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36233B - 重放装置、重放方法、重放系统和记录介质 - Google Patents

重放装置、重放方法、重放系统和记录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36233B
CN101136233B CN2007101526512A CN200710152651A CN101136233B CN 101136233 B CN101136233 B CN 101136233B CN 2007101526512 A CN2007101526512 A CN 2007101526512A CN 200710152651 A CN200710152651 A CN 200710152651A CN 101136233 B CN101136233 B CN 1011362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compression
digital data
quiet
data
impact dam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15265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36233A (zh
Inventor
米田道昭
工藤繁孝
小屋隆志
藤本岳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1362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362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362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36233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20/00Signal processing not specific to the method of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Circuits therefor
    • G11B20/10Digital 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3/00Circuits for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3/02Circuits for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for preventing acoustic reaction, i.e. acoustic oscillatory feedback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KSOUND-PRODUCING DEVICES; 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ACOUSTIC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10K15/00Acoustic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10K15/02Synthesis of acoustic wave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LSPEECH ANALYSIS OR SYNTHESIS; SPEECH RECOGNITION; SPEECH OR VOICE PROCESSING; SPEECH OR AUDIO CODING OR DECODING
    • G10L25/00Speech or voice analysis techniques not restricted to a single one of groups G10L15/00 - G10L21/00
    • G10L25/93Discriminating between voiced and unvoiced parts of speech signals

Abstract

在重放装置中,当经通信部件接收到第k解压缩数字数据的传送完成通知时,控制部件检测第一缓冲器中存储的第k解压缩数字数据中的静音开始位置,将静音开始位置之前的第k解压缩数字数据的区域传送至第二缓冲器,在第k解压缩数字数据的区域的传送之后,将经通信部件接收到的第(k+1)解压缩数据临时存储至第一缓冲器,检测第一缓冲器中存储的第(k+1)解压缩数字数据中的静音结束位置,以及将静音结束位置之后的第(k+1)解压缩数字数据的区域传送至第二缓冲器。

Description

重放装置、重放方法、重放系统和记录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重放装置、重放方法、重放系统和程序记录介质,特别地涉及一种有利地去除多个解压缩数字数据之间的静音部分从而使得数据无声音中断地重放的重放装置、重放方法、重放系统和程序记录介质。
背景技术
已知一种内容分布(distribution)系统,其中经由提供有使用TCP/IP的通信功能的客户和服务器之间的网络传送/接收例如声音/图像内容。在这样的内容分布系统中,客户请求由服务器提供的服务和内容的列表的传送。然后,该内容分布系统请求由用户基于从服务器接收的列表所选择的内容的传送,以及响应于该请求,服务器传送内容,内容分布系统接收该内容然后重放。
这时,客户暂时并顺序地将所接收的内容数据存储在缓冲器中(进行缓冲)。当已经存储了确定容量的内容数据时,客户开始重放。注意,如果客户仅仅能够处理解压缩数字数据,例如如线性PCM数据等,则服务器对应用例如MP3(MPEG-1层3)格式编码压缩编码的压缩数字数据解码、把数据转换为线性PCM数据,并把其传送给客户。
然而,在上述已知的服务器中,如果例如,包括现场表演(liveperformance)唱片集的全部曲目(track)的音乐内容被从服务器传送给客户,则有必要在客户侧连续重放各首音乐内容。通常,在现场表演中,在曲目间的间隔期间仍然生成声音,因而当记录现场表演的音乐紧致盘(CD)被重放时,在曲目间的间隔期间的声音也被重放。然而,在已知的服务器中,已经使用曲目单位编码的数据被生成,并且被作为音乐内容分布。因此,即使能够从服务器向客户传送包括唱片集的各曲目的音乐内容,但是对于在客户侧连续地重放各曲目,在相邻的重放曲目间生成静音时间段。因此,与重放音乐CD相比,不可避免地,音乐将听起来不自然。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将在以下更为详细地解释。
在像MP3等压缩编码格式中,确定数目的采样数据被选择为一帧,然后应用该帧单位来执行压缩编码。注意,当通过从第一曲目中提取每个预定数目的采样数据来执行压缩编码时,在曲目末尾部分不恰合一帧的某些采样数据被遗留下来。在此情况下,通常地,加入零值的采样数据(此后称为“零数据”)以形成一帧,然后执行压缩编码。
在已知的服务器中,以这种方式使用曲目单位执行压缩,然后保存为音乐内容。因此,即使假设,在客户侧连续地解码并重放多个曲目部分的编码数据,在曲目之间的间隔期间重放零数据,因而生成静音时间段和声音中断。
作为解决该问题的一种方法,在现场表演唱片集的情况下,代替曲单位,可以选择唱片集上的全部曲目的采样数据,然后可以对该组采样数据执行压缩编码。然而,如果采用这种方法,那么服务器必须选择唱片集中的全部曲目并应用压缩编码生成编码数据。因此,当必要数据被传送给客户时,不可能只从唱片集中重放特定曲目或重放特定曲目和其后的曲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例如日本专利申请公开文本No.JP-A-2006-30577公开了一种技术,其中当服务器对音乐内容执行压缩编码时,将第二曲目的采样数据的开头加入到第一曲目的采样数据的末尾从而形成一帧。因此,预先在服务器侧去除了曲目间的静音部分,之后该音乐数据传送给用户。
注意,日本专利申请公开文本No.JP-A-2004-318961公开了一种技术,其中根据模拟声音信号对音乐内容执行去噪处理,将具有确定信号电平或小于确定信号电平的部分估计为曲目间的间隔。然后,应用用于标识曲目间的间隔的信息来标识曲目间的间隔,其中可能通过抑制噪声的影响来精确地检出包括在音乐内容中的曲目间的静音部分。
发明内容
然而,在上述JP-A-2006-30577公开的技术中,在服务器侧去除音乐内容的曲目间的间隔中的静音部分。因此,在客户被连接到没有静音部分去除功能的服务器的情况下,就不可能去除静音部分。因此,如果客户连续地重放包含在如现场唱片集的唱片集中的多个曲目,那么在曲目间的间隔中生成静音时间段,因而导致声音中断。
本发明提解决了和已知装置和方法相关联的上述问题和其它问题,提供了一种起到客户机作用的重放装置,其使得即使当该重放装置被连接到没有静音部分去除功能的服务器时,也无声音中断地连续重放多个内容。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重放方法、重放系统和记录介质。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重放装置,包括:通信部分,其接收通过解码压缩数字数据而获取的解压缩数字数据,该压缩数字数据是使用指定编码单位压缩编码的;第一缓冲器,其临时存储由该通信部分接收的解压缩数字数据;第二缓冲器,其临时存储从第一缓冲器读取的解压缩数字数据;D/A转换部分,其对从第二缓冲器读取的解压缩数字数据执行D/A转换,并输出模拟数据;以及控制部分,其控制该解压缩数字数据从第一缓冲器向第二缓冲器的传送。在该重放装置中,当经由该通信部分接收到第k解压缩数字数据的传送完成通知时,该控制部分检测在第一缓冲器内存储的第k解压缩数字数据中的静音开始位置,将该静音开始位置之前的第k解压缩数字数据的部分传送至第二缓冲器,在该第k解压缩数字数据的部分传送到第二缓冲器之后,经由该通信部分接收第(k+1)解压缩数据,以及将经由该通信部分接收到的第(k+1)解压缩数据临时存储在第一缓冲器中,检测在第一缓冲器中存储的第(k+1)解压缩数字数据中的静音结束位置,以及将该静音结束位置之后的第(k+1)解压缩数字数据的部分传送至第二缓冲器。
根据上述结构,响应于接收到的第k解压缩数字数据(此处,k是任意给定的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例如k可以等于1、2、3)的传送已经完成的通知,检测第一缓冲器中存储的第k解压缩数字数据中的静音开始位置,接收第(k+1)解压缩数字数据,检测第(k+1)解压缩数字数据的静音结束位置。因此,可以不将静音开始位置和静音结束位置之间的解压缩数字数据中的静音部分传送至第二缓冲器。因此,重放装置能够重放去除了在第k解压缩数字数据的结束部分具有静音部分的解压缩数据以及在第(k+1)解压缩数字数据的头部部分的静音部分的解压缩数据。因此,不生成静音周期,并且可以连续地重放多个解压缩数据。
此外,在上述重放装置中,通信部分可以根据TCP/IP接收解压缩数字数据。另外,当控制部分经通信部分接收表明TCP/IP中的数据传送完成的控制标志(FIN)作为传送完成通知时,控制部分可以检测第一缓冲器中存储的第k解压缩数字数据中的静音开始位置。如果采用该结构,TCP/IP控制标志(FIN)可以用于精确地确定第k解压缩数字数据的结束,由此能够精确有效地检测静音开始位置和静音结束位置。
此外,控制部分可以选择性地激活和禁用检测静音开始位置和静音结束位置的静音位置检测功能。如果采用该结构,可以根据解压缩数字数据中包括的内容的类型而激活或禁用静音位置检测功能,由此内容可以被适当地重放。
此外,通信部分可以在接收解压缩数字数据之前接收对应于解压缩数字数据的属性信息,控制部分可以在解压缩数字数据的属性信息中包括的初始编解码器信息指示除PCM格式外的格式时,激活静音位置检测功能。如果采用该结构,如果解压缩数字数据是通过解码使用压缩编解码器压缩编码的压缩数据(例如,MP3数据)而得到的数据,则可以激活静音位置检测功能。另一方面,如果数据是没有被初始压缩(例如,线性PCM数据)的解压缩数字数据,则可以禁用静音位置检测功能。因此,仅仅在需要时应用静音位置检测功能。
此外,通信部分可以在接收解压缩数字数据之前接收对应于解压缩数字数据的属性信息,控制部分可以根据该属性信息针对包括多个该解压缩数字数据的组单位(例如,音乐内容的唱片集单元)将该静音位置检测功能选择性地设定为激活和禁用。如果采用该结构,当重放装置重放需要静音位置检测的组中包括的内容的解压缩数字数据时,可以激活静音位置检测功能。
此外,可以采用下述结构,其中第一缓冲器能够存储解压缩数字数据的该指定编码单位的至少一个单位。此外,响应于接收到该传送完成通知,该控制部分可以搜索在接收到该传送完成通知时在该第一缓冲器中已经存储的第k解压缩数字数据的结束部分中所包括的采样数据,并检测该静音开始位置。如果采用该结构,则可以有利地检测静音开始位置。
此外,可以采用下述结构,其中该第一缓冲器能够存储解压缩数字数据的指定编码单位之一的至少一个单位。此外,当该控制部分开始接收到第(k+1)解压缩数字数据时,该控制部分可以搜索在第一缓冲器中存储的第(k+1)解压缩数字数据的开始部分中所包括的采样数据,并检测该静音结束位置。如果采用该结构,则可以检测静音结束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重放方法,包括:接收通过解码压缩数字数据而获取的解压缩数字数据,该压缩数字数据是使用指定编码单位压缩编码的,将所接收的解压缩数字数据临时存储在第一缓冲器中,将从第一缓冲器读取的解压缩数字数据临时存储在第二缓冲器中,使用D/A转换部分将从第二缓冲器读取的解压缩数字数据转换为模拟数据,并输出该数据。所述重放方法包括下述步骤:接收第k解压缩数字数据的传送完成通知;当接收到该传送完成通知时,检测在第一缓冲器内存储的第k解压缩数字数据中的静音开始位置;将该静音开始位置之前的第k解压缩数字数据的部分传送至第二缓冲器;在传送该第k解压缩数字数据的部分之后,经由该通信部分接收第(k+1)解压缩数据;将第(k+1)解压缩数据临时存储在第一缓冲器中;检测在第一缓冲器中存储的第(k+1)解压缩数字数据中的静音结束位置;以及将该静音结束位置之后的第(k+1)解压缩数字数据的部分传送至第二缓冲器。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程序,该程序包括命令计算机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接收通过解码压缩数字数据而获取的解压缩数字数据,该压缩数字数据是使用指定编码单位压缩编码的,将所接收的解压缩数字数据临时存储在第一缓冲器中,将从第一缓冲器读取的解压缩数字数据临时存储在第二缓冲器中,使用D/A转换部分将从第二缓冲器读取的解压缩数字数据转换为模拟数据,并输出该数据。该所记录的程序包括命令计算机执行下述步骤的指令:接收第k解压缩数字数据的传送完成通知;当接收到该传送完成通知时,检测在第一缓冲器内存储的第k解压缩数字数据中的静音开始位置;将该静音开始位置之前的第k解压缩数字数据的部分传送至第二缓冲器;在传送该第k解压缩数字数据的部分之后,接收第(k+1)解压缩数据;将第(k+1)解压缩数据临时存储在第一缓冲器中;检测在第一缓冲器中存储的第(k+1)解压缩数字数据中的静音结束位置;以及将第(k+1)解压缩数字数据之中的该静音结束位置之后的部分传送至第二缓冲器。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即使当重放装置被连接到没有静音部分去除功能的服务器时,多个内容仍然可以被连续地重放,而不存在声音中断。
附图说明
图1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内容分布系统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显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家庭(home)服务器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3是显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重放装置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4是图示在执行第一实施例的静音部分去除处理执行之前的解压缩数据的解释图;
图5是图示在第一实施例的静音部分去除处理之前和之后的解压缩数据的解释图;
图6是图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流传输处理和流重放处理的概要的解释图;以及
图7是显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伴随静音位置检测和静音部分去除执行的内容重放方法的顺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此后,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注意,在本说明书和附图中,具有实质相同的功能和结构的结构部件被标注以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省略了对这些结构部件的重复的解释。
第一实施例
首先,将参照图1解释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重放装置的应用示例的内容分布系统10的概况。图1是图示根据实施例的内容分布系统10的结构的解释图。
如图1所示,内容分布系统10被构造为例如安装在用户家庭的家庭网络系统。内容分布系统10包括家庭服务器20和重放装置30。家庭服务器20经家庭内部网络24(家庭内部局域网(LAN))和交换式集线器22传送内容数据。重放装置30接收并重放由家庭服务器20传送的内容数据。家庭服务器20经家庭网络24连接到家庭网络系统中的一个、两个或多个客户设备,并且起到分布数据的服务器的作用。重放装置30对应于家庭服务器20的客户设备。
内容数据(此后称为“内容”)可以是任意所选的内容,例如,如像音乐、演讲或无线电节目等音频内容、像电影、电视节目或视频节目的从图像数据和声音数据形成的视频内容、或游戏内容。此后给出的解释将着重在内容是音频内容的示例上,更特别地,是已经从音乐CD中剥离的音乐内容。然而,本发明不限在此示例。
家庭服务器20是可以记录、存储和分布内容的数字媒体服务器(DMS)。家庭服务器20是例如遵循数字现场网络联盟(Digital Living NetworkAlliance,DLNA)指南发送/接收数据的DLNA兼容设备。家庭服务器20可以由个人计算机(PC)来构造,或替代地由各种不同类型的信息处理设备例如家庭网络的服务器设备、数据记录器(DVD/HDD记录器等)、游戏控制台或信息家电来构造。
家庭服务器20获取并存储多个音乐内容。例如,家庭服务器20可以接收从内容分布服务器(未示出)分布的内容,其中内容分布服务器经公用电路网络(未示出)例如因特网或LAN提供内容分布服务。家庭服务器20将分布的内容存储在存储设备,如硬盘驱动器(HDD)等。此外,家庭服务器20可以用于使用自记录(应用家庭服务器20自身来记录音乐或图像等)或剥离(ripping)来创建新的内容,然后将新的内容保存在存储设备或可移动存储介质中。注意,自记录涉及应用作为家庭服务器20附件提供的成像设备/声音收集器来拍摄电影/收集图像和声音,该图像和声音然后被记录为数字数据。此外,剥离涉及提取记录在如音乐CD、视频DVD等存储介质上的数字内容(声音内容/影片数据等)、将数字内容转换为可以由计算机处理的文件格式、之后将内容存储在存储设备、可移动存储介质等之中。
已经以上述方式保存在家庭服务器20中的内容可以是例如解压缩数字数据(此后称为“解压缩数据”),如线性脉冲调制(PCM)数据等。替代地,是已经应用各种压缩编码格式之一进行了压缩的压缩数字数据(此后称为“压缩数据”)。对于压缩编码格式,在音乐内容的情况下,可以应用自适应转换声音编码(ATRAC)、ATRAC3、MPEG音频层3(MP3)、高级音频编码(AAC)、Windows媒体音频(WMA)等。
家庭服务器20从重放装置30接收内容传送请求,并应用流方法经家庭网络24向重放装置30传送所请求的内容(此后称为“流传送”)。注意,流方法是其中与数据接收侧的设备(重放装置30)的内容的处理速度(例如,重放速度)同步传送数据的方法。因此,重放装置30在接收内容的同时重放通过流传输从家庭服务器20接收的内容。此外,在内容是压缩数据的情况下,家庭服务器20解码压缩数据,将其转换为初始解压缩数字数据(例如,线性PCM数据),并将该数据传送到重放装置30。
重放装置30是可以重放内容的数字媒体播放器(DMP)。重放装置30也是像家庭服务器20那样的例如遵循DLNA指南传送/接收数据的DLNA可兼容设备。重放装置30可以由例如笔记本型个人计算机(PC)、便携式音乐播放器、音频-视频(AV)部件、个人数字助理(PDA)、家用游戏控制台、移动游戏机、移动电话、PHS、数据重放装置(DVD/HDD播放器等),或者如电视等信息家电构成。重放装置30提供起到与用户的界面作用的显示部分332(LCD面板等)。此外,重放装置30具有外部附接的音频输出部分,例如扬声器352,其将所重放的音乐内容输出为声音。
交换式集线器(switching hub)22是当经由家庭网络24在家庭服务器20和重放装置30之间传送/接收数据时所用的路由器。交换式集线器22由以太网交换器等构成。交换式集线器22起到桥梁的作用,并分析从传送源终端接收的数据,标识数据的目的地,之后将数据传送到恰好该传送目的地终端。因此,可以降低本地网络系统的总负荷,并提高安全性。
家庭网络24是连接到例如家庭内所用的多个设备(家庭服务器20、重放装置30)的通信网络。家庭网络24可以是有线或无线,并且可以使用以太网(注册商标)来形成,该以太网使用例如,如10base2或1000baseT的有线连接,或替代地可以应用符合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802.11组标准的无线LAN来形成。注意,网络不限于家庭网络24的示例。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家庭服务器20和重放装置30是例如DLNA兼容设备。家庭服务器20和重放装置30经应用以太网(注册商标)和/或无线LAN的家庭网络24使用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协议(TCP/IP)作为通信协议在彼此间传送和接收数据。可以简单地通过将家庭服务器20和重放装置30连接到家庭网络24来应用它们。重放装置30(DMP)搜索家庭网络系统中存在的家庭服务器20(DMS),并且自动地获取从家庭服务器20可利用内容的内容列表。用户仅仅需要使用重放装置30来选择他/她想要收听的预先准备(pre-prepared)的内容列表中的曲目,由此内容被从家庭服务器20自动地提供给重放装置30并被重放。
下面,将更详细地解释构成内容分布系统10的家庭服务器20和重放装置30的结构。
首先,将参照图2解释根据本发明的家庭服务器20的结构。注意,图2是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家庭服务器20的结构的方框图。
参照图2,家庭服务器20包括通信部分210、控制部分212、输入部分214、输出部分216、具有通信缓冲器222的存储器220、存储设备230、盘驱动232、编码器234和解码器236。
通信部分210经由家庭网络24在家庭服务器20和重放装置30之间传送和接收各种类型的信息,例如存储在家庭服务器20上的内容的解压缩数据、内容列表和内容的属性信息。此外,通信部分210经由公用电路网络(未示出)在家庭服务器20和内容分布服务器(未示出)之间传送和接收各种类型的信息,例如用于内容的压缩数据、内容分布请求等。当传送和接收各种类型的信息时,通信部分210可以应用通信缓冲器222。
控制部分212由例如中央处理器(CPU)、ROM、RAM等构造。控制部分212根据ROM和存储设备230中存储的各种程序进行操作,并且执行对家庭服务器20的操作的全面控制。例如,控制部分212控制经由通信部分210与重放装置30的各种类型数据的传送/接收。更特别地,控制部分212控制其中从存储设备230读取的内容的压缩数据被转换为解压缩数据并被传送至重放装置30的流传输。之后将更详细地解释流传输。此外,控制部分212起到剥离部分的作用,并且应用盘驱动232和解码器234从盘驱动232中加载的音乐CD、视频DVD等剥离音乐内容(曲目)或映像内容。之后剥离的内容被保存在存储设备230中。
输入部分214包括操作单元,像例如鼠标、键盘、触摸面板、按钮、开关或杆、以及生成输入信号并将输入信号输出至控制部分212的输入控制电路。家庭服务器20的用户可以操作输入部分214以向家庭服务器20输入各种类型的数据并指令家庭服务器20执行处理操作。
输出部分216包括显示设备和音频输出设备。显示设备可以是例如阴极射线管(CRT)显示设备、液晶显示(LCD)设备、灯等,音频输出设备是扬声器等。家庭服务器20使用输出部分216将重放的内容显示/输出为声音。
存储器220包括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同步DRAM(SDRAM)、内存总线式(Rambus)DRAM(RDRAM),临时存储(缓冲)各种类型的数据。存储器220起到当家庭服务器20和重放装置30正在通信时平滑地传送/接收数据的通信缓冲器222的作用。注意,存储器220还能够起到临时存储已经从内容分布服务器分布的内容的压缩数据的接收缓冲器(未示出)的作用,从而稳定地向解码器236传输压缩数据。
存储设备230是内容存储设备,并且由例如硬盘驱动(HDD)来构造。存储装置230控制硬盘并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例如用于操作控制部分212的程序和剥离的内容或分布的内容的压缩数据。
注意,根据本实施例的存储装置230将硬盘用作存储介质。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该结构,例如存储介质可以是非易失性半导体存储器,如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或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磁盘,如软盘;光盘,如可记录紧致盘(CD-R)、可重写紧致盘(CD-RW)、可记录数字多用盘(DVD-R)、可重写数字多用盘(DVD-RW)、可记录双层数字多用盘(DVD+R)、可重写双层数字多用盘(DVD+RW)、数字多用盘随机存取存储器(DVD-RAM)、可记录Blu-rayTM盘(BD-R)、可记录双层Blu-rayTM盘(BD-RE)等;或如磁光(MO)盘等磁光盘。此外,存储介质可以是可以附接于家庭服务器20并从其去除的可移动存储介质。
盘驱动232是与可移动存储介质一起使用的记录和重放装置的一个示例,并且内置于或外附于家庭服务器20。盘驱动232应用可移动存储介质记录并重放各种类型的数据,例如内容,其中可移动存储介质例如是所加载的磁盘、光盘或磁光盘、或半导体存储器等。假定盘驱动232允许音乐CD或视频DVD加载到家庭服务器20,从而剥离给定音乐CD上记录的音乐内容或给定视频DVD上记录的视频内容。
当执行剥离或自记录时,编码器234使用确定的压缩编码格式(例如MP3、ACC、ATRAC、ATRAC3等)对图像/声音数字数据进行压缩编码。然后,编码器234生成音乐内容或视频内容等的压缩数据。此时,解码器234使用确定的编码单位,例如帧单位对内容进行压缩编码。更具体地,当执行压缩编码时,控制部分212从要被压缩编码的音乐内容(曲目)的采样数据串中提取每确定数目n个采样(例如,每1152个采样),并选择其作为一帧。控制部分212向编码器234输出每帧。然后,从编码器234获取的压缩帧(例如,MP3帧)被作为音乐内容的压缩数据记录在存储设备230中。
解码器236对从存储设备230读取的音乐内容等的压缩数据进行解码(扩展),并将其转换为解压缩数据(例如,线性PCM数据)。然后,控制部分212执行控制以将生成的解压缩数据临时存储在通信缓冲器222中,然后将其传送至重放装置30。
下面,将参照图3解释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重放装置30的结构。图3是显示根据本实施例的重放装置30的结构的方框图。
参照图3,重放装置30包括通信部分310、控制部分320、操作部分330、显示部分332、配备有通信缓冲器342、检测缓冲器(第一缓冲器)344和音频缓冲器(第二缓冲器)346的存储器340、以及D/A转换器350。注意,在本实施例中,作为音频输出部分的扬声器352外附于重放装置30。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该结构,像扬声器的音频输出设备可以内置在重放装置30中。
通信部分310经由家庭网络24在重放装置30和家庭服务器20之间传送和接收各种类型的信息。例如,通信部分310可以接收显示家庭服务器20可以提供的内容的内容列表,或来自家庭服务器20的内容的属性信息。此外,通信部分310可以请求家庭服务器20传送内容列表中用户想要的内容,并接收从内容的压缩数据中解码的解压缩数据。当传送和接收内容列表、内容的解压缩数据和内容的属性信息时,控制部件310可以使用通信缓冲器342。
控制部分320由例如中央处理器(CPU)、ROM、RAM等构造。控制部分320根据ROM等中存储的各种程序进行操作,并执行对重放装置30的操作的全面控制。更具体地,控制部分320起到控制从家庭服务器20经由通信部分310接收内容的解压缩数据的接收控制部分322的作用。此外,控制部分320还起到传送控制部分324的作用。传送控制部分324控制流重放,其包括从通信缓冲器342向检测缓冲器344传送解压缩数据,从检测缓冲器344向音频缓冲器346传送解压缩数据,以及从音频缓冲器346向D/A转换器350传送解压缩数据。此外,控制部分320还起到使用检测缓冲器344执行静音位置检测的静音位置检测部分326的作用。注意,之后将更详细地解释流重放和静音检测。
操作部分330包括操作设备和输入控制电路。操作设备例如是触摸面板、按钮、开关、杆、刻度盘、遥控器以及用于接收遥控器生成的红外信号的接收部分等。输入控制电路根据用户对操作设备执行的操作生成操作信号,并向控制部分320输出操作信号。重放装置30的用户可以操作该操作部分330向重放装置30输入各种数据,并指令重放装置30执行处理操作。用户可以应用操作部分330执行各种操作,例如包括:从内容列表中选择内容、重放/暂停/快进/倒带/调整内容的音量等,或选择激活/禁用此后描述的静音位置检测功能(更具体地,去除多个曲目间的静音部分的功能)。
显示部分332包括显示装置,例如液晶显示(LCD)设备。显示部分332显示从家庭服务器20接收的内容列表、内容列表的属性信息等。用户可以使用内容列表的显示选择所希望的内容数据。显示部分332可以显示此后描述的静音位置检测功能是否开启/关闭等。
存储器340包括用于平滑地向/从家庭服务器20传送/接收数据的通信缓冲器342、检测静音位置的检测缓冲器344、和向D/A转换器350稳定地传送解压缩数据的音频缓冲器346。存储器340包括例如SRAM、DRAM、SDRAM、RDRAM等,以及临时存储(缓冲)各种数据。存储器340起到通信缓冲器342、检测缓冲器344和音频缓冲器346的作用。
通信缓冲器342是用于临时存储数据从而当家庭服务器20和重放装置30正在通信时平滑地传送/接收数据的缓冲器。
检测缓冲器344包括例如环形(ring)缓冲器,它是用于临时存储经由通信部分310从家庭服务器20接收的解压缩数据的第一缓冲器的一个示例。检测缓冲器344是当正在连续地执行多个音乐内容(曲目)的解压缩数据的流传输时,至少临时存储最近接收的解压缩数据的第一帧或更多帧从而去除多个解压缩数据之间的静音部分(曲目间的静音部分)的缓冲器。临时存储在检测缓冲器344中的解压缩数据由控制部分320的传送控制部分324读取,并传送到音频缓冲器346。作为提供检测缓冲器344的结果,能够实现关于内容之间的静音部分的静音位置去除功能和静音位置检测功能,该功能由静音位置检测部分326执行,此后将进行描述。
音频缓冲器346是临时存储从起到第一缓冲器作用的检测缓冲器344中读取的解压缩数据的第二缓冲器的一个示例。音频缓冲器346包括例如环形缓冲器。临时存储在音频缓冲器346中的解压缩数据由控制部分320的传送控制部分324读取,之后传送至D/A转换器350。
注意,在该实施例中,通信缓冲器342、检测缓冲器344和音频缓冲器346被物理地提供在同一存储器340中。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该结构,各个部件可以被物理地提供在多个不同的存储器中。此外,存储器中的各个缓冲器可以被物理地分割或理论地分割。
D/A转换器350是对从起到第二缓冲器作用的音频缓冲器346读取的解压缩数据执行数字/模拟转换(D/A转换)的D/A转换器的一个示例。D/A转换器350将从音频缓冲器346传送的解压缩数据从数字格式转换为模拟格式,即执行D/A转换,然后向扬声器352输出模拟格式重放信号。例如,D/A转换器350可以应用电流求和(current-summing)方法将线性PCM解压缩数据转换为模拟格式重放信号。然后,已经转换为模拟格式的生成的重放信号被输出至作为音频输出部件的一个示例的扬声器352。然后,扬声器352输出声音。注意,D/A转换器可以采用硬件构造,如上述D/A转换器350的情形,或者可以采用软件构造。然而,音频输出部件不限在扬声器352的示例,可以是听筒、耳机等。
以上,已经参照图1到图3解释了根据本发明的内容分布系统10、作为其结构部件的家庭服务器20和重放装置30的结构。下面,将解释上述结构的内容分布系统10的操作。
当使用重放装置30重放家庭服务器20中存储的内容时,首先,重放装置30根据用户的输入从家庭服务器20请求内容列表。响应于传送请求,家庭服务器20向重放装置30传送内容列表,该内容列表是可以被分布的内容的列表。然后,重放装置30在显示部分332上显示从家庭服务器20接收的内容列表。接下来,用户从内容列表中选择他/她想要收听的内容,重放装置30向家庭服务器20发送对所选内容的传送请求。根据该传送请求,家庭服务器20解码内容的压缩数据,将该数据转换为可以由重放装置30处理的解压缩数据的格式(例如,线性PCM数据),然后向重放装置30流传送解压缩数据。然后,在接受解压缩数据的同时,重放装置30重放通过流传送所接收的解压缩数据。在该重放处理中,重放装置30将所接收的解压缩数据临时存储在上述缓冲器中,D/A转换从相关缓冲器中读取的解压缩数据,生成模拟格式重放信号,并应用扬声器352输出声音。
以上述方式,在本实施例中,使用家庭服务器20的解码器236将家庭服务器20中存储的内容的压缩数据解码为解压缩数据。因此,内容可以以高精确度解码。此外,因为重放装置30能够很简单地对家庭服务器20所解码的解压缩数据进行D/A转换并输出模拟数据,因此无需提供用于解码压缩数据的解码器等。因此,降低了生产成本。
注意,在内容分布系统10中,存在用户选择包括多个内容的组例如音乐唱片集(即,包括多条音乐内容(曲目)的组)作为将被重放的内容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家庭服务器20向重放装置30连续地流传送该音乐唱片集中包括的多个曲目的解压缩数据。然后,重放装置30连续地将从家庭服务器20接收的解压缩数据写入到缓冲器中,从相关的缓冲器中读取数据,并执行D/A转换,以连续地重放多个曲目。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包括由重放装置30连续地重放的多个内容的组是其中在一个音乐内容和下一个音乐内容之间的间隔(曲目间的间隔)生成声音的组,例如在现场表演唱片集的情况(此后,称为“现场唱片集”),那么如上述日本专利申请公开文本No.JP-A-2006-30577,如果重放装置连接在具有去除现场唱片集等中包括的曲目间的多个间隔的静音部分的静音部分去除功能的服务器,那么可以毫无困难地无声音中断地重放内容。然而,如果不具有曲目间隔静音部分去除功能的服务器,像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家庭服务器20连接到重放装置30,如图4所示,那么其中在现场唱片机的曲目间的间隔中存在静音部分(0数据)的解压缩数据被流传送至重放装置30。因此,无修改地重放解压缩数据。因此,代替作为连续的曲目被重放的解压缩数据,产生声音的中断,其中突然静音后继以突然的噪声,这可能被听为重放噪声。
出现声音中断的原因归于上述压缩编码内容的方法。更具体地,当从音乐CD中剥离的音乐内容(曲目)例如被采用MP3等进行压缩编码时,确定数目n个采样数据被选择为一帧,采用帧单位压缩音乐内容。此时,如果音乐内容(曲目)的每个单一曲目被压缩编码,那么在曲目尾部部分的尾帧处存在不足的采样数据。因此,向不足部分加入0数据来形成数据的一个帧。因此,不可避免地在实际曲目结束的部分之后,在曲目的尾部部分生成静音部分。此后,作为在音乐CD等中包括的其它数据的引入的结果,不可避免地在实际曲目开始之前,在下一曲目的开始部分生成静音部分(0数据)。因此,如果将每一曲目进行压缩而形成压缩数据,之后进行解码而形成以上述方式重放的解压缩数据(例如,线性PCM数据),那么静音部分将在如图4所示的曲目间的间隔之间保留。这些静音部分将导致声音中断。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本实施例中,在重放装置30侧检测如图4所示的、由音乐内容的压缩生成的在曲目的尾部和下一曲目的开始之间(图4所示的从静音开始位置到静音结束位置)的不想要的静音部分。如图5中所示,去除静音部分,从而现场唱片集等中包括的多个曲目具有连续的声音,并且可以被连续地重放,而不存在声音中断。此后,将更详细地解释静音位置检测功能和静音部分去除功能。
首先,将给出关于根据本实施例的内容分布系统10中用于流重放的内容的流传送以及处理操作的总体解释。注意,图6是显示在本实施例中执行的流传送和流重放的概要的解释图。
首先,如图6所示,重放装置30向家庭服务器20传送由用户选择的内容的内容传送请求。该传送请求包括内容在家庭服务器20中存储的地址的指定,例如,URL(通用资源定位器)。家庭服务器20的控制部分212接收内容传送请求,然后从压缩数据的开始起连续地读取存储设备230中所存储的内容的压缩数据(也可以应用解压缩数据)。然后,控制部分212向解码器236传送压缩数据。然后,解码器236将所读取的压缩数据解码为解压缩数据(线性PCM数据等)。可以连续地或间歇地执行向解码器236输出解压缩数据。接下来,经由通信部分210和家庭网络24家庭服务器20向重放装置30流传送解码的解压缩数据。注意,在本实施例中,家庭服务器20和重放装置30之间的通信协议可以基于根据例如TCP/IP的数据通信。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可以根据用户数据报协议/IP(UDP/IP)执行数据通信。
当在接收侧的重放装置30经由通信部分310接收从家庭服务器20流传送的解压缩数据时,首先,将解压缩数据临时存储在检测缓冲器344中。然后,读取检测缓冲器344中存储的解压缩数据,然后将其传送至对其进行临时存储的音频缓冲器346。检测缓冲器344具有足够存储至少一帧解压缩数据的存储容量,并且可以保持至少一帧接收到的解压缩数据。因此,从家庭服务器20接收的解压缩数据不是立即存储在音频缓冲器346中,而是临时存储在检测缓冲器344中。因此,解压缩数据以从接收到解压缩数据时起至少一帧的延迟被存储在音频缓冲器346中。以这种方式,使用两个缓冲器以两个阶段缓冲所接收的解压缩数据,从而使得能够执行此后描述的静音位置检测和静音部分去除。
此外,以上述方式在音频缓冲器346中存储的解压缩数据被传送至D/A转换器350,并被转换为模拟数据。然后,模拟格式重放信号被输出至输出声音的扬声器352。上述重放装置30的系列处理,即缓冲、D/A转换和音频输出称为流重放。
当执行流重放时,控制部分320控制通信部分310对解压缩数据的接收,解压缩数据从检测缓冲器344至音频缓冲器346的传送,以及解压缩数据从音频缓冲器346至D/A转换器350的传送,从而以有利的方式连续地重放音乐内容等。
更具体地,当重放装置30对解压缩数据的接收开始时,当音频缓冲器346中存储的解压缩数据的数据量达到D/A转换器350可以执行D/A转换而不存在任何输出中断的数据量时,控制部分320的传送控制部分324执行控制,从而将解压缩数据从音频缓冲器346中读取,并传送至D/A转换器350。因此,在流重放的初始状态,当音频缓冲器346中存在的解压缩数据不足以允许D/A转换的输出不存在中断时,数据不被传送至D/A转换器350。因此,可以抑制声音带有声音中断地输出。
此外,控制部分320的传送控制部分324执行控制,从而当由于向D/A转换器350传送数据而导致在音频缓冲器346中空间可用时,从检测缓冲器344中读取解压缩数据,并将其传送并写入到音频缓冲器346中。因此,当在音频缓冲器346中不存在可用空间时,解压缩数据不从检测缓冲器344传送到音频缓冲器346,并且处理处于等待。
此外,当由于向音频缓冲器346传送数据而导致在检测缓冲器344中存在可用空间时,控制部分320的接收控制部分322经由通信部分310向家庭服务器20发送对解压缩数据的后续部分的传送请求,接收解压缩数据的后续部分,并将解压缩数据缓冲在音频缓冲器346。因此,当在检测缓冲器344中不存在可用空间时,重放装置30不从家庭服务器20接收解压缩数据并处于等待。
如果如上所述执行从家庭服务器20向重放装置30的流传送,那么可以连续地执行重放装置30的解压缩数据的流重放。此外,不仅可以独立地重放恰好一个曲目的内容,还可以连续地重放音乐唱片集等中包括的多个内容(第1曲目、第2曲目...第m曲目)。当以这种方式通过流重放连续地重放多个内容时,需要防止在多个内容地曲目之间存在的静音部分(曲目之间的间隔)(参照图4)导致声音中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本实施例中,额外地提供上述检测缓冲器344,从而控制部分320的静音位置检测部分326可以检测曲目间的间隔的静音开始位置和静音结束位置(此后也称为“静音位置”),并且去除该静音部分。
下面,将解释对检测静音位置的检测缓冲器344的需要。重放装置30从家庭服务器20获取音乐内容的属性信息。更具体地,音乐内容是关于内容长度的信息(例如,初始编解码器给出的表演时间信息、数据大小等)。然而,当在家庭服务器20侧解码MP3压缩数据等,以及向重放装置30传送线性PCM解压缩数据等时,解码中的帧定时可以导致实际解码位置和初始时间信息之间的偏移(deviation)。因此,曲目表演时间信息等可以变得不准确,因而不能被依靠。因而,使用该不准确的表演时间信息等作为检测音乐内容的各个曲目的结束位置的基础是不适当的。
注意,在本实施例中,提供检测缓冲器344,从而当从家庭服务器20接收到表明各个曲目的解压缩数据的传送完成的传送完成通知(例如,TCP/IP中的控制标志“FIN”)时,可以在正好之前的部分,即静音检测部分(例如一个帧)中搜索已经接收的解压缩数据的采样数据以检测静音位置。
下面,将解释使用检测缓冲器344执行的静音位置检测和静音部分去除。
作为在上述重放装置30中提供检测缓冲器344的结果,从家庭服务器20接收的至少一帧的解压缩数据的数据可以暂时保持在检测缓冲器344中,而无需立即将数据传送到音频缓冲器346。因此,控制部分320的静音位置检测部分326可以搜索检测缓冲器344中存储的至少一帧的解压缩数据以检测在解压缩数据的结尾帧中的采样数据值变为零的静音开始位置,并检测在解压缩数据的开始帧中紧在采样数据值变为非零值的位置之前的静音结束位置。
下面,将更详细地解释静音位置检测部分326所用的静音位置检测方法。例如,如果曲目的解压缩数据是2s补数(component)16比特、2通道(L通道和R通道)数据,那么静音位置检测部分326首先将解压缩数据的各个采样数据值转换为绝对值。然后,静音位置检测部分326将绝对值与所选的阈值进行比较(例如,0×0200、0×0080)以执行静音位置检测。通过使用已经转换为绝对值的采样数据值和阈值的以这种方式执行电平(level)检测,即使计算误差导致静音部分的采样数据值不完全地是零数据,可以适当地设置阈值以允许静音开始位置和静音结束位置的精确检测。
更具体地,当检测第k曲目(k=1、2、3)的解压缩数据的结束部分(结束帧)的静音开始位置时,静音位置检测部分326响应于从家庭服务器20接收到传送完成通知,搜索在接收到通知时检测缓冲器344中已经存储的解压缩数据的结束帧的采样数据。因此,当检测到确定采样数目次L和R通道的采样数据值连续地处于阈值之下时,静音位置检测部分326确定采样数据值在阈值以下的最初位置是静音开始位置。
此外,当检测继续接收的第(k+1)曲目的解压缩数据的开始部分(开始帧)的静音结束位置时,静音位置检测部分326在开始接收解压缩数据时检测检测缓冲器344中存储的解压缩数据的开始帧的采样数据。因此,当检测到L和R通道(channel)中的任一个的采样数据值在相应的阈值之上时,静音位置检测部分326确定恰好在采样数据值之一在相应的阈值之上的位置之前的位置是静音结束位置。
以这种方式,重放装置30使用在该时从家庭服务器20接收到传送完成通知的定时作为用于标识所连续传送的多个曲目的解压缩数据的曲目间的间隔位置的基础,然后适当地检测在曲目间的各个间隔位置的前部和后部的静音开始位置和静音结束位置(参照图4)。此外,重放装置30的控制部分320向音频缓冲器346传送在第k曲目的解压缩数据的静音开始位置之前的采样数据以及在第(k+1)曲目的解压缩数据的静音结束位置之后的采样数据,而不向音频缓冲器346传送静音开始位置和静音结束位置之间的静音部分的采样数据(零数据)。因此,音频缓冲器346中存储的解压缩数据的采样数据仅仅是去除了曲目间间隔的静音部分的解压缩数据的采样数据(参照图5)。因此,当从音频缓冲器346读取解压缩数据,将其传送到D/A转换器350并进行重放时,能够连续地重放多个曲目,而不存在声音中断。
下面,将参照图7解释根据本实施例的与家庭服务器20和重放装置30的静音位置检测和静音部分去除协同使用的内容重放方法。图7是显示根据本实施例的与静音位置检测和静音部分去除协同使用的内容重放方法的顺序图。注意,图7图示了流传送用于从家庭服务器20到重放装置30连续地传送单个现场唱片集中包括的多个音乐内容(曲目)的示例。
如图7所示,首先重放装置30请求家庭服务器20传送包括可以从家庭服务器20中分布的多个音乐内容的列表的内容列表(步骤S102)。响应于接收到列表传送请求,家庭服务器20向做出初始请求的重放装置30传送给定的内容列表和音乐内容的属性信息(步骤S104)。音乐内容的属性信息包括,例如各个曲目的采样频率、通道数目、表演时间、数据大小、初始编解码器信息、标题信息(唱片集名称、曲目名称)、艺术家名称、标签名称、曲目的流派、内容ID等。注意,初始编解码器信息是指示压缩数据在其被编码为解压缩数据之前的压缩编码格式的信息,例如是MP3、ATRAC等。
接着,重放装置30在显示部分332上显示从家庭服务器20接收到的内容列表和/或属性信息,从而用户可以看到内容列表和/或属性信息。然后,用户操作重放装置30的操作部分330选择他/她想要重放的音乐内容(步骤S106)。音乐内容的选择可以基于唱片集单位或基于曲目单位。此外,选择内容的次数可以是任意选定的数目,即一个、两个或更多。
接着,重放装置30的控制部分320激活/禁用上述的检测曲目之间的间隔中的静音位置以及去除静音部分的静音位置检测功能(步骤S108)。静音位置检测功能的激活/禁用之间的切换可以根据用户的选择手动执行,或者可以由重放装置30根据内容的属性信息、所选内容的类型等自动地执行。此后,将解释在功能的激活/禁用之间切换的切换方法。
例如,如果手动地执行切换并且用户想要听到不存在声音中断的现场唱片集,那么用户可以操作操作部分330(例如,对于静音位置检测功能的开/关按钮)以激活静音位置检测功能。此外,在用户想要听到具有曲目间间隔中的静音部分的曲目时,例如当收听多个曲目彼此分开的普通唱片集时,用户也可以操作操作部分330以激活静音位置检测功能。
可替换地,在自动执行切换的情况下,重放装置30使用例如,从家庭服务器20接收到的属性信息中包括的初始编解码器信息作为用于在静音位置检测功能的激活/禁用之间进行切换的基础。通过参照属性信息中的初始编解码器信息,可以确定家庭服务器20中存储的将被重放的音乐内容是否是初始解压缩数据(例如,线性PCM数据)或MP3压缩数据等。注意,在将被重放的音乐内容初始是线性PCM数据的情况下,重放装置30禁用静音位置检测功能,这是因为在上述情况下由于在曲目间间隔中根本不存在静音部分而无需执行静音位置检测,因此。另一方面,如果将被重放的音乐内容初始是非线性PCM数据的数据类型,例如MP3压缩数据等,那么可能将会在曲目间间隔中存在静音部分,因而可以激活静音位置检测功能。
此外,重放装置30可以针对包括多个内容的组单位例如音乐内容的唱片集单位,将静音位置检测功能设定为激活/禁用。例如,指示各个唱片集是否是现场唱片集等的信息可以对于唱片集单位预先设置并存储在重放装置30中,当执行重放时,接收到的属性信息中包括的设置信息和唱片集名称等可以用作用于确定是否自动激活静音位置检测功能的基础。
此外,重放装置30可以应用上述属性信息中的标题信息(唱片集名称、曲目名称等)、指示唱片集是否是现场唱片集的标识符等作为用于确定将被重放的音乐内容是否是现场唱片集中包括的内容的基础。据此,如果将被重放的音乐内容是现场唱片集等中包括的内容,那么需要在重放前去除曲目之间间隔中的静音部分,因而激活静音位置检测功能。另一方面,在内容不是现场唱片集等中包括的内容的情况下,如果曲目之间间隔中生成静音周期也没有问题,因而禁用静音位置检测功能。
以上,解释了图7中步骤S108处的激活/禁用静音位置检测功能的切换方法。然而,步骤S108的处理可以在不同的定时被执行或者被省略。
接着,在步骤S110,重放装置30向家庭服务器20发送对步骤S106中在选择的一条、两条或更多条音乐内容中的音乐内容的第1曲目(例如,在选择了唱片集的情况下,唱片集的第1曲目)的传送请求(步骤S110)。传送请求包括第1曲目的音乐内容在家庭服务器20中的地址的指定,例如URL指定。
家庭服务器20从重放装置30接收传送请求,并从存储设备230的指定地址读取第1曲目的音乐内容的压缩数据。然后,解码器236用于将压缩数据解码为解压缩数据,例如线性PCM数据(步骤S112),然后开始向重放装置30的流传送(步骤S114)。响应于此,重放装置30在接收音乐内容的第1曲目的解压缩数据的同时,将解压缩数据顺序缓冲至检测缓冲器344和音频缓冲器346。此外,D/A转换器350将数据转换为模拟数据,并重放该输出(步骤S116)。在步骤S112至S116执行的流传送和流重放与参照图6详细描述的情况相同,因而此处将省略详细的解释。
当完成从家庭服务器20的第1曲目音乐内容的流传送时,家庭服务器20向重放装置30传送FIN——其为TCP/IP传送完成标记——作为第1曲目音乐内容的传送完成通知(步骤S118)。作为接收到传送完成通知(FIN)的结果,重放装置30能够确定第1曲目音乐内容的流传送完成的定时。因此,重放装置30能够精确地标识第1曲目音乐内容的解压缩数据的结束,而无需依赖于包括在上述属性信息中的不精确的表演时间信息等。
注意,家庭服务器20和重放装置30可以使用除TCP/IP以外的通信协议,例如可以根据UDP/IP等执行通信。在这种情况下,在该协议内没有指定传送完成通知。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在OSI层模型的上层,例如应用层中,在重放装置30和家庭服务器20之间传送/接收各个内容单元的传送完成通知,重放装置30可以确定完成各个内容的传送的时间。
接着,当重放装置30接收到传送完成通知(FIN)时,重放装置30在接收到通知时回溯搜索在检测缓冲器344中存储的第1曲目的解压缩数据的采样数据,并检测作为采样数据值变为零的位置的静音开始位置(步骤S120)。一旦已经检测到静音开始位置,重放装置30的控制部分320就将静音开始位置之前的第1曲目的解压缩数据的采样数据传送至其中临时存储解压缩数据的音频缓冲器346(步骤S122)。注意,静音开始位置之后的采样数据(零数据)不传送到音频缓冲器346。
接下来,重放装置30向家庭服务器20发送对步骤S106中所选的一条、两条或更多条音乐内容中的音乐内容的第2曲目的音乐内容的传送请求(步骤S124)。传送请求包括第2曲目的音乐内容在家庭服务器20中的地址的指定。例如URL指定。以这种方式,当第1曲目的传送完成时,重放装置30请求家庭服务器20一次传送一条下一曲目的音乐内容,在这种情况下,请求对第2曲目的传送。
家庭服务器20从重放装置30接收对第2曲目的发送请求,并从存储设备230的指定地址读取第2曲目的音乐内容的压缩数据。然后,解码器236用于将压缩数据解码为解压缩数据,例如线性PCM数据(步骤S126),然后开始向重放装置30的流传送(步骤S128)。
响应于此,重放装置30将从家庭服务器20接收到的第2曲目的音乐内容的解压缩数据的开始部分缓冲至检测缓冲器344(步骤S130)。此外,重放装置30的控制部分320搜索检测缓冲器344中存储的第2曲目的解压缩数据的起始帧和之后的采样数据,并检测采样数据值变为非零的位置作为静音结束位置(步骤S132)。一旦已经以这种方式检测到静音结束位置,重放装置30的控制部分320就将静音结束位置之后的第2曲目的解压缩数据的采样数据传送至其中临时存储解压缩数据的音频缓冲器346(步骤S134)。此后,读取音频缓冲器346中存储的静音结束位置之后的第2曲目的解压缩数据,由D/A转换器350转换为模拟数据,并重放该输出(步骤S136)。
当完成第2曲目音乐内容的流传送时,家庭服务器20向重放装置30传送第2曲目音乐内容的传送完成通知(FIN)(步骤S138)。此后,与上述步骤S120和步骤S122相同,检测第2曲目结束处的静音开始位置,重放仅在静音开始位置之前的解压缩数据。此外,在这之后,在通过反复地执行步骤S124至S138而执行静音位置检测和静音部分去除的同时,从步骤S106中选择的第3曲目向前(onward)的曲目被连续地重放。
如上所述,当激活静音位置检测功能时,当重放装置30从家庭服务器20接收到第k曲目的解压缩数据的传送完成通知(FIN)时,重放装置30在检测缓冲器344中回溯搜索以检测第k曲目的解压缩数据的结束部分中的静音开始位置,之后搜索在第(k+1)曲目的开始处的静音结束位置。然后,重放装置30从检测缓冲器344中存储的解压缩数据中将第k曲目的解压缩数据的静音开始位置之前的采样数据以及第(k+1)曲目的解压缩数据的静音结束位置之后的采样数据传送至音频缓冲器346。第k曲目的静音开始位置和第(k+1)曲目的静音结束位置之间的静音部分的采样数据(零数据)不被传送至音频缓冲器346。因此,音频缓冲器346中存储的解压缩数据去除了第k曲目和第(k+1)曲目之间的静音部分。因此,可以在曲目间的间隔中无任何静音地重放从音频缓冲器346中读取的解压缩数据。因此,重放装置30可以有利地连续地重放现场唱片集等的曲目。不存在声音中断。
前文中,给出了根据本实施例的内容分布系统10、家庭服务器20、重放装置30以及使用这些部分的内容重放方法的详细解释。根据本实施例,把通过在家庭服务器20侧解码内容的压缩数据而获取的解压缩数据(例如,线性PCM数据)从家庭服务器20通过流传送发送至重放装置30,然后进行重放。在这种结构中,响应于接收到第k曲目的解压缩数据的传送完成通知,可以去除第k曲目的解压缩数据的结束处的静音部分,此外,当开始接收接下来的第(k+1)曲目的解压缩数据时,可以执行在第(k+1)曲目的解压缩数据的开始处的静音部分的检测以及静音部分的去除。如果采用了这种结构,即使在编码压缩时生成的各个曲目的解压缩数据的开始和结束处存在不需要的静音部分,也可以有利地去除静音部分并重放解压缩数据。因此,可以有利地连续重放多个曲目,如唱片集中的曲目,其中声音是连续的,而不生成曲目间的间隔中的静音时间段(即不存在声音中断)。此外,可以重放从现场唱片集等包括的多个曲目中指定的一个、两个或多个曲目,而不产生曲目声音中断。
特别地,当重放装置30连接至不具有静音位置去除功能的服务器,如本实施例的家庭服务器20时,重放装置30重放从服务器传送的内容,可以在重放装置30侧执行静音位置检测和静音部分的去除,因而有利地防止生成声音中断。
此外,作为响应于来自于家庭服务器20的传送完成通知执行静音位置检测的结果,可以精确地确定曲目间的中断位置。因此,可以有效并精确地执行对每个中断位置的前部和后部的静音开始位置和静音结束位置的检测。
此外,可以手动或自动地激活/禁用重放装置30的静音位置检测功能。因此,当重放现场唱片集的曲目时,可以激活该功能以防止在曲目间间隔中的声音中断。可替换地,当重放非现场唱片集的普通唱片集的曲目时,可以禁用该功能,从而可以各曲以非自然方式分开或不结合。因此,可以有利地根据将被重放的内容的类型改变重放模式。
需要理解的是,对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设计需要和其它因素做出各种改进、组合、次组合和变更,它们都在附加的权利要求或其等同的范围内。
上述实施例描述了内容数据经家庭网络24从家庭服务器20分布到重放装置30的示例。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该结构。例如,本发明可以应用到从除家庭服务器20以外的其它设备(不具有服务器功能的用户设备等)经家庭网络24将内容分布至重放装置30的系统。此外,可以应用本发明从而经如因特网、电话网络、卫星通信网络等的公共电路网络将内容从服务器(例如,内容分布服务器、用户拥有的另一个家庭服务器等)分布至重放装置30。此外,可以应用本发明从而经除家庭网络以外私人网络,例如限于小范围内的组(例如,公司中或朋友间)使用的连接多个设备的LAN,将内容分布到服务器和重放装置。
此外,上述实施例描述了家庭服务器20解码家庭服务器20中存储的内容的压缩数据并将获取的解压缩数据传送至重放装置30的示例。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这种结构,家庭服务器20中存储的内容的解压缩数据可以不经改变地传送至重放装置30。
此外,上述实施例聚焦于其中连续重放现场唱片集中包括的多个音乐内容的示例。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本发明可以有利地应用于连续地重放视频程序中包括的多个视频内容(包括图像和声音数据)。
本发明包括的主题涉及2006年7月14日向日本专利局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JP2006-194939,在此通过参考将其整体内容引入。

Claims (21)

1.一种重放装置,包括:
通信部分,其接收通过解码压缩数字数据而获取的解压缩数字数据,该压缩数字数据是使用指定编码单位压缩编码的;
第一缓冲器,其临时存储由该通信部分接收的解压缩数字数据;
第二缓冲器,其临时存储从第一缓冲器读取的解压缩数字数据;
D/A转换部分,其对从第二缓冲器读取的解压缩数字数据执行D/A转换,并输出模拟数据;以及
控制部分,其控制该解压缩数字数据从第一缓冲器向第二缓冲器的传送;
其中,当经由该通信部分接收到第k解压缩数字数据的传送完成通知时,该控制部分
检测在第一缓冲器内存储的第k解压缩数字数据中的静音开始位置,
将该静音开始位置之前的第k解压缩数字数据的部分传送至第二缓冲器,
在该第k解压缩数字数据的部分传送到第二缓冲器之后,将经由该通信部分接收到的第(k+1)解压缩数字数据临时存储在第一缓冲器中,
检测在第一缓冲器中存储的第(k+1)解压缩数字数据中的静音结束位置,以及
将该静音结束位置之后的第(k+1)解压缩数字数据的部分传送至第二缓冲器,
其中k是任意给定的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的重放装置,其中
该通信部分根据TCP/IP接收该解压缩数字数据,以及
当该控制部分经由该通信部分接收到指示TCP/IP中完成数据传送的控制标志(FIN)作为该传送完成通知时,该控制部分检测第一缓冲器中存储的第k解压缩数字数据的静音开始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的重放装置,其中,该控制部分选择性地激活和禁用检测该静音开始位置和该静音结束位置的静音位置检测功能。
4.根据权利要求3的重放装置,其中
该通信部分在接收该解压缩数字数据之前接收对应于该解压缩数字数据的属性信息,以及
该控制部分根据该属性信息选择性地激活和禁用检测该静音开始位置和该静音结束位置的该静音位置检测功能。
5.根据权利要求4的重放装置,其中,当该解压缩数字数据的属性信息中包括的初始编解码器信息指示除PCM格式以外的格式时,该控制部分激活该静音位置检测功能。
6.根据权利要求4的重放装置,其中,该控制部分根据该属性信息针对包括多个该解压缩数字数据的组单位将该静音位置检测功能选择性地设定为激活和禁用。
7.根据权利要求4的重放装置,其中
该解压缩数字数据是音乐数据,以及
该控制部分根据作为该音乐数据的属性信息的标题信息而选择性地将该静音位置检测功能设定为激活和禁用。
8.根据权利要求1的重放装置,其中
该第一缓冲器能够存储解压缩数字数据的该指定编码单位的至少一个单元,以及
响应于接收到该传送完成通知,该控制部分搜索在接收到该传送完成通知时在该第一缓冲器中已经存储的第k解压缩数字数据的结束部分中所包括的采样数据,并检测该静音开始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的重放装置,其中
该第一缓冲器能够存储解压缩数字数据的该指定编码单位的至少一个单元,以及
当该控制部分开始接收到第(k+1)解压缩数字数据时,该控制部分搜索在第一缓冲器中存储的第(k+1)解压缩数字数据的开始部分中所包括的采样数据,并检测该静音结束位置。
10.一种重放方法,包括:接收通过解码压缩数字数据而获取的解压缩数字数据,该压缩数字数据是使用指定编码单位压缩编码的,将所接收的解压缩数字数据临时存储在第一缓冲器中,将从第一缓冲器读取的解压缩数字数据临时存储在第二缓冲器中,使用D/A转换部分将从第二缓冲器读取的解压缩数字数据转换为模拟数据,并输出该数据,所述重放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接收第k解压缩数字数据的传送完成通知;
当接收到该传送完成通知时,检测在第一缓冲器内存储的第k解压缩数字数据中的静音开始位置;
将该静音开始位置之前的第k解压缩数字数据的部分传送至第二缓冲器;
在传送该第k解压缩数字数据的部分之后,接收第(k+1)解压缩数字数据;
将第(k+1)解压缩数字数据临时存储在第一缓冲器中;
检测在第一缓冲器中存储的第(k+1)解压缩数字数据中的静音结束位置;以及
将该静音结束位置之后的第(k+1)解压缩数字数据的部分传送至第二缓冲器,
其中k是任意给定的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重放方法,其中
在该传送完成通知接收步骤,指示TCP/IP中完成数据传送的控制标志(FIN)作为该传送完成通知被接收,以及
在该静音开始位置检测步骤,当接收到该控制标志(FIN)时,检测第一缓冲器中存储的第k解压缩数字数据中的静音开始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0的重放方法,进一步包括步骤:
选择性地激活和禁用检测该静音开始位置和该静音结束位置的静音位置检测功能。
13.根据权利要求12的重放方法,进一步包括步骤:
在接收该解压缩数字数据之前,接收对应于该解压缩数字数据的属性信息,其中
在该选择性地激活/禁用步骤,根据该属性信息选择性地激活和禁用该静音位置检测功能。
14.根据权利要求13的重放方法,其中,在该选择性地激活/禁用步骤,当该解压缩数字数据的属性信息中包括的初始编解码器信息指示除PCM格式以外的格式时,激活该静音位置检测功能。
15.根据权利要求13的重放方法,其中,在该选择性地激活/禁用步骤,根据该属性信息针对包括多个该解压缩数字数据的组单位将该静音位置检测功能选择性地设定为激活和禁用。
16.根据权利要求13的重放方法,其中
该解压缩数字数据是音乐数据,以及
在该选择性激活/禁用步骤,根据作为该音乐数据的属性信息的标题信息选择性地将该静音位置检测功能设定为激活和禁用。
17.根据权利要求10的重放方法,其中
该第一缓冲器能够存储解压缩数字数据的该指定编码单位的至少一个单元,以及
在该静音开始位置检测步骤,响应于接收到该传送完成通知,搜索在接收到该传送完成通知时在该第一缓冲器中已经存储的第k解压缩数字数据的结束部分中所包括的采样数据,并检测该静音开始位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0的重放方法,其中
该第一缓冲器能够存储解压缩数字数据的该指定编码单位的至少一个单元,以及
在该静音结束位置检测步骤,响应于接收到第(k+1)解压缩数字数据,搜索在第一缓冲器中存储的第(k+1)解压缩数字数据的开始部分中所包括的采样数据,并检测该静音结束位置。
19.一种重放系统,包括:
服务器,其包括
解码器,其解码使用特定编码单位压缩编码的解压缩数字数据,以及
服务器通信部分,其传送由该解码器获取的解压缩数字数据;以及
重放装置,其包括
客户通信部分,其接收该解压缩数字数据;
第一缓冲器,其临时存储由该客户通信部分接收的解压缩数字数据;
第二缓冲器,其临时存储从第一缓冲器读取的解压缩数字数据;
D/A转换部分,其对从第二缓冲器读取的解压缩数字数据执行D/A转换,并输出模拟数据;以及
控制部分,其控制该解压缩数字数据从第一缓冲器向第二缓冲器的传送;
其中,当经由该客户通信部分接收到第k解压缩数字数据的传送完成通知时,该控制部分
检测在第一缓冲器内存储的第k解压缩数字数据中的静音开始位置,
将该静音开始位置之前的第k解压缩数字数据的部分传送至第二缓冲器,
在传送该第k解压缩数字数据的部分之后,从该服务器请求第(k+1)解压缩数据的传送,
将经由该客户通信部分接收到的第(k+1)解压缩数字数据临时存储在第一缓冲器中,
检测在第一缓冲器中存储的第(k+1)解压缩数字数据中的静音结束位置,以及
将该静音结束位置之后的第(k+1)解压缩数字数据的部分传送至第二缓冲器,
其中k是任意给定的大于或等于1的整数。
20.根据权利要求19的重放系统,其中
该服务器通信部分向该重放装置传送指示TCP/IP中完成数据传送的控制标志(FIN)作为传送完成通知,以及
当该客户通信部分接收到该控制标志(FIN)时,控制部分检测第一缓冲器中存储的第k解压缩数字数据中的静音开始位置。
21.根据权利要求19的重放系统,其中
该服务器通信部分向该客户通信部分传送该解压缩数字数据的属性信息,以及
该控制部分根据属性信息选择性地激活和禁用检测该静音开始位置和该静音结束位置的静音位置检测功能。
CN2007101526512A 2006-07-14 2007-07-16 重放装置、重放方法、重放系统和记录介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3623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94939/06 2006-07-14
JP2006194939A JP4371127B2 (ja) 2006-07-14 2006-07-14 再生装置、再生方法、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36233A CN101136233A (zh) 2008-03-05
CN101136233B true CN101136233B (zh) 2010-06-23

Family

ID=390768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52651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36233B (zh) 2006-07-14 2007-07-16 重放装置、重放方法、重放系统和记录介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941235B2 (zh)
JP (1) JP4371127B2 (zh)
KR (1) KR101320756B1 (zh)
CN (1) CN10113623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56371B2 (en) * 2006-08-07 2014-10-07 Oovoo Llc Video conferencing over IP networks
US9635315B2 (en) * 2006-08-07 2017-04-25 Oovoo Llc Video conferencing over IP networks
JP5176311B2 (ja) 2006-12-07 2013-04-03 ソニー株式会社 画像表示システム、表示装置、表示方法
US20080267224A1 (en) * 2007-04-24 2008-10-30 Rohit Kapoor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difying playback timing of talkspurts within a sentence without affecting intelligibility
JP2008276875A (ja) * 2007-04-27 2008-11-13 Fujitsu Ltd 磁気ディスク装置によるデータの書き込み方法、オフトラックマージン設定方法、磁気ディスク装置、および、オフトラックマージン設定装置
WO2009104402A1 (ja) * 2008-02-22 2009-08-2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音楽再生装置、音楽再生方法、音楽再生プログラム、及び集積回路
JP2010033669A (ja) * 2008-07-30 2010-02-12 Funai Electric Co Ltd 信号処理装置
CA2796147C (en) 2010-04-13 2016-06-07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oe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Method and encoder and decoder for gap - less playback of an audio signal
CN102063906B (zh) * 2010-09-19 2012-05-2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aac音频实时解码容错控制方法
GB2490341A (en) * 2011-04-26 2012-10-31 Sound Infinity Ltd Audio playback
US9667513B1 (en) * 2012-01-24 2017-05-30 Dw Associates, Llc Real-time autonomous organization
KR101624073B1 (ko) * 2012-08-03 2016-06-07 미쓰비시덴키 가부시키가이샤 재생장치 및 디스크 정보 표시방법
FI125570B (en) 2014-03-26 2015-11-30 Mariella Labels Oy Arrangements, systems and procedures for reducing the effect of interference on radio frequencies in an electronic price tag system
EP2996269A1 (en) 2014-09-09 2016-03-16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Audio splicing concept
CN110827838A (zh) * 2019-10-16 2020-02-21 云知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opus的语音编码方法及装置
JP7197541B2 (ja) * 2020-04-01 2022-12-2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ストレージ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58192A (ja) * 2001-08-10 2003-02-28 Fujitsu Ten Ltd 音楽データ再生装置
CN1452331A (zh) * 2003-04-24 2003-10-29 北京永新同方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数字化的实时多通道视、音频异态检测的方法
WO2005048620A1 (en) * 2003-11-12 2005-05-26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ferring non-speech data in voice channel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63458A (ja) 1996-08-22 1998-03-06 Hitachi Ltd 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の表示方法とその操作方法ならびにそのための装置
US6011868A (en) 1997-04-04 2000-01-04 Hewlett-Packard Company Bitstream quality analyzer
JPH10322691A (ja) 1997-05-20 1998-12-04 Sony Corp 圧縮映像信号復号装置及び圧縮映像信号復号方法
JPH11306737A (ja) 1998-04-17 1999-11-05 Nippon Columbia Co Ltd 音響再生装置
JP2002164886A (ja) 2000-11-27 2002-06-07 Future System Consulting Corp 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データ通信の処理・制御方法及びその通信システム並びに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
US6985069B2 (en) 2000-12-06 2006-01-10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Remote control with status indicator
JP2002217990A (ja) 2001-01-15 2002-08-02 Toshiba Corp データ伝送システム、送信装置、受信装置及びバッファ制御方法
JP3884920B2 (ja) * 2001-04-16 2007-02-2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データ配送方法
JP4336063B2 (ja) 2001-06-12 2009-09-30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データ放送受信システム
JP4039086B2 (ja) 2002-03-05 2008-01-30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情報処理方法、情報処理システム、記録媒体、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JP2003331524A (ja) 2002-05-08 2003-11-21 Kenwood Corp 再生装置及び再生方法
JP2004093729A (ja) 2002-08-30 2004-03-25 Alpine Electronics Inc 音楽データの記録装置及び再生装置
JP4085380B2 (ja) 2003-04-14 2008-05-14 ソニー株式会社 曲間検出装置、曲間検出方法及び曲間検出プログラム
JP4368138B2 (ja) 2003-05-02 2009-11-18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電子機器端末およびサーバ装置並びにコンテンツの配信再生方法
JP4508599B2 (ja) 2003-10-20 2010-07-21 富士通テン株式会社 データ圧縮方法
JP2006031394A (ja) 2004-07-15 2006-02-02 Yamaha Corp コンテンツ配信システム
JP4649901B2 (ja) 2004-07-15 2011-03-16 ヤマハ株式会社 曲の符号化伝送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058192A (ja) * 2001-08-10 2003-02-28 Fujitsu Ten Ltd 音楽データ再生装置
CN1452331A (zh) * 2003-04-24 2003-10-29 北京永新同方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数字化的实时多通道视、音频异态检测的方法
WO2005048620A1 (en) * 2003-11-12 2005-05-26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ferring non-speech data in voice channel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8020863A (ja) 2008-01-31
KR101320756B1 (ko) 2013-10-29
KR20080007148A (ko) 2008-01-17
US7941235B2 (en) 2011-05-10
US20080049947A1 (en) 2008-02-28
JP4371127B2 (ja) 2009-11-25
CN101136233A (zh) 2008-03-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36233B (zh) 重放装置、重放方法、重放系统和记录介质
US20230379644A1 (en) Audio Playback Settings for Voice Interaction
JP4935345B2 (ja) コンテンツ再生システム、再生装置、再生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080133715A1 (en) Content playback system, playback device, playback switching method, and program
US7742369B2 (en) Content reproduction system, content reproduction apparatus, and content reproduction method
CN101438348B (zh) 用于跨越设备来恢复内容再现的方法
US7966086B2 (en) Playback apparatus, playback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JP2010530547A (ja) 音楽認識の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JP4905118B2 (ja) コンテンツ再生システム、再生装置、再生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0520946C (zh) 存储不同数据格式的存储器件
US20080058972A1 (en) Data selection system, data selection apparatus, data selection method, and data selection program
JP2004039113A (ja) 情報出力装置、情報出力方法、プログラム、記憶媒体
CN102195967A (zh) 内容输出设备、内容回放系统、内容输出方法和程序
US7765198B2 (en) Data processing apparatus,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data processing system
JP4438621B2 (ja) サーバ装置、およびオーディオ再生システム
WO2020183749A1 (ja) 再生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01582279A (zh) 音频处理器
EP3244412B1 (en) Storage device, reproduction process device, operation control method for reproduction process device, and program
CN102196025A (zh) 网络终端装置和请求分发的方法
KR20050068918A (ko) 무선 네트워크를 이용한 지능형 오디오 서비스 제공 방법및 그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623

Termination date: 20150716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