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432757A - 卡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卡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32757A
CN101432757A CNA2007800156802A CN200780015680A CN101432757A CN 101432757 A CN101432757 A CN 101432757A CN A2007800156802 A CNA2007800156802 A CN A2007800156802A CN 200780015680 A CN200780015680 A CN 200780015680A CN 101432757 A CN101432757 A CN 1014327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d
housing
card connector
slide unit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8001568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32757B (zh
Inventor
松本保吉
宫泽顺一
冨田光洋
高瀬尚人
开田绫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olex LLC
Original Assignee
Molex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olex LLC filed Critical Molex LLC
Publication of CN1014327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3275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3275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3275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0013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galvanic contacts, e.g. card connectors for ISO-7816 compliant smart cards or memory cards, e.g. SD card readers
    • G06K7/0021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galvanic contacts, e.g. card connectors for ISO-7816 compliant smart cards or memory cards, e.g. SD card readers for reading/sensing record carriers having surface contac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3/00Conveying record carriers from one station to another, e.g. from stack to punching mechanism
    • G06K13/02Conveying record carriers from one station to another, e.g. from stack to punching mechanism the record carrier having longitudinal dimension comparable with transverse dimension, e.g. punched card
    • G06K13/08Feeding or discharging car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 G06K19/07Record carriers with conductive marks, printed circuits or semiconductor circuit elements, e.g. credit or identity cards also with resonating or responding marks without active components with integrated circuit chi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一种卡连接器,构成为在其内部容纳大致为矩形的卡。该卡具有接触焊盘和大致平行的第一和第二侧边,在所述第一侧边接近所述卡前端部的位置形成有削去部分,该削去部分包括短边和锥形肩部,其中所述短边从所述前端部大致平行于所述第一侧边延伸,所述锥形肩部从所述短边延伸至所述第一侧边。所述卡连接器包括绝缘壳体,该壳体具有间隔开的第一、第二侧壁,所述侧壁在其中限定了腔部,用于容纳在插入方向上的卡。在所述第一侧壁附近设置有锥形表面,以倾斜于插入方向引导未正确插入的卡,在所述第二侧壁中形成有第二侧壁凹陷部,以允许未正确插入的卡的角部进入。在所述壳体中安装有多个导电端子,它们被设置为当卡被正确插入壳体时能与卡的接触焊盘接合。在所述壳体上还安装有金属外壳。

Description

卡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卡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容纳小型卡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通常而言,电子设备,例如个人电脑、移动或行动电话、PDA(个人数字助理)、数码相机、摄像机、音乐播放器、游戏机以及车载导航系统都配备有卡连接器,适于使用多种记忆卡,例如迷你SD
Figure A200780015680D0005144742QIETU
卡、TransFlash
Figure A200780015680D0005144750QIETU
卡、微型SD
Figure A200780015680D0005144826QIETU
卡等。
近期以来,电子设备的快速小型化产生了记忆卡和卡连接器快速小型化的趋势。卡连接器倾向于被布置在几乎看不见的位置,例如电子设备的侧边和底边,同时将部件例如显示屏、操作按钮等所布置的位置排除在外。相应地,卡可能被上下颠倒插入,即不正确插入。如果卡插入不正确,那么卡的外侧区域而不是其焊盘将紧靠卡连接器的连接端子。因此,连接端子可能被意外地弯曲和损坏。为了这一点,已经提出了一种卡连接器,其可以防止卡的不正确插入(例如,参见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4-335172)。
图12是展示了传统卡连接器的透视图。在图12中,参考标记301标示了形成卡连接器壳体的机壳。该机壳301具有基座302和盖罩303,其中所述基座为由合成树脂形成的模制组件,所述盖罩由金属板形成并固定在基座302上。在机壳301中设置有插入卡的插入空间(未显示)以及在所述外壳301的后端部形成有插入开口304。在基座302的两侧壁上分别形成有用于引导卡的引导槽305。从卡插入开口304插入的卡可以沿着引导槽305在箭头所示的方向上移动。在基座302的前端部的附近布置了多个由金属形成的端子308,这样它们与插入机壳301内的卡的表面电极相接触以建立电连接。
盖罩303进一步设置有面板部306,用于遮盖基座302的开口上表面。面板部306设置有接合凸起307,用于防止不正确地插入。如果将卡上下颠倒插入,即不正确地插入,接合凸起307紧靠未正确插入的卡的前部上边缘,从而固定住卡并阻止卡进一步移动。这样防止端子308被未正确插入的卡损坏。同时,如果卡以正确的姿态插入,那么接合凸起307就容纳在形成于卡的上表面的前端部附近的凹陷部中。因此,正确插入的卡在机壳301内移动到前端部,这样它的表面电极与端子308之间开始形成机械及电接触,并建立电连接。
然而,由于上述传统的卡连接器具有形成在盖罩303中的接合凸起307,那么就要求用于容纳接合凸起307的凹陷部形成于卡的上表面的前端部附近。但是,由于很难在尺寸和厚度很小的卡上形成凹陷部,因此使得在小卡上的应用就尤为困难。进一步来说,接合凸起307既是用于保持住正确插入的卡的首要措施,也是防止不正确插入的措施。因此,其一部分会受到卡在紧靠时施加的力,这样接合凸起307和在盖罩303中的接合凸起307的周围会变形。还有在不正确插入的卡中,卡的一部分受到来自接合凸起307的反作用力,这样,形成卡外壁的部分可能被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已经考虑到了解决传统卡连接器所面临的上述难题,并且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可靠地防止将卡不正确插入的卡连接器,其具有这样的结构,即包括从第一侧壁部分凸起的凸起部分和形成于第二侧壁部分的接合凹陷部,其中所述凸起部分包括锥形表面,该表面紧靠形成于卡的第一侧边上靠近前端部的锥形肩部。通过这种结构,当不正确插入的卡沿着凸起部分锥形表面移动时,卡的肩部紧靠第二侧壁部分的前侧端部并且转动,这样在卡的前端部的第一侧边上的角部就进入了接合凹陷部并且紧靠容纳部。本发明进一步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卡不正确插入的卡连接器,即使卡很小。即,卡连接器的多个位置设定为紧靠不正确插入的卡的多个位置,这样就阻止卡进一步向卡连接器的内部移动。因此,卡连接器不会因为卡施加的力而损坏,并且卡也不会损坏。
要满足上述目标,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卡连接器,其包括:壳体,用于在其中容纳设置有端子部件的卡,该卡被插入壳体中;连接端子,其设置为固定到壳体上并且能够与卡的端子部件相接触;以及外壳,其设置为固定到壳体上并设置有平坦部分。所述卡具有形成于第一侧边前端部附近的第一削去部分和第二侧边,该第二侧边与第一侧边相反并从前端部的第二角部直线地延伸到后端部,所述第一削去部分包括直线部分和锥形肩部,所述直线部分从前端部的第一角部直线地延伸,所述锥形肩部与直线部分的后端部一侧相连接。所述壳体设置有第一、第二侧壁部分、凸起部分和接合凹陷部,所述两侧壁分别与以正确姿态插入的卡的第一、第二侧边相对并且在卡的插入方向上延伸;所述凸起部分包括锥形表面,该表面设置为紧靠上述肩部并且从第一侧壁部分向第二侧壁部分凸起;所述接合凹陷部形成于第二侧壁部分中,以允许未正确插入的卡的第一角部进入。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所述卡连接器具有卡引导机构,该引导机构设置有滑动部件和推动部件,所述滑动部分设置为在与卡的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按压以正确姿态插入壳体的卡,所述推动部件设置为在与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推动所述滑动部件。通过所述设置,当滑动部件停止在锁定位置时,以及当通过推动操作在插入方向上按压卡,从而使得滑动部件在卡的插入方向上移动并到达终止点时,滑动部件在推动部件施加的推动力的作用下,从终止点朝与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由此将卡退出。所述滑动部件包括凸起部分。
按照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所述卡连接器被设置成这样的情况,即第一侧壁部分和第二侧壁部分中的每一个在其插入方向的前侧端部具有第二侧边紧靠部和肩部紧靠部,两部分设置为分别允许未正确插入的卡的第二侧边和肩部的紧靠。
按照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所述卡连接器被设置为从肩部紧靠部到接合凹陷部的长度比直线部分的长度长。
按照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所述卡连接器被设置为接合凹陷部的深度比第一角部的半径大。
按照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所述卡连接器被设置为从第二侧边紧靠部到锥形表面的长度比直线部分的长度短。
按照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所述卡连接器以这样一种方式设置:壳体具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形成于在插入方向上比接合凹陷部远的内侧上,而所述外壳具有与凹陷部接合的第一支撑部。
按照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所述卡连接器被设置成这样的情况,即壳体具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形成于第二侧边紧靠部,而所述外壳具有与凹陷部接合的第二支撑部。
按照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所述卡连接器包括:壳体,用于在其中容纳设置有端子部件的卡,该卡被插入壳体中;连接端子,其设置为固定在壳体上并且能够与卡的端子部件接触;以及外壳,其设置为固定在壳体上并设置有平坦部分。所述卡具有形成于第一侧边前端部附近的第一削去部分和第二侧边,该第二侧边与第一侧边相反并从前端部的第二角部直线地延伸到后端部。所述卡连接器的第一侧边边缘设置有接合部,其与以正确姿态插入的卡的第一削去部分相接合。所述接合部包括倾斜表面,其允许未正确插入的卡移动到卡连接器的第二侧边边缘。第二侧边边缘设置有肩部紧靠部和容纳部,所述肩部紧靠部设置为紧靠未正确插入的卡的第一削去部分的肩部,并且允许卡倾斜,所述容纳部设置为紧靠卡的前端部。
按照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所述卡连接器被设置为所述第一侧边边缘进一步设置有固定部分,该固定部分设置为紧靠未正确插入的卡的第二侧边,这样卡由容纳部和固定部分支撑。
按照本发明的卡连接器具有凸起部分和接合凹陷部,其中所述凸起部分从第一侧壁部分凸起,包括锥形表面,该表面设置为紧靠形成于卡的第一侧边的前端部附近的锥形肩部,所述接合凹陷部形成于第二侧壁部分。因此,如果未正确插入的卡沿着凸起部分的锥形表面移动,卡的肩部紧靠第二侧壁部分的前侧端部并且旋转,这样位于卡的前端部的第一侧边的角部进入了接合凹陷部并紧靠容纳部。因此,卡连接器的多个位置能够紧靠未正确插入的卡的多个位置,从而阻止了卡进一步移动。因此,不可能因为卡施加的力而对卡连接器造成损坏,也不可能对卡本身造成损坏。因此,能够可靠地阻止小卡的不正确插入。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了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卡连接器的透视图,其中出于清楚的目的而将外壳从其上移除或省略;
图2是显示了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卡连接器的透视图;
图3是显示了第一实施方式中卡的电极一侧表面的平面视图;
图4是显示了第一实施方式中卡的与电极相反一侧表面的平面视图;
图5是外壳从卡连接器上移除或省略的透视图,显示了尚未插入第一优选实施方式的卡连接器中的不正确定向的卡;
图6是外壳从卡连接器上移除或省略的透视图,显示了正在不正确地插入第一实施方式的卡连接器中的卡;
图7是外壳被从卡连接器上移除或省略的透视图,显示了因为被不正确地插入第一实施方式的卡连接器中而向侧面倾斜的卡;
图8是与图7相似的透视图,显示了外壳从其上被移除;
图9是与图8相似的透视图,其中外壳安装在第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上;
图10是重要部分的放大透视图,其中外壳固定在卡连接器上,显示了第一优选实施方式中的不正确插入操作;
图11是分解视图,显示了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中的不正确插入操作;并且
图12是显示了现有卡连接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参照图1-4,优选实施方式中的卡连接器10安装在基板21上,例如设置在电子设备(未显示)中的印刷电路板。将卡31插入卡连接器10中,这样卡31通过卡连接器10安装在了电子设备中。例如,所述电子设备可以是任何类型的设备,例如个人电脑、手提或移动电话、PDA、数码相机、摄像机、音乐播放器、游戏机以及汽车导航系统等。
卡31大致为矩形板状。在卡31的一个表面的前端部33附近的区域内,布置了多个暴露在外的发挥端子部件作用的接触焊盘32,如图3所示。卡31的另一表面上没有布置接触焊盘32,如图4所示。卡31具有第一削去部分36和第二削去部分37,所述第一削去部分形成于第一侧边34的前端部33的附近,所述第二削去部分形成于比第一侧边34的第一削去部分36更靠近后端部38的区域。第二侧边35与第一侧边34朝向相对且平行于没有削去部分的所述第一侧边34,并且沿着卡31的插入方向直线延伸。如图3所示,从接触焊盘32的方向来看,第一侧边34相当于矩形表面的左侧较长的侧边,并且从接触焊盘32的方向来看,第二侧边35相对于右侧较长的侧边。
第一削去部分36具有直线部分36a和锥形肩部36b,所述直线部分从前端部33延伸到后端部38,所述肩部连接到直线部分36a的后端部38一侧。直线部分36a平行于第二侧边35。卡31的直线部分36a的宽度(图3、4中所示的横向尺寸)比其他部分的宽度小。卡31的前端部33和直线部分36a互相连接的区域,即作为第一侧边34上的第一角部的第一前端角部33a,以及卡31的前端部33和第二侧边35互相连接的区域,即作为在前端33的第二侧边35上的第二角部的第二前端角部33b,都具有外部圆形表面,其形状为具有预先确定半径的圆弧形。加厚部38a在厚度(图3、4中为垂直方向上的尺寸)上比其他部分大,其形成于更靠近卡31的后端部38的区域。
在本优选实施方式中,卡31可以是任何类型的卡,举例来说,诸如迷你卡、
Figure A200780015680D00102
卡、微型
Figure A200780015680D00103
卡等的IC卡。卡31具有形成于第一侧边34上靠近前端部33的锥形肩部36b。这里的描述将建立在卡31是微型
Figure A200780015680D00104
卡的假设之上。
在优选实施方式中,应当理解的是,用来解释卡连接器10的部件的结构和操作的各个方向表述,例如上、下、左、右、前、后,都是相对的而非绝对的。也就是说,当卡连接器10和其部件处于附图所示的位置时,这些表述才是合适的。但是,当卡连接器10和其部件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这些描述就应当改变,并按照卡连接器10和其部件的位置变化来解释。
现在参照图2,卡连接器10具有壳体11和作为护罩的外壳12,其中所述壳体用于支撑住卡31,其由绝缘材料例如合成树脂整体模制而成,所述外壳固定到壳体11的上侧,其可以通过对由导电材料(例如金属)形成的板件进行机械加工(包括冲压、弯曲等)而形成。设置成外壳12的平坦部分的上表面12a形成平板的形状,其盖住了插入卡连接器10的卡31的一部分,还盖住了滑动部件14及其执行操作的整个范围。卡连接器10的主体部大致为扁平的矩形形状,并且被安装在基板21的表面上。卡31从卡连接器10的前端(图1中为右下,图2中为左上)插入。在这一阶段,下面的描述将建立在这样的假设上,即卡31在其设置有接触焊盘32的表面朝下的情况下插入卡连接器10。特别是当卡31插入时,卡31的第一侧边34和第二侧边35分别沿着卡连接器10的第一侧边边缘10a和第二侧边边缘10b运动。
图1还显示了卡连接器10,其中出于便于描述的目的而将外壳12从其上移除或省略。如图1所示,壳体11具有底壁部分11a和后壁部分11b,底壁部分11a具有这样的形状,即前边缘侧(相对于卡31插入方向为前面,在图1中为右下侧)以大致呈现U字的形状被切掉,并且后壁部分11b沿着底壁部分11a的后部的后边缘延伸并与底壁部分11a垂直。底壁部分11a的上表面设置有多个端子装载槽11e,这些装载槽11e形成为贯穿前-后方向。端子13能够发挥连接端子的作用,其被分别插进并固定在端子装载槽11e上。每个端子13的足部固定在端子装载槽11e内部靠近底壁部分11a的前侧边缘的部分上,并且端子的梢部13b朝着后侧面壁11b倾斜地向上延伸且从底壁部分11a的上表面凸起。端子13的梢部13b发挥着接触部的作用,并与接触焊盘32进行接触以与其电连接。从各个端子13的足部延伸的焊接尾部13a从底壁部分11a的前侧的边缘向前凸起,并且通过焊接等方法电连接到信号线、接触焊盘和端子等,该焊接尾部设置为暴露于基板21的表面,即连接到对应的端子部22。
壳体11具有第一侧壁部分11c和第二侧壁部分11d,所述第一侧壁部分11c作为侧面部分并具有L形横截面,其在后-前方向上沿着底壁部分11a的一个侧边边缘延伸,所述第二侧壁部分11d作为侧面部分在后-前方向上沿着底壁部分11a的另一个侧边边缘延伸。第一侧壁部分11c和第二侧壁部分11d分别对应于卡连接器10的第一侧边边缘10a和第二侧边边缘10b。
卡连接器10是所谓的推入/推出类型或推-推类型,当将卡插入卡连接器10和当将卡31从卡连接器10中卸出时,需要做出推动卡31的动作。因此,用于引导卡31的卡引导机构的滑动部件14被附着于第一侧壁部分11c上,这样它可以在后-前方向上滑动,即在卡31的插入方向上滑动。
滑动部件14具有第一接合部14a和第二接合部14b,作为与卡31接合的接合部。第一接合部14a包括作为倾斜表面的锥形表面14c,其是与卡31的第一削去部分36相接合的部分,并且第一削去部分36的肩部36b与其紧靠。也就是说,第一接合部14a是凸起部分,其从第一侧壁部分11c向第二侧壁部分11d凸起。锥形表面14c形成于卡31的插入方向的前侧,位于第一接合部14a上。对着直线部分36a的平坦表面14f形成于锥形表面14c的远侧上。平坦表面14f在卡31的插入方向上延伸。第二接合部14b是与卡31的第二削去部分37相接合的部分,并且整体形成于在卡31的插入方向上比第一接触部14a更靠近的一侧上,以从滑动部件14的内部侧表面上凸起。这使得滑动部件14能够通过第一和第二接合部14a和14b固定住卡31,并且与卡31一起在后-前方向上运动。
由螺旋弹簧形成的推动部件15被设置为向前推动滑动部件14的部件,其固定于第一侧壁部分11c上。推动部件15的两端部分别与后壁部分11b的止挡11f和滑动部件14的后端部保持接触。因此,推动部件15可以在与卡31的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推动滑动部件14,即在卡31卸出的方向上。
作为固定凸轮的销状部件17的一端接合到止挡11f上,销状部件17的另一端接合在凸轮槽14e中并可枢转地与该凸轮槽相连接,该凸轮槽14e作为滑动凸轮形成于滑动部件14的上表面。所述销状部件17与凸轮槽14e合作使得滑动部件14与卡31一起移动,以实现推-推的动作。因此,上述卡引导机构可以这种方式起作用,即当卡31通过在插入方向上施加到卡31上的推动作用沿着插入方向移动到终点时,卡31在推动部件15的推动力的作用下从终点沿与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上移动,以从卡连接器中卸出。既然实现推-推动作的凸轮机构就像本案中使用销状部件17和凸轮槽14e在本领域中为众所周知的,那么这里就省略了进一步的描述。
第一侧壁部分11c形成于其前端部分,其具有停止件部分11g,该停止件部分能够发挥停止件部件的作用以使滑动部件14停止,其中该滑动部件可以移动以卸出卡31。停止件部分11g的前端部内的角部是第二侧边紧靠部分11h,其发挥着固定部件的作用,当如下文将描述的那样将卡31不正确地插入时,卡31的第二侧边35可以与之相接合。凹陷部设置于第二侧边紧靠部11h的前端部侧边上,其形成了第二侧边紧靠支撑部11m,发挥着与外壳12的一部分相接合的凹陷部分的作用。因而当卡31不正确地插入时,第二侧边紧靠支撑部11m允许第二侧边紧靠部11h由外壳12支撑以克服卡31施加的力。
作为接合凹陷部设置的的前端接合凹陷部11j形成于第二侧壁部分11d中,这样就允许当卡31不正确地插入时,卡31的前端部33处的第一侧边34的角部(即第一前端角部33a)进入。在附图所示的例子中,前端接合凹陷部11j形成为开口,该开口在厚度方向上将第二侧壁部分11d贯穿。可选择地,它可以是具有这样形状的凹陷部,即第二侧壁部分11d内部的侧表面向外凹陷。在这种情况下,凹陷部的深度可以任意设置。但是优选地,凹陷部的深度比第一前端角部33a的外表面的半径大。同样优选地,前端接合凹陷部11j的深度,即从前端接合凹陷部11j的前端壁11p到作为容纳部的后端壁11n的尺度不小于前端角部33a的外表面的半径的两倍。这样,如果卡31未正确插入,卡31的第一前端角部33a当然可以进入前端接合凹陷部11j中。
进一步,相对于卡31的插入方向,另一个凹陷部形成于比前端接合凹陷部11j的后端壁11n更远的内侧面上。这个凹陷部形成了作为凹陷部分设置的前端紧靠支撑部11k,外壳12的一部分与其相接合。因此,当卡31未正确安装时,这个凹陷部允许前端接合凹陷部11j的后端壁11n由外壳12支撑以克服卡31施加的力。
第二侧壁部分11d的前端部内的角部形成了肩部紧靠部11i,当卡31未正确插入时,允许卡31的肩部36b与其紧靠。在这个阶段,尽管没有在附图中显示,但是第二侧边紧靠支撑部11m,也就是将与外壳12的一部分接合的肩部紧靠支撑部,可以像期望的那样形成。因此,如果卡31未正确地插入,那么此支撑部将允许肩部紧靠部11i由外壳12支撑以克服卡31施加的力。
这里,设置前端接合凹陷部11j位置可以任意设定。然而,设置的位置应当优选地为下面情况,即从接合凹陷部11j的前端到肩部紧靠部11i的长度(更准确地说,在卡31的插入方向上看,前端部接合凹陷部11j的前侧一端与肩部紧靠部11i之间的长度)长于卡31的直线部分36a的长度。通过这样的做法,如果卡31未正确插入,那么在维持卡31的肩部36b紧靠肩部紧靠部11i的同时,卡31的第一前端角部33a就能够进入前端接合凹陷部11j。
同样优选的是将第二侧边紧靠部11h和肩部紧靠部11i在卡31的插入方向上布置在大致相同的位置上。优选地,滑动部件14的第一接合部14a和锥形表面14c被设定在这样的位置上,即在滑动部件14紧靠停止件部分11g的状态下,从第二侧边紧靠部11h到锥形表面14c的长度比卡31的直线部分36a的长度短。因此,如果将卡不正确地插入,那么卡31的第二前端角部33b可以沿着锥形表面14c移动,这样卡31作为整体可以在第二侧壁部分11d的方向上移动。
更加优选地,将第一接合部14a和锥形表面14c设置在这样的位置上,即从第二侧边紧靠部11h到第一接合部14a顶部(也就是到锥形表面14c的后壁部分11b的端部)的距离,在滑动部件14紧靠停止件部分11g的状态下,比卡31的直线部分36a的长度短。因此,如果卡31未正确插入,那么整个卡31朝向第二侧壁部分11d的运动可以在卡31的肩部36b紧靠肩部紧靠部11i之前完成。
同样优选地,将滑动部件14的平坦表面14f与第二侧壁部分11d的内侧表面之间的距离设置为比卡31的直线部分36a的宽度稍大,并且比卡31的第一侧边34和第二侧边35之间的距离稍小。因此,如果将卡31正确地插入,滑动部件14的第一接合部14a与卡31的第一削去部分36的接合将进入这种状态,即卡31的直线部分36a与滑动部件14的平坦表面14f相接触或者接近,并且进一步地卡31的第二侧边35与第二侧壁部分11d的内侧表面相接触或接近。因此,卡31可以平滑地与滑动部件14一起沿着第二侧壁部分11d运动。
下面将描述上述结构的卡连接器10的操作。首先,将描述卡31以正确的姿态插入卡连接器10的情况,即卡10正确插入的情况。
在此情况下,使用者手动(用手和手指)将卡31从卡连接器10的前侧插入。卡31被插入这样的一个位置,即其前端部33朝向壳体11的后壁部11b引导,并且设置有接触焊盘32的表面对着基板21,并且没有设置接触焊盘32的表面对着外壳12的上表面12a。因此,卡31的第一侧边34沿着壳体11的第一侧壁部分11c运动,并且其第二侧边35沿着壳体11的第二侧壁部分11d运动。
随后,当使用者进一步将卡31推向卡连接器10的内部,滑动部件14的第一和第二接合部14a、14b分别与卡31的第一和第二削去部分36、37相接触,这样卡31与滑动部件14一起向后壁部分11b运动。此时,使用者手与手指施加的压力从卡31的肩部36b通过第一接合部14a的锥形表面14c到达滑动部件14。然后,滑动部件14压缩包含有螺旋弹簧的推动部件15,这样滑动部件14和卡31就承受了推动部件15的推斥力。但是,它们可以逆着推斥力而运动,因为推斥力比使用者的手或手指等施加的推力要小。在这个情况下,滑动部件14沿着第一侧壁部分11c滑动,并且卡31与滑动部件14一起运动。特别是,卡31的第一侧边34和第二侧边35分别沿着壳体11的第一侧壁部分11c和第二侧壁部分11d运动。在那之后,滑动部件14和卡31到达终点,即最远的位置,并且进入满冲程状态。
当使用者停止推动卡31的动作并且松开对卡31的推力,推动部件15的推斥力使得滑动部件14和卡31在离开后壁部11b的方向上运动。然后滑动部件14和卡31停止在锁定位置,在那里卡31维持在卡连接器10中的锁定状态。这是因为接合在滑动部件14的凸轮槽14e中的销状部件17与凸轮槽14e的一部分进入接触,由此停止滑动部件14的运动,因此将滑动部件14停止在锁定位置。
然后卡31被固定在锁定位置,这样其进入了下述状态,即允许向设置有基板21的电子设备的操作装置等发送数据或从其接收数据,其中基板21上安装有卡连接器10。应当注意的是,当卡31固定在锁定位置时,卡31的接触焊盘32与端子13的梢部13b相接触以维持电传导。
下面是将卡31从卡连接器10上卸出或移除的操作。
当使用者用手或手指推卡31,或采取类似举动,滑动部件14和卡31从锁定位置挪开至后壁部分11b。进一步推动卡31,使得滑动部件14和卡31到达终点(即最远的位置),并且进入满冲程状态。
随后,当使用者停止推动卡31的动作并松开对卡31的推力,推动部件15的推斥力使得滑动部件14和卡31在离开后壁部分11b的方向上运动并向锁定位置的方向返回。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滑动部件14到达锁定位置,接合在滑动部件14的凸轮槽14e中的销状部件17也不与凸轮槽14e的一部分相接合,并且因此滑动部件14的动作不会受到限制,也不会停止在锁定位置。因此,滑动部件14和卡31越过锁定位置并且进一步在与卡31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上运动。
当滑动部件14的前端部紧靠停止件部分11g时,滑动部件14和卡31停止下来。此时,卡31的第一、第二削去部分36、37与滑动部件14的第一、第二接合部14a、14b之间的接合仍然未松开。换句话说,即使滑动部件14返回图1所示的位置,卡31仍然不会跳出卡连接器10,因为其通过滑动部件14的第一、第二接合部14a、14b而被置于临时固定状态。这消除了卡31丢失的可能性。
滑动部件14的第一、第二接合部14a、14b对卡31临时固定的力度比所需要的大,于是当滑动部件14通过紧靠停止件部分11g而停止时,卡31不会被松开。但是那一力度又足够弱于使用者用手和手指等拉动卡31的力度。因此,被滑动部件14的第一、第二接合部14a和14b临时固定的卡31能够通过使用者的手或手指等的拉动而轻易地从滑动部件14取下,其中滑动部件14在紧靠停止件部分11g的作用下停止。
参照图5-10,接下来是卡31未正确插入时的操作。出于便于描述的目的,下面仅仅讨论卡31上下颠倒插入的情况。
如果使用者从卡连接器10的前端将卡31插入而未足够注意到卡31的姿态或位置,可能发生不正确的插入。在图5所示的例子中,卡31被上下颠倒插入,即将设置有接触焊盘32的表面对着外壳12的上表面12a,而将没有接触焊盘32的表面对着基板21。在图5中,出于便于描述的目的,外壳12从卡连接器10上移除或省略。
当卡31的前端部33插入卡连接器10时,前端部33处的第二侧边35上作为角部的第二前端角部33b与滑动部件14的锥形表面14c相接触。锥形表面14c形成于卡31插入方向上的前侧,位于第一接合部14a处,其中该第一接合部从滑动部件14内部的侧表面凸起。因此,如果卡31在这个状态下运动,第二前端角部33b受到锥形表面14c的引导,这样卡31就完全移向第二侧壁部分11d。也就是说,卡31在其宽度方向上移动,以接近第二侧壁部分11d。
这里,卡31宽度在直线部分36a处比其他部分窄,并且直线部分36a是将与第一接合部14a接合的第一削去部分36的一部分。相应地,在直线部分36a的卡31的宽度和在其他部分的卡31的宽度之间的差别大约与第一接合部14a凸起的量相等。这使得卡31朝向第二侧壁部分11d移动第一接合部14a凸起的量。也就是说,未正确插入的卡31在其插入方向上运动,与滑动部件14的第一接合部14a相间隔。
在第二侧边紧靠部11h到锥形表面14c的后壁部分11b的端部的长度比卡31的直线部分36a的长度短的情况下,如图6所示,卡31向第二侧壁部分11d的整个移动在肩部36b紧靠肩部紧靠部11i之前就完成了。因此,直线部分36a与第二侧壁部分11d的内侧表面相接触或接近。这里,卡31的第二侧边35远离第二侧边紧靠部11h。
随后,如果使用者通过对卡31的后端部38施加插入方向上的力而进一步推动卡31,那么卡31在其后端部38向壳体11的第一侧壁部分11c运动的方向上转动,即在图6中从上看时在逆时针的方向上,这是因为卡31的第二前端角部33b紧靠滑动部件14,并且锥形肩部36b紧靠肩部紧靠部11i,并且第二侧边35远离第二侧边紧靠部11h。然后,如图10所示,在卡31的第一前端角部33a进入前端接合凹陷部11j,并且抵靠着后端壁11n的时候,第一前端角部33a将被阻止插入,并且卡31的前进受到限制,导致图7-10所示的状态。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8所示,外壳12具有第一支撑部12b和第二支撑部12c,所述第一支撑部形成为从与壳体11的第二侧壁部分11d对应的侧壁向内凸起,所述第二支撑部12c形成为从与壳体11的第一侧壁部分11c对应的位置向下凸起。参照图9、10,在外壳12被安装在壳体11上的同时,第一支撑部12b与壳体11的前端紧靠支撑部11k相接合,以由此支撑前端接合凹陷部11j的后端壁11n,并且第二支撑部12c与壳体11的第二侧边紧靠支撑部11m相接合,以由此支撑第二侧边紧靠部11h。
如图7-10所示,卡31占据了相对于插入方向倾斜的位置。在图7中清楚地显示了卡31的第二侧边35与第二侧边紧靠部11h相接触。此时,在图10中清楚可见,第一前端角部33a与前端接合凹陷部11j的后端壁11n相接触。从而,未正确插入的卡31其在多个位置上紧靠壳体11的多个位置而被阻止进一步运动。也就是说,通过第一前端角部33a紧靠前端接合凹陷部11j的后端壁11n,并且第二侧边35紧靠第二侧边紧靠部11h,以及肩部36b紧靠肩部紧靠部11i,阻止了卡31的进一步运动。此时,壳体11的前端接合凹陷部11j、第二侧边紧靠部11h和肩部紧靠部11i发挥着预防不正确插入部件的功能,以防止将卡31不正确地插入。
然后,通过前端接合凹陷部11j紧靠第一前端角部33a、第二侧边紧靠部11h紧靠第二侧边35以及肩部紧靠部11i紧靠肩部36b,卡31停止在如图7-10所示的位置。如图7、8所示,没有出现紧靠卡31的设置有接触焊盘32的表面的现象,这排除了损坏端子13的梢部13b的可能性。
进一步地,卡31通过第一前端角部33a、第二侧边35和肩部36b而紧靠壳体11。尽管卡31承受了反作用力并由此被阻止进一步运动,但是反作用力可以被分散到与卡31接触的多个位置上。这样消除了卡31如果承受来自壳体11的反作用力而可能遭受的损坏。此外,前端接合凹陷部11j、第二侧边紧靠部11h和肩部紧靠部11i,这些卡31所紧靠的部分由绝缘材料例如合成树脂形成,而不像硬质材料例如金属。这也消除了对卡31造成损坏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壳体11通过前端接合凹陷部11j、第二侧边紧靠部11h和肩部紧靠部11i而紧靠卡31。尽管壳体11承受了将卡31插入的力,但是这个力可以被分散到与壳体11相接触的多个位置。这样消除了对壳体11造成损坏的可能性,即使其承受了由卡31施加的力。进一步来说,既然前端接合凹陷部11j的后端壁11n通过外壳12的第一支撑部12b与前端紧靠支撑部11k相接合而得到支撑,那么即使壳体11承受了由卡31施加的力,其也不大可能存在变形和损坏。同样地,既然第二侧边紧靠部11h通过外壳12的第二支撑部12c与卡31的第二侧边紧靠支撑部11m的接合而得到支撑,那么即使壳体11承受了由未正确插入的卡31施加的力,其也不大可能存在变形和损坏。在可选方案中,第一支撑部12b的梢部可能受到包括弯曲在内的机械加工,以使得卡31不会与外壳12的角部直接接触,使得第一支撑部12b直接容纳卡31的前端部33,并使得前端接合凹陷部11j的后端壁11n支撑第一支撑部12b。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已经描述了这样一种情况,即卡连接器10具有卡引导机构,并且从第一侧壁部分11c向第二侧壁部分11d凸起的凸起部分是滑动部件14的第一接合部14a。可选择地,卡连接器10可以不设置有任何卡引导机构。在这种情况下,凸起部分可能是任何类型,只要其包括卡31的肩部36a和锥形表面14c,并且从第一侧壁部分11c向第二侧壁部分11d凸起。例如,它可以是固定在第一侧壁部分11c上的凸起弹性主体。
如上文所描述的,在本优选实施方式中,卡连接器10具有将卡31插入其中的壳体11。壳体11设置有第一、第二侧壁部分11c、11d和凸起部分以及前端接合凹陷部11j,所述第一、第二侧壁部11c、11d分别对着以正确姿态插入的卡31的第一、第二侧边34、35,并且在卡31插入的方向上延伸;所述凸起部分包括锥形表面14c,该表面紧靠卡31的肩部36b并且从第一侧壁部分11c向第二侧壁部分11d凸起;所述前端接合凹陷部形成于第二侧壁部分11d中,以允许卡31的第一前端角部33a插入。
通过这一结构,如果未正确插入的卡31沿着锥形表面14c运动,那么卡31的肩部36b紧靠第二侧壁部分11d的前侧端部并且旋转,这样卡31的第一前端角部33a进入前端接合凹陷部11j。因此,壳体11的多个位置紧靠卡31的多个位置,从而可以防止卡31任何的进一步运动。这样消除了由卡31施加的力损坏壳体11的可能性,以及消除了损坏卡31的可能性。因此,有效地阻止小尺寸的卡31的不正确插入成为可能。因而,这样简单的结构确保了防止将卡31不正确地插入。进一步,由于不需要增加任何用于防止不正确插入的部件,因此也就未增加部件的数目和成本。此外,卡31也不会受到损坏。
卡连接器10进一步设置有由滑动部件14以及推动部件15获得的卡引导机构,该推动部件15被设置用来在与卡31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推动滑动部件14。也就是说,当滑动部件14在插入方向上运动并且在推动作用下达到终点时,推动部件15的推力使得滑动部件14在插入方向的相反方向上从终端运动,以由此将卡31卸出,其中所述推动作用使得滑动部件14停止在锁定位置并且使得卡31在插入方向上受到推动。上述凸起部分与滑动部件14的第一接合部14a相对应。所述推-推操作使得卡31能够简单地插入和卸出。
下面将描述本发明的第二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清楚的是,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相同的结构都保留了相同的参考标记,因此这里省略了其描述。对操作和效果来说也是一样。
图11是分解视图,显示了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中的不正确插入操作。
第一实施方式的卡连接器10适于以这样一种状态插入卡31,即设置有接触焊盘32的表面对着基板21,无接触焊盘32的表面对着外壳12的上表面12a。相反,第二实施方式中的卡连接器10适于以这样一种状态插入卡31,即设置有接触焊盘32的表面对着外壳12的上表面12a,无接触焊盘32的表面对着基板21。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卡31未正确插入卡连接器,即上下颠倒。而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设置为当在图11中接触焊盘32面朝上并且削去部分36面朝左时其为正确的插入。
因此,第二实施方式中壳体11的部件和外壳12的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关于卡31的插入方向在左右方向上相反。进一步,后壁部11b设置有多个端子装载槽11q,这些端子装载槽形成为贯穿后-前方向,并且端子13的足部分别插入并固定于端子装载槽11q中。每一个端子13向壳体11的前边缘侧延伸,并且其梢部13b向下凸起,这样其与设置于卡31的上表面的接触焊盘32相接触,并且与接触焊盘电连接。
在其他方面,第二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描述的相同,因此这里省略了其描述。
卡31正确插入时的操作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操作相同,除了卡31的姿态是上下颠倒的以外。因此这里省略了操作的描述。
卡31未正确插入时的操作也与第一优选实施方式中的操作相同,除了卡31的姿态是上下颠倒的以外。也就是说,在如图11所示卡31被阻止旋转的状态中,卡31关于插入方向而倾斜,这样卡31的第一前端角部33a进入了前端接合凹陷部11j,并且第二侧边35紧靠第二侧边紧靠部11h或对其冲击,并且肩部36b紧靠肩部紧靠部11i,由此阻止卡31的任何前进。
在其他方面,第二优选实施方式的操作与第一实施方式所描述的相同,因此这里省略了相关描述。
在端子13向壳体11的前边缘侧延伸的一种连接器中,如同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卡连接器10中一样,如果卡31未正确插入并与端子13相接触,端子13可能导致翘曲(buckling)。然而,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壳体11的前端接合凹陷部11j、第二侧边紧靠部11h和肩部紧靠部11i发挥着预防不正确插入部件的功能,以防止卡31的不正确插入。这阻止了未正确插入的卡31与端子13相接触,因此消除了端子13承受弯曲的可能性。
需要被理解的是本发明不应当局限于前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因此,相关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发明的要点可以想到各种变化和修改。它们和附加权利要求一样,不应当被排除在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之外。

Claims (12)

1.一种卡连接器,用于在其内部容纳大致为矩形的卡,该卡具有接触焊盘和大致平行的第一和第二侧边,在所述第一侧边接近所述卡前端部的位置形成有削去部分,该削去部分包括短边和锥形肩部,其中所述短边从所述前端部大致平行于所述第一侧边延伸,所述锥形肩部从所述短边延伸至所述第一侧边,所述卡连接器包括:
绝缘壳体,该壳体具有间隔开的第一、第二侧壁,锥形表面以及第二侧壁凹陷部,所述两侧壁在其中限定了腔部,用于容纳在插入方向上的卡,所述锥形表面邻近所述第一侧壁,以倾斜于插入方向引导未正确插入的卡,所述第二侧壁凹陷部形成于所述第二侧壁中,以允许未正确插入的卡的角部进入;以及
多个导电端子,这些端子安装在所述壳体中,并被设置为当卡被正确插入壳体时能与卡的接触焊盘接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括:
卡引导机构,包括滑动部件和推动部件,所述滑动部件设置为与正确插入壳体的卡接合,所述推动部件设置为在同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推动滑动部件,所述滑动部件包括凸起部分,当卡正确插入连接器时,该凸起部分与卡的所述削去部分接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引导机构如此设置,使得当所述滑动部件停止于锁定位置以及所述滑动部件随后通过在插入方向上推卡而沿着插入方向运动直到其到达终止点时,所述滑动部件在推动部件的推力作用下,从终止点朝着与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由此将卡从连接器中卸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在其前侧端部沿着插入方向分别包括第二侧边紧靠部和肩部紧靠部,当卡未正确插入时,插入卡的所述第二侧边和所述肩部能够紧靠这些部分。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从所述肩部紧靠部到所述第二侧壁凹陷部的长度比卡的短边长度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壁凹陷部的深度比所述未正确插入的卡的所述角部的半径大。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从所述第二侧边紧靠部到所述锥形表面的长度比短边的长度短。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置有外壳凹陷部,该外壳凹陷部形成于所述腔部内侧沿着插入方向比凹陷部更远的位置上,以及
所述外壳包括位于所述外壳凹陷部内侧的第一支撑部。
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置有形成于第二侧边紧靠部的凹陷部,以及
所述外壳设置有能够与所述凹陷部接合的第二支撑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安装于所述壳体上的金属外壳。
11.一种卡连接器,其包括:
壳体,用于支撑设置有端子部件的卡,该卡适于插入壳体中;
连接端子,设置为固定于壳体上并且与卡的端子部件接触;以及
外壳,设置为固定于壳体上并且设有平坦部分,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设置有第一削去部分和第二侧边,所述第一削去部分形成于第一侧边的前端部附近,所述第二侧边与第一侧边相对并且从所述前端部的第二角部直线地延伸至后端部;
所述卡连接器的第一侧边边缘设置有接合部,该接合部同以正确姿态插入的卡的第一削去部分相接合;
所述接合部包括倾斜的表面,该表面设置为允许未正确插入的卡朝着所述卡连接器的所述第二侧边边缘移动;并且
所述第二侧边边缘设置有肩部紧靠部和容纳部,所述肩部紧靠部能够紧靠未正确插入的卡的所述第一削去部分的所述肩部,由此允许卡倾斜,并且所述容纳部设置为紧靠卡的所述前端部。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边边缘进一步设置有固定部分,该固定部分设置为当卡未正确插入时紧靠卡的所述第二侧边,使得所述卡由所述容纳部和所述固定部分支撑。
CN2007800156802A 2006-03-02 2007-03-02 卡连接器 Active CN10143275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56326/2006 2006-03-02
JP2006056326A JP4789654B2 (ja) 2006-03-02 2006-03-02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PCT/US2007/005487 WO2007103246A2 (en) 2006-03-02 2007-03-02 Card connecto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32757A true CN101432757A (zh) 2009-05-13
CN101432757B CN101432757B (zh) 2012-10-03

Family

ID=383704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156802A Active CN101432757B (zh) 2006-03-02 2007-03-02 卡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7794281B2 (zh)
JP (1) JP4789654B2 (zh)
KR (1) KR101057236B1 (zh)
CN (1) CN101432757B (zh)
FI (1) FI20085904A (zh)
SE (1) SE0802075L (zh)
WO (1) WO2007103246A2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13178A (zh) * 2018-07-13 2021-02-02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电解水生成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636526B2 (en) * 2010-10-15 2014-01-28 Apple Inc. Connector receptacles having contact protection during improper insertion of a card
JP5749589B2 (ja) * 2011-07-06 2015-07-15 モレ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ドMolex Incorporated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US10374362B2 (en) 2017-06-05 2019-08-06 Apple Inc. Integrated protector for a connecto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36633B (zh) * 1993-05-26 1994-12-21 Monsanto Co
FR2803109B1 (fr) * 1999-12-22 2002-03-01 Framatome Connectors Int Connecteur pour carte a microcircuit et procede de montage d'une telle carte dans ce connecteur
JP3530460B2 (ja) * 2000-04-27 2004-05-24 山一電機株式会社 カードコネクタ
JP4306143B2 (ja) * 2001-04-27 2009-07-29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携帯電話機
JP4646449B2 (ja) 2001-06-29 2011-03-09 モレ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ド カードコネクタ
TW557023U (en) * 2002-12-31 2003-10-01 Lien Ta Technology Ltd Small-type memory card connector framework
JP2004220787A (ja) * 2003-01-09 2004-08-05 Molex Inc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TWI236633B (en) * 2003-04-03 2005-07-21 Egbon Electronics Ltd Memory card socket
DE202004008661U1 (de) * 2004-06-02 2004-08-05 Wem Technology Inc. Verbinder für vier Speicherkarten
CN2757390Y (zh) * 2004-11-25 2006-02-08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子卡连接器
JP4332133B2 (ja) * 2005-05-12 2009-09-16 パナソニック電工株式会社 メモリカード用ソケット
CN2840388Y (zh) * 2005-10-13 2006-11-22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JP4585963B2 (ja) * 2005-12-06 2010-11-24 ホシデン株式会社 カードコネクタ
JP4532420B2 (ja) * 2006-02-24 2010-08-25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13178A (zh) * 2018-07-13 2021-02-02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电解水生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1057236B1 (ko) 2011-08-16
FI20085904A (fi) 2008-09-24
CN101432757B (zh) 2012-10-03
JP2007234465A (ja) 2007-09-13
KR20080107452A (ko) 2008-12-10
SE0802075L (sv) 2008-10-02
JP4789654B2 (ja) 2011-10-12
US20090221184A1 (en) 2009-09-03
WO2007103246A3 (en) 2007-11-08
WO2007103246A2 (en) 2007-09-13
US7794281B2 (en) 2010-09-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694340B2 (ja)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JP5749589B2 (ja)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US7410375B2 (en) Card connector with ejecting mechanism
CN101305384B (zh) 卡连接器
JP4711891B2 (ja)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CN101740899B (zh) 电子卡连接器
JP5738689B2 (ja)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JP4630204B2 (ja) カードコネクタ
JP2013134975A (ja) カード用トレイ及び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JP5824357B2 (ja) コネクタ
US20120021626A1 (en) Electrical card connector having improved spring member
CN101432757B (zh) 卡连接器
JP5106554B2 (ja)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JP4808743B2 (ja)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JP2006302718A (ja) カードコネクタ
JP4489643B2 (ja)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JP2012113984A (ja)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JP4137163B2 (ja)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JP4476889B2 (ja)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US9501672B2 (en) Electrical card connector preventing card from flying out of the receiving space
JP5090482B2 (ja)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JP4944550B2 (ja)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TWM521284U (zh) 卡托及卡連接器
JP4570644B2 (ja) カード用コネ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