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41734B - 便携式终端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41734B
CN101141734B CN2007101487236A CN200710148723A CN101141734B CN 101141734 B CN101141734 B CN 101141734B CN 2007101487236 A CN2007101487236 A CN 2007101487236A CN 200710148723 A CN200710148723 A CN 200710148723A CN 101141734 B CN101141734 B CN 10114173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situation
unit
under
linkage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14872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41734A (zh
Inventor
増田岳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ai Putelake Co
Original Assignee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Japa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Japan Inc filed Critical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Japan Inc
Publication of CN1011417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417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417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4173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1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using combined folding and rotation motions
    • H04M1/0212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using combined folding and rotation motions with a two degrees of freedom mechanism, i.e. folding around a first axis and rotating around a second axis perpendicular to the firs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35Slidable or telescopic telephones, i.e. with a relative translation movement of the body parts; Telephones using a combination of translation and other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终端,包括具有显示单元的第一壳体;具有操作单元的第二壳体;第一连接单元,其通过围绕第一中心轴线旋转而将第一壳体可折叠地连接到第二壳体上;和第二连接单元,其将第一壳体连接到第二壳体上,并且允许第一壳体围绕垂直于第一中心轴线的第二中心轴线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所述第二中心轴线位于从第一壳体的中心偏移预定量的位置。当所述壳体通过第一连接单元在第一壳体旋转到第二连接单元中的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折叠时,第一壳体对应于第二中心轴线从第二壳体发生偏移。

Description

便携式终端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发明包含与日本专利申请JP2006-241885(其在2006年9月6日向日本专利局提交)相关的主题,该申请的全部内容在此引入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适于用作例如便携式电话终端的便携式终端。更特别地,本发明涉及用作便携式电话终端的便携式终端,所述便携式电话终端具有通过称作双轴铰链的机构彼此连接的两个壳体。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便携式电话终端逐渐增多,所述便携式电话终端包括具有操作单元的第一壳体和具有显示单元的第二壳体,两者通过双轴铰链可折叠地连接,其中两个旋转轴线彼此垂直。另外,现在广泛使用能够接收电视广播的便携式电话终端,因此,具有上述形状的大量便携式电话终端可以接收电视广播。具有这一形状的许多便携式电话终端包括可折叠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其中显示单元朝外以显示电视广播以便容易地观看电视广播。
待审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2-171189披露了一种包括可折叠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便携式终端,其中显示单元朝前。
发明内容
当用户利用便携式电话终端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折叠并且显示单元朝外的情况下观看电视广播时,如果便携式电话终端由他/她的手握持,用户可以在易于观看的角度观看广播。但是,当用户通过将终端放在桌子等上来利用便携式电话终端观看广播时,用户可能必须将所述终端平行于定位平面放置或者将终端垂直于定位平面立起。因此,用户可能必须将终端放在特定支架上以观看电视广播,其中显示单元调节到易于观看的角度。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终端,当用户利用便携式终端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折叠并且显示单元朝外的情况下观看电视广播时,所述便携式终端可以在易于观看的角度并以稳定方式放在桌子等的平面内。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终端,其包括具有显示单元的第一壳体、具有操作单元的第二壳体、允许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折叠的第一连接单元以及允许第一壳体围绕第一壳体的纵向中心轴线旋转的第二连接单元。第二连接单元的旋转中心从第一壳体的中心偏移预定量。而且,当在第一壳体的显示单元朝外的情况下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通过第一连接单元折叠时,在第一壳体的纵向中心线与第二壳体的纵向中心线偏移的情况下,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重叠。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终端,其中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具有以预定角度倾斜的侧表面,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在第一壳体的显示单元朝外的情况下折叠时,第一壳体的一个侧表面几乎对应于第二壳体的一个侧表面,并且两个壳体的倾斜侧表面被定位成几乎彼此共面。
在以这种方式布置便携式终端时,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在第一壳体的显示单元朝外并且第一壳体的一个侧部倾斜面和第二壳体的一个侧部倾斜面位于底部的情况下折叠时,便携式终端在显示单元朝外的情况下立起并稍微倾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当用户利用便携式终端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折叠同时显示单元朝外的情况下观看电视广播时,便携式终端可以在易于观看的角度并以稳定方式放在桌子等的平面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斜视图,显示了处于闭合状态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终端实例。
图2为斜视图,显示了处于打开状态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终端实例。
图3为斜视图,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终端的壳体的旋转状态实例。
图4为斜视图,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铰链构造实例。
图5为前视图,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铰链构造实例。
图6为侧视图,显示了处于闭合状态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终端实例。
图7为侧视图,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终端的定位实例。
图8为斜视图,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终端的定位实例。
图9为方框图,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终端的内部构造实例。
图10为斜视图,显示了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终端的定位实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图1-9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在本实施例中,便携式电话终端具有接收电视广播的功能。首先,将参照图1-3描述本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终端的总体构造。图1-3中显示的本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终端100形成为可折叠的便携式电话终端。图1显示了壳体的闭合状态,图2显示了壳体的打开状态,图3显示了壳体的旋转状态。
参照图2描述的处于打开状态的便携式电话终端100具有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每个壳体具有细长形状并且通过铰链130可旋转地彼此连接。铰链130是具有第一旋转轴线131a和第二旋转轴线132a的双轴铰链,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可围绕所述第一旋转轴线沿图2所示旋转方向θ1转动,第一壳体110可围绕所述第二旋转轴线沿旋转方向θ2转动。第一旋转轴线131a与第二旋转轴线132a成直角。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旋转轴线132a从中心线C1向外偏移,其中所述中心线通过连接第一壳体110的短边中点形成。随后将描述铰链130的构造细节。
在图2中,显示单元111包括位于第一壳体110上的液晶显示屏等部件,扬声器(未显示)位于第一壳体110的上端。在显示单元111中,当便携式电话终端100作为电话使用时显示电话号码;当便携式电话终端100作为发信装置使用时显示发送或接收的邮件正文;以及当便携式电话终端100接收电视广播时显示电视广播图像。当显示单元如图2所示位于竖直位置时,电视广播图像竖直显示在显示单元111中,或者当显示单元如图8所示位于水平位置时,电视广播图像水平显示在显示单元111中。
操作单元121包括位于第二壳体120上的数字拨号键等按键和各种功能键;和位于第二壳体120下端的麦克风(未显示)。为操作单元121准备的功能键包括用于接收电视广播的键,例如开始接收电视广播的键、指定频道的键和控制音频数据的键。用于接收电视广播的键可以分配给拨号键等按键,并且通常在便携式电话终端100作为电话使用或者用于观看电视广播时使用。可选地,这种键可以位于一表面上,该表面不同于带有例如拨号键的按键的表面。
图1A是显示了处于闭合状态的根据本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终端100的实例的视图。如图1A所示,在闭合状态下,设置在图2所示第一壳体110中的显示单元111、设置在第二壳体120中的操作单元121等存放在内部。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10的侧表面S1和S2分别具有显示为θ3的倾角,并且第二壳体120的侧表面S3和S4分别具有显示为θ4的倾角。θ3和θ4是大致相同的角度,例如20°。
图3显示了第一壳体110通过铰链130转动的状态的实例。具有显示单元111的第一壳体110可以围绕铰链130的第二连接单元的旋转轴线132a沿旋转方向θ2转动。图3显示了第一壳体110围绕旋转轴线132a沿θ2方向旋转预定角度的状态。因为如上所述,第二旋转轴线132a设置为从第一壳体110的中心线C1向外偏移,因此如图3所示转动的第一壳体110的轴线从设置在中心线上的轴线沿以箭头A1表示的方向偏移。第一壳体110可以围绕铰链130的旋转轴线132a旋转180°。当旋转180°的第一壳体110围绕铰链130的第一连接单元的旋转轴线131a朝向第二壳体120倾斜时,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可以在显示单元111朝外的情况下闭合。
图1B显示了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以这种状态折叠的实例。图1B显示了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在显示单元111设置在第一壳体110中并朝外的情况下折叠的状态。随后将描述折叠壳体的形状细节。
接下来,将参照图4和5描述本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终端100的铰链130的构造细节。图4显示了将第一壳体110连接到第二壳体120上的铰链130的构造实例。在图4中,第一连接单元131将第一壳体110连接到第二壳体120上,使得所述壳体可以围绕旋转轴线131a沿θ1方向转动。第二连接单元132将第一壳体110连接到第二壳体120上,使得第一壳体110可以围绕旋转轴线132a沿θ2方向转动。
图5显示了铰链130的第二连接单元132的旋转轴线132a的定位实例。图5显示了旋转轴线132a被设置为从中心线C1向外偏移预定量M1的状态,其中所述中心线通过连接第一壳体110的短边中点形成。
在以这种方式布置便携式终端时,如图6A所示,在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折叠,并且第一壳体110的显示单元111朝外的状态下,第一壳体110沿由箭头A2指示的方向相对于第二壳体120偏移两倍于图5中偏移量M1的偏移量M2。第一壳体110的侧表面S1和第二壳体120的侧表面S4分别具有如上所述的倾角,并且调节所述倾角以使图6A所示的倾斜表面定位成几乎彼此共面。相反,如图6B所示,当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在第一壳体110的显示单元111和第二壳体120的操作单元121保存在内部的状态下折叠时,第一壳体110在没有偏移的情况下连接到第二壳体120上。
图7显示了便携式电话终端100在第二壳体120的侧表面S4位于底部的情况下立起的状态实例。图7A显示了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在显示单元111朝外的情况下折叠的状态实例,图7B显示了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在显示单元111朝内的情况下折叠的状态实例。
在图7A中,第一壳体110沿以箭头A2表示的方向相对于第二壳体120偏移,因此,第一壳体110的重心G1下降了偏移量。在图7B中,由于第一壳体110在没有偏移的情况下连接到第二壳体120上,第一壳体110的重心G2高于图7A中第一壳体110的重心G1。因此,沿图7A中的便携式电话终端100的倾斜方向B1作用在支点F1上的转矩小于作用在图7B所示便携式电话终端100的支点F2上的转矩。因此,图7A所示状态更稳定。
图8是图7A所示便携式电话终端100的右前斜视图。图8显示了显示单元111与垂直于定位平面的平面以角度θ5水平倾斜的状态。图8中的角度θ5为第一壳体110的侧表面S1的倾角或第二壳体120的侧表面S4的倾角。
接下来,将参照图9描述本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终端100的内部构造实例。本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终端100具有无线电话通信天线11以与无线电话基站进行无线通信,并且天线11连接到无线电话通信单元12上并通过控制单元13进行控制以与基站进行无线电通信。当在通信单元12中进行用于交谈的通信时,接收到的语音数据被提供给扬声器17并由此输出。所述数据在音频处理器19中处理以便从扬声器17输出数据。由麦克风18拾取的语音数据被提供给通信单元12并由此传送。还是在该传送过程中,语音处理在音频处理器19中进行以将来自麦克风18的输入转换为传送语音数据。稍后描述的用于输出电视广播语音的电视扬声器23也连接到音频处理器19上。由于已经参照图2的构造实例对显示单元111和操作单元121进行了描述,因此在此省略对显示单元111和操作单元121的描述。
便携式电话终端100中这些单元块中的每一个通过控制线25连接到控制单元13等上。数据可以通过数据线26传送,并且使用数据可以存储在存储器16中。存储器16包括ROM(只读存储器)、RAM(随机存取存储器)等。存储器16存储用于控制单元13的控制程序以控制每个单元和各个初始值,并且还作为控制单元13的工作区使用以进行各种数据处理。除了存储器16外,还可以提供用作大容量数据存储器的硬盘驱动器,并将其作为存储装置的一部分使用。
控制单元13例如包括诸如CPU(中央处理器)的运算控制单元(处理器)。通过使用存储器16作为各种处理的工作区,控制单元13根据存储在存储器16中的每个计算机程序进行预定处理以控制便携式电话终端100中的每个单元。
便携式电话终端100具有接收来自电视广播站的无线电波的天线20和获得来自通过天线20得到的无线电波的特定频道的广播信号的调谐器21,使得便携式电话终端100可以接收电视广播。在调谐器21中,根据来自操作单元121的操作输入,根据控制单元13中产生的命令选择频道。在调谐器21中获得的广播信号在解调器22中被解调成图像信号和语音信号。
在解调器22中获得的语音信号被提供给音频处理器19,在音频处理器中进行用于扬声器输出的处理,随后从电视扬声器24输出。在解调器22中获得的图像信号被提供给图像处理器23,在图像处理器23中进行诸如白平衡校正和伽马校正的各种图像校正,随后显示在显示单元111上。本实施例的便携式电话终端100可以接收任何模拟地面电视广播和数字电视广播。
当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在显示单元111朝前的情况下折叠,并且便携式电话终端100在壳体的纵向侧表面如上所述位于底部的情况下在桌子等上立起时,因为便携式电话终端100根据壳体侧表面的倾角向后倾斜,因此可以在易于观看的角度观看电视广播。
当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在显示单元111朝外的情况下折叠,并且便携式电话终端100在壳体的纵向侧表面位于底部的情况下在桌子等上立起时,因为第一壳体110的重心较低,便携式电话终端100可以以稳定的方式放置。
上文所述的实施例图解说明了一实例,其中指定电视频道和控制音频数据的操作键被定位为设置在第二壳体上的操作单元121的一部分。但是,如图10所示,这种操作键可以共同位于一台阶部分上,该台阶部分由在偏移情况下折叠的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形成。在图10中,指定频道和控制声音的操作键123和用于电视广播的扬声器24位于第二壳体120的上端。在这种配置中,当观看电视广播期间频道或音量改变时,对于用户来说不必开闭或旋转壳体,从而提高了可用性。
在上述实施例中,便携式终端被用作便携式电话终端;但是,便携式终端不限于便携式电话终端,而是可以广泛地用作各种装置,例如PDAs(个人数字助理)或具有接收电视广播功能的便携式游戏机或具有类似功能的其它装置。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所附权利要求书或其等效物的范围内,根据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进行各种改进、组合、分组合和改变。

Claims (5)

1.一种便携式终端,包括:
具有显示单元的第一壳体,
具有操作单元的第二壳体,
第一连接单元,其通过使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围绕第一中心轴线旋转而将第一壳体可折叠地连接到第二壳体上,和
第二连接单元,其将第一壳体连接到第二壳体上,并且允许第一壳体围绕垂直于第一中心轴线的第二中心轴线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所述第二中心轴线位于从第一壳体的近似中心偏移预定量的位置,其中
当在第一壳体旋转到第二连接单元中的第一位置的情况下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通过第一连接单元折叠时,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几乎重叠,并且
当在第一壳体旋转到第二连接单元中的第二位置的情况下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通过第一连接单元折叠时,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重叠并且第一壳体对应于以预定量偏移的第二中心轴线从第二壳体偏移,
其中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分别具有以预定角度倾斜的侧表面,以及
当在第一壳体旋转到第二连接单元中的第二位置的情况下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通过第一连接单元折叠时,两个壳体的倾斜侧表面被定位成几乎彼此共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终端,其中在被定位成几乎彼此共面的第一和第二壳体的倾斜侧表面安放在一预定表面上的情况下,当两个壳体折叠时,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重心位置从中心位置朝向所述预定表面偏移。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终端,其中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结合有调谐器以接收电视广播信号。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终端,还包括:
电视操作单元,其配置为操作调谐器以接收电视广播信号,其中
在第一壳体的一个侧表面和第二壳体的一个侧表面被定位成几乎彼此共面的情况下,电视操作单元位于形成在第一壳体的另一侧表面和第二壳体的另一侧表面之间的台阶部分上。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终端,还包括:
扬声器,其配置为输出由调谐器接收的声音,其中
在第一壳体的一个侧表面和第二壳体的一个侧表面被定位成几乎彼此共面的情况下,所述扬声器位于形成在第一壳体的另一侧表面和第二壳体的另一侧表面之间的台阶部分上。
CN2007101487236A 2006-09-06 2007-09-06 便携式终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4173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241885 2006-09-06
JP2006241885A JP4219946B2 (ja) 2006-09-06 2006-09-06 携帯端末
JP2006241885 2006-09-0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41734A CN101141734A (zh) 2008-03-12
CN101141734B true CN101141734B (zh) 2011-03-16

Family

ID=389247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48723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41734B (zh) 2006-09-06 2007-09-06 便携式终端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8515504B2 (zh)
EP (1) EP1898604B1 (zh)
JP (1) JP4219946B2 (zh)
KR (1) KR20080022516A (zh)
CN (1) CN10114173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55241B2 (ja) * 2006-02-27 2010-09-29 京セラ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装置
CN101627346B (zh) * 2007-03-27 2012-07-25 富士通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
JP2012058934A (ja) * 2010-09-08 2012-03-22 Brother Ind Ltd 情報機器
JP6155979B2 (ja) * 2013-08-29 2017-07-05 富士通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
KR102152733B1 (ko) * 2014-06-24 2020-09-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13656A (zh) * 2004-06-21 2005-12-2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三轴线旋转折叠型便携式设备
CN1783900A (zh) * 2004-12-01 2006-06-07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可折叠型便携式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71189A (ja) 2000-11-30 2002-06-14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携帯端末
JP2003174495A (ja) 2001-09-28 2003-06-20 Nec Corp 折り畳み式携帯情報端末
JP3839383B2 (ja) 2002-09-27 2006-11-01 富士写真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装置
JP2006241885A (ja) 2005-03-04 2006-09-14 Daigaku Sangyo Kk 簡易間仕切り
US7546152B2 (en) * 2006-02-17 2009-06-09 Nokia Corporation Portable swivel-fold electronic device with offset swivel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13656A (zh) * 2004-06-21 2005-12-2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三轴线旋转折叠型便携式设备
CN1783900A (zh) * 2004-12-01 2006-06-07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可折叠型便携式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898604A3 (en) 2009-07-15
EP1898604A2 (en) 2008-03-12
US8515504B2 (en) 2013-08-20
EP1898604B1 (en) 2011-08-03
JP4219946B2 (ja) 2009-02-04
US20080056485A1 (en) 2008-03-06
JP2008066996A (ja) 2008-03-21
KR20080022516A (ko) 2008-03-11
CN101141734A (zh) 2008-03-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26325B2 (en) Triple-axis rotation folder-type portable apparatus
US20080009330A1 (en) Dual axis rotation type portab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US7610067B2 (en) Swing hinge module for portable communication device
US8457690B2 (en) Multi-housing mobile terminal
US6897825B2 (en) Antenna apparatus for folder type mobile phone
US8380257B2 (en) Swing-type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swing device thereof
CN101141734B (zh) 便携式终端
US20060135222A1 (en) Portable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JPWO2006038554A1 (ja) 携帯情報端末
JP2005086252A (ja) 携帯端末
EP1928158A1 (en) Mobile phone for multimedia with self-cradling function
CN112422721B (zh) 电子设备以及音频输出方法
CN101730411A (zh) 电子装置
JP2008206131A (ja) 開閉式通信端末装置
JP4618764B2 (ja) 携帯端末
JP4555241B2 (ja) 携帯端末装置
JP4619338B2 (ja) 携帯端末
KR100766609B1 (ko) 다기능 휴대용 무선 단말기
JP4667227B2 (ja) 携帯電話機
KR100575935B1 (ko) 이축 회전방식 휴대용 단말기
US20050202878A1 (en) Portable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having a game function
JP2006157317A (ja) 携帯情報機器
KR20060124151A (ko) 폴더형 이동통신 단말기
KR20060106439A (ko) 이축 힌지모듈을 갖는 이동통신 단말기
KR20070103564A (ko) 스윙 힌지를 구비한 폴더형 개인휴대단말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Patentee after: Sony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 japan Co., Ltd.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311

Address after: American California

Patentee after: Sinai Putelake company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Patentee before: Sony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10316

Termination date: 2018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