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49958B - 电子设备和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和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49958B
CN101149958B CN2007101676030A CN200710167603A CN101149958B CN 101149958 B CN101149958 B CN 101149958B CN 2007101676030 A CN2007101676030 A CN 2007101676030A CN 200710167603 A CN200710167603 A CN 200710167603A CN 101149958 B CN101149958 B CN 10114995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cess steps
program element
program
unit
carr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16760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49958A (zh
Inventor
清水政宏
松村康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1499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499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499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4995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7/00Editing; Indexing; Addressing; Timing or synchronising; Monitoring; Measuring tape travel
    • G11B27/36Monitoring, i.e. supervising the progress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8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Testing, e.g. of drop-out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G11B20/18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Testing, e.g. of drop-outs
    • G11B20/1816Testing
    • G11B2020/183Testing wherein at least one additional attempt is made to read or write the data when a first attempt is unsuccessful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220/00Record carriers by type
    • G11B2220/20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 G11B2220/25Disc-shaped record carriers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disc is based on a specific recording technology
    • G11B2220/2537Optical disc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For Digital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AREA)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电子设备,其使用控制程序对任意数目的用于执行的过程进行控制,包括:存储装置,用于:利用多个过程单元的不同组合的任何一个形成该电子设备执行的每一个过程;通过用来执行单元过程的程序单元和过程步骤表,为每一个过程创建控制程序,该控制程序由该电子设备使用来执行该过程,在该过程步骤表中定义了程序单元的执行顺序;为每一个过程存储过程步骤表,并且存储在每一个过程步骤表中所列的程序单元;执行装置,用于:当指示过程中的任何一个预定的过程时,按照定义的执行顺序,执行在对应于指示的过程所存储的任何过程步骤表中定义的程序单元。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和控制方法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包含与于2006年8月9日向日本专利局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JP2006-216476相关的主题。在此通过参考引入其全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设备,一种控制方法和一种控制程序,更特别地涉及一种可以更可靠地防止任何可能的记录/再现性能恶化的电子设备,控制方法和控制程序。 
背景技术
近来快速流行的记录/再现设备是一种能够向/从盘记录数据并再现的类型,所使用的盘具有低制造和材料成本,例如CD-R(可记录的紧密盘),CD-RW(可重写的紧密盘),MO(磁光盘),MD(迷你盘),DVD-R(可记录的数字通用盘)和DVD-RW。 
使用这些具有良好持久性和便携性的盘作为盘记录/再现设备用的外部记录媒体,例如,这些记录/再现设备不仅包括已经流行的电脑和VCR(录像机),还包括正在流行的移动设备例如数码相机和盘摄像机。 
为了保持记录/再现性能的水平的目的,这样的盘记录/再现设备中的一些提供重调整参数的功能,该功能可以被用来对其中的元件进行操作控制。 
如果是盘摄像机,为了防止用户错失他或她的拍照良机的目的,需要盘摄像机具有独特的产品规格,即更短的盘识别时间,以及在户外使用甚至振动和颠簸的情况下稳定的记录/再现操作。 
为了到达这样的要求,除了出厂之前的调整外,还向一些盘摄像机提供在出厂之后对元件进行操作控制的参数重调整的功能,以处理根据类型而变化的盘的特性(例如倾斜、偏转和表面跳动)。盘由卖主即制造商提供。通过这样的参数重调整,可以缩短盘识别时间并保持记录/再现的性能。 
问题在于这样的盘记录/再现设备并不总对需要调整以保持记录/再现性 能的每个项目都执行参数重调整。由于这一情况,对于一些参数,出厂之前的调整值被作为固定值使用。这样的被认为是最佳参数的固定值由于组装差异和元件老化而从在制造时作为调整结果的值变化。所述值的变化已经成为记录/再现性能恶化的原因。 
为此考虑,一些盘记录/再现设备如此配置以检测一些对于其元件不正常的东西诸如老化或失效,并且通过这样的检测,盘记录/再现设备激励用户进行修理,执行维护或更换元件。 
作为示例,专利文献1(JP-A-2000-90438)描述了这样的盘记录/再现设备,在其中提供激光电流检测电路以检测激光二极管中的电流,并且基于检测结果即电流,检测对于激光二级管不正常的问题或失效。专利文献2(JP10-A-149556)作为另一个例子还描述了这样的盘记/再现设备,该盘记录/再现设备存储在向盘记录数据期间发现的一定数量的缺陷扇区,并且当该数量变成预定数量或更大时,激励用户清洁光头。 
一些盘记录/再现设备基于用户的使用历史对迄今值固定的一些参数进行重调整。专利文献3(JP-A-7-50019)作为另一个例子,描述了这样的盘记录/再现设备,该盘记录/再现设备检测其中的温度,并且当检测的温度超过预定温度时,对跟踪误差信号或聚焦误差信号执行偏移重调整。专利文献4(JP-A-10-228644)作为另一个例子,还描述了这样的盘记录/再现设备,该盘记录/再现设备在预设的时间间隔重调整从激光二极管输出的激光强度,以处理任何可能的配置激光二级管的元件的恶化。 
此外,专利文献5(JP-A-2006-4580)描述了另一种盘记录/再现设备,其响应用户的命令对自身的记录/再现性能执行自我诊断,并基于诊断结果,执行参数重调整。对于这种盘记录/再现设备,无论用户命令何时发来甚至在产品出厂之后,都重新调整从激光二极管输出的激光强度,由此防止了记录/再现性能的任何可能的恶化。 
发明内容
问题在于如果当盘记录/再现设备处于操作中时发生误差,则该误差有不同的可能原因。因而为了防止这样的误差发生,并且维持记录/再现设备的记录/再现性能,需要对很多项目执行诊断和重调整。这意味着所需的用于诊断 和重调整的程序和项目一样多。 
另一个问题在于现有的盘千差万别,如果在元件操作期间依赖于盘类型需要任何设定改变,则用于诊断和重调整的程序的数据量将显示出显著的增长,这是因为每一种盘类型都具有其自己的参数值。 
在盘记录/再现设备中,所需的用于这样的诊断和重调整的程序被预先存储在ROM(只读存储器)中或在程序运行时被暂时存储在RAM(随机存取存储器)中。因此,当提供给盘记录/再现设备的ROM或RAM不具有足够的容量用于存储程序时,盘记录/再现设备不能对足够数量的项目执行诊断和重调整,由此导致在维持记录/再现性能上的困难。 
在盘记录/再现设备中,主机计算机可以在其中存储用于执行诊断和重调整的程序作为应用程序,并且通过运行该应用程序,可以执行对连接到主机计算机的盘记录/再现设备的诊断和重调整方面的控制。然而,如果是这种情况,需要在主机端实现对于这样的诊断和重调整的算法以及很多处理。 
如此,在执行与盘记录/再现设备通信的同时,需要主机计算机对诊断和重调整过程进行控制。由于与ATAPI(AT连接包接口)包命令兼容使用的通信格式,这导致通信开销的增长,由此也增加了处理时间。另一个问题是用户不得不购买这样的主机计算机仅仅用来保持盘记录/再现设备的记录/再现性能,而且这也完全不现实。 
因而期望更容易、可靠性、且更低成本地防止任何可能的记录/再现性能的恶化。 
依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使用控制程序对任意数目的用于执行的过程进行控制。该电子设备包括:存储装置,用于:利用多个过程单元的不同组合的任何一个形成该电子设备执行的每一个过程;通过用来执行单元过程的程序单元和过程步骤表,为每一个过程创建控制程序,该控制程序由该电子设备使用来执行该过程,在该过程步骤表中定义了程序单元的执行顺序;为每一个过程存储过程步骤表,并且存储在每一个过程步骤表中所列的程序单元;以及执行装置,用于:当指示过程中的任何一个预定的过程时,按照定义的执行顺序,执行在对应于指示的过程所存储的任何过程步骤表中定义的程序单元。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过程包括诊断执行装置是否正常操作的诊断过程,或在执行过程时正确重调整所使用的参数值的重调整过程。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过程包括与从盘读取数据或向盘记录数据相关的过程。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过程步骤表在其中承载关于当在执行任何第一执行的程序单元期间发生任何误差时、用于将执行顺序重设为第一执行的程序单元的第二执行的任何程序单元的信息,并且当在第一执行的程序单元的执行期间发生任何误差时,执行装置通过参照过程步骤表执行第二执行的程序单元。 
依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方法或控制程序,其对电子设备使用控制程序执行的、任意数目的过程进行控制。所述控制方法或控制程序包括下列步骤:当对任何过程的执行提供过程命令时,利用多个过程单元的不同组合的任何一个形成该电子设备执行的每一个过程;通过用来执行单元过程的程序单元和过程步骤表,为每一个过程创建控制程序,该控制程序由该电子设备使用来执行该过程,在该过程步骤表中定义了程序单元的执行顺序;并且读取对应于所指示的过程的过程步骤表和其中定义的程序单元;并且按照所读取的过程步骤表中定义的执行顺序,执行读取的程序单元。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在对任意数目的用于执行的过程使用控制程序进行控制的电子设备中,当提供过程命令以执行任何过程时,利用多个过程单元的不同组合的任何一个形成该电子设备执行的每一个过程;通过用来执行单元过程的程序单元和过程步骤表,为每一个过程创建控制程序,该控制程序由该电子设备使用来执行该过程,在该过程步骤表中定义了程序单元的执行顺序。读取对应于所指示的过程的过程步骤表和其中定义的程序单元,并且按照所读取的过程步骤表中定义的执行顺序,执行读取的程序单元。 
依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可以执行过程,并且更具体地依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可以更容易、可靠地、且更低成本地防止任何可能的记录/再现性能的恶化。 
附图说明
图1是展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盘记录/再现设备的配置的方框图; 
图2是展示驱动器的配置的细节的方框图; 
图3是展示驱动存储器的配置的图; 
图4是用于示例定义表的图;
图5是用于示例过程步骤表的图; 
图6A和6B分别是展示另一个示意性的过程步骤表的图; 
图7是用于示例关于聚焦偏差的抖动的图; 
图8是用于示例读取过程步骤表的过程的流程图; 
图9是用于示例执行过程的流程图; 
图10是展示个人电脑的配置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描述下面本发明的实施例之前,例证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和本说明书中或附图中的实体之间的相互关系。目的在于证明为支持权利要求的描述所提供的实体在说明书或附图中被描述。因此,即使在说明书中或附图中存在的任何特定实体没有存在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描述的元件,并不意味着该实体与元件没有关系。另一方面,即使这里存在的用于元件的任何特定实体,也不意味着实体仅仅与这些元件有关系。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指向一种电子设备(例如图1的盘记录/再现设备1),其使用控制程序对任意数目的用于执行的过程进行控制。该电子设备包括:存储装置(例如图2的驱动存储器47),用于:利用多个过程单元的不同组合的任何一个形成该电子设备执行的每一个过程;通过用来执行单元过程的程序单元和过程步骤表(即图5的过程步骤表),为每一个过程创建控制程序,该控制程序由该电子设备使用来执行该过程,在该过程步骤表中定义了程序单元的执行顺序;为每一个过程存储过程步骤表,并且存储在每一个过程步骤表中所列的程序单元;以及执行装置(例如图2的固件控制部46),用于:当指示过程中的任何一个预定的过程时,按照定义的执行顺序,执行在对应于指示的过程所存储的任何过程步骤表中定义的程序单元。 
所述过程步骤表在其中承载关于当在执行任何第一执行的程序单元期间发生任何误差时、用于将执行顺序重设为第一执行的程序单元的第二执行的任何程序单元的信息(例如图5的重试号),并且当在第一执行的程序单元的执行期间发生任何误差时,执行装置通过参照过程步骤表执行第二执行的程序单元(例如图9的步骤S49的过程)。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指向一种控制方法或控制程序,其对电子设备使用控制程序执行的、任意数目的过程进行控制。所述控制方法或控制程序包括 下列步骤:当提供过程命令以执行任何过程时,利用多个过程单元的不同组合的任何一个形成该电子设备执行的每一个过程;通过用来执行单元过程的程序单元和过程步骤表,为每一个过程创建控制程序,该控制程序由该电子设备使用来执行该过程,在该过程步骤表中定义了程序单元的执行顺序;并且读取对应于所指示的过程的过程步骤表和其中定义的程序单元(例如图9的步骤S41和S43);并且按照所读取的过程步骤表中定义的执行顺序,执行读取的程序单元(例如图9的步骤S44)。 
本发明不仅可以应用于使用以盘为代表的记录媒体的信息处理设备,例如盘摄像机、数码相机,个人电脑,便携DVD播放器和DVD记录器,还可以用于不同类型的电子设备,这些电子设备的功能在程序的控制之下。 
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 
图1是展示本发明应用的盘记录/再现设备的示意性配置的方框图。 
盘记录/再现设备1被配置为包括用户I/F(接口)11、系统控制部12、程序存储器13、通信部14、视频音频I/F16、照相机17、麦克风18、扬声器19、显示部20、屏幕存储器21、编码/解码部22、编码/解码存储器23、数据控制部24、数据存储器25、驱动控制部26、驱动器27和盖子28。 
用户I/F11接收由未显示的操作健、输入按钮、开关等配置的操作部的用户操作。依照用户操作,用户I/F11提供操作信号给系统控制部12。用户I/F11处于系统控制部12的控制下,并且对光发射元件和音频元件(未示出)进行控制,从而产生用于通知用户盘记录/再现设备1的状态的光和音频。 
系统控制部12被连接到程序存储器13,并且运行存储在程序存储器13中的程序,由此对元件进行控制。系统控制部12还经由总线15连接到视频音频I/F16、编码/解码部22、数据控制部24、驱动控制部26和通信部14。 
系统控制部12经由总线15、数据控制部24和驱动控制部26向驱动器27提供命令和不同类型的数据。此处的命令是指示驱动器27执行任何预定过程的命令,而不同类型的数据是由通信部14通过总线15提供的数据。 
程序存储器13在其中存储了不同类型的程序,以及执行不同类型的过程所需的数据。例如,程序存储器13在其中存储了文件系统。通信部14与任何连接到盘记录/再现设备1的外部设备通信,并将外部设备提供的不同类型的数据经由总线15提供给系统控制部12。
视频音频I/F16获取由照相机17提供的图像数据和由麦克风18提供的音频数据,并且将图像和音频数据传输到编码/解码部22。视频音频I/F16将来自麦克风18或编码/解码部22的音频数据传输给扬声器19,并且将来自照相机17或编码/解码部22的图像数据传输给显示部20。 
视频音频I/F16从屏幕存储器21读取数据,并且基于该数据执行任何预定的计算。存储在屏幕存储器21中的数据是用于显示字符和图形标记(例如图标)的数据。视频音频I/F16将计算结果(即字符和图形标记(例如图标))的图像数据传输给显示部20。 
照相机17拍摄物体的图像,即移动图像或静态图像,并且对拍摄图像的模拟图像信号进行A/D(模拟/数字)转换。照相机17提供图像数据,即作为A/D转换的结果的数字数据给视频音频I/F16。 
麦克风18获取在照相机17拍摄图像时盘记录/再现设备1周围的音频,并将音频数据(即所获取音频的数字数据)提供给视频音频I/F16。 
扬声器19产生对应于来自视频音频I/F16的音频信号的声音。显示部20配置有LCD(液晶显示器)、EVF(电子取景器)等,并且在其上显示对应于来自视频音频I/F16的图像数据的图像。 
屏幕存储器21在其中存储了用于显示字符和图形标记(例如图标)的数据。注意盘记录/再现设备1可以不提供这样的屏幕存储器21。 
编码/解码部22将来自视频音频I/F16的图像和音频数据存储在编码/解码存储器23中,并且同时以MPEG-1(运动图像专家组阶段1)、MPEG-2、MPEG-4、JPEG(联合图像专家组)等格式编码数据。作为编码结果的所得的图像数据和音频数据被传输到数据控制部24。编码/解码部22还解码来自数据控制部24的图像和音频数据,并将所得的图像和音频数据传输给视频音频I/F16。 
例如,编码/解码存储器23在其中存储图像数据在帧或场之间的差异。 
数据控制部24通过FIFO(先进先出)管理在数据存储器25中存储的数据。特别地,数据控制部24将来自于编码/解码部22或驱动控制部26的图像和音频数据提供给数据存储器25以在其中存储。数据控制部24还从数据存储器25中读取最早的图像和音频数据,以提供给编码/解码部22或驱动控制部26。 
如果需要,数据控制部24在数据存储器25中暂时存储来自系统控制部 12的命令或不同类型的数据,以提供给驱动控制部26。数据存储器25在其中暂时存储图像和音频数据,和所有通过数据控制部24提供的命令和不同类型的数据。 
兼容ATA(AT连接)/ATAPI标准,驱动控制部26非顺序地与驱动器27执行握手操作,由此将来自数据控制部24的图像和音频数据传输给驱动器27或接收从连接到驱动器27的盘29再现的图像和音频数据。驱动控制部26还将由驱动器27提供的图像和音频数据提供给数据控制部24。驱动控制部26还在系统控制部12的控制下将不同类型的命令和数据提供给驱动器27。 
下面,假定驱动控制部26和驱动器27执行与ATA/ATAPI标准兼容的通信。可替代地,可以执行与SCSI(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USB(通用串行总线)、IEEE(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1394等标准兼容的通信。 
驱动器27连接到盘29,例如CD-R、CD-RW、MO、MD、DVD-R和DVD-RW等。特别地,用户打开盖子28,并且将盘29插入驱动器27,以使得盘29连接到驱动器27。为从驱动器27中移出盘29,用户打开盖子28,并且盘29从驱动器27中弹出。 
图2展示了图1的驱动器27的详细示意性配置。 
驱动器27配置为包括主轴马达41、光拾取器42、螺纹43、再现处理部44、伺服控制部45、固件控制部46、驱动存储器47、存储控制器48、主机I/F49、信息存储器50、缓冲存储器51和记录处理部52。 
驱动器27作用为将驱动控制部26提供的图像和音频数据记录到盘29,并且将从盘29再现的图像和音频数据提供给驱动控制部26。 
用户打开盖子28,并且将盘29插入驱动器27,以使得盘29被连接到驱动器27。更精确地说,盘29通过未示出的夹持机构被耦合到主轴马达41的轴上。主轴马达41旋转并驱动盘29。 
在盘29朝向数据记录表面的位置处,放置光拾取器42。光拾取器42被放置在经由驱动力传输件(例如齿轮)连接到马达的螺纹43上,并且在盘29的直径方向移动。光拾取器42基于来自记录处理部52的记录数据对激光输出进行控制,并将记录数据记录到盘29上。 
光拾取器42收集激光,并将激光照射到盘29。照射的激光在盘29上被反射,并且光拾取器42接收反射光以使得记录在盘29上的数据被从数据记录表面读出。光拾取器42将接收到的反射光转换成指示接收光强度的电信 号,并将所得的电信号提供给再现处理部44。 
基于固件控制部46执行的控制,再现处理部44对光拾取器42提供的电信号施加RF(射频)信号处理。RF处理是指获得RF信号。再现处理部44还将从RF信号获得的伺服信号提供给伺服控制部45。 
再现处理部44将从RF信号获得的再现信号二值化。再现处理部44在其中提供有PLL(锁相环)电路(未示出),该PLL电路产生与作为二值化结果的再现信号即再现数据同步的时钟。与时钟同步,再现处理部44对再现数据应用EFM(八到十四调制)解调,并将EFM解调的再现数据提供给存储控制器48。 
在固件控制部46的控制下,伺服控制部45基于来自再现处理部44的伺服信号驱动主轴马达41和螺纹43的马达从而在聚焦和跟踪方面控制光拾取器42。 
固件控制部46通过微处理器等示例,并且运行固件以使得依据来自主机I/F49的命令对元件进行控制。固件是存储在驱动存储器47中的程序,其用于盘29的记录和再现、任何预定参数的重调整、驱动器27的操作诊断等。例如,固件控制部46将来自驱动控制部26的数据提供给驱动存储器47以在其中存储。固件控制部46还基于存储在驱动存储器47中的参数的信息对元件即再现处理部44、伺服控制部45和记录处理部52进行控制。 
驱动存储器47配置为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闪存,并且在其中存储固件和关于参数的信息。 
在固件控制部46的控制下,存储控制器48将来自再现处理部44的再现数据存储在缓冲存储器51中,并且读取存储在缓冲存储器51中的再现数据。存储器控制器48将这样读取的再现数据提供给主机I/F49。 
在固件控制部46的控制下,存储控制器48将来自主机I/F49的图像和音频数据作为记录数据存储在缓冲存储器51中。存储控制器48还读取存储在缓冲存储器51中的记录数据,并将这些数据提供给记录处理部52。 
例如,兼容ATA/ATAPI标准,在固件控制部46的控制下,主机I/F49将存储控制器48提供的再现数据传输给驱动控制部26。 
可替代地,存储控制器48可以将再现数据提供给固件控制部46,并且固件控制部46可以对存储控制器48提供的再现数据应用预定处理,并将所得的再现数据经由主机I/F49传输给驱动控制部26。如果是这种情况,固 件控制部46可以对存储控制器48提供的再现数据在经由主机I/F49传输给驱动控制部26之前不应用处理。 
在固件控制部46的控制下,主机I/F49从驱动控制部26获得图像和音频数据或命令。主机I/F49向存储控制器48提供图像和音频数据。主机I/F49还将所获得的命令传输给信息存储器50以在其中存储,或者读取存储在信息存储器50中的任何命令以提供给固件控制部46。 
信息存储器50通过S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示例,并且在其中存储来自主机I/F49的命令,例如ATA/ATAPI打包命令数据。在固件控制部46的控制下,记录处理部52调制来自存储控制器48的记录数据以提供给光拾取器42。 
如图3所示,驱动存储器47依据存储块(Bank)结构被配置为包括固件区域81和管理区域82。固件区域81在其中存储固件,并且管理区域82在其中存储当驱动器27被驱动时使用的不同类型的参数。 
在图3的例子中,驱动存储器47被配置为块0和1,并且块0是固件区域81,块1是管理区域82。在这个例子中,即使在固件区域81或管理区域82存储的任何数据和程序被重写或擦除,例如当存储在固件区域81中的固件被更新时,驱动存储器47被这样配置以不影响在剩余区域存储的数据和程序。 
固件区域81在其中存储用于处理执行诊断、重调整等的固件。对于诊断过程,作出诊断以查看驱动器27在制造期间或出厂之后是否正常操作,而对于重调整过程,用于对驱动器27进行驱动的参数被重新调整。 
存储在固件区域81中的固件通过程序单元被配置,该程序单元用于执行作为诊断、重调整等过程的一部分的过程单元。即诊断和重调整过程分别是多个过程单元的组合。过程单元例如是调整光拾取器42的位置、控制不同类型的伺服、重新调整放大器的偏差值、增益等。固件区域81在其中存储用于执行每一个这样的过程单元的程序单元。 
管理区域82在其中存储定义表、过程步骤表等。定义表指示了当驱动器27被驱动时使用的不同类型参数的位置,和执行任何对应的过程单元的程序单元。过程步骤表指示了配置诊断或重调整过程的过程单元,和过程单元的执行顺序,即例如执行程序单元的顺序。 
这里,用于在管理区域82存储的不同参数是那些用于与通过驱动器27 从盘29读取数据有关的过程、或与通过驱动器27向盘29记录数据有关的过程的参数。特别地,通过伺服控制值、伺服调整值、写入策略等来示例这些参数,并且对于每一种类型的盘29,对伺服控制值、伺服调整值和写入策略存储固定值。伺服控制值指示了旋转频率、旋转速度以及用于在跟踪伺服控制或聚焦伺服控制时旋转盘29的其他值。伺服调整值指示了偏差值或当光拾取器42发射激光时的驱动信号的其他值。 
更详细地,用于在驱动存储器47中存储的固件通过用于执行过程单元的程序单元和过程步骤表配置,在过程步骤表中定义了用于程序单元的执行顺序。 
例如,对如图4所示的每一种类型的过程单元提供存储在管理区域82中的定义表。每个定义表包括由被执行的任何对应程序单元(即用于执行的过程单元)实现的执行功能、指示程序单元的存储位置的物理地址、和过程单元的特有的操作号。 
在图4的例子中,定义表作为调整表、测量表、伺服操作表和重试操作表被示例。例如,调整表包括关于不同类型的调整过程的信息,每一种调整过程是用于光拾取器42的位置调整的过程单元。测量表包括关于测量过程的信息,测量过程是例如再现信号的抖动测量的过程单元。伺服操作表包括关于控制不同类型伺服操作的过程的信息,控制每一种伺服操作的过程是例如跟踪伺服和聚焦伺服的过程单元。重试操作表包括在执行过程单元期间发生任何误差时,关于用于将执行顺序重设为原始状态即当前执行的过程单元的重试过程的信息。 
调整表包括关于过程单元“调整1”的信息,其指示了程序单元被存储在物理地址即固件区域81的物理地址“0x00000”,并且对物理地址的重新定义的操作号为“1”以允许在固件中参照和执行通过程序单元将要执行的过程单元。 
调整表还包括在操作号“2”下的关于过程单元“调整2”的信息,以及在操作号“3”下的关于过程单元“调整3”的信息,操作号“2”指示了程序单元被存储在物理地址“0x00004”,操作号“3”指示了程序单元被存储在物理地址“0x00008”。 
作为定义表的测量表包括在操作号“4”下的关于过程单元“测量1”的信息,在操作号“5”下的关于过程单元“测量2”的信息,在操作号“6” 下的关于过程单元“测量3”的信息,操作号“4”指示了程序单元被存储在物理地址“0x000C”,操作号“5”指示了程序单元被存储在物理地址“0x0010”,操作号“6”指示了程序单元被存储在物理地址“0x0014”。 
同样地,作为定义表的伺服操作表包括在操作号“7”下的关于过程单元“伺服操作1”的信息,在操作号“8”下的关于过程单元“伺服操作2”的信息,以及在操作号“9”下的关于过程单元“伺服操作3”的信息,操作号“7”指示了程序单元被存储在物理地址“0x0018”,操作号“8”指示了程序单元被存储在物理地址“0x001C”,操作号“9”指示了程序单元被存储在物理地址“0x0020”。 
作为定义表的重试操作表包括在操作号“10”下的关于过程单元“重试操作1”的信息,在操作号“11”下的关于过程单元“重试操作2”的信息,以及在操作号“12”下的关于过程单元“重试操作3”的信息,操作号“10”指示了程序单元被存储在物理地址“0x0024”,操作号“11”指示了程序单元被存储在物理地址“0x0028”,操作号“12”指示了程序单元被存储在物理地址“0x002C”。 
如此,管理区域82在其中承载定义表,而盘记录/再现设备1组合由定义表定义的一些过程单元,并且顺序执行过程单元以使得诊断或重调整过程被执行以保持其自身的记录/再现性能。可选地,定义表可以包括用于通过比较作为测量结果的值和预定阈值做出诊断以查看测量值是否正确的过程、使用测量值计算任何预定参数值的过程等。 
例如,当管理区域82包括图4的定义表时,管理区域82包括例如图5的过程步骤表。 
图5的过程步骤表包括关于配置诊断、重调整等过程的过程单元的信息、指示过程单元的执行顺序的过程步骤号、用于指定过程单元的操作号、和指示重试过程的操作号的重试号,当在过程单元的执行期间发生任何误差时执行所述重试过程。 
在图5的例子中,左侧的过程步骤表包括关于过程单元“伺服操作1”的信息,其指示了过程步骤号为“1”、操作号为“7”、重试号为“12”,关于过程单元“调整1”的信息,其指示了过程步骤号为“2”、操作号为“1”、重试号为“11”,以及关于过程单元“伺服操作2”的信息,其指示了过程步骤号为“3”、操作号为“8”、重试号为“12”。
左侧的过程步骤表包括关于过程单元“调整2”的信息,其指示了过程步骤号为“4”、操作号为“2”、重试号为“11”,关于过程单元“测量1”的信息,其指示了过程步骤号为“5”、操作号为“4”、重试号为“10”,关于过程单元“伺服操作3”的信息,其指示了过程步骤号为“6”、操作号为“9”、重试号为“12”,关于过程单元“空”的信息,其指示了过程步骤号为“7”、操作号为“n”、重试号为“n”。 
此处,过程单元“空”意味着在过程步骤表中的每一个过程单元都已经被执行了,即意味着过程的结束,并且操作号“n”取任意值。重试号“n”意味着没有重试过程将被执行。过程步骤表中的操作号和执行功能是那些对应于图4的定义表中存在的操作号和执行功能。 
对于图5左侧的过程步骤表中的诊断或重调整过程,盘记录/再现设备1顺序执行过程步骤表中过程步骤号“1”到“6”下的过程单元,即从过程步骤号“1”下的过程单元“伺服操作1”到过程步骤号“6”下的过程单元“伺服操作3”。 
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当在过程号“1”下的过程单元“伺服操作1”的执行期间发生任何误差时,盘记录/再现设备1执行重试过程以返回其初始状态,即重试号“12”下的过程单元“重试操作3”。也就是说,因为在执行过程单元“伺服操作1”期间发生误差的重试过程位于重试号“12”下,所以盘记录/再现设备1参照图4的定义表,并且执行在该重试号即操作号“12”下的过程单元“重试操作3”。 
当驱动器27被驱动时,由于配置驱动器27的元件的性能局限,伺服操作或其他操作很可能变得不稳定,由此伺服和驱动器27的元件可能没有被正确地驱动和调整。为此考虑,如图5所示,为每一个过程步骤表预先提供了将执行顺序重设为所执行的过程单元的重试过程。 
如此,为了准备在执行用于执行对应于每一个过程单元的重试过程即过程单元的程序单元期间发生一些误差的情况,过程步骤表包括指示了执行重试过程以将执行顺序重设为发生误差的程序单元的程序单元的信息。 
同样地,在图5中右侧的过程步骤表包括关于过程单元“伺服操作2”的信息,其指示了过程步骤号为“1”、操作号为“8”、重试号为“12”,关于过程单元“测量3”的信息,其指示了过程步骤号为“2”、操作号为“6”、重试号为“10”,以及关于过程单元“伺服操作1”的信息,其指示了过程 步骤号为“3”、操作号为“7”、重试号为“12”。 
右侧的过程步骤表也包括关于过程单元“测量2”的信息,其指示了过程步骤号为“4”、操作号为“5”、重试号为“10”,关于过程单元“伺服操作3”的信息,其指示了过程步骤号为“5”、操作号为“9”、重试号为“12”,关于过程单元“测量3”的信息,其指示了过程步骤号为“6”、操作号为“6”、重试号为“10”,以及关于过程单元“空”的信息,其指示了过程步骤号为“7”、操作号为“n”、重试号为“n”。 
如此,管理区域82包括过程步骤表,并且在过程步骤表中存在的诊断和重调整过程分别是多个过程单元的组合。例如,配置图5的左侧的过程步骤表中存在的过程的过程步骤号“1”下的过程单元“伺服操作1”,与在右侧的过程步骤表中存在的过程步骤号“3”下的过程单元“伺服操作1”相同。用于执行过程单元的程序单元被存储在如图4所示的固件区域81中的物理地址“0x0018”。 
如此,用于执行过程单元“伺服操作1”的程序已经被冗余地存储在用于不同过程步骤表的每个过程的固件中。然而,在盘记录/再现设备1中,固件区域81存储用于执行作为在多个过程步骤表中存在的过程的一部分的过程单元的程序单元。因而这有利地使之能够执行更大数目的诊断和重调整过程以保持盘记录/再现设备1的记录/再现性能,即使驱动存储器47存储容量很小。 
更特别地,对于诊断光拾取器42的聚焦偏差是否是正确值的诊断过程,即作为过程步骤表中存在的过程,盘记录/再现设备1参照图6A的过程步骤表以执行用于聚焦偏差的诊断过程。注意图6A和6B的过程步骤表没有展示操作号。 
图6A的过程步骤表包括关于过程单元“搜索操作”的信息,其指示了过程步骤号为“1”、重试号为“10”,关于过程单元“记录”的信息,其指示了过程步骤号为“2”、重试号为“11”,关于过程单元“搜索操作”的信息,其指示了过程步骤号为“3”、重试号为“10”,关于过程单元“抖动测量”的信息,其指示了过程步骤号为“4”、重试号为“10”,关于过程单元“诊断”的信息,其指示了过程步骤号为“5”、重试号为“12”,关于过程单元“空”的信息,其指示了过程步骤号为“6”、重试号为“n”。 
当从管理区域82读取图6A的过程步骤表时,盘记录/再现设备1的固件 控制部46对伺服控制部45执行控制以使得过程步骤号“1”下的过程单元“搜索操作”被执行。基于已经设定的聚焦偏差的值,光拾取器42被移动到盘29用于试写的区域。此处,聚焦偏差表示由聚焦误差信号产生的将要覆盖聚焦伺服信号即伺服信号的偏差信号的电平,该聚焦误差信号代表了在盘29的数据记录表面和由光拾取器42发射到盘29的数据表面上的激光的聚焦位置之间的偏移。 
然后固件控制部46对记录处理部52进行控制以使得过程步骤号“2”下的过程单元“记录”被执行。然后使得光拾取器42发射激光以使得预定数据被写到盘29为试写所提供的区域中的任何指定的地址。固件控制部46还对伺服控制部45进行控制以使得过程步骤号“3”下的过程单元“搜索操作”被执行。基于已经设定的聚焦偏差的值,光拾取器42被移动到盘29记录试写数据的头地址的位置。 
然后,固件控制部46对伺服控制部45和再现处理部44进行控制以使得过程步骤号“4”下的过程单元“抖动测量”被执行。然后使得光拾取器42发射激光以使得盘29的试写数据被再现以使再现处理部44执行关于再现信号的抖动测量。然后固件控制部46还执行过程步骤号“5”下的过程单元“诊断”以确定作为再现处理部44的测量结果的抖动值是否等于或大于预定阈值。以这种方式确定聚焦偏差的值是否正确。 
此处,再现信号的抖动是当记录在盘29上的标记被再现时,与再现信号的零交叉点的相位差异,并且是由于依赖于标记间隔和再现光斑直径、再现光学系统的像差、信号噪声等的波形干涉引起的。这样的抖动通常用作指示盘记录/再现设备的再现性能的指数。 
由图6A的过程步骤表中的重试号“10”和“11”指示的重试过程包括用于重新搜索操作的过程、用于重新记录试写数据的过程等。由重试号“12”指示的重试过程是将执行顺序重设到过程步骤号“1”下的过程的过程。 
在这种情况下,当在过程步骤号“5”下的过程单元“诊断”中确定聚焦偏差的值是不正确的时,这意味着已经发生了一些误差,以致于通过重试号“12”指示的重试过程,进程返回到过程步骤号“1”下的过程,并且重新执行抖动测量。 
作为另一个例子,作为存在于过程步骤表中的过程,通过聚焦偏差重调整过程以获得用于光拾取器42的聚焦偏差的正确值,盘记录/再现设备1参 照图6B的过程步骤表以使得聚焦偏差重调整过程被执行。 
图6B的过程步骤表包括关于过程单元“搜索操作”的信息,其指示了过程步骤号为“1”、重试号为“10”,关于过程单元“聚焦偏差设定”的信息,其指示了过程步骤号为“2”、重试号为“n”,关于过程单元“抖动测量”的信息,其指示了过程步骤号为“3”、重试号为“11”,关于过程单元“聚焦偏差设定”的信息,其指示了过程步骤号为“4”、重试号为“n”,以及关于过程单元“抖动测量”的信息,其指示了过程步骤号为“5”、重试号为“11”。 
图6B的过程步骤表还包括关于过程单元“聚焦偏差设定”的信息,其指示了过程步骤号为“6”、重试号为“n”,关于过程单元“抖动测量”的信息,其指示了过程步骤号为“7”、重试号为“11”,关于过程单元“聚焦偏差设定”的信息,其指示了过程步骤号为“8”、重试号为“n”,关于过程单元“抖动测量”的信息,其指示了过程步骤号为“9”、重试号为“11”,关于过程单元“调整值求导”的信息,其指示了过程步骤号为“10”、重试号为“n”,以及关于过程单元“空”的信息,其指示了过程步骤号为“11”、重试号为“n”。 
在从管理区域82读取图6B的过程步骤表之后,首先盘记录/再现设备1的固件控制部46对伺服控制部45进行控制以使得过程步骤号“1”下的过程单元“搜索操作”被执行,并且将光拾取器42移动到盘29的任意特定地址的位置。 
然后固件控制部46对伺服控制部45进行控制以使得过程步骤号“2”下的过程单元“聚焦偏差设定”被执行。以这种方式,聚焦偏差被设定为预定值。固件控制部46还对伺服控制部45和再现处理部44进行控制以使得过程步骤号“3”下的过程单元“抖动测量”被执行。以这种方式,关于已经设定的聚焦偏差的值执行抖动测量。 
固件控制部46还对伺服控制部45进行控制以使得过程步骤号“4”下的过程单元“聚焦偏差设定”被执行,且聚焦偏差的值被改变。由此,过程步骤号“5”下的过程单元“抖动测量”也被执行以使得抖动测量被执行。之后,过程步骤号“6”到“9”下的过程单元被按顺序执行以使得关于已经被逐渐改变的聚焦偏差的值执行抖动测量。 
固件控制部46执行过程步骤号“10”下的过程单元“调整值求导”以使得基于来自再现处理部44的抖动获得对聚焦偏差的最佳值。以这种方式,作为被存储在驱动存储器47的管理区域82的伺服调整值的聚焦偏差值被改变 成所找到的最佳值。 
因而这使之能重调整聚焦偏差的值为最佳,甚至对于由于出厂之后的光拾取器42的元件老化而造成的从曲线Z11到曲线Z12的容限曲线的变化,即容限曲线关于在盘记录/再现设备1出厂之前在工厂测量的聚焦偏差的值抖动。 
如图7所示,垂直轴指示抖动,水平轴指示聚焦偏差的值。抖动值Spec指示在作为伺服调整值的聚焦偏差的可能的值范围内的最大值。 
如图7所示,当在盘记录/再现设备1出厂之前的容限曲线为曲线Z11时,作为伺服调整值的聚焦偏差的值是值P1,通过该值P1曲线Z11的抖动值被最小化。 
由于光拾取器42的元件老化,聚焦偏差值的最佳值变化,并且该变化根据光拾取器42彼此不同而改变。由此,为了保持盘记录/再现设备1的记录/再现性能,作为伺服调整值的聚焦偏差的值不得不被重新调整。 
为此考虑,这里假定盘记录/再现设备1执行图6B的过程步骤表中存在的重调整过程,并且执行关于聚焦偏差值P11到P14的每一个聚焦偏差的抖动测量,由此获得容限曲线Z12。在这种情况下,因为最小化容限曲线抖动的聚焦偏差的值为P21,因而盘记录/再现设备1将聚焦偏差的值即伺服调整值从P1改变为当前的最佳值P21。 
当用户通过盘记录/再现设备1的操作发布执行诊断或重调整过程的命令时,响应于依据用户操作由用户I/F11提供的操作信号,系统控制部12产生执行用户指示的过程的命令。结果命令经由元件即总线15、数据控制部24和驱动控制部26被传输到驱动器27。 
此时,例如当用户发布更新过程步骤表的命令给过程步骤以更新任何预定的过程步骤表时,从任何连接到盘记录/再现设备1的外部设备(未示出)向通信部14提供过程步骤表。系统控制部12从通信部14获得过程步骤表,并且将获得的过程步骤表和更新过程步骤表的命令传输给驱动器27。 
一旦从系统控制部12接收指示执行诊断或重调整过程的命令,根据命令,驱动器27就启动读取指示执行的过程的过程步骤表的过程,即过程步骤表读取过程。 
下面,参照图8的流程图,描述过程步骤表通过驱动器27读取的过程。 
在步骤S11中,固件控制部46经过初始设定过程,例如固件控制部46 对驱动存储器47执行作为初始设定的存储器检查等。 
主机I/F49接收来自系统控制部12的命令,并将接收到的命令传输给信息存储器50以在其中存储。当从系统控制部12接收到与更新过程步骤表的命令一起的过程步骤表时,主机I/F49接收该命令,并将该命令传输给信息存储器50以在其中存储。暂时存储在信息存储器50中的命令由主机I/F49读取用于提供给固件控制部46。 
在步骤S12中,固件控制部46确定命令是否指示更新过程步骤表。当从主机I/F49接收到更新过程步骤表的命令时,固件控制部46确定指示更新表。 
当在步骤S12中确定没有指示更新过程步骤表的命令时,步骤S13至S15的过程被跳过以使进程运行到步骤S16。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12中确定命令指示更新过程步骤表时,在步骤S13中,主机I/F49接收来自系统控制部12的过程步骤表,并将接收到的过程步骤表提供给信息存储器50以在其中存储。 
在步骤S14中,固件控制部46确定存储在信息存储器50中的过程步骤表是否是非授权数据。作为示例,因为过程步骤表包括用于其识别的ID,固件控制部46执行ID比较,即对存储于信息存储器50中的过程步骤表中存在的ID与存储于驱动存储器47的管理区域82中的过程步骤表中存在的ID进行比较。当ID符合时,确定该表是授权数据。
当在步骤S14确定该表是非授权数据时,意味着接收到的过程步骤表是非授权的,因而不更新过程步骤表以使进程运行到步骤S16。 
另一方面,当在步骤S14确定该表不是非授权数据时,进程运行到步骤S15。在步骤S15中,固件控制部46经由主机I/F49从信息存储器50获得指示用于更新的过程步骤表,并将该表传输给驱动存储器47以在其中存储。驱动存储器47通过在管理区域82中指示用于更新的过程步骤表覆盖由固件控制部46提供的过程步骤表以使得过程表被更新。 
在下列情况中,即当过程表在步骤S15中被更新时,当在步骤S14中确定表是非授权数据时、或当在步骤S12中确定过程步骤表未被指示更新时,在步骤S16中,固件控制部46从驱动存储器47的管理区域82读取指示用于执行的过程的过程步骤表。基于来自主机I/F49的命令作出该读取。然后过程步骤表在信息存储器50上被解压缩,这结束了读取过程步骤表。
当来自系统控制部12的命令用于执行诊断或重调整过程时,驱动器27从驱动存储器47的管理区域82读取指示执行的过程的过程步骤表,并在信息存储器50上将表解压缩。当命令到来指示更新过程步骤表时,驱动器27将由系统控制部12提供的过程步骤表存储进驱动存储器47以使得过程步骤表被更新。 
如此在这个实施例中,固件被程序单元和定义了程序单元执行顺序的过程步骤表配置。这使得只需要通过更新过程步骤表就可以更新固件,并且消除了每次更新固件都要存储新的程序的需要。程序单元被预先存储在盘记录/再现设备1中,并且只有过程步骤表与外部设备进行交换以使得在保密性方面可以保护盘记录/再现设备1。 
对于早期类型的盘记录/再现设备,为了更新固件,在提供固件结束后,需要在分发之前执行固件可靠性评估。 
另一方面,在这个实施例中,即使任何将被执行以保持记录/再现性能的过程被改变或更正了,只需要通过附加执行在出厂之前对可靠性或出厂之后对使用性已经评估过的程序单元,即组合预先存储在盘记录/再现设备1中的高可靠性的程序单元,执行过程在更新后能用于保持记录/再现性能。因而,操作诊断和参数重调整可以以高正确性被执行。另外,在提供固件结束后,只需要评估过程步骤表,从而评估固件可靠性的步骤数目能被有利地减少。 
上面描述了更新过程步骤表的情况。另外,例如,在对任何新的诊断或重调整过程添加过程步骤表的情况中,将要被添加的过程步骤表经由通信部14被从任何外部设备提供给系统控制部12。然后过程步骤表被从系统控制部12经由驱动器27的主机I/F49传输给信息存储器50以在其中存储。然后固件控制部46获得存储在信息存储器50中的任何新的过程步骤表以在驱动存储器47的管理区域82中存储。 
在这样的具有新的过程步骤表的情况中,当驱动存储器47在其中不承载执行过程步骤表中存在的过程单元的程序单元时,系统控制部12将新的程序单元和过程步骤表一起提供给驱动器27。另外,在这种情况中,固件控制部46获得存储在信息存储器50中的新的程序单元以存储到驱动存储器47的固件区域81中。驱动存储器47的固件区域81不冗余地在其中存储同样的程序单元。因此,即使多个过程步骤表包括同样的过程单元,即同样的程序单元,将要被存储的程序单元的数目为一个,由此防止存储容量被无必要地使用。
如此,当由系统控制部12指示执行过程的过程步骤表被在信息存储器50上解压缩时,通过参照过程步骤表,驱动器27启动执行过程,即执行指示过程的过程。下面通过参照图9的流程图,描述驱动器27的执行过程。 
在步骤S41中,固件控制部46读取存储在信息存储器50中的过程步骤表。固件控制部46存储0到过程步骤号计数器,过程步骤号计数器指示了在执行之前的过程单元的过程步骤号,并且存储0到重试频率计数器,重试频率计数器指示了重试过程的频率。 
在步骤S42中,固件控制部46通过存储的过程步骤号计数器每次只加1。当存储的过程步骤号计数器为0时,固件控制部46对过程步骤号计数器加1。 
在步骤S43中,固件控制部46从驱动存储器47的固件区域81读取用于执行由存储的过程步骤号计数器指定的过程步骤号下的过程单元的程序单元。 
例如,当固件控制部46读取图5左侧的过程步骤表时,并且当存储的过程步骤表计数器指示1时,通过参照存储在驱动存储器47的管理区域82中的定义表,固件控制部46读取存储在固件区域81的物理地址“0x0018”的程序单元,即用于执行在操作号“7”下的过程单元“伺服操作1”的程序单元。 
在步骤S44中,固件控制部46执行如此读取的程序单元,由此对驱动器27的元件进行控制以控制过程单元的执行。例如,当固件控制部46读取图5左侧的过程步骤表时,并且当存储的过程步骤表计数器指示为“1”时,固件控制部46对过程步骤号“1”下的过程单元(即操作号“7”下的过程单元“伺服操作1”)的执行进行控制。 
更具体地,固件控制部46对伺服控制部45进行控制,并且基于来自再现处理部44的伺服信号,伺服控制部45驱动主轴马达41和螺纹43的马达以使得光拾取器42的聚焦和跟踪被控制。此处,当由过程步骤号计数器指向的过程步骤号下的过程单元为“空”时,固件控制部46不执行过程单元。 
在步骤S45中,固件控制部46确定在执行过程单元期间是否有任何误差发生。在下列情况中,即当作为过程单元被执行的伺服操作没有被正确完成时,或当在作为过程单元的诊断过程中确定测量值不正确时,固件控制部46确定一些误差已经发生了。 
在步骤S45中,当确定没有误差发生时,进程运行到步骤S46,并且固 件控制部46通过比较读取的过程步骤表和存储的过程步骤号计数器,确定每一个过程步骤号下的过程单元是否被执行。 
例如,当图5左侧的过程步骤表被读取时,并且当存储的过程步骤号计数器指示为“7”时,固件控制部46确定每一个过程步骤号下的过程单元被执行。 
在步骤S46中,当确定每一个过程步骤号下的过程单元被执行时,意味着由来自系统控制部12的命令所指示的过程被完成以使得执行过程结束。 
另一方面,在步骤S46中,当确定每一个过程步骤号下的过程单元还没有被完成时,进程返回步骤S42。在步骤S42中,过程步骤号计数器只加1,并且下一个过程步骤号下的过程单元被执行。也就是说,通过参照过程步骤表,固件控制部46顺序读取并执行用于执行在过程步骤表中存在的过程单元的程序单元,由此,对指示执行的诊断或重调整过程的执行进行控制。 
在步骤S45中,当确定一些误差已经发生时,进程运行到步骤S47,并且固件控制部46确定是否需要重试过程。当在图5的左侧的过程步骤表中的过程号“1”下的过程单元被执行期间发生一些误差时,因为过程步骤表包括指示重试过程的重试号“12”,所以固件控制部46确定需要重试过程被执行。 
当在图6B的过程步骤表中的步骤号“2”下的过程单元被执行期间发生一些误差时,因为对过程单元指示重试过程的重试号为“n”,所以固件控制部46确定没有重试过程需要被执行。 
在步骤S47中,当确定没有重试过程被需要时,因而不执行重试过程。因此,步骤S48和S49的过程被跳过,并且进程运行到步骤S50。 
另一方面,在步骤S47中,当确定需要重试过程时,在步骤S48中,固件控制部46从驱动存储器47的固件区域81读取用于执行由重试号指示的重试过程的程序单元。 
在步骤S49中,固件控制部46通过执行如此所读取的程序单元对驱动器27的元件进行控制,由此对重试过程的执行进行控制。例如,当固件控制部46读取图5左侧的过程步骤表时,并且在过程步骤号“1”下的过程单元期间发生一些误差时,固件控制部46对由重试号“12”指示的重试过程(即图4的操作号“12”下的过程单元“重试操作3”的过程单元)的执行进行控制。 
也就是说,通过参照存储在驱动存储器47的管理区域82中的定义表,固件控制部46读取存储在固件区域81的物理地址“0x002C”的程序单元。 通过执行如此读取的程序单元,固件控制部46对驱动器27的元件进行控制以使得重试过程被执行。 
当在步骤S49中重试过程被执行时,或当确定在步骤S47中不需要重试过程时,在步骤S50中,固件控制部46对存储的重试频率计数器只加1。 
注意由重试频率计数器指示的数目表示当过程步骤表中的过程例如诊断或重调整过程被执行时重试过程的频率。可替换地,该数目可以指示当一个过程单元被执行时执行的重试过程的频率。 
在步骤S51中,固件控制部46确定由重试频率计数器指示的数目是否等于或大于预定数目。当在步骤S51中确定重试频率低于预定数目时,意味着执行顺序将被返回到目前已经完成的初始过程单元以使得对随后的过程进程返回到上述的步骤S43。 
另一方面,在步骤S51中,当确定重试频率等于或大于预定数目时,执行顺序不返回到该过程单元,并且执行过程由此结束。此时,固件控制部46产生指示一些误差已经发生的信号,并且所产生的信号被经由元件即主机I/F49、驱动控制部26、数据控制部24和总线15传输给系统控制部12。一旦从固件控制部46接收到指示一些误差已经发生的信号,如果需要,系统控制部12就经由视频音频I/F16将提示误差发生的图像提供给显示器20,然后显示该图像。 
注意,此处考虑的情况是不需要对任何发生误差的过程单元执行重试过程,以及即使驱动器27不执行该过程单元,在随后的过程步骤号下的过程单元也被执行。在这样的情况下,当在过程单元执行期间一些误差发生时,替代从步骤S45到S47的进程,进程可以从步骤S45返回到S42以执行随后过程步骤号下的过程单元。 
如此,依据过程步骤表,驱动器27读取程序单元,并且当参照如此读取的过程步骤表时,顺序地执行配置任何指示的诊断或重调整过程的过程单元。 
通过依据过程步骤表读取程序单元,并且通过顺序地执行配置任何指示的诊断或重调整过程的过程单元,使用预先存储在盘记录/再现设备1中的高可靠性的程序单元,可以执行更多数量的诊断或重调整过程以保持盘记录/再现设备1的记录/再现性能。如此,有利的是,可以更容易、可靠地、且更低成本地防止任何可能的记录/再现性能的恶化。 
具体地,由于诊断或重调整过程是多个过程单元的组合,任何执行更多 数量的诊断或重调整过程所需的程序单元可以以更少的资源被存储。因而,仅在出厂之前被调整的参数可以在出厂之后被再次调整以使得这些参数可以被控制以取得它们的最佳值。 
注意在上面描述了诊断和重调整过程作为多个过程单元组合的示例性过程。这绝对不是限制性的,并且可能的选项包括调整显示屏的颜色的过程,调整拍摄图像的像素颜色的过程等。此外,上面示例了执行与向/从盘进行数据记录和再现有关的过程的盘记录/再现设备。这绝对不是惟一选择,并且本发明一定可应用于使用盘的信息处理设备和使用程序对元件的操作进行控制的不同类型电子设备。 
上面描述的过程的顺序可以通过硬件或软件执行。如果这样的过程被通过软件执行,通过安装类型不同的程序,配置软件的程序被从程序记录媒体安装到计算机包括的任何特定的硬件,具有不同类型功能的通用个人电脑等。 
图10是展示个人电脑的配置的示例方框图,在其中上面描述的过程顺序通过程序被执行。在这样的个人电脑301中,CPU(中央处理单元)311通过运行存储在ROM312或存储部318中的程序来执行不同类型的过程。RAM313在其中存储用于由CPU311执行的程序、数据等。这些元件即CPU311、ROM312和RAM313通过总线314被连接到一起。 
CPU311通过总线314与输入/输出接口315连接。输入/输出接口315与输入部316和输出部317连接。输入部316被配置为包括键盘、鼠标、麦克风等,输出部317被配置为显示器、扬声器等。CPU311依据来自输入部316的命令执行不同类型的过程。然后CPU311将处理结果传输给输出部317。 
连接到输入/输出接口315的存储部318被通过硬盘示例,并且在其中存储由CPU311执行的程序和不同类型的数据。通信部319通过网络例如因特网和局域网与外部设备通信。 
可替代地,程序可以由通信部319获得并存储在存储部318中。 
当可移动媒体331被连接时,连接到输入/输出接口315的驱动器320驱动它,并且获得在其中存储的程序和数据。可移动媒体331由磁盘、光盘、磁光盘或半导体存储器示例。按照需要,获得的程序和数据被传输到存储部318并存储。 
如图10所示,用于存储将要被安装到电脑以准备由电脑运行的程序的程序记录媒体被配置为可移动媒体331、ROM312、配置存储部318的硬盘等。 可移动媒体331是打包媒体例如磁盘(包括软盘)、光盘(包括CD-ROM(紧密盘-只读存储器)、DVD(数字通用盘)、磁光盘、或半导体存储器等。ROM312在其中暂时或永久存储程序。如果需要,经由通信部319利用电缆或无线通信媒介将程序存储到这样的程序记录媒体。通信媒介包括局域网、因特网、数字卫星广播等,通信部319是例如路由器或调制器的接口。 
在本说明书中,用于存储在程序记录媒体中的程序的步骤描述不仅包括将要按所描述顺序执行的时间序列过程,还包括不需要以时间序列而以并行方式或单独执行的过程。 
应当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依据设计需要和其他因素,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或等效物的范围内作出不同的变形、组合、子组合和替换。

Claims (5)

1.一种电子设备,其使用控制程序对任意数目的用于执行的过程进行控制,包括:
存储装置,用于:为每一个过程存储过程步骤表,并且存储在每一个过程步骤表中所列的程序单元,其中该电子设备执行的每一个过程通过利用多个过程单元的不同组合的任何一个而形成;控制程序通过用来执行过程单元的程序单元和过程步骤表,为每一个过程而创建,该控制程序由该电子设备使用来执行该过程,在该过程步骤表中定义了程序单元的执行顺序;以及
执行装置,用于:当指示过程中的任何一个预定的过程时,按照定义的执行顺序,执行在对应于指示的过程所存储的任何过程步骤表中定义的程序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所述过程包括诊断执行装置是否正常操作的诊断过程,或当执行过程时正确重调整所使用的参数值的重调整过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所述过程包括与从盘读取数据或向盘记录数据相关的过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
所述过程步骤表在其中承载关于当在执行任何第一执行的程序单元期间发生任何误差时、用于将执行顺序重设为第一执行的程序单元的第二执行的任何程序单元的信息,并且
当在第一执行的程序单元的执行期间发生任何误差时,执行装置通过参照过程步骤表执行第二执行的程序单元。
5.一种控制方法,其对电子设备使用控制程序执行的、任意数目的过程进行控制,包括步骤:
当对任何过程的执行提供过程命令时,利用多个过程单元的不同组合的任何一个形成该电子设备执行的每一个过程;通过用来执行过程单元的程序单元和过程步骤表,为每一个过程创建控制程序,该控制程序由该电子设备使用来执行该过程,在该过程步骤表中定义了程序单元的执行顺序;并且读取对应于所指示的过程的过程步骤表和其中定义的程序单元;并且
按照所读取的过程步骤表中定义的执行顺序,执行读取的程序单元。
CN2007101676030A 2006-08-09 2007-08-09 电子设备和控制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4995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16476/06 2006-08-09
JP2006216476A JP2008041207A (ja) 2006-08-09 2006-08-09 電子機器、制御方法、および制御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49958A CN101149958A (zh) 2008-03-26
CN101149958B true CN101149958B (zh) 2013-01-02

Family

ID=390522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67603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49958B (zh) 2006-08-09 2007-08-09 电子设备和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732710B2 (zh)
JP (1) JP2008041207A (zh)
KR (1) KR20080013805A (zh)
CN (1) CN101149958B (zh)
TW (1) TW200828284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310845A (ja) * 2007-06-12 2008-12-25 Hitachi Ltd レーザダイオードの制御方法及びレーザダイオード制御装置並びにカムコーダ
US9804588B2 (en) * 2014-03-14 2017-10-31 Fisher-Rosemount Systems, Inc. Determining associations and alignments of process elements and measurements in a process
US10649424B2 (en) 2013-03-04 2020-05-12 Fisher-Rosemount Systems, Inc. Distributed industrial performance monitoring and analytics
US9665088B2 (en) 2014-01-31 2017-05-30 Fisher-Rosemount Systems, Inc. Managing big data in process control systems
US10678225B2 (en) 2013-03-04 2020-06-09 Fisher-Rosemount Systems, Inc. Data analytic services for distributed industrial performance monitoring
US10386827B2 (en) 2013-03-04 2019-08-20 Fisher-Rosemount Systems, Inc. Distributed industrial performance monitoring and analytics platform
US10649449B2 (en) 2013-03-04 2020-05-12 Fisher-Rosemount Systems, Inc. Distributed industrial performance monitoring and analytics
US10866952B2 (en) 2013-03-04 2020-12-15 Fisher-Rosemount Systems, Inc. Source-independent queries in distributed industrial system
US10223327B2 (en) 2013-03-14 2019-03-05 Fisher-Rosemount Systems, Inc. Collecting and delivering data to a big data machine in a process control system
US9823626B2 (en) 2014-10-06 2017-11-21 Fisher-Rosemount Systems, Inc. Regional big data in process control systems
US10909137B2 (en) 2014-10-06 2021-02-02 Fisher-Rosemount Systems, Inc. Streaming data for analytics in process control systems
US10282676B2 (en) 2014-10-06 2019-05-07 Fisher-Rosemount Systems, Inc. Automatic signal processing-based learning in a process plant
US9558220B2 (en) 2013-03-04 2017-01-31 Fisher-Rosemount Systems, Inc. Big data in process control systems
US9397836B2 (en) 2014-08-11 2016-07-19 Fisher-Rosemount Systems, Inc. Securing devices to process control systems
US10691281B2 (en) 2013-03-15 2020-06-23 Fisher-Rosemount System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a process plant with location aware mobile control devices
EP3200131A1 (en) 2013-03-15 2017-08-02 Fisher-Rosemount Systems, Inc. Data modeling studio
US10168691B2 (en) 2014-10-06 2019-01-01 Fisher-Rosemount Systems, Inc. Data pipeline for process control system analytics
KR102364381B1 (ko) * 2015-03-06 2022-02-18 에스케이하이닉스 주식회사 메모리 시스템 및 그의 동작방법
US10503483B2 (en) 2016-02-12 2019-12-10 Fisher-Rosemount Systems, Inc. Rule builder in a process control network
US11224339B2 (en) * 2019-07-16 2022-01-1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ynamic eye condition self-diagnosis
US11918382B2 (en) 2020-04-13 2024-03-0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ontinual background monitoring of eye health
CN111986707B (zh) * 2020-08-21 2021-12-21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磁盘链路异常处理测试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84733A (en) * 1996-10-25 2000-07-0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torage device and error recovery method executing a plurality of error recovery routines based on error typ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633196B2 (ja) 1994-05-23 1997-07-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光情報処理装置
JPH10149556A (ja) 1996-11-18 1998-06-02 Shikoku Nippon Denki Software Kk 光ディスク装置のクリーニング時期検出方法および検出 装置
JP3361025B2 (ja) 1997-02-12 2003-01-07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光ディスク装置
JP2000090438A (ja) 1998-09-16 2000-03-31 Toshiba Corp 光ディスク再生装置
JP2002117632A (ja) * 2000-10-04 2002-04-1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再生装置及びそれに用いる自己診断用記録媒体
US20040205690A1 (en) * 2001-01-19 2004-10-14 Friedrich Pieper Integrated dynamic control flow and functionality generation for network computing environments
JP4174258B2 (ja) * 2002-07-26 2008-10-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記録再生装置及び方法
KR100585098B1 (ko) * 2003-07-01 2006-06-0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적응적 리트라이 제어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디스크 드라이브
JP2006004580A (ja) 2004-06-21 2006-01-05 Ricoh Co Ltd 情報記録再生装置及び情報記録再生方法
EP1927905A1 (en) * 2006-12-01 2008-06-04 Accenture Global Services GmbH Method, data processing device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controlling and/or monitoring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and/or dispensing process of medical drugs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84733A (en) * 1996-10-25 2000-07-0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torage device and error recovery method executing a plurality of error recovery routines based on error typ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49958A (zh) 2008-03-26
US20080040719A1 (en) 2008-02-14
TW200828284A (en) 2008-07-01
JP2008041207A (ja) 2008-02-21
US8732710B2 (en) 2014-05-20
KR20080013805A (ko) 2008-02-13
TWI357597B (zh) 2012-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49958B (zh) 电子设备和控制方法
CN100498967C (zh) 信息记录介质及用于记录或再现数据的装置和方法
CN102157169A (zh) 继续回放的系统和方法
JP3855606B2 (ja) 携帯型記録装置及び光記録方法
US20110103202A1 (en) Optical disk unit and reproduction method therefor
US20080193103A1 (en) Reproducing Apparatus and Reproducing Method
JP2004213728A (ja) Dvd再生装置及び方法
CN1331124C (zh) 光记录方法和光记录设备
US7577067B2 (en) Method for performing optimal recording power calibration in recorder and recording medium therefor
CN100412954C (zh) 盘装置和盘记录再现方法
JP2006331577A (ja) 記録装置、記録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WO2010082470A1 (ja) ストレージ機器
KR100632585B1 (ko) 기록된 프로그램에 대한 시간정보를 관리하는 방법 및장치
US7545714B2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data read speed of optical disc
KR20080020495A (ko) 데이터 기록 재생장치 및 데이터 기록 재생방법과컴퓨터·프로그램
US7660215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riting data to optical disc
JP4558800B2 (ja) 較正の除去による高速ディスク認識
JP3477711B2 (ja) 光ディスク再生装置及び同装置に使用されるレイヤ誤り補正用プログラム
JP3890604B2 (ja) ディスク装置及びその記録方法
CN101751941B (zh) 在光盘上记录数据的方法和光盘装置
JP4252011B2 (ja) 情報記録再生装置、情報記録再生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KR20060056522A (ko) 디지털 복합 녹화기에서의 녹화방법
JP2006228333A (ja)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KR19990050794A (ko) 광디스크 드라이브의 기록동작 테스트 방법
KR20060056521A (ko) 디지털 복합 녹화기에서의 녹화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102

Termination date: 20150809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