实施例)
参照图15和16,除了它们的凸轮部分60和60a以外,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卡连接器以第一实施例的卡连接器相似。
所述凸轮部分60a是可以通过在金属外壳10的母质内制造切口以便形成两个或更多矩形形状的预定件,继之弯曲和提高所述预定件来获得的凸轮部分。
由此形成的凸轮部分60a包括第一引导部分61a、容纳部分62a、引导部分63a和补充引导部分64a。所述第一引导部分61a设置有翘曲部分61a1。当凸轮随动件50向前移动时,所述翘曲部分61a1容纳凸轮随动件50并且沿所述第一引导部分61a引导凸轮随动件50。另一方面,翘曲部分61a1协同引导部分63a构成此实施例的第二引导部分,并且沿第二引导部分引导所述凸轮随动件50,从而当所述凸轮随动件50向后移动时,允许凸轮随动件50越过第一引导部分61a并且返回到初始位置。所述凸轮部分60b也满足图4中所图示的要求,从而可以获得类似于第一实施例的弹出机构的弹出机构。
(第三实施例)
参照图17至19,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卡连接器包括与基体部件20形成为一体、而不是与金属外壳形成为一体的凸轮部分60b。具体来说,基体部件20具有在其结合的状态下面对金属外壳10的大体板状的部分的表面21;凸轮部分60b形成在表面21上。所述凸轮部分60b可以形成在基体部件的模制过程中。
如图18清晰可见,所述凸轮部分60b由两个孤立体(islands)组成;一个孤立体60b1构成第一引导部分61b、容纳部分62b和第二引导部分63b;另一个孤立体构成补充引导部分64b。
除了倾斜部分67b之外,所述孤立体60b1一般具有恒定厚度。所述第一引导部分61b和容纳部分62b由所述孤立体60b1的侧表面构成。所述第二引导部分63b由包括倾斜部分67b的孤立体60b1的顶面构成。如图18清晰可见,所述补充引导部分64b具有比所述孤立体60b1厚的厚度。所述凸轮部分60b也满足图4中所图示的要求,从而可以获得类似于第一实施例的弹出机构的弹出机构。
如图20中所示,所述卡连接器进一步包括由基体部件20保持的、并且构成用于检测卡插入/弹出操作的检测开关的两个电极81、82。
可选地,如图21所示,所述卡连接器进一步包括由基体部件20保持的电极83,其中所述电极协同所述弹性支座40构成用于检测卡插入/弹出操作的检测开关。
尽管已经描述了被认为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由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其做出其他的和进一步的改变,并且试图保护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的所有的实施例。

Claims (24)

1.一种用于将电子卡与电子装置连接的卡连接器,所述卡连接器包括:
基体部件;
与所述基体部件一起限定用于至少部分容纳所述电子卡于其中的金属外壳;和
用于从插孔中至少部分地弹出所述电子卡的弹出机构,所述弹出机构包括:
放置在所述插孔内并且至少部分地形成凸轮槽的凸轮部分;
凸轮随动件;和
弹性支座,所述弹性支座与所述金属外壳形成为一体并且支撑所述凸轮随动件从而允许凸轮随动件沿着凸轮槽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卡连接器,所述电子卡具有标准的切割角部分,当所述电子卡插入到插孔内时,所述标准的切割角部分在插孔内限定特定的三角形空间,其中所述凸轮部分放置在所述特定的三角形空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卡连接器,其中:
所述凸轮随动件在垂直于由第二和第三方向所限定的预定平面的第一方向上突出,所述第二方向与卡插入/弹出方向相同并且垂直于第一方向,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于第一和第二方向;并且
当从第一方向看凸轮部分时,所述凸轮槽限定在所述预定平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卡连接器,其中:
所述预定平面是具有原点和通过原点的初始直线的极坐标平面;并且
所述弹性支座推进所述凸轮随动件且将其定位在预定平面上的、在预定圆与预定直线的交点的初始位置上,所述预定圆的中心点在原点上并且具有预定的半径,所述预定直线通过原点并且与所述初始直线形成预定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卡连接器,其中所述凸轮部分包括:
构成引导线段的第一引导部分,所述引导线段从第一点延伸到第二点,所述第一点定位在第一区域内并且由在预定平面上的第一半径和第一角确定,所述第一区域是预定圆的内部区域和外部区域中的一个,所述第二点定位在第二区域内并且由第二半径和第二角确定,第一角大于第二角,所述第二区域是预定圆的内部区域和外部区域中的一个并且与第一区域不同;所述引导线段在另外的交点上与预定圆相交,所述另外的交点由预定半径和另外的预定角确定,所述另外的预定角小于预定角;
用于容纳凸轮随动件的容纳部分,所述容纳部分形成V形线,所述V形线通过第三至第五点,所述第三至第五点定位在第二区域内,所述第三点由第三半径和第三角确定,所述第三角大于第二角,第三点在径向方向上定位在第二点与预定圆之间,第四点由第四半径和第四角确定,所述第四角大于第三角,所述第四点在径向上定位在第三点与预定圆之间,第五点由第五半径和第五角确定,所述第五角小于第四角;和
当弹出电子卡时用于将凸轮随动件从第六点引导到初始位置的第二引导部分,所述第六点定位在预定圆上并且与第五点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卡连接器,其中:
所述弹性支座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用于给凸轮随动件提供圆周力,所述第二部分用于给凸轮随动件提供径向力,所述圆周力是在预定线上推进凸轮随动件的力,所述径向力是在预定圆上推进凸轮随动件的力;并且
所述第二引导部分通过使用圆周力将凸轮随动件从第六点引导到初始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卡连接器,进一步包括:
补充弹性部分,所述补充弹性部分用于给弹性支座提供补充力,用于补充圆周力。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卡连接器,其中所述补充弹性部分与所述金属外壳形成为一体。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卡连接器,其中:
所述第一部分在径向方向上至少部分地在预定平面上延伸,并且具有在以原点为中心点且小于预定圆的另一圆上的端部;并且
所述第二部分连接到第一部分的端部并且支撑所述凸轮随动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卡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部分包括基体部分和可移动部分,所述基体部分与初始线平行地在预定平面上延伸,所述可移动部分与所述基体部分连接并从原点延伸到第一部分的所述端部。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卡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二部分包括弯曲部分。
12.根据权利要求11中所述的卡连接器,其中在圆周方向上,所述弯曲部分远离初始线的距离远于第一部分的端部远离初始线的距离,当卡插入时,所述传递部分将电子卡的插入力传递到凸轮随动件上,当卡弹出时,传递部分将凸轮随动件的运动作为弹出力传递到电子卡上。
13.根据权利要求5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卡连接器,其中所述凸轮随动件进一步包括补充引导部分,当卡插入时,在所述凸轮随动件通过第二点之后所述补充引导部分引导凸轮随动件朝向容纳部分,所述补充引导部分构成补充引导线段,所述补充引导线段在预定平面上从第一补充点延伸到第二补充点并且与从第二点延伸到第五点的直线相交,所述第一补充点由第一补充半径和第一补充角确定,所述第二补充点由第二补充半径和第二补充角确定,第一补充角大于第二补充角,所述第二补充角小于第二角和第五角,所述第二补充点在径向方向上定位在第二点和预定圆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卡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补充点在径向方向上定位在第三点与预定圆之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卡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一引导部分、容纳部分、第二引导部分和补充引导部分彼此形成为一体。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卡连接器,其中:
所述第二引导部分在第六点上形成有凹陷部分,与容纳部分的第五点相比,所述凹陷部分在第一方向上向下凹陷,所述凹陷部分用于在凸轮随动件通过第五点之后在预定圆上引导凸轮随动件;并且
所述凸轮部分进一步包括连接所述凹陷部分与所述补充引导部分的连接部分。
17.根据权利要求5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卡连接器,其中所述第二引导部分包括倾斜部分,所述倾斜部分定位在预定平面上的预定圆上并且在第一方向上朝向与凸轮随动件的突出方位相反的方位倾斜,所述倾斜部分用于在所述凸轮随动件离开第六点之后引导凸轮随动件朝向初始位置通过所述另外的交点。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卡连接器,其中所述凸轮部分与所述金属外壳形成为一体。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卡连接器,其中所述凸轮部分是通过将所述金属外壳的母质切割掉以形成连指手套形状的预定件,继之将预定件弯曲两次或更多次来获得的凸轮部分,且所述预定件从所述金属外壳的大体板状的部分延伸。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卡连接器,其中所述凸轮部分是通过在金属外壳的母质内制造切口以便形成两个或更多矩形形状的预定件,继之弯曲和提高所述预定件来获得的凸轮部分。
21.根据权利要求5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卡连接器,其中所述凸轮部分与所述金属外壳形成为一体,并且是通过在金属外壳的母质内制造切口以便形成两个或更多矩形形状的预定件、继之弯曲和提高所述预定件而获得的凸轮部分,且所述第一引导部分在所述另外的交点处稍微弯曲。
22.根据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卡连接器,其中所述凸轮部分与所述基体部分形成为一体。
23.根据权利要求1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卡连接器,进一步包括两个电极,所述两个电极由所述基体部件保持并且构成用于检测卡插入/弹出操作的检测开关。
24.根据权利要求1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卡连接器,进一步包括第一和第二电极,由所述基体部件保持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金属外壳形成为一体,所述第一和第二电极构成用于检测卡插入/弹出操作的检测开关。
CN2006800132729A 2005-04-21 2006-04-14 卡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6420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124318A JP4107607B2 (ja) 2005-04-21 2005-04-21 カードコネクタ
JP124318/2005 2005-04-21
PCT/JP2006/308378 WO2006115184A1 (en) 2005-04-21 2006-04-14 Card connecto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64201A true CN101164201A (zh) 2008-04-16
CN101164201B CN101164201B (zh) 2011-03-23

Family

ID=372148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80013272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64201B (zh) 2005-04-21 2006-04-14 卡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407399B2 (zh)
JP (1) JP4107607B2 (zh)
CN (1) CN101164201B (zh)
WO (1) WO200611518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38608U (ja) * 1992-10-29 1994-05-24 美津濃株式会社 運動靴
EP2078468B1 (en) 2006-10-19 2017-02-08 ASICS Corporation Sports shoe having upper portion with improved fitness
JP4933293B2 (ja) * 2007-02-09 2012-05-16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DE102007044170B4 (de) * 2007-09-15 2010-08-19 Amphenol-Tuchel-Electronics Gmbh Push-Push-Mechanismus für einen Kartenleser
JP4808743B2 (ja) * 2008-04-24 2011-11-02 モレ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ド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JP4564551B2 (ja) * 2008-05-30 2010-10-20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カードソケット
JP5126724B2 (ja) * 2011-01-12 2013-01-23 Smk株式会社 取出し機能付きカードコネクタ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779254B1 (fr) * 1998-05-29 2000-07-07 Itt Mfg Enterprises Inc Connecteur pour le raccordement d'une carte a circuit(s) integre(s) comportant des moyens d'ejection automatique de la carte
JP3407194B2 (ja) 1999-03-11 2003-05-19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プッシュ−プッシュ式カードコネクタ
US6382995B1 (en) * 1999-05-20 2002-05-07 Itt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Inc Smart card connector with retain and eject means
JP2001135410A (ja) * 1999-11-01 2001-05-18 Honda Tsushin Kogyo Co Ltd コネクタ装置
JP3377477B2 (ja) * 1999-11-08 2003-02-17 山一電機株式会社 カードコネクタ
JP3896078B2 (ja) * 2002-12-26 2007-03-22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カードコネクタ
JP3755878B2 (ja) 2003-03-13 2006-03-15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カードコネクタ
JP3824271B2 (ja) * 2003-08-08 2006-09-20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CN2699527Y (zh) * 2004-02-20 2005-05-11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子卡连接器及其退卡机构
JP2006114437A (ja) * 2004-10-18 2006-04-27 D D K Ltd カードコネクタ
JP2006210017A (ja) * 2005-01-25 2006-08-10 Tyco Electronics Amp Kk カードコネクタ
JP4175656B2 (ja) * 2005-11-30 2008-11-05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64201B (zh) 2011-03-23
US20080009163A1 (en) 2008-01-10
JP4107607B2 (ja) 2008-06-25
US7407399B2 (en) 2008-08-05
JP2006302718A (ja) 2006-11-02
WO2006115184A1 (en) 2006-1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64201B (zh) 卡连接器
US9960536B2 (en) Card holding member and card connector
US11885361B2 (en) Connector
CN203014023U (zh) 卡用托盘和卡用连接器
US20130330983A1 (en) Spring-loaded contacts having sloped backside with retention guide
CN102969613A (zh) 连接器
CN101322138A (zh) 卡连接器
US20120329330A1 (en) Card connector
US9652697B2 (en) Card holding member and card connector
JP2019012597A (ja) コネクタ端子アセンブリ
US5997329A (en) Enhanced connector system
US20100317205A1 (en) Electronic card with protecting mechanism for protecting contacts thereof
US9214769B2 (en) Electrical plug connector
US20100227489A1 (en) Electrical card connector
CN100459308C (zh) 具有用于延迟卡的弹出操作的延迟机构的卡连接器
US20080026619A1 (en) Card connector
JP2010129168A (ja)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CN101432757A (zh) 卡连接器
CN103222117A (zh) 卡连接器
CN104518302B (zh) 连接器
CN104518303A (zh) 连接器
CN103579852B (zh) 卡连接器
CN110856071A (zh) 一种tws耳机系统、tws耳机及耳机充电盒
KR20190061889A (ko) 카드 소켓
CN213368099U (zh) 用于蓝牙耳机充电盒的具有良好接触的充电弹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323

Termination date: 2016041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