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59328A - 一种LiFePO4/C纳米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LiFePO4/C纳米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59328A
CN101159328A CNA2007100438891A CN200710043889A CN101159328A CN 101159328 A CN101159328 A CN 101159328A CN A2007100438891 A CNA2007100438891 A CN A2007100438891A CN 200710043889 A CN200710043889 A CN 200710043889A CN 101159328 A CN101159328 A CN 1011593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urce
lithium
nano composite
anode material
pr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04388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云龙
马红彦
陶丽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NA TECH Co Ltd SHANGHAI
Original Assignee
WEINA TECH Co Ltd SHANG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NA TECH Co Ltd SHANGHAI filed Critical WEINA TECH Co Ltd SHANGHAI
Priority to CNA20071004388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159328A/zh
Publication of CN1011593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5932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10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iFePO4/C纳米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到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液相共沉淀法,按照Li∶Fe∶P=3.0~3.3∶1.0~1.1∶1.0~1.1(质量摩尔比),称取一定量的锂源、铁源和磷源,适量的碳掺杂材料和有机表面活性剂,加入到反应容器中,控制反应液的浓度、温度等反应条件制得前驱体凝胶,将前驱体凝胶进行分离、洗涤、过滤和干燥,即得到的前驱体粉末;将前驱体粉末压片并放入装有微波吸收剂的坩埚中,然后再将坩埚置于微波炉中,控制微波功率为100~600W,加热3~30min,即可制得纳米粒径的LiFePO4/C复合正极材料。本发明的技术方法具有制备周期短、能耗省、过程易于控制、适合工业化等优点。本发明制备的LiFePO4/C复合正极材料具有纯度高,粒径小于100nm,电化学性能好等特点。

Description

一种LiFePO4/C纳米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LiFePO4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正极材料是锂离子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广泛应用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是层状的LiCoO2,但由于其价格昂贵且毒性大,寻找替代LiCoO2的正极材料的要求越来越强烈。LiFePO4因其具有较高的理论比容量(170mAh/g)、适中的电压平台(3.4V左右)、优良的循环性能、低廉的价格和良好的安全性、环保性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是一种新兴的极具发展潜力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但是,磷酸铁锂的橄榄石型结构导致了其电导率和锂离子迁移率低,极大地限制了它的实际应用。近年来,各国学者专家研究了掺杂碳源、金属粒子或金属离子等高导电材料来提高磷酸铁锂的电导率,通过减小磷酸铁锂的粒径来提高锂离子迁移率的各种方法。
磷酸铁锂的制备方法主要有高温固相反应法、液相共沉淀法、水热法、溶胶-凝胶法、氧化还原法、固相微波法和机械球磨法。工业上普遍使用的为高温固相反应法,即将一定比例的锂盐、亚铁盐和磷酸盐球磨混合均匀,在惰性气体保护下高温烧结得到磷酸铁锂。高温固相法的优点是易于实现工业化,但是高温固相法合成周期长、能耗大、热能利用低、锂盐挥发大、成分难以控制,导致产品的稳定性差。
专利CN1431147A中公开了一种制备磷酸铁锂的湿化学方法,该方法是先将锂源化合物、铁源化合物、磷源化合物、掺杂元素化合物或导电剂和沉淀剂的溶液或悬浮液混合,在5~120℃的密闭搅拌反应器中,反应0.5~24小时,过滤、洗涤、烘干后得到纳米前驱体,然后将所得前驱体放入高温炉中,在非空气或非氧化性气氛中,以30℃/min的升温速率加热,在500~800℃焙烧5~48小时,并以1~20℃/min的降温速率冷却或随炉冷却,制得磷酸铁锂纳米粉末。该方法对前驱体进行了常规烧结,并采用惰性气氛进行保护,其合成周期长、能耗大、难以控制产物的相成分和粒径大小。
微波烧结技术因其加热速度快、受热均匀、生产周期短、能耗小、生产效率高等优点,在无机材料的固相合成方面得到了快速发展。很多研究小组已经将微波烧结技术用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的制备方面,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专利CN1907844A中,发明人采用微波法制备了高密度超微复合型正极材料。其具体工艺为:将一定比例的铁盐化合物、锂盐化合物和磷盐化合物混合,并在其中加入掺杂元素化合物或含碳的有机化合物作为导电添加剂,加入作为载体的有机酸调节pH值,控制反应溶液温度得到纳米前驱体,在惰性气氛中将前驱体放置在微波炉中加热,获得最终产物。该方法合成的前驱体不能很好地实现碳的均匀掺杂,且微波烧结时采用了惰性气体保护,不能保证前驱体的均匀受热,产物的粒径不易控制。
专利CN1911792A中,发明人采用微波法制备了碳包覆的磷酸铁锂复合正极材料。其具体工艺为:将一定比例的锂盐、亚铁盐和磷酸盐以及柠檬酸、蔗糖等有机碳源,用乙醇或丙酮作为分散剂球磨混合,干燥压片后置于装有活性炭的坩埚中,调微波炉(2.45GHz)功率至中高档,加热5~12min,得到碳包覆的磷酸铁锂复合正极材料。该方法采用了球磨工艺对原料进行混合,不能实现碳源的均匀分散,所以在微波烧结时不能有效地控制产物粒径的大小和分布。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方法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液相共沉淀法结合微波烧结工艺制备纳米LiFePO4/C复合正极材料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原理:
采用湿化学方法合成磷酸铁锂,可以实现锂、铁和磷在分子水平上的混合,有助于控制产物的化学成分和粒径。本发明采用液相共沉淀法合成前驱体,并在合成前驱体时加入了掺杂碳源和有机表面活性剂,其中高比表面积的掺杂碳源,可以为前驱体沉积提供骨架,表面活性剂可以促进碳的均匀掺杂并有效防止前驱体粒子的团聚,合成出纳米级的前驱体。
前驱体中均匀分散的掺杂碳源和存留的有机表面活性剂可以作为微波烧结时的导热剂,使前驱体均匀受热,有效地防止局部温度过高,而且有机表面活性剂可以在高温下热解生成原位的碳膜包覆在磷酸铁锂粒子的表面,有效地抑制了晶粒的生长,可以制备出纳米LiFePO4/C复合正极材料,制备出的材料结构稳定、放电比容量高、循环稳定性好。
此外,采用活性炭等作为微波吸收剂,在高温下可以产生一氧化碳还原气氛,防止三价铁离子的生成,有效地提高了产物晶相的纯度。
本发明的具体内容如下:
按照Li∶Fe∶P=3.0~3.3∶1.0~1.1∶1.0~1.1的质量摩尔比,称取一定量的锂源、铁源、磷源,将锂源配成一定浓度的溶液,并向其中加入占磷酸铁锂量0~20%的掺杂碳源和50%~200%的有机表面活性剂,充分搅拌混合,并通入氩气提供保护气氛。然后将铁源和磷源的悬浮液滴入到锂源的混合液中,滴加完毕后,陈化10~60min,得到前驱体凝胶,经过离心分离、洗涤、抽滤、烘干得到前驱体粉末。然后将干燥的前驱体在10~40MPa下压片,放入装有活性炭等微波吸收剂的坩埚中,将坩埚置于微波炉中,控制微波功率为100~600W,加热3~30min,即可制得LiFePO4/C纳米复合正极材料。
上述的所述的锂源选自氢氧化锂、氯化锂、醋酸锂、硝酸锂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铁源选自硫酸亚铁、硝酸铁、硫酸亚铁铵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磷源选自磷酸二氢锂、磷酸氢二锂、磷酸、磷酸氢二铵、磷酸二氢铵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掺杂碳源选自活性炭、脱水碳、乙炔黑、石墨粉等高比表面积的导电碳黑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表面活性剂选自聚乙二醇(PEG)、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微波吸收剂选自活性炭、乙炔黑、石墨粉单质形式的碳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采用液相共沉淀法合成前驱体,可以实现锂、铁和磷在分子水平上的混合,可以合成出粒径小于100nm的材料。
(2)制备周期短、能耗省、过程易于控制。
(3)产物中LiFePO4晶相纯净、结晶度高。
(4)制得LiFePO4/C纳米复合正极材料结构稳定、放电比容量高、循环稳定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按实施例1工艺制得的LiFePO4/C纳米复合正极材料的XRD图。
图2为按实施例1工艺制得的LiFePO4/C纳米复合正极材料在0.1C下的首次充放电曲线图,电压范围为2.5~4.2V,对电极为锂片,隔膜为celgard2300,电解液为1.0mol/L的LiPF6(EC/DMC=1∶1,体积比)。
图3为按实施例1工艺制得的LiFePO4/C纳米复合正极材料的0.1C下的充放电循环曲线图,其电池制作工艺及电压范围同图2所述。
图4为按实施例1工艺制得的LiFePO4/C纳米复合正极材料的TEM图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描述,有必要指出的是本实施例只用于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的技术熟练人员可以根据上述本发明的内容做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
实施例1
将2.308g一水合氢氧化锂、0.079g高比表面积活性炭、80mlPEG(平均分子量为400)加入100ml蒸馏水中,并充分搅拌0.5h,得到均匀混合液;将6.951g七水合硫酸亚铁和2.859g磷酸二氢锂一块溶解于100ml蒸馏水中,搅拌10min,得到悬浮液。在氩气气氛下,将LiH2PO4和FeSO4的悬浮液快速滴入到LiOH的混合液中,滴加完毕后,陈化0.5h,得到前驱体凝胶,然后进行离心分离,用去离子水洗涤沉淀数次,抽滤,然后在75℃、用氩气置换过的真空干燥箱中烘干8h,得到前驱体粉末。然后将干燥的前驱体粉末在15MPa下压片,放入装有活性炭的坩埚中,将坩埚置于微波炉中,控制微波功率为500W加热9min,即可得到LiFePO4/C纳米复合正极材料。室温下,以0.1C进行充放电,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50mAh/g,循环30次后仍保持在140mAh/g。
实施例2
将4.196g一水合氢氧化锂、0.395g高比表面积乙炔黑、79mlPEG(平均分子量为400)、3.944gCTAB加入100ml蒸馏水中,并充分搅拌1h,得到均匀混合液;将13.901g七水合硫酸亚铁和5.200g磷酸二氢锂一块溶解于100ml蒸馏水中,搅拌15min,得到悬浮液。在氩气气氛下,将LiH2PO4和FeSO4的悬浮液快速滴入到LiOH的混合液中,滴加完毕后,陈化10min,得到前驱体凝胶,然后进行离心分离,用去离子水洗涤沉淀数次,抽滤,然后在70℃、用氩气置换过的真空干燥箱中烘干12h,得到前驱体粉末。然后将干燥的前驱体在20MPa下压片,放入装有石墨粉的坩埚中,将坩埚置于微波炉中,控制微波功率为600W加热5min,即可得到LiFePO4/C纳米复合正极材料。室温下,以0.1C进行充放电,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55mAh/g,循环30次后仍保持在145mAh/g。
实施例3
将4.196g一水合氢氧化锂、0.1580g高比表面积石墨粉、15.776gCTAB加入100ml蒸馏水中,并充分搅拌1h,得到均匀混合液;将13.901g七水合硫酸亚铁和5.200g磷酸二氢锂一块溶解于100ml蒸馏水中,搅拌15min,得到悬浮液。在氩气气氛下,将LiH2PO4和FeSO4的悬浮液快速滴入到LiOH的混合液中,滴加完毕后,陈化15min,得到前驱体凝胶,然后进行离心分离,用去离子水洗涤沉淀数次,抽滤,然后在80℃、用氩气置换过的真空干燥箱中烘干10h,得到前驱体粉末。然后将干燥的前驱体在25MPa下压片,放入装有活性炭的坩埚中,将坩埚置于微波炉中,控制微波功率500W加热7min,即可得到LiFePO4/C纳米复合正极材料。室温下,以0.1C进行充放电,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40mAh/g,循环30次后仍保持在128mAh/g。
实施例4
将6.7136g一水合氢氧化锂、0.1578g高比表面积石墨粉、158mlPEG(平均分子量为400)加入100ml蒸馏水中,并充分搅拌1h,得到均匀混合液;将14.200g硫酸亚铁铵和0.055mol磷酸一块溶解于100ml蒸馏水中,搅拌15min,得到悬浮液。在氩气气氛下,将上述的悬浮液快速滴入到LiOH的混合液中,滴加完毕后,陈化20min,得到前驱体凝胶,然后进行离心分离,用去离子水洗涤沉淀数次,抽滤,然后在75℃、用氩气置换过的真空干燥箱中烘干8h,得到前驱体粉末。然后将干燥的前驱体在15MPa下压片,放入装有乙炔黑的坩埚中,将坩埚置于微波炉中,控制微波功率200W加热25min,即可得到LiFePO4/C纳米复合正极材料。室温下,以0.1C进行充放电,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60mAh/g,循环30次后仍保持在145mAh/g。
实施例5
将6.7136g一水合氢氧化锂、0.1578g高比表面积石墨粉、79mlPEG(平均分子量为400)、3.944gCTAB加入100ml蒸馏水中,并充分搅拌1h,得到均匀混合液;将14.200g硫酸亚铁铵和0.055mol磷酸一块溶解于100ml蒸馏水中,搅拌15min,得到悬浮液。在氩气气氛下,将上述的悬浮液快速滴入到LiOH的混合液中,滴加完毕后,陈化20min,得到前驱体凝胶,然后进行离心分离,用去离子水洗涤沉淀数次,抽滤,然后在75℃、用氩气置换过的真空干燥箱中烘干8h,得到前驱体粉末。然后将干燥的前驱体在30MPa下压片,放入装有石墨粉的坩埚中,将坩埚置于微波炉中,控制微波功率300W加热20min,即可得到LiFePO4/C纳米复合正极材料。室温下,以0.1C进行充放电,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52mAh/g,循环30次后仍保持在143mAh/g。

Claims (12)

1.一种LiFePO4/C纳米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两个步骤:
(1)前驱体合成。按照一定的质量摩尔比例称取一定量的锂源、铁源、磷源、掺杂的碳源和有机表面活性剂,采用液相共沉淀法合成LiFePO4/C复合正极材料的前驱体。具体步骤为:先将锂源配成一定浓度的溶液,并向其中加入适量的掺杂碳源和有机表面活性剂,充分搅拌混合,并通入氩气提供保护气氛。然后将铁源和磷源的混合悬浮液滴入到锂源的混合液中,滴加完毕后,陈化一定时间,得到前驱体凝胶,经分离、洗涤、抽滤,然后在一定条件下烘干即可得到前驱体粉末。
(2)微波烧结。将步骤(1)得到的前驱体粉末在10~40MPa下压片,放入装有一定量微波吸收剂的坩埚中,将坩埚置于微波场中(频率为2.45GHz),控制微波功率为100~600W,加热3~30min,即可制得LiFePO4/C纳米复合正极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iFePO4/C纳米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锂源、铁源、磷源的质量摩尔比例为:Li∶Fe∶P=3.0~3.3∶1.0~1.1∶1.0~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iFePO4/C纳米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掺杂的碳源用量为占磷酸铁锂量的0~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iFePO4/C纳米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有机表面活性剂用量为占磷酸铁锂量的50%~20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iFePO4/C纳米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锂源选自氢氧化锂、氯化锂、醋酸锂、硝酸锂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iFePO4/C纳米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铁源选自硫酸亚铁、硝酸铁、硫酸亚铁铵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iFePO4/C纳米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磷源选自磷酸二氢锂、磷酸氢二锂、磷酸、磷酸氢二铵、磷酸二氢铵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iFePO4/C纳米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掺杂碳源选自高比表面积的活性炭、脱水碳、乙炔黑、石墨粉单质形式的碳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iFePO4/C纳米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有机表面活性剂选自聚乙二醇(PEG)、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iFePO4/C纳米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陈化时间为10~60min。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iFePO4/C纳米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前驱体的干燥条件为氩气保护的真空干燥,60~80℃下烘干6~20h。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iFePO4/C纳米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微波吸收剂选自活性炭、乙炔黑、石墨粉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
CNA2007100438891A 2007-07-17 2007-07-17 一种LiFePO4/C纳米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115932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7100438891A CN101159328A (zh) 2007-07-17 2007-07-17 一种LiFePO4/C纳米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A2007100438891A CN101159328A (zh) 2007-07-17 2007-07-17 一种LiFePO4/C纳米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59328A true CN101159328A (zh) 2008-04-09

Family

ID=393073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100438891A Pending CN101159328A (zh) 2007-07-17 2007-07-17 一种LiFePO4/C纳米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159328A (zh)

Cited B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46826A (zh) * 2009-04-30 2009-09-30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球形磷酸铁锂的制备方法
CN101777636A (zh) * 2009-01-14 2010-07-14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一种热解碳包覆磷酸铁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WO2010015969A3 (en) * 2008-08-05 2010-12-02 Dow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Lithium metal phosphate/carbon nanocomposites as cathode active materials for rechargeable lithium batteries
CN102024989A (zh) * 2010-11-26 2011-04-20 南开大学 一种高电压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
CN102082264A (zh) * 2010-12-15 2011-06-01 广西天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纳米锂离子电池活性电极材料前驱体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2110810A (zh) * 2010-11-25 2011-06-29 浙江大学 微波阵加热法连续生产磷酸铁锂的方法与装置
CN102249210A (zh) * 2011-05-22 2011-11-23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 一种共沉淀制备纳米晶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方法
CN101757875B (zh) * 2008-12-25 2012-10-17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复合分散剂和正极材料组合物与正极及锂离子二次电池
CN102092699B (zh) * 2009-12-11 2013-06-26 河南联合新能源有限公司 磷酸铁锂前驱体烧结制备磷酸铁锂方法及微波烧结设备
CN103400985A (zh) * 2013-08-08 2013-11-20 武汉盛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微波软模板法纳米线磷酸铁锂的制备方法
CN103647044A (zh) * 2012-12-27 2014-03-19 湘潭大学 一种纳米磷酸铁锂的制备方法
CN103996829A (zh) * 2014-05-29 2014-08-20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纳微复合结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及其共沉淀制备方法
CN104022284A (zh) * 2014-06-20 2014-09-03 郑州德朗能微波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离子、电子混合导电网络结构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的制备方法
CN105552370A (zh) * 2016-02-24 2016-05-04 苏州太阳源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球形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42588A (zh) * 2016-02-25 2016-07-06 南京师范大学 一种原位包覆碳导电剂的锡镍合金的制备方法及其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应用
CN106229484A (zh) * 2016-08-23 2016-12-14 贵州玉屏迈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微波合成锂电池正极材料的方法
CN106340648A (zh) * 2016-10-19 2017-01-18 江苏海四达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LiFePO4/C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732173A (zh) * 2017-09-25 2018-02-23 江苏奔拓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9019549A (zh) * 2018-08-09 2018-12-18 芜湖彰鸿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孔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326715A (zh) * 2018-12-13 2020-06-23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2875766A (zh) * 2021-01-28 2021-06-01 山东宏匀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添加碳源的微波加热溶液法制备三元正极材料的方法
CN114864896A (zh) * 2022-05-09 2022-08-05 兰州兰石中科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原位碳包覆纳米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435677B2 (en) 2008-08-05 2013-05-07 Dow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Lithium metal phosphate/carbon nanocomposites as cathode active materials for rechargeable lithium batteries
WO2010015969A3 (en) * 2008-08-05 2010-12-02 Dow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Lithium metal phosphate/carbon nanocomposites as cathode active materials for rechargeable lithium batteries
CN101757875B (zh) * 2008-12-25 2012-10-17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复合分散剂和正极材料组合物与正极及锂离子二次电池
CN101777636A (zh) * 2009-01-14 2010-07-14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一种热解碳包覆磷酸铁锂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1546826A (zh) * 2009-04-30 2009-09-30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球形磷酸铁锂的制备方法
CN101546826B (zh) * 2009-04-30 2013-02-06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球形磷酸铁锂的制备方法
CN102092699B (zh) * 2009-12-11 2013-06-26 河南联合新能源有限公司 磷酸铁锂前驱体烧结制备磷酸铁锂方法及微波烧结设备
CN102110810A (zh) * 2010-11-25 2011-06-29 浙江大学 微波阵加热法连续生产磷酸铁锂的方法与装置
CN102110810B (zh) * 2010-11-25 2012-12-26 浙江大学 微波阵加热法连续生产磷酸铁锂的方法与装置
CN102024989A (zh) * 2010-11-26 2011-04-20 南开大学 一种高电压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
CN102082264A (zh) * 2010-12-15 2011-06-01 广西天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纳米锂离子电池活性电极材料前驱体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2249210A (zh) * 2011-05-22 2011-11-23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 一种共沉淀制备纳米晶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方法
CN102249210B (zh) * 2011-05-22 2012-09-05 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 一种共沉淀制备纳米晶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方法
CN103647044A (zh) * 2012-12-27 2014-03-19 湘潭大学 一种纳米磷酸铁锂的制备方法
CN103400985A (zh) * 2013-08-08 2013-11-20 武汉盛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微波软模板法纳米线磷酸铁锂的制备方法
CN103996829A (zh) * 2014-05-29 2014-08-20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纳微复合结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及其共沉淀制备方法
CN104022284A (zh) * 2014-06-20 2014-09-03 郑州德朗能微波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离子、电子混合导电网络结构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的制备方法
CN105552370A (zh) * 2016-02-24 2016-05-04 苏州太阳源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球形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42588A (zh) * 2016-02-25 2016-07-06 南京师范大学 一种原位包覆碳导电剂的锡镍合金的制备方法及其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应用
CN106229484A (zh) * 2016-08-23 2016-12-14 贵州玉屏迈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微波合成锂电池正极材料的方法
CN106340648A (zh) * 2016-10-19 2017-01-18 江苏海四达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LiFePO4/C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732173A (zh) * 2017-09-25 2018-02-23 江苏奔拓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9019549A (zh) * 2018-08-09 2018-12-18 芜湖彰鸿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孔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326715A (zh) * 2018-12-13 2020-06-23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2875766A (zh) * 2021-01-28 2021-06-01 山东宏匀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添加碳源的微波加热溶液法制备三元正极材料的方法
CN114864896A (zh) * 2022-05-09 2022-08-05 兰州兰石中科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原位碳包覆纳米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59328A (zh) 一种LiFePO4/C纳米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lsamet et al.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nano-sized LiFePO4 by using consecutive combination of sol-gel and hydrothermal methods
CN101587948B (zh) 一种Li4Ti5O12/C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1330141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球形LiFePO4/C的制备方法
CN110474044A (zh) 一种高性能水系锌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1504979A (zh) LiFePO4/C复合正极材料一种新型制备方法
CN102623708A (zh) 锂离子电池正极用磷酸钒锂/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1699639A (zh) 碳包覆纳米磷酸铁锂复合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1013751A (zh) 一种稀土掺杂的球形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CN101222044A (zh) 新型导电剂掺杂/包覆的磷酸铁锂材料和制备方法
CN106784726B (zh) 磷酸氧钒锂改性富锂锰基层状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74686A (zh)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锰锂/碳的合成方法
CN113104824B (zh) Se掺杂Fe2P自支撑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3651303B (zh) 一种纳米片状磷酸铁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其制得的LiFePO4/C正极活性材料
CN102751489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3413918B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正极材料磷酸钴锂的合成方法
CN104037412A (zh) 高性能锂离子二次电池负极材料多级结构纳米空心球的制备方法
CN103956493A (zh) 碳包覆等级结构磷酸铁锂的制备方法
CN103928680A (zh) 一种制备片状磷酸锰锂/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喷雾干燥辅助合成方法
CN104681814B (zh) 一种具有多孔星形形貌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4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87583A (zh) 一种掺杂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0483809C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超细LiFePO4/C的制备方法
CN101267034A (zh) LiFePO4/CRF纳米复合正极材料及其介孔合成方法
CN108217725B (zh) 一种水合碱式焦钒酸锌(Zn3V2O7(OH)2·2H2O)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0459768A (zh) 一种八面体结构磷化铁/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8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