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54077A - 粉体搅拌装置、显影装置和装有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粉体搅拌装置、显影装置和装有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54077A
CN101154077A CNA2007101525100A CN200710152510A CN101154077A CN 101154077 A CN101154077 A CN 101154077A CN A2007101525100 A CNA2007101525100 A CN A2007101525100A CN 200710152510 A CN200710152510 A CN 200710152510A CN 101154077 A CN101154077 A CN 1011540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irring vane
toner
developing apparatus
stirring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15251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村本秀也
植村聪
久保智彦
村田贵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Original Assignee
Kyocera Mi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cera Mita Corp filed Critical Kyocera Mit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1540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5407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96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developer unit or parts thereof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5/08 - G03G15/0894
    • G03G15/0898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developer unit or parts thereof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5/08 - G03G15/0894 for preventing toner scattering during operation, e.g. seal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65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77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and dispensing developer from a developer cartridge into the development uni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8Details of powder developing device not concerning the development directly
    • G03G2215/0802Arrangements for agitating or circulating developer material
    • G03G2215/085Stirring member in developer container
    • G03G2215/0852Stirring member in developer container reciprocat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222/00Dispensing
    • Y10S222/01Xerograph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粉体搅拌装置、显影装置和装有该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所述显影装置包括:显影容器,装入调色剂;显影辊,把调色剂提供给形成有静电潜影的像载体;以及搅拌输送构件,绕轴线转动,对所述显影容器内的调色剂进行搅拌,并向所述显影辊输送。所述搅拌输送构件包括:作为转动中心的轴部;以及薄片状的第一搅拌叶片和第二搅拌叶片,被固定在所述轴部,从所述轴部向直径方向外侧延伸。所述第一搅拌叶片把所述调色剂向第一输送方向输送,所述第二搅拌叶片把所述调色剂向与所述第一输送方向不同的第二输送方向输送。因此,即使把调色剂补给到显影容器局部区域,也可使调色剂在显影容器内的长度方向足以均匀分散,从而可形成高质量的图像。

Description

粉体搅拌装置、显影装置和装有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以复印机和打印机等为代表的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可以用于该图像形成装置的显影装置或粉体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在复印机和打印机等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广泛使用感光鼓作为像载体。使用感光鼓的一般的图像形成动作如下所述。用带电装置使感光鼓的表面均匀地带有规定电位,然后通过曝光装置将LED光等照射在其表面上,使部分电位发生光衰减,从而在感光鼓的表面上形成原稿图像的静电潜影。通过用显影装置对该静电潜影进行显影,形成调色剂像。把调色剂像转印到纸上后,在感光鼓的表面上,用清洁装置清理残留的调色剂,准备好下一次的图像形成动作,用除电装置照射除电光,去除带电电荷。
在所述的作为图像形成动作的主要部分的显影装置中,通常在显影容器内装入规定量的调色剂(调色剂颗粒),一旦在显影使用后剩余量变少就进行补给。此时,一般从配置在显影装置上方的调色剂补给容器,利用重力的作用或输送构件,把调色剂装入到显影容器内。
其中,为了把显影辊装入显影容器,一般显影容器与显影辊的形状一致,为细长的形状。而且,为了形成高质量的图像,需要使装入到显影容器内的调色剂沿显影容器内的显影辊的长度方向均匀分散。因此广泛采用在显影装置中具有绕轴线中心转动的搅拌(输送)构件,利用它的转动动作使调色剂在显影容器内的长度方向均匀分散的方法。
在特开2001-100500号公报(文献D1)和特开平11-311895号公报(文献D2)中可以看到这样的显影装置。在文献D1和D2中记载的显影装置都具有搅拌(输送)构件,该搅拌(输送)构件设置有具有开口的薄片构件(搅拌叶片),以此一边搅拌调色剂一边把调色剂向显影辊输送。
在文献D1记载的显影装置中,利用把多个开口配置成锯齿形的两个薄片构件,可以在搅拌输送构件转动的同时,不会承受大的阻力,而稳定地向显影辊提供调色剂。在这样的搅拌输送构件上,虽然考虑到通过配置成锯齿形的开口而使调色剂在显影容器内的长度方向移动,但不足以构成由薄片构件和它的开口使调色剂移动。因此,在显影容器内长度方向的整个区域,难以使调色剂足够均匀地分散。其结果,存在有在显影容器的调色剂补给口等这样的补给部位附近,集中比较多的调色剂,而在与其面对的部位等,则滞留长时间没有使用的调色剂的不利情况。这样,一旦滞留的调色剂恶化后被提供给显影辊,就有可能产生不良图像。
此外,在文献D2记载的显影装置中,利用配置了多个形状为平行四边形的开口的薄片构件,在搅拌输送构件转动的同时,使调色剂集中在显影辊的轴线方向中央部位。然而,用这样的搅拌输送构件,存在有在显影辊的轴线方向中央部位集中比较多的调色剂,而在两端部则滞留长时间没有使用的调色剂的不利情况。这样,一旦滞留的调色剂恶化后被提供给显影辊,在显影辊的两端部就有可能产生不良图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影装置,即使把调色剂补给到显影容器局部区域,也可以使调色剂在显影容器内长度方向足够地均匀分散,从而可以形成高质量的图像。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装有这样的显影装置的高性能的图像形成装置。此外,本发明的目的也在于提供一种可以使粉体在容器内足够地均匀分散的粉体搅拌装置。
为实现所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显影装置包括:显影容器,装入调色剂;显影辊,把调色剂提供给形成有静电潜影的像载体;以及搅拌输送构件,绕轴线转动,对所述显影容器内的调色剂进行搅拌,并向所述显影辊输送;其中,所述搅拌输送构件包括:作为转动中心的轴部;以及薄片状的第一搅拌叶片和第二搅拌叶片,被固定在所述轴部上,从所述轴部向直径方向外侧延伸,所述第一搅拌叶片把所述调色剂向第一输送方向输送,所述第二搅拌叶片把所述调色剂向与所述第一输送方向不同的第二输送方向输送。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形成有静电潜影的像载体;以及向所述像载体提供调色剂的显影装置,其中该显影装置为具有以上所述结构的显影装置。
按照上述的结构,通过第一、第二搅拌叶片的作用,可以使调色剂向显影容器内的长度方向两端或中央一侧等各个方向移动,从而可以防止调色剂滞留在显影容器内的长度方向两端侧或中央侧,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均匀搅拌。这样,即使把调色剂补给到显影容器的局部位置,也可以使调色剂在显影容器内的长度方向上足够均匀地分散。因此可以防止因滞留后恶化的调色剂引起不良图像产生,从而可以得到能形成高质量图像的显影装置或图像形成装置。
而且,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粉体搅拌装置,包括:容器,装入粉体;以及搅拌输送构件,绕轴心转动,对所述容器内的粉体进行搅拌并输送;其中,所述搅拌输送构件包括:作为转动中心的轴部;以及薄片状的第一拌叶片和第二搅拌叶片,被固定在所述轴部上,从所述轴部向直径方向外侧延伸;所述第一搅拌叶片把所述粉体向第一输送方向输送,所述第二搅拌叶片把所述粉体向与所述第一输送方向不同的第二输送方向输送。
按照此结构,通过第一、第二搅拌叶片的作用,对容器内的粉体进行搅拌并输送,因而可以使粉体在容器内足够均匀地分散。
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装有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显影装置的打印机的垂直剖视图。
图2是表示图1的图像形成部周围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2的显影装置所具有的显影器的立体图。
图4是图3所示的显影器的侧剖视图。
图5是图4所示的显影器的搅拌输送构件的侧剖视图。
图6是图5所示的搅拌输送构件的正视图。
图7是搅拌叶片的开口形式与图6不同的搅拌输送构件的正视图。
图8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显影装置中搅拌输送构件的搅拌叶片的局部放大正视图。
图9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显影装置中搅拌输送构件的搅拌叶片的局部放大正视图。
图10是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显影装置中搅拌输送构件的搅拌叶片的局部放大正视图。
图11是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显影装置中搅拌输送构件的搅拌叶片的局部放大正视图。
图12是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的显影装置的搅拌输送构件的正视图。
图13是搅拌叶片的开口形式与图12不同的搅拌输送构件的正视图。
图14是本发明第七实施方式的显影装置的搅拌输送构件的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图14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首先用图1说明装有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概况。图1是示意图像形成装置一个例子的彩色打印机1的简要结构的垂直剖视图。该彩色打印机1是使用中间转印带的型式。在图1中,右方为打印机1的前面一侧,左方为背面一侧。
在打印机1的主体2内部下方配置有纸盒3。在纸盒3内部层叠装入纸P。然后把该纸P向图1中纸盒3的右上方送出。纸盒3可以从主体2的前面一侧,即从图1中的右方沿水平方向抽出。
在纸盒3的纸输送方向下游配置有供纸用送纸通道4、供纸用输送辊5、对准辊6和图像形成部20。在图像形成部20中,在其中心装置有作为转动体的像载体的感光鼓21。感光鼓21在图1中向逆时针方向转动。
在感光鼓21的周围,沿其转动方向顺序配置有带电装置22、显影装置30和感光鼓用的清洁装置60。
显影装置30的主要部分由图1中顺时针方向转动的转动齿条(rotaryrack)31构成,共计四台显影器32在圆周方向等间隔配置在该转动齿条31上。所谓四台显影器32是黑色用的显影器32B、黄色用的显影器32Y、品红色用的显影器32M和青色用的显影器32C。
通过未图示的驱动机构,使转动齿条31转动,使四台显影器32顺序移动到面对感光鼓21的位置上,向感光鼓21表面提供作为各种颜色显影剂的调色剂,形成调色剂像。在图像形成部20上方,配置有用于向该显影装置30补给调色剂的调色剂补给容器7、以及补给管8。各种颜色用的调色剂补给容器7和补给管8,并排配置在转动齿条31轴线方向上。
在图像形成部20上方配置有光学部9。从光学部9向感光鼓21照射激光L。图中的虚线表示激光L。
在紧靠感光鼓21的下方,配置有采用环形带形中间转印体的中间转印带10。中间转印带10卷绕并支承在多个辊上,在图1中向顺时针方向转动。中间转印带10从下方对感光鼓21进行压接,形成一次转印部70。
在中间转印带10悬在送纸通道4上的部位上,配置有二次转印部11。纸P通过穿过在该二次转印部11上形成的二次转印夹缝部而与中间转印带10压力接触,从而转印调色剂像。在二次转印部11的纸输送方向下游,配置有带用清洁装置12。
在图像形成部20和二次转印部11的纸输送方向下游,配置有定影部13、出纸用送纸通道14和出纸部15。出纸部15设置在主体2的上面,可以从外部把印刷后的纸P取出的位置上。
在定影部13和二次转印部11的下方,纸盒3的上方,配置有两面印刷用送纸通道16。两面印刷用送纸通道16从出纸用送纸通道14的中途分叉,通过定影部13的下方和二次转印部11的下方,在紧靠对准辊6的上游,与供纸用送纸通道4汇合。
下面用图2,对所述打印机1的图像形成部20周围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图2是表示图像形成部周围的垂直断面的局部放大图。
在图像形成部20的中心装置有作为像载体的感光鼓21。如前所述,在感光鼓21的附近,沿其转动方向顺序配置有带电装置22、显影装置30和感光鼓用清洁装置60。感光鼓21和中间转印带10压接的一次转印部70,沿感光鼓21的转动方向,设置在显影装置30和感光鼓用清洁装置60之间。
感光鼓21被配置成在与打印机1内的纸输送方向成直角的纸的宽度方向,即图2的纸面向里方向上延伸,使它的轴线方向成水平方向。感光鼓21是无机感光体的鼓,是在用铝等构成的导电性辊形基体的外侧,用真空蒸镀等方法设置无机光导电材料的非晶态硅的感光层,直径为30mm。感光鼓21通过未图示的驱动装置进行转动,其圆周速度与纸输送速度(例如210mm/秒)大体相同。
在带电装置22的内侧配置有与感光鼓21接触的带电辊22a。带电辊22a以规定的压力压接在感光鼓21上,随感光鼓21的转动而转动。利用该带电辊22a使感光鼓21的表面以规定的极性和电位均匀带电。
显影装置30如前面说明的那样,其主要部分由转动齿条31构成,在该转动齿条31上沿圆周方向等间隔配置共计四台显影器32。在各显影器32中,把显影辊33设在感光鼓21附近。在显影辊33上,施加与感光鼓21的带电极性相同极性的偏压。用该显影辊33使作为显影剂的调色剂带电,并且向感光鼓21表面的静电潜影移动,使静电潜影显影。调色剂装在调色剂补给容器7(参照图1)中,通过补给管8输送并补给到显影装置30的部位。在补给调色剂时,补给管8延伸到图2所示的双点划线的部位。此外,该显影装置30的详细结构将在后面叙述。
作为在显影装置30中使用的调色剂,可以使用单一成分显影剂的调色剂。为了确保调色剂颗粒在搅拌、输送时的流动性高,优选使用具有高圆度形状的调色剂颗粒。调色剂的平均圆度用Sysmex(シスメツクス)(株)制的流动式颗粒图像分析装置FPIA测量,优选的是0.930~0.995。作为调色剂的添加剂,大多配入直径比较大的二氧化硅,它的流动性随时间的变化小。
在一次转印部70中设置有一次转印辊71,它介于中间转印带10而与感光鼓21接触。在设置该一次转印辊71的部位,形成感光鼓21和中间转印带10接触的一次转印夹缝部。一次转印辊71没有驱动装置,它通过与中间转印带10接触,随中间转印带10的转动而转动。此外根据需要,在一次转印辊71上施加与感光鼓21或调色剂的带电电荷极性相反的一次转印偏压。
此外,中间转印带10是由仅用聚酰亚胺等合成树脂形成的单层树脂带、或在这样的合成树脂表面上层压了橡胶层的弹性带构成,卷绕并支承在多个辊上。
感光鼓用清洁装置60配置在沿感光鼓21的转动方向、在一次转印部70的下游一侧。感光鼓用清洁装置60在其壳体61内侧配置清洁辊62和排出螺旋桨63,此外在壳体61和感光鼓21之间配置清洁刮板64。
通过未图示的弹簧等弹性构件施加作用力,把清洁辊62和清洁刮板64按压在感光鼓21上。清洁辊62和清洁刮板64沿感光鼓21的轴线方向延伸,其轴线方向的长度与感光鼓21的感光层大体相同。
为了有效地进行清洁,清洁辊62通过未图示的驱动装置,相对于转动轴朝与感光鼓21的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使其圆周速度比感光鼓21的圆周速度快15~20%左右。利用这样的清洁辊62和清洁刮板64,在向中间转印带10转印调色剂像后,去除残留在感光鼓21表面上的调色剂,进行清洁。从感光鼓21表面去除的调色剂临时回收到壳体61内,用排出螺旋桨63排到外部。
下面,用图2以及图3、图4对显影装置30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图3是显影装置中具有的显影器的立体图,图4是显影器的侧剖面图。此外,四种颜色的各显影器32的基本构造是相同的,所以省略了“Y”“M”“C”“B”这样的各种颜色的识别记号。
图2所示的显影装置30具有图3所示的显影器32。显影器32具有显影容器34。显影容器34在感光鼓21轴线方向、即图2的纸面向里的方向具有细长的形状,其长度方向被配置成水平方向。在用补给管8(参照图2)向该显影容器34补给调色剂时,调色剂从显影容器34长度方向的规定的部位补给。
如图4所示,在显影容器34内部设置有漏斗部(hopper)35和显影部36。在漏斗部35中,把用于进行调色剂搅拌和输送的搅拌输送构件50的轴线设置成水平方向,在显影部36中,把用于向显影辊33提供调色剂的供给辊37的轴线设置成水平方向。此外,搅拌输送构件50的详细结构将在后向叙述。
漏斗部35和显影部36在显影容器34内用隔壁38隔开。隔壁38用金属制的薄板形构件构成,沿显影容器34的长度方向延伸,在供给辊37的上方部位有开口38a。在显影容器34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开口38a,如图4的中空箭头所示,可以使调色剂在漏斗部35和显影部36之间移来移去。用这样的隔壁38可以限制在漏斗部35和显影部36之间移动的调色剂的量。在显影容器34内,调色剂一般装到图4所示的双点划线的部位为止。
显影部36在与感光鼓21相邻的部位有开口部39。在开口部39上配置作为显影剂载体的显影辊33。显影辊33的一侧位于显影部36的内部,另一侧露在显影部36的外部,与作为像载体的感光鼓21相互面对(参照图2)。利用未图示的驱动机构,使显影辊33向图4中的顺时针方向转动。
从显影辊33的在显影部36内部一侧的部位,在转动方向下游一侧设置限制板40,即在图4显影辊33的上方设置限制板40。限制板40用合成树脂制或金属制的薄片形构件构成,被设置成它的一个平面与显影辊33抵接(参照图4)。这样,通过限制板40可以在显影辊33的表面上形成调色剂薄层,从而可以向感光鼓21定量提供调色剂。
在显影辊33的轴线方向两端部、显影部36内部一侧,设置有密封构件41。在显影辊33的轴线方向两端部位各设置一个密封构件41。密封构件41用毛毡或聚氨酯、海绵、无纺布等构成,设置成沿显影辊33的圆周面经过半周左右的长度,与显影辊33表面抵接。该密封构件41起到防止从显影辊33的轴线方向两端部和显影容器34的间隙向外泄漏调色剂的作用。
下面用图4以及图5~图7,对在漏斗部35上配置的搅拌输送构件50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图5是搅拌输送构件的侧剖视图,图6是搅拌输送构件的正视图,图7表示与图6相同的搅拌输送构件的正视图,但与图6的搅拌叶片的开口形式不同。
如图5所示,搅拌输送构件50具有轴部51、搅拌叶片52。
轴部51做成向显影容器34的长度方向、即图4和图5的纸面向里方向延伸的细长的长方体形状,其断面形状大体为正方形。搅拌输送构件50以该轴部5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中心轴线为中心转动。
如图5所示,搅拌叶片52的固定端一侧521被安装在构成轴部51的长方体的、在显影容器34的长度方向延伸的一个平面511上。搅拌叶片52,通过把厚度为125μm的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做成薄片状而构成,以从轴部51向直径方向外侧延伸的形式(把其前端一侧称为自由端侧522)固定在轴部51上。如图4所示,由于搅拌输送构件50和显影容器34内壁的间隔有一部分比较窄,所以当搅拌输送构件50转动时,搅拌叶片52在窄的部位与显影容器34内壁接触,以摩擦内壁的方式转动并移动。
此外,搅拌叶片52是把第一搅拌叶片52A和第二搅拌叶片52B两个搅拌叶片重叠进行组合后,固定在轴部51上。如图6和图7所示,在第一、第二搅拌叶片52A、52B中,每个搅拌叶片上设置多个开口53a、53b。这些开口53a、53b从第一搅拌叶片52A和第二搅拌叶片52B固定在轴部51的各自的固定端一侧521向自由端一侧522(即从图6和图7的下侧向上侧)延伸。此外,开口53a、53b的方式决定第一搅拌叶片52A和第二搅拌叶片52B各自输送调色剂的输送方向。
开口53a、53b以与轴部51的轴线(长度方向轴)垂直,相对于分别通过第一搅拌叶片52A和第二搅拌叶片52B上的垂直轴而倾斜的方式,做成四边形形状。第一搅拌叶片52A和第二搅拌叶片52B分别具有由多个开口53a、53b的所述倾斜方向决定的开口形式。第一搅拌叶片52A和第二搅拌叶片52B的该开口形式不同。这是为了使第一搅拌叶片52A将调色剂向沿轴部51的轴线的第一输送方向输送,另一方面,使第二搅拌叶片52B将调色剂向与所述第一输送方向相反的第二输送方向输送。
具体说,如图6所示,第一搅拌叶片52A的多个开口53a全部从固定端一侧(图6的下侧)向轴部51的一个端部、即右方倾斜。即第一搅拌叶片52A具有全部开口53a向所述垂直轴的一侧倾斜的开口形式。因此伴随轴部51的转动,第一搅拌叶片52A转动,调色剂就沿开口53a的倾斜方向从左方向右方(第一输送方向)移动。
与此相反,如图7所示,第二搅拌叶片52B的多个开口53b全部从固定端一侧(图7的下侧)向轴部51的另一端部、即左方倾斜。即第二搅拌叶片52B具有全部开口53b向所述垂直轴的另一侧倾斜的开口形式。因此,伴随轴部51的转动,第二搅拌叶片52B转动,调色剂就沿开口53b的倾斜方向从右方向左方(第二输送方向)移动。搅拌输送构件50各具有一个用这两种开口53a、53b的开口形式构成的第一搅拌叶片52A和第二搅拌叶片52B。
如图5所示,第一搅拌叶片52A和第二搅拌叶片52B在直径方向上的长度各不相同。即,配置在搅拌输送构件50转动方向上游一侧的第一搅拌叶片52A与配置在下游一侧的第二搅拌叶片52B相比,直径方向的长度大。此外,第一搅拌叶片52A和第二搅拌叶片52B只要构成转动方向上游一侧的直径方向长度比下游一侧的大,它们的配置位置进行替换也没有关系。
按照所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显影装置30,搅拌输送构件50通过第一搅拌叶片52A和第二搅拌叶片52B重叠而构成,这些第一搅拌叶片52A和第二搅拌叶片52B输送调色剂的输送方向互不相同。因此通过各搅拌叶片52A、52B的作用,可以使调色剂向显影容器34内的长度方向两端,或向中央一侧等各个方向移动。
其结果是,可以防止调色剂滞留在显影容器34内的长度方向两端或中央一侧等,可以作为一个整体均匀地进行搅拌。这样,即使向显影容器34的局部补给调色剂,也可以使调色剂在显影容器34内的长度方向上足够均匀地分散。因此可以防止因滞留而恶化的调色剂引起不良图像产生,从而可以得到形成高质量图像的显影装置30。
此外,第一搅拌叶片52A和第二搅拌叶片52B具有从固定端一侧521向自由端一侧522(参照图5)倾斜的多个开口53a、53b,第一搅拌叶片52A的开口53a的倾斜方向与第二搅拌叶片52B的开口53b的倾斜方向不同。
因此,通过使各搅拌叶片52A、52B转动,可以使各调色剂沿各自的开口53a、53b的倾斜方向移动。这样可以容易地使调色剂向显影容器34内的长度方向两端、或中央一侧等各个方向移动。因此,可以有效地使调色剂在显影容器34内的长度方向上足够均匀地分散。
此外,第一搅拌叶片52A的多个开口53a全部与轴部51的轴线垂直,相对于通过第一搅拌叶片52A上的垂直轴向右方倾斜,第二搅拌叶片52B的多个开口53b全部与轴部51的轴线垂直,相对于通过第二搅拌叶片52B上的垂直轴向左方倾斜。
因此,可以用第一搅拌叶片52A使调色剂向显影容器34内的长度方向的一个端部移动,再用第二搅拌叶片52B使调色剂向另一端部移动。这样,调色剂可以从显影容器34内长度方向的此端部向彼端部移来移去,可以有效地搅拌调色剂。因此,可以进一步增强在显影容器34内的长度方向上使调色剂均匀分散的作用。
此外,搅拌输送构件50以第一、第二搅拌叶片52A、52B重叠的方式而设置。因此,第一、第二搅拌叶片52A、52B可以在短的时间间隔连续地转动并移动,对调色剂进行搅拌。这样,与不使搅拌叶片重叠的情况相比,增加了搅拌力,容易使调色剂沿显影容器34内的长度方向移动。因此,可以进一步增强使调色剂在显影容器34内的长度方向均匀分散的作用。
其中,在把第一、第二搅拌叶片52A、52B重叠的情况下,先接触调色剂的转动方向下游一侧的第二搅拌叶片52B的搅拌力强,调色剂的移动量多。与此相对应,在本实施方式中,以第一、第二搅拌叶片52A、52B重叠的方式装置的搅拌输送构件50的第一搅拌叶片52A,配置在转动方向的最上游,与紧接着其在下游相邻配置的第二搅拌叶片52B相比,直径方向的长度大。
因此,作用在上游一侧的第一搅拌叶片52A和下游一侧的第二搅拌叶片52B上的负荷产生差别,重叠的两个搅拌叶片52A、52B之间的间隔变大。其结果,重叠的两个搅拌叶片52A、52B移动的调色剂量双方大体变得相等,可以有效地提高搅拌调色剂的能力,还容易使调色剂移动。因此,可以更进一步增强使调色剂在显影容器34内的长度方向上均匀分散的作用。
此外,一旦用具有所述结构的搅拌输送构件50使调色剂在显影容器34内顺畅移动,往往会在显影部36和漏斗部35之间,调色剂进出变得剧烈。与此相应,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显影容器34在配置有显影辊33的显影部36和配置有搅拌输送构件50的漏斗部35之间,设置了具有开口38a的隔壁38,所以可以限制在显影部36和漏斗部35之间移动的调色剂的量。因此,可以使调色剂在显影容器34内的长度方向足够均匀地分散,并且可以适宜地把调色剂输送到显影部36,从而可以形成更高质量的图像。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把所述显影装置30装在打印机1上,所以即使在把调色剂补给到显影装置30的显影容器34的局部位置的情况下,也可以使调色剂在显影容器34内的长度方向足够均匀地分散。因此,可以得到形成高质量图像的高性能的打印机1。
下面用图8,对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显影装置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图8是显影装置的搅拌输送构件50的搅拌叶片52C的局部放大正视图。此外,该实施方式的基本结构与用图1~图7说明的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相同,所以对于那些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省略了图面表示以及相关的说明(下面顺序说明的第三~第七实施方式也一样)。
在第二实施方式的显影装置中,搅拌输送构件50在轴部51上安装至少一个用图8所示形式的多个开口53c构成的搅拌叶片52C(第一搅拌叶片)。此外,轴部51还装置有另外的搅拌叶片(第二搅拌叶片;没有图示),做成与搅拌叶片52C重叠的形式,该另外的搅拌叶片也具有多个开口,这些开口的形状与搅拌叶片52C的开口53c的形状相同、但倾斜方向不同。
开口53c是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搅拌叶片52A具有的开口53a(参照图6)类似的四边形形状,但如图8所示,角部531做成圆的。具有这种形状的开口53c的搅拌叶片52C,也可以得到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和效果。
下面,用图9对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显影装置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图9是显影装置的搅拌输送构件50的搅拌叶片52D的局部放大正视图。在第三实施方式的显影装置中,搅拌输送构件50在轴部51上装置有至少一个搅拌叶片52D(第一搅拌叶片),该搅拌叶片52D用图9所示的形式的多个开口53d构成。此外,轴部51还装置有另外的搅拌叶片(第二搅拌叶片;没有图示),做成与搅拌叶片52D重叠的形式,该另外的搅拌叶片也具有多个开口,这些开口的形状与搅拌叶片52D的开口53d的形状相同、但倾斜方向不同。。
如图9所示,开口53d做成长圆形。此外,同样也可以做成包括椭圆形、蛋形等形状的所谓椭圆形。具有这样形状的开口53d的搅拌叶片52D,也能得到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和效果。
下面,用图10对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显影装置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图10是显影装置的搅拌输送构件50的搅拌叶片52E的局部放大正视图。在第四实施方式的显影装置中,搅拌输送构件50在轴部51上装置有至少一个搅拌叶片52E(第一搅拌叶片),搅拌叶片52E用图10所示的形式的多个开口53e构成。此外,轴部51还装置有另外的搅拌叶片(第二搅拌叶片;没有图示),做成与搅拌叶片52E重叠的形式,该另外的搅拌叶片也具有多个开口,这些开口的形状与搅拌叶片52E的开口53e的形状相同、但倾斜方向不同。
如图10所示,开口53e做成三角形形状。具有这种形状的开口53e的搅拌叶片52E,也能得到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和效果。
下面,用图11对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显影装置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图11是显影装置的搅拌输送构件50的搅拌叶片52F的局部放大正视图。在第五实施方式的显影装置中,搅拌输送构件50在其转动方向上游一侧装置有搅拌叶片52F(第一搅拌叶片),该搅拌叶片52F用图11所示的形式的多个切口54构成。此外,还具备另外的搅拌叶片(第二搅拌叶片;没有图示),做成与搅拌叶片52F在搅拌叶片52F的转动方向下游一侧重叠的形式,该另外的搅拌叶片也具有多个切口或开口,以不同于搅拌叶片52F的切口54的形状,例如第一~第四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形状,且倾斜方向不同的形式构成。
图11所示的切口54伸到搅拌叶片52F的自由端,即图11中的搅拌叶片52F的上端。一旦使装置了具有这样切口54的搅拌叶片52F的搅拌输送构件50转动,由于倾斜的切口54的作用,使得在相邻的切口54之间,图11所示的箭头X的部位比箭头Z的部位晚转动。这样,调色剂就沿切口54的倾斜方向从左向右移动。因此,具有切口54的搅拌叶片52F,也能得到与所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和效果。
下面用图12和图13,对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的显影装置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图12是显影装置的搅拌输送构件50的第一搅拌叶片52G的正视图,图13是与图12的开口形式不同的第二搅拌叶片52H的正视图。
在第六实施方式的显影装置中,搅拌输送构件50的第一搅拌叶片52G和第二搅拌叶片52H以相互重叠的形式安装在轴部51上,第一搅拌叶片52G和第二搅拌叶片52H用如图12和图13所示的倾斜方向各不相同的形式的开口53g、53h构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搅拌叶片52G和第二搅拌叶片52H分别具有开口53g、53h的倾斜方向以轴部51的轴线方向的中央部位512为界反转的开口形式。如图12所示,第一搅拌叶片52G的多个开口53g,在轴部51轴线方向中央部位512的左半边从固定端一侧(图12的下侧)向左上方倾斜。与此相反,在轴线方向中央部位512的右半边从固定端一侧向右上方倾斜。因此一旦伴随轴部51转动,第一搅拌叶片52G转动,调色剂就沿开口53g的倾斜方向,从轴线方向中央部位512向两端移动。
另一方面,如图13所示,第二搅拌叶片52H的多个开口53h在轴部51轴线方向中央部位512的左半边从固定端一侧(图13的下侧)向右上方倾斜。与此相反,轴线方向中央部位512的右半边从固定端一侧向左上方倾斜。因此一旦伴随轴部51转动,第二搅拌叶片52H转动,调色剂就沿开口53h的倾斜方向,从轴线方向两端部向中央部位移动。搅拌输送构件50各具有一个用这两种开口53g、53h的形式构成的搅拌叶片52G、52H。
按照这样的结构,可以用第一搅拌叶片52G使调色剂向显影容器34内的长度方向两端部一侧移动,用第二搅拌叶片52H使调色剂向中央部位移动。这样可以使调色剂从显影容器34内的两端部一侧向中央部位、从中央部位向两端部一侧移来移去,可以有效地对调色剂进行搅拌。因此,可以进一步增强使调色剂在显影容器34内的长度方向均匀分散的作用。
下面用图14,对本发明第七实施方式的显影装置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图14是搅拌输送构件50的侧剖视图。如图14所示,在第七实施方式的显影装置中,搅拌输送构件50以使第一、第二搅拌叶片52J、52K重叠的形式组合,安装在轴部51上,第一、第二搅拌叶片52J、52K的厚度互不相同。即在搅拌输送构件50的转动方向上游一侧配置的第一搅拌叶片52J,与在它的下游一侧相邻配置的第二搅拌叶片52K相比,其厚度比较大。
其结果,上游一侧的第一搅拌叶片52J与下游一侧的第二搅拌叶片52K相比,弹力变强,搅拌力增加。这样,重叠的两个搅拌叶片52J、52K的搅拌力双方变得大体相等,可以有效地提高对调色剂的搅拌能力,调色剂也变得容易移动。因此,可以更进一步增强使调色剂在显影容器34内的长度方向均匀分散的作用。
此外,搅拌叶片52J、52K的在图14中没有表示的开口形式,无论使用所述第一~第六实施方式的开口53a~53e、53g、53h中的哪一种,或者使用切口54都可以。优选的是由开口53a和53b构成一对,或由开口53c~53e和分别与它们倾斜方向不同的开口构成一对,切口54和开口53a~53e中的任何一个构成一对,或开口53g和53h构成一对。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范围不限于此,只要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要意图的范围内,可以实施各种变化。
例如,在所述实施方式中,打印机1表示具有在显影装置30中四台显影器32在圆周方向等间隔配置的转动齿条31,以及作为中间转印件的环形的中间转印带10的彩色印刷用的图像形成装置。取而代之,也可以是串列式的彩色印刷用图像形成装置,或不使用中间转印件,只使用黑色调色剂的黑白印刷用的图像形成装置。
此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表示了第一搅拌叶片52A和第二搅拌叶片52B以重叠的形式固定在轴部51上的例子。但第一搅拌叶片52A和第二搅拌叶片52B未必一定要以重叠的形式配置,也可以以相互分开的状态固定在轴部51上。例如可以将第一搅拌叶片52A和第二搅拌叶片52B在轴部51上的安装位置,在轴部51的圆周方向上错开90度或180度。
此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主要把两个搅拌叶片(例如第一搅拌叶片52A和第二搅拌叶片52B)安装在轴部51上的例子,但也可以把输送方向不同的一对搅拌叶片在轴部51上安装多对。
此外,在所述实施方式中,例示了显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但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例如把调色剂提供给显影装置的调色剂容器。另外,本发明还可以应用于以下各种装置:装有合适的粉体的容器,在该容器内搅拌且混合粉体的各种装置,或者在该容器内搅拌粉体并且将所述粉体从设在该容器规定位置的排出口排出的各种装置。
此外,在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中主要包括具有以下结构的发明。
本发明所提供的显影装置包括:显影容器,装入调色剂;显影辊,把调色剂提供给形成有静电潜影的像载体;以及搅拌输送构件,绕轴线转动,对所述显影容器内的调色剂进行搅拌,并向所述显影辊输送;其中,所述搅拌输送构件包括:作为转动中心的轴部;以及薄片状的第一搅拌叶片和第二搅拌叶片,被固定在所述轴部上,从所述轴部向直径方向外侧延伸,所述第一搅拌叶片把所述调色剂向第一输送方向输送,所述第二搅拌叶片把所述调色剂向与所述第一输送方向不同的第二输送方向输送。
按照这样的结构,通过第一、第二搅拌叶片的作用,可以使调色剂向显影容器内的长度方向两端或中央一侧等各个方向移动,从而可以防止调色剂滞留在显影容器内的长度方向两端或中央一侧,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均匀搅拌。这样,即使把调色剂补给到显影容器的局部位置,也可以使调色剂在显影容器内的长度方向上足够均匀地分散。因此可以防止因滞留后恶化的调色剂引起不良图像产生,从而可以得到能形成高质量图像的显影装置或图像形成装置。
所述构成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搅拌叶片和第二搅拌叶片分别具有多个开口,在各叶片上的所述开口的方式决定各叶片的所述调色剂的输送方向。按照这样的结构,利用形成开口这样的简单加工,可以决定调色剂的输送方向。
在这种情况下,优选的是:所述开口从所述第一搅拌叶片和第二搅拌叶片固定在所述轴部的各自的固定端一侧向自由端一侧延伸,该开口与所述轴部的轴线垂直,相对于通过各叶片上的垂直轴而倾斜,所述第一搅拌叶片和所述第二搅拌叶片分别具有由所述多个开口的所述倾斜方向决定的开口形式,第一搅拌叶片和所述第二搅拌叶片的所述开口形式不同。
按照这样的结构,通过使各搅拌叶片转动,可以使调色剂沿开口的倾斜方向移动。这样,可以容易地使调色剂向显影容器内的长度方向两端或中央一侧等各方向移动。因此,可以有效地使调色剂在显影容器内的长度方向上足够均匀地分散。
所述构成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搅拌叶片具有所述多个开口向所述垂直轴的一侧倾斜的开口形式,所述第二搅拌叶片具有所述多个开口向所述垂直轴的另一侧倾斜的开口形式。
按照这样的结构,可以用第一搅拌叶片使调色剂向显影容器内的长度方向一端移动,用第二搅拌叶片使调色剂向另一端移动。这样,可以使调色剂从显影容器内的长度方向的此端部向彼端部移来移去,从而可以有效地对调色剂进行搅拌。因此,可以进一步增强使调色剂在显影容器内的长度方向上均匀分散的作用。
所述构成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搅拌叶片和第二搅拌叶片分别具有所述开口的倾斜方向以所述轴部的轴线方向中央部位为界反转的开口形式,所述第一搅拌叶片把所述调色剂从所述轴部的轴线方向中央部位向两端输送,所述第二搅拌叶片把所述调色剂从所述轴部的轴线方向两端向中央部位输送。
按照这样的结构,可以用第一搅拌叶片使调色剂向显影容器内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移动,用第二搅拌叶片使调色剂向中央部位移动。这样,可以使调色剂从显影容器内的两端向中央部位、从中央部位向两端移来移去,从而可以有效地对调色剂进行搅拌。因此,可以进一步增强使调色剂在显影容器内的长度方向上均匀分散的作用。
所述构成中,所述开口的平面形状可以做成四边形形状,或做成角部为圆形的四边形形状。或者可以把所述开口的平面形状做成椭圆形形状、三角形形状。
所述构成中,所述第一搅拌叶片和第二搅拌叶片分别有多个切口,在各叶片上的所述切口方式可以采用决定各叶片输送所述调色剂的输送方向的结构。
在这种情况下,优选的是:所述切口从所述第一搅拌叶片和第二搅拌叶片固定在所述轴部上的固定端伸到自由端,该切口与所述轴部的轴线垂直,相对于通过各叶片上的垂直轴而倾斜,所述第一搅拌叶片和所述第二搅拌叶片分别具有由所述多个切口的所述倾斜方向决定的切口形式,第一搅拌叶片和所述第二搅拌叶片的所述切口形式不同。
所述构成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搅拌叶片和所述第二搅拌叶片以重叠的形式固定在所述轴部上。
按照这样的结构,第一、第二搅拌叶片以短的时间间隔连续地转动并移动,对调色剂进行搅拌。这样,与搅拌叶片不重叠的情况相比,搅拌力增加,容易使调色剂沿显影容器内的长度方向移动。因此,可以进一步增强使调色剂在显影容器内的长度方向上均匀分散的作用。
所述构成中,优选的是:在所述搅拌输送构件的转动方向上游一侧配置着所述第一搅拌叶片,在所述转动方向的下游一侧相邻配置着所述第二搅拌叶片,所述第一搅拌叶片与所述第二搅拌叶片相比,直径方向的长度大。
按照这样的结构,作用在上游一侧的第一搅拌叶片和下游一侧的第二搅拌叶片上的负荷产生差异,重叠的两个搅拌叶片之间的间隔变大。其结果,重叠的两个搅拌叶片所移动的调色剂量双方变得大体相等,可以有效地提高对调色剂的搅拌能力,此外容易使调色剂移动。因此,可以更进一步增强使调色剂在显影容器内的长度方向上均匀分散的作用。
所述构成中,优选的是:在所述搅拌输送构件的转动方向上游一侧配置着所述第一搅拌叶片,在所述转动方向的下游一侧相邻配置着所述第二搅拌叶片,所述第一搅拌叶片与所述第二搅拌叶片相比,厚度比较大。
按照这样的结构,上游一侧的第一搅拌叶片与下游一侧的第二搅拌叶片相比,弹力变强,搅拌力增加。这样,重叠的两个搅拌叶片的搅拌力双方变得大体相等,可以有效地提高对调色剂的搅拌能力,此外容易使调色剂移动。因此,可以更进一步增强使调色剂在显影容器内的长度方向上均匀分散的作用。
所述构成中,优选的是所述显影容器包括:显影部,配置有所述显影辊;漏斗部,配置有所述搅拌输送构件;以及隔壁,配置在所述显影部和所述漏斗部之间,具有开口。
若利用具有所述结构的搅拌叶片的搅拌输送构件,使显影容器内的调色剂的移动变得顺畅,往往在显影部和漏斗部之间,调色剂进出会变得剧烈。可是,按照所述构成,由于设置了具有开口的隔壁,所以可以限制在显影部和漏斗部之间移动的调色剂量。因此,可以使调色剂在显影容器内的长度方向上足够均匀地分散,并且可以把调色剂适宜地输送到显影部,从而可以形成更高质量的图像。
此外,本发明所提供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形成有静电潜影的像载体;以及把调色剂提供给所述像载体的显影装置,该显影装置包括:显影容器,装入调色剂;显影辊,把调色剂提供给形成了静电潜影的所述像载体;以及搅拌输送构件,绕轴心转动,对所述显影容器内的调色剂进行搅拌,并向所述显影辊输送;其中,所述搅拌输送构件包括:作为转动中心的轴部;以及薄片状的第一搅拌叶片和第二搅拌叶片,被固定在所述轴部上,从所述轴部向直径方向外侧延伸,所述第一搅拌叶片把所述调色剂向第一输送方向输送,所述第二搅拌叶片把所述调色剂向与所述第一输送方向不同的第二输送方向输送。
按照这样的结构,由于把所述显影装置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中,所以即使把调色剂补给到显影装置的显影容器的局部位置,也可以使调色剂在显影容器内的长度方向上足够均匀地分散,从而可以得到能形成高质量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
本发明所提供的粉体搅拌装置包括:容器,装入粉体;以及搅拌输送构件,绕轴心转动,对所述容器内的粉体进行搅拌并输送;其中,所述搅拌输送构件包括:作为转动中心的轴部;以及薄片状的第一搅拌叶片和第二搅拌叶片,被固定在所述轴部上,从所述轴部向直径方向外侧延伸,所述第一搅拌叶片把所述粉体向第一输送方向输送,所述第二搅拌叶片把所述粉体向与所述第一输送方向不同的第二输送方向输送。

Claims (16)

1.一种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影容器,装入调色剂;
显影辊,把调色剂提供给形成有静电潜影的像载体;以及
搅拌输送构件,绕轴线转动,对所述显影容器内的调色剂进行搅拌,并向所述显影辊输送;其中,
所述搅拌输送构件包括:
作为转动中心的轴部;以及
薄片状的第一搅拌叶片和第二搅拌叶片,被固定在所述轴部上,
从所述轴部向直径方向外侧延伸,
所述第一搅拌叶片把所述调色剂向第一输送方向输送,所述第二搅拌叶片把所述调色剂向与所述第一输送方向不同的第二输送方向输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搅拌叶片和所述第二搅拌叶片分别具有多个开口,
各叶片上的所述开口的方式决定各叶片输送所述调色剂的输送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口从所述第一搅拌叶片和所述第二搅拌叶片固定在所述轴部的各自的固定端一侧向自由端一侧延伸,
该开口与所述轴部的轴线垂直,相对于通过各叶片上的垂直轴而倾斜,
所述第一搅拌叶片和所述第二搅拌叶片分别具有由所述多个开口的所述倾斜方向决定的开口形式,所述第一搅拌叶片和所述第二搅拌叶片的所述开口形式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搅拌叶片具有所述多个开口向所述垂直轴的一侧倾斜的开口形式,
所述第二搅拌叶片具有所述多个开口向所述垂直轴的另一侧倾斜的开口形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搅拌叶片和所述第二搅拌叶片分别具有所述开口的倾斜方向以所述轴部的轴线方向的中央部位为界反转的开口形式,
所述第一搅拌叶片把所述调色剂从所述轴部的轴线方向中央部位向两端输送,
所述第二搅拌叶片把所述调色剂从所述轴部的轴线方向两端向中央部位输送。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的平面形状为四边形形状,或其角部为圆形的四边形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的平面形状为椭圆形形状。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的平面形状为三角形形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搅拌叶片和所述第二搅拌叶片分别具有多个切口,
各叶片上的所述切口的方式决定各叶片输送所述调色剂的输送方向。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口从所述第一搅拌叶片和所述第二搅拌叶片固定在所述轴部上的各自的固定端伸到自由端,
该切口与所述轴部的轴线垂直,相对于通过各叶片上的垂直轴而倾斜,
所述第一搅拌叶片和所述第二搅拌叶片分别具有由所述多个切口的所述倾斜方向决定的切口形式,所述第一搅拌叶片和所述第二搅拌叶片的所述切口形式不同。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叶片和所述第二搅拌叶片以重叠的形式固定在所述轴部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搅拌输送构件的转动方向上游一侧配置着所述第一搅拌叶片,在所述转动方向的下游一侧相邻配置着所述第二搅拌叶片,
所述第一搅拌叶片与所述第二搅拌叶片相比,直径方向的长度大。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搅拌输送构件的转动方向上游一侧配置着所述第一搅拌叶片,在所述转动方向的下游一侧相邻配置着所述第二搅拌叶片,
所述第一搅拌叶片与所述第二搅拌叶片相比,厚度比较大。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容器包括:
显影部,配置有所述显影辊;
漏斗部,配置有所述搅拌输送构件;以及
隔壁,配置在所述显影部和所述漏斗部之间,具有开口。
15.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形成有静电潜影的像载体;以及
把调色剂提供给所述像载体的显影装置,其中,
所述显影装置为权利要求1-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显影装置。
16.一种粉体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容器,装入粉体;以及
搅拌输送构件,绕轴心转动,对所述容器内的粉体进行搅拌并输送;其中,
所述搅拌输送构件包括:
作为转动中心的轴部;以及
薄片状的第一搅拌叶片和第二搅拌叶片,被固定在所述轴部上,
从所述轴部向直径方向外侧延伸,
所述第一搅拌叶片把所述粉体向第一输送方向输送,所述第二搅拌叶片把所述粉体向与所述第一输送方向不同的第二输送方向输送。
CNA2007101525100A 2006-09-29 2007-09-27 粉体搅拌装置、显影装置和装有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Pending CN10115407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269227A JP2008089842A (ja) 2006-09-29 2006-09-29 現像装置及びこれを搭載し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269227 2006-09-2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54077A true CN101154077A (zh) 2008-04-02

Family

ID=392557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101525100A Pending CN101154077A (zh) 2006-09-29 2007-09-27 粉体搅拌装置、显影装置和装有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7680442B2 (zh)
JP (1) JP2008089842A (zh)
CN (1) CN101154077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69657A (zh) * 2012-12-14 2014-06-18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显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11694247A (zh) * 2019-03-13 2020-09-22 株式会社理光 调色剂容器、调色剂补给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89390B2 (ja) * 2010-07-07 2013-09-11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現像剤収容器、画像形成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808233B2 (ja) * 2011-11-29 2015-11-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剤収納ユニット、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6347740B2 (ja) * 2014-12-24 2018-06-27 キヤノンファインテックニスカ株式会社 現像剤搬送装置、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414847B2 (ja) * 2014-12-24 2018-10-31 キヤノンファインテックニスカ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414848B2 (ja) * 2014-12-24 2018-10-31 キヤノンファインテックニスカ株式会社 現像剤補給容器、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382710B2 (ja) * 2014-12-24 2018-08-29 キヤノンファインテックニスカ株式会社 現像剤搬送装置、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11372348B2 (en) * 2019-09-17 2022-06-2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ing device, cartridg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69166A (ja) * 1996-08-28 1998-03-1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現像剤搬送装置
JP3571873B2 (ja) 1997-06-27 2004-09-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トナー搬送翼及びトナー供給容器
JPH11311895A (ja) 1998-04-30 1999-11-09 Mita Ind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US6456810B1 (en) * 1999-07-14 2002-09-24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Developing cartridge having toner agitator agitating toners in toner container and transferring toner to developing chamber
JP2001100500A (ja) 1999-09-30 2001-04-13 Hitachi Ltd 現像装置
US6526245B1 (en) * 2000-08-29 2003-02-25 Toshiba Tec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3462860B2 (ja) 2001-02-09 2003-11-05 京セラミタ株式会社 攪拌部材及びトナー供給容器
JP4615921B2 (ja) 2003-11-21 2011-01-19 株式会社東芝 画像形成装置
JP4661625B2 (ja) * 2006-02-20 2011-03-30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現像剤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攪拌部材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69657A (zh) * 2012-12-14 2014-06-18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显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03869657B (zh) * 2012-12-14 2019-11-01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显影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11694247A (zh) * 2019-03-13 2020-09-22 株式会社理光 调色剂容器、调色剂补给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CN111694247B (zh) * 2019-03-13 2023-01-10 株式会社理光 调色剂容器、调色剂补给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80267667A1 (en) 2008-10-30
JP2008089842A (ja) 2008-04-17
US7680442B2 (en) 2010-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54077A (zh) 粉体搅拌装置、显影装置和装有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CN102193400B (zh) 显影装置以及具有该显影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
US7813683B2 (en) Belt detach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belt detaching device
EP1998231A1 (en) Develop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JP2007183572A (ja)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H118488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197285A (ja) 現像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389146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04631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9709927B1 (en) Developer unit air venting in a dual component development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device
CN101609286A (zh) 轴承结构和具有该结构的调色剂储存装置、图像形成装置
JP5004604B2 (ja) 現像装置及びこれを搭載した画像形成装置
JP4151877B2 (ja) 現像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330199A (ja) 画像形成装置、トナー及びキャリア
JP2006098540A (ja) 現像装置
JP4946938B2 (ja) 現像剤搬送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現像装置、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US10061259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8089844A (ja) 現像装置及びこれを搭載した画像形成装置
JP4801861B2 (ja) 現像装置
JP2004191469A (ja) 現像装置
JP5386960B2 (ja)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141368A (ja)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8205536A (ja) 現像装置
JP5471541B2 (ja)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7183519A (ja) 現像装置、画像形成方法、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8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