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57733B - 一种从落叶松及其加工剩余物中提取二氢槲皮素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从落叶松及其加工剩余物中提取二氢槲皮素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57733B
CN101157733B CN2007101446503A CN200710144650A CN101157733B CN 101157733 B CN101157733 B CN 101157733B CN 2007101446503 A CN2007101446503 A CN 2007101446503A CN 200710144650 A CN200710144650 A CN 200710144650A CN 101157733 B CN101157733 B CN 1011577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hydroquercetin
weight
extraction
tamarack
u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14465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57733A (zh
Inventor
林琳
Original Assignee
HAERBIN JINBAI ZISH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ERBIN JINBAI ZISH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ERBIN JINBAI ZISH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71014465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1157733B/zh
Publication of CN1011577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577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577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5773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traction Or Liquid Replacement (AREA)

Abstract

一种从落叶松及其加工剩余物中提取二氢槲皮素的方法,它涉及了一种提取二氢槲皮素的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目前提取落叶松中的二氢槲皮素的方法提取出的二氢槲皮素需要吸附脱色以及不能同时提取阿拉伯半乳聚糖的问题。从落叶松及其加工剩余物中提取二氢槲皮素按如下步骤进行:一、粉碎、浸泡;二、提取阿拉伯半乳聚糖;三、提取二氢槲皮素;即得到二氢槲皮素。本发明具有提取出的产品不用吸附脱色、可以同时提取二氢槲皮素和阿拉伯半乳聚糖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从落叶松及其加工剩余物中提取二氢槲皮素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取二氢槲皮素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提取落叶松中的二氢槲皮素主要是用萃取法,但是现有技术需要的溶剂量大,提取出的二氢槲皮素需要吸附脱色,提取率低,对于原料的选择要求苛刻。而落叶松中还含有价值非常高的阿拉伯半乳聚糖,在以往的提取方法中没有将其提取出来,造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提取落叶松中的二氢槲皮素的方法需要的溶剂量大、提取出的二氢槲皮素需要吸附脱色、提取率低、对原料的选择要求苛刻以及不能同时提取阿拉伯半乳聚糖的问题,而提供一种从落叶松及其加工剩余物中提取二氢槲皮素的方法。
本发明从落叶松及其加工剩余物中提取阿拉伯半乳聚糖的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一、将落叶松原木或其加工剩余物粉碎成粒度在0.5mm以下的粉末,将粉末用25~100℃、重量为粉末重量5~15倍的去离子水浸泡0.2~2.5小时,将浸泡减压蒸馏至重量为原来的1/5~1/20,得到浓缩液;二、提取阿拉伯半乳聚糖:加入浓缩液重量1~5倍的低碳醇进行沉淀,将沉淀与醇清液分离,再用低碳醇冲洗沉淀;即得到阿拉伯半乳聚糖。
本发明从落叶松及其加工剩余物中提取二氢槲皮素的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提取:一、将落叶松原木或其加工剩余物粉碎成粒度在0.5mm以下的粉末,将粉末用25~100℃、重量为粉末重量5~15倍的去离子水浸泡0.2~2.5小时,将浸泡液减压蒸馏至重量为原来的1/5~1/20,得到浓缩液;二、提取阿拉伯半乳聚糖:加入浓缩液重量1~5倍的低碳醇进行沉淀,将沉淀与醇清液分离,再用低碳醇冲洗沉淀,即得到阿拉伯半乳聚糖;三、提取二氢槲皮素:对步骤二的醇清液在低于100℃的条件下蒸发浓缩至醇清液重量的1/5~1/20,得到醇浓缩液,加入醇浓缩液重量1~6倍的醚类或酯类萃取剂萃取,分出萃取相,将萃取相在低于100℃的条件下蒸发浓缩至原来质量的1/5~1/20,得到萃取浓缩液,再加入70~95℃的去离子水,在0~15℃的条件下冷却使晶体析出,将析出的晶体在50~130℃的条件下干燥0.2~3.5小时;即得到二氢槲皮素。
本发明中的酯类萃取剂为乙酸乙酯、甲酸甲酯、甲酸乙酯、乙酸甲酯中的一种或其中几种的组合;醚类萃取剂为乙醚、丙醚、异丙醚、甲基叔丁基醚、乙基叔丁基醚、甲基叔戊基醚中的一种或其中几种的组合。
本发明中的低碳醇为含1~6个碳原子、常温下呈液态的脂肪醇。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在原料的选择上,优于其它的方法,以往的方法选择原料很局限,要求兴安落叶松的树龄在40年以上,选择地面上0.0~1.5米的树段,距伐树时间不超过2年,而本发明不但可以提取兴安落叶松还可以提取长白落叶松、西伯利亚落叶松、日本落叶松等落叶松原木及其加工后的剩余废料,对树龄以及伐树时间的长短没有限制;
(2)本发明的溶剂使用的量明显减少,与以往的方法相比,每提取1kg的二氢槲皮素,就节省溶剂15~30L,而且不但可以使用醚类萃取剂,还可以用酯类萃取节约了成本;
(3)本发明提取的二氢槲皮素颜色为淡黄色至白色,纯度最高达到99%,不用吸附脱色;
(4)本发明在提取二氢槲皮素的同时也提取出了阿拉伯半乳聚糖,提取率为10%~25%;
(5)本发明对二氢槲皮素的提取率高达2.5%,是以往方法的1.25倍。
附图说明
图1为二氢槲皮素高效液相色谱图标准图,图2为本发明提取的二氢槲皮素高效液相色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从落叶松及其加工剩余物中提取阿拉伯半乳聚糖的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一、将落叶松原木或其加工剩余物粉碎成粒度在0.5mm以下的粉末,将粉末用25~100℃、重量为粉末重量5~15倍的去离子水浸泡0.2~2.5小时,将浸泡减压蒸馏至重量为原来的1/5~1/20,得到浓缩液;二、提取阿拉伯半乳聚糖:加入浓缩液重量1~5倍的低碳醇进行沉淀,将沉淀与醇清液分离,再用低碳醇冲洗沉淀;即得到阿拉伯半乳聚糖。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点是:步骤一中将粉末用35~90℃、重量为粉末重量6~14倍的去离子水浸泡0.3~2.4小时。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点是:步骤一中将粉末用55~70℃、重量为粉末重量8~12倍的去离子水浸泡0.5~2小时。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点是:步骤一中将粉末用63℃、重量为粉末重量10倍的去离子水浸泡1.5小时。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点是:步骤一中将浸泡液减压蒸馏至重量为原来的1/8~1/16。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六: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点是:步骤一中将浸泡液减压蒸馏至重量为原来的1/10。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七: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点是:步骤二中加入浓缩液重量2~4倍的低碳醇进行沉淀。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八: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的不同点是:步骤二中加入浓缩液重量3倍的低碳醇进行沉淀。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九: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七或八的不同点是:低碳醇为含1~6个碳原子、常温下呈液态的脂肪醇。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七或八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本实施方式从落叶松及其加工剩余物中提取二氢槲皮素的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提取:一、将落叶松原木或其加工剩余物粉碎成粒度在0.5mm以下的粉末,将粉末用25~100℃、重量为粉末重量5~15倍的去离子水浸泡0.2~2.5小时,将浸泡液减压蒸馏至重量为原来的1/5~1/20,得到浓缩液;二、提取阿拉伯半乳聚糖:加入浓缩液重量1~5倍的低碳醇进行沉淀,将沉淀与醇清液分离,再用低碳醇冲洗沉淀,即得到阿拉伯半乳聚糖;三、提取二氢槲皮素:对步骤二的醇清液在低于100℃的条件下蒸发浓缩至醇清液重量的1/5~1/20,得到醇浓缩液,加入醇浓缩液重量1~6倍的醚类或酯类萃取剂萃取,分出萃取相,将萃取相在低于100℃的条件下蒸发浓缩至原来质量的1/5~1/20,得到萃取浓缩液,再加入70~95℃的去离子水,在0~15℃的条件下冷却使晶体析出,将析出的晶体在50~130℃的条件下干燥0.2~3.5小时;即得到二氢槲皮素。
具体实施方式十一: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十的不同点是:步骤一中将粉末用35~90℃、重量为粉末重量6~14倍的去离子水浸泡0.3~2.4小时。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十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十的不同点是:步骤一中将粉末用55~70℃、重量为粉末重量8~12倍的去离子水浸泡0.5~2小时。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十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十的不同点是:步骤一中将粉末用63℃、重量为粉末重量10倍的去离子水浸泡1.5小时。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十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十的不同点是:步骤一中将浸泡液减压蒸馏至重量为原来的1/8~1/16。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十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十的不同点是:步骤一中将浸泡液减压蒸馏至重量为原来的1/10。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十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六: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十的不同点是:步骤二中加入浓缩液重量2~4倍的低碳醇进行沉淀。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十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七: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十的不同点是:步骤二中加入浓缩液重量3倍的低碳醇进行沉淀。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十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八: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十、十六或十七的不同点是:低碳醇为含1~6个碳原子、常温下呈液态的脂肪醇。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十、十六或十七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十九: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十的不同点是:步骤三中对步骤二的醇清液在80~90℃的条件下蒸发浓缩至醇清液重量的1/8~1/16。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十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二十: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十的不同点是:步骤三中对步骤二的醇清液在95℃的条件下蒸发浓缩至醇清液重量的1/10。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十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二十一: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十的不同点是:步骤三中加入醇浓缩液重量2~5倍的酯类萃取剂萃取。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十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二十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十的不同点是:步骤三中加入醇浓缩液重量3.5倍的酯类萃取剂萃取。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十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二十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十、二十一或二十二的不同点是:酯类萃取剂为乙酸乙酯、甲酸甲酯、甲酸乙酯、乙酸甲酯中的一种或其中几种的组合。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十、二十一或二十二相同。
本实施方式中酯类萃取剂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时按任意比例进行混合。
具体实施方式二十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十的不同点是:步骤三中加入醇浓缩液重量1.5~4倍的醚类萃取剂萃取。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十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二十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十的不同点是:步骤三中加入醇浓缩液重量3倍的醚类萃取剂萃取。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十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二十六: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十、二十四或二十五的不同点是:醚类萃取剂为乙醚、丙醚、异丙醚、甲基叔丁基醚、乙基叔丁基醚、甲基叔戊基醚中的一种或其中几种的组合。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十、二十一或二十二相同。
本实施方式中醚类萃取剂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时按任意比例进行混合。
具体实施方式二十七: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十的不同点是:步骤三中将萃取相在70~90℃的条件下蒸发浓缩至原来质量的1/8~1/16。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十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二十八: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十的不同点是:步骤三中将萃取相在80℃的条件下蒸发浓缩至原来质量的1/10。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十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二十九: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十的不同点是:步骤三中在2~12℃的条件下冷却使晶体析出。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十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十: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十的不同点是:步骤三中在6~8℃的条件下冷却使晶体析出。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十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十一: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十的不同点是:步骤三中在7℃的条件下冷却使晶体析出。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十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十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十的不同点是:步骤三中将析出的晶体在70~110℃的条件下干燥0.5~3小时。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十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十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十的不同点是:步骤三中将析出的晶体在90~100℃的条件下进行干燥1~2.5小时。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十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十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十的不同点是:步骤三中将析出的晶体在95℃的条件下进行干燥1.5小时。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十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十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十的不同点是:步骤三中加入萃取浓缩液重量5~15倍的去离子水。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十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十六: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三十五的不同点是:加入萃取浓缩液重量8~12倍的去离子水。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三十五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十七: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三十五的不同点是:加入萃取浓缩液重量10倍的去离子水。其它步骤及参数与具体实施方式三十五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十八:本实施方式的从落叶松及其加工剩余物中提取阿拉伯半乳聚糖和二氢槲皮素的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提取:一、将落叶松原木或其加工剩余物粉碎成粒度为0.4mm的粉末,将粉末用80℃、重量为粉末重量8倍的去离子水浸泡1小时,将浸泡液减压蒸馏至重量为原来的1/16,得到浓缩液;二、提取阿拉伯半乳聚糖:加入浓缩液重量3倍的正丁醇进行沉淀,将沉淀与醇清液分离,再用正丁醇冲洗沉淀,即得到阿拉伯半乳聚糖;三、提取二氢槲皮素:对步骤二的醇清液90℃的条件下蒸发浓缩至醇清液重量的1/10,得到醇浓缩液,加入醇浓缩液重量4倍的乙醇乙酯萃取,分出萃取相,将萃取相在低于100℃的条件下蒸发浓缩至原来质量的1/10,得到萃取浓缩液,再加入80℃、重量是萃取浓缩液8倍的去离子水,在5℃的条件下冷却使晶体析出,将析出的晶体在100℃的条件下干燥2小时;即得到二氢槲皮素。
本实施方式提取的阿拉伯半乳糖的提取率为25%,本实施方式提取的提取的二氢槲皮素的提取率为2.5%。阿拉伯半乳聚糖的纯度为85%,二氢槲皮素的纯度为98%。将本实施方式提取的二氢槲皮素进行高效液相色谱测试,测试的图谱为图2,通过和图1的标准图谱比较可以看出,本发明提取的二氢槲皮素纯度高。

Claims (6)

1.一种从落叶松及其加工剩余物中提取二氢槲皮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落叶松及其加工剩余物中提取二氢槲皮素的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提取:一、将落叶松原木或其加工剩余物粉碎成粒度在0.5mm以下的粉末,将粉末用25~100℃、重量为粉末重量5~15倍的去离子水浸泡0.2~2.5小时,将浸泡液减压蒸馏至重量为原来的1/5~1/20,得到浓缩液;二、提取阿拉伯半乳聚糖:加入浓缩液重量1~5倍的低碳醇进行沉淀,将沉淀与醇清液分离,再用低碳醇冲洗沉淀,即得到阿拉伯半乳聚糖;三、提取二氢槲皮素:对步骤二的醇清液在低于100℃的条件下蒸发浓缩至醇清液重量的1/5~1/20,得到醇浓缩液,加入醇浓缩液重量1~6倍的醚类或酯类萃取剂萃取,分出萃取相,将萃取相在低于100℃的条件下蒸发浓缩至原来质量的1/5~1/20,得到萃取浓缩液,再加入70~95℃的去离子水,在0~15℃的条件下冷却使晶体析出,将析出的晶体在50~130℃的条件下干燥0.2~3.5小时;即得到二氢槲皮素;步骤二中低碳醇为含1~6个碳原子、常温下呈液态的脂肪醇;步骤三中酯类萃取剂为乙酸乙酯、甲酸甲酯、甲酸乙酯、乙酸甲酯中的一种或其中几种的组合;步骤三中醚类萃取剂为乙醚、丙醚、异丙醚、甲基叔丁基醚、乙基叔丁基醚、甲基叔戊基醚中的一种或其中几种的组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从落叶松及其加工剩余物中提取二氢槲皮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对步骤二的醇清液在80~90℃的条件下蒸发浓缩至醇清液重量的1/8~1/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从落叶松及其加工剩余物中提取二氢槲皮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加入醇浓缩液重量3倍的醚类萃取剂萃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从落叶松及其加工剩余物中提取二氢槲皮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将萃取相在70~90℃的条件下蒸发浓缩至原来质量的1/8~1/1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从落叶松及其加工剩余物中提取二氢槲皮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在6~8℃的条件下冷却使晶体析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从落叶松及其加工剩余物中提取二氢槲皮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将析出的晶体在90~100℃的条件下进行干燥1~2.5小时。
CN2007101446503A 2007-11-21 2007-11-21 一种从落叶松及其加工剩余物中提取二氢槲皮素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577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446503A CN101157733B (zh) 2007-11-21 2007-11-21 一种从落叶松及其加工剩余物中提取二氢槲皮素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7101446503A CN101157733B (zh) 2007-11-21 2007-11-21 一种从落叶松及其加工剩余物中提取二氢槲皮素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57733A CN101157733A (zh) 2008-04-09
CN101157733B true CN101157733B (zh) 2010-04-21

Family

ID=393059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44650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57733B (zh) 2007-11-21 2007-11-21 一种从落叶松及其加工剩余物中提取二氢槲皮素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15773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93429A (zh) * 2010-12-08 2011-03-30 天津市尖峰天然产物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从落叶松木屑中提取二氢槲皮素的方法
US20130237712A1 (en) * 2012-03-12 2013-09-12 Flavitpure, Inc. Method for isolating flavonoid dihydroquercetin (taxifolin) from conifer wood species
US20130245251A1 (en) * 2012-03-17 2013-09-19 Flavitpure, Inc. Method for isolating dietary fiber arabinogalactan and arabinogalactan in combination with flavonoid dihydroquercetin (taxifolin) from conifer wood species or hardwood including butt logs and bark
RU2547107C1 (ru) * 2013-10-25 2015-04-10 Федеральное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бюджетное образователь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ысшего профессионального образования "Московский педагогиче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Способ комплексной переработки древесины лиственницы
CN111018590A (zh) * 2019-12-13 2020-04-17 丁传波 一种人参生物质碳肥料的制备方法
CN113801086A (zh) * 2021-10-12 2021-12-17 浙江迪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二氢槲皮素的高纯度高收率的提取纯化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44095A (zh) * 2006-04-29 2006-10-11 广州大学 一种从落叶松中提取二氢槲皮素的方法
CN1858046A (zh) * 2006-06-02 2006-11-08 广州大学 一种采用吸附法从落叶松中提取二氢槲皮素的方法
CN1956999A (zh) * 2004-05-24 2007-05-02 雀巢技术公司 从咖啡中分离阿拉伯半乳聚糖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56999A (zh) * 2004-05-24 2007-05-02 雀巢技术公司 从咖啡中分离阿拉伯半乳聚糖
CN1844095A (zh) * 2006-04-29 2006-10-11 广州大学 一种从落叶松中提取二氢槲皮素的方法
CN1858046A (zh) * 2006-06-02 2006-11-08 广州大学 一种采用吸附法从落叶松中提取二氢槲皮素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方桂珍等."超声波法提取木材中阿拉伯半乳聚糖的研究".林产化学与工业第24卷 第4期.2004,第24卷(第4期),第103-106页.
方桂珍等."微波辅助提取兴安落叶松木材中阿拉伯半乳聚糖的工艺研究".林产化学与工业第24卷增刊.2004,第24卷增刊第73-76页. *
方桂珍等."超声波法提取木材中阿拉伯半乳聚糖的研究".林产化学与工业第24卷 第4期.2004,第24卷(第4期),第103-106页. *
杨秀云."落叶松木屑中药用阿拉伯半乳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与纯化方法研究".全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工程科技Ⅰ辑 第2期.2002,(第2期),第10-22页,第36页. *
蒋杏芬等."兴安落叶松阿拉伯糖基半乳聚糖化学结构的研究".纤维素科学与技术第4卷 第1期.1996,第4卷(第1期),第27-33页. *
马艳丽等."超声波法提取木材中阿拉伯半乳聚糖的工艺参数优化".林产化工通讯第38卷 第5期.2004,第38卷(第5期),第5-9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57733A (zh) 2008-04-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57733B (zh) 一种从落叶松及其加工剩余物中提取二氢槲皮素的方法
CN106860492B (zh) 一种大麻酚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1735233B (zh) 一种高纯度光甘草定的生产方法
CN111978158A (zh) 一种从工业大麻中提取纯化次大麻二酚的方法
CN101759732A (zh) 一种虎杖苷的制备方法
CN102180940A (zh) 一种化合物文冠果壳苷的制备方法
CN104292193A (zh) 一种生物质分级处理后制备糠醛和两步制备乙酰丙酸的方法
CN103193735A (zh) 红豆杉紫杉醇活性提取物的提取方法
CN102276665A (zh) 一种从亚麻籽饼粕中提取亚麻木酚素的方法
CN107382912A (zh) 一种提高马尾藻粗提物岩藻黄素纯度的方法
CN107118253A (zh) 茶皂素的制备方法
CN105985315A (zh) 一种烟草下脚料中烟碱的提取方法
CN104140885B (zh) 含油植物种籽为原料制备具有抗氧化性脂肪酸酯的方法
CN101525328B (zh) 从山竹果皮中提取α-倒捻子素的方法
CN111072618A (zh) 一种自显齿蛇葡萄叶中方便快速提纯二氢杨梅素的方法
CN101671330A (zh) 芒果苷的制备方法
CN102432575A (zh) 一种从枳实中提取高纯度橙皮素的方法
CN104292194A (zh) 一种生物质分级处理后制备糠醛和快速变温法制备乙酰丙酸的方法
CN112876671B (zh) 一种植物缩合单宁的提取和纯化方法及其应用
CN1583686A (zh) 植物单宁降解为低聚体、单体化合物的催化氢解制备方法
CN102675091A (zh) 一种从植物中提取分离制备没食子酸的方法
CN103012071A (zh) 一种从花生粕中提取纯化白藜芦醇的方法
CN106588580A (zh) 从厚朴中制备高纯度厚朴酚的方法
CN103044410B (zh) 一种从竹制品加工废料中提取异荭草素的生产工艺
CN112939744A (zh) 一种大麻二酚的高效提取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90327

Address after: Heilongjiang Qitaihe Xinxing village Conway bi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zip code: 154600

Applicant after: Lin Lin

Address before: The postcode of No. 3 building, 3 Industrial Park, Harbin, Daoli District, Daoli District, Heilongjiang, China: 150090

Applicant before: Haerbin Jinbai Zishan Technology Co., Ltd.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LIN LIN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HARBIN JINBAIZISHAN SCIENCE CO., LTD.

Effective date: 20090327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for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Lin Lin

Inventor after: Cui Baoyu

Inventor after: Zhang Hongwei

Inventor before: Lin Lin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INVENTOR; FROM: LIN LIN TO: LIN LIN CUI BAOYU ZHANG HONGWEI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for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Lin Lin

Inventor after: Zhou Xuchang

Inventor after: Cui Baoyu

Inventor after: Zhang Hongwei

Inventor before: Lin Lin

Inventor before: Cui Baoyu

Inventor before: Zhang Hongwei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INVENTOR; FROM: LIN LIN CUI BAOYU ZHANG HONGWEI TO: LIN LIN ZHOU XUCHANG CUI BAOYU ZHANG HONGWEI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421

Termination date: 2019112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