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45003B - 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145003B CN101145003B CN2007101496907A CN200710149690A CN101145003B CN 101145003 B CN101145003 B CN 101145003B CN 2007101496907 A CN2007101496907 A CN 2007101496907A CN 200710149690 A CN200710149690 A CN 200710149690A CN 101145003 B CN101145003 B CN 10114500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ght shielding
- shielding part
- cap assembly
- action component
- image process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Paper Feeding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以简单且便宜的结构对由于罩部件的敞开而显现的动作部件进行保护的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包括:罩部件(30),其通过相对装置主体(1)敞开而使用纸(S)的搬送路径(26)的至少一部分开放;检测机构(40),其设置在通过罩部件(30)的敞开而开放的搬送路径(26)上,对通过的用纸(S)进行检测。检测机构(40)由光敏断续器(41)和具有对该光敏断续器(41)进行遮光的遮光部(44)的动作部件(42)构成,检测机构(40)将光敏断续器(41)安装在装置主体(1)上,将动作部件(42)安装在罩部件(30)上。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由打印机、传真机、复印机以及具有至少上述两种功能的复合机等构成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331358号公报
在图像形成装置的开发中,装置的小型化成为重要的课题。为了使装置小型化,需要有效地配置零件,因此,装置内部的多余空间减少。
在上述图像形成装置中,不能够消除记录介质即用纸的卡纸,因此,需要用于卡纸处理的空间,并且,需要能够简单地进行操作。为了简单地进行卡纸处理操作,如专利文献1所示,减少操作位置是有效的,希望仅通过打开可开闭的外装罩来开放出更宽阔的搬送路径。
另外,虽然在搬送路径上存在检测搬送时刻的检测部件,但旋转具有感知器和遮光部的动作部件而检测用纸的检测机构中,为了使动作部件不对用纸造成破坏,故而形成为小且容易破损的形状。因此,若在卡纸处理的空间存在动作部件,则会该部件会遭到破坏。
另外,动作部件的感知器刺向用纸,用纸破损,纸片残留在机体内,由此会导致卡纸或装置的破损。尤其是,若在定影部残留有纸片,则由于高温而存在危险。因此,通过将该部件设置在开闭罩上,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但是,若在打开罩的状态下在罩附近进行操作,则可能会造成动作部件的破损。特别是,遮光部大多形成容易破损的形状,需要对其进行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现有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以简单且便宜的结构对由罩部件的敞开而显现出的动作部件进行保护的图像形成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其在被搬送的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其特征在于,具有:罩部件,其通过相对装置主体敞开而使所述记录介质的搬送路径的至少一部分开放;检测机构,其设置在由于所述罩部件的敞开而开放的搬送路径上,对通过的记录介质进行检测,所述检测机构由光敏断续器和动作部件构成,该动作部件具有对所述光敏断续器进行遮光的遮光部,所述检测机构将所述光敏断续器安装在装置主体上,将所述动作部件安装在所述罩部件上。
本发明的一方面,在敞开所述罩部件的状态下比所述遮光部更突出的突出部件设置在该遮光部附近。
另外,本发明的一方面,所述突出部件在相对所述罩部件的面垂直的方向上,比所述动作部件的遮光部高出2mm以上。
本发明的一方面,所述突出部件与所述动作部件的遮光部的间隔设定为约30mm以下。
另外,本发明的一方面,所述突出部件为覆盖并保护所述遮光部的至少两个方向以上的形状。
本发明的一方面,通过所述动作部件的转动,所述遮光部将所述光敏断续器导通、断开,并且相对于所述罩部件,所述突出部件总是比旋转的遮光部更加突出。
另外,本发明的一方面,所述突出部件与所述罩部件一体形成。
本发明的一方面,所述检测机构兼用于罩部件的开闭检测。
另外,本发明的一方面,所述检测机构配置在对图像进行定影的定影部至向机体外排纸的排纸部之间。
根据本发明,由于在罩部件的敞开时检测机构的动作部件与罩部件一同移动,故能够使卡纸处理时的操作容易而确保尽可能大的空间。另外,由于与罩部件一同移动的动作部件的遮光部也被突出部件大致覆盖,故能够防止使用者无意中接触到遮光部而使其破损的状况。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例的概略垂直剖面图。
图2是表示打开其前罩的状态的概略垂直剖面图。
图3是表示检测机构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将前罩打开后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5是前罩关闭的状态的内部的立体图。
图6是表示遮光部与肋的位置关系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遮光部与肋的位置关系的、从另一角度看到的立体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装置主体
20给纸部
30前罩
40检测机构
41光敏断续器(フオトインタラプタ)
42动作部件
44遮光部
45感知器
50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例的概略垂直剖面图。
在图1中,本例的图像形成装置是在装置主体1的中央配置有图像形成部2、在其下部配置有供给由该图像形成部2形成图像的用纸的给纸部20的串联型彩色图像形成装置。
在图像形成部2具有作为像载体而构成的多个滚筒状的感光体3a、3b、3c、3d,在各感光体上分别形成有各色不同的调色剂像。在图示的例子中,在感光体3a~3d的表面上分别形成有黄色调色剂像、青色调色剂像、红色调色剂像以及黑色调色剂像。各感光体3a~3d隔开规定间隔相互平行配置,并且配置有与该感光体3a~3d的下部相对的、作为中间转印体而构成的中间转印带4,作为该中间转印体,也可使用滚筒,但在图示例中,使用有套绕在多个支承辊5、6上并沿箭头方向被驱动的环形带。
在感光体3的周围虽未作图示,但设有:在感光体表面上进行带电处理的带电装置;将图像信息由激光照射到感光体表面上的光扫描装置(LSU);通过曝光将感光体3表面上形成的静电潜像可视像化的显影装置;隔着中间转印带4与感光体3相对配置的转印装置;除去并回收向中间转印带4转印后仍残留在感光体3表面上的调色剂的清洁装置等。
在该图像形成装置中,若开始形成图像,则利用其自身为公知的电子照相程序形成有调色剂像。即,感光体3若沿顺时针方向被旋转驱动,则通过带电装置使感光体3的表面带电成规定的极性。接着,从光扫描装置向其带电面照射基于图像信息的激光,由此,在感光体3上形成静电潜像。然后,形成于感光体3表面的静电潜像通过显影装置而作为调色剂像被可视像化,调色剂像通过转印装置而被转印到中间转印带4上。
在形成彩色图像时,上述的图像形成动作利用全部的感光体3进行,由此,分别形成于各感光体3a~3d上的黄色调色剂像、青色调色剂像、红色调色剂像以及黑色调色剂像依次重叠并被转印到中间转印带4上。另外,在图像形成装置上,夹着中间转印带4而与支承辊6相对配置有二次转印辊12。
另一方面,在配置于图像形成部2下部的给纸部20上设有:作为用纸收纳部的给纸盘21,其上积载转印纸或由树脂片等构成的作为记录介质的用纸S;作为给送辊的给纸滚子22,其将积载于该给纸盘21上的用纸S送出;作为分离部件的摩擦盘23,其将被重叠送给的用纸分离成一张;再次搬送路径24,其用于双面图像形成。另外,分离部件也可以是滞扭方式(トルクリミッタ方式)的反转辊。
从给纸部20给送的用纸S向对准辊对(レジストロ一ラ対)13送出,其前端与停止的对准辊对13抵碰。由此,在对用纸S进行调整之后,对准辊对13在如下的时刻再次开始旋转,并朝向设有二次转印辊12的二次转印部送出用纸S,所述时刻为,形成于上述中间转印带4上的彩色调色剂像在上述二次转印部与用纸S的前端部一致的时刻。
利用二次转印部转印有未定影调色剂像的用纸S被送向具有定影辊对14a的定影装置14,在将未定影调色剂像定影在用纸S上之后,经由排纸辊16向设于装置主体1上部的作为排纸部的用纸积载部17排出。另外,附着在调色剂像转印后的中间转印带4表面上的转印残留调色剂通过带用的清洁器(未图示)被除去。另外,为了便于说明,从给纸部20至排纸部17的用纸搬送路径被称为从给纸部20至定影装置14的第一搬送路径25、从定影装置14至排纸部17的第二搬送路径26。
上述打印机,在图1的右侧为正面,装置主体1的正面板即前罩30以支点31为中心而能够在图1所示的闭合位置与图2所示的敞开位置之间开闭。该前罩30为本实施方式的罩部件,通过敞开前罩30,如图2所示,第一搬送路径25的大致全部和第二搬送路径26的上游侧部分开放,即使在任一部位发生用纸卡纸,也能够容易地进行其处理操作。
另外,在用纸搬送路径上设有检测搬送时刻的检测机构40,在本打印机中,也在第二搬送路径26上将用于检测通过定影部等的检测机构40配置在定影装置14与排纸部之间、比较靠近定影装置14的位置上。
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检测机构40具有光敏断续器41和动作部件42,该动作部件42在旋转轴43上设有对光敏断续器41进行遮光的遮光部44以及抵接用纸S的感知器34。该检测机构40设置在如上所述地于前罩30敞开状态下开放的搬送路径26上,因此,若配置在装置主体1侧,则动作部件42会对卡纸处理造成阻碍。并且,由于动作部件42为了不对用纸造成损伤而小型且容易破损,故具有卡纸处理时容易破损的问题。
在本发明中,将光敏断续器41设置在装置主体上,将动作部件42设置在前罩30上。相反,若将光敏断续器41设置在前罩30上,将动作部件42设置在装置主体1上,则动作部件42不仅会成为卡纸处理的障碍,而且至光敏断续器41的配线增长,需要安装保护罩等而使得成本提高。
若将光敏断续器41设置在装置主体上,将动作部件42设置在前罩30上,则在卡纸处理时动作部件42从图2所示的处理空间SP离开。这几乎使得在第二搬送路径26中卡纸的用纸被定影装置41和排纸辊16的至少一方夹持,因此,卡纸处理在装置主体1侧进行,由此,设于前罩30上的动作部件42从卡纸处理空间SP较大地离开,不会对卡纸处理造成阻碍。
通过这样构成,动作部件42不对卡纸处理造成障碍,但动作部件42的遮光部44从敞开的前罩30的面突出,故操作者的手等会错误地碰触而损坏遮光部44。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防止无意中碰触到动作部件42的遮光部44,在敞开前罩30的状态下,将在与前罩30的面大致垂直方向上自该面突出的突出部件即肋50与前罩30一体成型而设置。如图4~图7所示,肋50在大致完全地敞开前罩30状态下大致向上方立起,将遮光部44朝向外侧的至少两个面遮盖而形成。另外,与支承动作部件42的旋转轴43的前罩30一体形成的支承部46与肋50相对而设置,因此,遮光部44被夹在肋50与支承部46之间。另外,支承部46也具有用纸引导器的功能。
这样构成的遮光部44被肋50和支承部46遮盖,因此,防止敞开前罩30时使用者等无意中碰触。为了可靠地得到该效果,需要将肋50形成为比遮光部44至少高出2mm以上。另外,肋50与遮光部44以及支承部件46与遮光部44的间隔、即图6所示的宽度W1、W2都设定在30mm以内,不易触碰到遮光部44。另外,肋50设定为即使动作部件42旋转也总是比遮光部44高地突出的高度。
Claims (7)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在被搬送的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其特征在于,具有:
罩部件,其通过相对装置主体敞开而使所述记录介质的搬送路径的至少一部分开放;
检测机构,其设置在由于所述罩部件的敞开而开放的搬送路径上,对通过的记录介质进行检测;
所述检测机构由光敏断续器和动作部件构成,该动作部件具有对所述光敏断续器进行遮光的遮光部,
所述检测机构中,所述光敏断续器安装在装置主体上,所述动作部件安装在所述罩部件上,
在敞开所述罩部件的状态下比所述遮光部更突出的突出部件设置在该遮光部附近,所述突出部件为覆盖并保护所述遮光部的至少两个方向以上的形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件在相对所述罩部件的面垂直的方向上,比所述动作部件的遮光部高出2mm以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件与所述动作部件的遮光部的间隔设定为30mm以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动作部件的转动,所述遮光部将所述光敏断续器导通、断开,并且相对于所述罩部件,所述突出部件总是比旋转的遮光部更加突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件与所述罩部件一体形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兼用于罩部件的开闭检测。
7.如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配置在对图像进行定影的定影部至向机体外排纸的排纸部之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6247910A JP2008070522A (ja) | 2006-09-13 | 2006-09-13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47910/06 | 2006-09-13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145003A CN101145003A (zh) | 2008-03-19 |
CN101145003B true CN101145003B (zh) | 2010-08-18 |
Family
ID=392075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710149690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45003B (zh) | 2006-09-13 | 2007-09-13 | 图像形成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2008070522A (zh) |
CN (1) | CN10114500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257772B2 (ja) * | 2008-11-17 | 2013-08-07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形成装置 |
JP5365371B2 (ja) | 2009-06-29 | 2013-12-11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搬送経路切替構造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
JP5482237B2 (ja) | 2010-01-28 | 2014-05-07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インターロック装置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JP5445249B2 (ja) * | 2010-03-16 | 2014-03-19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自動原稿搬送装置、画像読取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505788B2 (ja) * | 2010-03-24 | 2014-05-28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シート搬送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994975B2 (ja) * | 2011-12-22 | 2016-09-21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用紙搬送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US9651913B2 (en) | 2012-11-26 | 2017-05-16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a holder that moves relative to an opening/closing door |
US20180297802A1 (en) * | 2017-04-13 | 2018-10-18 | Ricoh Company, Ltd. | Detector, sheet conveying device incorporating the detector, sheet feeding device incorporating the detect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the detector, and image reading device incorporating the detector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345782B1 (en) * | 1998-10-02 | 2002-02-12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Printer and control method for the sam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781196B2 (ja) * | 1989-03-23 | 1998-07-30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記録装置 |
JPH0517047A (ja) * | 1991-07-11 | 1993-01-26 | Canon Inc | 検知装置 |
JPH11249357A (ja) * | 1998-02-27 | 1999-09-17 | Canon Inc | シート給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4674451B2 (ja) * | 2004-08-20 | 2011-04-20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外装カバー |
-
2006
- 2006-09-13 JP JP2006247910A patent/JP2008070522A/ja active Pending
-
2007
- 2007-09-13 CN CN2007101496907A patent/CN101145003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345782B1 (en) * | 1998-10-02 | 2002-02-12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Printer and control method for the same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145003A (zh) | 2008-03-19 |
JP2008070522A (ja) | 2008-03-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145003B (zh) | 图像形成装置 | |
CN101293600B (zh) | 片材供给装置和成像装置 | |
US7463860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US7570898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a wiring housing member | |
US9069322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EP2674816B1 (en) | Sheet convey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CN101937183B (zh) | 传送路径切换结构及图像形成装置 | |
KR20090002599A (ko) | 현상기, 폐토너회수장치 및 이를 갖는 화상형성장치 | |
US8977145B2 (en) | Detection device for detecting state of waste toner contain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such detection device | |
JP5723860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US20150220033A1 (en) | Moving device assembly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moving device assembly | |
CN111302104B (zh) | 片材检测设备和成像设备 | |
JPH03213887A (ja) | 電子写真装置の転写装置 | |
JP4988315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CN101738899B (zh) | 图像形成设备 | |
CN103163766A (zh) | 清洁装置和电子照相装置 | |
JP6992676B2 (ja) | 定着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5025019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4590909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7481959B2 (ja) | 接続端子構造、シート検出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
CN102650840A (zh) | 图像形成设备和保持构件 | |
CN208079209U (zh) | 原稿供给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 |
JPH0710316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5321811B2 (ja) | 給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9075295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818 Termination date: 201909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