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60636A - 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60636A
CN101160636A CNA200680012894XA CN200680012894A CN101160636A CN 101160636 A CN101160636 A CN 101160636A CN A200680012894X A CNA200680012894X A CN A200680012894XA CN 200680012894 A CN200680012894 A CN 200680012894A CN 101160636 A CN101160636 A CN 1011606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tal shell
rubber
terminal board
capacitor
peristo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68001289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60636B (zh
Inventor
三浦照久
村上和宏
新庄正行
北川俊之
川崎周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5358762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5179008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0535876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4821298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1606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606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606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606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9/00Electrolytic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Processes of their manufacture
    • H01G9/004Details
    • H01G9/08Housing; Encapsulation
    • H01G9/10Sealing, e.g. of lead-in wi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11/00Hybrid capacitors, i.e. capacitors having different positive and negative electrodes; Electric double-layer [EDL] capacitors; Processes for the manufacture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G11/78Cases; Housings; Encapsulations; Mountings
    • H01G11/80Gaskets; Seal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GCAPACITORS; CAPACITORS, RECTIFIERS, DETECTORS, SWITCHING DEVICES, LIGHT-SENSITIVE OR TEMPERATURE-SENSITIVE DEVICES OF THE ELECTROLYTIC TYPE
    • H01G11/00Hybrid capacitors, i.e. capacitors having different positive and negative electrodes; Electric double-layer [EDL] capacitors; Processes for the manufacture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G11/74Terminals, e.g. extensions of current collec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Electric Double-Layer Capacitors Or The Like (AREA)
  • Fixed Capacitors And Capacitor Manufacturing Machines (AREA)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容器,该电容器具备:具有开口部的金属外壳、收置于金属外壳内的电容器元件、收置于金属外壳内的电解液、以及将金属外壳的开口部密封的封口橡胶。封口橡胶在被压缩为具有0.5MPa以上且规定最大值以下的应力的状态下将金属外壳的开口部密封。所述电容器不会产生电解液泄漏而具有高可靠性。

Description

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电容器近年来用于各种电子设备、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车辆的备用电源用、再生用、或者电力储备用等多个方面。
图28是现有的电容器5001的剖面图。电容器元件10具备正负一对电极,所述电极分别具有由铝箔构成的集电体、以及形成在所述集电体上的极化电极层。一对电极彼此错位地配置在相反的方向上,且使这些电极之间夹着隔离件而被卷拢,从而形成电容器元件10。从电容器元件10的端面10B、10C分别引出阳极与阴极。在电容器元件10内形成有中空部10A。
电容器元件10与电解液一同被收置于具有底部11C的铝制圆筒状金属外壳11中。突起11A以嵌入于电容器元件10的中空部10A内的方式而一体设置于底部11C上。利用激光焊接等接合方法,将电容器元件10阴极的端面10C以机械和电方式接合于金属外壳11的底部11C上。V字形剖面的缩径加工部11B形成在金属外壳11上,金属外壳11的直径在缩径加工部11B局部地缩小。缩径加工部11B从外侧按压着电容器元件10的端面10B的外围。
在铝制端子板12的外表面,一体设置着用于与外部连接的阳极端子12A。在端子板12的内表面上设置着与电容器元件10的端面10B接合的接合部12B。突起12C嵌入于电容器元件10的中空部10A内。电容器元件10的端面10B利用激光焊接等接合方法,以机械和电方式连接于接合部12B。
环状绝缘环13配设在金属外壳11的缩径加工部11B的上端。绝缘环13从金属外壳11的内表面与端子板12的外侧面之间连接到端子板12的内表面外围的一部分,且使端子板12与金属外壳11之间电绝缘。
由绝缘性橡胶构成的环状封口橡胶14配设在端子板12的表面外围,以卷入的方式对封口橡胶14以及金属外壳11的开口部11D进行加工(一般,称为卷曲加工),由此利用端子板12将金属外壳11密封。
在现有的电容器5001是,以机械方式密封金属外壳11。当在苛刻的环境或条件下使用、或进行使用寿命测试时,可能会发生电容器元件10发热,随之,电解液温度上升且金属外壳11内的压力上升,从而产生电解液从外壳11漏出的情况。
图29是日本专利特开2000-315632号公报中所揭示的其他现有的电容器5002的剖面图。电容器元件111具备正负一对电极,所述电极分别具有由铝箔构成的集电体、以及形成在所述集电体上的极化电极层。一对电极彼此错位地配置在相反方向上,使这些电极之间夹着隔离件而被卷拢,从而形成电容器元件111。从分别露出在电容器元件111的两端面111C、111D上的集电体的露出部分111A、111B,分别引出阳极与阴极。
电容器元件111与电解液一同被收置于具有底部112B的铝制圆筒状金属外壳112中。突起112A设置于金属外壳112的底部112B,并确定电容器元件111的位置后进行固定。封口板113被接合于电容器元件111的端面111C,来密封金属外壳112的开口部112C。设置于封口板113上的突起113A对电容器元件111进行定位并固定。电容器5002进一步具备,绝缘件114、外部连接用端子115、以及配设在电容器元件111中心的棒状的芯材116。在封口板113设置着用以注入电解液的连通孔117。
现有的电容器5002中,金属外壳112与封口板113起到集电端子的作用。
图30表示相互连接的多个电容器5002。电容器5002的端子115以金属外壳112的中心轴5002A为基准,错开地配设于相反的方向5002B、5002C上。这样,多个电容器5002以金属外壳112的中心轴5002A为边界,端子115相互紧密粘接。进而,即使放置在基板118的上表面上,电容器5002的任一个都不会向上脱离,可以以高精度相互连接多个电容器5002,可以形成电容器单元。
在现有的电容器5002中,例如将电容器元件111的阳极接合于封口板113时,封口板113成为阳极,金属外壳112成为阴极。
成了阳极的封口板113与成了阴极的金属外壳112之间,通过绝缘件114进行绝缘。由于封口板113与金属外壳112的距离极小,根据使用环境的不同有时会产生结露,由于所述结露,会使得封口板113与金属外壳112之间短路,从而使蓄积在金属外壳112内的电荷消耗在短路了的部分,从而不能起到作为电容器的功能。
图31是日本专利特开2000-315632号公报中所揭示的另一现有的电容器5003的剖面图。电容器元件220具备正负一对电极,所述电极分别具有由铝箔构成的集电体、以及形成在所述集电体上的极化电极层。一对电极彼此错位地配置在相反方向上,使这些电极之间夹着隔离件而被卷拢,从而形成电容器元件220。从电容器元件220的端面220A、220B分别引出阳极与阴极。
电容器元件220与电解液一同被收置于具有底部221B的铝制圆筒状金属外壳221中。设置于金属外壳221的底部221B且外周形状为多角形的突起221A对电容器元件220进行定位并固定。电容器元件220的端面220B被接合于金属外壳221的底部221B。
铝制封口板222接合于电容器元件220的端面220A上。设置于封口板222的具有多角形外周形状的突起222A,对电容器元件220进行定位并固定。封口板222的部分223被进行氧化铝膜(alumite)处理。电容器5003进一步具备,用于与外部连接的内嵌缝隙式的平板状端子224、具有外部连接用孔的平板状端子225、配设在电容器元件220中心且具有中空部分的棒状的芯材226、以及压力控制阀227。在封口板222设置着用于注入电解液的连通孔222B。
在现有的电容器5003中,电容器元件220中的一个电极可以从接合于封口板222的端子224引出,另一个电极可以从接合于金属外壳221的端子225引出。
图32表示相互连接的多个电容器5003。平板状端子224、225以金属外壳221的中心轴5003A为基准,错开地配设在相反的方向5003B、5003C上。这样,使端子224、225以中心轴5003A为边界而彼此紧密粘接,从而,在将多个电容器5003放置在基板228的上表面上的状态下,电容器5003中的任一个均不会向上脱离基板228。因此,可以高精度地使电容器5003相互连接,且可以形成电容器单元。
在现有的电容器5003中,当将电容器元件220的阴极接合于封口板222时,封口板222成为阴极。当封口板222成了阴极时,且在高温、高湿环境下使用电容器5003的情况下,在构成配设在封口板222上的压力控制阀227的橡胶构件与封口板222的界面处可能会浸入电解液,从而导致电解液泄漏至外部。
由于封口板222为阴极,所以在配设在封口板222上的橡胶构件附近生成氢氧离子,所述氢氧离子是电解液所包含的水分,通过构成封口板222的铝,并经过如下所示的电化学反应而生成的。
H2O+1/2O2+4e-→20H-
所述氢氧离子与电解液的阳离子作用后,电解液呈现出更强的碱性。呈碱性的电解液散布在封口板222与橡胶构件的界面处而与橡胶构件整体接触时,所述电解液可切断橡胶构件的化学性交联结构(chemica1 bridgestructure),导致橡胶构件劣化,从而密封效果降低,由此产生电解液泄漏。
而且,当封口板222与橡胶构件的界面存在微小间隙时,呈碱性的电解液由于界面张力而有可能浸入到所述间隙内,从而发生泄漏。因此,为了防止所述泄漏,使封口板222与橡胶构件紧密粘接。
当将所述电容器元件220的阳极接合于封口板222,从而使封口板222成为阳极时,且作为电解液的溶质而使用四乙基氟硼酸铵(tetra-ethyl-ammonium-fluoroborate)的情况下,在金属外壳221的封口部分,作为电解液中的阴离子的四氟硼酸根阴离子靠近,并发生如下所示的电化学反应。
BF4 -+H2OBF3(OH)-+HF
HF+H2O→H3O++F-
通过所述反应,电解液中生成水合氢离子,由此,封口板222附近的电解液呈酸性。呈酸性的电解液散布在封口板222与橡胶构件的界面处,可能会与封口板222、橡胶构件整体接触,从而使封口板222表面、橡胶构件劣化,导致密封性能降低。
图33是日本专利特开2000-315632号公报中所揭示的另一现有的电容器5004的剖面图。电容器元件310具备正负一对电极,所述电极分别具有由铝箔构成的集电体、以及形成在所述集电体上的极化电极层。一对电极彼此错位地配置在相反方向上,使这些电极之间夹着隔离件而被卷拢,从而形成电容器元件310。从电容器元件310的端面310A、310B分别引出阳极与阴极。
金属板311连接于电容器元件310的端面310A。电容器元件310与电解液一同被收置于具有底部312D的铝制圆筒状金属外壳312中。突起312A被设置于金属外壳312的底部312D。对金属外壳312的开口部312E附近进行缩径加工而成圆环状,由此设置缩径加工部312B。绝缘性的封口板313将金属外壳312的开口部312B密封。棒状的芯材314的一端具有外部连接用端子314A。外部连接用端子315接合于金属外壳312的外表面。利用绝缘件316对芯材314与金属外壳312进行绝缘。由橡胶等弹性绝缘件而构成的闭塞体317与盖318组合,而构成压力控制阀。电容器5004进一步包括O型环319以及封口橡胶320。封口橡胶320配设于封口板313的上表面外围。金属外壳312具有将开口部312E进行卷曲加工的卷曲加工部312C。封口橡胶320通过卷曲加工部312C被压缩,由此密封金属外壳312与封口板313。
在金属外壳312的底部312D上电接合电容器元件310的端面310B的电极。而且,在电容器元件310的端面310A的电极上接合有金属板311。配设在电容器元件310中心的棒状的芯材314接合于金属板311。封口板313形成有用于端子314A贯通的孔313A。利用封口板313,密封金属外壳312的开口部312D。金属外壳312起到集电端子的功能。
图34表示相互连接的多个电容器5004。电容器5004的平板状端子315、314A以金属外壳312的中心轴5004A为基准,错开地配设在相反的方向5004B、5004C上。这样,使端子314A、315以中心轴5004A为边界而彼此紧密粘接。从而,在将多个电容器5004放置在基板321的上表面的状态下,电容器5004不会向上脱离,可以高精度地连接电容器5004。
现有的电容器5004无法充分实现小型大容量化、低电阻化、以及低成本化。由于引出电容器元件310的端面310A的电极的金属板311与芯材314穿过封口板313,从而电阻增大,并导致难以实现小型化且无法降低成本。
发明内容
电容器包括具有开口部的金属外壳、收置于金属外壳内的电容器元件、收置于金属外壳内的电解液、以及将金属外壳的开口部密封的封口橡胶。在以具有0.5MPa以上且规定最大值以下的应力进行压缩的状态下,封口橡胶将金属外壳的开口部密封。
所述电容器不会导致电解液泄漏,从而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容器的剖面图。
图1B是实施方式1的电容器的电容器元件的分解立体图。
图1C是实施方式1的电容器元件的立体图。
图2A是实施方式1的电容器的主要部分剖面图。
图2B是实施方式1的电容器的主要部分剖面图。
图3表示实施方式1的电容器的封口橡胶所产生的应力与金属外壳内的气密性测试的结果。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电容器的密封橡胶的俯视图。
图5A是实施方式2的电容器的主要部分剖面图。
图5B是图5A所示的电容器的主要部分剖面图。
图6A是实施方式2中所述的其他电容器的主要部分剖面图。
图6B是图6A所示的电容器的主要部分剖面图。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电容器的剖面图。
图8A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电容器的剖面图。
图8B是实施方式4的电容器的端子板的立体图。
图9是实施方式4的电容器的主要部分剖面图。
图10是实施方式4的电容器的其他绝缘件的剖面图。
图11是实施方式4的其他电容器的主要部分剖面图。
图1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电容器的主要部分剖面图。
图13是实施方式5的其他电容器的主要部分剖面图。
图1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电容器的主要部分剖面图。
图15是实施方式6的电容器的其他绝缘件的剖面图。
图16是实施方式6的其他电容器的主要部分剖面图。
图17是图16所示的电容器的其他绝缘件的剖面图。
图18是实施方式6中所述的另一电容器的主要部分剖面图。
图19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的电容器的主要部分剖面图。
图20是实施方式7的其他电容器的主要部分剖面图。
图21是实施方式7中所述的另一电容器的主要部分剖面图。
图2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8的电容器的主要部分剖面图。
图2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9的电容器的剖面图。
图24是实施方式9的电容器的主要部分剖面图。
图2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0的电容器的主要部分剖面图。
图2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1的电容器的主要部分剖面图。
图2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2的电容器的主要部分剖面图。
图28是现有的电容器的剖面图。
图29是其他现有的电容器的剖面图。
图30表示相互连接的多个图29所示的电容器。
图31是其他现有的电容器的剖面图。
图32表示相互连接的多个图31所示的电容器。
图33是其他现有的电容器的剖面图。
图34表示相互连接的多个图33所示的电容器。
附图标记
1      电容器元件
1D     电解液
2      金属外壳
2B     缩径部
2G     开口部
1502C  底部
3      端子板
4      绝缘环
5      封口橡胶
6      电容器元件
7A     阳极引线端子电极
7B     阴极引线端子电极
8      封口橡胶
8A     孔(第1孔)
8B     孔(第2孔)
9      金属外壳
9A     缩径部
502A   集电体(第2集电体)
502B   集电体(第1集电体)
50212  电极(第1电极)
502D   电极(第2电极)
503A   极化电极层(第2极化电极层)
503B   极化电极层(第1极化电极层)
504A   隔离件(第2隔离件)
504B   隔离件(第1隔离件)
101    电容器元件
102    金属外壳
102B   缩径部
102C   卷曲部
103    端子板
103B   凸部
103F   台阶部
103G   外侧面(第2外侧面)
103H   外侧面(第1外侧面)
104    封口橡胶
105    绝缘件
1105   绝缘件
1105A  树脂膜
105B   橡胶层
106    绝缘环
107    封口橡胶
108    封口橡胶
201    电容器元件
202    金属外壳
202A   缩径部
202C   卷曲部
203    端子板
204    封口橡胶
205    绝缘件(第1绝缘件)
206    绝缘件(第1绝缘件、第2绝缘件)
1206   绝缘件
1206A   树脂膜
1206B   橡胶层
207     端子板
208     绝缘环
209     封口橡胶
210     绝缘件
211     绝缘件
212     绝缘件
213     绝缘件
214     绝缘件
215     绝缘件
301     电容器元件
302     金属外壳
302B    缩径部
302C    卷曲部
303     端子板
304     封口橡胶
305A    封口橡胶
305B    封口橡胶
306     封口橡胶
307     端子板
308     封口橡胶
1103    端子板
1103F   台阶部
1103G   外侧面(第2外侧面)
1103H   外侧面(第1外侧面)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图1A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容器1001的剖面图。图1B是电容器1001的电容器元件1的分解立体图。图1C是电容器元件1的立体图。图2A与图2B是电容器1001的主要部分剖面图。
电容器元件1具备由铝箔构成的集电体502B、设置于集电体502B上的极化电极层503B、设置于极化电极层503B上的绝缘性隔离件504B、设置于隔离件504B上的由铝箔构成的集电体502A、设置于集电体502A上的极化电极层503A、以及设置于极化电极层503A上的绝缘性隔离件504A。极化电极层503B是活性炭、粘合剂、以及导电构件的混合物。集电体502A、502B与极化电极层503A、503B以及隔离件504A、504B被卷拢,从而获得中心具有中空部1A的电容器元件1。集电体502A、502B彼此错开地配置在相反的方向502E、502F上,且分别具有从电容器元件1的端面1B、1C向着方向502E、502F露出的部分502C、502D。集电体502A、502B的部分502C、502D分别作为在部分502C、502D之间具有静电电容的电容器元件1的2个电极,即阳极502C、阴极502D而发挥功能。
电容器元件1与电解液1D一同被收置于具有底部1502C的圆筒状金属外壳2中。突起2A一体地设置于金属外壳2的底部1502C的内表面2D上,且嵌入于电容器元件1的中空部1A内。电容器元件1的端面1C通过激光焊接等接合方法,以机械和电方式接合于金属外壳2的底部1502C的内表面2D上。在金属外壳2形成有具有V字形剖面且使金属外壳2的直径局部变小的缩径部2B,且从外部按压电容器元件1的端面1B的外围。
铝制端子板3具有与金属外壳2的外部相向的外表面3E、以及与金属外壳2的内部相向的内表面3F。而且,端子板3具有,一体地设置于外表面3E上的外部连接用阳极端子3A、设置于内表面3F上的接合部3B、以及设置于内表面3F的突起3C。突起3C嵌入于电容器元件1的中空部1A内。电容器元件1的端面1B通过激光焊接等接合方法,以机械和电方式接合于接合部3B。
环状绝缘环4配设在金属外壳2内且位于缩径部2B的上端2E。绝缘环4设置为,从金属外壳2的内表面2F与端子板3的外侧面3G之间开始、到端子板3的内表面外围3H的一部分的范围内,保持端子板3与金属外壳2之间绝缘。
由绝缘性橡胶所构成的环状封口橡胶5配设在端子板3的外表面3E的外围3J上。以夹着封口橡胶5而使金属外壳2的圆形开口部2G的端部2J卷向内侧的方式进行加工(一般,称为卷曲加工),由此,封口橡胶5在被压缩的状态下与圆形的端子板3一同将开口部2G密封。金属外壳2的开口部2G具有直径D1。封口橡胶5受到金属外壳2的压缩,被压缩的部分5A的厚度为T1,未被压缩的部分5B厚度为T2。在从端子板3的外表面3E的外围3J延伸的突起3L与金属外壳2的端部2J之间,封口橡胶5受到压缩。
封口橡胶5是由乙丙橡胶、或丁基橡胶(异丁烯异戊二烯橡胶)等过氧化物硫化橡胶而形成。图3表示通过与金属外壳2一起被实施卷曲加工而在封口橡胶5中产生的应力、以及金属外壳2内的气密性测试的结果。
实施方式1的电容器1001即使在金属外壳2内的压力达到规定值时,也必须确保气密性,因此,进行控制,以使金属外壳2内的压力达到所述规定值,对如下两种电容器1001的样品进行气密测试,即,具备由乙丙橡胶(EPT,ethylene propylene rubber)构成的封口橡胶5的电容器1001的样品、以及具备由异丁烯异戊二烯橡胶(IIR,isobutylene isoprenerubber)构成的封口橡胶5的电容器1001的样品。
如图3所示,封口橡胶5所产生的应力的最大值不到0.47MPa的样品无法确保气密性(图3中的评估结果“A”)。因此,为了确保金属外壳2内的气密性,必须使封口橡胶5产生0.47MPa以上的应力,考虑到安全性时产生0.5MPa以上的应力。乙丙橡胶的杨氏模量为200N/cm2,断裂伸长率为150%。异丁烯异戊二烯橡胶的杨氏模量为900N/cm2,断裂伸长率为200%。乙丙橡胶和异丁烯异戊二烯橡胶的杨氏模量以及断裂伸长率的物理参数(physical value)分别不同,但确保气密性,需要使封口橡胶5产生0.5MPa以上的应力。
由于乙丙橡胶与异丁烯异戊二烯橡胶的物理参数不同,因此通过这些材料使封口橡胶5产生0.5MPa以上的应力时,这些材料所需要的压缩率不同。进而,当相同材料在生产批次中物理参数也不同时,对在制造电容器1001时在密封金属外壳2的工序中使封口橡胶5产生的应力,也可以通过如上所述的方法进行管理,从而确保规定的气密性(图3中的评估结果“B”)。
当使封口橡胶5产生过大的应力时,封口橡胶5的一部分达到断裂伸长率,无法使应力达到必要的值,结果难以确保气密性(图3中的评估结果“C”)。当使由乙丙橡胶而构成的封口橡胶5产生1.05MPa的应力时,伸长率为152%,伸长率超过乙丙橡胶的断裂伸长率150%,因此无法确保气密性。而且,当使由异丁烯异戊二烯橡胶构成的封口橡胶5产生9.44MPa的应力时,伸长率为205%,伸长率超过异丁烯异戊二烯橡胶的断裂伸长率200%,因此无法确保气密性。
应力的规定最大值YMAX根据封口橡胶5的材料的物理参数而确定。分别使用了物理参数不同的乙丙橡胶与丁基橡胶的形状相同的封口橡胶5的气密性测试结果,明确了通过使由具有断裂伸长率R(%)与杨氏模量F(N/cm2)的材料所构成的封口橡胶5产生的应力在下述的规定的最大值YMAX以下,可以确保气密性。
YMAX=(R-100)×0.0001×F
当相同材料因不同生产批次而物理参数不同时,也可以通过使封口橡胶5所产生的应力控制在0.5MPa以上且最大值YMAX以下,来确保必要的气密性。
如上所述,在金属外壳2的密封工序中,通过控制使封口橡胶5所产生的应力为规定的值,从而提高封口橡胶5的密封能力,由此,可以获得电解液1D不会泄漏的高可靠性电容器1001。
而且,也可以根据这样得到的封口橡胶5所产生的应力,且依据封口橡胶5所具有的杨氏模量以及断裂伸长率,而得到封口橡胶5的压缩尺寸的规定范围。在金属外壳2的密封工序中,通过将封口橡胶5的压缩尺寸控制在所述规定范围内,可以使封口橡胶5产生必要的应力,且可以稳定地制造出电解液1D不会漏液的高可靠性电容器1001。
(实施方式2)
图4是实施方式2的电容器1002的封口橡胶5的俯视图。图5A是对电容器1002的金属外壳2实施卷曲加工之前,即金属外壳2的密封工序前的电容器1002的主要部分剖面图。图5B是.金属外壳2的密封工序之后的电容器1002的主要部分剖面图。此外,对与图1A~图2B所示的实施方式1的电容器1001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参考标记,并省略说明。
环状封口橡胶5具有内径5C以及外径5D。封口橡胶5可以由过氧化物硫化橡胶或树脂硫化橡胶而构成,实施方式1中是由丁基橡胶(异丁烯异戊二烯橡胶)而构成。
图5A中,金属外壳2具有内径2D。端子板3的与封口橡胶5接触的外侧面3K具有外径3D。
如图5A所示,封口橡胶5的内径5C小于端子板3的外径3D,及/或封口橡胶5的外径5D大于金属外壳2的内径2D。对金属外壳2的内表面2F与端子板3的外侧面3K之间的空间2H内压入了封口橡胶5后,进行加工(卷曲加工),以使金属外壳2的开口部2G的端部2J卷向内侧,由此来进行密封。
此时,封口橡胶5的压缩率最大的部分是与金属外壳2的内表面2F接触的外侧面5E、以及与端子板3的外侧面3K接触的外侧面5F。确定封口橡胶5的外径5D与内径5C,以使在封口橡胶5的外侧面5E、内侧面5F、以及所述外侧面5E与内侧面5F附近所产生的应力在0.5MPa以上,且在由封口橡胶5的材料的杨氏模量以及断裂伸长率而确定的最大值YMAX以下。由此,封口橡胶5可以提高金属外壳2与端子板3之间的气密性,从而可以获得电解液1D不会泄漏的高可靠性的电容器1002。
图6A与图6B是实施方式2中所述的其他电容器1003的主要部分剖面图。此外,对与图5A及图5B所示的电容器1002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参考标记,并省略说明。电容器1003中,具备端子板1503与环状封口橡胶1505,而取代了实施方式1的电容器1001的端子板3与封口橡胶5,且不具备电容器1001的绝缘环4。电容器1003的封口橡胶1505以及端子板1503是由分别与电容器1001的封口橡胶5以及端子板3相同的材料而构成。电容器1003还具备缓冲件1505A,所述缓冲件1505A对经卷曲加工而成的金属外壳2的开口部2G的端部2J的卷曲起到缓冲作用。封口橡胶1505的内径1505C小于端子板1503的外径1503D,而且封口橡胶1505的外径1505D大于金属外壳2的内径2D。如图6B所示,在对金属外壳2的内表面2F与端子板1503的外侧面1503K之间的空间1502H内压入封口橡胶1505后,进行加工(卷曲加工),以使金属外壳2的开口部2G的端部2J卷向内侧,由此来进行密封。
此时,封口橡胶1505的压缩率最大的部分是:与金属外壳2的内表面2F接触的外侧面1505E、以及与端子板1503的外侧面1503K接触的外侧面1505F。确定封口橡胶1505的外径1505D与内径1505C,以使在封口橡胶1505的外侧面1505E、内侧面1505F、以及所述外侧面1505E与内侧面1505F附近所产生的应力在0.5MPa以上,且在由封口橡胶1505的材料的杨氏模量与断裂伸长率而确定的最大值以下。由此,封口橡胶1505可以提高金属外壳2与端子板1503之间的气密性,从而可以获得电解液1D不会泄漏的高可靠性的电容器1003。
(实施方式3)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电容器1004的剖面图。从电容器元件6引出阳极引线端子电极7A以及阴极引线端子电极7B。电容器元件6与电解液6A一同被收置于具有底部9B的金属外壳9与封口橡胶8中。金属外壳9具有加工为直径局部缩小的缩径部9A。金属外壳9的开口部9C直径为D2,缩径部9A直径为D3。封口橡胶8形成有阳极引线端子电极7A以及阴极引线端子电极7B分别插通的孔8A、8B。
电容器1004与实施方式1的电容器1001相同地,也可以适用图3所示的气密测试结果。封口橡胶8由缩径部9A压缩,而产生应力。对直径D3进行设定,以使应力在0.5MPa以上且在规定最大值YMAX以下。由具有断裂伸长率R(%)以及杨氏模量F(N/cm2)的材料而构成的封口橡胶8所产生的应力的最大值YMAX(MPa),可以由与实施方式1相同的下式来求出。
YMAX=(R-100)×0.0001×F
如上所述,在金属外壳9的密封工序中,通过将封口橡胶8所产生的应力控制为规定值来提高封口橡胶8的密封能力,由此,可以获得电解液6A不会泄漏的高可靠性的电容器1004。
而且,也可以基于这样得到的封口橡胶8所产生的应力,且依据封口橡胶8所具有的杨氏模量以及断裂伸长率,来得到封口橡胶8的压缩尺寸的规定范围。在金属外壳9的密封工序中,通过将封口橡胶8的压缩率控制在所述规定范围内,可以使封口橡胶8产生必要的应力,且可以稳定地制造出电解液6A不会漏液的高可靠性电容器1004。
(实施方式4)
图8A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电容器2001的剖面图。图9是电容器2001的主要部分剖面图。此外,对与图1A至图2B所示的实施方式1的电容器1001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参考标记,并省略说明。电容器2001与实施方式1的电容器1001相同,具备电容器元件1、电解液1D、以及用于收置电容器元件1与电解液1D的铝制圆筒状金属外壳2。电容器2001还具备端子板103、封口橡胶104、以及绝缘件105。
铝制端子板103具有设置于外侧面上部的外侧面103H、以及设置于外侧面下部的外侧面103G。外侧面103H的直径小于外侧面103G的直径,端子板103的外侧面具有与外侧面103G、103H相连的圆环状台阶部103F。也就是说,端子板103的外侧面103H与金属外壳2相向。外侧面103G与金属外壳2相向,且与外侧面103H相比更接近金属外壳2。台阶部103F位于外侧面103G与外侧面103H之间,且连接于外侧面103G以及外侧面103H。
图8B是电容器2001的端子板103的立体图。如图8A以及图8B所示,突起103A从端子板103的内表面103D突出。凸部103B从端子板103的内表面103D突出。外部连接用螺纹部103C设置于端子板103的外表面103E。突起103A嵌入于电容器元件1的中空部1A内,电容器元件1的端面1B通过激光焊接等接合方法接合,以机械和电方式连接在端子板103的凸部103B。而且,在端子板103形成有用于将电解液1D注入到外壳2内的孔103L。
环状封口橡胶104具有倒L字形的剖面,且与端子板103的台阶部103F以及外侧面103G接触。封口橡胶104的外侧面104A与金属外壳2的内表面2F接触。封口橡胶104的外侧面104A受到金属外壳2的缩径部2B的压缩。金属外壳2的开口部2G的端部2J向内侧弯曲,而形成卷曲部2C。封口橡胶104的上表面104B受到卷曲部2C的压缩,且将金属外壳2与端子板103之间密封,且使端子板103与金属外壳2之间绝缘。
绝缘件105覆盖于暴露在金属外壳2的卷曲部2C与端子板103之间的封口橡胶104上。绝缘件105是由,丁基(IIR,butyl rubber)橡胶、乙丙橡胶(EPT,ethylene propylene rubber)橡胶、丁苯(SBR,styrenebutadiene rubber)橡胶中的任一种与脂环族系石油树脂、脂肪族系石油树脂、萜烯系树脂中的任一种的混合材料而形成,且填充在端子板103的外侧面103H与卷曲部2C之间,以使金属外壳2与端子板103之间不形成凹部。绝缘件105可以通过如下过程而形成,即,在涂敷将IIR橡胶等分散在有机溶剂中后所得的材料后,使其干燥,由此使有机溶剂蒸发。
实施方式4的电容器2001中,绝缘件105覆盖于使端子板103与金属外壳2绝缘的封口橡胶104的露出部分上。即使在耐湿测试等苛刻的环境下产生结露时,绝缘件105也可以防止端子板103与金属外壳2短路,因此可以获得耐湿性优良的电容器2001。
实施方式4中,绝缘件105是由,丁基(IIR)橡胶、乙丙(EPT)橡胶、丁苯(SBR)橡胶中的任一种与脂环族系石油树脂、脂肪族系石油树脂、萜烯系树脂中的任一种的混合材料而形成。图10是实施方式4中所述的其他绝缘件1105的剖面图。绝缘件1105具备树脂膜1105A、以及设置于树脂膜1105A上的橡胶层1105B。树脂膜1105A由,聚乙烯(P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丙烯(PP)、聚苯硫醚(PPS)、四氟乙烯-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共聚物(PFA)、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FEP)、聚偏二氟乙烯(PVDF)、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ETFE)、聚四氟乙烯(PTFE)中的任一种形成。橡胶层1105B由丁基(IIR)橡胶、乙丙(EPT)橡胶、丁苯(SBR)橡胶中的任一种与脂环族系石油树脂、脂肪族系石油树脂、萜烯系树脂中的任一种的混合材料而形成。
图11是实施方式4中的其他电容器2002的主要部分剖面图。对与图8A、图8B、以及图9所示的电容器2001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参考标记,并省略详细说明。电容器2002中,具备端子板1103、封口橡胶1104、以及绝缘件2105,而取代了电容器2001的端子板103、封口橡胶104、以及绝缘件105。电容器2002还具备剖面为L字形状的绝缘环106。端子板1103由铝构成。绝缘环106使端子板1103与外壳2之间绝缘。封口橡胶1104与图2B所示的电容器1001的封口橡胶4相同,将金属外壳2与端子板1103密封。绝缘件2105覆盖于封口橡胶1104上,以使金属外壳2与端子板1103之间不会露出封口橡胶1104,从而具有与图9所示的绝缘件105相同的效果。
(实施方式5)
图1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电容器2003的主要部分剖面图。对电容器2003的与图8A、图8B、以及图9所示的实施方式4的电容器2001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参考标记,并省略详细说明。
电容器2003中,具备封口橡胶107,而取代了图9所示的电容器2001的封口橡胶104以及绝缘件105。封口橡胶107起到图9所示的封口橡胶104以及绝缘件105的功能,且由与绝缘件105相同的材料而构成。由此,在金属外壳2与端子板103之间不会形成凹部。
图1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中的其他电容器2004的主要部分剖面图。对电容器2004的与图11所示的实施方式4的电容器2002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参考标记,并省略详细说明。
电容器2004中,具备封口橡胶108,而取代了图11所示的电容器2002的封口橡胶1104以及绝缘件2105。封口橡胶108起到图11所示的封口橡胶1104以及绝缘件2105的功能,且由与绝缘件2105相同的材料而构成。由此,在金属外壳2与端子板1103之间不会形成凹部。
实施方式5的电容器2003、2004中,除可以实现由实施方式4的电容器2001、2002而获得的效果外,还可以通过使封口橡胶与绝缘件一体化来减少零件数以及安装工序数,可以降低成本。
(实施方式6)
图1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电容器3001的主要部分剖面图。对与图9所示的实施方式4的电容器2001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参考标记,并省略详细说明。
具有倒L字形的剖面的环状封口橡胶104与端子板103的台阶部103F、以及连接于台阶部103F的外侧面103G接触。封口橡胶104的外侧面104A与金属外壳2的内表面2F接触。封口橡胶104由金属外壳2的缩径部2B压缩,且封口橡胶104的上表面104B受到金属外壳2的开口部2G的端部2J的卷曲部2C的压缩,由此来将金属外壳2的开口部2G与端子板103进行密封。
圆环状绝缘件205配设在封口橡胶104的外侧面104A与金属外壳2的缩径部2B的内表面202F之间,与封口橡胶104的外侧面104A以及金属外壳2的缩径部2B的内表面202F接触。绝缘件205由,丁基(IIR)橡胶、乙丙(EPT)橡胶、丁苯(SBR)橡胶中的任一种与脂环族系石油树脂、脂肪族系石油树脂、萜烯系树脂中的任一种的混合材料而形成。绝缘件205通过如下过程而形成,即,在涂敷将丁基橡胶(IIR)等分散在有机溶剂中所得的材料后,使其干燥,由此来使有机溶剂蒸发。
通过将连接板激光焊接在多个电容器3001的卷曲部2C的表面上,可以使多个电容器3001相互连接而连结。当绝缘件205设置于金属外壳2的卷曲部2C的内表面上时,在进行所述激光焊接时,绝缘体205有时会燃烧而气化,从而形成孔。因此,有必要避免将绝缘件205设置于卷曲部2C的内表面上。
实施方式6的电容器3001中,利用绝缘件205可以防止电解液1D在封口橡胶104与金属外壳2的界面散布而使封口橡胶104劣化、电解液1D从所述界面泄漏的情况,从而可以获得可靠性优良的电容器3001。
绝缘件205的厚度范围优选为2μm~100μm。当厚度小于2μm时,很难获得所述效果,而当超过100μm时,不能降低电容器3001的成本。
图15是电容器3001中的其他绝缘件1205的剖面图。绝缘件1205具备树脂膜1205A、以及设置于树脂膜1205A上的橡胶层1205B。橡胶层1205B是由,丁基(IIR)橡胶、乙丙(EPT)橡胶、丁苯(SBR)橡胶中的任一种与脂环族系石油树脂、脂肪族系石油树脂、萜烯系树脂中的任一种的混合材料而形成。树脂膜1205A由聚乙烯(P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丙烯(PP)、聚苯硫醚(PPS)、四氟乙烯-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共聚物(PFA)、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FEP)、聚偏二氟乙烯(PVDF)、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ETFE)、聚四氟乙烯(PTFE)中的任一种形成。
图16是实施方式6的其他电容器3002的主要部分剖面图。对与图14所示的电容器3001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参考标记,并省略详细说明。电容器3002中,具备绝缘件206,而取代了图14所示的电容器3001的绝缘件205。绝缘件206设置于端子板103的外侧面103G与封口橡胶104之间,且与外侧面103G以及封口橡胶104接触。封口橡胶104的外侧面104A与金属外壳2的内表面2F、202F接触。
电容器3002中,利用绝缘件206可以防止电解液1D在封口橡胶104与端子板103的界面散布而使封口橡胶104劣化、电解液1D从所述界面泄漏,从而可以获得可靠性优良的电容器3002。
绝缘件206的厚度范围优选为2μm~100μm。当厚度小于2μm时,难以获得所述效果,而当超过100μm时,不能降低电容器3002的成本。
图17是电容器3002中的其他绝缘件1206的剖面图。绝缘件1206具备树脂膜1206A、以及设置于树脂膜1206A上的橡胶层1206B。橡胶层1206B由,丁基(IIR)橡胶、乙丙(EPT)橡胶、丁苯(SBR)橡胶中的任一种与脂环族系石油树脂、脂肪族系石油树脂、萜烯系树脂中的任一种的混合材料而形成。树脂膜1206A包含聚乙烯(P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丙烯(PP)、聚苯硫醚(PPS)、四氟乙烯-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共聚物(PFA)、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FEP)、聚偏二氟乙烯(PVDF)、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ETFB)、聚四氟乙烯(PTFE)中的任一种形成。
图18是实施方式6的另一电容器3003的主要部分剖面图。对与图14所示的电容器3001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参考标记,并省略详细说明。电容器3003,不仅具备图14所示的电容器3001的构成,其进而具备图16所示的绝缘件206。
电容器3003中,利用绝缘件205、206可以防止电解液1D在封口橡胶104与金属外壳2的界面、以及封口橡胶104与端子板103的界面散布而使封口橡胶104劣化,可以防止电解液1D从所述各界面泄漏,从而可以获得可靠性更加优良的电容器3003。
(实施方式7)
图19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7的电容器3004的主要部分剖面图。对与图11所示的实施方式4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参考标记,并省略详细说明。电容器3004中,具备绝缘件210,而取代了电容器2002的绝缘件2105。
圆环状绝缘环106配设在金属外壳2的缩径部2B的上部,用于定位并固定端子板1103。封口橡胶1104的外侧面1104A与金属外壳2的内表面2F接触。
铝制端子板1103具有设置于外侧面上部的外侧面1103H、以及设置于外侧面下部的外侧面1103G。外侧面1103H的直径小于外侧面1103G的直径,端子板1103的外侧面具有与外侧面1103G、1103H相连的圆环状台阶部1103F。也就是说,端子板1103的外侧面1103H与金属外壳2相向。外侧面1103G与金属外壳2相向,且与外侧面1103H相比更接:近金属外壳2。台阶部1103F位于外侧面1103G与外侧面1103H之间,且与外侧面1103G以及外侧面1103H连接。
圆环状绝缘件210的内侧面210B与绝缘环106的外侧面106A以及封口橡胶1104的外侧面1104A接触。绝缘件210的外侧面210A与金属外壳2的内表面2F接触。也就是说,绝缘件210与封口橡胶1104以及金属外壳2接触,且延伸到封口橡胶1104与金属外壳2之间。端子板1103的外侧面1103G与金属外壳2相向,内表面1103J朝向金属外壳2的内部。绝缘环106连接于端子板1103的外侧面1103G、以及内表面1103J。绝缘件210的材料以及形成方法与实施方式6的绝缘件205、206相同。
电容器3004与实施方式6的电容器3001相同地,可以阻止电解液1D沿内表面2F向上行进,可以防止封口橡胶1104的劣化以及电解液1D的泄漏,从而可以获得可靠性优良的电容器3004。
图20是实施方式7中的其他电容器3005的主要部分剖面图。对与图19所示的电容器3004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参考标记,并省略详细说明。电容器3005除了具备电容器3004的构成外,还具备绝缘件211。将绝缘件211设置于绝缘环106与端子板1103之间,以使绝缘环106与端子板1103不会接触。绝缘件211延伸到端子板1103的与封口橡胶1104接触的台阶部1103F的部分1103K、与封口橡胶1104之间。绝缘件211的外侧面211A与绝缘环106的内侧面106B接触,绝缘件211的内侧面211B与端子板1103的外侧面1103G接触。可以利用与绝缘件210相同的材料以及形成方法来形成绝缘件211。
电容器3005与电容器3004相同地,可以阻止电解液1D沿内表面2F、端子板1103的外侧面1103G、以及绝缘环106的内侧面106B向上行进,可以防止封口橡胶1104的劣化以及电解液1D的泄漏,从而可以获得可靠性优良的电容器3005。
图21是实施方式7的另一电容器3006的主要部分剖面图。对与图20所示的电容器3005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参考标记,并省略详细说明。电容器3006中,具备绝缘件212、213,而取代了电容器3005的绝缘件210、211。
绝缘件210设置于绝缘环106与金属外壳2之间,但与图20所示的绝缘件210不同,其未延伸到封口橡胶1104与金属外壳2之间。而且,绝缘件211设置于绝缘环106与端子板1103之间,但与图20所示的绝缘件211不同,其未延伸到端子板1103与封口橡胶1104之间。可以利用与绝缘件210、211相同的材料以及形成方法来形成绝缘件212、213,所述绝缘件212、213具有与防止电解液1D泄漏同等的效果。
(实施方式8)
图2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8的另一电容器3007的主要部分剖面图。图22中,对与图21所示的实施方式7的电容器3006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参考标记,并省略详细说明。电容器3007中,具备绝缘件214、215,而取代了图21所示的电容器3006的绝缘件212、213。
绝缘件214部分地设置于绝缘环106与金属外壳2之间。绝缘件215部分地设置于绝缘环106与端子板1103之间。绝缘环106是由聚苯硫醚或聚丙烯或尼龙等绝缘树脂成型而形成。绝缘件214、215通过如下过程而形成,即,在涂敷丁基(IIR)橡胶、乙丙(EPT)橡胶、丁苯(SBR)橡胶中的任一种与脂环族系石油树脂、脂肪族系石油树脂、萜烯系树脂中的任一种的混合材料后,使其干燥,从而使有机溶剂蒸发,且绝缘件214、215与实施方式6、7的电容器3001~3006的绝缘件相同地,具有防止电解液1D泄漏等效果。此外,绝缘件214、215也可以由改性聚丙烯、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中的任一种形成。
(实施方式9)
图2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9的电容器4001的剖面图。图24是电容器4001的主要部分剖面图。图23与图24中,对与图8A、图8B、以及图9所示的电容器2001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参考标记,并省略详细说明。金属外壳2用于收置电容器元件1以及电解液1D。
铝制端子板103具有设置于外侧面上部的外侧面103H、以及设置于外侧面下部的外侧面103G。外侧面103H的直径小于外侧面103G的直径,端子板103的外侧面具有与外侧面103G、103H相连的圆环状台阶部103F。突起103A设置于端子板103的内表面103D。凸部103B设置于端子板103的内表面103D。外部连接用螺纹部103C设置于端子板103的外表面103E。突起103A嵌入于电容器元件1的中空部1A,且电容器元件1的端面1B通过激光焊接等接合方法接合,以机械和电方式连接在端子板103的凸部103B。
环状封口橡胶104具有倒L字形的剖面,且与端子板103的台阶部103F以及外侧面103G接触。封口橡胶104的外侧面104A与金属外壳2的内表面2F接触。封口橡胶104的外侧面104A受到金属外壳2的缩径部2B的压缩。金属外壳2的开口部2G的端部2J向内侧弯曲,从而形成卷曲部2C。封口橡胶104的上表面104B受到卷曲部2C的压缩,将金属外壳2与端子板103之间进行密封,且使端子板103与金属外壳2之间绝缘。
电容器4001中,可以在端子板103的外侧面进行加工而使金属外壳2的直径局部缩小,从而形成缩径部2B,因此,无须在端子板103与电容器元件1之间设置用来对金属外壳2进行缩径加工的空间。因为可以使电容器元件1增大到所述空间,所以可以实现电容器4001的小型大容量化、低电阻化、以及低成本化。
而且,通过对金属外壳2进行缩径加工来压缩封口橡胶104,因此,可以延长外壳2的内表面2F、即水分的透过路径。由此,抑制水分的浸入而可以大幅提高电容器4001的寿命。
进而,可以在相同方向4001A上分别从端子板103以及金属外壳2引出电容器元件1的电极502C、502D。因此,可以获得易于连接且可以减少用以连接的空间的电容器4001。
(实施方式10)
图2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0的电容器4002的主要部分剖面图。图25中,对与图24所示的实施方式9的电容器4001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参考标记,并省略详细说明。电容器4002中,具备封口橡胶305A、305B,而取代了图24所示的电容器4001的封口橡胶104。
图25中,封口橡胶305A配设在端子板103的外侧面103G与金属外壳2的内表面2F之间。封口橡胶305B配设在端子板103的台阶部103F上。也就是说,封口橡胶305A、305B相当于分割了图24所示的封口橡胶104而成的。
电容器4002中,为了形成缩径部2B而对金属外壳2的开口部2G的端部2J进行缩径加工时,封口橡胶305B的外侧面不被朝向开口部2G拉伸。因此,与实施方式9的电容器4001相比,可以使封口橡胶的密封性能更加稳定。
(实施方式11)
图2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1的电容器4003的主要部分剖面图。图26中,对与图24所示的实施方式9的电容器4001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参考标记,并省略详细说明。电容器4003中,具备封口橡胶306,而取代了图24所示的电容器4001的封口橡胶104。
封口橡胶306具有コ字形剖面。端子板103的外侧面103G与金属外壳2相向。端子板103的外侧面103G与金属外壳2相向,且与外侧面103H相比,更接近金属外壳2。台阶部103F位于外侧面103G与外侧面103H之间,且与外侧面103G以及外侧面103H连接。端子板103具有与金属外壳2的内部相向的内表面103J。封口橡胶306具有分别与端子板103的台阶部103F、外侧面103G、以及内表面103J接触的部分306A、306B、306C,且所述封口橡胶306嵌入于端子板103内。封口橡胶306的部分306A与部分306B连接,且部分306B与部分306C连接。在嵌入于端子板103之前,封口橡胶306的部分306A与部分306C间的间隔D4小于端子板103的台阶部103F与内表面103J之间的厚度D5。也就是说,封口橡胶306对端子板103施加压力。
实施方式11的电容器4003中,封口橡胶306对端子板103施加压力从而夹住端子板103。因此,为了形成缩径部2C而对金属外壳2进行缩径加工时以及形成卷曲部2C时,封口橡胶306不会错位。因此,可以使封口橡胶306的密封性能更加稳定,且可以提高电容器元件1的端面1B的电极502D与金属外壳2的内表面2F之间的绝缘性。
(实施方式12)
图2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2的电容器4004的主要部分剖面图。图27中,对与图24所示的实施方式9的电容器4001相同的部分标注相同的参考标记,并省略详细说明。电容器4004中,具备端子板307以及封口橡胶308,而取代了图24所示的电容器4001的端子板103以及封口橡胶104。
铝制端子板307的外侧面307D具有位于其上部的外侧面307A、直径大于外侧面307A的外侧面307C、以及设置于外侧面307A与外侧面307C之间且与外侧面307A以及外侧面307C连接的圆环状台阶部307B。
具有大致为矩形剖面的圆环状封口橡胶308的内表面308A与端子板307的外侧面307A接触。在金属外壳2上形成有经缩径加工而使直径局部缩小的缩径部2B。金属外壳2的开口部2G的端部2J向内侧弯曲,从而形成卷曲部2C。封口橡胶308的外侧面308B受到金属外壳2的缩径部2B的压缩,而且,封口橡胶308的上端308C受到金属外壳2的卷曲部2C的压缩,从而将金属外壳2与端子板307密封。
电容器4004中,可以通过增大封口橡胶308的外侧面308B的面积来增大缩径部2B的压缩量,由此,可提高封口橡胶308的密封性能,从而可提高可靠性。进而,因为封口橡胶308为大致矩形的剖面的圆环状,具有简单的形状,所以容易制作。
圆环状封口橡胶308具有大致矩形的剖面,剖面的各角部被切去。在外侧面307A与台阶部307B的边界处设置锥形部307E,这样可以易于形成端子板307的外侧面307D。此时,为了避免与锥形部307E接触,优选为将封口橡胶308剖面的角部切去。而且,通过切去位于与锥形部307E相向的角部308D成对角的角部308E,可以卷曲金属外壳2的端部2J,从而使卷曲部2C的形状稳定。这样,彼此位于对角的角部308D、308E具有倒角部时,为了无须对封口橡胶308的上下方向进行控制,优选在所有角部设置倒角部。封口橡胶308的剖面也可以是大致正方形。
封口橡胶308的剖面的角部也可以不切去。此时,封口橡胶308的角部与端子板307的锥形部307E接触,从而在端子板307与封口橡胶308之间产生微小间隙。通过在金属外壳2形成缩径部2C来压缩封口橡胶308,可以消除所述间隙。所述间隙在形成缩径部2C时,作为缓冲部而发挥功能,从而可防止端子板307对电容器元件1过度挤压。
本发明的电容器不会产生电解液泄漏而具有高可靠性,可有效用作各种电子设备、车载用电容器。

Claims (35)

1.一种电容器,包括:
筒状金属外壳,具有开口部以及底部;
电容器元件,具有第1电极以及第2电极,且收置于所述金属外壳内;
电解液,收置于所述金属外壳内;以及
封口橡胶,在被压缩为具有0.5MPa以上且规定最大值以下的应力的状态下,将所述金属外壳的所述开口部进行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器,其中
所述封口橡胶由具有断裂伸长率R(%)与杨氏模量F(N/cm2)的橡胶构件而构成,
所述应力的所述最大值YMAX(MPa)可由下式算出,
YMAX=(R-100)×0.0001×F。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器,其中
进一步包括端子板,设置于所述金属外壳的所述开口部,连接有所述电容器元件的所述第1电极,
所述第2电极连接于所述金属外壳,
所述封口橡胶设置于所述金属外壳与所述端子板之间,与所述端子板共同将所述金属外壳的所述开口部密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容器,其中
所述金属外壳的所述开口部与所述端子板为圆形,
所述封口橡胶与所述金属外壳以及所述端子板接触,
所述封口橡胶为内径小于所述端子板外径的环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容器,其中
所述封口橡胶为外径大于所述金属外壳的所述开口部内径的环状。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容器,其中
所述金属外壳的所述开口部与所述端子板为圆形,
所述封口橡胶与所述金属外壳以及所述端子板接触,所述封口橡胶为外径大于所述金属外壳的所述开口部内径的环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器,其中
在所述封口橡胶形成有分别插通所述第1电极与所述第2电极的第1孔与第2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器,其中
所述电容器元件包括:
第1集电体,由金属箔构成;
第1极化电极层,设置于所述第1集电体上;
绝缘性的第1隔离件,设置于所述第1极化电极层上;
第2集电体,是由金属箔构成且设置于所述第1隔离件上;
第2极化电极层,设置于所述第2集电体上;以及
绝缘性的第2隔离件,设置于所述第2极化电极层上,并且
所述第1集电体具有在第1方向上露出并作为所述第1电极发挥功能的部分,
所述第2集电体具有在与所述第1方向相反的第2方向上露出并作为所述第2电极发挥功能的部分。
9.一种电容器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电容器元件以及电解液收置于具有开口部的金属外壳内的步骤;以及
控制基于封口橡胶的杨氏模量所确定的压缩尺寸,并且通过对收置着所述电容器元件以及所述电解液的所述金属外壳进行加工,来压缩所述封口橡胶,从而将所述金属外壳的所述开口部通过所述封口橡胶来进行密封的步骤。
10.一种电容器,包括:
金属外壳,具有开口部,且具有在所述开口部弯曲的端部;
电容器元件,具有第1电极以及与所述金属外壳连接的第2电极,且收置于所述金属外壳内;
电解液,收置于所述金属外壳内;
端子板,连接于所述电容器元件的所述第1电极,且设置于所述金属外壳的所述开口部;
封口橡胶,在由所述金属外壳的所述端部压缩的状态下,设置于所述金属外壳与所述端子板之间,将所述金属外壳的所述开口部与所述端子板之间密封,并且具有从所述金属外壳与所述端子板露出的面,以及
绝缘件,覆盖所述封口橡胶的所述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容器,其中
所述绝缘件是由,丁基橡胶、乙丙橡胶、丁苯橡胶中的任一种与脂环族系石油树脂、脂肪族系石油树脂、萜烯系树脂中的任一种的混合材料形成。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容器,其中
所述绝缘件包括:
树脂膜;以及
橡胶层,由丁基橡胶、乙丙橡胶、丁苯橡胶中的任一种与脂环族系石油树脂、脂肪族系石油树脂、萜烯系树脂中的任一种的混合材料形成,且设置于所述树脂膜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容器,其中
所述树脂膜由聚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丙烯、聚苯硫醚、四氟乙烯-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共聚物、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聚偏二氟乙烯、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聚四氟乙烯中的任一种形成。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容器,其中
所述绝缘件与所述封口橡胶被设置为一体。
15.一种电容器,包括:
筒状金属外壳,具有开口部,且具有直径局部缩小的缩径部;
电容器元件,具有第1电极以及与所述金属外壳连接的第2电极,且收置于所述金属外壳内;
电解液,收置于所述金属外壳内;
端子板,与所述电容器元件的所述第1电极连接,且设置于所述金属外壳的所述开口部;
封口橡胶,在由所述金属外壳的所述缩径部压缩的状态下,设置于所述金属外壳与所述端子板之间,且将所述金属外壳的所述开口部与所述端子板之间密封;以及
第1绝缘件,与所述封口橡胶接触,且设置于所述金属外壳与所述端子板之间。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容器,其中
所述第1绝缘件设置于所述金属外壳与所述封口橡胶之间,且与所述金属外壳接触。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容器,其中
进一步包括第2绝缘件,设置于所述端子板与所述金属外壳之间,且与所述金属外壳接触,并且
所述第1绝缘件,设置于所述端子板与所述封口橡胶之间,且与所述端子板接触。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容器,其中
所述第1绝缘件设置于所述端子板与所述封口橡胶之间,且与所述端子板接触。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容器,其中
所述第1绝缘件与所述封口橡胶以及所述金属外壳接触,且延伸到所述封口橡胶与所述金属外壳之间。
2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容器,其中
所述第1绝缘件由改性聚丙烯、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中的任一种形成。
21.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容器,其中
所述第1绝缘件由,丁基橡胶、乙丙橡胶、丁苯橡胶中的任一种与脂环族系石油树脂、脂肪族系石油树脂、萜烯系树脂中的任一种的混合材料形成。
22.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容器,其中
所述第1绝缘件包括:
树脂膜;以及
橡胶层,由丁基橡胶、乙丙橡胶、丁苯橡胶中的任一种与脂环族系石油树脂、脂肪族系石油树脂、萜烯系树脂中的任一种的混合材料形成,且设置于所述树脂膜上。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电容器,其中
所述第1绝缘件的所述树脂膜由,聚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丙烯、聚苯硫醚、四氟乙烯-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共聚物、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聚偏二氟乙烯、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聚四氟乙烯中的任一种形成。
24.一种电容器,包括:
筒状金属外壳,具有开口部,且具有在所述开口部弯曲的端部以及直径局部缩小的缩径部;
电容器元件,具有第1电极以及与所述金属外壳连接的第2电极,且收置于所述金属外壳内;
电解液,收置于所述金属外壳内;
端子板,与所述电容器元件的所述第1电极连接,且设置于所述金属外壳的所述开口部;
封口橡胶,在由所述金属外壳的所述端部压缩的状态下,设置于所述金属外壳与所述端子板之间、以及所述金属外壳的所述缩径部与所述开口部之间,且将所述金属外壳的所述开口部与所述端子板之间密封;
绝缘环,以与所述端子板以及所述金属外壳接触的方式而设置于所述端子板与所述金属外壳之间,且从所述金属外壳的所述缩径部朝向所述开口部设置;以及
绝缘件,与所述绝缘环接触,且设置于所述金属外壳与所述端子板之间,并且
所述端子板具有与所述金属外壳相向的第1面、以及朝向所述金属外壳内部的第2面,
所述绝缘环与所述端子板的所述第1面以及所述第2面相连而设置。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电容器,其中
所述绝缘件与所述封口橡胶以及所述金属外壳接触,且延伸在所述封口橡胶与所述金属外壳之间。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电容器,其中
所述绝缘件由,改性聚丙烯、聚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中的任一种形成。
27.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电容器,其中
所述绝缘件是由,丁基橡胶、乙丙橡胶、丁苯橡胶中的任一种与脂环族系石油树脂、脂肪族系石油树脂、萜烯系树脂中的任一种的混合材料而形成。
28.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电容器,其中
所述绝缘件包括:
树脂膜;以及
橡胶层,由丁基橡胶、乙丙橡胶、丁苯橡胶中的任一种与脂环族系石油树脂、脂肪族系石油树脂、萜烯系树脂中的任一种的混合材料而形成,且设置于所述树脂膜上。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电容器,其中
所述树脂膜由,聚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丙烯、聚苯硫醚、四氟乙烯-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共聚物、氟化乙烯丙烯共聚物、聚偏二氟乙烯、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聚四氟乙烯中的任一种形成。
30.一种电容器,包括:
金属外壳,具有开口部,且具有在所述开口部弯曲的端部、以及直径局部缩小的缩径部;
电容器元件,具有第1电极以及与所述金属外壳连接的第2电极,且收置于所述金属外壳内;
电解液,收置于所述金属外壳内;
端子板,与所述电容器元件的所述第1电极连接,且设置于所述金属外壳的所述开口部;以及
封口橡胶,在由所述金属外壳的所述端部以及所述缩径部压缩的状态下,设置于所述金属外壳与所述端子板之间,且将所述金属外壳的所述开口部与所述端子板之间密封,
所述端子板包括:
第1外侧面,与所述金属外壳相向;
第2外侧面,与所述金属外壳相向,且与所述第1外侧面相比,更接近所述金属外壳;以及
台阶部,位于所述第1外侧面与所述第2外侧面之间,且与所述第1外侧面以及所述第2外侧面连接,且
所述封口橡胶与所述端子板的所述第2外侧面以及所述台阶部接触。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电容器,其中
所述封口橡胶具有L字形剖面。
32.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电容器,其中
所述端子板具有朝向所述金属外壳内部的面、以及从所述面突出的凸部,
所述电容器的所述第1电极在所述凸部与所述端子板连接。
33.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电容器,其中
所述封口橡胶包括:
第1封口橡胶,设置于所述端子板的所述第2外侧面上;以及
第2封口橡胶,设置于所述端子板的所述台阶部上。
34.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电容器,其中
所述端子板具有朝向所述金属外壳内部的面,
所述封口橡胶具有コ形剖面,且被嵌入于所述端子板内而固定,所述封口橡胶具有:
第1部分,与所述端子板的所述第2外侧面接触;
第2部分,与所述端子板的所述台阶部接触且与所述第1部分连接;以及
第3部分,与所述端子板的所述内表面接触且与所述第2部分连接,且
在将所述封口橡胶嵌入于所述端子板之前,所述封口橡胶的所述第1部分与所述第3部分间的间隔小于所述端子板的所述台阶部与所述内表面间的间隔。
35.一种电容器,包括:
金属外壳,具有开口部,且具有在所述开口部弯曲的端部、以及直径局部缩小的缩径部;
电容器元件,具有第1电极以及与所述金属外壳连接的第2电极,且收置于所述金属外壳内;
电解液,收置于所述金属外壳内;
端子板,与所述电容器元件的所述第1电极连接,且设置于所述金属外壳的所述开口部;以及
封口橡胶,在由所述金属外壳的所述端部以及所述缩径部压缩的状态下,设置于所述金属外壳与所述端子板之间,且将所述金属外壳的所述开口部与所述端子板之间密封,
所述端子板包括:
第1外侧面,与所述金属外壳相向;
第2外侧面,与所述金属外壳相向,且与所述第1外侧面相比,更接近所述金属外壳;以及
台阶部,位于所述第1外侧面与所述第2外侧面之间,且与所述第1外侧面以及所述第2外侧面连接,并且
所述封口橡胶具有大致呈矩形的剖面,且与所述端子板的所述第1外侧面以及所述台阶部接触。
CN200680012894XA 2005-04-20 2006-04-18 电容器 Active CN10116063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9)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22070/2005 2005-04-20
JP2005122070 2005-04-20
JP2005358764 2005-12-13
JP358760/2005 2005-12-13
JP2005358762A JP5179008B2 (ja) 2005-12-13 2005-12-13 コンデンサ
JP358762/2005 2005-12-13
JP358764/2005 2005-12-13
JP2005358760A JP4821298B2 (ja) 2005-12-13 2005-12-13 コンデンサ
PCT/JP2006/308099 WO2006115111A1 (ja) 2005-04-20 2006-04-18 コンデンサ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60636A true CN101160636A (zh) 2008-04-09
CN101160636B CN101160636B (zh) 2010-06-16

Family

ID=372147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680012894XA Active CN101160636B (zh) 2005-04-20 2006-04-18 电容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817404B2 (zh)
EP (2) EP1873798A4 (zh)
KR (1) KR101150544B1 (zh)
CN (1) CN101160636B (zh)
WO (1) WO2006115111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29912A (zh) * 2011-02-28 2011-07-20 常州华威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超低内阻的螺钉型铝电解电容器
CN102194575A (zh) * 2010-02-05 2011-09-21 Ls美创有限公司 储能装置
CN107112147A (zh) * 2015-01-14 2017-08-29 Ls美创有限公司 改进接线端的结构的电能储存装置
CN107112137A (zh) * 2015-01-15 2017-08-29 Ls美创有限公司 具有电解质的防漏液结构的电能储存装置的外部接线端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40698B2 (ja) 2007-02-14 2012-10-03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キャパシタ
JP5004756B2 (ja) * 2007-10-31 2012-08-22 ニチコン株式会社 電解コンデンサ
JP5130942B2 (ja) * 2008-02-14 2013-01-30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キャパシタ
JP5494657B2 (ja) 2009-05-14 2014-05-21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キャパシタ
JP5258970B2 (ja) * 2009-09-03 2013-08-0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扁平巻回形電力貯蔵デバイスセルおよび扁平巻回形電力貯蔵デバイスモジュール
CN104271880A (zh) 2011-05-24 2015-01-07 快帽系统公司 用于高温应用的具有可再充电能量存储器的电力系统
FR2986656B1 (fr) * 2012-02-07 2017-07-28 Batscap Sa Dispositif et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un ensemble de stockage d'energie electrique
KR101416809B1 (ko) * 2012-10-15 2014-07-09 비나텍주식회사 단자판 및 그를 이용한 에너지 저장 장치
WO2014077214A1 (ja) * 2012-11-15 2014-05-22 Jmエナジー株式会社 蓄電デバイスおよび蓄電モジュール
KR101988628B1 (ko) * 2016-08-22 2019-09-25 비나텍 주식회사 전기화학 에너지 저장장치
KR102555959B1 (ko) * 2016-08-22 2023-07-18 비나텍주식회사 외부접속단자를 갖는 전기화학 에너지 저장장치
KR102547273B1 (ko) * 2019-04-25 2023-06-23 엘에스머트리얼즈 주식회사 울트라 캐패시터 및 울트라 캐패시터 연결용 조립체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NL119836C (zh) * 1943-10-30
DE2902069A1 (de) * 1979-01-19 1980-07-24 Siemens Ag Elektrolytkondensator
DE3237970A1 (de) * 1982-10-13 1984-04-19 Siemens AG, 1000 Berlin und 8000 München Elektrischer kondensator und verfahren zu seiner herstellung
JPH10275751A (ja) 1997-03-31 1998-10-13 Elna Co Ltd 電気二重層コンデンサ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11219857A (ja) * 1997-11-25 1999-08-1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気二重層コンデンサ
US6222720B1 (en) * 1997-12-22 2001-04-24 Asahi Glass Company Ltd. Electric double layer capacitor
JPH11243035A (ja) 1997-12-22 1999-09-07 Asahi Glass Co Ltd 電気二重層キャパシタ
DE10006839A1 (de) * 1999-02-17 2000-08-24 Hitachi Maxell Elektrode für einen Kondensator, Verfahren zur deren Herstellung und ein Kondensator
JP2000315632A (ja) * 1999-03-02 2000-11-1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コンデンサ
DE60033678T2 (de) * 1999-09-30 2007-12-06 Asahi Glass Co., Ltd. Kondensatorelement
JP3806567B2 (ja) * 2000-01-17 2006-08-09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固体電解コンデンサ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JP2001230160A (ja) * 2000-02-16 2001-08-24 Nippon Chemicon Corp 電解コンデンサ
JP3260349B2 (ja) * 2000-06-05 2002-02-25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電気化学素子用封止剤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電気化学素子
JP2003282367A (ja) 2002-03-25 2003-10-03 Rubycon Corp 電解コンデンサ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4165265A (ja) 2002-11-11 2004-06-10 Nippon Chemicon Corp 電解コンデンサ
DE112004000061T5 (de) 2003-03-19 2005-09-0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Kadoma Kondensator und Verfahren zu dessen Verbindung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94575A (zh) * 2010-02-05 2011-09-21 Ls美创有限公司 储能装置
CN102194575B (zh) * 2010-02-05 2013-01-23 Ls美创有限公司 储能装置
US8748020B2 (en) 2010-02-05 2014-06-10 LS Mtron, Ltd Energy storage device
CN102129912A (zh) * 2011-02-28 2011-07-20 常州华威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超低内阻的螺钉型铝电解电容器
CN107112147A (zh) * 2015-01-14 2017-08-29 Ls美创有限公司 改进接线端的结构的电能储存装置
CN107112147B (zh) * 2015-01-14 2019-02-01 Ls美创有限公司 改进接线端的结构的电能储存装置
CN107112137A (zh) * 2015-01-15 2017-08-29 Ls美创有限公司 具有电解质的防漏液结构的电能储存装置的外部接线端
CN107112137B (zh) * 2015-01-15 2020-03-20 Ls美创有限公司 具有电解质的防漏液结构的电能储存装置的外部接线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7817404B2 (en) 2010-10-19
EP2466600A3 (en) 2012-08-22
EP2466600A2 (en) 2012-06-20
CN101160636B (zh) 2010-06-16
KR101150544B1 (ko) 2012-05-30
EP1873798A1 (en) 2008-01-02
WO2006115111A1 (ja) 2006-11-02
KR20080002804A (ko) 2008-01-04
EP1873798A4 (en) 2011-09-07
US20090122468A1 (en) 2009-05-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60636B (zh) 电容器
KR100241485B1 (ko) 전기적 이중층 캐패시터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1058515B1 (ko) 콘덴서 및 그 접속방법
KR102341595B1 (ko) 가요성 금속 접촉 집전체를 갖는 전기화학적 에너지 저장 장치 및 제조 방법
US20210210813A1 (en) Top Plate for Laser Welded Lithium-Ion Button Cell Battery
CN101652823B (zh) 电容器
EP2808918A1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having an improved terminal structure
CN111937208A (zh) 蓄电模块
US6625007B2 (en) Electric double layer capacitor of low ESR value and a method of fabricating same with low percent defective
US20140272542A1 (en) Electrochemical energy storage device with molecular seive storage cell
JP4424327B2 (ja) コンデンサの製造方法
JP5179015B2 (ja) コンデンサ
US20120183824A1 (en) Gas venting structure for energy storage device and energy storage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KR102275333B1 (ko) 이차 전지
JP3466117B2 (ja) 電気二重層コンデンサ及びその基本セル並びに基本セルの製造方法
KR102168725B1 (ko) 슈퍼 커패시터용 단자 연결 구조
KR101297090B1 (ko) 고온내구성이 향상된 전기화학 에너지 저장장치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JP5179008B2 (ja) コンデンサ
JP4821298B2 (ja) コンデンサ
JP5736548B2 (ja) コンデンサ
WO2018168688A1 (ja) コンデンサ用の封口板、コンデンサおよび封口板の製造方法
JP2001284190A (ja) 固体電解コンデンサ
JP2020030948A (ja) 蓄電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及び蓄電モジュール
CN114783780A (zh) 一种内负压长寿的命铝电解电容器
KR20200125251A (ko) 고분자 케이스를 포함하는 전기화학 에너지 저장장치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