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135770B - 变焦透镜 - Google Patents

变焦透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135770B
CN101135770B CN2007101424665A CN200710142466A CN101135770B CN 101135770 B CN101135770 B CN 101135770B CN 2007101424665 A CN2007101424665 A CN 2007101424665A CN 200710142466 A CN200710142466 A CN 200710142466A CN 101135770 B CN101135770 B CN 1011357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group
refracting power
object side
zoo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1014246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135770A (zh
Inventor
富冈右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n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n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non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n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1357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357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1357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13577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5/00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 G02B15/14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 G02B15/16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with interdependent non-linearly related movements between one lens or lens group, and another lens or lens group
    • G02B15/177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with interdependent non-linearly related movements between one lens or lens group, and another lens or lens group having a negative front lens or group of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5/00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 G02B15/14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 G02B15/142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having two groups only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5/00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 G02B15/14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 G02B15/142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having two groups only
    • G02B15/1425Optical objectives with means for varying the magnification by axial movement of one or more lenses or groups of lenses relative to the image plane for continuously varying the equivalent focal length of the objective having two groups only the first group being negative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尤其在监视用途上可从可见区到近红外区将色差良好地补正的、小型及高变倍率的变焦透镜,该变焦透镜从物体侧起依次具备:具有负的折射力的第1组(10)、光阑(St)、和具有正的折射力的第2组(20)。通过使2组(20)沿着光轴向物体侧移动而进行从广角端朝向望远端的变倍,通过使第1组(10)沿着光轴移动而进行伴随着变倍的像面补正。第2组(20)从物体侧起依次包括:至少1面为非球面的、同时具有正的折射力的第21透镜(L21);由具有正的折射力的第22透镜(L22)及具有负的折射力的第23透镜(L23)构成的接合透镜;具有负的折射力的第24透镜(L24);和具有正的折射力的第25透镜(L25)。

Description

变焦透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摄像机或电子静态照相机等的变倍光学系统,尤其,涉及一种适于从可见区到近红外区所使用的半球用监视照相机等的小型的变焦透镜。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用于摄像机或电子静态照相机等的变倍光学系统,公知的有通过使第2组沿着光轴移动而进行变倍,并且对由此所引起的像面补正通过第1组的移动来进行的2组方式的变焦透镜。在这种变焦透镜系统中尤其在监视照相机用途上,要求良好地保持色差。在专利文献1、2,在由负的第1组、正的第2组构成的监视照相机的透镜系统中,公开了可实现色差的补正的透镜构成。具体而言,在专利文献1中,在第2组中于物体侧配置2片正的单透镜并在其后继配置接合透镜、1片正的单透镜而形成为4组5片的构成。该接合透镜整体上具有负的折射力,从物体侧起由负透镜及正透镜构成。而且,在专利文献2中,在第2组中从物体侧起依次配置1片正的单透镜、由正透镜及负透形成的接合透镜、和1片正的单透镜而形成3组4片的构成。
但是,近年来,在监视用照相机的光学系统中,除补正色差外还要求为高变倍率(variable power)。在上述专利文献1、2的构成中,虽然变倍比为大约2倍,但期望着比其更高的变倍率(例如,3倍以上)。且另一方面,随着小型的监视用半球照相机的普及,对可收容于半球内那样小的光学系统的要求也在增高。并且,在监视照相机的用途上,优选在各变倍区域中从可见区到近红外区良好地补正色差。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述的透镜,为了补正色差,第2组采用了先行配置负透镜的整体上为负的折射力的接合透镜,在该构成中,接合透镜被大型化,为了对应更高变倍率在小型化和像差补正方面是不利的。因此,特别期望实现从可见区到近红外区良好地补正色差的小型且高变倍率的变焦透镜系统。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60087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4-317901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提供一种尤其在监视用途上能从可见区到近外红区良好地补正色差的小型且高变倍率的变焦透镜。
本发明的第1观点所涉及的变焦透镜,从物体侧起依次具备:具有负的折射力的第1组、光阑、和具有正的折射力的第2组。在从广角端向望远端进行变倍时,通过使第2组沿着光轴向物体侧移动而进行变倍,并且通过使第1组沿着光轴移动而进行伴随着变倍的像面补正。第2组从物体侧起依次包括:具有正的折射力的第21透镜、由具有正的折射力的第22透镜及具有负的折射力的第23透镜构成的接合透镜、具有负的折射力的第24透镜、和具有正的折射力的第25透镜。
在本发明的第1的观点所涉及的变焦透镜中,通过使第2组沿着光轴向物体侧移动而进行变倍,并且将由此所引起的像面补正通过使第1组移动而进行。在该变焦透镜中,第2组的各透镜的折射力及配置被设置得适当,尤其对色差的补正起很大作用的接合透镜的构成及配置被最优化,不仅可谋求小型化,并且有利于诸像差的尤其在各变倍区域中从可见区到近红外区的色差的补正,从而容易实现高变倍率化。
而且,本发明的第1观点所涉及的变焦透镜,优选满足以下条件式。其中,m为第2组的近轴成像倍率。通过满足条件式(1),可以减低变倍时的移动量。
-1.5<m<-0.35……(1)
并且,本发明的第1观点所涉及的变焦透镜,优选满足以下条件式。其中,vd2f为第2组的最靠近像侧的透镜相对于d线的阿贝数。在该变焦透镜中,通过将接合透镜适当配置而色差被良好地补正,从而可以例如在第2组的最靠近像侧的透镜中选择高色散高折射率的透镜材料。这时,通过选择尤其能够满足条件式(2)的透镜材料,更加有利于高变倍率化。
20.0<vd2f<45.0……(2)
而且,本发明的第1观点所涉及的变焦透镜,在第2组中,优选用于构成接合透镜的第23透镜的像侧面为凸形状。由此,接合透镜在各面的折射力被最优化,而更有效地抑制诸像差的增大。
并且,本发明的第1观点所涉及的变焦透镜,在第2组中,优选第24透镜的物体侧面为凸形状。由此,第24透镜的面形状被最优化,而更加有效地补正诸像差。
而且,本发明的第1观点所涉及的变焦透镜,优选满足以下条件式。其中,vd22为第22透镜相对于d线的阿贝数、R25f为第25透镜的物体侧的曲率半径、R25r为第25透镜的像侧的曲率半径。通过满足条件式(3),有利于保持从可见区到近红外区的像差性能。并且,通过满足条件式(4),相对于第24透镜的第25透镜的曲率半径及面间隔被最优化,有利于诸像差的补正及小型化。
vd22>50.0……(3)
|R25f|<|R25r|……(4)
本发明的第2观点所涉及的变焦透镜,从物体侧起依次具备:具有负的折射力第1组、光阑、具有正的折射力的第2组。在从广角端向望远端进行变倍时,通过使第2组沿着光轴向物体侧移动而进行变倍,并且通过使第1组沿着光轴移动而进行伴随着变倍的像面补正。第2组包括:从物体侧起依次由正透镜及负透镜构成的在整体上具有正的折射力的接合透镜、和配置在最靠近像侧的具有正的折射力的透镜,且满足条件式(2)。其中,vd2f为第2组的最靠近像侧的透镜相对于d线的阿贝数。
20.0<vd2f<45.0……(2)
在本发明的第2观点所涉及的变焦透镜,通过使第2组沿着光轴向物体侧移动而进行变倍,并且将由此所引起的像面补正通过使第1组移动而进行。在该变焦透镜中,通过将对色差补正起很大作用的接合透镜的构成及配置进行最优化,并且将对高变倍率化起很大作用的最靠近像侧的透镜的构成进行适宜化,从而,可谋求小型化,并且有利于诸像差尤其有利于在各变倍区中从可见区到近红外区的色差的补正,由此容易实现高变倍率化。尤其,通过接合透镜良好地补正色差,可以在第2组的最靠近像侧的透镜中选择高色散高折射率的透镜材料。这时,通过选择尤其满足条件式(2)的透镜材料,从而更加有利于高变倍率化。
根据本发明的第1观点所涉及的变焦透镜,在通过使第2组沿着光轴移动而进行变倍、并且将由此所引起的像面补正通过第1组而进行的2组方式的变焦透镜中,适当设定第2组的各透镜的折射力及配置,尤其适当设定对色差的补正起很大作用的接合透镜的构成及配置,因此可以实现从可见区到近红外区良好地补正色差的、例如在监视用途上适于小型的半球用监视照相机等的、小型且高变倍率的变焦透镜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第2观点所涉及的变焦透镜,在通过使第2组沿着光轴移动而进行变倍、并且将由此所引起的像面补正通过第1组而进行的2组方式的变焦透镜中,适当设定对色差补正起很大作用的接合透镜的构成,并且适当设定对高变倍率化起很大作用的最靠近像侧的透镜的构成,因此,可以实现从可见区到近红外区良好地补正色差的、例如在监视用途上适于小型的半球用监视照相机等的、小型且高变倍率的变焦透镜系统。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变焦透镜的第1构成例,是对应于实施例1的透镜截面图。
图2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变焦透镜的第2构成例,是对应于实施例2的透镜截面图。
图3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变焦透镜的第3构成例,是对应于实施例3的透镜截面图。
图4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变焦透镜的第4构成例,是对应于实施例4的透镜截面图。
图5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变焦透镜的第5构成例,是对应于实施例5的透镜截面图。
图6表示实施例1所涉及的变焦透镜的透镜数据的图,(A)表示基本透镜数据、(B)表示变焦相关的数据。
图7表示实施例1所涉及的变焦透镜的非球面相关的数据的图。
图8表示实施例2所涉及的变焦透镜的透镜数据的图,(A)表示基本透镜数据、(B)表示变焦相关的数据。
图9表示实施例2所涉及的变焦透镜的非球面相关的数据的图。
图10表示实施例3所涉及的的变焦透镜的透镜数据的图,(A)表示基本透镜数据、(B)表示变焦相关的数据。
图11表示实施例3所涉及的变焦透镜的非球面相关的数据的图。
图12表示实施例4所涉及的变焦透镜的透镜数据的图,(A)表示基本透镜数据、(B)表示变焦相关的数据。
图13表示实施例4所涉及的变焦透镜的非球面相关的数据的图。
图14表示实施例5所涉及的变焦透镜的透镜数据的图,(A)表示基本透镜数据、(B)表示变焦相关的数据。
图15表示实施例5所涉及的变焦透镜的非球面相关的数据的图。
图16是将条件式相关的值针对各实施例概括表示的图。
图17表示实施例1所涉及的变焦透镜的广角端的诸像差的像差图,(A)表示球差、(B)表示像散、(C)表示畸变。
图18表示实施例1所涉及的变焦透镜的望远端的诸像差的像差图,(A)表示球差、(B)表示像散、(C)表示畸变。
图19表示实施例2所涉及的变焦透镜的广角端的诸像差的像差图,(A)表示球差、(B)表示像散、(C)表示畸变。
图20表示实施例2所涉及的变焦透镜的望远端的诸像差的像差图,(A)表示球差、(B)表示像散、(C)表示畸变。
图21表示实施例3所涉及的变焦透镜的广角端的诸像差的像差图,(A)表示球差、(B)表示像散、(C)表示畸变。
图22表示实施例3所涉及的变焦透镜的望远端的诸像差的像差图,(A)表示球差、(B)表示像散、(C)表示畸变。
图23表示实施例4所涉及的变焦透镜的广角端的诸像差的像差图,(A)表示球差、(B)表示像散、(C)表示畸变。
图24表示实施例4所涉及的变焦透镜的望远端的诸像差的像差图,(A)表示球差、(B)表示像散、(C)表示畸变。
图25表示实施例5所涉及的变焦透镜的广角端的诸像差的像差图,(A)表示球差、(B)表示像散、(C)表示畸变。
图26表示实施例5所涉及的变焦透镜的望远端的诸像差的像差图,(A)表示球差、(B)表示像散、(C)表示畸变。
图中:10-第1组,20-第2组,CG-光学部件,St-光阑,Ri-从物体侧起第i号透镜面的曲率半径,Di-从物体侧起第i号和第i+1号的透镜面的面间隔,Z1-光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变焦透镜的第1构成例。该构成例是对应于后述的数值实施例1(图6(A)、图6(B)、图7)的透镜构成。图2表示第2构成例,对应于后述的数值实施例2(图8(A)、图8(B)、图9)的透镜构成。图3表示第3构成例,对应于后述的数值实施例3(图10(A)、图10(B)、图11)的透镜构成。图4表示第4构成例,对应于后述的数值实施例4(图12(A)、图12(B)、图13)的透镜构成。图5表示第5构成例,对应于后述的数值实施例5(图14(A)、图14(B)、图15)的透镜构成。在图1~图5,基本的构成相同,所以下面将以图1的构成例为基本进行说明。
在图1中,符号Ri表示将最靠近物体侧的构成要素的面设为第1号而按照随着朝向像侧(成像侧)依次增加的方式赋予符号后的第i号(i=1~11)的面的曲率半径(mm)。符号Di表示,第i号面和第i+1号面在光轴Z1上的面间隔(mm)。对于该符号Di,只表示随着变倍率而变化的部分。
该变焦透镜,用于摄像机或电子静态照相机等,尤其适用于小型的半球用监视照相机等。该变焦透镜,沿着光轴Z1从物体侧起依次具备:具有负的折射力的第1组10、光阑St、和具有正的折射力的第2组20。在成像面配置有未图示的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元件)或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等的摄像元件。在第2组20和摄像元件之间,根据透镜安装的照相机侧的构成而配置有例如用于摄像面保护的防护玻璃罩或红外截止滤光片等的平板状的光学部件GC。
在上述构成,在从广角端朝向望远端进行变倍(倍率改变)时,通过使第2组20沿着光轴Z1向物体侧移动而进行变倍,并且将由此所引起的的像面的补正通过使第1组10沿着光轴Z1移动来进行。这时,第1组10和第2组20移动以描绘出图1中由实线所示的轨迹。另外,在图1中W表示在广角端的透镜位置而T表示在望远端的透镜位置。
第1组10例如从物体侧起依次具备:具有负的折射力的第11透镜L11、具有负的折射力的第12透镜L12、和具有正的折射力的第13透镜L13。第11透镜L11例如是凸面朝向物体侧的弯月形状,第12透镜L12例如是两凹形状。第13透镜L13例如其物体侧之面为凸面。
第2组20例如从物体侧起依次具备:具有正的折射力的第21透镜L21、由具有正的折射力的第22透镜L22及具有负的折射力的第23透镜L23所形成的整体上具有正的折射力的接合透镜、具有负的折射力的第24透镜L24、和具有正的折射力的第25透镜L25。第23透镜L23优选像侧面为凸形状。更优选,是凸面朝向像侧的弯月形状。第24透镜L24优选物体侧之面为凸形状。更优选,是凸面朝向物体侧的弯月形状。而且,由第22透镜L22及第23透镜L23所形成的接合透镜,在物体侧之面优选具有强的正的折射力。并且,第2组20优选至少具有1片非球面透镜。例如,第21透镜L21的至少1面优选是非球面形状。
而且,第2组20优选满足以下条件式。其中,m为第2组20的近轴成像倍率。
-1.5<m<-0.35……(1)
并且,第2组20优选满足以下条件式。其中,vd2f为第2组20的最靠近像侧的透镜的相对d线的阿贝数。
20.0<vd2f<45.0……(2)
而且,第2组20优选满足以下条件式。其中,vd22为第22透镜L22相对于d线的阿贝数。
vd22>50.0……(3)
并且,第2组20优选满足以下条件式。其中,R25f为第25透镜L25的物体侧的曲率半径、R25r为第25透镜L25的像侧的曲率半径。
|R25f|<|R25r|……(4)
以下,对如上述那样构成的变焦透镜的作用及效果进行说明。
在该变焦透镜,通过使第2组20沿着光轴向物体侧移动而进行变倍,由此所引起的像面补正通过第1组10来进行。尤其,第2组20中通过在物体侧配置具有正的折射力的第21透镜L21、和由正透镜L22及负透镜L23所形成的整体上具有正的折射力的接合透镜,从而在第1组10中发散的光束在第2组的正透镜L21及接合透镜中收敛。由此,抑制球差的增大、和轴向色差的发生。尤其,通过设置接合透镜,与设置单透镜时相比可更有效地抑制轴向色差。因而,通过如此地有效抑制诸像差的发生及增大,在第2组20的最靠近像侧的透镜(第25透镜L25)中可以选择高折射率、高色散的材料。这时,尤其通过选择满足条件式(2)的透镜材料,更有利于高变倍化。由此,可以保持高像差性能,同时提高变焦比。而且,在第2组20中,通过将上述接合透镜的后续的2片透镜折射力分别设定为负、正,可以良好地进行像面补正和倍率色差的补正。
而且,在第2组20中,将接合透镜的像侧的透镜即第23透镜L23的像侧面形成为凸形状,即可将正的折射力分散于接合透镜的接合面以外的面,从而可以有效地抑制球差的增大。并且,该接合透镜,当在物体侧面具有强的正的折射力时,由于可以减低接合透镜所射出的光线距光轴的高度,因此有利于诸像差补正。如果采用将第22透镜L22设为负的折射力而作为接合透镜先行配置有负透镜的构成,则在接合透镜的物体侧面难以配置强的正的折射力,从而不能确保高光学性能,因此不优选。
并且,在第2组20中,将负的第24透镜L24形成为凸面朝向物体侧的形状,即可更有效地补正球差。如果将第24透镜L24形成为凹面朝向物体侧的形状,则从第23透镜L23射出的光入射的、第24透镜L24的物体侧面尤其在周围部分其负的折射力增大,而不能充分补正球差。
条件式(1)是第2组20的近轴成像倍率相关的式子。当高于条件式(1)的上限时,第1组10具有的负的折射力变弱,并且伴随变倍的移动量增加而使小型化受到阻碍。当低于条件式(1)的下限时,第1组10具有的负的折射力加强,尤其在望远侧的球差的补正不充分,所以不优选。
条件式(2)是有关第2组20的最靠近像侧的透镜相对于d线的阿贝数的式子。当高于条件式(2)的上限时,在短波长侧的色差的补正不充分;当低于下限时,近红外区的色差的补正不充分,因此不优选。
条件式(3)是有关第22透镜L22相对于d线的阿贝数的式子。若高于条件式(3)的下限,则第22透镜L22的轴向色差增大,并且难以保持从可见区到近红外区的像差性能,因此不优选。
条件式(4)是关于第25透镜L25的物体侧的曲率半径和像侧的曲率半径的式子。若未满足条件式(4),则第24透镜L24的像侧的曲率半径与第25透镜L25的物体侧的曲率半径的差过于增大而不利于倍率色差的补正,同时,需要扩大第24透镜L24的像侧面与第25透镜L25的物体侧面的间隔,而不利于小型化,因此不优选。
如以上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变焦透镜,由于适当设定第2组20的各透镜的折射力及配置,尤其适当设定对色差的补正起很大作用的接合透镜的构成及配置,因此,可以实现从可见区到近红外区良好地补正色差的、例如作为监视用途适于小型的半球用的监视照相机等的、小型且高变倍率的变焦透镜系统。
【实施例】
接着,基于实施例1,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变焦透镜的具体数值实施例1~5进行归纳说明。
作为实施例1,将对应于图1所示的变焦透镜的构成的具体透镜数据表示在图6(A)、图6(B)、图7。图6(A)是表示基本的透镜数据、图6(B)表示变焦相关的数据、图7表示非球面相关的数据。
在图6(A),在面号码Si的栏中表示将最靠近物体侧的构成要素的面设为第1号而按照随着朝向像侧依次增加的方式赋予了符号的第i号(i=1~18)面的号码。在曲率半径Ri的栏中,对应于图1中所赋予的符号Ri,表示从物体侧起第i号面的曲率半径的值(mm)。在面间隔Di的栏中,表示同样地从物体侧起第i号面Si和第i+1号面Si+1在光轴上的间隔(mm)。在Ndj、vdj的栏中,分别表示从物体侧第j号(j=1~9)的光学要素相对于d线(波长587.6nm)的折射率及阿贝数的值。而且,在面号码的左侧所赋予的符号「*」,表示其透镜面为非球面形状,作为非球面的曲率半径Ri,表示光轴附近的曲率半径的值。另外,由于伴随着变倍而第1组10及第2组20在光轴上移动,从而面间隔D6、D7、D16的值是可变的。
可变的面间隔D6、D7、D16有关的在广角端及望远端的值作为变焦相关的数据表示在图6(B)。而且,在图6(B),还表示广角端及望远端的整个系统的焦距f(mm)、F数(FNO.)、及视角2ω(ω:半视角)的值。
尤其,在实施例1的变焦透镜,第21透镜L21的两面(第8面、第9面)为非球面形状,并且从广角端到望远端的变焦比为约3.5倍。
在图7中,在作为非球面数据所示的数值中,记号“E”表示其之后的数值是以10为底的“幂指数”,表示由以10为底的指数函数表示的数值与“E”前的数值相乘。例如,若为「1.0E-02」,则表示为「1.0×10-2」。
作为非球面数据,记入由以下的式(A)所表示的非球面形状的式中的各系数RBi、KA的值。Z表示从距光轴具有高度h的位置上的非球面上的点垂下至非球面的顶点的切向平面(与光轴垂直的平面)的垂线的长度(mm)。作为非球面系数RBi,第3次~第20次系数RB3~RB20被有效地利用而表示。
Z=C·h2/{1+(1-KA·C2·h2)1/2}+∑RBi·hi……(A)
(i=3~n、n:3以上的整数)
其中,
Z:非球面的深度(mm)
h:从光轴到透镜面的距离(高度)(mm)
KA:圆锥常数
C:近轴曲率=1/R
(R:近轴曲率半径)
RBi:第i次的非球面系数
与上述实施例1同样,将实施例2所涉及的变焦透镜的透镜数据表示在图8(A)、图8(B)、图9。同样,将实施例3所涉及的变焦透镜的透镜数据表示在图10(A)、图10(B)、图11。同样,将实施例4所涉及的变焦透镜的透镜数据表示在图12(A)、图12(B)、图13。其中,在实施例4中,第12透镜L12的两面(第3面、第4面)、和第21透镜L21的两面(第8面、第9面)为非球面形状。同样,将实施例5所涉及的变焦透镜的透镜数据表示在图14(A)、图14(B)、图15。另外,实施例4以外的其他实施例第23透镜L23的像侧的面均为凸形状,然而,在实施例4中,第23透镜L23的像侧的面为凹形状。
在图16中,将上述条件式(1)~(4)相关的值针对各实施例进行归纳且表示。如图16所示,所有的实施例均在各条件式的数值范围内。
在图17(A)~图17(C)表示实施例1所涉及的变焦透镜在广角端的球差、像散、及畸变(畸变像差)。在图18(A)~图18(C),表示望远端的相同的各像差。在各像差图,表示以d线(波长587.6nm)为标准波长的像差。在球差图,还表示有关近红外区的波长880nm的像差。在像散图,实线表示弧矢方向的像差而虚线表示子午方向的像差。FNO.表示F数,ω表示半视角。
同样,将实施例2的变焦透镜的有关诸像差表示在图19(A)~图19(C)(广角端)及图20(A)~图20(C)(望远端)。同样,将实施例3的变焦透镜的有关诸像差表示在图21(A)~图21(C)(广角端)及图22(A)~图22(C)(望远端)。同样,将实施例4的变焦透镜的有关诸像差表示在图23(A)~图23(C)(广角端)及图24(A)~图24(C)(望远端)。同样,将实施例5的变焦透镜的有关诸像差表示在图25(A)~图25(C)(广角端)及图26(A)~图26(C)(望远端)。
从以上的各数值数据及各像差图可以得知,能够实现在各实施例中诸像差尤其从可见区到近红外区良好地补正色差的、例如作为监视用途可适于小型的半球用监视照相机等的、小型及高变倍率的变焦透镜。
另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及各实施例,可以进行各种变形实施。例如,各透镜成分的曲率半径、面间隔及折射率值等,不限定于上述各数值实施例所示的值,可取不同的值。

Claims (5)

1.一种变焦透镜,
从物体侧起依次具备:具有负的折射力的第1组;光阑;和具有正的折射力的第2组,
在从广角端向望远端进行变倍时,通过使上述第2组沿着光轴向物体侧移动而进行变倍,并且通过使上述第1组沿着光轴移动而进行伴随上述变倍的像面补正,
上述第2组从物体侧起依次由具有正的折射力的第一透镜(L21)、由具有正的折射力的第二透镜(L22)及具有负的折射力的第三透镜(L23)构成的接合透镜、具有负的折射力的第四透镜(L24)、和具有正的折射力的第五透镜(L25)构成,
还满足以下条件式,
νd22>50.0……(3)
|R25f|<|R25r|……(4)
其中,
νd22:第二透镜相对于d线的阿贝数;
R25f:第五透镜的物体侧的曲率半径;
R25r:第五透镜的像侧的曲率半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
还满足以下条件式,
-1.5<m<-0.35……(1)
其中,m:第2组的近轴成像倍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
还满足以下条件式,
20.0<νd2f<45.0……(2)
其中,νd2f:第2组的最靠近像侧的透镜相对于d线的阿贝数。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为凸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变焦透镜,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四透镜的物体侧面为凸形状。
CN2007101424665A 2006-08-28 2007-08-27 变焦透镜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3577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231005 2006-08-28
JP2006-231005 2006-08-28
JP2006231005A JP5009571B2 (ja) 2006-08-28 2006-08-28 ズームレン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135770A CN101135770A (zh) 2008-03-05
CN101135770B true CN101135770B (zh) 2010-06-02

Family

ID=387405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10142466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135770B (zh) 2006-08-28 2007-08-27 变焦透镜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7768718B2 (zh)
EP (1) EP1895346B1 (zh)
JP (1) JP5009571B2 (zh)
CN (1) CN10113577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115834B2 (ja) * 2007-03-05 2013-01-09 株式会社ニコン ズームレンズ、光学機器、および結像方法
CN101609206B (zh) * 2009-07-24 2011-07-27 福州开发区鸿发光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双波段光学变焦镜头
JP5363283B2 (ja) * 2009-11-27 2013-12-1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変倍光学系および撮像装置
US20110170195A1 (en) * 2010-01-14 2011-07-14 Nikon Corporation Imaging lens, optical apparatus including imaging lens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imaging lens
JP5592159B2 (ja) * 2010-05-17 2014-09-17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変倍光学系および撮像装置
CN102902044B (zh) * 2010-05-18 2014-09-10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摄影光学镜头
CN102879889B (zh) * 2010-07-09 2014-10-29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光学镜片组
JP2012185345A (ja) * 2011-03-07 2012-09-27 Canon Inc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それ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JP5693322B2 (ja) * 2011-03-28 2015-04-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撮像装置
JP5806299B2 (ja) * 2011-05-09 2015-11-10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変倍光学系および撮像装置
CN102207601B (zh) * 2011-06-08 2013-04-24 福建福光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强光力500万像素摄像镜头
CN102193174B (zh) * 2011-06-25 2013-04-24 福建福光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自动检测设备上的高分辨镜头
TWI424216B (zh) * 2011-06-28 2014-01-21 Largan Precision Co 光學影像鏡組
CN102879888B (zh) * 2011-07-15 2014-12-17 亚洲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定焦投影镜头
KR102052124B1 (ko) * 2012-03-09 2019-12-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어안 렌즈계 및 이를 구비한 촬영 장치
WO2013171995A1 (ja) * 2012-05-16 2013-11-2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投写用変倍光学系および投写型表示装置
TWI507727B (zh) * 2013-04-30 2015-11-11 Young Optics Inc 變焦鏡頭
US9354431B2 (en) * 2014-06-30 2016-05-31 Calin Technology Co., Ltd. Zoom lens
CN104536220A (zh) 2015-01-27 2015-04-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专用眼镜和显示系统
CN105652438B (zh) * 2016-01-28 2018-03-13 上海理工大学 一种非成像透镜的设计方法
CN106249392A (zh) * 2016-09-26 2016-12-21 中山联合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变焦光学系统
CN106443990A (zh) * 2016-10-18 2017-02-22 中山联合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大光圈小体积低成本变焦光学系统
JP6474434B2 (ja) * 2017-01-20 2019-02-27 カンタツ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
CN107065132B (zh) * 2017-03-03 2020-02-04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摄像光学镜头
CN108572432B (zh) 2018-05-03 2023-06-06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系统
CN108627955A (zh) 2018-05-15 2018-10-09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
CN108469669B (zh) 2018-05-25 2023-06-30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摄像镜头
CN109212720B (zh) 2018-06-01 2021-01-26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成像镜头
CN110082894B (zh) * 2019-05-07 2024-03-29 厦门力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变焦镜头
CN110579866B (zh) * 2019-09-18 2021-09-28 北京小眼探索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紧凑型红外可见共光路变焦光学系统及目标探测方法
CN110673314B (zh) * 2019-09-29 2021-12-03 凯迈(洛阳)测控有限公司 一种负补偿式大靶面中波制冷红外连续变焦光学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80375A (en) * 1979-06-08 1983-04-19 Nippon Kogaku K. K. Wide angle zoom lens of two-group construction
US5724193A (en) * 1994-10-21 1998-03-03 Asahi Kogaku Kogyo Kabushiki Kaisha Super wide angle zoom lens
CN1318765A (zh) * 2000-04-20 2001-10-24 株式会社尼康 变焦透镜系统及配备有它的摄影装置
CN1727936A (zh) * 2004-07-26 2006-02-01 宾得株式会社 变焦透镜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391756A (en) 1977-01-21 1978-08-11 Minolta Camera Co Ltd Zoom lens system
JPS6180214A (ja) * 1984-09-28 1986-04-23 Nippon Kogaku Kk <Nikon> 2群構成ズ−ムレンズ
US5289317A (en) * 1989-01-06 1994-02-22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ompact zoom lens
JP2856464B2 (ja) * 1989-08-03 1999-02-10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プラスチックズームレンズ
JPH0519164A (ja) * 1990-11-28 1993-01-29 Canon Inc ズームレンズ
JPH06337374A (ja) * 1993-05-31 1994-12-06 Nikon Corp 防振機能を備えたズームレンズ
US5737129A (en) * 1994-12-26 1998-04-07 Nikon Corporation Wide-angle zoom lens
JPH11223768A (ja) * 1998-02-05 1999-08-17 Asahi Optical Co Ltd ズームレンズ系
JP3600870B2 (ja) 2001-02-13 2004-12-15 ペンタックス株式会社 可変焦点距離レンズ
US6771430B2 (en) * 2001-09-28 2004-08-03 Nikon Corporation Zoom lens system
JP2003287677A (ja) * 2002-03-28 2003-10-10 Fuji Photo Optical Co Ltd 広角ズームレンズ
JP4280538B2 (ja) 2003-04-18 2009-06-17 フジノン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
JP4892892B2 (ja) * 2004-09-15 2012-03-07 株式会社ニコン 広角ズームレンズ
JP4596418B2 (ja) 2004-09-27 2010-12-0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変倍光学系
JP2006284790A (ja) * 2005-03-31 2006-10-19 Olympus Corp 電子撮像装置
JP4951278B2 (ja) * 2005-08-30 2012-06-13 ペンタックスリコーイメージング株式会社 魚眼レンズ系及び魚眼ズームレンズ系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80375A (en) * 1979-06-08 1983-04-19 Nippon Kogaku K. K. Wide angle zoom lens of two-group construction
US5724193A (en) * 1994-10-21 1998-03-03 Asahi Kogaku Kogyo Kabushiki Kaisha Super wide angle zoom lens
CN1318765A (zh) * 2000-04-20 2001-10-24 株式会社尼康 变焦透镜系统及配备有它的摄影装置
CN1727936A (zh) * 2004-07-26 2006-02-01 宾得株式会社 变焦透镜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1895346B1 (en) 2013-01-23
US20080049335A1 (en) 2008-02-28
EP1895346A2 (en) 2008-03-05
US7768718B2 (en) 2010-08-03
EP1895346A3 (en) 2009-04-08
CN101135770A (zh) 2008-03-05
JP2008052214A (ja) 2008-03-06
JP5009571B2 (ja) 2012-08-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35770B (zh) 变焦透镜
CN100582857C (zh) 变焦透镜及摄像装置
CN100585446C (zh) 变焦透镜
CN103250083B (zh) 变焦镜头和成像设备
CN101533150B (zh) 变焦透镜及摄像装置
CN201965294U (zh) 变焦透镜和成像装置
CN102955233B (zh) 变焦透镜
CN104508532B (zh) 变焦镜头、光学设备和用于制造变焦镜头的方法
CN101852912B (zh) 变焦透镜系统和包含变焦透镜系统的图像拾取装置
WO2016051672A1 (ja) ズームレンズ系、撮像装置
CN109425973A (zh) 变焦透镜及摄像装置
JP2005084283A (ja) ズーム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CN104793323A (zh) 变焦镜头以及摄像装置
JP2016173481A (ja) ズーム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CN100516965C (zh) 变焦镜头及成像设备
JP2016045491A (ja) ズームレンズ系、撮像装置及びカメラ
CN108713158B (zh) 扩束透镜及摄像装置
JP2016164629A (ja) ズーム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US9116334B2 (en) Variable magnification optical system and imaging apparatus
CN103454758B (zh) 变焦透镜以及装备有变焦透镜的图像拾取设备
JPWO2014041786A1 (ja) ズーム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CN103502871A (zh) 变焦镜头、光学设备以及变焦镜头的制造方法
JP6284893B2 (ja) ズームレンズおよび撮像装置
CN102169224B (zh) 变焦透镜
CN105408795A (zh) 变焦镜头、光学设备以及变焦镜头的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602

Termination date: 2018082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